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2024-04-17

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共9篇)

篇1: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摘 要 对微视频的制作方式进行说明,分析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并从电视教材的角度上阐述微视频在设计与制作中应遵循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等十个教学原则。

关键词 微课;微视频;电视教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053-03

前言

目前与“微”字有关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财经”“微课”等微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并“统整”了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及学科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微教学资源环境”[1]。

微课的本质是课,微视频是其课程与课堂架构下的核心组成部分与核心资源。从这种意义上讲,微视频的质量将对微课的展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没有微视频,无从展开微课。因此,如何对微视频进行设计与制作,总结出其设计与制作应遵循的原则,将是本文研究的问题。微视频制作的方式

美国是微课的发源地。2006年,萨尔曼?可汗推出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他所录制的课程视频一时风靡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并向世界各国蔓延。美国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和Aaron Sams,找到一个可以录制PowerPoint演示的软件,他们在萨尔曼?可汗的基础上,提出来“颠倒教室”,也叫“翻转课堂”[2]。从“翻转课堂”的渊源来看,微视频制作是通过录屏软件的方式来实现的。微课之所以快速传播并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得益于微视频制作的相对大众化、简单化,尤其是录屏方式制作微视频,教师自己即可完成。目前制作微视频的方式主要有录屏和拍摄两种方式。

录屏方式 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一批操作方便、输出视频文件多样的录屏软件被推出,如Camtasia Studio、Snagit、Cyberlink Youcam等,均可以录制视频。在计算机中安装Camtasia Studio等软件,可以将讲课用的PPT、课件或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操作并加以讲解。录屏软件可以将演示内容和声音同步录制并输出成视频文件,经编辑处理后作为视频材料供教学使用。这种方式录制的微视频只有讲解和操作过程,并没有教师的影像,所以称其为录屏方式,教师个人即可完成。

拍摄方式 拍摄方式是传统的录制视频教材的方式,需要由摄像人员和教师、学生等合作完成,制作过程相对复杂。拍摄方式主要通过专业摄像机对教学活动进行拍摄,经后期声音、字幕等处理后作为视频材料供教学使用,这种方式录制的微视频会出现教师或学生的影像。

目前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有少部分教师采用智能手机进行录制,由于画面的稳定性和声音的控制不均衡等因素,其使用范围较小。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过程

由于微视频制作的方式是不同的,采用录屏方式和拍摄方式制作微视频,其设计与制作过程是有一定区别的,二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分别如图

1、图2所示。

录屏方式微视频设计与制作过程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其主要会涉及选题、稿本、资源准备、屏幕录制作、编辑处理和反馈与修改等六个阶段。选题阶段主要完成对所需要录屏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选取,对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微视频表现的内容有针对性进行地选择;稿本阶段主要完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计算机呈现及控制的描述等;资源准备阶段主要包括话筒连接、录屏软件安装、讲课课件等的准备;屏幕录制阶段主要完成预操作、计算机操作与讲解的同步操作录制并输出成视频格式的文件;编辑处理阶段对录制的微视频进行美化处理;最后一个阶段为反馈与修改,根据教学应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拍摄方式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主要从电视教材制作的角度进行分析。电视教材通常可以划分为讲授型、表演型、示范型、图解型、综合型等五类,其设计与制作过程包括稿本创作阶段、计划准备阶段、前期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和审片评价阶段。其中稿本创作阶段包括选题、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三部分,稿本创作阶段主要通过教学效益与经济效益等的需要完成选题,文字稿本是把电视教材所要表达的内容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分镜头稿本将文字稿本划分成一个个可供摄、录、编用的稿本形式;计划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拍摄设备准备、场地布置、人员准备等任务;前期拍摄阶段完成现场录制任务;后期制作阶段完成剪辑、美工、字幕、音效的处理;评审阶段完成审片评价。

微视频虽然时间长度比传统的电视教材要短得多,但从本质上讲其仍然是电视教材,是电视教材在“微”时代的“微”形式应用。因此,要设计与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与画画,其设计与制作总体上也应包含电视教材的各个阶段,虽然在某些阶段会简略一些。

通过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与过程可以看出,教师可以独立完成微视频的制作,通过录屏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摄录设备,与专业技术人合作完成微视频的制作,具体应用哪一种方式,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及其表现需要。比如:对计算机应用型软件的操作与讲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应用,录屏就非常合适;对需要教师示范、情感交流、实验操作演示等内容,应用拍摄方式微视频制作则是合理的选择。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编制电视教材也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是用于组织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因此,电视教材的编制必须遵循按教学规律科学地总结出来的教学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原则: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高度思想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师要在马列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教材,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

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模象和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同时要善于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抽象的层次,使之形成概念与理论,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性差异,使所有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展。

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原则: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教师应按照各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周密的思维能力。

巩固性原则:在教学中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的时候,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3]。

从电视教材的角度上讲,微视频作为电视教材的特殊应用形式,在设计与制作上除了应遵循以上七条基本教学原则外,结合微视频本身的教学时间短、教学选题小而精等特点,从明确的教学目标出发,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表达,其在设计与制作中还应遵循: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内容精练原则、教学重难点上要做到突出重点原则、教学方法上要做到方法集中原则等。

内容精练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围绕达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选定的内容要精练、合理。

突出重点原则:微视频体现的是一节课中的重点内容,只有重点、难点内容在微视频的选择上,才有做成微视频的必要,在设计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做到层次性清晰、关键性抓准。

方法集中原则:微视频时间长度一般在5~8分钟,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15~20分钟,由于时间短,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宜过多,集中使用一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结束语

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十几年来,国家为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投入巨资,但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饱受诟病,如大量精品课程中45分钟教学视频的源粒度过大过长、资源主题和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教育信息资源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其明显的特点,便于支持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展开。作为微课的核心,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微视频的制作方式做了说明,并对两种不同方式制作的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作了分析,在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微视频教学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其应遵循的总计10个原则。本文的研究将是对微课研究的丰富,是对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进一步探讨与总结。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3]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2: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微视频”是学生学习中微型资源呈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汇集了图、文、声、像等媒体呈现的优势,同时具有微型学习资源知识“分点化”、问题“模块化”的 特点,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独立知识点、问题点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那么,设计“微视频”时应注意哪些原则呢?

一、知识点化处理原则

传统课堂的“大课”,一节课有45分钟的长度。在45分钟内,师生完成某些“共 同的教学目标。“微视频”则不同,它更多的是“点化”处理教学目标,“点化”处理教材内容。而基于“微视频”也不同于传统“大课 ”。“微视频”是学生自主选择,按需要选择课程。这样设计“微视频”时,就要从“点”出发,既满足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某个知识点、问题点,又用于知识点、问题点的自我查缺补漏。因此“微视频”,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

设计“微视频 ”时,首先要遵守知识的“点化”处理原则。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中“资源有限论”的观点,学生的认知资源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次处理的信息量过大会造成认知负载,从而影响语文知识的意义建构。设计“微视频”时,首先要遵守知识“点化”处理原则,认真合理的设计“微目标”“点目标”。在设计“微目标”“点目标”时,要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行“点化”处理——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或者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单一而且有实际意义的“点”,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由学习的需要。制作“微视频”时,就能够实现视频的小篇幅呈现、短时间阅读的目标,也使学生单次学习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二、线性排列结构原则

一个好的“微视频”源自一个好的“微视频”设计方案。

“微视频”虽然容量较小,但在制作“微视频”之前,在编写“微视频”方案时,还应该遵守“微视频”结构设计上线性排列的原则。即教师要依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按照线性排列“微视频”内部结构,再通过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转化为一个学习结构合理的视频微课程。因此,在具体知识处理时,线性化结构设计脚本,合理进行知识点的排列非常重要。

三、精致化材料选择原则

篇3:微课程中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关键词:微课程,微视频,设计,录制

随着高职教育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微课程成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程包括微视频、微习题、素材、在线测试等一系列资源。微课程主要体现在微视频上,微视频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将课程中重点、难点或某一知识点录制成15分钟以内的微型视频。特别是在一些操作性强的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较为复杂的操作知识点,教师需要多次讲解和重复操作,而将知识点碎片化,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让学习者边看微视频边操作,可以让其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学习者可以自行选择进度,即可快进、重复、倒退,让学习者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一、微视频的设计

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微视频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或重点、难点来设计,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引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该问题时进行学习和思考,再通过能力拓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知识点学以致用,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在相似环境中进行知识迁移。

“分类汇总”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中Excel 2010中进行数据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利用Excel的“分类汇总”功能可以将数据按需要的类别进行分类并进行求和、求平均值等。通过学习本知识点,可以提高学习者利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此该视频内容设计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以问题承上启下—讲述相关知识点—利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问题提升—思考题和教学小结”的思路进行设计。该视频的时长为8分钟左右。

微视频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和技作技能进行讲解,它能够为学习者的学习起到支架作用。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家厚教授说过:“微课程只是一种载体、一种技术,本身不会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是技术背后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要提高微视频的设计能力,主要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微视频的制作

(一)片头动画设计

在微视频中片头设计较为重要,其目的是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会声会影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操作简单,自带较多的素材,编者只需添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及相应的文字即可生成较好的片头。

(二)视频录制

微视频的录制一般为两种形式摄录和屏幕录像,摄录是采用专门摄像机、录音设备等一系列设备,将整个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教师本人出境。这种方式操作较为复杂,一般应用于专业团队开发课程。屏幕录像是指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将电脑屏幕上的内容录制成视频。一般可应用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分类汇总”微视频录制采用的是电脑+麦克风+摄像头+录屏软件(Camtasia sudio)的制作方法。

(三)视频合成及发布

视频的合成可在会声会影软件或者Camtasia Studio软件中完成。发布平台可以选择世界大学城、网盘或者上传到一些视频网站,发布的内容除了微视频以外还应该有一些配套的教学资源(微习题、素材、在线测试等一系列资源),同时在平台上建立学习该课程的学习群,方便学习者相互讨论,教师在群中应引导学习者提问及相互解决问题,并对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

优秀的微视频不仅要做到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而且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微视频的内容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功底,微视频的录制体现出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加强,教师在不断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同时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也需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会源.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篇4: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关键词】英美文学 微课 设计 制作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利用计算机和手机连接互联网成了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通过互联网可以简单高效的了解资讯、查阅资料等,学习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它是未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微课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挖掘知识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进行查漏补缺,而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他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

1.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

2.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

3.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

4.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

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校园网的建立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课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条件,利用微课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有限的英美文学课时与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通过有效使用微课辅助英美文学教学可使英美文学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局限于教室,在有电脑上网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微课辅助英美文学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此模式下,通过学生自学+网上交流+面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微课能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制作不同学习材料的视频,这样就能充分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微课可以极大地克服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弊端,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1.选题。微课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微方式教学视频,微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其选题,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题,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微课程来达到因材施教,这样微课的选题才会有的放矢,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英美文学课包括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文学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认知英美文学史上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家,比如他们的创作倾向、思想方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以及对本国文学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等;文学选读课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知识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鉴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要制作优秀而出彩的英美文学微课视频就不那么简单了,其中选题非常关键。因为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用来制作微课,微课更不是人们想象的从视频资源截取的片段。一般而言,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比较适合作为微课的选题,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选题,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一个好的主题,是设计和制作一堂好的微课的前提。优秀微课作品的选题有如下两点特征:(1)容易吸引别人的兴趣。(2)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因此,在微课的选题上要下足工夫。

2.对象特征分析。微课的设计和传统教学资源一样,需要分析学习主体的特征。设计制作微课视频时,要考虑学习主体的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英语专业学生虽然也读过部分英美文学名著,但是基本没有系统地了解过英美文学史及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也不太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对作品的了解和欣赏程度也不够深刻。文学史、作家和作品的介绍在课堂上足以进行,而对于文学批评的相关知识,可能部分同学根本不愿意去深究,而一些同学却对此很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制作微课教学视频时,可以考虑尽可能多地补充文学鉴赏方法以便于提高学生挖掘知识的平台。还有比如学习主体之间的知识层次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考虑学习主体的认知能力而制作不同知识水平的微课供学生选择。当然,还要考虑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不同。总之,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一定要针对性强,做到有的放矢。

3.微课的录制及后期制作。微课的制作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时间在5-10或者最长20分钟左右。要录制一节高质量的微课,撰写视频拍摄,录制脚本必不可少。脚本设计要详细,要设计好知识点、画面要求、解说词等。目前录制方式有多种 :使用拍摄设备直接录制教学过程 ;使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 ;使用电子白板软件进行录制; 使用快课工具 +PPT 进行录制等。录屏软件的好处是占用系统资源少,操作方便,录制的图像和声音效果都很好。视频录制完成后,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制作包括片头、片尾的制作和视频、音频的编辑等。最终制作成MP4格式的视频微课件,就可以发送到微课平台或者学习主体们的手机上,供他们学习使用。

三、微课教学设计要点

1.主题导入要快。微课时长只有10分钟左右,因此微课教学设计的导入主题要迅速。直接开门见山,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导入或者一些能吸引学习主体的话题进行引入。微课最关键的是开头,要能吸引学习者。因此要非常重视微课开头的1—2分钟。

2.教学设计要精心。微课教学视频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包括导入、授课、互动、结束等。微课的内容设计必须条理清晰,主题突出。微课是一个精彩的视频短篇,尽量要突出该课程的特色,不能做得平铺直叙,要能出彩。

3.制作要专业。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切忌出现影响学生或者干扰学生学习的多媒体元素,比如插入一些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小动画,这样只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课件的字体尽量大一些,而且屏幕的文字不要太多,要尽量选取重点,难点。录音尽量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它的频段几乎不受外界干扰,录音效果好,能保证声音的质量。录音的后期制作最好要进行降噪、声道处理等。

4.课后小结要简洁。用一到二分钟时间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小结在于精,而不在于长。

5.教师语言要精练。由于微课只有短短1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了,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尽量不要出现口头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最好先把讲稿设计好,之前要反复琢磨,这样录制过程就比较流畅,后期处理就比较简单。

四、结论

目前,微课热潮已经在国内掀起。一方面我们应该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探索它。“微时代”的到来将会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产生根本性变革。以上只是个人对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点思考,如何设计、制作和使用微课,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19-2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侯林梅.现代教育技术与英美文学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02):15.

[4]姚正东.微课程设计与策略探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11):25-26.

[5]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6]陈琳.数字化学习平台与英美文学课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382-384.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4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课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GH14059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袁彩荣(1976-),女,陕西延川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篇5: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那么, 如何设计制作微视频呢?翻转课堂模式中, 微视频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微视频掌握学习内容, 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设计微视频时就要做到重点突出, 生动有趣。

一、微视频的设计

(一) 内容的选取

教师在制作微视频前, 首先, 要结合课程目标, 明确课程内容。从课程内容中选取制作视频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如何选取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满足学生认知需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 教师要分析清楚。短时间内解释不清楚的内容, 可以将其分成若干小知识点分段讲解。

(二) 确定内容表现形式

微视频是根据教学目标, 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制作的小知识单元视频。在视频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第一人称视频, 即教学中不出现教师身影, 只展示黑板上的草图或者教学图片、动画、课件以及讲授者的画外音; (2) 根据内容的需要轮番展示教师演讲的视频和教学图文、动画、课件等; (3) 以教师大头像为主要画面的视频呈现方式。这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方式可以直接展示教学内容, 方式灵活, 简单直观, 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自己完成录制,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视频录制方式。第二种方式, 需要不同机位的切换, 后期要通过专业编辑软件进行处理。教师个人完成相对困难, 必须熟练掌握视频编辑软件。第三种大头像是目前精品课程里常采用的视频表现形式。这种视频表现形式相对单一, 教学材料不能充分展示。在实际的教学视频录制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课程内容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视频表现形式。

(三) 制作文字脚本

确定好微视频的表现形式后, 要根据选取的内容制作文字脚本。先展示什么?后展示什么?怎么展示?每个环节怎么衔接都要在脚本里面分步骤写清楚[2]。另外, 如果微视频中主要通过展示PPT来录制整个过程, 就需要制作一个设计精美、画面生动的PPT。

二、微视频的制作

(一) 前期准备

将录制微视频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 包括文字脚本和PPT, 图片和动画, 等等。在录制前, 教师必须根据设计好的流程将内容串讲几遍, 将整个视频录制过程中的语言组织好, 尽可能减少录制过程中的出错率。

(二) 视频录制

目前, 比较常用的微视频录制的工具包括手机、Power Point、专业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专业摄像工具, 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录制方式。

1.手机录制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推广, 手机微视频也迅速发展起来。手机拍摄视频简单方便、快捷, 深受大众喜爱。“手机+白纸”的拍摄方式, 简单易学, 教师能够快速掌握并熟练应用[3]。在利用手机拍摄时, 应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将手机固定在白纸上方合适的位置, 不要用手拿着拍摄, 以免画面晃动。教师在录制过程中, 可以用笔来展示教学过程, 可以画图、书写、标记。必要时可以进行语言描述。语言尽量简洁, 表述清晰。这种拍摄方式比较适合美术、数学等需要展示操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手机录制最大的缺点在于, 视频录制过程中一旦出错, 教师就要重新录制。

2.专业的录频软件Camtasia Studio

这种录制方式, 主要是采用“PPT+ 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屏幕录制软件。它最大的功能是录制屏幕和后期的编辑处理。如图1 所示为主要操作界面。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Camtasia Studio和PPT, 点击图1 中的“rec”按钮即可开始录制。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录制完成后, 选择Edit选项可进入编辑界面。

首先, 设置视频大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修改视频的尺寸。Camtasia Studio强大的功能在于它的后期剪辑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编辑轨道剪辑删减掉视频中间拖沓、错误的部分, 而无需教师重新录制。让整个视频能够呈现出清晰完整的画面, 有效地矫正了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和失误, 这一点用手机录制视频是无法做到的, 有效提高了教师录制视频的效率。Camtasia Studio还提供了很多后期编辑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标题”功能, 给视频添加字幕。录制后的视频也可以通过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的放大。为了提升视频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添加过渡效果、缩放等功能提升视频的呈现效果。视频录制过程中, 产生的杂音、噪音等可以通过“音效”进行消除。编辑处理完毕后, 点击“生成视频为”选择视频生成的格式, 输入视频保存的文件名、路径等, 最后点击“完成”按钮, 即可生成出一个完整、精致的教学视频[4]。

Camtasia Studio的强大之处在于, 软件小, 操作简单方便, 教师自己就能制作出优秀的教学微视频。

3..PPoowweerr Point软件录制

用Power Point生成视频, 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将制作好的演示文稿另存成Power Point放映格式。这种视频无法添加教师的画外音, 只是单独展示PPT中的内容。第二种是将制作好的PPT打开, 选择“幻灯片放映”下面的“录制幻灯片演示”。选择“从头开始录制”, 教师可以根据幻灯片放映内容增加解说, 放映完成后会自动生成一个音频标识。幻灯片放映结束后, 选择“保存”中的“创建视频”, 输入文件名, 即可制作完成一个微视频。这种录制方式, 也是一次成型, 不能后期编辑处理, 一旦出错就要重新录制。

4.专业摄像工具录制

专业摄制人员需要提前布好机位、灯光等。主讲教师按照需要着装、注重仪表。在录制过程中, 要注意镜头的切换, 同时拍摄主讲教师、教学材料等。根据内容需要, 还可以适当拍摄学生画面, 同时用录音工具同步进行录制, 以便后期剪辑使用。整个录制过程中, 要保持安静, 避免噪声干扰。这种录制方法, 后期也要进行编辑处理, 对技术要求较高[5], 相对教师个人而言, 成本高、难度大, 但是录制效果相对比较专业。视频录制完成后, 还需要教师自己进行进一步的审核、修改, 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传。

三、录制微视频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时间短

微视频的录制一般控制在5 分钟左右, 时间过长, 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失去兴趣。因此, 在短时间内, 教师要做到清晰明确的讲解知识点, 对教学重难点把握清楚, 微视频的内容不是书本知识的全部照搬, 而是将知识点化为相对较小且完整的知识点。

(二) 画画面面精精美美,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制作微视频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 视频录制画面要清晰、有视觉美感, 适当可以增加一些动画、背景音乐提升视频效果。

(三) 语言表达

教师录制微视频, 语言表达要正确、流畅, 不能照本宣科, 要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要求教师在录制过程中, 语言表达力求生动、活泼、幽默、具有亲和力, 营造出一种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聊天式氛围[6]。教师在语速方面要控制自如, 根据教学内容控制好节奏。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放慢语速, 有意识地稍作停留,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四、对翻转课堂中使用微视频的思考

翻转课堂模式中, 微视频仅仅是引导课堂, 在课前预习阶段使用的。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中适合学生自学的部分制作成微视频, 让学生课前自学。在课堂上,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开展课堂互动, 答疑解惑。因此, 微视频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起到的是辅助课堂的作用。学生观看微视频时, 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的“看”, 这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制作微视频时, 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视频最后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或者任务, 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 进入学习论坛提出自己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 微视频不能取代教师, 它仅仅只是翻转的一部分。微视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学, 增加课堂师生互动的时间, 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7]。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起到的是监督和引导学生的作用, 学生和教师应该是课堂中的双主体, “翻转”得成功与否, 既取决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安排, 积极引导, 也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甘业萍.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制作探究[J].广西教育, 2014, (11) .

[2]全瑞丽.网络视频课程的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刘静.手机微视频传播形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1) .

[4]唐柯.翻转课堂中教学微视频的录制与编辑[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04) .

[5]许红.翻转课堂实现中的教学视频设计与制作[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5, (01) .

[6]刘冬梅.教学微视频制作的困境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 (06) .

篇6:主题式数学微视频设计与制作

【关键词】主题式 数学 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19-01

微视频是微课程得以实施的视频载体。“微课程”被称为 “一分钟的微视频”。“一分钟”实则虚指,微课程类似于短期课程,是一种课程单元的形式,包含一个个独立的课题,每个课题完成时间较短,大概 5-8 分钟,具有针对性,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体现了“微”的特色。“主题式”则意味着“模块化”,比如高中二年级选修2-1系列中“圆锥曲线”这一模块就是一个主题。它包括圆锥曲线开篇介绍,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讲解,及相应的习题与复习及总结。因此课型较多,微课程的设计类型必然多样,其制作方面也必然融合更多的设计元素及操作性软件的加入。下面,我们就以“圆锥曲线”这一模块作为载体,详述主题下的数学微视频设计与制作流程与方法。

一、基于一个主题的三大课型的微视频设计

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微视频,需要首先进行微视频的设计。而微视频的设计则需要依托于不同课型的设计理念,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及教育理论背景。即在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四基数学教学理论及波利亚的解题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三大主干课型的核心特点及教学模式加以设计。具体表现在:

1.数学新授课微视频设计

数学新授课包括数学概念教学和数学命题教学。前者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萨奇曼的发现-探究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出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和问题引申三种概念教学模式。后者以萨奇曼的发现-探究学习理论及兰本达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发生型、结果型和问题解决型三种命题教学模式[2]。因此面对不同课题应根据所属类型予以设计 ,获得相应概念、命题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蕴含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性体验。比如“圆锥曲线”模块中椭圆的定义这一概念的讲解,通过相关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分析,确定属于概念教学的第三种问题引申教学模式。首先借助“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的动态视频最终定格在椭圆形的运行轨迹上,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同时初步认识椭圆,继而走进生活,通过椭圆的绳子画法和几何画法两者给出椭圆的定义,最后通过延伸问题思考:当F1,F2之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时,椭圆的形状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下节课椭圆的性质做铺垫。完成其ppt文本素材和相应的几何画板操作性软件素材。

2. 数学习题课微视频设计

数学习题课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瓦根舍的范例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托,构建习题变式、问题开放、模型建构及自动化技能形成四种解题教学模式。需灵活运用变式习题教学,开放式习题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展开,促进各知识的严谨运用以及归纳、演绎等能力的培养。比如“圆锥曲线”模块中椭圆的定义及性质习题课,可以利用习题变式解题模式进行椭圆定义的应用、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及综合应用等多种类型的习题讲解。也可采用问题开放解题教学模式,以开放性问题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继而提出假设、修正假设、判断、证明反思之流程使学生巩固椭圆的陈述性知识。比如针对椭圆的第二定义作一系列开放题:到焦点和准线距离的平方比小于1的点的轨迹是椭圆吗?立方比呢? n次方比呢?等等。与新授课不同的是:习题可以做成ppt文本素材,微视频的制作流程将与新授课类同。若需要展现详细的真人手写过程,可借用手写板、手机、摄像机等录制工具将讲题过程录制成一个个需要的视频,形成视频素材。还可与ppt文本素材结合,根据需要准备几何画板等操作性软件素材,后续制作过程上同。

3.数学复习课微视频设计

复习课微视频的设计需紧扣其核心特点,即是概念图知识结构的精致、思想方法的提升与数学本质的挖掘。这里我们同样需要准备ppt文本素材,包括习题的设计、知识结构图(学生作品,复习课前一天就要收齐)和思想方法的总结。除此之外,准备的操作性软件素材中还要加入概念图绘制软件(concept mapping)和思维导图软件(mind mapping),动态演示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基于一个主题的三大课型的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设计之于微视频制作,就好比“武器”之于“技法”。武器是否精良对于成败至关重要,但只有高超的技法才能驾驭武器,百发百中。两者缺一不可。在具备视频素材、ppt文本素材、几何画板等操作性软件素材和音频素材四种重要武器之后。我们来谈一下微视频的制作。我们需要的是硬件是电脑+Camtasia Studio+Microsoft office。

首先:录制PPT。打开Camtasia Studio 6软件,选择屏幕录制按钮,打开ppt,选择播放,点击rec,开始录制,录制完毕按F10停止录制,点击save,按照提示保存即可。其次,打开Camtasia Studio 6软件,选择导入媒体按钮。选择PPT视频添加,将视频拖拽到视频轴上,编辑视频大小,多余的视频扩选,选定好剪切。反复浏览视频,没有问题即可保存并保存为适当格式。最后,点击渲染按钮,渲染时会有进度显示,100%后微视频就生成了。注意:视频音频画质音质清晰;制作讲稿事半功倍;录制前调试声音音调等,使最后的呈现效果完美;录制时话语与PPT结合顺畅,应当场地合适避免噪音。

参考文献:

[1] 谭姣连.用视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月.

[2] 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篇7: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科技的迅速发展带给我们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也不例外。这种便捷让现在的学生学习逐渐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翻转课堂”、“网上学习”等概念应运而生。在众多概念当中,“微”的概念恰到好处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尤其是微视频与教学的融合。微视频资源是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它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英语碎片式学习的要求。尤其是微视频教学资源又满足了教师教学的要求。因为在一节课45分钟内,教师要对重难点各个击破,微视频恰好满足了该需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微视频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则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现在的英语学科教学环境,因为微视频的互动性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且当微视频与一些特定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化学习相结合的时候,则能做到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将增强学生的参与精神,最终将会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二、微视频教学

简单来讲,微视频教学是主要以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由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演变而来。近年来微视频教学主要表现为在线教学,不过本研究的焦点放在线下教学,即课堂微视频教学。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视频教学是指时间在五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简短,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的小片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微视频教学教师可以很好地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解构。通过生动的微视频,学生可以不再畏惧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进行微视频教学时就要尽量通过一种简单、直接并且相对轻松的方式来教授重难点,这样就大大舒缓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上学习[1]。

三、英语课堂微视频教学方式的优势

微视频教学其实只是改变了英语教学的形式,并没有改变英语教学的内容。该种教学方式旨在以一种更加吸引学生的方式来实现知识技能的提升,让学生更加愿意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初中英语教学问题有很多,而微视频就可以发挥其特长,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来改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更好地学习。

1.听力方面

在进行微视频听力训练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制作好发音相对纯正的视频,并可以添加字幕以供学生更好地进行听力训练,这种视听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听力的敏感度和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微视频教学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进行听音复述和听音讨论的训练,即在播放完完整的一句话时,教师可以暂停以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或者在播放完一小段视频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此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单纯的视频观看来进行教学,改善了教学方法的单一性[2]。

2.口语方面

英语口语的训练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只要让学生敢于去开口说话,即使说错了,即使发音非常不标准,但随着训练强度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学生会有主动去表达的意愿[3],所以“诱导”出学生想说的欲望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微视频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恰恰能让英语课堂活跃起来。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录制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让5个学生来演一个5分钟的英语话剧,录制成小视频并在下次英语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然后全班学生可以分组,每周一个小组来表演。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从侧面鼓励学生去开口说话。其次,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会无可避免地接触到发音纯正的英语小视频,这也在无形之中矫正了教师的发音。

3.阅读方面

微视频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阅读材料的过于单一化[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形式来对阅读材料进行研析。比如把一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做成小动画的形式,并在动画的最后以文章后的问题作为原型来设置悬念,此类教学方法特别适合故事类阅读材料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小动画的形式去讲解常用的几种阅读方法,并鼓励学生通过练习去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最后学生则会在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方法中进行高效阅读。

4.写作方面

初中英语写作难,教学生写好作文更难,但微视频与英语教学的结合也许可以啃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进行写作训练时首先吃透该作文的要求,比如作文话题是全球变暖,那教师就可以播放全球变暖的公益宣传片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再播放一些组织开始从身边做起去改善地球环境的行动短片,此时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时候可以先议后写,即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来讨论怎样来保护地球,这种教学方式就打破了没什么可写的僵局。其次,教师也要知道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务必要在教学进程中保持很大的耐心和坚强的毅力,因为挑选和教学内容契合度非常高、质量非常好的微视频也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

四、英语课堂微视频教学方式的劣势

要想实现微视频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在课前就把在课堂中要用的微视频准备好。但是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则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微视频素材收集较耗时,并且实际制作过程对制作者有很高的要求以及对播放的环境要求较高等等。

五、结束语

微视频教学其实只是改变了英语教学的形式,并没有改变英语教学的内容。该种教学方式旨在以一种更加吸引学生的方式来实现其知识技能的提升,让学生更加愿意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初中英语教学问题有很多,而微视频就可以发挥其特长,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来改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更好地学习。但在实际过程中也会因为一些问题导致比如选题与教学内容不符、微视频时间过长、画质不清晰、噪音太大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以及配音语速过快或过慢等等。所以,要想充分地利用微视频教学方式的优势,教师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微”的概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微视频以其高效性和便捷性也被广泛地应用在了教学当中。英语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正在打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无疑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又多了一种可能性,因为随着地球村的出现,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技能,将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中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而微视频与英语教学的结合无疑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重新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结合微视频方式的优势及缺点。

关键词:微视频教学,初中英语

参考文献

[1]龚李梅.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微课应用探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胡艳.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赵婷.微视频在初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篇8: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方式和教学原则

关键词:注意引导;微课程;视频制作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字形社交平台的出现,微课程逐渐走入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并日益得到推广。在微课程视频的录制过程中,不仅对视频制作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更要结合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完整、清晰的视频录入,其已日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微课程的内涵概述

微课程最早起源于美国60秒课程及英国的一分钟即兴演讲,两者都强调对核心内容的一种“聚焦式学习”。基于此,微课程是在对传统教学案例及课件继承的前提下,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充分利用现代的视频录制技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某个教学过程的录入,在录制及后期处理的过程中,既要求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为5~10分钟,又要求录制视频全面、清晰、稳定地记录教师的教学内容及真实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进行微课程的视频录入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集中展现最精确、最全面的教学内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理应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化、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化,并最终达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记住并得以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标。

二、注意引导设计在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意义

注意力主要是用于吸引一个人的关注对象与目标,也即当某个人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个对象及目标时,就会自动地对眼前的信息进行筛选,从而选择出自己的目标信息,一旦裁决到自己的心理或者是想法与自己的目标对象相偏离时,就会自动纠正,从而保证正确的导航方向。

微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时间的有限性以及传达内容的精确完整性,也即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要传达出某一环节或者是某问题的完整、精确性的讲解,以达到学生对该问题及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目的。也就意味着,微课程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大量信息的浓缩,是最精华的部分,学生在看和听的过程中,一旦漏掉某个关键点,很可能就会造成整个课程内容系统性的失联,进而抓不到重点,自然也就不理解该课程所讲解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综合以上可知,微课程的设计需要注意引导设计,从而充分抓住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并跟随视频导航,选择相应的关注点,并进行实时的注意力偏差调节,以达到对微课程视频所讲解内容的一种系统性掌握和深刻性理解的目标。

三、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理念

1.教学内容中注意力引导理念的渗入

学生选择微课程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内容,获取知识,而教师进行微课程录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教、学双方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一个好的教学内容及一个适当的教学方法上。因此,在微课程要想抓住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一是教师必须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即使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教学,也要尽可能进行优化设计,如诙谐幽默的语言、时事的引入及探讨等手段。二是要掌握好教学的节奏性,在整个教学的知识讲授中,切忌整个教学过程均采用同一种语调,若一直是平静的语调,则很容易造成讲解过程的枯燥,进而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涣散;若是一直高调激昂,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听力疲劳,亦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抑扬顿挫,如在知识的讲解中自问自答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及兴趣,从而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2.摄像录制中注意力引导理念的渗入

在课程的录制过程中,利用镜头从而引起学生的刺激性注意力,也即镜头语言相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刺激物,当学生长时间面对同一个镜头时很容易造成审美及视觉上的疲劳,如果这时进行镜头的切换,如教师、板书的内容、PPT的内容、全景进行全方位的镜头切换,这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意的注意力引导,从而对学生的兴趣需求、情绪状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四、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方案设计

虽然相关部门及高校对微课程视频制作中注意力的引导设计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基于笔者的探索和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经验,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注意力引导方案设计细节具体如下:

1.视频录制的硬件准备及录制方式

在为微课程视频录入准备硬件设备时,一般要准备三架摄影机,两个无线麦克,从而可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场景录制。此外,为保证视频良好的录制效果,以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镜头切换,要准备好导播设备及相应的导播人员。三架摄影机分别进行不同场景的录制,一般分为学生听课场景录制、教师授课場景录制以及全景的录制。在录制的过程中,导播人员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以根据学生及教师的授课状态、授课时间的长短进行不同的镜头切换,从而实现多镜头、全方位的场景实现,以起到调节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在麦克风的放置上,一个用于教师的授课使用,以便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声音,也能使录制视频具有较好的录音效果,另一个麦克风用于学生,在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时开放,如学生提出问题时等场景,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以避免噪音的出现。导播设备的使用以及导播人员的工作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视频的后期制作工作,并减轻不必要的麻烦。

2.师生互动交流的环节设计

微课程与传统的课程一样,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一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微课程录制之前,教师和工作人员应进行交流沟通,并达成默契,既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完整地在微课程视频中展现出来,又能够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正常进行,很连贯地展现在视频中,而不是刻意地展现在视频中。

3.镜头的切换设计

该部分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的协调设计:一是PPT的镜头切换;二是师生交流镜头的切换;三是全景镜头的切换。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时,一般需要学生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PPT的内容上,以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也就是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及难点讲解时要把镜头切换到PPT上。在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时,要注意师生之间镜头的切换,镜头要对准讲话者,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进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景镜头的切换主要是用来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调节注意力。

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士的青睐,并逐渐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中。微课程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课程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更是在网络及信息时代下,对课程教学方式的一种创造性改革,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作者简介:汪洋,出生于1987年1月,助教,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

篇9: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

80年代初, 录像技术进入教学领域,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专题型视频一般时间较长, 播放时学生容易产生疲劳, 学习效率低;另外, 专题视频, 虽然有其典型性、代表性, 但它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 或某一教师的教学风格, 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目前, 微视频以其不同于传统的专题型视频的独特优势, 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优酷网总裁古永锵解释说:“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 长则不超过20分钟, 内容广泛, 视频形态多样, 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 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1]

从教学角度看, 微视频是一种蕴含一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的生动的、直观的、灵活的微教学单元。它以教学大纲为根据, 以文字教材为依托, 以教学目标为归宿, 选择某学科、某年级所有适合视频媒介表现的教学内容, 尤其是重点和难点, 拍摄制作成系列的数字视频教学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即时播放。

微视频因具有时间短、内容精、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的教学特性。一般根据教学内容需要, 长度在3-5分钟左右, 可即停即放, 运用灵活。它把控制权交给了使用者 (即教师) , 使教师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播放其中的某一段, 易于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有利于发挥微视频的作用。它与语言、板书、投影、挂图、模型起同样的作用, 提高了教学效果。李运林教授主编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曾对其进行过论述“这类电视教材, 可以没有头, 没有尾, 也可以没有解说, 只是就某一课堂内容的问题提供形象化的片段材料, 教师使用这类教材时, 需要边展示边讲解。这类片段教材, 尽管只有一、二分钟长, 但往往是教学上非常珍贵的形象材料, 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好处, 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电视教材。”[2]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这类电视教材, 几乎可以等同于当前的微视频。微视频有着不同于专题型微视频的显著优点, 可由教师随堂灵活运用。从选题上看, 它通常以表现某个知识点, 或表现某个动作技能及操作的演示过程为主要特征;从内容上看, 它以记录型的素材、资料为主, 也可以是编辑型的资料和短片;这种视频具有制作费用低的优点, 符合经济和效益原则, 切合我国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实际;在使用时, 它把控制权交给了使用者,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组织教学过程并决定什么时候播放, 播放哪一段, 有利于发挥微视频的作用,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可以灵活地与其他媒体结合使用, 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 微视频在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微视频的教学应用

1. 微视频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

课例:《鸿门宴》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课文简析:这篇课文以“鸿门宴”为中心, 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 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 以项羽欲击刘邦始, 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 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 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 波澜起伏, 虽是节选, 却结构严谨, 前后呼应紧密, 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学习重难点: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资源出处:最新电视剧《汉刘邦》的鸿门宴片断。比电影版、其他电视剧版更忠于原著。

资源主题:用时6分40秒制成插播式微视频, 主要包括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两个高潮戏。

资源类型:情节性微视频。

应用方式:教师根据教学情况, 教学时一般采取以下三种应用方式:一是先播后讲式, 教师先播放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两个高潮戏的微视频, 组织学生讨论与分析微视频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形象感知, 为学生阅读理解《鸿门宴》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奠定认知基础。二是先讲后播式, 教师先行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课文, 然后播放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两个高潮戏的微视频, 通过形象直观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便于突破学习重难点。三是讲播同步式。教师结合课文开展实施, 边讲读课文, 边播放视频, 使学生做到文本阅读与视频阅读有机结合, 视听有机结合, 有利于突破学习重难点。

2. 微视频教学应用的基本要求

通过《鸿门宴》微视频的应用分析, 微视频的教学应用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微视频必须着眼于学科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内容, 遵循教学规律, 具有教学性。

(2) 微视频编制要精心选题, 认真钻研课文教学的作用点。微视频的编制要考虑学科差异和教学内容差异, 力求教学信息的多向传递, 不能影响双基训练目标, 不能淡化文字兴趣, 不能限制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

(3) 利用微视频教学可以优化学科教学, 但不宜单一使用。要把微视频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两者相互补充, 选择最佳作用点, 把握最佳时机, 使微视频发挥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4) 微视频虽有视听结合、重复再现、省时省力的功用, 但不可完全用此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运用微视频开展课堂教学时, 要把握好时间的长短, 控制好定格或重播。那种搞形式、耍花样, 无目的地将影视片、教学资料参考片和微视频混为一体, 搞“填鸭式”, 一播到底, 或一节课或半节课让学生看“片”, 教师在旁边无所事事的方式必须禁止。

三、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我们在编制微视频教学资源时应考虑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 既要考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又要深入分析各知识点的讲授方法和艺术性。因而, 在制作学科微视频时, 主要抓住它的主题、类型、呈现时机及呈现方式, 做到规范化制作与处理视频。

1. 主题

主题是微视频所要表示的知识点, 说明它要解决什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甚至还要写简单的摘要, 以便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2. 类型

微视频常见的形式主要有资料性微视频、表演性微视频、情节性微视频、专题性微视频。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微视频, 目的在教学效果, 而不在单纯追求形式的新奇。

资料性微视频是根据教学内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材料的电视片, 比如, 我们要进行课文《荷塘月色》的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作者, 可以把有关作者朱自清的图片、实物、故居、著作等制成录像片在教学时播放。表演性微视频是结合教学内容所提供的有关艺术表演的电视片。例如, 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的教学时, 我们将有关的朗诵、舞蹈、演唱制成电视片进行播放, 让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情节性微视频是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性电视电影的情节构成的教学电视片。例如, 有关《三国演义》节选的教学,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编辑制作出《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空城计》等电视微视频。专题性微视频是根据教学需要所专门摄制的电视片。例如, 有一位语文教师专门参与摄制了一部关于荷花的电视片, 精心选择各种美的画面, 并根据自己对荷花的感觉来编辑制作, 配上音乐和自己撰写的解说词。在教学时, 先是播放没有解说词只有画面和音乐的电视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来为该片配上解说词。然后, 从学生们的作业里选择好的文字作品和电视片进行配音合成。最后, 再播放教师参与摄制的完整的微视频。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只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很充分。由此,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摄制一个成系列的微视频供教学或学习使用。

3. 呈现时机

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穿插播放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这种插播教学形式在保持着课堂教学特有的环境和气氛的条件下, 使视频资源从课外进入课内, 融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能够发挥课堂讲授和数字媒体各自的优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形式。课内插播式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门课程的总体方案和每一课时的每一环节, 从而确定最佳的插播时机和插播时间。在插播时机上, 一般来说最佳的插播时机有:表象时机、渴望时机、验证时机和强化时机等。表象时机一般指在讲授某一新概念时, 教师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 在学生头脑中能初步再现概念形象时, 及时应用录像媒体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促使科学概念的巩固。渴望时机一般是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在学生急于解答, 但立刻又得不出正确答案, 求知欲急剧升高时, 应用录像媒体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验证时机一般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做出假设, 但又不能充分肯定其正确性时, 应用微视频帮助学生验证假设。在插播时间上, 宜短不宜长, 过长就会引人入胜变为引人入睡。一般来说, 微视频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 3-5分钟效果最好。为了节省时间, 用于课堂插播一定要开门见山, 去掉片头和片尾, 有些教学内容也可不用音乐和解说。

4. 呈现方式

在不同教学单元的组合和联接上, 要合理把握各种呈现方式。其中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是微视频经常运用的手法。蒙太奇的原意是构成、装配。运用到影视创作上, 就是把原来分散存在的画面和声音素材艺术地、有机地构成整体。蒙太奇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是人们观察周围事物的一种自然特性。所以, 蒙太奇的运用必须遵循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规律, 才能符合人们的自然联想, 为观众所接受, 把观众的思想引入编导的创作意图。用好蒙太奇技巧, 不仅要注意服从蒙太奇的法则, 还应了解蒙太奇的种类、表现方法及其作用, 了解蒙太奇句型的不同特点, 蒙太奇段落的转场方式等。在进行画面组接时, 应符合事物运动的本来面貌, 符合人们正常的生活逻辑和思维。要按照拍摄的总方向组接镜头, 遵守运动的轴线规律, 保证镜头间方向关系的正确与空间的统一。把握好镜头运用的节奏, 保证影调、色彩的相对统一。微视频的蒙太奇运用, 应紧紧围绕课堂的主题, 来加强艺术感染力。

总之, 在进行微视频的设计制作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选题时, 除照顾到重点、难点外, 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微视频教学优势的内容。其二, 要研究学科、专业特点。不同的学科、专业, 其教学内容。结构及教学特点都不相同, 应结合本专业和学科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和设计。其三, 在适当的地方有意地做些“悬念”, 例如可以利用字幕提出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和思考来解决这个悬念, 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其四, 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 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是微视频的观众, 微视频编制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及学生的品味、爱好等, 这样的微视频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其五, 片长宜短不宜长。如果学生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 容易产生疲劳, 使接受器官的兴奋程度降低, 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接受效果。其六, 在制作之前, 对国内相关微视频进行检索审看, 借鉴其成功之处, 保证教材制作的质量, 同时又可避免重复制作, 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四、结语

微视频给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选择空间, 也给教师提供了灵活应用的选择, 同时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供了师生更多立体式对话的机会。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 让教师既吸收了优质教育资源也解放了自己的手脚, 增添了创造性教学空间。微视频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 与之相辅相成, 以达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起, 微视频教学应用研究将成为移动学习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和主题。

摘要:教学微视频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视频资源。本文论述了教学微视频的教学特性和应用要求, 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案例分析了微视频的教学应用方法, 其对转变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微视频,设计,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微视频[OL/DB]http://baike.baidu.com/view/566540.htm, 2013.5.3

上一篇:连续在校学习证明下一篇:营销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