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

2024-05-19

财政支出(精选十篇)

财政支出 篇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新疆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GDP总量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也有所缩小。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 新疆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然而, 新疆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和东部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新疆2/3的财政依赖中央转移支付, 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差距较大。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就很有必要和意义。那么, 新疆财政收支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拟用新疆1951~2012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协整检验确定财政收支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再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推断新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因果关系。

二、相关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于税收和政府支出关系的研究是从国外开始的, 得出以下4种理论假说:一是Friedman (1978) 提出的“税收→支出假说”, 他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增长会引起财政支出增长, 这也是赤字产生的一个原因;二是Barro (1974) 和Anderson等 (1986) 得出的“支出→税收假说”, 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以支定收, 从而使预算保持平衡;三是Meltzer和Richard (1981) 的“税收-支出相互促进假说”, 该假说认为税收和支出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四是Baghestani和Mc Nown (1994) 提出的:“税收和支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逐步扩大, 国内学者也提高了对该领域的关注程度。程红莉和马莉霞 (2004) 对1951~1999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得出从长期来看, 我国财政收支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但缺少因果关系检验。许雄奇和朱秋白 (2004) 研究我国1951~2001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支持“税收和支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的假说,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税收支出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楼迎军和杨义群 (2004) 通过建立在ECM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我国财政收支之间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 但是由于他们的样本区间太短, 因此结论的有效性有待检验。周茂荣和骆传朋 (2007) 运用E-G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1953~2010年间的财政收支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回顾国内外文献, 关于新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鲜有人做过相关研究。本文拟运用新疆1951~2012年的数据, 对新疆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以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三、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是新疆1951~2012年度的财政收入 (TR) 和财政支出 (TE) 的数据, 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以及新疆统计局网站上的信息。

(二) 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法。

Dickey-Fuller (DF) 单位根检验法是Dickey and Fuller (1979) 针对AR (1) 的时间序列形式提出的检验序列是否存在非平稳的单位根的方法。在Dickey-Fuller (DF) 单位根检验法中回归残差项常会有显著影响检验的效果的自相关现象。因此, 在考虑残差项序列相关之后, Dickey and Fuller (1981) 就以AR (p) 的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 称为修正后的DF检验 (ADF检验) 。本文主要采用ADF检验来对新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三)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了协整检验法。这种协整检验的方法是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因变量能被自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 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因变量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构成一个残差序列, 这个残差序列应该是平稳的。因此, 检验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的序列。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为了使研究更严谨, 我们需要建立误差修正项模型, 从而来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关系。

(四) 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 (1969年) 提出一个判断因果关系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个检验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 主要是看Y能够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 加入X的滞后值是否使解释程度提高。如果X在Y的预测中有帮助, 或者X与Y的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显著时, 就可以说“Y是由X Granger引起的”, 即X是Y的Granger因。相反, Y是X的Granger因。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 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阶数非常敏感, 通常可以依次多滞后几阶, 看结果是否具有同一性。

四、实证过程和结果分析

(一) 新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平稳性检验 (ADF单位根检验) 。

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是时间序列, 由于时间序列大部分存在不稳定现象, 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 准确的了解新疆财政收入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 就要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 同时为了使两个变量的趋势更加具有线性化, 需要分别取财政收入 (TR) 和财政支出 (TE) 的自然对数LNTR和LNTE。由于各变量是有时间趋势的, 因此我们采用含常数项与时间趋势项的模型对它们进行平稳性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 新疆的LNTR的原水平序列的ADF值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分别为-4.141、-3.497, 都大于Mackinnon临界值-1.801。新疆的LNTE的原水平序列的ADF值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分别为-4.127、-3.491, 都大于Mackinnon临界值-0.0034。而LNTR一阶差分后的ADF值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分别为-4.131、-3.492, 都小于Mackinnon临界值-4.571。LNTE一阶差分后的ADF值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分别为-4.127、-3.491, 都小于Mackinnon临界值-5.510。显然, 所有的数据在一阶差分前是非平稳的, 但是在一阶差分处理之后, 所有的数据都出现平稳的态势。同时也说明LNTR和LNTE是I (1) 的。

(二) 新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协整检验。

根据平稳性检验, 由于LNTR和LNTE均为一阶单位根过程, 可以由协整检验考察其协整关系或长期均衡关系。首先对LNTR和LNTE进行协整回归, 得协整方程:

再对残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残差的ADF值-5.147小于1%和5%显著水平下的标准值-3.546和-2.916, 因此拒绝原假设, 即ADF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得出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长期内, 新疆财政支出每变动1%, 财政收入将同方向变动0.874%, 新疆的财政收入增长和财政支出之间具备显著的正相关性。

(三)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根据Granger定理, 两个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存在。用e表示模型 (1) 中的残差序列,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模型 (2) 表示在误差修正模型当中, 误差修正项e (-1) 的系数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因此, 从系数估计值-0.1914来看, 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0.1914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不过调整力度不是很大, 但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新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协整关系, 自动的调整其长期均衡关系。

(四) 新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 由于新疆LNTR和LNTE均为I (1) 过程并具有协整关系, 故可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检验结果显示, 在滞后阶数为1阶、2阶、3阶、4阶时的统计量都不显著, 因此LNTR是LNTE的非Granger因, LNTE是LNTR的非Granger因。新疆的财政收入不是财政支出的决定因素, 财政支出也不是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 由协整检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疆的财政收支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就长期而言, 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具有统计上的高度相关性, 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 短期内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期动态调整机制, 由于误差项的存在, 可以自动的实现新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第二, 通过对样本数据Granger的因果关系分析得出新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来看,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对中央的转移支付依赖性较大, 新疆约有2/3的财政支出依赖中央转移支付。新疆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疆经济缺乏自我造血功能, 致使新疆财政自给率很低, 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缺口通过中央的转移支付弥补。其财政支出规模并不取决于地方财政收入, 而是取决于中央转移支付, 因而新疆财政收支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2) 经济结构不均衡。新疆经济特征是资源主导型, 从产业结构上看, 资源开发型产业占GDP的50%以上;从所有制结构上看, 国有经济 (含国有控股) 占经济总量的60%以上。在现有分税制框架下, 主体税种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的绝大部分上缴中央财政, 因此新疆的第二产业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低;再者, 作为当地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营业税, 又因为新疆第三产业占比重不高, 因此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不高。所以, 新疆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总体上来说, 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新疆财政收支没有显著因果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从财政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角度出发, 财政支出要着力培植新疆本地的“造血”功能。以往中央对新疆的转移支付, 多注重解决地方财政的缺口, 今后则应加强对“造血”功能的培育上; (2) 在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水平, 使中央的转移支付资金真正的用到实处; (3) 优化产业结构, 延长初级产品产业链, 引导民营资本进入价值链中, 发展第三产业, 通过产业带动就业, 通过内生性经济增长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周茂荣, 骆传朋.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基于1952-2006年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11.

[2]许雄奇, 朱秋白.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2003.1.

[3]程红莉, 马莉霞.我国财政支出与收入关系的协整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4.1.

财政支出 篇2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丁亚婷

(注:原来做的是ppt,为了大家看着方便又整理到

了word上,所有图表均在ppt上)

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与问题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二、教育经费规模、来源、结构及与世界对比

(一)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衡量一国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主要有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

一、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教育支出 :是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

(一)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多数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对初等教育通过宪法规定若干年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

至于义务教育之外的高层次教育,主要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则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层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为将来找到一份较好的职业,获得较高的收入,赢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奠定基础。由此来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混合物品。

(二)但在实践中,各国政府却往往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首先,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则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其次,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

得一技之长,这有助于减少犯罪。再则,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这有助于减少行政管理的成本等。

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如果教育服务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学费必然被抬高,则收入较低的家庭的子女即使天资聪颖也会被举止门外。而如果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就可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并避免流失优秀的人才资源。

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等教育投资究竟能否获得回报与回报率有多高,事先是难以确定的,这就使得私人金融部门因担心无法得到偿还而不愿为教育融资,这样,那些资金不足的人就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即: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和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

二、我国教育经费规模及其来源结构

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

教育支出的结构关系着国家对各层次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教育的效益。

(一)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

图表见ppt第十四张

(1)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额延续了之前教育支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的增长率基本全都保持在10%以上,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进行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从表l中,自1991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全都保持在15%以上,最高的1996年曾一度达到21.06%。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4%的目标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来源的比较

图表见ppt第十六、十七张

根据对40个国家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表1中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国际比较

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在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教育投入在地理区域的分配结构两个方面。

图表见ppt第23、24张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巴西、印度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较大,高等教育相对比例较小。而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日本、美国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比较落后,教育重点在初等教育,所以初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

按国际比较通行的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40.5∶29∶17.9,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资料:我国的近年来的教育改革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初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有“两免一补”,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补充资料:

(三)教育支出体制改革分析

从我国的教育事业现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层次: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全日制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全额拨款(学生不需负担学杂费)转变为政府和学生分担的体制,而且以后由学生负担的比重还会上升。

这一改革举措的推出,引发了一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的争论。要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就必须对教育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

教育是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产品,接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收益,因而也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从这点来看,教育是可以由微观主体来提供的,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们可以花钱购买这种服务。但是,教育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介入参与教育服务的提供。综合地讲,政府介入教育领域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出于收入分配的考虑。收入分配不均等密切关联到教育投资的不均等,而不均等的教育则会延续不均等收入的现象,相比之下,较为均等的教育投入分布有助于降低收入的不均等。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改变社会的收入不公平现象,而且这种改变是长久的。

第二,教育所产生的效益具有外在性(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将造成市场主体过度地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或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的一面。不仅受教育的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且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提高而受益。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的这种外在收益就不可能由兴办教育的私人主体获得,因而他们提供的教育数量低于社会期望水平。这时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基于教育的这种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经费一部分应由政府提供,另一部分由受教育者提供。我国大学教育经费的改革,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

2.教育支出的地区结构 图表见ppt第28张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

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星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效益

教育经费规模偏低及教育经费架次结构失调,必然影响教育经费的效率与效益。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对中国1997年教育投入效益的评估,当年中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的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投资收益率均低于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1.4,世界平均水平为10.7,而中国只有5.05.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总量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再加上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同时,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之间的分布不够合理,所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规模偏小,且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低下,似的学校教育的综合入学率和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外,不完善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工龄重于教育程度的工资分配制度,造成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特别是大量高级人才外流,使得投入最大的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甚微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四、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教育占GDP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却并不见有多大的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8条也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政府对义务教育负全责,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但直至今日,我国既没达到4%的目标,离6%的目标更是有着巨大差距。据了解,2006年—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01%、3.32%、3.48%和3.67%。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二)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三)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1997年以来,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6.9%和19.0%,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使得教育投入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减小之势。2002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7%

和15.2%,比1997年下降了0.9和2.2个百分点。即使到2009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仅为16.37%,尚未达到1996年占比21.06%的水平。

(四)教育支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1.教育支出在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加之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致,使得教育支出差异进一步扩大。另外,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

由表2可以看到,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不仅教育经费的总额很大,而且,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支出,中央的拨备只占到一小部分。对于中部的湖南、湖北等省份,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虽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支出总额相较于东部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西部地区,不仅教育支出总额较低,而且地方政府在教育支出上的占比也不高,如西藏、青海,教育经费完全依靠中央拨备。

这种教育支出的区域性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是因为其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了地方教育投入的匮乏,无法满足发展教育所需的基本资金,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致使教育水平的低下。

2.城市与农村之间差异明显。

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情况下,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状态,而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也是相差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

(五)教育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我国的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由表3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过高,所占比例不仅高于与我国同档次的低收入国家,还高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匮乏,尽管近年来民办教育有所发展,但是高等教育几乎都由政府提供,能够真正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在经费上,显得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些偏高。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关键并不在于高等教育,而是在于初等教育上,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教育支出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些偏高,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初等教育投入经费的相对不足。

而在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初等教育。相反,投入较多的高等教育反而收益率最低,因此从收益率的角度讲,我国在教育支出的结构上,对于初等和中等教育理应继续大力支持。

五、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

4%的问题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2007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统计,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0亿元,占GDP的比重大致是20.8%,不到21%。一些学者、专家也在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占GDP达到4%或者5%。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40%,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5%以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财政蛋糕是既定的,比重偏低当然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投入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财政应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乃至GDP的比重。

教育财政支出 / GDP=(教育财政支出 /财政总支出)*(财政总支出 /GDP)尽管近年来教育支出总额比较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但是,目前的投入金额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依旧很少。因此,我国的教育支出还是不很够的,这需要我国在资金总额的筹措上多想办法,多下工夫,比如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一些教育资金,以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而相较于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并没有多大提高,从一定角度上说明,我国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增长速度较慢。教育虽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刺激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是巨大的,并且会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显现出来。因此,我国有必要在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在增加教育支出总额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即使达不到教科文组织6%的GDP占比,也应以先期4%的占比为目标,尽量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但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

3.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要用体制、机制的创新,用制度的设计来引导教育投入的增加。为了贯彻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各级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中国有五级政府、五级财政,设计出一个好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才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根本。增加教育投入,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制度的

先行,这个经费投入肯定会增长。

从提高教育质量和减轻老百姓教育负担出发,我国应切实提高教育投入水平,保障教育经费。与此同时,加强学校内的民主管理,建立有权参与决策、评价、监督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是让学校财务管理透明,避免学校领导乱收费、乱用钱的必然选择。

4.努力改善教育支出的区域不平衡。

(1)加大对中西部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差距。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都有很大增加,各省份的教育设施,教育水平都有比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很严重。这对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布上,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政策的倾斜力度,增加对西部的教育资金支出,努力改善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

(2)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设施比较差,教育条件相当落后,优秀的教师资源严重匮乏,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教育的城乡差距在近年来教育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大的缩小,而教育的落后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首先,应该主要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加大财政的专项教育转移支付,重点扶持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第三,发挥财政的分配职能,将资金有重点地投入到落后地区,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督管理。

(3)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强化基础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支出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高等教育占用资源相对较多。因此公共资源应更多配置在基础教育。有必要明显提高初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比重,确保教育支出的“公共性”。初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前文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基础教育投资收益率大约是高等教育的四倍。况且目前我国文盲率偏高,更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

财政支出新常态 篇3

贵刊编辑所命之题为《财政支出的新常态》,对于这个提法我很认同,但首先要有一些背景:其一,说新常态,不能不提“旧常态”;其二,说常态,不能不提“非常态”;第三,说支出,不能不提收入。因有古方有今,有出方有入,任何割裂开单谈一方的做法,我个人认为都是不全面的。这是我要说的背景问题。

不同时期的新常态

第一点,要论述财政支出的新常态,那么“旧常态”是什么?以我在财政部门工作几十年的经验来说,“旧常态”就是保运转,就是保建设,就是保增收。

由此延伸,为什么有支出“新常态”的提法?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也就是说我们的财政运转已经有保障了,我们的财政在基础建设方面投入已经够多了,我们的财政现在处于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运转状态。这三方面,是财政支出工作即将转移到“新常态”的根本,缺一不可。因此,一些欠发达地区财政,甚至说的严格一点,一些财源财力还处于捉襟见肘状态,长期处于吃饭财政模式的地方财政,我认为他们的“新常态”,应该是先解决吃饭问题。这对于许多地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畅想未来,但必须首先脚踏实地。

那么我们刨除这些尚需要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地方财政之后来看,什么是财政支出的新常态。财政的总体支出方向,从每年的“两会”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词就可以轻松分析出。我们常说“以财辅政”,政府的工作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财政支出的导向。

上溯到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地方财政贫富不均,那么利用分税制改革,让地方财力差距减小,保证所有政府部门至少都有饭吃,可以正常运转,就可以说是那个时候的“新常态”。在分税制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地方财力得以保障,那么将越来越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基本设施建设行业中去,在那个时候就是“新常态”。公共财政理念在一段时间内是一个主流的提法,这个阶段中,就已经包含了财政资金投入建设,但最终要让民众得到实惠的说法。前一阵民生财政大行其道,那么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当中去,当然这个领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定义,但这个时候说到“新常态”,那么就一定会提到民生财政。

那么在这之后的财政支出新常态是什么?笔者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支出方向的新常态,支出手段的新常态以及支出责任的新常态。

三个趋势

第一,支出方向的新常态。笔者认为,继财政支出长期偏向于基础建设领域和民生领域之后,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的财政支出“新常态”应该是有保有增。在保证地方财源不受经济持续下滑现状影响的同时,持续增加民生方向的投入。关于此前广为讨论的关于民生财政定义的问题,笔者倾向于一些财政学者提出的终端说和要素说相结合的说法,即以财政资金最终实际受益者为判定群体,以项目为单位要素判定财政支出是否纳入民生投入计算范围。不应将部门预算整体划归民生支出范围。不仅可以解除近几年民生财政报数“假大空”的问题,也可以客观反映某地区民生发展的客观情况,避免出现某个一半以上财政收入保运转的地区却上报民生支出占80%以上的滑稽情况。

第二,支出手段的新常态。在以往的支出手段中,财政通常以补贴的形式来促进和引导当地财源的发展。在支持地方产业发展阶段并无不可,但并非长久之计。按照投资方式划分,财政的投资模式与企业投资类似,也可以简单的分为资金、实物、技术及土地投资四类。而在财政支出手段中,近年来各地逐渐淡化资金投入手段,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技术支援型投资和土地投资两种。

必须说明的地方有两点:一,现有的技术支援型投资,建议地方财政应以与企業协定的方式保证研发成果不大量外流;在财政的土地投资方面,现在多为实物+土地投资双轨模式。这种方式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初创期企业的一些实际困难,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一些企业的投机心理。因此,在形成“新常态”前,必须以严格的制度杜绝企业“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恶性投机可能。这样的教训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各种产业园区多有发生。

二,在财政支出“新常态”中,必须改变以往许多地方财政“无为而治”的心理。财政资金不能像企业资金一样逐利,但也绝对不可草率而为。支出必追责,而且必追到底,这也是笔者多次在多处场合表态过的,也姑且算是未来财政支出的“新常态”之一。

第三,支出责任的新常态。政府间支出责任在笔者和许多财政研究学者的著作中都有提及,在此不应再赘述。笔者要强调的是两点,第一点,各级财政、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需要继续按照支出责任传统“三原则”真正落地。一是适宜性原则。政府各项职能的本质属性天然决定了其在各级政府间的最适配置。国防、外交等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受益范围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应由中央负责;地方基础设施和消防等以特定区域居民为服务对象,受益范围限于某一区域的服务项目,则由相关地方政府负责。二是效率原则。地方政府更了解辖区内居民需求,凡是由地方政府处理,其行政效率更高的事务归地方,反之则由中央负责。三是法制规范原则。各级政府支出责任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加以界定,同时,支出责任的调整应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保持稳定性、规范性。

第二点,是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一些市县级财政常表态说以前经常替预算部门“背黑锅”,笔者认为虽然不尽如此,但也表示出以前地方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是有缺陷的。近年来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改变有目共睹,但由于跨部门、甚至是跨级别的支出责任划分,笔者暂时没有发现像各级财政之间如此明确的,禁得住推敲的支出责任分配方式。因此笔者认为,第一点暂且可以称之为“常态”,但论点并不新颖,只是暂时并未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第二点讨论已久,但观点尚新,试点也尚新,只是何时才能成为“常态”,可能还需要财政在更广义的“新常态”运行之下,才能缓慢成型。

财政支出之绩效管理 篇4

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困境

1. 观念制约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只算政治账, 不算经济账”往往是政府官员的定向思维。目前,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 但是很多市场规范化的观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 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

2. 制度制约

(1) 预算管理模式尚未完善。目前, 我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各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现象, 严重影响绩效预算的推行。首先, 在预算编制方面, 编制依据不是部门的战略目标和项目资金运行的绩效, 而更多的是依据政策法规、会议决定和党政领导的批示, 预算编制的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其次, 在预算执行方面, 虽然初步建立起与部门预算相配套的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体系, 初步控制了预算支出行为, 但是这些改革也是刚起步, 问题颇多。第三, 在预算监督方面, 监督体系不健全, 预算支出缺乏追踪问效。人大等法律监督流于形式、审计等行政监督作用有限、公众等社会监督乏力, 存在重分配、轻管理, 重使用、轻监督, 重投入、轻绩效的现象。

(2) 财政的基础管理水平较低。西方国家在实践了以严格控制预算投入的分配和使用为特征的传统预算模式100多年后才引入绩效管理方法, 这是因为在政府财政管理水平较弱的时候推行绩效预算, 不但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甚至会造成负面激励。目前, 我国缺乏必要的预算信息和分析能力, 财经纪律松弛, 缺乏一个支持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的预算环境, 这些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推行。

(3) 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不健全。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 主要是部门规章或各地的一些地方政府管理条例, 在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监督主体、组织实施程序、财政资金使用的责任追究、跟踪问效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和西方国家全国性、细化性的法律体系相差甚远, 使得我国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无法可依、推行不利。目前,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多是放在对专项资金的事后评价方面, 缺乏事前预警。

3. 技术制约

(1) 绩效标准难以制定。政府追求的公共目标是多元的, 包括经济、政治、安全、自由、环境等多个方面, 并且这些目标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多数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难以量化, 各级、各公共部门与预算相关的收支数据信息分割、匮乏和扭曲, 导致公共部门及公共支出绩效指标和标准很难设定, 为编制和实施绩效预算造成很大的困难。

(2) 数据搜集困难。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就是拥有大量真实、可靠、详细的数据和资料, 包括部门财务资料、职能职责等目标资料、被监督单位完成目标的各种方法及目标完成程度的有关数据等。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搜集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有力途径, 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素质, 目前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理论基础薄弱, 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念较为陌生。

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路径选择

一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受到国家经济、人文、制度等综合环境的影响。基于我国的国情, 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循序渐进, 逐步完成。

1. 短期任务。

在一两年时间内, 政府应强化绩效管理制度与机构的建设, 做好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1)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中央政府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专门立法, 各地方政府也可以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绩效评价与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相应的工作规则、工作程序、权利义务等。

(2) 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可以考虑将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绩效评价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由专门分管领导负责本地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

(3) 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奖罚措施, 在政府部门内部形成追求绩效的意识。包括明确绩效目标、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追求社会公众满意度、树立市场化观念、增加法律意识等内容。

2. 中期任务。

在三五年的时间内,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层面的建设, 完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

(1) 扎实做好科学指标体系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资金效率和效能的评价。所以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 (1) 定量指标, 即可以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的指标。根据财政活动的特点, 定量指标既包括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又包括反映财政支出结构及其是否合理的指标。 (2) 定性指标, 即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 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它是对定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具体包括效益性指标、创新性指标、合规性指标、人员素质指标、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指标。

(2) 配合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进, 扩大财政资金监督的主体。首先, 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唤起全民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关注, 政府部门应接受社会力量的监督与督促。其次, 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可以在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管委员会。第三, 建立以人大、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评价为主的, 并各有分工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第四, 对一些部门按照项目、部门预算支出等内容排序, 并对相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问效”制。

3. 长期任务。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后, 财政支出绩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相关的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 绩效评价与预算密切结合, 此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详细、多层次的法律体系, 并且引入中介组织, 开展绩效评价活动, 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最终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念。

三、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及其实施意义

1.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是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 将考评结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 使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 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为了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理念纳入预算管理, 通过绩效管理对政府行为进行内控, 从而保障政府目标的实现, 促进政府转变职能, 提高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能力。

绩效管理在企业中早已普遍推行, 在政府部门尚不多见。与企业的绩效管理不同,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有形的、现实的投入与产出, 还要计算分析间接的、无形的、预期的投入和产出。除了有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还存在大量无法用货币度量的社会效益。其目标是追求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2.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实施意义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高效, 是提高财政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 同时有助于各级政府强化“花钱”的责任意识, 促进形成追踪问效的管理理念, 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财政管理。财政管理包括财政收入管理和财政支出管理。没有健全的财政收入管理机制, 财政资金运行就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没有健全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 就难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难以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因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财政收支规模不同, 一定时期内国家财政管理面临的工作重点也不同。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决定了财政管理的重点应实现从收入管理向支出管理转移, 注重追踪问效,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既包括事后的绩效考核, 也包括事前的绩效预测。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财政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徐一斐.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面临的困难和对策.2007年

[3]霍素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财政监督, 2007, (10) :25-27

财政转移支出 篇5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文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我国目前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浅析我国财政科技支出 篇6

科技支出;财政

[中图分类号]F812.45; 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21-02

一、财政科技支出的原因

1.科技创新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

第一,是否会成功不确定,风险很大。第二,科技创新研发的产品最终是要进入市场的,这里就存在销售的不确定性,因为新产品无论是对原来产品进行替代,还是满足新的消费群体,都存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同问题,如果消费者不认同,那么该产品就没有市场,可能没法收回预期收益。第三,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具有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来说,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贷款风险很高,一旦创新失败,有贷款不能收回的风险,为了安全起见,银行一般不愿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企业来说,由于科技创新的风险可能使资金超出预算,企业对此难以承担,使科技创新资金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见,如果单靠市场,则难以迅速有效的筹集到大量的科技创新资金,这就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介入。

2.科学技术的成果具有外部效应。尤其是一些基础研究,研发产出的是一些知识性、原理性、基础性的东西,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外部性强。

二、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现状

1.全社会研究经费总量不断增长,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经费由1042.5亿元增长到4570亿元,占GDP的比重由0.83%增长到1.52%。

2.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长。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不断上涨,从2001年到2008年,财政科技投入由703.26亿元增长到2540亿元。

3.政府资金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来源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在科技活动经费的来源中,主要有三部分: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贷款。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的科技活动经费来源看,政府资金所占比重由25.34%下降到20.85%,而企业资金和银行贷款等非政府资金所占的比重由63.68%上升到73.26%。目前的经费筹集模式是“企业主导型”。

4.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中,中央政府占主导地位

我国中央政府的科技投入占全国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2007年该比重有所下降,首次进入50%以内。

5.从研发经费的支出结构看,我国的基础研究研发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一直徘徊在5%左右,而发达国家是10%。

三、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问题分析

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有所上升,总体水平仍比较低

从国际范围来看,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的能力的;在1%—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比较强[1]。我国的科技研发经费占GDP得比例在1%—2%之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

2.财政科技支出各地不均衡

200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东部地区40522180万元,中部地区10249424万元,西部地区7248845万元。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3.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从上面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左右,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活动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新发明创造的先导,它的投入不足,会制约我国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4.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存在使用分散、短缺与浪费并存、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资金使用分散,条块分割,重点支持力度不足;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财政科技经费短缺与浪费并存,各研究单位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导致设备、人力等重复投入。

四、政策建议

1.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投入仍然是我国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其总量和结构状况对我国科技进步有着重大影。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活动,中央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从而促进落后地区科技进步,进而推动其经济发展,形成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加大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

3.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2]。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避免财政资金的重复浪费。

4.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透明度,将财政的有限资金投入到科技前沿领域以及有助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

5.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补贴,不仅包括资金补贴还有实物补贴,如住房等;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为科研人员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设立奖金等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提供各种社会成员参与科技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6.在税收方面给予照顾,对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科技企业,降低所得税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等。完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体现对个人取得技术创新相关收入的照顾。同时,要加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将政府采购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框架的建立[3]。

7.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公共支出分析教程,2010.

[2]李燕.公共支出分析教程,2010.

[3]伍文中.财政科技投入及其构成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政与金融,2010.

作者简介: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研究 篇7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一) 教育支出规模

近年来, 在我国教育受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 我国教育支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从绝对量来看, 我国财政对于教育投入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 如表1所示, 1991年到201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基本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3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是1991年的近40倍。

从增长速度来看, 1997年和2007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均超过30%, 分别代表2000年前后的两个峰值;从2007年以后,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增长速度经历了小幅波动, 近两年处于下降区间, 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仍然处于上升阶段。

从相对水平来看, 1991年到201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首次突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4%的目标计划, 2013年延续增长态势。1991年到2013年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15%小幅浮动。

(二) 教育支出结构

1. 教育支出的分配结构。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是不同的。表2中列出了2005年到2013年我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从绝对量来看, 2006年到2008年, 我国普通初中、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大幅增长, 增长率维持在40%以上的水平;2009年、2010年增长率有所回落, 2011年增长率又有大幅提高, 此后处于逐渐回落状态;普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在2011年、2012年有大幅增长, 其余年份增长率最高为2008年的36.93%;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在2006年到2010年增长幅度有限, 2007年增长率仅为3.32%, 但2011年增长率大幅上涨到70.98%, 而之后急转直下, 2013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相对量来看, 2005年, 我国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普通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比例是13.4:2.2:1.4:1, 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普通小学的13.4倍;2011年, 该比例为5.46:1.23:1.49:1, 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普通小学的5.46倍;2013年, 该比例为3.82:1.33:1.44:1, 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普通小学的3.82倍。可见, 我国对普通高校的相对投入总体呈现递减趋势, 递减幅度较大;我国对普通初中和普通小学的相对投入增加速度较快, 体现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政策方向是向普通中小学倾斜。

二、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

(一) 教育支出规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每年出版的统计数据, 世界各国教育投资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越是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其教育投入比例越大。1975年以来美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以上, 日本为6%以上, 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如法国、加拿大等国也都在6%以上, 韩国近10年来也达到了7%左右。2005年, 财政性拨款占GDP比重超过4.5%的有:美国 (4.8) 、加拿大 (4.7) 、墨西哥 (5.3) 、英国 (5.0) 、荷兰 (4.6) 、丹麦 (6.8) 、法国 (5.6) 、波兰 (5.4) 、新西兰 (5.2) 。相对于国际水平而言,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才刚超过4%, 这反映出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从绝对量上来看,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 美国为2684美元, 是中国的63.9倍。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我们以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人均GDP的比例来衡量相对水平, 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 发达国家中美国为6.10%, 日本为4.28%, 韩国为3.01%, 其中美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人均GDP收入的比例是中国的7.43倍。金砖四国中, 俄罗斯为1.87%, 巴西为2.29%, 其中巴西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人均GDP收入的比例是中国的2.79倍。可见, 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即使与同为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相比, 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 教育经费结构

世界大多数国家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是一种“宝塔型”, 即基础教育的投入最多, 越往上级到高等教育的投入越少。美国2000年教育经费投入占其GDP的比重为6.6%, 其中小学及中学教育经费投入占3.9%, 高等教育投入占2.7%。而我国近些年来虽然财政政策向基础教育倾斜, 但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远高于小学及中学教育投入, 形成经费错置的“倒宝塔型”。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问题分析

1.政府职能缺位。公共教育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相比而言, 初中级教育的外部性明显要高于高等教育。初中级教育会普遍提高人们的基础文化水平, 降低文盲率, 显著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初中级教育的外部性显现为对整个社会的作用;高等教育更多是增强高校学生未来的收益水平。针对公共教育的特点, 我国对初级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由地方财政来支持;对高等教育适当加大了家庭承担的费用, 并主要由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对于初中级教育进行投入, 而初中级教育的外部性作用于整个社会, 这就使得政府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 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缺乏主动性, 造成了政府职能缺位问题。

2.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分税制改革以来, 地方财政收入与中央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差距, 而地方财政的支出数额却比中央财政要大的多, 据测算, 地方财政收入与中央财政收入比例大约为46:54, 地方支出与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为85:15, 这就导致了地方财政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对等。针对这种情况, 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进行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 据统计, 2012年地方财力的45%来自中央。但这种返还是通过省级政府拨给县级, 事实上, 能够到达县级的比例已经很少, 而到达村镇级的比例会更少。因此, 县级及以下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难以履行发展教育的责任, 导致对初中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加剧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失衡。

3.政绩考核以经济建设为重。长期以来, 我国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主要是经济建设指标, 对于教育的质量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将有限的财政资源进行分配时, 会选择更能体现政绩的经济建设项目, 将绝大部分财政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等建设中, 甚至于不惜挪用教育资金。由此, 削弱了教育的受重视程度, 使得教育实际投资不足。

四、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几点建议

(一) 确保和增强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 确保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投资的规模, 不断提高相对比重。进行预算安排时, 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增长应快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 建立起政府教育投资随着经济实力、政府财力增长而增加的稳定增长机制。

(二) 调整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

进一步调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比例, 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支出比重, 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教育经费总体向基础教育倾斜的前提下, 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院校给予特殊支持。

(三) 完善现有财政教育支出体系

完善省级及以下政府财政收支制度及转移支付体系, 依照各级教育的外部性范围规划教育投资主体, 完善现有财政教育支出体系, 强化财政教育支出的政府职能;将教育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教育的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严格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制度, 加强对教育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 增加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性。

参考文献

[1]马国贤, 马志远.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3) .

[2]袁锐.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2)

浅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篇8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指为了保障国家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和财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使用效率、影响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活动的总称。财政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强化政府的运行效率, 提升国家的财政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起步比较晚, 进展比较缓慢,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还处于转轨时期, 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 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明确, 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还主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财政支出中存在的“缺位”和“越位”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经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也阻碍了我国财政支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全国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律法规, 虽然财政部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但是仍然难以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全面科学的支持。

(二) 缺乏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起步较晚, 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方法、要求存在一定差别, 并且评价的对象、内容, 指标的设置, 绩效评价工作的步骤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开展。 (1) 从绩效评价工作的主体来看, 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评价工作都由各个管理部门独自开展, 采用的指标、方法和手段差别比较大; (2) 从绩效评价的内容和对象来看, 评价的对象主要面向的是项目本身, 局限性比较大, 对项目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分析很少涉及, 对经常性支出绩效和部门绩效的评价更是比较少; (3) 由于财政支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范围很广, 导致绩效评价的手段很难统一。

(三) 缺乏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导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没有量化的依据, 绩效评价的效率性、有效性、公平性和经济性难以有效反应。 (1) 我国的绩效评价指标缺乏综合性。根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由涉及各个方面的指标综合在一起的, 然而我国目前的绩效指标多是投入类指标, 其他方面的指标比较缺乏。 (2) 我国绩效评价指标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构不合理。在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比较成熟的OECD国家中, 绩效指标体系主要由定量指标构成, 而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的比例太少, 很多评价工作都是通过定性指标来反映的。这种指标结构使得绩效评价工作很容易被认为操控, 难以对评价目标的绩效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反应。 (3) 我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性指标过多, 产出和成果指标比较少, 对于支出效率的评价比较缺乏。

(四) 没有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运用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 也是保证绩效评价工作能够良好开展的重要运行机制。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绩效信息, 更是要将绩效评价的信息进行合理运用, 从而提高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 我国的绩效评价的结果存在着应用难的状况。许多绩效评价在进行之后, 其相关的评价结果, 例如事业单位对于公共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效率的评价等, 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和应用, 造成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三、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建议

(一) 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

制定环境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最重要的保障, 我国一定要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 将绩效评价由技术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 促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 要制定一系列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制度, 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立法, 从而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利用法律这一坚强后盾清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障碍, 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保障; (2) 要严格执行绩效评价的奖惩制度, 为绩效评价工作的长期开展提供保障; (3) 要建立财政绩效结果的应用和反馈制度, 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将绩效结果的应用确定下来, 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以后年度的预算安排, 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结合在一起。

(二) 制定科学的绩效计划, 使绩效评价有据可依

科学的绩效计划是开展绩效评价的方向, 只有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 绩效评价才能够顺利的得以开展。制定绩效计划最根本的依据是财政支出的使用目标, 财政支出单位应该将预算资金的使用目标纳入到绩效计划中来。通过将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的目的量化和细化, 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目标中去, 绩效评价部门可以根据各个部门和员工所要完成的任务, 经过评估和分析形成大致的期望。各部门和员工再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环境, 对于这些预定计划和目标提出自己的建议, 再将其反馈给绩效评价部门, 经过沟通和协调, 制定出最终的绩效计划。

(三) 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 财政部门要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结合具体支出单位自身的特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在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上, 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 还要兼顾社会效益;不仅要考虑相关部门的利益, 还要兼顾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不仅要能够评价短期利益, 还要对长远利益做出评估。另外, 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还要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以苏州市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践为例:苏州市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分为定量和定性两大类, 定量指标又分为通用指标和个性指标两部分。定性指标主要是指无法通过数量的形式进行评价, 而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来反映结果的指标。苏州市通过多种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 从全方位的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评价, 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 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政专项资金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且这部分资金使用的监管更容易出问题, 所以一定要重点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制定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另外是选择绩效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目前财政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用途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 应该根据专项资金用途、性质、方向的不同来确定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方法。对效益可以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支出项目, 应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来进行绩效评价;对于成本易于衡量而效益难以衡量的支出项目, 应该采用“最低费用法”来进行支出评价;对一般专项资金, 可以采用“比率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增减水平和支出结构进行全面的评价, 从而考察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可以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优化资金的支出结构, 强化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另外, 财政部门还应该通过绩效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各个单位节约预算资金的积极性, 并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奖惩, 将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金审批的依据。

(五)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

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定期对于预算资金绩效评价的数据以及信息等进行采集, 分类, 及时的发现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并且, 要将绩效评价的各项结果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为以后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另外, 要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和应用。要强化绩效评价的内容, 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到下一年度的绩效管理工作中去。

四、结语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 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重视, 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环境、制定科学的绩效计划、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等工作, 提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摘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保证财政资金合理利用, 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文章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对于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探析。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探讨 篇9

1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

从世界各国政府的支出情况看,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本上都控制在10%以内,而我国行政支出所占比重2006年达到了18.7%,并且增长过快,1978-2006年增长了143倍(同期的财政总支出只增长了36倍),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项目。在财政资金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不断膨胀、增长速度过快,必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公共支出难以保证,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使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当前突出的问题在于,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财政养人过多,行政管理费呈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1]。

1.2 社会文教支出增长缓慢

虽然社会文教支出一直也是我国政府支出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并在2006年成为支出最多的一大项目,但多年来这项支出所占比重却增长缓慢,尤其是与行政管理支出相比,它的增长速度更是明显落后。社会文教支出中尤为重要的是科教事业投入远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就教育经费而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重多年来一直较低,2002-2005年不增反降,分别为3.41%、2.84%、2.79%、2.16%,2006年有所增加,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仅为2.27%。不但未达到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4%的目标,而且与目前世界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7%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教育经费投向很不合理,财政经费过多向高等教育领域倾斜,弱化了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2]。

1.3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越位”与“缺位”问题同时并存

我国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较高,虽然在2006年降为第二大支出项目,但仍维持在26.6%的高位,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平均水平仅为10%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时期,加之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与解决重大经济建设问题关联度较大,生产建设型财政的痕迹还很明显。另一方面,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对竞争经营性领域的越位也是导致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的重要原因。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可分为两类:一类投向以盈利为目的或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这一部分经济建设支出因为国企在竞争领域的错位而效益低下,对经济增长贡献甚低;另一类主要投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是有自然垄断性的准公共产品的部门或企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农业援助、能源物资储备及高科技企业等。由于经济建设费对第一类竞争性领域的过多介入,挤占了稀缺的社会资源,侵蚀了政府财力,使得政府对第二类领域投入不足,呈现政府缺位。当前第二类领域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1.4 农业支出增长缓慢

虽然我国把农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但与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从财政支农所占的比重来看,整体上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虽然逐年增长,但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项目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相对缩减了。2006年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为3 172.97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7.85%,比1978年的13.43%低5.58个百分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是低水平的。

1.5 国防费比重偏低,影响国防现代化进程

我国国防费总额与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大国相比,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都明显偏低,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数来看,2005年我国国防费2 475亿元,相当于美国的6.19%、英国的52.95%、法国的71.45%、日本的67.52%。从相对数来看,中国国防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14.96%降至2006年的1.87%。而美国这一比重约占20%,法国占11%,德国占9%。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均国防费还不到美国的二百分之一。国防支出比重偏低,国防经费不足,不仅会影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4]。

2 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2.1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首先,深化行政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压缩行政经费。要进一步精简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要继续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其次,加强行政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效率。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格局,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的工作力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组合采购方式;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保证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它收入主要用于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和促进事业的发展,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2.2 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首先,根据我国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要保障科教投入的增长高于正常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认真贯彻《教育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把支持科教作为重点。要提高科教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调整科教支出的投向,在目前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应首先重点保障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基础科学领域的财政投入。其次,在文化、医疗、卫生领域,对公益型事业,如文物、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全民健身运动、传染病的防疫与防治等,财政支出应予以保障。而其他营利性事业如文化团体演出、职业化体育运动、新闻媒体服务、一般医疗服务等,力争商业经营,市场化运作,其中具有较强外部效应的,财政可以适当补助。再次,社会保障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针对当前的问题,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另外,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优先安排财政对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长江和黄河流域治理等项目投资的支出需要,尽快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财政的经济建设功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原则,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进一步由政府转向企业,财政要退出竞争性、生产性的经营领域,只进行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公益性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改变与民争利的局面,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具体说,应增加道路、桥梁、水利、电力及城市公共工程设施和科学文教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对农业和扶贫支出力度,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防沙固沙、退耕还林(草)工程,搞好防灾体系建设等。同时,财政要逐步从竞争性的经营领域退出,减少财政对企业生产性投资和流动资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各部门事业费等都应相应减少直至取消,这类资金融通可以通过商业性运作来解决[5]。

2.4 加大财政支农支出

增加对农村农民的定向转移支付,增设针对农村农民的财政补贴,增加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扩大各种针对农村居民的公益事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乡镇企业和小型加工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财政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6]。

2.5 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现代化国防建设

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深刻认识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

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财政对国防的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特别是在我国国防费占GDP比重2006年仅为1.87%、低于世界各国平均3%水平的情况下,尤其要增加国防费用,以适应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的需要。

摘要:我国财政支出总体趋势与经济发展进程是基本同步的,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足、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国防费比重偏低等。因此应当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财政支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文中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9月版计算,下同。

[1]马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及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6(7):61-68.

[2]雷艳红.避免“公共财政”神化运动[J].人民论坛,2007(3):52-53.

[3]王广深,王金秀.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推进以工哺农目标的实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93-97.

[4]黄山,艾志鹏.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68-69.

[5]金人庆.2007年财政工作的八大重点[J].中国经济周刊,2007(1):1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篇10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评价指标,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加强财政资金规范管理的需要,是加强公众监督、廉洁从政的需要,是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包括财政支出评价数据、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实施过程等内容,是个系统工程。其中财政支出评价指标是以财政统计报表为依据,运用数学分析手段,对政府的财政支出状况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地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为改进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和优化决策提供重要信息的一系列指标。财政支出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全面性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效性的核心内容。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现状

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湖北、湖南等地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试点,2002年在中央级教科文部门进行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并逐步推广到行政、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领域。目前一些地方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按照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建立了财政支出对教育、农业、卫生等部门的分类支出评价指标体系。如对高等教育支出,分设教育支出增长率(%),教育人员支出占教育支出比重(%),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等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也逐步应用于各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对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加强财政收支预测、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面临的问题

财政支出内容的复杂性、支出对象的层次性、支出效益的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可扩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面临一些问题:

1. 评价指标的体系性不强

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财政支出对教育、农业、卫生等部门的分类支出评价指标体系,但总体上指标体系设置不全面,如在对教育支出的绩效评价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的主要目标是不一样的,评价指标的设置需要分类进行。如对科技项目评价,面向基础性科学研究和面向应用型技术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不一样的,评价指标的设置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目前按教育、农业、卫生等部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适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要,需要继续细化。

2. 评价指标的称谓需要规范

目前评价指标的称谓比较多,如有的称为“评估要点”、“评估要素”,有的称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有的称为“基本指标”、“专用指标”等。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中央、省、市、县、乡多级财政支出单位,涉及各行各业的很多支出项目,因此需要规范评价指标的称谓,促进绩效评价科研成果的交流分享,促进绩效评价实践经验的推广应用。

3. 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需要加强

目前一些评价指标在设置的过程中,缺少对被评估者、社会公众意见的综合和借鉴,指标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评价指标需要不断完善,有的评价指标需要新增,部分原来设置的评价指标需要修改。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科学性的关键和核心。

4. 评价指标的可测性问题

评价指标较少,评价过程会比较容易,但存在综合性太强的问题,容易导致绩效评价的结果缺乏真实性,影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评价指标越多,评价结果反映得越全面。但评价指标较多,评价数据获取难度会加大,评价指标的可测性降低。因此把握评价指标的合理层级和数量设置,对于增强评价指标的可测性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策略

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对于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重要作用。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主要策略有:

1. 完善评价指标的体系性

为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总体分类相适应,根据财政支出的性质、范围、功能,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主体和客体,将评价指标分为4个层次的指标: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基层预算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和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在各自分层的基础上,结合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和对象分类的多样性,可以在每一层次的指标体系中设定二级分类评价指标,如按资金的使用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教育支出、科学事业支出、文化事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农口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在二级分类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划分为通用指标、专用指标和补充指标3类:通用指标反映同一财政支出层面上,不同类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共用指标;专用指标反映评价不同类别财政支出特有的效果、效率及有效性的个性指标;补充指标是根据财政支出评价工作对象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设置的可选性评价指标。

2. 规范评价指标的称谓

目前评价指标体系的称谓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评价主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时,对指标的称谓不一样。如绩效评价中应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主要原理是先计算出各DMU的相对效率,并使用包络(envelope)观念将所有DMU的投入及产出项投射到超平面(hyper-plane)的空间中,以寻找出最高产出或最低投入的边界。DEA法需要确定被评价对象的相关投入项和产出项。一般把具体评价时应用的指标称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

如绩效评价中应用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主要原理是把问题层次化,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结合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权值,最后确定被评价对象的相对优劣次序。AHP法把具体评价时应用的指标称为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措施层。具体如图1所示。

在规范评价指标称谓的过程中,要以基本指标、专用指标的分类为基础和核心,各个评价方法中的称谓只能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具体应用时的表现形式,促使评价指标的规范应用。

3. 加强评价指标设置的科学性

在设置和完善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库,对进入指标库的评价指标,在广泛征求被评价单位、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数据进行考核比对,如通过“同一地域”、“不同地域”、“同类项目”、“不同类项目”等进行分析比对,确定比较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如对于一级政府财政的整体绩效评价,“转移支付收入占预算内一般财政支出的比例”和“转移支付占预算内一般财政收入的比例”均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但由于部分省和直辖市的转移支付收入要大于预算内一般财政收入,所以“转移支付占预算内一般财政收入的比例”这个指标对实际计算结果会有较大影响,所以选用“转移支付收入占预算内一般财政支出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了地方财政的自给率,该指标越大,说明地方越依赖于上级的转移支付,其财政自给率越小;该指标越小,说明其财政自给率越高。

4. 保证评价指标的可测性

在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从评价数据的获取、评价数据的客观性等角度分析评估评价指标的可测性,尽量选用评价数据易于获取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指标的可测性。

目前我国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地财政部门均建立了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行政办公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积累了多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数据,在确定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与财政信息化建设密切结合,提高绩效评价的易实施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3]28号)[Z].2003.

上一篇:保险商业化下一篇:角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