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则和组成

2024-05-07

设计原则和组成(精选五篇)

设计原则和组成 篇1

一、高校校园智能化的内涵、功能

所谓校园智能化,简单来说,就是把传统校园计算机网络、双向视频教学、电视、安防、校园一卡通、校园广播、电子门禁、电子巡更等多种信息系统融为一体。同时,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 而它是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内的各项资源数字化,从而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从上述对校园智能化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智能化建设必须围绕教学和科研这两大主题,应具备以下功能:

第一,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平台、网络多媒体教室、视频点播系统、视频广播系、电子图书阅览等。

第二,实现办公管理科学化、提高办事效率。

如公文信息发布与管理、视频会议、内部交流论坛、信息查询、闭路电视系统和多媒体显示屏系统等。

第三,提供先进的学校行政后勤管理。

如校园“一卡通”系统、学生宿舍楼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校园通讯系统等。

第四,提供先进的校园安全保障系统,如:

安保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消防系统等。

二、高校校园智能化的设计原则

(一)实用性和经济性

校园智能化建设应遵循“边投资, 边使用;当前建设, 近期够用;今后发展, 将来再建”的原则。同时系统建设时,要量力而行,在满足学校需求的前提下,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

(二)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不能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或不实用的新功能,又要注重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不但能反映现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不落伍,充分保护业主的投资。

(三) 开放性和标准化

开放性和标准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要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如遵循国际上通行的通信协议和选用已商品化的通用软件。以减少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和利于日后的使用和维护。

(四)扩展性和升级能力

系统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网络配置方案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系统扩充性好,选用具有良好升级能力和扩展性的设备。在以后对该网络进行升级和扩展时,必须能保护现有投资。应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多种高层协议和多媒体应用。

(五)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技术支持和维修能力等方面统筹考虑,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易维护性

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管软件,规划设计好网络拓扑结构,标准地进行系统集成、综合布线,可以降低校园网的运行维护难度和费用。

三、高校校园智能化系统组成

(一)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智能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它是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电子图书阅览和校园电脑教学管理系统、校长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系统的基础。

1、校园网设计

目前,“千兆以太网技术”正被逐渐应用到校园网的建设中,该技术可以支持众多的传输协议,能很好地为通信、视频、数据服务提供连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校园网建设优先选用的技术。主干网络可以采用实达或联想新型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网络布线要求均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布线系统,园区网中采用光纤、双绞线的混合布线方式,以减少数据在传输途中的衰减。

教学子网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大量传送的是文本、图像和部分视频数据, 对速度要求较高。根据这种状况,可以采用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10/100M交换式端口和一个扩展插槽。但实际上大量用户(指超过60个流)的视频传输的瓶颈在于存储介质的外部传输速率,因此可选用多通道的磁盘阵列,接多台主机的方式提高访问的总线带宽。在教学子网的软件方面,可选用的种类较多。

办公子网的设计:主要是让学校的各职能部门, 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使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 实现办公活动自动化,最大限度提高办公效率。它的网络数据应该传输得比较快,能够实现对网络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 也应该能够达到支持视频传送的要求。办公子网对应的软件有科利华等公司研制开发的办公软件等。

图书馆子网的设计:随着图书馆管理从文献资源向网络资源的转化, 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的服务潮流将导致现代图书馆的组织结构重组, 实现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并存, 管理层次趋于减少并走向更加开放, 大量信息服务工作通过高速通信网络来完成。因此我们可选用联想适应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了优良的端口性能价格比,并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产品较多而且相对成熟。

2、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通过一条D D N专线, 将校园网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 从而进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通过一台代理服务器作为校园内部Internet网与外部连接的桥梁, 校园内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中的代理服务器访问;也可申请I S D N专线并向C E R N E T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二)校园广播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校园广播系统向着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方向发展。校园智能广播系统能克服以往校园广播设备技术落后、音质较差等缺点,以多媒体控制计算机为中心进行自动播放、控制、编排节目、能播放数字格式 (MP3、WAV) 音频文件等。具有传输损耗低, 频率范围宽、音质优美、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灵活等特点。

智能校园广播系统配置的设备主要有:话筒和信号源、前置放大器、广播功放、广播扬声器、计算机和软件及相应的播放控制器等。其主要功能具有:上下课铃声、定时播放课间操、校园背景音乐、定时自动转换电台节目和播放磁带节目、自动或手动定向区域广播。

系统信号源由双卡座、A M/F M调谐收音机、PC+软件等构成, 在信号传送中采用音频矩阵实现多通道播放, 此外系统还备有消防报警信号接口。如双卡座和A M/F M调谐收音机均可选用日本先锋公司的产品,双卡座可选双卡式放音机CT-W208R, 该机具有自动倒带连续循环放音、杜比降噪系统、失真小、抖晃率低等特点, 磁带运行出现故障时, 有相应提示, 并可由智能控制器控制其定时播放。A M/F M调谐收音机选用F-208型号, 该机采用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和调频数字解调, 能自动和手动调谐, 预设记忆5组AM及5组FM电台频道, 大屏幕液晶显示, 并可由智能控制器控制其定时播放。

系统主控部分采用S M A P S系统, 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 数字通讯技术为基础实现节目的编辑、自动播出和自动控制等, 整体先进程度较高。

(三)校园有线电视系统

主要用于校园内教学节目、当地有线电视台节目及其它信息的传输,前端部分可以采用美国PBI和日本JVC等名牌产品,传输采用宽带高隔离度分支分配器、双向放大器,线缆选用国产优质电缆,电视共用天线前端与多媒体系统、网络中心有机结合,系统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基础,以适应发展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到今后网络多媒体H F C方式的应用。

系统网络可采用集中星型结构传输电视信号,以增加今后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体育馆、大会议室等场所设置现场实时场景回传点,以便图像信号经中心机房选择并在校园电视网播放。校园电视端主要分布在教室、办公室、教师和学生宿舍、传达室、餐厅、活动用房等处。

(四)校园“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参考银行系统模型,实现集“身份认证”、“计算机机房计费”、“电子阅览室计费”、“食堂就餐”、“图书借阅”、“医疗就诊”、“学籍管理”、“收缴学费”、“就餐消费”、“校园考勤门禁”等各项功能的智能卡,真正让师生做到“一卡在手,走遍全校”。系统实际卡由两部分组成的:实时控制域和管理信息域。实时控制域建议采用先进的LonWorks控制网络作为分散的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各智能卡分系统的工作站和上位机则居于系统的高速管理信息域,这里涉及大量的数据传递,可满足各种管理的需要,构造了高级的数据网络环境。系统主干采用Ethernet以太网,通过路由器连接校园网。建议采用非接触IC卡,通过非接触IC卡将学生的各种证件进行综合管理,并达到先进、安全、可靠、实用的目的。系统设置若干个数字输人和输出控制器。

(五)照明自动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针对校园面积大,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分散而又需要安装统一管理的特点,设立灯光照明远程控制和管理系统。对于局部的、比较简单的控制要求,可采用接触器进行控制。对于规模较大,功能比较复杂的场所,应采用楼宇自控设备。在中心机房内设置楼宇自控服务器,现场设置D D C控制器与校园网相连,即可实现照明自动控制功能。

(六) 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

1、摄像监控系统

它是获取视觉信息最可靠、最重要的手段。摄像机主要分布在校园主出入口、图书馆、停车场、楼内交换机房、计算机房、财务处等重要场所, 围墙、各建筑物出入口等地方。在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24h监视摄像机画面, 并可24h存储录像, 提供犯罪证据。

2、周界防范及巡更系统

在校园的围墙段设周界红外线对射报警系统。当有人非法翻越时, 即报警, 并触发周界摄像机跟踪摄像及录像。在校区内设置巡更签到系统, 规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及巡更时间, 保安人员配带签到器巡逻, 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就会显示保安人员 (配签到器的) 所在位置。当保安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到指定地点巡逻, 控制中心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中心即可查询其位置, 并用保安对讲机联络,以弥补其它技防手段的不足, 及时发现可疑情况, 防患于未然。

3、消防报警系统

在校园的各个楼内设置火灾报警系统, 并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控制, 当有火灾发生时, 可及时报警并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安装在交换机房、计算机房、财务处等重要部位的双鉴探测器组成。另外, 可在财务处、值班室等处安装紧急按钮或设置公安局110专线,以便遇到突发或无法处理事件时,可及时呼叫保安人员或将现场图像、声音信号传送到公安局,寻求支援。

4、出入口控制

对校园的车辆出入口、楼宇出入口进行监视与控制, 校内师生员工配备不同的智能卡,进行身份鉴别、确认及出入信息登记。

完善的校园智能化建设方案,应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物业管理等提供稳定的数据平台,使校园管理更加便捷,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彭昊.智能化校园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J].图书馆论坛, 2002 (4)

[2]、杨辉军.如何规划与建设好智能化校园[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3 (1)

[3]、张连成.校园智能化系统浅析[J].安防科技, 2006 (9)

[4]、刘增军等.校园智能化建设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5]、龚舒伟.智能化校园的实现技术[J].镇江高专学报, 2005 (3)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字宝宝啦!你能按顺序数一数吗?(从1数到7; 从7数到1。)

你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宝宝呀!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图形宝宝,可是,他们没 有穿漂亮的衣服,你能帮他们穿上彩色的衣服吗?

二、教学6的组成 1.动手涂一涂

(1)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图形纸(每张纸上有6个图形,但每张纸上都是不同的图形)。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拿出两支不同颜色的彩笔,为我们的图形宝宝涂色,赶快动起你 们的小手涂一涂吧!(学生涂色样式单一,教师要提前准备样本)

展示学生作品,指出6的组成,并在图下板书6的组成。

(2)对6的口令

师:我出1(2345)来,你出几?

生:你出1(2345)来,我出5(4321)。

三、教学7的组成

老师今天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图形宝宝,还带来了水果宝宝,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来猜猜它是什么水果宝宝。听好咯!

谜语: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甜又可口,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

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没错,就是苹果宝宝,小朋友来数一数,老师带了几个苹果宝 宝。老师想把这些苹果宝宝送给两个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会是谁呢?

现在老师送给小朋友1一个苹果,那小朋友2有几个?(送给小朋友2两个苹果,小 朋友1有几个?)及时板书7的组成。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送一送,你想怎么送?

四、猜数游戏

请四到五个学生拿6或7根彩笔,再请四到五个学生猜数。

请拿彩笔的小朋友数一数你的手上有几根彩笔,并告诉你的小伙伴(猜数的小朋友),再把你手中的彩笔放在两只手中,伸出你的左手给小伙伴看,请你的小伙伴猜猜你的右手中 有几支。(交换两个小朋友的位置,再猜一次)

五、巩固练习

浅谈设计学生作业的原则和方法 篇3

关键词:学生作业;设计;原则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76-01

我国中小学教育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强制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实际效果并不佳。其原因多种多样:考试制度的指挥作用,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工作优劣的做法,教师自身观念的陈旧等等都阻碍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举措的推进。学生课业负担减不下来,教师们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苦衷。不过从教育规律的角度去看待减负的问题,这个“负”确实该减,并且必须要减。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找出一条既不和考试制度相冲突,又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路子。上海静教院附校的做法就非常好,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合理设计作业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现行的考试制度,众多地方的老师采取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学生成绩上去了,升学率也就上去了,升学率上去了,老师自然就成了学校的好老师,这个逻辑关系导致了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中小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实际上真正减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学校并不多。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学生每天的作业,让学生少做无用功,而又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就能够解决减负这一难题。上海静教院附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静教院附校的考试成绩在上海市是名列前茅的,这主要依赖于该校老师的合理的作业设计。

二、作为教师设计学生作业要因材而异

说句实话,一般的老师在意识上并没有给学生合理设计作业的概念。一般的做法是课本上和教辅上有什么作业,就给学生留什么作业,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学校教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走到今天,作为教师我们似乎都把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忘却了,那就是“因材施教”,这个“材”当然是学生。虽然课本上和教辅上的习题也是一些专家精心设计的,但是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师如果原封不动的拿过来然后扔给学生,让学生整天泡在并不太适合自己的题海中,这样效果是不会好的。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心里特点设计出新颖并且学生喜欢做的作业来,这样学生不再厌倦做不完的作业。如果能够设计出活泼新颖、知识层次清晰的试题,学生是肯定喜欢做的。在作业设计上做到因材设计,摒弃题海战术,就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设计出合理的作业需要教师的奉献精神

很显然,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如果照本宣科,布置课本上和练习册上现成的作业是很省精力的,但是效果不一定好。而如果教师自己设计习题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特别是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生喜欢做的、又能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习题就更难了。这就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了,教师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我们担负着树人的重担,本着不误人子弟的原则,我们应该竭尽所能为学生设计出最理想的习题来。上海静教院附校的“金式练习卷”就是百分百的原创,这是非常难得的,练习卷里凝聚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可以说凝聚了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有了这种爱,这种奉献精神就能设计出学生喜欢做的习题来。

设计原则和组成 篇4

在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历史中,俄国心理学研究者马秋斯金认为,人们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可促使思维的形成,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后可表现出创新意识;他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借助问题情境,剖析问题后发现未知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认知需求,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教师借助现有知识模式的呈现,间接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1]。

PBL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问题进行融合,借助真实的、复杂的情境呈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习融于问题中的知识,此模式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并提升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活动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2]。

二、PBL教学模式的组成与问题设计原则

(一)PBL教学模式的组成

1.问题

笔者认为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有可操控性,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相关的问题,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影响“问题”的要素。

学生特性:高中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但缺乏合作意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显著差异,呈现出个性与多元并存的特点。因此,相关问题的设计必须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激发,通过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

课堂实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取决于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课堂实际,让学生可操作并能在课堂时间内完成,这样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另外,信息技术课堂本身具有的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查找、处理、加工信息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关联性:一方面,“问题”本身应该来源于生活,关联生活;另一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并处于逐渐过渡阶段,基于这种认知特点,“问题”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关联学生的兴趣话题、生活实际,学生才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主动性[3]。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通常以小组交流、相互讨论等形式进行,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引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不同认知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从而推动学生的内部认知的发展,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于高中生具有独立意识强、合作意识弱的特点,独立完成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可把自己的需求与他人进行共同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在无法达到其目标的情况下发生的,体现出临时性的特点。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任务进行分工,从不同方面对问题进行了解。解决问题后解除合作关系,学生重新进行独立的思考,防止部分学生对小组产生依赖。

3.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助手,学习资源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范畴,由于硬件资源受地域或学校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制约性,软件资源作为学生问题分析的信息来源则起主要作用,因此,教师课前要对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资源进行预估,进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学习资源的选取要保证能够被学生及时地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识别问题的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头部分,识别问题的资源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判定。此类资源可辅助学生对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发生的环境视角对问题重新审视,识别问题的资源既包括与问题有关的视音频、图片、动画,也包括思维导图等学生的认知工具。

解决问题的资源:这类资源的设计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到桥梁作用,为学生的进步,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架,能够避免学生走进误区,提高探究的效率。

交流问题的资源: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不仅是交换观点,共享方法,更是思维方式的冲突转变,这类资源要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资源共享,教师可利用学生熟悉的通讯工具、微博、以及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等,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设计。

4.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学生的水平差异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弥补,但个别学生的伪观点可能会误导合作的小组,在PBL模式学习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修正,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

总结性评价:从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角度看PBL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要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是否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两个角度进行总结性评价,即对应用PBL模式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包括教学整体目标信息和学生单元差异信息。具体可通过教师、专家、或开发评价工具对情境的设置、问题的设计、信息的集成、实施方案、学生作品等内容对PBL模式进行评估。

(二)PBL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笔者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课堂的实践经验,将问题设计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创新,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流,不局限于课堂,课后的沟通也很重要,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而不是教师凭空想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于教材的更新较慢,信息技术更新很快,所以教材很难有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外的流行元素,用心设计问题,使问题富有创新意义。

2.富有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

从学科思想上看,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具体生活问题能力为目标,因此,学习活动不能脱离真实的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富有生活化。生活化的问题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提取信息,以多媒体网络平台为依托的真实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转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5]。

3.不偏离教学目标及内容

教师要保证学生应该学会的知识、技能等教学目标在所设计的问题中得以体现,要立足三维目标,反思如何将概念、想法、原理与问题更好地融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原理、概念的使用情况,学生能够收获多少,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做出预判;要保证围绕目标和内容的资源是充足的、高利用率的;若涉及到学科的整合,必须明确学科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设计的结构、情境要合理并为教学内容这个主题来服务[6]。

4.设计非良构问题

认知弹性理论的观点是,能将知识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的相关领域皆可看做非良构的;这类问题通常源于真实的生活,必然有多种相悖的、彼此矛盾的想法或观点,也必然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方法的产生并不受某个典型的策略制定过程的影响[7]。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保证真实性和复杂性,要有一定的深度,非良构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以层层分析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5.体现开放、自主的特征

问题的开放、自主特征与PBL模式倡导的探究与合作的思想是相符的,自主特征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开放性特征要体现问题答案的多元性,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生所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多,越容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6.分层设计

祝智庭认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教育者们要深刻思考“老问题—新问题—疑难题—发现问题”的模式如何在课堂中应用[8]。虽然学生会因家庭、学校等因素表现出层次水平的差异性,但不管什么层次水平的学生都适用这一过程,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存在待激发的创新精神,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的是分层并螺旋递进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利用概念到原理递进的结构关系,在设计问题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分层”的引导,达到以问引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9]。

三、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课例

教学设计:表格数据的处理──身边的辐射。

(一)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课堂离不开生活,更不能脱离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弊端,各种电器的辐射就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弊端之一。本节课以学生切身接触的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的辐射为主线,以一段手机辐射的视频实例引入,将生活实际和表格数据的处理结合起来设计系列问题,启发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并能利用合适的工具分析问题和利用技术便捷地解决问题的思想,发现问题背后的价值观,呼吁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10]。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来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第二节《表格数据的处理》,具体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收集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尤为重要,以往的数据处理课上用到的数据基本上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完整的数据,这样很难让学生体会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加工过程,所以采用让学生观察原始文档,提取数据,填入缺少部分数据的表格中。

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是本课的重点,包括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基本操作及分析、挖掘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通过解决由家电辐射引出的相关问题,进而完成相关教学目标。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拥有极强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和发现新事物,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督促。

起始能力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储备了Excel的相关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了解Excel的基本知识;知道怎样对已有数据的加工和再分析;理解数据分析的价值。

过程和方法:熟练使用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技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发现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信息加工习惯,认识到科技和人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加工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科学的数据分析思想,利用Excel对原始数据加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

(六)教学方法

讲授、问题引导、讨论、探究。

(七)教学环境

极域电子教室、Excel。

(八)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课堂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同学或你身边的人有在地铁或电梯中打电话的经历?

学生:表现积极,讨论的氛围很热烈,很多人表示亲身经历过。

教师:有报道称,在电梯和地铁中使用手机的辐射是平时的6-15倍,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真的吗?

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验证视频。

学生:惊叹在这两种环境下打电话的辐射真的很高。

教师:进一步思考,我们家里的家电辐射大吗?哪些家电的辐射会大一些呢?

学生:微波炉、电脑、电磁炉、电视……

教师:大家的猜测对不对?我们先观察一下Word文档中的家电辐射信息。

学生:文档中家电信息有文字、数据,而且无序。

教师:那我们想到用什么软件把这些数据清楚的呈现出来呢?

学生:Excel软件。

2.初识回忆Excel

完成空缺数据,将“家电辐射.doc”中的相关电器辐射值填加到辐射情况表中。(让学生体会原始数据的收集过程)

将辐射情况工作表复制五份,分别命名为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问题五、问题六(引导学生回忆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整体和局部关系的思想)。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自主或合作方式探究,对数据进行分析

问题一:以人体能接受的辐射量0.2ut为标准,如何得出各种家电的辐射量超正常值的倍数,如何快速查看倍数最多的?

学生:思考,讨论,有的直接在观察查找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数学中的解题思想迁移过来?

学生:部分学生开始尝试找到编辑公式计算,附近的学生也在开始探究。

教师:走动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记录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学生:部分学生完成,并演示操作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问题一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技巧为公式法。

公式法:以“=”开头;以单元格的名称引用单元格的数据;注意单元格内的结果与编辑栏的对应关系;填充柄的使用。

自动计算,快速查看计算结果。

问题二:辐射量最大的电器是什么?

学生:利用自动计算很快得到答案。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数学里最大值、最小值的计算有什么函数?

学生:思考,部分同学开始领悟,找到函数的计算,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随时引导,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并做记录。

学生:演示结果

教师:总结函数法。

单元格范围的选取;注意函数及其对应参数的说明。

问题三:辐射量前十位的电器有哪些?

学生:可以排序挑选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处理,同时观察,记录,引导学生总结,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方法。

学生:总结排序:选取数据区域;设定关键字。

问题四:如辐射量在15ut以上辐射等级定义为5,10-15ut等级为4,5-10ut等级为3,1-5ut等级为2,0.21ut等级为1,0.2等级为0。

学生:可以直接在表格中查找并填写。

教师:如果数据少,可以这样做,那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呢?如果直接观察,利用软件解决问题的意义还有没有?

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要处理的是部分数据,也就是说从所有数据中选出来目标数据,那和数据菜单有关的还有什么操作?

学生:在数据菜单中找到筛选,并实践操作。

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引导,记录,总结。筛选等于删除吗?自定义筛选条件设定。

问题五:哪种类型的家电辐射的平均值更高一些?

学生:很难直接看出,筛选和排序无法做到。

教师:那我们看数据菜单中还有什么操作和数据有关。

学生:分类汇总。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组间对照点评。

教师总结分类汇总:

使用该功能时,一定要先按分类字段排序;

认识:分类字段;汇总方式;选定汇总项。

分层拓展内容:

问题六:以三口之家为例,假想一个场景,妈妈做饭,爸爸看电视,你在上网,可能涉及到的电器的总辐射值。

4.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对和家电辐射相关问题的解决,大家学会了利用Excel软件处理原始数据的思想和方法,进而得到数据背后的更具价值的信息。

延伸:家电辐射带来的危害有哪些,材料阅读,“家电辐射.doc”,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价值理念。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时采用PBL教学模式,和单纯的任务相比更能吸引学生,并且问题的设计来自实际生活,学生触手可及,也顺应新课改的理念。但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有待改进。

(1)内容的设计要视学生知识水平情况而定,最好做课前的评测。如不能进行前测,则要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增减,如时间不足,可将分类汇总作为思考作业,如时间充裕,可进行分层拓展内容。

(2)在设计学生获取原始数据的环节,空缺不能设置过多,达到让学生感受收集原始数据过程的目的即可,否则会让学生有压力。

(3)表格中的数据不宜过多,过多同样会让学生产生压力和困难感;要及时强调保存数据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让学生复制6份表并分别重命名,也是对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4)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避免讲授过多,重点还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五、结束语

笔者只针对PBL教学模式的组成和问题设计原则进行阐述,对模式的结构没有具体的呈现,因为模式的结构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至于PBL模式的结构今后可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讨论。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篇5

红农小学---贺志伟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2、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咱们一

(一)班的小朋友一块儿来学习,我感到特别高兴,你们也高兴吗?

老师听说呀,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上课时,每位同学都能坐得端端正正,而且善于开动小脑筋。今天,咱们也让在座的这些老师们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好吗?这里,老师还特意为我们一

(一)班的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咱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学得最棒,能够得到老师的礼物!好啦,我们开始上课吧(2分钟预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复习旧知,字谜导入课题: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数字好朋友,让我们猜一猜

它是谁?我比5大比7小(6),那我们用掌声欢迎它的到来(6下掌声),我比6大1(7),同样用掌声欢迎它到来(7下掌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7的组成。(板书)

三、创设情境,学习6的组成:

1、多媒体出示幻灯片

2、老师今天把喜洋洋和它的伙伴都请过来了,你们喜欢他们吗?(学生数一数,加上灰太狼一共有几个?)好了,现在喜洋洋它们正要乘坐火箭去太空参加保护地球环境的会议,要把他们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有多少种分法?学生用小棒自己想试着分。

3、教师用课件演示分法。

4、找规律,掌握记忆方法

5、课间休息2分钟。

四、学习7的组成:

方法基本同上,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游戏巩固:

1、手指游戏:例如教师出3个手指头,学生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2、数字找朋友

六、当堂达标:

1、课件出示达标习题。

上一篇:循环技术下一篇: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