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英语词汇教学

2024-05-23

职高英语词汇教学(精选十篇)

职高英语词汇教学 篇1

一、“语义场”理论下的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一直都是职高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但是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忽视了理论指导的作用。英语词汇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在词汇理论的正确指导下, 开展词汇教学工作才会变得更加顺利。

语义场理论在现代词汇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德国学者J.Tries。该理论主要探讨了词的类概念与种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一般来说, 独立于其他事物之外而单独存在的事物往往不容易被人们记住。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更加不应该将词汇教学孤立出来, 而是要将其与具体词汇相结合。所有的语言都存在语义场, 而不同语义场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语义的关系也被分门别类, 各有不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 通常将语义场分为上下义、同义、反义和整体与部分四类。实际上, 四类语义场就表示了词与词之间的内在关联。正是基于此, 词才可以在一个固定范畴内进行重新组合, 最终形成语义场。比如, 在“vehicle”的范畴之内, 完全可以形成由“Bus、car、lorry、van”组成的语义场, 如此一来, 就可以通过一个词联系到多个词。此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大脑并非孤立地对某一信息进行存储和提取, 而是彼此形成一个联想网络体系, 牵一词而动全体, 想到其中一词就能够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词。所以,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所学词汇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 争取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网络知识体系来强化学生记忆。利用语义场的重新组合, 构建词汇间的全面联系, 实现强化学生词汇记忆, 巩固词汇知识体系的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要发挥语义场理论的词汇教学指导作用, 灵活运用“语义场”式词汇教学。

二、瞬间记忆训练下的词汇教学

科学研究表明, 人眼所见的事物都会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痕迹, 而这种痕迹主要就是由瞬间记忆所形成的。在职高英语词汇教学中, 如何有效延长学生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瞬间记忆呢?教师完全可以在实际的英语词汇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瞬间记忆训练, 并辅以其他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记忆效果。瞬间记忆的训练方法有很多, 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词汇记忆, 如此学生的注意力便会得到高度集中, 并可以迅速抓住单词的本质, 提高单词记忆的效率。因为时间短, 内容又相对集中, 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除了单词外, 词组、句型和段落等都可以通过瞬间记忆来强化学生记忆效果。在词汇学习过程中, 每当掌握一点知识, 就要让学生通过瞬间记忆来对其巩固和强化, 这样, 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成就感, 而且还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三、文化差异比较下的词汇教学

由于职高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 在加上学校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 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相应不高。但调查表明, 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对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差异抱有很高的兴趣。鉴于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各国风土人文的差异, 勾起学生的英语学习欲望, 让他们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全面掌握和理解词汇。

作为语言符号的词汇, 不仅具有表面的理性意义, 同时还具有深层的附加意义。而这两种意义才是构成词义的核心要素。通常, 词的理性意义里不会包含太多的文化意义, 但附加意义却主要是由某种特定文化意义构成的。英语词汇教学必须争取将词汇的文化意义有机融入词汇教学中, 使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词汇教学有机结合。真正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 文化知识就诠释到哪”。在实际教学中,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全面掌握英语词汇。正如一知名教育家所指出的, “如果学生不了解词的文化内涵, 他就不知道那个词的意义———不论他是否会读出或译出那个词。”由此可见,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对词汇附加意义, 即文化意义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在“come on, you chickens!wussies!let’sgo!”一句中, 若是不知晓“chicken”一词在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不知道人们经常将“chicken”喻为“懦夫”, 那么就无法正确理解该句的意思。教师通过对“chicken”一词在汉语和英语中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含义进行比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迅速记住和理解该单词。所以, 在实际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 英语教师要时刻注重词的附加文化意义的深入挖掘, 真正意义地提高词汇教学有效性。

浅谈职高英语的词汇教学 篇2

关键词:职高学生;词汇;基础;兴趣

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融合,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职高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学习上的困难障碍,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要使职高生有扎实的英语文化基础知识和毕业后就业时能有效地运用英语,就必须清除这一障碍。那该怎样清除呢?首先必须从英语的基础抓起,什么是学英语的基础?D.A.Wilkins在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中提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若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他在这本书中还论述了词汇的重要作用。从事语言教学的老师也常说:要建高楼没有砖怎么行?词汇就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砖”。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既要以科学的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又要讲究学习方法的和技巧。下面是我在英语教授词汇中的一些实践和感想:

一、利用现代设备,复习巩固国际音标

词汇教学一般是从读音开始。学生对单词的第一印象就是读音,单词会读了,这个单词就基本上写会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把单词读准呢?我校的职高生由于初中阶段对英语的掌握不是很好,又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各自的发音差异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模仿、练习发音的机会,以达到最终准确发音很好地结合,让英语的教学更加生动,因此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词汇教学,能够达到快速记忆单词的目的,音标、词汇的教学很成功,为学习英语单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授词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直观的教具教单词

所谓的利用直观的教具教学就是指用实物、图片、手势、表情以及多媒体所展示出来的内容来教学生学单词。职高生虽说理解力已经比初中生有很大提高,但遇到某些科技词汇或一些不太常见的重要事务名称的词汇,教师如果不专门解释,他们还是不会留下长久的印象。因此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采用直观教学,配上一定的手势或给出一定的场景,学生印象会更深刻,就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利用游戏或猜谜等有趣的活动教单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便是一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娱乐方式。游戏不仅能愉悦游戏者,更能锻炼游戏者思维的敏锐性和果断性。学生讨厌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则必须让他们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那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背单词,即把某些游戏运用到词汇学习中来,这样就能为枯燥的词汇学习增添趣味性。

三、制订详细的词汇学习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认知策略训练

兴趣有了,就要开始具体的单词记忆了。在此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每个阶段的学习确定自己期望达到或应达到的标准。除了课堂上的各种学习单词的办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学习和巩固新的词汇。当然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认知策略。

1.猜测策略

所谓的猜测策略,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具体的内涵。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来推断生词的意思。简单点就是指结合句子来记忆。因为我们知道句子是由单词组成的,记忆单词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句子,根据上下文记单词,才会记得更快、更准、更牢。当然我们也可根据构词法去剖析生词,例如前缀、后缀、合成等等,使之成为你所熟悉的单词。

2.词典使用策略

词典使用策略是指教師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查阅字典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查几个近义词时要注重比较这些动词的搭配等等。

四、搞好词汇复习,巩固词汇学习成果

任务布置了,方法也有了,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并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就看所进行的评估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了。当然及时的和定期的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后根据遗忘规律,合理安排时间,定期复习,强化记忆,并对此进行一定的评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总结学习词汇的一些成功经验或反思学习效果欠佳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应该训练学生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法才能解决他们在词汇学习中的困难。词汇的教学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它是整栋楼的“砖”。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思考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思维,去发现新的观念、新的方法,积极改进与激活词汇教学,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俏.英语学习策略及在课堂上的训练,2006.

[2]马若文.注重学习策略培训.优化课堂教学,2008.

[3]胡光伟,顾永琦.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与英语成绩的变化,2006.

职高英语词汇教学 篇3

2002年全国语言教学座谈会上, 李岚清副主席指出, 中国现在的英语教学费时较多, 成效不大。 (温爱玲, 2002, 2) 在所有的问题中, 词汇教学的不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考虑到它的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尤其是在高中。我国对英语词汇量的要求在世界上相比较而言很小。根据《全日制高中英语大纲》的要求, 高中学生应该掌握1, 200个单词。新编《大学英语大纲》要求, 大学生要掌握的基础单词量 (四级) 是4, 200个, 高级 (六级) 5, 500个。然而, 根据Hatch&Brown (1994) 的统计, 一个西班牙大学生一年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是6, 000个;一个日本大许新生是5, 900个, 当他毕业的时候, 他的词汇量达到13, 000个。但是, 中国的一个大学新生的平均词汇量只有1, 900个。 (平克虹, 2002, 2)

根据一个语言权威组织所做的一个研究, 一个人会有阅读和理解障碍, 如果他的词汇量小于6, 000个。 (平克虹, 2002, 2) 较小的词汇量的要求是问题的一个部分。更严重的部分在于缺少词汇教学的方法。一般而言, 中国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中最难最不让人喜欢的就是词汇学习, 而且其效率也最低。 (吴霞&王菁) 在考试前学生通常做的事是花大量的时间记忆单词, 一遍又一遍的背诵单词表。虽然我国英语词汇量的要求很小, 可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倍感枯燥、痛苦, 还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缺少词汇教学方法是问题所在。在高中现在没有系统的英语词汇的教学。 (聂爱民, 2001) 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记忆单词, 又很容易的忘记。所以改善英语词汇的教学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2 词汇教学的意义、任务及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之一, 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林承璋, 1997) 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意思。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一般的说, 学生掌握词汇的多少, 也是反映其英语水平的标志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D.A.Wilkins) 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教学的任务是:不仅要学生学到规定数量的单词, 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学习词汇和快速记忆词汇的方法;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或构词知识推测词义和理解句意的能力。因此, 词汇教学对于英语教学极其重要。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足够的单词是学习一种语言的基石。对初学者来说, 词汇量远比结构的正确性来的重要。 (平克虹, 2002, 2) 我们都知道, 差的阅读者实际上是差的单词阅读者, 绝大多的注意力都到单词上去了。

所以从理论上讲, 词汇的学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各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也应该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 高中词汇教学一直被忽略。根据我在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所做的一次试卷调查和问卷调查, 高中学生, 尤其是职业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确很弱。

3 调查研究:描述

1) 目的和内容

调查的目的在于清楚的了解职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状况, 找出他们已经学到的和应该学到的词汇量之间的差距, 发现存在的问题, 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调查的方法有两部分组成:一份词汇复习卷和一个问卷调查。词汇复习卷目的在于测量学生词汇学习的状况:他们能记住所有的单词吗?他们是如何学习词汇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技巧?如果有, 这些技巧科学吗, 有效吗?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获取一些和词汇教学和学习有关的信息。

词汇复习卷有40题选择题组成。试卷编写的过程是:先从学生单词听写本中随意挑出40个单词, 然后用这40个单词造出40个句子, 大多数的句子是教科书中的原句, 其余的也和课文中的句子类似, 所有选项中的单词是有意挑选的:有些和正确答案在外型上相似, 有些是正确答案的形容词、名词、动词或同义词形式。问卷调查包括6个问题, 有些是关于学习态度, 有些关于学习词汇的策略。

2) 调查对象描述

在理论上, 为了得到客观、准确的结果, 调查应该覆盖一定多的调查对象。所以为了知道职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状况, 这个调查范围应该尽可能的广。然而, 因为实际的限制, 我只选择了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是中国一所普通的全日制职业高中,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 是一所全国重点职高, 该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质量处于全国职高中的中上水平。所以尽管调查范围较小, 结果还是有价值的。同时, 考虑到高一学生是新生, 理应接受到了最新的教学方法。调查对象就选择为高一新生, 调查总共覆盖了高一八个班级, 统共403个学生。

对于词汇复习卷, 选择了40个学生, 其中10个上一次期中考试的得分大于等于80, 10个在70和79之间, 10个在60和69之间, 最后10个在50和59之间。所有403个学生将参加问卷调查。

3) 调查过程

在一节自修课中, 这40个学生被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词汇复习卷。在另外一节自修课中, 所有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经过仔细整理, 如下显示。

4) 调查结果

在词汇复习卷中, 体现出了很多学生学习词汇的问题。下面两张表格显示了试卷结果。

作为一份英语词汇复习试卷, 这个考试结果不让人满意, 出现的错误多, 单项选择的正确率低, 因为试卷中所有的单词来源于学生听写过的单词。但是作为一份调查的结果, 它还是很有帮助的, 很多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被发现。

4 结果分析

从复习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存在大量的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遗忘。比如, 第4题,

40.Michael Jordan is a so famous basketball player that almost everyone on the earth knows him, so he is_____famous.

A.nationally B.internationally C.wordly D.earthly

Internationally是在高一上学期学过的一个单词, 但是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B, 四个选择了A, 五个选择了D, 大多学生选择了C。一般只有没有学习过单词Internationally的同学才会选择wordly, 作为一种Chinglish的表现。所以很明显, 大多数学生已经完全忘记了单词Internationally。在这40题选择题中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些学生已经遗忘了他们刚学过的单词。所以遗忘是学习词汇的大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曾经努力记忆而且很有把握已经记住的东西, 在一段时间之后, 会令人吃惊的变的很模糊甚至已从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理论上, “遗忘, 对于认知信息理论家来说, 是被定义为无法重新取回信息。”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根据这些理论家, 遗忘的两个重要原因是记忆衰退和记忆干涉。

1) 记忆衰退

“记忆衰退是由于练习不够而引起的记忆路径负面的丢失。”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索代克, 早期的S-R (Sensory Register) 理论家, 系统阐述了练习法则, 作为他的学习三项法则中一项。在练习法则中, 索代克指出, 人体的感受记录神经原使用频率越高, 越发达;相反亦然。因此, 如果缺乏练习, 人体的感受记录神经原只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衰退。

关于信息如何衰退, 我们可以参考典型的遗忘曲线。

“如果我们系统的看一个人能够记住的资料的数量, 我们发现, 几乎没有例外, 记住的量随着学习和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加大而减少。这种现象我们用一条曲线来表示, 就是经常讲的遗忘曲线。”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遗忘曲线最大的特征是它那迅速的下降段。这意味着大多数的东西是在练习后头几小时就会被遗忘。“实际上, 在练习后接下来的开始几小时内, 60%的所学知识将会被遗忘。第一天之后, 衰退变慢, 遗忘曲线也变的缓慢下降。”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在词汇复习卷中, 很多单词是已经从学生中的记忆中衰退了。比如第34题,

34.Mike is 185____tall.

A.meters B.kilometers C.centimeters D.millimeters

在这样简单的一题中, 10个学生选择了meters, 很明显, 单词centimeter已经从至少10个学生的记忆中衰退了。

根据问卷调查, 学生在单词听写或考试后几乎不花时间练习单词。

2) 记忆干涉

“遗忘在干涉的基础上同样会发生。” (Bryce B.Hudgin, 1983) 在学生学习一些和他们记忆中很相似的东西的时候, 新学的东西就会让回忆老的东西变的困难。Hunter (1964) 将干涉看作引起遗忘的主要原因。S-R理论家Edwin Guthrie在他的1930年的学习理论中提出, “干涉是结果只发现你刚学的A在某些方面干扰了你对B的回忆现象的唯一的解释。” (Bryce B.Hudgin, 1983) 记忆干涉也很容易在词汇复习卷的错误中发现例子。比如第32题,

32.This question is very____and everyone’s answer is right.

A.difficult B.simple C.differing D.sample

有四个学生选择了A, 18个B, 16个D。选择答案D的学生数和选择B的学生数几乎一样多。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他们要选择的是什么, 但是当simple和sample同时出现的时候, 由于两个单词在外型上相似, 学生就迷糊了, 一些学生就无法辨认, 错误就产生了。在其他句子中, 我们也可以找到干涉出现的痕迹。

3) 缺乏基本词汇学知识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少基本的词汇学知识。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是关于一种语言词汇的研究。词汇学研究的是单词, 单词的根源, 发展, 历史, 结构意义和应用。” (林承璋, 1997) 虽然词汇学对于高中学生太早一些, 但是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在学习词汇中有很大的用处。熟悉一些基础的词根、前缀和后缀能帮助猜认很多单词, 能帮助记忆单词。我们知道一个单词的基本部分是词根。前缀 (词根前的音节) 和后缀 (词根后的音节) 是来修饰意义的。

英语中大量的单词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知道一些通常的词根、前后缀能很好的帮助理解新单词, 辨认一些旧词。词根、前后缀可以被当作理解单词的线索 (Clue) 。如果受测学生学过一些词汇学知识, 很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比如第36题,

36.Jane is a very clever girl and she gave_____answers to all the questions in the last exam.

A.correct B.incorrect C.direct D.indirect

18个学生选择了A, 7个选择了B, 11个选择了C, 4个选择了D。所以至少7个同学对于前缀-in不了解。在第27, 34题中, 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5 职高英语词汇教学提高策略

经过上面问题的分析, 现在让我们针对性的来解决问题。

1) 防止遗忘

遗忘是词汇学习最大的敌人。加强词汇记忆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克服遗忘的影响。“经过加工的信息, 如果不能被回忆, 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那么, 如何才能增强学生回忆和使用加工过的词汇以及弥补记忆衰退和干涉的影响呢?下面是一些可行的建议。

1) 重复学习

“研究显示, 当材料被重复学习──也就是说, 在看上去已经掌握后在学习, 记忆时间就能持久, 回忆就更容易。”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重复学习, 重复记忆, 即使学生感到单词已经完全被记住了。根据遗忘曲线,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记忆迅速消退的时间段内要更加注意。

2) 把新学词汇和已记住的词汇联系

教师应该总是要努力将新单词和学生已经记住的单词联系在一起。当新单词和学生记忆中存在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教学效率就提高了。因为这样“单词就会储存在许多格内, 而每个联系就是一个回忆的线索。”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 学生应该被提醒这些相关的格。

3) 使用联想

“在尝试回忆的时候, 学生应该学会积极产生联想, 越多越好”, 因为“贮存中的信息通常是依赖于联想的, 积极搜寻所有相关的联想常常能够成功的把我们想要的信息带到我们工作记忆中来。” (Norman A.Srinthall/Richard C.1987) 比如, 当努力回忆单词粉笔的时候, 学生应该想出尽量多和粉笔有关的东西:粉笔的颜色、形状, 教师, 橡皮, 讲台, 老师等等。联想越多, 效果越好, 因为最终其中的一样东西就可能引出粉笔来。这种技巧被称为“联想式搜寻”。 (Helen Heightsman Gordon, 1987) 很明显, 当直接搜寻失败时, 这种方法很有效。所以教师解释单词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把和单词有联系的事物说出来。

2) 教授一些词汇学知识

学生应该也能够学习一些词汇学知识。根据对学生教材的研究, 职业高中课堂中仅仅教授了一些很简单的前后缀知识, 比如:un-, im-, dis-, -or, -er, -tion, 等, 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该学习更多的前后缀、词根和词的历史等。学生学习了词的更小元素的知识, 就能逐渐建立词汇结构。这样的话, 记忆词汇就会容易许多。因为新学的单词进入的是一个合理的系统, 而且每个单词都和其他单词不同。

3)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感兴趣的时候, 学习效果会更好。但是, 根据问卷调查, 大约27%的受调查学生承认他们讨厌词汇学习, 33%没有兴趣, 只有15%说有兴趣。学生对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词汇学习是因为它单调, 枯燥又难记。教师可以努力让学生明白英语词汇学习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只要他们稍做努力, 他们就会发现学习英语词汇中其实有很多趣味。

单词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只要我们研究他们并且发现它们表面意义下面的有趣。比如, 当我们教星期的时候, 要是我们告诉学生:星期天 (Sunday) 和星期一 (Monday) 是以太阳 (sun) 和月亮 (moon) 的名字取的;星期二 (Tuesday) , 是以Tiu的名义, Tiu是日耳曼神话中天空和战争之神;星期三 (Wednesday) , 来自Woden, 日耳曼神话中的主神;星期四 (Thursday) , 取自Thor, 北欧神话中的雷神;星期五 (Friday) , 取自Frigy, 北欧神话中的天空之神;星期六 (Saturday) , 取自Saturn, 罗马神话中的农神。如果老师再用这些神的名字给一些学生取上一个英文名字, 学生一定更感兴趣, 那么这些单词不但能很好的被学习、记住, 而且学生也能体会到英语词汇并不枯燥了。

很多单词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来源。比如, 在古代, 人们相信星星和其它的天体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这也影响很多单词的出现。单词influence (影响) 意味着一次从星星到人类的flowing in (涌入) ;单词disaster (is+adster) (灾难) 意味着一颗bad star (坏星) 或something unlucky (不幸的东西) ;一个疯子 (lunatic) 应该是受了月亮女神 (Luna) 的影响 (influence) 。

这样学来, 很多英语单词就能象故事书里的人物一样有趣了, 后来看到也会感觉亲切。知道一些关于单词的故事或来源, 学生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更有把握。

此外, 教学生一些动听, 简单的英语歌曲, 让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影片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 小结

根据心理语言学 (Channell, 1988) , 词汇信息加工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过程。 (吕文澎, 2000) 所以, 英语词汇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教学活动。总之, 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安排一节词汇课是必要的, 教授一些记忆方法、词汇学知识、词汇学中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一些专向词汇练习。这样, 学生的词汇量才能很大的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曼纯.第二语言词汇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 (2) .

[2]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 (修订版) [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3]吕文澎.英语难词记忆法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5) .

[4]刘道义, 龚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 (1) .

[5]平克虹.外语学习词汇为本[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0 (2) .

[6]Bryce B Hudgins.Educational Psychology[M].Illinois:F.E.Peacock Publishers, Inc., 1983.

[7]Helen Heightsman Gordon.Wordforms Book1[M].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California, 1991,

[8]Lyle Tussing.Study And Succeed[M].New York:John wiley&Sons, Inc., 1963.

浅析职高英语快乐教学 篇4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也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机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较差;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极大;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技能迁移能力、职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既适应世界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也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正向深入发展,也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那么如何解决中职校英语教学的矛盾呢?

快乐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它视学生为教学过程主体,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它能克服学生情感饥饿和兴趣缺乏,从而从心底热爱学习。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总结说,他今天的成就是与小时候老师的快乐教学分不开的。“快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感到幸福或满意。在这种心情下工作学习,其效率可想而知了。笔者个人认为要使学生乐学,教师首先必须要乐教,以乐教引发乐学,乐学强化乐教,使乐教和乐学和谐共振。古人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乐之一,今天,我们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有如下两方面的建议:

一、宏观方面——更新观念

教师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材和确定教法,对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这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至少必须做到三点:

1.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英语教育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第二,职业教育理论。有些教师教书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工作中却既难以创新,教学水平又上不了更高的层次,关键就在于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指导。优秀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师,除了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还要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技术,能对学生进行行业知识、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英语交际的能力,以及利用英语提升职业技术能力的基础。

2.深刻领会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本着满足社会与学生需求、尊重学生实际水平与差异、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3.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越宽,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外语教师走“专业知识+外语特长+中文底蕴+职业技能”的专业发展道路,这样教师才能以语言为对象,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有行业背景的学习情境,将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相融合传授给学生。

二、微观力面——灵活教法

一堂课时间虽短,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教学过程。就提高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率而言,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提倡快乐教学,如何构筑快乐教学的新教学样式?这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和任务。我觉得下列几点尤需注意。

1.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鉴于绝大多数职高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不能只简单地说“下节课我们要学**课,请同学们预习”。而要设定出具体的任务,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做得出。通过预习,学生才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于目前学时减少、学生发展及未来职业生涯需求等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工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的顺序、难繁的删减、讲练的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总之,只有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二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现代电脑技术,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将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联系,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4.把握好教学节奏,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英语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最少不得低于80%。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职高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非常强。因此,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学生争强上进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有“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故事法”等。为了减轻学生开口说的心理压力,不搞每错必纠。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和游戏法,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抢答的形式引进竞争机制,比赛的内容包括抢答单词、用词造句、即兴翻译、快速反应等,然后累计各组的分数,对得分最高的一组作出表扬和奖励。英语课堂不能仅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挖掘一切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的载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充满着创造和激情,作为教师,首先要懂得用“快乐”来教学,并且本身是很快乐的。而且因为我们对“快乐”的理解和实践,使学生产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的快乐情愫,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吹起“快乐”的春风,利用这门语言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育人者先育于人”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真谛。

对职高英语词汇教学基础性的新理解 篇5

关键词:职高英语,词汇教学,新理解

传统的英语教学,认为词汇是英语知识构建的基础。这一观点是易于理解的,因为词汇是英语意义构成的基本单位,没有这个基本的单位,英语的意义大厦是无法构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坚持这一观点并实施词汇教学,结果还是出现了大量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而教师常常又将此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包括词汇积累)不扎实,于是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就容易陷入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原有积累之间的死循环。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为需要建立对词汇教学的新理解。

一、反思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

词汇在英语意义构建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是否意味着词汇教学也必须是基础性的呢?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学坚持的基本理论其实是,“词汇教学”就是“词汇的教学”,而“词汇的教学”又容易演变为“词汇的记忆”,而“词汇的记忆”又会演变成“词汇的背诵”。在这样的逐步推导之下,教师的词汇教学,就变成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包括对单词形式和单词含义的背诵等。这可能未见于英语教学理论书籍,但却实际存在于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实际中。

笔者以为这一教学实际是需要反思的:学生的词汇学习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就是单词形式与含义的输入与简单复述呢?翻阅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料可以发现,学生即使在最为简单的英语单词的学习中也有着相当丰富的心理活动,他们学习英语单词时不是简单地去记忆单词的形式与含义,而是一个将英语单词的形式、含义与自己原有认识进行相互作用并理解,然后再进入自身记忆的过程。这意味着词汇教学不能沦为僵化的记忆,单词教学本身也应当有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

笔者以为只有建立了这一认识,职业高中的英语词汇教学才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希望。

二、创新词汇教学的实践探究

在笔者建立了“教意义”的认识之后,又进一步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并得到了新的认识。

首先,教词汇的意义意味着教师要对词汇意义进行新的探究。一个新的词汇怎样才能为学生所有效地接受,教师首先要关注这个词汇与以前曾经学过的哪些词汇有可能形成联系。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学生在课堂上遇到news这一单词时,全体学生一瞬间没有人能够回答,那些英语成绩较好、平常敢于发言的,竟然短时间之内没有一个人能够回忆起其意思。笔者正想及时提醒,突然一个学生叫了起来“新闻”。这是一个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为什么他能突然之间说出来呢?一问才知道,他记这个单词时是与new联系在了一起。显然,这是一种意义抛锚式的记忆,因而能够被这个学生长时间内有效记住。

其次,新词汇意义的构建主要在于学生。教师对新旧词汇意义的寻找与构建,只是词汇意义形成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来看,词汇的意义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从这个角度讲,词汇教学是新词汇与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包括词汇知识、句义知识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新词汇遇到的并不只是旧词汇,而是包括所有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而形成这一认识的基础,实际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结果,即新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是新知识个体与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最后,新词汇进入持久记忆的关键在于运用。新词汇要能够在新情境中得到应用,才能有效地为学生所记住,并促进学生新词汇的保持与迁移。

三、教学反思

反思笔者对职业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过程,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将自己的教学从自身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上。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学,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才知道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困难,也才能知道学生的词汇记忆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

职高英语词汇教学 篇6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 词汇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课堂效果不佳。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问题:

1. 词汇教学与读音规则相分离

我们都知道, 英语的读音是有着一定规律的。例如, “a”在开音节中发[ei], 在闭音节中发[æ];字母组合“ee”发「i:」等。英语的词汇大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如果词汇教学与读音规则相分离之后, 记忆自然就难了, 而且花费的时间也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 学生遇到生词之后, 很少会联系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

2. 教师指导不当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记忆的单词量是与学生每天所背的词汇量相等的, 于是每天听写词汇表上的词汇, 每天评改, 并且把出现错误的学生留下来, 限定时间记忆, 或者是写错的词汇罚抄十遍、几十遍, 但是这样的教学法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 反而适得其反, 学生对于词汇教学的兴趣越来越低, 甚至是在他们心中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由于教师花在词汇听写的批改上的时间过多, 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学。

3. 词汇教学中不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很多教师由于片面要求学生的词汇量, 对于学生的英语交流却很少关注到, 尤其是准备考试的时候, 教学就变成了做试题, 讲解试题, 在课堂上连简单的课堂用语都省略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导致哑巴英语或是中国式英语的产生, 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完全不会, 也不知道要怎样开口也不知道怎么下笔写作。

二、职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强化语音教学, 为词汇教学做铺垫

我们都知道, 学生在接触词汇之初是根据词汇的读音来记忆单词的。而且著名学者国伟秋曾经指出, 人类对于音的记忆比形的记忆更持久。因此在词汇的记忆中, 为了记忆的更持久更有效, 首先就要把音念准确。如果记忆单词的时候, 连音都读不准, 那么词汇的形就更难记住了, 正所谓是无音无形就谈不上义。

在高职中, 大多学生都基本上会读音标, 因此教师可以不用在音标表述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只需要适当复习一下元音、辅音, 让学生了解到英语拼写与读音之间的关系, 并且结合教材中的单词进行强化训练, 熟练掌握拼写和读音之间的规则即可。

例如, 在实际的词汇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朗读生词表。在确定学生音标朗读没有困难时, 进而转向单词拼写和读音规律之间的关系。如“Construetion”、“exposition”、“situation”、“imitation”、“completion”这些词的重读音节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的拼写规律和读音规律, 并得出结论, 即音标发音为[n], 则重读在倒数第二个音节。又如引导学生观察“unforgettable”的拼写和词根的区别, 双写了“t”字母。再比较“comfortable”的拼写, 找找规律, 即:重读闭音节对单词的后缀及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都有影响。再举例单词“occur”、“infer”、“Prefer”、“offer”, 同样是“r”结尾的单词, 但只有“offer”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直接加“ed”, 其他的单词都要双写“r”, 在加“ed”, 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发音及重读闭音节, 进而得出结论。再如“interior”的字母组合“-erior”的发音和拼写颇有规律, 可以联想并归类其他几个有类似字母组合的单词, 如“exterior”、“senior”、“junior”、“inferior”、“superior”等词, 一起记忆, 有助于提高单词的记忆速度, 从而提高词汇量。

2. 利用联想教学法, 提高词汇的再现率

虽然说高职英语教材中词汇量较大, 但是它的词汇重现率却相对来说较低,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会感觉单词的记忆有困难的原因之一。对于高职生来说课业重, 已经没有大板块的时间来学习记忆单词, 很多学生记忆单词的时候认为之前记忆过了, 没有必要再进行复习, 所以造成单词的遗忘率也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单词记忆的情境, 提高词汇的再现率, 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核心词汇,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温故而知新。

例如, 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进行联想, 像学习词组“contribute to”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联想了与它近义的一些词或词组的教学, 如“lead to”、“cause”、“bring about”、“give rise to”等之前所学的词汇。

又或者是利用词汇的一词多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我们都知道英语词汇往往不止一种词义, 所以在教学一个单词的词义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到之前学习过的词义, 或者是其他新的词义。实际上词汇的扩展也包含了这方面。如“apply”一词既有“运用”, 又有“申请”的意思, 而且使用时介词搭配也不同。

还可以进行词汇风暴, 教师可以安排一个主题联想活动, 和学生一起系统复习有关“奖励、表扬、批评”之类的词汇以及它们的用法, 最后可以联想出的内容大致是:“praise sb.for sth.”、“blame sb.for sth.”、“reward sb.for sth.”、“comPliment sb.on sth.”、“congratulate sb.on sth.”、“critieize sb.For”、“scold sb.for sth.”、“admire sb.for sth.”、“punish sb.for sth.”。最后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词编一个有情景、有逻辑的小故事。

3. 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根据认知策略中所指出的记忆词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 语境中记忆。心理学家也发现学生要想真正掌握一个单词需要反复接触该词5~16次, 因此,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反复地接触所学的词汇。在进行阅读活动的时候, 学生不仅对课堂上所学习到的词汇加深理解, 而且还能接触到这些词汇的新的词义和新的用法。这样对于记忆词汇非常有帮助, 而且还能更好地了解词汇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这里我们所说的阅读可以包括课文的进度、报刊的泛读等。

在实际的词汇教学中, 教师讲解词汇也可以结合语境进行。例如, 在对make up这个词组进行讲解的时候, 教师可以编如下一段小故事:“I made up this morning and the met my boyfriend.We had quarreled yesterday.Now, he said he wanted to make up with me.He made up a funny joke, so I couldn't help laughing.I happily acceptedit.We even dreamed that we could have 5 kids so that they could make up a basketball team.”在这个小故事中, make up出现了多次, 但是意义却都不相同。通过分析整段故事, 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领悟出每个“make up”的意思。同时, 这整段话就像是一张网, 联系了很多意义迥异的“make up”,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记忆量, 当“make up”在其他语境中出现的时候, 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能很容易被激活, 从而能很快地提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职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 解决当前词汇教学出现的误区, 教师就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教会学生记忆词汇的有效方法, 利用情境、联想、运用等方法, 提高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摘要:语言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语法、词汇, 而在这三要素之中由于语音和语法是有限的, 其中只有词汇是无限的。词汇是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的核心保障, 也是职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 学生掌握运用词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听、说、读、写等多项英语技能, 因此其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本文主要探讨在职高英语教学中, 如何才能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职高英语,词汇教学,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姚玉琴.以单元主题为基础的英语词块教学的实证研究.学科教学 (英语)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浅析职高英语快乐教学 篇7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也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学习动机不足,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较差;同时, 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极大;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技能迁移能力、职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既适应世界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 也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正向深入发展, 也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教育一线的老师们,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教法, 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那么如何解决中职校英语教学的矛盾呢?

快乐教学是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它视学生为教学过程主体, 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它能克服学生情感饥饿和兴趣缺乏, 从而从心底热爱学习。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总结说, 他今天的成就是与小时候老师的快乐教学分不开的。“快乐”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感到幸福或满意。在这种心情下工作学习, 其效率可想而知了。笔者个人认为要使学生乐学, 教师首先必须要乐教, 以乐教引发乐学, 乐学强化乐教, 使乐教和乐学和谐共振。古人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乐之一, 今天, 我们要让学生乐学, 教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有如下两方面的建议:

一、宏观方面——更新观念

教师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材和确定教法, 对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 这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为此, 至少必须做到三点:

1. 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 英语教育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 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 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第二, 职业教育理论。有些教师教书多年, 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工作中却既难以创新, 教学水平又上不了更高的层次, 关键就在于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指导。优秀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师, 除了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 还要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技术, 能对学生进行行业知识、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初步具有英语交际的能力, 以及利用英语提升职业技术能力的基础。

2. 深刻领会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 本着满足社会与学生需求、尊重学生实际水平与差异、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 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 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 只研究教材、教法, 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3. 拓宽知识面, 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越宽, 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外语教师走“专业知识+外语特长+中文底蕴+职业技能”的专业发展道路, 这样教师才能以语言为对象, 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为学生提供有行业背景的学习情境, 将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相融合传授给学生。

二、微观力面——灵活教法

一堂课时间虽短, 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 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教学过程。就提高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率而言, 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提倡快乐教学, 如何构筑快乐教学的新教学样式?这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和任务。我觉得下列几点尤需注意。

1. 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 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 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 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鉴于绝大多数职高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不能只简单地说“下节课我们要学**课, 请同学们预习”。而要设定出具体的任务, 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做得出。通过预习, 学生才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 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 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于目前学时减少、学生发展及未来职业生涯需求等实际教学情况, 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工夫, 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的顺序、难繁的删减、讲练的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 诸如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搞表演等, 采用哪些方式方法, 应予以精心安排。总之, 只有把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 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 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二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树立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现代电脑技术, 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 将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联系, 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4. 把握好教学节奏, 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 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可取, 但节奏过快也不行, 那种连珠炮式的讲解, 使学生无暇思考, 也来不及消化。因此, 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英语课的特点, 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 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 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 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 最少不得低于80%。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职高生学习基础薄弱, 学习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非常强。因此,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符合学生争强上进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有“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故事法”等。为了减轻学生开口说的心理压力, 不搞每错必纠。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和游戏法, 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以抢答的形式引进竞争机制, 比赛的内容包括抢答单词、用词造句、即兴翻译、快速反应等, 然后累计各组的分数, 对得分最高的一组作出表扬和奖励。英语课堂不能仅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 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 挖掘一切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的载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职高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篇8

关键词:职高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 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模式虽然在普高里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展,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职业高中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 职高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 从学生角度考虑。职业高中通常是按照专业分班, 同一个专业按照优、中、差搭配组成几个平行班。选择就读职高的绝大多数是中考失败者, 是对专业课比较感兴趣而文化课比较薄弱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其中有三分之二之多会在两年之后去实习就业。在这种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动机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 如果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 采用“一刀切”的模式, 必将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却“吃不了”。就不能满足学生主动发展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 也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在“掉队”后完全放弃英语学习。

2) 从教师角度考虑。在现有的班级授课模式下, 由于学生的英语成绩分化严重, 再加上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就使得职高英语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课堂纪律, 从而造成资源和时间的巨大浪费, 更不用说组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了。结果往往弄得教师身心疲惫, 无暇顾及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时间长了, 职高教师就变成只会管不会教了教师了。因此说分层教学为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 职高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 符和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 发挥学生的长处, 弥补学生的不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 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分层教学的学习要求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指定的, 尊重了学生的差异, 使每个人“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这样一来, 学生不但能在知识上得到提高, 而且还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进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3) 从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的原则。素质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向学生提出适宜的教学要求, 使教学目标控制在既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而经过努力又是可以达到的标准上。

3 职高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分层教学分为年级分层和班内分层两种形式。具体到分层教学的实施, 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对于学生基础差别相对较小的可以用班内分层, 但对于职高英语这样两级分化较大的可以采用年级分层。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是从学生分层, 目标分层, 教学分层, 和评价分层几个方面来操作。笔者就以自己的学校为例, 提出对英语分层教学的设想。

3.1 学生分层

学校以新生入学英语摸底测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是否愿意参加升学考试等因素, 在专业部内把2012级学生的新生英语课分为A, B两层:A为较高层, B为较低层, 再根据A, B层的人数来分班级。等到第一学年结束后, 再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包括成绩和升学意愿等对A, B层有一个调整。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 还能对一部分学生有激励作用。

3.2 目标分层

对A, B两层的学生来说, 首先就是要确立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对我们学校来说, 层的同学可以按照普通职高的教材和进度, 按照中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而B层的学生则要先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 高中阶段的内容只要达到会考要求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对自己所达到的学习有所认识,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并能主动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3.3 教学分层

3.3.1 内容分层

A层班的同学可以按照普通职高的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度和拓展内容。而B层班的学生则需要先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 这个复习也不是完全按照初中的教材来, 而是学校最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 结合了初中和高中的最基本知识, 这样一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3.2 方法分层

不管是A层班还是B层班的, 都要遵循“以学生为本, 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教育理论去组织教学进程, 并以启发式教学为灵魂。B层学生尤其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挥, 多采用低起点, 小步子, 缓坡度的方法, 多创设让学生成功的机会, 多用模仿式教学, 多创设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要充分应用多媒体和游戏的作用,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3 作业分层

教师根据当天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不管A层班级还是B层班级, 均应以中等学生为主, 根据各自教材的要求, 布置适当, 适量的作业。A层学生的作业可不全批, 而采用增加讲评和学生自纠或互批的办法;B层学生的作业应全批, 全改, 要有一定数量的面批。

3.4 评价分层

3.4.1 课堂评价

在提问, 练习, 讨论和作业后都要进行评价。对学习有困难, 自卑感强的学生, 要多给予表扬, 寻找其闪光点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一般的既要鼓励和肯定也要指出不足。对成绩好的, 自信心强的, 采用竞争评价。

3.4.2 测试评价

A层各班, B层各班都保持同一教学进度, 安排同一时间进行单元测试, 期末考试, 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把握。

4 对职高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反思

职高英语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尝试, 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

1) 分层教学这种走班制给学校的课务和教室的安排会带来比较多的麻烦, 因此, 学校在分配教室和安排课务的要充分考虑, 给每个专业部要有公共的教室和协调分配课务。

2) 分层教学会给教材的使用带来挑战, 因为很难找到非常适合B层学生学习的教材, 所以要求老师要自编校本教材, 这就给教B层班级的老师带来压力。笔者认为可以发动全校的英语老师采用集体备课和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任务。

3) 分层教学对任课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相对于A层学生来说, B层学生的管理压力要大很多, 教师面临的既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有课堂管理的挑战, 因此, 教师素质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适应分层教学。

4) 虽然有了A B两个分层, 但每一层里又有上中下三层, 这就要求老师在实施教学时能够抓住主体, 把分层的观念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5) 统考和会考会对B层班级产生额外压力。笔者认为学校可以跟上级主管部门协商, 在统考和会考时采用A, B卷的形式加以弥补, 即A层学生用A卷, B层学生用B卷。

虽然说在职高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开始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分层教学的思想和教学模式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学生的学习心理, 体现了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实施分层教学时, 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向学生提出适宜的要求, 困难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职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艺术 篇9

关键词:职高英语 幽默 调节气氛 激发积極性 提高记忆能力 参与交际 净化行为

如何帮助职高学生在一种轻松,释然的氛围中主动乐意地接受英语学习,让沉闷无味的职高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

一、幽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極性。

老师应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微笑幽默的姿态来完成英语课堂教学。今年,我们学校新招了几个春招班,听其他老师说大多数学生都是该校的“精英”。上课要么打瞌睡、要么玩手机、要么就是乱吼乱叫,只有他不想做的,没有他想不到的,真让人头疼。根据这种情况,我决定运用幽默教学艺术来上好第一堂课。走进教室问好后,我一改常态,打破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讲述英语的重要性。而是我先冲着一位学生说“Hi,How are you?喂,怎么是你啊?”我热情夸张的表情,以及滑稽、喜剧性的问候动作让同学们笑了,有部分学生的表情有点茫然。其中一个站起来说:“老师你错了,How are you?是问你怎么呢?”我马上就带头鼓掌,“谁说我们英语差了,这么有难度的错误都被你给挑出来了,在下佩服!”学生们的情绪一下都被调起来了,全都笑了,使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了,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了,为后边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讲到英语的常见标志时,我叫他们猜“Gents”是什么意思,每一个学生每天都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食堂,有的说是厕所。我说是“Ladies”的邻居。“哦,是男厕所”。学生们马上就懂了。于是我立刻就叫他们帮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厕所。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弄错,闹笑话。结果全都顺利过关。在英语课堂中我常常充满激情,风趣幽默,给学生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幽默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记忆英语的能力。

英语,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要想学好,相当困难。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活用过程。所以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对该种语言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语法规则,是永远也学不好语言的,而大家都知道,英语语法是抽象的,枯燥的,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英语老师多用幽默的教学艺术把它变为自己的语言,甚至编成诙谐的顺口溜,记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在讲英语的复数这一块时,讲到以o字母结尾的名词加复数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加es,另一种是加s。学生们老是记不住。我就说,“黑人(negro)英雄(hero)吃西红柿(tomato)马铃薯(potato),因为是英雄多吃点,加两个字母-es”。在讲到以f(e)结尾的变复数为ves的名词时,我强调要记住:小偷(thief)之妻(wife)生活(life)难,自己(self)扫叶(leaf)来做饭,忽见一狼(wolf)躲架(shelf)下,拿刀(knife)将它劈两半(half)。學生们笑了,觉得很有趣,很快就记做了它们的用法。利用幽默教学艺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对知识的巩固,还避免了以前那种枯燥的,乏味的讲练模式,更好地促使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运用,更能活跃课堂,吸引学生。

三、幽默有助于中职学生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英语口语交际。

在英语口语课时,表演因素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背单词、记语法、模仿语音、操练句型……一样都少不了。两人对练,多人一起练,小组PK赛。这也是一个很枯燥的事情。如能恰如其分地把幽默艺术纳入英语口语交际中来。那么在课堂上,会使我们的学生从被动状态,变得积極主动,乐意去交流。我们要求中职学生要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英语口语交际。作为老师,平时要给他们放一些幽默、滑稽的外国片、或者小品。让学生模仿演员忍俊不禁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通过观看与揣摩,将其幽默元素与精华据为己用。尤其是老师幽默的示范和鼓动作用,学生在开怀一笑的同时,也愿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英语口语交际,为他们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幽默有助于净化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

幽默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给人以温和友善之感,一般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把英语知识,通过风趣俏皮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了提醒、告诫的作用。记得在教“No smoking”时,我说吸烟有三大“好处”。同学们都觉得好奇,一下精神就起来了,特别是那些吸烟爱好者乐呵呵的,都没想到吸烟还有那么多的“好处”。我接着就说:“一是永饱青春,二是不会被狗咬,三是还可以防盗。”“为什么呀?”学生们迫不及待地问,我便对他们说出了吸烟的“绝妙”之处。“永饱青春”是指吸烟人都死得年轻,因为烟草营养丰富,富含氨、砒霜、焦油、尼古丁等4000多种化合物,其中有43种是致癌物,他们可以体验农药杀蚜虫的滋味,也可以体验被麻痹的辛辣味,还可以体验得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癌症的痛苦味。“不会被狗咬”是指吸烟人都是弯腰驼背的,狗遇到他们,还以为他们要拣东西扔它,所以狗就跑开了。“还可以防盗”是指吸烟人老是咳嗽,特别是在晚上,咳嗽得更厉害。小偷以为他没有睡着,所以不敢下手,没法偷。我接着问:“既然有这么多‘好处’,还吸烟吗?”学生们都说不想吸烟了。这就是运用幽默艺术,采取正话反说的效果。可见学生在觉得搞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把这些有教育意义的知识记在了心间。幽默形象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领悟知识,在笑声中掌握知识。

浅谈职高英语兴趣教学 篇10

一、注重情感投资, 关爱职高学生,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 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学生会感到老师亲切可信, 上课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怕了。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 都能够起到给学生提供安全感, 减少学生焦虑, 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

师生情感的融洽, 是提高职高学生英语的一剂良药。教师应该是职高学生的贴心人, 要充分了解职高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 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 教师必须在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 要尊重理解学生, 一视同仁, 使他们感到老师像他们的长辈, 特别是对待差生, 更应如此。因为对职高学生来说, 只有当他自己的存在以及他的行为被教师认可时, 才能产生安全感。而教师往往只喜欢和注意成绩好的学生, 而忽视成绩差的学生, 对他们冷若冰霜, 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难以树立学习信心。所以, 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指导, 以消除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心理障碍, 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为此, 我在课堂内外, 对待差生像对其他学生一样关心, 主动与他们打招呼, 嘘寒问暖,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比如, 电子商务 (1) 班一位叫陈秋云的女生, 因父母出国在外, 寄居在亲戚家, 长久以来性格孤僻, 整天闷闷不乐, 英语成绩更是不理想, 我利用课外时间跟她和风细雨的交谈,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以老师的责任感来打动她的心灵, 没过多久, 她能主动与我谈论英语方面的问题, 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发挥职高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

1. 激发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的任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尊重职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 创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知道, 无论怎样回答问题,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都不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相反, 如果回答有独到的见解或提问能让我难以回答的话, 那是会受到表扬的, 甚至还会得到老师的一个敢于质疑的小奖品。每次课上, 我设计的问题既不是很难, 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回答。在学生认真地想一想之后, 总能答得上来, 跳一跳, 便能摘到桃子。这样, 在和谐的气氛里, 学生的参与欲望, 即使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又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A.我认为我们职高学生不能整节课都坐在座位上, 一般我们在进行pairwork, groupwork时, 我让他们动起来:站起来走出座位, 互相交流、协商, 这样形式随便, 学生心情放松, 交谈自然, 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 又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

B.在新授过程中, 我的做法是: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不讲;通过看书学生能看懂的问题不讲;经过小组讨论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讲。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看, 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新授开始, 我在告诉学生今天要讲的内容在书的第几页后, 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看书, 有时让他们独立看书, 有时让他们分小组看书。看看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什么, 并理清条理;看看自己通过看书学懂了什么, 再告诉老师;看看自己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向老师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 我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直到所有学生全都明白为止。让学生参与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每一节课都象征性地让学生看看书, 都让学生讨论讨论, 最后总还是要听教师从头讲到尾, 学生的主体作用永远发挥不到位, 这样,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也只是一句空话。

3. 适当让职高学生当一回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 对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新授时, 对于例题处理, 我不是想尽多种办法给学生讲清楚, 而是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己去解决, 或者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例如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浅显内容让每个学生认真准备一节课或半节课, 让他们走上讲台, 讲给同学们听, 下面的学生可以自由提问, 由讲课的学生回答同学的提问, 我的任务只是对于讲课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进行深入重复讲解, 再对学生的讲解做一个简单的讲评。这种教学手段同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 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让教学贴近生活, 培养职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游戏教学。

根据职高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 我设计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 如猜谜、竞赛等。在教学中, 竞赛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以及男女生之间进行;竞赛内容丰富多彩, 有一分钟对话、单词必答、抢答、朗读竞赛、表演竞赛等等。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职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中我将游戏法贯穿于教学始终, 让学生始终在一种企盼和愉悦中轻松地学习。

2. 情景教学。

A.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生活情景, 配以适宜的身体动作和表情。比如在职高商务英语Unit one.Part B.At the Food Department.“购物”的内容对话时, 我事先让学生从自己的家里带来不同的食物, 如苹果、面包、梨、饮料等, 然后由教师充当售货员 (shop Assistant) , 学生充当顾客, 师生互动表演购买食品的对话, 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学生互动进行表演。这样做, 消除了学生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 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能当堂记熟所学内容, 课堂知识消化率得到提高, 教学效果良好。

B.利用音乐、插图、简笔画和卡片创造情境。

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 一方面可以使职高学生安静下来, 对职高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 可以用来导入新课。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 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达。有时可以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 编一段对话, 或者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 因为学生要绘图, 必须熟读对话, 反复揣摩, 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 就运用简笔画, 有时边画边呈现, 有时边画边操练, 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易学易画, 风趣幽默, 寥寥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

C.利用现代外语教学手段, 创设直观的交际情境。

声色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 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例如, 在教到中国名胜古迹——长城时, 我在网上下载了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 并且结合各国不同风情的音乐, 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 观看得津津有味,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手段, 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的惊奇感, 独特感是学好英语的必备条件。这种变化, 能加快课堂教学节奏, 加大课堂容量, 师生配合默契, 教学程序流畅并寓乐于教, 达到一鼓作气的较佳教学效果。

上一篇:草地螟及其防治下一篇:钢筋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