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2024-05-13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精选十篇)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1

1 主要做法

1.1 指导发动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进行猪品种改良的最有效手段, 可以加速品种更新和提高商品猪质量。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 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率, 减少疾病的传播, 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率, 克服体格大小差异进而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克服时间和区域的不同进行适时繁殖,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 鹤壁市畜牧局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的猪人工授技术推广领导小组, 市畜牧工作站负责具体的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指导工作。几年来, 邀请中国农大、河南省畜牧总站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来举办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 培训人员900多人次, 通过畜牧业座谈会、科技人员下乡、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与作用, 充分调动了养猪场户应用人工授精技术的积极性。

1.2 项目带动

从2009年开始, 鹤壁市浚县实施了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即每年对县域内3.2万头能繁母猪给予128万元的人工授精补贴。通过5年的实施, 浚县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步走上了正轨。

1.2.1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

浚县畜牧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人员培训、日常督查、验收考核等工作。制定了《浚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浚县猪人工授精站考核办法》、《种公猪饲养管理制度》、《猪人工授精技术员管理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 并做到制度上墙。统一制作了精液生产、发放记录表册, 配发到乡镇供精站和人工授精点。县畜牧局与供精站、乡镇人工授精站、猪人工授精员, 逐级签订合同, 明确各自责任与义务, 调动各环节的积极性。浚县畜牧局畜牧技术人员每周随机突击抽检, 对供精单位种公猪饲养、采精、分装、供精、输精等全程进行监管, 对连续3个月受胎率达不到85%以上的人工授精站点和人工授精技术人员, 及时淘汰。

1.2.2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宣传机制:

对乡镇供精站和人工授精技术员进行项目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 着重提高项目流程管理和技术操作能力。各供精站和人工输精技术员, 对自己责任区域内母猪饲养户采取现场指导、上门服务等方式, 讲授发情鉴定、人工输精、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提高受胎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以会带训等方式, 广泛宣传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等。

1.2.3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工授精网络体系:

一是对所需采购物资的品种、数量进行登记造册, 集中采购, 并分发到各站点。二是对供精站点分布、设置, 进行了统一标准规范。三是根据母猪分布、人工授精覆盖率等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及时更新良种公猪, 保障精液质量, 供精单位对半径5 km范围内的母猪养殖户, 负责上门服务或让农民直接到供精单位购买、使用鲜精。根据用精数量确定供精单位采精数量, 做到当天采精当天用完。

1.2.4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统一编写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资料, 统一设计表、卡、册样本, 乡镇猪人工授精站对辖区能繁母猪登记造册, 统一编号, 分村建档, 载明畜主姓名、村组、母猪品种、编号、存栏母猪数等。根据项目实施进度, 做到验收合格及时发放项目资金。

项目的实施迅速扩大了全县的猪人工授精覆盖面, 由实施前2008年的55%扩大到2012年的93%;在浚县的带动下, 其他县区的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也开展得轰轰烈烈, 比如2012年淇县的猪人工授精覆盖率已迅速提升到91%。

1.3 规模驱动

规模化猪场由于拥有一定规模的母猪群可以养得起公猪站等优势, 对猪人工授精技术最容易接受。近几年来, 首先对规模化猪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广,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猪规模化程度高的淇县进行了抽样调查, 对其176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 抽样调查了35个场, 其中采精公猪就达到625头, 人工授精65 040胎次, 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达到114人。2012年, 全县共有86个规模化猪场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 采精公猪830头, 从事人工授精的专职人员达到188人, 人工授精73 635胎次, 全县能繁母猪40 459头, 人工授精母猪占全县能繁母猪的91%。

1.4 体系促动

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全市共建公猪站3个, 规模化猪场小区附设的公猪站177个, 人工授精站点18个, 采精公猪1 715头, 人工授精母猪胎数20.69万胎。合格的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达到370人。日益健全完善的人工授精体系,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鹤壁市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取得的成绩, 主要得益于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科学指导, 得益于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带动, 得益于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得益于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 得益于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劳动者的共同努力。

2 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基础设施和人工授精员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造成猪人工授精站点的布局还不尽合理、不够规范等, 如规模化程度较低、母猪存栏量较少的地方, 人工授精技术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覆盖。

3 对策建议

建议国家扩大生猪良种补贴县的数量, 将鹤壁市淇县列入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淇县已成为河南省的生猪调出大县, 生猪规模化程度高, 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较大 (4.05万头) , 特别是猪人工授精覆盖率已达到91%, 目前已经基本具备承担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的基本条件。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2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电商、金融、营销、医疗、AI、泛娱乐等等榜单:PC网站、APP、影视、移动设备、网络广告行业数据、用户数据,你要的这里都有!本文摘要:1.自适应学习主张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教育技术。国外起步早,应用广,并多次被实证研究证明有效。2.自适应学习产品有智能程度之分,区分标准是看它的技术水平基于人工、基于计算机编程还是基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自适应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可应用,其中教学环节的应用最核心、难度也最大。3.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的本质是可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4.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处于发展早期的升温阶段,概念模糊,泡沫难免,目前至少40家公司已宣布入场。5.K12辅导和语言学习是2015-2017年业内融资事件最多的两个细分领域,融资数量占比分别为52.2%和34.8%。6.目前国内产品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始于技术,胜于内容,终于效果,学习效果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评判要素。▌国外的自适应学习产品起步早,应用广自适应学习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就已存在,目前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美国K-8(相当于中国的小学、初中)自适应学习公司DreamBox Learning曾在2010年后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样本超过480个,其中大部分人为K-8公立校教师), 结果表明49%的人正在自适应学习软件上教授补充课程,42%的人正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平台使用。自适应学习产品在国外各个学习阶段都有应用,包括早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领域等,并已覆盖多个学科。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自适应学习的概念自适应促使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径自适应(Adaptive),顾名思义是自我调节和匹配,具体含义是指根据数据的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法、顺序、参数和条件,以取得最佳处理效果。它不是指某项具体技术,而是多种知识和技术融合达成的一个结果。这个概念类似于“共享经济”,它不是指某个经济领域,而是新场景、商业模式、技术等因素融合而成的一种经济现象。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15年,彼时在线教育正野蛮生长,一小批人注意到在线教育完课率极低,这是因为在传统学习模式下1)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跳转逻辑是线性单一的,学生即使已经掌握了某一块内容,还是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2)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和帮助。对此,自适应学习致力于通过计算机手段检测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并相应地调整后面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然而,学习是一个复杂且隐性的过程,简单的计算机编程很难实现好的效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应运而生。这是对传统自适应学习的升级,也是对新型学习方式的探索,在教育领域意义重大。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自适应学习产品有智能程度之分基于人工、基于计算机编程还是基于人工智能?当大多数人提起自适应学习时,他们对自适应学习产品的智能程度缺少一个清晰的定义。看一个自适应学习产品,需要判断它是基于人工的自适应,还是基于计算机编程的自适应,还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目前人工智能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又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相关人才和经验总体上处于匮乏状态,因此市场上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产品基本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但即便是弱人工智能,相比于基于人工的自适应和基于简单计算机编程的自适应来说,也已经是一种进步。弱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进化到强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的突破口在于人工智能自适应技术的突破以及其在教育垂直领域的深度落地。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的原理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学习模型并输出学习建议在现阶段,“搜集大数据——构建学习模型——输出学习建议”是实现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的基本步骤。学习模型的构建过程非常复杂,常人难以理解,通俗来说,它是在“借鉴”人类大脑的思考过程,通过成千上万个函数点互相传导信息,用穷举的方式从千丝万缕的函数嵌套关系中找出学习规则,并不断进化模型。它的输出由三部分要素有机结合而成:学习材料(如:一段教学视频、一道练习题),用来测评学生是否掌握学习材料的标准,学习材料的推送顺序。这三部分的内容和时长都由人工智能算法来决定。学生使用系统的时间越多,留下的行为数据越多,系统的效率就越高。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的运行流程像优秀教师一样“思考”和“行动”老师是以经验驱动教学的,整个过程虽然遵循一定的节奏,但每一步的“火候”非常依赖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因此刚毕业的老师往往适合于答疑,而在教学的体系化上有所欠缺,教龄长的老师往往擅长全盘把控,而在亲和力上稍显不足;不同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他们所规划的学习路径不同;两个老师即使经验值相等,还会在性格脾气、教学风格、薪酬期待上有所差异,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旨在聚集并量化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以数据和技术来驱动教学,最大化地减小老师水平的差异,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效果。击查看大图更清晰?▌自适应与人工智能+教育的关系自适应能够深入教学核心环节,而其他AI技术不一定能深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是大势所趋。目前已有的智能产品包括拍照搜题、分层排课、口语测评、组卷阅卷、作文批改、作业布置等工具,这些工具应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但应用场景只停留在学习过程的辅助环节上,而不会直接带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人工智能自适应则能够把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教学的核心环节中,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改进学习的理念和方式,也有助于产品打通商业模式,直接面向C端用户销售变现。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人工智能自适应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各个环节均有可为,教学环节最核心,全流程应用最高级完整的教育流程可划分为内容开发——教学(学习)——练习——测评——管理五个环节,这些环节中都存在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可以应用的场景。其中,自适应内容开发是其他4个环节的基础,需要耗费巨大的工作量,目前国内少有公司专门以这项工作为主要业务,大多数公司往往只把它作为一项内部产品开发的前续工作;自适应管理指的是通过分析教学、作业、测评环节的学生数据,对用户进行智能预警、提醒和跟踪,是其他4个环节成功应用后的附加产物。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技术在教学、练习和测评三个环节的应用能够直接面对C端用户,市场广阔,是目前主要的三个应用环节,而其中教学环节的应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最大,也是整个教育流程中最核心、最复杂、最难的一环。随着用户对个性化和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不同环节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界限模糊,市场上也出现了能在五个环节同时应用的全流程自适应学习系统。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深入应用到教学核心环节难度较大需要先有教学环节的有效数据,不能仅有练测环节的数据教学环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最大,也是整个教育流程中最核心、最复杂、最难的一环,而测评、练习环节相对外围、轻量、简单,因此自适应学习产品最先在测评和练题场景中得到应用。如果把不同的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产品分为“只应用到测评环节”(自适应测评)、“只应用到测评和练习环节”(自适应练习)、“同时应用到测评、练习和教学环节”(自适应教学)三类,那么自适应教学是其中数据获取难度和产品功能等级最高的一类。自适应教学产品的开发需要有教学环节的有效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难度高,具体体现在:1)自然状态下,教学过程数据是非结构化的;2)数据可挖掘的维度多,不限于测试成绩和作业情况,还包括学习路径、内容、速度、偏好、规律等深度数据;3)不同数据点之间的关系复杂。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的价值核心价值是降本提效,促进行业升级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是一次行业改革实验,对机构、对学生、对老师三方都具有降本提效的价值。其核心价值是把教育行业从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时代带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工业时代。农业化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即使不通过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来实现,也会通过其他渠道来实现。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中国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发展阶段行业处于发展早期的升温阶段,概念模糊,泡沫难免不可否认的是,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目前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仍处在发展早期,并且由于“人工智能”概念过热,加上市场受到巨头进入、大额融资等事件的刺激,从而存在一定的炒作现象。但这是一项新兴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人工智能本身受到的市场反应也呈现出“这是全能的——这是骗子——这是全能的——这是骗子”的反复性,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落地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也会因为初期效果的不甚理想而反复受到推崇和质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稳定期,质疑的声音才会渐渐消除,行业发展路径才会稳定上升。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中国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玩家分布教育科技+课程变现前景良好,至少40家公司宣布入场不断有企业瞄准、涌入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赛道。一类是提供在线英语课程和工具的公司,英语领域本身具有一定的国外自适应学习经验,而且相关的学习材料、标准化测评和题库数据都足够多,开发环境相对较好。一类是以题库、作业平台为基础,或进入公立学校做考试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公司,他们能够收集一部分学习数据,在大数据采集和用户认知经验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另一类是主打自适应教育的公司,他们以自适应学习系统为主攻产品。此外,其他在线教育机构、线下教育机构、甚至非教育行业的机构都在试图进入这一领域。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中国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特点边际明显:初期投入大,越往后数据的反哺能力越强毫无疑问,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某个产品,产品所收集的数据量会越来越多。在一般的在线教育产品中,这些数据会被储存起来,经由人工挖掘和分析,用于优化产品;而在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产品中,这些数据会像“燃料”一样被输送进人工智能算法这个“大锅炉”中,由数据来训练算法,输出更接近真实情况的学习模型,赋予学习系统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级的功能,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使用。学生使用系统则产生更多的数据,继续上述流程,形成良性循环。另外,系统通过数据对学生产生的“了解”会随着时间递增,学生之后更换产品的转换成本会非常高。因此可以说,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比一般的在线教育行业具有更明显的边际效益。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中国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产业链产品开发吸纳大量资金,产业链头重脚轻,分工有待细化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产业链的结构与在线教育行业类似,都包含了从产品开发(内容研发+技术支持)到教学服务再到分发推广的过程,两者差别在于,前者的产品开发环节由于涉及到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吸金能力更强、难度更高、耗时更长。产品开发需要教研经验、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跨界协作和共同摸索,前期投入可达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目前K12辅导和语言学习是产品的两大重点应用场景。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企业的商业模式美国以To B为主,中国以To C为主,不能照搬在美国,自适应教育企业的商业模式一般以To B为主,这主要是因为美国C端用户个人发展压力小,接受额外培训的意愿没有中国人那么强,因此To C培训空间小,另外与机器交互的自适应学习在机构内推广也容易快速形成规模,发挥边际效益。中国To C教育培训市场比美国广阔,并且高度分散,只要用心经营人人都可以分一杯羹,To B市场则更多地需要借助人脉关系,进入成本高。中美两国的国情和文化土壤差异较大,不能照搬商业模式,但美国的产品和技术值得关注、学习。击查看大图更清晰?▌行业内投融资情况K12辅导和语言学习领域最受关注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相关概念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融资轮次逐渐呈现出从种子轮、天使轮的早期阶段向A轮、B轮的中期阶段发展的趋势。其中K12辅导和语言学习两个细分领域的融资事件最多,占比分别达52.2%和34.8%。K12辅导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一个子领域,吸引力大;语言学习则因为学习内容轻量化、国际化,天然适合与科技接轨。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企业通常会面临的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之路上每一步都有“坑”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产品与传统教育产品相比,改革跨度太大,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团队招募、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会面临较大阻力。由于行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所以目前最大的难点还是来自于产品开发。作为主要的使用者,老师群体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而且需要在心态上做一次转变。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行业热度持续教育科技大势所趋,入局企业持续增多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领域的入局企业将持续增多。主要原因如下:1)人工智能火热,市场风向如此;2)人工智能算法开源、技术进步,人才增多;3)教育市场是一个需求非常多样、行业格局非常长尾的市场,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几乎可以应用在每一个细分领域,行业集中度短期内也不会明显提升,因此各企业有空间做到差异化竞争、区域化竞争;4)在线教育狂奔三四年之后,各企业开始集体寻求变现,2017年是直播变现大年,而自适应学习系统有望成为直播平台的底层标配,用来提高直播课程的标准化水平、解决直播平台大规模扩张后师资不足的问题。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人工智能是关键技术短期内集中力量突破增强数据挖掘、认知专家顾问等技术根据Gartner的报告,未来2-5年内增强数据挖掘、认知专家顾问、深度学习、边缘计算、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度过泡沫期,逐渐被主流所应用。未来2年内如果企业能率先在这些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则可以抢占先机。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能力对企业至关重要,短期内内各企业之间技术能力的赛跑也将正式开始。但由于教育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慢”行业,因此这些技术在教育行业真正普及至少需要2-5年的时间。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企业竞争力要素悄然改变始于技术,胜于内容,终于结果人工智能无疑是未来趋势,但它始终只是一种手段,如果在学习的某些环节,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化手段或人为手段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这一环节就不需要也不应该借助人工智能。真正创造价值的是创新的问题解决模式,而不是某一项技术。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最早发展出的功能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测试功能),后来逐渐加入找出知识点盲区(评价功能)、推送内容弥补盲区(学习功能)的功能,但目前所推送的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仍然是视频、题目等旧形式,其背后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听课”和“刷题”,这是由教学思路的固化导致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更替,未来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领域将迎来内容体系的新革命,实践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理念带来的新型学习方式将更多地融入自适应学习系统,正如目前在线教育领域教研岗人才稀缺一样,未来各人工智能自适应教育企业的技术差距将逐渐缩小,而能深刻理解教学教研、具备新技术条件下的创造能力的教研人才将受热捧。点击查看大图更清晰?

大鳞鲃人工繁育试验报告 篇3

关键词:大鳞鲃;人工繁殖;鱼苗培育

大鳞鲃(Barbus capito)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是该国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它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鲜美,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点,成龄体重3~6 kg,最大个体体长70 cm,体重12 kg,是当地名贵的大型经济品种之一[1]。2003年底,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乌兹别克斯坦将该鱼引入我国,我省于2009年引进试养,到2014春季检查,达到性成熟。2014年4月底,我们利用人工养殖、培育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繁育试验,为大鳞鲃的推广养殖解决苗种供应渠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来源与挑选

所用亲鱼为2010年从哈尔滨引进的夏花鱼种,在河北省淡水良种场淡水池塘中人工饲养,经过4年养殖,2014年春季达到成熟的个体。

2014年4月30日,挑选雌性个体腹部柔软、膨大,雄性个体轻压后腹有精液流出的亲鱼共110组(雌雄比例1∶1.2)亲鱼。雌性亲鱼全长40~60 cm,体重2~4 kg,平均体重2.6 kg;雄性个体全长35~55 cm,体重1.5~3 kg,平均体重1.6 kg。

1.2 繁育设施

采用由塑钢制做、直径2 m、高70 cm、中央排水的圆型育苗缸作为人工催产、孵化池。缸上沿部设一个进水管,底部中央设2个纳米管充气增氧盘。

1.3 人工催产

催产水温21 ℃,催产药物为LRH-A2+HCG+DOM,三种药物混合使用,分两次胸鳍基部注射,雄鱼只在第二次注射雌鱼剂量的一半。两次注射间隔12 h,注射后雌雄分缸暂养。

1.4 人工授精

第二次注射催产药物12 h后,每隔2 h检查一次雌鱼发育情况,发现能挤出卵后,捞出亲鱼,用干毛巾将雌雄亲鱼体表水分擦干,然后三人配合,一人用毛巾包裹亲鱼头部,一人用毛巾緾裹亲鱼尾柄,头上尾下抓起亲鱼,另一人由上而下按压腹部,将卵子挤在干净、无水、光滑的盆中,随即以同样方法采精、滴到卵上,干法授精。5 min之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洗去多余精子转到孵化缸内孵化,合计采卵419万粒。

1.5 受精卵孵化

孵化缸水位50 cm,水温18~22 ℃。布卵密度40万~100万粒/缸,专人值守,调控水流、用毛刷扫去贴到排水管护网的卵。

1.6 苗种培育及室外池塘培育

受精卵孵化70 h后开始破膜出苗,待鱼苗平游后,虹吸方法去除死卵,在原孵化缸内投喂活体轮虫+鸡蛋黄(2~3个/d),三天后捞出鱼苗转入外塘进入池塘培育阶段。

外塘培育池面积0.4 hm2,水位从60 cm逐步提高到1.2 m。产卵的同时用20 mg/L漂白粉消毒池水,五天后施用腐熟鸡粪1 500 kg/hm2,视池水透明度追加无机肥培育生物饵料使得透明度保持在20~30 cm,水温23 ℃左右,与育苗缸温差不超过2 ℃。放苗密度为225万~300万尾/hm2。鱼苗下塘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按45~60 kg/hm2黄豆,分4次泼洒豆浆。鱼苗长到2 cm后,投喂粉状配合饵料。

2 结果

2.1 催产及孵化效果

两批次催产的效应时间在25~26 h,110尾雌鱼有82尾产卵,产卵419万粒,获取受精卵130万粒,孵出稚鱼90万尾。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74.5%、31%、69.2%、,胚胎发育积温1 300 ℃·h。

2.2 受精卵发育情况

受精完成后,2~3 h吸水完成,卵径从1.1 mm±0.05 mm膨胀到5.2 mm±0.05 mm。刚产的卵青黄色,无粘性,吸水后半浮性。刚孵出的仔鱼全长6.5 mm,20~22 ℃条件下6~7 d开始平游。

2.3 苗种培育结果

6月15日计数,共培育出5 cm以上苗种38万尾,培育成活率42%。

3 分析与讨论

3.1 关于繁育习性

大鳞鲃在乌兹别克斯坦原产地于咸海中育肥发育,性腺成熟后逆河洄游到淡水支流中产卵。本次试验再次证明,大鳞鲃完成可以在全淡水、人工饲养情况下达到性成熟,并可以通过人工催产繁育。

3.2 关于成熟年龄

在原产地自然情况下大鳞鲃5年达到性成熟,黑龙江所试验报道也为5年[2]。我们从黑龙江引进的苗种经过4年培育达到性成熟,时间短了一年。是否与我地气候较东北温暖、生长期积温较多有关,还待进一步探索。

3.3 关于受精率

试验受精率31%以上,与黑龙江所研究相差很多[2]。可能与成熟年龄早,性腺发育快或者催产时间晚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关于孵化率

试验过程中孵化率表现出了不同情况,一是可能与布卵密度有关,通过对比以每方水布卵40万~70万粒为好;二是可能与孵化方式有关。大鳞鲃卵为漂流性卵,与四大家鱼相同,用水流冲击使之漂浮较为理想,我们采用顶部加水、底部充气使卵漂浮的方式,也可能影响孵化效果。

3.5 关于大鳞鲃规模化繁育的意义

大鳞鲃是一条优良的养殖新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因苗种供应不足,制约了规模化推广养殖,导致市货少价高,产品供不应求。连续多年来,市场价格均在70元/kg以上,与当前北方地区主养的草、鲤等鱼类相比,大鳞鲃养殖成本与草鱼相近,而市场售价高出数陪,养殖效益十分可观。解决苗种需求是当前大鳞鲃推广养殖的关键,因此,开展规模化育苗对调整渔业品种结构、开展优质高效养殖、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尼科里斯基LB.分门鱼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186-189

[2] 耿龙武,徐伟,蔺玉华,李池陶,刘晓勇,张永旺. 大鳞鲃人工繁育技术初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2):104-106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4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6例患者, 男4人, 女2人, 年龄43~60岁;均有外伤史, 其中左足第一楔骨骨折1例, 右足距骨骨折1例, 左肩胛骨骨折1例, T12关节突骨折1例, 胸锁关节脱位1例, 另外1例排除骨折。其中5例患者均有X线片并显示骨折线不清、关节脱位也不能确定。1例X线片确诊左肩胛骨折, 但骨折形式复杂, 空间关系显示不清, 临床无法拟定治疗方案。我们采用Neu-Viz Dual双层螺旋CT扫描:120~130KV, 200~250MA, 0.08S。采用2mm层厚, 范围为受伤部位的骨关节, 扫描完成后对兴趣区进行0.8mm的重建, 将重建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SSD和MPR。

2 结果

6例患者中左足楔骨、右距骨、T12下关节突骨折各1例, 胸锁关节脱位1例, 左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经重建后立体显示骨折部位的空间关系, 协助临床确定治疗方案1例, 另外1例X线片怀疑踝关节骨折经三维重建后被排除。通过3DR、MPR和SSD均清晰显示骨折和移位情况。

3 讨论

骨关节外伤在临床中较常见, 常规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 但对于骨骼重叠, 普通X线平片对复杂的骨关节骨折、脱位情况往往诊断困难。常规CT横断扫描可以发现骨折, 但二维断层图象缺乏立体感, 特别是观察水平方向的骨折线和多发粉碎骨折不理想。螺旋CT扫描能够获得更多的数据, 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3DR及MPR的立体图像易于显示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及骨折的特征, 同时在骨关节创伤中可以准确地确定骨折的部位和程度, 还可以观察到关节间隙的骨碎片, 为术前和术后的评价提供可靠信息。而3DR、MPR及SSD可以直观地再现骨关节的立体结构, 不但可以直接观察骨折的部位, 移位程度和关节脱位情况, 使用多方位观察及任意角度旋转可以最佳显示骨关节创伤的部位和累及范围、骨折片的大小、移位程度及方向等, 同时辅以切割及消影技术显示效果尤佳。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5

陕西省平利县天保工程建设项目 项 目 法 人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

平利县蜡烛山林场

平利县药妇山林场 投 资 规 模

1800万元

编 制 单 位

平利县林业调查设计队 资质证 书编号

省丙字31号 法 人 代 表

张 华 技术质量负责人

张 华 编制项目负责人

黄立刚

可行性报告编制人员:

黄立刚(工程师)

陈益军(工程师)陈宏儒(工程师)

刘文锋(助理工程师)凌受松(助理工程师)

邱茂慈(工程师)周 盛(助理工程师)

曾启勇(高级工)史右东(高级工)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1 1.1项目概要................................................1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2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 1.4综合评价................................................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 2.1项目背景................................................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5 3.1自然地理条件............................................5 3.2社会经济条件............................................6 3.3技术与组织管理条件......................................7 第四章 建设目标原则和任务要求.................................7 4.1指导思想................................................7 4.2建设目标................................................7 4.3建设原则................................................8 4.4建设任务要求............................................8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9 5.1建设规模及布局..........................................9 5.2建设地点及布局..........................................9 5.3建设内容................................................9 第六章 项目建设招标方案.......................................9 5.1招标范围..............................................10 5.2招标人及招标组织形式...................................10 5.3招标方式...............................................11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 6.1投资估算...............................................12 6.3资金筹措..............................................13 第八章 效益分析..............................................13 7.1经济效益...............................................13 7.2生态效益...............................................13 7.3社会效益...............................................14 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14 8.1政策保障...............................................14 8.2技术保障..............................................14 8.3资金管理..............................................14 8.4组织管理保障..........................................15 第十章 结 论................................................15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平利县天保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3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4 项目建设单位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平利县蜡烛山林场、平利县药妇山林场。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平利县林业调察设计队 1.1.6项目性质

建 1.1.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2009年~2011年)。1.1.8项目建设地点

封山育林:平利县千家坪林场正阳河东、西沟,龙洞河;平利县蜡烛山林场野猪沟、三星寨、罗强洞、西岱顶;平利县药妇山林场南沟、东沟、神仙台、平头山。

人工造林:平利县千家坪林场龙洞河、正阳河;蜡烛山林场闹阳坪; 药妇山林场岱峡、黄花、药妇沟。1.1.9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实施封山育林120000亩,人工造林10000亩。

封育碑6座,宣传牌12块,界桩100根,补植20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8000亩。1.1.10投资规模

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人工造林600万元,封山育林1200万元。

1.1.11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资金采取中央林业天保建设专项投资与地方配套工程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其中申请中央林业天保建设专项投资1440万元,占80%;地方财政预算配套资金360万元,占20%。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

●2008年平利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国家天保工程总体规划》; ●主要造林树种技术要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天发[2004]149号)

●《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陕林发[2002]72号)。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工程建设设施指标

(1)封育碑10000元/座;(2)宣传牌2000元/块;(3)界桩200元/根。1.3.2用工指标

(1)人工造林60元/工日;(2)封山育林50元/工日。1.4综合评价

平利县地处亚热带山地气候区,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多种针、阔叶树生长,全县22.8万人口,以农业耕作和农业经济为主,森林覆盖率为66.5%,是全省的林业大县。项目实施区为三个国有林场,分别位于汉江重要支流岚河、黄洋河、坝河上游,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近年来平利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强天然林保护力度,生态环境得到了明确改善,特别是三个国有林场自天然林禁伐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森林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上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实施天保工程的丰富经验,150名国有林场职工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现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5名,林业重点工程施工专业队三支450名,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和劳务保障。

项目建成后将使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确改善,解决富余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各方面条件分析,项目建设不存风险。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000年起国家禁止天然采伐,启动天保工程,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和营造人工公益林两大建设工程,实现了生态恶化逆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47.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65.9万亩,应实行封山育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合计71.6万亩,占26.9%。2008年以前平利县共完成封山育林9.5万亩,人工造林3.25万亩,工程建设成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专家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天保工程。本次项目建设既是对国家实施天保工程项目建设政策的极积响应,也是平利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平利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产业结构单一,林业对全县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民负担减轻,生活得到改善,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未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贫困落后的面貌。项目建设将使本县区域内森林植被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对生态旅游开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对林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以林、农业为主的山区 4 县,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实施天保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是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区为平利县三个国有林场,是岚河、坝河、黄洋河上游地区,是重要的水源地,位于平利县东南部大巴山北坡。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8-109°20ˊ,北纬31°57-32°12ˊ之间。东邻湖北竹溪县,西接岚皋县,南与镇坪县及重庆市的城口县接壤,北与本县广佛、洛河二镇相邻。3.1.2地形地貌条件

项目区多属山地地形,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200-2972米, 基岩以片岩、石灰岩、板岩为主,河道密布,溪水荡流,岚河、坝河、黄洋河是汉江重要的支流。3.1.3气候条件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958.5mm,春季占24-27%,夏季占39-42%,秋季占29-30%,冬季占3-5%。年平均气温13.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0℃.无霜期252天。气象灾害以伏旱,秋涝为最重。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形成南北植物共生特点。3.1.4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层厚度一般为30-50㎝,石

砾含量中等,有机含量1.5-2.3%,PH值6.2-6.8,适宜于松杉、栎、桦等多数树木生长。3.1.5森林植被

项目区南接渝东湿润型常绿阔叶林地带,东临鄂西常绿落叶阔叶林地带,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下而上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暗针叶林带。

据调查,该区有种子植物154科、751属、1731种,比神农架多12科,比太白山多33科。其中到入国和省重点保护植物有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47.6万亩,其中国有林84.3万亩,集体林263.3万亩。国有林和中高山集体林是天然林成片分布区。3.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辖9镇3乡,190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45万人,占总人口的94.4%。农村劳动力8.1万个,剩余劳动力4.5万个。现有农耕地41.1万亩,人均1.9亩,人均粮食产量36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2060元。

项目区三个国有林场涉及八仙、广佛、洛河、长安、三阳、正阳6个镇(乡),总人口约15万人。农户以农业及林特产品种植、培育和外出务 工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1800元,在全县属中等水平。3.3技术与组织管理条件

该县为林业建设重点县,长期以来对林业十分重视,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进一步搞好该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个国有林场是实施天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单位,县林业局成立了天保办公室,专门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市林业重点工程监督管理站,对工程实行全程监理,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技术服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四章 建设目标原则和任务要求

4.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培育、利用森林资源,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农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奠定基础。4.2建设目标

2008年前,平利县已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封山育林9.5万亩,人工造林3.25万亩,项目建成后该县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总面积将达到21.5万亩,人工造林面积将达到4.25万亩,天然林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林业将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为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促进县城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4.3建设原则

(1)坚持生态优生,科学、合理培植利用林业资源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规划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林业新科技、新成果,提高项目建设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4.4建设任务要求 4.4.1封山育林120000亩

(1)封山碑6座,各国有林场2座,宣传牌12块,各国有林场4块;(2)千家坪林场60000亩,其中补植15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5000亩;

(3)蜡烛山林场30000亩,其中补植75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0000亩;

(4)药妇山林场30000亩,其中补植75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1000亩;

4.4.2人工造林10000亩

(1)千家坪林场6500亩,蜡烛山林场1500亩,药妇山林场2000亩;(2)营造树种为,松、杉、栎、漆等主要树种的混交林;

(3)加强抚育、补植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抚育年次为第1年1次,第2年2次,第3年2次。抚育内容为割灌,扩盘、施肥。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规模及布局

封山育林12万亩,其中千家坪林场6万亩,蜡烛山林场、药妇山林场各3万亩;

人工造林1万亩,其中千家坪林场6500亩,蜡烛山林场1500亩,药妇山林场2000亩。5.2建设地点及布局

封山育林:千家坪林场龙洞河、正阳河东、西沟;蜡烛山林场野猪沟、三星寨、罗强洞、西岱顶;药妇山林场南沟、东沟、神仙台、平头山。

人工造林:千家坪林场的龙洞河、正阳河;蜡烛山林场的闹阳坪;药妇山林场岱峡、黄花、药妇沟。5.3建设内容

封山育林:制做宣传碑6座,宣传牌12块,栽植界桩100根,人工补植2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8000亩。

人工造林:砍灌10000亩,挖穴110万穴,3年抚育5次(第1年1次,第2年2次,第3年2次),合计5万亩/次,适时进行病虫鼠害防治,保存率达到85%以上。

第六章 项目建设招标方案

本项目属于国家天保建设资金非经营性建设项目,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必须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 投标法》进行工程建设招标。5.1招标范围

招标范围为封山育林工程的碑、牌制作,补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山育林面积的管护;人工造林和砍灌、整地、植苗、补植和抚育管理。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招标以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分别为标底的分包方式。招标各项工程的建设质量要求为合格工程。5.2招标人及招标组织形式 5.2.1招标人

本工程项目建设招标人为平利县林业局。5.2.2招标的组织形式

(1)招标领导小组

成立以县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县计划、财政、纪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招标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 领导与协调工程施工招标工作和解决招投标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 批准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办法;

☆ 根据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确定中标人; ☆ 审查批准、签订施工合同。(2)招标办公室

招标领导小组下设招标办公室,招标办公室人员由县林业局、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人员组成,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一半以上。

(3)评标委员会与评标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和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组建,评标委员会共5人组 成,其中招标人1人,依法聘请的评标专家4人,其主要职责是:

①对招标办公室拟定的评标办法、评分标准进行审查;

②开标时,认真审查投标人的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并按评标办法与评分标准评标;

③负责向招标人、招标办公室推举中标人候选人及中标候选人顺序。5.3招标方式

5.3.1投标人资质与数量

投标单位不得小于5家,开标时合格的标书不得小于3家。投标单位必须是林业专业工程施工队,具关多年施工实践经验,没有不良记录,有充足技术人员能独立承担风险责任的法人。5.3.2开标、评标与中标人选定

开标在招标领导小组的监督下按程序进行。(1)开标与评标

招标人根据招标条款,宣布合法投标人的名称。

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组织评标人对投标人的投标条件进行审查,确定标书的有效性。对有效标书进行评分,提交评标报告,与中标人员签订合同。

(2)中标人选定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选定中标候选人并公示三天后向第一中标候选人发送中标通知书,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未中标人。当第一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时,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标单位。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6.1.1估算依据

●《国家林业局、林场总体设计概预算编办法》;

●陕西省技术监督局颁《陕西省造林技术经济指标》陕西省林业局(场)总体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相关材料、设备、劳务的市场价格。6.1.2投资估算

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人工造林600万元,封山育林1200万元。

(1)人工造林10000亩,每亩600元。

直接生产费用540万元,占总投资的90﹪。砍灌、整地、植苗费300万元,种苗款66万元,肥料、药物等材料购置费14万元,补植、3年抚育5次及管护费160万元。

设计、监理费30万元,其中设计费占总投资的3%,工程监理占总投资的2%;

工程管理及30万元,占总体投资的5%。(2)封山育林120000亩每亩100元。

直接生产费用1080万元,占总投资的90%。其中封山育林设施碑、牌制作费8.4万元,人工补植费305万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费460万元,种苗费201.3万元,管护费105.3元;

设计费、监理费60万元,其中设计费占总投资的3%,工程监理费 12 总投资的2%;

工程管理及不可预备费60万元,占总投资的5%。6.3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资金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资金采取中央林业天保建设专项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筹措。其中申请中央林业天保建设专项投资1440万元,占8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60万元,占20%。

第八章 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到成过熟林阶段,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申请专项采伐指标,依法进行抚育更新性质的采伐,预计可生产木材13万立方米,总产值将达到6500万元,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7.2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平利县将新增13万亩公益林,累计人工工益林造林面积将达到3.25万亩,封山育林面积将达到21.5万亩,天宝工程实施总面积24.75万亩。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林分质量的提高,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森林是天然的治疗厂,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万亩林子就能全部吸收。项目建设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科学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7.3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不仅可解决150名国有林场职工就业问题,还能为周围5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不仅能为职工、农民增加部分收入,维护林区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切实作用。还能为资源配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有林场兴林富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

9.1政策保障

2000年国家就禁止天然林采伐,启动长达10年的天保工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了生态环境治理,天保工程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供了政策保障。9.2技术保障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为平利县林业局,项目实施单位为三个国有林场,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市林业重点监督管理站为项目建设的监理单位。实施单位在过去的天保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较好 的成效,没有不良记录,有一批具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的施工人员多年从事天保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多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专业人员常年从事林业技术指导工作,为确保工程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9.3资金管理

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专款专帐专人管理,把好资金使用关,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全额用于工程建设。9.4组织管理保障

建立项目法人制、资金保障制、工程招标监理制。通过完善制度促进工程实施。建设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工程建设进度和各项工程实施制度,严格执行工程资金保障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建设招标制等工程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第十章 结 论

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山地气候区,自然、地理条件适宜南北多种针阔叶树木生长,项目区天然林资源丰富,在过去的天保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天保工程的丰富经验,加之平利县是森林资源大县,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的积极行动,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对改善生态环境,山区贫困落后经济面貌和国有林场突破发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6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综述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THA)已经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1],近10年优良率已超过90%[2],为患者解除了疾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术后并发症却困扰着诸多医师和患者。本文就目前该手术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式综述如下。

1 感 染

感染是术后早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据报告THA后感染率为1%~6%,而且再次THA要比首次有着更高的感染率[3]。引起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患者体质状况差或合并某些内科疾病、术前可能存在某部位的炎症、术中无菌操作不规范、缝合时肌肉筋膜间存在间隙等,都有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因此术前一定要完成必要检查,排除感染病灶存在,控制其他系统疾病;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术前1 d开始使用;术后使用抗生素3~5 d,采用利福平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是最好的选择[4];术后及时换药,保持切口整洁,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炼,增强体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假体的感染灶清除术、一期或二期再次置换、假体取出术、关节融合术和截肢术[5]。最近有研究表明,THA后感染清创4~6周后行二期翻修术,不仅能较好地控制感染,也可尽快恢复关节功能[6]。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DVT)形成,系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由于可继发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和致命性的肺栓塞、脑栓塞,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7]。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研究证明,90%以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血栓来源于下肢静脉[8]。第七届ACCP报道THR术后DVT的总发生率为42%~57%,近端发生率为18%~36%,PTE的总发生率为0.9%~28%,而致命性肺栓塞为1%~2%[8]。因此医师应重点防范术后DVT和PE的发生,做好术前评估,完成必要术前检查(如下肢静脉彩超等),术后物理康复以促进静脉回流(如穿弹力袜),指导患者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局部压迫等常规预防;可采用机械预防(如间歇性足底静脉泵)和抗栓药物(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联合使用。刘又文等[9]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预防THA后下肢DVT,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在安全性方面,经临床应用证实,无明显毒副作用。

3 术后髋关节脱位

术后脱位是THA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6%~7% [10]。常见的原因有:①假体位置不良,常见于髋臼假体置入时前倾角过大或过小,适当的髋臼假体应外展40°±10°,前倾15°±10°[11];②患者摔倒,滑倒导致;③关节周围肌肉或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造成肌力不足;④术后麻醉松弛不适当的搬运;⑤术后护理不当,功能锻炼不当,术后患者过度屈髋、内旋。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也是引起术后脱位的重要原因之一[12]。处理上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牵引及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13]。术后脱位可以预防,因此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指导,术中操作规范到位,术后麻醉恢复之前应由医护人员专门负责搬运患肢,术后患者应分阶段适当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做到3个月内不侧卧,卧床以平卧和半卧为主,禁止重体力劳动;做到“四不”:不用力屈患髋下蹲、不盘腿、不坐矮板凳、不跷“二郎腿”。6个月后可选择散步进行日常锻炼,但不适宜进行剧烈活动,如登山、高抬腿跑、快跑及长途跋涉等。

4 假体无菌性松动下沉

假体无菌性松动下沉是THA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术后翻修的重要原因之一[14]。目前公认的原因[1]有以下几种:①假体松动磨损产生的聚乙烯颗粒移动至假体远端,造成假体周围的骨溶解;②假体材料与骨组织不能有机地给合;

③假体固定不牢或股骨距保留不足;④早期负重过多或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脱钙;⑤骨水泥聚合不均匀,放置范围不够广泛,骨水泥断裂;⑥与手术者技术有关。因此应选择组织相容性好、质量优的新型材料,设计更加符合力学原理的假体,以减少微粒产生、骨吸收、骨溶解。手术医师应尽力提高自己的手术操作水平,安装假体时必须操作到位。骨水泥应按第3代的要求去做,骨水泥分布要广泛、均匀,生物固定必须待骨愈合后下地行走,预防外伤等[14]。

5 双下肢不等长

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是THA后比较普遍的并发症。吕厚山[15]文献报告THA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一般在50%~80%,

术后患肢平均延长1 cm。多数学者认为,LLD只要控制在1 cm以内就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和髋关节肌力的明显改变,便可认为手术操作成功。但如果患肢延长过多则会引起跛行,甚至继发性腰痛及以后髋关节的功能状况,达不到手术的预期目的。因此,如何预防术后LLD应引起重视。术前应测量肢体长度,在X线片上设计好假体大小模版,术中应注意严格摆放患者为标准侧卧位,且固定可靠,手术操作应把握好股骨颈截骨位置的高低和对软组织的松解[16],术后重视髋关节的功能锻炼,从而尽量避免此并发症的出现。王义生等[16]综合利用多种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的设计原理,术中仔细反复测量,提高手术技术,获得了术后理想的下肢长度。

6 髋臼磨损及假体周围骨折

术后假体磨损是导致患者对其疗效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髋臼磨损主要是因为假体头与髋臼的大小不适合所致。朱俊昭等[1]报道,若假体头过大,关节间隙窄,臼缘出现增生,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若头过小,术后对臼的局限性压力过大,应力过于集中,易加重对臼的磨损,肥胖患者尤为突出。患者术后活动量稍大,或姿势不正确,或患者本身有骨质疏松,则会加重髋臼磨损,产生临床疼痛症状。因此,要预防此并发症,术者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操作应选择合适的假体,术后指导患者分阶段适量进行功能锻炼。假体周围骨折也是THA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术中,术者的操作,患者本身骨质疏松是造成THA发生的主要原因。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常发生在转子区,多发生于扩髓或置放假体时,晚期假体周围骨折常发生于股骨侧,常与假体松动、骨溶解、外力等有关[1]。医师要减少甚至避免此类并发症,必须做到术前认真分析X线片,做好术前检查,做到心中有数; 术中在未打开关节囊前充分显露股骨距的颈部和粗隆部,扩大髓腔首先要找好方向,选用大小不同型号髓腔锉,依次进行扩髓操作,动作应轻柔,禁止使用暴力放置入假体[17];晚期应注意控制活动量,防止摔倒,定期检查。

nlc202309041324

虽然目前THA已经是开展较多且成功率较高的外科手术,广大手术医师在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术后随访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此类手术仍存在着高风险且近远期并发症多见,因此要求广大手术医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严格手术适应症,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以达到更好的远期临床效果。

7 参考文献

[1]朱俊昭,王福贵,邹扬道,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10,18(5):9-11.

[2]吕厚山.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动人工关节外科的发展[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5):267.

[3]Bozic KJ,Ries MD.The impact of infec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on hospital and surgeon resource utilization[J].J Bone Surg Am,2005,87(8):1746-1751.

[4]梁袁昕,杨述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1):19-22.

[5]Fisman DN,Reilly DT,KarchmerAW,et al.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2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nfec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elderly[J].Clin Infect Dis,2001,32(3):419-430.

[6]杨述华,刘勇.人工关节置换术未来发展与挑战[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1): 3-4.

[7]曾焱,李晓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2):133-135.

[8]胥少汀,葛宝丰,徐印钦.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415,390.

[9]刘又文,陈柯,耿捷,等.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医正骨,2010,22(10):36-37.

[10]Masonis JL,Bourne RB.Surgical approach,abductor function,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dislocation[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405):46-53.

[11]吕厚山.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4.

[12]工宁华.关节置换术康复研究与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4):260-263.

[13]李龙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11(2):94.

[14]陈立科,徐秋香,徐海涛,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8):664-665.

[15]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7.

[16]王义生,陈宾,李军伟,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的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2):251-253.

[17]夏红,王万春,唐新桥,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36-1438.

收稿日期:2013-12-02;修回日期:2014-01-19

人工种草舍饲育肥羔羊试验报告 篇7

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区位于青海省乌兰县柯柯镇、北柯柯村, 海拔3 100~3 100 m, 气候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 昼夜温差大, 四季气候不明显, 仅有“寒季”与“暖季”之分。该区年降水量300 mm左右, 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6.9%~91.1%, 雨热同季。年日照时数为2 940~3 080 h, 年平均气温-2.4~4.5 ℃, 棕钙土, 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在100~180 d之间。草场类型为山地草原为主, 由于超载过牧, 草场退化严重, 原生植被稀疏。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人工种草材料:

多叶老芒麦。

(2) 育肥试验材料。

粗饲料:人工草地所产的多叶老芒麦青干草。精料:当地产春小麦和机榨菜籽饼;饲喂时, 小麦用粉碎机进行粗粉碎, 颗粒直径2~3 mm, 机榨菜籽饼提前70 d进行坑埋脱毒。饲料添加剂:西宁城北青牧复合预混料厂生产的“牛羊壮”、加碘食盐。饲养家畜:待育肥畜在当地选购, 其中半细毛和藏系断奶羔羊各30只。要求各类待育肥畜均应健康无病, 个体和试前膘情基本在同一等级。棚圈:用土木结构、半敞开式暖棚实施舍饲圈养, 平均每只羔羊0.70 m2。

(3) 试验方法。

1) 人工种草。

人工草地的建植:播种时间2005年6月9日, 播区均采取重耙 (缺口耙) 、轻耙碎土处理, 播后覆土镇压;播种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播种牧草为多叶老芒麦, 播量为22.5 kg/hm2, 牧草种子使用国家质量标准三级以上的种子;播种当年冬季至翌年夏季禁牧, 采用网围栏封育保护。按照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437-2003编结围栏网技术标准执行, 网片规格为91 L-8/110/60。牧草收获后, 制成青干草。牧草产量测定:自播种次年起, 每年8月测定产草量, 齐地面刈割5个样方 (0.1 m×0.1 m) , 取鲜重后, 在室内风干后称重。

2) 舍饲育肥。

饲草均切成5 cm左右的短草, 春小麦粗粉成2~4瓣, 机榨菜籽饼进行70 d脱毒处理。多叶老芒麦、小麦和菜籽饼营养成分详见表1。

%

待育肥羔羊, 先观察、剔除病畜并进行防疫;将半细毛和藏系羔羊进行群饲;饲喂量方面, 育肥初期按日粮配方Ⅰ的标准饲喂, 以后随育肥羔羊体重每增加2.5 kg, 依次按日粮配方Ⅱ、日粮配方Ⅲ、日粮配方Ⅳ的标准饲喂, 育肥羔羊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育肥期为120 d, 每日定时喂精料2次、饲草4次, 饮水1次;在育肥初期和末期对育肥育肥羔羊分别称重。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g/d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草地产草量

据测定, 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产草量:播后次年产鲜草和青干草分别为11 879.70 kg/hm2、4 089.45 kg/hm2, 第3年为12 776.40 kg/hm2、4 250.40 kg/hm2, 第4年7 573.65 kg/hm2、2 769.90 kg/hm2, 3年平均产鲜草和青干草为10 743.30 kg/hm2、3 703.20 kg/hm2。按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利用期限5年、播种当年无产量计, 在一个生产周期内, 年平均产鲜草和青干草分别为8 594.70 kg/hm2、2 962.50 kg/hm2。

3.2 羔羊育肥增重效果

用人工草地所产的饲草料对羔羊进行舍饲育肥, 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见表3) , 日增重半细毛羔羊为90.92 g, 藏系羔羊为86.5 g。

3.3 人工草地效益分析

2005年青海省乌兰县北柯柯村人工种草约333.33 hm2, 共投入资金44.5万元, 其中:耕地6万元、耙地4万元、播种2万元、镇压2万元、收获2万元、种子6万元、施肥7.5万元、围栏15万元, 按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利用年限5年、围栏使用年限15年计, 则每0.067 hm2投资29元。

根据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利用期内平均产青干草197.50 kg/0.067 hm2、投入29元/0.067 hm2, 可推算出多叶老芒麦青干草的成本为0.15元/kg。

3.4 舍饲育肥经济效益分析

对羔羊进行全舍饲育肥所消耗的原材料和人工等计算结果表明, 总成本为0.47万元;总产出0.76万元, 收益0.29万元, 畜均纯收入为:半细毛羔羊53元, 藏系羔羊46元, 见表4。

4 结 论

在乌兰县柯柯镇北柯柯村, 利用人工草地所产的草料舍饲育肥羔羊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日增重分别为半细毛羔羊90.92 g、藏系羔羊86.5 g。半细毛羔羊畜均纯收入可达53元以上, 藏系羔羊为46元。

摘要:在青海省乌兰县利用人工草地饲草进行日粮配方的研究, 并用全舍饲育肥羔羊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日增重为:半细毛羔羊90.92 g、藏系羔羊86.50 g;平均纯收入为半细毛羔羊53元, 藏系羔羊46元。

关键词:乌兰县,人工草地,舍饲育肥

参考文献

[1]吕永华, 刘春娴, 曹秀芬.浅谈种草养畜[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 (2) :53.

[2]路冶.对山区种草养畜的几点看法[J].黄牛杂志, 2001 (2) :64-65.

[3]曾宏杰, 徐震宇.对种草养畜的产业化发展探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0 (5) :23.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种鸽蛋选自瑞安市致富鸽业有限公司核心育种区的欧洲肉鸽种鸽同周龄种鸽所产优质种蛋;孵化设备采用电脑控制孵化机, 由鸡蛋孵化机改造而成;自然孵化为种鸽蛋的父母 (亲鸽) 。

1.2 试验分组

选择4 d内所生的同一鸽舍的200个鸽蛋, 随机分为2组, 每组100个鸽蛋;试验组机孵, 对照组自孵, 每对种鸽孵2枚种蛋、且要求自生。

1.3 测定项目

试验从2009年4月1日选蛋开始, 至4月5日机孵到4月25日止。主要测定项目为死胚率、破蛋率、出雏率。

1.4 饲养管理

孵化温度全期控制在38℃, 比鸡蛋孵化温度略高。相对湿度为65%左右, 后期湿度可低些, 为60%。定时换气。每2 h翻蛋, 到出壳前1 d停止翻蛋。鸽蛋孵化到第12 d, 要每天抽出蛋格1次, 在孵化机外凉蛋, 使温度降至30℃再放回孵化机内。试验组和对照组照蛋均分3次进行, 孵化后5 d第一照, 11 d第二照、16 d第三照, 取出无精蛋、弱胚和死胚等。亲鸽孵化饲养管理按养殖场的日常管理规定进行。

1.5 测定方法

在孵化期间, 利用翻蛋、照蛋、巡查取出无精蛋、弱胚和死胚蛋, 并分别记录在案。待孵化 (试验) 结束后, 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孵化指标进行比较, 作出数据处理和生物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破蛋率比较

试验组人工孵化100枚鸽蛋完好无损, 破蛋率0%;对照组亲鸽孵化100枚鸽蛋不同程度破蛋23枚, 破蛋率23%;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破蛋率为23%, 差异显著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2 死胚率比较

试验组受精率91%, 死胚7枚, 死胚率6.4%;对照组受精率93%, 死胚29枚, 死胚率31.18%;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减少死胚率24.78%, 差异显著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3 受精蛋出雏率比较

试验组受精率91%, 死胚7枚, 出雏84枚, ;受精蛋出雏率92%;对照组受精率93%, 死胚29枚, 出雏64枚, 受精蛋出雏率68.8%。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受精蛋出雏率23.2%, 差异显著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增加产蛋量

鸽蛋采用人工孵化后, 使种鸽免去孵化过程。根据我国的统计表明, 不同种鸽的平均产蛋周期在49 d左右, 本实验表明自然孵化平均产蛋周期由49d缩短到人工孵化的产蛋间隔周期12d, 以此计算可以增加产蛋率3倍以上。

3.2 提高出雏率

人工孵化后可避免亲鸽孵化时因温度、湿度、应激、污染、人员操作等原因造成破蛋、凉蛋、死胚, 从而提高出雏率。

3.3 增加效益

由人工孵化再配备以后的人工育雏, 则种鸽不需负担繁重的育雏任务, 不仅延长种鸽寿命, 各方面经济效益与效率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故大规模进行人工孵化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谊.康鸿明等编著, 肉鸽高效生产技术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沈建忠主编.实用养鸽大全.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3]刘洪云主编.工厂化肉鸽饲养新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人工关节研究的报告 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内固定,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性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骨科高龄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预后较差[1]。本研究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ip replacement,HR)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术(internal fixation,IF)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不稳定性骨折。根据具体情况,有32例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2~81岁,平均(73.2±6.9)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8例,车祸伤13例,摔伤1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Evans-Jensen分型:Ⅱ型4例,Ⅲ型17例,Ⅳ型12例,V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 h~5 d,平均(15.4±9.1)h;合并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慢性心力衰竭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4~85岁,平均(74.1±7.4)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6例,车祸伤11例,摔伤1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Evans-Jensen分型:Ⅱ型6例,Ⅲ型13例,Ⅳ型11例,V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6 d,平均(17.0±10.3)h;合并症:高血压16例,糖尿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到手术治疗时间、骨折类型、合并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拍摄X线片,行骨密度检查,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实验组患者行健侧卧位,在全麻下行髋关节后外侧Gibson改良小切口,张力带钢丝重建股骨距,采用髓腔锉扩髓后采用第2代骨水泥技术填入骨水泥,插入长柄假体至小转子上并固定,保证骨质与骨水泥紧密接触,待骨水泥变硬后,安装双极人工股骨头并复位,钢丝固定大小转子,切口引流1~2 d。对照组患者在连续型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其中,14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进行治疗,18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DHS组患者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复位后,在C臂机透视下暴露大转子、股骨上端及股骨颈,通过导向器置入导针,然后置入加压螺钉和DHS钢板。PFNA组患者取仰卧位,牵引复位良好后,在C臂机透视下分离组织,至大转子顶点穿导针,扩大髓腔后置入PFNA主钉,然后置入拉力螺钉、自锁螺钉及防旋转螺钉。

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1周,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发生严重骨质疏松。指导患者适当锻炼,恢复肢体功能。实验组患者术后3~4 d在床上行股四头肌伸缩功能锻炼,鼓励患者1周内扶拐下床活动,6周后逐渐开始独立行走。对照组患者术后30 d可扶拐下床活动,并复查X光片。术后随访1年,定期复查,采用Merled Aubigne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个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移位愈合或延迟愈合。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疗效优13例,良18例,对照组优5例,良12例,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88,P=0);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19,P=0.03)。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未有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褥疮、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并发症。对照组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栓塞,2例发生褥疮,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之一,以不稳定性骨折为主[2]。本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为不稳定性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关节功能,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相应并发症发生率[3]。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容易发生内固定物弯曲、断裂,引起相应并发症,提高二次手术的可能性。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为年龄较大、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无法进行内固定治疗,或髋关节严重炎症、股骨头坏死、转子间骨折畸形愈合、手术内固定失败的患者[4,5]。

老年性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不应只重视手术疗效,还应重视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若术后长期卧床,则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刘嵬等[6]对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经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Meta分析比较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时间明显较短,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但该术式对术中出血及术后输血量的影响不大。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较好,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由于在术后可及早开展负重练习,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实验组术后仅有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未有患者死亡。但也应注意到,人工关节置换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粉碎性骨折患者,术中视野不清,对人工关节的准确植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转子移位等因素也会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增加手术的难度。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与内固定组患者相比,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较少,未有患者发生肺栓塞、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说明在综合评价患者情况,排除手术禁忌证的基础上,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余金胜,方文广,黄立成.PFNA与DHS治疗超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9:74-75.

[2]李元城,方跃.583例髋部骨折的致伤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4):1047.

[3]Johnell O,Kanis JA.An estimate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mortalityand disability associated th hip fracture[J].Osteoporos Int,2004,15(11):897.

[4]张伯松,曲广运,王满宜.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3):202-204.

[5]刘云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51-52.

陶瓷对金属人工髋关节的研究进展 篇10

在过去的40年里,金属对聚乙烯髋关节假体成为骨科医生最广泛使用的人工髋关节。但这种假体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骨溶解及其导致的无菌性松动问题。第一代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通过改进取得了相对于金属对聚乙烯假体明显低得多的摩擦学表现。但是假体的成败与否不单纯决定于其是否更加耐磨损。其生物相容性,磨损颗粒的大小、形态和导致的机体反应同样重要。金属对金属假体的磨损微粒直径是纳米级的,其数量远超过金属对聚乙烯假体。有时可以发现细胞和组织对金属磨屑的生物反应。同时,大量的金属磨损颗粒被发现于淋巴结、肝脏、脾脏和骨髓。这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人担心其可能存在的致癌作用。由于对金属假体的系统副作用的观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就十分留意观察使用这种假体的患者体内金属离子水平的变化,从而间接评价假体的磨损和副作用。这种担心同样会出现在对陶瓷对金属假体的评价中。

陶瓷对陶瓷髋关节假体同样有着多年的临床成功经验。其在普通摩擦条件下具有超低的磨损率(0.05mm3/Mc)。但是人们发现,在步态周期内关节面会发生微小的分离现象(microseparation),而这种反复的分离再接触会导致假体的边缘接触,进而发生条带磨损(stripe wear)。这种体内的磨损模式也同样可以在体外的模拟器上得到复制,其磨损率会数十倍的增加。当然限制陶瓷对陶瓷假体使用的原因还不止于此,陶瓷碎裂部件和陶瓷内衬边缘的崩瓷现象同样令人担心。与金属对金属假体相比较,陶瓷内衬外配伍一个金属外杯,由于两者都需要一定的厚度,这就限制了大直径陶瓷球头的使用。所以临床所能使用的最大直径陶瓷对陶瓷假体也只是36mm的。术后异响(squeaking)也是困扰使用陶瓷对陶瓷假体的病人的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还有学者关心使用这种假体术后患者血清铝离子升高的情况,以及相关的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的变化。

综上所述,同材质配伍的金属或陶瓷假体都各有优势,但也存在限制其临床使用的明显缺点。于是,将陶瓷球头与金属内衬配伍(ceramic-on-metal)使用的尝试就应运而生了。Frikins等人研究了陶瓷对金属的28mm假体与金属对金属假体的摩擦学表现,发现前者的磨损率更低(0.01mm3/Mc对1.62mm3/Mc)。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通过体外实验和临床应用进一步检验这种假体配伍。这种组合的优点是利用陶瓷球头的高度剖光表面,减少配伍侧金属内衬的磨损,后者是由高碳含量的钴铬钼合金制成的。而且这种推测已经得到了临床和实验室工作的证实。但多项研究表明以金属球头配伍陶瓷内衬(metal-on-ceramic)的组合是失败的,其磨损率甚至比金属对金属还高,偶尔有来自临床个案报告,其结果也不理想。(图1)

Williams等人进行了一项比较有针对性的研究,他将这三种配伍的假体置于相同的摩擦环境下进行观察。比较了容积磨损率和摩擦液金属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三种配伍的假体中,金属对金属假体的磨损率是最高的。在模拟一般条件下的磨损模式中,从数值上看陶瓷对金属与陶瓷对陶瓷假体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0.09mm3/Mc对0.04mm3/Mc)比较接近。在模拟微分离模式的恶劣环境下,磨损率的比较呈现类似的结果。但同材质配伍的球头上可以观察到磨损条带(图2),陶瓷对金属假体的球头上却没有。作者认为,条带磨损的出现是由于构成摩擦界面的双方硬度相近与应力集中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陶瓷与金属材料的硬度不同,即使出现边缘负重的磨损形式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磨损条带。另一方面,无论配伍哪种球头,所用的金属内衬边缘都可以观察到边缘的磨损齿痕。(图3)还有一点不同就是通过对摩擦液金属离子的监测可以观察到金属对金属假体存在的磨合现象(bedding-in wear),

即最初的关节磨合阶段出现明显的金属离子升高,而进入稳定期后金属离子的升高就很缓慢了;而这一点在陶瓷假体和陶瓷对金属假体中是不明显的。作者认为这与金属对金属假体在磨合期内的摩擦液膜形成有关,而从摩擦机制上看似乎陶瓷对金属假体与陶瓷对陶瓷假体更类似。

该研究还包括一个部分,是一项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作者将患者分为4个组,分别使用金属对金属、陶瓷对陶瓷、陶瓷对聚乙烯和陶瓷对金属假体。观察的指标包括患者血清金属离子的监测,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测量术后6个月血清金属离子水平并与术前对比。结果显示,使用陶瓷对陶瓷假体和陶瓷对聚乙烯假体的患者血清金属钴和铬离子的水平都没有变化。而使用金属对金属和陶瓷对金属假体的患者血清金属离子的水平与前两者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影像学和临床评分亦没有区别。没有使用陶瓷对金属的病例术后出现异响等不良反应。虽然随访的时间不长,病例数目也不多,但该研究的结果使我们对陶瓷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前景有了谨慎的乐观(病例数量过少)。

Firkins也报道过同等条件下陶瓷对金属假体较金属对金属假体的磨损率更低。他分析这是由于两种材料配伍时,粘着磨损较同一材料间配伍要低。第二个磨损减少的原因是与金属配伍的球头如果由金属变为陶瓷,后者可以加工出更光滑的表面。还有一个理论上的原因曾经被Yan等人所研究,他认为在金属对金属假体的磨损中金属间的腐蚀磨损是一个主要原因。一旦球头换成了陶瓷,这个因素就会被去除。

Williams的研究没有证明使用陶瓷对金属假体的患者体内血清金属离子水平较金属对金属假体低。而Isaac等人研究了使用陶瓷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的患者术后1年的血内金属离子浓度。他们发现,金属铬的浓度平均增加0.08µg/1;金属钴的浓度增加0.22µg/1。均小于对照组金属对金属假体的0.48µg/1和0.32µg/1。磨合现象在这种假体上同样存在,在磨合期过后其磨损的速度仍然明显低于金属对金属假体。另一项研究则显示相比两种界面配伍,陶瓷对金属界面的磨合现象并不明显。而且无论在磨合期(下降35倍)还是磨合后期即300万次周期后(33倍)均明显地减少磨损。当然每项研究所限定的摩擦学环境、假体选择、负荷周期均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还是明显的。

还有人对金属对金属假体和陶瓷对金属关节界面的磨损颗粒进行了微观观察。他们发现后者的微粒更少,而微粒的大小是接近的(6~30nm)。这种磨损结果的不同也可以解释为粘附磨损的下降。在一些回收的陶瓷对金属假体的陶瓷球头上发现有一些金属的残留痕迹(图4),我们称之为金属的转移(metal transfer)。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有些学者的高度警惕,但其是否增加磨损或改变摩擦的模式尚无定论。由于回收的假体数量还不够得到结论,我们只能通过更加耐心的长期观察才能作出判断。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地回顾历史会发现,陶瓷对金属假体的尝试早已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使用第一代Metasul金属的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这种假体没有大行其道。现代技术进步使得陶瓷材料(氧化铝复合陶瓷)和金属材料的制造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其制作的假体也更加可靠耐用(图5a)。采用这种配伍获得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使用陶瓷球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大直径的假体(图5b),从而增加术后关节稳定性和改善髋关节功能。

上一篇:水利工程文明施工分析下一篇:课堂教学之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