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律服务思考

2024-05-09

社会主义法律服务思考(精选十篇)

社会主义法律服务思考 篇1

关键词: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思考

新时期做好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发展大局意义重大, 档案部门与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自身优势, 积极探索在新的时期、新的阶段档案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效能, 使档案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用足、用活档案, 为领导决策服务, 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使档案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大有作为。

一、档案工作在服务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方面。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重要使命和重要意义。

档案工作的根本职责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真实面貌, 为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服务。一是服务经济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加快社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管理, 而档案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任何一项工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任活动都不能离开档案, 档案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维护政治稳定。档案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记录, 保存并利用这些档案可以使后人直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历史状况, 为现行政党或组织机构决策行为的科学化提供历史经验以及可借鉴的工作方法。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材料, 其独特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促进文化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的文化需求急剧增长。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样离不开档案, 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档案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档案不仅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 还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 档案工作日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 社会各界利用档案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档案工作在服务社会的发展中,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取得了成绩, 但与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不少差距。档案工作在观念、理论、体制、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社会档案观念停留在政治与保密的狭窄认识上, 因而在档案馆库建设、档案资源管理、档案信息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我封闭、自成系统的观念和格局, 陈旧观念可以说是对档案工作创新的最大障碍;在理论方面, 许多传统理论与档案工作新的实践已经不相适应, 传统理论重点注重档案收集、整理、分类、编目、检索、统计等档案保管的诸环节, 传统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手工操作的档案实体管理, 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难以适应, 传统理论注重揭示档案工作的内在联系, 而对日益拓展的档案工作与社会的外在联系揭示不够。理论上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制约了档案工作创新;在体制方面, 档案管理体制总体上适应档案工作发展, 但也存在一定缺陷, 档案的管理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法制不统一, 以及自行其事的问题。由于专门、部门档案馆设置过多且功能不断强化, 使综合档案馆主体地位减弱, 馆藏结构单一, 自我封闭, 妨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也妨碍了档案工作创新;在环境方面, 社会环境对档案工作创新也有诸多不利因素。从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来说, 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比较狭窄, 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档案工作创新的投入和关注, 也影响到档案接收、征集、信息开发利用等具体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措施

1、适应时代发展, 创新服务机制。

围绕大局, 搞好服务, 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 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档案工作唯有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大胆试, 大胆闯, 才能在探索中前进, 创新中发展。档案服务工作只有符合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才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2、改进工作方法, 拓宽服务领域。

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 积极探索做好档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习新知识, 研究新问题, 创新工作思路, 改进服务方法, 拓展服务领域, 使档案服务工作在创新中保持勃勃生机。要自觉树立档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 增强政治敏锐性, 紧紧围绕大局开展工作。

3、丰富馆藏档案, 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务实基础, 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档案馆、档案室保存的党政机关政务文书, 反映了当地党政领导和机关的重要公务活动, 凝聚了大量的政治经验和智慧, 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成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年度立卷工作, 就是为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 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4、坚持依法治档, 强化服务机制。

档案服务工作上水平, 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法制来保障。档案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档, 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 加大档案执法和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档案执法监督约束机制, 强化档案部门依法管理档案的职能, 确保档案服务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5、加强队伍建设, 提供人才保证。

社会主义法律服务思考 篇2

发挥三种效应,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也是财政支农的首要目标。财政部门要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突出发挥三种效应:一是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磁场效应。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新建排涝泵站,疏浚河道,加速推进农村道路和桥梁建设,努力提高农业发展的硬件水平。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实施村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支持中心村建设试点,治理农村环境,推进农村改厕,发展沼气应用,进行农村水厂管网整治,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加快农村绿化,不断提高农村森林覆盖率。二是发挥农业科技投入的辐射效应。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致力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以乡镇为规模的整体联动开发,发挥由点到面、从园区到乡镇的辐射效应。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防治污染技术,推广精确施肥、麦套稻生产、秸秆还田、无公害农产品、农机具使用等生产技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品牌。三是发挥引导社会投资农业的撬动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补助、贴息等形式引导多种渠道和多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业开发和建设,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着力支持经营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探索建立对种粮农民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和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农业投资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内在市场动力机制。

构建三大体系,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财政部门要突出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利,逐步拓展农村公共服务领域,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逐步构建三大体系。一是构建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增加教育投入,继续支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确保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按标准落实,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二是构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关于农村公共卫生的财政补助政策,切实保障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支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逐步提高农民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的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增长机制和财政投入分担机制,增加财政补助资金,提高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医疗费用补偿标准。三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分级管理、挂钩考核的运行机制,规范低保资金专户管理办法,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关爱工程,建设和改造农村敬老院,落实供养经费,不断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使农村五保户老有所居、老有所养。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逐步破除普遍存在的“养儿防老”等旧观念,解决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困难。

社会主义法律服务思考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计制度;会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83-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命题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社会经济宏观结构的和谐、微观结构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均衡和协调,会计在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不可缺少的作用。社会要发展、经济要发展,发展要和谐,而会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社会发展和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社会要和谐,要增加会计信息的诚信度,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关键,是确保提供真实可靠信息资料的基石。

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确保正确、高效的会计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及是否很好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会计工作者,会计工作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工作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积极营造和谐氛围。首先,会计人员应该做到工作正气。和谐社会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对于一个人会计工作者来说必须具有良好地职业道德和照章办事、正气如山的工作准则。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会计工作也是如此。会计工作者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国家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办事。其次,会计人员做到工作淡泊名利。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养成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做事,堂堂正正为人。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经济行为、新的经济业务、新的市场工具不断涌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依法加强和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基础依据。

(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规范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营行为,是创建诚信、规范、有序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问题。而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则是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的根本。会计信息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投资者的决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真实的信息使社会资源配置合理,失真的信息必然导致经济结构的混乱,最终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当社会资源注入企业之后,经营者应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会计则将企业的大量经济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供经营者决策参考。会计信息失真,不但对本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资金筹措。因此,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务之急。

四、健全、完善会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

(一)会计体系的发展

会计是一门具有自身专属于研究对象的科学,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要用整体的哲学观,科学的发展观,来不断创新的发展会计,确立会计性质、地位和作用。20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会计则产生并发展,使会计从一门应用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积极开拓资本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会计问题,加之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对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会计科学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提出了新领域的会计和会计新概念,比如和谐会计、环境会计和各领域协调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会计,都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环境会计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现行企业会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只会鼓励企业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倾向,造成环境污染。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经济要求,企业会计目标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用科学的发展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会计同时,调整微观经济的微观会计也亟待发展和完善,环境会计此时应运而生。它属于微观环境会计范畴,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学、环境统计学、人本经济学与会计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企业环境会计是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效果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成本与收益配比,以反映一个单位的环境负荷、环境治理和环境收益状况。改变为物质生产而生产的传统观念,建立企业环境会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会计学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

会计制度改革与发展是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会计理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会计理论及其实务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并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于国计民生。多年来,国家一直重视会计准则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制度不断改革,致力于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的对称和我国会计信息与国际会计信息趋同的要求 ,不断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

2006年2月,发布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出台,适应社会主义和谐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和谐发展。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为更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按照立足国情、国际趋同、涵盖广泛、独立实施的原则,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该建立更完善、更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冬林.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家林.论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问题[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

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思考 篇4

1 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目标, 其中文化目标中包括了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要覆盖全民、贯穿终身。这需要全民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更需要社会为全民提供适宜学习的环境、场所。地方高校作为一方文化传承的机构, 责任义不容辞。近年来, 地方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呼声不绝。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开始走出象牙塔, 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 而依附于高校的高校图书馆产生了同样的使命, 作用不可小觑。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为社会服务, 不同程度上实行了对社会开放, 甚至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二为一。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开始成为业内人士共知的一种趋势, 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已引起学界重视。

2 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的必要性

2.1 符合政策和社会的要求。

早在200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就有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把社会性纳入高校图书馆定位的范畴, 为建立和谐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也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空间。社会全民素质的提高依赖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开发智慧、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中心是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最好场所。但因公共图书馆存在着数量严重不足、分布不合理、文献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读者的需要。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的财富。无论是公共图书馆, 还是高校图书馆经费都来源于社会, 都有为他人和整个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义务, 并且高校图书馆能作为一种现成的补充资源, 在网络信息时代发挥出关键的作用。帮助解决生产、科研、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2 符合高校发展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作依附于高校, 而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撑。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高校之间生源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高校要想取得好的生源, 自身必须发展, 必须要有好的教学质量, 高的美誉度, 较高的社会认知度, 这样生源质量才会好, 生源质量好了, 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就相应提高了, 学校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图书馆走向社会, 与社会接轨, 有利于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 有利于社会了解学校,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促进图书馆以至整个学校的发展。

2.3 符合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首先,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一个汇集中心, 拥有庞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且高校图书馆有较强的专业文献资料加工处理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中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 这些经验是其他类型信息服务机构短时间内无法拥有的。如果不对社会开放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 高校图书馆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面对学生读者服务, 服务形式单一、管理思想僵化、工作重复而单调、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这样很容易导致馆员的业务能力停滞不前。向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让馆员多接触社会, 接触各行业、各层次的读者群, 有利于馆员开阔眼界, 增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馆员的成长。

3 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四步曲

3.1 第一步, 开展书籍外借和期刊社会化阅览服务。

这是最简单、最低层次的对外开放, 也是立即可以着手的对外开放。可先将图书馆闲置的、借阅率低的、复本量大的图书纳入对外开放的范围, 先选择一定的范围 (机关、企业、社区等) 开通办证借阅的权限, 读者可凭证借阅, 借阅期限可根据藏书的多少来设定, 藏书比较多的, 可以适当延长期限, 藏书比较少的, 可以将期限设定短一些。在办证时还可以收取适当费用,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的收益, 也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同时, 跟踪调查社会读者的阅读倾向与阅读需要, 对于服务方面的要求尽量调整满足其需要, 对于资源上的要求, 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或者说有条件的情况下, 也给予考虑;对于期刊, 参照本馆仍然保持现刊不外借, 过刊可凭证限量借阅的模式, 以调整开放时间的方式, 即周末对持证的社会读者开放的形式, 错开与学生读者的阅读高峰期, 让有限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

3.2 利用普及的互联网络建立电子图书馆。

网上电子图书馆具有不受时空限制, 方便、快捷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将向社会用户开放作为图书馆社会化的第二步, 充分发挥网络功能, 建立服务网络体系, 提供网上看书, 读经典名著, 读当红小说, 以及查询专业著作等服务, 并整合馆内可开放的资源, 为社会读者提供特色资源查询、原文传递及专题数据库查询等服务, 可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这样既方便了读者, 也使得社会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还增加了图书馆的收益, 使馆员福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而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服务的准确、快捷。

3.3 利用特色信息资源, 参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各项课题研究。这是图书馆走向社会的第三步。

对于企业事业单位来说很多专业的信息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 总有几个专业是具有强大的文献保障能力的, 这些特色专业的文献保障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具有一定权威性、较高的知名度, 容易取信于社会用户, 以我馆为例:会计、汽车、以及知识产权专业在整个重庆地区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因此我们可以凭借专业特色的优势, 将企事业的专题项目争取过来, 利用足够的文献保障能力参与该项目的研究, 例如协助查阅和提供课题研究有关的图书资料, 搜集目前各地有关本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情报等,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有关资料, 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4 结对子, 帮扶基层图书馆促进其发展。

当前, 社会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很多大型的企事业单位都设立了规模不等的图书馆或图书室。但由于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管理经验不足, 他们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水平是比较低的, 也极为不规范。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优化的管理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 结合基层图书馆的工作实际, 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做业务辅导和传授管理经验。还可以利用互访交流、举办论坛等方式了解基层图书馆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可作为图书馆走向社会的第四步。第三步和第四部之间没有明确的先后, 根据各馆的实际情况进行互换。

4 结论

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不可操之过急, 否则容易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学生读者和社会读者不兼容等问题, 使图书馆的形象受损, 进而破坏高校社会声誉的严重后果。所以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只能根据自己高校的实际情况, 以及各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对社会读者开放的步骤, 不能盲目跟风。

同时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积极面对挑战, 抓住时机, 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 在做好学生读者服务的同时,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和“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强.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业, 2009 (1) :30.

[2]谢金星.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探析[J].现代情报, 2008 (10) :51-52.

[3]郭春兰.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135.

[4]史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4) :16-17.

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思考论文 篇5

4结论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若是依旧沿用传统的经办管理服务机制,就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服务要求。社保经办机构要想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务能力,还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实行人员的优化配置与资源的优化整合,以提高经办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为参保人员提供更为全面而便捷的高质量服务。

作者:李晓光 单位:潍坊市寒亭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褚富菊.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6(7):40-41.

[2]谭中和.社会保险全覆盖形势下的经办管理问题与对策(上)[J].人事天地,,5(5):23-25.

[3]黎英.关于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窗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7(19):262-263.

[4]《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课题组.加快健全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6):34-37.

县域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篇6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现均衡服务的重要基础。2014年,四川省筠连县通过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的投入,规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县18 个乡镇、14个社区建立了镇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配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43人。其中专职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23人,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20人。覆盖城乡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问题:平台差,资金少,人才缺

目前,筠连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网络延伸不足、资金投入较少、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

——信息化网络覆盖面较小。信息化服务手段滞后,尚未建立通过互联网提供公众信息服务的渠道。乡镇(街道)、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还未实现网络专线连接,使服务不能下延,无法正常使用系统。

——现有系统使用效率不高。信息化设备配置相对落后,办公设备也相对老化,现有网络系统使用频率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通。

——工作人员操作水平普遍不高。各镇乡、社区业务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水平普遍不高,镇乡、社区基层平台缺乏专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操作人员,制约了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还存在专人不专职的情况,影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据存储不统一。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经办业务中,在就业登记、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上涉及人员多,结构复杂。数据存储方式也多种多样,信息资料保护措施薄弱,没有专业的存储备份机制,安全的防范措施比较薄弱,技术人员水平相对低下,在设备运行、维护上基本上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

——信息共享程度低。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衔接渠道不畅通,特别是在失业就业登记、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缺乏业务与技术之间的结合,镇乡、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业务间的信息衔接不完善,阻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业务的有效开展。

——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在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中,均没有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的日常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

对策:人才是关键

管理是重点

总的来说,筠连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程度仍处于低端水平,仅能满足基本业务和基础数据的录入与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更便捷、更及时、更高效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多渠道拓展网络覆盖面。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起完整的网络、畅通的信息快速传递通道,业务专网在基于网络整体安全的角度上向镇乡、街道、社区(村)级延伸。

——集中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进一步优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操作系统,加强业务管理,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各项数据录入准确,把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前移到社区和村,实现服务前移,管理集中,统一操作平台,信息资源互通、互融、互享。同时加强网络维护,及时、准确地发现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地维护保障网络安全、无故障运行。

——加强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在场地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等因素,按照上级规定的平台建设规划标准建设,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健全业务工作规范。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做到场地达标、设备齐全、人员到位。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互联网延伸至所有的基层平台,配备网络专用设备,确保基层工作正常运转。

——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转。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多方筹措资金等方式,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添置信息网络必备设备,确保基层信息网络正常使用、高效运转,使其更好地为城乡服务对象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各基层站所应配备专门或相对稳定的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县级部门应加强对镇乡、街道、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人员网络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畅通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渠道。要规范工作程序,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各种数据录入准确、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真实、信息更新及时,提高信息利用率和准确性,为上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为城乡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筠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社会主义法律服务思考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我党工作重中之重, 解决“三农”问题, 就是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民的收入, 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解决好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问题,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抓好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基础政权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新农村建设在重视物质条件改善和制度变革的同时, 更要注重农村的知识能力建设, 提升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的现状, 必须在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精英人才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仅总体受教育水平比较低, 而且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人大多外出务工经商, 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知识能力的差距。村干部的知识能力结构同样很低, 在村民中没有威信。农村实用人才相对缺乏, 将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受阻, 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 农村缺乏留住人才的条件

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中一些在职干部对人才的排斥、传统的弃农进城习俗以及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大量要素流动的主体方向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非农产业, 高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工作。因此, 如果我们期望高校毕业生像传统农民那样, 常年待在农村务农经商, 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 支持高职教育的有关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高职院校正在积极主动地探寻服务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那么政府的教育政策就应当适应这种要求、及时地转变给予支持。现行的教育重点支持的是研究型大学和中等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不是政策支持的重点。

二、当前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定位

(一) 产学结合方式

办学定位是培养农业技术一线及农村基层岗位需要的各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根据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农村建设需要, 预见性地更新专业、设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举办实用人才班, 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乡镇企业管理人员;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现实地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推广技术成果。

(二) 教学基地带动方式

办学定位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优势, 培训当地农民, 带动周边农户的生产经营。具体做法是:依托学校的教学实习农场,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特点, 把提升农民的技术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 编写实用教材;采用培训、示范、推广和服务的教学方法, 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农事季节与农民需求相结合, 注重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培训学员建立详尽的档案。

(三) “一村一名大学生”方式

办学定位是为每一个村庄培养一名专科层次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如村干部、生产经营带头人和教育以及卫生工作者。具体做法是:从农村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工作经验的农民, 根据农村的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培养计划, 针对学员的特点提出素质要求、开设实用技术课程, 学制2年。政府把这些学员作为农村干部重点培养, 支持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三、建立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思考

(一) 确立有效的质量观

首先, 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建设新农村的办学定位;其次培养的毕业生要有较高素质并具备农村社会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学生要能动地服务农村而不是被动地适应。要注意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有效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等项目, 能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 构建符合实际的基于农村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立足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或创业型人才,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教育应首先通过调查研究, 明确农村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设计培养方案, 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师资要求等完全不同于现行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而应采取更开放的、更符合实际的培养方式, 打破教学和工作的界线。

(三) 突出区域农村建设的针对性

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一定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 不实事求是的高职办学一定没有特色。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差别较大, 要解决的问题各异, 对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要依据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设置和改造专业。设置的专业对口还可以使毕业生倾向于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课程开设和制订教学计划时, 特别突出有农村特点的素质教育, 如农民心理、农村文化、村务管理和风土人情等。

(四) 突出技能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要求相一致。因此, 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问题和需要, 设计人才培养方式, 在保持必要的理论教学基础上, 突出实践能力教学, 开展技能培训, 扎实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村务管理能力和创业技能。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过硬、经验丰富、擅长教育教学的农业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致富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郭书田, 刘景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手册[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2]李芬.京郊新农村建设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J].中国农村科技, 2007, (2) .

毒驾的社会危害及法律思考 篇8

“毒驾”是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吸食、注射毒品的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毒驾”的危害性源自于毒品的特殊性能。目前, 在我国最为流行的毒品主要是阿片类毒品和苯丙胺类毒品。冰毒等苯丙胺类毒品以及氯胺酮 (俗称K粉) 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 人吸食后情绪亢奋, 且容易产生幻觉, 其行为具有攻击性, 一旦驾驶机动车, 极易发生超速、飙车, 甚至主动撞人撞车等肇事行为, 因此实践中, 毒驾的社会危害主要体现在这类吸毒人群中。

与酒驾相比, “毒驾”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更大。酒驾的行为主体在主观上多数表现为一种失控放任状态, 其损害结果主要取决于客观状况, 具有偶然性。但吸食冰毒、氯胺酮等毒品后, 吸毒者不仅情绪亢奋、激动, 而且常伴有幻觉, 这种情况下驾车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案事件, 其主观意识在幻觉的误导下, 往往会对某种危害结果持积极追求的态度, 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攻击性, 社会危害更大。

二、加强“毒驾”立法的必要性

第一, 从国外来看, 多数国家对“毒驾”管理与处罚比较严厉。美国对酗酒、吸毒后驾驶的犯罪行为, 不论是否造成交通事故, 一律由警察部门先行羁押后交刑事法庭处理。如果导致严重事故, 首先就是驾驶执照会被永久吊销, 然后罚款至少4000美元, 视情节轻重还会坐牢, 几年十几年的刑期不等。在德国, 对吸毒驾车的最高刑罚为1年监禁, 罚款最高达5000欧元并吊销驾驶执照。只要在汽车烟灰缸内发现有大麻的痕迹, 就可以吊销驾车人的执照。在法国, 一旦被查出“酒驾”或“毒驾”, 司机至少被罚6个驾驶分 (法国驾照实行终身制, 12个驾驶分被罚光司机必须重考驾照) , 严重的则被当场吊销驾照。如果是“酒驾”或“毒驾”导致过失杀人, 则会被判处7年监禁和10万欧元罚款。

第二, 在我国, 现有规定对“毒驾”管理和处罚较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毒驾”和“酒驾”都是机动车驾驶员上路前绝对禁止的行为, 但刑法并未对“毒驾”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 执法部门对‘毒驾’肇事的后果只能根据其伤亡程度以交通肇事罪进行量刑, 对未造成伤亡的‘毒驾’行为, 则只能视为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在实践中, 如果不肇事, 公安机关在查处时只能按照禁毒法的规定, 以治安管理的手段对吸毒行为进行处罚, 而对其“吸毒后驾驶”却没有相关的处罚依据。

第三, 从现实考虑, “毒驾”危害日趋严峻。截止2012年6月, 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已达190余万, 从浙江、江苏等地掌握数据来看, 其中20%~25%的吸毒人员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存在一个集中爆发期, 也就是“荷塘效应”凸显期, 一旦进入这个阶段, 诸多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事件就会接踵而至, 很难控制。目前, 我国毒情严重的地区, 已进入这一特殊时期。因此, 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这部分吸毒人员就是实施“毒驾”行为的高风险人群, 如果法律、法规立法跟不上, 行政管理不到位, 恶劣的“毒驾”案事件必将在一定时期内集中爆发,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严苛“毒驾”法律规制的思考

借鉴美国、法国等国家“毒驾”立法、司法经验, 笔者认为:严苛“毒驾”法律规制必须在刑事立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立法方面, 同步推进, 采取前置性防护和事后性惩戒相结合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毒驾”社会危害。

在刑事上, “毒驾”入刑势在必行。“毒驾”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危害性, 决定“毒驾”必须尽快入刑, 且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采取前置性保护。因为“毒驾”的社会危害性自其行为实施便已存在, 因此要将“毒驾”行为归属于“危险犯”, 不能视结果论处罚。二是处罚严厉程度上要高于“醉驾”。“毒驾”社会危害大于“醉驾”, 根据罪责刑相一致原则, “毒驾”处罚力度要大。三是设置严重情节, 不适用缓刑条款。对情节严重的设置, 一方面要从拒绝查验、暴力抗法等方面考虑, 以保障执法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可以从造成严重后果方面设置。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篇9

一、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1、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商品生产赖以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商品生产离不开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能够有力地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这是商品生产的外向性、社会服务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所决定的。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民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与过去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生产者根本不同,生产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要使产品适合社会需要,就必须由社会向他们提供市场信息。

2、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业内部分工,使商品生产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需要。

专业化、现代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才能大幅度提高商品率,提高产品质量;而社会化的服务则是保障专业化生产和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它把社会有关行业、部门、单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使供、产、销得到更好地结合,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完善和发展统一经营的重要环节。

统一经营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生产服务体系,搞好社会服务,为分散经营的农户办一些他们自己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有了这样一个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责任制以后的“统”就有了实际内容。

4、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对农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运用更多的经济手段来指导农村经济工作,而各项社会服务工作都是具体的经济活动,这就使得“用经济手段来指导经济工作”的概念具体化了。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建设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提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乡村集体经济服务组织。

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的基础。因为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普遍参加的统一经营组织,是统分结合机制中统一经营的承担者,它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与农民有直接的经济联系。

2、营利性公司。

这种组织更多地采用“公司+农户”一体化经营的服务方式,具有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可引导农民的种养方向,为生产提供服务。

3、政府职能部门的对口服务单位。

有三个层次:一是市一级农口各部门办的各种工作站、服务站等;二是在县一级办的各种服务中心、服务公司等;三是延伸到乡镇的各种服务站等。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和建设,这些部门都拥有门类齐全的服务机构,并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和比较完备的服务设施,也有一定的经营服务经验,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占有强大的服务优势。

4、农业专门技术协会(研究会)。

主要有农业技术协会、农民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研究会等形式,它们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自愿组合、进出自由、互助互利,联合组成的技术互助服务组织。

5、供销合作社。

是农民自愿入股建立的以流通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办社的宗旨就是为农民服务,即通过经营和服务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和福利的均衡化。

由于不同类型的服务组织具有不同的利益动机、服务功能、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而适宜的服务组织形式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服务组织进行完善。

1、转变政府服务组织的职能。政府服务组织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是一支重要力量,这些服务组织系统完整、实力雄厚,并能最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保护,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实行宏观调控的渠道和形式。

2、强化集体服务组织的作用。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它起着外联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各种服务实体,内联广大农户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兴修农田水利、搞好农业基本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更能发挥其它组织不可比拟的作用。

3、大力发展企业化经营服务机构。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实践来看,这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的主要组织部分。

4、积极扶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

5、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服务组织。新型合作经济服务组织是指农民及社会其他方面以资金、劳动等联合组成的从事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的基本思路

首先,从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自身的发展来看,农村社会化服务应从农业生产中相对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新兴产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取决于自身能否在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实现服务的有偿化和服务经营的企业化,从而通过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取得农村社会化服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规模效益、扩大再生产的综合效益以及服务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直至成为与其它产业并行、平等和等价交换的产业。

其次,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组织结构来看,应按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的原则,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服务网络。要按照“改造官办组织,强化集体组织,扶持引导民办组织”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发挥国家有关部门、集体、个体经济等各类服务组织的特长和作用,提倡因地制宜,允许不同的服务组织和服务方式并存,真正形成县有农村综合服务公司或中心,乡镇有综合服务组,村有综合服务联合体的扇形服务网络,发挥其协调生产、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筹措与调配资金、落实购销政策、代办农村保险等功能,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不断完善。

第三,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的前提条件来看,应不断地提供和完善相应的物资、技术和资金条件,使之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由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紧密相联,政府及社会各个有关部门和各种力量必须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

第四,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宏观环境来看,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并制定相应政策,保障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健康发展。在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做法,实现政府与服务组织的脱节,注意经济杠杆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并通过财政支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便农以及其它优惠政策,扶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营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10

1 基本情况

1.1 服务组织多元

一是建设主体服务平台。以县、乡 (镇) 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 是农技推广服务的主力军, 承担着全县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为推进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 营山县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 家 (含省级3 家、市级龙头企业13 家) ;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家庭农场196 家, 农民专合社370 多家 (种植业类110 家) , 对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 年, 济川乡向坝村农民 (植保) 专合社获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称号;2015 年, 上都农机专合社、小桥农机专合社被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示范社”。三是种养大户。全县有各类种养销大户300余户, 其中2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56户;济川乡向坝村农民向建全被农业部授予2008 年“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四是农资经销商。在农资供应方面, 以邮政营山分公司分销业务中心、营山海华农资有限公司等为主渠道, 构筑了城乡批零一体化营销服务网络。此外, 还有从事种子、农药的总经销商11家, 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对农资的需求。

1.2 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公益性机构服务。由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承担全县农业产业规划布局、技术引进、示范推广等系列服务, 对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发挥着农技推广主力军作用。目前, 县、乡 (镇) 两级有农技推广机构65个, 200余人。二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2015 年, 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 公开招标购买2015 年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集中使用项目“四新”展示区开沟 (围沟) 、联合旋耕、化学除草等服务, 购买水稻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超过1 300 hm2。通过实践证明,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效率高、质量好、群众满意。三是龙头企业、专合社服务。以营山兴民农业开发公司、合亿果蔬专合社、上都农机专合社等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为代表, 为农户提供生产、信息、技术、购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1.3 服务领域扩大

一是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全县各类植保服务组织85 个, 其中:政府主导型15个、公司 (协会) 型10 个、村级服务型30 个、种植大户型20个、农民 (植保) 专业合作社10个, 拥有大中小型动力植保机械近4 000 台 (套) , 从业人员3 000余人, 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的防控体系。二是扎实开展集中育苗服务。 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部省级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及中央财政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集中使用等项目, 投入150 万元在优质粮油基地乡镇建成高标准水稻、油菜固定育苗场8 hm2和全市首个工厂化机插秧商业育苗场1 000 m2, 大田栽插面积达866.67 万hm2, 在川东北地区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三是提供耕、种、收、病虫防治服务。2015 年, 由农机专合社、农机专业户、植保专合社等提供专业化的耕、种、收、病虫防治等专业化服务, 实现了营山县种植面积80%以上机械耕作, 机播 (插) 面积达1 133.33 hm2, 机收面积达1.27 万hm2, 专业化统防面积达1.27 万公顷次。

1.4 服务成效显现

一是为解决“谁来种地”探索了有效途径。营山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不断发展,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全县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撂荒等现实问题, 为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 与广大农户紧密联系, 形成利益共同体, 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及农户增收, 实现了双赢。三是推动了产业发展。在营山兴民农业开发公司、润丰蔬菜专合社、合亿果蔬专合社等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的引领下, 采取“公司 (合作社) +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 对促进营山优质粮油基地、茶盘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万亩血橙产业园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 营山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不断发展壮大, 但与新形势下营山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由于人事体制及经费原因, 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人员年龄老化, 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业务能力需要提高等问题;加之财政保障工作经费不足, 严重影响了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是社会化服务能力总体偏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总体偏小;部分合作社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 带动能力较弱;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自身发展不错, 但在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促进增收等方面作用发挥较差。

三是社会化服务环节不到位。营山县大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主要以提供简单的生产环节服务为主, 信息、技术培训、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比较欠缺, 农民接受程度低, 导致农民盲目生产、产品品质差、滞销等, 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仍然突出。

四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不够。国家、地方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政策性支持、扶持力度还不够, 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如营山农业产业发展中急需的粮油烘干加工、鲜活农产品储藏运输、农产品销售市场等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一体化全程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3 对策及建议

3.1 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体作用

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组织、人社等部门要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争取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 加大从高等农业院校选聘专业技术人员力度, 充实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切实加强知识更新培训, 着力提高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发挥好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 为营山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3.2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要加大对营山兴民农业发展公司、丰特利种植专合社、东都谷物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支持力度, 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 加快土地确权颁证,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为实现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农技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等领办创办种植、农机、植保、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 逐步实现社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要大力支持农民创建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示范服务组织, 鼓励和支持合作社通过联合、重组、合并等方式组建服务功能完善、专业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股份合作社和联合社。

3.3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

要大力推动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服务机制落实, 鼓励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单一环节服务向综合性全程服务发展, 开展一体化全程式服务;要大力支持营山兴民农业开发公司、营山海华农资有限公司、上都农机专合社、营山稼禾植保专合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产品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提供等有偿服务, 为种植者提供优质、便捷的生产全程配套服务;要大力支持营山合亿果蔬专合社、润丰蔬菜专合社、十里十香果树专合社等积极发展有机农产品, 加大农产品商标注册力度, 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4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上一篇:贵州民族学院体育馆下一篇:农村防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