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厚度

2024-05-16

硬化厚度(精选四篇)

硬化厚度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校准

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狭窄或有明显粥样斑块, 除外贫血、高血压、心律失常, 脑梗死等病症者。

1.2 临床资料

共选入204例, 病程2~5个月,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 参芎胶囊加尼莫地平片及对照组 (尼莫地平片) 临床资料见表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20 mg, 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参芎胶囊3粒 (1.2g) 均3次/d。总疗程3个月。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症的均给予相应的降压、降酯、降血糖等基础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头晕及眩晕症状的严重程度:重度为患者严重不适, 站立不稳, 行走不能或见呕吐、视物旋转;中度为患者中度不适, 行走站立不便, 影响生活不能工作, 无呕吐及事物旋转;轻度为患者轻度不适, 不影响工作生活。

1.4.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 治疗前后的意大利TechnosMPD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索频率17.5~10 MHz) , 沿颈动脉走向自上而下从长轴和短轴两个方向显示血管壁的结构, 了解颈动脉全貌及内膜情况。测量部位:在距颈动脉窦1 cm处测量远长血管壁的IMT。

1.5 疗效判断标准

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IMT结果判断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由重度变为轻度;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但未消失;无效:临床无改变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见表2) 。

注:总有效率比较, *P<0.012.2 两组IMT情况 用药前后对比, 治疗组IMT明显改善 (P<0.01) , 而对照组虽有改善, 但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3。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1) 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 2) P<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服药后胃部不适, 1例头晕加重;对照组2例头晕加重均停药, 作无效处理。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 (AS) 是全身性疾病, 近年有明显增多趋势, 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因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而较易引起关注。有症状的颈动脉病作为冠心病的急危症之一[1]。近年来, 血管超声在血管动脉硬化的检测应用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将IMT≥0.9 mm作为靶器官受损的重要证据之一[2]。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便, 无创, 重复性好, 临床较为实用。

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 往往采用综合手段, 如调脂抗血小板, 扩展血管等。尼莫地平是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可减少Ca2+内流, 抑制脑细胞内Ca2+超载, 解除脑血管痉挛, 可明显改善脑细胞功能[3]。参芎胶囊由川芎、乌梢蛇、西洋参、何首乌、淫羊霍、沙棘膏等中药组成, 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 富含多种微量元素[4], 近年来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与尼莫地平合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症, 相得益彰。

本研究在尼莫地平基础上加用参芎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眩晕,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有效率达93.14%, 明显优于单用尼莫地平组。用药3个月后测量IMT, 治疗组有明显的改善, 而对照组的改变无统计意义,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1) , 说明参芎胶囊有抗AS的作用, 这可能是其改善临床症状的病理机制。

参芎胶囊可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临床用于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所致眩晕等, 症状缓解率高, 不良反应小, 有抗AS的作用, 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No authors summary of the third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treatment of n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cadult treatment panelⅢ) .JAMA, 2001, 285:2486-2497.

[2]孙宁玲, 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 5 (2) :1-2.

[3]孙睿, 孙慧君, 毕洪英.尼莫地平对脑血流的保护作用.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 :152-154.

硬化厚度 篇2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冠状动脉硬化,早期联合应用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1], 但只能对已经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 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的评估效果不佳, 且操作较为复杂, 属于有创手术, 费用较高, 也不易重复使用,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无创检查技术的不断开展和应用,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2]、踝臂指数[3]逐渐用于评估患者动脉壁的结构病变, 操作简便且方法有效。为了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联合应用的意义, 本院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63例, 采用SYNTAX积分将其分为正常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 分析SYNTAX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的相关性, 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 报道如下。

注:#为与正常组相比较P<0.05;&为与轻度病变组相比较P<0.05;@为与中度病变组相比较P<0.05

注:与正常组相比较 (1) P<0.05;与轻度病变组相比较 (2) P<0.05;与中度病变组相比较 (3) P<0.05

注:#为P<0.05

注:为平衡诊断试验与系列诊断试验相比较#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63例, 年龄为41~82 (58.9±14.3) 岁, 其中男性108例, 女性55例。采用SYNTAX积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4], 将其分为四组, 其中正常组43例, 年龄为41~67 (53.4±6.8) 岁,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24例;轻度病变组65例, 年龄为47~73 (56.7±5.9) 岁, 其中男性42例, 女性23例;中度病变组38例, 年龄为53~79 (62.3±6.4) 岁,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7例;重度病变组17例, 年龄为58~82 (68.9±5.1) 岁,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1例。排除肢体瘫痪、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治疗、下肢严重水肿、心律失常、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发放调查表, 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质量、身高, 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身高2。高血压的诊断参考《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临床诊断标准[5], 非同日3次测量结果中, 舒张压高于90 mm Hg, 收缩压高于140 mm Hg。糖尿病的诊断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的临床诊断标准[6], 空腹血糖高于7.0 mmol/L, 糖耐量试验2 h血糖高于11.1 mmol/L。吸烟诊断如下[7]:持续吸烟1年以上, 每天吸烟1支以上。患者先行血压检查, 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 送检, 均行血糖检查和血脂检查。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定:使用日本ALOKA SSD-a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 设定探头中心频率为7 MHz, 指导患者取头后仰卧位, 放松颈部, 让头偏向对侧45°, 在安静状态下休息15 min, 把超声探头放于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要确定颈总动脉位置, 再将探头顺着颈总动脉走行方向, 慢慢向头侧移动, 顺着动脉走行方向显示其纵断面, 注意观察动脉管壁内膜状况, 测量其正常部位舒张末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要避开粥样硬化斑块, 检测两侧颈总动脉前后壁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取平均值。

踝臂指数的测定:患者测量前1 h要禁止吸烟、饮酒、喝咖啡, 让其在平静状态下平卧15 min, 使用日本林电气公司生产的Doppler便携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 其探头频率为8 MHz,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将袖带缚于双侧上臂或双侧小腿最丰满处, 让Doppler探头从远端动脉 (足背动脉、桡动脉、胫后动脉) 搏动最为明显处且正对血流方向开始, 调整探头方向, 等清晰闻及动脉音时按充气键开始充气, 等动脉音消失后水银面可自动太高20~30 mm Hg, 以水银柱下降2~4 mm Hg/s的速度进行放气, 等再次听到动脉音时血压值就是收缩压, 先测量双侧肱动脉收缩期血压, 取得平均值, 如果两侧血压差值超过10 mm Hg, 要取高值, 作为肱动脉的收缩压, 继续测量同侧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 也取踝部收缩压, 踝臂指数=踝部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 双侧踝臂指数均要测量, 取较低的踝臂指数进行分析。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联合诊断时, 分析方法如下:平衡诊断试验中,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试验A灵敏度+ (1-试验A灵敏度) ×试验B灵敏度;联合诊断的特异度=试验A特异度×试验B特异度。系列诊断试验中,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试验A灵敏度×试验B灵敏度;联合诊断的特异度=试验A特异度+ (1-试验A特异度) ×试验B特异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和χ2检验, 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间基线资料比较:

各组患者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各组患者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比较;

各组患者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越大, 踝臂指数越低。见表2。

2.3 SYNTAX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SYNTAX积分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明显正相关性, SYNTAX积分与踝臂指数呈明显负相关性,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踝臂指数呈明显负相关性。见表3。

2.4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绘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的ROC曲线, 踝臂指数曲线下面积为 (0.752±0.049) , 95%可信区间为0.612~0.903, P=0.000;踝臂指数预测冠状动脉硬化早期时, 踝臂指数=0.95, 灵敏度为84.9%, 特异度为59.8%。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曲线下面积为 (0.738±0.062) , 95%可信区间为0.572~0.857, P=0.000。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预测冠状动脉硬化早期时,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0mm, 灵敏度为78.3%, 特异度为42.7%。

2.5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分析:

平衡诊断试验的联合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系列诊断试验, 系列诊断试验的联合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平衡诊断试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的常见病症[8], 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 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 复合糖类的积聚, 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 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 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 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 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 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 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 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这也是冠心病的发生机制[10]。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于冠状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11]。因为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部位主要累及体循环的中大型动脉, 而颈动脉是全身中型动脉的窗口, 连接着心脑重要器官, 因而颈动脉的硬化程度直接反映着冠状动脉的硬化严重程度[12]。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是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且实用、重复性好的临床检测方法, 更易为患者所接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作为有效反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 其增厚程度直接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为检测动脉壁早期病变的指标, 准确定位临界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踝臂指数可称为踝/臂血压比值, 也是临床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常见指标[13]。踝臂指数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收缩压、舒张压) 密切相关, 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4]。踝臂指数同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 其外周动脉的病变程度可间接反映出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硬化厚度 篇3

女性在绝经期随着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对调节血脂构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减弱,从而失去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而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后状况显著改善,提示了女性冠心病防治的新策略,女性有可能因使用雌激素制剂而免受冠心病的侵害。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替勃龙作为激素补充治疗是否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00例绝经期妇女,年龄45~60岁,平均(52.8±5.6)岁,被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每天服用2.5 mg替勃龙,对照组50例,未服用任何雌激素类制剂。均为自然绝经。

120例参与调查,其中20例退出。退出的原因包括:治疗组6例体重增加过快,6例阴道出血,8例失访(治疗组4例,对照组4例)。100例完成调查。两组在年龄、绝经期限、体重指数、血压、激素水平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替勃龙服用方法

在检查乳腺、子宫卵巢B超及妇科常规检查后,确定无服用性激素的禁忌证,每日服用替勃龙(Tibolone,Li Vial,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2.5 mg,睡前定时服用,均坚持连续用药1 a。1.2.2观察指标观察替勃龙治疗前及治疗1 a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

1.2.3 检查方法

扫查双侧CCA,颈动脉分叉以及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获满意图像后冻结,于CCA远端距离颈动脉窦近端1 cm处,避开斑块,于心电图R波顶点CCA纵切面上局部放大此处血管后壁,测量其“双线样”回声间距离,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3次取平均值。IMT≥0.9 mm为增厚。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局限向管腔内突出的IMT>1.2 mm的突起,或比临近部位厚0.5 mm,或大于、等于临近部位IMT值的1.5倍[1],所有斑块的确认必须有纵切及横切2个切面证实。于纵切面用电子跟踪技术测量斑块面积。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差异显著比较采用t检验及多因素相关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替勃龙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情况

治疗组的TC、TG、LDLC均明显降低,而HDLC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见附表。

注:覮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 替勃龙治疗前后颈动脉IMT的变化情况

替勃龙治疗1年颈总动脉的IMT下降了27.1%,从治疗前的(0.73±0.18)mm(95%CI 0.68~0.78mm;范围0.53~1.10mm),下降到治疗后的(0.57±0.21)mm(95%CI 0.51~0.63 mm;范围0.36~0.82mm)(P<0.01)。

2.3 替勃龙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

经替勃龙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少,从(6.7±2.1)mm2降至(5.8±1.8)mm2(P<0.05),而对照组斑块面积变化不明显。

3 讨论

当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失去了对血脂的调控和对血管壁的直接保护作用,进而降低了雌激素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而高脂血症是促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动脉内中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斑块形成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明显特征。PIGNOLI等首先采用二维超声显像直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不仅可以较好的反映血管内膜的病变、斑块的大小、血管狭窄的程度,还可以为诊断、评估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2]。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导致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下降,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显示,替勃龙2.5 mg/d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三酰甘油,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可降低绝经期妇女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有人认为应用替勃龙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亦降低,不利于保护心脏。AUSTIN等认为三酰甘油与其他血浆胆固醇相比对心血管疾病有更直接的作用。因此,替勃龙使三酰甘油显著下降,理论上可以抵消(甚至超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所产生的影响,而起到参与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

替勃龙以组织选择性的方式调节雌激素活性,在大脑、骨骼和阴道等组织产生雌激素作用,而在子宫内膜和乳腺无雌激素作用,因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可长时间应用。

研究显示仅25%~30%的雌激素能阻止因血脂改变而造成的动脉硬化的发展,而70%~75%是对动脉的直接作用。雌激素对动脉的作用抵消了使HDL降低的副作用。尽管HDLC降低,然而胆固醇的转运并未减少,但同时有Lp(a)的下降及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动脉硬化并未加剧[4]。

替勃龙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部分是由于血浆胆固醇变化独立的对血管壁的直接作用;部分可能由于改变机体内动脉壁结构和血管功能的生物物理特性,从而保护动脉,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5]。雌激素提高刺激了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和内皮增厚来保护血管的完整性。

通过对50例绝经后1年左右的妇女替勃龙替代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动脉的超声监测,发现替勃龙可改善脂代谢,降低胆固醇、LDLC,降低颈动脉IMT厚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以往的研究发现应用雌激素补充治疗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危险明显减低[6],动物实验也证明外源性雌激素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7],这和本研究结果一致。替勃龙对血脂的剂量-效应研究表明,0.3~2.5 mg/d的替勃龙,均能使绝经妇女血清TC、TG、HDL和LP(a)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TG是心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替勃龙明显降低TG水平。因此,对于高血脂的绝经后妇女,替勃龙比较有利[8]。

研究显示斑块面积在女性患者中能准确预测中风、心梗和死亡。在男性中稍差,但也有意义。而狭窄无论在男性或女性中都不具有预测意义。SPENCE[9]也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斑块面积与颈动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较狭窄更强。IMT反映动脉内膜和中膜细胞由于脂质浸润或高血压而发生的增生,而斑块的形成则代表感染、氧化、内皮功能失调或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最终阶段。IMT是在预测中风方面比心肌梗死更为重要的指标,而斑块面积对预测心梗比中风更准确。斑块面积是监测和评价血管预防性治疗的一种方法,为确定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段。

笔者还没有绝经后妇女服用替勃龙后的长期血管作用资料,替勃龙治疗后胆固醇、LDL降低,IMT变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少,认为有轻度降低动脉硬化的作用。然而,病例太少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研究以评价替勃龙对绝经后妇女动脉硬化的潜在益处。

参考文献

[1]YAO WD,BAI X,YU AZ,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both carotid atherosslerotic plaque,the intimia-media thicknes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hin J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05,2(10):129-130.Chinese

[2]林小莺,潘银,张宏伟.更年期妇女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27-28.[2]LIN XY,PAN Y,ZHANG HW.A study of relativity betwee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blood lipids in menopause women[J].J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07,6(11):27-28.Chi-nese

[3]YU LQ,SHEN XP,LIAO DL.Research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 Livial on the breasts and blood-fat of postmenopausal wom-en[J].Drug Evaluation,2007,4(6):421-424.Chinese

[4]Clarkson TB.Dose tibolone excerbate atherosclerosis[J].Eur Heart J,2006,27(6):635-637.

[5]SANJUáN A,CASTELO-BRANCO C COLODRóN M,et al.Effects of estradiol,cyproterone acetate,tibolone and raloxifene on uterus and aorta atherosclerosis in oophorectomized choles-terol-fed rabbits[J].Maturitas,2003,45:59-66.

[6]CAMPISI R,MARENGO FD.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Tibolone:a select tissue estrogenic activity regular[J].Cardiovasc Drug Rev,2007,25(2):132-145.

[7]CASTELO-BRANCO C,GARCIA-FANTINI M,HAYA J.Vascu-lar reactivity and atheromatous plaqu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on tibolone treatment[J].Maturitas,2005,50(4):259-265.

[8]KARIM R,MACK WJ,LOBO RA,et al.Determinants of the effect of estrogen on the progression of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estrogen in the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 trial[J].Menopause,2005,12(4):366-373.

硬化厚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余姚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CHD患者168例, 所有入选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007年《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 其中, 男92例, 女76例, 年龄41~85岁, 平均 (58.96±10.12) 岁。根据超声颈动脉IMT检查将CHD患者分为斑块组 (颈动脉IMT≥1.3 mm) 54例, 其中男30例, 女24例, 年龄48~85岁, 平均 (60.17±11.24) 岁;增厚组 (0.9 mm<颈动脉IMT<1.3 mm) 63例, 其中男34例, 女29例, 年龄37~81岁, 平均 (59.11±10.08) 岁;对照组 (颈动脉IMT≤0.9 mm) 51例, 其中男28例, 女23例, 年龄41~80岁, 平均 (57.46±9.89) 岁。所有CHD患者均排除生长激素缺乏、胃切除、恶病质、肿瘤、严重感染、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应用类固醇治疗者及其他严重的全身疾病患者。三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 L, 立即送检化验室, 离心后分离上清夜, 统一保存于-20℃冷库。obestatin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 试剂盒购置于浙大生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和C-反应蛋白 (CRP) 水平由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使用原装试剂, 按说明书操作。颈动脉IMT检查采用西门子高分辨超声仪,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间血清obestatin、CRP及Hcy水平及颈动脉IMT比较

斑块组患者血清obestatin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增厚组及对照组, 增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0.01) ;斑块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增厚组及对照组, 增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注:CRP:C-反应蛋白;Hcy:同型半胱氨酸;IMT:内膜中层厚度

2.2 血清obestatin、CRP及Hcy水平与颈动脉IMT相关性分析

血清obestatin (r=0.837, P<0.01) 、CRP (r=0.546, P<0.05) 、Hcy水平 (r=0.607, P<0.05) 均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3 讨论

CHD因其高发病率及较高死亡率, 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故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引起CHD的机制可能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 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 (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 、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 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根据最新数据表明, 死亡原因排第1位的是心血管疾病, 而心血管疾病中排第1位的是CHD。这些年, 我国的CHD发病率呈高发趋势, 而发病年龄呈年轻趋势。

2005年11月, Zhang等[5]研究证实, preproghrelin可产生一种命名为obestatin多肽, 此种物质可在大鼠的胃组织中提取。obestatin由23个氨基酸组成, 与ghrelin来自同一基因的多肽, 由前曲ghrelin原 (prepmghrelin) 经过不同剪切方式形成, 是孤儿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9的内源性配体。obestatin是Ghrelin的相关肽, 其具有与Ghrelin相反的生物学意义[6,7]。Kotani等[8]对101例日本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IMT进行测定, 同时测定血浆Ghrelin浓度, 发现血浆Ghrelin浓度与IMT呈明显负相关。有报道表明, 对颈动脉超声IMT的观察, 有助于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特别对于有症状血管斑块的出现[9], 而CHD的主要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肝脏合成, 被激活的炎性细胞会产生白细胞介素-6等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可以刺激CRP在肝脏合成, CRP参与炎性反应, 激活补体系统, 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敏感性物质。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诱导肝脏产生大量急性反应产物, CRP结合脂蛋白, 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后者产生大量终末攻击复合物和终末蛋白C5b29, 损失血管内膜。CRP不仅与CHD发生有关, 而且与其进展有关, CRP可增加内皮黏附分子和单核细胞诱导蛋白-1 (MCP-1) 的表达, 促使巨噬细胞吸收LDL-C, 促进单核细胞活化和诱导单核细胞和组织因子的促凝作用。CRP和具有表浅泡沫细胞、大的坏死核心、薄纤维帽的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说明hs-CRP不仅是全身的炎症标志物, 而且直接参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有报道表明, CRP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可以作为判断CHD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10,11]。CRP是一种炎性标志物, 而炎症严重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12,13]。

CHD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炎性反应, 可以通过炎症细胞释放Hcy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因此Hcy是继发于炎性反应的。另外,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加速炎症性疾病的进程, 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细胞, 减弱生理性的血管收缩反应以及破坏凝血系统的平衡。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 而其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14]。Hcy引起CHD的机制可能为: (1) 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2) 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3) 促进凝血, 导致凝血纤溶异常,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 (4) 促进炎性反应; (5) 促进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有研究证实,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功能的基础是心肌细胞钙稳定, Hcy可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 最终导致心梗、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15]。王锋等[16]报道, 高Hcy可直接造成血管功能异常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加速血小板的激活, 诱导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致使冠状动脉病变更加严重。有研究证实, 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其水平与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17,18,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斑块组、增厚组与对照组之间, 血清obestatin、CRP及Hcy水平和颈动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 且随着颈动脉IMT增大, 血清obestatin、CRP及Hcy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obestatin水平在斑块组和增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同时增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血清obestatin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提示obestatin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严爱芬等[21]报道显示, 在CHD患者中血清obestatin水平显著升高, obestatin可能是CHD的一个危险因子。另外, 血清CRP水平在斑块组和增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增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清CRP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炎症有关, 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壁重构有关[22]。也有研究显示, 炎性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23,24]。血清Hcy水平在斑块组和增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增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提示Hcy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 而且与其严重程度有关。已有研究表明, 血清Hcy水平高低和CH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5,26]。

总而言之, obestatin、CRP和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一定关联。血清obestatin、CRP和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故可通过检测血清obestatin、CRP、Hcy水平辅助临床初步判断C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对CHD患者提供一定的预警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 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与血清obesta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HD住院患者168例,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将患者分为斑块组 (颈动脉IMT≥1.3 mm) 、增厚组 (0.9 mm<颈动脉IMT<1.3 mm) 、对照组 (颈动脉IMT≤0.9 mm) , 测定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obestatin、C-反应蛋白 (CRP) 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 分析血清obestatin、CRP及Hcy水平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血清obestatin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增厚组及对照组, 增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0.01) ;斑块组血清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增厚组及对照组, 增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血清obestatin、CRP及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P<0.05) 。结论 CHD患者血清obestatin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血清obestatin水平可辅助判断C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硬化厚度】相关文章:

不同厚度05-06

厚度控制05-11

沥青面层厚度05-16

艺术的厚度05-30

厚度对照表04-17

沥青路面厚度规范04-22

冷连轧厚度控制05-26

楼板厚度超薄处理方案05-23

楼板厚度不足处理方案05-14

内膜中膜厚度06-10

上一篇:乡镇基层体育文化下一篇:现代都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