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业务

2024-05-21

涉外业务(精选四篇)

涉外业务 篇1

一、国外增值税含义

增值税VAT (Value Added Tax) 是欧共体国家及一些非欧共体国家对货品和服务所课征的一种税收, 其自动附加于应税货物及服务的价格中。VAT的征收税率因国而异, 一般来说约介于5%~25%之间, 同时会清楚的注明于发票之上。各国本项税种的名称并不尽相同, 例如:英国VAT、芬兰ALV、加拿大GST、德国MWST等。

国内企事业单位参加国际性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国际化的市场营销、国际性商务会议与活动、科研机构的国际性委托研发合作、人力资源培训、产品外协外加工、国内企事业单位驻外机构的日常费用等事务中, 都会产生增值税 (VAT) 。

二、企业退税法律依据

欧盟国家申请增值税退税的法律依据是《欧盟委员会第十三项法令》 (EC 13th Directive) 。法令规定, 欧盟以外的外国企业作为应纳税人, 如果在本国没有提供商品和服务, 没有经营, 可以申请因商务活动而产生的增值税退税。

除欧盟外, 其他的一些开放退税国家, 如挪威、冰岛、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也都各自有专门针对向外国企业退增值税的法律。日本的退税依据是中日之间签订的互惠协定。

三、可办理退税的国家

目前38个国家可提供增值税退税, 其中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名单如下: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克罗地亚、冰岛、日本、列支敦士登、马赛多、摩纳哥、挪威、韩国、瑞士

四、可办理退税的费用

1. 海外展览费用:包括租赁、展台搭建及装修装饰、展览设备租赁、展览期间水电网络通讯费、运输费等;

2. 酒店费用:包括酒店住宿、餐饮、租车等费用;

3. 海外培训费用;

4. 出席或举办海外会议费用;

5. 驻外办事处费用:包括办事处办公场所租赁费用、办公水电网络通讯费、办公用品购置及对外宣传费用等;

6. 内部公司之间费用:指从属于同一集团的中国公司与其国外分公司或总公司间产生的费用;

7. 专业费用:指使用国外公司的服务而产生的开支, 包括海外调研、广告、产品测试、产品组装及海外代理商维修检测服务、财务审计、法律咨询、翻译等;

8. 其他费用

五、办理的流程

因企业海外退税业务较少, 不会设专门机构办理该业务, 故有必要聘请一专门中介办理相关业务。

1. 申请办理退税的企业委托一个中介机构办理海外退税业务;

2. 办理退税的企业将原始发票及退税申请表等材料向中介机构提供;

3. 中介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翻译、整理、填写相关材料后寄往国外税务部门, 并与国外税务部门协调办理进度;

4. 国外税务部门审核发票合规性, 并将税款退到办理退税的企业指定的银行账户;

5. 中介机构将收到的国外退回的发票原件等, 返还给办理退税的企业。

六、业务风险及规避建议

因办理此业务需向国外税务机关提供原始发票, 原始单据在外传递约7—8个月, 存在以下风险。

1. 所得税税前列支风险。

原始单据传递在外, 如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 原始单据未收回, 税务机关是否允许相关费用所得税税前列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税务机关不认可, 可在原始发票取回后, 在次年税前列支。对税务机关核查出的, 因原始单据流传在外, 认为不能在当期确认的费用支出, 做纳税调整如下:

当原始单据收回后,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 增加会计管理难度。

(1) 单据报销后, 再流转出去, 存在单据重复报账及改动风险; (2) 海外费用发票报账后, 相关会计凭证及原始单据保存问题。对以上问题, 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 在流转出去的单据上加盖“专用章”, 规避重复报账及改动风险; (2) 会计人员核实原始单据后, 办理财务入账, 如原始单据需以年提供, 财务人员以单据复印件及交接清单为附件, 待原始单据收回后, 单独装订, 并标明相应的会计凭证编号。

3. 原始单据遗失风险。

涉外业务 篇2

外地律师(曾在外地职业过的)进京发展的占总律师人数的51% 内部流动: 连续3年跳槽率高达17%以上 区县分布: 朝阳有500家,7000名律师;延庆只有2家,共5人 要规范的问题

内部管理不健全;行业文化淡漠

特别指出: 目前很多律师变成了商人,提醒大家不放弃用法律的习惯思考问题,多年后变成大律师而不是老油条.律协处分: 最严重的是公开谴责(媒体曝光加三年律协白板)其次:业内通报批评

再次:批评;警告;责令退费 司法局处分: 区级司法局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暂停执业 吊销执业证

行政处罚的理由:  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法院门口拉客;乱做广告;利益冲突;拒绝法律援助) 罚款1万以下,3-6个月扣证(接私活;过失不上庭;利用当事人整理谋取自身利益;泄密) 罚款5万以下,6-12个月或吊销(违反规定见法官检察官;行贿或诱导当事人行贿;刑法306条,与对方当事人串通;扰乱法庭秩序)新加一条:煽动的当事人静坐等

PM:涉外法律业务基本技能-----杜宝成(融商律师事务所)什么是涉外法律业务? 委托事项中当事人或事项涉及外国或港澳台地区的法律业务.其中涉港澳台地区的案子较多,更复杂,涉及文书认证和政策.不要想当然的看到台湾地区的朋友就以为他的公司是台湾地区公司,很可能他的公司在BVI注册属于依据英国法设立的.所以要看营业执照(日本的营业执照很厚类似公司简史)与台湾的客户签委托协议:当事人写委托书交给当地公证处-----海基会------法院地公证处 与香港的客户签委托协议:当事人写委托书交给当地”司法部委托公证人”(即200名香港律师)接到涉外案子之后如何处理? 首先,看准客户目的是争议还是非争议,前者走协商仲裁诉讼;后者是非诉业务 1.委托代理协议的签订

 委托人的确定,跟直接委托人要有委托合同,还要找到真正的委托人来授权和签署委托协议

 委托书: 准备2分不一样的委托书,其中一份是本律所包办一审二审,另一个为一审;目的是为了当事人提出让律所代理二审时,从国外再公证委托书会影响上诉。 诉讼费:律所是否代收诉讼费(委托书上讲明)

 收费:英美计时;日本和德国按标的,分为着手费和成功报酬 2. 委托书的公证和认证

哪些委托书必须公证?范围:委托书,起诉书,当地工商执照

公证的形式:英美的方式是当地律师作公证-----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寄回国内 大陆法系是当地公证处作公证-----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寄回国内

有些国家没有公证机关和制度,办法:当地律师作公证---转相邻国家认证?----寄回 公证和认证文件,请勿拆封。

3.国外证据收集:中国驻该国使领馆不认证的情况也有,难度较大。

翻译问题:最好自己翻译,可有一定倾向,再找翻译公司盖章。

4.重视涉外案件中,国际条约的应用。例如:中国参加的马德里公约中,对企业名称权的保护不受国别限制。知识产权案件中常用国际条约。

5.在投资、并购业务中,帮助企业找到真正的决策人(特别是国企);注意商务部规定的限制行业和鼓励行业(帮企业设计规避策略);收购国企或国企为股东的公司与国资委的沟通是必要的。需要提前审批的行业:通讯业;旅游业;法律咨询业。6.涉及政治性问题,不做。

涉外业务 篇3

王丽丽(1978-),女,汉,山西忻州人,会计师,管理学硕士,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实证会计。

摘要:近年来,国际金融汇率动荡不定,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前锁定涉外公司收汇风险对海外工程项目公司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涉外工程项目公司的汇率风险,提出基于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防范措施,并探讨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案。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公司;远期结售汇;会计处理

近年来,国际金融汇率动荡不定,外汇的剧烈波动造成了涉外公司的巨大风险,如何通过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来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果,通过及时准确地把握汇率变动趋势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汇率风险防范对策,已成为所有海外工程项目公司无法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期结售汇业务能够很好地锁定当期成本、保值避险,是涉外公司规避汇率风险的利器之一。远期结售汇是确定汇价在前而实际外汇收支发生在后的结售汇业务,客户与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客户可按照远期结售汇合同所确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向银行办理结汇或售汇。

一、 海外工程项目公司汇率风险分析

外汇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金融经济活动中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盈余等由于未料及的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价值增减变动的可能性。外汇汇率受到众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变化莫测,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大幅波动,从而给企业经济利益带来重大不确定性。海外工程项目公司往往涉及重大金额的外汇收支,而且项目持续时间长达数年,外汇波动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汇率波动在企业经营前中后给企业带来了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及会计风险。一方面,外汇波动影响涉外公司市场竞争力及未来外币资金收付价值使公司未来收益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同时,汇率变动也通过已经发生的交易来影响公司的营业利润增加企业经营活动风险;另外,汇率波动还将带来会计风险使海外工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发生变动的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二、 海外工程项目公司远期结售汇业务及其风险分析

远期结售汇作为保障外汇价值、规避汇率风险的首选金融产品,自1997年4月开办以来,在国际外汇市场数次剧烈波动中起到了很好的避险作用。客户通过与银行签订远结协议,约定企业未来办理结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及期限,在交割日当天,企业按照协议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等向银行办理结售汇交割,从而提前锁定企业外汇成本。这种金融衍生产品能够提前锁定外汇的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及会计风险,对于需要大量收取外汇的海外EPC工程项目公司无疑是一大福音。但远期结售汇也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银行远期结售汇报价可能低于公司对客户的汇率报价,或者说公司对未来期间汇率预测失准导致银行对远期结售汇的报价低于交割日实际汇率,使公司遭受汇兑损失;其次,远期结售汇业务操作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对公司办理远结业务的员工及相关核算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容易因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等原因而导致风险;最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还可能存在由于公司回款预测不准而导致远期结售汇延期交割的风险。

涉外公司进行远期结售汇业务目的是为了锁定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而非进行投机性、套利性的交易操作。尽管,远期结售汇业务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其能够平滑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使企业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专注于生产经营,保持稳定的利润,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一大利器。

三、 海外工程公司远期结售汇业务会计处理

远期结售汇业务情况复杂,存在不跨期远期外汇准时交割、跨期远期外汇准时交割、远期外汇提前交割、远期外汇延迟交割、展期远期外汇等多种交割情况,而且远期外汇还存在折价、溢价、折算损益等交易结果,不同的交割情况及交易结果都对应着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方法,对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海外工程公司开展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利率掉期等汇率/利率锁定业务需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因而,海外工程公司远期结售汇业务账务处理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财务费用等科目。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公司收到业主来款并签署远期结售汇合约时,只需按收款当日实际汇率,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而无需进行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交割日时,应按实际交割入账的金额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账务处理。若是盈利,则按交割价格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金额,按交割当日实际汇率贷记银行存款外币数,按差额贷记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若是亏损,则按交割价格借记银行存款人民币金额,按交割当日实际汇率贷记银行存款外币数,按差额借记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

若涉及远结外汇跨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司需根据银行提供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远期外汇汇率(资产负债表日至交割日的剩余月份的远期合约汇率)与当初约定的外汇合约汇率的变动,若浮盈,则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若浮亏,则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交割日时,将已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即红字冲销上述资产负债表日会计分录。

四、 海外工程项目公司汇率风险防范

海外项目管理内容纷繁复杂,汇率风险问题涉及到从项目投标到竣工结算之间的各个环节,做好海外工程项目公司汇率风险防范对海外工程项目公司意义重大。海外工程项目公司在汇率风险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签约时锁定汇率风险、建立保值条款

一方面,企业在与海外业主签订项目合同时灵活把握选择收款币种。在对外合同谈判中,可灵活贯彻使用本国货币和原币进原币出两大原则,全力争取以原币计价从而规避汇率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在与分包商签约时,若分包商要求以外币付款,则可与分包商协商一个固定的折算汇率或约定一个汇率区间约定若汇率波动超出约定范围则按实际汇率波动进行调整,从而锁定汇率风险。

2. 合理选择套期保值工具,防范、化解汇率风险

海外工程项目公司可以合理选择远期结售汇、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提前锁定汇率风险、增加投资收益,从而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

3. 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外汇管理内控制度

公司上层管理者应当重视外汇管理,在制定公司业务拓展计划及长期战略时应当充分考虑汇率对公司战略及目标的影响,制定一个长期的汇率风险管理控制目标,考虑公司资金储备。同时公司管理层应当注重外汇业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外汇管理的相关业务操作程序,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的监控机制。(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宏玲,远期结售汇在生产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冶金财会,2006(2).

[2]贾文,远期结售汇业务对造船企业会计处理的影响,经济视野,2013(15).

涉外业务 篇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必将需要大量具有较强的业务英语交际能力并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严重缺乏具有业务英语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会严重影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而过于重视过级率而忽视应用的大学英语教育,只能培养出少数能满足企业这些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在企业看来仍然是“半成品”,他们读不懂英文招标书,写不好英文产品说明书,翻译不出专业英文文献,讲不了外贸谈判书的报价条款。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英语水平是基本的一项,因为语言影响沟通,沟通影响关系。这里提到的英语水平,主要不是指基础英语水平,而是指业务英语水平,特别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英语的综合应用水平 (尤其是口头交流) 。

尽管我国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呼吁大学英语教学重心应该由基础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 (ESP) 转移 (蔡基刚2004) ,但由于诸多原因,短时间内我国大学还难以培养出大量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有需求才有动力,有实践才有提高,才能明确目标,才能学以致用。在当前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由于ESP具有工作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强的特点,所以加强对企业涉外人才的业务英语 (即ESP) 培训成为必然。对企业一般的涉外工程技术人员,除了精通本专业的科技英语,还得对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专门用途英语,如合同英语、法律英语、广告英语、新闻英语、公示语等有所了解。

二、专门用途英语 (ESP) 的特征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简称,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ES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Hutchinson&Waters 1987) ,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ESP有四个区别特征:一是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特别需求;二是课程必须在内容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相关;三是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汇、句法、篇章结构与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四是与普通英语 (EGP) 形成对照 (Strevens 1988) 。

ESP的发展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需求分析、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为中心等五个阶段 (Hutchinson&Waters 1987) 。目标情景分析是ESP的灵魂和精髓。

目标需求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是ESP的关注焦点。Robinson (1991) 认为,ESP的衡量标准是目标引导的课程,“而课程开发基于需求分析,它旨在尽可能准确描述学生必须使用英语做什么”。Hutchinson&Waters (1987) 认为,学生需求的终端产品是目的语能力,这是ESP课程深化的出发点,也是其成败关键。ESP是一种理念而非产品,与特定的语言、教学材料和方法无关,ESP有极强的针对性,它的产生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学习者为什么学习英语。ESP教学既受应用语言学的影响,也受其他学科的影响,这种对其他学科的“开放性”或“多学科性”是ESP的显著特征,而与基础英语 (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教学的最显著区别是强调实用效果。ESP课程可以看作EGP课程的后续部分,以满足学习者的专业特殊需求。

三、ESP培训的理论依据和内容

(一) ESP的兴起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经贸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长,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有一门国际语言将科技、商贸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由此产生了需要一种国际通用语的强烈要求。英语成了国际科技商贸交流的通用语。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大批英语学习者,他们学习英语不是对英语语言本身感兴趣,也不是要欣赏英国的历史文化,而是为了得到一把通向国际经济活动、科技发展状况之门的金钥匙。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人员大量流入石油输出国,加上贸易压力开始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时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显得尤为重要。于是英语培训班纷纷出现,这股商业和科技压力使具有职业性强、工作目标明确的ESP教学得到加速发展。

(二) 需要分析是制定ESP培训大纲和设置ESP课程的基础

需求分析是制定ESP教学大纲及编写ESP教材的基础,从事ESP教学研究者必须重视需求分析对ESP教学发展的重要影响。需求分析即获取对特定学习者需求信息的详尽分析方法,是ESP课程设计的最显著特点。需求分析从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学习者使用语言的目的、学习者初始水平、预期达到目标等信息,从而为教学大纲的构建、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提供启示。ESP课程与EGP课程的区别不在于“需求的存在”,而是这种“需求的意识” (Hutchinson&Waters 1987) 。学习者的这种需求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进行变化,从初级阶段的基础知识输入到高级阶段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文化的运用输出。因此,ESP教学具有学习者需求信息的实践支撑,研究ESP教学还是归结于研究其需求分析的理论解释。

John Munby (1987) 首次提出需求分析,他对需求分析的论述被应用语言学界视为ESP研究最深刻和最严谨的发展,标志着ESP发展的重要阶段,对ESP发展起着里程碑的作用。Hutchinson&Waters (1987) 的需求分析是在论述特殊用途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时提出的,在此部分中,从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为ESP教学大纲、教学材料分析选取和编写等的论述奠定了基础。Hutchinson&Waters所提出的需求分析是在John Munby等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

Hutchinson&Waters的需求分析侧重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以学习为中心的ESP教学思想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过程”,其观点重视在进行ESP课程的需求分析时,应该分析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Hutchinson&Waters的需求分析体现ESP教学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有助于追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习者学习目的和需求的和谐与统一。

需要分析实际是当时各种性质英语培训班的基础。我们在对企业涉外人才培训过程中,也必须提前进行目标情景分析或需要分析,即我们要仔细调查涉外人才在国外将要使用英语的情景,认真分析在这些情景下进行英语交际的内容、方式、途径、媒介、手段等特点以及语言特点和技能,并根据这些分析来制定培训大纲和设置ESP课程,即把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紧密结合起来。

(三) 国外工作和生活需求决定ESP培训的具体内容

Hutchinson&Waters (1987) 将ESP分为科技英语、商业经济英语和社会用途英语等三大类。商业经济英语包括合同英语和广告英语等,社会用途英语包括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和公示语等。所以除了科技英语,与我国企业涉外人才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合同英语、广告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和公示语等都应是ESP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企业涉外人才熟悉和了解这些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域特征、篇章结构、体裁特征和翻译技巧等;尤其重要的是,所有人员应该具备能与外方人员进行交流,特别是口头交流的能力,以实现在国外工作和学习中能进行无障碍交际的目标。

科技英语词汇使用上有客观、真实、准确、中肯和明确等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大量使用专门术语和缩写词;二是较少使用We、I、Our等个人口吻太强的人称,而较多地使用第三人称或非人格化名词做主语;三是大量使用模糊限制语;四是名词使用率高,常常使用-ment、-tion、-ance、-ence等名词化后缀的名词或名词词组,以替代动词表示状态、动作、现状和存在等。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一是科技英语中句型扩展、句子成分之间关系复杂;二是常用前置性陈述 (即在句中将主要信息尽量前置,通过主语传递主要信息,着重叙事逻辑上的连贯及表达上的明晰与畅达;三是避免行文晦涩,避免表露个人感情,避免论证上的主观随意性;四是被动语态使用频繁。

四、ESP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实现对企业涉外人才的ESP课程培训目标,正确的需求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分析与学习需求分析,前者着眼于起点和终点,后者则侧重于教学过程。目标需求分析,主要解决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和现实交际时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学习需求分析,主要探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即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在进行需求分析时,不应只考虑到有关交际目的情景的语言特征,而收集需求信息时可使用的方法很多,经常使用的有问卷调查、采访、观察、数据收集、非正式讨论等。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对企业涉外人才加强ESP培训,我们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需要采用文献研究、到涉外企业访谈、境外调查等方法,来收集有关ESP培训的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摸底考试等途径,确定我国企业的涉外人才的综合业务英语水平;然后并在此基础上制定ESP培训大纲和课程内容,编写出合适的教材。经过培训和学习者的努力,使他们达到能够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中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的水平,以实现培训目标。

制定出适合的尤其是具有“真实性” (authenticity) 的ESP教材是本研究的难点。教材内容要来自真实语料,练习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该体现ESP的社会文化情景,真实的语篇加上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体现ESP教学特色。真实性不仅应体现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上,还应体现在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训练上。企业涉外人才的ESP课程教材和培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教材和教学,除了研究和总结在国外需要的科技英语、合同英语、广告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和公示语等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域特征、篇章结构和体裁特征和翻译技巧等,还得针对企业涉外人才这一群特殊的成人学习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与方法。

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ESP教学之所以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由ESP的本身属性决定的。ESP教学有明确的目的性,且成人学习者时间有限,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建立在他们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基础上的。Hutchinson和Waters (1987) 认为:虽然强调语言运用可以帮助我们陈述教学目的,但在ESP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语言的运用而是语言的学习。有效的和可行的ESP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习过程的基础上。他们说的“语言运用”实际上指ESP语言的使用规范,包括词汇、语法、篇章和体裁等特征;而“语言学习”指的是能使学习者理解和产生规范语言的自主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强调后者,实际上就是强调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udley Evans和St.John (1988) 认为,合格的ESP教师应该扮演五种角色:第一,是合格的英语教师;第二,必须是个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供实用可行的教学资料;第三,既是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第四,必须是个合格的教学研究者;第五,还应该精通ESP的测试与评估,能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分析与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与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进程的加快,尤其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我国迫切需要大批能够满足在这一不可逆转形势下的专业交际人员,特别是以大众为中心、以用户为导向的专业交际人才,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鉴于在短期内我国大学还难以培养出大量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而企业对这些人才的需求又越来越大,所以加强对企业涉外人才的业务英语培训成为必然。业务英语培训主要包括科技英语、合同英语、法律英语、广告英语、新闻英语和公示语等专门用途英语。由于这些都是涉外人员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所以加强他们这方面的英语培训,对他们早日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减少语言交际上的障碍;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促进与外方的合作和友谊,避免双方的误解与误判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Dudley Evans&St.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8.

[2]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Mubby, J.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London Longman, 1987.

[4]Robinson P.ESP Today[M].Oxford:Pergamon, 1991.

[5]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 In Tichoo M. (ed.) 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 1988.

[6]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 (2) :22-27.

[7]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46.

[8]秦秀白.ESP的性质, 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4) :79-8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涉外业务】相关文章:

涉外仲裁05-13

涉外合同05-11

涉外合同审查04-29

涉外活动礼仪05-01

涉外法律函电05-07

高级涉外礼仪06-03

涉外产品责任05-11

涉外护理教育06-04

涉外秘书实务06-13

涉外护理英语06-14

上一篇:教师个人素养下一篇:PISA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