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的概念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传统产业的概念范文

中国传统 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绪论

第一节

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一、“饮食”的定义

饮食,做名词时指各种饮品和食物;做动词时则指喝什么、吃什么,以及怎么喝、怎么吃。饮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二是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即吃与喝。

二、“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100多年来各国学者从符号学、规范性等多种角度提出了260余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从字源上来看,英文与法文的“文化”一词均为culture,原从拉丁文的cultura而来。拉丁文cultura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几种含义,可见它的含义比较广泛。英文中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蚕丝业”一词silkculture,“体育”一词physicalculture,都由culture构成,显然都有“文化”的含义在内。

对“文化”的理解,中外比较一致的倾向是宽泛论观点,即“大文化”观点。诚然,在众多的定义中,宽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但它具有广泛和侧重精神方面两个主要特点。

将“文化”的各种解释归纳起来,则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三、“饮食文化”的定义

(一)饮食的潜意识

中国“吃”的观念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人对“吃”的理解非常简单,肚子饿了就吃饭,有什么吃什么;而中国人对吃则非常讲究。

1、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交等一切事情,都跟“吃”有关系。

2、“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吃”(或文言文中的“食”)被赋予各种感情色彩。

人们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跟吃联系在了一起。例如:被冷落叫“吃闭门羹”,被人趋捧最棒叫“吃香”,一往无阻、非常走红叫“吃得开”;干工作不怕困难叫“吃苦”,受到损失叫“吃亏”,得到好处叫“吃到甜头”,衣食有余叫“吃着不尽”;承受祖宗余荫叫“食德”,把不讲信用叫“食言而肥”等。这说明了“吃”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深层意识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饮食心态与文化心态在其深层结构上是和谐一致的。在传统文化中,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介绍饮食文化。

(二)“饮食文化”的定义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知识界普遍认同的理解,“饮食文化”学术概念的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食生产:食物原料开发(发掘、研制、培育)、生产(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制作(家庭饮食、酒店饭馆餐饮、工厂生产),食料与食品保鲜、安全贮藏,饮食器具制作,社会食生产管理与组织。

食生活:食料、食品获取(如购买食料、食品),食料、食品流通,食品制作(如家庭饮食烹调),食物消费(进食),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

食事象: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 食思想:人们的食认识、知识、观念、理论。 食惯制:习惯、风俗、传统等。

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是人类食事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物质性基点,正是这三个基本的物质基点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食思想、食惯制是人类食事活动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范畴,组成它的血肉。

显然,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它可以简略成如下表述: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事象、精神、规律的集合。

四、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

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而且是有价的。

(一)饮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有研究者笼统地认为:人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吃的礼仪,都属于饮食文化范畴。它贯穿于餐饮企业经营和食事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菜文化,这是饮食文化的基础。人们享受饮食文化,要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 小吃文化,这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最有食文化韵味的一种民族文化。人们通过小吃可以领略民间饮食的古朴淳厚的文化底蕴。

筵席宴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交文化,是饮食文化的综合体现。它的文化品位最高,文化含量最大,最能反映企业的文化档次。

餐厅文化,这是一种环境文化。餐厅的装饰、布置、风格、情调,都会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是第一印象。

服务文化,这是一种形象文化——人的形象文化。服务员是代表企业为客人服务的“大使”,她们的装束打扮、服务动作、神态气质,都反映企业的形象。

营销文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它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特点以及营销策略、方式等,是企业包装和推销自己、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也有的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用具学等科学。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四)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特定的学科领域。

对上述领域的具体研究,便分别形成了诸如原料学、烹饪工艺学及食疗保健、饮食思想、饮食考古、饮食商业、餐饮楼馆建设与服务设施、饮食心理、公共关系、饮食风格、饮食典籍和生物化学、营养学、储藏保鲜等科技文化、思想理论研究的具体分支。以上诸项,又均可从史的角度作分别和总体的研究,从而构成了饮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体系。其中研究的重点为食事的形态、方式、过程、规律与社会、历史功能。

本课程本着再现历史、分析事实、阐释科学、揭示规律、总结经验、继承精华的原则,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饮食文化的区位性和层次性、饮食民俗、茶文化和酒文化、饮食思想、食礼、传统食品、食具文化、饮食方式及其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等方面作概要和系统的介绍。

第二节

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秦始皇厉行专“学法令”文化专制政策始,便开始走上了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的道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则使这种“政治文化”确定了儒学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是因为它的核心是治封建之国,治封建之家,修封建之人身,即纳入封建之道的政治色彩极浓的文化。 在这种封建的专制政治和封建的政治文化的氛围之中,几乎一切士与准士的知识群都埋头于传统和正统的政治文化之学习研究中,“皓首穷经”,学以干禄。除这种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封建治术的政治文化之外的一切文化科学门类,大多都被视为“虚应”(《红楼梦》中贾政语)和“末技”。至于烹调技艺的地位,在统治者的眼中,更是属于微不足道的下下之品了。厨作,那是贱民所从事的下作之业。所以,事厨者一向被称为“厨役”、“厨子”等等。不仅如此,即便是属于上等社会的成员,如果他把个人饮食之事视为第一等大事而置于封建道德之上,甚至是过于追求饮食,那他就成了所谓的“饮食之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这“大人”亦即“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种凝滞僵硬的文化形态,如同樊笼桎梏一般地约束着民族文化的发展。

晋朝是个很奢华的时代,望族名门之后何曾既是著名学者,又是个权重望高于一时的大人物,但只因他“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而在生前死后多遭非议。儒家视自己的“道”高于一切,主张毕生循道、卫道,为道可“杀身”,为道可“舍生”。饮食,活命养生,固是民天大事,但在历代封建统治者和道家看来,只有它统一和服从于封建之道时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种传统思想之下,很难想象有多少人能把饮食生活当做一种学问去认真研究。更何况,儒者的“仁爱”之心,是不能见到畜禽等有生命之物为人所宰杀的,“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贱也”,君子是根本不能身践厨作之地的。

正因为如此,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反常现象,即一方面有不断发展的“吃”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相对落后的研究和关于饮食文化研究很少的记录文字留世。明中叶以前,关于饮食生活与烹调技艺的文字记载,一般说来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大多流于文人墨客浮泛粗陋的游戏之笔,难以按实求骥。诚如清人博明《西斋偶得》所云:“由今溯古,推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周礼》、《齐民要术》、唐人食谱,全不知何味,《东京梦华录》所记汴城、杭城食料,大半不知其名。”两汉以下至唐之前,尽管有数部以“食经”名世的著述见录于史籍,却又多佚而不传,后人难窥其详。倒是一些农书和草本书保留了些相关资料,却又因非专述饮食与烹调,故不可视为饮食文化之专著。

明中叶以后,由于文化的再次下移运动,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表现为专著增多,且富于实践性,涌现了较多的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尽管如此,他们仍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研究模式,这些学人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字,缺少分析和综合,还仍然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仍属于一种文学之士的余暇笔墨,远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风气。

因此,总的说来,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是迟滞落后的,远远不适应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两者极不协调。

二、近代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应当说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生以后,尤其是近代西风东渐和民族先驱“睁眼看世界”以后。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确切些说应当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刷,不仅给了我们新的方法,也给了我们新的力量、新的生机。很显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一方面要跳出传统的文学之士余暇笔墨的模式,另一方面更要用近代科学来武装研究者的头脑。而这两者在封闭的传统文化空间中是难以办到的,西方文化则给了我们新的方法、新的力量。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研究,如同历史文化其他专项研究的开展一样,基本上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科学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并明确指出其为“文化”,当首推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这位哲人在他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等文献中,曾对祖国饮食文化作了颇富启示性的精辟论述。他指出:“是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孙先生认为,作为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烹调技艺的发展与整个饮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是社会进化的结果,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他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孙先生之后,诸如蔡元培、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也都不乏此类论点。他们一致认为,“烹任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烹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文明,从饮食去观察,多少总可以看出一些的”。“职业无分高下,厨师为人解决吃的问题,烹饪为艺术为科学„„烹饪而称之为艺术,当然不仅是指一般在案前操动刀俎或在灶前掌勺的技巧而言。艺术家皆有个性,皆有其独到之处„„不是任何人按照其制法便可如法炮制的,必定在选材上有考究,刀法上有考究,然后火力的强弱,时间的久暂,作料的配搭,咸淡的酌量,都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从前一个饭馆只有三两样拿手菜,确实做到无懈可击的地步,而且不虞人仿制,因为如果可以仿制得来,那就不成其为艺术。师傅可以把手艺传给徒弟,但是可传授的是知识,是技术,最高的—点奥妙是靠自己心领神会的。”“总括起来烹调这一门应属于文化范畴,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烹调是劳动人民和专家们辛勤地总结了多方面经验积累起来的一门艺术”。但以上这些还只是一般性的议论,或是缘事兴说,或为借题而论,尚不属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林语堂先生。林语堂(1895~1976),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和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和卓有贡献的。1936他年赴美任教前和长期居留美国期间撰写了许多旨在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中国养生术》、《我们怎样吃》等。应当说,林先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释说颇有独到的见地,也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但是他所著的关于饮食方面的文章,基本上仍属于漫笔散文之类,也还算不得严格意义的饮食文化学术著作。

这一期间,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资料和成果。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金受申先生在《立言画刊》的“北京通”专栏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北京饮食风情的短文,均属北京饮食文化掌故之作。后又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科研究委员会、东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于1989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但进入40年代末直至70年代中叶以前,中国大陆上的饮食文化研究文著则寥若晨星。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兴衰演变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而变化,时兴时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1911~1949年的兴起阶段;1949~1979年缓慢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典籍进行注释、重印,编辑出版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中国饮食文化著作,如孟诜著的《食疗本草》的手抄本存于敦煌藏经洞中,被斯坦因盗往英国,后又辗转日本,我国卫生部从日本影印回国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过80年代。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已逐渐趋于成熟,以前的生猛海鲜横行大江南北,狂吃滥饮、比财斗富的场面已鲜见于茶楼酒馆。当人们从比财富、吃面子的狂躁虚荣中逐渐冷静下来,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朴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在文化品味的凸现,要求有一批既对饮食文化有深入研究、又深谙饮食之道的专家。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具体体现在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著作纷纷涌现,在研究力度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

中国饮食文化近现代研究的兴起,并非在中国大陆,也并非是由华人为中坚力量率先做起来的。严格地说,中国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的。这就是“世界瞩目,先著一鞭”的第三个阶段。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有大批日本学者从事中国食文化研究并提供了堪称丰硕的成果,面且这种势头还更趋兴旺。而在1940~1970年这30余年里,则几乎完全是日本学者垄断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地,其中以筱田统和田中静一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也为中国学界和食文化学者所熟知与敬仰。

日本学者之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做出了先导性贡献的,当以李盛雨等为代表的韩国学者的工作。而由于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紧密毗连,中日、中国与朝鲜半岛长久交往的历史事实,其学者食文化研究的许多著述,都有相当部分的中国食文化内容或相当的参考意义,其中日本学者的成果尤为突出。

在日本学者之后研究中国食文化的,是海外华人学者和个别欧美汉学家。他们的研究连同日本学者的研究共同构成了中国食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

综观数十年间海外学者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可以说是思想活跃,范围广泛,学者如林,成果丰硕。相对中国大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格外鲜明。所谓学者如林,是指研究者大都是文史专家、哲学家、文化学者等,有些甚至是著作等身、卓有建树的大学问家。这些研究者在开拓食文化领域之前大都已经是博学多识、建树颇丰的学者,即由成名之学而后治食史或食文化。他们坚实深厚的功力、科学圆熟的方法,求实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都是足堪称道的。由基本的资料入手,广征博引、推勘论列,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这些研究者的共同方法论。

四、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许多意见都是在“烹饪王国”的旗帜和意识下发表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10余年间,菜谱类书和烹饪技术普及读物的大量出版是研究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成果。自80年代初起,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业大中专教材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饮食史、饮食风俗、饮食艺术等饮食文化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有数百种之多。90年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目前,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队伍时分庞大。

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发展的趋势。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快捷方便、风味多样、科学安全、功能有效的食品,而且对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这必将大力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犁深,中国饮食文化民族史、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以及区域史、专门史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不会囿于某一或某些领域的事象层面,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弘扬”,一定会在人类饮食文明和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存在与发展结构中透视和探究民族食生产、食生活、饮食文化的更丰富表象与更深刻内涵;不仅注视食事的昨天,更会注重今天和明天。

作为饮食文化重要内容的烹任研究,必将走出厚古和国粹观念的影响,在传统与习俗为人们一如既往重视的同时,必然会通过对传统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整理,逐步实现传统食物加工的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传统烹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变革正在进行中。烹任研究不仅要看过去,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民众现实生活、放在民族大众日常三餐的内容及其变化上。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食品和进食文化等,都将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史料钩沉(如从正史、方志、笔记、诗词、小说等史文典籍中搜检出饮食文化史料)、文献整理、饮食考古、文字训诂、食品科技史、民族饮食风习、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等领域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2007年绍兴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代表着学术研究与现实民生紧密衔接、食品生产与食品文化密切结合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它标志着从原始农业一路走下来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正在从食生产、食消费的大国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饮食文化与文明同样高度发展与发达的伟大民族,中国人在不断建设自己美好饮食生活的同时,会使人类饮食文化变得更光明、更美好。

第二篇:关于健康服务业基本概念和产业规模的讨论概要

中国卫生资源2016年3月第19卷第2期http: //chr.scdc.sh.cn145 【健康服务业】

关于健康服务业基本概念和产业规模的讨论

方欣叶1,吴凌放1,金春林1,2,李妍婷3,杜丽侠1,何达1 (1.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040;2.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1199;3.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233)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得到迅速释放,健康服务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文章探讨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产业分类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上海实际,测算了健康服务业的产业规模。

【关键词】 健康服务业;分类;产业规模

R19 A 1007-953X(2016)02-0145-04【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WU Ling-fang1,JIN Chun-lin1,2,Discussion on the general concept and scale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FANG Xin-ye1,

LI Yan-ting2,DU Li-xia1,HE Da1(1.Shanghai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Shanghai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200040,China;2.Shanghai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201199,China;3.Shanghai Pudong Institute for Health Development,Shanghai 200233,China).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WU Ling-fang,E-mail:wulingfang@shdrc.org ·The authors declare they have no actual or potential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level of healthcare gradually increased. People’s multi-level health needs have been released rapidly. Health care industry faces a soun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It propos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nd estimated the scale of health care industr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Shanghai. 【Key words】 health care industry;classification;industry scale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发展健康服务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深化医改的现实需要,也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 [1]

(以下简称“《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

增加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目前,学术界对健康服务业尚未形成统一概念,主流观点认为,健康服务业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健康产业是健康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的总和。1.1 健康产业

陈英耀等[2]提出健康产业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筹资机构和健康保险机构,而且包含提供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等。改善、促进与白书忠等[3]将健康产业概括为以维护、

管理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提供产、学、研产品与相关健康服务的行业总称。胡琳琳、刘远立等[4]在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兹提出的保健产业的基础上,指出健康产业是一个与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是与人的整体健康相关的产业统称。他还将健康产业链分为传统、前端和后端产业,传统产业目的在于治疗疾病、改善健康,前端产业主要指与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持相关的产业,后端产业则重在实现更高层次的健康和健美。

见》”)明确了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的总体目标。1 健康服务业的相关概念 健康服务业是在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日益 DOI:10.13688/j.cnki.chr.2016.15262 【收稿日期】 2015-09-14;【 修回日期】 2015-11-08 (1989—),女,研究助理,硕士,主要从事卫【作者简介】 方欣叶

生规划和卫生经济研究,E-mail:fangxinyee@163.com E-mail:wulingfang@shdrc.org【通信作者】 吴凌放,

146http: //chr.scdc.sh.cnChinese Health Resources,March 2016,Vol 19,No.2 1.2 健康服务业

邢伟[5]认为健康服务业以提供服务为主,健康制造业则以生产产品为主,两者之和是健康产业。夏杰长等[6]提出,凡是围绕和服务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服务部门均可纳入广义的健康服务业范畴。沈玉良、景瑞琴等[7]认为,健康产业包括和健康相关的制造业及服务业,其中制造业涉及医药、医疗器械制造等行业;服务业则包括医疗卫生、康复疗养等。

从地方政府来看,对于健康服务业的界定也基本涵盖在健康产业之中。例如,《成都市健康产业发展

规划(2010—2017)》(成办发〔2010〕23号) [8]

提出健康产业包括健康服务产业和健康制造经营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养生康复、健康管理、休闲健身、营养保健等,健康制造经营产业包括医药用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体育健身用品、医疗器械、中药

材、医用材料等。陈竺[9]早在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就指出,要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别要注意发展面向民生、能大幅拉动内需的服务业。可见,健康服务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落脚在“服务”二字。离开健康产业领域内其他行业的支撑,健康服务将难以提供;而没有健康服务的巨大需求,健康产业领域内的其他行业也将失去发展的方向和动力[10] 。近年来,健康服务业与健康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

作为国家首个关于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文件,《意见》首次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基本定义,指出了健康服务业的三大核心构成: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以及五大外延支撑: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 综合来看,健康服务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核心

是医疗服务 [11]

。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

[12]。前者具有公共属性,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后者属于市场范畴,主要面向社会和市场,要

求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13]

。2 健康服务业分类的理论依据

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关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以下简称“《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14〕 18号) [14]

是目前开展健康服务业统计监测的主要依据。该《分类》以《意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卫生核算体系(2011)》中对健康服务的定义和方法为基础,明确将健康服务业分为四大部

分。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三是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四是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前三部分是核心内容,包括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体健康状况或预防健康状况恶化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活动;第四部分是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产业,包括相关健康产品的批发、零售和租赁服务。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肖月等[15]关于健康服务业产值预测分析的思路,提出了建议纳入健康服务业产值测算的三大组成部分(图1)。中心区主要指医疗卫生服务,外围区包括健康管理与促进以及健康保险和保障,边缘(支撑)区主要指药品、器械、保健等相关产业中属于服务业的部分。《意见》笼统地将药品、器械、保健等支撑产业纳入健康服务业范畴,没有明确区分这些产业中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部分。由于健康服务业明确属于第三产业,故在产值归类时,不建议纳入药品、器械等产品

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制造业产值,而仅包括产品批发、零售和租赁等后端产业涉及的服务业部分。

图1 健康服务业产值统计划分

对照《分类》,中心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应的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卫生(Q83)的全部内容;外围区中健康管理与促进对应的行业分类涉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S9

1、S9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72)、教育(P82)、新闻和出版业(R85)、社会工作(Q84)、居民服务业、体育(R88)中与健康服务相关的部分;外围区中健康保险与保障对应的是保险业(J68)和社会保障(S93)中与健康服务相关的部分;边缘(支撑)区对应的是批发业(F51)、零售业(F52)和租赁业(L71)中与健康服务相关的部分[16]

。3 健康服务业产业规模的初步测算:以上海为例

目前,上海正在积极推进“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健康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有利于从供给侧推动经济发展、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同时,

(M7

3、(O79)

中国卫生资源2016年3月第19卷第2期http: //chr.scdc.sh.cn147 海面临着人口亚健康、老龄化、服务需求多样等现实问题,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势在必行。

根据《分类》中健康服务业的目录,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上海相关统计部门依次查得各类别的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和总产出(营业收入)。行业代码中标记*的分类,表示该健康服务业类别仅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部分活动,实际选定为健康服务业单位的依据是利用“健康”、“卫生”、“医”、“药”、等

为关键词进行甄别以及人工筛选。营业收入的数据来源于各企业上报的财务报表。

基于上述统计口径和操作步骤,2014年,上海市共有健康服务业相关单位16 817家,从业人员44.67万人,同比增长2.3%;总产出(营业收入)2 156.39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 929家,营业收入达1 184.30亿元,同比增长12.3%;健康管理与促进机构5 514家,营业收入达341.07亿元,同比增长11.3%;健康保险和保障机构25家,营业收入达6.14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他与健康相关机构6 349家,营业收入达624.88亿元,同比增长10.0%1)。 表1 2014

年上海市健康服务业产业规模分类统计 健康服务业分类

单位数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家/万人/亿元

/%经比对发现,纳入健康服务业统计口径的机构数小于市场中实有机构数,因此,产业规模的测算也相应偏低。例如,《上海统计年鉴(2015)》显示,2014年,上海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 987家,从业人员20.18万人,比纳入健康服务

业产值测算的机构和人员数多了58家、0.41万人。再如,纳入统计的健康保险单位仅为3家,营业收入3.2亿元,明显少于同期保监会网站显示的50家法人保险机构和82.46亿元的健康险收入。经咨询统计相关人士,其原因在于利用行业代码J6812(健康和意外保险)搜索,查得的单位仅包括专业经营健康险的企业,而不包括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专营健康险的企业数少、且规模小,总产值也较低。大型保险公司业务广泛,健康险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公司所属的行业代码一般位于上级目录,如J681(人身保险)、J682(财产保险)等,而不在健康服务业目录之中,因此在测算产值时并没有包含这部分企业的贡献。同理,健康教育服务可能未将部分综合性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医学教育纳入。对于统计不足的行业,相关部门建议对这些领域开展实地调查,列明非健康服务目录内的、但实际涉及健康服务的企业名单,再一一查得产值情况。4 讨论

综合学术界和政策文件的观点,健康服务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核心是医疗服务。关于产值规模的分析,国家层面虽已出台相关政策依据,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海为例的健康服务业产值测算显示,2014年,上海市健康服务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15%,占全市第三产业总产值的14.12%,已基本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在产值结构上有明显差异。

马伟杭[17]指出,美国健康服务业产值结构主要包括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医院医疗服务、专业健康风险管理、医疗商品(含药品和药械等)、长期护理服务和临床检验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其中,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占50.00%,专业健康风险管理占11.00%,医院医疗服务占19.00%,医疗商品(含药品和药械等)占14.00%,长期护理服务占6.00%。相比之下,上海医疗卫生服务占比高约55%。 可见,美国健康服务业的侧重点在于与预防和保健相关的服务,属于前端产业;而上海则重在与疾病诊治相关的医疗服务,属于传统产业。这虽与两地不 “保健”(表

148http: //chr.scdc.sh.cnChinese Health Resources,March 2016,Vol 19,No.2 同医疗服务体系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差异。一方面,美国经验值得借鉴;另一方面,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中药、中医学,养生之道源远流长,这些都为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4]

。建议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特色,在预防保健上多下工夫,引导建立健康导向型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健康服务业产业结构合理化[17]

。综上,《意见》厘清了健康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松绑”了领域内各类社会主体,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基本和非基本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尽快完善产业规模的测算方法和依

据,摸清当前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适当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扶持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262 【参考文献】

国务院.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2013-10-14)[2016-01-3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14/c1001-23196616-2.html. 陈英耀,吕军,Schweitzer SO. 控制卫生费用还是投资于

健康——兼论健康产业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4):1-3. 白书忠.中国健康产业体系与健康管理学科发展[J]. 中 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7,1(2):67-70. 胡琳琳,刘远立,李蔚东. 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中国的机 遇与选择[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19-26. 邢伟.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政策思考[J].宏观 经济管理,2014(6):29-31. [6] 夏杰长,瞿华.健康服务业发展大有作为[N].中国经济 时报,2012-04-06(07). [7]

沈玉良,景瑞琴.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推动上海健康服务业发展[J].科学发展,2011(5):81-89. [8]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都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17)[EB/OL].(2010-04-29)[2016-02-02]. http://gk.chengdu.gov.cn/govInfoPub/detail.action?id=30259&tn=6. [9] 陈竺.陈竺部长在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上的讲话[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6):321-326. [10]

白书忠,武留信,丁立,等. 我国健康服务业与健康管理的创新发展[J].健康管理,2015(1):89-93. [11]

任伟. 发展健康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J].宏观经济管理,2013(11):6-7. [12]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健康产业,健康发展——中欧第十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隆重举行[EB/OL](.2014-06-16)[2016-03-01]. http:///n/2013/1014/c1001-23197091.html. [14]

国家统计局.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EB/OL]. (2014-03-12)[2016-02-03]. http:///zdybz/tjbz/hyhcyfl/cyfl/201403/t20140320_269873.htm. [15]

肖月,赵琨,单婷婷,等. 构建健康服务业产值预测分析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8):44-47.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EB/OL].(2013-10-10)[2016-02-03]. http:///tjsj/tjbz/hyflbz/. [17]

马伟杭.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卫生经济研究,2013(10):3-5. [1][2][3][4][5]

第三篇:传统产业的提升呼唤职业教育

对中国来说,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平均失业率是10%,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某市副市长说,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而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是职业技术教育。

原机械工业部中工机电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兼西北公司总经理郑涛委员告诉记者,企业要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形成互补,才能有发展潜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仅需要博士、硕士,也需要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需要会操作、懂技术的生产队伍,这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同样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林用三委员说,近几年来,我们实现了2100万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平稳下岗,通过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其中12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

经济界委员蔡继明说:前两年,深圳出现了大学生失业,但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拥有专业证书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已经给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就业空间。在市场竞争面前,用人单位更务实了,专业技术人才有自己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的竞争力不是别的学历层次的人才能比的。

在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中,推广和应用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委员在希望农业产量提高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农村人才缺乏,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受限制的现实。有的先进技术在农村得不到应用,往往是因为缺乏技术人员。关心农村经济发展的代表和委员们说,最广大的农村、最传统的农业产业要根本改变自己的面貌,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输送大量人才。

新产业的发展呼唤职业技术教育

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上海某委员说,信息产业的出现使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即使在高技术产业中,生产第一线仍然需要大批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全国人大代表柴天佑指出,不是说如果大家都在高档写字楼里做白领,中国的信息化就可以实现了,实际上,中国最需要的是走进车间和工厂里面的人才。

现任中国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的郑涛委员说,风险投资这样的新行业也需要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经理人需要接受新的职业培训,职业风险投资家的产生必须经过再学习、再培训然后上岗的过程,希望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新的经济竞争已经将我们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的不足暴露得更加明显。某市副市长举了北京的例子: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这种人才上的劣势,将使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不得不面对自己在竞争中的弱势。

高邑县职教中心办公室

2009年3月25日

第四篇:关于推动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度暴露出了中国产业发展的短板,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依靠低价劳动力获得利润的外销模式遭遇了重创。技术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重重障碍,也使中国的产业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中国必须要改变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保障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一、当前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就增长速度来说,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则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就就业比重来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

二、

三、一型基础上,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到2012年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4.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5.1%。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情况一般如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超过5%,第二产业不超过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的,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还很大。

随着近年来,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西部地区崛起、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挤压下,义乌传统产业整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义乌经济再发展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义乌经济发展迅速, 2012年的人均GDP为6326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已突破一万美元。商贸业是义乌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义乌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饰品、玩具、纺织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主要依靠传统的小商品手工制造业为载体发展而成,这个庞大的国际小商品市场促进了义乌粗放型传统产品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义乌工业企业热衷于引进先进设备来加工服装、袜子、内衣、拉链、塑料制品、玩具、小电器、小五金或饰品等日用轻工产品。

义乌发展模式为全国集贸市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社会资源逐步紧缺,依靠廉价人力资源的优势将逐步消失,土地资源紧缺,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耗能物品涨价和交通运输费用提高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再发展。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义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义乌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义乌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义乌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义乌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义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

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中高档品牌服装比重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上升。如义乌纺织产业的综合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都出现上升趋势。

2、经济发展阶段表明义乌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2012年义乌人均GDP已达到一万美元,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从经济基础来看,义乌长期高度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在大量廉价土地、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通过商品形式出口到国外的同时,却留下了更多的污染,这严重制约了义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义乌现实的经济基础来看,义乌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3、义乌传统产业发展现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推进城市化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义乌传统产业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

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制造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已大幅度弱化。以义乌纺织产业为例:企业结构方面,以中小型非国有企业为主,上市的大型企业很少;以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不具备自有品牌。市场结构方面,以出口为主,出口市场又以欧美日为主;在国内市场,纺织品服装以进入专业市场为主,难以进入高端专卖市场和时尚百货市场。产品结构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产品需进一步开发;义乌纺织以袜类和装饰类产品为主,产业用纺织品需进一步发展。二是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过度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三是产业集群仍处于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目前大部分仍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义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反过来成为制造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三、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来看,如上所述具有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两大路径,且产业内升级的路径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象来看,涉及到产业、企业、市场等各个方面。因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拓宽思路,从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下面提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路。

1、加快义乌传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从价

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义乌传统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商贸业是义乌传统的支柱产业,社会就业的重点行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义乌的支柱产业。但是,义乌商贸业目前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 2007年以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如国际市场需求衰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环境成本提高等等,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危机重重,全球性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出口的困难。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以价格竞争力为主要手段的义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贸易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也经历着转型和升级,其中设备更新、技术革新、工艺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30年努力,义乌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产业升级硬件方面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相对而言,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等产业升级软件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在新产品研制、关键技术攻克、营销渠道建设、品牌运营与名牌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管理、营销、品牌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义乌传统产业在工艺升级方面进行得比较成功,在产品升级方面还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也是义乌能否在面临产业转移的压力下,继续占据国内领先地位的关键。因此,必须在产品升级尤其是功能升级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便实现义乌传统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第一,强力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提高产业分工水平,构建合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营销渠道,创建品牌,设计创新以获得独特性或垄断性来

提高价格话语权。树立区域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产生附加值,打响区域品牌。

第三,大力强化社会责任。企业自身需要转变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略主动实施;行业要加强自律,倡导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

2、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生态、高效、持续发展。

义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主要是依靠资源的消耗获得的。义乌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非常贫乏,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占有资源偏少状况更为加剧。同时,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废旧品回收率等都较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与能源消耗的不断提升,使义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并且,义乌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质污染方面,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域的富氧化,近年来太湖蓝藻的年年爆发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明例。很显然,如果仍然依靠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三高方式来实现今后的快速经济增长,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因此,必须摒弃那种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滥用、浪费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增长发展模式,有效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变。

义乌传统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框架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构建,即产业生态化的微观基础——应该大力推广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化的中观结构——应该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环境友好型第三产业;产业生态化的宏观视野——应该向全社会倡导生态化与节约型社会。但是,目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存在企业

实施清洁生产动力缺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障碍重重、静脉产业(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态化的长远目标与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冲突显著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阻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的三大难点尚未突破,即产业生态化转型缺乏动力机制、面临技术瓶颈、缺少产业基础。

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必须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制定和完善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法律体系。应在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义乌的实际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

第二,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和措施。财政政策方面,应建立绿色财政政策,通过对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和物质循环的产业、企业或项目进行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以及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等方式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和对生态产业项目的转移支付,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投资和建设。税费政策方面,通过设置特殊税种、减免纳税以及确定不同税率等政策,使环境效益内部化,促使企业向生态化的运行模式转变。投资政策方面,按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确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环保科技开发和环保产业的投入。

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对相关的资源循环、生态技术等项目实施信贷优惠政策,使资金向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价格政策方面,应以较高的资源价格和合理的资源价格比价结构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阻止资源的加速消耗。一方面,应完善资源价格体系,另一方面,优化

产品价格体系,通过在产品价格中加入环境价值要素,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产品的需求量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达到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目的。交易政策方面,完善和推动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或排污权交易制度。

产业政策方面,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政策方面,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利用生态化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最后,改变发展评价标准,构建绿色评价体系,以“绿色”评价体系取代GDP指标,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的消耗计算入总成本,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环境的代价。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企业的生态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营造有利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社会氛围。

3、加快产学研密切合作,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义乌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多年位居全省前茅,能取得目前的成就,除了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发优势之外,也与科技创新分不开;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产学研密切合作。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已殃及义乌实体经济,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把它当成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显得尤为急迫。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义乌产学研合作由来已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开

始,到九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持续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松散到紧密,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向民营企业转移和输送,支撑了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腾飞。进入21世纪以来,义乌产学研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态势,主要表现为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合作成效日益明显,合作主体更加突出,合作环境不断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对义乌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产学研合作关系,其权重达到了0.4774;其次是外部环境,权重为0.2565;再次是组织形式和项目特征,权重分别为0.1378和0.1283。

根据上述对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义乌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入手,集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着力构建公益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载体(义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若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新架构。

义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产学研合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为产学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建议财政设立“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或“科技帮扶企业转型促调”专项资金,以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降低企业的成果转化风险,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措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出台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推行专家奖金与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的收入挂钩制度。

三是营造政策环境,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引导。应根据实际,

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跟踪、检查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并适时对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要致力于引导产学研合作各方建立起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共享合作创新利益。

五是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跟踪考核评估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面向企业,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逐步改变现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把项目绩效、成果及专利的转化率、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收益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

六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把握创新载体、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4、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单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义乌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属于外向型经济体系。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加快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义乌外向型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升跌、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刚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使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外向型企业应如何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成为当前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调查外向型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发现,义乌外向型企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初级生命周期阶段。并

且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30年来经营环境变迁对义乌外向型企业经营影响依次是产业发展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宏观经济背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出口鼓励政策,其次是生产成本;(2)目前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生产成本上升、内外贸易摩擦和高劳动力成本;(3)在外向型企业内部转型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知识创新能力、产品通路能力和弹性应变能力;“走出去”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网络营销能力、合作博弈能力和海外布局能力;核心竞争力升级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技术创新升级、价值链升级和成本优势升级;转型升级策略方面贡献率较大的依次是细分市场低成本优势、差异化战略集中优势。

根据上述所得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重塑产业政策,推动外向型企业脱离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型态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并以国际营销为主体的全球化营运型态转变。

第二,建构一贯化的生产体系及快速反应的国际营销通路,同时设置海外据点,收集并分析市场产品及技术信息;上游强化新材料的研发,中下游业者应重视产品的设计,通过品牌测试标准,使产品在全球市场领域中成为领先的国际化大企业。

第三,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结合国际产、销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并采取市场细分策略,以主导并掌握该行业衍生的市场商机。

第四,企业结盟,在海外成立大型展示及行销中心,强化义乌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各特色产品于不同价位位阶的竞争力;配合国外自由贸易区设置,中下游业者结盟,策略性投资或外移生产设备,争取国外优惠措施,生产并销售利基产品,并可搭配国内接单、海外出货的国际运筹模式进行;与国际品牌、通路商、大买家结盟,提供长期具竞争力的产品,并成为大品牌商指定的长期采购伙伴。

第五,评估设置海外据点,甄选当地业务代表、代理商,以强化

供样、营销服务及快速反应等能力;建构并加强网络平台功能,以评估市场及外向型企业自身竞争条件,同时规划参观展,以争取海外市场商机。

5、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专业市场在促进民营企业和块状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专业市场也暴露出各种问题。首先,专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数量型消费群体和中小企业,但进入20世纪末以来,居民消费偏好已从单纯数量型向质量型消费转变,居民购买商品从单纯价格优先转向质量、价格综合考虑,而现今专业市场经营的商品仍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名牌商品支持;其次,“小企业集群”型专业市场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假设条件,完全竞争的结果使企业趋向零利润,因此,企业总是力图避开这种状态,办法之一是企业制造差别化,当“差别化”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一部分企业扭亏无望逐渐退出市场,另一部分企业则利润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经营,主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会,试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构筑分销渠道;再次,信息技术创造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买卖双方在网上借助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成商品交易的主要过程,企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开放式连接以降低空间成本,但义乌多数传统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落后;等等。上述各种问题,既限制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空间,也对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制约。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宜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国际化、信息化、连锁化和物流要素集

成化发展。专业市场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外向度高且向高端市场发展,外贸经营方式多元化,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市场业态。要促进专业市场形成外贸流通公司、本地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三驾马车并进的自营外贸出口体系,构建国内外贸公司入场经营、外商直接采购与代理订单采购、经营户代理出口、外贸委托采购的国内供货与国外销售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外贸出口新格局。鼓励走外贸型和投资型的国际化路子,前者利用专业市场交易平台,不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后者直接“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创办分市场。专业市场信息化即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尽快实现功能转型及升级,其中特别要注意实现从产品集散地向产品和信息集散中心的转变,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有机结合,实体经营户向e经营户转变,现场交易向网上交易发展。专业市场连锁化就是要达到集约经营、拓展市场的目的,朝规范化连锁配送方向发展。物流要素集成化就是要整合所有物流要素,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内耗、提高物流效能、创造物流增值。

第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信用市场战略。品牌是一个市场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专业市场要提高品牌意识和理念,今后要提高交易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走品牌经营之路。要积极引进品牌商品,吸引名优品牌企业到市场开设专营专卖店,引导经营大户做名牌企业的经销商或代理商,开辟名牌产品经营区,严格规范管理,提升售后服务,注册市场品牌,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维护市场良好声誉,加强商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设立消费者投诉联络站,构筑全方位安全控防体系,对经营户中的违规行为登记备案,并依据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处罚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保护合法商户利益。

第三,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一是积极鼓励多层次的专业市场重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寻找合理降低交易费用的新途径;二

是构筑统

一、规范和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专业市场信息集聚和传递功能创新,实现专业市场信息共享;三是促进专业市场向会展中心、科技中心、进出口贸易代理中心转换,增强义乌专业市场的多种功能。

第四,积极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一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提升市场质量,强化监督机制;二是扩大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发展要素市场,构建统

一、高效的市场体系;三是制订硬件与软性的标准化,促进义乌专业市场规范化发展;四是联合高等院校积极培养专业市场经营与管理人才,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的专业市场人才队伍。

第五篇:关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推进**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思考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并先行在纺织印染和化工业上实现了突破。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其中五大重点传统产业产、销、利、税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这些工作成效,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去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大会放在**举行,就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激励。

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且质量效益尚不高;从企业结构看,低小散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约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这说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仍然任重道远。今年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个时候只能乘胜追击,绝不能放松懈怠,一松就会前功尽弃。

下面,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谈几点想法。

一是坚定政府、企业两个决心。从短期来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政府和企业都会带来很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高质量发展和动力转换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这件事上,政府、企业都只能下定最大决心。政府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持之以恒抓落实的精神,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企业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最终主体,也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脱胎换骨的勇气和激情,去进行二次创业,迈过这个坎,就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二是抓实细分行业、“一企一策”两个方案。已经出台的《**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很详尽了,对五大传统产业的提升目标、发展路径,甚至对标企业都进行了规划明确。接下来,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采取切实可行举措,把这些细分行业的改造提升方案落到实处,把纸面上的谋划变成实际的计划和成效。现在,纺织印染和化工这两个行业已经有所突破。今后,金属加工、黄酒、珍珠这三个行业抓落实的力度可能需要更大一些,争取迎头赶上。同时,针对一些重点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建议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组织行业专家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的改造提升方案,做到精准发力;并通过这些重点企业的改造提升带动整个行业的改造提升。

三是推进数字化、资本化两项变革。马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改造提升。在数字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成为我省“一号工程”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广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意设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设计“梦工厂”和智造“云工厂”。同时,我市上市公司众多,在资本运作方面拥有很多优势和经验,要把股改上市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键一招,多措并举,大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走股改上市之路,通过股改上市走上裂变发展的“快车道”;对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一些中小企业,也要鼓励它们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稀缺品牌等为主要标的,主动寻求并购重组,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四是建好集聚、科创两大平台。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试点,在近年来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印染、化工、金属加工等行业企业的园区化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效益。这里的集聚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为引领,不同区、县(市)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都可以集聚在一起,形成实力强大的产业集群。要避免各自为战,你搞一个集聚区,我搞一个集聚区,最后仍然形不成规模。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切实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动能的转换。这里面重点是要高水平建设“科创大走廊”,整合集聚科创孵化基地、科研机构、高教园区,布局一批众创空间、高技术特色小镇,积极引进大院名所,打造串联三区、带动全市的科创大平台。这个“科创大走廊”不能只停留在蓝图上、口号上,要实实在在的落地。要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效率运作,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大平台的作用。

五是优化要素、环境两方面保障。一方面,要积极整合财税、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改革配置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改变以前“撒胡椒面”的支持方式,为大力推进改造提升的企业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特别是要重视人才资源的培育引进,推进“人才+”行动,加快建设浙江“千人计划”**产业园,进一步完善人才新政,大批量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里我们要深入、全面地领会“亲”和“清”的要求,在“清”的同时也要加强正常的沟通交流和互动联络,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发展的实际情况,切实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当好店小二。

上一篇:财务咨询约定书范文下一篇:厨师的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