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教学

2024-05-09

小说的教学(精选十篇)

小说的教学 篇1

困境一:学生喜欢阅读但不喜欢鉴赏。高中生喜欢阅读小说, 但却不喜欢学习小说, 难道是选文的原因吗?不是。入选高中课文的小说, 哪篇不是吹尽黄沙方始得的“金子”?许多学生先饱眼福即是明证, 而由课文小说改编的影视节目, 学生更是“津津乐看”。可见, 原因得从阅读和鉴赏之间的差别中找。我认为, 学生喜欢读小说, 因为有文本自由选择权, 更把读小说当作一种消遣, 但不可否认, 大多数学生所好所迷的是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而鉴赏小说, 得阅读已定的文本, 成了学习任务, 心情自然不轻松。倘能入其港、品其味, 可能也会乐此不疲。可惜我们的小说教学却缺少这样的魅力, 学生只好“偷着乐, 明着困”了。

困境二:教师重分析轻品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习惯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分析课文。在小说教学课堂上, 则表现为析情节、析人物、析环境, 堂堂如此, 课课一样, 忙得不亦乐乎。而所谓的“分析”, 大多建立在学生阅读小说初步印象上, 进行演绎式讲解。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老师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提问: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则以堆砌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稍好些, 只不过再让学生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至于人物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心理可不去揣摩, 言语特色也不去品味。架空分析, 学生有入宝山却空手而归的遗憾;囫囵吞枣, 学生因尝不到味道而食欲不振, 甚至厌食。

小说教学的尴尬处境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小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打开小说教学的另一扇门呢?笔者认为, 小说教学应合理运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运用单元整合法, 感知小说魅力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而“所谓教学单元就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教学实施单元”。有鉴于此, 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体例, 以“为我所用”的原则重组教材, 应是教学内容陌生化的重要对策。笔者曾以品味高中小说人物对话艺术为教学目标, 有意选择富有生活化内容的人物对话作为教学内容。《祝福》, “我”回答祥林嫂时含糊的饰词;《边城》, 爷爷通过讲翠翠母亲的故事委婉地教导;《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谢绝邢夫人苦留吃饭时的回话……撷取人物片言只语, 在感受人物性格的同时, 让学生感受生活本真美。

又如, 在完成必修五小说单元的教学任务后, 我试着改变授新课时关注人物的视角, 从人文视角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重新探讨祥林嫂、别里科夫、翠翠、杜十娘等人物生存境况、复杂性格、奋斗历程及作者对小人物的态度。于是读懂了祥林嫂无奈的反抗, 别里科夫“害怕出乱子”, 翠翠懵懂的爱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感受小人物辛酸、无奈、奋争、绝望的命运, 自然对人物有更进一层的认识, 在深入理解中领悟了作品蕴含的更为深层的内涵。挖掘作品, 重新整合作品, 让学生感受新鲜空气。

二、运用一线贯穿法, 优化小说教学

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而言, 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 在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课文, 就必然面对一个取舍的问题。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化繁为简, 提高效率呢?我认为采用把一篇小说的知识点化零为整, 一线贯穿, 提纲挈领, 来优化小说教学,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线串珠法, 即通过一条线索, 把与该线索有关的人和事贯穿起来。只要善于抓住关键“线”, 就会起到“牵一线而动全身”的效果, 避免支离破碎的、面面俱到的繁琐分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 我从标题入手, 以别里科夫的死因作为“线”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别里科夫自杀而死, 有人认为别里科夫因病而死, 有人认为别里科夫因与科瓦连科吵架后气死, 有人认为别里科夫因华连卡的笑声而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找出论据, 展开讨论, 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作品, 除紧密围绕情节进行查找、深入挖掘论据外, 甚至连一些关键的词语都不放过。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 展开辩论, 唇枪舌战, 各陈己见。精彩的发言,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直到下课, 学生还感到意犹未尽。“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讨论题的推出, 起到了一线贯穿的作用, 随之而来的字词教学、人物性格分析、主题归纳、写作特点总结等全都被带动起来,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取比较鉴赏法, 深化小说教学

中学阶段的小说教学, 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对文学形象作出自己的理解, 对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技巧作出简要的赏析。具体到教学过程中, 应该深层次地回归到作家本体, 学习作家如何组织、选取材料和运用语言的妙处。我们可用比较阅读法,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提高鉴赏水平。

比如, 教学《边城》时, 我让学生比较《边城》与《受戒》在行文风 (下转第133页) (上接第132页) 格上的异同, 设计了几个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进行比较鉴赏。

通过比较就会发现《边城》和《受戒》二文有相通之处:都意在表现一种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 为人类的“爱”作一份恰如其分的理想化的说明。但两者又有不同之处:虽都是自然美, 但表现形式不同, 一种是《边城》中翠翠和傩送感情朦胧的碰撞, 同时一个女孩却又为双子星 (二兄弟) 含蓄的凝视所萦绕, 青春的萌动, 偶然的伤害, 凄美无声又似无尽的结局, 在人际和谐, 世外桃源般的边城环境下, 更令人回味隽永。另一种即《受戒》中明子与小英子之间活泼、健康、自然的美。既像少年稚嫩情感, 又像青春心理必然的波澜,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感情纯洁、真挚, 孕育着少年特有的生命力。

“比较出真知”, 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自我解决问题, 这尊重了学生的能动自主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运用比较鉴赏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学生个人手头资料、知识积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加上课堂时间的限制, 学生之间必须加强合作———充分交流、切磋, 共享信息资源, 相互启发。

四、运用与时俱进法, 升华小说教学

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 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不断从小说文本中发现新问题, 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 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所作所为, 学生现在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不过, 从这个人物的身上, 可以挖掘出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人类共性的因子。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 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这样既能活跃课堂, 又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在文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感悟, 进行个性化审美。”因此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从小说文本中感悟生活。

小说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 篇2

【摘要】

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考和鉴赏课文的过程。“长文短教”事实上就是一种寻找教学目标切入点的办法。精彩的小说,吸引学生的往往是生动的人物,精彩的情节,这些都可以当做切入点,进行适当的探讨。尤其是最吸引学生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作为该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说鉴赏与教学、人物、切入点、目的性

语文学习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其收效从来就认为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翻开各种教学参考书,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条分缕析,看似周全,然而一节课真正能够获得的收益又有多少?无法落实的目标,只能沦为空谈。这样的情况,在小说或者戏剧类单元的课堂上尤甚。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文章太长,教师希望面面俱到,但是花费一周时间,学生仍然陷入如同泥沼一般的文本中间死扣字眼,无法抽身。那么,如何在小说类单元中找到突破口,将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下面将以高一语文课本为例,对小说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确立鉴赏目标——人物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①一篇好的小说,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鉴赏。如何学习鉴赏,必然是语文课堂上所要讲授给学生的内容。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而繁复的鉴赏技巧,又岂能在短短40分钟之内倾注给学生?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②《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特别提出鉴赏的分门别类,因为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思考和鉴赏课文的过程。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经常可以听到关于“长文短教”的讨论。这里的“长文短教”事实上就是一种寻找教学目标切入点的办法。精彩的小说,吸引学生的往往是生动的人物,精彩的情节,这些都可以当做切入点,进行适当的探讨。尤其是最吸引学生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作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学生非常容易引起足够的兴趣,并且很快能概括出一个“怪”字。这个鉴赏目标源于学生的事先预习,也在教师的预想范围之内,具有主体性和典型性的双重特征。

有些课文则不那么简单。如《祝福》,学生仅凭初读印象解析,不仅很难读懂,甚至还有可能读出鉴赏内容的偏差。教师往往在教学前期做了大量的背景资 料准备工作,力求从其思想世界中具象化一些可以分析鉴赏的意向。但是,鲁迅使他的文字变成了个人精神世界深处的真实写照,而必须通过人物个体自我内部的深处,吸收和转化为自我的主体世界种的有机因素。③对于这样的文章,要解析的恰恰也是人物形象。小说里有那么多的角色,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旦找准了切入点,整堂课的目标自然明晰。

也许有些教师会提出,环境描写和情节描写同样重要,为何不可作为教学目标呢?的确,一篇完整的小说,各要素缺一不可。但是课堂所要呈现的,仅仅只是鉴赏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人物鉴赏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易提起兴趣的。良好的兴趣,是成功课堂的基石,也是在日常教学中获得直接收益的根本条件。此外,相信广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解析出其他内容,可谓事半功倍。

二、找准研习目标——比较 单元有了适当的切入点,课堂也更需要可操作的切入点。简单地说,这一切入点就是课堂的研习目标。时间是宝贵的,能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到鉴赏和研习的方法是最为关键的。解读文本所需要的是就事论事,不是上寓言解读课,亦无需盲目拔高。而最直观、最易于操作的研习方式,莫过于比较。对比阅读,或者比较阅读,对语文教学而言并不陌生。然而,这里的比较,不是教师简单点拨两个句子,学生对比两个文段就能完成的。既然比较已成为整堂语文课研习的核心,必须要有支撑这一核心的重要框架。比较多层面的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比较时需要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相似文本的冲动。这固然与教师的课堂调度能力有着紧密关系,但更与课前的目标设置有关系。《荷花淀》一课,教师通常会以水生嫂的行为前后变化以及人物语言为重点,加以比较,这是很有代表性的课堂设计,但却不是最有可行性的课堂设计,其根本在于任务的不明确。有时,任务过分明确,教师所担心的是课堂效果的整体性被破坏,而任务不明确又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之中出现失误。此时,抓住文本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前面在鉴赏目标之中已经确立好的“人物”,此时正是充分发挥的根本。如某一次观摩课时,同样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有的教师对于人物的性格始终以探究内心深层的想法为线,问题的设置也多围绕此展开,如归结出别里科夫的“可笑、可悲、可恨”,就一直围绕此来解读情节。即使是一个小问题,也不忘回到原处,深入探究。可以说是“线性”非常强的一节课。教学目标呼之欲出,学生学得明白,课堂效果极佳,师生双赢。当然,在对待《边城》这样有前因后果的节选小说时,教师的切入点就不仅仅是比较人物本身的特征那么简单了。但是,对待这类课文,研习的目标同样可以“比较”出来。只要教师能够找到能够撑起课文的某一点,整堂课的目标会随之明确起来。如翠翠和爷爷的言语对比,都是极佳的要点,分析起来也能让学生 接受。在挖掘人物角色的同时,更不要忘记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在关于小说解读的新研究不少,将其适当引入课堂甚至确立成比较的目标,当然可行。但是过分偏重于新研究,新解读,反而不利于学生去理解文本。毕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直接受益人也是学生,课堂效果的直接反响,必须要到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去挖掘。此外,艺术特色的贯彻,是应该放入比较之中去探究的。在新课标中,关于文本的艺术特色分析已有选修课,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高考不无关系。在课堂上,选取好的切入点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离开对于文本本身艺术特点的探究,也不能只论艺术特色而不论其他。二者如何结合,目前仍然是一个问题。

三、回归文本目标——品读 对许多教师来说,课堂目标的确立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选取,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让其游移到文本之外。即使涉及到对具体词句的解析,也只需要立足词句即可,综合感受让学生自主去讨论总结,最后再由教师点拨,不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进行抽象加工。在各种多媒体手段充斥的课堂,真正实现回归文本,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的内容,基于此再进行延展,其实并不容易。当然,并不是小说教学的“长文短教”就无法进行文本的深入探究,重点在于,探究时是否仍然抓住了文本本身的含义而不是教师已引申出的既有结论。

事实上,在小说教学中,同样强调着“读”的概念。“心思”——语言——文字,这一种以存在为根源又时时刻刻往返相通的思想,构成了文学的基本鉴赏要点。④经过前面若干环节的洗练,此处的“读”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泛泛而读,而是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品读。有教师为追求课堂的热闹效果,反复让学生读,气氛好则好矣,学生也多有体会,但不加品味地读,恰好暴露出了教学目标的缺失。真正的品读,并不应该设置于课堂教学的前半部分时间之中,而更应该放在稍后的时间。学生反复地读,既是对鉴赏的强化与反馈,又是对文本的深化与体会。在反馈环节,与其用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探究将好不容易贯穿成线的教学目标继续发散,还不如继续从目标落实着手,唯一放开的是读的形式。当然,书面练习也可以当做“读”的检验。因为只有学生用心去品,才能够写出内容。不少教师喜欢用“谁害死了祥林嫂”或者“别里科夫死因报告”等较为新颖的课堂模式去引导学生,其实也是“读”的另一种体现。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并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精彩的语句表达⑤,也正是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

诚然,终身学习制度使得语文的母语地位不断得以巩固,由此诞生的更有学习目标的长期性和收益的缓慢性。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学习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但是,假若将教学效益的衡量贯穿到日常教学当中,以“长期”“终身”为托词,而忽略了日常目标的树立,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对于高一小说单元教学 目标的初探,仅仅是课堂教学之余的些许尝试,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如何,还需要全体语文教育战线的同仁共同努力。毕竟,无论何时,只有目标明确的教学才可能称之为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③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6页;

④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5页;

“读”起来的小说教学 篇3

小说的诵读要呈现出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局面,实现以读促学的目标。诵读方式应丰富适用,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配乐读等可择需而用;诵读的地方应精心挑选,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更要选择能带动对文本理解的。这种诵读,不仅是在技巧上作些努力,更是要把诵读当作手段,在读法探究中直指作品的思想感情、字词句段篇,完成教学的部分目标乃至全部目标。正如钟嵘在《诗品》所说:“诵读重在玩、重在味,需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

具体做法如下:

一、读环境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它对于表达文章主旨,表现作者思想,塑造人物形象都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若能抓住该环节,指导学生有效诵读,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是一位文科八年级学生的一段内心独白,其手法新颖怪特,其主旨深邃含蓄,所以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若能让学生意识到伯尔在描写环境时的良苦用心,进行诵读玩味,那文章的所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教学步骤如下:

首先让学生找出普鲁士文科中学有关环境布置的明文规定进行全班集体诵读:

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为:《美狄亚》挂在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挑刺的少年》放在二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恺撤、马可·奥勒留和西塞罗放在过道里;尼采挂在楼上——楼上的学生已经学习哲学了。还有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一幅多哥的彩色画。

通过诵读,学生对普鲁士文科中学的校园环境有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再引导学生在7、8、9段中找出异于这些规定的地方,然后进行诵读,要求每位同学至少能声情并茂地诵读其中的一个地方;然后全班再把这些地方集体诵读,要求能够再现作者写这篇作品时的心境。这些异于常态的布置总共有四处,学生都做了自己的处理。①色彩斑澜、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②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③这里有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的老弗里茨像,他目光炯炯,身着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④没等担架拐上第二道楼梯,我就看见了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顶有个很大的金色铁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石雕。

第一处重读了“重甲胄武士”,把“色彩斑澜、威风凛凛”这几个词语读得得意洋洋,把“像只大公鸡”读得滑稽可笑。第二处重点处理了“希特勒”,进行了拖音拉长。第三处重读了“军服”,拖长提高了对“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大星章”几个词语的诵读。第四处重读了“阵亡将士纪念碑”把“金色铁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石雕”读得听似庄严凝重。

学生在作出自己的诵读处理后,笔者及时进行了追问,为何这样处理?学生自然就讲出了这些是统治者在向学生灌输军国思想的标志,学校本来是学习之地,但是现在却特别醒目庄重、浓墨重彩地挂了“重甲胄武士”“身着军服的老弗里茨像”“希特勒”,摆上了“阵亡将士纪念碑”,统治者的用心昭然若揭。

分析到此,其实已经完成了对中心思想的解读,后文中为什么在“我‘听来炮声那么惬意高雅,“我”为什么小小年纪不想着好好地活下去,却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到石碑上等这些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因为“我”已经受到了法西斯思想的毒害。“我”用六种字体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其实也是统治者向青少年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思想,要他们去当炮灰的一个明证。

二、读语言

察其言,观其行,然后知其人。作家在小说中常常借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构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因而,对于人物语言的多次诵读揣摩,是理解人物,感悟人物的关键。

如《边城》中的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生的理想化身。解读翠翠,就是解读文本的关键。若要认识翠翠其人,无疑要从她与傩送相识时的那段对话入手。因此,没笔者在教授时就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相遇时的这段对话,非对话部分让全班一起诵读。先让女生在下面尝试着读翠翠,男生读傩送,然后自告奋勇或推举组成两组,进行对战演绎。

“是谁?”

“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误会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正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那黄狗好象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问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第一组同学演绎的翠翠纯洁轻盈、空灵清雅,语调清脆似空谷莺啼,眉眼含情似幽兰泣露,傩送刚毅睿智,若岳云重生。第二组同学演绎的翠翠纯洁中带着固执,语言干脆利落,稚嫩的脸蛋上写满了倔强,傩送仁厚慈爱,似一位兄长。

不同的读法其实就代表了同学们对翠翠人格形象的不同理解,但共同点都是大家认为翠翠是纯结天真可爱质朴的。

接着笔者又补充了一段文字,让全班以一种脆生生的语调集体诵读,以便加深对翠翠的认识。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同学们脆生生地读完之后,对翠翠的纯洁与清雅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后文有关她对爱情的专一,痴痴守候、苦苦等待就不难理解了,进而更明白了沈从文创作这一作品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翠翠正是这一人性美的代表。

三、读动作

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彰显着人物的思想状态和作家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解读小说文本时,若能积极引导学生诵读相关动作描写的语句,就可以从中感知人物的命运,体悟作品的主题。

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作品揭示了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深情地讴歌了人性的坚强。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一主题,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笔者挑选了索科洛夫和凡尼来相遇及后来共同生活的情景和学生一起诵读,诵读内容经过了整合。

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脑门,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仓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在我的身上,全身哆嗦,好像风里的一根小草。(生读)我的眼睛里上了雾,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居然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怪事!但我还是不由得冲到水沟里,弄得发动机也熄火了。在眼睛里的雾没有消散以前,我不敢再开,生怕撞在什么人身上。就这么停了有五分钟的样子,我的好儿子还一直紧紧地贴住我,全身哆嗦,一声不响。我用右手抱住他,轻轻地把他压在我的胸口上,同时用左手掉转车子,回头向家里开去。(师读)

我跟他睡在一块儿,好久以来头一次安安静静地睡着了。不过夜里起来了三四次。我一醒来,看见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可乐了,简直没法形容!我尽量不翻身,免得把他弄醒,但还是忍不住,悄悄地坐起来,划亮一根火柴,瞧瞧他的模样儿。天没亮我就醒了,不明白为什么感到那么气闷?原来是我这个儿子从被单里滚出来,伸开手脚,横躺在我的身上,一只小脚正巧压在我的喉咙上。跟他一块儿睡很麻烦,可是习惯了,没有他又觉得冷清。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师读)

第一段写战后“父子”重逢的情景,前半部分语调要清脆稚嫩,要读出一种激动和喜悦,笔者挑选了班上一个比较纯洁幼弱的小男孩来读,在原场面的还原中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后半部分由笔者来演绎。

第二段写“父子”同床而眠的情形,它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父亲呵护幼儿的情形,读起来要缓慢而深情,要读出一种怜惜,特别是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读得柔柔的,软软的,考虑到学生没有这种经历,已为人母的我,作出了范读。

学生固然是诵读的主体,但教师的适时范读也是必要的。正如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所写:“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经过师生交互诵读,学生已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是多么需要家庭的温暖、心灵的呵护,两颗饱受摧残的心灵碰撞在一起,当然会比亲生父子更像父子了。那么对主题的解读自然就顺利完成了。

四、读肖像

文学作品中的肖像不同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有一个直接感官印象,它需要读者慢慢地去体悟,西谚有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教授小说时,应抓住作品中的肖像描写,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诵读感悟。

如泰戈尔的《素芭》是篇可以当作诗歌来读的小说。文笔清新美丽,情蕴感人至深,段段都可作为诵读的典范,但若都拿出来诵读,显然是课时所不允许的。于是我在上课时就挑选出关于素芭肖像描写的文字指导学生诵读;尤其让学生关注对素芭眼睛的描写。鲁迅曾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素芭那双垂着长睫毛的大黑眼睛,恰是和她的灵魂深深相连的,关注她的眼睛无异于了解她整个人。

素芭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却有一双缀着长长睫毛的黑黑的大眼睛;她那两片嘴唇在表达某种感情的时候,宛如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

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时而犹同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视着什么;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哑人有生以来除了面部的表情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语言了。他们眼睛的语汇却是无比丰富、无限深沉——就同大海一般深沉,就像蓝天一样清澈。从日出到黄昏,从黎明到黑夜,又从黑夜到清晨,自由嬉戏的阴影世界和孤寂大地是那么庄严,那么静谧。正因为如此,寻常的男女孩子都对她怀有一种敬畏心理,不敢接近他,不敢和她在一起玩耍。她犹如寂静无声的晌午,无声无息,无亲无朋,孤寂地伫立着。

这次的诵读笔者并没让学生们上来就读,而是先进行了如何诵读的讨论,然后再进行指导,其实学生在思索如何诵读时已经完成了对文本的部分解读。最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素芭如清灵得河水般让人怜惜,如娇嫩的新叶般让人爱怜,她是泰戈尔心中最美丽最温柔的女性,所以第一段文字,应以轻快的节奏、柔美的声音进行诵读,要读出一种清新柔雅的感觉。第二段文字中六个“时而”的句子,要读出一种对比,一种变换跳跃,要读出素芭内心的渴望、热情、忧郁和感伤。第一组两个“时而”应读得干净利落,第二组前半部分高音上扬,似烈火燃烧,后半部分低音下沉,似火苗熄灭。第三组前半部分要读得舒缓沉静,似若有所思,后半部分要读得快速急促,似箭飞出弦。后文中“如大海一般深沉”要读得沉稳有力,“如蓝天一样清澈”要读得清脆透明。“无声无息,无亲无朋,孤寂地伫立着”,读时要进行拖音拉长,语调要哀婉忧伤。

学生由素芭的眼睛可以感知素芭是一个如水般明净,至纯至真至美至善的女子,她在用自己的眼神表达着对世界的感悟,她比任何一个会说话的女孩子更会说话。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不能获得人类的理解和关心,甚至她的母亲也把她视为自身的一个污点。她只能在自然的怀抱里得到慰藉,在和小动物的交谈中排遣孤寂。这是多么浓重的悲凉!

由此,学生就能体悟到泰戈尔创作这篇作品的目的,他不是在创作一个美丽的童话,而是要揭示印度女性的悲惨命运。那么,对那个有争议的故事结尾也就有了明确的解读。“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她的丈夫不是重新接纳了她,而是抛弃了她,另娶新娘,轻松的笔调背后是深沉的悲伤。

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言道:“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恰到好处,丰富多彩的诵读会让小说课堂灵动飞扬起来,实现以读促学的目标。当然,以读促学,并非小说教学的唯一模式,它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语文教学模式,它只是一个支点,一个媒介,运用得当,将会让小说课堂教学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连元.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商友敬.语文教育退思录[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小说的教学 篇4

不可否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人也根本不承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存在严格的区别。正因如此,很多人在教学小说的阅读时,往往也采用教学一般的记叙文的方法,这是很不恰当的。

我认为,虽然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很相似,但毕竟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形式,教学时必须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才行。区别的具体方法,就是要针对小说的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作品。

小说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所以,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就应该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

具体的步骤是:

第一步,教学生初读作品时,要明确该篇小说作品的小说三要素具体是什么,教给学生寻找和区分三要素的具体方法,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情节是什么,人物活动的环境在哪里。比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主要人物是孔乙己,故事情节就是他的一些生活片断,环境就是咸亨酒店。

第二步,再读作品时,要教学生深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构成和人物活动环境的要素。首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不同,其性格特点也就各不相同。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清高迂腐和懒惰成性,周立波的《分马》中郭全海的大公无私和老孙头的圆滑世故,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善变和媚上欺下,等等。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把握住其典型意义。其次,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把握,就是要把握小说有几个故事,或者由哪几个情节构成。比如,读鲁迅的《故乡》,就应该分清整个故事就是由“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三个情节构成的。有的只有一个故事,往往是由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环节构成的。第三,对于环境的把握,一方面要分析是属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这个环境有何突出的特点,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的环境就是咸亨酒店,这个环境里的人主要有穿长衫和短衣帮两大社会群体,这样就让人深入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两栖动物”式的中间人形象。

把握了一篇小说作品的三要素,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和主题思想,学生才易于读懂该篇小说作品,才能充分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鲁迅的小说《故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揣摩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昨天,我们带着问题预习了鲁迅的小说《故乡》,现在给大家2~3分钟时间,再翻一翻课文,也可以同桌间交流一下预习情况。

班级交流。

1、我是什么时候回故乡的?

二十多年前的深冬。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把第一、二两自然段朗读一下。

2、我为什么回故乡?

专为别老屋而来。

3、我大约在故乡呆了多久?

大约住了半个月左右。

追问,你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第二日,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等。

教师小结:

我们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就应该抓住文中表示时间或地点转换等的一些词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的理清文章的脉络。

4、我在故乡主要遇到了哪些人?

杨二嫂、闰土等(可让学生齐答)。

二、导入新课

在这样一个萧索的冬日,我为了变卖老屋,回到熟识的故乡,但是在短短的日子里,不管是故乡的景还是故乡的人,都让我感到悲凉和沉重。景的悲凉刚才已有同学读过了。那么故乡的人呢?我们先看看文中的杨二嫂。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杨二嫂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杨二嫂是个怎样的人?

让一到两位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能点出语言、动作,教师就直接点出,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人物。

如果学生读到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追问学生,你把这姿势给大家做做好吗?你觉得这种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呢?

如果学生讲到语言,请他给大家读一读,感受一下杨二嫂尖酸刻薄的语气。

如果有学生讲到对比,教师强调:把相关的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看,而不是孤立地看一个句子,一个词。

2、教师小结:

研究人物,我们不仅要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情,还要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这样能够进一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指着板书说)

三、我们用这种方法再来看看文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闰土是怎样的人?提醒同学,要前后联系起来看这个人物

(5分钟后)提醒大家,看完的同学,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同时,提一个更高的要求:先用几个词,概括一下闰土是怎样的人,然后简单说说你的依据。

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条理地阐述,先讲观点,再讲依据。

班级交流。

教师强调:希望回答问题的同学能够清晰地表明观点,并且有条理地陈述理由,这样才能让人听得明白。

四、教师小结,引出新的问题

从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内容,我们发现,我回到故乡,遇到的两个主要人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呢?

让学生再看看文章,找找变化的原因。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注释①

教师点拨:

同学们不仅能仔细阅读课文,还能借助注释来找变化的原因,这很好。但是同学们说到的仍是一种生活现状,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着力刻画这种现状呢?

(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启发:

看来,同学们遇到了难题,其实阅读与我们生活距离比较远的作品,仅仅研读课文上的内容恐怕是不够的,我们要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还得寻求其他帮助。根据以往的经验,你会通过哪些资料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意图呢?

教师小结: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意图,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历史课本等途径查找作者生平、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等相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1、今天的作业,就请同学们用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2、在探讨过程中,恐怕不能忽略文中另一关键人物我,这用所学分析人物的方法,去探索一下我的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言行、举止、外貌、神情

写作意图 人物形象

高中小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6

一、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小说教学多依赖语文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当前,一些教师在小说教学课堂上多以自己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

其次,高中小说教学多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和考试成绩限制了学生进行小说阅读。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使用教条化的阅读方式去分析小说结构和要素,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性。

再次,高中小说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过于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偏离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阅读方式和阅读分析方面的指导,不应过于放任学生去自由联系,将现代生活中的不当娱乐成分带进小说阅读中,使得小说阅读偏离主题,分散了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关注力,让小说阅读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

二、小说教学的优化策略

1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思维

高中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能力和方向上的差异性,并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形成对小说阅读的独立见解和正确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去交流、讨论,并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思维,突破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队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对小说阅读的兴趣,重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

学生是进行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负责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在小说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处和疑问,并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完成学生对小说阅读的独立思考。

2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方式

语文教师要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理解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爱好,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品质。学生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经历不同,在进行小说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拥有不同的视角和方向,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融入了学生的个人感情,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灵活教学,不过分使用书本和教材的传统规定限制学生的思考和情感,不将教师对小说内容和特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启发学生用联系和比较的方式去进行小说阅读和理解,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小说,将学生个人带入小说情节中去体验人物的情感、分析人物的精神特色,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3教师应当主导小说教学的方向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需要把握住课堂的气氛和讨论、研究方向,不可以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不让学生在团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课堂的主题。小说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教师应当让学生结合小说作品的社会背景去做阅读理解和分析,不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过分强调个性和求新求异,失去了阅读小说的根本意义。

小说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深刻,常常表露出对当时政治制度的不满或者对理想生活的希望和追求,小说作品中的词语丰富、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小说中心思想喻意深刻。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抓住小说的主旨和线索,让学生去尝试分析小说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目的,让学生根据小说主旨和线索去一步一步思考和分析,完成对小说作品的学习。

4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信息

小说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小说的词语使用特色和小说的中心思想。学生要对小说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作者习惯、爱好和经常使用的创作风格、作者生活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背景与环境都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这些信息会有助于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风格。

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完成对小说特殊生词和复杂句子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小说作品,然后标注出不认识的词汇和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式,和同学彼此交流讨论或者由教师讲解、分析。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赏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确定小说故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环境,理清小说的重点发展线索和情节。

5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教师不应当给学生过多的阅读压力和负担,应该让学生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去赏析优秀的小说作品,从小说故事的阅读中寻找到快乐和积极意义。学生可以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更多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并通过对小说作品的思考和研究,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思想观念。这种对比研究的自主、独立阅读方式,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和水平。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特殊线索或者词汇,通过对线索或者特殊词汇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小说的主题思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和探究小说中蕴藏的多种复杂情感,开拓学生的阅读思路,让学生通过小说阅读建立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体验。

6分类阅读小说,突出类型特点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小说阅读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层面上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体会。小说作品依据字数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小说体例,也有的小说使用特殊的篇章结构或者叙述方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些特点,对小说中出现的主人公行为特征、性格特点、语言和突出情节,从微小的方面加以分析,分析小说故事整体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在凝练的语言中寻找小说主旨和情节线索。

小说的教学 篇7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一课一得,自主学习

小说阅读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文体。然而回顾整个高中教材上的小说,很多同学对小说的内容印象都不太深刻。究其原因,考试不考,教师的讲解很少创新。但是“小说鉴赏”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中的重要栏目,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重视,我们对小说鉴赏不得不重新进行审视。新课标在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阐释时,就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小说教学呢?如何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呢?

一、教师对教材要有整体意识

语文教材是一个有系的整体,教材与教材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册的教学内容。高中教师在讲解每一册的教学内容时必须对整个高中教材有全面的了解。然而长期以来,部分教师教到哪个年级就只分析这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很少兼顾其他年级的内容。这样做的结果是年重要基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学会一定的语感培养方法。(1)多读。如何进行多读呢?具体要求:一是读的遍数要多。即对于学习的课文,学生多读几遍,直至熟读成诵;二是读的数量种类多。即在学生所读的书中,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不管是儿童文学,还是古典名著;不管是教材中的,还是课外的,都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需要注意的是,在读的方式上,教师应告诉学生要想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感,就必须尽量采用朗读的方式;(2)多写。多读与多写是相伴相成的,“写”的过程可以牢记“读”的理解,更好地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如可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写日记。

4.开展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应当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要强调学生自主地、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实践表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级与年级之间的脱节,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有些内容高一讲,高二讲,高三也在讲。因此,若在阅读教材时,把六本教材看成一个整体,运用系统论整体规律备课,整体感知,那么,对教材的处理将是一个突破,将会让教学走出支解和片面理解课文的误区。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为例,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分别是《祝福》、《边城》、《荷花淀》、《装在套子里的人》,单元要求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第四册一、二单元为小说单元。第一单元为《药》、《项链》、《陈焕生上城》、《守财奴》,单元要求是小说主题的结构。第二单元为中国古代小说单元,分别为《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单元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第五册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阿Q正传》,第五单元为《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节选)。第六册为《红楼梦》节选单元,单元要求是小说的鉴赏。从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不难看出,从对小说最基本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分析到“小说的鉴赏”,教材在同一体例上是按照由易到难编排的。因此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只就本册书、单元进行备课。可以把小说进行分类,如现当代小说、古代小说、外国小说等。涉及一种小说体例时,要重点讲解该小说的鉴赏方法,从而当再次出现此类小说时,就可以通过复习回顾来略讲,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同时教师也要有的放矢,明确哪册书、哪个单元我所要解决的内容是什么。这样所上的内容才会有梯度。

二、重点突出,注重一课一得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鉴赏小说主要从小说的三个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去鉴赏评析小说作品。这种鉴赏方式几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一种方式,只要是小说就必讲这三要素,力图做到面面俱到,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抹杀了每一篇小说中独特的“个性”,反而面面不到。因此在小说鉴赏教学中不能平均用力,要找准每一篇小说的切入点,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该篇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个点入手操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策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语文学习中落实到具体的各项活动之中,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理想,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针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我们可成立识字兴趣小组,如“一字开花小组”、“词语接龙小组”、“自我展示小组”等,如此既能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识字、记词的意识,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还能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镕红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小学语文教学,

[2]吴永侃.关注学生的积累与提升[N].中国教育报,2004.

[3]张之平,武红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5.

[4]祁兵.扎扎实实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

晒晒我们的“习惯性细节”

宗丽芬

(溧阳市新昌小学,江苏溧阳

摘要:语文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它除了要在宏观上把握课改理念与精神实质外,更要在细节上实践新课程。语文课有很多的习惯性细节,如开篇的僵化有余,激励参与的急功近利,巡视指导的徒有形式等,它是背离“创新”的。而“教学方法创新”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创新”从何开始?细节。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实施新课程,需要创新,创新就体现在我们如何注意“细节”、改变“细节”之中。

关键词:细节习惯性细节创新最好突破?从而做到一课一得。

很多小说都有一根主线,以此为线索开展故事情节。因此部分小说鉴赏可以先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但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这是在小说鉴赏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确的问题。例如:在讲授莫泊桑的《项链》时,就可以以线索为切入点,小说是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以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组成全文的故事情节;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透过黛玉的眼睛把大观园里的主要人物一一带出。

此外,小说的语言是小说的生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从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如孙犁的《荷花淀》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展开故事情节。小说中的人物的语言主要采用“对话”形式展开。小说描写了三个对话场面:(1)夫妻话别,(2)商议探夫,(3)舟中畅谈。其中(1)“夫妻话别”是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上拓展训练,让学生用不同的性格来展现水生嫂对水生的关心,如可以用王熙凤的语气,也可以用林黛玉的语气。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了语言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再者,细节描写能很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如沈从文的《边城》,有四个细节描写很容易被忽视,“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翠翠痴痴地坐在岸边”,“她坐在悬崖边,很觉得悲伤”。这几个细节看似无意,但是却能很好地揭示翠翠内心的变化。翠翠所选择的地点是越来越危险,从而也能看出翠翠的内心是越来越不平静,表现出翠翠希望得到理解,但是却无人知晓,因而内心越来越矛盾,越来越无助。

小说鉴赏应该是千姿百态的,不能千篇一律,只有找准了小说的切入点,才能让不同的小说绽放不同的光芒,让学生在不同的小说中体悟不同的人物感情,从每一篇小说中都得到独特的感受。

三、把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任何一种教学都不应该是单向的。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极为关健的,同时教学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自主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上的“能学”,是以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的“想学”,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的“会学”,以及以学生的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学”。

首先,小说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最初的情感体验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师在讲解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这是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开篇的话。它告诉我们,细节,即使是再小的细节,也不容小视。

语文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语文课,除了要在宏观上把握其课改理念与精神实质外,更要在细节上实践新课程。因为每个课堂细节都承载着新课程的重量,每个课堂细节都蕴含着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尊重,更蕴含着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

小说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读,用自己的方法去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对小说的最初的情感体验。小说中的人物解析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学生对同一个人物在鉴赏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当然也会有疑问。教师不必在讲解上多下功夫,而要把力气放在阅读指导上,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阅读中感知、感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喜欢读什么,用什么方式读,怎么读,有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阅读实践,有机会展现自我,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

其次,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能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注意从思维能力上激发他们更多的思考,其核心也是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如《红楼梦》中,写了二十多个林黛玉和王熙凤的“笑”,这些“笑”有什么意味?再如《边城》中,描写翠翠坐在“白塔下”、“坐在溪边”、“坐在岸边”、“坐在悬崖上”,作者为什么变换不同的位置来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来引领学生去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最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却是疑问,“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兴趣盎然的激疑环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质疑可能是幼稚的、偏狭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这种质疑气氛,顺着学生发现的疑难问题,自然地组合、灵活地拓展、准确地点拨、巧妙地升华,学生上阅读课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质疑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提高小说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深入地了解教材,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课堂充满民主和宽松的氛围,让小说教学得到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7.

小说的教学 篇8

于漪老师曾在 她的论著 中表明:“无论是遣 词、造句、布局、谋篇,无论是记事、写人、状物、说理,都须臾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可见思维是多么重要。笔者便 以小说《远和近》为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

《远和近》是苏教版读本必修二中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故事充满着迷离与幻想。作品描述了一 个司机,他几十年如一日,开着列车往返于城乡之间,每当他拉响火车的汽笛时,总是看见一对母女在向他挥手。在司机的眼里,那片小镇绵亘在绿树中是多么美丽而浪漫,那对母女是多么勇敢、美丽而亲切。可是,当司机退 休后去找她们,发现小镇是多么陌生而萧条,那对母女也不是他原来感受到的能给予他力量的天使,她们憔悴、惊惧,并对司机非常冷漠。最后,老司机非常失 望地离开了她们。

编者将其编排在“意蕴隽永”专题,是指这篇文章内涵丰富而深远,能引发人 更多思考、更 多联想。《远和近》便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便是产生问题,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是运用现成的知识,而发现问题却需要思维的深入,想象力的开展。”于漪老师的这句话便是关于问题重要性的表述。孟子亦曰:“心之官则思。”心的功能 就是思考。学生不会思考问题就学不好。在这样 一个强调 终身学习的时代,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会思考问题是多么重要。《远和近》文章短小,但是读完它,内心会产生一长串的问题。这篇小说一开始便引人入胜:一个小镇,一条穿梭于两个城市间的铁路,一座明净整洁的小屋,一块块整齐的蔬菜地,一架葡萄藤,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作者为什么把环境描写得如此美妙呢?那个二十多年来一直开着列车的老司机,那个二十多年来一直站在小屋的后门旁并向他挥手致意的女子,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她们为什么总是向司机招手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 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向学生发问,而是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研读文本。当然如何研读文本,教师要有 所为,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研读: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边阅读边动笔,在课本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圈、点、批、划,然后将自己的疑问写在纸片上。这一举措便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能 力,对于学生 的终身学 习有很大 的帮助。

二、发挥想象的能力

列宁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于漪说“想象力是读书的重要能力”。可见,想象力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想象力的训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远和近》中,每当司机拉响火车的汽笛时,那对母女总是向他挥手,而且几十年如一日。读到这 儿,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有一长串的问号。而这一长串的问号便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契机。

母女为何要挥手致敬?

也许女主人公的确曾天天招手,但是在向她的丈夫招手,因为她的丈夫天天乘坐这列列车上班下班,她是一个忠实于情感和爱情的女人……

也许女人是一个盲人,她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而隆隆的火车声音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和美好的憧憬。她的招手是向着她永远不可企及的光明和希望……

也许女人的确招手,但是招手的原因是曾有一个亲人乘坐火车远行,她未能阻拦和未能相送,每天的挥手只代表她那遥远的祝福和深深的怀念……

也许女人是个大胆泼辣,充满幻想的性情中人,而单调的生活令她窒息,只有火车的声音和气势能焕发她的激情和活力,填补心灵的空白。火车能承载着她的希望驶向未知的世界。那是向希望招手……

也许她真的有意向火车司机挥手,但那是在向一个符号挥手,向一个远距离的审美“对象物”挥手……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母女向司机挥手这一细节,带领学生发挥想象力探寻母女挥手的原因。相信学生对这个细节都很关注,他们的思考会很积极,想象会很丰富。

三、比较研究的能力

从思维的类型看,可以分为形象思 维和抽象 思维;从思维的过 程看,可以分为 分析、综合、判断、推 理等。“而要发展学生这些能力,在教学时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于漪)。可见,比较阅读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当然,比较又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来看,《远和近》中,火车司机在列 车行进过程中,看到的小镇景色是迷人的,小屋环境是温馨的,母女是美丽的;而退休后来到小镇所看到的环境却是陌生的,母女却是憔悴的、丑陋的,打消了他先前想象的勇敢、坦率、深情。通过纵向比较,我们知道司机看景的角度发生了转变,先前是远距离观望,退休后是近距离观看。可见,远的是美的而近的是 丑的,距离产生 美。远距离的美景存在于司机想象中,而近距离的景便是司机眼前的现实中的景,看来理想是多么美好,而现实是多么残酷,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横向比较来看,《远和近》中,火车司机开着 列车穿梭于两座城 市之间,途中遭遇 的可怕悲 剧足以让 人崩溃,然而,一对母女二十多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的招手成了司机工作的动力,成了司机面对悲剧时的支撑。换一个角度看,每当司机拉响汽笛,传递这悠扬信号时,这对母女便会出现在小屋后面的门廊里并向他挥手。对于这对母女来说,司机友好的鸣笛声便成了她们困顿生活的理想世界,是美好,是希望。

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这样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到答案,而是要使思维模式由简单向复杂转化,即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看问题、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复杂的思维模式可以使我们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能简便快捷地有效处理,能以小见大,从简单中看出复杂,从司空见惯中发现规律,看到真谛。

摘要: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以小说《远和近》为例,尝试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挥想象的能力、比较研究的能力作为这篇小说教学的核心,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单向复杂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看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高中小说教学的误区和出路 篇9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误区

1、把考点作为教学重点。在高中小说教学中教师把考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只要是可能考到的,教师都要面面俱到地加以讲解。把做试题当作小说教学的唯一目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测试题,所有回答都朝着预期答案靠拢,追求答案的准确一致。学生阅读的目的只是在寻找答案,寻找得高分的窍门。学生觉得小说教学枯燥乏味,对小说的兴趣越来越低,最后讨厌上小说课。

2、忽视了小说和其他文体的区别。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丰富多彩的内容,理应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分文体,所有文体都按同一种方式讲解: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魅力,相同的文体,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看到每篇文章的独特之处,有的只是千篇一律的相同的解读,导致一千篇文章只有一种解读方式。这样的解读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性、趣味性比较强的文体也失去了兴趣。

3、肢解小说、架空文本。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小说三要素来讲,篇篇如此,技法单调,模式化讲解分析使小说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和神韵。教师在小说阅读课上让学生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 根据起因———经 过———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人物形象,把小说文本割裂成松散的局部,由此造成学生缺乏整体意识,使小说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神韵。学生在阅读中不认真钻研文本,就开始高谈阔论,对文本做完全不着边际的解读。

4、错误的教学内容导致小说文学性的散失。教师在讲解中,把小说当作政治、历史来讲解,把小说当作生活事件来展开讨论,抹杀了文学的本质特性,自然也就散失了小说独特的魅力。教师在介绍背景知识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政治对作品的影响,总要拖上政治的尾巴。所有的小说,最后的总结总要挂上一个大而全的时代原因,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小说文本。

二、高中小说教学走入误区的原因

1、语文教师没有建立文体意识。为何原本有丰富内涵的小说却在教学中变得枯燥乏味呢?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理论陈旧。语文教师缺乏文体意识,没有必备的文学修养,对文学的品评欣赏能力非常弱。对文章的理解还恪守着“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的模式。找不到文本的独特之处,不能根据文体特点开展教学。

2、一元化解读固化了内容 。教学中,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重知识传授而轻视文学的品评欣赏。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小说中人物的丰富多彩的特性,而是按照经典品评的结论,给小说人物贴上“标签”,然后努力地引导学生向这个“标签”靠拢。这样的解读方式与现代多元化社会,与学生独特的感悟相冲突,学生无法畅谈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不认可标准答案以外的看法,学生在小说教学中得不到肯定和认可,最后形成小说课堂的沉寂。教师在小说教学中一人独霸讲台,“一言堂”贯彻始终,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厌学。

3、社会思潮的影响。伴随着快节奏的社会,人们也变得越来越浮躁。电影、游戏、网络文学更新快,很难让人平心静气地阅读文学作品,包括文学性、可读性最强的小说也靠边站。而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需要的是长期地、潜移默化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很多人没有这个耐心。在小说阅读上,很多学生跳跃式的阅读中读到的仅仅是情节和故事,很难品读到文章的精妙之处,也无法理解小说的艺术价值,更无法判断小说的好坏。

4、考点成了教学的重点。近几年高考中,文本阅读中频繁出现小说,让一度对小说不感兴趣的语文教师重新对小说刮目相看。高考就是指挥棒,很多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就围绕考点来讲。小说教学不是去品味语言,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在描述人物性格时,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给人物贴上了鲜明的性格特征的标签,淹没了典型性格应具有的穿越时空的普遍性,这种形象只能被记忆而无法被感受,只能进入学生头脑而无法撼动学生的心灵。

三、走出高中小说教学误区的方法

1、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建立文体意识。曹丕说:“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体不同,在教学中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当代文史巨擘张舜徽先生说:“文体很多,务求实用。叙事有叙事之体,说理有说理之体,抒情有抒情之体,书札有书札之体,杂记有杂记之体,此数类最为重要,可以逐类诵习 , 辨明体例 , 以取行文 之法”,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重在介绍和说明事物;议论文重在表现内容的说理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论辩性,运用逻辑推理来阐明道理,揭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文学类文体是通过感性的形象反映生活,全面表现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区分不同文体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时代,不同的作家所写的文章风格不同,因此教师要有深厚的功底,广博的视野,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行简有方,举重若轻,知所从来,知所从往,有的放矢。

2、考试、考评制度的改革 。高考应该真正体现语文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弱化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务必去除求难求深求怪的知识,重动态知识运用,轻静态知识记忆,关注思维过程中情意动机内在因素的考查,倡导学生多层次思维差异。命题方式力戒标准化,尊重学生个体情感及内在需要,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精神深度、思维品质。侧重考查学生鉴赏、审题立意、创意策划、逻辑思辨、组织结构材料、联想想象、综合归纳、语言表达能力。真正体现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命题目标,摆脱那种琐屑不堪而又神秘兮兮的标准化试题,实现语文高考内容形式的根本改革,学生就会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体会到阅读、表达、创造的乐趣。

小说教学注重的是阅读小说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用传统的考评方式对其考评,应注重学生能力的考评。考试时,试题应该开放、灵活,不考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注重学生能力运用的知识,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追求答案的多样化。评价一堂阅读课,应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3、根据文本特点,采用不同的鉴赏技巧。小说发展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不仅是作家的思想和艺术观念在变化,所运用的技巧也有很大的变化。传统小说的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很多教师的小说教学基本上就是围绕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特点,采用不同的鉴赏技巧,可以从叙述角度、叙述节奏、话语模式这几个方面鉴赏小说。

4、小说教学的变革。小说教学应该回归文本,关注文本本身。文学经典的价值体现在阅读上,没有阅读,就没有经典;让学生精微细读,品味小说之美,多关注文本本身,进行文本细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说阅读的乐趣;应该提倡多元化解读,注意小说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文本空白点和不确定性;要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开展比较研究和专题研究,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多设疑多启发学生想象,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增加学校的图书资源。小说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靠的是长期积累。学生要提高,必须有书可读,因此要增加图书量,方便教师、学生借阅,提供网络查阅资料的场所,教室里增加图书角,储备一些书籍,需要时学生可以自行查阅。教室里配备读书活动角,便于开展读书活动和读书讨论。增加一些文学理论的书籍和读书指导的书籍,让学生知道怎样读书。

小说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篇10

一.长与短。长篇小说鸿篇巨制, 包罗万象, 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短篇小说短小精悍, 言简意赅, 是一个生活的横截面。正因为长篇小说的鉴赏点太多, 学习时切不可贪多求杂面面俱到, 也不能猴子掰玉米似的掰一个扔一个, 而应该以点带面, 触类旁通;正因为短篇小说的切入点太少, 学习时切不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也不能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 而应该以小见大, 管中窥豹。

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如果教师仍是老调重弹:先介绍作家作品, 再梳理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最后归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以及小说的主题, 学生势必感到索然寡味。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课堂微型研究性学习:先让每个学生紧扣文本提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独自开展研究, 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派生出一类或一批相关联的课题合作开展研究, 最后在“名著导读”的提示下研读整部作品。实际上, 学生的眼光还是很敏锐的, 他们提出的课题有: (1) 黛玉眼中的宝玉; (2) 王熙凤的出场; (3) 贾府的摆设。由此派生的子课题更多:黛玉眼中的贾母、黛玉眼中的凤姐、黛玉眼中的三春、黛玉眼中的奴仆、贾母的出场、宝玉的出场、贾府的外观、贾府的布局、贾府的礼仪等等。我想, 每读一遍《红楼梦》就研究一个小问题, 研究透了兴趣自然就有了, 体验自然日益深刻了。至于教科书后面提供的包括《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家》等6部中外小说名著, 我觉得也可以以课题研究形式进行学习, 不必急于求成, 阅读一遍就研究一个问题, 阅读的次数多了, 生活阅历丰富了, 思考能力和欣赏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又比如学习斯特林保的《半张纸》, 整篇小说只有一千来字, 如果仅仅分析谋篇布局和字面意义, 势必流于形式, 失之肤浅。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采取以小见大的策略, 发掘小故事背后的大主题。小说采取速描式的勾勒, 尽管每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个细节, 却并不在细节上多作盘桓, 又是晴蜓点水, 点到为止。取材小, 着眼小, 构思新颖巧妙, 在短小的篇幅里做出了大文章, 其效果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追忆逝水流年》给人的震撼。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思考探究话题: (1) “半张纸”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2) “半张纸”承载了主人公两年间的哪些悲欢离合? (3) “半张纸”寄托了作者哪些生活感情和人生哲思? (4) 你觉得这篇小说与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在结构方式上有哪些相似之处?我想, 只有这样深入地挖掘下去, 短篇小说的魅力才会彰显出来。

二.实与虚。“真实“不是创作主体对客观的简单临摹, 而是创作主体同客体剧烈碰撞所绽放出的火花。小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它最终要表达的不是生活的真实, 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或心灵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 是一种真实的谎言。正如著名学者略萨所言:“写小说不是为了讲述生活, 而是为了改造生活, 给生活补充一些东西。虚构不复制生活;它排斥生活, 用一个假装代替生活的骗局来抵制生活。但是, 它以一种难以确立的方式完善生活, 给人类的体验补充某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而只有在那种想象的、通过虚构代为体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的东西。”因此, 在小说的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要老是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真假上, 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艺术的再创造所呈现出的审美魅力上, 比如形象和主题的多样性解读、想象的留白艺术、语言的定力与张力等等。

比如学习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已经不再追问那些情节是不是真实的, 作家到底有没有说谎, 真正让我们牵挂的是那本“沙之书”的神秘和“骑桶者”的不幸遭遇。两位小说家的“谎言”最终触动了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周遭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人和事: (1) “沙之书”可能象征着什么?是永无止境的欲望, 琐碎繁杂的生活, 无法挽留的时间, 还是浩瀚无穷的知识, 变化无常的命运, 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 (2) 作者借“沙之书”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是有限的人在面对无限的东西时的无所适从, 还是人在梦想与现实剧烈冲突时的焦灼不安? (3) 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 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 小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 (4) 你看过像《骑桶者》这样充满虚构情节和特技处理的书或影视作品吗?结合具体细节说说其中表现出来的真实与虚构。

三.雅与俗。有的小说像散文, 语言清新高雅, 字里行间孕育着茉莉花的清香, 像蒲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雨果的《炮兽》、泰戈尔的《素芭》等;有的小说像拉家常, 语言朴素通俗, 字里行间沾满了泥土青草的气息, 像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等;还有的小说像情景剧, 语言亦庄亦谐, 字里行间包含着观众的多少欢声笑语, 像卡尔维诺的《牲畜林》、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小说语言, 我觉得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兼容并包, 雅俗共赏。正如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中, 我们既赏识李白“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脱俗, 也敬佩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沉郁顿挫。

比如学习《边城》, 我这样引导学生研读品味语言:一是人物对白语言的平实简明, 含蓄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

(1) 示例: (祖父) 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 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 请人来做媒, 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 你病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2) 点评:祖父提大老来做媒, 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 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了, 这里边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

(3) 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人物对白, 在有感悟处作好圈点批注。

(4) 讨论:小组就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讨论交流。

二是景物风俗描写的语言朴素饱满, 具有散文化倾向, 透露出田园诗情。

(1) 教师示例分析描写赛龙舟的场面。

(2) 学生合作分析叙述翠翠和傩送相遇的情节, 描写抬花轿的情景等。

(3) 学生把自己最欣赏的片断改成诗歌。

上一篇:劳动权益下一篇:公共安全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