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中师生提问

2024-05-19

问题教学中师生提问(精选四篇)

问题教学中师生提问 篇1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问题作为主线, 以问题引入, 以问题归结, 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 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如何提问引导, 又如何使得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呢?

(一)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艺术

1. 要明确发问的目的。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问题。问题应注意应用性、启发性、激励性, 以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问得过于简单, 引不起思考的兴趣, 问得过于干涩, 学生又不知如何回答。应更多地选择富有启发性的“为什么”类的问题。

2. 课前要准备好问题和发问顺序。

在备课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出顺序。应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 不可脱离教学内容随意提问。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 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

3. 要善于提问、善于引导。

提问要有梯度, 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 难易适度。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 不可含糊其辞;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

4. 提问要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有时因老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计不足, 可能会出现学生的回答不在老师预料之中, 或者有所偏差, 甚至离题万里的情况, 这时, 教师就不可一成不变地照搬教案, 而应随机应变地加以引导, 为学生搭桥铺路, 引导他们回到提问目的的轨道上来。

教师懂得提问, 善加指点, 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学生懂得提问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我们的教育才有奔头。

(二) 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可见, 学生会问很关键。

1. 必须放下架子, 不能高高在上。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 而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关系。教师只有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 真诚地参与学生的讨论, 才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与学生共同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增强师生之间的凝集力, 学生才会敢于提问。

2. 必须尊重学生的提问。

如语文的鉴赏品味是建立在自我思考、自我讨论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生活经历不足, 导致他们对文学的感悟力和理解力都不成熟。教师不能因为他们的提问切不中要害而置之不理, 正确的做法是即使学生所提的问题是简单的、肤浅的、表面的, 只要它与课文内容有关, 教师都必须给予及时的、适度的肯定和鼓励。才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自己达到的能力感到欣慰, 对下一个问题的挑战感增强, 学生也才会乐于提问。

3. 要选准切入点, 引导学生于不疑处见疑。

“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生受用无穷。”可见, 教给学生方法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加强学法的指导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问”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投入、思考和思维空间开阔的程度, 问得越尖锐, 越能体现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质量。真正有水平的问题是在学生对课文有全面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在语文教学中, 要让学生会提问题, 就必须让学生反复认真阅读课文, 深入钻研课文的内容。当然, 也应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提问方法, 如启发学生结合文章的体裁特点提出“文章写了什么?”来把握基本的写作内容、对象;“文章是怎么写的?”来把握文章的思路、写作手法;“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深一层地探究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意图。这是三个基本的大问题, 明确示范出来, 是给学生一根拐杖, 让他们不至于迷途。又如, 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以“不写这些段落行吗?”为形式理解段落层次对文章整体构思的重要性, 以“换用别的词行吗?”为形式比较体察用词的准确、精妙, 以“哪个句子写得最好?”为形式来理解句子的修辞效果。只有这样不断地教给学生阅读规律、思考方向规律, 学生才会提问。

“师生提问”教学环节的实践与反思 篇2

“问题导学模式”教学环节分为五步: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自习——交流——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再交流——练习。而此模式中尤以“师生提问”最为重要, 始终贯彻课堂教学。教师是此模式的主导者, 学生是课堂提问的主角。下面就以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 谈谈本人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课前教师设计的问题:

1.自习例一例二, 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可以举不同的例子吗?

2.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些词比较重要?你怎样理解?

3.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哪个知识点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4. ___ (学生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1.学生汇报自习情况。

自习以后, 你们知道了什么?完成问题导学第一题。

反思: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 引导学生来思考, 诱导学生主动探索, 并在探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提出新问题,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2.这么多的算式, 你可以用文字来概括一下吗?完成问题导学第二题。

(1) 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本上也总结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比较一下是你说得好, 还是书上说得好, 为什么?

(2) 记一记分数的基本性质, 并用波浪线标出关键的词。

生1:我觉得“零除外”这个词很重要。为什么?

生2:我觉得“同时”“相同”这两个词很重要。

比如:1/2≠1/2×2 1/2≠1×2/2×3

反思反思:这个片段是学生交流的过程。学生交流自习获得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思考如何理解自习中形成的问题, 获得新的知识。生生互动, 生讲生听, 有听的, 有补充的, 有举例的, 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主角。

(3) 老师认为同时“乘或除”这个词也很关键, 你们想一想有道理吗?

学生表示认可, 这个词限定了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算范畴。

(4) 这条算式成立吗?与你们的结论有矛盾吗?为什么?

1/2 =1+2/2 +4

反思反思:这个片段既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又防止学生思维定势, 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比, 了解数学研究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普遍的规律。

3.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点学了有什么用?这是某同学的问题, 你们怎么看?

生1:可以写出许多分数不同, 但大小相等的数, 好像变魔术。举例1/3 =2/6 =3/9 =4/12……

生2:可以约分, 通分。

有些学生听得莫名其妙, 他连忙解释说:“数学书往后翻, 就有了。”

生3:可以给分数“减肥”6/54 =1/9, 还可以“增肥”1/2 =200/400。

反思:用学生的问题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生生活化的语言——变魔术、减肥、增肥虽然不够规范严谨, 却道出分数基本性质的用途。学生确实不可小看, 在成人眼中最自然不过的规定, 在学生的眼中却十分神秘且鲜活。教师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 不让他们笼罩在理性规定光环下, 让学生用应有的好奇心和想象, 保护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向往, 对发现的期待和惊喜。

4.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1:相同的数 (0除外) , 这个数是什么范畴?

当然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生2:除0以外的整数。像2/4 = (2÷3) ÷ (4÷3) 怎么算?

生3:小数不可以吗? 2/4 = (2÷0.5) ÷ (4÷0.5)

生4:分数不可以吗?像1/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 /3怎么算?

……

反思:本课的知识点罗列不包括这个问题。是让学生的疑惑成为本节课的主角呢, 还是按部就班地讲本课的知识点?最难把握的是学生知识的局限造成认知困惑, 这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作为教师要敢于将学生与教材不同的想法拿出来讨论, 从学生的疑惑、学生的真实想法出发, 让学生去评说、去交流、去争论, 让学生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参与需要、交流需要以及成功的需要。

从以上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提问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 学生的提问是知识的内化点、深化点、思维拓展的延伸点。那么, 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可分仲伯?师生课堂提问环节让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呢?

第一, 情感的课堂, 唤醒学生的学习愿望

问题导学, 教学内容的前置开放, 为学生带来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能力等不同, 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 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发现, 在初步汇报的基础上肯定会引起交锋与冲突。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 积累具体的感受与经验, 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独特理解, 而且让学生动脑做数学, 他们互相启发, 互相竞争, 把数学课的再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所以学生在好奇心的刺激下, 满怀乐趣地去参与对智慧的挑战, 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教师要善于欣赏自己的学生, 发现并肯定他们求知与探索的行为, 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唤起他们的胜利感和成就感, 使他们乐学和善学;要引导、鼓励学生间的相互欣赏及评价, 这样数学的教育功能才能尽情地释放;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想象,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真诚地欣赏学生尚显幼稚的创造,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有意思—想参与—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一个情感历程。

第二, 智慧的课堂, 展示学生自我的平台

问题导学课堂中, 借助于数学学科教材这个主要的知识传播媒介, 由教师知识向学生知识运动发展, 实质是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面对问题, 学生从肯定到否定, 到猜测;从猜测到想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从需要教者的提示到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 每个学生达到了“既竭我才, 欲罢不能”的地步, 大家在共享交流碰撞。教学就是在同三分之一的确定性和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性与新异性打交道, 正是因为这三分之二的不确定性与新异性, 使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播人类已有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把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诱导出来, 才使我们的课堂熠熠生辉。

提问——架起师生间互动的桥梁 篇3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设计中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老师, 会提供给学生很多创造的机会。不仅能采用许多能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问方式, 而且经常会安排学生向老师提问的时间, 创设师生间相互交流的环境。如在欣赏打击乐曲《赶集》时, 先让学生回忆和家人一起赶集时的画面和情境, 接着让他们讨论赶集时的心情。这样,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乐曲, 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其中有位学生提出:“这首乐曲为什么有的时候强, 有的时候弱呢?”这时教师不作回答, 先表扬了这位同学, 而后分组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 有的说赶集时的热闹场面要用强的力度, 有的说早晨集市上人不多的时候力度就要弱一些, 有的说人们早起从很远的地方前来赶集的场面也要弱一点儿……他们说得太好了。此时, 教师安排学生再次欣赏乐曲, 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环境中, 自然地产生一种求知探索的欲望。随着音乐的响起, 同学们很快就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 此时, 课堂中自然形成一种与作品相对应的热烈气氛。通过对作品的体验、力度的变化及语言的表达, 学生真正掌握了力度变化这一新知识。

二、教师学会善于提问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 问题好似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教师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 为学生获得和掌握新知识作准备。教师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注意提问的目的性

提问应立意鲜明、语言简练, 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某一教学目标,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 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 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 这样就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记得在欣赏《鸭子拌嘴》这一课时, 我先创设情境:“大家见过鸭子吗?一天, 许多鸭子在一起玩耍, 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经过学生的想象和我的引导, 一个优美的情境便形成了:清晨鸭子出窝、拌嘴、鸭妈妈劝架、相伴回家。接着我就提问:“根据情境, 如果你是小鸭, 该怎样表演?”举手回答的同学不少, 有一个同学的回答使我特别感兴趣。那个同学说:“请老师扮演鸭妈妈, 小朋友扮演拌嘴的小鸭。”接下来, 学生按照音乐发展的情节表演着, 无拘无束, 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可以说, 成功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不断实践的催化剂。

2. 考虑问题的难易

提出的问题要注意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适合学生的程度。如在让学生进行旋律的创作时, 开始只要用两个音, 像“sol”和“mi”, 用这两个音做各种不同的节奏变化, 如“5—3—”、“5 3”“55 33”等, 然后再加入la, do, sol就变成五声音阶。学生进行不同的音的组合、节奏的组合, 再自己去演唱, 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觉得音乐创作不再是那么深不可测, 而是很有趣的事。

3. 掌握提问的时机

就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 几欲言而不能”时提问。例如我在教“八分音符”的时候, 首先告诉他们一个四分音符唱一拍时, 一个八分音符唱半拍, 这时学生会有些迷惑。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一个四分音符看成是一个苹果, 那一个八分音符是多少苹果?学生自然会想到是半个苹果。然后拿出苹果来演示给学生看, 给学生一个视觉的感受———半拍比一拍要短。还用分解拍手动作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动作来感知半拍的时值。接下来, 我又让学生自己创造几个生活中的半拍语言。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逐渐掌握了半拍的概念。

4. 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

问题要前后响应, 层层深入, 才能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 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这首歌曲时, 出示挂图提问:“你们看这幅画上有什么?”“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孩子们纷纷回答。我接着说:“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 能展开你的想象力为这幅画编一个小故事。”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接着, 我根据他们讲的故事为歌曲填词, 和他们一起演唱。歌曲学会后, 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这样的教学既能使他们得到想象、创造和展示的机会, 又在无形当中增强了自信、勇气, 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5. 教师准备要充分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不仅要准备正确的答案, 而且要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若干答案, 要考虑如何评价、引导才能鼓励和增进学生的自信心, 明确目标和方向, 提高其能力。因此, 我在应对每一位回答和提问的同学时尽量表扬和鼓励, 努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得到提高。

问题教学中师生提问 篇4

2.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 让学生快乐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氛围, 把学习引入到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 同时在心理上形成悬念, 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 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 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3.树立逆向思维模式, 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 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变、一题多用等问题来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 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奠定基础。再如: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形状、个数的不同分别来发现排列规律, 接着又出示围成圈男女同学跳舞图 (动感图) , 师问:“六一联欢会上, 我们班出了这个节目, 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可以从男女生的排列、服饰款式、颜色的排列、舞蹈动作的排列来发现规律, 甚至可以从更多方面来发挥想象力。

二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杠杆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 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数学教学行为, 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提问

如何帮助学生克

韩贵平河南省中牟

小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时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上课心不在焉, 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应付了事;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 不知改正。这种现象的产生从主观上说, 是因为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 对学生还研得不“透”, 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 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据此, 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情感交流,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促使各种感官 (包括大脑) 处于最活跃状态, 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有很多, 这里只强调一点, 即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做学生的良师, 更做学生的益友。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总复习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 把全班学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 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有效的帮助, 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 克服“高原现象”。

二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高参与的基础

我相信, 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他的心理感受只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 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 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碎喂给学生, 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 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 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 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 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 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中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 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学是永远带有遗憾的艺术。我们的课堂中应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 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 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 让学生们感到课程内容在不断地推进, 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老师讲解、问题解释和学生练习、答写只要有一半的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 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 我们也不能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 而是用期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跟上教学的节奏。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 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 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 可以促使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 流露情感, 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促进人际活动。 (3)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 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 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总之, 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 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 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方式, 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 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时召开一个“我喜欢怎样的复习课”的主题班会。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 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 而是促进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 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多的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 体验快乐变成了反应灵敏、成绩优异者的专利, 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连这个问题也不会。”很多学生就在这种循环往复的提问与答问中磨灭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冲动, 选择了消极坐等, 课堂上的“听众”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年级升得越高, 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愿“再好好想想”, 也不是他们真的“连这个问题都不会”, 而是在问与答的过程中, 他们得不到仔细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本片段中教师一改以往常用的“提的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并快速写下自己的答案。答写为所有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同时促使所有学生都去认真地思考。当大多数学生写完答案, 老师问“有谁愿意朗读自己所写的答案?”时, 由于前面每个学生都有了各自能将答写的重点由激活学生思维偏向检查答案的正确与否, 避免给反应迟钝的学生过大的压力, 造成关注老师脸色比思考问题多的局面, 这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四运用激励手段, 培养坚强意志

激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 又是教学调节的手段之一。小学生的意志从总体上说是比较薄弱的, 而克服“高原现象”恰恰需要较坚强的意志, 可运用榜样激励这一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上一篇:多项肿瘤标志物下一篇:复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