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共赏范文

2022-05-15

第一篇:博文共赏范文

我与梅花共赏冬

冬季寒风凛凛,我心如这一季节,惨白而又冰冷。我漫步在这孤寂的白色里,竟看到了鲜艳的红。——题记

冬季,雪后,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那么单调、孤寂。

我独自一人漫步在雪地里,一步一步地走着,走过的脚印随之被寒风吹散了,不留一丝痕迹,就像是一张空空的白纸。我奋力将较深深地插进雪地里,拔出脚后我注视着自己的脚印,哦,还在——我总算在这雪地上留下了痕迹。没想到,又是一阵大风,我不禁打了个激灵,待我定睛一看,脚印又没有了,雪地仍是那么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唉,这是不是就是生命呢?这在向我暗示着什么吗?难道我的人生就是这般平平淡淡,留不下一丝痕迹?我厌烦的看着四周:白色,白色,都是白色!我讨厌白色!!!

我愤怒的在雪地上走着,无心去欣赏人们所谓的纯洁、幽静的冬。我不屑的瞥了一下前方,竟看到了一点强烈鲜艳的红,使我心头为之一震。我快步向前奔去,不顾得寒风吹散的一绺头发。

离着那红色还有些距离,远远就闻见一股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待我走近一看,我不由得呆住了——竟是一株花!这株花竟开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而且开得这样艳丽,劲枝横斜,在空无一人且冰天雪地的冬季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我陶醉在鲜艳的花朵与沁人心脾的清香中,心中所有杂念顿时烟消云散,“瞧,冬天多美呀!”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我的遐想,“你是谁?”我疑惑的问。“我就是一株花呀!”我眼前这只花对我说,“哦,是你!”我恍然大悟,心中顿时有许多问题涌出。“春季阳光温暖舒适,夏季光照充沛惬意,秋季秋风清新凉爽,为何你却唯独选择在这寒冷的冬季呢?”我问。那株花微微一笑,回答我说:“冬季才是属于我的季节,何必要与其他花儿一起开放呢?”“难道你不感到孤独吗?可是几乎没有人在欣赏你呀!”依旧是淡淡的一笑,“我只是要开花给自己看,我只会在属于自己的季节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我心无一遗憾。”“可是如果不留下使人记住你的东西,怎么证明你的存在,你的生命岂不是如一张白纸,空白、平淡无味吗?”我急切的问,这一直是我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只见那株花充满留恋的看着四周,深情的望了好久才对我说:“我爱冬天,不只因为它是属于我的季节。看呐,冬季的寒风岁一吹即去,却使花儿摇曳;,雨点滴落在地上虽然不见了,但却滋润了万物;雪花虽一触即融可这雪地上覆盖的不就是雪花吗?人的一生何须非要留下什么,只要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展现出自己,做好自己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的最好的证明,哪怕,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听了这珠花的一番话,我陷入了沉思:在人生的雪地上,脚印虽被寒风一吹即散,但我们每一步都踏踏实实的走过了,我们只要准备迎接下一步,何须留恋以往的步伐呢?我们走过的虽被风吹散了,但至少我们走过了,这一步的消失是下一步的开始,人不能总停留在以往的荣耀里,不去进步,抹去以往的,是为了展现最新的,我们的一生不须留下什么,只要把我们自己做好,也是一份永恒。

睹然想过,心中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欢乐与对未来的信心占据了我此时所有的感受,我充满感激之情的问眼前的这株花:“你叫什么名字?”她只回答了一个字——“梅”。

现在的我正满怀信心的迎接着一天又一天,早已不再想非要留下些什么,而是在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我要开花给自己看!”蓦然回首,我曾在一个寒风凛凛的冬季与梅花共同赏冬。

初一:杨心路

第二篇:雅俗共赏主持词

“雅俗共赏”趣味文学 主持词

女: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

男:回首旅途,胜利的笑容正在蔓延

女:携手今天,高歌这一路荣耀感动

男:展望明朝,伙伴们,让我们携手同行

女 :尊敬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欢迎大家来到“雅俗共赏 趣味文学”的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陈建

女:我是主持人韩玲

男:为了增加社团里的各社员的凝聚力,增加校园活动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今天,我们就组织了一个“雅俗共赏 趣味文学 ”的活动。

女:好的,此次活动共有3轮比赛,一轮有两个小组PK,根据最后得分决出三个获胜组。比赛内容包括文学常识大比拼,天才笨笨碰,谁是卧底等节目。获胜队伍会颁发荣誉证书,而失败的队伍也要接受我们的终极惩罚,惩罚项目抽签决定。祝大家好运! 男:经过昨天的抽签,我们的三支PK队伍已经确定了,第一组卓娜组和黄文康组,第二组:方平组与黄玲组第三组:方玲娟组与杨雨莎组。

女:下面就开始我们的第一个活动,“文学常识大比拼”,由两个小组轮流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希望大家集中注意力,谨慎答题。

男:在第一轮的活动环节大家表现的真是很积极,稍作休整,下面环节更精彩。

女:下面这个活动的名字叫“天才笨笨碰”

男:可是天才和笨是反义词啊

女:对啊,可是我们必须要承认,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天才的地方,也会有觉得羞于启齿的好像比较笨的那个部分。

男:是的,你笨的地方在哪里?

女:嗯,数学不好。

男:没事,数学不好的都是天使,你数学不好到什么地步? 女:100以内的加减乘除都要很认真,仔细的想

男:就是不能马上反应过来,是不是?

女:是的

男:陈健要跟大家说,笨笨不是白痴的意思,笨笨就是在某方面可能你不那么擅长。还有呢,大家一定要非常开心的接受自己身上天才的那一部分,也要接受自己笨的那部分。

女:陈健,你天才的部分在哪里?

男:我觉得天才的部分就是我觉得帅

女:呵呵,对,你天生就帅

男:我最天才我最笨

女:我们的脑部拥有很多不同的功能,但说到脑,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记忆力。

男:是的,相信大家都已经熟悉游戏规则,两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参赛,共3轮,胜出的小组加10分。

女:没错,让你们脑袋里的小海马们都活跃起来,把大脑深层的声母挖出来。下面就让我们的陈健带领大家一起来温习

男:b p m f d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女:好,温习完声母,下面游戏开始。

男:这个游戏真是“惊心动魄”呵,屌丝也风光,惊喜同分享。 女:上面比过了招式,下面就来个更刺激的,比智力。

男:纳尼?比智力

女:是的,“谁是卧底”这个游戏相信大家都看过,今天呢,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

男:在这轮游戏中胜出的小组加10分

女:男神女神行不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男:最明快的莫过于倾听年轮的呼吸,这是快乐分享的时刻,是祝福关怀的时刻。

女:是希望,美梦成真的时刻。

男: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间,我们又要说再见了。相信今天的节目,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也要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领导和老师,给与我们文学社很大的支持。 女:最后祝文学社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男: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第三篇:读《论雅俗共赏》有感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1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共收录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朱先生有其独特的用意。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充分体现了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更体现了人民的立场。同时,书中各篇论文都体现了人民立场,也向着人民说话。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最高境界。

学者刘双平说,人类文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文化"和"雅文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文章、艺术都属于"俗文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文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文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文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文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文章、小说等。诗文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文给人以别致的感受。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文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

书中的十四篇论文,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来。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顾颉刚先生说过:对山歌因问作答,非复沓不可。……儿歌注重于说话的练习,事物的记忆与滑稽的趣味,所以也有复沓的需要。(《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上)

"复沓"就是重叠。这对于现代人写诗与小说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古到今,从古诗到今天的散文,或者再到今天的影视,"既重复又新变"的复沓手法几乎成了一条艺术的铁律。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三"的运用——"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进山"……,"三"意味着反复出现,增强审美刺激;而"三"中每一次出现都不同,都有新变化,这就在反复的审美刺激中,增加变化的内容,增加新的审美体验,当"三"个即重复又新变的审美体验一整合,艺术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构成了。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

近读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被其中的十四篇艺论所散发出的学者一丝不苟考究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朱自清先生立足于现代立场,亦即先生自称的"雅俗共赏"的立场,"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对"雅俗共赏""百读不厌""逼真与如画""书生的酸气""朗诵诗""中国的三种型"等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且最后两篇---《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学道路》,一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一为为《闻一多全集》作序。可见朱自清先生对鲁迅、闻一多两位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十四篇论分别所关注的重点,譬如朗诵诗、常识的诗、老实话等,均"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近于人民的立场",故先生把《论雅俗共赏》放在该书本的第一篇,且书也以此为书名,颇费心思。

在《论雅俗共赏》中,朱自清先生认为俗人和雅人的生活都是相互交织,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雅俗化各有发展,但终究是雅俗化相差无几,大众化取而代之。朱自清先生在《中国的三种型》中提到郭绍虞先生根据体演变把中国学史分成了五个时代:"春秋"以前的诗乐时代、"战国"至两汉的辞赋时代、魏晋南北朝的骈时代、隋唐至北宋的古时代、南宋至现代的语体时代。隋唐以前,语言和字由接近到分离,再到魏晋南北朝充分发挥字特点,但无论是字与语言的在当下时代的影响如何,由语言改造后而成的字始终由"雅人"掌控,因为士大夫(一般为雅人)皆大都出于习雅事的门第且出仕之后,亦相聚"赏奇析疑",所以俗人几乎是没有欣赏雅事的。

唐宋以后,尤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社会门第逐渐瓦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更多底层社会的农工商户朝知识分子的方向发展。俗人慢慢接触到雅人的化,与上层社会的雅人共同欣赏一些雅事并乐在其中,但"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和蜕变那些俗的,"因而雅俗化发生碰撞,雅俗观念不断迁就着、融合、发展。中唐时期禅宗的和尚讲究禅真时的"语录",以如实、直接、自然的口吻去化俗,争取到更多群众。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后的"小说"也原本是记录一些趣味杂事,以助谈论。而后,唐朝的"传奇"和古运动皆于民间。宋朝时,"做诗如说话",语体更加明显,连许多诗大家皆主张"以俗为雅",似乎都是雅人迁就着俗人。但即便如此,至始至终,雅俗共赏都是以雅为主的。"以俗为雅"暗含了将俗事雅化的行迹,以提供给自底层社会的俗人以谈资。"俗不伤雅"亦强调了雅的地位不可撼动。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回小说以及皮簧戏。"朱自清先生认为它们均"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从而要雅化的难度加深,这也正是为什么词曲不能胜过诗的地位的原因。但也正因为难以雅化,雅人得将就着俗人的事,所以"雅俗共赏"才在这里最大化。"雅化的程度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着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俗共赏的欣赏标准以雅为主,但共赏方面以俗为主。因为向往雅事,人之常情,雅人、俗人一样。若雅化过度,即使雅人欣赏毫不费力,那么俗人可就难以欣赏了,也就达不到"雅俗共赏"的地步了。只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民间的知识分子,吸取了士阶级的雅化后并未只停留在"雅俗共赏",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所以白话也慢慢盛行。欧化的艺术观、通俗化运动、大众化运动使得化"没有那么雅俗之分",唯独能"共赏"了。紧接着,朱自清先生在末尾解释道:"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试问,几千年,一个由多种化构成的庞大的民族体系,由原的雅俗分离,到雅俗共赏,再到只有化共赏,而共赏的化却走向了单一的大众化的局面,难道不令人唏嘘?

况且这单一化的大众化被重新估量的价值也深受时代影响,更出现了化如同现代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的局面。倘若你对某个问题存疑,一知半解的,以往的"雅人"会求诸于可考究的典籍,选取有用信息做笔记,自己推敲、琢磨,好不容易才得个有依据的结果。因而,这种体验过了推敲整个过程才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但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泛滥成灾,加之"时代逼得更紧了,"所以大部分自人民的人也意识到自己终究归到人民去,因而对于一知半解的事情也不求甚解,(fsir)以最短时间浅尝辄止便是可称之为学习了,所得知识亦大同小异。这样的俗士越越多,倒是个好事情,浅阅读的确是学习,全民学习也是个好点子。但就怕俗士渐渐适应雅化的方式,他们慢慢靠上去,却不再往上走,而雅人也渐渐俗化,也信了浅阅读,也不再翻阅典籍,反复推敲了。雅人和俗士近了很多,也渐渐没了界限,再慢慢发展,就大众化了。

假使一边发展,一边对民族留下的好的传统发扬光大,或许能重新在雅人和俗士之间分出一条线。标准是做学问的须讲究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凡人俗士则继续提倡全民学习。雅人有俗士难以接近的地方,俗士亦能不断追求雅人的趣味,在某些方面,也不妨碍雅人俗士打成一片。如此一,"雅俗共赏"应该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的。或许,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欣赏鲁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的原因,也是近年不断出现的,要求要重温经典化与优秀传统的时代号召吧!

第四篇:《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国共产党收录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朱先生有其独特的用意。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充分体现了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更体现了人民的立场。同时,书中各篇论都体现了人民立场,也向着人民说话。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化和俗化的最高境界。

学者刘双平说,人类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化"和"雅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艺术都属于"俗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小说等。诗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给人以别致的感受。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

书中的十四篇论,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顾颉刚先生说过:对歌因问作答,非复沓不可。……儿歌注重于说话的练习,事物的记忆与滑稽的趣味,所以也有复沓的需要。(《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上)

"复沓"就是重叠。这对于现代人写诗与小说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古到今,从古诗到今天的散,或者再到今天的影视,"既重复又新变"的复沓手法几乎成了一条艺术的铁律。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三"的运用——"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进"……,"三"意味着反复出现,增强审美刺激;而"三"中每一次出现都不同,都有新变化,这就在反复的审美刺激中,增加变化的内容,增加新的审美体验,当"三"个即重复又新变的审美体验一整合,艺术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构成了。

第五篇: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

杨柳

近来读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被其中的十四篇文艺论文所散发出的学者一丝不苟考究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朱自清先生立足于现代立场,亦即先生自称的"雅俗共赏"的立场,"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对"雅俗共赏""百读不厌""逼真与如画""书生的酸气""朗诵诗""中国文的三种型"等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且最后两篇---《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道路》,一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一为为《闻一多全集》作序。可见朱自清先生对鲁迅、闻一多两位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十四篇论文分别所关注的重点,譬如朗诵诗、常识的诗、老实话等,均"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近于人民的立场",故先生把《论雅俗共赏》放在该书本的第一篇,且书也以此为书名,颇费心思。

在《论雅俗共赏》中,朱自清先生认为俗人和雅人的生活都是相互交织,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雅俗文化各有发展,但终究是雅俗文化相差无几,大众文化取而代之。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中提到郭绍虞先生根据文体演变把中国文学史分成了五个时代:"春秋"以前的诗乐时代、"战国"至两汉的辞赋时代、魏晋南北朝的骈文时代、隋唐至北宋的古文时代、南宋至现代的语体时代。隋唐以前,语言和文字由接近到分离,再到魏晋南北朝充分发挥文字特点,但无论是文字与语言的在当下时代的影响如何,由语言改造后而成的文字始终由"雅人"掌控,因为士大夫(一般为雅人)皆大都出于习雅事的门第且出仕之后,亦相聚"赏奇析疑",所以俗人几乎是没有欣赏雅事的。

唐宋以后,尤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社会门第逐渐瓦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更多底层社会的农工商户朝知识分子的方向发展。俗人慢慢接触到雅人的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雅人共同欣赏一些雅事并乐在其中,但"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和蜕变那些俗的,"因而雅俗文化发生碰撞,雅俗观念不断迁就着、融合、发展。中唐时期禅宗的和尚讲究禅真时的"语录",以如实、直接、自然的口吻去化俗,争取到更多群众。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后来的"小说"也原本是记录一些趣味杂事,以助谈论。而后,唐朝的"传奇"和古文运动皆源于民间。宋朝时,"做诗如说话",语体更加明显,连许多诗文大家皆主张"以俗为雅",似乎都是雅人迁就着俗人。但即便如此,至始至终,雅俗共赏都是以雅为主的。"以俗为雅"暗含了将俗事雅化的行迹,以提供给来自底层社会的俗人以谈资。"俗不伤雅"亦强调了雅的地位不可撼动。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朱自清先生认为它们均"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从而要雅化的难度加深,这也正是为什么词曲不能胜过诗的地位的原因。但也正因为难以雅化,雅人得将就着俗人的事,所以"雅俗共赏"才在这里最大化。"雅化的程度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着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俗共赏的欣赏标准以雅为主,但共赏方面以俗为主。因为向往雅事,人之常情,雅人、俗人一样。若雅化过度,即使雅人欣赏毫不费力,那么俗人可就难以欣赏了,也就达不到"雅俗共赏"的地步了。只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吸取了士阶级的雅文化后并未只停留在"雅俗共赏",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所以白话也慢慢盛行。欧化的艺术观、通俗化运动、大众化运动使得文化"没有那么雅俗之分",唯独能"共赏"了。紧接着,朱自清先生在文章末尾解释道:"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试问,几千年来,一个由多种文化构成的庞大的民族体系,由原来的雅俗分离,到雅俗共赏,再到只有文化共赏,而共赏的文化却走向了单一的大众化的局面,难道不令人唏嘘?

况且这单一化的大众文化被重新估量的价值也深受时代影响,更出现了文化如同现代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的局面。倘若你对某个问题存疑,一知半解的,以往的"雅人"会求诸于可考究的典籍,选取有用信息做笔记,自己推敲、琢磨,好不容易才得个有依据的结果。因而,这种体验过了推敲整个过程才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但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泛滥成灾,加之"时代逼得更紧了,"所以大部分来自人民的人也意识到自己终究归到人民去,因而对于一知半解的事情也不求甚解,()以最短时间浅尝辄止便是可称之为学习了,所得知识亦大同小异。这样的俗士越来越多,倒是个好事情,浅阅读的确是学习,全民学习也是个好点子。但就怕俗士渐渐适应雅化的方式,他们慢慢靠上去,却不再往上走,而雅人也渐渐俗化,也信了浅阅读,也不再翻阅典籍,反复推敲了。雅人和俗士近了很多,也渐渐没了界限,再慢慢发展,就大众化了。

假使一边发展,一边对民族留下的好的传统发扬光大,或许能重新在雅人和俗士之间分出一条线。标准是做学问的须讲究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凡人俗士则继续提倡全民学习。雅人有俗士难以接近的地方,俗士亦能不断追求雅人的趣味,在某些方面,也不妨碍雅人俗士打成一片。如此一来,"雅俗共赏"应该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的。或许,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欣赏鲁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的原因,也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要求要重温经典文化与优秀传统的时代号召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博文共赏范文】相关文章:

博文读写范文05-15

同课异构共赏范文06-01

博文范文400字04-09

教育博文范文05-16

教师博文范文05-16

新浪博文范文05-17

优秀博文范文05-18

小学博文民俗范文04-12

共赏烟花作文04-17

共赏流年心情散文04-21

上一篇:避震功能范文下一篇:我能行1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