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农业科研

2024-05-08

公益性农业科研(精选十篇)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1

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指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行业部门的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农业科研成果的正外部性和公共性,使得农业科研成为公益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鉴于农业公益科研的重要性,中央及地方财政均不断优化和完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在财政投入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农业科研成果也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公益性农业科研活动存在重复研究、科研活动脱离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导致社会各界对其经费投入机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自2006年国家启动实施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来,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的绩效考评工作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但鉴于时间、政策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构建一套合理的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述评

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相对国内而言,国外对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少,如坎贝尔[1]从科研成果水平、科研成果影响力、科研资源使用效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对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国内学者则根据不同的评价和计算方法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邓曼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创新成本、创新效果、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等4个方面[2];刘瑜晶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学研究、经济效益、培训发展和综合管理等4个方面[3];刘瀛弢和毛世平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业务指标、财务指标与管理指标[4];魏邦龙从预期经济效益、预期社会效益、可产生的作用与影响、项目的难易和复杂程度、创新及可达到的水平、规模与效益等6个层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5]。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学者在公益性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时,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角度对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进行评价,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绩效是经济学家们永恒的话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政府管理追求的核心目标,换句话说,绩效是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基础而为自身制定的指标。由于公益性农业科研具有社会性、经济性和生态性,以及本身的研究经费投入一般以财政资金为主,因而在评价公益性农业科研投入绩效时,不仅要为上层建筑服务,而且必须考虑公益性农业本身的特点,因此,本文从经济绩效、科研绩效、社会绩效的分析的角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 构建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的理论分析

2.1 构建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指标的意义

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产生的研究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此类的科研成果同其他农业产品一样受到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农户或企业对此类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产生疑问,难免出现公共物品属性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供给与消费失衡的情况,采纳程度较低,从而不能实现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零机会成本的技术采纳状况,即所谓的“市场失灵”的现象[4]。由于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具有生产和消费上的不可分、非竞争和非排他等公共物品属性,一般而言,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公益性农业科研投入的主体,即公益性农业科研投入并非由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这就决定了必须建立全面、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科研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为完善公益性科研经费监管体系,优化公益性农业科研资源的配置,避免科研资源浪费、低效、无配置的弊端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构建一套规范、有效、合理的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相当必要的。本文将以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绩效、科研绩效、社会绩效等3个方面分别设计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合理、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综合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2.2 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的含义及其评价角度

首先,必须明确绩效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绩效的存在多种表述和界定,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尽管如此,但从总体上看,绩效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经济型、效率型和效益型三个方面。如朱志刚认为绩效既是对结果的衡量,也是对过程的衡量,甚至是对提供方主观努力程度和接受方满足程度的衡量[6] 。陆庆、黄萍、黄万华则认为绩效实际上是一项活动实施的结果,这种结果既包括实施这项活动所投入资源与获得效果的对比关系,也包括投入资源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7,8]。普雷姆詹德将绩效定义为: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作的贡献与质量,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9]。丛树海等认为绩效是在预期目标的指导下实施某项行为的有效性,并且强调过程与结果两方面[10]。因此,公益性农业科研投入的绩效也是效益、效率和经济性的统一。下面从效益性、效率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绩效的内涵。

第一,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效益是指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带来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促进了农业科技发展,并通过农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方面产生的推动作用。虽然,科研活动效益的显现具有滞后性,且滞后期与客体的特征有关,如短期内,科研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中长期来看,科研活动不仅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生态效益产生影响。因此,综合上看,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效益是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统一体。

第二,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效率可以认为是公益性科研活动的投入产出比率,一是指科研产出的数量比率,一是科研人力资源、经费等管理的效果。它表现为论文的产出数、专利申请数、新产品数等,以及与其他科研投入的相比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效果,比如自然资源利用率、农村社会资源利用率等。也就是说,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效率,可以是公益性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内部,也可以是内外部的结合程度和利用程度。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科研绩效。

当然,任何一项公益性科研的研究,应当将科研绩效和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综合起来共同分析。公益性农业科研活动的经济绩效、科研绩效和社会绩效本身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公益性农业科研活动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比如气候、水利等的利用或克服程度),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的地域范围、农户生产投入的效率。另一方面,任何利用农村的各种社会资源,如通过科研机构与农户的相结合科研活动(农户参与科研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还可以通过农户的亲戚关系迅速地传播技术知识,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推广。因此,三者之间其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应当在各方面的研究中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总体绩效包括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科研绩效,三者缺一不可。它们是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支出在效益、效率、经济性三方面的综合反映。只有将三者共同结合,才能综合、全面的对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考评。

3 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指标的含义

3.1 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3.1.1 单位土地面积收入增量

由于农产品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单位土地面积收入是评价公益性农业科研投入的经济绩效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对单位土地面积收入起的促进作用的程度。计算方法是:

单位土地面积收入增量=(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土地面积总收入-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土地面积总支出)一(未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土地面积总收入-未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土地面积总支出)。

3.1.2 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增量

该指标反映了应用了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后,对于一些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或具有未来消费增长趋势的农产品,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程度。计算方法是:

单位面积产量增量=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面积产量一未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面积产量

3.1.3 科研成果产业化地域范围的扩大程度

该指标反映了农户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后,农业生产地域范围扩大的程度。可以用面积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计算方法为:

科研成果产业化地域范围的扩大程度=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后的产业化地域范围-未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地域范围

3.1.4 经济增长率指标

该指标反映-个区域范围内采用公益性农业技术后经济总增长指标,是末期农业生产总值与基期农业生产总值的比较,可以采用相对指标,也可以采用绝对指标。

3.1.5 科技成果直接经济效益统计指标

采用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表上的4个指标:新增产值、新增利税、节约资金、出口创汇。

3.2 科研绩效评价指标

3.2.1 科研产出指标

科研产出是指获得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该指标是反映农业科研机构投入产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科研成果的范畴广泛,包括鉴定成果、获奖成果、审定的品种、获得的专利、发表的论文等。可以用每项公益性科研的产出数量,也可以用每万元科研经费的产出数量,具体情况具体而定。

3.2.2 科技成果转化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则是公益性农业研究成果得到推广、产业化的数量。可以用已产业化的数量和全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相比较后的结果来说明。

3.2.3 自然资源利用率

自然资源利用率是指公益性农业科研过程中,能否充分利用自然力的表现。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如何克服或充分利用各种不利或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任何一项农业科研成果必须考虑的因素。此指标可以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气候、水利等适用范围来表示。科研成果的适用范围越大,说明科研成果的绩效越大。

3.2.4 农村社会资源利用率

农村社会资源利用率是指公益性农业科研过程中,充分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农村社会关系的程度。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是为农村服务的,农户的参与程度,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农户对技术的需求程度,特别是农业专业大户对科技的需求程度,也表明了农户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接受程度。此指标在于说明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是否有用性问题,可以用农户参与科研的程度表示,如提供土地供科研人员使用、农户与科研机构联合亲自进行温度测量等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的范围。

3.3 社会绩效评价指标

3.3.1 农户单位投资提供有机、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增量

加快有机、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农户单位投资提供有机、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增量这个指标是指因公益性农业新技术的实施而为农户单位资金投入带来的有机、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数量。

计算方法为:

单位投资提供有机、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增量=采用公益性农业新技术的有机、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总量/采用公益性农业新技术的农业总投入-无技术对照的有机、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农产品总量/无技术对照的农业总投入。

3.3.2 肥料利用率变化量

反映的是导致土壤变化的化肥使用的变化量。肥料利用率越高意味着生产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所耗费的肥料数量越少,由此,对土壤的破坏程度也相对越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低。

计算方法:

肥料利用率变化量=(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后的粮食总产量/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后化肥使用量(折纯))-(未使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粮食总产量/未使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化肥使用量(折纯))

3.3.3 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量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平均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计算方法:

农业劳动生产力增量=采用公益性农业新技术的单位劳动力投入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无技术对照的单位劳动力投入生产的农产品数量

3.3.4 能源消耗减量

能源消耗量涉及的范畴广,受到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计算方法如下:

能源消耗减量=未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面积机械投入油耗-未采用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的单位面积机械投入油耗

4 结语

上述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的一级、二级评价指标主要是通过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的,不一定非常全面,也未就这些指标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筛选。同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未对这些指标再进一步细化为3级指标。但就现有文献而言,这些指标已经可以说明公益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绩效,并可以通过数据获得和数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CAMPBELL D F J.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Netherlands,Germany and Aus-tria[C]//Shapira P,Kuhlmann S.Learning from Science and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Edward Elgar,2003:98-131.

[2]邓曼.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3]刘瑜晶.科研院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4]刘瀛弢,毛世平.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项目绩效及管理的考评体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100-110.

[5]魏邦龙.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农业科研项目评估指标的权重[J].甘肃科学学报,1997,9(3):90-93.

[6]朱志刚.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3-27.

[7]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03(3):11-15.

[8]黄萍,黄万华.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分析[J].红旗文摘,2003(22):18-20.

[9]普雷母詹德.公共支出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98-99.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2

一、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特点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院所,分别承担着国家、省或一个地区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的研究任务,为公益性的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一般包括品种资源类、农作物(林木)类、资源环境类、畜牧兽医水产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业宏观研究与信息技术类、农业机械与农业工程七大类。各省的农业科研院所一般是由省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部分省的农科院机关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上部份或完全按照政府机构和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经费管理按财政补助单位(全额预算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无偿提供研究成果和技术服务,一般难以获得经济回报。农业科研单位按财政部门要求,编制年度部门预算,人员支出由财政部门全额拨付,商品服务支出(公用经费)定额管理、超支不补,项目支出实行零基预算,省财政根据可控财力进行安排。由于公用经费预算定额较低,造成农业科研院所经费供给、经费保障力度严重不足,尤其是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这样,也给农业科研院所的后勤服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制约及影响。

二、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目前现状

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后勤工作,在经费管理上采取全额拨款或是差额拨款预算管理方式,公益性农业科研的特点决定了这类单位经营创收不作为管理的重点,这部份单位的后勤管理主要以服务单位、服务职工的福利性质管理为主,管理的范围包括该单位土地日常管理、公务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水电物业管理、食堂学校卫生所招待所管理等工作。由于单位的后勤工作不以经营为主,营利性部门只限于食堂、招待所、卫生所及部份门市铺面,少量的收入不能保证后勤职工的岗位津贴及其他支出,后勤部门难以做到收支平衡。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职工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经营创收意识不强,即便后勤部门成立公司运作也容易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二是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全国各省开始统一清理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由后勤部门管理的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和房屋铺面等经营性资产,面临集中管理和处置后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一旦经营性国有资产清理到位,则后勤部门向企业化、市场化管理过渡,实行自收自支、收支平衡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就越发缺少改革的基础及平台;三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与公务员工资标准差距较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未兑现到位,而后勤工作人员津补贴标准与单位机关及研究所津补贴标准又有一定差距,容易造成后勤服务人员人心不稳;四是对后勤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后勤工作复杂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后勤工作在农业科研单位中处于从属地位,缺少扶持、激励后勤队伍建设的政策或措施,然而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人数比例大,人员又以工人居多,在职称评聘及岗位竞聘上处于劣势,后勤干部队伍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单位的整体发展及内部稳定。

三、做好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思考

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围绕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重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的各项工作,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而且还要充分用好现有政策、与市场紧密联动并用好用活人才,这样才能充分做好并发挥后勤保障工作的功能作用。

1、打好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这张牌。事业单位,很多,科研事业单位,也不少,但公益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就非常少,作为全额拨款或是差额拨款的公益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就是要充分运用政策上的优势,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

品,而作为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在依靠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事业经费拨款的基础上,首先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俗话说:“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服务中心;不是大局,但牵动大局”,在任何一个单位,后勤工作都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但后勤工作完成的好坏,确实和每位领导职工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后勤部门要树立以“为科技创新服务、为单位重点工作服务、为全体职工服务”的目标宗旨,把构建和谐院所作为后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强化奉献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做好后勤日常服务保障工作,尽力帮助单位干部职工解决好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做到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愁。

2、下好服务单位与市场联动这步棋。后勤的发展怎样才能既为单位做好服务,又能不断创效益,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呢?还是要与市场紧密联系,做到服务与市场联动。一是纯公益性的工作要不断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对不适宜社会化管理的水电维修,资产管理、环境治理等工作主要还是立足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努力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树立花钱买服务的观念,对部份服务工作实行内部收费制,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服务的商品化和社会化;三是自己干不了、干不好的事坚决引入社会服务。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人力及财力有限,由后勤部门直接管理的幼儿园、学校、食堂、卫生所、小区物业、招待所等管理已不

能满足单位日益发展的需要,可采用承包经营、联合办学办院(学校和卫生院)、委托管理等方式,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策略,全面引进社会企业经营治理,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形成规模化管理,节约后勤管理运行成本;四是结合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特色,后勤的经营开发要与单位的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工作紧密配合,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在农资农化、园林绿化、科技产品的包装推广销售上下功夫。

3、念活后勤人员改革发展这本经。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低,技能差距的问题,一方面,后勤部门进人“门槛”低,造成整体队伍文化水平低、职称低,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普通工人多,专业技术人员少;简单劳动者多,懂管理的人少;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岗位所限,不适应后勤工作的人员分流不出去,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如何改变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目前现状、念活后勤人员改革发展这本经呢?一是立足自身,培养自有人才,储备人才,在现有人员的使用中,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做到不拘一格,把有能力、负责任、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提拔到二级部门负责人岗位上来,通过加强对现有人员尤其是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增加并保持人才资源储备;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引进急需人才,引进人才要改变过去“唯我所有”的观念,建立人才“柔性流动”制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控制后勤人员事业编制,需要补充后勤服务人员时,可由各二级部门自主灵活聘用,通过兼职兼薪、聘请顾问、技术指导、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短期聘用等多种形式引才借智,并按有关法规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障按有关法规和政策办理;三是结合后勤工作岗位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管理与分配制度,按照“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把年度考核同工作业绩挂钩、把年度考核同职工的待遇挂钩,不断提高后勤人员工作积极性。

碳汇,科研、创业和公益的结合 篇3

碳汇林模式

每一个人都只有经历一些苦难,才会有所顿悟,获得成长,5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让当时刚刚上初中三年级的郭鑫失去了外婆和爷爷,面对曾经生活的美好家园变成一片废墟,心灵的痛苦深深折磨着这位不满16岁的少年。同时,大灾之后出现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在这位少年的内心种下了感恩的种子。他暗暗下定决心: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回报别人。

郭鑫在进入南开大学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份介绍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的材料。他看到这些地区的农民因为退耕还林,被迫放弃以往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状况每况愈下。在郭鑫看来,这些为生态环境牺牲了自身利益的农民兄弟,需要有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的生存发展做出努力,而他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郭鑫奔波在去农村调研的路上。刚刚开始调研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北方农村的情况,他无数次被当地居民赶出来,被受访者恶言相向;无数个夜晚,一个人坐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他流下了疲惫和委屈的泪水。调研的条件极其艰苦,因为经费紧张,很多次在调研地,五六个人挤在一间房里面,郭鑫多是在桌上合着衣服睡去。但煎熬过后,换来丰硕的成果,郭鑫和团队掌握了所调研地区大量第一手资料。

根据掌握的资料,郭鑫发现这些退耕还林林地大部分都符合国际碳汇林标准,即使少数不符合的,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达到标准。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后期走访,郭鑫发现我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正因为碳排放超标,遭到欧美国家各种形式的排挤,大量碳关税外流,而根据国际规则,超标部分可以通过碳汇林的方式加以抵消。郭鑫发现,通过种树农民和出口企业的互动,可以把本来就大量外流的碳关税留在国内,通过市场机制,反哺给农民,改变农民的生存状况。

这样的发现,让郭鑫感到极大的振奋。郭鑫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了国家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在计划资金的资助下,郭鑫和团队开始将这一发现进一步细化。郭鑫在回报社会这一强大信念的支持下,反复将之前采集到的资料和最新形成的理论成果进行比对、修正、再比对、再修正。历经了近2个月的艰苦摸索之后,他提出了“林业碳汇商业化模式”。

实践才是硬道理

模式的提出,没有满足郭鑫回报社会的信念。在他看来,一个纸上的模式,对改变种树农民的生存状况所能起的作用极其有限。

在导师的建议下,郭鑫和团队选定了之前调研的河北邯郸邱县作为模式的第一个试点基地。为了让第一个基地能够取得良好的效益,文科生郭鑫硬是自学了大量的植物学知识,他和团队一道将国际认可的碳汇林标准引进,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技术标准。这套技术标准,在之后的实际操作中,被证明既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郭鑫和团队成员不厌其烦地向当地农民传授相关技术,始终保证技术标准的真正落实。

同时,郭鑫还积极联系碳汇的买家,短时间内在江浙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渠道,为种树农民能够早日获得收益、提高收入创造条件。

在基地建设的那些天,正如团队其他成员所说的那样,郭鑫就算前一天忙到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也会很早就精神焕发地出现,快速地投入工作,解决基地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他看来,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既然应该做,就要把事情做好,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曾经不远万里来帮助过自己的人。

试点基地最后以惊人的成绩回报了这群热血青年。基地所涉及的家庭,一年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当地的各种配套建设也日趋成熟,整个试点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在郭鑫的努力下,南开大学在当地建立了学生基地,长期为当地输送各类人才,帮助当地可持续地发展。

基地的成功让郭鑫有了自信,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抱着这一想法,郭鑫把自己林业碳汇商业化的模式以及邯郸试点的情况,整理成内参,报送给了相关的部门。他希望他的模式可以惠及更多的人。

在建议提交后不久,郭鑫和团队收到了江西省林业厅的邀请。当地亟待转变国有林场发展模式和扩大森林覆盖率,希望郭鑫的团队能够用林业碳汇商业化的模式,提高林業的经济效益,推动现代林业转型。郭鑫和团队在政府的支持下,走访十余地,在依据江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发展林业碳汇产业提出了组织建设、市场机制、流动渠道、国际化策略等若干建议,部分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看着自己的辛勤劳动被认可、被用于社会服务,郭鑫感到无比的欣慰。

2012年年底,郭鑫回到家乡,在家乡推广自己的模式。他认为:家乡灾后重建,为了稳定地质,很多地方都只能种树固土,要是这些地方的农民能靠自己的模式,提高经济收入,他的价值就实现了。在这一过程中,郭鑫加入了四川环境交易所,利用假期时间为交易所推广林业碳汇交易模式,同时发挥自己所长,为主管部门撰写相关政策建议。尽管做的是小事情,所能起的作用也不大,但他觉得就这样做好一点一滴,最后能够对改善别人的生活有帮助就够了。

一手创业,一手公益

科研和公共咨询的成功,并没有让郭鑫满足。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的林业碳汇,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让广大的农民在短时间内受惠,要想大规模的推广,离不开市场的力量。

在一想法的指引下,郭鑫选择了创业。他想通过创办一家能够盈利的社会企业,在直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碳汇产业中来,让更多的人受惠,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回报社会。

为了让自己的模式更好地转化成创业实践,郭鑫选择了攻读商学院的第二学位。这一选择意味着郭鑫本来就不多的课余时间更少了,他每天除了学习好本专业、做好调研、改进自己的模式,还要攻读商科方面的书籍。巨大的压力下,郭鑫还是顺利地撰写好了商业计划书,他为自己的公司取名探元,希望公司能够探索第一,带动整个行业,帮助更多的农民改善生活。这份计划书获得了成功,在2012年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郭鑫也成为创赛以来年级最低的金奖团队队长。因为科研和创业方面的突出成绩,郭鑫获得了天津市创新创业特等奖学金和天津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在郭鑫看来,贡献的大小并不重要,服务社会的心才最重要。郭鑫在学校,除了用自己的成果服务社会之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他是中国注册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在天津大运会期间当志愿者,在排球项目中服务比赛。他说不管事情是大是小,只要自己所作所为对这个社会有利,他就会去做。

论农机科研的公益性属性 篇4

1 农机科研的公益性政策依据及四川省属农机科研单位的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国家法律法规, 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0]22号)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2012]1号文件) 都强调了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地位。尤其是2012年中央1号文件着重强调:加强农业科研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 为农业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条件。农机科研是围绕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技术和装备的研究, 是农业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川省公益性农机科研机构始建于1952年成立的四川农业实验所农具组;1958年组建省农机委, 隶属省委领导;1960年省农机委撤销, 成立四川省农机所, 1992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以下简称省农机院) 。1984年省农机院被确定为改革试点单位, 是省内唯一参加试点的农业科研单位, 事业费削减30%, 经逐年削减, 1991年事业费减拨到位, 1992年起, 成为“基数加增长”的差额拨款预算单位。

省农机院的科研从农田作业机械开始, 逐步发展到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 农业机电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农业环保、养殖污染治理,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研究, 以及农机化发展的技术经济问题、农机化区划等农机运用软科学研究。经有关部门授权, 1985年, 省农机院建立了四川省泵类及通用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30年来一直承担省内通用机械产品、农机产品的公益性质检工作;2001年建立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成都) , 承担西部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推广鉴定检验工作;2011年农业部确定省农机院建设“农业部丘陵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以来, 省农机院积极配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帐篷新生活行动计划”和“彝家新居生活设施计划”两大民生工程的实施, 出色的工作得到省领导和省级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按照改革及单位属性, 笔者将省农机院的发展分成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财政拨款减拨到位以前 (1960年至1991年) , 这个阶段是全院科研成果、人才队伍最鼎盛的时期;第二个阶段为财政拨款减拨到位以后 (1992年至今) , 全院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科研项目匮乏, 70%以上的科研骨干人员必须到市场创收来解决生计, 致使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大量流失。就两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的科研成果数量占78.1%, 第二阶段仅占21.9%。省农机院历届领导努力开辟市场、积极争取支持, 也只能基本维持全院的稳定, 职工收入水平较低, 生活条件差, 试验装备和基础设施陈旧, 支撑行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严重滞后。

2 农机科研事业单位公益性属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农机科研的特殊属性注定了必须以公益基础研究为主

四川公益性的农机科技体系包括农机科研、鉴定、推广3个方面, 其中四川省农机鉴定站、省农机推广总站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省农机院因事业经费削减, 科研经费大为减少, 大量人才流失, 科研人员忙于“挣钱吃饭”, 无力进行基础性、前瞻性的农机科学研究。作为农业大省, 四川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因地制宜;农业机械化是农机与农艺结合的过程, 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应用基础研究, 应由公益性农机研究机构承担;新型农机装备的引进、研究, 也需要公益性农机科研机构牵头承担。

2.2 实践证明, 农机科研机构必须走公益发展的道路

四川省农机院的改革试点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充分说明减拨事业经费的改革模式不适合服务“三农”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一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属性不利于科研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二是科研单位为生存和发展, 纷纷转向开发非农机产品项目或花费较低的项目, 不能集中力量研制新产品, 技术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不能与技术引进工作结合起来, 自主开发能力没有得到应有提高。三是农机科研成果转让的对象是农机企业, 其开发产品的用户是农民, 成果转让和产品销售环境受到企业吸纳资金和农民购买力的限制。四是农机产品受季节限制, 试验周期长, 研发难度大, 试验费用高, 农机科研单位难以走向市场化。

2.3 四川现代农业发展急需强大的农机科研做后盾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突破60%, 四川省仅50.1%, 而四川丘陵山区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40%, 四川丘陵山区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均占全省的80%左右。四川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必须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 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应是丘陵山区粮经作物的耕、种、收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技术的机械化及抗御农业自然灾害的机械技术和设备。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有强大的农机科研作后盾。

2.4 振兴四川农机工业需要农机科研的强力支撑

2011年, 四川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大力研发适合四川平原、山区、丘陵地区、高原等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急需的农业机械与装备, 特别是适合山区和丘陵地区耕作使用的小型农机具。近年来, 四川农机工业在全国处于落后的地位, 其重要原因即是四川农机科研缺乏后劲, 而省内大部分农机企业不具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需要依赖省内农机科研机构实现农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省农机院作为四川农机行业主要技术支撑单位, 应当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试验研究中心和创新平台, 成为四川农机企业新技术、新装备的发源地, 政府应给予其重点扶持。

3 加强农机科研单位公益性属性的建议

第一, 确立农机科研单位公益性地位, 恢复其全额拨款性质, 以稳定现有科研队伍, 为四川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 使得农业类科研单位具有相同的属性划分和待遇, 解决农机科研单位的基本科研经费和离退休人员经费短缺问题, 以解除在职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其潜心科研。

第二, 转变农机科研院所体制, 搭建农机、农业科研院所及农机制造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成立农机产业联盟, 搭建产、学、研的高效交流平台, 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针对四川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 联合建立科研平台、联合申报项目, 实现专家资源和实验室共享, 完成重点农机产品和主要农作物生产作业环节农机具的设计;农机企业负责将科研单位设计出的农机装备进行生产制造,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农机企业各自优势。

第三, 出台农机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或者设立农机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农机科研单位和农机企业强化农机农艺技术攻关, 加快四川农机工业发展, 推进农机产品的科技创新, 提高农机产品与农艺的适应性;同时调动农机操作者的积极性, 使其结合实际生产经营需求, 对需要改造和创新的农机产品提出合理性建议, 使四川农机装备更加符合本省地理、环境和农艺的要求。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简介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5

财政部 科技部 财教[2006]21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支持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中央财政设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为规范和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国务院所属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行业主管部门”),围绕《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主要包括:

(一)行业应用基础研究;

(二)行业重大公益性技术前期预研

(三)行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

(四)国家标准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五)计量、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第三条 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专项经费支持的项目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充分体现行业科研的特点与重点,并且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专项下只设项目层次,项目不分解,避免专项经费分散使用。

(二)权责明确,规范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各方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实行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三)科学安排,整合协调。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要加强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

(四)专款专用,追踪问效。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将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 根据专项经费项目类型特点,一般采取招标或者择优委托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一般为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

第五条 行业主管部门系统外的单位承担专项经费项目的财政资金应当占各行业专项经费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并报送财政部备案。

第二章 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条 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指导下,组织来自行业主管部门以外的相关部门的管理代表和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方面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领域的专家,成立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专项经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人员,不得担任委员会成员。委员会下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家组。

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9人,其中应当保证40%以上的本部门及直属单位以外的人员。委员会主任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委员会成员名单报送财政部、科技部备案。

第七条 财政部和科技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制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二)科技部负责对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的专项经费项目建议提出协调意见;

(三)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组织专项经费项目预算评审评估;

(四)财政部负责核批专项经费项目总预算及预算;

(五)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组织抽取项目进行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和财务审计,逐步建立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第八条 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本行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二)负责委员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三)审核委员会提出的项目建议,并提出项目预算及预算安排建议方案;

(四)确定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

(五)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协作攻关;

(六)协调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监督检查、财务审计、项目验收和对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

第九条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二)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

(三)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发挥咨询评议作用。

第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二)按照签订的项目任务书具体实施项目,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自筹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三)接受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

第三章 项目及其预算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 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本行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国家五年规划期第一年制定本行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报送科技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 委员会根据行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实际需求,提出专项经费项目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于每年4月底前报送科技部、财政部。项目建议的要求是:

(一)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指标;

(二)完成后能够直接投入应用或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三)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层次区分清楚,避免重复交叉。

第十三条 科技部对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的项目建议进行审核,对于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重复交叉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之间的重复交叉提出协调意见,于每年5月底前反馈行业主管部门,同时抄送财政部。

第十四条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科技部的反馈意见,委托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调整,并由委员会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报送行业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委员会提出的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采取择优委托或者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并组织项目承担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总体目标、目标;

(二)项目研究任务、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方式;

(三)项目分实施方案;

(四)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第十七条 项目预算编制的要求是:

(一)项目预算的编制应当根据项目任务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项目预算编制时应当同时编制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

来源预算除申请专项经费外,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自筹经费包括单位的自有货币资金、专项用于该项目研究的其他货币资金等。

支出预算应当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时列支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要同时编制列示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项目预算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共同编制。

(五)编制项目预算时,需要同时申明项目承担单位的现有组织实施条件和资源,以及从单位外部可能获得的共享服务,并针对项目实施可能形成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提出社会共享的方案。

第十八条 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评审专家库,建立和完善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第十九条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评审结果,提出专项经费项目预算安排建议,按照优先顺序排序后于每年7月底前一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 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项目预算评审评估。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根据预算评审评估结果,批复项目总预算,并抄送科技部。

第二十二条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项目总预算,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下达项目总预算。批复预算的项目应当纳入全国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滚动安排。

第二十三条 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批复的项目总预算,在部门预算“一上”时报送项目预算。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结合财力情况,核批项目预算。

第二十五条 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按照国家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专项经费预算安排可以探索实行“项目先启动、依据成果后补助”等方式。

第四章 项目经费开支范围

第二十七条 项目经费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二十八条 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一)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

(二)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时,应当事先报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专项经费及其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00-4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300元/人天执行。

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0-100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80元/人次的标准执行。

(十一)管理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项目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核定比例如下:

项目经费预算在10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8%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5%的比例核定;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核定;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核定。

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 项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五章 项目及其预算执行

第三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与行业主管部门签订的项目任务书开展项目研究开发工作。

第三十一条 项目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项目实施期间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项目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变更等重大事项,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二条 项目执行的全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委员会的咨询评议作用。

第三十三条 专项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审批:

(一)项目预算、项目预算总额的调整应当报经财政部批准。

(二)项目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对专项经费及其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第三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支出。严禁使用项目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三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项目经费专项决算。项目经费下达之日起至终了不满三个月的,当年可以不编报专项决算,其经费使用情况在下一的专项决算中反映。项目经费决算由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编制,于每年的4月20日前将上专项决算报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年的5月20日前报送财政部。

第三十八条 在研项目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按程序报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清查处理,剩余经费(含处理已购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变价收入)收回行业主管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国家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开发。专项经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实施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应当尽量采取共享方式取得。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规范、健全的项目科学数据记录和报告制度,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项目有关数据。

第六章 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

第四十条 财政部、科技部对专项经费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

第四十二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分为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两个阶段,财务验收是进行业务验收的前提。

第四十三条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八)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财务验收完成后,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业务验收。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业务验收:

(一)项目、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

(二)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三)未经申请或批准,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发生变更;

(四)超过下达的项目任务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并且事先未做出说明。

第四十五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行业主管部门,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逐步建立对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

第四十七条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对未通过验收以及其它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追究责任的规定。

第四十八条 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组织抽取项目进行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和财务审计,逐步建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第四十九条 检查、财务审计和绩效评价的结果将作为调整分行业专项经费预算规模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具体办法,报财政部、科技部备案。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科技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6

2004年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以来,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经营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共13.9亿亩,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652亿元。政策实施中,各地陆续反映国家级公益林无统一的管理政策要求,采伐、林地征占用和经营利用等管理无章可循,尽管部分省出台了相关的办法,但各地对国家级公益林宽严不一、差异很大,局部地方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国家级公益林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同时,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公益林管理提出了以保护为主、兼顾其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发挥的要求。因此,在现行《森林法》的框架下,出台管理办法,明确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经营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程序,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起草,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民生相结合,贯彻分级管理、分类经营理念,突出解决管理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注重管理实效。《办法》共7章35条,主要是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林权权利人的权利与义务、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经营、监测与检查等事项,并重点突出分级管理、林地保护、采伐管理、资源监测、档案管理和绩效考评等方面内容。

一是国家级公益林实行分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对一、二、三级国家级公益林,明确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经营措施,体现了严格保护和科学经营宽严相济,对一级实行相对严格的保护措施;对二级以保护为基础,兼顾民生,以严格的标准为准绳,允许适度经营利用;对三级重在增加植被、提高质量。

二是加强了对国家级公益林林地的保护。考虑到国家级公益林林地资源的特殊性,在严格执行占用征收林地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办法》进一步规定,除国家和省批准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禁止占用征收一级国家级公益林林地,严格限制国家级公益林地转为其他用地,禁止在国家级公益林地进行开采活动。

三是明确了国家级公益林的采伐管理问题。对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禁止林木采伐行为,对二级国家级公益林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明确了应具备的条件、应遵循的技术标准、采伐后林分应保持的基本情况等。同时,明确了火灾和病虫害林木的清理以及人工林经营等问题。

四是强调国家级公益林实行科学经营。规定了森林经营规划应当将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经营和管理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落实国家级公益林科学经营措施。

五是强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公益林管理。明确了重点国有林区二、三级国家级公益林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必须经国家林业局批准。

六是加强国家级公益林监测和资源档案等基础工作。针对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基础性工作薄弱的情况,《办法》对国家级公益林落界成图、资源本底调查、年度变化监测、资源建档等事项做出了规定。

七是明确了开展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基金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财政部的要求,规定了定期开展省级和国家级检查、建立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并明确了检查及绩效评价内容。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7

公益性行业专项是我国实施的4个重大科研项目之一, 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等专项相比, 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是带有行业性和公益性等特点的重大科研项目, 对于行业体系建设和行业科技研发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 随着高校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和金额逐步增加, 专项经费管理工作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突显, 亟待规范和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防范违规风险。

一、高校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的现状

1. 经费管理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国家虽然出台相关的规范文件, 如《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 (财教【2006】219号) , 但不同学校之间在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资金使用、开支范围等项目上标准不一、各行其是。各学校往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财务人员对行业专项经费管理的理解制定一些管理规定, 因此, 专项经费管理缺少统一的监管机制, 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的监控以及对项目结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2. 专项经费支出较混乱, 使用不够合理。

目前国家对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实行的是零余额管理制度, 承担公益性行业项目支助的岗位科学往往在研项目课题较多, 年末项目完成的压力就很大。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支出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因此, 不同项目的经费使用界限不明显, 经费支出混乱。另外, 项目负责人往往对经费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 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同时缺乏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从而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容易出现不合理、违纪甚至违法现象。例如由于该专项实行的是零余额管理, 年末为了保证结题报告的报出, 项目负责人常常不按实际支出情况填报结题报告, 或者通过调账等方式将不符合要求的支出更改为符合要求的支出。

二、高校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 项目指南中的资金支出范围与实际不符。

为了保障项目经费的有效使用以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有关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纷纷出台, 针对专项项目甚至编制了非常详细的项目指南, 以规范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行为。但是, 项目指南中所列支的支出范围并不能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

2. 项目前期费用无法在立项项目经费中支出。

科研经费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亦如此, 为了取得这一资源, 高校各科研项目组通常在项目申报前就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进行前期研究, 基本上完成项目总体30%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取得项目立项, 而这部分前期投入按照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不能在立项项目经费中支出的。

3. 高校对专项的科研管理与经费管理相脱节。

高校科研项目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掌管控制, 科研管理部门只重视争取项目的级别、数量、到位经费多少、管理费的提成及成果的鉴定, 而不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 不审核科研经使用的合理性。认为科研经费使用是财务部门简单核销的问题, 因而项目申报、合同的签订、经费预算都由科技管理部门特别是课题负责人编定, 财务部门参与较少, 了解甚少。然而, 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往往非专业财务人员, 不能科学地编制预算, 使预算经费与实际使用经费存在一定差距, 导致计划与保障不相符, 出现一些费用预算额度紧张不够使用, 一些费用又无需使用预算额度浪费的现象。

三、高校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的对策

1. 建立健全高校专项经费管理信用档案和信息公开制度。

科技部、相关主管部门对高校财务部门及高校课题负责人等科研人员、中介机构和咨询专家在经费管理使用、评估评审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作为今后参加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研和评估评审等活动的重要依据。此外, 及时对非涉密课题预算安排情况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探索建立课题绩效情况公示制度;积极推进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进行公开。高校也应当逐步建立课题信息公开制度, 在单位内部对课题组人员构成、课题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

2. 强化预算编制和合理简化预算调整程序。

高校应当在认真学习理解《经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课题经费预算。课题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 例如, 公益性行业专项开展的是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 劳务费预算可不设比例限制, 高校应当结合实际和相关人员参与课题的全时工作时间, 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 并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专家咨询费预算应当按照《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据实编制;设备费预算编制中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设备购置, 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确有必要购买的, 高校应当对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等进行单独说明。

简化预算调整程序。公益性行业专项作为科研项目的一种具体表现, 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专项经费的管理难度往往较大。预算调整也在所难免, 可在课题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 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 课题组和课题负责人根据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 由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审批, 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 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课题其他方面支出。间接费用不得调整。课题经费预算评估评审中, 有关中介机构和咨询专家应当科学合理地提出预算审核建议, 不得简单化地按比例核减课题直接费用预算。建立健全课题经费预算评估评审的沟通反馈机制。

3. 正确理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组之间的关系。

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课题组三者在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权责, 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科研管理部门要协同组织财务部门参与科研项目立项及合同的签订, 提供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性质及管理使用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财务部门要协同科研管理部门做好项目预算管理工作,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确定科研经费适用范围, 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应单独按项目管理, 进行会计核算,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课题负责人要积极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的工作, 顾全大局, 服从学校领导, 思想上要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 开支要严格按项目的预算计划执行, 专款专用, 及时报账、冲销所借科研活动经费款项, 做到项目结项就结账。总之高校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课题组特别是项目负责人要各负其责, 不仅要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工作, 而且要加强联系, 密切配合, 互相沟通, 使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4. 建立专项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

绩效支出是指高校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为了激励广大高校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科研项目的国际国内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经费收支、经费结余、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 学校应建立科研项目奖励制度, 鼓励教师积极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这样做, 一方面弥补了教学工作实践性不足的缺陷,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逐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机制, 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娟.科研预算方法及财务管理研究.会计之友, 2007 (9)

[2].谢薇, 金志丰.科研院所科研经费动态管理模式探讨.财会月刊, 2011 (5)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8

2006年, 为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首次将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做为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的五类之一, 从宏观角度规定了对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稳定支持的机制。同年, 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共同制定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2007年, 首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在十一个公益特点突出、行业科研任务较重的国务院所属部门进行试点性地组织落实。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 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项目研究将解决行业发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有力推动行业经济发展, 解决科技发展的关键需求, 从而在整个科学研究体系中拥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两年来,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以下简称“行业专项”) 已迅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财政累计投入近百亿元, 其占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和产业部门所承担科研任务的比例逐年加大并呈上升趋势。行业专项已经成为与863项目、973计划、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 (基金) 项目同级别的国家级项目, 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支持的纵向研究任务。

因此, 建立、细化和完善此类项目的实施管理成为当前提高行业专项经费使用效益、保障科技产出的必要条件。

2 行业专项的特点分析

作为“十一五”国家财政支持的新增经费项目, 行业专项由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进行组织落实, 具体包括: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行业重大公益性技术前期预研;行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国家标准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计量、检验检测技术研究等。

行业专项与863、973、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目标设定和成果考评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该类项目围绕行业发展规划, 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对行业发展提出的新需求, 着重解决业务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更加强调科技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更加强调成果的实用性, 在考核指标上突出业务化、产业化和为行业管理服务的特色, 通常是一类短、平、快的应用与应用基础性研究项目, 多数项目具有明确的业务应用单位, 以保证项目科研成果业务应用转化目标的实现。

行业专项一般采取财政部、科技部、行业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分层管理的方式。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 根据行业专项类型特点, 分别采取招标或者择优委托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并特别规定, 要组织来自行业主管部门以外的相关部门管理代表和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方面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管理咨询委员会, 负责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专项经费项目建议和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 并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发挥咨询评议作用。财政部还将会同科技部组织抽取项目进行项目实施情况年度检查和财务审计, 逐步建立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

在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 项目承担单位的直接管理具有比较重的份量, 也因此成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角色。项目承担单位应对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负责, 并应当按照行业专项的管理规定和项目委托方的要求, 及时提交相关报告材料, 并接受项目委托方组织的各类检查和验收。本文将从项目承担单位的角度, 对行业专项的过程管理进行探析。

3 加强过程管理, 推动行业专项顺利实施

项目承担单位作为行业专项的直接管理方, 应当高度重视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以高质量组织策划和完成任务目标为中心, 统筹协调抓好项目管理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 做到全程跟踪、定期检查, 及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 认真按照要求, 加强经费管理和使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注重成果的集成及成果转化工作, 提高项目应用的成效。

3.1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3.1.1 制度保障。

为保障行业专项的顺利实施, 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的相关管理规定, 包括《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中央级民口科技计划 (基金) 经费绩效考评管理暂行办法》等, 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专项管理相关规定, 如《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公益性行业 (气象) 科研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等。同时, 结合项目承担单位的实际, 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 (制度) , 以规定形式, 对课题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管理流程等进行细化和明确。对项目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并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 以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的紧密相连的制度体系保障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保障项目的规范实施。

3.1.2 组织保障与协作机制。

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全面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根据项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总体把握, 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具体指导监督项目实施, 对项目管理各节点严格把关, 并根据需要邀请相关技术专家作为技术顾问, 加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对于重点项目, 设立专门管理办公室, 加强项目管理及与协作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对于一般项目, 设立项目主管, 专职负责, 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例如在某海藻新技术示范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 为加强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处项目主管积极关注项目实施的各个节点, 介入项目相关管理工作, 保障项目按照合同计划有序进行。实施过程中, 承担单位与参研单位积极合作, 统筹规划, 合理分工, 分别于国内三个城市同时开展研究工作, 包括海上工作、室内实验和工业化加工。项目按照计划内容顺利推进, 并获得许多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的良种, 成为2008年热带栽培海藻大规模爆发病害死亡中唯一存活下来的种质, 成为产业恢复和振兴的苗种。

确保各协作单位密切协作, 加强分工协调也是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主承担单位牵头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总体把握, 确保项目进度。项目执行过程中, 应针对各协作单位的优势和研究基础, 合理分工, 充分发挥研究优势。积极协调好各合作单位的关系, 建立周期性汇报、检查制度以及定期交流沟通机制, 确保及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各课题实行负责人负责制, 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各单位科研、资产、财务管理部门分头把关, 指导监督项目实施, 对项目管理各节点严格把关, 严格设备采购和经费管理。突出项目应用, 注重产学研结合, 推进成果集成示范。

3.1.3 质量保障。

科学研究的质量, 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完成成果 (提供服务) 的质量。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有必要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质量保障。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 用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管理体系认证来约束和规范项目执行及科研管理工作 (见图1和图2) 。质量方针应坚持“以用户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理念, 质量目标注重在科研项目、科研与服务中利用单位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 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保证项目任务保质保量并按期完成。质量体系注重建立和健全质量组织机构, 明确分工, 规范管理程序, 完善资源配置, 保持设备完好率。质量管理制定年度目标, 实施分解和跟踪管理, 按期实施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计量管理体系旨在维护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确保量值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 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3.2 强化“里程碑”式项目过程管理

行业专项承担单位, 应当严格做好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如图3所示, 从项目的前期策划、项目立项启动、预立卷管理、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实施、阶段评估检查与成果产出直至最终的验收结题, 通过“里程碑”式的管理模式,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 确保项目完成进度和质量。

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 紧紧围绕国家科技重大需求和规划, 积极为行业专项研究领域的规划设计及项目部署提出有益建议。组织策划和建议行业所需要的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

在项目立项启动与实施过程中, 由项目负责人及技术专家负责项目科学目标的总体设计, 实施方案的总体制定。邀请相关学科和相关业务单位专家对项目的总体设计与战略需求提供咨询意见。各课题组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 承担各自课题的管理责任。做好项目组织协调, 在外业调查实验、资料提供与共享等各个方面, 确保项目内课题间的协调配合。人才配置方面, 优先配备项目研究队伍, 明确课题研究人员与课题之间的责任与权力, 明确分工。经费管理方面, 严格按照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执行。同时, 在项目和课题范围内以及在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注重项目课题之间的交叉与衔接, 以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项目验收阶段, 加强成果的集成研究, 完成结题工作并将项目档案科学归档。同时, 以阶段研究成果和既有档案数据材料为依据, 加强后续研究和利用, 为相关项目的策划或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3.3 严格项目经费管理

行业专项项目经费是项目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严格项目经费的使用, 确保合理利用, 提高效率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经费使用管理方面,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按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权责明确、规范管理, 科学安排、整合协调, 专款专用、追踪问效”的原则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制定本单位相应的财务管理细则与之衔接, 如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经费支出审批和报销规定等等。

专项经费在编制预算、开支范围和使用等方面有严格而具体的规定。为加强项目经费管理, 研究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应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确保专款专用。同时, 还应会同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检查, 杜绝各类违规行为。

3.4 推动应用性成果产业化

对于行业专项而言, 实现成果产业化, 推进行业经济发展, 是项目的终极目标。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部门。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符合社会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 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 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依据上述思路, 力求打造“金字塔”型产学研联合模式 (图4) , 研究团队通过首席科学家进行项目总体实施策划设计, 研究骨干按照方案组织项目实施, 通过产学研的合作链条, 有了应用单位、产业化基地等的有力支撑, 技术进行了传递应用, 并实现了增值, 最终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

例如在某海藻新技术示范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 集成研究优势, 突出成果产出;通过和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 依托产业化基地和应用平台, 推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该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 初步形成优良种质→栽培平台→优化技术扩散的牵头企业→加工企业→产品应用传递链条, 为产业全程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5 一条龙式档案管理

如图5所示, 从项目的前期策划、批准立项到项目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实施、阶段评估检查、验收结题的全过程, 按时间顺序、按档案程序和要求, 有序地进行组卷归档。采用这种档案管理方法, 可以保障项目档案归档的齐全性, 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性, 有利于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一条龙式档案管理形成的档案材料可为公益项目实施提供互相借鉴的作用, 又可以为今后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思考与建议

行业专项是近年来启动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项目, 从任务下达方、行业主管部门到任务承担单位, 都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责任。由于该类项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又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 如何做好该类项目的策划与管理工作, 也需要各方不断研究和探索。

4.1 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

项目的结题验收, 不等于项目的结束。对结题后项目进行后评估, 已逐步应用于国内外的多数工程项目和大科学计划。通过后评估工作, 对执行项目进行重新审视, 有助于对立项目标的可行性、前瞻性进行评估, 对结题行业专项成果深入持续应用也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并对持续性支持提供依据, 为其他立项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4.2 完善专项体系设计

体系设计是源于顶层的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 自高端开始, 运用系统论方法, 以全局的视野, 对某个目标领域 (方向) 的研发需求进行全局定位。其目标是保障总体目标的明确和具体的可操作。进行行业专项的体系设计有利于提高应用技术创新的效率, 提高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实效性。

在体系设计中, 应注意做好行业专项的顶层设计。设计的前提是把握特定目标领域的研发需求, 查找关键科学问题。并根据需求进行全局定位, 把握方向, 设定目标。体系设计过程中, 应对现有研究基础和资源进行细致调查, 对研究单元的学科部署, 科学家的业务方向应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

此外, 体系设计中, 整体设计与项目部署相结合, 总体设计, 适当平衡。允许一定的学术探索, 鼓励推出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应用是行业专项的特色, 应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 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 推进成果应用工作, 依托应用单位、地方政府、产业化基地等, 提高成果应用价值, 争取应用单位和地方的认可。

摘要:针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特点, 从项目实施单位的角度在管理机制、过程控制、经费管理、成果产业化、档案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专项经费项目有效实施的一条龙管理方法。同时, 结合管理实践, 提出建立项目后评估和完善体系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科研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06-02-09发布.

[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解读[EB/OL].财政部网站, ht-tp://jkw.mof.gov.cn/jiaokewensi/zhengwuxinxi/zhengcejiedu/200806/t20080624_50160.htm l.

[3]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2006-11-03发布.

[4]姚亦佳, 李小燕.国外科研项目管理的借鉴[J].政策与管理, 2002 (5) :40-41.[5]于晓娜, 张竟志.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35-36.

[6]周虹志.地方高校应如何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J], 江西教育科研, 2005 (4) :28-29.

[7]郝淑英.科技档案一条龙组卷归档办法[J].山西档案, 2004 (4) :35-36.

[8]陈锋, 周业如.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实践与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9) :95-97.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9

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 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 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它通过与企业现有的网络技术相联系, 保证人力资源与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同步发展。

2 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世纪, 人才是科研院所生存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让科研院所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信息化的推进,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了科研院所必然的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经过了从传统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跳跃,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进行了信息化管理, 才能减少一系列人工管理中的多余成本, 避免人工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及时而出现的问题。只有进行了信息化管理, 才能使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只有进行信息化管理, 科研院所才能对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2.1 提高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

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许多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依赖人工进行, 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表格处理和数据统计, 这样不仅耗费人力、还耗费时间。人工统计容易产生误差, 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可以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大大缩短工作时间, 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2 提高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决策的质量

考勤、员工信息管理、发放工资、劳动合同、员工进出管理等是公益性科研院所人事部门日常性的工作, 但是却需要占据一定的人力资源。手工操作效率低, 容易出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滞后性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也变得繁杂, 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科研院所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更多更实用的数据, 使得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够及时有效做出判断, 减少工作中造成的困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提供更方便、更准确的服务, 同时也促进工作的对接, 提高人事部门和管理者获取信息的高效和治疗, 避免决策风险。

2.3 促进科研院所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科研院所包含了人事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后勤等。人事部门管理着所有员工的数据信息, 比如, 工资发放、聘用合同、考勤等。其它部门的工作往往与人事工作关联性很强, 需要众多的人事数据信息。人事部门给其它部门提供人事数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涉及到繁重的信息数据处理。在具有如此重责的情况下, 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将日常复杂的人事数据迅速、规范的传达给其它部门,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了公益性科研院所的发展。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3 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 大部分公益性科研院所已经接受了信息化的潮流, 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网站, 用信息系统代替了一些手工处理的工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益性科研院所的工作效率, 促进科研院所高质量的完成科研任务。但是公益性科研院所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实践。当今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 科技的日新月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些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仍然滞后。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 我们应当对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进行总结, 从而发现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3.1 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3.1.1 起步晚, 水平低, 发展快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历史十分短暂, 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现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现状并不乐观, 人员配备不合理、后勤人员过多、重要科研项目无人承接, 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得不到保障。但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对教育科研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 互联网成了重要的办公辅助工具, 许多单位认识到互联网具有快捷、方便、广泛的特点, 渐渐将办公与信息技术想结合。许多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很快。

3.1.2 基础设施薄弱

在过去, 科研院所的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创新意识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不完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借助一定的基础设施, 如果没有完备的设施就难以健全人力资源管理。近几年来, 许多科研院所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通信设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 只有建立了稳定的、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才能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顺利实现。计算机、互联网这些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操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好的工具才能保证管理过程的有效进行。

3.1.3 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越来越重视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设, 我国已经把信息化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科研院所也对信息化建设日渐重视, 投入的经费不断增加。各种信息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源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开始关注。从科研院所本身来看, 已经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和基础网络环境, 同时国家对科研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 科研院所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的认识和观念也有所转变, 因此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必然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3.2 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管理理念滞后

近年来, 我国科研院所在管理体制上不断改进, 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仍然陈旧。大部分科研院所往往只关注科研项目的管理, 却没有很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 这并不能促进科研院所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是影响广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融合而成的一种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很多公益性科研院所在理念上仍然不能与时俱进, 这必然导致在行动上的滞后性。传统的人事部门管理工作冗杂,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只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将不利于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 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更无从谈起。科研院所必须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相结合, 发挥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优势,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3.2.2 缺乏复合型人才

新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时代, 面对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 即掌握信息技术又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公益性科研院所争夺的焦点。复合型人才深深影响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科研院所中仍然有一部分年纪大的老员工, 尽管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水平很熟练, 但是他们并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 不能将原本的手工工作换车计算机处理, 没有创造性的解决一系列问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 只知道按照原来的办法进行操作, 阻碍了科研院所的发展。完全达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面对日益变化的科技时代, 不能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带来的便捷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3.2.3 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体制的优劣能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广泛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保障, 是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得以施行的主心骨。虽然一部分科研院所建立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但是仍有还有大部分科研院所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规范、合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僵化, 员工不能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多科研单位仍然墨守成规, 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和手段, 比如招聘、考勤、合同、绩效、培训等。这些手段尽管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些手段忽视了外部环境与人内部条件的有机结合, 缺乏人性化的激励措施, 绩效考评更是缺乏创新, 对创建和谐高效的人力资源环境具有阻碍作用。

4 公益性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人力资源管理在公益性科研院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公益性科研院所应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不断改良, 采用一定的措施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得以持续发展。

4.1 加强自身学习, 转变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社会转型期, 科研部门会遭遇各种矛盾和困难。面对一些新问题, 科研院所不能因循守旧, 要具备创新精神, 接受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并且运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公益性科研院所的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出发, 积极接受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认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知识。管理者如果缺乏管理知识, 对人力资源的前瞻性认识不够, 就会导致整个人事部门乃至整个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混乱。管理者也是决策者, 只有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才能够帮助科研院所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4.2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能够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科研院所不能只注重研发、生产, 而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执行是科研院所良性发展和可持续生存的保障。因此科研院所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只有优秀的人才队伍, 才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积极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项目当中, 并不断从实践中获得更为科学的方法。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参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还需要充分了解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转变观念, 将信息资源整合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4.3 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我国,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晚。许多科研院所的的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度不高, 没有深刻体会到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最终没有建立合理、高效、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必须以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托。制度健全了, 才能让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了,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才得以贯彻落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熟练使用。而是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运用优化的技术手段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真正的落实, 充分为公益性科研院所的管理者服务, 最终实现公益性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电脑的普及更是让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有效。当今世界, 是人才的竞争, 如果科研院所能够抢占先机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模式和管理系统, 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就能在激烈的人才抢夺时代,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漫长而艰辛, 这是由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决定的,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起步晚, 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因此, 公益性科研院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行详尽分析, 建立一套与机构自身良性运作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 提高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聂晓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角色与理论模式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09)

公益性农业科研 篇10

一、公益性科研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完善的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作为公益性科研单位, 由于无法获得经营收入, 日常公用经费拨款又极为有限, 只能通过不断申请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用以保证单位发展。因此, 此类单位非常重视科研项目申报, 但却忽视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 往往无法建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而是由单位负责人指定财务人员或者其他行政人员兼职此项工作。由于财务人员或者其他行政人员本职工作就非常繁忙, 对于政府采购工作往往精力时间投入不够, 造成问题的出现。

(二) 政府采购预算与基建项目预算编制存在时间差

近年来, 财政部门对于预算编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细致。作为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公益性科研单位, 每年需要随同单位二上预算一起编制上报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部门预算。如果该单位正在进行基本建设, 就会出现在上报二上预算时, 有些基本建设项目尚未下达, 无法申报该项基本建设项目的预算, 而这些项目中有许多需要执行政府采购的货物及工程。待开始执行预算时, 由于基本建设项目必须按批复的预算计划执行, 从而产生了执行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矛盾, 导致政府采购预算与实际执行不符。

(三)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过于随意

公益性科研单位每年都有大量的财政科研经费, 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报时由于对财经制度和政府采购政策缺乏了解, 导致其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往往随意性大。而事实上, 采购计划填报涉及到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本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课题组成员, 预算申请批复时间跨度长, 市场价格变动快, 项目批复后调整难度大, 影响预算执行。

(四) 政府采购负责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上文已经提到, 由于编制限制, 大多数公益性科研单位未设立专职的政府采购岗位, 而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由于财务人员本职工作非常繁忙, 而政府采购政策变动非常频繁, 有时就会出现对相关制度政策把握不准, 造成错误填报采购方式, 从而造成流标现象, 延误了预算执行进度。

二、相关对策建议

(一) 加强政府采购机关和人员建设

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应健全政府采购管理机制, 最好由专职人员负责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和扩大政府采购的培训范围, 对单位领导、财务人员、专职采购人员都要进行培训, 掌握政府采购的基本知识。专职采购的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操作程序, 掌握招投标、合同签订、商业谈判等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政府采购人员能够不断熟悉采购政策、采购程序和采购过程。

(二)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

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 可以先由相关课题组上报政府采购预算, 单位进行分析汇总, 剔除重复采购项目, 优化资源配置, 同时反馈给上报计划的部门, 避免重复购置设备。一旦上报预算计划就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无预算计划不允许购置。即使急需货物需要采购, 也应首先上报调整预算后再进行采购。

(三) 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平台

近年来,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对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公益性科研单位可以通过建立政府采购互联网信息库、资料档案信息库、信息查询系统, 及时公布政府采购信息以及招投标方式, 根据量化的指标对投标企业进行评价, 减少主观因素在选择供应商中的干扰, 建立市场网络体系, 为厂商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创造条件, 增加政府采购的选择余地。

三、总结

政府采购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公益性科研单位得到了广泛开展,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从完善制度建设、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强化人员素质培训等方面加以认真解决。

摘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公益性科研单位每年都要通过政府采购购买大量的仪器设备。但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我国数量众多的公益性科研单位政府采购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 亟需研究解决。

关键词:政府采购,公益性科研单位,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孟晓艳.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政策与执行问题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2013-02.

上一篇:DNA快速提取下一篇:生物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