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移

2024-05-15

政策转移(精选十篇)

政策转移 篇1

关键词:产业转移,东盟自由贸易区,政府合作

一、产业转移理论与发展

产业转移按照空间变化不同包括国际的、区域间的和区域内的转移三种形式。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已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产业转移的研究通常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使用区域总体数据并关注企业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后的发展情况,微观层面关注引起企业转移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或对企业管理者的面谈来评价引起企业转移的推力、拉力和留守等因素。美国、日本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已建立了本国详尽的企业数据库,其中一些还登记了企业迁移的数据库。产业转移对企业的影响可以是两方面的,首先是来自地理位置变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其次是地理位置变化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产业转移可缓解原所在地的资源承载问题,减少对当地资源的消耗。相比中国东部地区,中西部虽然存在要素禀赋优势,但在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配套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劣势。于是东部企业在产业转移的目标地选择中必然会考虑到国外区域。

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人Akamatsu(1935)提出,他在研究纺织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其中领头雁表示该行业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表示国内生产的浪潮,最后一只表示出口的浪潮。雁行理论要求投资国的生产函数比东道国先进,主张垂直分工。雁行模式形象地描述了后发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并实现工业化,然后又将产业转移至低梯度国家的产业转移过程。山泽逸平后来扩展了雁行模式,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和逆进口五个阶段,全面地说明了后进国家如何通过引进技术和进口产品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和消费者需求。Vernon(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认为在产品创新阶段,市场主要在国内,随着时间推移,产品进入成熟和标准化阶段,开始了产品的国际转移和出口的过程[1]。Dunning利用O-L-I模型描述了企业对外扩张和投资行为,认为企业在对外转移中必须在所有权、区位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三方面存在特定优势[2]。其中产业组织决定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决定内部化优势、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区位优势。任何一方面的优势缺乏都可导致企业转移和扩张的障碍。

Kojima(1978)结合了Akamatsu(1935)的雁行模式和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H-O-S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按照作者提出各种理论的时间顺序,总结出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见表1)。

当前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多从市场、成本、比较优势、政府政策等方面着力,而对制度创新、行为决策、区域合作、主体偏好、社会网络等因素研究较少。产业转移的相关实证研究基本上是关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演变而展开的,而在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产业转移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详尽的产业转移微观数据库,因此,对促进产业转移理论的深化必须采用广泛和深入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对产业转出国家或地区与承接地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和企业做详尽的调查。如陈建军(2002)[3]、刘力和张健(2008)[4]等基于浙江省和珠三角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调查了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

表2概括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对企业迁移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按照梯度产业转移理论,产业的转移应该按照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这样的空间变化过程,按地区比较优势有规律地进行。二战后至今,全球范围内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首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纺织业和钢铁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相应地,产业承接国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大大提升了本国的城镇化水平,并使得产业和人口在一定区域产生集聚。到了7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美国、德国和日本受到当时能源危机的影响,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拉丁美洲和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第三次产业转移,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国家将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而在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栾文莲(2006)概括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八大特点[6]: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移、生产全过程的转移、产业内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生产制造产业全球转移凸聚中间产品、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生力军、跨国公司经营新战略、跨国投资快速增长、配套措施转移。

资料来源[5]: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二、中—越产业转移的方式与条件

(一)中—越产业转移的方式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已形成东—中—西梯度区域发展格局,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在东部地区集聚已经形成巨大规模,产业集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提升,许多企业特别是沿海的加工贸易业面临生产成本急速上升的压力。在金融危机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外部条件下,这些在东部地区已经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必然通过寻找新区域和开拓新市场来改善濒临倒闭的窘境。就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东南亚和非洲在未来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非洲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国内普遍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较差,对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较差。而作为东盟成员国的越南自改革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整个经济体有着不俗的表现,是中国企业转移国外的理想选择区位之一。越南政府对外商投资的分级管理简化了外商投资申办手续。地方政府直接负责立项、公布项目目录、促进投资、审定项目、颁发投资许可证以及管理本地区土地、劳动力、环保、规划等事宜。中国对越南的产业转移可以以加工贸易业为开端,通过对越南输出装备技术、投入中间产品、设立工厂基地,最后通过越南有利的出口贸易政策,将产品出售至全球市场。

资料来源:Vietnam Statistic Yearbook 2010。

我们归纳了中国对越南可实施产业转移和扩张的五种市场进入模式:

(1)直接贸易出口。(2)完全转移型。公司总部和工厂都迁到越南。(3)垂直型FDI。工厂设置在越南,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国内。(4)部分水平型FDI。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国内,工厂分别设置在中国和越南。(5)水平型FDI。公司总部和工厂都设立在越南。

由表3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大陆在越南的投资项目为84个,但在已登记的FDI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资金仅占总量的约1%的份额,并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投资。由于中国国内缺乏促进中小企业转移出去的平台,相应的培训服务和咨询业务较少,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顾忌较多,中—越产业投资潜力有待挖掘。

(二)越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1. 越南经济形式分析。

越南政府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外商投资法》,经过5次修订后,2006年越南政府对内外投资法予以合并,出台了新的《投资法》,统一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法律约束框架。此外越南政府设立了外国投资管理局作为政府管理来自外国投资的专门机构。

越南在2007年1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50个成员。自2000年以来,越南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6.5%以上。越南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及矿产资源,经过30多年的战后恢复,越南经济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越南2010年全年GDP较去年增长6.78%,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增长2.78%、7.7%和7.52%。2009年越南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中,机械、设备、工具、零配件类占第1位,达到41.6亿美元,占进口总贸易额的28%,其次是布匹、计算机、电子产品和零配件、成品油、钢铁、化肥、服装原辅料、皮革等。

从越南2009—2010年度的GDP构成可以看出(见表4),越南经济呈现2-3-1结构,其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非常接近,经过数年的改革,越南已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开放经济体,这为越南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立了基础条件。

资料来源:Vietnam Statistic Yearbook 2010。

中越之间的产业转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有助于国际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互惠流动。相对于越南3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越南接近9000万的人口显得密度较大,由于越南经历了两次战争,战后人口出生的高峰已形成了当前大规模的青壮年劳动力,而中国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今后一段时期内,越南充裕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越南比在中国更具有生产成本优势。但越南人力资本有待提高也成为制约越南经济转型的重要障碍。近日越南计划投资部向政府呈报了经济转型提案。计划投资部在提案中建议应优先发展以下7个产业:冶金;炼油和石化;造船和生产其他运输工具;民用电器设备;电子信息;物流业;旅游服务业。争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上述产业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同时,逐步取代现在的纺织成衣、制鞋和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1)。这表明越南政府已着手实施实现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据2010年中国企业家投资东盟意向调查显示(2):企业在投资选择中,最重要的两个动机分别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夸大国际市场,在被调查企业中分别占57%和23%。另外,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规避贸易壁垒以及缓解国内竞争压力等方面也占有一定比例。调查还表明越南是东盟10国中国企业家的投资首选地。东盟各国吸引中国企业家投资意向分别为:越南27%、新加坡21%、马来西亚15%、印尼13%、泰国6%、缅甸5%、菲律宾5%、柬埔寨4%、老挝3%、文莱1%。

2. 越南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设施。

中国(广西)提出“两廊一圈”经济合作区、“南宁—河内经济走廊”的倡议,使得在中国和越南之间存在三级产业分工梯队。珠三角地区位于第一阶梯,西部与越南邻近省份云南、广西为第二阶梯,越南及邻近东盟国家为第三阶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引入了“冰山成本”这一概念,强调了交通运输条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通常产业集聚地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此,从珠三角经广西、云南到越南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对“两廊一圈”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以及产业转移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越南地理位置优势显著,同时处于北部湾经济圈、大湄公河次级区域和中国—东盟贸易区这三个区域相交处,通道价值不容小觑。已有不少文献证实了交通运输设施条件的改善能够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中国和越南在促进交通运输方面已经或即将实现的举措包括:在公路建设方面,兴建开通了环北部湾高速公路,开通南宁—谅山—河内、南宁—高平等运输线路,改造昆明—河内—海防公路,改造云南—老挝—越南之间的公路网。在铁路运输方面,兴建环北部湾铁路,改造友谊关—河内铁路,并将中越柬三国铁路网与新马泰联网。在水路方面利用北部湾港口群的现有地理优势,以防城、钦州、北海港为龙头协调各港口的发展,构筑现代航运物流业。

3. 越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

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越南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优势和劣势可概括为:(1)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2)资源禀赋充裕,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3)欧盟和美国的多项产品进口优惠政策为越南企业的出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4)是WTO和东盟贸易区(AFTA)的成员国,贸易区内无关税壁垒。

由于经历过两次大型战争等历史原因,越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也存在不少劣势,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公共建设和基础设施落后。(2)经济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发展程度以及收入差异较大。(3)产业结构体系薄弱,原材料多数依靠进口。(4)熟练劳动力比率不高,人力资本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政府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短期内,中国中西部地区、东盟其他成员国也会对越南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产生竞争性的作用,从而易形成产业承接地在政策优惠、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实质性改善,使得转移后的产业更好地根植于当地的社会及地域环境。长期来看相关产业的转移在政府的推动下容易达到更为有效的效果,中越双方政府应该借助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桥梁作用,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合作。

由于企业是一种复杂的组织,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地方根植性,当企业转移至新区域面临新环境时,其组织内部的重新运行和外部条件都变得更加不确定,在生产要素成本降低的同时,新市场的开拓、远离产业集聚地带来的信息滞后以及当地关联产业的需求联系都成为影响转移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及其政策是管理市场和制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会制定相应的区域和产业政策旨在推动本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于是,对于产业转出国,政府可能会限制先进技术的转出,以保持技术比较优势来获取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而对于产业承接国,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会采取资源和市场换取技术的方法,吸引先进技术并在国内消化吸收。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对外商贸活动自“下南洋”时期就已遍布东南亚,基于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的联系,这些为中国企业转移出去提供了条件。当承接地政府所提供的投资环境使得转移企业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业转移就可能持续进行。

白雪洁(2008)强调了产业政策要与产业生命周期及各阶段企业的行为密切相关,当政府政策符合企业的发展意愿时,政策是有效的[7]。虽然对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存在争议,但“华盛顿共识”被抛弃后,世界各国政府对产业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意义大多较为重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肯定(张鹏飞、徐朝阳,2007)[8]。我们把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机制概括如下:(1)转入地政府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优惠。(2)通过充足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供应,以满足企业的扩张或迁移需求。(3)对诸如交通条件、通讯设施、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满足转入企业的运营要求。(4)引入并大力发展前后向相关产业及配套措施,使企业更好地融入本地市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加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建议

(一)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依托,增进经贸合作

2010年1月1日,作为世界第三大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为中国企业开拓越南市场形成了直接的驱动力。中越双方政府应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平台,加强跨国经济合作,有效地突破资源、技术、资金流动的瓶颈,更好地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经济合作环境。

(二)双方政府为产业转移营造有利条件

中国政府应该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转移平台,加强企业涉外人员培训制度,切实在行动上支持并鼓励企业走出去。越南政府应该结合本国比较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转移进来的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保障,从而不仅吸引企业,更应该留住转入企业。通过有效地引进产业转移来支持本国主导产业构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加强政府互访和企业家交流机制

通过定期举行政府官员、企业家的交流访问,促进双边经贸信息的有效沟通与流动,为产业转移的进行提供信息保障。中方企业家应该充分考虑到越南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越政府双方最近的产业政策和信息,把握产业转移最佳选择时机。

参考文献

[1]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2]J.H.Dunning.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M].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London:Macmillan.1977.

[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6):64-74.

[4]刘力,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10):74-79.

[5]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09,(10):9-18.

[6]栾文莲.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八大特点[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2):68-71.

[7]白雪洁.产业成长阶段的产业组织政策有效性分析——以日本代表性产业组织政策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8,(4):87-90.

社保异地转移新政策 篇2

所有手续需要45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在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同时,还转移部分单位缴费的12%,其金额是单位交纳金额的60%;

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对农民工一视同仁。

为避免参保人员因办理转续关系而在两地往返奔波,暂行办法规定了统一的办理流程:参保人员离开就业地,由社保经办机构发给参保缴费凭证;

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需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

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机构信息库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2013年社保异地转移新政策]

★ 办社保单位介绍信推荐

★ 社保工作安排

★ 办文工作

★ 街道办工作职责精选

★ 社保工作证明怎么写

★ 网格办工作职责

★ 办信用卡工作证明

★ 防汛办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 车管所导办工作职责

政策转移 篇3

一、财政转移支出政策未能有效缩小我国贫富差距

(一)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在经济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始终处于弱势一方,这给社会稳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财政转移性支出作为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工具,理应在缓解城乡贫富差距中发挥关键作用,应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农村。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999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一直远远高于农村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257.17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14.08元,两者差距达11.02倍。随后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14.74倍。2004年,随着我国全面免除农业税,并逐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但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为5708.6元和701.35元,差距仍高达8.14倍。

从1999年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情况看,2004年以前,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农村,这使得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自2004年起,由于政府通过税费改革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对粮农的直接补贴,使得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支出增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由于在绝对数上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过大,至2011年,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高达5000元。由此可见,整体看十余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而由于其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而使收入分配矛盾加剧。

(二)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小不同阶层贫富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高收入阶层获得了较多的转移性收入,低收入阶层反而获得的较少。以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收入数据为例,按照五等分法将农村居民按收入高低分成五组来考察人均转移性收入情况,2002—2011年,高收入群体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一直高于低收入群体,并且收入阶层越高,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也越高。2002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3.72元,高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97.02元,后者为前者的12.52倍;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了265.04元,同期高收入户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1263.35元,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下降到了4.77倍,但高收入户获得更多转移性收入的不合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从增速看,2003—2011年,农村地区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增速一直高于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但数据表明只有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在2004年至2011年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相反,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的增速明显上升。因此,无论在绝对量还是增速上,公共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性支出都应保持政策连续性,避免不同阶层收入分化的加剧。

(三)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般认为,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 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然而,2005—2011年我国较发达的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普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从各省市区的情况看,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708.78元,全国共有23个地区该数据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4个地区都没超过5000元,而收入最高的6个地区都远超过7000元,其中城镇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西藏的7.12倍。

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63.32元,全国共有17个地区该指标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的8个地区该项指标不足400元,而收入最高的7个地区则都在700元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一枝独秀,分别高达3440元和2257元,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广西的9.5倍。

二、加强财政转移性支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快建立健全规范的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必要的“对口支援”等横向转移支付,充分发挥其作为有效的财政均衡制度的功能。我国的财政补贴项目基本原则应为:一是集中财政补贴主体,明确财政补贴管理权限;二是全面清理财政补贴项目;三是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科学的财政补贴标准;四是调整财政补贴环节,改变财政补贴方式。

应逐渐改进目前多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中央主导的人均财力因素公式法转移支付。中央确定原则,按地区人口和财力状况,以全国平均线为基准,超过平均线的地区做出贡献,超过越多贡献越多,相反低于平均线的地区被帮扶,低于平均线越多获得帮助越多。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制度体系,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要求。

(二)动态调整我国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基金项目

对一些争议较大的专项资金进行撤并,减少项目支出的交叉、重复,严格控制新设项目,必须设定的项目要做到资金安排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主要用于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补助以及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老少边穷地区特别补助等。

根据现实经济形势,调整政策性补贴支出结构。在政策性补贴支出中,应该保持在农业补贴、粮棉油价格补贴项目上的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农民收入以及人民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稳定。

在通货膨胀加剧、价格指数特别是食品价格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应该增加肉食品价格补贴和平抑物价等补贴支出在财政补贴中的比重,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者的冲击远大于高收入者。

完善转移支付的量化公式,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农业区域、生态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地方政府优化财政转移性支付的投向

各级地方政府是财政转移支付投向的具体执行者。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中央要求,落实执行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项目投向。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身财政支出政策,应更加重视公共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农村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城镇青少年逐渐趋同的教育资源,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形成低收入阶层向中高收入阶层的顺畅转化机制。同时,加大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和社会救助的投入。

(黄志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endprint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各国调节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然而,近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缓解城乡之间、不同阶层间和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

一、财政转移支出政策未能有效缩小我国贫富差距

(一)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在经济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始终处于弱势一方,这给社会稳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财政转移性支出作为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工具,理应在缓解城乡贫富差距中发挥关键作用,应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农村。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999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一直远远高于农村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257.17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14.08元,两者差距达11.02倍。随后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14.74倍。2004年,随着我国全面免除农业税,并逐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但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为5708.6元和701.35元,差距仍高达8.14倍。

从1999年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情况看,2004年以前,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农村,这使得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自2004年起,由于政府通过税费改革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对粮农的直接补贴,使得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支出增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由于在绝对数上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过大,至2011年,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高达5000元。由此可见,整体看十余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而由于其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而使收入分配矛盾加剧。

(二)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小不同阶层贫富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高收入阶层获得了较多的转移性收入,低收入阶层反而获得的较少。以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收入数据为例,按照五等分法将农村居民按收入高低分成五组来考察人均转移性收入情况,2002—2011年,高收入群体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一直高于低收入群体,并且收入阶层越高,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也越高。2002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3.72元,高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97.02元,后者为前者的12.52倍;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了265.04元,同期高收入户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1263.35元,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下降到了4.77倍,但高收入户获得更多转移性收入的不合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从增速看,2003—2011年,农村地区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增速一直高于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但数据表明只有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在2004年至2011年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相反,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的增速明显上升。因此,无论在绝对量还是增速上,公共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性支出都应保持政策连续性,避免不同阶层收入分化的加剧。

(三)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般认为,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 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然而,2005—2011年我国较发达的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普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从各省市区的情况看,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708.78元,全国共有23个地区该数据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4个地区都没超过5000元,而收入最高的6个地区都远超过7000元,其中城镇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西藏的7.12倍。

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63.32元,全国共有17个地区该指标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的8个地区该项指标不足400元,而收入最高的7个地区则都在700元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一枝独秀,分别高达3440元和2257元,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广西的9.5倍。

二、加强财政转移性支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快建立健全规范的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必要的“对口支援”等横向转移支付,充分发挥其作为有效的财政均衡制度的功能。我国的财政补贴项目基本原则应为:一是集中财政补贴主体,明确财政补贴管理权限;二是全面清理财政补贴项目;三是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科学的财政补贴标准;四是调整财政补贴环节,改变财政补贴方式。

应逐渐改进目前多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中央主导的人均财力因素公式法转移支付。中央确定原则,按地区人口和财力状况,以全国平均线为基准,超过平均线的地区做出贡献,超过越多贡献越多,相反低于平均线的地区被帮扶,低于平均线越多获得帮助越多。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制度体系,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要求。

(二)动态调整我国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基金项目

对一些争议较大的专项资金进行撤并,减少项目支出的交叉、重复,严格控制新设项目,必须设定的项目要做到资金安排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主要用于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补助以及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老少边穷地区特别补助等。

根据现实经济形势,调整政策性补贴支出结构。在政策性补贴支出中,应该保持在农业补贴、粮棉油价格补贴项目上的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农民收入以及人民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稳定。

在通货膨胀加剧、价格指数特别是食品价格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应该增加肉食品价格补贴和平抑物价等补贴支出在财政补贴中的比重,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者的冲击远大于高收入者。

完善转移支付的量化公式,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农业区域、生态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地方政府优化财政转移性支付的投向

各级地方政府是财政转移支付投向的具体执行者。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中央要求,落实执行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项目投向。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身财政支出政策,应更加重视公共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农村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城镇青少年逐渐趋同的教育资源,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形成低收入阶层向中高收入阶层的顺畅转化机制。同时,加大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和社会救助的投入。

(黄志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endprint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各国调节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然而,近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缓解城乡之间、不同阶层间和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

一、财政转移支出政策未能有效缩小我国贫富差距

(一)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在经济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始终处于弱势一方,这给社会稳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财政转移性支出作为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工具,理应在缓解城乡贫富差距中发挥关键作用,应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农村。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999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一直远远高于农村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257.17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14.08元,两者差距达11.02倍。随后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14.74倍。2004年,随着我国全面免除农业税,并逐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但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为5708.6元和701.35元,差距仍高达8.14倍。

从1999年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情况看,2004年以前,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农村,这使得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自2004年起,由于政府通过税费改革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对粮农的直接补贴,使得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支出增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由于在绝对数上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过大,至2011年,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高达5000元。由此可见,整体看十余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而由于其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而使收入分配矛盾加剧。

(二)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小不同阶层贫富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高收入阶层获得了较多的转移性收入,低收入阶层反而获得的较少。以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收入数据为例,按照五等分法将农村居民按收入高低分成五组来考察人均转移性收入情况,2002—2011年,高收入群体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一直高于低收入群体,并且收入阶层越高,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也越高。2002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3.72元,高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97.02元,后者为前者的12.52倍;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了265.04元,同期高收入户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1263.35元,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下降到了4.77倍,但高收入户获得更多转移性收入的不合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从增速看,2003—2011年,农村地区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增速一直高于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但数据表明只有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在2004年至2011年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相反,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的增速明显上升。因此,无论在绝对量还是增速上,公共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性支出都应保持政策连续性,避免不同阶层收入分化的加剧。

(三)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般认为,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 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然而,2005—2011年我国较发达的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普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从各省市区的情况看,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708.78元,全国共有23个地区该数据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4个地区都没超过5000元,而收入最高的6个地区都远超过7000元,其中城镇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西藏的7.12倍。

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63.32元,全国共有17个地区该指标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的8个地区该项指标不足400元,而收入最高的7个地区则都在700元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一枝独秀,分别高达3440元和2257元,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广西的9.5倍。

二、加强财政转移性支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快建立健全规范的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必要的“对口支援”等横向转移支付,充分发挥其作为有效的财政均衡制度的功能。我国的财政补贴项目基本原则应为:一是集中财政补贴主体,明确财政补贴管理权限;二是全面清理财政补贴项目;三是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科学的财政补贴标准;四是调整财政补贴环节,改变财政补贴方式。

应逐渐改进目前多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中央主导的人均财力因素公式法转移支付。中央确定原则,按地区人口和财力状况,以全国平均线为基准,超过平均线的地区做出贡献,超过越多贡献越多,相反低于平均线的地区被帮扶,低于平均线越多获得帮助越多。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制度体系,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要求。

(二)动态调整我国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基金项目

对一些争议较大的专项资金进行撤并,减少项目支出的交叉、重复,严格控制新设项目,必须设定的项目要做到资金安排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主要用于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补助以及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老少边穷地区特别补助等。

根据现实经济形势,调整政策性补贴支出结构。在政策性补贴支出中,应该保持在农业补贴、粮棉油价格补贴项目上的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农民收入以及人民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稳定。

在通货膨胀加剧、价格指数特别是食品价格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应该增加肉食品价格补贴和平抑物价等补贴支出在财政补贴中的比重,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者的冲击远大于高收入者。

完善转移支付的量化公式,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农业区域、生态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地方政府优化财政转移性支付的投向

各级地方政府是财政转移支付投向的具体执行者。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中央要求,落实执行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项目投向。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身财政支出政策,应更加重视公共教育体系的建设,为农村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城镇青少年逐渐趋同的教育资源,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形成低收入阶层向中高收入阶层的顺畅转化机制。同时,加大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和社会救助的投入。

养老保险转移新政策好 篇4

《转移办法》规定:“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 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退保是一项异化的政策, 是在养老保险政策不健全的情形下出台的临时性措施, 一是由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不健全, 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无法衔接;二是由于城镇转移政策不健全, 各省市之间的养老保险难以通过转移衔接。因此, 退保政策是转移政策的异化, 且这一政策背离了养老保险政策的初衷。另一方面, 退保政策又是一项严重异化的政策, 在转移难和短视心理的双重作用下, 各地区退保问题愈演愈烈, 有些地区农民工的退保率甚至高达95%以上。退保或能解决某些职工的燃眉之急, 但从长远来看, 从最广大群众利益来看, 这都是不可取的赔本行为。禁止参保人员在可参保年龄退保, 就从根本上阻断了短视心理在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中的蔓延, 从而为进一步增进国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奠定基础。

《转移办法》避免了各省市各自为政的转移规定, 参保人员也不再因各地纷繁复杂的转移政策而摸不着头脑。同时, 《转移办法》明确规定“保证参保人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以下简称跨省) 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这就限制了各省市阻碍养老保险转移的特殊政策出台。

《转移办法》同时考量了不同地区的特点, 中西部地区由于外出农民工较多, 无形中承担了农民工未来的养老责任, 《转移办法》在原来转移个人账户的基础上, 增加了从基础性缴费部分提取缴费工资的12%部分一同转移,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西部地区可能发生的支付不足, 为参保农民工的大量转移提供条件。同时, 《转移办法》考虑到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 养老金较高的特点, 限制参保人员利用政策漏洞在退休前做突击转移, 规定“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 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同时规定在参保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 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 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这些规定制约了参保人员利用转移政策以达到少缴费多受益的目的, 使得养老待遇的归集更加合理 (见附图1) 。

《转移办法》向国民展示了养老保险的未来蓝图!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将构成可以转移的统一整体;全国社保机构的联系方式信息库将建立并向社会公布, 这为参保人员和经办人员核实转接机构的合法性提供了切实依据;全国统一的缴费查询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构建, 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将在不远的将来发行, 参保人员将能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到自己的参保缴费情况, 其养老保险权益将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保障, 逃避养老保险缴费义务的行为将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 篇5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

是指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已经就业或目前无业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是指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或其它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本市农业户口,男16-59周岁、女16-49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或农业劳动时间不充分,需要到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务工、经商,取得合法收入的称为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均可办理求职登记手续,纳入全市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怎样进行求职登记?

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站办理求职登记,也可直接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进行求职登记,申领《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农村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须提交哪些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簿;

(2)近期免冠一寸照片2张;

(3)最高学历证明及复印件;

(4)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提交资格证、结业证等相关技能证书;

(5)享受本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提交《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劳动力办理求职登记,申领《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可享受哪些就业服务及优惠政策?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是农村劳动力享受就业服务和各项转移就业优惠政策的有效凭证。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农村劳动力,可在全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享受免费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同时,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于就业困难的农村劳动力可享受市、区(县)两级岗位补贴,有创业愿望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求职登记的农村劳动力在哪些情况下不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范围并收回注销《转移就业证》?

(1)取得本市非农业户口的;

(2)办理升学、参军、外省市落户、出境等手续的;

(3)长期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无业,且无转移就业要求的;

(4)超过劳动年龄的;

(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6)被劳动教养、判刑的;

(7)其他不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范围的。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帮助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提升职业转换能力的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此外,本市还鼓励和提倡培训机构在讲授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课程前为农民提供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是让农民了解就业形势和二、三产业就业的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自主确定就业方向的培训。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常识、文明礼仪、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城市生活常识等内容。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具有技能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标准和教学要求,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分为技术等级培训和非等级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需求,以初级、中级职业培训和适应社区岗位需要的技能培训为主的培训。

创业培训

创业培训是对具有创办中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他们在企业开办、经营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创办者创业的心理、管理、经营等素质,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使其在成功地创办企业,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创造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它的作用是什么?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力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有效证件。如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可申请职业技能鉴定,首先要根据所申报职业的资格条件,确定自己申报鉴定的等级。如果需要培训,要到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经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哪些农村劳动力可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本市农业户口、有劳动能力和在二、三产业就业要求,并在就业服务机构办理了求职登记手续,取得《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本市农村劳动力报名参加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可以享受由市、区县政府提供的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用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创业培训的补贴。

农村劳动力如何报名参加创业培训?

本市农村劳动力本人可凭《身份证》、《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到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创业培训机构报名,由培训机构对申请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进行面试筛选,合格的学员可以参加创业培训。

学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后,培训机构还会为学员提供什么服务?

政策转移 篇6

摘 要 本文以区级财政为研究着眼点,围绕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完善当前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市区政府 财政体制 财政转移支付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己有二十多年,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中已逐步走向规范化。但是由于省以下财政体制还没有很好理顺,区级政府的财政困难与日俱增,收支矛盾日趋扩大,转移支付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城区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上级政府之间的财政体制及转移支付制度却发展得十分缓慢,远远没有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上级政府往往看到城区政府较高的财政收入,而忽略其较重的公共服务负担,“多取少予”致使城区政府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带来负面效应。

一、区财政支出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某一经济主体对另一经济主体产生的外部影响,并且这种外部影响对单个经济主体来说意味着其行为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的不相等。伴随着财政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不断增强,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财政)原因所形成的经济外部性不容忽视,可将其称为财政外部性,可以定义为未在税收中得以反映的公共服务交易成本或收益。财政外部性划分为外部正效应(收益外溢)和外部负效应(成本外溢)。

对于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财政政策而言,首要的要求就是基于公共财政原则,找到当前政策体系的问题或不足,确定未来努力方向。外部性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在区域财政运行中,无论是行政区域还是经济区域,都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区域利益,区域之间展开的区域竞争、区域分工与合作都是以追求区域利益为核心动力的,因此,区域财政活动必然存在区际的外部性。区域财政活动的区际外部性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区域产生的不由该区域考虑或承担的正的或负的影响。外部性的存在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主动作为,统筹区域发展力量,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对区域财政的外部性定义如下:所谓区域财政关系中的外部性,是指区域A对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消费或者提供,能够对区域B或者其他更多的区域发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使区域B的发展受益或受损),而这种影响又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补偿。如果区域A的影响是使其他地区受益,则称为正的外部性;反之则为负的外部性。

二、区域财政外部性的形成机理

(一)区域内居民行为的外部性

由居民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可能仅限于区域之内,也可能延伸到区域之外,延伸到区域之外的部分,加总起来就形成了区域之间的外部性。对于这种外部性,本地政府有义务实施干预,以增进本地居民的福利。但是,由于存在溢出效应,本地政府事实干预的积极性注定是不够的,因而不能仅靠本地政府的努力,而应由上级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或者同级政府间实施必要的合作,以最大限度增进社会福利。

(二)区域内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受益范围并不仅限制于本地,其行为本身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形成了区域关系中外部性的又一来源。从更高一级政府来看,下一级的地方政府都是独立的决策主体,而地方政府的决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本地区福利出发的。所以,一旦公共产品有溢出效应,而且这种影响难以通过市场经济体系下价格机制所传导的利益关系得到反映,公共产品的提供便会受到影响。这本身也是一种外部性。只不过产生外部性的主体不再是居民,而是地方政府。在正的外部性情况下,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激励去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需要上级政府的支持。这是区域财政外部性的第二个层次。

三、解决外部性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区域之间的竞争可能产生负的外部性。如果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足额供应,所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并且不存在国际竞争,地区之间自由竞争的结果应该是最有效率的。然而,一方面,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各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面临来自外部的激烈竞争。当地方政府存在发展本地经济和社会的较大冲动时,其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配置。从而,区域竞争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带来的负外部性引发了诸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整体竞争优势受损等方面的问题。在权衡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上级政府往往会干预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其典型的方式就是区属分工:鼓励一些地区优先利用某种资源发展某些产业,而鼓励另外一些地区优先发展另外一些产业。然而,受上级政府产业分工限制的那些地区,却要为提高整个地区的福利承担成本。这就要求上级政府对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制度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需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在财权划分上,要适当加大主要税种留成地方的比例,放宽补助标准。在事权划分上,在各级政府之间应确立公共财政的责任原则,即“谁出政策,谁拿钱”。进一步明确中央对城区在大型公益事业等经济性事务方面的事权责任和承担份额。义务教育、卫生防疫、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涉及国民素质和国计民生的费用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提供,区级政府负责服务和管理,以便统一规划、统一调控、协调发展。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规范统一原则。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在规模目标的制定、总体框架的构筑、相关因素的选择或操作程序的设计上,都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并根据国家及省市区财政体制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客观规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而规范统一是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在要求,不仅要求市区政府间事权划分清晰、职能定位准确、政策目标明确,而且在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额度上应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以规范统一的方式保证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市区政府,尤其是发达城市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作用主要不在于弥补财政缺口,而主要是作为调节区域经济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其目标应该是为城区政府的活动提供一个激励机制。区域经济外部性水平过大,不仅会导致区域经济外部性的主体资源低效配置,而且会使区域经济失去其平衡的内在机制,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增加收入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区域经济的外部性效应通过市区转移支付体制得到合理的补偿,才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公正透明、注重绩效原则。在测定与分配市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额度时,要在制度和计量方式上有所保证,根据各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实际情况,在规模安排、因素采集、标准核定等各个环节上尽量提高标准化程度,运用客观变量对城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进行系统的测算,确保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公正性。同时,要注重市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考核,考察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给超越区域经济范围内的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方案设计

财政转移支付目标的确定,应立足长期发展,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办法,明确均等化服务的项目和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水平。分为两个部分:即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

1.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不同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与基本财政支出需要之间的不平衡和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方案设计中这部分财力来源应包括现行体制中的地方财政收入、税收返还、原体制上解或补助、体制调整转移支付等部分。

2.特殊性转移支付。主要用来解决区级政府在交通运输、通讯、能源、原材料、教育、科技等方面发展遇到的资金问题,即对其社会事业等特定项目进行的补助以及用于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等方面的支出。其资金来源主要应为现行体制中市对区的各种专项补助、专项结算补助等。根据本文对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分析,参考国内外情况,可以总结出市区间特殊性财政转移支付所涉及的范围应该是:

(1)公共服务领域和具有效益外溢性的项目。如市政道路、高架桥、市内隧道等交通设施,区内主要城市河域的治理、城市湖泊达标建设、环境保护等。

(2)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自然灾害是一种特殊情况,上级政府必须通过转移支付帮助地方抵御自然灾害。

(3)实现上级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些目标本身固有的全局性和长远性,要实现这些目标,市级政府必须对区级政府给予专项补助。

特殊性财政转移支付与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解决的主要是特殊问题,对于解决具体经济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尤显重要。

(三)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

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和配套措施来加以保证:

1.政策建议

(1)加大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充市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由于市级财政许多主要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都来自于中央及省级财政,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及省级财政首先要加大对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2)要建立起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固定资金来源。市级政府不能只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还要积极地壮大自身财力,确立相应的资金来源,努力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一是将现有的政府财力分为存量资金与增量资金两部分,并以纳入预算规范管理的办法将存量资金中已安排的部分在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加以固定下来,这其中应包含中央及省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部分。而对增量资金部分应以规定固定增长比例的办法计提,以确保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源稳定且逐年增长。二是发展经济,扩大财源,不断壮大财力。三是加大非税资金征收管理力度,逐步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使用,可适当集中一部分,增加转移支付方面的资金。

(3)调整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结构,规范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专项转移资金在实际执行中缺乏严格的标尺测算,许多专项转移支付逐步形成惯例而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一般转移支付,没有起到解决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的目的。所以,市区财政转移支付要对项目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用于解决区域经济外部性问题的资金,对具体资金使用设立专门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走向规范,充分发挥其作用。

(4)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外部性的横向补差,使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达到完善。就我国目前来说,省以下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上是纵向的,缺乏横向的转移支付。完整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转移支付,失去其中任一组成部分,都会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法完整消除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影响。横向均等化的空缺,在影响整个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的同时也极大影响了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健全。需要按照目前各区的经济和事业发展水平,根据各区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实际情况在各区间建立起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5)加强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方案中因素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改革和完善市区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进行因素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譬如搜集和整理实施市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建立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库和数据库;探索均衡拨款的技术模式;进行局部支出(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在经济上产生的外部性研究等。要在不断创造条件、积极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方可提高因素法分配补助金的效益。

(6)建立健全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机构。机构是执行制度的保证。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机构的责任是:组织设计转移支付制度,搜集、处理有关政策信息和数据材料;负责转移支付的计算与年终清算等工作;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调整;对转移支付的支出效果进行评价。

2.配套措施

市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形成、完善和运行离不开现行的经济和财政政策,还需要加强与其相关的配套措施。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区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要求必须按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来规范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这是划分政府间事权最基本的原则。对于财政收入的划分,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只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能真正完善起来。

(2)尽快转变市区政府职能。我国的经济体制己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各级政府的职能有所转变,即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揽一切转变为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地方政府应负责地区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等支出。但是,区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却非常缓慢,仍然是包揽过多。要加快市区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将其主要职能转移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并根据各区政府所承担的公共事务产生的区域经济外部性的大小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量。

(3)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税制是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的保证。在完善税制改革中,一是要建立和扩充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现在地方主体税种只有营业税,应进一步发展城建税、房产税等地方税种。二是要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流失,控制税收减免,强化税法约束,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行费改税,将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把合理的收费改为税收。如把教育附加费、教育性基金改为教育税,将资源性收费、基金纳入资源税,把城市维护建设方面的收费、基金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为扩大转移支付规模提供资金保证。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C.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2000.

[3]刘小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研究出版社. 2001.

[4]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卢洪友.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政府间财政关系课题组.政府间财政关系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严文奎,方荷生.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政策转移 篇7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1]。它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这种要求,区域经济才能得到协调发展。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产业转移对承接方和转出方的经济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强化了整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两个地区的互补协同和开放式的发展。国内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既需要产业转出地的转移推动力,也需要产业转入地的转移拉动力。并需要依靠政府的合理引导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 058万,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 818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和66%。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 有利于安徽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崛起。

安徽是中部地区农业大省,人口众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要实现安徽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选择若干产业和区域,培育区域性经济增长极,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实现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2. 有利于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先行经验。

安徽省是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门户”,长三角地区西进的“桥头堡”,设立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既是安徽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示范区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先行经验。

3. 有利于开发长江岸线资源,推动东中西部互动发展。

皖江经济带区位居中,通过在安徽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皖江开发开放,发挥承东启西的推进作用,对促进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实现东西融合、南北对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安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对策

1.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

安徽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产业转移的历史经验,笔者认为,本轮产业转移热潮可能持续二十五至三十年左右,即到2030年左右,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必将大大减低。中国内陆地域广阔,各地招商引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以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主动出击,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转移产业的特点,科学规划、积极统筹,为投资企业提供完善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仓储、餐饮、娱乐休闲、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金融、治安等配套设施建设。面对巨额的基础设施投入,内地政府本不宽裕的地方财政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有两种方式可供借鉴:一是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用多种方式鼓励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二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打造产业园区,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放在基础条件好、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局部范围内,加快局部地区和地块的企业入住速度,把握好投入产出的节奏,实现滚动式发展。另外,目前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影响而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地方政府应做好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申报,积极争取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资金的支持。

3. 促进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内地政府在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政策的随意性大且不稳定、审批手续复杂、政策透明度不高、办事效率低下、乱收费乱罚款等。如何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打造公平、公正、公开、诚信、高效的投资服务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政府做好产业承接的最急需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很多地方建立了联合行政服务中心,提出了“保姆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等,说明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从实质上改变计划经济沉积下来的政府行为方式,打破积淀多年的“潜规则”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2]。切实科学地规划和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效率,并最终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才是长效机制,才是真正意义上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市长、市委书记亲自抓具体项目服务,搞“现场办公”、“特事特办”等形式,这些方式作为改善政府服务职能的发端和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也许是可行的,但绝对不能成为长久之计。这种形式恰恰反证一个地方“官本位”严重、政府行政行能力低下、行政管理体制落后,最终无法实现“软环境”的彻底改变,从而失去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4. 科学规划产业方向。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大潮,政府更应该保持理智和客观,不应该仅仅是被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同时,还要为产业发展、产业链的完善乃至产业提档升级做好谋划。科学分析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在资源、产业、人才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是承接好产业转移,实现错位发展,持续保持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关键。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与本地区现有产业升级通盘考虑,结合本地区产业基础做好产业对接。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壮大是较为可行的方式,但不排除“重打鼓另开张”的可能,下决心淘汰原有高污染、高耗能、落后产业。国内产业转移其实是世界产业转移的延伸,以战略眼光重新审视本地区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发展方向,重新规划适合的特色产业,需要地方政府具有更高的智慧。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同类技术的应用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在实现产业聚集过程中,尤其是已经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之后,要着重引进和发展企业研发中心和公共研发平台,促进和强化产业技术纽带的紧密性,这也是产业能够持久发展和不断创新升级的重要基础。

5. 严格产业准入标准。

政府不该管的就要彻底放开,对于该管的一定要管严、管好,尤其是土地、规划、环保等方面。坚决杜绝那些圈占土地牟利和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坚决拒绝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浑水摸鱼。严把审批关应该是全方位的。在建立起精简、高效、制度化的行政审批程序和体系的前提下,严格政府的管理职能不仅不会伤害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反而是建立公平、公正、公开、法制的投资“软环境”的客观要求,更会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会从根本上排除那些不适合本地区发展方向和不法的投资者,维护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3]。

6. 提升产业配套环境。

现代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诸多生产要素的集合,更需要整体产业环境的配合,政府应该在为转移产业提供良好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做好产业配套环境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证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力完善配套服务业,满足企业在物流、财务、税务、人才、服务外包等方面的需求;大力创新投融资平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等。

摘要: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必须深入分析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并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创新,安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董文君.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分工合作现状与对策[J].安徽科技,2009,(4).

浅析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篇8

针对河南省濮阳市的情况,笔者拟定从几方面来探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濮阳市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情况

说到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众所周知,关系的转移,最主要的就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的转移。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不仅关系到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还影响到参保职工的退休待遇。

个人账户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居民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障号码、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个人首次缴费时间、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及利息等指标,是职工退休待遇计算的重要依据。濮阳市是在1995年1月1日开始建立个人账户,划拨个人账户的模式是采用个人划拨3%; 单位划拨8%;社平划拨6%,这个模式持续到1998年6月30日。1998年7月1日后社平不再划拨,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相应的比例划拨个人账户,划拨比例为11%。2006年1月份以后河南省规定由个人账户的记账规模为缴费工资基数的11%调整为8%。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濮阳市是从2006年7月1日起个人账户记账规模由缴费工资基数的11%调整为缴费工资基数的8%,全部由个人承担, 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二、具体在经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笔者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信息表》中出现的问题谈起:

1. 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信息表》参保人员基本信息中几个关健词存在不同类别的问题:(1)首次参保地实行个人缴费时间;(2)本人首次缴费时间;(3)本人建立个人账户时间;(4)在本地缴费起始时间;(5)在本地缴费终止时间;(6)在本地实际缴费月数。

在办理转移接续过程中,发现以上六项转移关健信息全国许多地市各不相同。

举个例子,对“首次参保地实行个人缴费时间”来说:不同地市出现不同的数据,当然,这是必然的,因为各地市有各地市当地的政策,就上面这个关键词,我们还特意咨询过河南省养老保险处,当时,省处的解释是:这个数据不统一,是根据当地的政策来确定,比如濮阳市来说,具体分两块内容:一是合同制工人是1986年10月1日开始实行个人缴费;二是固定工从1992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个人缴费。

就“本人首次缴费时间”问题来说: 各地市所取数据也各不相同,比如濮阳市来说,在目前使用的软件中,这个数据来自于首次参保时间,笔者认为这个数据是不完全正确的,假如说这个人1997年1月参保,但是没有缴费,在1997年7月才开始缴费,根据上述取值方法“本人首次缴费时间”就应该是1997年1月, 很明显取值是不正确的。其他地市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说明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实践出真知,我们经过实际调查,全国各地市在办理转移手续时,邮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信息表》的同时,是否可以附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当地政策情况说明,这样就便于确定以上六项关键信息了。

同时关于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拿“个人账户信息”的管理工作来说,职工的个人账户只是记录缴费职工个人基本信息、历年养老保险缴费以及账户积累情况,以作为职工本人计发退休待遇时的重要依据。各地市个人账户信息的记录并没有实现统一规范准确的要求,通过接收到各地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信息表》,笔者对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来进行分析。

一是个人账户标识混乱,大多地市都能够做到以身份证号码为准,有些个别的城市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河南省就是这样的,这样一来,参保职工个人账户转移到其他地市时,相互之间的衔接不太融洽。那么就应该努力实现省级信息软件统一。各省应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电子政务平台”,由省一级的社保机构对各地市的养老个人账户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指导。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统一个人账户指标含义,加强基础数据整理。

二是个人账户记账手段落后,存在漏记、多记、少记情况,严重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构成威胁,这种威胁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身的管理机制导致的。针对这样的问题,各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一步做好个人账户数据的整理工作,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把数据整理好、存储好。确保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做实,以做到“账账相符、账人相符”。

三是由于各地市个人帐户管理水平不尽相同,个人账户指标各地市理解不同,造成职工转移接续不够满意。我们应该着手解决个人账户转移接续难的问题。不可否认“地方利益”是主观原因,而且个人账户转移接续,国家政策已经统一,但是也存在着客观原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需确认的内容不外乎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金额等方面。

结合缴费年限来说,在职工转移时, 由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认定以上年限和时间,明确A首次参保地实行个人缴费时间和B本人首次缴费时间来决定视同缴费年限用以参加计算“职工退休工资的过渡性养老金”,不因转出前后两地最早建立账户时间不同而改变。

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来说,它作为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科学性,独特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重,个人账户金额的不断累计加大, 河南省也随之进行了政策调整,以保证其安全性、合理性。例如:个人账户规模调整为8%,全部为个人缴费部分组成, 退休待遇计算办法随之调整更加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合理性。但历史的累计金额必须明确,基础需要修正,历史必须清楚,才能保证个人账户金额的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规定截止时间,个人账户中单位划入本息和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相加合计为个人账户金额。个人账户金额作为个人财产,其继承、转出、退保、退休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全额支付,不再区分个人缴费本息和单位划入账户本息,以充分体现个人账户金额的实在性和对缴费职工的公平性。

养老保险决不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绊脚石,它应是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措施,它也不是区分职工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志,它应是体现公平兼顾效率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保障制度。统账要结合,统账更要区分,必须区分,二者是辨证的统一。账户的历史只有明确了,才能体现统帐账结合,统账才能真正区分。

另外,还有一些省的地市,在参保职工重复缴费退费方面仍没有落实到国家的政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 《关于印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0号)第十条规定“参保人员在两地以上同时存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或重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按照‘先转后清’的原则,由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按规定清理。”, 但是一些省有的地市还说是由转出地退重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这不就说明他们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的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说“首次参保地实行个人缴费时间”和“本人首次缴费时间”, 笔者认为接收地弄不清楚的,在邮寄转移信息表的同时附一份参保职工的参保缴费情况说明。这样以便于接收地社保机构容易接收。

目前,濮阳市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基本按照转移平台操作,但是还有部分省辖市未运行转移平台,在转移接续过程中如果遇到没有运行转移平台的地区,仍会出现上述问题。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确保今后的转移接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市出现劳动力大量流动现象,河南省濮阳市也不例外。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员在流动时,出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的现状。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相关政策分析 篇9

一、当前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问题分析

(一)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繁琐。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在经济制度改革深化开展滞后, 我国劳动力跨地区就业以及职工跳槽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需要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的人群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企业跨区域转移过程中, 不同经办机构对于企业职工材料需求、关系转移操作流程以及方法程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特别是养老保险转移会涉及到各方不同利益, 因此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中存在着手续特别繁琐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转出容易、转入困难, 转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必须经过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审核同意, 耗时费力、关系转移办理效率非常低。

(二) 不同企业之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一, 企业支付负担有所不同, 导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受到制约。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企业为职工所提供的养老待遇水平以及支付负担也是不同的, 如果企业由养老待遇水平高、缴费标准较低的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时, 就有可能造成基本养老保险纠纷问题的发生, 造成基本养老保险转移续接困难。

(三) 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续接责任划分不清晰。当前我国针对养老保险的转移续接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 各地出台的试行办法以及地方政策只适合当地区域, 这就造成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续接管理责任意识不清晰, 这也是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特别是跨省级转移过程中出现各种制约问题的首要原因。

(四) 部分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续接政策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续接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合理的辅助制度, 例如在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过程中对于职工年龄、工作年限、缴费年限或者是缴费标准等设置苛刻的附加条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困难, 同时也侵害了职工的正当权益。

二、养老保险转移相关政策分析

当前针对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相关政策, 主要依据就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其他部门拟定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暂行办法中对于 “跨省转移”、“转移基金”、“一地领取”、“权益累计”、“同样待遇”等政策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跨省转移”主要是为了解决在一些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以后跨省转移困难的问题, “一地领取”则是为了让符合相关参保条件能够明确在一地领取基本养老金, “权益累计”则是为了让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能够将不同地方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同样待遇”则主要是为了让农民工享受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暂行办法》主要解决了当前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中存在的跨省转移接续、异地权益认同问、农民工退保问题、管理服务方便群众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分别在适用范围对象、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原则、资金转移规定、待遇领取地确定以及基本养老金计发等关键问题上, 进行了细致的解释, 这对于推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十分有利。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措施研究

(一) 首先企业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提供便利条件。对企业职工及时办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更是我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的相关要求。因此, 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将基本养老保险贯穿于企业的全员, 同时积极向员工做好宣传, 使其认识到参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 提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同时这也是增强员工对于企业归属感的重要方式。

(二) 推动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由于我国就业流动越来越快, 劳动力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企业之间单位更换日益频繁, 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以及管理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化水平低, 导致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手续繁琐, 存在严重的续接不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企业以及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该强化信息化体系的建设, 通过采取各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将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费用金额、记录、支付、核算以及查询汇入信息化的系统管理之中, 当企业职工转移养老保险时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基本养老保险信息查询, 并通过信息系统完成关系的转移与续接, 借助于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顺利完成。

(三) 进一步的提高我国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的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简化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流程手续, 必须依赖于对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来实现。对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进行提升, 主要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以及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营调剂使用等几方面。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 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应该逐步实现省级区域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管理, 并逐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支作为关键核心的全国社会保险统筹体系, 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调剂和分配适用范围。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简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流程, 同时也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险的调剂使用, 有利于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成本, 提高基金运转、使用以及管理的整体效率。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区域产业不断的升级调整, 跨省市跨地区劳动就业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程度更高, 这也是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基本表现。在劳动力大规模频繁流动的环境下, 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已经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也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水平, 推动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莹.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J].经营管理者, 2013 (06) .

政策转移 篇10

一、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近年来,发达地区的商品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随着这些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产业结构进入调整与升级阶段,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永州毗邻“粤港澳”地区,是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桥头堡”,08年4月,商务部确定湖南永州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基地”,永州适时遵照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放开发”战略部署,打造南边以蓝山县为重点,建设“蓝、宁、道加工贸易走廊”,重点承接纺织、服装、制鞋、通讯电子、玩具制品、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北边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辐射带动零陵、祁阳、东安、双牌等县区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承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食品加工、IT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区位优势。

永州位于湖南的最南端,毗邻广东,靠近港澳,是湖南距离广州最近的地级市,而永州南部的“加工走廊”更是靠近“两广”。永州机场的改造与提升,洛湛铁路、湘桂复线和二广、厦蓉、道贺三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交通条件将显著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

2、资源优势。

一是土地资源,永州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0.6%,居全省第二位。二是矿藏资源,永州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岭多金属成矿带”,已探明的矿藏有55种,占全省矿种一半以上。三是电力资源,永州南部是永州市水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其中江华、蓝山、道县的水能资源开发独具特色。

3、劳动力优势。

永州农村人口达382万人,城乡劳动力达320万人,除去外出务工人员100万人左右,尚有剩余劳动力100万人以上。且劳动力成本较低,人平均工资只有沿海地区的一半左右,比湖南省内平均水平低15%左右。

(三)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成效

1、引进外来资本,拉动了经济增长。

2008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资金191亿元,为全年重点项目建设投入资金的80.9%,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额的53.4%,2009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资金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2010年,承接产业转移对我市GDP的贡献率超过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来自产业转移的投资占到60%以上。“十一五”外贸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0.8%,其中承接产业转移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53亿美元,占80%。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壮大永州工业,通过工业的大发展促进农业效益的大提高和服务业的大繁荣,进而带动永州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引进新兴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了产业升级。

永州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中国华能集团、海螺集团和华新水泥、耐克、彪马以及达福鑫电子信息、湘龙铜业、万德风电、凯迪生物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户永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77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超过100家,填补了我市产业空白,在整合提升传统水泥、造纸、冶炼工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光伏、电子、食品、生物医药、汽车、造纸、矿产品、农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与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项目基础。2009年永州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54亿元,增长13.8%,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35.6亿元、增长24.5%,增幅居全省第一。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97.3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36.78亿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30.89%,产业结构比重逐步改善,2010年永州三大产业的比重为23.2:37.4:39.4。

3、财政税收稳步增长。

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引进知名企业,培育自己的支柱产业与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利税大户,推动财税稳定、较快增长。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40.13亿元,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0余亿元,收入总量较上年增长26.1%,比“十五”期末增长167%,高于“十一五”年均增幅4.4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17.29亿元,同比增长14.6%。新增财政收入近80%来自沿海产业转移项目,仅凤凰园经济开发区2010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1亿元,税收5.3亿元。

4、拓展就业渠道,带动了劳动就业。

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效益,最直接地体现在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2008年以来,全市产业转移企业共提供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全市社会就业的80%,使部分务工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如蓝山县在短短3年间毛纺业就发展拥有织机4万多台,安排就业近4万人。

5、提升了开放水平,树立了永州形象。

目前,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域已经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扩展到国内其它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象正从单一的加工贸易型产业向加工贸易型产业、传统配套产业、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转变。宽途径、多层面、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造就形成了“永州现象”。

二、承接产业转移与税收的相互作用

税收与产业转移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转移带来税收的增长,同时产业转移需要税收的支持。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税收收入的迅速增长,形成充足的公共财政。另一方面税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调节阀和稳定器,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上具有其他经济手段难以替代的功能。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税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视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手段。税收政策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立、税率的设定、税式支出政策的实施等措施,使得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业承担不同的税负,从而导致不同经济活动的原始收益或成本因差别税负而发生变化,最终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现行税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税收体制与社会经济和产业转移存在的矛盾

由于改革开发进一步深入,税收体制顺应改革需要,实行“分税制”十六年改革经历证明其优势不可言喻的,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充实了国家金库,使国家逐步富裕强大了,但发展到当今时代,其弊端也日益明显:

1、税务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不高,相比国外而言,两套税务机关与发达国家的一套精干税务机构比较,凸显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

2、由于存在两套税务机构,公共财政支出增加,从而增加税收征收成本;对纳税人而言,纳税人同时接受的两套税务管理,无形之中加重了纳税人隐形负担。

3、国、地税两大系统税务机关,分属于两大不同的行政管理序列,在税收征管中各自为政,缺少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税收信息不能共享,产生“空白地带”,造成税收流失。

(二)税收调节能力有限,未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在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上,没有体现出协调区域发展的功能,经济落后地区享受的有限。税收优惠政策也未体现产业政策的要求,行业性优惠政策缺乏系统的产业导向,加剧了行业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一系列税收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利用率)的暴利产业乃是无关痛痒,政府对此应该尽早制定惩罚性的税收条款,形成“剪刀差”模式,降低“三高一低”产业的暴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类产业发展落后局面,促进其产业的转型。

(三)地区税收政策不统一,竞争混乱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性、歧视性、区域性税收政策,直接导致税负不尽公平。税收优惠过多过滥,优惠政策偏多,政策目标之间缺乏协调,特别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同地区为了提高竞争力,自行出台的优惠政策,既影响收入,又造成不公平竞争,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四)税收机制与“两型”社会相互渗透不深入

纳税户普遍存在“偷、漏、逃”税现象,这些纳税户的生产经营具有隐蔽性,“两型”社会的税收机制不健全,加之当前普通民众对“两型”社会与税收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足,导致税务部门对这类纳税人执法力度不够,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两型”社会中的税收缺位。

(五)税务人员执法观念模糊,服务意识淡薄

个别税务干部不能正确把握税收执法与服务的关系、重实体轻程序,有时过于注重税收执法,忽视了对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的职责和义务,有时又过于强调服务,片面考虑让纳税人满意,而忽视了税收执法的基本要求,导致一些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么重执法,要么重服务,不能很好的将执法和服务统一起来,造成执法过程中要么缺位、要么越位。

四、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选择策略

(一)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选择原则

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体系中,既要立足我市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也要考虑当前税制的结构现状和发展方向;既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符合税收政策所根植的制度基础和我市的实际情况。

1、间接引导与直接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税收支持产业发展的重心由直接型优惠向间接型优惠转移,是当前的通行做法,也是税制的发展方向。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方面,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也应体现这一要求,坚持以间接优惠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直接优惠手段。

2、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产业政策一方面鼓励高技术创新型产业、节能环保型产业、促进就业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对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以限制。鼓励与限制并举,更好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

3、全方位促进与多环节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产业结构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求在投资领域鼓励产业结构升级,又要求在消费领域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既要求扶持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又要求促进社会的就业。不同的方面需要不同的政策手段,需要体现不同的政策导向,税收政策应该根据我市自身的特点,全面着眼,多方引导,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效应。

(二)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政策选择策略

1、研究税源动向,在税源管理中涵养地方税源。

深入实际做好税收调研,进行税收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作好调研报告,为制定税收政策提供参考。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对存量税源,按照精细管税、信息管税的要求,制订全市税源信息管理规程,以数据大集中平台为依托,以涉税信息流为核心,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实现税源管理无缝覆盖、税源监控实时有效。对潜在税源,要遵循可持续增长的理念,依法运用征管措施进行帮扶,特别是对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一些增长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和企业,在起步阶段和新产品研发时期,要依法运用有效的征管办法,帮助其克服经营困难、壮大经济实力,早日成长为地方税源的“增长极”。

2、突出政策导向性,为承接产业转移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对产业发展具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全面把握国家、湖南和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使税政管理更好地体现政策导向。首先是要把直接优惠与间接引导结合起来,将税收支持产业发展的重心由直接型优惠向设备抵免、税前扣除等间接型优惠转移,促进经济主体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做大做强主体产业和关联产业,同时引导社会消费,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其次是要把激励作用与调整功能结合起来,积极履行税收的经济调控职能,运用税收激励政策,支持发展高技术创新型产业、节能环保型产业、促进就业型产业,让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逐渐退出市场。如对高科技产业中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对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提高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交易活动,促进在服务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领军企业,支持“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实行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实施对基础设施项目的税收减免;实行环保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新兴产业的税收减免政策。

3、规范执行优惠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1)从湖南全省视野来看,要规范省内各地方和各行业税收优惠政策,防止随意减免税收和避免地方政府之间和行业之间出现恶性税收竞争,检查各类开发区是否存在超越税收管理权限制定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和比照享受国家级或省级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对各地违反税法规定给与税收优惠和财政返还等政策,要坚决予以纠正,必要时应该追究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责任,避免企业为了寻求单纯的税收利益无序转移,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寻租行为和官员腐败,为促进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税收政策关乎国计民生,实施税政管理,必须坚持原则性、体现规范性。扎实做好政策的学习、传达和解读等,指导基层规范执行税收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各项税收政策的执行过程与规定程序相统一,执行结果与实质精神相统一,提高税收政策执行水平。

4、依法治税,为承接产业转移维护良好的税收秩序。

依法治税,本质上就是支持产业和企业健康发展。切实强化税收信用,深入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培养和树立诚信纳税典型,依法公示涉税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匡正社会纳税风尚,引导各行各业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形成靠实力生存、靠信用取胜的产业竞争环境。强化税务稽查,积极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反避税斗争,坚决堵塞税收跑冒滴漏现象,着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不断增强地方产业和企业的税法遵从度。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执行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实施办法,严格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和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全面落实重大减免税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着力打造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长效机制。

5、优化纳税服务,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义务。支持永州承接产业转移,要长期注重优化税收服务。学习借鉴“珠三角”地区的管理经验,实践管理和服务上与“珠三角”全面对接。

(1)大力加强税收宣传。认真落实“三同步”机制,深入外来转移企业,为企业提供税法宣传资料,把新政策及时传递到企业,认真做好纳税咨询,解释涉税事项的相关法律、法规,使转移企业在更快时间、更大范围内了解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帮助企业开拓项目,扩大经营,增加收入,减少企业税收成本。

(2)大力减化办事流程。大力推广电话申报、网上申报、刷卡缴税、电子结算等多种申报缴税方式,实现服务多元化;进一步清理和规范税务行政审批事项,依法简化办税程序和手续,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审批责任,简并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把可以下放的以及可以改为备案和事后监督涉税事项审批权限逐级下放到县区一级;建立国税和地税的共享信息平台。

(3)大力开展特色服务。健全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推行“准时、限时、延时”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领导接待接访日”等制度,着力推进涉税服务均等化;丰富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网上申报纳税系统、地税门户网站、12366服务热线等先进载体,尽可能延伸税收服务的时间与空间,着力推进涉税服务实时化;改进服务方式,安排专门人员与外来转移企业结对联系,了解生产经营需求,提供合理化建议,着力推进涉税服务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李轶敏.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04).

[2]、姜旭之,沈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以广东为例[J].行政与法,2007,(10):35-37.

[3]、杨金日.后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对永州“蓝宁加工贸易走廊”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42-44.

上一篇:构建生命化的化学课堂下一篇:防范控制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