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计划

2024-05-03

推进计划(精选十篇)

推进计划 篇1

一、总体要求

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着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以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为抓手,提升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大力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强政策和制度供给,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发挥循环经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循环经济各项目标,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一)深化循环型工业体系建设

1. 推行绿色开采。

以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为目标,研究制定煤炭、铁矿石、有色、稀土等矿产绿色开采行动计划;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完善充填开采计量和效果评价等技术标准,加强先进充填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组织实施《煤层气勘探行动计划》,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化矿区建设,鼓励采用煤与瓦斯共采方式,推广低浓度瓦斯发电,提高煤层气利用水平;2015年,抽采量达到179亿立方,利用量达到83亿立方。(国土资源部、能源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2. 推动资源集约利用。

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加快建设非常规水源利用示范项目,深入实施雨水收集利用和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发布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目录。(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质检总局)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抓紧制定节地技术和模式的激励政策。(国土资源部)在大中型矿区内,鼓励以煤矸石发电为龙头,利用矿井水等资源,发展电力、建材、化工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合理利用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北部高铝煤炭资源,推行定点集中利用,构建煤—电—铝—建材产业链。(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高效利用森林资源工程,鼓励森工企业技术和装备升级,开发木材节约和高效利用技术,提高木材出材率和综合利用率。(林业局)

3.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重点开展赤泥、磷石膏、尾矿、冶炼和化工废渣等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开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评估和验收。进一步推进战略性稀贵金属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继续做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适时出台分行业、分地区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积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能源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4. 抓好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

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企业试点;制定重点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标准,选择家用洗涤剂等产品开展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试点;制修订电力、造纸、光伏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以及资源消耗大、污染防治任务重的行业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十大重点行业推行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能源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5. 促进生物质能发展。

制定《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出台成型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锅炉、工程建设和锅炉排放等标准,实施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工程,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设120个大型先进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替代燃煤锅炉供热;在粮食主产区有序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鼓励对常规生物质发电实行热电联产改造,到20l5年底热电联产机组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财政部)

(二)积极推进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

1. 强化总体部署。

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见》,明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林业局)

2. 加强农业节水节肥节药。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研究提出现代化灌区改造建设指标体系,选择部分灌区试行项目安排与监督考核结果挂钩机制,到2015年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升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有效利用自然降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提高有机肥使用比例,强化农企对接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高毒农药替代项目,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给予适当补贴。继续推进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区化学农药施用量下降20%以上。(水利部、农业部按职责分别负责)

3. 深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起草并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重点在京津冀等大气污染防治区、粮棉主产区等区域构建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到2015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广应用厚度不低于0.01毫米的地膜,开展可降解地膜试点示范和对比评估;在试点省份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给予适当补贴。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发展,引导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粪污收集、储运、处理利用设施;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分散养殖粪污的回收处理体系。推动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原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开展废旧木材回收利用。(农业部、林业局、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别负责)

4. 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循环农业示范市、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林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在洱海流域、三峡库区、太湖流域、巢湖流域等典型流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选择具备条件的国家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林业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三)稳步推进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建设

1. 商贸流通业。

开展绿色流通试点,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引导企业绿色采购。编制发布绿色商场标准,建设集门店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包装物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创建绿色饭店,发展绿色物流,引导服务企业提供绿色服务。(商务部)

2. 交通运输业。

继续推进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轮胎、建筑垃圾等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应用。继续实施高速公路服务区清洁能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试点项目。抓好连云港绿色智能港口建设与运营、长白山鹤大高速公路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陕西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等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启动港口船舶油气回收利用相关技术研究,制定《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规范》。组织开展水运能效、岸电应用、LNG应用和油气回收等试点示范项目。推进码头油气回收工作的开展。(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

3. 旅游业。

加快修订《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提高节能减排要求。推广景区内风光互补照明、新能源车使用,引导游客低碳出行、绿色消费。推动农旅相融,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旅游局)

4. 绿色印刷。

继续在中小学教科书和票据票证领域中实施绿色印刷,逐步扩大绿色印刷实施范围。发布第一批4个绿色印刷标准,启动制定第二批标准。印发《绿色印刷自我声明管理办法》和《绿色印刷标准管理办法》,加强对自我声明产品的质量抽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

(一)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

制定发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中期评估及考核验收管理办法》,完善园区循环化改造评估标准,对已实施循环化改造的部分园区进行中期评估;开展25家左右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出台《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南》,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专家巡诊活动,组织召开园区循环化改造现场会,推动各地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力争实现50%的国家级园区和30%的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目标。(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提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促进区域循环化布局

把循环经济要求贯穿到国家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京津冀地区重点推动大宗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地区要以园区循环化改造为重点,把“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大循环的突破口,提高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水平。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建设管理及验收规范,开展2015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建设工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四、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一)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1. 完善社会回收体系。

落实《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覆盖城乡的回收体系,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废电池回收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全国公共机构和中央国家机关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管局、环境保护部)

2. 探索回收新方式。

推动和引导回收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及路径,积极支持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发展。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网点布局,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融合,搭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物流体系,推动企业自动化、精细化分拣技术装备升级。(商务部、发展改革委)

(二)提升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

1. 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制定出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期评估及考核验收管理办法》,对部分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开展中期评估。开展第六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2. 规范报废汽车拆解利用。

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监管工作,促进老旧汽车淘汰,做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有关实施工作,引导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完善回收网络、拓展服务功能,探索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促进报废汽车有效回收。修订完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加强与再制造回收体系的衔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3. 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利用水平。

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进行跟踪评估,研究改善基金补贴方式。制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相关标准,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行为。开展电器电子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制定发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加快制定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别负责)

(三)积极稳妥推进再制造

1. 实施“以旧换再”试点。

开展2015年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启用“以旧换再”管理信息系统,对购买再制造产品并交回旧件的消费者进行补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质检总局)

2. 深化再制造试点示范工作。

对部分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及再制造服务业试点进行验收,继续推进各类再制造试点,加快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废旧轮胎翻新。加强石油、矿山、铁路、办公设备等领域再制造技术交流和产品推广应用。加快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别负责)

3. 研究完善再制造产业相关政策。

研究制定促进再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研究落实保险领域支持再制造产品推广的政策机制。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全球维修经验和方法,探索开展部分品种可再制造部件的进口。进一步完善再制造行业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保监会)

(四)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制定出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中期评估及考核验收管理办法》,对部分试点城市开展中期评估。开展第五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推动公共机构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实施中央国家机关餐厨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理利用项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管局)

(五)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继续开展污泥资源化利用工程示范,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示范项目评估,推广污泥经厌氧消化产沼气或好氧发酵处理后资源化利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

(六)开展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试点评估

选择部分已进行协同处理的水泥企业开展试点及评估工作,研究制定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行业规范,明确技术路线。(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

(七)实施绿色建筑行动

1. 推进建筑节能降碳。

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范围。提出城镇建筑能效标准提升路线图,完善分地区、分类型的建筑能效指标体系及节能量核算办法,推动建立覆盖全国的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开展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区和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试点工作。力争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1.5亿平方米。(住房城乡建设部)

2.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3. 积极开展墙材革新工作。

印发《关于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管理的通知》,研究修订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加强分类指导,引导新型墙体材料健康发展。研究推进“十三五”墙材革新工作思路。(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

(八)推进全面节水

研究提出落实节水优先战略的意见。编制“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推进节水型城市、企业、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建设。完成第一、三、五批37个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复查工作,指导各省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强第一批和第二批10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监督管理,印发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推动建筑节水、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加快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督促用水大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严控“跑冒滴漏”。制定终端用水装备的节水设计规范,推动水效标识管理,加快出台《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实施水效标准提升计划,推广节水器具。(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五、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一)传播循环经济理念

1. 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

继续办好“俭以养德节约之星”专栏和“节约之星”发布厅。开展“循环经济推广行动”、“建筑节能行动”、“低碳节能绿色流通行动”、“人人节水行动”、“交通节能行动”。通报表扬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广成功经验做法。(中宣部、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

2. 推动循环经济进校园。

在全国高校开展第二届公共机构节能宣传作品征集活动、201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展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节水辅导员培训,在中职德育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教育内容,指导高校结合实际制定评价办法,将学生日常节俭、环保行为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鼓励高校设置循环经济相关专业。组织2015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育部、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团中央)

3. 建设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开展第三批教育示范基地试运行考核。组织第五批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管局、财政部、旅游局)

(二)推行绿色采购

发布《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技术产品参考目录(2015)》,严格执行强制或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制度,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提高节能节水再生利用产品的比重。组织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带头购买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管局、发展改革委)

六、强化组织保障

(一)完善法规规章

研究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制度,营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制化营商环境。研究起草《餐厨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条例》,明确餐饮企业、回收和利用主体的权利义务,严格执法,杜绝“地沟油”、“垃圾猪”。研究起草《节约用水条例》,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方面的相关制度,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规范报废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研究出台《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名录及管理办法》,构建押金回收制度,提高价值低、难回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水利部、法制办、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健全标准和认证体系

制修订工业、服务业领域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和用水产品水效国家标准。继续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编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实施方案,探索循环经济示范工作。开展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固体废物分类及利用、水的分类使用、废气综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强对循环经济相关领域的检验检测、建立认证评价服务体系,夯实质量评价技术基础,支撑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发展。(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构建统计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全国及分区域主要物质资源消费量的测算方法和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以资源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等为核心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14年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统计局、发展改革委)

(四)增强技术支撑

制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总体方案(2015~2020)》。完成《废物资源化科研成果目录》,发布一批循环经济最新科技成果,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征集第二批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名录。按照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通过优化整合后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和城市循环经济技术模式研究与集成。支撑循环经济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鼓励引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该领域国际合作。(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研究完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推进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领域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快研究绿色债券、市场化碳排放机制等正向激励的绿色金融政策。(人民银行)

(六)强化监督管理

1. 示范试点单位验收。

完成国家两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验收,总结典型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统计局)

2. 强化监督检查。

人才推进计划 篇2

辽宁省人才规划:

1、百千万人才工程:

1)资助对象和重点

a:资助对象: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的人选(以下简称“人选”)均可申报。其中,百人层次人选一般不超过48周岁,千人层次人

b:资助重点:重点资助符合我省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应用型项目;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进程中的重大项目;我省重点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由“人选”组成的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2)、资助类别和额度

a:创新研发类(A类):用于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型项目(课题),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0万元。

b:学术交流类(B类):用于资助人选到国(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进行与其所从事专业有关的中长期(3个月以上)培训、研修、合作研究,及参加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其中,在国(境)外开展上述活动的,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2万元;在国内开展上述活动的,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万元。

C:自筹经费类(C类):是指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项、项目负责人自筹经费的项目。自筹经费项目与其他类别项目级别等同,如自筹经费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可按当年项目平均资助水平予以资助。

立项结果:可以争取部分专家往来经费。

3)、经费来源

省财政列支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资助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从事的项目。

2、外专千人计划

1)申报主体:外专千人计划”申报主体为省内非外资用人单位。

2)申报条件:

a: “外专千人计划”重点引进长期项目非华裔外国专家(引进后至少连续来华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

b:)申报人应符合“千人计划”引才标准(一是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二是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四是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考虑到外国专家的实际情况,申报人年龄可放宽到65岁。立项结果:资金支持额度大,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聘请专家,指导我院工作。

3、辽宁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申报指南

1)什么样的单位可以申报省海外研发团队项目

在我省境内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均可申报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

a)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转化能力;

b)项目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具有世界前沿技术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并能够形成产业化;

c)海外研发团队已落实或正在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工作,企业有规范的与海外专家签定的合作协议或合同,有明确的实施计划;

d)产品研发成功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经

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能够实现较高的利润水平,促进就业,增加税收;e)中外合资企业(含与港澳台合资企业,下同)申报项目的,中方控股比例须达到或超过51%。

立项结果:每个项目资助200万

4自然科学基金

1)目的:为加强我省应用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培

养和造就科技拔尖人才。

2)重点资助方向:

a: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良好的预期应用前景,对全省科

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推进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围绕我省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b: 具备研究工作基础,研究工作具有自主创新性,依托

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可在2-3年完成预期研究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

c: 由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的依托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d: 跟踪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尤其是我省具有优势的应用基础研究。

3)申报条件及要求

a):本次受理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含软科学研究项目;

b):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人原则上须为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且每人本年度限报一项;

马化腾: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篇3

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的积极践行者,腾讯在这一年当中也在不断探索,结合自身在社交网络、大数据、云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和全国13个省、自治区,45个城市,分别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发展。

“今年,我的建议是希望把‘互联网+’更加深入、深化地去落实。”马化腾这样告诉记者。

马化腾认为目前“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入融合面临四个难点:相比“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程度,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还需全面提升;面对“互联网+”催生的创新业态,当前监管理念需要逐步转变;“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配套政策还要持续落地发挥实效;“互联网+”时代面临更多的信息安全问题挑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马化腾建议国家从战略角度还需投入更多资源,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加大互联网接入网宽带化、骨干网高速化建设力度,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改善互联网间互联互通的质量,在建设4G网络的同时,积极加大WIFI布局,不断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对基础网络资源的需求。

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国家构筑适应地区发展要求的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合作共赢和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纵深优势,解决欠发达地区互聯网“最后一公里”问题。

针对各行业配套政策落地,马化腾建议在政策不断加力下,重点落实各个细分行业领域的配套政策。例如在“互联网+”政务和民生领域,制定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公共服务行动计划,统一数据标准,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可用可识别,为各级政府开展公共服务互联网化指明方向。比如,建立全国医疗系统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个人健康信息在不同区域的可追溯。

“这是相当有意义的,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一个垂直领域。从技术的角度,都不难解决,关键还是制度、理念,还有很多的历史问题如何逐步清理等方面。”马化腾说。

(马化腾: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Q&A

《中华儿女》:您怎么看待青年人创新创业?

马化腾:我觉得青年人有很多创新很好,青年人走出社会之后要保持开放、阳光的心态,在社会上学习行业、社会知识,拥抱这个社会。不要好高骛远,一点挫折都受不了,困难是一定有的,从来不会有人天生对你好,你也不一定会永远幸运。建议多找几个伙伴,比单枪匹马好的多。

《中华儿女》:互联网+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马化腾:泛娱乐化也是我们内容产业的一个方向。我们现在控股的文学网站,有很多好的IP,其实过去也不知道价钱,很便宜就贱卖掉了,现在发现原来这么流行的影视剧当年是我们这边出去的,但是看到这么多年一发展,它的价值终于体现了。现在,如何系统性地综合开发这些知识产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定是大势所趋,目前在国内最有条件做好的也应该就是我们,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如何将IP泛娱乐化和多角度开发。但是我觉得也不要为开发而开发,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为有些IP是大部头才值得这么做,如果中等的贸然去多种开发,其实不一定有效果,这个还需要摸索。

推进计划 篇4

日前, 上海市人社部门将加大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推进力度, 完成“帮助800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上海市人社局表示, 2015年, 将进一步研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计划的工作路径, 实施促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深入开展新一轮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具有培训能力的企业、行业协会自主开展职工职业培训, 完善中小微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服务平台。

2014年, 上海市帮助11014人成功创业;推进“启航计划”, 帮助6754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新建国家级和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4个、工作室29个,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提高到29%;引进海外人才22184人。

推进工作计划 篇5

切实加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进工作力度,到20xx年底,全区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要达到85%以上;未建工会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不断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集体协商机制逐步完善,集体合同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二、工作步骤

(一)精心组织

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对管辖企业以开会、培训等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对集体协商和集团合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企业与职工开展平等协商的意识和自觉性,为推动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将“彩虹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开展企业检查考评和定期通报,推动“彩虹计划”深入实施。

(二)制定方案

各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彩虹计划工作方案,明确重点目标,落实责任单位、时间进度、确定工作措施,成立“彩虹计划”工作小组,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层层抓落实,将责任落实到人。

(三)摸清底数

掌握本辖区内企业情况,对已组建工会的企业户数、职工人数、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全面掌控情况,开展分类指导。

(四)全面推进

各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形成长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共同推进“彩虹计划”工作顺利开展。

(五)督促检查

20xx年12月底前,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将联合对各乡镇(街道)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确保“彩虹”计划年度目标全面顺利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发挥各方优势,分工协作。区、街道(乡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发挥职能优势,分工协作。结合我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乡镇(街道)工作,提高集体合同签订率。各级工会要注意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和基层企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责的能力和工作活力。

(二)加大维权力度,维护合法权益。对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权益的,工会组织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纠正。对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工会组织应与企业协商解决;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组织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做好集体合同的备案审查工作,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调解的,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依法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推进计划 篇6

设计、时装和建筑,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设计师、生产商和消费者开展对话,开拓人际网络和商业机会。该计划通过一些固定模式,结合不同地域的主题和需求,在一些重要国家如印度、中国、德国和土耳其进行推展,以增强荷兰设计、时装和建筑的国际地位,并在建立长期国家伙伴关系的同时以设计为载体探讨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设计促进机构,但DDFA的独特优势在于官方机构和非官方专业团体之间的高效合作。凭借来自不同行业组织之间的协同而组织起来的活动往往非常富有成效。这个项目的官方支持来自荷兰的三个政府部门一经济部、外交部与教育、文化和科学部,三方共同商定项目的可行性。非官方专业团体台作者来自荷兰一些重要的设计、时尚和建筑领域的组织,包括荷兰设计和时尚平台(Premsela)、荷兰建筑学会、荷兰设计师协会、荷兰皇家建筑师学会、荷兰室内建筑师协会和时尚、室内设计、纺织贸易协会。另外阿姆斯特丹、阿纳姆、鹿特丹、埃因霍温、乌得勒支和海牙等6个创意城市也是这个网络的一部分。

通过国内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支持,DDFA联络到各个国家的设计推进组织,与其展开展览、论坛、工作坊等方式的合作。每次活动DDFA都会组织一批荷兰的建筑、时尚、产品设计师到活动所在地与当地的政府、院校、设计机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将荷兰设计的精髓和魅力带到异国,同时也从活动当地汲取文化精华和设计灵感,促进自身设计的创新发展。如今,DDFA已经在印度、德国、中国等国家开展了很多成功的项目。其中在中国就成功举办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推动荷兰设计在中国的影响力,如上海的“时装世界:荷兰与上海”、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上的“荷兰设计奖”、广州设计博览会、香港设计周上的荷兰设计设计活动等。据DDFA项目总裁克里斯汀·班娜(Christine de Baan)介绍,这些活动不仅让荷兰设计师找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口,成功地向荷兰介绍了中国设计,而且促成了荷兰设计师与中国商业项目的合作,未来能在中国看到更多荷兰设计师的作品。

DDFA组织的上海的“荷兰设计工作空间”是中国的荷兰创意产业孵化器项目的一部分,它为来自荷兰设计、时装和建筑领域的设计师提供工作空司,并以非常实际的方式支持他们在中国市场走出第一步,例如通过给他们本地市场和销售的信息,通过项目的网络联系需要的人等等。很多设计公司参与了这个项目,如建筑工作室MVRDV和KCAP,“北方灯具展”的参展设计师和FiveSpices的设计部门。这个活动除了给中荷设计师提供工作空间和平台之外,同时也是一个中荷之间建立文化上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平台。

在DDFA第五届广州设计周的荷兰馆就是在DDFA的推动下和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共同实现的,这次合作过程很好地体现了DDFA的运作方式。由荷兰设计师麦可·马若(Marc Maurer)设计的荷兰馆展出了超过40位重要的荷兰设计师、建筑师和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很多顶级的荷兰设计作品和建筑都在这里有所呈现。这次活动是广州国际设计周自2006年开办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外国设计参展活动。活动主题是“天天设计(Design for Daily Life)”,反映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层出不穷的变化环境中人类所面临的压力。主题的选取,一方面来自荷兰的现实,另一方面来自展览所在地中国的需求。荷兰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国土每一平方米土地的使用都必须被精心“设计”,长期以来荷兰人用他们的创意、技术创新和合作,去创造和保卫他们的土地,设计就是荷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荷兰设计的源头。在中国方面,生活的变化迅速,城市不断扩张,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设计出实用、可持续和美观的产品。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因此主题选取了“天天设计”。展馆将作为一个互动的平台,中国和荷兰的企业在这里互相了解和商谈合作机会。除了这个展馆以外,还举办一系列同一主题的发布会、研讨会和介绍会,包括与生态设计权威专家进行的研讨会,还有一些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座谈会。

兰州石化发布HSE体系推进计划 篇7

为持续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 2012年1月31日, 兰州石化公司制定发布了2012年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计划。

公司明确要求继续深入推进“三项管理”、“三种方法”、“一个责任”和“两个习惯”的“3312”重点工作。具体内容是:突出抓好“三项基础管理”, 即继续推行目视化管理, 坚决落实作业许可管理, 全面推广实施上锁挂签管理;深入推行“三种有效方法”, 即加大“十大不可违背安全条款”监督查处力度, 有效推广安全观察与沟通, 深入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全面落实基层属地责任, 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全员养成“两个行为习惯”, 即规范工作着装、乘车系安全带的习惯。公司将全面引进推行四种风险管理工具, 启动实施工艺安全管理, 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 提升HSE绩效水平。

(摘自http://news.cnpc.com.cn 2012-02-13)

推进计划 篇8

(1) 研究制订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行业自律规范。

在各专业协会已有的质量自律规范的基础上, 研究制订机械工业质量自律公约, 包括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售后服务、标准化工作和公平竞争等内容的承诺, 并在相关媒体集中宣传。

组织已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向用户和社会公开承诺质量责任, 接受用户和社会监督。

(2) 开展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制订企业信用评价计划。

根据商务部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活动的要求, 有关协会制订信用评价计划。未取得资质的协会, 可与中机联合作开展评价活动。

2. 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根据工信部要求, 做好农机行业质量兴业活动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在其他行业推广。

3. 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技术和人员等培训活动

组织开展SPC、TQC、可靠性工程和质量检验人员等培训活动。

4. 选择部分产品开展质量达标活动

结合品牌评选试点产品, 开展质量达标活动。

5. 印发品牌推进工作方案及品牌评选办法

6. 适时召开品牌推进工作会议

7. 做好2010年机械工业品牌评选试点工作总结

推进计划 篇9

本着提高农村学生, 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初衷, 2011年10月,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 2012年9月新学期开学全面实施。这一计划率先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 共680个试点县, 惠及2600万农村在校中小学生, 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按一年在校200天计算, 每个学生每天可得到3元钱的补助或等价营养餐[1]。这一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流动和留守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育, 惠及面广、影响深远, 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一、关于营养改善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得到了政府组织及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2007年3月, 中国发展基金会与广西安县政府合作, 选取古山小学和三只羊小学作为试点, 以提供营养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干预。2011年4月, 社会公益人士邓飞在民间发起“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运动”。在微博上提倡每天为贫困儿童捐助一份3元午餐, 这是免费午餐的公益倡导。2011年4月, 邓飞领导的免费午餐团队帮助163所农村学校开餐, 三万四千多名孩子吃上免费午餐。同年10月,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从“免费午餐”到营养改善计划, 舆论普遍认为, 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为此, 邓飞于2012年登上了第二届中国心灵富豪榜。

2010年7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 要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1年10月26日, 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同年11月24日, 国务院召开部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 国务委员刘延东作重要讲话, 全面部署实施工作[1]。

营养改善计划首先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22个省份的包括国家贫困县和民族县在内的680个试点县开展试点工作, 对象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60亿元, 按每人每天3元钱、每年在校时间200天为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这一举措惠及2600万学生, 其中包括贵州400万农村娃、宁夏26万、西藏农牧区24万、安徽140万、湖南165万学生等。这一惠民工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和身体状况。

以宁夏为首的地区于2011年秋季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区, 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 营养改善计划在宁夏12个县市区的1700所农村小学实施, 惠及学生26万多名。宁夏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的试点。安徽、西藏等地区也于同期实施这一计划。2012年9月份, 纳入该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开餐, 2600万学生吃上了免费营养餐。

二、对“营养改善”的认识

2012年5月, 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五个配套文件[2], 涉及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学校食堂管理、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应急事件处理等关键环节, 进一步规范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管理, 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向农村孩子提供营养、可口的热饭热餐, 确保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口中, 确保每个孩子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放心, 是营养改善计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1. 安全第一

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提供的营养餐必须首先是安全健康的, 孩子们才能吃得放心, 家长才能安心。安全是重中之重, 是各试点学校、各县市区放在首位来抓的工作。在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却出现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 使这一计划蒙上了阴影。

2012年9月21日, 湖南省石门县某小学12名学生在饮用“金健牌”学生奶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被医院确诊为急性肠胃炎。事后经疾控部门监测表明:“金健学生奶”中蜡样芽胞杆菌超标。9月28日, 四川省岳池县某小学学生在食用“万川牌学生饮用奶”之后, 近70人出现发热、头晕、腹痛、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据调查, 该事件为“食源性不良反应”。9月18日, 四川省合江县某中心小学, 25个孩子吃了学校“营养餐”发的火腿肠后肚子痛。

诸如此类的事件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是不应当出现的, 出现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营养餐食物的来源或者质量不达标; (2) 食堂及餐饮设施设备配置有限; (3) 学生就餐条件有限。

2. 营养为先

命名为“营养改善计划”, 因而营养是必需的。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尽如人意, 亟需改善。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术表现以及身体健康。营养不良的学生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 在课堂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 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营养改善计划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五个文件明确规定供餐食品以肉、蛋、奶、蔬菜、水果为主。很多学校采用课间营养餐或者午餐加餐的形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营养餐的价值为3元, 数额并不多, 却承载着改善贫困地区孩子营养状况的重任。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中心小学每个学生中午可以得到一盒牛奶和一个鸡蛋, 也就是3块钱的标准, 有时则是土豆丝、胡萝卜、豆芽和鸡腿的组合;在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梅山中心学校, 三块钱变成了一只鸡腿, 这是很多孩子朴素午餐中少见的“荤腥”;[3]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小学学生每天都能领到有牛奶、面包、鸡蛋和香蕉的营养餐;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头营小学则是热乎乎的米饭和香喷喷的烩菜;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中心小学学生每天餐后都会领到苹果、牛奶或是一些小点心。如此丰盛的营养餐, 确实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助力。

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咋舌的现象。有的学校发到学生手中的是方便面这种高盐、高脂肪、高防腐剂食品和火腿肠、榨菜等“泡面搭档”;有的是榨菜、粉丝、油炸食品等缺乏营养又不易消化的合物, 背离了计划的原则和初衷。一些学校并没有按照文件指示的那样制定科学的食谱, 搭配不合理, 营养不均衡, 只管吃饱, 不管营养, 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 置孩子成长正常所需于不顾。这种行为是很不恰当的。

3. 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口中

2012年8月28日, 教育部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文件规定, 专项资金应当足额用于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 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 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全部用于为学生提供优质营养的食品, 使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

真正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嘴里并非易事。2012年11月下旬, 湖南凤凰县某小学营养餐缺斤短两, 营养餐只有一份牛奶和一个直径6cm、厚1.5cm、重20g的面包, 其中牛奶的批发价为1.6元, 面包为0.3元, 合计1.9元。每人每餐3元的国家标准, 吃到孩子嘴里的只有不足两元, 并且连这种营养餐也是时有时无。凤凰县相关部门提供的合同书复印件显示, 并没有对配送的面包、火腿肠等营养午餐食品规定具体种类和大小, 只是笼统地写明配送物品总价3元。文件显示, 中央财政每年分两次提前将资金拨付到各省。因此, 凤凰事件并不是资金匮乏导致的, 显然,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并未真正把营养改善计划当作重要工作来抓。

三、几种有效推进策略

如何花好3元钱, 使每个孩子都能吃到安全卫生、营养健康的餐食, 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工作。除了加大食品的安全管理和督查力度、落实校长自费陪餐制度之外, 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完善。

1. 因地制宜, 机动安排

从报道看出, 各地营养餐大多为牛奶与鸡蛋、面包等的组合, 这不是唯一的模式。有消息称, 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不太习惯喝牛奶、吃面包, 他们还是比较喜欢米饭或面食。因此各个试点县应立足本地实际, 就地取材, 合理选择供餐内容和供餐形式, 而不是全国一刀切。“鸡蛋和牛奶是富有营养也比较方便提供的食物, 但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制订自己的营养餐谱。河南可以搞胡辣汤, 陕西可以搞肉夹馍, 新疆可以搞羊肉串, 只要孩子们爱吃, 对身体有好处, 营养改善计划就真正发挥了作用。”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如是说[4]。

考虑到藏族的传统饮食习惯,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中心小学为学生准备酥油茶、糌粑等藏族传统食物[5];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头营小学的营养餐是米饭和烩菜, 切合当地实际。

除了营养餐的内容需要因地制宜外, 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食量不同、男孩与女孩食量有差异、运动过后与不参加运动食量不同;不同体质、不同年龄对营养成分及含量的需求也不同, 如有的孩子需要补钙, 有的需要补充维生素, 这些情况都需机动安排, 灵活处理。

2. 营养尽可能全面

送入学生口中的餐食一定要富含“营养”, 才是名符其实的营养餐。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营养膳食补助, 不是“免费午餐”, 也不是“营养午餐”。这个计划是“做加法”的过程, 并非代替午餐, 也不是国家将这些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午餐“全包”了, 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做的补充和改善。据调查, 在许多贫困地区, 午餐的主食是孩子从家里带的, “三元钱”的营养餐在一些地区可以解决午餐“副食”的问题, 在另外一些地区, 可以作为课间的营养补充[6]。

营养餐应充分考虑孩子成长发育的需要, 保证足够的营养。时下, 区区3元钱买不了多少物品。饭食不在量多, 而在精。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 吃得好远比吃得饱重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说, 榨菜加两三个馒头或二三两米饭完全可以吃饱, 但并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与其让孩子吃一肚子缺乏营养的食物, 还不如吃少量蕴含丰富营养成分的食物, 当然吃得饱更好。

2012年7月, 广西教育厅公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周参考食谱”, 对实行营养餐的农村中小学校饭食提出建议, 要求每名学生每天大约要吃二两肉, 荤素搭配, 菜式天天换。广西的做法为其他试点地区树立了榜样。各地都应参照有关营养标准, 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 科学制定供餐食谱, 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3. 实名制及刷卡制

去年6月, 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试点地区采用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方法, 以准确掌握学生信息, 防止虚报、冒领营养改善补助资金的行为。这一制度已陆续在试点地区确立。国家向试点地区投资120亿元, 部分用于学校食堂建设, 各地均在努力为试点学校建设食堂。

伴随着实名制的确立以及食堂的兴建, 供餐模式统一为食堂供餐, 届时, 刷卡制将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学校将专项资金直接存入受助学生不能变现和用于其他消费的个人就餐卡,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可自由选择饭菜种类和数量, 刷卡购餐。刷卡制的实行, 既能够保证专款专用, 而且更合学生心意, 一举两得。

四、结语

营养改善计划正在卓有成效地进行中, 各试点地区本着安全第一、营养为先的原则, 贯彻落实这一计划, 使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必将极大地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对于巩固“普九”水平、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中国教育报, 2012-09-06 (第一版)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五个配套文件的通知.2012-05-2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5_zcwj/201206/xxgk_137652.html.

[3]中国广播网.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千万农村孩子, 每天3元提升伙食标准.2012-09-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04/c_112944626.htm.

[4]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多样化供餐让孩子吃饱吃好.中国教育报, 2012-03-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营养餐如何让孩子吃到嘴有营养.2012-11-19http://edu.cnr.cn/list/201211/t20121119_511362366.html.

推进计划 篇10

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 是落实《2 0 0 3~2 0 0 7年教育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1月, 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暨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大会进行了“计划”实施的经验交流, 就“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借此契机, 我们认真总结“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反思推进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做法, 探讨培训模式的开拓与创新。

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综述一文, 对“计划”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 提炼出经验, 归纳出问题。五个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实践思路和方法为其他地区推进“计划”提供了借鉴。我们邀请了“计划”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韩骏介绍农村“计划”进展情况, 阐述利用卫星电视开展农村培训的优势。同时邀请参与国家网络课程研发的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顾小清, 介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我们希望, 藉此专题助力“计划”的进一步落实。

上一篇:人情往来消费下一篇:平台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