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意识培养

2024-05-11

数学教学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数学教学意识培养 篇1

一、教育观念的开放——创新的前提

所谓“开放”, 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数学教学, 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 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 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其次, 要优化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于创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 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有用处、有能力, 从而唤起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 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 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 大胆创新。

二、教学内容的开发——创新的基石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 要努力使小学数学中每一节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 就必须开放数学的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 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 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 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如一年级教材“快乐家园”一节, 选取了学生自己的家园这一生活情景, 让学生去感受数学, 体验数学。教学时, 为使情景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我对“家园”图这一情景进行了大胆地改造, 先取本地学生熟悉的景物入画, 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 不仅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认识了10以内各数的大小及其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而且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经历了构建简单数学模型的过程。

再如学习《购物》单元“买衣服”一节时, 我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服装商场参观学习, 让学生认真观察买衣服的具体情景、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让学生亲自用人民币演示购物的过程, 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计算中的算理。然后, 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计算方法, 到市场或商店买东西。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 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创新的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操作是劳动, 不能算做, 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思维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学生的操作过程, 是他思维过程的体现。学生在操作时, 有一种声音在指挥他;学生观察操作结果时, 也有一种声音在指挥他, 就是所谓的“内部语言对操作表象的描述”。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 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 通过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程,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数学知识的编排, 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新知识, 二是原有知识的引申发展。教学中, 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 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通过有目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验, 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体验创新的喜悦, 使自己得到发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活动。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个体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回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操作过程后, 同样采用剪拼的方法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 再通过比较两者间的联系去发现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操作交流中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剪拼方法, 如: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梯形, 让其他同学对创新的剪拼引起争议和共鸣, 然后得出相同的结论。

四、思维训练的开放——创新的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传统的数学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重视对分析智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难于对创造力进行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 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 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

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 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展思维创造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 让学生合作学习时, 操作、实践找出规律, 提炼方法, 勇于发现, 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 同时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 体验创新的快乐, 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和探究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促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没有思维的发散, 就没有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

因此在教学中, 应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重视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及开放性练习, 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一题多解的训练。一题多解有两个含义:一题有多种解法, 一题有多种答案。如:当学生熟练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 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一根铁丝, 正好围成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长为15厘米的长方形, 宽应是多少厘米?当学生按一般的思路分析, 列出 (10×4-15×2) ÷2、10×4÷2-15等算式后,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又有特殊的解题思路。如有的学生:正方形的两条边正好是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 去掉一条长就得到一条宽。按此思路列出算式为10×2-15。还有的学生这样想: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比正方形的边长长多少, 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比正方形的边长短多少, 用正方形的边长减去宽比长短的部分, 就得到长方形的宽。按此思路列出算式10- (15-10) 。上面的两种思路摆脱了思维的保守状态, 体现了思维创造性的美。

(2) 一题多变的训练。一题多变, 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如:应用题“果园里有梨树120棵,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14, 桃树有多少棵?”可改条件2为: (1) 是桃树的14; (2) 桃树比梨树多14; (3) 比桃树少14; (4) 桃树和梨树棵数的比是1:4等。改问题为: (1) 两种树一共多少棵; (2) 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等。上述方法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有了系统的认识, 收到了“以一带十”的效果,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篇2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占据着主流,比如固定的解题套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等,都不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去创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各异,所以要注意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学生们往往忽略这些,甚至懒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不自信现象明显,害怕出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渴望被老师认可,但是由于怕出错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笑话,所以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导致数学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情绪,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引导创造性活动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学习完“米、分米、厘米”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后,教师不妨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比较的因素,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比较认识,可以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篮球场和跑道的长和宽,也可以用卷尺或步伐进行测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比较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捕捉灵感,学会举一反三

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瞬间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变换角度或者通过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的数学灵感,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挑战和乐趣,并能举一反三,不断进行对比和联系,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全面灵活的运用数学技能,越过常规逻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这道题“将下列分数3/

5、7/

8、1/

9、2/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题中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比较,则显得比较麻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同分子分数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分数化简为具有相同分子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恍然大悟,找出了更加简便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认识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优化数学教学培养竞争意识 篇3

一、精心设计提问,诱发竞争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争强好胜,爱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将一些激励性的、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蕴含在课堂提问之中,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我,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鼓励学生,促使他们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去,从而产生竞争意识。如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这道例题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看谁说得对?”“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你认为老师的做法是最好的吗?”“谁还有更好的方法?”诸如此类带有激励因素的问题一经提出,就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立刻就会激起其思维的火花,这样就无疑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竞争情境。

然而,上述竞争情境能够满足优等生的心理需求,但有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害怕回答错了,被别人嘲笑,所以只是听取别人发言而自己不愿开口。长此以往,学习兴趣及竞争意识势必就会减弱。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可以适当地通过某些“不公平竞争”使这部分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如在有些学生面前有意“泄漏”或“暗示”第二天要提问等,让他们早做准备,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他们积极参与,特别是他们回答问题正确时,要适时给予当众表扬,这样就可达到把越来越多的学生引向乐学数学上,从而形成一个宽松、和谐的竞争氛围。

二、组织挑战式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又需要人们进行广泛、多方面的合作。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承的。数学教学也应体现社会发展的这一特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践表明,采用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比单纯采用竞争策略的教学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群体挑战式的游戏,开展班级内的分组比赛,强组对强组,弱组对弱组,这样势均力敌,实力相当,让每组都在同级水平中展开挑战,使各组都有获胜的可能。这样的挑战式游戏,每个学生都作为小组中的一成员与别组进行竞争。学生个体不仅要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要关心本组同学的学习,与同伴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群体挑战式的游戏多种多样,“猫捉老鼠”“夺红旗”“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群体挑战游戏的好形式。

如“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可在黑板上左右两边分别画上楼梯,每层台阶上分别都有一道类型相似的计算题,楼梯顶上蹲着一只“老鼠”,让计算能力差不多的两组学生分别戴上“黑猫”和“白猫”头饰。一组学生全部装扮成“黑猫警长”,另一组学生就全部是“白猫警士”,两组学生分别逐人去做题,做完一道上升一级,看哪组做得又对又快,先捉住“老鼠”。

大凡类似这样的挑战式游戏,我们往往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每个学生不仅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那样地投入,同时还十分关注其他组员的成绩,他们会为同伴的成功而欢呼,为同伴的失败而婉惜,有时甚至捶胸顿足,一个同学做错了,另一个同学马上冲过去改正过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同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欢乐,即使是学困生也有机会在成功的集体中受到积极的鼓励。

三、安排竞赛式的练习,提高竞争意识

安排竞赛式的课堂练习,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1.练习内容要分层。安排课堂练习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人而异地提出要求。练习题目可分三个层次:A组是全班学生必做的基本练习,即安排一些与例题相似的或稍加变化的巩固基础知识题;B组是综合性稍强的题目,供中等生练习,中等生在完成基本练习以后再做这类题目;C组是属于较为复杂的拔高题,主要供学有余力学生完成前两组题目以后再集中“攻关”。练习结束后,要正确及时地进行评价,对完成A组习题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对前两组题目都做对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对三组题目都做对的学生给予贴“小红花”“红苹果”或插“小红旗”等奖励。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竞争的场面,同时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练习思路要灵活。课堂练习中,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安排的练习题目要注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灵活性。安排具有现实性和开放性的应用问题,要求学生努力去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这类题目的现实性和开放性越强,对学生的挑战性也越大。因此,开放性的应用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具有激励作用。

数学教学意识培养 篇4

一、创设问题情景, 使学生想提问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新课时, 教师要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 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 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1. 设置悬念, 使学生因好奇想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 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 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教师说:“只要你说出你做的三角形其中两个角的度数, 我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不信就开始吧!” (因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每人制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并分别量出各角的度数标在角上) 。结果学生一个个报出, 老师一个个答对, 可神奇了。这时, 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 便产生这样的问题:究竟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有什么规律?从而带着强烈的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的去探索知识规律。

2. 举行竞猜, 使学生因猜想问。

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 “猜想引入”有它独特的魅力, 能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 使其情绪高涨, 思维活跃, 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教师先出示216、513、918、473、1265、1347几个数, 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猜一猜, 这些数哪些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 使学生初步勾勒出知识轮廓, 从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 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提出“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促使学生问题意识自然而生。

二、营造民主氛围, 使学生敢于提问

1. 突破观念的束缚。

有句名言说得好:“崇拜权威就等于扼杀智慧。”试想, 如果不突破这种陈旧的观念的束缚, 我们的教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吗?我们的学生会创新学习吗?因此, 作为教师的要努力引导学生打破传统观念, 敢于怀疑已有的结论。

2. 营造和谐氛围。

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 都敢于提问。首先, 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 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其次, 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 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 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 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3. 注意积极评价。

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 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时, 提问:“我们怎么来统计校门口来往的各种车辆?”生1:我用打“√”来统计, 如经过的是一辆客车, 就在客车栏里打一个“√”。也可以用画○或△等图案。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能想到用符号和画图来表示, 相信你一定会在画画上有所成就的!生2:可以用“正”字作统计。如经过的是一辆货车, 就在货车栏里写一笔。师:你真了不起!能知道我国传统的写“正”字统计法, 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了解很多!生3:我们几个人合作, 一人计一种车辆, 也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师:真不简单!在一个人计有困难时, 想到与同伴合作, 你的合作意识真是强!这样, 就能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 一个动作, 一个手势, 往往都能对学生产生作用, 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三、教给提问技能, 使学生善于提问

有的学生对一些知识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 但他们缺乏提问的技能, 想问又不知怎么问, 提的问题要么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 不是关键性的问题, 要么与自己的思维不吻合, 词不达意, 所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一般有:

1. 在新旧知识的联结上找问题。

如:我们在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 让学生画画填填:小王每隔4天去一次少年宫, 小军每隔6天去一次少年宫, 第一次在少年宫相遇后, 再过 () 天第二次在少年宫相遇。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找到了答案。接着我们提供了一组较大的数, 再让学生找一找?结果学生提出:学生尝试后发现用这种方法不能用了, 那该怎么办?教师抓住机会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讨论, 让学生原来的方法有局限性需要寻找另外的方法。

2. 从学习新知的联想中提问题。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 我们提供学生这样一条信息: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参加读书活动, 班委会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5元的书, 书店对购买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优惠, 你觉得用哪种方案购书用的钱最少?学生在一番认真思考, 积极探索后, 向老师质疑:可不可以与其他班级合买?我问学生为什么要合买?学生摆出了他们的理由: (1) 每个学生单独买, 全班付:5×48=240元。 (2) 班级统一购买, 且购买50本, 全班付:5×90%×50=225元。钱付得少, 且多得2本书。 (3) 与其他班一起购买50本以上, 全班付:5×90%×48=216元。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篇5

浙江龙泉一中 姚建荷

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现状

其一,部分教师自身就没有建立科学的数学观,缺乏数学应用意识,不寻找、不研究数学问题的现实背景,不重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一味地强调形式化的数学,其结果是使我们的学生形成错误的数学观,即认为数学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和难以记忆的公式;其二,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数学学好了自然就会应用,把应用看做是知识学习的附属品,既不去实施数学应用知识的教学,又不去进行数学应用的训练,其结果是学生学了一年又一年的数学却既不知数学有何用,又不知道如何用;其三,受“应试”的影响,把生动的数学教学活动演化成了“定义―性质(定理)――解题”的形式,忽视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和积累,仅仅依靠考前的专题讲座、专题训练来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技能,而且这些所谓的应用题多数是人为化的,学生的感觉也是在做数学题,以致认为数学就是无休无止地做题。所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仅是实施《标准》的需要,而且应当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首先应该加强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如果不知道数学有何用,也不知道怎么用,那么他的学生从他那里充其量只能学点纯而又纯的形式化的数学,就像我们的学生所说的那样“我想问:学了那么长时间的数学,最终有什么用”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自觉地用数学的观点认识自然、研究自然,解决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碰到什么问题,都要看一看,想一想:这里有没有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如果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能用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要重视探讨、研究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寻找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自觉地把数学与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适当联系起来,并赋予新的和活的内涵。

例如,在教数列的递推公式后,我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习题。

(1)已知数列{an}的第一项是1,第二项是2,以后各项由an=an-1+an-2(n≥3)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2)用上面的数列{an},通过公式构造一个新数列{bn},写出数列{bn}的前5项。

在处理这个习题时,我仔细考虑了这个数列的背景。

数列{an}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所构造的数列{bn}蕴含着已知数列{an}的一个重要性质:

①数学家斐波那契夫在研究兔子繁殖的数目时得到该数列。

即一对兔子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小兔,那么从刚出生的一对小兔算起,满一年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

则从第1个月到第12个月的对数分别是:

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称为斐波那契夫数列。这个数列的特点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它的前两项之和,一般地有

其通项公式为

②科学家们还研究发现:雄蜂有母无父,雌蜂有母有父。由一只雄蜂追寻到它的上10代,其蜂数依次是:1,2,3,5,8,13,21,34,55,89这个数列也满足斐波那契夫数列。

③更为奇妙的是,即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an}相邻两项的比的极限恰好是黄金数≈0.618。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般应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把视野拓宽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空间,使他们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客观事实出发,一方面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

(1)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教材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在“数列”的引入,可以先介绍“古代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然后提出: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按放置的先后排成一列数:

某班学生的学号由小到大排成一列数:

1,2,3,4,……,50

在某次活动中,主办方为加大保洁力度,在1km长的路段上,从起点开始,每隔10m放置一个垃圾桶,由近及远各桶与起点的距离排成一列数(单位:m)

0,10,20,30,……,1000

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1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设这种物质最初的质量是1,则这种物质各年开始时的剩留量排成一列数:

像上面的例子中……叫做数列。

我们看到,这里列出的4个数列都源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问题,都是为刻画某种客观对象而产生的,它们就在学生身边、也是学生熟悉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只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列出有关的数据,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概念。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受到数学研究的意义,从而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中提出的问题。

将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正如《标准》中所指出的“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

(3)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即通过亲身数学建模、做数学和问题解决等活动才能有效地掌握应用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在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体验并逐步上升为观念、发展成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篇6

一、形成“数学是有用的”的思想

西方国家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尤为重视,美国就明确提出,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数学教育必须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被广泛应用;其次,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最后,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二、亲自实践和体验数学建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数学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率先将数学建模引入中学课堂,并亲身实践,他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日常生活,带着足够的“数学敏感性”,寻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典型和成功的事例。

三、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经历渗透、交叉、反复、螺旋上升、逐级递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状态,发展成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知识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代数在三角、几何中的应用,图形在代数中的应用等。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六个原则:

1.趣味性

它要求教师要创造情境,因势利导,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寓学于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例如在教学“正负数”时,笔者通过测量本班学生平均身高的活动,使学生既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又学习了简便的统计方法。

2.适应性

它要求教师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及知识水平出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例如在学习了增长率后,笔者设计了“同一种商品,甲商店先提价10%,再降价10%;乙商店先降价10%,再提价10%。问甲乙两商店该货物现价是否相同?为什么?”的问题;在学习了函数后,笔者列举了人口与人均资源的关系;在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笔者让学生研究怎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3.活动性

活动课程已列入《课程计划》,这标志着我国课程建设的质的飞跃。首先,应明确数学活动已作为课程规定下来,教师必须重视它;其次,要注意区分活动课与课外活动。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后,要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教学。

4.实用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趋势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如利率、证券、风险投资方面的应用。

5.实效性

教学应注重实效性,如计算机的应用将成为日常生活的需要。为此,我们应打破那种使用计算器会使学生计算能力退化的偏见,将计算器引入中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6.横向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比如在学习方程的知识时,可以介绍数学在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在地理学中的降水量、温度问题,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中的作用。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制造原子弹、导弹和卫星中所做的贡献,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真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与我有关。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太窝中学)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篇7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结合日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经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可以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所以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也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按照习惯的说法,上面两种情况都可以用来表示一半外,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此时就要学习新的数———小数,小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 这样,学生对学习小数有了一种强烈的需求和愿望,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

二、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应用意识

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应用活动. 其中数的产生、空间与图形的构建、统计与概率的由来,无不渗透着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新课的引入就是以天安门和比赛奖杯的实例来的,进而抽象到数学中的平面图形,再抽象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再如:三年级下册有许多数学实践活动,如美丽的花边、奇妙的剪纸、我们的试验田、运动与身体变化等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应用与生活,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到现实世界充满着图形.

三、设计问题情境,增强应用情趣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把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描述客观的事物与现象,寻找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对学生来说是很容易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的,但是学生往往忽略模式答案的书写格式,常会忘记写余数,缺乏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 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一道情境题:

老师准备和36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座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学生列式是36 + 1 = 37 ( 人),37÷6 = 6 ( 条) ……1(人).

这次余数1没有丢掉. 为什么不能少写1呢? 学生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把1漏写了,如果验算的话,结果会和题目的总数37不相符合了;有的说,1是余下的1人,也要去划船,不能随便的就少写或者漏写了;有的说,做完了题目就要细心检查,改掉粗心大意的习惯. 学生的回答有一翻道理,原来余数是有实际意义的. 学生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感受到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现时感受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待解决,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意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四、搜集应用事例,体会运用价值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老师可以自己搜集有关教学资料并介绍给学生,例如,三年级下册中质量单位吨的产生与用途,小数的产生与发展都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应用的具体案例,并相互交流. 例如,教学“认识千米”时,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世界最长的三大河流是多少千米. 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发展,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五、创设应用机会,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分小组活动,找一找生活或教室里的物体,估计他们的面积大小从而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尝试、体验生活. 设计开放化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广泛的数学经验,学以致用,在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8

一、真正理解创新的含义

《新大纲》中指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指出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 对于高中生来说, 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 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 就属于创新, 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 才能够明确目标, 懂得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 过分强调了共性、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强调按计划执行, 盲目服从偏重概念与结论的学习模式, 在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受教育者没有实质性的选择权利。因此, 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无法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知识的长河里, 他们能够继承, 但难以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 教学上要勇于创新, 只有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了,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出来。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的环境, 给予他们创造性尝试的机会, 对于学生富有创意、别出心裁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无穷力量, 也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同时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从而自觉地、不断地去创新, 去完善自己。因此, 我们在教学上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 树立“师生共同探索”的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实现在教师的参与、指导和建议下, 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

“创新”就是建构眼前不存在事物的设想, 这需要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它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 没有想象, 就没有文学艺术, 就没有科技的进步。正因为如此,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已经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猜想也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它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猜想是属于发散性的思维, 猜想在数学中作用甚大, 利用它可以发现解题思路, 利用它可以发现新原理、新公式。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思维有整体数量关系与空间形体的结构, 而这个结构越完整, 越能认识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统一。

四、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 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鼓励学生参与, 培养主体意识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 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淡化教师的自我权威中心意识, 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 善于倾听不同的言论, 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 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俗话说:“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 充实自我,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情意教学的作用。这样就一定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六、体验成功感, 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 为各类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要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铺路搭桥, 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 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一般性的问题, 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 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 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 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 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浓一些, 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如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改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谈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及其培养 篇9

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历史的发展, 飞机上天、潜艇入海、飞船登月、现代仿生学的产生、相对论的创立、克隆羊的诞生……所有这些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正如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所说的那样, “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 因此, 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 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不但要求知识渊博, 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 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地改革, 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 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上要更新, 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要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1.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重要条件.

每名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 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 很难形成创新意识.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模式,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老师多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提高创新能力.

2. 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

创新教育体现在数学教学中, 它主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 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 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即使经过检验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 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有益的.首先,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大胆地怀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3. 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对于数学中的问题或习题, 主要告诉学生应如何去想, 从哪方面去想, 从哪方面入手, 怎么样解决问题.

1. 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信息寻求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不墨守成规, 沿多方向思考, 然后从多个方面提出新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 教师在讲课时对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方位的讲解或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对知识总结时,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概括.一题多解就是典型的发散思维的应用.

2. 训练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顺推不行, 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 想办法间接解决;正命题研究过后, 研究逆命题;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 考虑探讨不可能性.它有利于克服思维习惯的保守性, 往往能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逆向思维的方法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第一, 注意阐述定义的可逆性;第二, 注意公式的逆用, 逆用公式与顺用公式同等重要;第三, 对问题的常规提法与推断进行反方向思考;第四, 注意解题中的可逆性原则, 如解题时正面分析受阻, 可逆向思考.

3. 重视解题教学, 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 通过解题教学, 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 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开放性教学的特点体现在:一是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即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如座位的编排) 、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与和谐) 和开放型的数学活动氛围 (自主、合作与交流探究) ;二是把握数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让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三是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二、重视实践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实践表明,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人,很难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造,会动手的人能促进他们去开动脑筋,动手动脑,可以相互促进。因此,教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实践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讲圆锥体的体积这课时,通常都是老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观察,得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我在讲这节课时,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主动探究。有的学生会把两块大小不等的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其中一个是圆锥体,另一个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然后把圆锥体转化成圆柱体,通过求圆柱体的体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再求出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进行比较,得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则把圆锥体放在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里,容器里的水能没过圆锥体,通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得出圆锥体的体积,然后再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还有的同学用传统的方法,倒水或倒沙子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非常开阔,在动手操作、计算、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去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得到充分发挥。

三、鼓励求异思维,点燃创新火花。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善问”,正反映了学生本身学习的深入,头脑在变复杂,智能在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其次,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教学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我常用的训练方法有:用线段图进行多解训练;通过联想进行多解训练;通过单位“1”和率的转化进行多解训练;通过列方程进行多解训练;通过从不同思路入手进行多解训练。例如,一次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5升水,再把一个苹果没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厘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按照常规思路,学生先求上升水的高度,再求上升水的体积,即为苹果的体积。有几个学生做得更为独特,还容易理解,即求出放入苹果后水的体积,再减去原来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重视联系实际,拓宽创新空间。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生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越近,越有益于掌握。有些概念,尤其是较难理解的概念,单凭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分析水平往往是不够的,这样也就难于靠原有知识水平进行迁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借助生活中有关的实际经验。因此,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食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可以诱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拓展创新的空间。例如,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一棵大树高15 () ,小明身高145 () ……如果学生结合实际,很快可以填写正确。再如知道方形雨水管横截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每一节雨水管长2米。做25节这样的雨水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就能很快想到要先求一节的面积也就是求四面的面积之和。可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会快速解决疑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倡导自由联想,培养创新习惯。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种事物,都是联想。教学中通过联想,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相关的许多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灵感。联想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需要联想。例如,学习了通分,学生就联想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解决“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联想练习。出示:15÷5=3,问学生看到这个算式,你能想到什么?学生通过联想,可将整除、约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这些概念一并提出,形成知识网络。再如,讲“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联想“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大胆猜想———验证,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联想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沟通联系,而且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到阻碍时,还可以通过联想,使他们灵活地交换角度思考,从而创造性地找到解题策略。例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联想到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在联想中,及时把学生思路由某一方向引向另一方向,教师不失时机地克服学生思维的定势,潜心引导,多方启迪学生善于思考,变方向、变角度地去联想、去创新,诱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江苏煤矿下一篇:复合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