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改变世界

2024-04-30

教师可以改变世界(精选五篇)

教师可以改变世界 篇1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 通过视频连线宣布获奖人为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小学女教师汉南阿尔- 赫鲁布(Hanan al-Hroub),并且说她因在孩童教育中强调玩耍扮演的角色而获得这项殊荣。方济各还赞扬了教师的重要性,称赞他们是“和平与团结的缔造者”,他还在祝贺影片中指出“:教育必须教孩子们如何玩耍。他们不仅有这个权利,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由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暴力冲突不断,许多巴勒斯坦学童身心都深受战乱的影响。阿尔- 赫鲁布在学校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学童,发展充满信任感、尊重、诚实和温柔亲切的人际关系,并且强调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她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关心个体需求并且奖励正向行为。

“我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几乎没有什么童年时光。因此,孩子在这里早熟得快。”为了协助难民孩童走出阴霾,并教导学生拒绝暴力,阿尔- 赫鲁布坚持不懈,创造性地工作,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在领奖致辞时告诉大家,“你就是力量。你就是力量。相信你的思想,付诸实践,说服人们相信你。教师可以改变世界。”她还表示,她会将获得的100 万美元奖金用于帮助她的学生,以及奖励那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宣传非暴力的巴勒斯坦教师。

教师可以改变世界 篇2

学习课题:马云“想法和技术可以改变世界”演讲,结合工作探讨 参与人

: 欣福源药业市场部全员 学习时间: 2017年11月2日星期四 记录人

: 冯小凤

背景简述:

马云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将想法付诸实践,用技术支撑梦想。哪怕你今天再小的尝试,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从“我们没有钱”、”不懂技术”、”从来不规划”三点去阐述了阿里巴巴为什么会存活下来。市场部以此结合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出学习心得。学习心得:

(1)我们没有钱丨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

没钱,很多创业者死掉,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有太多的钱。若觉得能用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问题就来了。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钱只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已。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只关注问题本身,而不追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及问题产生的影响,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工作中,在对内问题上,找准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隐形原因),再根据原因去思考解决办法。而对外问题上,除了找到核心原因外,还需考虑到问题产生的影响(对公司、对客户)。总而言之,面对问题用“心”去解决。(2)不懂技术丨外行是可以领导内行的,关键是要敬重内行

对企业来说,一个悲剧是管理者不懂技术,幸运的也是管理者不懂技术。如果管理者很懂技术,天天坐在员工旁边,告诉该这么干,除了工作无法做好,也成长缓慢。因为不懂,管理者可以成为技术成果的检测者,站在客户的角度是检验成果是否使用简单便捷。

举例来说,我对设计、H5、ppt制作、文稿等专项技术并不熟悉,但是当我在需要文案的时候,我可以向景姐求助,给出大概想法,景姐很快便会提供很满意的文稿。而在彼此的沟通过程当中,我们都能获得成长。此外,我们所制作的很多东西都是以客户体验为主,清楚主体目标的需求,才能对别人有用,让对方满意。(3)从来不规划丨把计划用行动写出来才是管用

拥抱变化,变化是最好的计划。但是你自己不要丢掉自己的方向感。所以今天很多年轻人说“我们也没有plan,不行,还是有人需要plan的。”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 篇3

《南风窗》杂志曾经给予新教育这样的评价:“新教育实验有望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项增添书桌的工程,侧重于物质;新希望工程是一项有了书桌后塑造一个什么样人的工程,注重于精神。”作为“新希望工程”的新教育实验,作为民间的研究行动和公益行动,它的“公益精神”,实际上就是秉持一种高远的教育理想精神和善良的教育愿望,聚集教育资源,为公众利益服务。

新教育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其实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救世精神。当前的教育,功利化严重,教育公平问题堪忧,市场主义规则在校园里风行……新教育的出现恰逢其时,新教育实验试图通过公益的方式,积极介入到教育的核心场所——学校。基于这一理念的实验公益行动,也为实验本身的推进带来了很多益处。新教育的发轫,是一批从草根出发的学者和教师行动起来的结果。新教育践行者们,从一点点做起,期望以此撬动中国教育的顽石,探索教育的美好前景。

民间立场理想情怀

新教育实验是民间的教育实验,从教育在线网站(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建立之初,就致力于寻找散落在民间的具有理想主义情结的教师。倾听一线普通老师的心声,致力于激发一线教师的创造激情,是这个公益网站的特征之一。基于民间的立场,让老师们言说职业发展的困惑,通过论坛这个平台,形成来自民间教师的互动空间。在新教育推行过程中,寻找“尺码相同的人”,这个“尺码”就是有教育理想主义的情怀,并在民间一直坚守的值得尊敬的普通教师。当然,新教育寻找的理想实验教师,不是空谈主义者,也不是陷于技术主义不能自拔的“工匠”,而是扎实地在自己教室里能够书写教育故事的人。新教育实验本身就是一个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实验行动,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调查》栏目中用“心灵的教育”来概括他们对于新教育的理解。也有媒体认为,相对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蓝图。

着眼草根有效帮助

新教育实验悲悯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实验不以行政视角和硬性的行政要求去对教师进行“改造”,而是唤醒老师内心自觉意识的觉醒。让一线老师在实验项目的过程中,自身进行职业反思。无论在教育在线网站,还是在实验区、实验学校,都涌现出一大批平时默默无闻,通过新教育实验而闪光的“草根教师”。新教育认为,改变草根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命运的方法,不是提供财富,而是输入优质的教育内容。新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在于产品内容能够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产生进行教育实验的驱动力。新教育的公益性扶助避免了直接给东西了事的阶段,而以教育内容的优化为主,辅以适当的图书和资料提供。新教育不收实验学校的课题费用,一概免费提供服务,并积极寻求社会资金的资助,通过教育培训和购买书籍等形式帮助实验地区学校和贫困地区学校。

立足农村授人以渔

新教育认为,改变一个国家教育面貌的基本出发点是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对于有庞大农村人口和辽阔土地资源的中国来说,这一点显得尤其有现实意义。新教育很多的实验区就在西部,比如四川北川实验区、贵州凤冈实验区、山西绛县实验区。新教育700多所学校,绝大部分在农村。通过新教育实验,很多实验区和学校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山西绛县实验区,即使在偏僻的农村实验学校,那里的孩子眼睛是闪光的,待人接物是大气的,丝毫看不出畏缩,有的只是灵气。新教育从不滥施公益资金,而是寻找与我们有心灵共振的“有缘人”,通过“平等”、“合作”、“互助”以“共同成长”的方式来一起推动教育实验的发展。近些年在中国,公益事业在慈善、救助、环保、教育、维权以及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必须承认,海外的公益组织为我们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必要的示范性工作。有很多人从中受益,并一解燃眉之急。但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公益目的、手段、成果等还限于物质上的救助和救助形式上的操练。新教育的公益行动不是扶贫性质,要走出扶贫的误区。新教育公益行动是以教师培训为主,捐赠为辅。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而不是物资扶贫。

专业发展共同进步

新教育公益精神的显著表现之一还在于组织一个理想教师的“村落”,共同建构“实验共同体”。比如“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组就在网络平台上组织“海拔五千米读书会”等阅读项目联盟,致力于教师通过阅读扩大教育视野,提升专业素养。这些纯粹公益性质的项目,都是从教师发展的原点出发,达到通过教师职业成长带动学生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育实验的公益行动是以行动研究和教育实践为特色的。新教育的研究是侧重于服务一线、解决问题的研究,新教育无论哪个层面的思考研究,均是以解决问题,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努力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旨归。

规范节约民主透明

在2006年《中国教育蓝皮书》关于新教育的报告上,对新教育的公益特点有这样的表述: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新教育公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益制度与特色——(1)恪守严谨制度:新教育公益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更为严谨规范的制度体系,使整个公益流程规范化、透明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项目运行更为务实高效。(2)凸显专业精神:新教育公益希望通过不断地引进最尖端的研究成果,强化公益活动的学术品质,弘扬专业精神,使公益活动不仅成为捐赠财物的过程,更成为造血工程,真正造福中国教育。(3)塑造公益文化:新教育公益希望通过文化之间的不断对话(基金会文化、新教育文化、受助地区域文化),逐步形成特有的透明、公正、开放、高效的公益文化,使公益活动成为彼此丰富对方生命及文化的过程。

新教育一直慎防组织财务效率低,慎防资金使用有效性低,慎防经费管理随意性大,慎防浪费。在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等一批基金会和企业的支持下,新教育的公益特色和严谨透明的公益作风始终坚持得很彻底。如今,新教育也成立了自己的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这样的公益形象。新教育依赖于怀有公益心与教育理想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有了自己的造血机制基础上。会取得实验的效果和公益的口碑。

新教育公益项目发展坚持“实用、有

效、可持续、易复制”的原则,与基金会达成深入默契,依托实验研究成果和教师志愿者及专家资源,通过公益模式的创新,使公益品质更具独特性,公益水平不断提高。新教育实验的公益,通过合作的手段,参与到教师的成长中,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校的生存模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链接:新教育的公益行动

1“灵山·新教育”公益合作项目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是由荣获“中华慈善奖”的无锡祥符禅寺和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的,也是最早和新教育合作的公益机构。

2“新教育·慈济”童书阅读计划

此项目是新教育与慈济携手开展的两岸书香交流活动。2007年10月到11月,由台湾慈济基金会资助新教育实验的200万元的童书书包5020套,陆续发放到了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几百所学校的班级中去,让孩子们读到最好的图书。并在甘肃成立了一所甘肃宕昌官亭“新教育·慈济”移动图书馆,拥有儿童图书近3000册,服务于周边学校。

3苏州温州商会新教育儿童阅读计划

从2007年起,苏州温州商会与新教育合作开展“赠你一双明天的翅膀——温州商会新教育儿童阅读计划”,连续三年每年捐助10万元用于儿童图书捐助。

4新教育团队参与“5·12”地震重灾区北川教育重建活动

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赞助的新教育团队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十天,就前往地震重灾区,为北川县教育重建付出自己的努力。新教育出资和募集的物品总价值达百万元以上,捐献用于灾后儿童心理援助的图书近两万册。在2008年7月的新教育年会上,北川的老师和学生的发言感动了与会代表。感动之余,朱永新老师宣布将自己的新书稿费捐献给北川教育,而北川被特批为新教育实验区,并与之签订了实验协议,新教育团队还将为北川教育重建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5新教育移动图书馆公益项目

2007年3月在贵州凤冈县成立“灵山·新教育”贵州凤冈县绥阳移动图书馆。目前在湖南桃源和河南新郑已经启动了另外两所图书馆的建设。该项目在严重缺少图书、急需图书的农村贫困地区建新教育移动图书馆。通过移动图书馆,将人类文明中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儿童心中,并协助教师开展专业阅读。

6新教育种子计划公益项目

该项目旨在遴选具有教育理想主义情怀,在所在的学校或者地区长期坚持素质教育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能够耐住寂寞,不为流俗所动,关注和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的教师。该计划通过对散落在民间的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优秀教师个体(每年30位)给予持续不断的学术支持和培训,为新教育实验不断地发现和培训人才。三年内,持续不断地提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书籍,持续不断地提供各种培训,包括每年暑假举办新教育种子计划高级研修班,组织这些教师参与支教及实验培训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培训。该项目目前已经在实施当中,部分“实验种子”已经回到西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独特的作用。

7教育在线暑假义务支教活动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篇4

当时,一位普通的年轻人站在地头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心潮澎湃。因为由他主持选育的早熟、优质新品种“京早13号”的示范成功标志着夏玉米的第五次品种更新换代即将到来。夏玉米品质差,作饲料都没人要的状况将得到彻底扭转。同时也将为农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位年轻人就是玉米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研究员。

深入农村为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赵久然从事玉米研究工作已近20年,一直以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目标,先后完成了近20项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部、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种奖励12项。

1986年,刚刚获得硕士学位的他,由于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深受导师陈国平先生的喜爱,毕业后留到了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时值我国改革开放不久,出国热潮席卷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间,许多同学赶着出国潮去留洋深造。在同学中是佼佼者的赵久然同样受着冲击,他也曾心动过,向往过。然而,一本介绍美国农业科学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矮秆小麦育种专家诺尔曼·布劳格生平事迹的书改变了他的想法。他想,一个美国科学家能到第三世界国家工作,并做出那样大的贡献,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多做一些贡献。于是,他毅然地选择了留在国内,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的土地上。

1987年春,在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他就根据科研工作和生产的需要,到北京市延庆县下乡蹲点。这一蹲就是6年。在此期间,他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上的许多困难,与当地领导、技术干部和农民密切协作,广交朋友。从生产中找研究课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为当地的中低产田综合开发、旱地农业、玉米新品种推广、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亩产达到千斤县做出了突出贡献。

选育优良品种实现人生跨越

1993年,赵久然带着丰厚的收获回到研究所,同时也带回了更深的思考:首先,什么样的成果技术不需要农民增加投资、不需要增加人力、不需要改变种植习惯而就能够显著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答案是“良种”。其次,什么样的技术成果不需政府出钱维持、最易示范推广、农民最乐于接受且最具生命力?答案还是“良种”。良种是农业增产的首要因素,很多技术内容可浓缩在小小的种子上,科技含量最高。

干种子事业是有意义的大事,赵久然从中深受启发,开始涉足玉米新品种选育和开发工作。但要想在育种领域有一番作为,选育出生产上能够认可的品种谈何容易。他将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将我国目前主要玉米自交系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测定出遗传距离,划分为五个杂种优势群,并根据所测定的遗传距离有的放矢地选配杂交组合,大大地提高了育种的成功率。由赵久然主笔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选配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研究”论文在2000年国际玉米遗传育种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受到广泛关注,引起了玉米界同行的极大兴趣。应用这项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已选育出多个早熟、优质品种和多个中晚熟杂交品种。其中,“京早13号”、“京科2号”已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1999和2000年市政府两次举行的重点农业推广项目招标中中标,分别被列为北京市夏玉米重点示范品种和菜粮间作、立体种植大穗型玉米品种,已在京郊大面积种植。

没准儿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 篇5

7年磨一剑

“你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结构性思维领域名师的?

2013年,随着我被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士了解,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当然,“名师”这两个字我自己是要加双引号的)。其实,外人能看到只是光鲜的艺术照而不是生活照。从2006年作为高校教师第一次登上讲台,到2010年毅然从高校辞职成为了一名职业培训师,我在讲台上经坚持了整整7个年头,而“结构性思维”课程也已经在国内的各大企业中讲了近3年,所以,如今的一点点收获并不是我在短时间内取得的,而是源于我在教师岗位上长达7年的坚持。

“专注”带来意外的惊喜

“忠秋老师,你的生活中除了你爱人和“结构性思维”以外,还有什么?”

在一次出差的途中,同事忍不住问了我这个问题。没错,这几年我的工作中只有一个关键词——结构性思维。“选择正确的方向,专注并持续改进着”是我个人职业发展中奉行的理念,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在这个领域中深耕。前几天,我在无意中盘点了2013年的几个数据,自己都有些吃惊:2013年度我通过内训、演讲、在线课程、自媒体微信平台等方式直接向29443人进行了“结构性思维”课程的讲授(这是不完全统计,未包括各大视频网站中我的课程视频的点击量)。我从没想到我的专注竟然会影响到这么多人。

希望帮助到更多中国职业人

“作为培训师,你只是为了光鲜的外表和丰厚的收入吗?”

这个问题也是我常常问我自己的。当年从事业单位辞职进入咨询行业,培训师这个职业的光鲜外表和丰厚收入确实是原因之一,然而,这绝不只是只为养家糊口的工作,因为“结构性思维”不仅是一门课程和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高效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帮助都很大。我一直在跟大家讲“结构性思维”需要组织全员必备,结果大家给我的反馈是:它不仅需要组织全员必备,更需要全民必备。

中国人从不缺点子,缺少的是强调先总后分,可以清晰、全面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思维方式。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可以订这样一个目标:“2014年度帮助10万中国职业人运用结构性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更多组织的工作效率!”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下一篇:对等网络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