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模式

2024-05-09

发现教学模式(精选十篇)

发现教学模式 篇1

一、创设情境, 展示目标

在学习新课时, 教师先通过听、说两个阶段, 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语法知识有所了解。在教授语法时, 教师要精心地指导, 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创设与所学语法知识有关的情境, 并进行口头操练, 达到进一步熟悉语法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展示新课的语法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 让学生对所学的语法知识有所领悟。

二、出示提纲, 提出问题

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提纲需包含所学新课的语法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提纲中所包含的语法知识, 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分析的结果。

三、全面总结, 边学边练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目标语法知识,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环节是语法教学的关键所在,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围绕教师所列提纲, 再次开展小组活动, 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2.教师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发现更多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 总结出语法知识系统;3.教师利用典型习题或高考真题帮助学生强化所学语法知识。教师应有选择地启发学生对所做习题进行对比和分析;4.答疑解惑。学生接受新的语法知识时, 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疑惑,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会记忆更深刻, 学习效果更佳。5教师创设语境, 提供机会, 让学生运用所发现的语法规则进行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活学活用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发现的语法规则进行多层次的控制性或半控制性练习。此环节可按以下方式来完成。1.反馈练习。引导学生做巩固练习, 如句型转换、单句改错、完成句子等, 巩固所学语法知识。练习做完以后, 采取抽查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再次发现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当堂解决。2.创设语言情境。教师要创设语言情境, 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口语、听力及写作训练。3.教师适当推荐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或自编部分习题。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法与整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 完成相关习题, 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发现》教学反思 篇2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在九岁的时候通过思考、观察,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我在引导时着眼点放在发现的过程上。通过读议,让学生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同时重视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关于梦的一段,我指导同学们读出梦的神奇和梦中飞行的奇妙;在读关于请教老师有关梦的问题部分,我和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让他们读出好奇心理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但在同学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学生的一些感悟好象都程式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总之没有我想象中的好。

反思这堂课,没有正确处理好课堂上的老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是症结所在。像这样的课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该如何理解“学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学会在课堂上“寻找矛盾”、“挑起矛盾”。

《发现》教学设计 篇3

《发现》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出自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颂歌的变奏”这一板块。诗歌教学的关键就是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因此我明确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重视语言的发掘和讨论,有“语”有“文”。用诗中的重要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以语言的方式去把握、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鉴赏诵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情感、韵律、形式等方面感受诗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

抓住语境,体味意境,把握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味语言,理解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分组探究,讨论交流,诵读品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导入:通过《七子之歌》引出作者闻一多

学生看投影朗读《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对诗人闻一多和中国新诗进行简要的介绍

学生根据书下注解和投影材料了解闻一多其人

①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②文体常识——新诗

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中国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认知,便于理解诗歌)

二、文本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初读全诗你在诗中读出了什么?

明确:“我来了”中的游子身份及热烈急切渴盼日思夜想来后的激动;“不对不对”中现实和思念中的差异,心里的诧异失落。

2.学生齐读初步理解作者情感

思考诗人为何会有这样大的感情落差?

现实是什么样?

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痛苦,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找个别学生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再次朗读,要求感情进一步到位。)

3.①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

明确:没有。

②采用师生对话交流的形式

在分析重点词汇和语句的同时找学生分别朗读关键诗句

文中哪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

抓住重点词汇和语句理解诗人情感。

明确:采用换词法,去词法,对比阅读法进行理解。如:“迸”“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鞭”“罡风”“噩梦”“挂着悬崖”等。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品读揣摩语言的能力。)

在细致朗读中把握情感。

4.分组讨论,合作分析,组间交流

面对让他失望的祖国,诗人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诗人想要问出什么逼出什么?最后发现了什么?

明确:他回来的时候,是越快越好——“鞭着时间的罡风”;是热情洋溢——“擎一把火”。可他见到的却是“噩梦”,是“恐怖”,所以他痛苦万分地“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我亲爱的祖国,我期望中的祖国啊,你在哪里?他哭得呼天抢地,痛断肝肠,最后竟把自己的心呕吐出来,这才发现:他所期望的祖国,原来是在他心里,仅仅是他的一个幻想而已!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中去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捕捉课文信息,揣摩精微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5.学生在理解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设计朗读方案,并说明理由。通过教师范读,全体同学在音乐的伴奏下再次朗读全诗。

指导: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

作者一步步发现,一步步追问,节奏愈来愈紧,痛苦愈来愈深。最后,在呕心沥血之中终于发现,祖国原来珍藏在自己心底。

朗读节奏:快——慢——快——慢。

(设计意图:师生在朗读诗歌当中彻底融入情境更好的品味诗歌的情感。)

三、拓展研究

根据诗人的情感结合《死水》中的意象,通过比较阅读,理解何为颂歌的变奏?

明确:1.情感的“变奏”:不再是“圣歌”式赞颂,而是对黑暗现实的悲愤,是反思,是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深沉之爱。

2.意象的“变奏”:意象不再境界阔大、色调明朗,而具有丑陋,令人恐怖的特点,突出了灾难中的祖国与悲哀。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理解课本板块设计缘由。)

四、课堂小结

师生合作对话,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这首诗做出自己的评价。

(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结合自己体会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①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②闻一多曾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③形式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

师:时间很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无论身在何处我心永远是中国心,无论祖国怎样,祖国永远在我心里!下课!

音乐响起,播放《我的中国心》,全场学生沉醉在诗歌和音乐之中久久不愿离场。

发现型问题教学 篇4

长期以来,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沉闷, 以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为主, 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学答”, 而当学生回答不出时, 教师只能自问自答, 知识只是单一地由教师复制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沉闷, 缺乏生气, 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马克思说过:人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 主观性便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揭示人由受动变为主动、能动的特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关专家认为,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未知事物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 而这些需要的满足, 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为此, 他们建议, 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途径之一就是设置新的课程, 强化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 倡导新的课程形式,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一些实际问题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 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其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发现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根据布鲁纳的研究及我们的思考, 我们认为, 发现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6个步骤。 (1) 创设问题情境。即让学生在一种包含未知的、新的东西的环境中处于一种心理困境。 (2) 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 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性结论的实例, 提供每一组资料可包括关于概念的各种肯定的例证或否定的例证。资料涉及的内容为事件、人物、物件、故事或图片等。每一例证标有“是”或“否”的标签。教师要告诉学生:所有肯定的例证都有共同性。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现象的显著特点并逐步缩小观察范围, 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 (3)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概念的假设。学生对不同的例证加以比较, 最后根据例证的基本属性, 给概念命名、定义或阐述规律, 亦即形成概念。 (4) 对获得的概念进行检验。让学生从已提供的例证以外去寻找与概念同一的无标签的例证, 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他们的例证。接着用新例证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有必要时修正假设。 (5) 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 (即通过自己的发现得出的结论) 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适当位置, 并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 使其得以巩固和深化, 形成迁移能力。 (6) 要求学生分析他们获得概念的策略。反省自己是如何获得概念的, 通过反省逐渐认识到哪些策略是有效的, 其中哪一种最有效。

三、发现型问题教学的类型

在发现型问题教学中, 发现学习可根据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 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体验发现型。在这类学习中, 学习课题、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都由教师事先准备好, 学生凭借已有经验, 从几种假设中选取一种, 并围绕所选取的假设展开讨论。第二类是指导发现型。在这类发现学习中, 教师提出学习课题, 设想、假设都由学生自己提出, 但是验证假设用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好, 或者由学生提出要求, 教师再准备。第三类是独立发现型。在这类发现学习中, 课题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提出, 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 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组织者。根据发现学习的三种类型, 也可以将发现型问题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体验发现型问题教学、指导发现型问题教学和独立发现型问题教学。在教学中不同的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笔者在体验发现型问题教学方面, 做过一些尝试,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体验发现型问题教学的基本过程

体验学习是教师设置教学情境, 以问题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 强调实践活动, 重视合作交流, 并以建构为指向。我们可以用图1来表示体验学习的基本特征。学生根据老师所设置的情境, 以基于自身的好奇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 主动地通过实践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收集证据, 做出解释达成对问题的合理构建, 进而获取知识, 理解科学的本质, 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这就是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所大力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

五、发现型问题教学过程剖析

在问题形成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可以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出一定的反应, 同时在脑海中呈现出问题的基本框架。

在接着的问题集中确定阶段, 以老师为指导, 学生为主体, 将问题尽量具体化。学生这时可以提出自己推导出的结构, 提出自己的假设, 那么接下来是实验设计阶段, 在这个环节, 师生共同分析与探讨问题, 鼓励逆向思维,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创造思维的参与、酝酿, 探究问题解决的良策, 完善补充设计的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 同时依据所提供的实验试剂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设计的实验是否科学, 是否可操作, 直接影响对最初假设的验证效果。

实验设计的实施阶段, 是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索的机会。在实验的组织上, 强调小组的荣誉、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乐于合作。在巡回过程中,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做法, 而要多加鼓励, 引导他们积极地发现问题, 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思考问题, 使思维具有深刻性、独立性, 使学生敢于创新。问题小结阶段, 学生应该学会倾听、接纳、吸取和尊重他人, 同时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如果某些意见不统一, 可以重新通过实验验证, 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和否定, 最终达到对苯酚化学性质的统一认识。

六、发现型问题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由发现型问题教学课的教学设计中, 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1. 发现型问题教学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施过程中, 笔者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现型问题教学方式,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积极思考问题, 主动探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2. 发现型问题教学有利于加速知识的经验转换。

发现型问题教学是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总结, 最后获得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知识是经由学生研究获得的, 回归学生的经验生活世界, 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找到种种有效的生长基点、源泉和底料, 使学生的知识有血也有肉更有自身意义色彩的某种灵气。

3. 发现型问题教学有利于促进积极情感的生成。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 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 不以学习为负担, 以学习为享受, 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发现型问题教学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4. 发现型问题教学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现型问题教学能够实现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亦不相同, 所以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此外, 发现型问题的教学中, 我们必须首先注重学生的求实精神, 要求他们阐述任何观点都应该有自己的依据。另外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求实而压抑学生的创造和大胆假设, 甚至鼓励他们在必要时运用直觉。第三, 我们必须认识到, 学习是学生个人的探索, 如何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动机, 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第四, 探索是人的活动, 人的交往对探索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要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团体, 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质疑。

摘要:化学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指导,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激发探究欲望, 学会自主学习。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提出了发现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以体验发现型教学案例为例, 剖析了发现型问题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发现》 教学设计 篇5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叙述清楚,能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游戏说话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我们来做两个观察游戏,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所写的字和我们现在所学的字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古人把自然界、动植物、人自身的形象画出来,刻在龟甲兽骨上,铸在金属器物上,这些字的形状和事物本身的形状很相似——这就是象形文字。接下来,就请大家观察一些象形文字,猜一猜它们究竟表示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

1.大屏幕出示(水)是什么字?请说出你的理由。(指2至3名学生回答。)

2.接着观察(燕)指名说说这是什么字?理由是什么?

当学生猜字没有成功时,老师提醒: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什么?

(二)咱班小朋友的观察力挺强的,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游戏,隐藏的画。

1.(课件展示一幅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着梳子、哑铃还有一支毛笔。(老师边说边板书,○=○)

2.老师指出隐藏的梳子的位置。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哑铃和毛笔吗?请开始。

3.找到哑铃的孩子请把手举高。(指名说出哑铃在哪儿。)要求:只能用嘴描述,绝对不能用手指。同学们可以补充。

学生找到后(课件显示哑铃的位置),老师继续引导。

4.有谁找到了毛笔在哪儿?(指多名学生说。)

5.实在找不到毛笔的位置,就请男同学闭上眼睛,女同学看大屏幕上的提示,看清楚它的位置,以及它由什么组成的`。

6.(男生睁开眼)请男同学根据女同学的叙述,找出毛笔。

教师归纳: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隐藏在画里面的东西,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听,有三个小孩正在说他们的观察发现。

二、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泡泡”(三个孩子的说话)

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说自己的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小朋友记得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他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说一说。(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三、现场观察说话

以上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那么,现在我要请同学们作一个现场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展示四只小猫图。

1.观察四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2.再观察一次,猫的眼睛的哪个部分在变化?

3.和同桌说说,猫的瞳孔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看谁说得最清楚。

4.全班交流,学生自评。

(二)总结下课。

发现你的恋爱模式 篇6

正在某家餐厅用餐,看到隔壁桌的女生似乎正在翻着包包找东西,你觉得她正在找什么呢?

a.找一般的小东西b.确认钱包在不在c.找面巾纸d.只是看看而已

选a的人:直来直往型

会选择找小东西的人,多半对自己很有自信,如果有心仪的对象,你也一定会想办法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直接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意。你讨厌那种欲擒故纵、托人打探的迂回方式,爱要勇敢地说出来是你对感情的基本态度,所以你的爱情总是来得比别人快。

选b的人:恋爱自闭型

选择这类型的人不太擅长谈恋爱,即使平常是个开朗大方的人,一到喜欢的人面前,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更别提要表达爱慕之意了。通常越是在乎的人,你就越会放不开,常落得单恋一枝花的命运。如果想要改变现状,不妨请好友当你的爱神丘比特吧!

选c的人:迷途羔羊型

“找”这个动作暗示着你在面对感情问题时,很容易会感到犹豫不决抓不到方向。因此总是给人这样印象的你,如果可以在态度上坚定明确些,相信会替你赢得对方的肯定与信任,同时恋情也可望能尽早开花结果。请记住,三心二意只会让幸福离你而去。

选d的人:装模作样型

在教学中发现快乐 篇7

一、认识教师的职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 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要让每一个有求知欲望的孩子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让每一滴水都能汇成大海。所以,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必须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任务。为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而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只有在自己的工作中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怎样干好, 那么在无形中就有了动力, 从而在工作中找到轻松、找到快乐, 生活也不约而同地美丽起来。

二、传递爱心

曾经有一首歌唱道:爱是LOVE、爱是爱心、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对于我们大千世界的每一个人来说, 爱是相互的, 爱是没国界的, 同样, 我们的学生也需要爱。作为教师, 当你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时, 他们也将用同样的爱来回报你的爱:听你的话、认真学习、认真听课。难道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不是最大的喜悦和回报吗?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使他们觉得老师在关心他、注意他;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要因为他学习差而忽视他, 也许他还有很多优点, 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提携。要让学生知道你是可以信赖的, 让他们亲近你。你偶尔的诙谐、偶尔的幽默动作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一个呆板的老师。与学生交谈时语言要和善, 要尊重他们, 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耐心听。只有如此, 学生才会愿意接近教师, 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教学中收获喜悦、体会快乐。

三、积极的心态

每当笔者自我介绍是一名教师时, 就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也会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但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你的职业, 只要你为自己的职业骄傲, 那别人也会尊敬你, 随之还会欣赏你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们更需要自信, 更需要为这事业奋斗的勇气。也许, 我们没有别人那样悠闲的工作环境, 也没有丰厚的奖金等着我们拿, 更没有像别人一样每次下班都可以准时回家, 但是, 我们有我们的快乐源泉——桃李满天下。用我们自己仅有的知识可以教育出很多优秀人才;我们的工作很辛苦, 往往早出晚归, 但我们每一年有寒暑假, 可以好好地放松。当然, 我们也有压力, 来自学校、社会、家庭, 等等;也有很多苦恼无法倾诉。然而, 生活还得继续, 日子总得努力往上攀, 所以, 我们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每一天都要活在快乐中, 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职业要真心实意地投入, 面对一切困难都要勇敢地去接受、去解决。只要有了积极的心态, 教学工作就会轻松自如, 也会发现教学中的快乐。

四、塑造美好的人格形象

塑造一个好的形象不仅会给人带来很多美好的画面, 而且也会提升自己的价值, 更会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找到乐趣。所以, 塑造美好的人格形象首先应该体现在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上。教师的人品修养往往会给学生根深蒂固的影响, 很多走上社会的学生都带有其教师的优良习惯和高尚人品, 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扬光大。作为教师, 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而且重点在于育人, 所以, 教师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 体现在严谨的治学态度上。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做到教风正派、治学严谨, 才能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反之, 若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教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就很难给学生以好的楷模与示范作用。古人云:“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不能解, 则非师也。”这说明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永不满足地追求新知识, 研究新问题, 才能更好地诲人不倦, 教书育人。最后, 塑造美好的人格形象应体现在对事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上。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之中, 并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和教学的快乐。要能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 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 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和造就学生的品德, 以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感染学生的真诚和爱心。只要我们的人格形象塑造好了, 就会带动学生的个人形象, 从而也就有了成就感。同时, 还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发现快乐的所在, 让自己的人格魅力推向学生的人群中, 给教学生活增添别样的色彩。

总之, 对于我们来说, 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 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快乐而已。只要我们用心去慢慢体会、用心去感受, 生活处处是明媚阳光, 各个角落都有快乐, 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如此。

摘要: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很枯燥、很乏味, 没有快乐, 只有一味的付出;也有人说, 教师很清贫、很辛苦, 没有节假日, 只有无形的压力。但教师又是快乐的, 因为可以在付出中享受收获——桃李满天下;可以在教书的过程中收获喜悦, 因为可以在育人的岁月中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可以在学生成长中看见我们所付出的点点滴滴。只是, 在教学中我们没有总结快乐而已。要发现教学中的快乐, 就必须认识我们的职责, 传递我们的爱心, 保持积极的心态, 同时塑造美好的人格形象。

发现教学模式 篇8

一、在对美的体验中激发语文兴趣

(一 )寻找自然中的语文之美

大自然是一切艺术灵感的来源,大自然中的一声一响、一草一木都有可能幻化演绎成最悦耳动人的音符、最美丽抒情的字眼。语文课本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大自然之美,春雨、夏雷、虫鸣、鸟叫……语文课本中的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声响音乐,都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要引导学生善于在大自然中寻找语文课本中的点滴,让孩子们在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之余,让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发现声音之美和语文之美, 激发他们对声音、对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林间听鸟叫,在树下听蝉鸣,在溪边倾听水叮咚响,在山间倾听风儿呼呼吹……倾听自然的声音之美, 让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成为孩子们语文启蒙之路的第一课。

(二 )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语文之美,通过分组模拟语文课本中生活里的各种场景,帮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之美。例如《看电视》一文中,通过发现看电视过程中家人之间互换各自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展现家人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这和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很类似。通过引导学生这样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之美,引导他们向真、向善。

(三 )发现人类的语文之美

人类是语言的发明者, 人类身上同样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语文之美。《邓小平爷爷植树》传达的是人类热爱环保、热爱环境的语文之美,《胖乎乎的手》表现了人类充满神奇的手。语文中关于人类身上的语文之美, 都有待小朋友们用发现的眼睛寻找、探索,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肯定。

(四 )倾听语文的独特之美

通过前面的诸项活动之后, 孩子们对语文之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辨识度。此时,可以带领孩子们感受正式的语文独特之美。通过在小学生来源、就餐、课间、室外活动过程中播放经典的名曲、童谣等, 孩子们在玩乐过程中倾听语文的独特之美。通过自身为孩子们演奏钢琴、演唱文学课文的形式,让孩子们对语文的表达、语文的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体验语文的表达

(一 )情境式教学法

形象的情境是帮助孩子理解课文的有效载体之一。情境教学法正是通过创设与课文中相似的情境, 在情境中形象生动地展现课文表现的意境。通过创设课文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情境的展现中身入其境地体验语文的表达,更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情境创设法是通过创设出与所授课文相对应的形象、生动的情境导入语文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语言学习应用的兴趣, 结合情境创设阶段的具体场景进行具体语文知识的灌输, 让学生在情境的演绎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包公审驴》一课为例 ,我校李老师采取情境创设法 ,通过在班级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包公审驴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揣摩整个故事发生过程中各人的心理变化,从而以此种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唤醒其思辨和感悟的能力。

(二 )游戏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6至12岁的小学生,因此在教学方法的确立上,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游戏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游戏情景中, 并与学生一起沉浸其中、为之吸引,要在充满游戏精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实现语文丰富的人文陶冶。以《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为例,我校王老师在实现“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语言”的教学目标时创设了摆扑克的游戏情境。首先,用扑克牌的点数模拟第一轮比赛的胜负。上课以前,王老师先发给每一位学生点数不同的六张牌,让学生用六张牌分别摆出“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的第一次比赛情况 ,三场下来,田忌都输了。在理解“反胜”时,王老师先让学生调换手中扑克牌的出场顺序,结果部分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扑克牌摆对了,田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获得了胜利;另一部分学生却发现摆不了———田忌的马调换一下顺序以后,并不能获胜。这是为什么呢? 诀窍在于课文中“怎么样反败为胜”的句子。在这种矛盾交锋的情况下,学生进一步投入地阅读课文,很快发现“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这句话的关键作用,并通过读这句话进一步认识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通过对游戏情境的创设,教师明快简捷地引出教学内容,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搭建起学生读书、领会、理解的桥梁,使学生在完成游戏的同时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三、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语文的创造

发现教学模式 篇9

一、“发现阅读”内容:生命体验的自由意蕴

“发现阅读”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闲适的状态中, 主动与文本对话, 是“发现自我意识”“发现作者情态”“发现表达奥妙”的过程。发现阅读, 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和策略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是在阅读中认识阅读的价值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 促进儿童的生命自由生长。发现阅读的内容不仅是感受文本表达的主要内容, 而且更是感悟内含于语言和作品的生命张力和文化意蕴。

1. 发现“类”———言语表达的自由规则

发现阅读在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中, 关注言语自由表达的规则, 也就是“类”的知识,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风格作品, 记叙的、说明的, 童话的、诗歌的, 抒情的、议论的都有约定俗成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知识系统, “类”知识是语言表现和运用形式的知识。发现“类”知识才能在感悟语言中习得语言, 不断积累文体和句式的表达样式, 与文本内容融合“再”现, 为学生的自由阅读获得支撑和帮助。例如《安塞腰鼓》 (苏教版, 下同。第十一册) 中, 发现的是短、平、快的感叹语言句式, 感悟的是西北人捶打腰鼓的热烈与生命自由的奔放。

2. 发现“意”———追寻作者的自由思想

语言的魅力来自思想。“意”, 即意蕴、含义。文本表情达“意”往往隐藏在文字背后, 折射着作者所处的境遇, 表达的是作者的自由思想和对生命独特的看法。发现阅读中的“冗余”信息, 感受同一时代、同一风格、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或关于文本背景的同步阅读资料, 更有利于学生寻着作者的心灵去发现语言, 会形成新的阅读期待、形成新的阅读场境, 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十册) 一文中, 作家肖红的生平与课文语言表达的自由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深入地感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的那份眷恋与向往。

3. 发现“我”———基于儿童的自由生长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发现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阅读“他”人的同时, 不知不觉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与文本相互融合, 或产生共鸣, 或产生批判思想, 从而发现自“我”的存在, 所以发现阅读是与儿童生命自由生长联系在一起的, 发现阅读就是重新回归自我。苏教版教材单元主题多以内容为线索, 例如第八册“美妙自然”“科学发现”“历史天空”“动物王国”等单元都是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表现的好材料, 只要让发现的眼睛、语文的眼睛长在孩子的心灵上, 尊重儿童多元感受和理解, 发现阅读就会成为孩子自由成长之旅。

二、“发现阅读”过程:超越文本的自觉境界

自觉是内在自我的发现和外在自我的解放。发现阅读的过程是建构的过程, 是在阅读中“发现自我意识”“发现作者情态”“发现表达奥妙”, 它对情境具有某种“依赖性”。发现阅读不是急功近利, 不仅是“阅读发现”, 寻找答案, 而且还是发现“阅读”本身, 审视“阅读”过程, 享受发现和创造的喜悦, 收获智慧和情感的乐趣。它超越文本, 使阅读主体进入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1. 超越文本语言, 步入忘我境界

阅读是“跟着感觉走”的情境活动, 既有“掬一捧蓝天以洗脸”的清澈, 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混沌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阅读之所以像“强磁力”一样吸引人, 是因为美丽的语言中都隐藏着规律性的秘密。儿童阅读应该像猜谜一样有趣, 从一开始就带着活跃的思维及浓厚的兴趣走进文本, 不断地发现, 逐步揭开文本的秘密, 在情境中感受忘我的境界。

例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八册) 中有这样一段话:“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 一朵花刚刚开放, 粉红粉红的, 芳香扑鼻。”这一段话叙述平缓, 写蔷薇花的鲜艳芳香, 如果阅读再向前推想一步, 你会发现这种境界是多么的美好:动人春色不须多, 一朵花刚刚开放, 那万绿丛中一点红不正与“一枝红杏出墙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样, 有万取一收的效果。那一朵美丽的、芳香的蔷薇在“旷地”之中“刚刚开放”, 多么像娇嫩的新生儿一样惹人怜爱。“一朵”是那样“纤弱”, 多么需要人呵护啊!

2. 超越文本情感, 步入忘情境界

文本精华需要反复品读。对同一文本我国古代讲究“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优秀的文本又具有多元性, 需要二度加工感悟, 才会有新的创意, 而儿童的阅读有一定的定向性。所以将单一文本引向深入要有层次性, 让儿童充分接触文本, 诵读文本, 不随意“创生”, 重在理解感悟、积累运用。多文本主题阅读需要适度超越, 通过比较迁移、读写结合、想象创编, 达到相融共生的忘情境界。

(1) 多样文本, 在“链接”中享受创造的乐趣。在诗歌教学《阳光的舞蹈》专题阅读中多文本呈现, 阅读与创作并行。推荐《向日葵》 (颜美欣) 、《画太阳》 (梁钦隆) 、《阳光》 (台湾林武宪) 。让学生在猜想与比较中, 发现诗歌语言的可爱, 享受儿童诗歌阅读的乐趣。教学《石榴》 (第五册) 同步呈现刘西良《我爱故乡的酸枣树》与经典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让学生自主选择, 自由诵读, 享受阅读。

(2) 单一文本, 在“反刍”中走向言意深处。《爱之链》 (第十一册) 一文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慢慢地绽放, 一遍又一遍地读, 就能层层深入。读第一遍, 发现故事, 好人不求回报。读第二遍, 发现情节, 一波三折。读第三遍, 发现细节。冰天雪地, 狂风大作, 只身一人钻到车下换轮胎。深夜旅店的简陋而温暖, 女主人的疲劳而热情, 她身怀六甲、生活艰难。读第四遍, 发现心灵。最危难之时, 帮助别人, 不求回报, 不仅内心充满着爱, 而且更营造了一个大爱的氛围。读第五遍, 发现语言。平实讲述, 字里行间, 无不流露出一种爱的情丝。小说的魅力, 意想不到, 又在情理之中, 不断地撞击着学生心灵最柔软的深处, 直到心颤抖起来, 澎湃起来。

(3) 细节文本, 在“还原”中感悟心灵的塑造。《白衣战士》 (第八册) 叶欣“高风险, 高强度, 高效率”地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两个小时”“拖”等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惊心动魄”:“叶欣, 抢救一个患者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两个小时) “这是怎样的两个小时呀?” (这是多么危险的两个小时, 多么紧张的两个小时) “一个‘拖’字, 让我们似乎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啊?” (我们似乎看到了叶欣正从一个病房走出来, 又马上到另一个病房抢救病人) “她是怎样的‘拖’呀?” (她是慢慢地拖着疲惫的身躯。我们似乎看见她一手扶着墙壁、一手捂着肚子, 直到眼前昏天黑地。)

3. 超越文本思辨, 步入情理共融境界

对同一文本, 有人发现美好, 有人发现哲理, 有人发现潜藏, 有人发现独特。有人从生活的角度阅读, 有人从文本的角度阅读。

《长征》 (第九册) 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 有的学生读得重而急, 慷慨激昂, 读出了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有的学生读得轻而缓, 更能体会天险大渡河铁索桥, 望而生畏, 不寒而栗, 一直“寒”到心里。第七册练习七, 学习对联“风拂千条柳, 雨 () 万朵花”学生通过学对对子发现括号内可以填“润、洒、浸”, 有的学生发现把对联加长, 前延后伸, 可以变成七字联、八字联。“ (微) 风拂千条柳 (绿) , (细) 雨润万朵花 (红) ”, 还有学生提议再加上横批“春临大地”韵味就更足了。

适当地批判性阅读, 有利于学生多元发现, 享受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成功。教学《小儿垂钓》 (第八册) 图文结合阅读时, 学生质疑了五处图文不一致的地方, 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诗中是“蓬头”, 而插图中小孩的头发并不乱蓬蓬。诗中是“侧坐”, 而插图中的小孩是正坐的。诗中小孩是坐在“莓苔”上的, 而插图中的小孩并没有坐在“莓苔”上。诗中的“遥”是远远的, 而插图中的路人就在小孩的身后不远处。诗中“招手”是小孩远远地打招呼, 眼神应该看着路人, 而插图中的小孩却在一个劲地摇手, 不能体现小孩的礼貌。这样的发现, 加深感悟了“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

三、“发现阅读”方式:智慧融通的自主策略

1. 营造氛围, 主导矫正

发现阅读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因为发现阅读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 给予学生矫正性信息”。帮助学生探究语言的规律性, 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与好奇心, 激活知识的“原型”, 明确发现阅读的指向, 及时反馈矫正。

一位教师在教学《石榴》 (第五册) 时, 出示石榴图片, 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石榴的外形特征。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石榴?

生1:这是青绿色的石榴。

生2:这是可爱的石榴。

生3:这是又大又圆的石榴。

(教师让学生自由说不加点评, 学生发言只从一个角度, 这样的发现是零散的。教师没有适时小结和提示。教师可点拨学生注意观察的角度, 可以从形状上说、从颜色上说、从感觉上说)

接着教师又出示一个大大的石榴, 轻剥开石榴的表皮, 学生看到石榴露出了红宝石般的籽, 都惊叫起来。

师:想吃吗?

(生个个举起了手, 接着吃石榴)

师:好吃吗?

生:好吃。

师:什么味道?

生:酸的。

(这里教师没有指导学生把生活体验的发现与文本语言的发现进行对接, 石榴的滋味是怎样的“酸”?是“酸的”“酸酸的”还是“酸溜溜的”, 课文中说“酸溜溜、甜津津的”, 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2. 构建范式, 读思教学

发现阅读教学, 以言语实践为出发点, 将语言训练与感悟、自由阅读与自主发现融为一体, 以“读”“思”为核心, 培养学生善思的习惯。站在“读即思考, 语言即发现”的立场上, 通过“读”“思”“辩”“写”等环节, 让学生活泼地、自由地“读”。发现阅读教学的评价, 应重有效先学, 独立思考, 适当合作, 自由争辩。

3. 融通策略, 自主合作

(1) 列举整理策略。寻找关联, 呈现现象, 提取信息, 发现内容。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 使人们超越现象”, 从而获得“新的领悟”。教学《人类的老师》 (第八册) , 从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事例, 引出我们周围事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质疑, 将词语按内在关联进行重新组合, 在拼图游戏中寻找“鱼、鸟儿、蜻蜓、蜜蜂、蚊子、苍蝇、袋鼠、贝壳”和“潜水艇、飞机、轮船、建筑物、越野汽车”的关联, 体会大自然的奇妙、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2) 重组比较策略。重组教材, 多维比较, 感悟提升, 发现中心。探究效果最好的工具是“对照”, 获取信息, 关键的不是“存贮”而是“提取”。教学第七册《练习1》介绍家庭住址《请到我家来作客》时, 可重新组合单元阅读教材, 阅读《天安门广场》感受建筑物的方位, 阅读《语文补充习题》比较设计校园建筑示意图, 阅读《练习1》“我的家”让学生尝试画路径图, 再进一步开展“邀请朋友”的实践活动, 感受阅读发现的意义。

(3) 问题推进策略。提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云雀的心愿》 (第八册) 设置课堂“阅读卡”, 按图索骥。“阅读卡”1:自主探究, 交流森林的作用。用“可以……也可以……”句式进行概括。“阅读卡”2:合作填表, 介绍森林水库。按“树冠……树干……土壤……”的顺序介绍。“阅读卡”3:合作创编, 用童话方式续写“他们飞呀飞, 来到……”

(4) 陌生言语策略。变换角度, 大声诵读, 表现语言, 发现声律。在熟悉的语言“风景”中感受陌生的语言韵律美。教学《鸟语》 (第八册) “布谷鸟飞来了”, 让学生把与布谷鸟的对话语言还原成“鸟语”, 趣读语言的声律:“布谷布谷, 种田织布。”“布谷布谷, 勤劳刻苦。”叫出布谷鸟的自由自在, 再进行模拟对话创作对韵:布谷鸟在羡慕我们呢———“布谷布谷, 环境保护。”布谷鸟在催促我们呢———“布谷布谷, 造林植树。”

如何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 篇10

有研究者把课文的“原生价值”概括为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和消闲价值, 其实还可以概括出很多其他的价值。创作者创作的时候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 可以说有多少种目的, 它们就有多少种价值。但是不管有多少种价值, 它们的总价值就是信息价值。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是为了获得事实的信息, 或是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如《拉萨的天空》在没有成为教材之前就具有“原生价值”, 读者阅读《拉萨的天空》后, 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纯净, 令人神往。

但是, 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 成为课文, 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们既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原生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如《拉萨的天空》作为一篇课文, 通过教师的教学, 学生不仅要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纯净, 令人神往, 更要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拉萨的天空的。

事实上, 不管是被选进语文教材里的这些文章, 还是其他学科所使用的教材, 它们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 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 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在其他学科里, 人们学习教材, 只学前者, 不学后者。如历史教材, 学生阅读文章, 只要掌握“原生价值”即可。而在语文课程里, 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 而是学习后者, 即学习课文的“教学价值”。如《拉萨的天空》要让学生掌握“原生价值”———知道拉萨的天空湛蓝、纯净 , 令人神往, 并不困难, 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就可以做到。但这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掌握“教学价值”———懂得作者是如何描写拉萨的天空的, 才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事。

在小语课堂里, 只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原生价值”的教学比比皆是。如许多教师教学《拉萨的天空》时, 让学生反复地朗读, 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感受拉萨天空的美。而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却往往被教师忽视。这样的教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难怪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课, 少上几次无所谓, 多加几天也没啥用。

当然, 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 完全舍弃“原生价值”, 只抓“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共存于一篇课文之中, 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 教学价值必须通过语文教学的原生价值来获得。学生必须通过一个原生价值的获得过程, 才能获得其教学价值。也就是说, 学生必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 才能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并非易事, 需要拥有一双慧眼。因为“原生价值”是外显的, 而“教学价值”是内隐的。也就是说, 在语文教学中, 越是重要的价值, 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 越难被发现和掌握。

当然, 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既然“教学价值”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那么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更多的可以从表达方式上去考虑, 看看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方式。如《拉萨的天空》一文, 仔细研读, 就会发现作者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写拉萨的天空, 而这形象化的手法主要有比喻手法和映衬手法两种。课文有三处比喻:“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那么, 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课文有两处映衬手法:“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 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 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有了这蓝天,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依据这些语言现象, 我们可以确定《拉萨的天空》的“教学价值”———学习“用形象化的手法 (比喻、映衬) 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也是发现“教学价值”重要的依据。语文练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 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学科中, 练习题最多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现, 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教什么”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如《天安门广场》课后练习4:“默读课文, 把代表天安门广场的几个建筑物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别填入广场示意图的方格内。”这道练习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课文的深度阅读, 蕴含着核心教学目标。依据这道练习题, 我们可以确定这堂课的“教学价值”———按方位顺序将景物介绍具体。

当然, 不是每一篇课文的练习题都像《天安门广场》这样明示了“教学价值”, 许多练习题并未蕴含“教学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 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 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 应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我认为, 确定“教学价值”时应该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确定课文的“教学价值”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 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 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价值”。如《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的三处比喻既有“明喻”也有“暗喻”,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以只讲“明喻”不讲“暗喻”。

确定课文的“教学价值”不容易, 如何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同样很艰难。这不是本文要阐述的, 需要另文论述了。但我想万变不离其宗, 那就是要通过设计精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如《拉萨的天空》的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用形象化的手法 (比喻、映衬) 描写景物”这一表达方法, 而且这些语法术语也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知道, 而是要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如《拉萨的天空》比喻句的教学, 在学生朗读“那里的天空 总是那么 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后, 让学生明白这里把天空比作蓝宝石, 天空和蓝宝石相像的地方是湛蓝、透亮。然后请学生欣赏拉萨的天空图片, 让学生说说拉萨的天空还像什么, 对学生说出的比喻句进行评点。这样, 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比喻句。

上一篇:北京市大学生下一篇:污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