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2024-04-21

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共10篇)

篇1: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秭归二中李双红

近几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得琅琅书声渐渐在中学校园里销声匿迹了,尤其是高三阶段。很多老师、学生都认为高三了还将时间花在朗读上,那简直是一种奢侈、一种浪费。短短的45分钟,考试、讲评、练习还来不及,哪来时间朗读?传授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哪用得上朗读?所以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注重讲解分析,轻视朗读,将时间挤压再挤压,只为做题再做题。殊不知,朗读对于高三复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朗读可以增强记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诵读是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必要手段。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得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当我们只用眼睛去“读”书时,大脑获得的信息比较单一,甚至还会遗漏或差错,当我们不止用眼睛看,还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所以说,长期坚持朗读能使记忆更迅速、更牢固。

二、朗读可以增强理解

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读,传达到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增加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有助于学生感知文章的精髓,在朗读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许多学生在识记名句名篇时,会出现明明背得却失分的现象,原因往往在于语序错乱或错别字上,归根结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深入,把握不到位。这种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朗读来加以改变。

三、朗读可以培养语感

高三语文课上,我们会无数次提到“语感”一词,“语感”从何而来?主要从朗读训练中获得。众所周知,汉语的的词法、句法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光靠学习语法、修辞、逻辑知识来把握这些规律是比较困难的。大声朗读,不仅可以矫正读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受到比默看更强烈的刺激,并通过反复诵读,使语言的词语要素、句式、情味、气势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连续性,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有了语感,才能在听说读写中辨别出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经过高三复习课上理性的分析,并通过朗读加强,学生的语感会得到强化,这比单纯的传授解题技巧更有效。

四、朗读可以增强积淀,提高写作能力

朗读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是“读”的能力的一部分,而且能促进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此话一语道出了朗读、熟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本中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对于这些名家名篇,我们指导学生用心诵读,另外一些精美的时文让学生用心品读。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然会增加其文化积淀,提高文化品位。文章越读越多,积累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做到“腹中

藏书一万卷”,自然“下笔如有神”。

五、朗读可以增强信心,培养健康人格

高三的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大量的练习课、评析课,让学生无精打采。高三学生,生活、学习本来就紧张,各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惜时如金,走路如风,没有时间聊天、谈心,于是造成心里压抑,甚至自闭自卑,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而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调节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同时朗读过程中的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学习和人际交往的信心,培养健康人格心理。

那么,如何寻找一切朗读机会,认真朗读呢?

1.晨读

有研究表明,早晨是人一天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因此我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加强识记积累。分阶段布置学生朗读背诵的内容,如1——5册要求背诵默写的名句名篇、文言散文、精美散文;指导大声朗读复习资料上的“多音多义字”、“易混形声字”、“易读错的成语”等,通过大声读,学生读音的错误会暴露出来,老师和同学,就能帮助他纠正错误。而且大声读,可以强化记忆效果,加强积累.2、课前五分钟朗读

高三复习课,老师指导,学生练习、考试,再老师订正、评析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课堂,于是,课堂上要么是老师滔滔不绝,要么是学生埋头苦做,而且往往一上课,师生就仿佛进入了临战状态,气氛很是压抑。为了改变这种气氛,可以从《时文精粹》、《意林》、《读者》等杂志上选取短小精美的散文,或自己或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给学生听,抑或印发给全体学生让他们齐声朗读,感受美文的熏陶,然后稍作分析点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还积累了一些作文素材。

3、将朗读用到复习课的各个环节中

指导诗歌鉴赏,我们必然会接触到大量的古典诗词,这可是绝好的朗读材料。大凡诗歌,都讲究押韵,富有节奏,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韵味无穷。要体会到诗歌的美,必须反复诵读,这样,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种享受,是默读所体味不到的。因此,在指导诗歌鉴赏时,所提供的诗歌材料,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反复朗读,领会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从整体上形成初步的感知,激发情感,从而提高鉴赏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材料,模拟试卷中的精彩时文也是好的朗读材料,可以让学生齐声读或分组读,声情并茂地读,抑扬顿挫地读,读中思,思中读,并且安排学生潜心揣摩内容、思想、思路、语言等,在读书思索中加强体味,是可以极大的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

篇2: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有感于张建伟老师的反复朗读

读,尤其是朗读,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和基石。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有目标、有方法、有层次的、有效果的朗读更能看出语文老师实施朗读教学的功底。很惊喜,我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这些。

有个环节,印象特别深刻。读第2段最后一句(“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老师引导读了3遍。

第一遍:学生齐读,要求读出夏天到了的气势。

第二遍:发现学生对夏天到了的磅礴之势读得不够到位,请一学生说说该怎么读并示范读,接着再全班齐读。

第三遍:老师重点指导“夏天到了”该怎么读,妙在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修炼多年,突然降临。学生在老师精妙的点拨中顿悟“夏天到了”该怎么读,这时,全班再齐读。

诸如此类的反复朗读比比皆是,纵观整堂课,读贯穿始终,学生不仅朗读多,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了会读的效果,读出了形象、读出了情景、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依我看,声情并茂、声声入耳、字字入心的朗读胜过那些五花八门的教学方法。

灵动的课堂需要老师点燃

黄海青老师教学严谨,板块清晰,板块之间衔接自然,每个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并有方法指导,一堂课下来,学生是学有所获的。

同时,黄老师如果能更大气地驾驭课堂,以更开放的教学机智悦纳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那这个课堂就会象《散步》这篇文章一样呈现温馨之美、灵动之美。

赏析文本是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的。黄老师一定要小组形成统一意见后才回答,某学生开口才说一句(正有表达的欲望),黄老师猛然一句“我打断一下,你是不是组长,应该由组长来回答”,这个要求似乎在践行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探究,并做到了明确分工,但这一打断,也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黄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处理:允许这位学生充分表达,老师给予点评和激励后,再明确老师的要求。这样灵活的处理,学生的表达得到了尊重,后续的活动也能更好的沿着老师的要求开展。

学生的赏析心得也是最需要老师的保护和激励的。在进行美点寻踪时,黄老师预设了用以下句式交流:我感受最深(最喜欢)的是-------,因为-------。这个预设当然大有可取之处,能引导学生答题规范,能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切入口。但当学生回答正酣时,老师没有点评学生的回答,又是一句打断——“有没有把老师的要求做到呢?”这就太强化老师的预设了。学生只要回答精妙,那就不如顺势而导,让学生畅快的回答,学生的智慧经常是在转瞬即逝的思维中点燃的,老师这种略带否定的打断,既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也不利

于学生自信心的保护。

小组集体讨论后展示的回答固然精彩,同时,学生个体“朴拙”的表达更能“生成”别样的收获。黄老师在进行美点寻踪这个板块时,很强化“集体的智慧”,所以学生的回答时有精彩。精彩的回答当然能更快、更好的引起全体师生共鸣,加深对本文美点的感悟,但这也障碍了老师与学生个体的交流,没有了学生“朴拙”的回答,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认识就得不到深化和优化,因为某个“朴拙”的回答,有时是能代表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的。这时通过老师精妙的点拨、追问,同学再次多角度的发言,“朴拙”的回答最终就能演变成“圆融”的感悟,这样的演变,学生进步了,师生共融了,课堂灵动了,何其美妙!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善于发现精彩的回答,更要善于处理“朴拙”的回答。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灵动的课堂,老师需要对文本有透彻的钻研,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水平有十分的了解和尊重,更需要老师能灵活地变通自己的“预设”,以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动力为重,敏锐地抓住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灵动之美,绚烂之美。

篇3:将低年级朗读训练进行到底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声情并茂地参与朗读, 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

如学生认读完生字及小黑板上的词语之后, 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说:“同学们, 我们已经和词语宝宝交上了朋友, 现在他们要回家了, 大家能把他们送回家吗?”学生纷纷点头表示愿意。“那么怎么送呢?”老师告诉大家, “你想送哪个词语宝宝回家, 就把这个词语宝宝所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如果你读好了, 词语宝宝就回家了。”学生听了老师的话, 都急急忙忙地打开课本, 挑自己喜爱的句子读起来, 读了一遍又一遍。看大家读得差不多了, 老师就请学生来“送词语宝宝”。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叫着:“我来, 我来。”

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就为学生持续的阅读提供了内因条件,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指出的让学生“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朗读指导, 让学生会读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时, 老师让学生自由练读后, 指名一生读, 老师评价道:“你读得很认真, 只是听了你的朗读, 老师头脑中没有出现‘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情景。大家想象一下, 乌鸦‘到处找水喝’, 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 你会看到什么?”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 就会涌现出许多奇特的想法, 并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有的说, 我看见乌鸦一会儿飞到树林里找, 一会儿又飞到山上去找。有的说, 乌鸦一边找, 还一边说:“渴死我啦!哪儿有水呢?”有的说, 乌鸦一边找, 一边说:“水真难找哇!”这样, 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体会了乌鸦因口渴难耐而着急的心情, 这时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 学生读得很投入, 读出了乌鸦非常焦急的心情。

三、适时评价, 让学生爱读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朗读《小稻秧历险记》中的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时, 是这样引导读书的: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生: (声音大, 速度快) 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 (学生笑) 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 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再喷洒一下。

说完, 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 (生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 但是声音仍然很大, 说话的声音这么大, 能算完了吗? (学生笑)

生: (小声地、断断续续地)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 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啊!

教师的这段朗读指导真是幽默诙谐, 妙趣横生, 精彩绝伦。通过这种练习, 学生对“有气无力”的感悟比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本质的飞跃———知其意, 悟其形, 察其味。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

篇4:将高三语文教学进行到底

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师;学生;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36

在从事语文教学的生涯中,笔者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能减少对高三学生的语文训练负担,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将其巧妙地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通过多年的探索,笔者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二字,我们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单纯地认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引导”,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考试能力和竞技水平呢?如何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呢?在此,笔者浅要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一、教师永远不能对学生加负

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高三都是非常时期。然而在高三非常时期中,教师、家长、学生都觉得进行大量、高难度的训练是正常的。因为通过这些训练,我们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的一举多得。所以,只要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错误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是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的,笔者认为这是在给师生加负,是一个败笔。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首先,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提升考试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在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由此可见,目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最终搞得师生都身心疲惫。也正因为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备考、考试中,在一定程度上就缺乏了必要的消化吸收知识,因此效益很差,也会使学生缺乏成就感。那么,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也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而这也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尽最大限度地让高三学生具有成就感

有不少高三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缺乏成就感,这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并做出抉择。

我们想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双基”太差;其实,从本质上看,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结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所以,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之一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成效。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的做法之二是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在考场上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师要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理念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的做法;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然而,在目前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三大禁忌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的:即大量的讲述;大量的训练;对学生大量不断地否定;这三大禁忌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本末倒置,取消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1. “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2. 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3. 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笔者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方面:(1)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2)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想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想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实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

同时,教师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做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才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产生解决的欲望——这样,高三语文教学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而言之,我们要想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从而真正地搞好高三语文学习。

篇5:将语文进行到底教学方案

一、痛并快乐着

1、学语文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知识可以教给学生,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这在数理化学科表现的清晰明了,而且可以通过测试比较准确地检验出结果。但语文学科地不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本位),甚至也不以训练能力为主(能力本位)最终也不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语文教育的意义令人迷茫。

不学好语文关系不大,只要识几个字,会写个便条,能够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上上网,也就是说具备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差不多就能应付现代生活。甚至有的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认识“男女”两上字就足矣。只要有力气,有技术就能挣钱,就能轻轻消遣,与是否喜欢散文、诗歌关系不大。

语文离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的生活太远了,她不能为人们带来任何眼前的实际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补课:补语文的几乎没有,有的只是补作文,但好作文不是补出来的,看到的只是巧妙而高超的应试作文教学。)语文考试的分数高不到哪里去,也低不到哪里去。任凭你如何强调学好语文终生受益,也不买你的帐。

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

2、“语文大讨论”的纷争:

下半年,由《北京文学》杂志引发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空前热烈。当时,我在读了相关的文章之后,我写了一句话,“我们可以不优秀,但绝不可以不清醒。”但后来我意识到:“在日趋清醒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地向前迈出步子。”这场争论直接导致了教育部对全国基础教育情况的全方位调查,进而拉开了新一轮课改序幕。

3、课标颁布后的激荡

“原来是满怀希望的翘首期盼,现在是近在咫尺的感受触摸”当理想真的应成了现实之后,人们会很快从原来的激动变得崭新的冷静。

现状:A、“无望的固守”B、“奋斗的迷茫”C、“前进的胆怯”

趋势:“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大,课改的经验不断涌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的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

———xxx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1、语文究竟要干什么?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儿童的智能、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极远。儿童在学习语文时,不仅可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而且可以领悟关于许多事物的概念和观点,感受蕴含在语言中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以至逻辑和哲理,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和培养民族的气质。”

----------俄罗斯:乌申斯基

“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日本:小原国芳

“一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能看书读书,为断吸取精神养料,一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教师的讲课就不只是一篇篇的课文了,而应着眼于教会学生看书写文章。”

---------中国:叶圣陶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书.中庸》子思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她试图改变一个的性情,让他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无奈和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当然,我们生而为人,并继续作为一个人而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语文教育偏偏痴想着一种更理想的状态,她为人做任何事情提供一个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她让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种文化的底气和精神的意蕴。”

---------某中学语文教师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

A、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B、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C、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D、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E、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F、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

G、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H、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I、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J、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共十条)

2、误区种种:

A、“教学模式”的期待:

部分教师的谈话:

“看课还行,听讲座没意思。”

“你就告诉我们怎么上课。”

“能否研究出一个便于一线教师操作的教学模式。”

我们应有的思考:

1、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心路历程。教师的职业角色应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不是工厂的技师和工人。

2、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着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模式。

3、对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也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模式,把教学模式化,单一化,以致抹杀教学的个性,反映不出教学的本质规律。

反例:中高年级讲读课模式:

介绍作者----处理生字词----划分段落-----充分讲读-------归纳中心------写作特点。)

正例:《西门豹》两例、《卜算子咏梅》、《将相和》、《长征》、《可贵的沉默》、《桂林山水》、《新型玻璃》《十里长街送总理》《影子》

B、“单元教学”的反思:

过去的教学单元划分是以读写知识为本位来进行的。力图体现教学的连续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把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到某个教学单元之中,分头突破,以循序渐进地最终达到教学的总体目标;把教读和自读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一(单元)课一得。每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写作意图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难找到篇与篇之间的内在的衔接点。硬性的区分,人仅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性质不相适宜,而且也不符合目前课改纲要提出的淡化知识和学科本位,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以知识来定单元内容,用抽筋剔骨来代替情感陶冶,只注重了语文的理性和知识性,而忽略了形象性和情感性。生动的课文变成了呆板的例子,学生的感悟力被钝化,创造精神被窒息,对语文缺少了兴趣,最终一味追求的急功近利的实用目的也必将落空。

语文能力培养属渐进型,不是即时型。语文知识不能直接迁移为语文能力。所以语文速效迁移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课文易者精读,难者自读,或内容牵强,编排欠合理。单元教学的执教情况“或平均用力,或对自读课文的放任自流。形同虚设。

“语文教学不得不一锅煮”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叶圣陶

在现在这个“例子”应是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例子,是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例子,是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的例子,而决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例子。

现在教材的编写强调学习主题、或学习领域(从内容划分)

C、“自主合作”的再认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课标语

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权利,对于师生双方语文教学都应成为一个全新的充满创造的体验过程,在此间双方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自主合作探究是必要的是课程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不是每课牵强的设置)

“课堂上学生活动占有时间的多少并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是否采用自主方式的唯一标志。”

“课堂上是否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不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关键要看课堂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

自主不是“自由主义”“自我主宰”学生是待成熟待发展的人,是需要培养的,引导的,和适当约束的。

比较体会:

A、“下面大家自由阅读课文,看哪些段落表现了黄继光不畏牺牲的品质?,把重点的词语画出来。

“请大家在读文中仔细体会,看看你有怎样的认识?你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看法的?”

B、“想读哪段读哪段?”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

首先表现为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运用于实践。

其次,学生还能把自己看做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把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极为突出。

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第一主人。

合作:1、发起的本义

2、组织的方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3、成果展现与评价

4、形式的多样性(统一完成一个题目;各自完成小目标,综合成大目标;各自完成最后交流。)

5、自主和分工是合作的基础(防止负面依赖)

自主和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习惯、技能、方法的培养与提高。

问问自己你的学生形成了哪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问问自己你的学生掌握了哪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D、“谁是中心”的迷惘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学习中心论”

E、“时髦用语”的背后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收集了哪些资料?讲给大家听一听!”

“看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无着落)

“你读懂了吗?”与“你听懂了吗?、“你读懂了什么?”

“你知道了吗?”与“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学会了吗?”与“你能自己学会吗?”

“谁先……老师就……”

“看看谁先答出来”“谁会谁举手”

“愿意(怎么)……就……”

“棒棒,你真棒!”“像老师这样……”

“别着急,坐下想一想(谁来帮帮他)”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讲了一堂还不懂,真笨!)

三、敢问路在何方

1、加强对课标的体悟

2、提高语文教学所需的综合素质

A:听(听学生意见,听学生回答,听学生心里话)

B:说(讲说、演说、劝说)

C:读(阅读、朗读)

D:写(写例文、写随感、写文章)

E:学会感动(为文章感动、为学生感动,善于发现与捕捉。)

F:学会引导(在学习上,在思想上,在方法上)

G:学会评价(适当、及时、激励、对象(个人还是小组)(《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分角色朗读。)

H:学会思考(思考教学、思考学生、思考自己)

I:学会创造(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探索,创新。)

3、坚持“大语文”实践:

课内外结合,深入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给课标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给予极大的关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标语

四、祝福

中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文道结合---情理结合----读写结合----教学结合---严活结合---苦乐结合

多听、多读、多写、多说的思路没变,变的只是教与学的方式,是以人为本的培养宗旨,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明确方法,获得体验,提升人格,提高素养。

课堂是什么?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课堂是师生的一段丰富的生命历程……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气息,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没有学习的无能,只有教育的无能”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篇6: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知行合一。不付诸行动,不狠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一纸空文。改革攻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总书记指出,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总书记指出,起跑决定后程。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对改革的任务和重点,要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对已经推出的改革举措,要加强跟踪了解,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果决勇毅,用行动说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改革者最可贵的政治品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实际行动,为“实干兴邦”作出了最好的表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总书记给全党的行动宣言。全面深化改革,行动要快,指向要准,落点要实,需要各地各部门动真格、做实功,该启动的必须立即启动,改革不能等也没法等。尤其是当前经济发展稳中有忧,面对下行压力,面对风险和挑战,更要下好改革先手棋,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落实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各项改革举措,从而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克服当前困难,谋求长远发展。

篇7:将改革进行到底

第1集《时代之问》

本集是整部专题片的开篇,也是总论,不仅有大量体现总书记思考改革、部署改革、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画面,还有全面深化改革决策亲历者的生动讲述。节目从国内和国际视野出发,透过历史、当代和未来的时空坐标,紧紧围绕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描述了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勾勒了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要领域改革框架,概括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第2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本集聚焦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常态”这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贯穿全集,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回答对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干什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始终扣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奋力突破结构之困的伟大实践。

第3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2013年11月,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一目标,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共产党推动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信心与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民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4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行进在改革路上,也行进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成效显著。本集聚焦司法体制改革,讲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如何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如何为老百姓更好地守护公正,司法便民利民改革如何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4]

第5集《延续中华文脉》

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总书记以深厚的文化自信,为新时期的文化改革指明方向。总书记:“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第6集《守住绿水青山》

本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7集《强军之路》上

《强军之路》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为统揽,以习主席亲自领导决策推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伟大实践为主线,系统阐释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深入解读我军这一轮整体性、革命性变革的时代背景、战略考量和重大举措,生动展示我军改革重塑的全景画卷、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本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反映“为什么改”,深刻阐述习主席领导推动改革强军的政治意蕴和战略考量,讲清改革的“时与势”;二是反映“怎么改”,采取讲故事手法,叙议结合,生动展现习主席亲自领导和运筹设计改革,再现这轮改革科学周密的研究论证过程,从总体上介绍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本集还初步总结了军队改革组织实施的经验做法,体现这轮改革的缜密筹划、谋定后动,在无声中实现巨变,在行进间完成转身等特点。

第8集《强军之路》下

敢于梦想是希望的沃土,勇于变革是制胜的先机,深度设计战略运筹,统率三军踏上伟大征程。习近平:“我命令,各战区要牢记使命,坚决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道道军令指挥攻坚大战,百万将士听党指挥决胜疆场!转型重塑三军焕然一新,放眼世界谋发展和平。与强国梦共铸民族伟业,和强军梦铁心同行,改革未有穷期,强军正在路上。

第9集《党的自我革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上率下,全党共同行动,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坚决纠正四风!巡视利剑出鞘,派驻全覆盖,凡提必核,整饬三地贿选!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扣接着一扣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一体推进,整体提升。本集反映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本集有首次公布的落马腐败分子的画面,有对党的自我革新决心与能力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生动采访。

第10集《人民的获得感》

篇8: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一、抓住课题, 读出发现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 (齐读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假如有人问: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个词要读重音?

生: (齐答) 我。

师:一起读课题。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我”读成重音。)

师:假如有人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课题该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自豪”读成重音。)

师:假如有人怀疑:我感到自豪对不对?课题又该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才对”读成重音。)

……

师:你们这样说都是对的。一个句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读法、说法就是不一样, 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看来, 我们得好好学学这篇课文。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薛老师深谙此理, 匠心独运, 抓住课题, “读”字当头, 精雕细琢, 引导学生在轻重缓急的变换朗读中, 体会“一个句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读法、说法就是不一样。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 发现了“同样的文字, 不同的重音, 会传达不同的信息”的秘妙。这样朗读训练看似简简单单, 却又扎实有效, 既让学生理解了题意, 又达到了训练思维、培养语感的目的, 还避免了新课伊始“要么就题读题, 轻轻滑过;要么就题解题, 按部就班;要么就题质疑, 明知故问”的僵化套路, 可谓一举多得。

二、拎出词句, 读出理解

师: (出示第二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这些词语你可能会读, 但不一定读得好。谁能将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生: (读词语, 将“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多加了一个“地”字。)

师: (指着“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请你再读一次。

生: (仍然读成“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

师:看仔细, 再读一次。

生: (终于读对了, 但很不流利。)

师:哪个读法顺一些?

生:有个“地”字更顺一些。

师:是吗?

(七嘴八舌地议论。)

师:自己读读看, 在这里, 多一个“地”字也可以。你觉得怎么读顺就怎么读吧。

生: (自由、快乐地朗读。)

师: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谁再来读读?

生: (读词语。“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读出了沙漠的气势。)

师:听了他的朗读, 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像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一样。

生:感到沙漠很可怕。

师:读词语, 或者读词组, 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 (示范朗读, 学生跟读。读得很投入。)

薛老师拎出课文中核心词语并巧妙地分类, 展开了词语教学, 而词语教学还是以“读”为主。首先, 营造宽松的读书氛围。当学生朗读多加一个“地”字时, 薛老师耐心地引导, 真诚地鼓励, 给足了学生机会, 直到读正确为止。而后话锋一转, 让学生说说“哪个读法更顺一些”, 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 尤其是当有学生认为多个“地”字读得更顺时, “你觉得怎么读顺就怎么读吧”, 体现老师对孩子有一颗包容心, 此时,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已经形成, 孩子们更加快乐、自由地朗读起来。其次, 渗透有效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想想词语的意思读一读, 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 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听读后的感受, 让词语回归了语境, 富有生命。最后, 恰到好处的示范带读。针对三年级孩子认知能力和朗读水平, 从学情出发, 教师示范带读, 孩子积极投入, 读得入情入境、有声有色, 课堂里回荡着动听悦耳的读书声。

词语教学, 没有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 没有让学生脱离语境去造句造段, 而是让学生读, 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蕴含的意思, 这样的朗读训练不仅仅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句, 更为进一步对课文的阅读感悟作了有效的铺垫。

三、关注段落, 读出创造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读通每一句话。

(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专心!课文能读通吗?现在看谁读得好。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老师有个经验, 在朗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 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说。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老师是这么想、这么读的。 (示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 小红马看见了, 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 (插话) “喷着响鼻”, 你见过吗?

……

师: (继续往下读)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 (插话, 自言自语地) 看看我小红马的脚掌, 轻快灵巧, 跑起来“得得得”, 多好听! (继续读)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 (插话) 那么长几层眼毛?两层眼毛好看吗? (继续读) 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多难看哪! (插话) 你们背上有个肉疙瘩, 会怎么样?

生:羞死人了!

师:这么一想, 再这么一读。你是不是好像看到小骆驼与小红马了?你能像老师那样读吗?

生: (模仿老师的语气, 读得绘声绘色。)

师:读书就是要这样读, 把自己放到课文里去!现在谁愿意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生: (选择第二自然段朗读。)

师:读得很流利, 很投入。可是缺少了一点“妈妈”的温柔。

(生再读。)

师:这次“温柔”了!虽然你是男的。 (众笑)

(生读课文3、4、5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还能不看书读, 信不信?

生:不信!

师:仔细听老师读。 (范读课文第5自然段, 故意漏掉“在沙漠里”四个字。)

生: (纷纷举手) 老师错了, 错了!

师: (故意装糊涂) 没错吧!

生:漏掉了“在沙漠里”。

师:刚才我允许你们多加一个“地”字, 现在也宽容一下, 行吗?

生:不行。因为漏掉了这几个字, 意思就不一样了。

师:怎么不一样?

生: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才起作用, 到了其他地方, 比如草原上, 就没有作用了。

生:离开了沙漠, 骆驼的这些优点都变成缺点了。

师:看来这几个字真的很重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注意这几个字。

(生齐读。)

张田若先生说, “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张庆老先生也说, “书不读熟不开讲”。此环节薛老师将朗读训练发挥得淋漓尽致, 体现在: (1) 时间有保障。初读感知环节, 薛老师提出了“要读准字音, 读通每一句话”要求后, 充分放手, 给足时间, 发挥自主, 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朗读, 体现“让学”的理念。 (2) 指导有艺术。薛老师巧妙地把范读与插话结合起来, 插话的目的是使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 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情境, 读时加进了自己的理解, 这样的朗读指导深入浅出。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 课堂洋溢着轻松愉悦;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更是“难得糊涂”, 故意丢掉“在沙漠里”四个字, 通过质疑问难, 师生对话, “在沙漠里”这一限制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生朗读时自然地强调起来, 这样的朗读指导如羚羊挂角, 了无痕迹。 (3) 课堂有实效。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 积极投入, 读得深情并茂, 读得绘声绘色, 读出了个性化的理解, 更读出了自己的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 无论是词句理解、内容领悟, 还是情感升华都已水到渠成。

篇9:将朗读进行到底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又谆谆教导我们:“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于是,有的老师在“读”上大做文章,一“读”到底,语文课堂可谓是“读”领风骚。

然而,当我们在努力践行“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这些理念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朗读没有理解,没有思考,没有体验,没有感悟,硬生生的,味如嚼蜡。让我们穿越层层浮华的背后,重新来审视读的实效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百遍”究竟是怎么读?值得我们思索。

一、明确要求,读出层次。

案例一

师:(出示一段课文)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谁再来读?

(另一生读)

师:还有谁来读?

师:男生读一读。

师:女生一起读。

分析:这个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多次读课文中的一段,或个人读,或部分学生读,读了一遍又一遍,可谓读得热热闹闹。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经验性名言,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多读能帮助读者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表达能力。可是只过分强调 “读得‘多”,不明确读书的要求,忽视了朗读层次的推进。学生读完后,通过朗读体会什么,理解什么,感知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有了什么进步和提高都不明确并且无从得知。

感悟:语文学习需要多读。但读前要明确要求,并层层深入,读出层次和质量。学生的朗读不能只是在一个平台上推移,没有使朗读步入深层,就不能达到感悟全文,培养语感的目的。老师可选用不同的设计角度,精心设计朗读的形式,针对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例如有老师在对课文《口技》教学时设计了五次朗读: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请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体味文中情景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境,读出段中层次。

每一次的朗读要求全然不同,但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角度精细,活动充分;这种朗读形式上的变化能够让学生目标明晰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在这一环节的自读与个别朗读中,同学们深入的自我体验,自主发现和探究,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思想火花不断燃放出来。在他们深入的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地走近了诗人,走进了作品。

二、理解内容,读出真情。

案例二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2-3自然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因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和母亲承受如此的“重担”,而感到难过和惭愧。首先是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接着进行了交流,交流完毕后问学生:“你们认为在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呢?”学生异口同声:“带着难过和愧疚的感情。”带着难过和愧疚的情感,学生开始了自由朗读练习、小组朗读比赛,在最后的朗读展示上,几个学生读得很投入,语气悲伤、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体现了一定的朗读水平。但作为听课者的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种失落。大多数学生表现得更是无动于衷。

分析: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前,总要先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样的感情或什么样的语气读,于是出现了种种说法:用高兴的心情读、用自豪的语气读、用伤心的感情读、用忧伤的语气读……于是学生就开始拿腔捏调。学习2-3自然段时,学生之所以读得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出现了个别学生情感游离课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文本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没有与作者、主人公的心灵碰撞、情感共鸣。

感悟: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我们在朗读指导中不能孤立地把情感拎出来,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细细咀嚼,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

如仍是《第一次抱母亲》第2-4段的教学中,先让孩子们理解“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体会“重担”的深刻含义。母亲年复一年地翻山越岭,是挑着怎样的“重担”?然后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暗含的意思,想想母亲肩上挑的都是些什么?有的说:“母亲的重担里有对儿女精心养育的责任。”有的说:“母亲的重担里有对父母尽心赡养的辛劳。”还有的说:“母亲的重担里有对丈夫悉心照顾的付出。”在引导将“重担”和“89斤”连在一起,感受到母亲的可敬!再引导孩子们朗读文本,“我”对母亲的愧疚和难过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孩子们的心中。此时,孩子们已经不是在单纯地朗读文本内容,而是在宣泄心中的那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

三、联系生活,读出体验

案例三

有一位老师这样执教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第五自然段。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写了什么?

生:老天鹅用身体破冰。

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老天鹅破冰的情况么?

生:重。

师:谁能读出他重重地破冰?哪些词语应该读得重一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一一圈出,学生试读。)

师:(指名一学生读后)谁能比他读得更好些?

生:读。(另一同学读后,圈出的重音词读得更加大声)。

分析:这个案例指导有感情朗读只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进行了过分强调,也不过是一次比一次大声,声音的高低、停顿的长短、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处理等只是一种外在的表层的技术性指导,没有联系自身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这样,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情感不能得以激发,情感朗读就难以落到实处。

感悟: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达成读的目标与效果,除了要有读的层次、读的技巧等技术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读的兴趣、充分的情感体验等非技术性因素。在指导情感朗读时,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创设情境,激活储备,使学生对言语对象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最后一自然段时,为了引导学生读出“小彼得”对母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回想你的妈妈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想对无怨无悔为你付出的妈妈说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他们的思绪飘得很远,有的想到了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妈妈都起早贪黑,辛勤地工作着;有的想到了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妈妈都准时接送自己上学、放学;有的想到了妈妈每次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好吃、好穿的留给孩子。还有的想到了每当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陪伴着自己,悉心地照顾自己……此时孩子们已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小彼得”,自然在情感朗读中也能入情入境,真正做到情动而辞发。

四、评价导向,读出效率

案例四

在执教《燕子》的时候,老师精心设计,饱含激情,融入文本,希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能体现学生也走进了课文,感悟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当然就是要让学生读出“味”儿来了。

师:谁能读一读这描写美丽春光的一段话,把春天的美丽读出来?

生:读

师:还不够美丽。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嗯,比较美了。

……

师:谁来读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

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生:读

师:不够活泼机灵,谁还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

师:够活泼机灵了。

……

反思:这位老师在执教的时候,注重了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但在给学生朗读评价时不够准确,没有指向性。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指向不明确的评语,如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读的再美一点,谁还能读的更美一点之类的评语。这样的评语我个人认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很难从这样的评价中了解哪里读的好,哪里还有不够的地方,学生也就随声附和的读,没有办法做到有的放矢。

感悟:朗读评价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针对低年级,更是要带有童真,童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读好课文。如教《安塞腰鼓》一课时,有个学生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一句时,声音高亢,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学生体会不到位,师说:“你读得很正确,但我怎么感觉鼓槌让棉花包上了呢?你能再读一遍吗?”读了第二遍,师又说:“恩,这回鼓槌换成布包了!我们把鼓槌的布撤下去吧。”学生一听都笑了。读了第三遍,师再说:“读得真好,你看这鼓声慷慨激昂,短促有力,多么振奋人心呀!”老师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教师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利用这种指导性的评价语言清楚明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便及时解决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能从教师的指导中储备更多朗读方面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评价朗读更要注意激励性,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如在上《月亮湾》一课时,很多孩子喜欢写河里的小鱼和倒影的句子,孩子读不好时,你可以先夸奖他的优点,再说:“就是有点可惜,小鱼好像有点不开心了,谁能让小鱼开心呢?”学生自然会扣住“一群群”和“游来游去”。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篇10: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5111193 邬建平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人脱离贫困。在这40年间,中国不仅自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进程与格局。如此惊人的成绩使我们更加坚定改革开放这一正确道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铿锵有力,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农村改革起步,不断拓展到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市场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改革等各个方面,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道道思想和体制障碍,奋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当代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走向了开放经济,由一个农业国转向了工业化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创造了为当今世人瞩目、可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尤其可贵的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体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经济也实现了由后进赶超转为全面走向国际现代化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温饱,也不仅仅是经济体量的剧增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入中等收入门槛。实际上,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意义的变化,就是人的自由度的增大。正是有了自由以及不断跟进的制度化认可,人们才有可能释放出创造潜力,在经济领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也因此,人的自由度的增大以及不断增大的历史和愿景,也即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路向不应变、不能变。40年里,改革开放已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同时也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责任。以往40年的历史提示人们,只有在改革开放的路向上,中国才会如以往那样遇到各种发展之机,从而抓住这些机遇,顺应时势,进而促成和成就历史之变。

上一篇:鸟类知识下一篇:手握人间烟火,共享人生美好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