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的近义词

2024-04-19

雅俗共赏的近义词(精选6篇)

篇1:雅俗共赏的近义词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雅俗共赏的近义词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义词:喜闻乐见 有口皆碑

反义词: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成语名字:雅俗共赏

成语发音:yǎ sú gòng shǎng

成语解释: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成语出处:

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成语繁体:雅俗共赏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雅,不能读作“yā”。

成语例句: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

篇2:雅俗共赏的近义词

典故出处

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近义词

喜闻乐见、有口皆碑

反义词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英文翻译

appeal to both the more and the less cultur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成语举例: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雅,不能读作“yā”。

成语辨形:赏,不能写作“党”。

成语辨析:雅俗共赏偏重在“共赏”;含有被欣赏赞美的意思;无论文化水平高低的人都能欣赏。“有口皆碑”;偏重于“皆碑”;含有被接受称赞的意思;“皆碑”指的是所有能讲话的人。

词语解释

yǎ sú gòng shǎng

雅俗共赏(雅俗共賞)

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能为不同文化水平者欣赏。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绵驹》:“闻得有 绵驹 善歌,雅俗共赏。”《红楼梦》第五十回:“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纔好。”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篇3:东北二人转——雅俗共赏的艺术

二人转, 这种诞生于东北白云黑土之间, 流传于东北民间的极具民间气息的特色艺术, 用它粗犷豪放的表现形式、幽默而贴近生活的唱词以及独特的令人忍俊不禁的舞蹈, 滋润勤劳的东北人民已有300多年之久。东北人对于二人转有一种近乎痴迷的难舍难分的情感, 在民间有“宁舍一顿饭, 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由此可见二人转在东北的群众基础之深厚。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二人转不再仅仅是东北农村间的饭后娱乐, 而是翻山越岭走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渐渐成为娱乐市场上的宠儿。近一两年, 二人转频繁进京, 或南下巡演, 不断引起轰动, 在各地的演出市场也常常制造出票房奇迹。仅从这些表面的受欢迎程度看, 二人转在艺术产业占有一席之地。但是, 在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 二人转是否能继续保持那种独特的淳朴而贴近生活的民间气息而不变质, 是否能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呢? 恐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二人转在充分照顾观众情绪的同时, 是否也不容回避地存在着过度迎合部分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使之趋于流俗的现象? 这点必须引起我们今天的二人转演员的足够重视, 毕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还有着审美价值与审美趣味的前提, 即便是以丑角取胜的二人转艺术也应遵循长期以来的“笨中求巧, 丑中求美”的美学原则, 而非一味地为丑而丑, 毫无美感。繁荣背后, 也连带着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北二人转, 究竟与原生态的二人转相距多远? 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二人转艺术, 是否还完整保存着初始的淳朴与乐观, 在与城市观众的相互交流过程中, 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1]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俗” 的艺术

并不需要多加论述, 显而易见的, 二人转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如京剧、黄梅戏等相比, 其粗鄙的特征表露无疑。二人转没有其他艺术形式的高雅与细腻, 更多的是粗野、鄙陋的表现方式。从角色上来说, 二人转最突出的是丑角的运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可能也会有丑角出现, 但是最终是以丑写美的, 而二人转则是赤裸裸地表现其丑感, 用以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从内容上来说, 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婉约如江南黄梅戏, 幽默如川剧, 诗情画意如越剧, 抑扬顿挫的京剧, 或是粗犷豪迈的秦腔, 都以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形成其特色, 以任何题材为背景。而二人转则独爱性这一角度, 在二人转作品中, 不难看到男女挑逗调情的场面, 甚至有的将客观的历史事实改造得面目全非。“如《马寡妇开店》, 按一般的戏剧形式演, 一定是一出严正主题的戏剧: 狄仁杰以规规矩矩守寡妇的伦理道德教训马寡妇的故事, 但在二人转中, 由于戏谑化的表演, 就改变了这个主题, 是狄仁杰和马寡妇两个角色成为了一种性挑逗和性交流的表演。这就一方面变形了人物, 另一方面又变形了故事。”[2]

在表现形式上, 粗口、脏口不断几乎成了二人转的特点。二人转中说口是丑角的主要表演形式, 其对象指向是旦角, 也就是美女的角。对美女而说的粗鄙的脏口其内容自然不必详举。当赵本山提出“绿色二人转”的口号时, 也无形当中将二人转演出市场中存在的弊端暴露无遗。但是, 仅仅靠表面的“绿色”就能改变二人转的现状吗?以“土色土香, 以俗见长”为特征的二人转艺术, 历来就是俗文化的代表。但是, 这里的“俗”, 应是通俗、民俗的俗, 而绝非庸俗、低俗的俗。“人们对今天二人转演出频繁出现的“粉词脏口”的厌恶和否定, 其实也不是新鲜事物。翻阅1959年和1964年由吉林省文化局编印的两本《二人转问题讨论集》, 就能发现, 其中半数以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净化舞台、严肃台风以及廓清“说口”与“脏口”的讨论。”[2]

二人转的低俗的特点产生于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艺术理论来解释, “人的精神活动, 包括欲望、冲动、思维, 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 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他们以层的形式存在于精神领域之中, 故称之为精神层次。”[3]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 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 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 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 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 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 这种叫做潜意识。从东北人的生存方式看, 白天需要大量的重体力的劳作, 夜间才得以休息安顿, 在农闲时期, 往往找不到娱乐途径来满足内心的需要。而在这时, 二人转的表演成为了满足心理的最好工具, 于是对于二人转的要求成了一种狂欢式的演绎, 这也正反映了东北人内在的野性、狂放的心理空间。而作为创作者, 其创作目的在于注重娱乐性, 而观众最容易被挑拨起来的神经就是性, 这与人的野性的心理本质分不开。逐渐地, 二人转在内容上渐渐发展得被现代人看来粗俗、低俗, 但有趣的是, 尽管很多人批评二人转的这一点, 二人转却是从来不缺乏市场的。

3 东北地域特色的写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域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状态, 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说, 是东北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东北人的文化性格与审美, 进而造就了东北二人转这一极富东北特色的艺术形式。“居民相对集中的村镇非常少, 因此很难有固定的唱戏班子。很难有可供大戏班演出的舞台, 居民更少有请得起大戏班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经济实力, 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 地方艺术只有以小而灵活的特点, 才能生存下来。”[4]二人转演出形式简单, 道具较少, 各处行走相对方便, 而表现力方面又很强, 它以唱为主, 结合舞蹈、杂耍等形式, 使得表现力很丰富。形成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式, 这体现了东北地区自给自足式的文化意识, 是东北封闭文化特征的一部分。

东北地区虽然幅员辽阔, 但实际上是封闭的环境。北部是大兴安岭, 东边为茫茫太平洋, 西边是蒙古戈壁, 唯一与中原的交界是“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而由于政治动荡, 唯一通向中原大地的门还是关着的。在这种形势下, 二人转始终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而不能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而登上大雅之堂。而与其同一时期形成的京剧, 通过广泛的传播而成为了“国粹”。由于与蒙古戈壁相连, 东北地区的文化特点就倾向于游牧民族的粗野与豪放, 表现在二人转上就是气氛的热烈火爆, 唱腔的粗犷豪放, 甚至许多露骨的说口, 加上表演过程中与内容不相干的拳打脚踢, 这也是东北人文化性格的真实写照。东北人的文化素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息是分不开的。

4 二人转登堂入室路在何方

东北二人转发展至今, 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使得大众对二人转的态度至今褒贬不一, 有的人欣赏二人转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民间化的艺术特色, 而批评的人则认为二人转内容粗俗不堪, 不能称之为艺术。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 二人转作为传统民间艺术, 在推向市场化的阶段, 必须有所扬弃, 应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心理而变得粗俗不堪。二人转的低俗化是客观事实, 但也有很多好的二人转艺术家为净化其环境而不断地努力着。吉林省二人转戏曲小品艺术节给二人转的前景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以传统演唱形式为基础, 结合传统绝技,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 使得二人转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而不再靠内容的低俗来满足观众的低级趣味, 这样的二人转发展趋势是健康积极的, 有利于二人转的复兴, 但从这个角度也说明, 当前二人转的情况不容乐观, 很多地方有待优化和改进。当然, 余秋雨先生说过, “世俗才是文化的基础, 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 也是推动高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原动力。它比高雅文化更天然, 更贴近民族的生态, 因此也更深入人心。”二人转的本质属性虽然是“俗”, 但“俗”同样能为二人转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本文的论述中, 我们了解到, 二人转若要走出当前的困境, 必须在艺术形式、传播手段上多下工夫, 做到广泛汲养, 兼容并包。同时, 与大众媒介的结合也是民间艺术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如果能够具备完善的模式、先进的理念和高素质的人才, 就算发展的道路仍充满荆棘, 二人转的复兴也必然指日可待。

摘要:二人转是一门深受东北人喜爱并且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由于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夸张与另类, 二人转的存在遭遇着褒奖与贬低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冲击。即使是在这两种对立观点冲击下, 二人转依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走出了东北乡村特色, 传遍了全国, 产生了一定的热度, 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随着高雅艺术的普及与盛行, 二人转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才能在瑰丽的艺术园地中立足。

关键词:二人转,艺术特点,低俗

参考文献

[1]蒋惠明.从农村大炕走向城市包厢的二人转[J].艺术评论, 2004 (11) .

[2]杨朴, 粗鄙.二人转的艺术本质[J].戏剧文学, 2004 (7) .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4) .

篇4:雅俗共赏的奇葩

力技:

力技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杂技节目之一,主要包括“角力”和“扛鼎”两大类。角力也称为“角抵”,最初的雏形是“蚩尤戏”,得自于远古神话涿鹿之战中,蚩尤大战黄帝的场景。相传,蚩尤头上长着两只巨角,与黄帝大战时,他以双角抵斗黄帝。后来民众模仿这一场景,头戴牛角,相互角力的游戏。相传,这也是后世流行的相扑的起源。

力技的另一大类“扛鼎”,则是通过抓举与人体大小形成强烈对比的物体来体现勇力,与当下的举重类似。历史上记载的勇武名将,都有过“力能扛鼎”的记述,项羽就成功过。然而,这项杂技的风险也是不小的,相传战国秦武王就是因为扛鼎脱手,最后将自己砸死了。

耍弄技巧:

耍弄技巧主要包括投掷技和手技,是利用剑、棍、球、箭等道具进行抛、甩、投、射等表演。这种技巧搬上舞台,就形成了“投壶”、“顶碗”、“抛球”等杂技节目。

形体技巧:

形体技巧是通过展现训练有素的柔韧、灵巧、充满力度和准确性的形体动作,并组合、创造出优美、复杂、惊险的杂技项目,主要表演形式是轻功和柔术。

象形象声表演:

象形表演主要是通过模仿各种生物的外形,再现并美化了动物的形体动作,给人一种滑稽、优美的感官体验。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为我们熟悉的就是“舞狮”、“舞龙”了。现在中国舞狮表演分化为南北两派,北狮起源较早,相传是北魏时期形成,北派以“武狮”为主,腾翻、扑跌跳跃,并时常有走梅花桩、采青等高难度动作。南派则是起源于清,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梦见瑞兽朝拜,后来命人再现,以助国泰民安。南派以讲究生动的“文狮”为主,有瘙痒、舔毛、眨眼等惟妙惟肖的表情动作。徐克《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舞狮就是融汇了南北两派精华的表演。

魔术:

魔术,又称幻术或戏法,利用快捷的手法、多变的布景创造出奇妙的景象。魔术在中国起源甚早,中国传统的“古彩戏法”以简单的布景、奇幻的手法享誉国际。古彩戏法所信奉的“八字真言”,分别为“捆”、“绑”、“藏”、“掖”、“撕”、“携”、“摘”、“解”成为中国魔术界的重要经验。

高空技巧:

高空技巧是技巧与勇气的结合,包括高空秋千、高跷、爬杆等项目,典型的有“空中飞人”、“高空走钢丝”等。高跷是民间最为常见和普及的表演形式,表演者一般都会扮演有名的戏曲人物,一边走一边跳,趣味盎然。

马戏:

在中国,马戏最早被称作“戏马”,是从骑兵骑术发展而来。战国时期,骑兵为了提高作战能力,不断在奔驰的马背上辗转腾挪,马术也因此产生。后来,逐渐发展出驯练和驾驭其他动物的杂耍形式,如我们熟知的“猴戏”。

滑稽与小丑表演:

滑稽戏是中国杂耍艺术中极为古老的一个门类,最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其雏形,当时的宫廷中就有这一类的优伶,通过表演,为宴会活动助兴,是当时诸侯士大夫的主要娱乐模式。司马迁《史记》将此类人物单独记述,列有《滑稽列传》,其中记载了优孟等优人事迹。

这八大门类的杂耍,虽然其具体的表演形式、技巧都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交汇相融,演变出丰富的形式,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人类可能性的不断突破。

篇5: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阅读答案

1.B(第三段表明虽然白话进入文学,但是仍以雅言为主)

2.B(第二段,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

3.D(A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

篇6:雅俗共赏的近义词

主讲人:冯文兵

谜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它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历来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谜语起源于古代的隐语和度辞。“谜语”的命名始于明代,组织者在灯上粘贴迷条供人们去猜,因此又叫做“灯迷”,又因为是上元[元宵]节的一种文字游戏,所以又叫“春谜语”。

谜语是怎样构成的呢?

一般来说,一条谜语由三部分[三要素]组成,即谜面,谜目,谜底。谜面是创作者给猜谜者出的题目,谜目是猜射范围[即打什么],谜底则是谜题的答案。猜谜之前先要仔细分析谜面,再看要求猜什么,同时要看是否标有谜格。

例如: 禁止放羊 唐代人名一 杜牧

“禁止放羊”是谜面,“唐代人名一”是谜目,“杜牧”是谜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猜谜方法: 1•会意法

别解会意法在猜谜、制谜中一向被推崇为“正宗”的手法。谜语作了别解才有谜味。此法按谜面文义,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联想得出谜底,使谜面、谜底经过“不作本意商”后而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例如: 谜面为“出淤泥而不染”,猜一部影片的名字, 谜底是“白莲花”。这里把白色的莲花,别解为“清清白白的莲花”,扣合谜面。又如:“故土知乡情”,猜中药名二,谜底是“生地、熟地”这里把中药“生的地黄”和“熟的地黄”,别解为出生的地方即是熟悉的地方

2•正扣法

此法在猜、制谜中运用较多,即通常所说的正面会意法谜底亦须别解,别解后与谜面原意相近,易于理解

例如:

“婚姻法”,猜数学名词一,谜底是“结合律”。猜射时将“婚姻”解为“结合”,“法”解为“律”,通俗易懂。又如:“洪武盛世”猜电影演员一,谜底为“朱时茂”。这条谜语中以“洪武” 扣 “朱”字因“洪武”乃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提起“洪武”,自然联想到“朱”字。3•反扣法

此法也叫反意法,是从谜面文义相反的方面以联想寻迷底,取与谜面文义相反的意义,即所谓反面会意。正扣法是在谜面文字同义词或近义词上去寻觅,反扣法则是在谜面文字的反义词上去觅底。

例如: “读新书,读好书”,猜成语一,谜底为“不念旧恶”。“读新书,读好书”即“不读旧书 不读恶书” “读”解为“念”。简写即是“不念旧恶”。又如:“定语”猜成语一,谜底为“不易之论”。谜面中的“定”作“固定”解,以扣合谜底中的“不易”[不可更易、变动]。

4•增损法

此法即利用汉字字形所固有的结构特征,用加、减谜面文字结构的部分得出谜底,因此也叫“加减法”。

例如:

“加一点为好”,打一字,谜底为“艮”字。这条谜的猜法是根据谜面要求联想汉字中那一个字增加一点为“好”的意思,从而得出谜底“艮”字。又如:“少一些,再少一些,猜一个字,谜底为“此”字。此谜根据谜面要求“些”字少“一”,再少“一”,便得出谜底为“此”字。

5•离合法

此法顾名思义,是用分离或合并汉字结构部分的方法得出谜底。这类谜的特点是在谜面上往往带有离、合意思的字、词。

例如: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猜一字,谜底为“省”字。“自小”合在一起是“省”字;“目”之前“少”字相联系也为“省”字;离合两次,谜底归一。又如:“知君名下来相会”,猜一名词,谜底为“成品”。根据谜面文义的要求,“知君名”的下面各为一个“口”字,三个“口”字相会便“成品”了。

6•用典法

此类谜语往往借用古代的成语典故、寓言传说或历史掌故,让猜射者根据谜面凭借的典故联想得出谜底。这样又拓宽谜的意境,增加猜射者的兴趣。

例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猜一句成语,谜底为“无与伦比”。这条谜假如不熟悉李白这句诗的下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无法猜出。又如:“匡衡何以凿壁”,猜两句常用语,谜底为“目的、借光”。

7•漏字法

即谜面上有意漏掉某些词或字,揭示谜底时针对所漏掉的词或字联想得出谜底。例如: “学工农兵”,猜一个穴位,谜底为“少商”。本来“工农兵学商”是一个完整的词组,谜作者故意把“商”字漏调,构成缺少商的谜底。又如:“金银铜铁”,猜一地名,谜底为“无锡”。

8•借代法

此法即在谜底里借用较确切的近义词,通过联想使它替代谜面上的某个词或字,以此举一反三,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这也是猜,制谜语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例如:

“天安门上太阳升”,猜一字,谜底是“景”字。“天安门”使人联想到它可以替代北京,太阳即日,“京”字加一个“日”字即构成谜底“景”字。又如:“端午”,猜一句四字成语,谜底为“一马当先”。“端”为开端扣“当先”,十二生肖中的“午”代替”马“,扣合得非常贴切。

9•象形法

此法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笔划去比拟、夸张、巧借,使文字的全部或部分的形状变化,运用以字象形或以形象字的构思、联想得出谜底。

例如: “三人踢球一人倒”,猜一个字,谜底为“似”字。这是“点”的象形比喻运用,以“点”比作“球”。又如,“两人走在独木桥上”和“双人走钢丝”,各猜一字。这两条谜的谜底都是“丛”。以“一”相形“独木桥”,“钢丝”等。再如,“树两行山倒映,轻舟一叶水横流”,猜一字,谜底为“慧”字。以“丰丰 ”象形两行树,“心”象形一叶轻舟、形象生动,逼真传神,趣味盎然。

10•顿读法

将谜底的词句用标点符号断开,改变原底音节,使原义与顿读后的语义截然不同,使谜的意境产生突变,得出谜底。

例如: “谢绝参现”,猜一句四字常用语,谜底为“不同意见”。分开顿读后为“不同意(扣’谢绝‘]见(扣‘参观‘]”。

11•运算法

运算的方法是使谜面和谜底上的数字通过计算变换,会意得出谜底。例如: “十二元”,猜一种扑克游戏,谜底为“打百分”。以一“打”字扣“十二”,“一百分”为“一元”。又如:“屈指行程二万”,猜一字,谜底为“董”。把“董”字上下分开读作“++千里”。

12•承启法

即承上启下法,要求谜面与谜底相呼应,即底句须与谜面是上下文关系,惑者有必然。猜射这类谜语时需要有丰富的文字知识,熟悉古文、诗词、历史典故等。

例如: “先国家后集体”,猜一外国电影名,谜底是 “第三个人”。我们常讲“国家,集体,个人”这三者的关系,尤其在遇到利害矛盾时,应该先国家,后集体,然后才是个人。又如:“此曲只应天上有”,猜苏、日各一部影片,谜底为“在人间、绝唱”。谜面出自杜甫《赠花卿》诗,下半句是“人间能得几回闻”。谜底隐在下半句,熟悉此诗词才容易猜出来。

13•抵销法

将谜面和谜底中相同的字词,通过用其中的有关表示减少、丧失意思的关联字相互抵销得出谜底。

例如: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猜一字,谜底为“罗”。谜面通过“少劳少得”抵消后为两个“多”字,可拆成四个“夕”字,“四夕”为“罗”。又如:“坍”,猜花卉名二,谜底为“牡丹、牵牛”。“牡丹”去掉“牛”即成“坍”字。后例属谜底抵销,前例为谜面抵消。

14•归纳法

将谜面所示的各种条件,因素在概念上进行归类合并,使其在谜底中通过“归纳”展示出来。

例如:

“牡丹江,桃花江、芙蓉江”,猜一位现代画家,谜底为“华三川”。“牡丹、桃花、芙蓉”均为花名,与谜底“华”相扣[“华”通“花”],“江”为水,与“川”相扣。15•问答法

即谜面设问,谜底作答的方法。特点是谜面上一般带有疑问语句的词语。例如: “是什么组成员”,猜二字,谜底为“口、贝”。乍看谜面的意思好像在问某人是什么组织的人,仔细琢磨,巧妙处是在问“员”字是由什么组成的。又如“功课不好怎么办”,猜一个物理名词,谜底为“应用力学”。

16•方位法

根据谜面所示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将谜面中有关字的偏旁或笔画作相应处置后,巧妙缀合为谜底。

例如: “向前一直去”,猜一字,谜底为“句”。“向”字前边一竖去掉即为谜底。又如:“日月自西东”,猜一字,谜底为“明”。“明”字的“日”在左为西,“月”在右为东。

17.组合法

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有些字的笔画、部首、偏旁只要稍加变换,就可组成另外一个字。这类谜面中往往带有调位意思的关联词,如“调”、“反”,“变”等。

例如: “调查”,猜一国名,谜底为“日本”。根据谜面提示,将“查”字调整一下,重新组合调换成“日本”即扣谜面。又如:“部位相反”,猜一字,谜底为“陪”。“部”字位置反过来调整一下即成“陪”。

18•影映法

将谜面中部分字体的笔画、部首或偏旁,按物体在水中或镜中所形成的倒影原理加以处理,尔后与其它字义组成谜底。谜面一般带有与“影”、“映”、“倒”、“颠”等相关的字。

例如: “山山颠连入镜中”,猜一字,谜底为“全”。“山山颠倒”成“彐巨”,相连成“王”,“入”字映到镜中为“人”字,“人”与“王”合为“全”。又如:“《家》将上映”,猜一部外国歌剧名,谜底为“卡门”。“家”与“门”相扣,“上”倒影出“卡”,即构成谜底。

猜、制谜语的方法很多,以上只是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以下几则古人谜语故事,都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传说故事,历史上不一定实有其事。我们只能当成传说故事看,不要当成历史来读。

一、李白斥县令

一天,唐朝大诗人李白骑着一匹小毛驴赶路。当时正是夏天,烈日炎炎,热得李白口渴难忍,嗓子都快冒烟了。李白心想要是有个酒店就好了,我可以痛快地畅饮一番。忽然,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户人家,门前挑出一面小旗。李白心中一阵高兴,“啪啪”两鞭,驱赶着小毛驴直奔那家小店。到了跟前一看,才看清小旗上写的不是“酒”字,而是“佳醋”!李白一下凉了,原来是醋店。他转念一想,倒也罢了,喝上几口茶水,也比干渴着强。于是走。进店里,只见屋里桌旁坐着一个县令正在歇息。李白对店主说:

“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

店主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听出李白是用诗谜在问他,心中十分佩服,就答道:“您问这是‘何等好醋’?跟您说吧,这是有名的山西老陈醋,味道极佳,先生尽可品尝。”

李白说:“醋我可以买一坛,不过我口渴极了,烦店主给沏壶茶。”说罢掏出银两递给店主。店主高高兴兴地给李白沏好了茶,又挑了一坛醋。李白端起茶壶一饮而尽,然后对店主说道:

“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

店主点头应道:“您是说‘我要回去’。多谢光顾小店,先生走好。”

李白手提醋坛,刚要迈出门坎儿,只见那个县令站起来喝道:“你是何等浅薄之人,竟敢在本官面前咬文嚼字,好不自量!”李白瞥了他一眼,一板一眼地说道:

“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

说罢,走出门,骑上毛驴,一甩鞭子,扬长而去。李白说的是“,岂(岂)有此理!”可是蠢县令却不知道其中含义,听后,反而暗自发笑。心想,可不是么,我好比那一轮明月,他就是那山下的豆;我姓王,我老婆姓李,本来就是一家嘛!

二、王安石字谜招书童

王安石打算身边再要个书童,可连着看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个书童,请王大人过目。

王安石问了他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王安石看他聪明伶俐,也没说什么,在纸上写了几行字,交给了家人: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家人看了,沉思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把小家伙留下了。

读者朋友,王安石写的是个字谜,谜底就是一个字,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字吗?是个“用”字。

三、梁山伯问路

有一天,梁山伯到祝家庄去探望他的同窗好友祝英台。一路上花红柳绿,风景如画。梁山伯欣赏着美景,不觉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这一下,梁山伯不知该走哪条路才好。忽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老伯正靠在路口的一块大石头下休息。于是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伯作揖问道:“老人家,请问往祝家庄怎么走?”老伯一看,是个书生,也不答话,却绕到大石头后面,伸出头来,看着梁山伯直笑。然后老伯拍拍身上的土,朝着梁山伯刚才过来的路走了。

这下可把梁山伯给弄蒙了。这位老伯既不指路,也不答话,却绕到石头后面,伸出头来,看着我直笑,真可气。但梁山伯又一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把刚才的情景又仔细地琢磨了一遍,不觉脱口而出:“原来如此!”于是他按照老伯给他指引的方向,向祝家庄走去。

你能猜出梁山伯走的是哪条路吗?

原来,老伯设了个谜让梁山伯猜,谜底就是梁山伯要打听的路。老人绕到石头后面,伸出头来,意思是“石头”的“石”字,再“出头”,不就是“右”吗?所以梁山伯选择了右边的那条道,直奔祝家庄而去。

四、摇钱树

从前,有个人从小就好吃懒做,长大以后仍然恶习不改,整天吃喝玩乐,东游西逛。后来,他把父亲的遗产都糟蹋得干干净净,连吃饭都没辙了。就这样,他还宁可饿着肚皮,也懒得去干活。

有一天,他听人家说有一种摇钱树,只要找到这种树,用手一摇,那钱就哗哗往下掉。懒汉心想:我一定要找到摇钱树,找到它,这辈子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于是,他见人就打听:“摇钱树在哪儿?你们这儿长摇钱树吗?”人们被问得莫名其妙,都以为碰到神经病人了,谁也不搭理他。就这样他问了九十九天,也没问出个结果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但他还是不死心。

到了第一百天头上,他见到了一位精神饱满的老农夫在田里干活,就拱手问道:“老大爷,您知道哪儿有摇钱树吗?”老人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笑着对他说:“你要找的这摇钱树啊,到处都有。”懒汉一听,急忙说:“老大爷,您赶紧带我去找一棵。”老人家一摆手,说:“你先别着急,让我把摇钱树的样子告诉你,你自己就可以找到它了。你听着:

“摇钱树,两枝杈,两枝杈,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柴米油盐全靠它。”

懒汉听了,如梦初醒,连声向老人道谢。从此以后,他按照老人的指教,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

你们说,老人说的摇钱树是什么呢?懒汉后来为什么能过上好日子了?

对,老人说的“摇钱树”就是“双手”。

五、借衣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丈夫和妻子商量正月初一去给岳父大人拜年。可是,这位姑爷家境贫寒,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如此寒酸,有何脸面去拜见丈人?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打算到隔壁刘三家去借件衣服穿。刚巧刘三出门不在家,家中只有刘三嫂。于是穷姑爷对刘三嫂说:“大嫂,我明天要和妻子去给岳父大人拜年,可我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更谈不上有件像样的衣服了。您行行好,把刘三大哥的长衫借我穿一天吧。”说着,他用手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那件长衫。刘三嫂笑眯眯地说:“长衫倒是有一件,可是正月没有初一啊,你拜的哪门子年?”穷姑爷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正月明明有初一,她怎么说没有初一呢?分明是不愿借给我。

于是,穷姑爷悻悻地走出刘三的家门,口中还不停地嘟囔着:“哼,正月没有初一,正月没有初一。”忽然他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急忙返身走回刘三家,一面向刘三嫂道谢,一面拿起桌子上的长衫,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朋友们,穷姑爷是怎么弄清楚刘三嫂是同意借给他长衫的呢?

原来,刘三嫂的话是个字谜。“正月没有初一”是谜面,打一字。谜底是“肯”。这里用的是增损离合的手法,把“正月”合成“ ”,“没有初一”就是去掉“一”字,也就成了“肯”了。你们说刘三嫂聪明不聪明?而这位穷姑爷也真够机灵的!

六、农夫巧谜戏秀才

从前有个秀才,整日酸文假醋,到处卖弄自己的“学问”。他自以为自己作谜语有一手,所以经常出谜语让别人猜。可是每次他都难不倒别人,人家一猜就中。

一天,他闲得无聊,出来逛荡。不觉走到郊外,见前面有个老农夫正低头在田里锄地。秀才想,这下机会来了。老农整日摆弄铁锹锄把,能有什么学问?我何不出个谜语考考他,也好让他见识见识我的学问。于是,秀才走到农夫跟前,说道:“农家,敝人有一小小谜语,不知你能猜否?”老农夫答道:“你说吧。”秀才说:

“长脚小儿郎,嗡嗡入洞房,欲饮朱砂酒,一拍见阎王。”

老农夫听罢,不禁一笑,马上说道:“老夫这里也有一个谜语,请你也猜猜:

“信号一声响,红娘上跑道,一圈一圈跑完时,不见红娘不见道。”秀才一听,愣住了,抓耳挠腮,半天也想不上来。老农夫见他这副难堪相,就笑着说:“告诉你吧,你的谜底见着我的谜底就跑。”说得秀才满脸愧色,扭身逃走了。

原来,秀才的谜底是“蚊子”,老农夫的谜底是“蚊香”。蚊子见了蚊香还有不逃的?

七、卖画不要钱

清朝末年,有个云游四方的道士。这道士知识渊博,能画一手好画,尤其酷爱猜谜。

一天,他来到京城。心想,人们都说京都里人才济济,我要亲眼见识见识。于是,他精心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只黑毛狮子狗。那狗画得栩栩如生,尤其那一身油黑发亮的皮毛,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道士来到闹市,把画悬挂在路旁,顿时招来许多行人看客。有人出钱要买这幅画。道士笑着说道:“我这画不卖,出多少钱也不卖。这幅画内藏有一字,要是有谁猜中,本人分文不要,白白将画送给他。”众人一听,天下竟有这等便宜事,不花一文钱,白得一幅好画,于是争相猜射起来。可是猜了半天,谁也没有猜中。

这时,只见一位老者,分开众人,走上前去,将画摘下卷好,也不言语,夹起就走。众人看了愕然,道士也上前问道:“老翁您还没猜呢?怎么就拿走我的画?”老人仍不吭声,还是往外走。众人也七嘴八舌地嚷开了:“嘿,先别拿画,你说出谜底是什么?”老人如同聋了一般,还是不吭声,只顾往前走。道人看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道:“猜中了!猜中了!”

你说说这位老翁为什么猜中了?

原来,道士出的是一个画谜。画中的“黑狗”,隐寓着“黑犬”的意思。“黑”与“犬”一合成,就是“默”字。所以老人自始至终默不作声,难怪道士说他猜中了。

八、巧联得安宁

有个同学叫安宁。他学习非常勤奋,有空就爱看书。可院里的其他几个同学就不同了,放学后书包一扔,不是打牌,就是聊天,还常常闯进安宁家胡折腾,搅得安宁是成天不得安宁。

安宁烦透了,又不好公开赶他们走。后来,他终于想了个主意,在自己的屋门两旁,贴上了一副对联:

古月门中市;言青山上山。

那几个捣蛋鬼看见了这副对联,一琢磨,咱们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就不好意思再去打搅安宁了。

你能猜出对联的含义吗?

这副对联谜用了离合法。“古”、“月”合成“胡”,“门”中“市”合成“闹”,上联的谜底是“胡闹”。“言”、“青”合成“请”,“山”上“山”是“出”,下联的谜底是“请出”。合到一块:胡闹请出!

上一篇:安全稳定工作制度下一篇:幼儿园古诗大全100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