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编辑

2024-05-05

地图编辑(精选五篇)

地图编辑 篇1

地图设计是地图编制过程中最基本、最能体现设计者创造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地图制图理论、生产工艺和表示内容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地图编辑设计工作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

1 地图设计的理念

现代地图学家给现代地图学这样定义:现代地图学是关于地图的概念、生产传播及其研究的一门学科。称地图为:按照现代地图理论, 将地理环境诸要素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 经过制图综合并运用符号系统, 以一定的比例尺缩绘于平面上, 以传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量, 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联系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的图形体系。

现代地图编辑设计, 必须要对现实世界的“地理实体”进行研究、分析、对比, 弄清其“性质”和“特征”, 其设计理念体现在如下诸方面。

1.1 地图设计的科学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地球上空间信息日益复杂化, 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日益深层化,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日趋多元化, 使地图设计的“研究”特征随之增强, 其设计日益科学化。

1.2 地图需求的大众化

随着地图的商品化, 地图不再是仅供专业人士 (包括领导者、学者、国防等) 使用的参考资料, 早已深入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对地图市场的调查, 对读者的文化品味、需求层次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从而设计出满足大众需求的地图, 也是地图编辑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3 地图表现的美学化

从现代地图的定义可以看出, 数学基础、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仍旧是现代地图的最基本的特征, 这对地图编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然是设计就必须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 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体现其设计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从而设计出科学、实用、有价值的地图作品, 这里包括地图内在的选题美和外在的表现工艺美。

2 地图设计的选题方法

地图设计虽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即设计的地图必须具有可靠的政治性、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但地图设计也有它的随意性—没有定式。成功的设计都有着较深刻的科学内涵, 并能充分展示其社会价值。科学的选题是体现这一内涵和价值的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地图选题在主题思想上就决定了地图作品的价值选题的创意有赖于编辑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积累。还在于其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今天, 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对选题的策划过程也是地图雏型的设计过程。不管是图名的推敲、比例尺确定图幅的分幅, 还是内容的提炼构思都能体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合反映区域和部门组成与结构, 各种现象高质量和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 为资源合理开发、区域经济开发、环境保护、地理预测报提供基础资料与研究手段的地图资料已为大势所趋。地图设计者必须据此大的气候进行科学选题, 以真正起到社会先行者的作用。

2) 要深人研究地图市场, 掌握普遍用图者的心理和审美情趣, 设计出以反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的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大众地图, 以提高大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地图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使地图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生活向导, 即提高地图的应用水平。

总之, 选题是设计的核心, 必须转变观念, 大胆创新, 以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基于MapGis的地图设计

3.1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地图设计的初始阶段, 它的任务是确定地图产品的性质、任务和对象, 重点是摸清资料, 通过对新老地图的研究、比较、分析, 确定地图的选题, 提出地图设计方案, 形成地图总体设计书。从而制定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作业周期短、运转灵活的生产实施方案。

在矢量图形方面, MapGis可以接受多种矢量图形文件, 如AutoCAD的DXF格式接口、ARC/INFO接口、MapInfo的MIF格式接口、MicroStation的DGN格式接口等等, 其中ARC/INFO接口包括内部格式、E00格式、公开格式3种接口。这些文件通过图形输入功能导进MapGis后, 经简单编辑即可成为地图的一部分。

在栅格图形方面, MapGis可以以3种方式利用现有栅格资料:

1) 接受IBM PC标准的非压缩TIF格式做为矢量化底图 (要求是黑白位图、灰度或RGB模式之一) ;

2) 做为点对象插入文件;

3) 经过与图形配准、建立工程文件, 将栅格图形做为矢量图形的背景。制作影像地图时, 这一途径尤其有优势。

3.2 编辑设计

编辑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地图总体设计书的要求, 进行编辑设计工作, 就是在总体设计书的指导下进行再创作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的实施, 确定图幅内容分类、分级方法、图形设计方案, 并制定地图设色统一协调、编绘取舍技术方案, 形成设计书, 为进行编绘阶段打好基础。

本阶段可以利用MapGis的编辑系统, 进行图面的拼、划, 设计图幅的位置、比例尺、制图范围等等, 如果是图集产品, 还要进行页面编排, 并根据成品的数量、印刷方式、所用纸张等因素, 确定折手和拼版方案。

地图内容的表现方式也要在这个阶段确定, 对MapGis而言, 主要包括符号 (包括注记) 、线条、图案填充等。MapGis在自定义符号方面功能比较强大、使用也非常灵活, 总体优于其他矢量制图软件。

3.3 编绘实施

按编图技术方案, 进行地图编绘作业。

4 结论

地图编辑 篇2

----------三权发证CASS使用培训

(三)宗地图编辑

一、前言

在MAPGIS中做预处理,生成在节点处打断的连接线,转换成的DXF文件,在CASS 中对照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表界址点,生成界址点权属线,在地籍栏中选择生成宗地图框,选择宗地图大小,批处理生成一个地籍子区的宗地图。(注:该权属线只用于宗地图以及界址点成果表的生成,宗地面积等在MAPGIS 中计算、统计)。由于CASS版本未及时更新,很多地方与三权发证技术规定不一致,所以用CASS生成 的于宗地图以及界址点成果表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比如宗地编码,面积单位,界址线的颜色,界址线的宽度,界址点注记的修改等等。逐个修改,很是麻烦。在CASS中有快速选择,查找等方法可以利用,快速修改宗地图。

下面简单介绍利用快速选择,查找等方法批量修改宗地图。

注意:生成宗地图之前需仔细检查界址点、界址线的位置是否准确,与相邻地籍子区有没有冲突等问题。另外各地区的要求可能也不一致,下面宗地图的格式只做参考。

因为是培训,所以相关快捷键未作说明,熟练使用后,可以自行按提示使用之。

二、CASS设置 1.鼠标右键的设置:

点击文件—AUTOCAD系统配置—用户系统配置

1.1.选择打√点击右键使用快捷菜单。也可以自定义右键单击自己习惯的操作。

右键菜单 捕捉设置

1.2.选择不打√点击鼠标右键使用上一个命令。2.CASS选择的设置:

点击文件—AUTOCAD系统配置—选择

按下图打钩选择模式,则可以使用鼠标连续选择,选择错了的时候,可以使用shift键放弃选择,然后可以继续选择。如果

打钩选择了的话,则鼠标不能继续选择,只能轮换选择单个图元。

5-1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队测绘中心

----------

3.捕捉的设置:

右键点击CASS底下对应菜单栏,开关或者设置。点击设置可以看到捕捉设置弹出栏,打钩选择捕捉模式。选择捕捉端点,或者圆心,交点,节点等,注意捕捉打开操作。

三、查找,替换 1.选择宗地图框

2.点击分解宗地图框。

(注意:只能打破图框,其他不能打破分解。如果所有权界址线被打破时,可以利用复合线处理中直线转换为复合线再处理线宽等操作。)点击右键选择查找打开

在查找字符串输入查找内容,在改为输入修改内容,点查找查询,点击替换可以逐个替换,点击全部改为可以批量修改,全部改为 需注意修改的唯一性。选择搜索范围、选项也可以确定修改目标、修改结果。

修改前

修改后,示例中其他7个宗地图一起修改完毕

5-2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队测绘中心

----------

其后可以利用查找功能,统一修改宗地编码,权利人,界址点前缀等特定名称。点击全部改为时需注意所修改的内容是特定的,免得修改了不需要修改的注记等。

界址点前缀不正确时可以利用地籍栏中修改界址点号前缀功能修改,步骤为:

1.点击地籍---点击修改界址点号前缀----输入前缀---选择对象---按住左键窗选----点击右键 2.点击地籍---点击输入界址点名----删除注记 3.点击地籍---点击输入界址点名----全图注记 在未生成宗地图时可以这样操作。

生成宗地图后,宗地图注记可以利用查找功能统一修改:J---T,界址点成果表中界址点点号可以一并修改。例如:宗地编码查找修改:2010033---360XXX201003JA00003 例如:权利人查找修改:权利人:三-----权利人:XX村第三小组

四、快速选择

点击右键选择快速选择打开,例如:要全部选择删除面积单位平方数字2,如右图所示:

可以使用快速选择的功能选择,步骤如下:

1.点击一个2注记,右键进入选项菜单,在文字栏中点击高度,点击右键复制高度值。2.点右键选择快速选择 3.应用到:选择整个图形 4.对象类型:选择文字 5.特性:选择高度

6.运算符:选择=等于(也可以其他正确方式)7.值:粘贴复制的高度值0.85000000009313 8.如何应用:点选包括在新选择集中 最后点击确定.5-3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队测绘中心

----------

文字高度复制截图

选择结果如下图所示:

点击右边菜单栏顶上 删除。

快速选择其实就是条件选择,首先弄清楚所要选择图元的特性,应用条件限制,快速选择。条件:比如图层,颜色,线型,宽度等。

五、宗地图部分格式(仅供参考): 汉字注记采用细等线体,阿拉伯数字采用等线体。1.单位:公顷

2.宗地编号:360XXX201003JA00003 查询行政区划网分类代码对应地籍区、地籍子区http:///show.php?contentid=11337 3.地籍图号:3098.00-582.00 取整编辑

4.土地所有权利人:XX村第三小组

按所有权地籍调查表填写

5.本宗地界址线线宽:选项特性 全局宽度0.30 颜色 红色 RGB(255,0,0)6.邻宗地界址线线宽:选项特性 全局宽度0 颜色 红色 RGB(255, 0 ,0)

(0.15电子图太宽,0.05打印出来太细。)

7.本宗地注记:字高3 所有权面积单位用公顷,保留小数点两位有效数字。

宗地面积使用MAPGIS 中计算结果。CASS中自动给的面积不对应宗地实际面积。

宗地号建议用三位表示,五位太多,全部省去前面的零也不太好。8.邻宗地注记:字高2 9.界址圈半径按默认格式

颜色 红色 RGB(255,0,0)10.宗地图打印时界址圈可以圆圈内剪切处理。打印后,图形美观。11.界址边长注记依各个地区规定处理。

12.打印后检查比例尺是否正确。不正确调整比例关系打印。

13.如果界址点数量不是很多,宗地图也有足够空间,可以把界址点成果表放在宗地图内。

界址点成果表可以适当缩放。

5-4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队测绘中心

----------

宗地图样式

浅议数字技术对地图编辑制图的影响 篇3

地图绘制行业是受到数字技术影响较为深刻的领域之一, 较传统的地图绘制手段而言, 数字绘图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 数字制图的效率高, 使得制图速度大大提升, 降低了制图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成本。传统的地图绘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在实地勘测阶段, 工作人员通常长期处于恶劣的野外环境下作业, 对实地的测量往往受到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制约, 加之测量手段和程序的繁复, 延长了制图的时间;测量工作完成后是绘图阶段, 地图的绘制一般采用人工绘制的方法, 绘制时要经过多道工序, 且对于绘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既费时又费力, 而且绘图的精准性通常很难把握;地图绘制完成后进入成品印刷阶段, 对于印制工序和质量要派专人监督。而在数字制图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上述问题。其次, 数字绘制地图具有立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人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地图中物体的形状和特点, 并根据自身需要变换地图的呈现方式和角度, 充分发挥地图的实用性, 而且设计者还可以根据物体的变化对地图信息做出及时的调整, 保证地图效用的实时性;另外, 数字地图的存储和传输方式也更为便捷, 实现了无纸化虚拟存储, 并可以将地图传输到任何地方。

1 现代化的制图方式和图形处理方法

数字制图改变了以往的制图模式, 使地图的制作流程变得更为技术化和智能化, 其对于制图流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环节。

1.1 地图制作工艺和存储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地图绘制流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 绘图人员事先要进行比例尺的换算, 使用绘图专业工具在纸上绘制和标识相应的图形和符号, 在进行地图成品的印刷, 可想而知, 要想实现最终地图的完工需要多么庞大的工作量。如果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地图的绘制, 只需要使用计算机的专业地图绘制程序, 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地图绘制和打样工作。

地图的呈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地图打印出来还是以电子数据的方式保存在电脑或者存储介质之内, 也就是说, 地图的存储和传输方式正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

1.2 信息传输方式的变化

数字技术还改变了传统的地图信息传输方式。数据的传输需经过两个阶段, 一是制图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情况的内部传输;二是地图使用时有效的信息传递。

地图编辑设计过程不仅是地图要素图形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而且是符号信息的传递过程。常规制图方式下地图地理信息传递完全是依靠语义符号、图形和纸张, 在可视化环境下进行, 离开了纸张这个媒介地图信息就无法继续传递下去, 地图制图人员需要使用纸张进行编辑设计、资料处理、图形转绘等, 用户需要使用绘制好的纸质地图进行读图、图上作业等。可见传统作业方式下的地图编辑设计过程完全是可视条件下的一种语义图形符号到另一种语义图形符号的变换过程, 可视是基本条件, 纸张是传递媒介。此外, 机构与机构之间、地图作业员之间的资料交换和传递, 也完全停留在“物-物”转换的基础上数字技术条件下的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发生了很大变化, 增加了许多内容和形式。目前, 数字制图的编辑设计过程是:资料收集、分析, 数据录入、图形编辑与处理, 分色分版、图形输出、胶片发排等。对应的信息传递过程是:可视化的语义信息一不可视的数据文件一可视化的语义信息, 即地图信息由可视到不可视再到可视, 其间需要经过多次可视与不可视的转换过程。由于地图编辑过程包含了可视与不可视的信息变换, 这就需要一定的软件系统来支持, 软件是信息传递的加油站, 系统硬件是信息传递的支撑体。为了使地图信息可视, 便于使用, 通过软件按一定的法则将不可视信息符号化, 显示在屏幕上或复制在硬介质上。

2 新型制图方式的特点

以往受传统制作手段的限制, 各种地图作品的表现形式单一, 点、线、面的运用过于呆板, 色彩平淡, 缺乏对读者的吸引力和购买欲。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应用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各种图形、图像等软件的艺术处理能力留给绘制图者广阔的创作空间。特别是地图编辑者可将自己的创作思维直观地在电脑上加以表达, 有效地提高了地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使地图主题设计构思新颖, 色彩配置协调美观, 特殊效果适度别致, 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比如在地图的整饰设计方面, 传统的图框一般是用平面线条或有限的几种花纹来作修饰, 而现在利用各种制图软件即可制作出许多用传统手工作业难以表现的诸如金属线型、立体花纹及经特技处理的模拟各种自然景像的底纹等, 图名更是可以制作成立体、阴影、浮雕、光晕等特殊艺术效果, 充分体现出地图制图设计的个性意识.设计创意是地图作品的灵魂和核心, 它是地图制图综合素质的体现, 也是地图制图业务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和素质要靠制图者自身修养和知识及经验的积累来体现, 只有不断的创新, 并充分利用电脑的优势, 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制作及绘制流程的巨大改变

传统地图绘制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对于绘制人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成图效果还不易更改, 一旦发生绘制错误就要重新绘制, 延长了整个成图的时间, 增加了制图的成本。现在的数字制图技术的优势尤为凸显, 绘制错误更加易于修改, 且简化了绘图工具和方法, 便于人员的操作。

4 地图颜色的多样化

现阶段的地图图像表达更加美观时尚, 这也要归功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往地图的色彩构成只局限于三原色以及极为有限的常规混合色彩, 并且在印制时还要防止色彩的印染效果发生变化;数字地图的生产完全不必担心此种问题, 地图的色彩选择多样而丰富, 并且不会发生印制效果的突变, 且整个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5 结束语

我们正生活于一个数字信息化时代, 数字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数字制图方式是我国地图绘制行业的必由之路, 它综合运用了诸入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 将多种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简化了地图绘制的操作流程, 提高了制图的质量, 节省了绘制的时间, 从性价比角度说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不久的将来, 数字制图的方式还具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制图技术的优势, 发现和弥补数字制图技术的不足, 并不断创新和拓展其应用范围, 实现数字制图的科学化发展。

摘要:新型数字测绘技术和计算机制图技术给传统地图绘制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无论是地图绘制的前期实地勘探, 还是数据的采集分析, 甚至是地图的实际绘制, 其手段和方法都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这种行业发展新动向, 我们要准确把握, 科学利用, 使之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关键词:制图方法,电子绘制,传输和存储

参考文献

[1]凌勇, 孙万民.数字技术对海图生产方法的影响[J].海洋测绘, 2003, 23 (5) :44-47.

[2]全星日, 于青春, 王峻宇.地图制图技术及发展方向[J].东北测绘, 2001, 24 (2) :46-48.

地图编辑 篇4

在纸质图件的绘制过程中, 图面整饰是其中最重要的课题。合理的颜色配置, 恰当的线条文字参数方案, 合适的花边、图面注释等整饰效果, 既能反映用户对该图件相关信息的需求, 又能做到图面干净整洁、美观大方, 一直是图面整饰工作的追求。要做到这些, 通常需要大量的编辑工作来支持。

Mapgis软件作为自主开发的国产软件, 多年来一直在相关软件测评中名列前茅, 已经在国土部门拥有大量忠实的客户群体。应用Mapgis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 再根据数据库提取数据整饰输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一直是Mapgis使用者最日常的工作。当出图数量比较多时, 图面整饰工作量就显得比较庞大, 如果能够利用建库过程中留下的一些整饰成果, 能大大降低图面整饰的工作量, 但图面整饰操作常用的Mapgis编辑系统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并不能提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而空间分析系统却在这些方面能提供帮助。

1 利用点缓冲区分析保留点位

图面整饰中的注记主要是图形属性信息的文字反映方式, 为方便用图人读图而存在。Mapgis编辑系统提供了属性转注记的方法, 但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注记拥有相对固定的位置, 这样直接转换得到的注记往往存在注记压盖问题, 并不能直接运用, 还需要进行偏移等操作以保证图面整洁, 操作本身非常简单, 但当出图数量过大时, 这步操作就要耗费编辑人员大量的时间。其实同样的操作在数据入库之前外业上图时已经做过了, 因为外业任务繁重, 参与人员众多, 整饰工作分散所以压力不大, 等数据入库修改至出图, 往往只剩下一两个技术人员跟随, 此时工作量就非常成问题, 但数据库经过多次检查修改后, 外业上图时的数据已经不可用。图面注记中编辑工作量最大的是地类码图斑号注记的迁移, 原外业上图为入库需要已经做了这步工作, 但数据已经变化而不可用, 笔者发现, 如果能把这些外业上图时经过偏移的注记的位置信息保留下来, 能极大的节约后面的工作量, 进过分析发现, 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做到这点。

一般来讲, 直接通过属性转注记得到的注记位置跟面文件的label点位置一样, 通常这种直接得到的注记位置可能出现图1 (a) 所示偏移。

一种是同一文件之间的相互压盖, 一种是与其他注记文件之间的相互压盖, 这种情形在出图时需要进行注记偏移以保证图面的清晰明了。偏移后的效果如下图1 (b) 。

通过对注记的迁移, 图面立即干净清爽许多。但数据库经过检查修改以后, 属性肯定会有变化, 再通过属性输出注记, 又回到前面两幅图的情形, 前面做的注记迁移工作前功尽弃。如何保留这些点位, 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提供解决办法。操作过程如下。

(1) 打开平台空间分析子模块, 导入经过偏移的地类图斑注记文件。 (2) 求全部点的缓冲区, 注意缓冲区半径不要过大。这样就得到一个带有注记文件属性的区文件。当然, 我们可能只需要随意用到其中一两个字段。 (3) 数据库进过检查修改后, 地类图斑面属性已经发生变化。打开根据文件赋属性工具, 把新面的地类号图斑号属性赋给第二步得到的缓冲区文件。 (4) 用属性转注记功能, 把第三步得到的缓冲区文件中的地类码图斑号属性转成地类图斑注记, 与检查修改后的新面属性保持了一致, 而且点位得以保留。

以上操作都是批量处理, 工作量非常小。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在检查修改的过程中有面的增删, 必须同步对已经完成偏移的注记文件增删, 这步工作有一点工作量, 但比起铺天盖地的注记偏移来讲, 实在不值一提。

2 利用线缓冲区分析造平行线

在进行县或以上级挂图的整饰时, 我们通常都会对县界或以上级境界进行醒目的加边处理以突出其轮廓。这步工作就需要用到平行线的构造。Mapgis编辑系统中有平行线构造工具, 但因为境界线往往走势变化比较曲折, 用编辑工具根本不能完成对境界线的平行造线, 但Map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线缓冲区分析却可以轻易的完成。用编辑工具的平行造线功能生成的平行线通常会有些不太合理的情况产生, 如图2。

但是利用空间分析功能里的缓冲区分析构造出来的平行线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图3。

3 结语

Mapgis是一个功能强大、工具丰富的拥有自主开发平台的国产化成熟软件, 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许多直接面对需求的功能不一定能直接从工具中找到或者一些工具本身开发出来未必是用做该用途, 虽然mapgis同时支持多种语言的二次开发, 但如果能巧妙运用现有工具达到目的, 可大大省去二次开发的工作同时又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贵洲, 吴信才.MAPGIS图层在地图数据处理和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 2000 (3) .

地图编辑 篇5

1 在制图过程中连接属性数据库

在地图数据库中, 空间数据按点、线、面分别进行管理 (存储) , 一般包含四类信息, 即定位坐标、属性信息、拓扑信息和地名信息。如果要实现空间数据的生产或更新则必须在地图编辑完成以后, 得到这四类信息以形成空间数据。我们知道地图内容的符号化是实现地图编辑与出版的基础, 它必须由属性信息确定所使用的符号, 由定位坐标确定其空间位置, 利用拓扑信息可以完成区域提取和面状符号配置, 地名信息完成注一记配置等。目前, 商品化制图软件都能实现地图的符号化生产, 直接与印前系统相连, 但是一旦地图符号化以后, 地图要素所固有的地理信息都转变成了图形内容, 要素属性不能根据地图符号完整的读取, 不能把属性信息从图形中分离出来。例如公路, 当把路面性质和里程注记布置到图面上后, 这些属性说明注记就“脱离”了公路符号, 它们之间不存在实际的联系, 这种图形形式就再也不能恢复到符号化以前的空间数据形式。这样的地图数据 (图形文件) 不是地理信息数据, 也就不能作为空间数据生产或更新的基石。因此必须在地图制图过程中, 设法存储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如果要存储属性信息, 就必须在地图制图的过程中连接属性数据库, 用它存放地图要素各种地理属性信息, 地图符号通过地址指针与之相应记录相连。只有这样, 经地图编辑修改后, 地图要素的属性信息不会丢失, 有希望进行空间数据的生产或更新。其中地图要素的空间坐标可从作图平面上获取平面坐标, 再经投影变换后得到;属性信息从属性数据库中提取;拓扑信息可根据地图要素的属性信息和定位坐标重新建立而获得。地名信息从图上提取地名坐标和地名属性库中提取地名属性合并而成。因此从空间数据生产的意义上说, 存储地图要素的属性信息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由原始的空间数据经过地图符号化 (包括要素符号化和属性信息符号化) , 符号化的同时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了该要素的全部属性信息, 通过指针连接起地图符号与属性记录的联系。空间数据的提取是从地图符号中提取坐标, 通过指针提取属性信息, 最终得到更新后的空间数据, 这就是空间数据的生产过程。

2 地图编辑从基于图形、符号到基于地理属性

在地图制图的过程中使用属性数据库管理要素属性, 可以实现地图编辑从基于图形、符号到基于地理属性的飞跃。在目前的大部分地图制图软件系统中, 都是以地图出版为目的不考虑空间数据获取, 因此地图编辑是基于图形和符号的, 直接编辑地图符号的图形属性, 如颜色、线型、符号、线宽、层, 注记则是直接修改它的字体、字大、颜色、字型等等。这种编辑不考虑所编辑要素的地理属性, 割断了地理属性与地图符号的联系。例如一条普通公路符号现在改为省级道路符号, 在作业时要修改这条普通公路的线型、颜色、层。用户直接面对是一系列的图形控制, 这种修改不是从地理属性角度出发, 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

实际上, 在确定了制图要求和目的之后, 地理属性与地图符号之间就建立了“固定”的联系, 这种联系就定义在地图符号化控制表中。如果地图编辑环境连接了属性数据库, 则属性数据库就能存储地图符号的各种属性信息。如果要修改一个地图要素, 首先修改属性库中它的属性信息, 然后由要素编码和属性参数确定改变的符号, 完成修改操作。比如道路的等级发生变化, 则修改道路的等级信息后, 就可实现道路符号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自动完成的。

这样, 地图符号都有地理属性信息, 地图编辑的对象是地图符号的要素编码和属性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对地图要素进行编辑修改简单、直观, 可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 基于地理属性的地图编辑

由于地图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使图形符号与属性记录关系呈多样性, 这些关系在地图编辑时分别起不同的作用。地图文件中不是所有的要素都有地理属性, 例如地图整饰的内容, 属性说明注记, 填充后的面状符号等等。这些内容没有必要与属性库连接, 因此含有属性的内容是整个地图要素中的一个子集, 针对地图要素与属性库连接与否, 编辑修改工具也相应不同。地图制图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图要素与属性库相连是单项的, 而这种单项性又决定了地图制图必然是以图形符号为主, 属性库为辅的原则, 即地图图形效果必须满足地图出版要求, 属性库的内容不需要与地图符号一一对应。

3.1 地图编辑的三个层次

地图编辑从操作的方法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基于图形符号的编辑、基于地理属性的编辑和基于制图综合的编辑。其中图形符号编辑最为常用, 在商品化图形编辑软件中使用。

基于地理属性的编辑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它根据要素属性, 实现地图的符号化。基于制图综合的编辑, 由于在解决制图综合问题时必须提供相应的“人机协同”的地图编辑环境, 这种编辑形式与前两种明显不同, 并以前两个层次作为它的基础, 形成“金字塔”地图编辑结构 (基于制图综合的编辑这里不作研究) 。

在不考虑地图综合的情况下, 前两个层次的地图编辑需要三大类功能工具。

(1) 视口工具, 包括视口的放大、缩小、开窗、漫游, 分层控制显示, 参考网格等。

(2) 图形创建工具 (创建各种图形元素, 如线、图元、线串、曲线、形、复合线) , 图形修改工具 (删除、移动、复制、去点、加点、移点等) , 图形属性工具 (修改颜色、层、宽度、线型, 填充类型) , 其它辅助工具 (围栅、拆散、量算等) 。这类工具是符号制作的基本工具, 也是编辑修改与属性无关要素的工具。

(3) 基于地理属性的各种属性编辑工具, 这是针对地理属性进行编辑修改的工具。视口工具和图形工具两大类功能是各种己有商品化制图软件的基本功能, 只是使用方法有差异, 功能有强弱。如果只为完成地图符号化和出版任务, 这些已足够了。但如果使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生产一体化, 就必须有基于地理属性的编辑管理工具。GIS类软件可以完成空间数据获取和更新的任务, 但它们的图形表现还不能满足地图出版的要求。因此一体化生产的关键问题就是能对地图要素的属性进行编辑修改, 在实现属性修改的同时, 依靠全符号化技术, 使图面上的符号也相应发生改变。

3.2 一对一关系的应用

一对一关系就是一个图形符号对应一个属性库记录, 是属性连接的基本关系, 属性记录中保存了相应要素的地理信息。如果要素的位置、形状发生变化, 则直接使用图形编辑修改工具进行修改, 如果要素的属性信息发生变化, 则使用属性编辑修改工具。如果采集新要素, 则先确定属性, 再确定位置, 通过符号化控制表布置符号。由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派生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三种关系。

3.3 一对多关系的应用

一对多关系就是一个图形元素与多个数据库属性记录相连。例如, 圈形居民地符号有两个指针:指向图形要素属性表中的属性记录和指向地名属性表中相应的地名记录。其目的是保持图形要素与地名之间的联系, 通过地名指针最终实现地图符号与地名建立联系。一对多关系反映了地图要素属性的多样化, 这种关系也是GIS中最为常用的关系, 某一要素可以通过连接的不同属性表记录反映出这一要素的多样的属性信息。

3.4 多对一关系的应用

多对一关系是多个图形符号指向一个数据属性记录, 这种情况适用图形符号的地理属性完全相同的情况, 以下几种情况用到了多对一的关系。

(1) 图形符号的地理属性完全一致。例如, 一条河流分成几段, 每一段都有地理属性, 如果它们属性完全相同, 则可以共用一条属性记录。 (2) 逐字布置的地名注记。例如, 河流名称在地图中是逐字布置, 每个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图形元素, 但是为了最终提前数据时形成一个地名数据, 因此每一个字要连接同一个地名属性。 (3) 有地名属性的居民地。地名本身与地名属性表中一条记录对应, 同时与之对应的居民地符号也与这条记录连接, 这样在数据提取时可以保持居民地的地名指针。

3.5 多对多关系的应用

多对多的关系是由多对一关系和一对多关系演变而来, 即多个图形元素指向多个数据库记录。例如, 国家行政区面域点一个国家如果由几个面组成, 每个面都有属性完全相同的面域点, 即多个面域点指向同一属性记录, 同时, 每个面域点也指向同一地名属性记录, 这种情况就可以看作是多对多关系。再如多个街区组成的居民地, 每个街区都有一个面域点, 所有面域点同时指向一个属性表记录, 同时也指向一个地名记录。

当制图人员掌握了地图上各种要素与属性表记录关系后, 就可充分利用这些关系进行地图编辑, 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例如国家行政区面域点和街区面域点, 每个都要连接两个属性记录, 如果一一的进行, 效率很低, 可以先安全配置好一个面域点后, 通过复制的方式完成其它区域面域点的布置。

摘要:属性管理是GIS中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 所有相关的GIS应用都是建立在此之上的。本文以GIS属性数据库在地图编辑中的应用技术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制图过程中连接GIS属性数据库的必要性, 内涵, 重点探讨了基于地理属性的地图编辑方法。

关键词:属性数据库,地图制图,编辑,地理属性

参考文献

[1]肖计划, 刘海砚, 张吉才.设计模式在地图制图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08 (5) .

[2]许德合, 史瑞芝, 朱长青.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 2008 (2) .

[3]王立新, 朱伟.基于ArcGIS的1∶5万DLG数据库生成地形图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 2008 (5) .

[4]王石岩, 禄丰年.基于AML的CAD数据到GIS数据的转换[J].科技创新导报, 2006 (2) .

[5]李欣.开放式空间数据挖掘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 2008 (4) .

[6]谢忠, 韩祺娟, 吴亮.GIS空间数据库的“一库两用”策略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 .

[7]李玉群, 周荣, 张军.多源数据在国防交通图编制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S2) .

[8]张宏, 周建平.多源数据在地图制图生产中的综合利用[J].国土资源导刊, 2008 (3) .

上一篇:自适应免疫算法下一篇:区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