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

2024-05-12

大学英语教(精选十篇)

大学英语教 篇1

21世纪以来的大学英语改革在政策指导上经历了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再到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过程。教材建设上从四套网络化教材到今天的十几套同类教材。但是在具体教学中,特别是在教材和教辅材料的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找准问题并找出出路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使用上的现状及弊端

2002年国家教委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由教育部集中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网络化立体教材建设。到2005年,有四家出版社推出了网络教材,之后又有数家出版社建设了各自的多媒体教材。各大出版社在教材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建设了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课堂、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在此背景下,各家出版社积极开展教材培训,引导一线教师熟悉新教材,了解网络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网络化教材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契合了外语学习经常化的特征,可以说掀起了外语教学的一次革命。

然而,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教材和教辅材料的编撰和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教材经典性不足,缺少那种能够让人过目不忘、朗朗上口、百读不厌的文章。教材材料的时效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某些专家所说的教材从出版那一刻就落后了的现象。教材材料难度梯度不尽合理,往往会出现难度跨度太大,或者前面文章难度大于后续文章的情况。教学资料客观上促发了教师的惰性。由于所提供的教学视频、课文翻译、课件等十分齐全,教师在备课时不需要像原来那样查词典、听录音、译文章。不少教师只需要带上下载的课件进课堂,完全按照PPT或网络课堂的内容成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教英语,反而成为彻底的教英语书。

针对上述问题,不少资深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自己的担忧,称之为外语教学的“拉洋片、烧灯泡”现象。一些一线教师也做了一些积极探索,试图摆脱教材的束缚,走一条自己的教学之路。然而,这种尝试有时又会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课本,无法顾及教学的体系性、完整性。

三、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坚持以下指导思想: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分析(need-analysis)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训练思维或者传播文化,也许大多数目标均会在每一课堂中有所触及,然而,每堂课的侧重点都会有差别。而教学手段可以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网络课堂、幻灯片、多媒体,也可以是非常传统的黑板、粉笔。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整合课本内教学资源

对于一册书内的不同单元根据文章的相关度、难易度可以适当调整顺序,找到最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次序处理文章。对单元内部的两篇文章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一篇作为重点讲解。对于某些单元不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的文章,可以用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文章或时政要文来替换。对于不同文体或者相同文体不同话题的文章,可以展开横向对比。

(二)补充时政素材

对某一话题所给材料不足、挖掘深度不够的课本材料,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寻找相关的视频、音频、文本材料。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优雅的双手(Graceful hands)为例,由于文章谈及死亡,可以就此对学生做一次死亡的教育,了解西方文化对于死亡、自然和他人的态度。

(三)创设真实交际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创设实际交际环境或者利用网络开展与实际交流活动,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当前,各种在线免费的慕课课程也提供了很好的与目标语使用者实际交流的机会。

综上所述,过度依赖教材或者教辅材料往往会使一线教师的惰性日益增加,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增加了学习者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同时也不利于从教者的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完全抛开教材又会带来教学体系性的损失,毕竟个人的力量与出版社投入巨资组建的团队无法相媲美。唯有努力找到体系性和时效性的平衡点,才能真正做到通过英语书来教英语,平衡好“器”与“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金艳杰.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的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4).

[2]张景成.多媒体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怎么教儿童英语 篇2

张小姐的女儿小炜今年5周岁了,最近迷上了看国外动画片,虽然不是译制片,但小炜却看得津津有味,张小姐觉得,何不趁此让孩子早点开始学英语呢?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英语底子很差,怕辅导不了孩子,报名参加业余少儿英语班吧,又怕太早进入正规的语言学习环境后,反而会抹杀孩子的兴趣。

了解三大障碍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学习英语方面到底存在哪些困难,因为不同的障碍可以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英孚青少年儿童学校中国区总教务长Ian说,经调查,3至6岁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9%的孩子是缺少语言环境,他们的父母常常困惑:“每星期来上两三个小时的课管用吗?”“我自己英语说得也是结结巴巴的,怎样在家里给孩子制造一个英语环境呢?”

21%的孩子缺乏学英语的兴趣,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我家的宝宝只对唱歌跳舞和玩具感兴趣。”

20%左右的孩子的.口语能力会明显落后于其他技能,比如,有的孩子动手做纸工的能力比较强,但一遇到开口说话就害怕。

重在引领兴趣

Ian说,家长如果找到了阻碍孩子很好地学习英语的因素,就能“对症下药”了。6岁前,让宝宝接触英语,关键是要保持对英语的兴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宝宝挑选专门设计的课堂教学、网上作业、卡通音像资料等。家长的作用则是起一个督促与兴趣引领的作用,并不需要精通英语。

孩子学习英语时,家长也要表现得很有热情,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待在一旁自顾自做事,最好能参与到孩子的听说读写之中。

在家里营造一个小小英语角,把孩子写的英语短句、小诗和题有英语解说的绘画一一张贴出来,还可把各种有英语名称的小玩具摆放在那里。每天定时和孩子一起到英语角里一起回味一下以往学过的内容。

无意中鼓励孩子尝试用英语短语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如:早上好、吃饭了、晚安等。平时出门时,看到商店、公园、银行、影剧院等场所,试探问孩子英语怎么说。如果能有机会去动物园的话,那么,各种动物的英语名称,会让孩子“寓学于乐”。

原版的故事书、DVD、VCD等,会对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很有帮助。尽管家长的英语很蹩脚,也不谙熟其中的内容,但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音像、影视资料的快乐,

资料

爸爸妈妈不能拔苗助长

A 如今,不少年轻的父母早早就把孩子送去学英语。听着还奶声奶气的宝宝唱着英文儿歌,说一声Hello,爸爸妈妈们就很开心,带孩子去楼下找外国小朋友“练习”英语口语了。

B “宝宝,你看那个外国小朋友,你去跟他打个招呼呀。”妈妈在孩子背后推着他:“快去呀!”没想到,孩子见了同龄的“洋娃娃”,死活不开口,甚至不愿意一起玩儿。父母心中开始着急,自家宝宝怎么拿不出手呢?

C 针对这种情况,迪斯尼英语专家成员刘骏博士和顾佩娅博士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宝宝正处英语启蒙阶段,家长不必如此心急。

正确起步方法:先游戏后开口

学外语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单词量,需要经常对话练习,急是急不来的。小毛头在英语培训机构只唱了两首歌,怎么可能流利地讲外语?更何谈与英美国家的小朋友对话?顾博士认为,不要强迫孩子用英语与人交流。可能孩子还不自信,认为自己发音不好,或者口语不流利,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父母一味地以鼓励式口吻“逼迫”他,只会适得其反。“不如先让小朋友间先玩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宝宝自然会根据需要蹦出单词,比如会从yes,no开始,到play,ball,happy等。

毕竟,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有交流的愿望,才会运用到语言。

营造英语环境

有的父母自己都不敢或不肯开口与老外交流,怎么指望宝宝能主动上前说英语?其实,大人可以在家里给宝宝听些英文儿歌,简单地讲些英文小故事,最有效的就是看英文原版动画片。不一定非要是长篇电影,米老鼠和唐老鸭应当是不错的选择。给孩子营造一个英文环境,让他在家里先开口说,和父母简单地对话,然后有机会再去外面“挑战”洋娃娃吧。

先别急慢慢等

学英语和学其他知识一样,家长千万不能心急,更不能带有功利心。不少父母当初让孩子学钢琴都说只是为了兴趣,但后来却直奔考级而去;说是让孩子学画画是陶冶情操,后来却想着参加比赛……家长的要求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宝宝们便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累却不一定学到了许多。

论大学英语的“教”与“学”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兴趣;观念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课本较为枯燥,课堂灌输的知识有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学生完成任务积极性不高。所以一堂课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组织了有效的学习互动交流活动,而课堂“灵魂”——“教学主线”的精心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所在。下面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了解学生的现有外语水平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曾经说过:“我们不要把对孩子教育放在孩子发展的昨天,而要把教育放在孩子发展的明天。”大学生在升学之初,英语基础是因人而异、良莠不齐的,所以大学教师此时应做的就是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英语水平差异,要详细具体了解自己学生已经掌握的能力水平与正在形成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较容易达到的能力水平。这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利用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需要是现在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

二、深入了解教材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透彻分析英语课本教材。俗话说,知识的授予应该源于教材又不能拘泥教材。教师应对于课堂的每个阶段又不同的想法和设想,但教师又不应该急于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单一的任务,而应先提炼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精华内容,要抓住能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单词或短语、主要句型、中心句以及重要助词副词等来设计课堂教学主线,使教学内容明确清晰,要创造有活跃氛围的学习活动,开展有互动的语言交流。

三、重视兴趣的培养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提出:“假如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种态度往往就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焦虑。”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作为大学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除此之外,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好感,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另外,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被动接受,兴趣索然。这种远離学生的教学态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也不佳。笔者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缺乏的就是语言环境,许多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整体英语水平不高。所以应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例如在上课前试听一些英语视听影片或歌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在英语课堂上,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网络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形式,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学生也乐意投身其中。当然教师要对网络的基本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多媒体的选择上才能游刃有余,使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努力营造出一种较为真实的英语互动环境,使学生课堂成为一个英语角,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中职英语教什么 篇4

一、贴合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 以境动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基础学科, 它的教学最大的特点, 就是要在情境中学习。在最新版本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第三册《英语》的编写中, 是以“主题为中心”, 把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以一个主题为中心, 从不同侧面围绕学生感兴趣并能引起思考的共同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第一单元“It’s my first day”, 就是步入职场, 进入新的工作环境的一些英语口语交际的学习。教学这一个单元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口语交际层面, 而不是语法规则的死板硬套。同时, 因为省统编教材不可能兼顾各个专业,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贴合英语教学的特点, 契合职业学校学生各专业的特色, 来创设情境。例如:导游专业的学生, 第一天上班时面对顾客的自我介绍, 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这一个单元的教学中, 预先让学生做好英语自我介绍的准备, 老师课上预设导游的情境, 不仅与英语教学自身的“体验式教学”特点相符合, 更与学生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场景相吻合, 更利于从内在需求上激发学习兴趣。

二、立足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大胆整合

如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素材, 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 立足学生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执教者要有“大英语”教学观。不是为教单词而教, 不是为教句型而教, 不是为教语法而教, 而是立足“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 将教学内容和岗位实际、专业特色、职业发展进行大胆而有效地整合。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者通过认真研究现有教材, 尽可能从中挖掘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和背景资料, 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适时地将专业内容、岗位要求融入进来。例如:省编教材第三册《英语》第六单元“Plan your江苏宜兴●秦黎

work, Work your plan”。此单元的主题是体现一种“做事有计划, 做事能坚持”的职业素养的。在教学这一课时, 可以设计一个“Plan your work”的环节, 可以根据各专业不同的特点事先给学生留下预习任务, 让他们去熟悉自己将来所从事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及需要具备的岗位能力。然后,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个人的岗位流程设计, 并接受同学们面对面的提问。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自己的专业特色, 而且还非常实际地掌握了如何用英语进行岗位流程设计, 更能在同学面对面的提问交流中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三、切合职业素养的发展要求, 文化融入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 英语作为一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学科, 承担着发展学生智能, 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拓展学生终身发展的重任。同时, 英语能力的提升, 学生素养的提高, 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那如何在英语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素养, 文化精髓呢?笔者认为, 一是“拿来”, 二是“融合”。“拿来”就是对教材中的优秀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比如在英语口语中, 经常会用到“May I……”“Could you……”等礼貌性用语, 就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貌用语的渗透。“融合”就是要对优秀文化进行“本土化吸收”。刻苦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这些都在省编教材第三册 (职业模块) 中得到了体现, 比如第五单元《Together we're stronger》一文, 体现的就是团队合作的主题。而在学生将来就业时, 每个企业也有各自的企业文化, 如何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他将来的团队?现在, 就可以在英语的学习中更加广泛地介绍学校所在区域内知名、有名企业的文化内涵, 适时进行渗透。比如, 一次工学交替教研活动中, 笔者曾经问过中国移动某分公司领导, 他们公司最看重求职毕业生的什么素质?该领导的回答是:“对我们企业的认同感, 如果他认同和信赖我们公司, 没有什么能力不可以培养, 没有什么经验不可以积累。但是如果他对我们企业没有认同感, 能力培养得再好, 将来也是别人公司的精英, 我们强劲的对手。”所以, 只有在英语教学中, 适时融入企业文化, 才能让学生将来的求职之路更顺, 事业之路更畅。

四、围绕日常生活的英语元素, 常态培育

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 其编写的内容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样, 要确立“大英语”教学观, 就要活化生活中的教学内容, 从中职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 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 充满人情味, 更能使他们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在实践过程中, 紧扣中职生就业应聘的实际, 我们首先是将学生自我生活化信息纳入教学内容, 具体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爱好、兴趣、理想、人生格言与信条等, 并按照课前演讲的方式, 逐一演讲, 逐个点评。其次, 是将学生的家庭生活信息纳入教学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和交流, 《The story of old photographs》, 让学生用英语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其三, 是将学校生活、专业生活等信息纳入教学内容,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competition》, 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 逐渐了解、把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

在这些内容的选择与教学上, 我们注重交流性, 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注重习得性, 不求一步到位, 只求不断积累与提高;注重可操作性, 既在内容上注重学生跳一跳可摘到, 又在形式上采用学生自主或合作能完成的;此外, 还要注重创造性, 真正在生活中挖掘内容, 在生活中整合内容, 在生活中

在英语学习中, 写作一直是学生们最感到头疼的部分, 也是老师在教学中最吃力的一个环节。有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 但是到高中时的英语写作能力还是很差。由此可见,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系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语写作是集词汇、对话、语法、课文等语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学习过程。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将写作列为一项最重要的技能, 并对此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同时, 写作能力反映了一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虽然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高考, 但在高考时英语写作占的比例也很大。所以,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从高中一开始就重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在此,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就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面临的问题

(1) 学生缺乏英语写作的兴趣。在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认识过于片面, 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 并且存在写作恐惧感。同时,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认为没有东西可写,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于英语写作的抵触情绪。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于英语写作的兴趣, 并且词汇匮乏, 写不出好的句子来, 写出来的句子多有语法错误。另外, 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系统性, 想一句写一句, 思路混乱, 写作质量有待提高。

(2) 教师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不合理。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常只注重写作结果, 而不注重写作的过程, 并且大多数教师都将精力放在了学生交上来作文的批改与评判上, 在进行作文评析与讲解时也主要针对一些语言点与知识点, 忽略了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 缺乏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 从而导致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二、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应对措施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有一定的恐惧感。为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明白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又要注重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的传授, 以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掌握英语写作技能。同时, 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制订出符合全班需求的教学计划。如在课堂上讲完关于写作技巧的内容之后, 应评比出写的较好的作文并贴出来供大家欣赏, 让学生感觉到自身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而有针对性地自我提高。同时, 这种教学方式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营拓展内容。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生活化的中职英语教学, 让学生体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在做与学中积累生活体验, 在生活感悟中掌握英语知识”。

纵观中职英语教学“教什么”的问题, 笔者认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 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课程, 必须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 满足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深刻领会英语的学科特点, 有效把握对应专业群, 深入挖掘内在所具备江苏邳州●宋莉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苏教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 英语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写作教学方面亦是如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多参考学生的思想与看法, 并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并不断探索新的写作教学方法,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把握好英语基础语言教学。对于英语书面表达而言, 包括英语中的词汇、语法及句型等内容, 很多学生由于这些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在写作时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强化学生的基本功练习。从对词汇的把握开始, 在高一阶段就要加强学生的词汇训练, 比如可从词汇的发音与词汇的构造方法上入手, 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然后通过句中特定的语言环境来加深学生对于单词的学习与掌握, 并在以后的句子练习中熟练应用。只有学生拥有了扎实的语言基础, 才能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清晰、确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与想法。为此, 教师应把握好基础语言这一关。

(4)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写作而言, 是对多种英语基础元素的有效整合。因此, 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在课下多积累一些英语语言的知识, 多背诵一些英语名句, 如“where there is a well, there is a way.I think success has no rules, but you can learn a lot from failure.”以便学生积累起一定的英语写作素养, 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逐渐提升。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英语句子将同一句话翻译出来, 以促进学生对于英语句子的灵活应用。这样,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如鱼得水, 运用自如。

(5) 改善对英语写作的批阅方式。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 应加强对于英语写作的重视, 把握好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学生充分投入到英语写作当中去, 最后写出完美的作文。在写作准备阶段,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审题, 把握文章的中心, 不要跑题。在写作初期, 还要让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想法写下来, 并列出提纲, 以强化学生对于文章主旨与条理的把握。在完成初稿时, 教师应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审阅这篇文章, 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 使学生逐渐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

结语:总之, 英语写作是一项积累的过程, 它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必须是一环接一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积累过程。要想写好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学时应注重基本功的培养与科学的训练方法, 以逐渐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 教师还应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 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为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闽教英语教案 篇5

part bletsquo;s learn & letsquo;s play & letsquo;s sing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doctor,cook,driver,farmer,nurse。

2.能听懂并会说句型whatsquo;s your...job?my...is a...。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词汇:doctor,nurse,driver,farmer,cook。

(2)句型:whatsquo;s your...job?my...is a...。

2.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his,her,hesquo;s,shesquo;s。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1.warm-up/revision

(1)做“whatsquo;s missing”游戏:教师使用单词卡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grandfather,grandmother,让学生认读,然后抽出其中一张,让学生再次认读后说出少了哪一张。

(2)教师自编歌谣:可爱的home。

home是我可爱的家,

墙上的picture美佳佳。

右边的woman是mother,

左边的man是father,

中间的我是student。

2.presentation

(1)talk about the family: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o are they?

(2)教师指着自己说:“isquo;m a teacher.”再指着一名学生说:he/she is a student.然后自问自答:whatsquo;s his/her job?he/she is a student.教师板书句型,领读句型。

(3)教师点一名学生问:whatsquo;s your job?板书句子并领读,然后引导学生回答:i am a student.最后让学生问教师,教师回答:i am a teacher.。

(4)教师用课件展示有医生、护士、厨师、司机和农民的图片,问学生:whatsquo;s his/her job?引导学生回答:he/she is a doctor/nurse/cook/driver/farmer.等,并教读这五个单词。

(5)教师播放letsquo;s learn部分的课件,学生跟读。

(6)学生自读单词,然后教师检查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

3.letsquo;s play

(1)两人一组操练letsquo;s play的内容,自编对话并加上动作表演。

(2)全班交流展示。

(3)教师总结评价。

4.letsquo;s sing “my family”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3)全班齐唱。

(4)教师让学生用其他词汇替换演唱歌曲,如“she is a teacher.”。

(5)全班交流展示自编歌曲。

5.homework

(1)自读第62页的内容5遍。

(2)把今天所学的歌曲唱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unit 6meet my family!

what is your job?

i am a...

what is his job?

he is a...

whatsquo;s her job?

she is a...

whatsquo;s your fathe’s job?

从“头”开始教英语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在现代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面临着社会需要的选择,中专学校的学生牢固地掌握英语知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件谋职武器,这也对我们职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规律,不断进行探索,才能够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的。

中等职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接受了一定的英语正规训练,大多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然而,通过起始阶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差异性很大:好的同学能比较顺利的朗读一篇短文,而比较差的同学则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一下子写不全,学生的学习目的、积极性也不一样。因而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的英语也只能从“头”开始教起了。

我这里的从“头”教起,并不指从字母或音标入手。英语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整体教学,我们应顺应这一语言掌握的过程,做到“听说领先,读写跟后”,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听是基础

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入水里去。这样,他最后才能够象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听就是让学生泡在英语的海洋中去。听是“说、读、写”的基础。听力训练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开始便用难度较大的教材,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很短小的小故事、小幽默开始,听听讲讲,学生便容易接受,积极性也易于保持。听力课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要一开始便打开书本,边看教材,边听内容,这样学生不过是脑子里过过场,留不下很深的印象。如果先脱离书本,学生肯定会有一部分内容听不懂,产生了疑问,并产生极力想知道不懂的这部分内容到底是什么的心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把较困难部分多放几遍,并且适当解释,给学生一个大概的理解,然后再翻书看教材,学生恍然大悟,这一部分的印象也就特别深。经过几次重复的听练之后,再把书合起来,让学生检查一下听的效果。这样学生思路一直跟着教师走,课堂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完成“听”这一基础过程,迅速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进行对话或者复述的练习,这也是对所听内容的进一步巩固。

二、说是提高

听懂了,经过大脑的思考,必然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口头的表达就是“说”。一般来说,初学者往往会有怕说错的心理障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从模仿入手,先跟着磁带或老师的朗读进行模仿,使其敢于开口,再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当学生取得进步以后,必须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我们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需要表达见解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学生回答中如果出现一些错误,我们应尽可能少地打断学生,让学生大胆地把自己所想的都说出来,然后再评估说的好与坏。这样一个阶段教学下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飞速地提高。曾经有这么一位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学唱的粤语歌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可一开口讲英语,便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经过调查,该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缺乏兴趣,所以对英语产生了厌倦心理。从培养兴趣入手,我先和他促膝谈心,首先问他学唱粤语歌是否懂粤语,回答:不懂;再问那是怎么学的呢,回答:跟磁带上模仿。我便告诉他,学习外语也是一样,先是从模仿开始,然后有了兴趣,自然就学得好了。另外还借给他几盘英文歌曲磁带。在以后的一次联欢会上,他模仿的一首英文歌产生轰动效应。从那以后,他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了,学习英语态度端正了。

三、读是能力

读指的是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志。职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没有高考的压力,所以学习英语的重点不必放在语法上,不必做大量的介语、冠词的填空。由于学生的职业已基本确定,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的肯定是大量的英文说明及文件、传真等,所以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一段文字的大概意思。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一些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主要是所选的材料难度太大,生词成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越读越没兴趣,甚至会丧失信心。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难易相当,长短适宜,有趣生动的文章,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阅读技术,加快阅读速度,再配上一些有关问题,检查阅读效果。我所教授的班级,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学习态度端正,也很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应该说是有余力的。我就结合他们的专业及现实情况,加强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训练。首先我改正他们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如阅读时口中念念有词,这很影响阅读速度,我便让他们在阅读时,人为地舌头顶着上腭,使嘴里发不出声来;有的同学阅读时头来回摆动,说明视线不够宽广,我就叫他们用双手托住头部,改掉这个坏毛病。就这样从短小的幽默到民间传说故事,又从产品说明书到合同、传真件,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练习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阅读速度,增强了阅读能力。

四、写是升华

对于职校生,用英文写作近乎不可能。但我们仍不能放弃培养写的能力。我认为,首先要使每个学生练成一手好的英文书法,这是最实用的;其次我们还必须使学生学会如何写自荐信、书信、通知等应用文章,这些对他们将来工作也一定会受益非浅。

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探析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大, 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一系列改革,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费时低效尤为明显。长期以来, 各级各类高校均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 社会上考试用书、学习辅导用书种类繁多, 老师和学生为英语的教学和学习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 但成效却不令人满意。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严重, 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因为口语水平有限或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而保持沉默;走出课堂, 步入社会后, 很多毕业生虽然获得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 但面对工作需要时仍然是听不懂、说不出, 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本文将从学生水平、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三个角度分析造成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

二原因分析

1.教学要求

20 世纪80、90 年代, 在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比较缓慢, 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1999 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明确指出:“基础阶段的教学时数应不少于280 学时, 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学期为一级, 每级约70 学时, 每周不低于4 学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英语水平, 促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社会各类学校、各界人士开始关注英语教学, 不少英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市场上各种英语音像制品、英语影片大量涌现, 英语电台电视频道相继开播, 再加上小学英语的普遍开设, 这一切都使得学生更早更好也更容易接近英语、学习英语。可以说现在大学新生英语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高。

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更深更专业的英语知识的需求和渴望。然而笔者通过对比2007 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与1999 年修订的《大纲》, 发现两者要求学生达到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太大区别。“2002 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8 级3300 个词汇, 这已经直逼《课程要求》中对学生一般要求的词汇水平。”显然, 《课程要求》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水平, 而不相符的要求势必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之一。

2.课程设置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王守仁 (2010) 说:“以打语言基础为教学内容的通用英语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教学份额会逐渐减少, 而特殊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教学和通识课程类英语教学份额会逐渐增多。”特殊用途英语主要是将英语作为工具辅助学习专业知识。中国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 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外语技能, 但若在大学阶段依然学习重复的内容, 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懈怠、兴趣下降或动力不足等状况。这样的心理状况也会造成英语课堂沉默的现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章振邦早在2003 年就指出:“随着我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 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做战略性调整, 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 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可以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当今多元化的社会, 单纯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已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而精通于某一专业外语的人才非常紧缺。目前,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还是通用英语占主体地位, 而国外大学、香港地区的大学一般都是特殊用途英语占据主体地位。

1999 年制定的《大纲》明确了专业英语的地位, 提出了成立由学校领导和专业英语教师组成的专业英语教学指导小组, 统筹、协调、检查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工作, 并规定了专业英语为必修课, 教学时段应不少于100学时。但2007 年的《课程要求》在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上指出:“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但该要求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措施或规定。这样会出现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 也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可见, 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需要尽早规范符合《课程要求》, 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指导。

3.教师素质

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对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深远。虽然《课程要求》提出“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等内容, 但并没有对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队伍建构与培训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这种要求的模糊性可能是导致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的师资队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据调查, 2006 年以前河南省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多半是本科毕业, 之后学校引进了大量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本科学历的教师经过努力也都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但也有一些教师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 导致教学质量较差。还有一些英语教师知识储备量不够, 在对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上无法实现完美转型。另外,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课外时间有限, 无暇集中精力进行教研以及反思教学。因此, 从整体上来说, 现如今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资历还比较薄弱,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结束语

《课程要求》在过去十余年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对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费时低效的问题更为凸显。因此, 《课程要求》有必要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下做出合理调整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大英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 从学生水平、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三个角度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所在, 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英教学,费时低效,原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蔡基刚、辛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与个性化——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的思考[J].中国外语, 2009 (2)

[3]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 2004 (5)

[4]刘子富.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浅析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1 (Z1)

[5]宋雅鹏.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6)

[6]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 2010 (2)

教学生会学英语, 学会英语 篇8

在深入学校听课时,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 老师把学生易读错、易写错、易做错的基本知识, 或词汇或语音或语法罗列在黑板上, 或印到片子上, 或呈现在屏幕上, 然后对学生反复强调, 再三叮嘱, 这是易错易混点, 又是考试热点, 同学们下课后一定把它们记住。试想:一个教师在课上还没有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变杂乱为规律, 轻松记忆, 学生课下哪有时间, 怎么去记住?

下面摘录听课时几则真实的案例留给我的思考, 和大家分享。

案例一:上课了, 老师要求学生把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拿出来, 内容是整理初中三年学过的有关国家、国家的人及该国家操说语言涉及到的英语单词。然后, 老师说着汉语, 让学生口背着英语, 其中一部分单词让学生写在了黑板上, 老师还不时纠正着、强化着部分单词的读音和拼写, 如Japanese的重音、America和American、German与German的词性和意思。最后, 老师用多媒体把所有国家名称展示在屏幕上, 一会儿领读, 一会儿让学生齐读, 半节课过去了, 老师开始用红色字体给学生圈划易错易混的词, 告诉学生, 这些词, 从初一学习时, 就容易出错, 下课后, 一定把它们记住。然而, 在接下来的实际应用中, 学生对America和American、Canada和Canadian仍然没有分清楚。

思考:如果我们一开始听写时, 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下列比较性板书:

China-ChineseJapan-Japanese

America-American Russia-Russian

India-Indian

Canada-CanadianAustrilia-Austrilian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 让学生借助China—Chinese这一组极熟悉的词汇, 去体悟:China拼写字母少, 词性、词义也少, 名词, 中国。Chinese拼写字母多, 词性、词义也多:名词, 中国人、汉语;形容词, 中国人的, 汉语的。以此类推, 其它各对词的记忆就会迎刃而解了。即使有特殊的, 像German和Germany;老师辅之以German中man作了“人”的暗示, 学生记忆也就简单多了。

案例二:老师带着学生进行课本复习, 进行中, 遇到be made of和be made from时, 老师问学生“能看出原材料的也就是物理变化的用……”, 学生齐声回答:“be made of”, “看不出原材料, 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用……”, 学生们做着不同的回答。

思考:再过几个月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了, 在紧张的考场上, 他们是否还能记得今天的回答, 我们老师为什么不在关键之处再向前引导一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哪个简单哪个复杂?of和from呢?”哦, 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 简单的物理变化使用对应简单的of, 复杂的化学变化使用对应复杂的from。老师这样处理, 既省时又清楚, 学生怎么能学不会呢?

案例三:老师上课听写“东西南北”四个单词, 不曾想, 学生表现不佳, 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是四个单词就是没记住, 拼写错误, 如:west写成weast, north写成nouth或noth, south写成sorth或soth;另一种错误, 四个单词学生确已背过, 只是west和east, north和south张冠李戴, 也有一部分学生, 写一个, 空着另一个没写, 当我问及他们为什么时, 他们说不敢确定哪个是哪个。

面对上述情况, 老师言不由衷说:“都听写几遍了, 到现在连东西南北还分不清, 一群二南昏”。学生低头无语。

思考:如果老师引导学生, 观察东西南北四词之外形, 很容易发现:west和east, north和south, 字母数量4对4、5对5两两对称工整, 这样, 学生就不会出现weast对east、noth对south的情形了。再说拼写, 学生混淆的焦点是分不清哪个字母开头表示哪一个方向。之前, 人们记忆的方法是, 用“东西南北”第一个字母拼起来构成“news”一词作提示, 但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引导学生, “南北”两个方向在地图上是“上北下南”, 再看“鼻子和嘴巴”, 哦, nose在上, mouth在下, “n”开头的自然是“北”了, 同时, mouth一词中的“ou”也对“南、北”两词中谁用or、谁用ou做了很好的暗示。剩下“东、西”两词, 让学生尽情想象, 自由发挥, 他们会想出老师想不到的很多法来, 如:左西右东, left对west;卫星上西天, w开头是“西”等等。联想让记忆插上了轻松高效的翅膀。

案例四: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归纳“fall”一词的用法时, 让学生翻译句子:“突然, 吉姆从自行车上摔落下来”。我在课堂转着, 意外发现部分学生做的句子的时态、主要短语都用对了, 却错写了“突然”一词, 将suddenly写成sudenlly或sudennly, 问及原因, 他们却说, 时间长了, 只记得有双写, 但不记得哪个字母双写了。这时, 听见老师又在强调suddenly一词拼写的重要性, 叮嘱学生一定记住。

思考:学生靠什么记住, 只能是机械重复。如果老师在学生学习英语一段时间后, 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几组词:

他们会发现:如果一个单词中含有双写的字母, 双写一定位于发短音的单个元音之后, 类似于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词尾双写的构成规则。这样, 杂乱变为规律, 大大提高学生英语记忆的效率, suddenly写成sudennly或sudenlly的情形也会大大减少。

陶行知说,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渔还是授人以鱼, 鱼儿有水方能活。老师的教注入了诸多巧的因素, 学生的学便有了许多妙的乐趣。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会做、愿意做的事从不觉苦。喜欢英语老师、喜爱英语学习的学生上英语课, 就像在英语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是一种享受, 英语学习的结果自然是轻松高效。学优生优在哪里?他们想学、乐学。为什么?他们能学会。为什们能学会。有法、得法!学困生困在哪里?他们不想学。为什么?他们学不会。为什么学不会?原因不是唯一, 但不会学、不得法者十之八九!

小学英语单词怎么教 篇9

一、故事呈现教学单词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中才有生命, 才容易记住, 才知道用法”。因此, 通过有趣生动的小故事一一呈现新单词, 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授grass, flower, lake, cloud, sky这五个单词时, 教师可将这几个单词编入这样一个故事里:One day, a rabbit is playing on grass.There are many flowers.The sky is blue.The clouds are white.Suddenly a tiger appears.He says:“Rabbit, I want to eat you!”The rabbit is afraid.It says:“Don’t eat me, Let’s go to a lake.”So they come to a lake.The rabbit says:“Look, it’s here.”The tiger really see a rabbit in the lake.He jumps into it.带有悬念的小故事十分受学生们的喜爱,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在故事中就学会了单词。

二、情景呈现教学单词

情景呈现法是根据即将要学的内容, 设计出一个情景。用中英结合描述这个情景,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融入到语言学习的情景中, 使之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如PEP四年级下册教材Unit 2中, 教师可将要学的新单词串联起来, 巧设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今天早上, 我6:30 get up, 吃过breakfast之后, 我就背着书包go to school。在早上, 我上了四节课, 两节English classes, 一节Math class, 中午, 在学校吃过lunch就午休了, 下午, 上了一节Music class、一节PE class, 一天的课程就结束了。我快快乐乐地go home, 在家里吃了dinner, 写完作业我就go to bed。此时, 教师抓住学生对陌生单词的好奇心, 巧设情景, 教学生边说边读, 这样的情景学生很乐意接受, 学生也很容易记住这些单词。

三、儿歌朗读教学单词

当教师发现学生感到疲倦时, 可以采用朗朗上口、生动形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儿歌来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既可以消除学习的疲倦,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如教学fat、thin、short、small等单词时, 教师可以安排学习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Two fat boys in the rain, 用大拇指代表two short mothers, 用小拇指代表two small babies, 这样不仅教授了形容词fat、thin、tall等, 而且进一步巩固了人称代词,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的思维也随着小小的手指活跃起来。

四、游戏活动教学单词

游戏是巩固单词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把要记忆的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可采用以下这些游戏形式教学单词:

1. 形说单词。即教师或同学不发声音只做口形, 让学生猜猜, 老师说的是什么单词。

2. 看谁读的快。即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人比赛读单词, 谁读的单词多, 谁就获胜。

3. 连字成词。即教师将字母顺序打乱, 让学生重新排列字母使之成为一个正确的单词。

4. 哪个单词失踪了。即教师将所学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趁学生闭眼时抽掉其中一张或几张卡片, 让学生说出少了哪个单词。

5. 改错。即教师故意将单词写错让学生改。让所学的内容充分“动”起来, 把静态的词、句、义变成学生的动态思维表现出来, 以高昂的情绪不倦地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推动学生从“苦学”到“学乐”进而到“乐学”进而到“乐学”。

五、简笔画辅助教学单词

简笔画是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很短的时间内塑造的形象。简笔画尽可能清晰地表达思想, 传神勾画出事物的特征, 风趣幽默, 生动直观, 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教学jogging和running的区别时, 教师边讲边很快地在黑板上画两个人走路的不同姿势, 让学生在赞叹之余, 直观地欣赏了他们的区别, 很快就理解它们。又如教学单词dog和cat时, 课本上出现的是狗和猫的图画。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每人画一幅dog和cat的图画, 学生边看自己的图画边拼读单词, 顺便在图画旁边写上单词dog和cat。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学习一些实物的单词时, 如apple、pear、egg and so on, 教师可让学生把这些实物带到教室, 并帖上写有apple、egg、pear的标签, 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直观实物教学单词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语言环境固然重要, 但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 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实物辅助教学更为重要。如教学英语PEP四年级下册教材Unit 3Is this your skirt?时, 英语单词的学习很贴近生活, 教师使用直观教学法, 将学生引入新课。课前教师可准备一个装有不同颜色的衣物———衣服、裙子、鞋子、袜子等各一的黑色袋子, 走进教室, 学生会觉得很奇怪, 总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这时候,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件红色的毛衣, 一条蓝色的牛仔裤, 一条白色的长裤, 一条绿色的短裤, 一双黄色的袜子, 一双黑色的鞋子。画好之后, 教师将单词sweater、jeans、pants、shorts、socks、shoes写在相对应的简笔画下之后, 将黑色袋子里面的衣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时学生会更加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些单词的读音。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辅助教学, 学生对所学单词学得快, 记得牢。

七、新旧结合教学单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已经掌握和积累了一定量的单词, 那么, 在接触单词时, 如能有效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归纳总结, 以旧带新, 学生学起来就觉得更轻松。如在英语的学习中, 经常出现一些复合词, 这些词是由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词, 这类词的学习, 教师可用曾学过的两个单词分开讲解。让学生回忆单词, 并告诉学生两个单词组合起来可以变成中另外一个新词, 再让学生猜猜形成新单词的含义, 最后讲解单词。如class+room=classroom、play+ground=playground、pencil+box=pencil-box。

八、造句教学单词

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或者刚学完几个单词后, 教师利用“中英掺杂”的造句方法, 使学生学习并巩固所学单词。造句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很相似, 不同的是, 情景教学是一篇短文, 而造句教学是一个句子。在学生初步认识单词之后, 教师让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 造成一个句子。如单词teacher、student的造句是:Teacher教student学习知识, Teacher教得好, student学得好。用这种方法, 学生既练习了单词, 也学习了写作。

九、分音节教学单词

随着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 学生的年龄也在逐步增大, 对英语的学习难度也慢慢在提高。词汇量在渐渐增多, 出现了较长的单词。本来在记忆这块, 小学生就觉得记忆单词很难。长单词的出现, 又增加了难度。如果教师用分音节教学传授学生知识, 并记忆这个单词, 那么, 难度就相对降低了。如butterfly:btterfly washroom:wash-room watermelon:water-melon。

十、动中教学单词

所谓“动”包括:看口型猜单词;开火车, 说单词;表演, 练单词;单词接龙, 写单词;看图记单词;拼拼记单词等。如学习了PEP四年级下册教材Unit 6 At a farm后,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互动以“开火车”的形式忆单词。每个学生一个单词, 用最快的速度轮到第二个同学, (前后同学所说的单词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在其中学生可以根据单词的含义比划一些相应的动作, 做得好的掌声鼓励。教师也可以经常使用分组比赛的形式, 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单词。这种让学生分组比赛的方式, 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开发自己的大脑想单词, 记单词, 也培养和锻炼学生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

创设情景教学英语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法,创设情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情景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师日益青睐的教学手段, 因为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篇的分析理解能力。而倘若缺乏具体的情景, 学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训练和语言实践, 因而难以形成语言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直观生动的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语语言传递情景

情景教学中“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非常重要。教师以生动、活泼的英语语言对特定的情景进行描绘, 可以指导学生的认知活动, 让学生对此情景有更加鲜明的印象从而更兴致盎然地去感受, 去品味英语语言的妙趣所在。缺乏语言环境是英语学习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因此, 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十分有益且必须的, 学生能在45分钟的英语课堂里, 充分领略英语语言创造的语境, 提高英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能力, 培养自身的语言交际能。

二、图画再现情景

图片、图形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教具。有些学习内容运用图片、图形直观、便捷、生动, 因此图画在教学中能发挥其它教具无法比拟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有关farm这一主题时, 可以用图画来展示农场上的tractor、horse、cows、field、pigs、ducks等, 而不可能将实物带进课堂。简笔画因其线条简单, 生动活泼, 易学易画, 省力省时, 趣味性强, 绘制方便, 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启发思维等特点, 因此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三、问答讨论情景

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问答讨论活动能够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并具备提供反馈信息的教育功能。学生在问答过程中, 积极思维, 积极参与, 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拓展所学的内容, 也能为新课阅读理解奠定好的基础。讨论和辩论是更高层次的交际性情景,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 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电教媒体演示情景

近来年, 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幻灯、录音机、电影等, 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为进行情景教学提供了尤为有利的条件。借助这些现代教学设备, 可以演示各类英语材料, 并营造相应的氛围, 让学生从视、听、说等各个角度去充分体验和感受各种情景, 充分培养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运用录音机, 营造学习氛围, 训练听力;运用幻灯投影媒体, 展示作文和作业;运用电视录像, 创设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运用语音室, 创设相对独立的学习环境及提供师生交流的机会;多媒体电教手段的运用, 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凑自然、层层深入而又不失其轻松活泼之情境。

五、实物展示情景

单词教学可由实物来呈现其意思, 比如水果糕点、服装鞋帽、文具书刊、小玩具等。一些形容词也可以由实物来呈现其意思。例如, 可利用破杯子、坏玩具来介绍broken。一些常见的有相对意思的形容词, 也可以通过实物对比来呈现其含义, 如thick---thin、tall—short、full-empty等。

六、直观呈现情景

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社会情景, 带入美丽的大自然, 或从生活中选取某一特定场景作为教学情景, 有意识创造一种语言环境。例如:在教学人教新课标Unit 2 TheOlympics Games这一单元前, 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体育场或模拟比赛现场, 让他们学习有关词汇:the 100-metre的race, high jump, long jump, relay race, staning line, lap等。学生在耳闻目睹, 直观的感受之后, 再学习课文的内容, 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教师还可以把教室布置成有一定英语氛围的学习园地;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校园英语广播, 组织英语俱乐部;在学校校园各个角落写上各种英语格言;开办英语之角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无时无刻不在身边, 由此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七、体态语言展现情景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在交际过程中, 用以辅助语言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通过体态语言设置情景, 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准确、清楚地领会教师的意图, 有助于他们准确无误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涵义。

八、角色扮演情景

在中学英语课本中, 每个单元都有一定量的课例, 学生能通过扮演角色, 重复对白来重现课文内容, 由此达到从模拟交际向真实交际过渡的目的。此类活动趣味盎然, 气氛活跃。教师在处理一些情景生动的阅读课、对话课时, 都可以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式。例如, 在学习新课标必修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note时, 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活动, 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 表演起来会更加流畅自然。通过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表演, 学生潜移默化地把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自然的英语语言交流活动, 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同时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英语情景, 从而使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机构教育下一篇:实践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