浅谈自贡市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规划建设

2023-01-31

绿道又称绿色通道、生态廊道[1,2], 源于规划设计者为处理交通、景观、遗产保护和游憩等多功能的有机结合。目前, 国际上对绿道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Little在其《Greenways for America》的经典著作中将绿道定义为沿着自然廊道 (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线) 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性开放空间, 包括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通道, 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的线性开放空间等[3]。根据形成条件及功能的不同, Little进一步将绿道分为城市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态型、风景或历史线路型以及综合型绿道系统等5种类型[3]。除了类型的多样性与形式的丰富性以外, 绿道同样也是多功能的, 它不仅形成了城市中的自然系统, 而且在塑造优美景观的同时, 还能保护文化遗产、提供开放游憩空间、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等[1,2,4,5,6]。

本文所指的城市复合绿道是指在城乡环境中以河流、山体及其他绿色空间为载体, 通过合理的规划选线、设置服务设施、与周边环境的结合等方式, 将沿线的自然风景和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等有机串联起来, 构建具有休闲游憩、康体健身、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等多种综合功能的线性绿色基础设施。

1 规划设计的背景

自贡拥有长达两千年的井盐历史, 依托釜溪河河运, 从清朝中叶以来, 自贡一直是中国井盐生产的中心, 被誉为中国的“盐都”。作为历史上重要的盐运通道, 釜溪河犹如城市动脉, 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机遇和条件。以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手段保护好、利用好滨河两岸的青山绿水, 鸟语花香, 构建系统化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提升城市软性品质, 为城乡居民提供就近亲近自然、享受自然风光的场所, 将为助推自贡市新的腾飞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2 釜溪河复合绿道总体规划

2.1 规划特色

釜溪河复合绿道总体规划以“千年盐道精山水, 百纳吐新再釜溪”为特色。

(1) 釜溪河作为传统盐运古道和自贡典型精致山水的双重代表, 复合绿道建设利用现存遗址遗迹, 体现自贡因盐兴市的悠长深邃历史, 体现自贡现有小山小水、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精致山水地貌特色。

(2) 釜溪河作为未来自贡的最主要发展轴, 复合绿道建设与自贡新城建设相互促进, 着力完善釜溪河滨水带, 使之成为自贡新城的绿色骨架, 充分体现自贡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新特色, 再铸自贡新的辉煌特色。

2.2 规划结构

总体规划结构划分为“一轴, 两带, 十二区”。“一轴”指以釜溪河为载体的发展功能轴;“两带”指重点生态保护带, 休闲游憩缓冲带;“十二区”指规划范围内的十二个特色景区, 分别为:盐城新话、名校晨晖、金凼绿洲、工影余晖、水韵香风、泊岸森邻、林海听涛、田野牧歌、三溪湿地、象山云影、寻古侏罗、仙镇盐韵。

3 自贡市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的规划设计

3.1 规划设计原则

3.1.1 保护优先原则

复合绿道建设重点保护重滩古镇等人文风景资源, 以及以釜溪河、浅丘地貌为依托的自然风景资源, 优先保护釜溪河两侧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3.1.2 特色营造原则

整合旅游资源, 串联以码头为代表的盐运文化;以桫椤、恐龙为代表的地质文化;以古镇、民居为代表民俗文化;以及以耕地为代表的农耕文化, 强化釜溪河复合绿道地域特征和可识别性。

3.1.3 功能复合原则

统筹考虑复合绿道涉及区域的生态保护、旅游游憩、产业优化、城市发展等各方面的相互促进作用, 跨越简单绿道阶段, 使绿道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3.1.4 人文关怀原则

从人的便捷性、舒适性出发, 保障步行系统的完整和连续性, 同时沿途规划各种休憩配套服务设施, 为城乡居民创造提供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舒适环境。

3.2 设计构思

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规划在釜溪河复合绿道总体规划框架下进行整体构思与布局, 以“文化的复活, 诗意的风景”为主导构思, 合理利用与开发基地现状自然资源, 以釜溪河为纽带, 盐文化为主线, 在复合绿道建设的纲领下打造集商务休闲、盐疗养生、户外活动、生态野游、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滨河公园。结合城市近期开发需求, 以复合绿道建设为基础, 综合考虑配套相关旅游游憩及公共服务设施, 更多地考虑如何与未来的城市空间及需求相融。

3.3 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布局

釜溪河复合绿道延伸段规划五大景区:仓林盐话区、林泊水苑区、飞鸟诗栖区、乐芙田园区、绿道东环入口区。

3.4 分区规划设计

3.4.1 仓林盐话区

该区位于示范段规划范围西部, 西接自贡市板仓工业园区, 东临釜溪河, 具备便捷的外部交通及关键的地理位置。以“古韵山林, 深话盐运”为主题, 主要通过文化大道、主题雕塑、盐运文化博物馆、盐帮菜美食文化馆等来展现盐文化主题, 将其打造成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盐文化的景区。

3.4.2 林泊水苑区

位于示范段规划范围仓林盐话区与飞鸟诗栖区之间, 北临釜溪河, 该区主要功能是商务、康体、休闲, 利用现有自然条件打造富有现代气息、亲切宜人的景观, 使市民能够在优美的湖光林影中享受康体运动带来的乐趣。

以观赏作物为主, 利用直线元素抽象出纯净的农田色块;围绕景区中心的玉宇平湖建造盐商会馆和盐疗养生馆, 提供多种室内康体休闲活动的设施, 丰富市民休闲体验;大面积疏林草地区域为市民提供开阔的亲近自然的休闲场地, 为市民节假日郊游、野餐提供绝佳的环境。该区以健康生活为主题, 让市民在游赏、健身中亲身体会“幸福自贡”。

3.4.3 飞鸟诗栖区

位于示范段规划范围内, 林泊水苑与乐芙田园区之间, 占据釜溪河洲头绝佳自然地理位置, 现状自然资源丰富, 栖息大量鸟类。规划利用现有的大面积坡地水田, 依山就势打造集观赏与水管理于一体的梯田湿地区;改造原有大面积水塘为湖泊, 滨湖建艺术家中心, 营造优美的林色湖光;同时依据原有的密林浅山营建鸟类自然生态保护区, 打造原生态风味的景观。

3.4.4 乐芙田园区

位于示范段规划范围东部, 打造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欧陆风情主题园区, 全园主要分三大体验板块: (1) 充满异国韵味的风情小镇, 为游客提供餐饮、纪念品买卖等服务; (2) 特色主题庄园, 如台地玫瑰山庄, 园内可欣赏特色花卉植物, 同时配有功能性服务; (3) 为爱情、婚庆为主题的特色体验区, 结合自然地形和田园湿地, 打造以花海观光带、教堂、爱心湖为纽带的爱情婚庆体验区, 区内配有全套的婚庆服务如外景拍摄、婚礼策划等。

3.4.5 绿道东环入口区

位于示范段规划范围最东边, 西接自贡市城市主干道东环线, 北临釜溪河。便捷的外部交通及关键的地理位置, 使该区具有重要的对外展示作用。该区地形条件较为复杂, 规划从生态维育的角度出发, 将人工化的驿站建筑和场地集中布置于东环线道路红线范围外100 m控制建设区内, 打造形成具有大型接待、展示功能的入口节点。

3.5 游线规划

从板仓至东环, 体验路段依次为森林骑行段、平川镜湖段、野趣生态段、花海异域段。相邻段空间开合交错, 形成不同的疏林密林体验段, 结合景区特色主题文化为游客带来新鲜、趣味的感受。

根据难度系数, 可将挑战骑行道打造成2条游线, 一条是崖上的高难度挑战线, 另一条是山崖下难度系数较低的体验复线。其中崖上高难度挑战线控制为单向行车线路, 行车方向从绝壁寻踪体验段至侏罗寻古探险区驿站, 其体验路段依次为人工设障段、弯道挑战段、爬坡体验段、下坡速降段;崖下体验复线主要体验路段为仓林盐话区至林泊水苑区之间密林浅丘段的崖壁风光段。

3.6 交通规划

3.6.1 道路规划

结合釜溪河周边环境特征, 规划范围内的道路交通体系包括观光车道、骑步行复合道、挑战骑行道和步行道4个层次。 (1) 观光车道。规划宽度6 m, 为整个绿道规划区域的内部车行道, 供游览观光车同行, 必要时允许消防车辆和维护车辆通行, 方便内部管理用。 (2) 骑步复合道。规划宽度3.6 m (局部生态敏感但景观效应好的区域设置复线, 宽度2.1 m) , 道路坡度缓和, 贯穿各景区和主要景点, 是复合绿道主要的游览路线。道路由新增道路和部分机耕道改造后组成, 可同时供人、自行车通行, 与外部交通联系紧密, 保证了各景区的可达性。 (3) 挑战骑行道。规划宽度2.1 m, 集中在林泊水苑区, 道路坡度变化较大, 路面情况较复杂, 面向部分人群, 为具有挑战性的骑行道。 (4) 步行道。规划宽度1.2~2.1 m不等, 因景设路, 是为适应自贡丘陵地形而设的次要步行道, 可到达险远的景点, 具有道路形式多样、坡度变化较大、铺装材料丰富的特点。

结合交通体系的完整及未来的发展, 在飞鸟诗栖区规划架设吊桥或风雨廊桥, 与城市现有道路连接构成完整的步行道路系统。同时, 将陆路交通结合水上交通综合考虑, 各园区道路与码头相应连通。

3.6.2 出入口规划

按照釜溪河用地特点、周边城市规划道路和城乡居民流向以及城市的发展要求, 复合绿道示范段共设出入口5处, 其中仓林盐话区、绿道东环入口区设主要出入口;另外,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交通连接的需要, 并考虑到飞鸟诗栖区、乐芙田园区婚纱拍摄活动需求、林泊水苑区运动场地的需求, 分别在各区与城市区域连接出设机动车出入口一处, 道路或借用现有机耕道设置或新辟, 方便城市居民进入绿道区。

3.6.3 停车场规划

根据项目特点, 复合绿道内部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分别在仓林盐话区、林泊水苑区、飞鸟诗栖区、乐芙田园区、绿道东环入口区等共设置6处机动车停车场;在仓林盐话区、绿道东环入口区分别设置自行车停车位。

3.6.4 码头规划

考虑到绿道区域内水上交通的需要, 同时利于打造水上游线, 根据各景区之间的距离在必要位置设码头若干。

3.7 植被规划

以生态性、景观性、舒适性、特色性为原则, 综合考虑复合绿道沿线产业调整等因素, 根据环境条件和特色打造要求, 结合复合绿道的总体布局, 在植被规划上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郁闭度对不同部位空间感受的影响。以各景区的划分为基础, 用植物来强化各景区的特色。加强景观树、四季花草与色叶木的搭配, 使绿道沿线处处有景、时时有景、四季有景。植被景观类型分为3种: (1) 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林; (2) 以景观特色打造为主要目的的风景林; (3)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特色经果林。同时, 在滨河消落带, 根据不同地段生态习性, 生态林呈带状分布, 与风景林相互交错。在山腰、背景部分, 规划大面积片植生态林, 涵养水土, 营造生物栖息地林地。

3.8 设施规划

共设5处服务驿站。依据不同功能要求, 设置相应服务项目, 提供简易的游览、休息、补给、购物、自行车、卫生宣传、咨询、医疗等服务。结合游憩线路和釜溪河岸现状情况, 服务站分别设在仓林盐话区、林泊水苑区、飞鸟诗栖区、乐芙庄园区、东环城市形象入口区。其中仓林盐话区配有2个停车场;林泊水苑区配有网球场2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3个、攀岩场地1块等运动场地;飞鸟诗栖区配有野营、垂钓、舞蹈表演和美术写生等相关场地和设施;乐芙庄园区配有婚纱拍摄场地和服务场馆;东环入口服务站配有82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同时, 还规划沿线卫生间及必要的休息廊、亭、指示系统、垃圾桶等设施, 以满足游人的游憩需求。

4 经验启示

4.1 城市复合绿道选线

4.1.1 全面性

指充分调研分析复合绿道规划范围内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周边道路体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线路尽量串联沿线的自然山水资源、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建筑、传统民居聚集地等。

4.1.2 便民性

坚持方便市民的原则, 体现绿道的服务功能, 从方便市民的工作、生活、休闲、健身等方面, 合理地确定主次入口;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 设计不同类型的路线。

4.1.3 带动性

城市复合绿道不是简单的公园绿地, 它不仅要承担公园绿地的休闲、健身以及服务功能, 同时应该具有带动片区发展、构建区域发展轴的作用。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对全市绿道建设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同时也拉动了南岸科技新区的建设, 强化了南岸科技新区产城互动龙头带动作用 (图6) 。

4.2 绿道植物规划

4.2.1 保护利用原有植被

立足于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充分保护利用原有植被, 减少人工化的植物景观。

4.2.2 坚持乡土植物为主

以乡土植物为主, 严禁有毒植物, 少用带硬刺、硬质针叶类植物。

4.2.3 差别化处理

(1) 针对仓林盐话区、林泊水苑区、飞鸟诗栖区、乐芙田园区、绿道东环入口区等五大景区的不同功能, 配置不同景观植物。

(2) 交通及慢行系统沿线的绿化景观, 在原有植被基础上, 完善补充配置绿化植物, 营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4.3 交通及慢行系统规划

从交通体系的完整及未来的发展考虑, 构建以骑行和步行等慢行道为主, 观光车道、管理车道、不同等级的骑步行道以及桥、码头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系统。

4.4 分区及节点规划设计

4.4.1 原生环境角度

结合原生环境的山水资源、周边交通环境, 确定分区及节点的功能。

4.4.2 使用功能角度

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中仓林盐话区、林泊水苑区、飞鸟诗栖区、乐芙田园区、绿道东环入口区等五大景观区域具备不同的功能和定位, 分别满足接待、康体休闲、爱情婚庆、农耕体验、生态保护等功能。

5 结语

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规划设计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城市绿道规划设计, 它在通过充分调研分析釜溪河沿线的山水资源、风景资源、人文资源的基础上, 以河流、山体及其他绿色空间为载体, 通过合理的选线和适当的分区规划, 将沿线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村落资源有机串联起来, 构建釜溪河绿色基础设施框架, 以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促进产业和谐发展, 服务城乡居民游憩健身, 提升地区形象与品质, 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动态平衡, 促进本区域可持续发展。

摘要: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的规划设计为例, 从总体规划布局、绿道选线、分区规划设计、植物配置等角度分析阐述自贡釜溪河复合绿道示范段的规划设计, 探索城市复合绿道规划设计的思路、方法, 从而为城市复合绿道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城乡环境,复合绿道,景观规划,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

参考文献

[1] 余青, 樊欣, 刘志敏, 等.国外风景道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 2006, (5) :91-95.

[2] 余青, 吴必虎, 刘志敏, 等.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J].地理研究, 2007, (6) :1274-1284.

[3] Little C.Greenways for America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7-20.

[4] 周年兴, 俞孔坚, 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6, (9) :3108-3115.

[5] 朱强, 刘海龙.绿色通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J].城市问题, 2006, (5) :11-16.

[6] 刘滨谊, 徐文辉.生态浙江绿道建设的战略设想[J].城市林业, 2004, (2) :14-18.

上一篇: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下一篇:钢坝穿墙管止水的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