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涵

2024-05-15

中国内涵(精选十篇)

中国内涵 篇1

一、中国模式的理念内涵

关于中国的发展理念,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比较常见的有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种。笔者认为, 首先, 这些观点虽然有认识论上的意义, 但却无法作为事实对象来理解;其次, 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结果, 中国模式作为发展经验的载体, 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的概念, 仅仅用一些静态的学术词汇绝然难以说明其理念内涵。而如果我们将这些解释的本质内涵汇在一起, 就可以更形象、更深刻地看待中国模式所蕴含的的发展理念, 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种理念才能更有力的触及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 揭示中国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

中国是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的国家, 这在根本上就决定了其发展既要在集体主义层面不断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又要在个体主义层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反观过去三十几年的改革历程, 家庭联产承包、国企改制、农村村民自治等所有国家政策无一不是在将社会这个大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政策, 有的会暂时性增强国家或者社会或者普通劳动者中某一方的力量, 甚至会带来意识形态的争论, 但是当我们从宏观角度来看, 它们在最后都使整个国家在政治上民主化提高, 经济上财富增加活力增强, 文化上社会包容度更高, 也就是说, 国家这个大的蛋糕做大了。而整个国家的强大, 也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基础。与此同时, 微观上每一个公民也较以前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其中最大的改观就是温饱问题的解决, 生存权得到保障。

总之, 解读中国模式的理念内涵, 不能单纯的在意义上进行阐释, 更重要的是从根本目的上加以理解。理念不是目标, 理念必须是动态的, 也是永远具有实际意义的, 因而也才是最真实的。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实际上是在侧面宣示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的发展理念。也即是说, 中国的发展, 不是为了一些目标和口号如现代化、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等而发展, 而是为了切切实实让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发展才能永不止步。因此, 结合理念的原义和中国改革的实际历程, 笔者认为中国模式的理念内涵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中国模式的原则内涵

中国模式的原则, 本质上也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必须依赖的基础、所必须采用的方法。反观中国取得巨大进步的三十多年历史进程, 基于不同视角的学者会给出不同的原因解释, 但是有两个根本性的现实是任何研究也不能忽视的因素:共产党的领导和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有关政治学研究表明, 一个强大的政党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有能力做到两条, 第一条是通过体制本身扩大政治参与, 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并使紊乱或革命的政治活动无法展开。第二条是缓解和疏导新近动员起来的集团得以参与政治, 使其不至于扰乱制体本身。”所以,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会比较平稳和高效, 中国共产党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例如, 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面临着后发现代化的巨大矛盾和挑战:集权与分权的冲突、维护传统意识形态与解放思想的龃龉、政治稳定与民主诉求之间的张力、经济增长和投资与解决温饱和增加福利的矛盾、市场化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拉锯, 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一方面推动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使得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激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高度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面对着现代化动员起来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新组合, 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 党和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吸纳、整合和消解,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保障条件。”

中国模式的一大特色就是既坚持社会主义, 又实行市场经济。这来源于我们对于手段和目标的明确区分, 深刻认识到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不是一回事, 市场经济也并非资本主义独有。实践证明, 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上,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效率, 更利于国家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基本上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则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 迅速激发了社会活力, 显著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 才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 由此推动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 使社会主义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道路并在某些领域领先世界。

上面分别说明了党的领导和市场经济对于中国模式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二者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正确、科学的建立和完善;也正是市场经济具有极大的潜力, 才保证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从而确保社会的凝聚力。所以, 这两者的结合才是中国模式的原则内涵。

三、中国模式的策略内涵

正确处理稳定、发展和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中国模式最重要的策略内涵。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潜力和挑战都是不可复制的。怎样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有效地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固有格局?中国模式的答案是:在稳定和改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来推动发展。首先, 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其次,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统筹安排;最后, 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 中国社会在过去三十多年里, 既保持了相对稳定, 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动乱, 又积极地推进了改革开放, 推动了各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表明,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但一味强调稳定就会停滞不前, 最终导致不稳定;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发展只有人亡政息;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但改革力度过大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增, 三者相互影响, 统一在社会发展的一切链条上, 只有把握住稳定和改革的最佳平衡点以推动发展才能打开社会变革和社会稳定之间固有的矛盾死结。

中国模式的另一个策略概念就是大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 各种矛盾和固有利益集团的压力逐渐显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问题趋于多元化、复杂化,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需要改革。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决策者为中国模式注入了非常重要的内涵, 那就是解决突出问题。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最大的问题, 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改革压力, 还可以为其他问题的解决营造氛围、争取时间和积累经验。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 党和政府集中发展经济, 为新政策的推行奠定了民众基础, 但是政治、文化方面的松动造成新的问题, 所以在国家加强了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社会风气的净化;九十年代, 市场经济的发展遇到障碍, 政府适时提出了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迅速打开局面, 确保经济良性运行;新世界面对新的形势和改革对于党执政水平的要求提高, 中共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理论, 为党的执政提高了理论指导;近年来, 随着社会流动增强, 社会矛盾逐渐增多, 一些群体性事件产生, 党和政府又及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从这么多的实际例子来看, 中国模式非常注重紧紧抓住社会不断产生的问题关键点, 及时提出应对之道, 避免问题的恶化。

四、中国模式的特征内涵

阶段性。中国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具有漫长的积累、演变、发展过程, 也承认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上个世纪, 中国就将自身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并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也就使国家发展既有一个中长期规划, 又有阶段性的明确任务。此外, 五年规划也是对阶段内的任务进行划分和设计, 分解目标、稳步推进。这种对于阶段性特征, 不仅鼓舞社会进步的决心, 增强发展的方向性和明确性, 还使得国家发展具有可操作性和反思性。

连续性。阶段性并不代表间断, 中国模式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概念, 根本上在于它的内容能够有机组成一个发展的整体形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 短期的计划和目标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政府也会定期换届, 但这并没有动摇整个国家的基础, 扰乱发展的节奏。政治上, 共产党的领导是连贯的;经济上, 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废除而是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上, 强调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声音还是主旋律。这些根本性的、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上层建筑保持了稳定性, 也就确保了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连续性。

科学性。随着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出现, 中国政府在决策上更加注重科学性, 避免拍脑袋办事, 既提高发展效率的同时注意节约资源;在官员选拔上提高了高素质人才的比例, 同时加强对领导者领导水平的考察, 选拔机制趋于严格化和正规化;在监督机制上, 加强民主化、透明化, 善于借助网络等新型监督渠道。

五、结语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发阶段的发展模式是不相同的。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十足的进步。本文基于中国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 对这一模式所表现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然在继续, 而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都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都需要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毫无疑问, “中国模式”作为当前中国发展经验的概括、作为近期中国发展规划的设计, 是深受现实历史条件制约的, 是面临国际社会中各种因素、国内发展中各种问题挑战的, 因而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陶绍兴.“中国模式”中国阐释[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12.5.

中国梦内涵 篇2

经济富强中国梦。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国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在全球贸易、金融市场、专利品牌等各类可比较的指标体系中,都将获得与人口份额相称的强国地位。

政治民主中国梦。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也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追求。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凝聚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我国将不断拓宽民主的范围和途径,不断丰富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普选层次不断提高,差额选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将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现中国梦,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将进一步凸显,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实现中国梦,我国将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群众成为政府的主人,腐败分子失去藏身之地,财政供养人员真正成为人民公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篇3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就职宣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释了“中国梦”。现在,“中国梦”已成为全党上下、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话题,也再次成为世界舆论阅读中国的重要关键词,甚至国外媒体也广泛关注“中国梦”如何与“世界梦”相连。

“中国梦”事实上是一种深刻政治理论的通俗表达,也正因为其通俗性,可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把“个人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

如果说,经济腾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最大特征,也是过去十年国际社会最热议话题;那么,“中国梦”正在成为今日中国的最大特征,并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之一。

根本指向是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梦,它是一个充满深刻内涵的梦。这一深刻内涵就是国富民强,而国富民强的根本指向则是人民幸福。没有国家富强,当然没有人民的幸福;但是,如果没有人民幸福,不把‘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国家富强的目标,就会失去国家富强的内在动力。”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祥记撰文表示。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有了认知认同,我们才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大河没水小河干”,近代中国的百年奋斗,不断证明着一个朴素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

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13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

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

“大河没水小河干”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

“小河有水大河满”,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梦想的实现,正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淮海战役战场上一望无际的手推车,见证了人民战争的伟力;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鲜红的手印,标注着人民改革的精神。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是创造历史不竭的源动力。正是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尊重了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出人民的无穷力量,我们才在披荆斩棘的奋斗中,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释放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开辟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复兴之路。

历史证明,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伟大“三部曲”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理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指向。

从人类历史来看,中国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东方。只有到了近代,中国因封闭而落伍,因落伍而挨打,因挨打而奋起,这就有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夙愿,但是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复兴之路,中国仍然加速衰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00年的12.0%下降至1950年4.6%。此时的中国是2000年来特别是200年来,占世界GDP总量最低的历史记录,也是世界绝对贫困人民最多的国家。

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是否能够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中国能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吗?历史给予回答:到200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1.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想”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时间过半,任务超额过半,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就是伟大人民、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中国梦想”的“三部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领导十几亿人民一同建设、一同创造、一同分享、一同实现伟大中国梦想。

中国的伟大复兴根本上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有根的复兴,有历史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才能形成参天大树,也才能形成浩瀚林海。

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将成为中国文明复兴的不竭的“源头活水”。“亦古亦新”的21世纪中国文化,将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以美妙的身姿照亮整个人类的天空。

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天。中国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中国将创造人类历史前所未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中国的伟大复兴将推动人类走向世界大同。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和合型的世界大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构建和合型的国际秩序,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如同万里长征之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世纪长征,是通过一件大事接着另一件大事干出来的。我们还要发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长征精神,这是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光大,并向世界展示的“中国精神”。

中国梦也应是世界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的巨人,不管她是兴盛还是衰落,是富强还是贫弱,她始终是一个世界巨人。她不仅不懈地追求“中国梦”,还不断地追求“世界梦”,这就有了“天下太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梦想。

21世纪,中国的“世界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把它概括为“大同世界”。在当今世界,有239个国家和地区、几千个民族、70亿人口,他们共生一个地球,共处一个天下,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就需要构建美好的世界。这就是持久和平的世界,不是战争动荡的世界;是共同发展的世界,不是极不平衡的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是绿色生态的世界,不是环境灾难的世界。这一“大同世界”不仅是中国人民自身的需求和梦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梦想。

“大同世界”并不是乌托邦,更不是可望不可及。这就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互利共赢”的主张,反映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上,世界各国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向更加平等、更加公平、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促进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根本改变过去两个世纪的大趋异趋势,使世界走向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进步。

第二,政治上,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朝向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提高南方国家在世界与区域事务的发言权和投票权,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国家垄断世界事务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使世界事务能够共同承担、共同协商、共同治理。

第三,安全上,世界各国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尊重独立处理安全事务的自主能力,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武力干预或威胁,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国家主导的霸权稳定,促进世界多种形式的多边安全、合作安全、集体安全,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地区性传统不安全和非传统不安全挑战,维护世界和平。

第四,文化上,世界各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民族化,倡导世界各国文化开放包容、继承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根本打破长期以来北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媒体霸权,使世界各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五,生态上,世界各国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气候变化危机,构建“天人合一”的世界,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共同建设绿色世界。

中国与世界各国是同舟共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中国的“世界梦”就是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更多、更重要的贡献。这就是天下太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超越中国发展层面,着眼于发展之后的中国选择。这种选择,让中国有了更强劲的精神动力,让世界明了中国的追求。这,就是中国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中国画的笔墨内涵 篇4

什么是“笔与墨”呢?潘天寿先生说:“笔不能离墨,离墨则无笔,墨不能离笔,离笔则无墨。故笔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笔在。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还有“笔骨墨肉”的比喻十分恰当,一语道破了笔墨相依为用的关系。“笔”与“墨”如同骨与肉不可分离,它们的结合使其创造出丰富的“笔墨”语言,产生出种种的艺术性格。如“行云流水”,又如“刀斫斧凿”,有“金石撞之有声”,又有“风雷挟雨”之势,“绘花绘其馨,绘水绘其声”,从中获得了“形”与“神”的效果。谢赫在六法中指出,“骨法用笔”是指形体状貌与精神气质的统一,用笔的过程就是笔墨再现状物传神的过程。形是靠“笔墨”中的线来塑造的,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段。线的再现是靠笔墨的运用而显现的。笔墨中线的刚柔强弱、虚实大小、长短粗细等,作为一种东方艺术特色的美的形式,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所以说笔墨中不同风格的线条的创新,离不开运笔、用墨的变化。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黑、白去表现出坚硬、柔软、枯荣、苍润的感觉以及审美感受中的知觉意义,使其感觉因素随着这种想象而具备丰富的内容。笔墨的运用是同画家的情感、思想糅合在一起的,笔墨是化为画家心中的艺术符号再现的,所以说中国水墨画正是利用笔墨本身所产生的美感,抒发其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以达到它寓意和传情目的,体现其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

我们知道,我们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意象,都是依靠“笔墨”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又如中国画中前人所创造的十八描之说,就是各种不同的“笔墨”形式,它是以“笔墨”的技巧运用变化为特点的,而“笔墨”形式我们也都知道它是服从于意象而存在的。如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与他所创造的洛神赋中的人物形象;又如吴道子的“莼菜条”的笔墨形式塑造的天兵、力士等人物形象。从两人不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都与表现的主题、内容相适应,所以说每一种笔墨形式都有它独自的形式意义和内涵。

“笔墨”形式是由各种不同的点与线符号组成的,它既不是简单地模拟生活,也不是臆造完整的产物,是画家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经过艺术的概括、艺术的创造而总结出来的各种“笔墨”符号,从笔墨中流露出一定的象征倾向和审美概念。这种笔墨语言的交织,就如天地之气的汇聚,动人心魄,丰富着中国画的创作形式,或刚直、或柔细、或飘逸、或稚拙;或虚或实,或强或弱。他们不断地创造出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停地探索着前进,使其形成不同的画风,推动着“笔墨”与时代的同步。“笔墨”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是一种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的美的元素。它能使艺术形象得以分解,又能使任何视觉形象得以组成正如传统山水画的程式符号是由勾、皴、点、染等各种形象的方法及适合各种气氛的渲染方法组成一样,“笔墨”形式,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代表一种人为的意志和情感因素。古人正是运用这些具有特殊美感的笔墨中的点线符号,经过艺术的组合,创造出既有主观感情又有笔墨技巧的可视的艺术作品的。绘画的境界需要笔墨来完成,“笔墨”的精神是由人的情感来驱动的,所以“笔墨”成为抒发创作者感情的重要媒介,作者将手中的笔,笔下的墨,注入了生命,使其成为诉说思想感情的语言。“笔墨”有如音乐中的“音符”在“乐章”符号中不断地产生新的艺术形象和韵律。“虚实、浓淡、干湿、长短、大小、冷暖……”在笔墨辩证的组合过程中既表达了画家感情因素,又表现了客观自然的因素。创作意念、客观形象和表现技巧的彼此联系,形成了新的艺术形象,产生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文化内涵 篇5

现在的西方有句俗语:别跟我耍中国人那一套!中国人的聪明是有名的,我们的“国粹”麻将牌即是一例。打麻将的乐趣绝非仅仅在赢钱,而在于打的时候,需要用尽各种心思骗上家盯下家,有时候要故意打好张,有时候又特意要喂一口,欲擒故纵,真真假假,羊头狗肉,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上下其手,两面三刀……这哪里是打牌,完全是一种心理战。据说老外一直学不会咱们的麻将,原因就在于,人家没有我们这么多花花肠子,这一套对他们来说太复杂了。他们最典型的赌博,就是轮盘赌,全凭运气或概率,最笨的就是,拿一把左轮手枪,里面装颗子弹,大家轮流向太阳穴射击,看谁命大。最最笨的还有,就是那种决斗,两个人直接用剑残杀,或站在一定距离开外,互相瞄准射击。天底下还有这么笨的人嘛。看看我们的小小麻将,其中蕴含着多少机巧谋算,里面浓缩的可是我几千年的中华智慧啊!中国人就是靠这种智慧才生存下来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不像别的文明消亡、断裂?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打麻将。我已在多处谈到,中华文明是一种没有血性的文明,一种自我保存至上的文明,一种苟且偷生的文明,一种算计别人的文明,一种不断进行着“人种逆淘汰”的文明。中国的历史越久远,中华的文明越绵延,中国人的质量就越是退化,也就是越活越“滑头”的意思。大概在几年前吧,看到一则消息,说美国在三军中展开了学习“孙子兵法”热潮。当时看到此消息后一方面深感自豪,看来老美还是得向中国人借智慧;一方面也觉得疑惑,难道像什么“借刀杀人”、“落井下石”、“偷梁换柱”、“过河拆桥”、“瞒天过海”等等计谋还需要正儿八经去学习吗?对中国人来说,这些可都是一种遇事时的自然反应而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许多老外还是比较老实的。在中国人面前,他们的智力不够用,经常被整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这些年有一件事情颇让我痛心,那就是我们的现实在不断地糟踏好词,比如“小姐”,比如“同志”。还有一个被毁掉的好词是:“老实”,今天如果谁称赞另外一个人“老实”,那他肯定跟你急,因为“老实”几乎已经成为“无能”、“笨”的同义词。这怪不得哪个人,只能说现实在悄悄地调整、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同样,我们今天说一个人“能干”,一般指的是这个人会整关系,会玩手段,会下黑手,会搞女人,会捞大钱。我们的社会机制有利于此类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我们都很羡慕或景仰此种“能干”的人。聪明过头就难免玩些欺骗手段。我有一回认识一个卖药的东北人,问他怎么卖的药?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骗!”东北人骗浙江人,浙江人骗湖南人,湖南人骗四川人,四川人骗广东人,反正是全国人民一大骗……制造商骗进货商,经销商骗各商场,各商场骗零售商,零售商骗顾客,顾客们谁也骗不了,就在自己行业骗别人……老板骗包工头,包工头骗打工仔,打工仔谁也骗不了,拿不到工钱就只能上演“跳楼秀”,以争取媒体关注,争取公众视线(这是最弱者的行为,是被迫着发出的绝望的挣扎,我无意讽刺),可是到后来连这样的“跳楼秀”都无人在意……谁没有见过,那无处不在的假烟假酒假药假文凭假结婚证假亲戚假避孕药假老鼠药假……我想不出对中国人而言,还有什么是不能假的。我只能说自己的想象力太有限了。在澳洲,我们听说这么一件事。澳洲的是比较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包括为中国人服务,可是后来却提到中国人就冒火,就不太愿意搭理。原来,有一些中国人在那边生活时发现,如果他装作不太懂英文,去向打听地方,显出茫然的样子,那就会开车把他送到目的地去。于是很多中国人为了省钱就这么干了。但是人家毕竟也不至于笨到屡屡上当还毫无知觉的地步,次数多了,也感到被当成“二百五”、“傻大头”愚弄了。从此后就不乐意为中国人服务了。我还听一个朋友说起欧洲的事情。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手机是可以免费领取的。欧洲人一般是确有需要才去领,可中国人听说此事后,就一次次地领,多的领了十几个。人家虽然“笨”,但总还是有智力的吧,发现后就出台了规定,凡中国人只能领取一只手机。这还算没有斩尽杀绝,给中国人留了点颜面。有位网友说他见识过一个50岁的美籍华人,他说起这么一件事:在留学期间,他用批发价花9台的价钱买了10台录音机,而后逐一把9台录音机退回商店,这样

他就免费拥有了一台录音机。他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十分自豪。还有一位网友则贡献了另一则真实的故事:他在英国遇到过一个同胞,此人先买了一份保险,保险范围中有一台子虚乌有的电脑。然后他对谎称自己的手提电脑被盗,结果成功地骗到了保险金。他逢人便吹嘘:“英国人真蠢,没派人来查,就把钱赔了。”很多中国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一个个都自以为很聪明的。他们还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脑瓜子聪明、活络。被王彬彬称为“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王蒙到美国去了一趟,回来后就说美国人真笨,笨到什么程度呢?比如,你到商场买了一样东西,价8元6毛2分,于是你递过去10元6毛2分,美国人睁大了眼睛不知什么意思。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为了找个2块整的。可老美不懂啦。他硬是只肯收10元,找回零钱给你。这不是算术好坏的问题,也不是有人说的算法差异,而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所以非常自然地会在买了一个软件后,同时在几台电脑上使用,但老美不是这样的。我听新东方副校长、耶鲁MBA钱永强说过,美国人买软件,如果家里有两台电脑,他就花钱买两个软件,虽然没有任何人监督他这么做。就像我上文说到过的,他们尊重规则。而这么干在咱们中国人看来确实傻到家了,所以成了我们的笑柄。那位号称“跨中西文化,写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其《吾土吾民》一书中,也豪不客气地说西方人有一种STUPIDITY,就是愚蠢。可是我们真的聪明吗?我们有没有计算过,为了这样的“聪明”,我们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互信的基础,我们支付了多大的社会成本?澳洲从此不肯载中国人、欧洲电信从此限制中国人领手机,这是小事,可是一点小聪明败坏的是一个国家的声誉,祸及的是一个种族的所有人。这且不管它吧,在我们自己国内,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至少有两大弊:一是经济无法健康运行。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曾在《代价论》、《信任论》两书中深入谈到过这个问题,他在另一篇介绍日本社会学家福山《信任》一书时也谈到过,在一个低信任度的国家里(中国是被福山列为其中之一的),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很可疑的。就像胡润说中国人的财富品质很低一样。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败坏,所有人

浅议中国鼓文化的内涵 篇6

[关键词]鼓文化;文化内涵;中国鼓

1、研究背景

中国陶鼓制作有7000多年历史,先民很早就掌握了鼓的制作工艺和鼓舞乐的运用,乐器按发音质料分为八个种类,所谓“八音”,其中的革,就是指的鼓类乐器。古代的鼓,除了陶制鼓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圆木覆盖上兽皮制成木鼓,从原始陶鼓、土鼓、木鼓、铜鼓、皮鼓等,一直发展到品种类别繁多的现代鼓。目前鼓依材料分为:土鼓、陶鼓、木鼓、玉鼓、石鼓、铁鼓、铜鼓等;依形状分为:圆鼓,大鼓,小鼓,扁鼓等;依命名分为:太平鼓,堂鼓,花盆鼓,排鼓、套鼓,八角鼓,花鼓、腰鼓、抓鼓等。中国鼓的结构简单,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2、研究内容

2.1民俗聚集地的中国鼓概述

2.1.1羊皮扇鼓。用于神教信仰的羊皮扇鼓,是用羊皮绷在铁框上,框上置一个手柄,铁手柄上又带有上下相连的一个铁环下面套八个活动的小铁环,加起来一共有九个环,制作材料轻薄如团扇,也叫扇鼓,羊皮扇鼓是单面鼓,它携带方便,它是通过喷水或用火烤来调节音量,鼓鞭是采用较细的竹篾捆扎,外面再编裹上一层羊皮。表演时左手握鼓柄,右手拿着鼓鞭,也俗称鼓尺,手敲之,手摇之,边敲边摇,砰砰、呛呛响。

2.1.2黄陵抬鼓。黄陵抬鼓也叫“龙鼓”,形式独特、特点明显,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小抬鼓面直径约45厘米,鼓外形厚度约30厘米,两根木棍横穿鼓梆,在木棍末稍的端头系上两条吊带,表演时两人同抬同打;中抬鼓的面直径约80厘米,鼓的外形厚度约50厘米,表演时两人抬一人打;大抬鼓鼓面直径约100厘米,鼓外形厚度约100厘米,表演时由4至6人抬着三个人击打,豪迈粗犷、淳朴洒脱、刚劲奔放、阵容庞大。

2.1.3黄龙猎鼓。与兽搏斗的黄龙猎鼓。通常使用的鼓为扁平鼓,大鼓的鼓面直径约120厘米,中鼓面直径约100厘米,大中鼓为指挥鼓,小鼓也称表演鼓,鼓面直径为40厘米。鼓手还要头戴“虎、熊、狮、豹”面具,身上穿着象征兽“虎、熊、狮、豹”的衣服和饰以嶓旗等,入场从喊山的三击鼓开始,鼓手踩着散鼓点飞步上场,随着鼓点的变化节奏不断变换队形,出现人与兽、生与死的搏斗场面,最后,击打“喜悦”鼓点,表明战胜逐兽的喜悦心情。

2.1.4壶口斗鼓。壶口斗鼓起源于壶口瀑布旁,流传于宜川县黄河沿岸的高柏乡、壶口乡。演奏中一个主鼓指挥,群鼓齐争威,上百面鼓,共鸣齐奏。有正击、轻击、边击等,击鼓技巧变化也较多。壶口斗鼓的表演形式是秦文化与的晋文化的精妙结合。同时也结合了陕北花鼓文化的博大和晋南威风锣鼓文化的精细,一经擂动,有气势磅礴,有排山倒海之势。

2.1.5咸阳牛拉鼓。牛拉鼓是民间社火中常见的一种大型鼓舞,在户县、咸阳等地广为流传。大鼓高约120厘米,直径约140厘米。鼓身较大,要用牛车运输,鼓手站在牛车上敲击,因此得名牛拉鼓。演出一般使用两面大鼓、六面小鼓等。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2.1.6宜川胸鼓。胸鼓是将类似腰鼓形状的鼓,挂胸前敲击,有地方称为花鼓,流传于宜川、洛川和定边一带的民间鼓舞,舞者各着不同服色,头上扎围着英雄巾,腰系彩色绸,主要动作前弓后箭、踢腿、合腿、软腰、转身等,旁边还有酥铰戏等民间活动助兴。最早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一人击打小鼓;有的一男击打鼓,4至8名女鼓手执金钱棍,彩绸花扇围绕男鼓手旁边敲边舞,鼓手可一个人身背多鼓,运用跑圆场、十字交叉、套八字,双打、围腰打、连环打,击打过程中展现出有如朝天一柱高香、倒挂竖金钟等造型,呈现出自喜气洋洋景象。

2.2中国鼓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解读

2.2.1宗教信仰与祭祀祭奠的功能。羊皮扇鼓流行于氐羌民族民间活动中,演奏路路相套,边敲边唱。先人们借用它那雄厚的音色给天、地神灵传达人间的信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联系等。羊皮扇鼓的祭祀不属于佛教或者道教,只信奉神教,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将希望寄于神灵的无奈之举。黄陵抬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将地域文化和黄帝文化也有机地结合与传承。体现了宗教对人的确有一定的精神慰藉的作用,缓解了焦躁心理,从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人的精神生活问题。

2.2.2促进生产劳动、庆祝丰收功能。黄龙猎鼓的四个奏章:分别是出巡、兽现、围猎、庆典。展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驱逐猛兽的雄壮场景。黄龙猎鼓粗犷剽悍,深沉豪放,内涵丰富,表演大气,节奏配合生产,祈求平安,祛病辟邪,唤来财运的一种民俗鼓舞。壶口斗鼓表现出大自然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共鸣齐奏时,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大禹征服蛟龙的威风。鼓的打法来自于生活,闹春耕、收割打场、庆祝丰收、生活气息浓郁,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使人更加感受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2.2.3集会娱乐与举行庆典的功能。过去的人们如遇急难之事,堂鼓一敲,全村的人都能迅速聚拢起来,后来慢慢演变,逢年过节,婚丧庆典,擂鼓三通,气氛浓烈。胸鼓节奏具有明快,活泼、诙谐、风趣,它历史悠久,在表演时,舞者头上扎着英雄巾,男女鼓手左手握硬木槌,右手持牛皮软槌,打起来花而不乱,清脆有力,舞姿优美矫健,整个表演气势磅礴,绚丽多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咸阳牛拉鼓,场面壮观,气氛热烈,运用腰、臂、手、腕、头、眼神,在舞者动作的起伏转折中,在千变万化的姿态中,形成了和谐自然的表演和威武飘逸的形象美,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庆典艺术形式,成为具有当地浓厚特色的民族庆典文化的一部分。

2.2.4报时警戒与军事防御功能。在旧时部落之争中,击鼓还能传递消息和鼓舞氏族成员们的斗志,民族鼓还是远古音乐的核心。古代乐舞开始都要先击鼓,此为“先鼓以警戒”。现代的民乐和戏曲中都以鼓为指挥,民族鼓在音乐中标示节拍、统一节奏,多种乐器在表演时轻重有度、秩序井然,以表现欢快、沉重、号召等,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3、研究结论

3.1鼓舞是中国民族鼓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陕西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民间的鼓舞就有数十种之多,它是中国民族鼓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秦风汉韻、巴蜀、关中多种文化的交融,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沿袭与传承着习惯性行为模型,它具中国民族核心文化价值的导向的功能,以彰显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鼓在打醮还愿、春祈秋报、迎神赛会、送走瘟神、庆祝丰收等方面都诠释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定期的聚会,民俗活动,就是岁时风俗,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导向作用。

3.2助长民族志气,彰显民族威风

当代中国会计精神内涵分析 篇7

会计精神是会计工作的凝结和升华, 对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会计精神形成于会计实践, 又反作用于会计实践, 积极向上的会计精神有利于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会计精神对会计行为具有巨大的软约束力和驱动力, 不仅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及责任感, 还能够激励会计人员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会计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会计人员只有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 特别是在领略和认可会计精神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时, 才能感受到会计精神的作用和意义,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追求。

会计精神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依据马克思的哲学观点:物质是永恒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在会计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会计人员的思维活动、价值观等都会因受到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作为会计人员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在对象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会计实践、会计行为也总在变化, 这些都赋予会计精神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1诚实守信与实事求是

“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 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诚信既是道德资源, 又是经济资源, 诚信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会计行业更是如此。“立信, 乃会计之本。”诚实守信, 就是真实、诚恳、讲信义, 对于会计人员就是要求他们真实无欺, 遵守并认真履行对企业及社会的承诺,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条件, 没有诚信则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诚实守信是作为会计精神的首要要求而存在的。

会计工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 它要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 实施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要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不依照个人的主观意志, 不以个人的好恶做判断, 坚持走群众路线, 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企业中来, 到企业中去, 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不造假, 不欺骗群众, 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客观公正与辩证唯物正义

会计人员只有做到客观公正, 才能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利益问题, 才能处理好资源的分配与合理调度。不为利益所驱动, 不拉关系, 不为小团体增加预算, 公正地执行预算规定, 不屈从于外部压力, 不主动造假也不被动造假, 坚决与造假行为做斗争。会计不只是一个记账员, 更是一个信息资源的制造者, 公允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为企业搞好预测、做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国家也能据此做出正确的宏观决策。

3公平正义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会计人员要做到公平正义, 就要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能够正确对待企业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利益, 并使他们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和保护。只有这样, 公平正义的精神状态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持,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才能够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会计精神也才能被更好地弘扬。

新时期中央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抵制什么, 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会计精神坚持公平正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4超然独立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对于会计人员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公允及合法地表达了企业的经济状况, 信息的使用者无从得知, 同时也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去判断其服务质量的高低, 所以为确保会计信息与服务的质量, 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独立于利益相关各方提供信息, 做到不偏不倚、不折不扣地报告会计信息。

浅析“中国梦”的内涵精神 篇8

“中国梦”为什么能使人民群众如此的关注, 其背后有三层方面的深层意义 :首先, 中国梦描绘了中国未来的美好前景, 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繁荣昌盛, 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普遍提升。从中国梦里面, 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美好未来。而且中国梦也是一种精神支柱, 是一个梦想。如果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 有了梦想和信仰, 那样对我们的发展则有巨大的帮助, 因为梦想对我们的奋斗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 你愿意把自己一切的积极性和激情赋予其中, 所以中国梦则对中国的发展有了很深远的意义。其次, 中国梦大体上把中国社会现下最理想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以前提出的许多理论, 人民群众们大多不能理解, 感觉比较抽象深奥, 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是一个非常易懂, 且贴近人民大众的理论, 13亿中国人民很容易将其视为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再次, 中国社会近些年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世界所瞩目的, 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便是崇尚和平。和平与发展仍会是中国所坚持下去的道路, 也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伟大宣言。今后, 发展中的中国将会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且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综上, 中国梦的提出受到整个中国人民的共鸣是无可厚非的。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努力去实现伟大“中国梦”呢?中国梦其实很简单, 很清楚、也很明确, 那就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富强, 人民兴旺等。而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毫无疑问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指出, 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全国人民一定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兢兢业业, 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为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对于我们中国社会来说, 要想早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民族昌盛, 人民安居乐业, 经济飞速发展。对于努力实现“中国梦”来说, 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理想和信仰则是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因为在中华民族里有56个民族, 56个民族汇聚成了一个大家庭,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 收过了无数次的打击, 但是我们越挫越勇, 我们百折不挠, 我们百炼成钢, 最终使得中国这个文化大国熠熠生辉的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从苦难一直到成功再到辉煌, 这些都靠的什么?靠的就是我们国家的精神, 爱国主义把我们大家都聚集起来为之努力奋斗, 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得以绵绵不绝。而且, 在中国近代170年以来, 中国将所有的革命和建设做了一个深刻的总结。能领导中国人民, 克服重重地困难, 一往无前, 不懈奋斗的宗旨那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我们以后发展好中国的基本要领和前提。

“中国梦”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同时它也是我们宏伟的事业和美丽的蓝图。我们一定要凝聚起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力量, 发展好我们的国家, 首先最重要的则是使人民安居乐业, 生活幸福, 其次, 我们要继续坚持走和平与发展道路, 团结其他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和某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 努力地将这些坚韧有力的力量凝聚起来, 共同指向我们唯一的目标,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只有按照这样的方法, 我们的梦想才能真正地照进中国社会的现实。

如今,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和平和发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中国梦”是建立在中国广大人民需求上和世界发展上的一个理论, 一个目标。所以, 归根结底“中国梦”中国广大人民的梦想, 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梦想。要实现中国梦, 我们国家也必须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而且在这个发展中我们也必须不断的收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鼓动大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所以, 中国的发展, “中国梦”的实现和人民群众的贡献努力是脱不开关系的, 我们的发展需要人民, 而我们发展成功后也要惠及人民, 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 努力解决他们的困难, 使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也会极大的促进“中国梦”的发展。

翻开历史的篇章, 仔细的回顾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 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他们越挫越勇, 不懈努力, 前仆后继, 心中只想着祖国, 许多感人的事迹令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也值得我们永远的铭记。尤其是在近代中国成立的时候,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更多伟大, 鼓动人心的精神, 比如 :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这些精神文化一脉相承, 直到现在, 它们构成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集群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继承者,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我们坚持的有效路径, 它们都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力保障。“中国梦”的精髓则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现在“中国梦”的号角已经吹响, 弘扬中国的伟大精神,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汇聚我们13亿中国人民群众的力量, “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摘要: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一) 篇9

一、值得关注的中国园林

当年,梁思成先生及其团队的伟大功绩是:经过艰苦的亲自考察测量、分析研究,以丰富而卓越的学术成果,让世界上的建筑学家承认了:在世界建筑史上,还有数千年来延续至今,并独立存在和发展着的中国建筑体系。今天,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自主创新,开拓进取,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建筑极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并予以认真地研究、传承、传播和发展,进而探讨中西方建筑文化优势互补的道路与途径。《老子·六十三章》曰:“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凡事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当我们从大处着眼,来思考如何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两个历史性的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传承,有两种传播方式,即:文字语言和口头语言。与其相应的两个传播渠道是:专家学者的学术论著和历代工匠的心传口授。从两者出现的前后顺序来看,后者远远早于前者。中国建筑工匠的心传口授,从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算起,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书面文字的传承,从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说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各工种规范与工艺文献的《考工记》算起,约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李明仲的《营造法式》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算起,只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据有人考证,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自20世纪初开始萌芽,先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第二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列人了土木工学和建筑学科目并引进了日本的教程,之后是1906年(江)苏省铁路学堂设建筑班,1910年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1923年,柳士英(1893年农历10月26日—1973年7月15日)先生,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的建筑科,开创我国现代建筑教育之先河。1928年梁思成(1901年04月20日—1972年01月09日)先生,在沈阳东北大学创立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从在课堂教学中列入土木工学和建筑学科目算起,只有一个世纪出头。从开创建筑科算起,迄今还不到一百年。自那时以来,蕴藏在建筑工匠心传口授中的建筑文化知识,并没有完全纳入到当代高等建筑教育的体系之中。甚至是许多此类的建筑文化知识,迄今为止尚未进入相关专家学者的视野之中。因此,从建筑工匠那里发掘与抢救流传至今的建筑文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读书为明理,学术为求真。在明理和求真的过程中,专家学者与建筑工匠各有其长中之短、短中之长。两者的优势互补,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必要前提。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我们对建筑工匠心传口授的建筑文化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使得高等建筑教育的学科内容有所缺失。

第二个问题是,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来以来,如何辩证地认知和对待中西方建筑文化,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建筑文化和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性问题。随之而来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建筑文化原生形态的风水学说所持有的社会偏见,以及现代学科划分的学术局限,导致了如下两种后果:后果之一,是中国建筑文化大量流失。2006年6月,笔者应邀给巴西风水学院部分来京师生讲“中国建筑易学”时,一位听课的女士提问道:“中国的建筑文化是否有点流失?”笔者的回答是:“您问得好。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国建筑文化不是有点流失,而是流失得没剩几点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连作为风水理论核心理念的阴阳方位都分辨不清了。从维修后的古建筑到诸多仿古建筑的门额楹联,以及石狮子建筑装饰的制作与摆放,甚至是在中国书法与山水画的题词署名的书写方位中,乾坤颠倒、阴阳错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后果之二,是许多中国的建筑大师和教授们,对中国的建筑理论几乎是一无所知了。对此,现代中国建筑与造园学理论家、建筑教育家张家骥(1932-2013年2月4日)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大学毕业时,我是带着两大困惑走上教学岗位的。一是,凡建筑学书籍,没有中国人写的,就是中国的建筑历史也非炎黄子孙所著。……二是,建筑设计教学无理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准确地说,不是无理论,而是没有中国的理论。我们中国的建筑大师和教授们,多以造出建筑实物为不朽,对‘爬格子’的理论建树则大不为然,但却以津津乐道西方建筑师的理论为荣。我在读书时,有如今天热衷于后现代派一样,时尚西方建筑大师的流动空间理论,几乎有点神秘莫测,我则未知其奥妙,去看了两次苏州古典园林之后,若有所悟,却又大惑不解!因为要说流动空间,园林的里里外外,可说处处皆是流动空间,处处的空间都在流动,而且流动得不知所终,如此高度的空间艺术,却无人见其流动!心想中国建筑大师们的智慧之光,真如油灯之明于远而暗其近了。”(张家骥著:《园冶全释》后记——我与《园冶》,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344页。)张家骥教授的上述见解,是中国建筑界业内人士,从中国建筑教育内部观察所发出的肺腑之言。1984年以来,笔者作为建筑领域的外行,从中国建筑教育外面察觉到中国建筑教育似乎出现了大问题——发展方向问题。其一,是中国建筑学家发表的一些论文,令人莫名其妙,难以理解。比如,有人说,西方建筑是开放的,中国建筑是封闭的。难道说,中国园林是封闭的、西方城堡是开放的么?!其二,是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建筑系研究的是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土木系研究的是建筑的材料与结构。虽然,此说不无道理,但总让人觉得有些偏颇。其三,是当笔者向建筑学系有关教师请教“建筑有无理论”的问题时,竟然得不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其四,是当时的建筑教材中,除了《中国建筑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之外,找不到有关中国建筑文化方面的内容。其五,有关中国建筑文化的“风水”理论,在中国建筑教育中,一直是“批判”的对象,甚至在1988年5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都没有“风水”的词条。而且,笔者自1983年底来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即今北京建筑大学)之后,就听到过“汉语‘建筑’一词是从日本引进到中国来”的说法,也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写入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首篇的“建筑学”中。此说更加令人纳闷,请问:日语中的“汉字”是从哪里来的?!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激励下,笔者只好自己进行探讨,并从1984年开始,把《中国建筑易学——易学与科学视野中的风水与建筑》,作为业余选题,研究至今。之后,就“建筑”的词源问题,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建築’词源初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第11卷第4期第1-11页),另一篇是“‘建築’词源再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26卷第2期第1-3、15页)。从而确证了:汉语“建筑”的词源在中国,“建筑学”是外来语。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张涛主编的《周易文化研究》中,相继发表了数篇有关建筑方位的论文。32年来,笔者通过上述研究,深切感到:不了解中式建筑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建筑的营造上,很难超过西方;不了解中国园林的文化理念,及其营造技法的精微奥妙,很难全面地把握中式建筑的文化内涵。

鉴于在上述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诸多不良后果,为了使中国建筑文化,能够更多地进入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并得以传承发展起见,深感有关中国建筑文化特别是园林文化中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予以正视和重视,需要从事建筑教育的专家学者虚心地向造园工匠学习,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予以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基于上述理念,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是:怎样理解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园林与西方花园的区别?

在讨论本题目之前,需要声明的是:鉴于笔者在专业知识与文化修养方面的局限性,只是遵照做学问的人,不管是谁说的、谁做的,只关注他说的和做的是什么以及是否合理的学术准则,为了求真求实起见,而针对有关论著与影视作品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就事论事地与大家进行探讨商榷而已,还请相关作者予以谅解。

二、众说纷纭的园林概念

有时候,我们谈论得最多的,往往也是知道得最少的。对于中国园林的认识,就是如此。当我们在进一步思考究竟什么是中国园林的时候,就会惊讶地发现:从当代的中英文工具书籍到已经正式出版的园林论著,其中关于园林概念的定义和论述,大都是众说纷纭、异常混乱的。

(一)园林的英译问题

关于园林与花园概念的英译文,历来都是混淆不清、极不一致的。试举例如下:

(1).《汉英词典》(修订版缩印本),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汉英词典》编写组编,1977年9月第1版:

园林gardens,park(第1545页)

花园flower garden;garden(第508页)

公园park(第413页)

(2).“百度百科网”:

西方园林Western Garden

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3).《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10-11发布,2002-12-01实施):

“2.0.1.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garden architecture”(第2页)

“2.0.2.园林.garden and park”(第2页)

对此可做如下讨论:

Landscape(风景)

Landscape Architecture(直译“风景建筑”,现译:“风景园林”;“园林学”);现在还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杂志,以及风景园林系。

其实:

英文中根本没有与“园林”、“假山”相对应的恰当的词汇,原因很简单:西方国家(western countries)有的是花园和林园,而没有“园林”和“假山”,正像他们没有“斗栱”和“藻井”一样。

按理说,英文中应该用音译的“yuanlin”(园林)、“jiashan”(假山),然后再注上英文解说。就像当年梁思成先生把“斗栱”和“藻井”做如下翻译一样,即:“tou-kung斗brecket set”、“tsao-ching藻井caisson ceiling”(梁思成.英文原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508页)。

(二)园林概念的混乱

不仅如此,中文工具书与中文网站中的“园林”概念也是混乱不堪的。其中,常常将“苑”、“囿”、“花园”、“风景”与“园林”等概念混为一谈。其实,“苑”和“囿”是有区别的。“苑”,从艸,夗(yuàn),夗亦声。“夗”意为“敞开的”、“敞口的”。“艸”与“夗”联合起来表示“敞开式植物园”。《三苍》曰:“养牛马林木曰苑。”《说文》曰:苑“所以养禽兽也。”“苑”字的本义是古代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后来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囿”,是有墙垣的。《说文》曰:“囿,苑有垣也。”《字林》说“有垣曰苑,无垣曰囿。”正好说反了。应当是:无垣曰苑,有垣曰囿。《辞源》,修订本1-4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苑]古代养禽兽的园林。(第2641页)[囿]有圍墙的園地。(第0572页)[苑囿]蓄养禽兽的圈地。(第2641页)[園囿]养育花木、鸟兽之地。(第0578页)《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苑]蓄养禽兽并种植林木的地面,多为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第1311页)[囿]古代帝王蓄养禽兽的园林。(第1779页)《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囿]养动物的园子”(第1392页)。“園(园)……[园囿]供游玩的花园或动物园”(第1406页)。“百度百科”网上下载:“灵囿:1).周文王苑囿名。2).泛指帝王畜养动物的园林。”“苑囿:中国古典园林的早期形式。”“园囿:1).周以围墙,布置亭榭石木,间或畜有鸟兽的皇家花园。2).泛指庭园,花园。”后来,又有人说,苑“多指帝王的花园”、“御苑[yùyuàn]”是“皇帝、君主的花园”。“囿,是指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这样一来,就把“苑”、“囿”、“花园”与“园林”混为一谈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把中国园林与西方花园(这里所说的“西方”,泛指欧美等西方国家和地区)混为一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英译文中将“园林”译作“花园”的混乱,就不足为奇了。

(三)园林的定义问题

迄今为止,在我们自己的中文工具书中,都没有对“園林”和“假山”给出统一的正确定义。而且,其中所给出的定义,大都是与“定义”的逻辑规则相违背的。有些中文工具书,可能是鉴于定义“園林”之难,干脆就不设“園林”的条目。这种知道什么说什么、知道多少说多少的实事求是精神,令人敬佩。以下列中文工具书对“園林”的定义为例:

(1).《辞源》,修订本1-4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修订第1版中,根本没有“園林”这个词条。只有下列条目:[園宅]有园林的住宅。(第0578页)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中,也没有“园林”这个词条,却有与“园林”相关的下列条目:

园[園]:(1).四周常围有垣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如公园、果园、植物园、动物园等。(2).指帝王后妃的墓地。(第1751页)

园林建筑:建造在园林内供游憩用的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厅堂廊榭等。(第1752页)

园林轴线:公园绿化布置中,联系主要景物的风景线。常用树木、花坛、道路等,将主要的或装饰性的建筑物联系在一条线上,成为总体布局中的轴心。我国造园常用无形轴线,只以对景手法,联系景色。(第1752页)

园林植物:适宜栽种于城镇绿地(各种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风景区、名胜古迹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统称。通常选用绿化效果好、观赏价值高和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栽种。(第1752页)

园林树木学:又称“观赏树木学”。研究园林树木的树种及其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栽培、管理和利用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有系统地探讨树木的特征和生长发育的规律,树种分类,采种育苗,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等。(第1752页)

(3).《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

园(園)[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第1406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第一版:

“园林(park and garden)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及休养胜地”(第515页)。

(5).百度百科网: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百度文库”:

“园林Chinese garden中国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是对自然景观的缩小和复制。中国园林艺术已经有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不论是由皇帝造的皇家园林,还是由学者、诗人,前朝官员建造的小花园都称为——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围墙封闭起来的,在园林中有一个或多个池塘、假山、树木和花卉、各式各样的大厅和亭榭连接着蜿蜒的路径和蜿蜒的画廊。从一个又一个的建筑中穿过,游者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场景,好似展开的的风景画一般。……”

由此可见,关于“园林”的上述定义都比较宽泛,在逻辑上属于定义过宽。而且大都是从技术、艺术和部分功能上来下定义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与逻辑上的不自恰性。

例如,把“公园”,甚至是“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都包括到“园林”的概念中,等等。其实,“公园”是相对“私园”来说的,北京的北海公园就是原来皇家的“私家园林”。今天甚至把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原来的礼制建筑,都改成“公园”了。其实,对外开放的“私家园林”也可以称作“公园”。但是,称作“公园”的未必都是“园林”。此外,园林属于人文景观,“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景观,混淆不得的。

又如,将“园林”翻译成“Chinese garden中国园林”也有歧义。因为,“Chinese garden”的直译是“中国花园”。

实际上,“园林”与“花园”是有区别的。有树木花草的地方或院子,都可以称作“花园”,但未必都能称得上是“园林”。中国“园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其他科学概念一样,应当是确定的与合乎逻辑的,不能任意地加以解释。

(四)园林专著的问题

由于中文工具书对“园林”概念及其定义上的混乱,一些著名的中国园林专著和影视作品,对“园林”的全释与分类也是众说纷纭、令人费解的。

例一,在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1918-2000)先生主编、并有111位学者撰稿的《中国园林鉴赏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中,把中国园林划分为如下五种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如,御花园、乾隆花园、南苑、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纪念园林”(如,晋祠、解州关帝庙、孟姜女庙、昭君墓、明孝陵、文澜阁、文渊阁等);“寺庙园林”(如,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潭柘寺等);“名胜园林”(如,杭州西湖、孤山、吴山、云台山、龙门等)。

例二,在韩良顺著作《山石韩叠山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中,称汉武帝时期的“上林苑占地之广空前绝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第1页)

例三,据CCTV-9纪录频道报道,2015年在苏州首映的八集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中,“导演手记”的标题就是《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而且“第一集:仙境在人间”中的第一句话就说:“自秦始皇建造了长城,中国就是围墙内的一个大花园。”“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说的是“大汉园林”即汉武帝的上林苑。

例四,据“百度百科”网“上林苑”条目的解释:“上林苑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镐、涝、潏八水出入其中。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汉族建筑宫苑的典型。上林苑亦是当时汉武帝尚武之地,在此处有皇帝的亲兵羽林军,并由后来的大将军卫青统领。汉武帝从此走向一个崭新的历史舞台。”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对“园林”的上述分类,在逻辑上存在着明显的分类重迭和分类过宽的逻辑错误,在性质上存在着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不分,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分的错误(例如,云台山是天然的自然景观,园林则是人造的人文景观);在功能上存在着石窟建筑与园林建筑不分的错误(例如,龙门、敦煌和云冈是著名的佛教三大石窟,园林是俗家建筑),活人建筑与死人建筑不分、阴宅与阳宅不分的错误(例如,晋祠、关帝庙、孟姜女庙,都是纪念已故名人即道教称作俗神的建筑,昭君墓、太庙、明孝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都是为已故先人营造的阴宅建筑,中国园林则是为活人营造的阳宅建筑),以及礼制建筑与生活建筑不分的错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属于祭祀用的礼制建筑,中国园林是富贵人家或文人雅士生活中的实用建筑)等等。至于上述“八集大型文化纪录片”,对“园林”的解释,其中主观臆想的文学语言与求真求实的“纪录片”性质多有相左之处。诸如,把“长城”说成是“围墙”,把长城“以内”的“中国”说成是“一个大花园”。而且,上述“八集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和“百度百科”网上,都把西汉时期“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而没有“围墙”的“上林苑”,说成是中国“古代汉族园林建筑”等等。这些观点,又同“百度文库”关于“中国古典园林是围墙封闭起来的”说法自相矛盾。“长城”是“大墙”(the Great Wall),不是“围墙”(the enclosing wall)。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把“风景”和“园林”加以区分,把中国“园林”与西方“花园”加以区分。

有比较,才有鉴别。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园林,以及中国园林与西方花园的区别,有必要从中国园林的造园理念、造园方式、造园环境、造园动机、造园功能、造园意境、核心要素,以及中国汉族人对幸福人生的追求等民风民俗诸多方面扩大视野,开拓思路,进一步解读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

中国笛的艺术文化内涵 篇10

在现代专业表演艺术团体的乐队中, 笛是民族乐队或混合管弦乐队的重要高音吹管乐器。很多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如《瑶族舞曲》、《陕北组曲》《春节序曲》《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等乐曲中, 笛的演奏艺术表现成为了音乐整体中一项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

基于笛所拥有的艺术价值, 它已成为历代文学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笛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与物质统一的一项文化财富, 已从自身所拥有的不可磨灭的价值升华为一种跨越艺术门类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价值。我们在前面所了解的, 是以笛作为物质手段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情感, 而下面我们要正视的, 是以笛作为艺术创作的题材或描写对象, 间接地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情感。

在音乐艺术中, 以音乐作品来表现笛、表现与笛相联系的人物的情趣、活动和心态环境也是音乐家们涉猎的一个艺术空间。著名的例子是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该曲成功地把中国旋律的运行技术与西洋复调音乐写作技巧结合起来, 表现了牧童与牧笛的民俗风情和温馨的中国田园景色。在流动的、充满民族韵味的五声音阶旋律中。我们似乎既沐浴到温暖的阳光, 也听到了动人的民间牧笛声音。

笛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 特别是诗词创作中被应用表现得尤为突出。诗人们常以闻笛后的感受、感慨而做诗。而这种诗歌, 是中国古代音乐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一个侧面的描述。李白《听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 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 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 泪满逐臣缨……”诗人先描述出他对笛曲的风格判断, 然后表达了人们听笛后的心情。。杜甫的《秋笛》有“清商欲尽奏, 奏苦血沾衣”, 杜甫的另一首《吹笛》有“吹笛秋山风月清, 谁家巧作断肠声”, 李益的《春夜闻笛》有“楚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古人闻笛以及闻胡笳、闻筚篥、闻管子而愁丝缕缕, 苦若断肠,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也许是音乐社会学和音乐美学深入研究的有趣课题。

中国笛, 如果以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标本作为源头的话, 那么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笛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衍变至今天的相对完善与相对定形, 其间已融人了无数人的心血和劳动。咫尺竹管, 无数的演奏者、作曲家、乐器制作家, 在它上面精雕细刻、苦心孤诣, 使中国的笛艺术以极其鲜明而光彩的个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咫尺竹管, 上面有中国各民族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历史传说, 更有中国各民族人民由衷的追求和希望;咫尺竹管, 更以它流动出的充满凝聚力和振奋力的乐波, 抚养着亿万中国人, 从原始丛林中走出来, 走过了农耕的原野, 历尽了战乱和灾荒的苦难, 满怀信心地走向团结、繁荣的21世纪。

中国笛的形制特点常用的中国笛一般以竹材制作, 故又称竹笛, 也可利用木材 (如红木、桃木、枣木等) 、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制作。竹笛的竹材, 一般选用竹质纤维细密、质地硬韧的竹材品种。中国著名的制笛竹材为浙江余杭的白竹和江西、安徽的紫竹。

笛管体内光滑、直通, 一端封闭。封闭端 (一般为竹节自然封闭或用软木塞封闭) 右方依次为吹孔、膜孔、第六按音孔、第五按音孔、第四按音孔、第三按音孔、第二按音孔和第一按音孔, 其后有二至四个出音孔。有的笛无出音孔而以管开口一端为出音孔。

吹孔利用该孔的边缘作尖劈形边棱, 口中呼出的气流束在此碰撞而产生边棱音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振动。

膜孔是中国笛显著的特点。膜孔上贴笛膜, 笛膜随笛管内气柱的振动而振动, 笛膜的振动调节气柱振动的谐波成分而导致笛音色的变化而成嘹亮清脆的效果。笛膜可用竹内膜、蒜膜、芦苇内膜等薄膜粘贴。最常用的笛膜是采用芦苇内膜, 它有透明、柔软并富于弹性的物理性能和声学特质。

上一篇:《飞鸟集》下一篇:电磁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