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基本结构

2024-05-01

程序基本结构(精选十篇)

程序基本结构 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 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用算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

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编写简单的程序过程;3.变量的特点。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通过开始的学习, 我们对VB编程有了初步的体验, 知道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三种描述算法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应如何来实现算法和进行编程呢?

例如, 有一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 a同学想和b同学做一个换球的游戏, 同学们能不能帮他们出出主意? (如a原来拿篮球, b原来拿排球, 交换后, a拿排球, b拿篮球) 游戏规则:要求每次交换只允许每人手中最多有一个球。

依照人的正常逻辑, 必有学生想到直接互抛法来交换两个球的方法。分析算法, 引出程序。

算法1直接互抛法

Step1:a (或b) 拿篮球;

Step2:b (或a) 拿排球;

Step3:a将篮球 (或排球) 给b;

Step4:b将排球 (或篮球) 给a;

Step5:结束

程序可描述为。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a=1

b=2

Print"交换前:a=";a, "b=";b

a=b

b=a

Print"交换后:a=";a, "b=";b

运行程序不正确, 设下疑点

提问:程序运行结果为什么会和我们交换的结果不一致呢?

讲解:变量的特点, 每个变量占用一个内存空间, 有新的内容被送到这个变量中, 旧的内容就被冲刷掉了。

结论:上述程序运行结果不能满足要求, 直接互抛法程序不成功。

算法2“第三人”交换法:第三人就像一个邮递员

Step1:a (或b) 拿篮球, b (或a) 拿排球

Step2:输出交换前a、b的值

Step3:第三人<-a (或b)

Step4:第三人<-a (或a)

Step5:b (或a) <-第三人

Step6:输出交换后a、b的值

Step7:程序结束

程序程序可描述为。

Dim a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a=1

b=2

Print&quot;交换前:a=&quot;;a, &quot;b=&quot;;b

c=a

a=b

b=c

Print"交换后:a=";a, "b=";b

结论:第三人就像一个邮递员, 它是a和b换球的中转站, 交换真方便.

巩固练习

有两个锥形瓶, 1号瓶里面装的是溴水, 2号瓶里面装的是水, 如果我们要交换两个瓶子里的液体, 该怎么办?

学生练, 老师讲:利用第三个变量C来进行交换, 交换的过程如下。

C=A

A=B

B=C

第三步:输出交换后A、B的值。

流程图:由学生上讲台完成。

编写程序代码:师生互动完成。

算法3 (拓展题) 针对体育课的那个题, 若允许某一瞬间有人可以同时拿着两个球, 程序应该怎么编写?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算法复杂, 学生可能无法想到, 理解程序的运行结果即可。

a=1

b=2

Print“交换前:a=&quot;;a, &quot;b=&quot;;b

a=a+b

b=a-b

a=a-b

Print&quot;交换后:a=&quot;;a, &quot;b=&quot;;b

随堂练习

1.以下是一段VB程序。

a=1

b=a+1

c=a+b

它的基本结构属于 ()

A、顺序结构B、选择结构C、循环结构D、树型结构

2.下列VB程序运行后, 变量x的值为 ()

x=2

Print x+l

Print x+2

A、2 B、3 C、5 D、8

●课堂总结

总结 (师) :纵观上述三个程序, 运行程序, 不难发现代码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一行一行地执行。这种结构叫顺序结构。

面试基本程序 篇2

1.制定面试指南;

2.准备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

4.培训面试考官,

(二)面试的实施阶段

1.关系建立;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封闭性的

2.导入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3.核心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行为性的

4.确认阶段;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5 结束阶段,

这个段一般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行为性的

(三)面试的总结阶段

1.综合面试结果

2.面试结果的反馈

3.面试结果的存档

程序基本结构 篇3

“小学体育体验学习教学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一步:入情激趣

就是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体验学习的起始阶段。恰当的导入,不但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而且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理上、心理上为参与本课学习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入情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启发谈话、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讲故事、学格言、猜谜语、唱儿歌、看图片、做小游戏……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紧扣学习目标,同时做到有趣。

第二步:自主体验

就是主体体验,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主体亲身经历的阶段,这是体验学习的第一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体验身体练习活动的过程,初步感知运动技术技能。学习主体通过尝试身体练习的体验活动,感知运动的技术技能,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体验学习活动的氛围,出示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活动的提纲或思考题。自主练习提纲(问题)设计的如何,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注重学习重点的落实、学习难点的突破。

2.组织学生主体参与尝试练习体验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种各种学习活动的材料(如游戏、图片、模型、影像等),使学生在自主尝试练习的体验学习活动过程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获得新知。同时教师可以简明地介绍体验学习的方式,以便学生预先知道自己应当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去参与学习。

第三步:反思观察

就是反思观察,探究练习。

这一步是亲历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体验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同伴或小组主体体验学习行为的观察,反思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体验、探究、发现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积极参与探究知识技能身体练习活动,并表露自己的情感,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一步教师一般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教师可以把自己看见的体验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作为一个信息反馈,请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小组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反思自己與同伴的差异,寻求获取知识技能的策略。

2.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引领学生体验、探索、发现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发现者。

第四步:释疑明理

第五步:应用实践

就是应用实践,巩固练习。

这一环节是巩固发展体验学习成果,运用所学的技术技能指导身体练习活动实践的阶段。通过应用实践,验证了获得运动知识技能的正确性,加深了对运动技术技能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应用实践体验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这一步教师要做到:

1.精心选择与主教材有密切联系的游戏或素质练习实践活动,并注意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

2.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应用实践活动。

第六步:恢复总结

就是恢复身心,总结分享。

这一步是整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使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得到强化。教学中不能省掉这部分的内容而仓促下课,否则不仅会影响课的效果,也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本环节是提升学习方法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这一步教师要:

1.根据上一环节的教材内容、活动情况,合理地安排恢复身心的放松运动。

2.组织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再现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归纳学习心得,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提倡学生鼓励式的讨论,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共同分享体验学习的成果,提出今后的行动方向。

薪酬预算基本程序探究 篇4

所谓预算, 简单地说是指一个特定的主体准备以何种成本或代价来实现一个特定目标的过程。由于薪酬问题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 薪酬预算也就成为企业财务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薪酬预算, 指薪酬管理过程中各项人力费用支出权衡取舍的一个计划, 它规定了在预算期内企业可以用于支付薪酬费用的资金。由于企业的薪酬管理、人员配备、员工培训等方面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 由薪酬预算可以清晰地看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调整状况。企业在进行薪酬预算时, 一般都会希望凭借薪酬预算的制定来合理控制员工流动率、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激励员工在制定薪酬预算时, 首先要对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企业目前的处境、竞争对手的情况, 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有助于企业预测下一个预算期需要支付的薪酬成本。企业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两种:“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一)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与人们常谈到的“宏观接近法”类似。一般是在对下一年度企业的计划活动进行评估后, 以企业过去的业绩和以往年度的薪酬预算作为预算的根据, 按照企业下一年度总体业绩目标, 确定出企业该年度的薪酬预算。常用的操作方法较多, 企业一般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种适合自身的薪酬预算方法。在企业经营业绩较稳定的情况下, 通常可以采用比较简单便捷的方法, 即根据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和薪酬费用来估测出本企业的薪酬费用比率, 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薪酬费用总额进行预算。如果本企业经营业绩不佳, 则可以参考同行业一般水平来确定薪酬费用比率, 进而确定薪酬费用总额。薪酬费用比率会因企业规模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业确定薪酬费用比率的方法也有多种, 如依照劳动分配率来推算、根据盈亏平衡点来推算等等, 无论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相同的, 就是通过确定薪酬费用比率来计算出预算期内的薪酬费用总额。

(二)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与人们常谈到的“微观接近法”相似。首先, 组织机构内各部门根据企业确立的预算期目标提出该部门在预算期内的人员配置数量和人员标淮, 以及员工薪酬调整建议;同时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现有状况、企业内部环境、生活成本变动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对薪酬水平造成的影响, 确定出适合于本企业的薪酬水平增长率。然后依据相关数据和建议, 逐个确定出各部门的员工数量及薪酬水平, 从而确定出该部门预算期内的薪酬预期总量, 将各部门的数据整理汇总, 就可以得出企业的薪酬预算。

二、薪酬预算的实施

(一) 对薪酬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

在薪酬预算的执行及监控过程中, 如检查出薪酬预算与实际情况间存在差异, 企业应及时快速地做出相应调整。对薪酬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通常企业会通过控制员工总数及限制加班时数来达到控制薪酬总量的目的。由于企业薪酬总额=员工总人数X平均薪酬, 当企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得以有效的控制后, 影响企业薪酬总额变动的因素就是员工总人数了。因此, 有效地控制员工总数是控制企业薪酬总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此外, 企业也可以通过控制员工的加班时数来达到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的目的, 这是因为, 对员工在法定工作时数以外的工作时间, 企业需要额外支付工资的1.5至3倍不等的加班费, 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 企业必须在增加员工人数还是增加员工工作时数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企业还可以通过控制本企业的平均薪酬水平来控制企业的薪酬总额, 企业应根据行业的薪酬水平和企业的自身实际, 合理定位本企业薪酬水平。

(二) 与各部门管理者及员工之间的沟通

企业在薪酬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保持与各部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及时顺畅的沟通。通过与管理者适时有效的沟通, 可以及时了解到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及调整状况, 以保证薪酬预算的动态性与灵活性, 确保薪酬预算与企业经营战略相配套。同时, 通过与管理者及员工的有效沟通, 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使管理者和员工深入地了解企业执行的薪酬政策, 并予以认可和接受, 使薪酬方案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通过对企业薪酬预算执行的监控, 可以知道企业现有的薪酬水平是否适合于本企业现阶段发展的需要, 企业预期的薪酬变动水平与行业薪酬变动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 从而拿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在企业经营策略进行调整时, 薪酬预算也要作出相应调整, 以保证薪酬预算与企业经营策略相配套。对薪酬预算进行调整时, 必须从实际出发, 既要坚决, 又要避免武断。

合理制定薪酬预算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开始, 有效实施薪酬预算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保障。只有制定合理的薪酬预算并有效实施, 才能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序国.如何做好薪酬预算与控制[J].人力资源, 2007 (3) .

行政计划基本程序 篇5

关键词:行政计划;基本程序;立法模式;相关制度;程序设计

Abstract:Thebasicproceduresofadministrativeplanlegislationincluderegulatingtheadministrativeplanprocessintheadministrativeprocedurecode,establishingthecomprehensiveadministrativeplancode,anddecentralizingtheregulationmodel.Therelatedprovisionsofthebasicadministrativeplanprocedures

comprisethemechanismofparticipationbyexperts,informationdisclosuremechanism,themechanismformonitoringandevaluation,legalreliefmechanism.Inthepaper,thetheoriesconcernedarediscussedandthebasicproceduresoftheadministrativeplanarerationallydesigned.

Keywords:administrativeplan;thebasicprocedures;legislationmodel;therelatedsystem;theprogramdesign

一、行政计划基本程序立法模式研究

(一)在行政程序法典中规定行政计划程序

据目前所知,将行政计划程序纳入正式的行政程序法典的国家只有德国。德国在其1976年的《行政程序法》中专门规定了确定计划程序,并且在其后的《行政程序法》历次修订中,均保留了这一内容。受德国行政程序法的影响,日本1983年的《行政程序法(草案)》、韩国1987年《行政程序法(草案)》中均有行政计划内容的规定。但是,日本在1993年公布的《行政程序法》没有行政计划内容的规定,韩国1996年正式公布的《行政程序法》也没有规定行政计划程序。

国内行政法学者们对行政计划程序是否应纳入行政程序法典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如有学者认为:“行政计划是反映行政主体事先安排各项工作的有关活动。它既不是行政立法,也不是行政处分。”“行政计划不是行政法之范畴,而仅是行政学之概念,故不宜作为行政程序法的内容。”①也有学者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行政程序法中应当有行政计划的一席之地,至少应确定一些行政计划程序的原则和必经的核心程序,至于行政计划的范围如何确定,可以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有关经验,先将一些具体的对当事人权益产生直接影响的行政计划纳入其中。②

德国《行政程序法》中对行政计划确定程序规定了几个重要步骤,即听证、裁决、变更和废除,并对这些步骤作了详细规定。我国台湾地区1990年的《行政程序法(草案)》由于受德国的影响对行政计划程序的规定与德国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计划的拟定和拟定计划的公开两项规定。

(二)制定综合性的行政计划法典

为什么很少有国家和地区以综合性的行政计划法典的模式去规范行政计划程序,原因是:

第一,行政计划要规范的内容太过庞杂,包括立法计划、城市开发计划、旅游开发计划、土地开发计划、财政计划、环境计划、科技计划等,并且这些行政计划的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都无法统一,所以制定综合性的行政计划法典难度过大。

第二,行政计划的形式五花八门。据初步统计主要有七种,即:目标;政策,方针;研究,预测,判断,程序;计划,方案;预算;策略,措施。要制定统一的行政计划法典,就必须统一其形式,能否统一,如何统一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第三,行政计划具有适时性、易变性的特点,而统一的法典往往难以适时变动,这可能会妨碍行政计划因时而制、因势而动。

(三)分散规定模式

这种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模式。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原本准备采用第一种模式对行政计划程序进行规范,这在其原先制定的行政程序法草案中都有反映,出于种种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正式的行政程序法典中放弃了行政计划程序的规定,转而采用分散的模式对行政计划程序加以规定。如日本的《城市计划法》、《城市再开发法》、《建筑基准法》中都有关于计划制定和实施方面的程序性规定。我国台湾地区颁布实施的《都市计划法》、《区域计划法》也把行政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程序作为其重要内容加以规范。

比起前两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即行政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程序就具体的计划内容而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也就是此种模式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青睐的原因。

(四)我国将来可能采用的模式探究

我国在规范行政计划程序上,目前采用的是第三种模式。但是,我国不会一直采用第三种模式,采用第一种模式或第二种模式是大势所趋。尽管是否适宜在行政程序法典中规定行政计划程序国内外学者观点不一,国外的现行法也唯有德国有此先例。为了使行政计划程序有统一规范,使我国将来在制定行政计划时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从而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制定统一的行政计划法典难度过大的情况下,行政程序法典中对行政计划程序加以规范是较为合宜的。目前,由姜明安教授主持拟定的《行政程序法(试拟稿)》中就有关于行政计划程序的内容。这是一种信号,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在制定行政程序法正式法典时必有行政计划程序的一席之地。

二、行政计划基本程序的相关制度研究

(一)专家参与机制

为了保障行政效益,仅仅靠确立总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准确地把握社会现状和行政需要的动向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资源,科学地具体选择并设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实现的最接近理想的状态,以此作为行政努力的具体目标。高秦伟:《行政计划及其法律规制》,载《理论探索》2003年第5期。而要使行政计划做到科学合理就必然要有专家的参与。“科学、实事求是也是行政机关在编制,执行计划时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其要求行政机关在编制、实施和修改及废止行政计划时都必须与国家和当地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诸条件相适应;应当注重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公共资源有效配置;应当注意吸收专家学者的建议。”①所谓的专家参与机制,是指在行政计划的某些程序中,行政机关为了使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更科学、更合理而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计划程序中来的机制。关于专家参与机制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专家参与机制是否必须在规范行政计划程序的法律法规中明确得到体现:二是行政计划的哪些基本程序需要专家参与。关于第一个问题,据目前所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计划程序都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有专家的参与,而实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和实施行政计划时都是邀请专家参与的。也就是法律法规一般不对专家参与计划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是否邀请有关专家参与由行政计划的制定者与实施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安排,而在实施中行政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为了科学合理的制定行政计划一般都会在某些程序中邀请有关专家参与。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在哪些计划程序中必须或可以邀请专家参与进来。我们认为,在计划制定过程中的立项程序、草拟程序和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程序都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邀请有关专家参与。在立项程序中,行政计划制定者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论证行政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然后由制定者根据专家的论证和建议决定是否立项。在草拟程序中,制定者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一起草拟行政计划草案,也可以委托有关专家起草行政计划草案。在计划评价过程中,行政计划的实施者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对计划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决定继续实施该行政计划,还是予以变更或废止。

(二)信息公开机制

原文

(三)计划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计划的监督也是计划程序的重要方面,它是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执行单位完成计划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察、督导和纠正……计划监督是计划执行的保障性程序,有利于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最能体现计划法治的原则和精神,因此这方面的程序制度的积极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计划的监督制度必须对相关的原则和规则包括监督的主体、形式进行确定的规定。“针对我国传统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缺陷,计划制定后极少对计划进行科学评价,使得行政计划常常脱离实际,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建立计划评价机制,从而使计划更科学,定位更准确,更加适应现实的需要。”①

(四)法律救济机制

行政计划是行政主体为保证行政权力的有序行使,而对将来一定时期内所要完成的行政工作的预先安排,它并不是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不直接针对相对人行使权力,而是类似于行政指导的一种行政行为。但行政计划的实施有可能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不为相对人设置一套法律上合理的救济机制,那么行政相对人受行政计划的损害将投诉无门,这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也不符合有损害必有救济的原则。

三、行政计划基本程序设计

(一)计划提议程序

所谓行政计划提议程序是指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和人员认为某项事务需要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计划,从而向行政机关提出制定计划建议时需遵守的步骤和方式。这个定义表明,能够行使提议权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和人员以及广大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能够接受行政计划提议的主体为有权管理提议所涉事务的行政机关。

行政计划的提议必须以法定的步骤和方式进行,这样才会产生法律上的效果,并且不妨碍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行。当然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和人员的提议程序与外部人员和组织的程序不能作等同设计,应分别设计:

1.内部机构和人员进行计划提议程序。当行政机关内部机构或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现需要对某项事务制定行政计划时应当先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随后根据初步的调查研究结论制成初步调查报告以及行政计划初步设计,最后把调查报告和初步设计呈送行政首长。

2.外部组织和个人的提议程序。当外部组织或个人认为某项事务需要由相关的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计划时,需要制作行政计划建议书,建议书应写明提议者的姓名、地址或组织的名称、地址以及拟呈送的机关名称和建议的事务,就该事务制定行政计划的理由和根据。在制成建议书后连同其它相关材料一起呈送有权机关。

(二)计划立项程序

所谓立项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认为某项事项需要制定行政计划的或者行政机关在接到行政计划制定的提议后,经过充分的论证认为某事项确实需要制定行政计划的,从而把制定计划作为本机关的任务确定下来的步骤和方式。计划立项设计的步骤和方式如下:

1.制定可行性报告。行政首长认为需要时可指定有关机构或人员负责就某事项制定计划制定可行性报告。

2.专家论证。行政首长在收到可行性报告后,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专家论证的可邀请有关的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或论证会,行政首长可以指定一人主持专家论证会或亲自主持专家论证会。

3.会议讨论。由于行政计划往往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或多数相对人利益,故一般需要行政机关召开会议,以民主集中的方式进行充分的讨论后才能作出决定。

4.立项决定。是否立项的决定可以由行政首长总结与会者的意见后单独作出,也可以由与会者投票的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

(三)计划调查程序

所谓计划调查是指行政计划制定机关在计划立项后指派工作人员就计划所涉及的事项进行深入的调查,以获取制定计划所必须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为计划的拟定打下坚实的基础。计划调查程序的方式和步骤如下:

1.指派专门的调查人员。拟制定计划的行政首长应在计划立项后即指派专门的调查人员着手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必须是两人以上。

2.制定周密的调查计划。调查人员确定后,被确定的调查人员应着手制定调查计划。制定的调查计划应包括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时间等,周密的调查计划能让调查者在调查时有的放矢。

3.做好调查记录。在做计划调查时,调查者必须详细的记录下相关的结果和数据,调

查记录是行政机关制作调查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必须认真仔细。

4.完成调查报告。调查人员在调查结束后应当根据调查结果作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和调查记录都是拟定计划草案的重要依据。

(四)计划草拟程序

考虑到计划草拟程序的重要性,我国将来在用法律规范行政计划程序时理应将计划草拟程序归纳进去。计划草拟应遵循下列方式和步骤:

1.组成起草小组。行政机关可委派某个机构的人员或多个机构的人员组成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应该有法律方面的专家、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以及相关专业性专家参与。起草小组必须有一名主持人员。

2.组织起草。起草小组应该在主持人员的组织下进行起草工作。起草工作必须由主持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如某部分由何人负责、何人行文、何人统稿等都必须明确,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草案的完成。起草者精心编制计划草案后,经统稿者在形式上、结构上、语言文字上的认真校对,经校对无误后由小组主持者上交行政首长。

(五)计划的征求意见与协商程序

由于一项行政计划所针对的事项极有可能涉及到其它行政机关或组织的权力管辖范围,从而造成管辖上的冲突,所以计划制定机关有必要了解该项计划是否有可能涉及其他对该计划事项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或组织,并征求它们对该计划的意见,如意见相左时还应上报共同上级行政机关进行裁决。这种就行政计划草案征求其它机关和组织意见及与其它机关和组织进行协商的步骤和方式的总和称为计划的征求意见与协商程序。征求意见与协商程序的方式和步骤如下:

1.计划草案征求意见书的发送。计划制定机关应制作征求意见书附同计划草案一同送交与该计划可能涉及到的行政机关及其它组织,正式向其征求意见。行政机关还可以以公告的方式通知其它涉及到的机关或组织。

2.接受意见和建议。计划制定机关必须就期限之内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妥当处理,认为意见和建议合理的予以接纳,认为不合理的可与之进行协商。

3.协商。计划制定机关与其它机关或组织就计划草案有不同意见的可进行协商,协商可以以书面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座谈会或讨论会的方式进行。

4.裁决。如果计划制定机关与其它机关或组织进行充分的协商后,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交由共同的上级行政机关进行裁决。

(六)听证程序

【范文网】

计划听证程序也就是行政计划制定机关就计划草案进行公开听证的方式和步骤。

1.听证决定的作出。行政计划制定机关应就是否将计划草案举行听证作出决定,只要行政计划不涉及国家秘密都应举行听证。

2.计划草案的公告。制定机关决定就计划草案举行听证的,应就计划草案举行听证的事项进行公告,公告应登载在政府公报或其它媒体上。公告应注明计划事项,可提出异议的公众范围,提出异议的期限,应当注意的其它事项以及计划草案的全文。计划草案公告期应以三个月为宜。

3.接收异议。凡是与行政计划有利益关系的公众向行政机关提出的异议,无论异议是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还是以口头形式提出的,制定机关都应记录在案。

4.听证的通知和公告。在异议期限届满之后,计划制定机关即应举行公开听证,举行听证之前制定机关应当在3日之前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异议人,异议人数众多的,制定机关应当在7日前发布听证公告,通知和公告都必须注明听证事项以及听证的时间和地点。5.听证会的召开。听证会应当如期召开,听证会应当由非计划起草人员主持,由计划起草者和异议人共同参加。异议人可以亲自参加也可以由代理人代理。听证会在听证主持人的主持下由起草者和异议者分别表态,并进行相互辩论。

6.听证笔录。听证会上起草者和异议人的表态和辩论内容,听证会记录人员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在听证会结束之后记录人员请双方核对无误后作成案卷,以供草案修改之用。

(七)计划草案修改程序

听证之后制定机关必须根据听证笔录对草案进行修改。计划草案修改程序是对计划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的方式和步骤。一些国家和地区把草案的修改放在听证程序或确定程序之中去解决。而我国计划草案的修改案宜单独设定程序,计划草案修改的程序为:

1.确定计划草案修改主体。为防止先入为主的倾向,计划制定机关应另行确定草案修改小组,当然修改小组可以适当的吸收起草小组成员参加,并可邀请有关专家参与。

2.对草案进行修改。修改小组依据其它机关和组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听证会的笔录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提交修改案。在修改案制作完成之后由修改小组主持者向行政机关递交修改案。

(八)计划的确定和公布程序

计划草案经修改后还需要以法定的程序予以确认并公布才正式生效,计划的确定与公布程序是计划制定的最后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程序。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十分重视该程序。如法国计划草案经部长会议讨论后交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征求意见,政府再参考这些意见进行修改并作出最后裁定;然后交议会两院辩论和修正,最后表决通过,并以法律形式颁布。皮纯协主编:《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页。日本的《地方自治法》规定了议会的决议承认形式;《国土综合开发法》规定了审议会的调查审查认可。①我国计划的确定与公布的方式和步骤应通过以下程序:1.召开计划确定会议。制定计划的行政首长在接到计划草案修改案后,即应召开机关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对计划修改案进行审议和确定。

2.会议审议。在计划确定会议上由草案修改者逐条向与会者宣读草案的内容,并把修改案副本颁发给每个与会者,由与会者对修改案进行审议。

3.与会者的表态。在经过审议后,行政首长即提请与会者对修改案进行表态。表达可以以表决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其它方式进行。

4.确定。行政首长根据与会者对修改案的表态最后对修改案是否予以确定作出正式决定。

5.审批。某些行政计划需要上级行政机关进行审批的,还应由制定机关在行政首长署名后递交上级机关予以审批,上级机关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6.公布。在计划确定后,某些必须审批的机关经过上级机关审批后即可以制定机关的行政首长的名义对外公布计划,对外公布后即正式生效。

(九)实施程序

为了使行政计划得以适时适当地实施,就必须在实施计划时遵守一定的方式和步骤。虽然计划实施的程序没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中得以明确地反映,但是,为了提高行政计划实施的效力和效率,法律宜明确对计划实施作出规定。计划实施程序设计如下:

1.实施前的准备。计划实施之前必须作好计划实施的人力、物力上的准备,包括确定实施机构和人员、实施的监督机构和人员、评价机构、确定实施的合作人员、作好实施的预算等。

2.正式实施。一切就绪后,实施机构和人员须以行政计划所确立的对象和内容分阶段、按步骤进行。实施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可以以指导

的方式进行引导、规劝相对人按计划行事,也可以与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还可以采用强制性措施。

3.实施的监督。计划实施的监督机构和人员必须对实施机构和人员的实施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以防止实施人员违法实施行政计划,从而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实施的评价。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评价机构和人员需定时对实施效果及计划本身在实施中反映出来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利于及时对不合理的计划进行变更和废止。

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程序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程序

略读课是精读课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运用精读课习得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进行独立阅读,逐步实现课外完全独立阅读。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文章前面的“提示”来引路,课堂教学的结构简约的教学思路,采取粗放型的结构层次,为学生留更多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设计了“课前自学—回顾梳理—提示自学—交流点拨—总结拓展”体现略读课文编写宗旨的一种程序。

一、利用资源,课前自学

这一任务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时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工具书、网络等方式查找。(2)想一想:我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我不明白的是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想办法解决。(3)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来解决。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用来精讲品读、适度拓展、积累运用。

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丝绸之路》时,就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网搜集关于丝绸之路、张骞等的资料,这样利用好资源,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导入新课

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我要学”。但略读课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回顾在精读课文中学习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如我在教学《丝绸之路》时,播放《张骞和丝绸之路》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三、依托提示,引导自学

《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这么一段指导性的文字描述: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因此,在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堂上,要体现开放性,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提示”,运用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朗读,默读、轻声读、大声读、分角色读,一目十行,细细品读,各种方法精彩纷呈,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读通课文,粗知课文大意。

例如,《丝绸之路》一课的“阅读提示”起到了明确主题,激发阅读兴趣和明确阅读要求的作用。我让学生仔细地研读,理出学习的重点:了解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同时在这个感知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抒发对丝绸之路的赞叹。让学生通过自读、交流和讨论找到其中的答案。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能让他们主动有效地展开阅读。

四、自由展示,精妙点拨

自由展示:在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多角度、自由地充分发表意见,遇到不同意见,教师要求同存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一篇文章的中心,不一定是唯一的。只要是学生的真实体会,就可以給予肯定。要让学生主动,就应该让学生真正拥有主动权,让他们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

精妙点拨:略读课以自主阅读为主,但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注意讲读与自读的衔接,要做到有扶、有放,扶放并举,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还要加以充分恰当地引导和适度的调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把准课文重难点,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豁然开朗;引导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强化个性感受,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教师经常在一些理解文章的关键点上,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感受到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学习的思路得到沟通,阅读感悟和理解的方法得到应用。

在精妙点拨中,我们还可以使用突破重点法、融会贯通法、佳句积累法、留白填补法等进行教学。

五、总结提升,拓展迁移

叶圣陶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不应只是简单地完成提示中的问题,而应该回顾总结略读课文内容、写法、情感等方面特点,并以教材为拓展点,沟通课内外。

我还让学生通过回顾与畅谈整组课文,总结与提升本单元学习主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密切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形式多样,层次感较强的课内外作业,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迁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7.

[2]金彦.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几点建议.小学语文教学,2007(06).

[3]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商务印书馆,1942.

[4]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商务印书馆,1942.

浅析我国基本建设程序 篇7

1 编制项目建议书及批准立项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 是建设过程中最初阶段的工作, 是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结合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和编制的。我们在编制项目建议书时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我市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市域经济、壮大财源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导原则来进行。项目建议书编制好后, 要及时报送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投资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对项目建议书的审查论证后, 即可批准该项目立项。批准立项的主要依据是先有法人后有项目, 项目要符合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要符合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是:a.项目法人是谁;b.为什么要建设这个项目, 其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是什么;c.建设条件是否成熟;d.建设内容及规模是什么, 包括产品方案的设想;e.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f.简单经济评价和分析。

2 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 应紧接着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并报告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后, 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内容是在项目勘察、试验、调查研究及详细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主要阐述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是否合理, 反映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一般说产出大于投入则项目可行, 反之, 则不可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a.总论。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等, 技改项目还要分析说明企业现状和技改的原因等;b.建设条件;c.市场预测;d.建设地址选择方案;e.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和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等;f.环境保护;g.劳动定员及培训计划;h.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和构成;i.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j.结论及建议。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论证及批准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者根据项目的咨询评估情况对项目最终决策和进行初设计的重要文件。可研报告编制好后, 要及时报送发改局和行政主管部门或投资者进行审查和评估论证。论证通过后, 即可上报审批。一经批准后, 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同时, 可行性研究报告又是银行信贷评估和信贷立项的主要依据。

4 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进行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及设计概算书。设计是对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细的安排, 是项目建设计划的具体化, 是组织施工的依据。一般项目进行两阶段设计, 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 在初步设计后加技术设计。一般小型基建项目 (指非生产性工民建项目) 也可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初步设计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改部门审批, 其它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由发改部门审批。初步设计文件一经批准后, 项目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建设规模、建筑结构和总概算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 如确需修改和变更, 则必须征得原设计单位和原批准单位的同意, 并编制修正概书上报审批。

5 施工准备阶段

项目初步设计或技施设计批准后, 下阶段要进行以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即:开展三通 (水、电、路) 一平工作、资金筹措和落实到位 (含资本金的筹措和落实) , 办理环评等相关手续, 接着可进行工程招标、投标, 择优选定施工队和办理开工报告审批工作。按规定组建工程监理机构或聘请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公司对项目的全过程或某一单项工程、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理。

在资金筹措方面, 首先必须按规定筹措和落实项目资本金, 然后再争取银行贷款、项目专款和外援资金以及其他资金。

目前, 我市的项目资金的筹措可以按以下项目分类进行筹措。

a.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争取以工代赈资金、战恢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发展资金、公路、水利、电力、通讯建设专款等解决。

b.财源建设项目:主要可以争取以工代赈资金、战恢资金、省财政财源建设专项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和正常银行贷款等解决。

c.社会发展项目, 主要可以争取教育专款 (包括国家计委扶贫教育希望工程专款) 、卫生专款、广播电视专款、战恢资金等解决。此外, 还可以抓住营口市对口帮扶的机遇, 争取他们的扶持和援助, 创造条件争取外资的投入。项目在报批新开工前必须办理项目报建注册登记和由审计机关对项目的资金来源等有关内容进行审计。

6 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批准开工后, 则可按批准后的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批准投资计划要求组织实施。同时需要做好生产性项目生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原材料、动力供应、员工培训等。

7 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环节, 是全面考核本建设或技术改造的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 也是工程转入生产和使用的标志。工程验收要由建设单位向组织验收的机关报送竣工验收报告和工程竣工图, 然后由验收机关邀请有关部门参加并组成工程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工程验收后要根据验收结论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验收后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手续和交付使用或投入运行。

生产性建设项目交付使用或投入生产后还应进行项目后评价。根据项目的大小、评估时间可选择在1年以上, 2年以内 (或按生产周期计) 。一般由项目投资者或上一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评估。

根据上述几个建设程序, 可将建设项目分为项目前期工程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a.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主要由发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审查、评估和审批。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初步设计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改部门审批, 其它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由发改部门审批。

b.施工阶段的管理, 主要由建设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监理公司进行管理。

c.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的有关规定, 明确划分出生产基本建设项目由发改委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技改项目由经贸委组织有关部门审批;一般工民建项目由建委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其他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由发改委、建委汇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以上就是我国基本建设程序, 各建设施工单位可按此程序进行报建申批施工。由于篇幅所限, 在建设单位办理可行性报告到开工报告过程中有一系列申批手续需要办理, 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程序的探究 篇8

一、建立组织机构, 争取社会理解

成立课程委员会或相应的工作小组, 课程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的成员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应由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社区代表、学生及其家长的代表等组成, 进而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 提供支持和服务, 同时应加强宣传、交流对话, 争取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其工作程序要体现民主、开放、科学和合作的作风, 充分体现学校教师主体的特点, 挖掘学校的资源优势以及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要有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和潜在能力的挖掘,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学校现状分析, 前期可行论证

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需要进行现状分析与调研, 其中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学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范围以及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兴趣爱好, 当然还有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学生的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 资源调查的目的是要弄清楚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和限制, 了解现行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是否与学校的实际相符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教师成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对学生人格形成以及特长发展是否有所帮助。

三、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培训要立足于校本培训, 内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 让教师了解校本开发的步骤及课程基本原理, 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 为校本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不断拓宽其知识面, 使其重新构建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储备。三是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基础, 因而要加强教师综合性学科知识的培训, 综合性知识培训的方法有:1.互相听课、互相学习, 通过听课掌握其他学科中有哪些知识点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2.采取定期集体备课的方式, 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有关问题。通过不断学习,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就可以取长补短, 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同时找到不同学科之间开设课程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3.对教师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知识提出要求, 将之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内容, 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职联系起来, 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四、拟定开发目标, 把握课程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1.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的确定;2.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又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目标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宏观课程目标, 即教育目的, 它与国家的教育方向一致, 主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特长有所发展, 另一个是具体目标, 即学生在学习中应获得的基本能力与情感态度, 也可能只是建议性的目标。具体目标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水平和潜能是有很大差异的, 应尽可能地予以尊重和满足, 使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要求。

五、规划课程细则, 编制课程方案

根据上述的研究与分析, 目标确定后就可以考虑编写整个课程方案了。从学校层面来说, 主要是制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从学校课程的总体方案考虑校本课程整体方案:1.体现课程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 不是随意地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2.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 有助于协调与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的关系;3.有利于集中培训教师的课程知识与能力;4.有利于统一开发具体课程的教师的思想和认识;5.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审议。

六、审议课程纲要, 完善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方案涉及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以及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两个方面, 因此校本课程的审议也应有相应的两极:第一级是学校课程委员会对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的审议, 第二级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所属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审议。审议的程序:1.组织审议小组;2.明确审议的基本原则与标准;3.小组民主审议, 并记录书面审议结果;4.向当事人反馈审议结果。《课程纲要》是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的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方案, 它包括学生与资源情况分析、课程目标、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评价建议等。对《课程纲要》的审议主要是由学校课程委员会负责, 而学校课程委员会由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代表、家长及社区代表、学者专家代表等人员组成, 它在校本课程事务中的主要功能是制订并完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以及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

程序基本结构 篇9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程序

1. 确定主题

主题关系到任务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英语教学中, 笔者的做法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选择学生熟悉的、具有实践意义和时代气息的主题, 如家乡的变化、友谊的力量、环境污染、吸烟的危害、代沟等。这些题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和了解现实生活。恰当的主题能够把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帮助他们走出“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传统学习模式, 进入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活动。

主题确定后, 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相关的信息、范围和来源等, 以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以牛津系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一模块Unit 2的Growing Pains为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总结成长中遇到的种种烦恼, 讨论诸如“Describe an unpleasant experience with your parents.”“What shall we do if we have problems with parents?”等话题。

2. 语言基本功训练

学生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 营造真实的交际氛围, 使学生在完成交际的过程中内化语言和语用知识, 锻炼语言技能,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利用多种工具和技术获取信息, 如图书、社会调查、网上查询等。

(3) 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尤其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 也是任务型活动所需的主要能力。美国语言学家哈罗德·赫伯 (Harold Herber) 的“三层次” (three-level process) 阅读理解训练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捕捉信息、把握要点、联系实际、引发思维的能力。“三层次”即表层问题 (factual questions) 、推断问题 (inferential questions) 以及讨论问题 (opinion questions) 。

3. 激活思维, 引发讨论

这一教学环节能引导学生围绕主题, 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探究、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中, 教师应观察并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归纳和分析的情况, 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学生在互动和资源共享的情况下相互交流和学习, 能有效地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4. 确定小组任务和展示形式

小组任务的主题和展示形式可由学生自主决策, 或由组长安排, 或由教师明确指定。任务完成后, 学生要向全班汇报结果。基本程序是:组长介绍—展示—班级评价—教师总结。

5. 学生作业评价

学生既是活动的主体, 也是任务成果评价的主体, 评价由三部分组成:自评、组评和师评。任务活动成绩占学生平时成绩的40%, 纳入期末英语总评成绩。

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注意事项

1.教师明确指出学生完成任务应采纳的交际模式及用语

任务活动本身就是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因此, 除了启发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和技术获取信息, 教师还应有序地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交际模式和用语,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2.教师应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辅导

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不是放任自流。在活动中, 学生因性格、英语程度等因素, 在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并把握契机, 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和辅导, 加强协调,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完成任务的质量。

3.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师应结合英语教学要求, 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此外, 教师还要结合教学设备和条件, 使任务活动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 教师还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变化。目前, 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加强, 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教学活动的人数逐渐增加, 展示形式也从单一的书面或口头报告发展为多种形式, 包括短剧表演、模拟电视采访、故事汇报、模拟聊天室等。另外, 在学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任务教学活动, 认为这种活动有趣、有效, 能够增强自信, 培养创造能力。

程序基本结构 篇10

1.1 规划

包括年度、五年、十年及长期规划。

年度规划又称计划。

五年规划又称短期规划, 如“十一五”、“十二五”等。

十年规划又称中期规划, 如2010-2020规划, 包括“十二五”、“十三五”两个周期。

长期规划, 对远期如2030年目标进行展望, 一般包括短期、中期两个阶段性规划。

一般列入各级规划的项目才能开展预工研究工作。

1.2 方案研究阶段

方案研究阶段在高速公路前期中做的比较多, 一方面前几年高速公路发展很快, 有些项目原先没有列入规划, 需要增列的, 省厅通过方案研究报告及相关评审确定项目, 并报省政府补进高速公路网规划。另一方面有些项目路线方案不明确, 或相关省地市衔接有问题, 也通过方案研究阶段得以初步解决。

1.3 项目建议书研究阶段

项目建议书研究阶段开始, 项目进入正式的前期研究阶段。项目建议书主要解决建设必要性问题, 是交通厅、省发改委、交通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开始审批的项目, 项目较小或方案简单、明确的公路项目, 一般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做起。

1.4 工可研究阶段

工可研究阶段开始, 项目进入前期研究中的核心阶段。是交通厅、省发改委、交通部、国家发改委必然审批的内容, 有些特殊的项目也可能直接从工可研究开始做起。

工可主要解决四性问题, 即建设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公路众多建设项目中, 建设必要性是不相同的, 有必要通过认真分析、排队, 找出必要性充分的优先安排建设。技术可行性有两层意思, 一是采用现有技术能否办到, 二是需要采用什么技术, 包括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问题。经济合理性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研究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不仅研究该项目能否建成, 投资多少, 而且要研究其经济效益, 通过费用———效益分析, 即经济评价得到的指标作为评价的定量标准, 经济评价是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的重要方法。分成从国家角度的“国民经济评价”和从企业角度的“财务分析”。实施可能性是对建设该项目的主客观条件所作的分析和结论。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可研要求归纳如下。

1.4.1 基础资料详实。

基础资料的全面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可研的质量, 所以对收集到的资料要加以分析整理, 去伪存真。资料收集要全面, 深度要满足工可研究的需要。特别是涉及投资估算的基础资料要达到一定深度, 因为国家发改委规定可研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出入不得大于10%, 否则将对项目重新进行决策, 根据这一要求, 在收集基础资料的过程中, 应做必要的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

1.4.2 研究内容全面。

一个公路项目能否成立取决于众多因素, 缺一不可, 不仅要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研究项目的建设是否可行, 而且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项目进行研究和评价。因此, 可研要全面研究国家政策、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要认真研究全国和地区的综合运输规划, 公路网发展规划及其轻重缓急的次序、建设项目的地位及作用, 深入研究现有交通运输特点、建设条件、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在前期工作中尽可能把主要问题加以详尽研究, 使项目选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建成后能发挥最好的效益, 避免或减少因盲目建设、仓促上马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1.4.3 研究深度得当。

可行性研究要注重对项目的前提性、关键性、综合性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研究要具有相当的深度, 其结论才能比较明确和肯定, 而不致导致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重大变更。这里要注意, 凡属初步设计应解决的问题, 不必统统都拿到可行性研究中解决, 否则会增加可研的时间, 放慢项目立项进度, 干扰可研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所谓有一定深度是指:可研是立项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因此, 对建设理由、经济发展、交通量预测和建设规模、标准要论证清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误差不能超过10%。工可工程方面, 凡属重大技术方案, 如起讫点、走向、标准均应论证和比较后, 提出推荐方案, 技术上存在重大难点的提出科研项目, 而对一些技术细节, 如小的路线方案、路面、桥涵的结构设计尺寸等不能也不必取代初步设计。目前, 在高等级公路工可中, 为了准确把握全部工程数量, 对一些典型路段和有代表性的大型构造物做到初步设计深度, 以更准确地把握估算的精度, 也是可研阶段常用的一种方法。

1.4.4 具有客观公正性。

可研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 在论证当中, 必须保持编制单位的客观公正性, 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 尤其需要避免“长官意志”。

1.4.5 具有科学性。

可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实地踏勘获得第一手资料, 做多方案的比选,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分析和论证, 按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以保证可研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为了维护科学性, 在实际工作中不要把可研作为争项目、争投资的手段, 把“不可行”的项目研究为“可行”。

1.5 初步设计

是项目决策后的具体实施方案, 也是进行施工准备的主要依据。初步设计还应能满足项目投资包干、招标承包、材料设备订货、土地征用等要求。

前期基本程序除上述各项工作以外, 还包括必要的勘测、科研和试验。在前期工作的各个阶段, 均要进行深浅程度不同的勘测、科研和试验。

2 几点前期工作体会

2.1 作前期工作的同志, 对宏观经济走势要有把握

作前期工作的同志, 除了具备必要的工程方面的技能以外, 要对宏观经济走势有把握, 作到先天性的嗅觉灵敏。我国GDP以10%左右的高速已发展了近三十年, 公路建设有了国家政策的保证, 也高速发展了三十年, 这一阶段的前期工作适应了大干快上的需要, 公路项目遍地开花, 拉动了GDP的增长, 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极大地改善了出行条件。但对前期工作来说, 难度相应的不大, 因为不存在项目不上的可能。

我国GDP总值2008年达到30万亿, 2010年达到40万亿, 2012年达到50万亿, 在如此大的基数情况下, 年平均增长速度逐年回落, 经济结构也由高能耗、高产能向注重高科技、生态文明转变, “十八大”更是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对公路建设来说, 目前的中心已转移到完善国省干线路网、重点扶贫和综合运输枢纽和场站上来, 因此, 从事前期工作的同志要充分认清目前的经济形势, 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2.2 扎扎实实认真做好前期工作, 避免浮夸作风

前期工作要求的深度和审批的难度越来越大, 要求我们从事前期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苦练内功, 扎扎实实认真做好前期工作, 要认真按工可编制办法要求去不折不扣地工作, 实事求是地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否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不能出现一窝峰上马, 上马后交通量很小, 效益很差, 导致国家资金大量浪费的局面。项目不该上的要从技术上坚决拿掉, 决策项目优点缺点要同时进行客观分析, 避免浮夸作风, 真正做到领导决策的智囊作用。

2.3 要努力学习新科技、新技术, 并用于可研工作中去

现在, 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 公路设计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方法、新的理念, 做前期项目的同志要及时了解这些新的动向, 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前期工作中, 以提高工可报告的编制水平。

2.4 研人员构成宜多样化, 满足综合运输的相关任务需求

大部制的发展, 涉及到铁路、民航、水运港口、物流、房建等方面的人材也逐渐是我们所需要的, 要有所计划, 并逐步引进, 以满足综合运输的相关任务需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英语词汇象似性教学下一篇:企业关键性无形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