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2024-05-10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精选十篇)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1

1.鼓励主动学习, 给学生尝试, 摸索学法

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传授知识的任务将事半功倍。如在教《大家一起来分类》时, 有意识的设计让学生参与的方法。导入新课后, 老师向大家请教:体育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两组进行体操训练, 可以怎样分呢?学生顿时来了精神, 有的说“男生一组, 女生一组”, 有的说“穿裙子的一组, 穿裤子的一组”……。这样一来, 连上课跑神的同学也饶有兴趣起来。结果教师按大家都赞同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 效果就很好。

2.提示方法

运用良好的教法, 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 会对学生掌握学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时, 可以将学法理出直接告诉学生, 使学生练习有方向, 学习有方法。

首先, 注重抓提示的“火候”, 即激发掌握学法的兴趣。其次, 注意从学习成功的学生经验中筛选, 让他们“说方法”, 提供榜样, 让学生互学方法, 使学生随时随地、多种途径地明确学法。再次, 抓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以重点指导。如学生在应用题审题上, 对题意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直接理解或机械理解上, 常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如“一件上衣36元, 是一双袜子的9倍, 一双袜子多少钱?”这道题有哪些条件, 学生总说“①上衣36元, ②是一双袜子的9倍”。这里学生对第二个条件的回答不能进一步地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说明学生没能完全领会题意。如果在这里匆匆而过, 久而久之, 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而会滋长学生思维的惰性。如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讨论, 明确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双袜子价钱的9倍, 会使学生的理解很快加深。这样, 学生不但知道了如何选择得当思维的角度, 还是以后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

3.比较、迁移的方法

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 可以采用比较、迁移的方法。如讲解竖式计算整数乘、除法 (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 。两位数乘除一位数重点讲解、分析, 学习三位数乘除一位数时边学习学回忆计算方法。前者采取的指导尽可能详细, 以便学生摸到计算要领, 掌握方法, 而在后者的教学中适当放手, 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这样, 学法指导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就达到了。学生在比较、迁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自学、积累知识的过程, 学法指导就在其中。

4.总结评价, 实现学法的内化

引导学生互相比较、评价, 才能辨别方法的优劣, 以利扬长避短, 完善学法;引导归纳总结, 才利于学法示范化。在教学过程中常启发学生发现了好的方法, 及时提倡;遇到不当的学法, 及时纠正。每节课结束后对知识进行总结的时, 对学习方法也回顾归纳。把零散的, 点滴的学法总结起来, 组建示范性的学法系列, 让学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乃至学习品质。

此外, 在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阅读课本、动脑多思、完成作业、准确表达、课外学习等习惯, 以提高学习效率。

(1) 课本阅读的培养

数学也要阅读。按阶段分别要求, 低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先讲解后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 阅读能力有限, 宜先采取直观演示结合讲解, 然后叫学生看书, 理解书上的图解及叙述意义;②边看边读边指导;③渗透下节课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预习, 同时每教完一个新知识, 就让学生练习一下。

中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边讲解边读书;②边读书边思考。

高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预习教材;②课堂指导, 解答疑惑。

(2) 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在计算中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如抄错数字、看错符号、丢小数点、顺序颠倒等, 尤其到高年级, 计算过程复杂, 稍不细心, 就前功尽弃。

第一, 抓好计算教学课。明算理, 知算法, 爱计算, 是教学过程追求的目标。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及倾向进行合作探讨, 追根寻源, 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 开展活动竞赛, 提高计算能力。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组织口算比赛, 可将比赛分为基础计算和提高计算两部分, 形成点面相互促进的格局。在选拔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较大的释放, 能力得到了较有效的发展。这种方式很合学生胃口, 对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计算兴趣, 都是一个不错的形式。

(3)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课堂上, 可以推广了“一读、二找、三说、四算”的方法。

一读:就是不论什么形式的题目, 首先组织认真读题, 且读题的方式多样。通过读题尽量将计算的实际意义揭示出来。并要求学生做到关键词语重读。

二找:找数量关系, 并用图表、线段图表示;对难以用图表示的题目, 则要求在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画线。

三说:说说自己解题思路或解答步骤。在进行中由易到难, 结合学生实际, 鼓励学生说出疑问。

四算:即着手解答, 同时对错误原因展开讨论。

(4) 查错习惯的培养

很多学生做题后都不愿验证, 对此应着力对学生的进行查错习惯的指导。

如计算题:强调验算;解决问题 (应用题) :在解题后, 重新审题;还可以让学生备一本错题本, 吸取教训。摘录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题, 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比如“抄错数字, 15写成了18”;“运算顺序不对”等,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查错习惯。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2

精选题目。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题的形式、难度。

分析题目。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把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例如,许多三角方面的题目都是把角、函数名、结构形式统一后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选择怎样的三角公式也是成败的关键。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3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与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是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概念的学法指导

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

1.指导学生按获得概念的基本形式去学习概念

获得概念的方式一是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得出概念;二是从已有的有关概念来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获得新概念。教材中许多概念都是以这两种方式给出的。如有理数中的正数、负数等概念,就是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概括出其本质属性而得出其概念的。又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指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定义

对数学概念,要指导学生从正面提出问题,以求真正理解其内涵。

例如在介绍“平行线”的概念后,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没有行吗?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多少种位置关系?

这样做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另一方面可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注意一些数学术语和关键词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数学概念定义中语言表述的严谨、准确性。

二、例题的学法指导

(一)使学生了解例题的导向作用,并根据其作用进行学习

例题的导向作用:1.格式、规范示范作用;2.知识运用示范;3.解题途径、某种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的运用示范;4.揭示题目之间相互联系的示范。

学法指导的要点为:l.通过对例题的仿做,学会此类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及表达方式;2.对某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加深理解和运用;3.学习例题给出的解题途径、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例如,课本例题通常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图示去分析阐述问题,如行程问题用图示的方法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借助数轴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都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学生应会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4.领悟例题间的关系,重新梳理知识,重组记忆架构。如解方程xHa5=11和解方程0.5xHa0.5=10,这两个例题可视为是同类问题,学习中只需弄懂其中一例,就解决了一类。

(二)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例题,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由于例题及解法要集中展现某一知识点的应用和某种解题方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例题,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1.指导学生挖掘例题的多种解法。

2.把一些例题以练习的形式给学生做。把例题当作练习题来做有这样的好处:当学生完成后可对照例题,检查自己做得对与否,解题格式是否规范,步骤是否简捷,方法是否恰当,从中也可能得出另一种解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练习的学法指导

做练习,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运用中巩固,进而培养能力发展素质。教学中可实施以下的学法指导,改善上述状况。

1.题组练习。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将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设计和组织好题组,将重点、难点或主要方法集中表现出来,使学生的练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并把做法介绍给学生。

2.指导学生选题,减轻作业量。除了教师布置的题目外,指导学生如何选做其它剩下的题目:①根据自身情况选题。课本内的题目大多数均分为:再现知识的练习、巩固知识的变式练习、应用知识的综合练习等层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如所学基础知识还未牢固,就不应选综合应用性较强的题目;②不必大量重复选同一类型的题目;③不选怪题或偏题。

3.向学生介绍解题常用的探索途径,减轻解题的阻力。如①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可画出相应图形帮助思考;②联想以前是否遇到过类似题目;③设法将题目与自己会解的某个题联系起来;④从课本或课外参考书中找一个类似题,研究分析其答案,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

4.指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工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实际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解一题丢一题”的情况,这是因为题目一旦获解,就很自然产生感情上的满足,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错过了提高的机会。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出各种解题方法,加深对教学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引伸,进行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精神。

各教学环节中的学法指导,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切实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4

一、自读感悟、提纲引领的自学指导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了解所学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把难以理解的概念标上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例如, 学习“轴对称的应用”时, 教师可以给出下列提纲:1.小聪在河边草地上牧马, 傍晚回帐篷, 怎样走路程最短?2.小河同侧有张、李两村, 为了两村的人畜饮水方便需铺设自来水管道, 问怎样铺设会使管道最省?你能画图说明吗?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逐步探讨解决, 并交流学习方法。实践证明, 这样教学,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还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同时还提高了自学能力。

二、聆听善思、勤记巩固的他学指导

在教学中, 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1) 听。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形成的过程;听重点、难点剖析 (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听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听课堂总结。 (2) 思。“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 就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思维训练时, 应引导学生多思、深思、善思。深思, 即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3) 记。“记”是指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三、领悟方法、拓展视野的复习指导

课后学生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因此, 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 结合课堂笔记记录的要点、难点, 回顾教师讲授的知识、方法, 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记忆概念、公式、定理 (如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进行记忆) 。然后独立完成作业, 解完题后再进行反思。如, 学完“一元二次函数”后, 让学生归纳它有哪些不同的解析式, 它们的图象与性质之间有何关系?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各类解析式?如何通过平移得到它们的图象等等。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 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在指导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符号语言表达出来。

四、反思总结、实践创新的能力指导

学生一进入初中, 就应培养其反思、总结的能力。总结时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 通过看, 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 标出重点、难点, 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不同难度、类型的习题, 通过解题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四、编题。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自己尝试编一些题目;最后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及所做题目的类型和解题方法。应该说, 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起来。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从中学的起始阶段就要开始, 要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 学法与教法结合, 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 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 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5

17世纪法国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有方法,但无定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的,只有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每个人如果都能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那么,他就向着学习成功的道路迈进了一大步。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十分努力,花的时间很多,结果却不理想,关键是学习不得法;而有些学生平时学习花的时间并不多,但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是学习得法。

(一)要注意以下学习策略: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常常自我监督,严格要求,每天或分阶段自己或让父母检查,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怎样补救等等。

4.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这就要求我们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马马虎虎。

总之,学习不能只凭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二)常规的学习方法:

1、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2、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3、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且也可以为考试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作业认真,考试就会少出错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4)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5)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6)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7)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4、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过的知识“堂堂清,日日清”。

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考试.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6、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数学学习重在方法指导 篇6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下面从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原则、指导内容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系统化原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做好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

(2)针对性原则——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信心和具体学习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

(4)实用性原则——以常规方法为重点,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5)自主性原则——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着眼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6)及时巩固原则——对于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要力求及时巩固,以期达到准确迁移和熟练应用的目的。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数学学习方法具体内容的指导,是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宏观的有效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指导学生确立良好学习心理——关注学生的学习专注倾向,培养学生耐心仔细,不受外界的干扰;在集体协作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3)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预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等。

(4)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

(5)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应考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端正考试观,克服怯场心理;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仔细检查、认真修改的能力。

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实施策略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学习修养、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

(1)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实施策略。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在成材过程中起着90%的作用,因而关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是学习方法指导得意实施的前提,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其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其次,要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最后,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数学学习方法培养的实施策略。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之后,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合理渗透,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然后,要注意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完善,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学法。最后,要做好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

(3)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性。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特别要注意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培养。同时应集合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7

一、教会学生预习

初中学生预习数学学科的基础方法是阅读教材, 开始可以引导学生看书。一是粗读, 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了解本节知识的概貌也就是大体内容, 指导学生掌握“读读、画画、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二是细读, 指导学生根据编好的阅读提纲 (或学案) 细读教材, 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之后带着疑问去听课, 而后再做练习, 通过练习来检查自己预习时掌握的情况。

指导预习应注意运用虚实相生的策略。预习必须避免两种倾向:第一, 预习不能过粗, 必须能够“读过去”, 对新课的内容要进行实质性的思考与钻研, 对某个知识点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第二, 预习不宜过细。预习必须能够“走出来”。如果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便难以释怀, 从而影响了进一步的学习, 这便背离了预习的基本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更关注的应是准确提出问题。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是提高自学效率的关键, 在这一方面教师要督导自学、鼓励自学;教师要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同学, 给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 引导学生体验自我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针对自学能力弱的同学, 要进行个别指导, 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 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教会学生过好审题关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虽然在数学教学中, 有的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公式有所理解, 但是习题的设置往往有一定的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 而且总是针对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的, 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当学生试图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时, 还有一点难度, 甚至解题结果难以令人满意。究其原因,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有的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粗心, 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不进行思索, 不能有效搞清楚题目的含义, 未能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 特别是一些隐含条件, 这种急于求成的解题心理, 往往导致部分同学拿到题目后立即写上一大堆公式, 而后是自己也不知所云。显然, 这是解题之大忌, 也是解题时无从下手, 甚至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我们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审题过程中, 认真思索, 不可随意想象, 要牢记审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审题时, 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 找出、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题目要求结论之间的关系, 才能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和相应公式进行学习题的解答。

三、教会学生过好解题关

解题是数学习题教学的中心环节, 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数学公式解决实践问题, 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解题策略, 特别是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 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学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 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 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 形成一定的数学解题思想, 诸如一题多解思想、一题多变思想等。诚然,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我们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常用策略。其中一题多解思想常常被贯穿于数学解题的全过程。它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 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前提下, 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时, 我们可以把问题逐步转化成学生熟悉的、已经解决的问题, 最终解决新的问题。因此, 我们要经常总结一些常见问题所采用的常见办法, 然后再通过适量的练习, 达到熟练掌握方法的目的。

四、教会学生反思与归纳

课后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后反思与归纳的习惯, 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教会学生将听课中的要点, 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图表, 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做出简明扼要的记录, 记载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 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这些便于今后复习巩固、消化记忆、拓宽视野, 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平时要求学生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 通过看, 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做: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 通过解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培养自己的悟性与创造性, 开发创造力, 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8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 (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 , 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 可适用其他学科.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 预习仅是流于形式, 草草看一遍, 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 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 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 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 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 听懂重点、难点剖析 (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 (4) 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 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 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 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 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 应使学生注意: (1) 多思、勤思, 随听随思; (2) 深思, 即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3) 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4) 树立批判意识, 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和关键, “思”是“听”的深化, 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 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 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 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 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做笔记时应要求学生: (1) 记笔记服从听讲, 要掌握记录时机; (2) 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 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 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 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 同时记忆公式、定理 (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 .然后独立完成作业, 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 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 指导时应教会学生: (1) 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 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 (3) 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 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 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 初一学生容易依赖教师, 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笔者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 即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 通过看, 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 标出重点、难点, 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 通过解题再反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 教师总结与学生总结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 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 可每月进行一至二次, 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 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 气氛活跃, 不求大而全, 只求有一得, 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 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一般指导对他们作用甚微, 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 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 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 真正地会学习,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9

一、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启迪学法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 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 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 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每次教学新内容, 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 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 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 带着问题去预习。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 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 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 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 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 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 转化的观点去自学。如在新授教学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时, 我先出示下面两道分数应用题: (1) 一桶油重30千克, 倒出3÷5, 倒出几千克? (2) 一桶油倒出3÷5, 正好倒出18千克, 这桶油重几千克?我先让学生讨论并解答这两题, 然后再出示例3:一桶油重30千克, 倒出60%, 倒出几千克?例4:一桶油倒出60%, 正好倒出18千克, 这桶油重几千克?因为例3和例4这两题是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 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 (60%) 转化成分数 (3÷5) , 因此, 在指导自学过程中, 我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 让学生将这两题同原来的两题进行比较, 从而因势利导,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顺利地解决了新的问题, 也使学生学得轻松, 既启迪了学法, 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渗透学法

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 我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 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我采用跟学生共同商讨的教学形式, 师生平等相处, 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 真正使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从。而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则表现在善于控制教学的双边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创性, 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 将教法转化为学法, 使学法教法配合默契, 以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我从学生的知识特点出发,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 探求规律, 推出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 我先用教具演示, 将一个圆8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学生参与操作, 把一个圆16等分, 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再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两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后者更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想象, 把一个圆32等分、62等分……当把圆无限等分时, 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最后让学生将刚才16等分的两个半圆收拢, 并将其中一个半圆及半径分别涂上红色, 再展开拼插。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圆周长的一半, 长方形的宽等于原来圆的半径, 从而就很快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热情高, 并能创设”想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情景。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掌握学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 学生思维的源头, 就是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 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 展开思维, 并力求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 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

谈七年级新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10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 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发展思维能力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正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对于逐步抽象化的数学, 除了让他们提前预习外, 在课堂上更是运用多种手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多做动手的、分组的带有游戏的数学内容, 还尽量的多采用多媒体手段使数学形象化、直观化, 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接受。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如何加强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呢?

1. 起始阶段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 看不出问题和疑点。进入中学后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有预习提纲, 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三预习后可仿照例题做练习, 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预习前可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的指导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1) 听每节课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提学习要求; (2) 重点部分做好笔记; (3) 注意听重点、难点剖析; (4) 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对照预习中的疑问弄懂每堂课的问题; (5) 课后巩固。此外教师要多采用互动方式, 掌握最佳讲授时间, 使学生听之有效。

3. 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新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甚至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 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 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 同时记忆公式、定理, 然后独立完成作业, 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 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 指导时应教会学生: (1) 语言文字一定要规范, 书写要工整; (2) 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要准确, 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准确表达; (3) 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我们教师上课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 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 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三、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上一篇:高中数学函数下一篇:团队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