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2024-05-22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精选十篇)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篇1

1让学生认识“批注”, 知道“批注”的作用

教师告诉学生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 只要在平时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要使这种学习方法得以持久, 学习技巧十分重要。在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习惯的时候, 采用从易到难的方式, 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氛围, 使之爱上阅读, 爱上批注式阅读。

2规定符号批注的种类及用法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批注符号的作用。为让符号有统一的规格标准, 我们借鉴资料设计一套密码——批注符号。建议学生用铅笔作记号, 这样在合作交流后, 便于修改。

O:圈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

[]:标出课文需要掌握的新词。

(1) (2) (3) ……:在每个自然段前标出自然段序号。

双竖线: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标在每一段末尾。

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 (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 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语或者句子末尾。

3了解文字批注的类型及用法。

文字批注主要类型有:评文字、释意思、析含义、议内容、谈感想、存疑问、类举补充、评写作方法和表达观点等。通过具体课例的学习, 按照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训练。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 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 旁批主要批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方面, 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语境含义等, 脚批为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想象的拓展。

4指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批注

1) 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 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 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精彩语句、自己的疑惑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 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 能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将批注纳入课前预习的要求中, 重视对一般批注方式的指导, 旨在让学生尽快养成批注的习惯。这样,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他们主动的探求新知, 变教师“自我设疑”为学生“主动设疑”。更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

2) 课堂学习批注, 为课堂抹上个性化的色彩。在批注阅读中, 要将自主权还给学生, 想在哪儿批注, 就在哪儿批注, 想写什么, 就写什么,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以下内容作批注。

(1) 感悟处。当阅读到别人的文章时, 往往受到触发, 产生精彩的想法, 这是个人独立思考所得, 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 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是自己的东西, 也是读书笔记中最有价值的。

(2) 疑惑处。古人云:“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对一篇课文的阅读, 从初读到细读, 直到有感情地研读, 必然会有不同的疑惑, 质疑能力的高低, 反映对文本理解思考的程度。因此, 学生对疑点的批注, 是一种用心地探究, 是一种对文本解读的甄别, 它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途径, 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建构和创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价值、构思、表达技巧进行质疑而做批注。如在学习课文《触摸春天》时, 文中有个段落:在春天的深处, 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学生读到这里, 不禁产生疑问:安静不是盲童吗?怎么还能张望呢?我马上让学生写下来, 做好批注, 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矛盾疑问”。又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课时, 文中有句: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 有时候学杜鹃叫, 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 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 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完全把军官忘记了?学生就提出:这句话矛盾吗?然后去寻找理由。

(3) 利用课本“泡泡”指导学生写批注。如《荷花》一文中,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小泡泡提示:“冒”用得真好。教学是,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 了解“冒”的字面意思;接着, 让学生换用长、钻、露等字加以比较揣摩, 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句, 体会句子描写的景象:怎样的长才是“冒”?体会“冒”字的妙处。至此, 对“冒”字的品评水到渠成, 对批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再让学生举一反三, 寻找发现文中其他用得好的字词, 由词意入手, 联系语境, 分析其表达作用, 提写批注。

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 篇2

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

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 宋继霞

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学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要有所成就,必须经常复习。

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牢固地保存在大脑里,变成自己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复习。因为经过学习,知识在大脑里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里留下的“痕迹”是不牢固的,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果不经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就会慢慢“消退”,产生遗忘。

复习的意义还在于,不但能拾遗补缺,还能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通过复习,系统地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的部分,最后达到开阔思路,扩展知识领域,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

怎样才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传统的复习方法是老师制定复习计划,然后引导学生步步地走下去,直到把全部课文跑遍,最后讲一些学生常见、没见的题型。老师的任务是完成了,可是学生的任务却不好说,学生心里没有数,不知道自己复习得怎么样。老师是“看学生的造化”,学生是“哈巴吃汤圆”。这种复习方法有以下弊端:一、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二、老师是广播,学生是录音机;三、老师是饲养员,学生是鸭子。造成了学生学习不主动,思想涣散,心理浮躁的不良后果。为此,我让学生自定复习计划的方法,老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复习中来,使他们知道自己该怎样复习,通过对自己薄弱环节的研究,采取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一、 查遗补缺,溯根求源

要想复习有成效,必须知道自己在知识方面的遗漏、缺陷之所在,这样复习起来也好有所侧重。我让学生先找出自己知识的问题所在,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请教家长,或者四方共同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班高欣荻同学对于修辞手法知识总是掌握不牢,我就帮她分析原因,原来她不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不明白怎么运用修辞手法。于是,我就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和她共同讨论,让她知道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如比喻要有本体和喻体,拟人要把物体当人写,夸张要比现实要大或小等;对于这类题型有些什么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类知识进行重点复习,自己找一些修辞手法的题目来做,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找一些相似的题来做。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高欣荻对修辞手法加深了理解,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二、对症下药,定出科学的复习计划

找出了自己的知识缺陷和遗漏,查出了其中的原因,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制定复习计划,确定每天重点复习什么,怎样复习等。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抓住自己薄弱的地方狠下功夫,或让其他同学协助复习等。一天,方秋同学听写的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我就让徐贝同学教她理解性地记一些难记的词语。通过两人的共同努力,现在方秋同学每次听写都在90分以上,从而突破了字词关。期末复习,方秋通过同学的帮助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使她以前的.难点迎刃而解。

三、群策群力,为复习献计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做事要扬长避短,所以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来为班级复习出一份力。如张俊伟擅长关联词方面的知识,就教关联词的复习方法;童小梦擅长字词方面的技巧,就教大家一些记忆字词的方法;王浩擅长阅读方面的知识,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做题的窍门......有了这些带头人,然后让他们带着全班同学去找自己的位置,把全班分成几个知识小组,把他们的优点显现出来,让每个人都有胜利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四、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生

全班同学齐动手,每个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找自己擅长的题型,把这些题型交给那些不擅长这类知识的同学,那么这两个同学又组成了一个小组,成了“帮扶对子”,这样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两人共同进步,这样全班形成了互相帮扶的局面,人人是“小老师”,个个是学生。结果,小老师都很负责,他们耐心地给他(她)的“学生”讲解题目,教他们做题的方法,直到对方弄懂为止;学生也很虚心,没有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他们有问题就问,不懂就说,“小老师”和“学生”之间也达成了默契,因此他们复习的效果很好,积极性比原来老师带着复习时要高,学得也比较轻松。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肯定个性化解读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学生眼里是知识的象征,理论的权威,解疑的裁判。教师也仿佛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自己讲的就绝对正确,不允许学生有异议,有质疑。事实上,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不管你重视不重视,阅读总会在人的心目中留下些什么,作为阅读主体之一的老师,实际上是与学生平等的。学生和老师的身份都是读者,只不过老师的阅历比学生丰富些,对文本的理解比学生更深刻些而已。所以我们提倡个性化阅读,提倡建立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间平等的对话互动。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此其一。

其二,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常习惯被动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离开教师的扶持,面对一篇文章,往往无从下手,所以,要引导学生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的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主人。

作为教师,我们不必怀疑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学生,我们不必怀疑自己对作品的领悟能力。事实上学生惊人的领悟能力也着实让教师惊叹。例如我在教《枣核》时,出示了这么一个讨论题:“这位旅美华人已经风烛残年,还有种枣核的必要吗?”短时间的停顿后,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人说:“没必要,因为老人年纪已大了,她是绝对看不到枣树长大的那一天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不种呢!”有的说:“不对,老人种枣树不是为了看见枣树长大,或者吃枣,而是为了寄托她的浓烈的思乡之情,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还有的说:“如果没必要的话,她干嘛让‘我’从几千里之外带着几颗生枣核来呢?”……信息时代的学生,知识面开阔了,理解能力也强了,原来需要教师讲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轻松解决。

由此可见,放下教师的权威地位,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个性化阅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转变教学方式,允许多元化解读

曾经有人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先于世界,各类竞争获奖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获得诺贝尔奖。每次听到这话,我们作为教育者都感到汗颜。究其原因,我们的课堂往往只听到一种声音,从没有异议,从没有质疑,难道我们教师不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方式吗?常说“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师道尊严”仍在作祟,老想维护自己的权威,老想把自己的理解上升成标准答案,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出的只能是“传声筒”式的学生。我们应该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放映相关的影片,播放流行歌曲等,带着学生走向文本,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多元化解读。如我在教《最后一课》时,就用“体验法”展开教学。首先是“阅读体验”,通过朗读理清文章的情节,文章以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下课;再是“发现体验”,要求学生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可以从情节、内容、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最后是“探究体验”,文中揭示怎样的主旨,用一句话概括。通过这一系列阅读思考,学生对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主题就有了较深的体会。

其次,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例如教学《散步》时,我出示四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诵读优美语段,体会课文情感;第二种是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课文内容;第三种是通过表演课本剧,理解课文内容;第四种是通过讨论情节、人物、含义深刻的句子解读课文。然后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一时间,课堂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二十五分钟后,汇报阅读成果:第一组充满感情地配乐朗诵了一段选文,并告诉大家他们为什么这样朗读;第二组画了一幅初春的田野,并对课文进行复述;第三组表演了课本剧,把身边可用的东西都用上了,尺成了拐杖,手帕成了帽子,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第四组讨论,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梳理得清清楚楚。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放手,允许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形象的山尚且如此,何况是读抽象的文本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教师要抓住一切契机,努力在引导的基础上,将阅读、鉴赏、评论的权利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课堂上允许多元化解读,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对同一个问题,允许有不同的见地;允许学生带着疑问离开课堂。

三、转变教学评价,鼓励创造性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接受美学认为,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教师的责任就是遵循接受的规律,让学生成为“作品的最后完成者”。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文本的多义性决定了语文阅读的创造性。只有对文本深入地思考、质疑、拓展、迁移,才能读出一般人读不出的东西。

例如教《敬业与乐业》时,笔者最后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业’指‘学业’,学了本文后,对于艰苦的学业,我们的认识肯定又有了提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结果有学生说:“读了此文,我觉得虽然学习很苦,但我从心底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即敬业后就能产生乐趣。”也有学生说:“虽然我现在成绩不太理想,但如果我好好努力,这个过程也是快乐的。”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无结论”的世界,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的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凡事问个为什么。在上《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要求学生为续写创设情境。于是有学生说:“假使那个又穷又脏又老的乞丐于勒有朝一日找上门来,菲力浦一家会有什么表现?”又有学生说:“假如于勒成了百万富翁,荣归故里,菲力浦一家又将如何?”通过这些设计,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文本、超越文本。

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肯定,多激励,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但学生毕竟还小,生活阅历不丰富,对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创造性阅读的结论有时难免不大成熟或不够完美,甚至包含错误。对于学生阅读体验中的这些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学会容忍学生的错误。要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当然,容忍学生犯错误,并不是说对错误不闻不问。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作用,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对学生理解中价值取向出现的明显偏差,教师必须及时引导、纠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回答“《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人物,为什么”时,有学生就回答,喜欢猪八戒,因为他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幸福舒坦。对于这样的理解,教师就要让学生讨论什么叫“幸福”,从而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篇4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强令学生读、背、作业,学生不是十分情愿和自觉的,收效也是甚微的。因此,只有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学生的思想明确了是自己要学后,他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习能力也才能得以提高。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首先,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在校几年,看起来时间不少,可仔细算算,真正能用于读书的时间是不多的。六年中学,光寒暑假就去了一年半,还有星期六、星期天,法定节假日、考试等等,又去了一年多,总共其实只有大约三年的时间是在课堂读书,且语文课不过只有六分之一左右,即不足二百天。因此,学生能用于读书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们在上语文课时,应尽量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理解。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怎么去读各种诗文,不要迫不及待地去分析讲解。学生没读懂,你越讲他们越不懂,越糊涂;反过来,许多学生、许多诗文,恰恰是在他们的反复阅读中被他们深刻地认识了、理解了。既已懂得,又何须再讲解。学的目的不是要懂吗?教学前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把老师讲解的时间转换到对个别学生的指导、问题的解答中,其余的时间都给学生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从不让学生背、记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但字、词、句的基础是决不含糊的,而对文章的理解则放在学生熟读的过程中去实现、去深化。能教给读书方法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其次,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人从小就是好奇的,对什么都爱问。可是在传统的师道尊严中,这种“好问”的探究精神被压抑、被扼杀了。实际上,我们每个老师也是在不断的“问”中成长起来的。问家长、问老师、问同学,问一切内行的、接近内行的,甚至外行的。只要不耻下问,便会博学多才。每个人一生的学问和能力,又有多少是老师教的呢?科学研究很早就证明了一点:绝大多数的知识是自学的,能力是实践锻炼获得的。这个“自学”和“实践锻炼”的过程即是学习、探究过程。所以,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以“社会为课堂”,老师在这个课堂中就只需当一个领(路)者和(引)导者,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条件,把自己该讲不该讲的话都让给学生去讲,自己尽量少占时间。学生在探究中,自己不懂得又想不通的,他们必然要问,问老师,问同学。问答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当然,这过程决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积极提出引导性、建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切不可“有问必答”,轻易道出答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这些东西,既可以是学一篇或几篇,也可以学习一个单元、一册书、一类文章、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如抓住一种类型的文章,让学生从中去求出异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并上升成为理论等。总之,方法是多样的、无止境的,老师就是不要包办代替。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应一以贯之。

二、注意多给学生评价的权利

一道练习题,一套答卷,一个观点,都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精神。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学生不太愿意发表的,不等于没有意见,或因性格,或因胆小,或因害怕不成熟,等等,都应通过民主的、激励的方法,激发学生发表见解,给予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即使说错了的,也不能责备,只能在肯定他们能大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就顺理成章地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让他们在学习、探究、评价的快乐活动中,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空间

社会是文科的工厂,它无时无刻不“制造”出许多新的东西。无论是词汇、还是语言,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才可能不被历史淘汰。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在校内,更多的还在校外,在工厂、在农村、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所以,我们要开辟语文教学的最大空间,从校园到社区、家庭,从广播、电视、电话、报刊、书籍、广告、标语、口号等各种途径入手,鼓励学生去用眼看、用耳听、用心记、用脑想、用口说、用手做,这个大课堂教给他们的是数量最广、知识最新的生动活泼的东西。当然,这样以来,学习的时间也多了,内容也丰富了,兴趣爱好也能得到满足和发挥了。反过来还会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去组织学生开展以对子、同桌、小组、及至延伸到同居民小组同学的讨论、探究性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文中角色、社会成员角色的体验性活动。还有许多方法,如小制作、小发明,搞点文学创作的小诗、小文、小品等等,还有宣传活动。如此以来,坚持不懈,我就不信有学不好的语文,上不好的语文课。

让学生做体育课堂的主人 篇5

二、研究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给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独立地选择器械和场地进行练习。选择性的学习活动,重在让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以改变以往低年级体育教学中一切由老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如在一些难度不大的教学环节中,开设“我们一起比一比”的练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挥。

(二)、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强,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奇特的意象。因此,教师要寻找能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和自主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善于对学生提出想象和创新的要求。对于想出好方法、新方法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新兴趣。

(三)、给学生一个负责的空间

目前的低年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自己的事都由父母包办,很少有独立自主的权利。这种习惯带到课堂学习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学生担当某些管理角色,给学生多一份责任,协助老师处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事项,以培养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中实行“今天我当家”的制度,让学生轮流做体育委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一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会管理、锻炼自己、展示自我,让学生在心底播下课堂学习主人的自信和满足。

(四)、给学生一个自信的空间

学生的自信是蕴涵在他们言行中潜在的主人翁意识,但是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会使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减弱。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一个自信的空间”。我们主要从关注学生的提问和对学生的评价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做“春耕”的主人 篇6

一、让学生“熟悉土地”——预习指导

预习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它往往又被老师和学生轻视,沦为“走过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特别重视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现在追求的生态课堂就是要求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预习正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预习课文,避免预习的随意性,这是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所以,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 让学生“熟悉土地”、着手预习的。

1.读。“读”即阅读整篇文章,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内容、基本写法、人物的特点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当然,学生的“读”不是无目的的,必须带着要求去感知,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1)在读中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和意境。(2)复述课文,对文章内容形成整体的把握,概括文章主旨。(3)找到文章中画龙点晴的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

2.查。一篇新的课文中,或多或少总有些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易理解的句子。那么我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圈出来。然后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意思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在这一過程中,学生必定能积累一些课外的词语,长此以往,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必将大有帮助。

3.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和表达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最独到的见解,让学生的预习活动变成张扬个性的舞台。比如在《背影》的预习作业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个背影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浓浓的父子之情,对深沉的父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4.疑。我国古代圣贤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想学生都是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从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难开始。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一定要动笔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并形成有效的问题,在课堂上质疑,然后由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这样,在课堂上讨论的、解决的也就是真正的“惑”了。比如在预习《海燕》这篇文章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作者是如何写海燕的?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种飞鸟来写?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读来感觉很深奥。其余的问题还有很多,我认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二、让学生“耕作土地”——课堂指导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形成和整合的重要方式。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该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决策者、开发者。“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不会读书的人。”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教师单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这种“满堂灌”的做法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要彻底地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自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耕作土地”,我从四个方面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指导。

1.读。即自读文本。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课堂上也是如此。让学生在读中体悟前人的生活经历、心路历程、精神成果等。合理运用自读,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功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过程,使学生对生字词加深了理解,提升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自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勾画出文中的美词美句,这样自读的过程就给了他们学习以回旋的余地,便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美词美句,在以后的写作中有“米”可寻,触类旁通。

2.论。即合作讨论。生态课堂要求让学生回归本色,倾听学生的见解。因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合作探讨,提高自学能力。我在班级里按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划分了八个学习小组,在语文课时就按学习小组的位子坐。选择预习时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讨论。为了防止有些学生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我让小组每天派人汇总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并进行评比,提高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效率,所以每次的合作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争论也很激烈。

3.延。即课外延伸。学生的文学修养的高低不在于他语文考试能考多少分,而在阅读了多少文学读物,掌握了多少词汇,具有怎样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一些课外读物,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做好检查,好的给予表扬。比如在《名著推荐》单元,我就利用阅读课带领学生一起到阅览室初步感知经典文学的魅力,然后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余的时间读和悟。学生的这种积累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自学过程,在读与记的过程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结。即课堂小结。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起着深化课题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一概由教师包办代替,似乎这是教师的职责,小结结束就意味着本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却不知这样已经置学生于不顾,忘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选择先由学生根据课本和板书自己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去理解,自己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这样让学生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让学生“清点粮仓”——反思指导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没有创新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只会被社会淘汰,而反思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未来的学习有借鉴作用。因此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现在的发展,也关系着学生终身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让学生学会总结和“清点”,盘算自己的得失。

1.在阅读过程中反思。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缺乏对文本的思考,没有对文本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只是为完成任务而阅读,常常是一读了事。所以我让学生在阅读时要反思文本的教育意义,联系实际,写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让他们在反思中端正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在学《敬业与乐业》一文时,我让学生联系学习实际写自己目前的状况,谈未来的理想。许多学生都能很好地审视自己的不足,也能谈出自己的观点。

2.在合作讨论中反思。学生通过集体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观点,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维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实现自我创新。这时我会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内成员以及自己的表现,从而达到反思总结的效果,让自己在以后做得更好。

3.在答题方法中反思。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很多时候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并且是屡次出现的。在做作业或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在思维出现混乱时,往往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对自己的答题方法的优劣从来不加评价。因此,我就引导学生分析答题方法的优劣,优化他们的思维方法,努力向中考答题要求靠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断完善答题的技巧。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让他们都能在春天播种希望,在秋天收获硕果,真正成为“春耕”的主人!

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篇7

一、如何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首先,要激发学生动手做演示实验的兴趣和欲望,我在第一节“Na的性质”中精心准备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并请了两名学生做助手,在演示的同时不断提问:“你们想亲自动手做演示吗?”以激发学生的欲望,结果学生群情激昂,纷纷要求参与。于是我便适时布置了几道课下讨论题:“做化学实验应注意什么?”“我把全部的演示都交给你们去做,你们能完成吗?”“你们应怎么分组?”经过充分地讨论,在第二节化学课上,我把全班分成了12个小组,每4人一组(兼顾好中差生),每组大约5个实验,并对每组做哪些演示均作了详尽的计划安排,要求学生提前一周预习教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所做演示的“备课”任务。

然后我向学生反复说明了做化学实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教育,诸如消防安全知识、割伤急救、烫伤和烧伤的急救、化学灼伤的急救等,并分别在实验室和教室书写张贴。紧接着我让学生对“学生实验”中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了反复练习。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跃跃欲试的学生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在第一章第一节做空气的组成演示时,第一组学生做得格外顺利,其他同学也纷纷请缨要求重做,我便破例又让三组学生做了这个实验。这节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学生演示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另外,在学生做演示时我发现学生在讲台上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起来不方便,于是我在上化学课时便让学生在教室中间腾出一块地方,在学生在中间做演示以让其他同学观察得更加仔细。

二、学生自己做实验,效果非凡

1.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时代呼唤主体精神。“学生做演示”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准备和完成,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这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体现自己价值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中学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学生做演示”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学生做演示”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学生自己做实验”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一个演示实验的顺利完成,是诸多能力综合协调的结果。在实验室中做实验,仪器、药品均由教师准备妥当,实验步骤也由教师拟定,学生只要“依章操作”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封闭了学生的心理和潜能的发挥。而“学生自己做实验”则不同,所用仪器、药品要自己找,实验步骤自己定,实验中的异常现象由自己分析、处理(稍加困难的老师当然要给以指导),因此学生实验时的情趣十分投入,思维极其活跃。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良好科学习惯。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新问题时开始,充分发挥实验设疑作用,可以使实验内容和知识体系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学生在预习、准备和亲自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还会与其他同学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5.“学生自己做实验”模式促进了化学兴趣小组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养成了自学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都有一个争强好胜的心理,每一个小组都怕在其他同学面前“丢人现眼”,都想更好地顺利完成翘首以待的两三周才能轮到一次的“展示”机会,所以都十分重视,提前预习、主动自学、查阅资料、积极准备,全班上下形成了一个浓厚的自学氛围,化学兴趣小组也得到了蓬勃的健康发展。同时,小组成员间密切合作,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6. 有力地促进了家庭小实验的积极开展。

由于学生在做演示实验后“余兴未尽”,不少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家庭小实验以大显身手,还有不少学生自己探索设计化学实验,探求化学世界的奥秘,为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有力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升,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采用了“学生做演示”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化学成绩十分显著,在期末考试、毕业会考、升学考试中化学成绩均名列前茅,优秀率均在50%以上,及格率达100%,并且还带动了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发展。

三、学生自己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由于学生所做的实验均是全新的知识,学生要经过预习、准备、多次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大多学生都有浓厚的兴趣,都有一种败而不馁的积极心态,再加上教师及时的指导,所以大多问题总能及时解决。这里教师要注意使用的方法要因时利导、因人而异、因事而定。演示实验简单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复杂的,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帮助他们完成准备活动。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篇8

一、抓好预习环节

预习是培养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手段, 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与预习能力, 一切的自主学习只能成为空谈。为了推进预习的实施, 教师要用心编写学案。“学案”不只是学生活动, 它是引领学生自学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 突出引导功能, 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引导性。针对思品学科的特点, 教师在设计学案时, 可以设置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巩固练习、学习反思等几个板块。学习目标的提出要明确, 具有可操作性、可达成性和可检测性。设置的数量以2~3个为宜, 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本课教学之前下发学案, 开始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预习, 基本解决学案中的自主预习内容, 在上课前把学生的学案收上来, 看看学生的预习情况, 为交流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与预设。

二、建好一个展示平台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这样的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地交流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传递信息, 筛选信息, 并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质疑与释问, 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学生可以通过板书、发言、质疑、互动等方式展示预习成果, 其他同学要主动质疑和补充, 促进课堂互动生成。学生在课堂上要有多种形式的交流:自我交流、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注意轮换小组代表) 、师生交流、自由交流, 学生自发交流展示与教师临时指定交流展示人员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扩大交流展示的面。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展示时声音要洪亮, 口齿要清晰。学生在展示过程中, 形成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勤于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展示学习中获得真正的解放:解放嘴巴, 让学生说出来;解放双手, 让学生动起来;解放大脑, 让学生思起来;解放眼睛, 让学生看起来;解放时间, 让学生做起来;解放空间, 让学生活起来。在展示中, 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竞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班级交流时教师要倾听并关注同学的反应, 注意适时进行中肯、恰当的点评, 不能放任。点评时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形象、简洁、精炼, 要到位而不越位, 要把握好度, 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 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使点评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答题思路等。

三、构建一个评价机制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这样的课堂, 它的评价标准应该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因此, 针对学生的表现, 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促进优良课堂氛围的形成。 (1) 情感情绪:兴趣浓厚, 学得轻松、投入, 乐于学习。 (2) 合作水平:合作学习气氛活跃, 小组讨论热烈, 责任心强, 参与率达100%, 师生、学生关系和谐。 (3) 意志品质:学习自信, 敢于质疑, 敢于竞争, 善于选择恰当方法和途径, 排除干扰, 克服困难, 取得成功。 (4) 尊重他人:注意收集信息,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赏识他人长处。全面细致地观察, 批评性地思考, 选择性地记录, 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全面细致地观察, 批评性地思考, 选择性地记录, 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6) 学习习惯:准备充分, 学习用品齐全, 摆放有序, 有良好的听、记、讨论、举手反馈等习惯。 (7) 自学能力:预习到位, 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 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8) 创新能力:善于评价,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质疑新颖, 不断追求。 (9) 表达能力:表达流畅, 声音响亮, 逻辑性强, 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10) 学习效果:反馈效果好, 训练达到预期目标, 部分达到拓展性目标, 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另外,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评选, 如:思维健将、表达能手、创新标兵、播音博士等等。也可以对学习小组的功能进行评估, 如:帮扶功能、检查功能、合作功能、展示功能、交流功能等等。在对学生交流展示进行评价时, 着力点要定位在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上。要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境界, 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参与, 要营造民主的氛围, 提倡学生创新。建立这样的评价机制, 既起到了监督作用, 又起到了鼓励作用, 让学生争着去做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这样的课堂, 学习成了一种探索, 一种创造, 甚至是一种刺激, 一种挑战, 学生的学习动力变得强大。这样的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不执著到很执著。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灵动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篇9

兴趣和压力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 有兴趣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 对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且一定会产生困惑, 从而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就必须要编写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的学案。学案并不是为了记录学生的活动, 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学。因此, 教案要立足实际, 突出其引导功能。在实际编写过程中, 可以设置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后练习和反思等几个板块。教师在课前下发学案, 由学生自主完成预习的板块,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和练习的板块, 最后由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后反思。

二、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就必须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给学生发表观点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 能够接触到很多新的信息, 并在和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 实现了学习成果的共享。另外, 学生在质疑他人和受到他人质疑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接受他人观点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 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在教学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将时间还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教师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发挥教材的作用,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

三、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课堂时间有限, 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却很广泛, 教师在课堂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 教师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要帮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渠道, 教会学生利用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 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比如, 教师在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通过网络收集资料, 并利用相关网络工具, 实现和同学、教师的交流, 提高教学效率。

四、完善评价机制

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 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具体工作中, 要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包括情感兴趣、合作水平、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情况的考察, 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促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还要注重对学习能力偏差学生的鼓励, 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争当课堂的主人。

五、结语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是以学生为本的最好体现。教师在教学中,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环境,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建立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机制, 利用现代化手段, 实现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新课改要求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文对如何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学生,课堂主人,自主学习,新课改

参考文献

[1]代国琼.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阅读教学《月迹》课例研究[J].金山, 2012 (4) .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篇10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学。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却常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前提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课堂教学要由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式,而应构建动态生成性的课堂,以教学活动不断变化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不断质疑、讨论、交流、体验等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教学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课堂教学应由教师多讲变为学生多学。教师要改变过去主宰课堂、一讲到底的习惯,应尽可能地做到少讲精讲。尽量减少讲授的时间,而给学生以更多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自主思考、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学习领空中自由遨游,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体验生命顿悟的喜悦,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转变教师角色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是主角。这一角色地位决定着学生只能全方位地配合老师,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转变学生的这种机械、被动学习方式,代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和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要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找准教师应有的位置,由学生学习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课堂的主角转变为配角,由学习的裁判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同伴。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根据不同课堂教学不同学生不同情况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谈学习方式的转变时曾讲到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两个方面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内在需要的一种表现,是求知的向导,是发挥学习主动性的前提。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学习对他来说就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因而要想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戏剧故事、文艺作品、时政热点问题或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等,适时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 下册第七课中的“防患于未然”时,我首先播放影片《少年犯》片断,那感人的场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深受感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乐学的心理,立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且枯燥乏味,因而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适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游戏及情景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有一种新鲜感,趣味性,从而调动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

3. 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相连的,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赏时,往往会感到兴奋、愉快,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我价值,产生“追求成功”的学习心理,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造让学习获得成功的机会,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注重发挥学生的长处,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表扬。如,在每一堂课中,对课堂上大胆发言,有创意的质疑,独到的见解,漂亮的作业,成绩的进步,良好的行为表现,丰富的课外知识等等,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愉快的情绪中更加信心百倍地主动去学习。

4. 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再加以恰当的体态语言,丰富的情感,高昂的激情,会给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陈述增添趣味,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富有生机和活力,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爱上思想品德课。

四、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长期以来,受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已习惯于从听中学、从看中学。仅局限于书本,被动地听从教师的讲解,机械地背诵书上的结论,很少与他人进行研讨、交流与合作,即便是教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结果学生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思维和智力受到扼制,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改变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成为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障。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做到这几点:

1. 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必须主动地承担其学习的责任,养成在做中学、在读中学、在试中学、在体验中学、在研究中学等学习习惯。

2. 要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意识,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尊重他人的观点,能综合的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3. 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新地学习,养成大胆质疑、答疑的学习习惯。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为理想而学,为兴趣而学,为爱好而学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有养成了这些良好的新学习习惯,学生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自身角色地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由被动的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落实新课改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自身角色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由被动的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山西夏县下一篇:日常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