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政策

2024-05-09

财政支出政策(精选十篇)

财政支出政策 篇1

(一) 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

2000年以来, 政府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 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努力增加教育投入, 使我国的教育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

如表1所示, 自2000年以来, 随着我国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和教育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其增长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这六年来, 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75%, 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7.10%,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4.56%, 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最快, 其平均增长速度为17.11%;就总额来讲, 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00年的2562.6055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1.07593亿元, 预算内教育经费也从2000年的2085.679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4665.6939亿元, 分别增长了约1倍。

注:数据来源于2001~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二) 教育财政资金的分配规模。

1.财政资金的教育类型分配。

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面责任, 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职业教育方面, “十一五”时期, 中央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高等教育方面, “十一五”时期, 在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基础上, 投入25亿元, 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这些措施都是教育支出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注:数据来源于2001~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

如表2所示, 财政对各个层次教育的支持力度虽不一致, 但总体上看规模都是在不断增长的: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从2000年的1308.5667亿元到2005年的2755.41864亿元, 增长了一倍多, 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21%;对高级中学的财政支出在2005年约为2000年的5倍多, 其年平均增长速度更是高达40.71%;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5年来也增长了1倍, 年均增长速度也保持在15.646%;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虽小、年均增长速度也很缓慢, 但是其总体规模还是不断扩大的。

2.教育财政资金地区分配。

西部大开发提出后, 我国重视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并加大了对中西部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如表3所示,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在2005年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1倍, 其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11%、13.4%和14.63%。

注:数据来源于2001~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 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 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的11个省级行政区, 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注:数据来源于2001~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3.教育财政资金的城乡分配。

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出主要是对义务教育中的农村普通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支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同时加快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步伐;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该项政策惠及了一亿五千万的农村学生;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这些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如表4所示,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2000年的733.439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654.46891亿元, 增长了一倍多;占义务教育的平均比例为57.77%;年平均增长率为16.24%, 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大力支持。

二、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财政支出总量不足。

1.教育财政支出的总额偏低。

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 是国际公认评价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 它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费用和预算内教育费用支出总额偏低, 从2000到2005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平均为3764.76289亿元, 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58%上升到2005年的2.81%, 增长了还不到0.5个百分点, 六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比重仅为2.7845%, 而且每年增减变动不大, 从图1中也难以看出这个比重将会有上升的趋势。从国际比较来看,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现状与国际比较有着较大差别。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就越大。根据2005年《国际统计年鉴》, 由2001年数据得出,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4.4%, 高收入国家为5.5%, 中等收入国家为4.3%, 低收入国家为3.2%, 而我国在2001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2.79%, 不仅远低于高、中等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且也低于我国确定的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GDP) 的4%这个目标。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下降。如图1所示, 2000~2005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2000年的16.13%, 到2005年却只有15.21%, 六年下降了0.92个百分点, 六年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为15.77%。三是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不稳定。2000~2005年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出现增长的波动, 如图2所示, 增长率从2000年的14.87%到2001年的20.81%再到2005年的15.84%, 虽然2004和2005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额增加较快、六年的平均增长率有17.11%, 但总体看增长速度波动中有下降的趋势。

2.教育财政支出总量不足, 不能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投入的不足会导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增长不能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近年来, 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各级普通学校毕业生升学率不断上升。这一时期是我国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的重要时期, 各级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2000~2005年我国小学升学率从94.9%上升到98.4%, 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而将要接近100%;初中毕业生学率从51.2%上升到69.7%, 上升了18.5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也从73.2%上升到了82.5% (2005年为76.3%, 有些回落) , 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进入了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但是, 2000~2005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当年的GDP比重基本维持在平均水平2.78%左右, 2000年为2.58%, 2002年为2.90%, 上升了0.32个百分点, 但到2005年的2.81%, 又下降了0.09个百分点;同时,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出现逐年下降趋势, 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注:数据来源于2001~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二) 教育财政结构失衡。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性, 教育财政在教育层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分布得不均匀, 个人获得教育的机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 使教育财政不能发挥其效率性, 极大地影响我国全民教育的发展。

1.各级教育财政失衡。

一是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不足。如图3所示, 2000~2005年我国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平均比重为52.24%, 且每年的比重均在50%以上,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下降, 六年的平均比重仅为7.24%, 而且比重从2000年的9.38%降到2005年5.95%, 下降了3.43个百分点。由表2也可以看出, 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是最缓慢的, 平均仅为4.751%。说明财政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小, 这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换代, 更不利于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工人素质、技能的提高, 使我国在新知识时代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 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 导致很多员工知识技能更新换代缓慢, 无法满足新产品、新工艺的要求而成为下岗人员,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难和“民工荒”, 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二是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投入不合理。根据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 在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中, 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重维持在50%~60%之间, 而对于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却负担了70%以上经费。

2.教育财政地区失衡。

一是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地区不均衡, 对中、西部教育财政投入偏少。就各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总额而言, 2000~2005年东部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平均额分别是中部平均额的2.22倍和西部平均额的2.30倍, 东部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就各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整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而言, 2000~2005年东、中、西部平均比重分别为52.95%、23.93%和23.12%, 东部地区的教育财政性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图4所示, 2000~2005年, 东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有上升的趋势, 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二是地区内部各省份间也存在着不平衡:东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 2000~2005年广东省的平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是344.7亿元, 而海南省只有21.41亿元, 二者相差16倍;中部地区的江西2000~2005年的平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仅为72.14亿元, 而河南省为167.93亿元, 是江西省的2.3倍;西部地区的西藏自治区2000~2005年的平均财政性教育经费仅为16.59亿元, 而四川省是其10倍。虽然每个省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小受该地区的学龄人口数、经济发展水平及学校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差距过大会影响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3.教育财政城乡失衡。

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差距: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占全国中小学学生总人数的80%以上, 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2000~2005年平均仅为30.19%。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1年城市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是农村的1.86倍,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湖北省相差10倍;而初中生均教育经费, 城市是农村的1.92倍, 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贵州相差7倍。农村预算内公用经费最低者, 小学仅有5元, 初中仅有14元。农村普通中小学基建支出生均只有1.32元, 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办学的基本条件。

三、政策建议

(一) 加大教育投入。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确定了到2000年要实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总值的4%的目标, 但是2000年这个比重仅为2.58%。到2006年, 温家宝总理在主持教育工作会议时, 又强调了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千方百计地增加教育投入, 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GDP) 的4%这个目标。为适应我国公共教育快速发展要求, 实现这个目标刻不容缓。

1.提高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

一是提高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根据不同的标准, 设计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支出的递增比例, 如中央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可以按照1%的比例逐年增加;省级政府及省级以下政府可以按照2%的比例逐年增加。二是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教育发展速度等因素,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可以按照某个适当的比例 (如0.25%) 每年递增, 这样可以保证我国在2010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4%的目标。

2.加快教育投资法规的制定, 形成机制。

我国目前在教育投入上缺乏立法, 各级政府对教育支出的责任和标准不明确,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抑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教育投入法及其运行机制的构建, 将整个教育事业纳入其中, 明确各级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投入责任和标准, 并切实保证教育投入机制的有效运行, 实现教育投入的法制化。

3.促进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

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只靠政府投入, 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所以在加大财政教育性投入的同时, 要通过发行教育彩票、发行教育公债等渠道, 从社会和民间吸引投资来增加教育投入, 这也适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 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财政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对农村和城市贫困学生实行免费职业教育,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 使员工能紧跟时代步伐, 及时吸取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强化企业员工岗前、岗中和岗后的培训, 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换代,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同时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正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上, 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政府已于2007年中央的财政对关于职业教育、普通高校职业教育, 出台了两个措施:从2007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2006年的18亿增加到95个亿;从2008年起, 国家将拿出150多个亿来对热心中职学习的农村学生给予学习费用补助每生基本上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财政的1, 500元学习费用补助;从2009年起国家将拿出300个亿来补助热心中职教育的农村学生, 基本上对农村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实行学杂费全免。

(三) 加大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

1.政府当前对义务教育已采取或将采取的财政政策。

一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已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2006年9月1日,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 规定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 实行国务院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二是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我国全面推开, 惠及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2008年财政部将继续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保障优先发展教育, 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 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 由地方财政负担免费提供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三是中央将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2008、2009两年落实到位, 中央与地方的经费分担比例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2.相关建议。

一是进行义务教育经费立法。通过立法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避免相互推诿而导致义务教育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二是进行义务教育多元化融资。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 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 建议中央和较高层次政府在确立新机制后, 可以考虑发行义务教育公债和义务教育彩票。对农村义务教育来讲, 通过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公债和彩票还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来化解“普九”时的债务。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基金。建议设立“农村义务教育基金”, 建立一个各级政府共享的、具有较高透明度的、能够以较低成本进行督察并能保障资金安全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信息系统;通过委托金库管理和出具报表将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纳入这一信息共享体系, 从而避免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教育经费挪用和挥霍。

(四)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

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必须加大对中西部教育财政的投入。一是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教育投入, 承担起中西部地区实行免费教育所需资金, 并提高公用经费保障资金和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标准, 并对高寒地区给予特殊照顾;中央财政应把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教职工工资承担起来, 建立统一工资制, 由中央财政通过银行、信用社或邮局直接发到教职工手上, 再由省级财政负责工资外的补贴。2008年为进一步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50%的奖励性补助, 省级财政统筹落实地方应承担的资金;东部地区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 中央财政给予适当奖励。二是中央财政应加大对中西部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 尽快解决中西部高校教学资源严重短缺问题, 确保教学质量提高。三是建立教育扶贫工程。对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设立政府扶贫、基金扶贫和国际组织扶贫等项目, 通过政府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扶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是加大对中西部少数民族教育支出。中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 关注他们的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中央财政设立民族教育专款, 对少数民族地区办学中的特殊困难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分配其他各项教育专款时都给予民族地区特殊的倾斜。

摘要: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有较大的发展, 但是,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着教育财政支出总量不足、教育财政地区结构和教育类型结构及城乡结构的失衡的问题。应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及财政支出的比重;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及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教育财政,结构失衡,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广深, 王金秀.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及政策调整[J].改革与战略, 2008, 1

[2].蒙丽清.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构建以公平为目标的教育政策[J].大众科技, 2008, 1

[3].曹婷, 李鸿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研究[J].教育体制与政策, 2007, 4

[4].齐琳娜.缩小我国教育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财政支出政策 篇2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财政支出;转移支付

引言

财政作为政府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积极履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责任。首先,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与工资分配、价格分配有着密切联系,发挥财政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分配的作用,是财政本质所决定的。其次,收入分配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财政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来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最后,公平原则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原则,政府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对象及结构,均衡地照顾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在调节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上,财政主要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支出在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分配上的政策选择。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反映的差距。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是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是高于城镇居民,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仍有所差距。

(二)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三)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②

(四)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间的竞争加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渐渐拉大,尤其是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职工工资较高。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林、牧、渔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高效益的行业有能力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特殊津贴等福利,并且其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更高,这更加拉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缺失

(一)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有限,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卫生事业支出亟待加强,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从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32.2%,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47.4%,2009年二者分别为27.2%、34.6%。与之相比,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比较高,1978年这一比值为20.4%,2009年为38.2%。④如果居民个人承担越来越高的卫生费用,很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剧居民收入差异的局面。

(二)城乡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步伐。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不足,质量低下,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卫生条件较差,校园环境设施不配套等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增收的步伐。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目前私人投资还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而政府资金有限,投入难以持续,所以导致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总体发展落后。一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二是部分地区的农村道路还不够通畅。三是农村新能源使用与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科学,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有条件拨款加剧了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异。中国在中央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方面,有条件的拨款往往多于无条件的拨款,往往要求地方政府拿出配套资金。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充裕,就容易得到中央政府的拨款,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难以拿出配套资金,就难以得到中央政府的拨款。这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进一步拉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三、促进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

(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在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和扩大主导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财政补贴形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2.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首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其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工资待遇。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通过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

1.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保证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增长机制,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进一步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应对风险能力。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的弊端。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济和救助体系。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补充保险和倡导商业保险。

3.运用财政政策,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政策,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科学确定有条件转移支付中对配套资金的要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应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中央政府承担全国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具有跨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承担配套资金。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确定不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额。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为了鼓励地方推进工作,中央财政因地制宜给以不同的奖励与补助。

2.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首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尽量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转移支付形式整合到统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并科学确定标准财政支出与收入。其次,规范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减少立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专项转移支付能够体现民主、公开、透明、时效性的特点。最后,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不能体现均等化的目标,不能起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将其整合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促进中国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3.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向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对这些区域进行资金支持时,应着重关注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项目的补助,提高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财政支出政策 篇3

关键词 DEA 财政支出 相对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4-0075-05

一、引 言

论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政策优化建议 篇4

1 农业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以及特点

财政支出又被称为财政支农或者财政支农资金支出, 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手段进行资金投放的方式。 这种财政支出以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建设为中心。 具体是指由中央财政进行预算安排, 各级的行政局和部门单位结合中央的安排和地方的发展状况, 通过财政支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以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为发展目标, 在基本的农业基础设施之外, 扩大资金的投入, 从安全、社会保障、耕地补贴等其他途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1 农业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

三个构成要素: 一是财政支出的投资主体及资金管理者, 这里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及相关地方部门。 二是财政支出的受益主体, 这里主要是指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农民及组织, 其中包括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生产、销售等。 三是财政支出的手段和方式, 可以通过各大银行, 合作机构, 以及农村集体组织等市场经济的中间主体。

1.2 农业支出管理的特点

一是国家政策性, 国家财政担负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不管是从财政的收入支出还是管理, 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这种职能主体资格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国农业财政的来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 地方农业和集体为辅助, 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资金流动扩大农业财政支出的支持和影响。

二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金的流动是全方位的, 农业财政支出有直接的财政补贴也有通过银行、农村合作医疗等中间组织进行支持, 有所区别的是, 国家的财政支出往往是为了引导国计民生的发展道路, 具有公共性质, 而地方和农民的支出则具有很大的经济目的, 往往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2 我国农业支出管理的现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处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水利工程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大, 水利气象也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 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是受到自然灾害的重大影响。 农业农民农村的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 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产品产业结构。 而且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对于农产品的输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得到提高, 在这种国际形态下, 对于农村经济的投资迫在眉睫。 从农村自身来说, 农村耕地的使用率也大大下降, 一部分自建房占据了农村耕地, 还有其他的比如农民工进城导致了耕地闲置荒废。 所以农业财政支出不合理导致的是双面问题, 一是行政体系自身的不完善, 导致农业的经济结构滞后, 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都造成极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中不能获得更大的空间。 二是导致农民自身的意识薄弱, 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的发展, 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牺牲农村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前提下生产出不符合质量的农产品, 而且由于没有完善的农产品检查机制, 这些农产品流入市场之后, 给人民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3 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优化政策

3.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

根据农业财政支出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知道, 作为财政支出主体的政府及各级地方组织都有责任承担起扩大农业基础设施支出, 并且进行责任分摊, 做好水利工程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公众交易信息平台的建设, 在农民的生产过程中, 提高有利的生产条件, 降低自然环境对农业的损害,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从各个环节促进农产品产业链的形成,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 让他们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3.2 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扩大 “三项科技”费用的支出

传统的的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下,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要相对应的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 增加科技项目的投资, 实现科技农业,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要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农业,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真正走上科技兴农的道路, 建设完整的农产品生产、质量检查、销售体系,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吸引农民进行合作融资建设,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增加农民的收入。

3.3 减少农业行政费用的支出, 建设相关的行政监督机制

对于行政支出要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 定期公示支出的账目, 从财政体制外部, 通过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使社会公众有知情权和询问的权利, 有权利知道财政费用的支出项目。 同时也要做好体制内部的监督, 提高行政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要求, 实现公平有效的工作机制, 责任与风险都进行分摊, 合理协调行政内部的工作分工, 减少资金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 节约行政支出的费用, 达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4 建立完善的价格机制

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价格机制, 价格调整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 国家再进行宏观调控, 根据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农产品价格的调整, 保证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对于稀有农产品、种植难度较大的, 可以适当地给予政府补助,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5 调整和完善政府的税收及财政管理措施

要建立完善的中央地方机制, 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人财物的分配和管理, 构建农业财政支出主体的多元化体系。 中央政府主要是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通过建立完整的价格机制或者直接的政府补贴, 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业科技的发展投入, 大型水利工程设施的投资建设等。 地方政府则主要是提供地方公共产品, 比如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 以及农民耕地的补贴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供给, 通过稳定的支出结构, 优化资金的使用率, 减少层级之间的资金损耗, 达到实质性的辅助效果,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增加农民的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中央地方的有效分工可以促进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 并且互相监督, 以农民的利益保障为原则, 共同服务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

4 结语

本文对我国的农业财政支出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 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扩大“三项科技”费用的支出, 减少农业行政费用的支出, 建设相关的行政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价格机制, 调整和完善政府的税收财政管理等五条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政策优化问题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 需要政府和地方部门通过农业财政进行支持。首先分析了农业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以及特点, 然后对我国农业支出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优化政策。

关键词:责任分摊,三项费用,中间主体,公共产品,科技兴农

参考文献

[1]罗妙成.温晓英等财政支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分析和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学报, 2014 (08) :39-41.

[2]张大红.丁方芳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12-15.

[3]吴艳, 王林萍.涉农贷款、财政支农与区域农业发展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13 (04) :90-91.

[4]高云峰, 王子键.西部地区农业信贷投入的产出效应及其比较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9) :99-101

财政支出政策 篇5

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京财税[2006]2013号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税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企业所得税工资支出税

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京财税[2006]2013号

各区县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市国家税务局直属税

务分局、市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

现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企业所得税工资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26号)转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二00六年十月十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企业所得税工资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6]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企业所得税工资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调整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06年7月1日起,将企业工资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调整为人均每月1600元。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在上述扣除限额以内的部分,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超过上述扣除限额的部分,不得扣除。

对企业在2006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工资仍按政策调整前的扣除标准执行,超过规定扣除标准的部分,不得结转到今年后6个月扣除。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调增计税工资扣除限额的规定停止执行。

三、原按国家规定可按照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以下简称“两个低于”原则),执行工效挂钩办法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可继续适用工效挂钩办法。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核定额度内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和改组改制后的金融保险企业计税工资,可以比照工效挂钩办法,按照“两个低于”原则,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核定。

五、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工资性支出,都应计入企业的工资总额。

六、各地不得擅自提高企业工资支出的税前扣除限额,扩大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范围。各地已出台不符合上述政策的规定,应一律停止执行。

七、各级税务机关应认真落实上述政策规定,对计税工资扣除政策调整减少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影响情况进行测算,据此及时调整每个企业今年7月-12月的预缴企业所得税额。

八、本通知自2006年7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计税工资扣除限额的通知》(财税字[1996]43号)和《关于调整计税工资扣除限额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68号)第一条同时废止。

财政支出政策 篇6

摘 要 本文以区级财政为研究着眼点,围绕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完善当前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市区政府 财政体制 财政转移支付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己有二十多年,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中已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是由于省以下财政体制还没有很好理顺,区级政府的财政困难与日俱增,收支矛盾日趋扩大,转移支付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城区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上级政府之间的财政体制及转移支付制度却发展得十分缓慢,远远没有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上级政府往往看到城区政府较高的财政收入,而忽略其较重的公共服务负担,“多取少予”致使城区政府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带来负面效应。

一、区财政支出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某一经济主体对另一经济主体产生的外部影响,并且这种外部影响对单个经济主体来说意味着其行为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的不相等。伴随着财政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财政)原因所形成的经济外部性不容忽视,可将其称为财政外部性,可以定义为未在税收中得以反映的公共服务交易成本或收益。财政外部性划分为外部正效应(收益外溢)和外部负效应(成本外溢)。

对于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财政政策而言,首要的要求就是基于公共财政原则,找到当前政策体系的问题或不足,确定未来努力方向。外部性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在区域财政运行中,无论是行政区域还是经济区域,都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区域利益,区域之间展开的区域竞争、区域分工与合作都是以追求区域利益为核心动力的,因此,区域财政活动必然存在区际的外部性。区域财政活动的区际外部性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区域产生的不由该区域考虑或承担的正的或负的影响。外部性的存在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主动作为,统筹区域发展力量,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对区域财政的外部性定义如下:所谓区域财政关系中的外部性,是指区域A对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或者提供,能够对区域B或者其他更多的区域发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使区域B的发展受益或受损),而这种影响又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补偿。如果区域A的影响是使其他地区受益,则称为正的外部性;反之则为负的外部性。

二、区域财政外部性的形成机理

(一)区域内居民行为的外部性

由居民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可能仅限于区域之内,也可能延伸到区域之外,延伸到区域之外的部分,加总起来就形成了区域之间的外部性。对于这种外部性,本地政府有义务实施干预,以增进本地居民的福利。但是,由于存在溢出效应,本地政府事实干预的积极性注定是不够的,因而不能仅靠本地政府的努力,而应由上级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或者同级政府间实施必要的合作,以最大限度增进社会福利。

(二)区域内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受益范围并不仅限制于本地,其行为本身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形成了区域关系中外部性的又一来源。从更高一级政府来看,下一级的地方政府都是独立的决策主体,而地方政府的决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本地区福利出发的。所以,一旦公共产品有溢出效应,而且这种影响难以通过市场经济体系下价格机制所传导的利益关系得到反映,公共产品的提供便会受到影响。这本身也是一种外部性。只不过产生外部性的主体不再是居民,而是地方政府。在正的外部性情况下,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激励去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需要上级政府的支持。这是区域财政外部性的第二个层次。

三、解决外部性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区域之间的竞争可能产生负的外部性。如果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足额供应,所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并且不存在国际竞争,地区之间自由竞争的结果应该是最有效率的。然而,一方面,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各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面临来自外部的激烈竞争。当地方政府存在发展本地经济和社会的较大冲动时,其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配置。从而,区域竞争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带来的负外部性引发了诸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整体竞争优势受损等方面的问题。在权衡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上级政府往往会干预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其典型的方式就是区属分工:鼓励一些地区优先利用某种资源发展某些产业,而鼓励另外一些地区优先发展另外一些产业。然而,受上级政府产业分工限制的那些地区,却要为提高整个地区的福利承担成本。这就要求上级政府对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制度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需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在财权划分上,要适当加大主要税种留成地方的比例,放宽补助标准。在事权划分上,在各级政府之间应确立公共财政的责任原则,即“谁出政策,谁拿钱”。进一步明确中央对城区在大型公益事业等经济性事务方面的事权责任和承担份额。义务教育、卫生防疫、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涉及国民素质和国计民生的费用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提供,区级政府负责服务和管理,以便统一规划、统一调控、协调发展。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规范统一原则。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在规模目标的制定、总体框架的构筑、相关因素的选择或操作程序的设计上,都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并根据国家及省市区财政体制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客观规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而规范统一是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在要求,不仅要求市区政府间事权划分清晰、职能定位准确、政策目标明确,而且在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额度上应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以规范统一的方式保证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市区政府,尤其是发达城市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作用主要不在于弥补财政缺口,而主要是作为调节区域经济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其目标应该是为城区政府的活动提供一个激励机制。区域经济外部性水平过大,不仅会导致区域经济外部性的主体资源低效配置,而且会使区域经济失去其平衡的内在机制,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增加收入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区域经济的外部性效应通过市区转移支付体制得到合理的补偿,才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公正透明、注重绩效原则。在测定与分配市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额度时,要在制度和计量方式上有所保证,根据各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实际情况,在规模安排、因素采集、标准核定等各个环节上尽量提高标准化程度,运用客观变量对城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进行系统的测算,确保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公正性。同时,要注重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考核,考察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给超越区域经济范围内的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方案设计

财政转移支付目标的确定,应立足长期发展,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办法,明确均等化服务的项目和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水平。分为两个部分:即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

1.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不同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与基本财政支出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和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方案设计中这部分财力来源应包括现行体制中的地方财政收入、税收返还、原体制上解或补助、体制调整转移支付等部分。

2.特殊性转移支付。主要用来解决区级政府在交通运输、通讯、能源、原材料、教育、科技等方面发展遇到的资金问题,即对其社会事业等特定项目进行的补助以及用于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等方面的支出。其资金来源主要应为现行体制中市对区的各种专项补助、专项结算补助等。根据本文对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分析,参考国内外情况,可以总结出市区间特殊性财政转移支付所涉及的范围应该是:

(1)公共服务领域和具有效益外溢性的项目。如市政道路、高架桥、市内隧道等交通设施,区内主要城市河域的治理、城市湖泊达标建设、环境保护等。

(2)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自然灾害是一种特殊情况,上级政府必须通过转移支付帮助地方抵御自然灾害。

(3)实现上级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些目标本身固有的全局性和长远性,要实现这些目标,市级政府必须对区级政府给予专项补助。

特殊性财政转移支付与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解决的主要是特殊问题,对于解决具体经济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尤显重要。

(三)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

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和配套措施来加以保证:

1.政策建议

(1)加大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充市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由于市级财政许多主要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都来自于中央及省级财政,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及省级财政首先要加大对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2)要建立起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固定资金来源。市级政府不能只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还要积极地壮大自身财力,确立相应的资金来源,努力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一是将现有的政府财力分为存量资金与增量资金两部分,并以纳入预算规范管理的办法将存量资金中已安排的部分在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加以固定下来,这其中应包含中央及省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部分。而对增量资金部分应以规定固定增长比例的办法计提,以确保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源稳定且逐年增长。二是发展经济,扩大财源,不断壮大财力。三是加大非税资金征收管理力度,逐步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使用,可适当集中一部分,增加转移支付方面的资金。

(3)调整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结构,规范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专项转移资金在实际执行中缺乏严格的标尺测算,许多专项转移支付逐步形成惯例而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一般转移支付,没有起到解决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的目的。所以,市区财政转移支付要对项目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用于解决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的资金,对具体资金使用设立专门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走向规范,充分发挥其作用。

(4)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外部性的横向补差,使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达到完善。就我国目前来说,省以下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上是纵向的,缺乏横向的转移支付。完整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转移支付,失去其中任一组成部分,都会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法完整消除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影响。横向均等化的空缺,在影响整个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的同时也极大影响了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健全。需要按照目前各区的经济和事业发展水平,根据各区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实际情况在各区间建立起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5)加强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方案中因素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改革和完善市区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进行因素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譬如搜集和整理实施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建立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库和数据库;探索均衡拨款的技术模式;进行局部支出(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在经济上产生的外部性研究等。要在不断创造条件、积极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方可提高因素法分配补助金的效益。

(6)建立健全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机构。机构是执行制度的保证。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机构的责任是:组织设计转移支付制度,搜集、处理有关政策信息和数据材料;负责转移支付的计算与年终清算等工作;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调整;对转移支付的支出效果进行评价。

2.配套措施

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形成、完善和运行离不开现行的经济和财政政策,还需要加强与其相关的配套措施。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区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要求必须按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来规范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这是划分政府间事权最基本的原则。对于财政收入的划分,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只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能真正完善起来。

(2)尽快转变市区政府职能。我国的经济体制己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各级政府的职能有所转变,即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揽一切转变为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地方政府应负责地区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等支出。但是,区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却非常缓慢,仍然是包揽过多。要加快市区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将其主要职能转移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并根据各区政府所承担的公共事务产生的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大小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量。

(3)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税制是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的保证。在完善税制改革中,一是要建立和扩充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现在地方主体税种只有营业税,应进一步发展城建税、房产税等地方税种。二是要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流失,控制税收减免,强化税法约束,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行费改税,将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把合理的收费改为税收。如把教育附加费、教育性基金改为教育税,将资源性收费、基金纳入资源税,把城市维护建设方面的收费、基金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为扩大转移支付规模提供资金保证。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C.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2000.

[3]刘小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研究出版社. 2001.

[4]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卢洪友.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政府间财政关系课题组.政府间财政关系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严文奎,方荷生.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财政支出政策 篇7

财政作为政府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积极履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责任。首先,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与工资分配、价格分配有着密切联系,发挥财政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分配的作用,是财政本质所决定的。其次,收入分配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财政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来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最后,公平原则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原则,政府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对象及结构,均衡地照顾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在调节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上,财政主要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支出在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分配上的政策选择。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1.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提高得缓慢,年均增长率下降幅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拉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虽然城乡居民绝对收入额迅速提高,但绝对收入差距迅速拉开、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二者相差约3.23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反映的差距。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是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是高于城镇居民,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仍有所差距。

(二)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中国城乡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从城镇居民家庭情况看,2007—2009年最高10%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最低10%收入组的8.74倍、8.82倍、8.91倍。从农村居民家庭情况看,2007—2009年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低收入户的7.27倍、7.53倍、7.95倍。(1)由此可以看出,居民内部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又会造成其对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项目的消费水平差异,从而引发“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三)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2)

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镇居民的情况看,中部、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西部地区略低,但都落后于东部地区。2009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约为西部地区的1.47倍。从农村居民的情况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最低。2009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西部地区的1.87倍。(3)总之,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差距问题比较明显,这也要求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做出努力。

(四)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间的竞争加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渐渐拉大,尤其是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职工工资较高。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林、牧、渔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高效益的行业有能力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特殊津贴等福利,并且其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更高,这更加拉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缺失

(一)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有限,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偏低,教育不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公平分配的作用。

从中国教育支出相对规模上看,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2000年达到4%的目标相差甚远。从教育支出级次结构看,中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配状况不合理,初等教育资金投入偏低,这和初等教育较强的正外溢性是相悖的。从中国教育支出经费来源的结构看,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有下降趋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支出总额的比重从1992年的62.13%下降至2005年的55.42%,学费和杂费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5.07%提高到2005年的18.45%,这反映了政府在教育投入的功能缺失以及居民家庭所承受的教育支出压力。

2. 卫生事业支出亟待加强,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从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32.2%,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47.4%,2009年二者分别为27.2%、34.6%。与之相比,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比较高,1978年这一比值为20.4%,2009年为38.2%。(4)如果居民个人承担越来越高的卫生费用,很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剧居民收入差异的局面。

3. 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比重较低,不能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跟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2001年法国、德国、英国这一比重的数值分别是38.6、46.2、39.5,1996年马来西亚、泰国、巴西这一比重的数值分别是13.4、11.9、36.7,而中国2007年这一比重是10.94%。此外,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流向也不合理,目前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流向了城镇居民。并且政府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城农民工相关保险等方面的功能有所缺失,所以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完全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城乡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 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步伐。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不足,质量低下,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卫生条件较差,校园环境设施不配套等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增收的步伐。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目前私人投资还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而政府资金有限,投入难以持续,所以导致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总体发展落后。一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二是部分地区的农村道路还不够通畅。三是农村新能源使用与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据统计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为1 862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为455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到城市居民的1/4。如果考虑收入水平的话,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费用负担相对城市居民会更大。此外,愈来愈高的医药费用也会制约农民增收的水平,2009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与住院病人人均费用分别比上年上涨了8.9%和8.6%。与此同时,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与医药费、住院费的上涨基本持平,但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8.2%,滞后于医药费、住院费的上涨,所以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科学,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 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均等化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从税收返还方面看,中央对地方上划的税收按基期年如数返还,并逐年递增,实质上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收入能力弱的地区得到的返还额依旧很少,起不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从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看,2009年专项转移支付金额为12 579.88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26.2%,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为52.5%,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仍显偏高。此外,专项转移支付中还存在项目设置交叉重复、分配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向较为分散等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更多的承担着均等化的职能,应进一步提高其在转移支付结构中的比重。

2. 有条件拨款加剧了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异。

中国在中央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方面,有条件的拨款往往多于无条件的拨款,往往要求地方政府拿出配套资金。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充裕,就容易得到中央政府的拨款,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难以拿出配套资金,就难以得到中央政府的拨款。这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进一步拉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三、促进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

(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在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和扩大主导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财政补贴形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2.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其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工资待遇。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通过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

1. 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

保证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增长机制,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进一步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

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应对风险能力。

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的弊端。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济和救助体系。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补充保险和倡导商业保险。

3. 运用财政政策,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政策,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 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科学确定有条件转移支付中对配套资金的要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应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中央政府承担全国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具有跨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承担配套资金。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确定不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额。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为了鼓励地方推进工作,中央财政因地制宜给以不同的奖励与补助。

2.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

首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尽量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转移支付形式整合到统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并科学确定标准财政支出与收入。其次,规范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减少立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专项转移支付能够体现民主、公开、透明、时效性的特点。最后,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不能体现均等化的目标,不能起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将其整合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促进中国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向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对这些区域进行资金支持时,应着重关注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项目的补助,提高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孙开.公共支出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110.

[2]张东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9[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8-7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9)[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闫坤,程瑜.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财政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0,(6):8-12.

[5]叶晖.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6):98-102.

[6]贾康.简论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8,(8):18-20.

[7]何小波,等.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水平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6):10-11.

[8]谷成.基于财政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J].财贸经济,2010,(6):40-45.

[9]安体富,任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经济研究参考,2010,(47):3-12.

[10]赵哲,董全瑞.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原因探析[J].岭南学刊,2009,(5):106-109.

[1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7,(10).

财政支出政策 篇8

关键词:教育支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政策,经济发展

一、文献综述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政策工具的财政政策, 对一个国家或的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沈阳市财政支出的特定结构入手, 探讨沈阳市财政支出各个项目与地区GDP增长的关系, 找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的变量, 具体分析此类变量的具体现状, 为下一步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实证分析依据, 从而提出可行性策略。

二、沈阳市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2000—2009数据)

本文主要主要选取沈阳市2000年—2009年数据作为分析沈阳市财政支出结构依据, 其中, 财政支出结构按其功能划分为众多种类, 本文主要选取了基本建设支出、教育支出、行政费用支出、科技支出和国防支出五个典型指标作为分析本文依据。其中, 我们把教育支出作为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 沈阳市财政支出结构如下表所示 (2000—2009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 本表选取沈阳市一般预算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两个宏观指标, 在财政支持结构方面, 主要选取基本建设支出、教育支出、行政费用支出、科技支出和国防支出五个方面作为分析重点。由上表可以看出, 教育支出在一般预算支出中, 量的优势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二) 教育支出在一般预算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 (如下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 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自2000年以来, 基本是比较稳定。2004—2007年间, 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 近几年, 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 这需要我们财政部门予以关注;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可以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是,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稳中有升, 但总体来说, 相比其他发达国家, 比重偏低。

(三) 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额与增长率分析

(如图2所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本图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额与增长率的计算都是以2000年为基期。通过图表可以发现, 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额与增长率是一致的。前期预算内教育支出逐步增长的, 自2008以后, 预算内教育支出大幅下降, 带来的不利影响值得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注。

三、模型的构建

以上是通过数据分析沈阳市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情况, 然后用图表分方式说明了沈阳市预算内教育支出的增长额与增长率和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内支出和地区GDP的比重。

(一) 变量界定

现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的方式来拟合沈阳市财政结构支出各个部分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多元线性关系。考虑到财政支出变量与GDP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这里采用的是自然对数的方式来消除变量异方差性, 以保证变量准确反映经济现实。

被解释变量:LnYa:沈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

解释变量:

LnX1a:基本建设支出的自然对数;

LnX2a:教育支出的自然对数;

LnX3a:国防支出的自然对数;

LnX4a:行政管理支出的自然对数;

LnX5a:科学支出的自然对数;

(二) 样本数据选取

以2000年—2009年沈阳市统计年鉴和财政局相关数据为资料来源, 使用2000年—2009年沈阳市财政支出分类数据和沈阳市GDP为样本区间, 对沈阳市教育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

(三)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据以上分析, 我们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LnYa=α+β1LnX1a+β2LnX2a+β3LnX3a+β4LnX4a+β5LnX5a+ε

由于数据自然对数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与相关关系, 并使其趋于线性化, 消除数据潜在异方差性。如果直接进行OLS检验会导致伪回归存在, 首先应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 分析

1、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 。

由表2得到, 时间序列中, 基本建设支出、教育支出、行政费用支出、科技支出、国防支出和GDP都是非平稳序列。下面将采取Johansen协整检验, 通过对扰动项的平稳性检验来判别变量之间的关系。

2、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t检验统计量值小于相应临界值, 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已经是平稳序列。说明在模型中, 沈阳市GDP与教育支出存在协整关系, 此时表明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其具体方程为:

DLnYa=0.03725+0.62285*DlnYa (-1) +0.37934*DLnX2a-0.23207*DLnX2a (-1) +1.0081*E (-2)

3、结论。

由已知数据与计量模型分析结果可知, 方程整体拟合度较好 (=0.9416) , 显著性较高。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基本建设支出、教育支出、行政费用支出、科技支出、国防支出与沈阳市GDP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或者可以说, 这种相关关系是长期效应。

(四) 模型经济分析应用

通过以上的检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 教育支出与地区GDP增长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的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放在教育支出上, 将会更为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 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例如, 沈阳市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较低, 说明行政管理费用的增加并不能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这就告诉我们, 在基本保证行政运行效率正常的条件下, 应尽量降低行政费用支出比例。再者, 在财政支出中, 关于国防支出和与之有关的相关支出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即国防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重大消极影响, 所以, 这部分支出亦应当逐步减少。总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中, 应加大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 相反, 在保证基本正常运作的条件下, 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或者是起到相反作用的因素加以限制, 尽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四、教育支出对促进沈阳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纵观以上数据和计量模型分析, 得到的结论是,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对于沈阳市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财政支出的结构中, 对教育支出的关注又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不仅仅是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率, 同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教育支出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对此的关注以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下即是本文, 针对数据分析与计量分析基础上, 所提出的一些浅显的政策建议。

(1) 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鉴于以上数据整理和模型检验得到的结论是, 教育支出与GDP增长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的正相关关系。就是说, 如果财政支出给予教育支出足够的关注, 那么它将会有效的推动地区GDP的增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正确处理好基本建设支出、教育支出、行政费用支出、科技支出、国防支出等支出项目的比例关系, 在一般预算支出方面应给予教育支出适当的关注。对于我们应该采用一种什么样的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各个项目支出要多大比例, 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对于国内外已经实践的一种模式和模板, 我们也不能照搬, 正是因为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需要我们的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策略时, 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和对经济灵敏的把握。

(2) 加大教育支出的力度, 保证教育支出量的优势和质的提升。上面主要集中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优化结构方面, 我们已经提到要加大对教育支出的适当关注。集中表现为, 在教育支出结构优化方面, 要合理分配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的支出比重, 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做到适度均衡发展。

(3) 细化教育支出项目, 缓解资源配置失效。一个地区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两个方面, 细化支出项目, 教育支出应将各个支出项目细化, 做到实际发生额与账面额实质保持一致, 这就要求建立严密的会计管理体制和严格的法制约束, 形成一种支出—产出效益高效增长模式, 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财政支出政策 篇9

从分析消费动机来看,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消费能力不足的一大原因是缺乏消费信心,收入预期较低是导致消费信心不足的重要因素。而财政支出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相对公平的再分配过程,是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对于拉动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有较大比例用于政府开销和基础性项目支出,在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资力度明显缺乏持续性,这种公共投资结构的失衡不利于对居民消费信心的提升,也不利于新常态背景下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新驱动力的战略实现。因此,本文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对当前利用财政支出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提出几点思考。

一、避免财政支出急功近利,着眼长远发展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锦标赛”竞争机制,往往使得政府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大政绩。这一问题反映在财政支出上,就是不以未来的长远发展为打算,而只争取通过短时间、集中式的强刺激,来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不可否认,这种短暂的经济强化能够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产生积极作用,但这种急功近利式的财政支出政策经常产生规模失当,结构失衡等问题,一段时间过后,这种积极作用会逐渐减弱甚至阻碍居民消费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公共资源大量闲置、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现象,都根源于此。

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有效手段,不应该只是发挥短效“强心针”的作用,而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之内都能产生积极效果。要从根本上改善居民消费状况,政府就应当把人民切身利益而不是自身政绩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因而在制定相应的公共支出政策之时,要改变急功近利心理,拒绝盲目和短视,对当地的经济现状进行充分考虑,认真了解居民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提高财政支出的投入质量,加强落实监管

财政支出由于其特殊性,发挥作用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对居民消费的贡献也是逐渐显现的。而这恰好成为了某些政府作为不力,延宕拖沓的一个借口。现阶段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数额逐年增加,但一些地区人民的生活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与公共支出的投入质量和落实力度欠缺不无关系。地铁工期一拖再拖,廉租房迟迟不能到位的现象常见报端,财政支出的投入质量成为当前某些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自身对财政支出的管理不力,另一方面监管盲区的存在也是一大难题。

要更充分得发挥财政支出的积极效果,首先从内部发力,政府要提高自身的修为作风,勤政廉洁,务实肯干,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能。在财政开支方面透明公开、扎实有效,努力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其次从外部考虑,还需要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财政支出的项目庞杂,既有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投资,又有社会福利补贴等资金开销,实施一体化监管的难度很大。因此,在监管方面,要改变目前相对单一的监管渠道,做到细化职能、权责明晰、实现专责化监管。内外一同发力,真正将财政支出的投入质量和落实力度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让其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消费增长和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三、合理规划财政支出布局,强化民生工程建设

我国目前总体消费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障尚不健全,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当政府无法很好地为居民提供诸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时,势必挤占居民自身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此方面。居民对未来诸多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在相当程度上就造成了当前储蓄不断增加,而消费支出却增长缓慢的困局。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支出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政府开销,民生性工程投资力度相对缺乏,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补贴帮扶有限。如此的财政支出结构显然不利于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财政支出的重点任务就是要改善民生,当前政府要更加合理地规划公共支出布局,努力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体制,将财政支出重点放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利用公共财政支出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改善民生支出预期和居民消费意愿,从根本上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与此同时,要求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应当更加偏重于诸如公共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支出。

四、切实把握财政支出重点,实现城镇居民突破

我国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基本解决了居民的温饱问题。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大背景下要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能只着眼于数量的增加,而更应该关注质量的提高。将城镇居民作为突破口,一方面因为城镇居民具有较为良好的经济基础,借助公共支出的帮扶作用,能够作为我国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先导力量。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的示范效应,要对这一特点善加利用。

因此在目前财政支出难以面面俱到、范围有限的实际情况下,政府应将城市居民作为突破口、发力点,力争充分发挥城镇居民消费的先导作用和示范效应,为后期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基础。所以在财政支出的具体安排上,对于能够有效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环节要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出现毫无重点、效用涣散的情况。当然,将城镇居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关键,并不意味着放弃统筹协调的财政支出战略,而是在兼顾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共同提高的前提下更有侧重。

参考文献

[1]李建强.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异质性动态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

[2]田青.收入分配和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1(5).

[3]陈守东,杨东亮.我国财政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9(9).

[4]杨文芳,方齐云.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率[J].当代财经,2010(6).

财政支出政策 篇10

1.模型设定

为了实证地分析财政支出项目及其它各项指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5个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 建立了如下回归方程:

Yt=c+α1X1t (-1) +α2X2t+α3X3t+α4X4t (-1) +α5Xt+α6X6+α7X7+∮

其中:Yt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X1为各年的基本建设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时滞, 因而取滞后一年的基本建设支出作为自变量;

X2为各年的企业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X3为支农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X4为各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文教科卫事业支出费对人们收入的影响也存在着时滞, 因而取其滞后一期的值作为自变量;

X5为各年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X6为社会保障支出和政策性补贴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

X7为实际人均GDP的自然对数, 用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

∮是残差项, 包括一系列在计量分析中不重要的其他变量和其他被控制的量。

2.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通过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到:

X1、X2、X3、X4、X6、X7的系数均为负, 说明财政支出中滞后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支出、滞后一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政策性补贴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增大都显著地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由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变量间可能产生共线性, 异方差等现象而是其显著性降低) , 只有X5的系数显著为正, 而且高达27.27153, 说明行政管理支出显著地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实证结果表明:1990-2006年, 在控制了其它变量之后, 大部分主要财政支出项目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有利的, 只有行政管理支出项明显地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这证实我国在运用财政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取得的效果还是可观的。因此, 制定有效的财政支出政策对于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是有一定作用的。

3.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几点思考

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力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方面还不够完善。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高我国财政支出绩效。

从总量方面, 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尽管目前来看, 我国财政支出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 但总体力度仍不够, 基础建设有待继续加强, 支农、扶农方面也存在增长的空间。

从结构方面, 我国财政支出的分配是缺乏效率的, 用于行政管理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过高, 行政管理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是负相关的;相反, 用于支农方面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却严重不足。要改善这种状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收入分配机制方面。第一, 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 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 打破平均主义, 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第三, 创造有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环境,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

二是经济法律方面。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 在所得税上对部分过高收入者加大调节力度, 缩小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我们要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 适时调高城镇居民各项最低收入标准;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 以保证一般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要拓展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 促使其中一部分最低收入者进入到中低收入户群体之中。

四是教育公平问题。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思想意识和受教育程度。我国城乡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悬殊相当大。我们应该降低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成本,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幅度, 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

摘要: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空间和大小, 对怎样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参考文献

[1]曹荣庆.论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偏离[J].经济科学, 2004, (3) .

[2]郭庆旺等.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理, 2003, (11) .

[3]王国清等.财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司法公正分析下一篇:建设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