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反思

2024-05-21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反思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3篇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

上完课作如下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2

【A】 总结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还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B】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他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成功的条件。

【C】 四年级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机会还不多,教学中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此,在课前,我就准备了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了解。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大屏幕把世界地图放大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我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然后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如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这样几次观察,学生对于如何推理魏格纳提出的假说就自然解决了。这一课上下来,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D】 针对学生对地理知识不熟悉,课前安排了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文中出现的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否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难点:第七自然段,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过程,觉得学生对课文不熟悉。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3

翻开手头的四(上)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它虽然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许多差别,其中略读课文比例的增加就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知道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而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现在的五年级略读与精读课文形成了1:1的状态。眼看着略读的比例是一年年的增加,而在实践中,这方面教学的困惑却并没有一年年的减少。为了寻找一条适合的路子,为了使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得到很好的体现,一年来,我们全组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刚才黄晓秋老师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堂课为大家提供了研究探讨的范例,下面我就曹老师的要求在此围绕略读教学的策略作点评。

说起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我们不禁会联想起,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类课文教学所提出的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可是在教学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两点要想做好却很难,略读课文的要求要放低,到底低到怎样的地步呢?教师要更加放手,到底该放到怎样的程度呢?这个尺度的确很难掌握,弄不好就会上成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啄,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结果编排的意图无法得以体现。下面我想结合黄老师这堂课给大家做几点提醒。

一、大胆放手,自读时间留“足”

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略读课文涉及到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关于科学研究发现的话题,被安排在第二单元,对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去读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可我们老师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帮助他们慢嚼细咽,怎么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足时间,让他们逐步去读懂。我们来回顾一下黄老师这堂课的时间安排,在谈话引入之后,黄老师就给学生5分钟时间去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可以走几个来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学生,他们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初读之后,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互相检查,既体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更可贵的是针对第二段许多专业术语给学生读通带来的困难,黄老师又一次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读课文。除了反复朗读外,黄老师还安排了三次默读的时间,一是根据“提示”全文默读,自己去读懂课文,二是针对学生自读遇到的困难,安排默读课文2~4段,三是默读最后三段话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整堂课除了交流,仅仅是读书就占了将近二十分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有充裕时间的读书中,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去读懂课文。

二、“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

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显得比较简约、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人教版教材在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这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就为我们提供了略读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将这堂课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初读阶段。老师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真正给读懂。如果说简约的一堂略读课还需要些设计的工夫的话,最多也只是体现在引导点拨这一个阶段上。

三、找准着力点,引导求“精”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课,黄老师在课文第2~5段上花了不少工夫,设计了三次发现的比较和一处的想象推理说话。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首

先基于本单元学习重点考虑,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而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则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在单元学习导语中,编者就明确指出“读这单元课文要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其次是基于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考虑,黄老师把课文的2~5段作为教学着力点。这几段讲述的就是魏格纳由无聊时无意观察中的一次偶然发现到后来的仔细端详与比较分析所产生的重大发现所引发的一个奇想。在这个奇想产生的过程中凝聚着科学家最优秀的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思维习惯。因此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与学习边观察边思考的观察方法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而这几段话中也涉及了许多地理知识,比如南美洲、巴西、几内亚湾的地理位置,又如海岸线的吻合、大陆块的漂移等等,学生是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弄明白的。在“精”读这部分时,黄老师巧妙地利用课件轻松而有趣地解决了难点。将2~5段设为着力点第三个依据就是学情,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提示中提到的三个问题,就“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学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他们只知道他是在看世界地图时发现的,至于如何从偶然到仔细端详,再到比较分析,这么一次次不断深入地观察发现与思考推想才产生的,学生根本无从知道,也就不能领会边观察边思考这一优秀的思维品质了。在本堂课教学的时候,黄老师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发现的情境,让学生边阅读边观察边思考,去发现魏格纳三次发现的不同,从而领略阅读发现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黄老师将2~5段设为阅读引导着力点第四个依据那就是本课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发现的文章,因而语言表达非常理性,跟以往我们小学课文情感性、形象性强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但这样的文章对学生语言表达严密性的培养却大有好处。这篇文章整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果然”“结果发现”“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黄老师在这部分学习时设计了一个想象推理的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把魏格纳在观察中的思考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严密的语言表达风格。这堂课,黄老师就抓住了这么一个着力点,重打细敲,结果让学生有了多方面的收获,这就是略读教学中的“精”处理。

四、内引外连,课外拓展求“宽”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比如这堂课,课前黄老师就布置学生去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课后黄老师又引导学生去读一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或去找一找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她也穿插了许多课外资料,如补充魏格纳去实地考察的一些情况,补充医生的劝阻,补充魏格纳长眠在冰天雪地中为地质事业献身的资料,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完成自学交流的任务后,我们就可以引入它的姊妹篇《最棒的还是我自己》与《我不是一根木头》让学生选择阅读。

五、发挥个性,学习方法求“活”

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气氛显得轻松自如,这为师生的个性发扬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课堂中我们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比如第一单元的《火烧云》在学生根据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态的美后,化背喜欢的部分为风光解说;《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将课文改成课本剧,小组合作表演;第五单元的《秦兵马佣》可以“世界遗产博物馆档案室需保存各个遗产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再通过制作档案卡,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读懂全文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别具一格的境界。

老师们,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算不上策略,还不是很成熟,若能给大家些许借鉴或引发某些思考,我们将感到莫大的荣幸。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4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自读感悟。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不同方式读课文,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我通过自读、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地图、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在教学中,我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引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虽然课上学生基本参与到讨论当中,但是仍然有学生没有动口讨论,整个积极性还不够。另外,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5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教学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即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准备了一个地球仪,打算让学生在了解了魏格纳的奇妙想法之后,让学生借助地球仪观察是不是跟作者说的一样,是那样惊人的吻合。但效果不佳,在让学生观察时大部分学生连位置都找不到,何况还要进行对比呢?后来,在听取优秀教师的评课之后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没有认真地阅读课文前面的那段话,没有很好地把握这篇课文的目的。应该一上课就出示地球仪,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新课,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就不会连位置也找不到,相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想学习这篇文章。看到题目,他们肯定会问“这个发现是什么?是谁发现的?是怎么发现的?”课文学习就这可以这样进行下去。所以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像这一课,这个地球仪就犹如一粒石子投进了学生心田,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的热情。到再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学起来就会很顺利,学生也会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使课文描述动起来。这样一来,整堂课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学习效果都会大不一样。

当然,我上的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开头就没引导好,说别说后面了。一上完这一课自己都觉得乱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行,没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发散开去,错失一个个好的机会。总之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很多,有待我去慢慢学习,提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6

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主要是通过魏格纳因为观察世界地图而发现了大陆漂移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

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用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将了魏格纳是如何有这个发现的,以及从魏格纳身上我们学会了哪些品质。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我怎么讲也不能将文章讲透,讲得学生无论从内容还是中心思想上面都理解透。但是,这是一篇选读课文,道理上,我只要上一个课时就行,可是为什么我上了两个课时还不够呢?那么这种选读课文,我究竟要怎么教呢?对此,我查阅资料,也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学会了很多。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3到4年级学生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选的课文不必要像精度课文讲得那么详细,要不就不能分选读和精读,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课文,只要掌握课文中要认、写的生字词,粗知课文大意即可。

二、怎样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呢?我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从他们那里得知,对于这样的课文,可以提出一、两个大问题让学生思考,将这个大问题答出即可。例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只要提出: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学说?即可,学生只要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然后再稍作小结,这篇课文就可以结束。

三、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学会通过工具书理解课文生字词和难理解的词语,扫清课文阅读障碍。现在四(4)班和四(3)班的学生都没有课前预习和自学的习惯,所以要对他们有一些硬性的规定,学新课文之前一定要对照字典或者《小学教材全解》来理解课文中生字词。

以后的教学中,要分清新课标教学大纲,不做无用功。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7

在这节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惊人呀!有些问题我想都没想过,说实在话有些还真是我也想知道的,怎么办?师不必贤如弟呗!师生一起来做作业!

几天后我们开了个“地球研讨会”,你可想而知,学生们个个像“地球专家”,对比之下,我这个做老师的还真的贤不过弟。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你看这个临时改变的作业多么的精彩!

下课后,我久久沉浸在学生们带给我的激情中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越来越开放,而开放的程度愈高,它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干扰就越多,“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就愈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教育机智去因势诱导,化被动为主动。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重视学情,关注学情,就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一种教学习惯。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太过精细的备课。只是备了一个教学流程,大致了解教学目的,想要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就没有过多的去想了。整堂多数时间是让学生自己围绕课文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和小组同学解决。学生也完成的挺快的,可等学生汇报完,剩下的时间有不多了。所以本来要把魏格纳的三次发现再进行分析的,由于时间关系只好往下讲,后面也是让学生找句子来谈体会。站起来的学生回答的都挺好,可总感觉一部分同学没有跟上来,觉得学生学的不扎实。为什么我上课的时间不够,耽误在哪了?我反思了一下,应该是在上课伊始,我发现我导入正课太慢,前面花的时间过长。这样没有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会有散漫的态度;还有可能我题外的话也说多了,没有集中在上课,所以以后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这就需要充分的备课、钻研教材了。

在这堂课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就是讲到魏格纳是个有恒心、坚持不懈的人时,大多学生都找到课文第七段中的句子来回答,而锦瑜却从第一自然段中的19和最后一段的19进行比较知道的,这一点连我在备课的时候都没发现。经常说学生偷懒,我自己有何曾不是呢?但教学中真的是不能偷懒呀!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9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自读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本节课,我通过自读、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地图、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教学中,以“发现”为切入点,围绕“吻合”、“奇想”、“中龙”进行教学,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考证”的阅读全过程。突破难点时,在课前,我就准备了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了解。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大屏幕把世界地图放大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我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然后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如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这样几次观察,学生对于如何推理魏格纳提出的假说就自然解决了。

这一课上下来,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另外,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同时结合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会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说说初秋时分,校园、田野、江南路旁的绿化带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并把自己说的或听到的写下来。

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0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上完课作如下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1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上完课作如下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2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篇阅读课文。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和同学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要在短短的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很高的教学效率,的确很难,尤其是对于我这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

像这样的阅读课,我一直很头疼,时间短,内容丰富,经验不足的我往往会占用两个课时,既浪费了时间,效率又不高。为了教好这一课,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今天就要上这一课了,我心里仍然感觉没有底。上课铃就要响了,就在去往教室的路上,我的脑海中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思路,年轻人,为何不敢试试?于是,就在我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推翻了精心准备的教案。

课前我让学生读了不下5遍的课文,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在上课前,课文生字孩子们基本掌握了,课文也基本读通顺了,对于文章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了这样的基础,上课时我先让孩子们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理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接着,我让学生再一次回到课文中,“默读思考: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孩子们在仔细地读,认真地思考。教室里安安静静,不好,问题有点难度,孩子们一时没反应过来,心里明白,想表达却又表达不出来。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是时候了,我换了个问题引导:读完后,你有什么话要对文章的主人公魏格纳说?教室里仍然很静,过了一会儿,一名同学举起了手,我鼓励道:“我想还有好多同学想说,只是怕说得不好,难为情。”这一下切中了要害,下面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我继续:“不要怕,没说,你怎知道自己说不好,大胆地谈一谈你个人的看法,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不定你的见解还很独特,试一试?”就这样,两位,三位……又有七八个孩子举起了小手,是时候了,我叫了一名同学。

他答道:我想对魏格纳先生说:“你真伟大。”

“你在魏格纳后面加上先生,说明你很佩服他,尊敬他。你读懂了课文,是啊,他很伟大,你在由衷地赞美魏格纳先生。他有一个伟大地发现。真正读懂了课文,读文章就应该这样读,把它读懂,读出文章中没直接写出来的。”我鼓励道。

我又叫了一位同学。她答道:“我觉得魏格纳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我及时纠正了她的回答方式:“魏格纳先生,你是一个很细心的人。”

“是呀,就这样一幅在墙上不知挂了多少年的普通地图,魏格纳先生硬是从这样一张不起眼的地图上做出惊天动地的文章,有了轰动世界的发现,很仔细,你也很仔细,发现了魏格纳这一优点。”我鼓励道,其实是为其他同学提醒。

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启发,小手一只只举起来了。“耐心”、“认真”、“执着”、“勇敢”、“不轻易放弃”……一个个跃到了黑板上。一个孩子在理解“勇敢”时稍有偏差——他认为魏格纳勇敢在都住院了还工作。我加以引导:“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他勇敢,不错,观察很仔细,魏格纳很勇敢,他勇敢地面对权威,接受挑战;他勇敢地去世界各地去探索;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一方面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正确的轨道,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地是给他以自信,今后更加有信心去探索,去发现。

课在一步一步进行着,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继续问道:“正因为魏格纳先生有这样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才有了轰动世界的大发现。那么,他在那张世界地图上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从课文中找出原话读一读”。紧接着:“以前有人发现这个问题了吗?”由于刚才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回答非常踊跃,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引导他们说话要讲究依据,孩子们再次深入文本,通过教授的话找到了依据。

“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魏格纳的成就呢?”答案显而易见,文章中心出来了,魏格纳的勇于探究的精神,永不放弃品质,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决心呈现出来了。

紧接着,我出示了一幅漫画,思考:“挖井人为什么老也挖不到水?他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正是魏格纳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优良品质,拓展了孩子们的思路,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就这样,文章的主旨把握住了,孩子们已经真正体会到了。返回一开始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下,孩子们有话说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一方面让学生更加了解魏格纳,更重要的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抓住两个句子重点体味: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课上完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我从孩子们的眼中发现,他们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阅读文本为教学主线,以解读文本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正因为我始终把文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3

【A】

总结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还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B】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他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成功的条件。

【C】

四年级学生接触地理知识的机会还不多,教学中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此,在课前,我就准备了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了解。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大屏幕把世界地图放大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我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然后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如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这样几次观察,学生对于如何推理魏格纳提出的假说就自然解决了。这一课上下来,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D】

针对学生对地理知识不熟悉,课前安排了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文中出现的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否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难点:第七自然段,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过程,觉得学生对课文不熟悉。

篇2:《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反思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教学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即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准备了一个地球仪,打算让学生在了解了魏格纳的奇妙想法之后,让学生借助地球仪观察是不是跟作者说的一样,是那样惊人的吻合。但效果不佳,在让学生观察时大部分学生连位置都找不到,何况还要进行对比呢?后来,在听取优秀教师的评课之后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没有认真地阅读课文前面的那段话,没有很好地把握这篇课文的目的。应该一上课就出示地球仪,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新课,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就不会连位置也找不到,相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想学习这篇文章。看到题目,他们肯定会问“这个发现是什么?是谁发现的?是怎么发现的?”课文学习就这可以这样进行下去。所以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像这一课,这个地球仪就犹如一粒石子投进了学生心田,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的热情。到再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学起来就会很顺利,学生也会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使课文描述动起来。这样一来,整堂课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学习效果都会大不一样。

当然,我上的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开头就没引导好,说别说后面了。一上完这一课自己都觉得乱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行,没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发散开去,错失一个个好的机会。总之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很多,有待我去慢慢学习,提高。

篇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反思

一、《雨巷》深深, 点燃课堂教学生成的火花

《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 “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 撑着纸油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独行, 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梦幻般的丁香姑娘出现了, 她并没有停下来, 飘过“我”的身边, 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 最终留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行着, 继续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

诗歌意象优美, 音调和谐, 节奏舒缓, 感情落寞, 让人仿佛置身于雨巷中。教学中, 我尝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走进《雨巷》中,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走进诗人所创设的诗歌情境, 让学生去多元解读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 我把读的情绪调动起来后, 接下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于是,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消散了呢?让学生尝试探究并回答这个问题。课堂中, 我让学生先思考, 后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第一小组的饶佩诗同学回答说:丁香姑娘是想象中的, 她“梦一般”, 代表的是诗人意念中的圣洁和高贵。她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 心中的美。距离产生美。心中的美, 诗人盼望得到, 有时与你擦肩而过, 偶尔得到后又容易失去。

第二小组的沈忻欣同学回答说:由于环境、情境的影响, 雨巷幽深狭长, 特别宁静, 富有诗意。在这样的情境下, 出现一位带着愁怨的丁香姑娘, 她纯洁、圣洁、高贵, 是美的化身。如梦幻一般, 这样一种美, 人们渴望得到又怕失去, 而这种美往往稍纵即逝。

第三小组的施琪同学回答说:丁香姑娘本来就是诗人幻想中的形象, 她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她是诗人心中的理想, 是诗人的追求, 她可望不可即, 即使偶尔得到, 又很快消失, 但诗人一直在追求这份美丽。

二、反思

这些回答, 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智慧的火花。这种生成性教学,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 考验的是教师的引导能力和学生的课堂智慧。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 让学生进入情境, 进而探究, 然后就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有三个较为显著的作用:

(一) 生成性教学关注表现性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它关注学习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教学中,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化的表现和个人意义的获得。这种教学让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小组讨论, 对诗歌意象中“丁香姑娘”蕴含的意义进行多元解读, 表现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 集思广益, 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碰撞, 形成智慧的火花。这种课堂的教学效果, 超出了本人的预期, 效果很好。

(二) 生成性教学流淌着教学的波浪, 让教学过程高潮迭起

与传统教学相比, 生成性教学关注教学过程, 其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强调学生的发展, 学生智慧的发展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这种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生活过程, 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丰富多样, 朗读中让每个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感情的介入, 到思考探究, 这些流动的教学过程, 就像流淌的江河中不时出现的浪花, 学生精彩的回答则是一出戏, 不时有美妙的见解, 真是高潮迭起。

(三)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互动教学

高中新课程在教学原则中强调在教学的组织上, 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 加强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理应是互动的。以前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过深, 原本互动的教学过程成了单向灌输的过程。学生成了一种特殊的容器, 不断地往里面装不同的知识。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教室则成了学生学习的炼狱。学生除了死记硬背, 很少有真正的发展。互动教学创造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由“我——他”变成“我——你”的关系, 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关系也由“我——他”变成了“我——你”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我”影响“你”, 也可能“你”影响“我”, 师生、生生间有了互动的平台, 每个主体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教学中不同的意见、想法相互碰撞, 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智慧的火花。

课堂教学中时时有奇异的创造, 处处有智慧的火花, 让我们多一份爱心, 多一点留心, 多一点呵护, 多一些引导, 去激活课堂, 去发现他们心灵的闪光点, 去点燃智慧的火花。

摘要:本人执教了高中新课程的一节诗歌教学课《雨巷》, 引发了对生成性教学作用的反思, 这节课课后反思的共同点是要善于引导, 激活课堂, 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反思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 (10) .

篇4:书信引出的三个世界

这部书几乎原生态地呈现了傅光明先生与韩秀女士从2009年12月9日起到2011年1月31日期间书信交流的整个过程,记录了大部分书信的主要内容。这些书信既包括传统的纸质书信和信卡,也包括当今常用的特殊的书信——电子邮件。这部书虽不能称厚重但却因为收录、引用了大量信件而颇具吸引力,正如韩秀2010年3月29日给傅光明的邮件中所说:“信是用笔用心写给一个人看的,那种情分何其贵重。我正好是一个写信的人,不但有无数种用来写信的信笺与卡片,而且每写一信,精挑细选,总要让其传达最诚挚的情感。……给你的信,虽是电子邮件,多半又是在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毕竟有一种力量,不只是就事论事,也不会错字连篇,更没有敷衍与草草了事,于是这些书信来往就有了动人之处。”因此,这些信件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通信的初衷。

傅光明在书中写道:“和韩秀通信,我时常真切感到,奇妙的书信世界常能透露出史料与人生的一种纷纭复杂而又内蕴十足的趣致。”这里道出了书信的魔力。这部书插入了几十封傅、韩通信的全文或者片段,还有作为附录的赵清阁给韩秀的十二封信以及老舍致赵清阁的四封信。作者将这些书信加以解读与勾连,从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使得这本仅仅八万字的小书展现了三个丰富的世界。第一个是赵清阁与老舍交往的世界;第二个是韩秀与傅光明交往的世界;第三个是傅光明自己的精神世界。

傅光明向韩秀发送电子邮件的最初目的就是向韩秀询问关于赵清阁与老舍交往的一些细节,诸如“您是什么时候认识老舍及其家人的?您所知道和了解的老舍与家人的感情、关系是怎样的?对老舍在1966年8月23日于北京市文联挨打回家后的情形是否有所了解?对老舍投湖后家里的情形是否了解?如何看待和评价作家老舍和他的死?”等等。在初期的电子邮件里,韩秀对傅光明的采访式提问给予了充分的回应。2009年11月10日,韩秀在第一封回复的电子邮件里就道出了老舍对赵清阁的一次重要经济援助的事实:1959年赵清阁因为不愿写歌颂三面红旗的剧本导致生活面临困境,是老舍把八百元人民币交给韩秀的外婆,寄往上海,为赵清阁解决了困难。2009年11月11日韩秀第二封回复的电子邮件则写了老舍自杀的前一天被街道造反派毒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街道上的人嫉妒他家有上级特别照顾的无烟煤。对此,韩秀在2009年12月14日的邮件中进一步解释说:“街道不同于其他地方,街道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所在,街道上的人对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形了如指掌,他们的折磨才是会将人的精神摧垮的。”韩秀的这一分析很能说明人性的可悲,不分青红皂白、不了解真相的盲目嫉妒是非常可怕的,街道造反派对老舍的毒打进一步把他推向了绝望的深渊。韩秀的这一分析使我想起朱建国《“争议浩然”何处去》一文中的相关内容,该文称有人怀疑在1966年8月23日的老舍事件中,浩然是假保护、真迫害,因为老舍当时被浩然说成是现行反革命而被送到了街道派出所。此外,蒋妮的《老舍的沉浮人生》也提到此事。看来,“老舍之死”这一事件在诸多细节和人事等方面至今仍是个谜。2009年11月11日韩秀第二封回复的电子邮件中还写到了赵清阁对老舍之死的反应:老舍的死讯,是造反派拿这个消息消遣她,她才知道的,从此,赵清阁三十年如一日晨昏一炷香纪念这个可怜的人。无疑,这是最感人的一笔,充分说明了赵清阁对老舍的深厚感情。

韩秀2009年12月13日的邮件是在读了傅光明的《老舍之死口述实录》之后写的,其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骆驼祥子》的英文版税是诺奖得主赛珍珠帮助老舍亲自向侵权的出版社追回的。“文革”期间批斗老舍时,是草明揭发说老舍把《骆驼祥子》卖给美帝国主义的。对此,韩秀提出了如下疑问:“这种事情,少有人知,难不成是舒先生在五十年代忠诚老实运动中自己交代的?这种交代又如何让草明这种人知悉?或者,1966年运动初期有人揭发?那揭发者又是谁?是谁知根知底?”对这些问题,傅光明的回答是:“关于老舍卖版权的事情,据北京文联的人透露,老舍在回国之后不久,就向组织坦诚报告了他的个人情况,包括与清阁先生的交往。”但韩秀在12月14日的邮件中仍指出:对这件事首尾真正清楚的是万家宝(曹禺)。在12月14日的另一封邮件中,韩秀进一步指出了对万家宝的不满,认为他说大话、不诚实;说他1981年在华盛顿的一场演讲中,称自己三岁就念莎士比亚,还说《方珍珠》(老舍写于1950年的作品——笔者注)是自己写的。韩秀称万家宝的这一说法当场遭到质疑。看来,韩秀对万家宝是有看法的,她认为万家宝对老舍是不够厚道的。

在2010年1月18日的邮件中,韩秀提到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了赵清阁自己编写的《皇家饭店》,里面收录了《落叶无限情》这篇小说。韩秀认为这篇小说写的就是赵清阁与老舍之间的一段凄婉爱情:“这诚然是小说,但是文字所表达的心境却是真实的。记得我小时候,看过清阁姨的信中文字:‘各居一城,永不相见’,印象极为深刻。”韩秀的这一叙述更加证实了《落叶无限情》是一篇写实性小说。总之,傅、韩的通信,特别是前期的通信,主要对老舍和赵清阁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呈现了赵清阁与老舍交往的世界,很好地完成了二人通信的原初目标。

本书关于韩秀电子邮件原始内容的大量呈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仿佛也介入了韩秀与傅光明的精神世界,充分感受到他们之间那种真诚和美好。在傅、韩互通邮件之初,两人主要谈论老舍与赵清阁的相关信息,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邮件的主要内容逐渐转移到了傅、韩之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傅光明给韩秀传去了《沈从文与老舍的疏离与遥望》、《萧乾与沈从文:从师生到陌路》的文章,韩秀回信说老舍和沈从文都是逃家的男人。2009年年末,韩秀给傅寄赠了题为“Love and Peace”的岁末信卡,傅则跟韩聊起了如何教女儿背诵古典名作。韩秀表达了自己对正体字的一往情深,她认为学写正体字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极佳训练,并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是她在新大陆站稳脚跟最重要的因素。这样,两人的通信从生活、学习、工作、家庭、教育等各个层面展开了交流,远远超出了当初计划的主题。

傅光明在2009年《岁末感言》中写了韩秀带给自己的温馨和感动,也表达了对官本位体制的质疑。韩秀回信表示,与傅的结识让自己对中国生出了希望。此后,两人的通信内容进一步扩大,期间虽然也涉及一些赵清阁与老舍的信息,但是,更多表达了傅光明和韩秀对人性的探索,体现了他们真诚待友的品质、认真做事的态度。韩秀认为,二人所做的工作都是揭示人性,只不过一个以学术的力量,一个以文学的力量。傅光明把自己对周思源讲座《孰优孰劣话黛钗》的点评以及《另眼看“鬼狐”“士林”》的文章传给韩秀。这样,他们的通信内容就由赵清阁、老舍扩大到了《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继而扩大到傅的翻译作品《古韵》,他们还谈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谈足球、旅行、诺奖、儿女,谈社会的浮躁、友情的温暖等等。

傅光明与韩秀彼此的修养、才情使得他们的交流在一个相当雅致而深刻的层面上展开,共有的社会批判意识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能够深度交流的基础。无疑,这次跨越太平洋的异质文化交流,带给双方的是惊喜和愉悦,而几乎原貌呈现交流过程的这部小书自然带给读者诸多启示,比如韩秀对曹禺的直接批评、对胡絜青未能给予被批斗的老舍以温情的描述、对“文革”时期街道居民劣根性的认识、对赵清阁入党问题的看法、对老舍火葬地点的质疑、对于上山下乡运动的痛恨、对于正体字的褒扬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本书展示了文化的多元视角,过去看不到、看不清的东西,被揭示出来了。这正是第二个世界的魅力:跨海书信交流、异质文化碰撞催生新的思想和认识。

这部书除了呈现前两个世界之外,还明显地呈现了第三个世界,即作为该书作者的傅光明自己的精神世界。该书虽然大量引用了韩秀的信件,但是,它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作者的主体性,充分显示了作者自己的学术个性和精神追求。形式方面主要指采访的运用、叙述的朴实、图片的插入,内容方面主要指作者的人生境界,傅、韩通信的过程就是本书作者精神世界获得超越的过程。

该书体现了傅光明治学的特征之一——熟练地运用采访。运用采访这种田野调查的形式做学术研究是傅光明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学研究者的重要特点,使用采访的方式研究老舍是傅光明比较纯熟的方法,这从其著作《老舍之死口述实录》中已经看得十分清楚。这部《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实际上是又一部关于老舍研究的采访记。韩秀在2010年4月22日的邮件中点出了傅光明的这种研究方式:“说老实话,我是接受了你的采访,只是我们使用的是笔谈的方式。你用这个采访出清阁先生的来信以及清阁先生的作品,是为她说话,是为舒先生说话,也是把我介绍给大陆学界、大陆读者……”这本书呈现出的几乎就是整个的采访过程。既有采访的具体时间,又有采访的问题与结果,更有对采访的“后期制作”。看似简单地把两人的通信按时间顺序罗列出来,实际上这些信件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作者精心挑选与编撰了的。把那么多的书信恰如其分的删节、连缀与说明,这是很见功力的,也是使用田野调查法必不可少的一步。

该书体现了傅光明朴实、透明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就是坦诚地与读者对话,向读者如实交代了该书写作的经过。在作者的描述下,全书的形成轨迹清晰地展现给读者,这既在作者事先预料之中,又是通信过程水到渠成之结果。作者不仅记述了与韩秀商量如何适当修改通信内容以适应发表需要的事实,而且还详细描述了该书上篇和续篇的身世来历:上篇是先写好全文,后来给陈子善主编的《现代中文学刊》发表时,被删减了的;续篇则正好相反,是先给陈思和主编的《史料与阐释》一个简版,随后才补充丰富起来的。在作者把成书经过呈现给读者之后,他说:“就这样,‘续篇’已在这里了。”这一句话有很强的现场感,把读者拉入情景,仿佛你面前就站着作者,他正在亲切和气地、娓娓动听地向你讲述自己的奇遇,讲述此书的来龙去脉。

该书体现了傅光明的编辑美学思想。插入图片是傅光明编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一名长期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副主编,他利用现代文学馆特有的馆藏资源,长期以来在丛刊封面与封底的内侧插入“唐弢文库版本欣赏”的彩色图片。这些插图大大增添了丛刊的文化价值和美学含量。同样,《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一书中也有大量插图,如老舍1942年书赠赵清阁的五首诗、老舍赠赵清阁的手书扇面、老舍给赵清阁的书信手迹、赵清阁的画作“泛雪访友”与“晚荷逸趣”、赵清阁给韩秀的书信手迹、韩秀寄给傅光明的“猫头鹰”图案的信卡、《古韵》的封面等等,这正体现了傅光明编辑的美学追求。上述三个特点就是该著所体现的傅光明学术研究的特征:研究方法上的调研性、叙述方式上的朴实性和著作编辑上的审美性。

该书还体现了傅光明的人生境界。《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这部采访记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老舍研究,这里更多呈现了研究者自己的学养与魅力。那浓郁的书卷气、达观的人生态度洋溢其中。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摆脱苦恼、笑对人生的书。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作者在与韩秀交往的过程中,从韩秀那里接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这种宁静和温暖使作者从对人事的纠结忧郁、焦虑不安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一种力量,懂得了简单、真诚即可获得幸福、温暖,因此逐渐走向澄明与禅界,追求健康愉快而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陈思和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看重的是光明先生这种化委屈为淡定、化块垒为清流的人生态度”,该书通信中所呈现的宠辱不惊、闲庭信步的世界就是傅光明自己的精神世界。

篇5:《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

说起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我们不禁会联想起,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类课文教学所提出的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可是在教学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两点要想做好却很难,略读课文的要求要放低,到底低到怎样的地步呢?教师要更加放手,到底该放到怎样的程度呢?这个尺度的确很难掌握,弄不好就会上成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啄,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结果编排的意图无法得以体现。下面我想结合黄老师这堂课给大家做几点提醒。

一、大胆放手,自读时间留“足”

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略读课文涉及到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关于科学研究发现的话题,被安排在第二单元,对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去读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可我们老师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帮助他们慢嚼细咽,怎么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足时间,让他们逐步去读懂。我们来回顾一下黄老师这堂课的`时间安排,在谈话引入之后,黄老师就给学生5分钟时间去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可以走几个来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学生,他们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初读之后,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互相检查,既体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更可贵的是针对第二段许多专业术语给学生读通带来的困难,黄老师又一次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读课文。除了反复朗读外,黄老师还安排了三次默读的时间,一是根据“提示”全文默读,自己去读懂课文,二是针对学生自读遇到的困难,安排默读课文2~4段,三是默读最后三段话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整堂课除了交流,仅仅是读书就占了将近二十分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有充裕时间的读书中,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去读懂课文。

二、“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

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显得比较简约、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人教版教材在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这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就为我们提供了略读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将这堂课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初读阶段。老师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真正给读懂。如果说简约的一堂略读课还需要些设计的工夫的话,最多也只是体现在引导点拨这一个阶段上。

三、找准着力点,引导求“精”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课,黄老师在课文第2~5段上花了不少工夫,设计了三次发现的比较和一处的想象推理说话。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首

先基于本单元学习重点考虑,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而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则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在单元学习导语中,编者就明确指出“读这单元课文要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其次是基于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考虑,黄老师把课文的2~5段作为教学着力点。这几段讲述的就是魏格纳由无聊时无意观察中的一次偶然发现到后来的仔细端详与比较分析所产生的重大发现所引发的一个奇想。在这个奇想产生的过程中凝聚着科学家最优秀的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思维习惯。因此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与学习边观察边思考的观察方法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而这几段话中也涉及了许多地理知识,比如南美洲、巴西、几内亚湾的地理位置,又如海岸线的吻合、大陆块的漂移等等,学生是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弄明白的。在“精”读这部分时,黄老师巧妙地利用课件轻松而有趣地解决了难点。将2~5段设为着力点第三个依据就是学情,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提示中提到的三个问题,就“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学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他们只知道他是在看世界地图时发现的,至于如何从偶然到仔细端详,再到比较分析,这么一次次不断深入地观察发现与思考推想才产生的,学生根本无从知道,也就不能领会边观察边思考这一优秀的思维品质了。在本堂课教学的时候,黄老师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发现的情境,让学生边阅读边观察边思考,去发现魏格纳三次发现的不同,从而领略阅读发现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黄老师将2~5段设为阅读引导着力点第四个依据那就是本课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发现的文章,因而语言表达非常理性,跟以往我们小学课文情感性、形象性强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但这样的文章对学生语言表达严密性的培养却大有好处。这篇文章整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果然”“结果发现”“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黄老师在这部分学习时设计了一个想象推理的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把魏格纳在观察中的思考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严密的语言表达风格。这堂课,黄老师就抓住了这么一个着力点,重打细敲,结果让学生有了多方面的收获,这就是略读教学中的“精”处理。

四、内引外连,课外拓展求“宽”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比如这堂课,课前黄老师就布置学生去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课后黄老师又引导学生去读一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或去找一找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她也穿插了许多课外资料,如补充魏格纳去实地考察的一些情况,补充医生的劝阻,补充魏格纳长眠在冰天雪地中为地质事业献身的资料,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完成自学交流的任务后,我们就可以引入它的姊妹篇《最棒的还是我自己》与《我不是一根木头》让学生选择阅读。

五、发挥个性,学习方法求“活”

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气氛显得轻松自如,这为师生的个性发扬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课堂中我们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比如第一单元的《火烧云》在学生根据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态的美后,化背喜欢的部分为风光解说;《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将课文改成课本剧,小组合作表演;第五单元的《秦兵马佣》可以“世界遗产博物馆档案室需保存各个遗产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再通过制作档案卡,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读懂全文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别具一格的境界。

篇6:《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

几天后我们开了个“地球研讨会”,你可想而知,学生们个个像“地球专家”,对比之下,我这个做老师的还真的贤不过弟。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你看这个临时改变的作业多么的精彩!

下课后,我久久沉浸在学生们带给我的激情中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上一篇:怎样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听王荣生教授讲座有感下一篇:一句话经典语录:最美好的承诺,不是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