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2024-05-12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精选十篇)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效,思考

追求有效教学不仅是时代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目标之一。我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工作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有些许点滴思考和体会。下面就提高语文课堂实效的几点体会和各位同行探讨。

一、有效教学源自有效备课

(一) 备学生

1. 备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的学习。如教学初二的一篇文言文《小石潭记》时, 文中名词作状语来用的现象很多, 那么备课时就应考虑这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 学生从没有学过, 在课堂上就应该反复强调它的用法, 然而到初三的时候, 文言文再出现这样的用法就不需要重点讲解了, 可以把时间花在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上。

2. 备学生的学习难点。

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 学生对“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中的后半句理解时很困难, 总是会以为院子中出现了水和水草,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非常清楚学生在这里是一个难点, 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3. 备学生的“意外”。

学生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对象, 他们思维活跃, 充满个性。在课堂上往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有很多突发奇想, 教师备课不充分, 就会被学生牵着走, 被学生瞧不起, 也没有教学实效。

(二) 备自己

1. 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对于将要新授的课文教师必须理解深刻, 从排除字词障碍到理解句子含义, 从文章结构思路到文章语言特点, 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到文章蕴含作者的情感, 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师自己都要了解全面, 理解透彻, 否则就会被动, 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失望, 更无法提高教学效率。

2. 备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比如有的教师擅长写一手好字, 那就好好备一备板书, 有的教师擅长朗读好好备一备朗读环节, 有的教师擅长运用多媒体教学, 备课时可以考虑安排穿插, 无论你擅长哪一项, 备课时充分考虑自己的优缺点, 在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 一定能吸引学生, 让学生喜欢你, 并喜欢上你的课, 进入“亲其师而信其道道”的境界。

3. 备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之外,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 你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和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状态的估计程度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是一门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

二、有效教学重在有效授课

(一) 授课要挖掘文本内涵, 使学生内心受到熏染

语文学科内容有着深厚的人文气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感受画面, 体验情感让自己的身心都受到感染。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 我通过让学生读课文交流你从哪里读出了怎样的白杨走进课文初步认识白杨, 接着请同学发挥想象感受它的生长环境和它的外形特点, 体会白杨的可贵精神和品质, 思索作者到底要歌赞什么。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使学生的内心受到熏染。

(二) 授课要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记得我在教授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课时, 先请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苏州园林, 并重点介绍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因为班里很多同学都来自外地, 以前从来没有去过苏州园林, 到苏州后家长都带他们去过, 学生们印象较深, 也比较有新鲜感。上课有机会做介绍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因此课堂一下子就非常热闹, 为深入认识《苏州园林》一课的精髓做好了感情铺垫。

(三) 授课要改变学习方式,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方式, 切实根据新课程提出要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教学, 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学生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 运用辅助手段, 助有效授课一臂之力

辅助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 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运用到课堂上, 必能事半功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能运用于教学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多, 从录音、录像、图片到投影、白板等, 运用恰当, 课堂效果非常明显。

三、有效教学离不开有效作业

(一) 作业力求精细, 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应注重作业的少而精。“少”是把时间还给学生, 减轻学生的负担, 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不要成为高分低能者。“精”是为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产生同样的效率甚至是更高的效率。作业过多和作业粗糙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更会让学生厌恶作业, 长此以往, 少数学生最后索性不做作业也屡见不鲜。

(二) 作业做到分层, 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活动除了要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之外, 还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是一代追求个性, 追求与众不同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丰富, 视野开阔, 有主见, 有思想, 个性鲜明。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 千篇一律的作业,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而学生的需要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 作业追求独特, 促进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形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与语文”。然而语文作业几十年来基本包含抄写词语, 背诵课文, 写作等类型, 缺乏新意, 也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因此可以尝试布置一些实践性强的作业。

随着社会的变化, 时代的发展, 语文学科的教学的对象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教学的方法和要求也应与时俱进。现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 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项举措,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应在学科就要不断提高学科教学效率, 使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快乐丰收的平台。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尝试, 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参考文献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2

一、中学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蓬勃发展。在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中,中国画教学由于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大多以临摹为主,摹本大多以美术教师自制,学生成绩评定以教师眼光作为标准,致使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太难索然乏味,使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和美术表现潜能及由此引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不适合我国把了解中国美术被作为普通公民的一般素质要求。多年的国画教学实践还反映出这样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把中国画的教与学局限在单纯的技法训练与照本临摹之中;其二是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从而无法把握中国画造型法则和实践的应用;其三是对中国画概念的误导与忽视,造成学生对中国画本质与内涵的模糊,从而使教学目的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这些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需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次要位置,课程的评价也缺乏全面性。

二、对中学中国画临摹教学的再认识

人类的文化成果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有所成就,任何一种创新发明都只能在吸收和借鉴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而中国画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是人们观察世界,表现客观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语言符号,笔墨之间饱涵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正如艺术理论家克里斯(Emstkris)所指出的:“长期以来我们逐渐认识到,艺术不是产生于虚空,没有哪个艺术家与前辈和样式毫无关系……”

1.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

临摹是中国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掌握中国画本体规律的重要学习方法。清代董启运说:“初学欲知笔墨,须临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中国画的特点是“意象”造型,它不要求模拟现实,以实际不存在的线为造型手段,以阴阳、虚实、轻重等处理对象空间关系,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将这些具体方法归纳成程式。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各画种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绘画模式和表现语汇。这些程式也就是中国画的特色,这是面对实景和人物模特写生的方法所不能代替的。要传承中国画的民族文化精神,就得要通过临摹这个途径,掌握传统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及造型规律,领悟文化精神特质。

2.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临摹

临摹是把学生引向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临贤习圣是启迪我们自身本原的智慧和光明,通过临摹又会将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知识结构简单应对学生,更不能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代替学生具有丰富想象的思考。那么如何对学生的临摹学习作正确的引导?我觉得首先应从选择好的范本开始,宋人刘道淳在《圣朝画评》中说:“师学舍短”,也就是指临摹学习,必须有所选择,去短取长。二是采用临摹和鉴赏相结合,不能傻临,如唐志契所说“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因为临摹不仅仅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也是整体上解决感受与理解传统绘画的过程,还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应把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体味,在临摹中,要学会比较,学会品味,学会分辨优劣雅俗,判断笔墨高下,领会笔墨与风格的关系,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三是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因为临摹不是目的,临摹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把握和表现现实的方法,并形成创新的基础。

三、中学中国画临摹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坚持“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

我们的教学多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只有在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基础和能力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防止盲目的或单纯的教学。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教师以自身的修养,对不同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智能结构和艺术修养等,能够全面性透视,并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他们自身发展的潜力优势,充分发挥个性,培养出独特艺术创造力,而不是改变学生的个性特点。

2.充分利用“范画”在中国画教学中的作用

因为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而教师“范画”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教师把作品进行分解、剖析和演示,在示范的过程中有重点地结合讲解,尤其中国画的墨色浓淡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予以详细的示范。学生经此直观感受之后才能加深体会,尔后引起学习兴趣与表现冲动,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3.形式技巧传授不能僵硬

形式技巧传授在中国画教学中虽然程式很强,但在向传统学习过程中,要从作品的精神上去领会和把握,不能用“硬性强化”的教学方法,而形式技巧的传授必须打破僵硬的概念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必须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进行。

4.在临摹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国画教学中,使学生懂得“古人之法是用,造化之象是体。”在造化之前,所以除了临摹学习古人之外,向自然和生活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和写生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习心得,个人阅历,修养体悟进行个性化创造,也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入一个创造层面。

马蒂斯宣称“一幅新画应是一种惟独一次的事迹,一种新的诞生,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这说明了美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中学国画教学中不能象专业教学那样,有较充裕的实践循序渐进地从临摹到写生,但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比如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利于产生联想和创造思维激起等。在对待不同形式和不同想法的学生作品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好恶轻易评价,正如美国当代哲学家莫里斯(C.Morris)所言:“如果人的潜力和人的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是个性的产物,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取向是求异,为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3

[关键词]识字写字 有趣 有效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19

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曾进行了一场“教师对课改评价”的网络调查。其中两个数据的反差,令人触目惊心: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度高达74%,而对其实施的满意度却只有25%。这说明一线教师普遍认可的新课改理念,在实践操作层面遭遇了“滑铁卢”,并没有体现出强大的制胜力。于是,有人认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从“课改”转向“改课”,即从课程教材改革转向改革课堂教学。试想如果一节课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不恰当、充斥着灌输和机械训练,教学低效无趣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次“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式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如何让小学语文低段识字写字变得有趣有效起来”这个主题展开,正是聚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破解无趣低效的难题。

孙丽娟老师的讲座从四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教师缺乏明确的学段意识,漠视课标的相关要求,让我们的低段阅读教学呈现高段化倾向,这不仅仅是越位,更是缺位的表现。孙老师还指出,低段识字教学对“字理”的滥用与误用,不仅没有让我们的孩子对汉字蕴含的智慧、文化了然于胸,反而因玄乎的解释使他们对汉字敬而远之,更谈不上浓厚的兴趣了。如果说学生学习一个个汉字是在积累做加法,那么粗通字理就是做减法,由一个汉字到一类汉字,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有人说,字理识字重点首先要聚焦基本字,关键是深入浅出。这是很有道理的。此外,孙老师指出忽视儿童的认知特点,对不同的识字方法不懂得整合运用导致识字教学无趣低效也是一针见血。关于写字教学,孙老师指出的重说轻写、过分强调笔画定位正是我们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接下来,孙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追求有趣有效的识字写字策略,即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该追求理趣、乐趣、情趣、雅趣;可利用直观教具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编故事识字、玩游戏识字、做动作识字等,这些方法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通过这些识字方法,孩子不仅识了字,而且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孙老师最后强调写字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满雅趣。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要想孩子写得规范、端正、整洁,需要一些法宝。如,借助儿歌、魔术棒等。

孙老师的这些观点,理论结合实例,理论有深度,实例既典型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汪媛老师的课是以孙老师的讲座为依据,是对讲座的理念进行诠释,让我们感到有趣有效,亮点很多。

亮点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透过汪媛老师的教学,我们能够十分清晰地感受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生字新词,识字写字;教学重点是学习“樱、耐、施”的读音。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鼻音、边音是南京小朋友发音的难点,所以汪老师重点教了。教学字形的时候,“浇、施、耐、拔”等字笔画多,而且容易与形近字混淆,汪老师有意识地重点关注了,有的放矢。字义教学主要关注“施肥”“耐心”“农谚”等关键词或者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词语。可以说,识字教学目标是极其明确的。虽说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让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有趣有效起来”,汪老师突出了研修的重点,但是不忘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二是引导孩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一点上,汪老师花了不少的力气,效果很好。比如,在学生充分预习、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轮流读课文、互读互听,不仅避免枯燥,而且通过合作学习,让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了反馈与纠正;又比如,让孩子学习乌鸦的“哇哇”叫声之后,再读乌鸦劝说猴子的语句,更加有利于学生进入童话角色,朗读得有情有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识字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三通过引导孩子品词析句,感受猴子没有耐心,也是做得很到位的。

亮点二: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中,巧妙自然

汪老师这次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规律,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通过具体的语境认字读词,让文本成为识字的重要依托,让阅读成为识字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朱瑛老师经常提醒我们:第一学段的课文阅读,主要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课文中的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适合儿童现实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这种语言学生多数一读便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日常语言(如叙述语言、描写语言、人物对话等),这种语言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也会学懂。那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写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即阅读是识字,阅读是学词,阅读是学句。汪老师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中,巧妙自然。比如,字音教学,在孩子回答阅读中的问题时,“樱桃”的“樱”,“施肥”的“施”,“耐心”的“耐”读错的时候,自然地予以纠正。阅读促进了词义的理解,而对词义的深入理解又反过来促进了阅读。

亮点三:识字教学手段多样,有趣有效

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和他所掌握的文字、词汇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将“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语文能力放在语文能力之首,是语文课程改革务实的表现。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汪老师非常熟悉第一学段的教学要求,在字词教学上做足了文章。她采用随文识字的形式,由句子聚焦词语,由词到字,由音到形,由形到义,由识到写,自然妥帖。同时,对生字音、形、义的教学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各有侧重,该重锤敲击的地方重锤敲击,该轻轻叩击的地方则“小扣柴扉”。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灵活的教学策略。比如,“浇”的教学,采取换偏旁的方法,教一个带一组,适度拓展,归类识字。这是正方二辩引以为豪的。在此,我要补充几句。“浇”字难点在写,孩子往往会在“尧”的右上角加一点,因为“戈”上就有一点。而汪老师让孩子回忆学过的“晓”,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就有效地避免写错。这样利用旧知掌握新知是很巧妙的。在此基础上,汪老师又让孩子们拓展掌握了“绕”“烧”“晓”,费时不多,效果很好。更让人欣赏的是出示儿歌让孩子口头填空,就是引导孩子积极动脑,与语境对话,扎实掌握这一类形近字。又比如,“肥”的教学,汪老师从字理入手,让学生明白“肥”的“月”字旁是肉月旁,但是施肥的“肥”还是指肉多吗?当然不是,但是孩子又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肉多是因为营养充足,而“施肥”的“肥”是肥料,也是为树苗提供丰富营养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是一致的。这样的发现是快乐的,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诚如著名教育学家佐藤学所倡导的,新时代呼唤登山式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要让学生的思维、情感经历攀登的过程。一节好课要有紧张的智力冲浪过程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比如,汪老师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农谚”,让人情不自禁地为她点赞。“农谚”是远离孩子们生活的,即使是借助于词典恐怕也很难解释清楚。在教学中,汪老师举一反三,通过举“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只要四年就能结果,这就是‘梨五杏四’”的例子,让学生寻找这样的例子,如“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等。理解了这些农谚的具体含义,对什么是“农谚”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亮点四:写字教学关注全程,步步落实

新课标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解读这段话,它有三层意思:一是“效”,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这是我们的目标追求;二是“导”,在随堂练习中,教师示范引领,科学指导,这是我们的策略选择;三是“恒”,每天的语文课,坚持练字10分钟,要做到天天练、年年练,三个学段都要一以贯之,这是我们的态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需要持之以恒。

汪老师很重视写字教学。上课伊始,让孩子伸出小手和教师一起写课题,看似寻常,实则暗藏匠心。众所周知,于永正老师每次上公开课都要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书空课题的。苏教版教材提倡教师提笔即是示范,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猴子”的“猴”的正确书写,“果树”的“果”的笔顺都特别容易错。这时,教师让学生跟着书空,可以提高学生书写的正确性。

汪老师集中指导的写字板块,始终按照“读帖观察——讲解范写——描红临帖——反馈矫正”的顺序,关注学生写字的全程,扎实而到位。

我们说,所有的课,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是有缺憾的。不完美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汪老师的课也有一些值得探讨、让人遗憾的地方。

遗憾之一:如果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就能从有效走向高效

正如反方一辩指出的那样,如果汪老师课前能够充分了解学情,就能让识字写字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薛法根老师有著名的三不教主张: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这样,一篇课文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教的东西很有限。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也不应该是零起点。特级教师朱瑛老师常说:“要想知道将孩子带到哪里去,首先得知道孩子在哪里。”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现在的“预习单”大行其道,也是想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集中火力重点出击,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汪老师关注了字音教学,而且下了一些力气让孩子掌握“樱桃”的“樱”“耐心”的“耐”等字的读音。然而,几个学生读正确了,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已经全部掌握。这里应该舍得时间,舍得投入。再比如,“拔”,表示用力拔,学生是一点就通的,但“友”为什么右上角加一点,他们就不得而知了。汪老师出示的遛狗图很好,其实就是“犬”加上“横撇”,这横撇表示系在狗脖子上的一根绳子。这样一点就突破了难点。

遗憾之二:如果相信孩子还学于生,就能从“学会”变为“会学”

汪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感觉还属于一种主观的线性设计,设计的灵活性、动态性、开放性还不够,教师牵的多,“让学”不够。我们常说要还学于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主人的作用、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能够放手一些,给学生的空间大一些,我相信,课堂就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纵观汪老师的整节课教学,发现汪老师也想放手,但发现一放就散,一收就顺。其实,我们不用担心,虽然孩子的发言不能精确聚焦,但是不要紧,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让孩子恍然大悟是最美妙不过的。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曾经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老师讲学生听,两周之后效果只有5%;而教别人或者自己发现马上应用,两周之后效果却高达90%。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更应提倡。此外,为了避免学生回答问题不聚焦,我们教师也可以反思、完善自己的提问方式。比如,“怎么写‘种’字”与“怎么把‘种’字写好看”就大不一样了。

当然,上述“缺憾”,应当说,不是汪老师这节课所独有的,在我们的课堂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这节课的价值,远远大于它在枝节上所出现的问题。

今天的辩课环节非常精彩,辩课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我个人认为,辩课是为了越辩越明,并不是一定要辩出个输赢。如果我们过多纠缠在这节课的枝节问题上,而对整体的价值熟视无睹,那就是语文研讨的一种遗憾了。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4

一、运用情感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

物理教学过程必须有意识自觉的用生动的小故事、用精彩的插图、通过实验或问题、通过组织参观、讲座、科技制作、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设计学习场景而不是把它当作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品,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物理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在讲《平抛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请几个同学上讲台做个当飞行员的游戏(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场景):在计算机模拟下进行飞机投弹并要求命中目标的游戏。由于飞机在运动,故学生投放的炸弹很可能没能命中目标,因为学生不知道该提前离目标多远的位置投放炸弹,在游戏过程中班里学生一阵欢笑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有的同学不服气要上来挑战难度,这样就紧紧的吸引住了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使学生一下时进入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坏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核心的作用是在于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问题:如果成功命中目标,让学生说明原因,如果失败,反思问题所在。这将成为这次课题活动的开始,没有这个问题的产生就谈不上学生知识的构建,这个问题情境决定了下面的学习活动。

用游戏方式来展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带着问题来进行今天的课题学习。但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和情感因素的使用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不是要求老师让学生们笑,而是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毕竟,课堂是转授物理知识的地方。

二、启发积极思考,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从物理实际情境建立科学模型,是一个伟大的思维转变过程。教师适当引导,这个过程要留给学生时间,由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用游戏方式设置情境产生了要研究的课题:如果成功命中目标,让学生说明原因,如果失败,反思问题所在。接着教师就发问为何炸弹没有击中目标去启发同学积极思考,让他们先在学习小组里讨论,然后请小组的代表在全体同学面前发言。整个过程让他们主动参与,自己总结失败的原因:讨论(1)在目标正上方投弹,没有目标在目标前方提前投弹导致失败。讨论(2)不知道该在目标前方提前多远投弹导致失败。使其在失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确定投弹的位置与目标的水平距离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此时,学生还只知道应该提前投弹,但不清楚提前投弹的水平位移该是多少。探究这个水平位移的大小自然而然就成为《平抛运动》这节课的中心任务。

思维活动是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起的,然后应该逐渐发展,引导学生善于问问题,多问为什么,展开积极的思维,不断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启发积极思维课堂教学活动就很容易动员和组织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选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积极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的目标更清晰,更有针对性,更有效。通过探究过程来丰富和训练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物理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解决这节课的中心任务:研究开始投弹的位置与目标的水平位移跟哪些因素有关?就可大胆让学生主动探究,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核心讨论如何计算出这个水平位移?开始投弹的位置与目标的水平位移跟哪些因素有关?先让同学们展开思维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并且针对不同的猜想进行讨论。教师与学生互动,根据学生的大胆猜想,教师倾听与分析学生猜想中建设性意见的合理成分。关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去上一步一步的建构知识,为下一步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研究问题做了铺垫。经过了猜想和讨论学生只是得到了理论层面的结论。是否是这样的呢?接着是在猜想基础上进一步实验探究验证。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学生顺利进入问题的本质研究,这个过程是新知识构建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知识,同时培养与别人合作的精神。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名导演,能完全掌握课堂上迅速变化的信息反馈,优选最佳的教学方式,灵活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巧妙地适时地设置悬念。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和方法。在放松的坏境中展现自我,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是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总之,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结构,以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发展,让全体学生尽可能多主动参与,关心和照顾每个学生,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

摘要:“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使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达到最佳。本文就以鲁科版(必修2)教材《平抛运动》为例,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松.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安民.从问题的教学探讨其有效性[J].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9-11.

有关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篇5

摘 要:现代化教学领域中,中学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今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评价体系,或者是主体地位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了讨论,希望能对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有一定的帮助意义。

关键词:中学体育 有效性 问题 措施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缺少科学创新的教学理念

面对新课程改革,一些中学体育教师觉得课程在教学上没有很大的改变和创新,认为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旧可以按时按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他们缺少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按部就班地使用缺乏吸引力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长期以往,中学体育教学水平陷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帮助教学树立和养成科学创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是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关键。培养教师树立现代化创新的教学理念,是改良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1]

2.缺少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学体育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人,单方面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一方,不用多加思考,机械化地吸收教师传达的信息,可是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沟通,整个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沉闷。另外,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比较传统呆板,不愿意接受和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新媒体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直接忽视了先进教学?O备的重要作用。在整个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难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缺少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机会,最终导致中学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实现质的飞跃。所以,适当地应用多媒体先进的教学设备,敢于尝试使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是当今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向。[2]

3.缺少针对性的科学评价

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程评价很大程度上表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体育技能水平高低的甄选而忽视对参与体育运动意义、体育态度、体育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考评,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重质化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量化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等问题。正是由于缺少科学先进的科学评价,没有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评价,导致体育教师难以实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同时,过度的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让不少教师和学生仅仅为了获得高分而失去了真正感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甚至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4.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把所有的教学内容有条不絮地讲解一遍给学生听,甚至为了确保全部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达标,只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是否能落实和达成,习惯性地把学生安排在一个被动机械性接收知识承载体的角色当中。特别是在课堂绝大部分时间中,教师喜欢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和示范动作,却不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实践的机会。缺乏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仅仅把学生作为教学客体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大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培养体育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推动其他教学行为发生的源动力,意识主导行为,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带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培养体育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中学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的引导者,是控制教学流程的主导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吸收一些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模式,不断地增强和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学习永无止境,体育教师应当抓紧所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多与其他教师和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借鉴一些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教育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良,让科学的教学理念更加有效地融入现实教学中。[4]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培养较强综合素质接班人的要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只有创新发展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有针对性、多样化、全面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限制于单一的讲授模式,现在我们可以把专题讨论、问答、启发、自主探讨、报告等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中来,从而扎实他们的体育知识、锻炼他们的体育技能。同时,体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媒体教学工具,懂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资料库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把中学体育课程中的教与学有效整合起来,创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建立科学先进的教学评价体系

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唯一标准的这种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显然是落后和不合理的,这也是导致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屡屡不前的重要原因。基于此,除了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外,建立科学先进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摒弃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把多元化、过程化、针对性的评价因素纳入到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中,充分发挥教学体系评价的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教学合力,促进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篇6

一、重视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使数学教学有效,首先要做好、傲实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工作——备课备课是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教师备课时,要在考虑学生学习实际、整合教材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对课堂情况进行充分预设备课宽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备课充分能使教师对课堂教学充满自信,这样教师才能在自信与激情中充分展现教学艺术。要做到精心备课,需注意和处理好以下环节。

1.备“教材”更要备“人”

备教材是备课的内容之一,但备好教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它要求教師仔细、反复地阅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意图,吃透教材每一个环节的安排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人”。教师不仅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年龄特点、了解所教班级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格特征、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2.重“教程”更要重“教法”

不少数学教师的备课还停留在应付教学和学校检。查的阶段。他们往往比较关注教学的流程、关注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但对每个环节的教学如何开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教法上的研究却很少,使备课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到细节,离精心备课的要求相距。甚远精心备课不仅要求教师要备教学流程。更要重视备教法,重显性备课更重隐性备课备教法即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在教法上多动脑筋。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对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寻找新知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切入点、如何设计学生课堂中的展示环节、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等都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策划

二、关注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数学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学的过程,其主阵地是课堂。一直以来,学生在课堂中知识得以获取、方法与技能得以学习、情感得以体验、能力得以培养被公认为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大显著标志。然而。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归根结底要依赖于课堂。因此。作为教师,在刻画数学知识与技能时,除了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目标性动词外,还首次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过程性动词。这也充分说明了数学教学重视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要求教师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等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对所学新知识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2.重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三、注重情感培养是有效教学的内驱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企业生产产品的历程,而是有教师、学生等活生生的生命力主体参与的活动。高效、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蕴涵教师的艰辛与创造,对学生的殷切期盼与对事业执着追求的课堂;应该是蕴涵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教师的尊敬与热爱、敢于挑战困难和充满理想的课堂。基于以上认识,不难发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与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关,那就是积极的师生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师生问和谐积极的情感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良效的催化剂、一种有强续后劲的内驱力。

1.培养教师自身积极的工作情感

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在向教师学习。在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的代表、能力的象征、为人的楷模。正因为如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工作的热情;教师对工作有很高的热情。是对本职工作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教师自身良好素质的体现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高超的专业水平、对工作的认真敬业、富有激情的教学、在课堂中所展现的幽默机智以及对工作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热爱等。这些积极的情感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假以时日则必形成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从而为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2.努力给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努力创设让学生思考、表现的多种机会,要时刻关注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琢磨他们的思维,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捕捉他们的优势与成功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的优势被挖掘、被发现,对学生来说,首先是一种认可,是对其主体努力行为及其结果的充分肯定;同时,更是一种激励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激励和体验能循环往复,不断强化,成为学生不断学习的强大内动力,并使主体始终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专注不舍的精神投入到日常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积极增进师生间的课外情感交流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就要求教师要十分注重师生问的情感交流,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去跟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分担他们的困苦,分享他们的欢乐;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各个方面,尝试更多地去关注他们,激励他们认真地学、主动地问、积极地思考,一次、两次、三次……,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与坚持,不断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必能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到那时学生优异的成绩、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7

1. 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重在促进数学探究

教师在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取、重组和综合的基础上, 利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视、听两种传递方式, 展现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将数学内容中本质的、重要的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凸显出来,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 使学生在观察、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取数学知识, 掌握事物的本质.

例如, 在教“数列递推公式”这部分内容时, 我先给学生叙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汉诺塔问题, 学生被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接着让学生上网打开教师预设的汉诺塔游戏, 自己动手实践, 进行探究活动.在学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践后, 我请两位动作最快的学生演示了他们分别搬运3块、4块石板的过程, 同时提出问题:他们的搬运次数是不是最少的?同学们能否根据搬3块、4块的规律, 推算出5块、6块的搬运次数?至此学生的注意力由先前的玩游戏状态进入到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很快学生在鼠标的反复点击演示中发现:搬运5块石板与搬运4块石板的内在联系, 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列出数列的递推公式, 在随后的动笔运算中, 发现原来汉诺塔问题中搬运64块石板竟然需要5800多亿年时间, 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 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这里, 教师并没有花大力气去讲解数列递推关系的本质, 而是重点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让问题中静止的石板可以搬动起来, 以此引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与归纳, 提供学生更好的探究实践平台.从课堂反应来看,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案例是用多媒体技术, 根据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数学环境, 在这个数学实验情境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意图, 去改变石板数量的条件, 观察不同条件产生的结果, 从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验证自己的猜想的数学教学活动.

2. 用信息技术演示变换重在感悟思想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受到教学媒体的限制, 大部分知识只能由教师静态地传授给学生,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 是难以进行“动态处理”的, 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围绕某一数学主题, 为学生创设主题运动情境, 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 将知识进行动态处理, 把运动和变化的数学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 对丰富学生的数学动态感知具有特别的作用.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当x∈[3, 4]时, 求函数f (x) =x2-2ax+a2-a+1的最大、最小值.这是一个含有参变量a的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问题, 其研究对象是随着a取值范围不同而变化的.以往经验告诉我, 这一环节我再怎样放慢速度、变换组织语言表达方式, 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想象力的影响, 导致难以准确理解二次抛物线的运动变化.但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后, 情况就大为改善.学生在一个个动态变化的情境中, 看到了运动变化的过程, 体会了其中参数与对称轴位置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 领悟了运动背后所隐含的变化规律, 其效果是文字教材和语言描述无法达到的.在其后给出的问题变式训练中, 学生也能举一反三, 顺利解决.这种成功背后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停留在对一道问题的简单了解, 而是领悟了一类问题处理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时, 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只是为节省时间而起一个呈现题目或画图的作用, 那本质上与不运用它直接在黑板上画图解决没什么两样.信息技术在图形变换、动画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点, 在解题教学过程中, 让问题中某些变量动起来, 或者对问题进行变式, 将会使学生在问题获得解决的同时, 体会出数学蕴涵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3. 用信息技术启发思考重在抓住概念本质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 促进了教学环境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把重点从以教师为中心,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多元呈现方式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再逐步进行抽象, 为学生创建空间想象的平台.

例如, 在讲授“用定义法求解动点轨迹”一节内容时, 我先给出问题:已知圆A、圆B内切于点Q, 圆A半径为r, 圆B半径为3r, 动圆P与圆A外切, 与圆B内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

在给出问题后我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观察发现班级中四名学习一贯超前的学生能顺利解决, 此外还有四、五名没有动笔, 其余学生都根据以往的经验设动点坐标为 (x, y) , 并且列出了两圆内切、外切时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式, 但在尝试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进行演算化简时都遇到了困难, 于是我说:“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困难,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电脑给我们演示的结果吧.”

学生看完多媒体动画演示的轨迹后, 都脱口而出说动点轨迹是一个椭圆, 此时我问:“既然你们认为是一个椭圆, 那图形上的动点P一定满足椭圆的定义, 即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 且这一常数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定点在哪里?”学生马上回答出是A, B两点;接着我再通过电脑度量的数据进行验证肯定了学生的结论:最后我简单分析了一下此题的解决与以前求动点轨迹方法的不同, 告诉学生这种方法称为“定义法”.

其实上课前我也曾经犹豫过, 担心事先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轨迹图形的演示会阻碍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所以在两个教学班中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学生尝试用两点之间距离公式进行演算化简遇到困难时, 处理直截了当外, 很难用准确的问题引导、暗示学生去观察点P与点A, B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先用动画展示结果进行启发, 学生就会根据椭圆定义主动去寻找动点、定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二问的实践练习中, 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去猜测轨迹的形状, 都能自觉去探索题目中动点、定点之间的数量联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虽然学生是在电脑的演示下解决了第一问, 但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已经自动的把方法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法, 并且开始尝试应用, 这其实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在第一问学生思维受阻的情况下, 先给出结论引发学生探究, 这种教学调整是有效的, 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

由此, 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动画模拟, 解除了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 使他们勇于积极思维, 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而且通过用鼠标拖动或用参数的变化驱动图形中的某些对象, 在变化和运动中多方位、多层次地观察几何图形,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复杂为简单, 变隐形为显形, 从而达到拓宽思维角度, 化解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4. 用信息技术开展试验重在揭示新知内涵

G·波利亚提出, “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 创造过程中的数学, 看起来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数学的创新教育, 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在数学实验中, 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 处理数据、发现规律,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例如, 在“双曲线概念”课的引入设计中, 我先给出问题:已知点B是圆C上一动点, 点A在圆内,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 问:当点B在圆上运动时, 点E的轨迹是什么?由于前节课学生对于用定义法求解动点轨迹这一内容掌握得较好, 所以问题给出后不到两分钟, 我发现全班多数学生都能够求出动点的轨迹.紧接着我问学生:如果点A不在圆内, 其余条件不改变, 那么结论又如何呢?

学生陷入了思考, 但显然很难理出头绪, 对此问一筹莫展.此时我邀请一名学生上来自己拖动点A, 看看轨迹究竟是怎样的.在图形变化的一瞬间学生们发出了惊讶的叹息声, 部分学生在看到图形变化时已经讲出轨迹是双曲线.于是我请学生观察动点与定点之间的隐含关系, 自己给双曲线下一个定义.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 我观察到很多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论, 于是想请一名平时反应较慢、估计会有困难的学生来回答, 这样可以让我加以慢慢引导.但是这名学生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 他说出了离准确答案仅差一步的结论, 让我几乎有点不知所措.事后想想还是很欣慰的, 连他都说出了双曲线的大致定义, 说明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十分成功的.

紧接着我演示点B的运动情况请学生们再次观察曲线上点E是否满足同学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条件, 他们很快发现自己的结论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一常数”中不准确的部分并加以了修正, 此时我请学生看双曲线的完整定义可谓水到渠成.从学生兴奋的表情和眼神中我知道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学习的快乐.因为他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 而是积极地在参与, 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这对数学知识的迁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在教材中, 类似于这样的内容不少, 它们本身就是很好的探究学习素材.在教学时, 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并适当运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不仅使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通过开放式教学, 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探索、发现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在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同时, 要关注接受性学习的改善和创新.同时, 要善于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 不是简单地把它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 而是要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使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宽广.我相信:信息技术可以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 更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起来!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8

一、注重课堂导入,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课堂伊始的课堂导入非常重要, 精彩的课堂导入犹如画龙点睛, 为整堂课奠定了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基调。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需要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好奇好动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特征, 因此游戏、儿歌、猜谜、设疑、悬念、创设情境等都是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好方式。比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听指挥看行动”两人一组, 一位同学闭上眼睛, 教师发布命令, 闭上眼睛的同学需要根据老师的命令做出行动。教师说“摸摸好朋友的头”, 闭上眼睛的同学伸出手去触摸对方的头, 但是对方一般都会采取方式躲避, 结果闭上眼睛的同学摸了一个空, 老师接着又命令“摸摸好朋友的手”, 好朋友又会调皮捣鼓, 游戏一开始, 学生们的兴趣就来了。游戏结束后, 教师问:闭上眼睛后, 为什么我们不能准确地接触我们想接触到的地方?学生很快回答, 因为闭上眼睛后什么也看不见。教师继续引导:那么, 为什么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自由地飞行呢?

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蝙蝠和雷达》。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快速使学生进入状态,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 因此, 教师要适时转变教学观念, 综合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比如自主学习方式, 教师应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但是小学生毕竟认知有限, 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要巧妙地组织和引导, 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轨道;再比如探究式学习, 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此种教学方式要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提供更多质疑、讨论、操作训练的时间。方式的运用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多变, 以能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目的为佳。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 多媒体教学逐渐开始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恰当运用各类多媒体课件、优质教学光盘,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 选用各种电教媒体, 以便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的是,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正确定位在于“辅助”, 千万不可喧宾夺主, 忽视了班内学生的自我体验, 所以教师应当精心备好课, 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加以运用, 注重突出课堂重点和难点, 这里提供两点参考建议:

1. 宁缺毋滥, 宁少勿多, 适当最好。

不要把语文课堂当做信息化课堂, 在小语课堂中, 多媒体教学只能充当“辅助教学”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该堂课所讲授的内容选取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适时呈现相关的教学内容, 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媒体的“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以此弥补传统语言教学中的不足, 进而达到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学生思维空间的教学目的。

2. 汇聚优质教学资源, 有效共享现代教育技术。

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方式, 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一是教师之间的共享, 比如对于名师课堂实录、优质教学课件、光盘等, 可以拿人之所长, 资己之所用。二是师生之间的共享: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 多媒体资源可以从“课上”走到“课下”, 在家长的配合指导下,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随时随地调出教学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总而言之,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很深的学问, 不仅注重教学能力, 而且更加富有艺术性。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始终处于有效教学的状态, 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理想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 不断总结、不断运用有效性策略, 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 2013 (3) .

[2]韩海玉.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 .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9

一、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必须进行一次大的转变。原因是课堂教学大多是以“理解”为重点的。一节课下来, 无非是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整体感知。这是从整体层次上的一个理解;第二个回合:还是理解, 是分段地理解。虽然与第一个回合相比, 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感悟, 但仍旧摆脱不了“理解”的范畴;第三个回合:通过教师的归纳、提升, 让学生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等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还是理解, 只不过外显在不同层面的一种理解。这样, 三个回合下来, 学生一步步理解了课文, 教学也就结束了。整个教学过程是:从“理解”到“理解”, 再回到“理解”, 是一种“理解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但是,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地让学生理解吗?我们说不是的。理解不仅仅是为了欣赏, 为了知道, 为了珍藏, 为了积累。理智地讲, 理解终极目的是“运用”。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止步于理解的层面, 就不再深入下去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效的!这种现象无疑应了吴忠豪老师的那句话:“现在的有些语文课是在教课文, 不是在教语文。”

“语文课应当把重点放在学生语言发展上, 而不是放在课文的讲解上。”为了避免“让我们的孩子永远地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欣赏别人开车”, 就必须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变“重理解”课堂为“重运用”课堂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为重点。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明确地指出: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的能力。在这句话里, 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而运用才是最终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综观我们学生的种种课堂表现——站起来不会说, 拿起笔来不会写, 与人讲话不会交际等等, 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还是要解决学生的运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变“重理解”的课堂为“重运用”的课堂。因为真正的理解是要靠“运用”来检验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第一是从“繁琐的讲解转向引导学生多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个大家都懂,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从“贯穿始终理解转向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语文教学如果仅仅落脚在理解上, 那它就成了常识课、品德课, 我们不要只在理解的层面上兜圈圈, 要突围出去, 把目光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上。第三是从“分析走向表达”。小学的大多数课文都是白话文, 学生很容易就能读懂, 不需要过多地去分析, 用唐懋龙老师的话讲就是:“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其实就是, 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 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回句号。问来问去, 答来答去, 时间浪费了, 课堂是无效的。”

三、构建有效的语文课, 教师要做出四重转变

丁炜博士在报告中讲道:有效的教学是什么?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有效?“效”字放进我们的课堂中来看, 它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效果”, 学生在课堂进程中有变化。二是“效率”, 课堂的过程是经济的, 有效率的。第一次听到对有效教学这样的解读, 感觉非常有道理。

第一重转变是:教师身份与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中介者, 并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中介者。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语文的过程。

第二重转变:教学关注点的顺序要转变。

我们以前的教学大多是先关注教师的教, 再关注学生的学, 有时往往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学生都会的教师还不厌其烦地教, 这种“教”是“无效”的。而学生学起来有困难的, 应当掌握而没有掌握的, 教师却视而不见, 这种“学”往往也是有“缺陷”的。有效的教学要求我们要“先关注学, 再关注教”。

这里的“学”, 我觉得就是“学情”, 具体地说就是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的认识程度及经验的多少。要想让我们的课堂有效果、有效率, 教前的学情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当清楚地把握学生上课前的初始状态是如何的, 然后再进行教的准备。丁炜博士用了五个“知”来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怎样去做到、做好这一点:

已知:孩子们已经知道什么? (已经知道的课上不用教)

未知:孩子们不知道什么? (不知道是教师要教的内容)

想知:孩子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最想知道的是教的重点)

怎么知:孩子们通过什么方法获得不知道的东西? (方法的问题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

能知:依据孩子们现在的水平, 他能知到什么程度? (这里是教的度的把握的问题, 不要拔高, 更不能低估, 要恰到好处)

如果教师每节课前都能做到这样心中有数, 那课堂上肯定少了很多“无病呻吟”的现象, 更多呈现的是学生的高效发展。

第三重转变:教学设计的基点要转变。

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基点必须要由以前的“以教材内容为基点”转变到“以教材内容和学生经验的关系为基点”上来。这种转变其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那就是吃透教材是为了找准课的知识定位, 而吃透学生为找准备课的方法策略。

第四重转变:课堂评价的转变。

对课堂的评价, 教师要从“只关注课的结果”转变到“关注结果与过程上来”。变“单一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转到“关注学生表现与自己的教学关联的程度上来”, 以此来评价自己课堂的有效性。很多时候我们对课堂的评价都浮在表面上, 没有通过实质性的指标来界定课堂效果的优劣,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 教师都沉浸在“自我陶醉”“自我感觉良好的”的状态中。在这里, 唐懋龙老师有三个课堂追问或许会给我们的课堂评价带来一些启示。他说:“语文课的评价我们可以给个新标准, 每位教师上完课后都要这样追问一下自己:我是在教课文还是在教语言? (这其实是语文味的范畴) 我们是要教知识还是在教技能? (这其实是语能味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是否都学会了? (这是语效味的问题) ”

如果教师能从这样的角度与高度上去评价、去反思、去追问我们的课堂,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有效”。

以上是自己学习到的一些东西, 专家的观点是鲜明的, 有力度的, 而我短短的文字及愚钝的理解不可能更生动的再现这些理论。就用唐老师的一句话作为补充吧——

中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篇10

一、营造氛围, 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细节

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 做好精细的预设。预设大家都会, 而且一个比一个高明, 但是对于学生的生成, 则可能会避而远之。这样的想法, 自然很难做到意识理念上的转变, 没有这样小处的转变, 自然谈不上大处的转变。所以, 我们得关注学生生成, 关注课堂细节。

(1) 尊重生成, 营造生成氛围。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 有了有价值的生成, 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 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是磨灭, 这样的学生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 在教学中, 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 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 也是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 则是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 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 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 然后就不了了之。

(2) 在“预设”留足生成空间。在教学中, 预设是必要的, 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 这些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给生成留足空间。

二、精心准备, 关注材料与呈现的细节

科学课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所以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同时还必须把握好呈现和整理材料的时机, 才能确保科学探究有效开展。

(1) 合理选材。张红霞教授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简单明了, 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就不用6个, 用简单材料能够解决的就不用复杂的材料。教师用心准备材料, 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有效开展。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而且轻松建构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的科学概念, 使教学变得“简单”而有效。

(2) 巧妙呈现。把握好呈现时机, 不但能利用材料创造性地调控探究进程, 还能提高探究深度和活动效度。我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课型, 灵活运用呈现方式, 确保了实验顺利开展。由于孩子的心理年龄所致, 对新事物永远充满好奇, 所以在很多科学课中教师必须把材料“隐身”, 在需要时呈现。这样既可避免打扰孩子的注意力, 又可拓宽思路, 使探究更有深度。同时, 呈现材料要有层次性。

(3) 及时整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因此在交流汇报期间和进入第二个活动时, 必须及时整理好上一组探究材料, 否则他们将会偷偷地“玩”桌上的材料, 分散注意力, 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后必须及时整理实验材料或将材料“隐身”于学生见不到的地方。

要使学生操作井然有序, 研究兴趣持久不褪, 研究层次不断深入, 只有准备好有结构性的材料, 并巧妙收发, 才会使学生有激情与心灵的飞扬, 深刻与理性的思索。

三、示范指示, 关注引领与实践的细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逐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责任逐步转给学生的过程相当复杂, 就像父母为孩子示范以后生活必备的复杂的生活能力一样, 教师也要为学生示范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不断给予指示、引领, 直到学生能采取行动开始自己的探究活动, 并能够独立搜集和解释证据为止, 教师才可以开始逐步地退出控制。

(1) 在仿效经典实验中发展计划技巧。为了让学生做好探究活动的准备, 我花大量的时间经常带领孩子阅读和仿效经典实验, 获得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2) 在经历科学活动中发展探究技能。为提高学生探究技能和活动开展的效率, 在教学时我会刻意花大量的时间来发展学生探究技能, 让学生了解将要进行的探究活动全过程。比如, 有目的地为学生安排有次序观察、完整表述、有计划设计方案和图文结合记录等活动, 并向学生示范如何开展这些活动。其后, 请学生进行尝试, 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反思。

(3) 在重视合作活动中发展交流能力。语言,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堂语言是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 也是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 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特意设计活动和安排时间让学生锻炼合作交流和提问能力。在合作交流中, 我更关注的是同学间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互听取想法, 尊重别人的想法等, 而不是内容。经过长期的训练, 不但让学生学会提问和质疑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交流。

(4) 在日常探究开发教学细节。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 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好每一个教学细节, 还担心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课程改革方可落到实处。

四、多元评价, 关注交流和激励的细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和交流既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 教师应把师生交流与评价融入探究活动过程中, 营造有效、和谐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五、课外延伸, 关注课前和课后的细节

(1) 正确认识前概念的认知。老师做好课前热身运动, 才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坚实的基础。老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 还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也就是要关注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认知。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情况, 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当课程学完后, 有助于学生在以前的基础上改正错误认识, 提升科学概念,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关注课后探究的细节。关注学生课后活动的延续, 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延续。这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吸引力, 更有魅力。科学新课程倡导我们教师“将学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中”,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放课堂, 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去, 使学生深入持续地投入科学学习。比如在教《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之后, 提出一个课后作业:用塑料笔帽、橡皮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制造一个“沉浮自如的潜水艇”, 回家后做一做, 玩一玩, 同时思考:“挤压瓶子与潜水艇在水中下沉有什么关系?下节课一定要告诉老师”。这个课后作业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同时也为沉浮的生活化应用与问题解决做了良好的铺垫。

古人提倡“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做人、做事, 都要注重细节, 从细节做起。我们想要学生经历科学家那种探究过程, 思维——实践——再思维——再实践, 就必须关注课堂中的各种细节, 并把这些细节做得更好, 让这些细节真正有效, 让我们的探究活动真正有目的、有效地持续下去, 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BT建设项目下一篇:行动学习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