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定位

2024-05-16

就业定位(精选十篇)

就业定位 篇1

求职态度:向求婚一样求职

在求婚的过程中,追求者往往会非常积极主动,进发无限荷尔蒙去讨好被追求者,又送花又请吃饭的,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此谓主动出击。同时,自己想找什么条件的媳妇儿或郎君,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自己最清楚,世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章子怡很漂亮,但是他可能不适合你,因为你要打败汪峰很难,何况撒贝宁都没搞定呢?此谓准确定位。准确定位之后就是要想办法通过社交、朋友介绍啊、各种Party去认识,认识不到再怎么准确定位也没用,此谓收集信息。再来就是马上行动起来,该送花的送花、该送礼物的送礼物,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对方,最后双方认可就可以走到一起。但是当两人确定关系之后,接触深了往往会去掉之前的“雾里看花”、“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天花板效应,发现他或她缺点太多,进而各种抱怨,如果一直抱怨,只知道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去很好的调整适应,可能这段关系就会破裂、分手、离婚。分手、离婚要打破信托责任,重回自由身,既会降低你在自由市场的价值,也会影响多方的关系。这个时候可能更多的由“匹配论”到“适应论”的过渡。求职的过程与求婚的过程何尝不是如出一辙啊?一是积极主动,二是准确定位,三是收集信息,四是立即行动,五是调整适应。如果真象求婚那样去求职,可能更容易在茫茫招聘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满意度也会高,职业幸福感会显著提升。

求职问题:大学毕业时的七大问题

五大求职步骤中,准确定位往往成为大学生求职中的难题。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往往在求职中要么定位过高,要么定位过低。其实,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讲,定位实际就是职业决策,决策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每天一起床就会面临大大小小的各种决策。什么时候起床,起床吃什么?这都是决策。职业决策或者说生涯决策可能是人一生中决策较难的,因为涉及到学习、成长、报酬、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常说人生三大事升学、就业、结婚。无论怎么说,个人就业都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我平常跟学生打交道较多,常常听到这样的后悔,“早知道这样,我去读书了。”。“早知道我回家工作了”、“早知道这样我应该去国有企业工作”。这里的“早知道”或多或少带有一点不甘心、带有一点对当初决策的不满意。可能,过去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正变成了现在的“男女都怕入错行”。因此,在面临职业决策时还真得谨慎又谨慎,征求父母的意见、老师的意见以及周围朋友的意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独立面对社会的大三、大四同学来讲,往往特别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大四一年,可能面临的决策是最多的,对于刚入社会的同学们来讲确实伤不起。作为做就业指导工作的一名老师来讲,我常常被问到很多职业决策的问题,我把他归纳为7个较为典型的问题。大学生朋友们经常会问,“老师,我到底是考研还是工作还是出国?”“老师,我准备跨校跨专业考研,您觉得行吗?”“老师,我应该去北京工作,还是留在重庆呢?”“老师,我应该去哪个行业工作?高校?企业?政府?”“老师,我应该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工作呢?”“老师,我应该去大企业的小岗位,还是应该去小企业的大岗位?”“我同时被两家或三家录用,我该去哪家?”从这7个问题来讲,其实非常典型,几乎涵盖了大家遇到了几个主要问题。毕业干什么?升学(保研、考研)?出国?工作(详见下图)?

大学毕业的时候应该对自己进行系统的梳理,一个一个排除,找到适合自己,不适合考研,就出国,不适合出国,就就业。就业又需要决定,去哪个地区?在大学毕业所在地,还是回家乡所在地,或者去自己的理想目的地。其次就是行业,去哪个行业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或企业?企业的话是哪个产业?(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去工业的话具体哪一行(机械行业?还是采矿行业?),尤其那些没有行业背景的专业,如经济、管理、人文等学科的毕业生,更需要定位清除自己心仪的3-5个行业。再次就是去哪个单位,这个行业里面我比较心仪的3-5个单位是哪些?他们今年是否有招聘计划?是否到我所读的学校招聘?还是通过网申?最后,要确定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或者哪一类工作?技术类?市场类?行政类?投资类?甚至锁定在企业具体的岗位名称。因为每个同学最后都是要落到具体的岗位,实现人岗匹配,企业用人也是要在某一个岗位上发挥其职责。我把“定地区、定行业、定企业、定岗位”成为就业中的“四个定位(POSITION)”(简称“4P”)。

“4P”想透了,才能算是做好了就业准备,由大到小,像剥笋子一样,逐步看到笋心、笋尖,那就是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区域+行业+单位+岗位。

就业时如何自我定位 篇2

首先冷静定位。纵观就业市场,不知从几何时企业纷纷打出“有经验者优先”的牌子,这块牌子横在了就业者与企业之间,使就业者几进几出,始终找不到好的就业单位,不是自己嫌企业太冷漠,就是企业没看上自己,反正没有适合的。我想这正是我们的就业生对社会认识不深,对自己了解不够的结果。对于没有经验的就业者而言应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自我:有没有可利用的环境背景,如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科技背景、文化背景;有没有可借助的对象。如果你实实在在的没有这些可利用的条件,那么再问自己:经验、知识、信息、思维方式如何?也就是说,在毫无社会经验的情况下,正在用自己书本上的知识,有限的信息努力思维着并试图进行着与成人社会的接轨。此时,应明白准确的自我定位对自己的一生都很重要:面对社会,面对那些所谓的“成手”,我一无所有,没有社会经验,没有社会知识,没有成熟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的短处,首先要谦虚地补上这一课,时刻告诉自己没有资格去挑企业的大与小,名与非,只有谦虚,谦虚,再谦虚,以他人之长补我所短。在我人生的客船上,我既是船长又是船员,所有的困难我都要一人面对。

其次准确定量。自我定位之后要进行定量,认真思考一下应从那个渠道进行自我定位,即定量问题:需要扬长补短,还是补短扬长,是单纯扬长还是单纯补短。人的一生是否成功,关键自我定位是否准确。回想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如果当初他们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但光准确定位还不够,没有正确的实现渠道同样不会成功。在职位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人都想“一步到位”,但实际上却很难办到。就业者应采取单纯补短之定量方法,来实现自己进入社会的第一步。首先要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领域里寻找就业方向。在就业过程中,不要一味的只看品牌公司,合资公司,高效益公司等,因为这些公司虽然很好,但企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也很高,面试成功机率很低,而且这些大公司往往工作节奏很快,压力大。对于新员工而言将面临一个很大挑战,获得成功的机会小。如果确定中小企业为就业目标,获得就业成功的把

握相对较大,而且在企业也比较受重视。不过,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一些陋习,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千万不要去效仿。无论是在大企业还是在中小企业,一定要明确:这里就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平台,我的目标是单纯补短,我只能谦虚做人,诚恳做事,心态积极,努力工作。尽量多的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在最短时间内完善自己。

论保险教学定位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保险教育;教学定位;就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保险业取得丰硕成果,对人才需求的极端渴望。但实际情况显示,各高校保险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毕业生面临着“过剩”又“稀缺”的尴尬境遇。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高校作为保险专业人才主要输出地,应密切关注市场人才需求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定位保险教学模式,促使保险教学与就业协调发展。

一、我国高校保险专业教学定位概述

(一)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

在全日制保险本科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层面,本也无可厚非。但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学习,无视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学时分配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多数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这就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相矛盾,学校担负的应该是授人以渔的重任。目前我国高校保险专业教育中,教学脱离实践,定位不清晰,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胜任保险公司的要求,更难以承担振兴保险业的责任,造成保险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浪费局面。

(二)课程内容重复滞后

现在各高校均有自己的保险教育模式,并创建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若仔细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却极其类似,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如均开设有《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法》等专业科课。《保险学》是保险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学习其他保险类课程的基石,几乎包揽了所有保险专业内容,使得大量学生在学习《保险学》之后,对其他几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再加上多数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各自为营,缺乏交流合作,忽视了保险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对于知识的重复教学无法合理有效调整,极大地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对实务性较强的、保险市场中需要大力发展的一些险种,如信用保证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等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类没有层次性的、雷同的、脱离实践的专业教育,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难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脱颖而出。

(三)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各高校重视教学硬件条件改善,均以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的黑板和粉笔,但教学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很难产生优良的教学效果。这类教学方式下,学生习惯于拘泥课本、死记硬背,其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达不到保险行业人才招聘的基本条件。培养方式与实际要求的脱节直接导致毕业学生不能适应新形势就业的需要,可见教学方式直接对学生就业的产生影响。

据估测,我国高校每年为保险行业输送近万名专业学生,但能进入保险界发展的不足六成,除专业教学定位模糊的因素外,学生的就业理念也是重要原因。

二、保险专业学生就业理念误区探析

(一)就业标准过高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保险专业毕业生择业心态较以前更为主动,但大部分学生对薪资、就业单位、工作地点均有较高要求,尤其在工作地点上,大部分保险专业学生仍希望到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工作,愿意到乡镇和基层工作的很少。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期望值偏高,理想与现实脱节,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职业定位不清

从社会就业层面看,保险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内勤和外勤两种。内勤工作相对稳定,职场环境较好,是多数保险毕业生就业首选,但内勤岗位设置有限,常要求员工具有医学、会计、法律、建筑、汽车制造等相关背景,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保险行业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在外勤人员即保险代理人,他们工作压力大、流动频繁、社会认可程度低、行业整体形象较差,多数保险专业学生不愿意从事此类工作,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又无法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进入其他行业。学生的择业也影射了保险实务界的尴尬局面,提醒保险教育界,注重行业各类岗位宣讲,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定位,提高成功几率。

(三)心理素质不高

保险行业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毕业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面试时多次遭遇拒绝,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打击,对自己全盘否定,以后就不敢再去找工作,只等着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四处奔波。还有部分毕业生自持优秀,挑三拣四,错失良机。这些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均有密切关联。在就业时,同学们应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一个客观的、综合性的评价,对就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情况作出合理预期,始终保持稳定平衡的就业心理状态,在考试、面试中发挥出个人的最好状态,成功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政府和学校历来都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保险专业教学过程中,关注保险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过程,探索教学定位与就业的协调发展是值得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保险教学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方略

(一)调整教学定位,端正就业观念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保险教育定位为实务型,充分面向市场的教学定位,在教学中密切保险市场人力需求,并在授课内容中体现。如我校保险专业学生在大一入学时就开展了专业导论课程,其中有个专题是就业,让刚跨入“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初步了解专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制定大学学习目标,明确就业方向;此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补充保险行业发展及就业趋势内容,加强学生对就业的理解;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大创业教育的力度。我校保险教学中还注重和企业合作,签订实习基地,聘请保险行业资深高管为外聘教师,发挥教育合力,整合本地保险企业资源,实现以教学促进就业。

(二)分类培养,明确定位

保险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个性化的存在,使得教学定位中必须要贯彻分类培养的思路。把学生按素质、兴趣、潜能进行分类,再联系合作公司,为其定向培养的讲师、核保员、理赔专员、保险营销员,学生在假期去公司定岗实习,锻炼实务操作能力。“订单式”的培养降低公司的人事成本,也是促进就业的良好方式。分类培养把保险实践活动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实践内容完善教学工作,让教学与就业互相促进。对想深造的学生,可组成考研小班,由指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提高考研成功的概率。分类培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紧跟保险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三)鼓励辅修学习,拓展就业渠道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高校人才供给与保险企业需求形成一种良性均衡的时候,资源的有效配置则实现了教育的帕累托最优化。但现实是,供需同步快速增长的背后,保险人力资源的矛盾难以化解:保险行业提供的职位集中在是保險代理人岗,而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为满足学生进入其他行业的需求,在学生修满一定学分以后,鼓励辅修或选修其他课程,取得辅修或第二学位,实现保险教学与其他专业对接,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

我国保险业进入了深度开放后的转轨发展时期,保险业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也需要有活力的青年在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我国保险专业培养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培养为基础、个人实践为补充的教育模式,通过保险教学定位的调整优化,真正解决当前高校保险教育中存在的疏漏,为学生创造就业优势,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韦生琼,兰虹.新形势下保险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D].第五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论文集(下),2009.

[2]李俊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干预[J].教育与职业,2010,(5).

[3]冯文丽,赵凯.我国保险人才供求的“两难矛盾”及保险教育创新[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3).

[4]杨泽云,刘箐川.中国保险教育的发展[J].网络财富,2008,(12).

试析高职教育定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 篇4

据2004年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约为73%, 其中, 研究生为93%, 本科生为84%, 高职 (高专) 生仅为61% [1] 。另据《麦可思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8%, 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59%, 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3%。人们不禁要问, 当今社会急需大量高职 (高专) 人才, 尤其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 但为何还会出现此类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状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对此, 有学者认为, 是高等教育规模过度扩张所形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所致;另有学者认为, 是学历社会的普适价值影响了高职生的合理培养所致;还有学者认为, 是高职生的培养模式单一和陈旧所致。上述各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 但本研究认为, 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不准确所致。

所谓高职教育定位, 是指高职教育对自身理想和发展目标的一种追求, 同时也是符合社会公众期待和市场需求的一种角色定位。其实质, 就是找准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位置以及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空间。高职教育定位一般包含了理念、目标、层次、类型、专业、模式、布局、管理、规模、质量等内容, 而且每一个方面都有特定的选择范围与空间。本文所探讨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主要锁定其中的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等三个方面, 这三者中的任意一方面出现了偏差, 都有可能最终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定位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自产生之日起, 其数量规模的发展十分迅速, 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 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尤其是办学层次错位、培养目标偏离、培养模式陈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仅影响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互补, 同时也影响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择业。

二、高职教育定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高职教育在经历了一段跨越式发展之后, 开始逐渐趋向稳定, 被强劲发展势头所掩盖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暴露在我们面前。作为危机的根源, 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被提上了日程。而高职教育定位偏差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对高职生就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 类型和层次定位偏差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我国, 通常把高职教育纳入到“高职高专”这个系列, 从而它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教育层次 (专科层次) , 其实它是一种教育类型, 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属于高等教育第一阶段的5B类教育。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分两种类型, 第一类型是5A类, 第二类型是5B类, 它们并无层次高低之分, 都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 所不同的是, 5A类教育主要是面向升学人群和培养理论型人才, 而5B类教育则主要面向实际和培养职业型人才[2] 。

但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有些高等职业院校并不安心于在职业类型和专科层次办出特色和水平, 而把升格作为最高目标, 错误地认为办学层次越高, 水平就越高, 因此盲目追随“升格风”, 学校没办几年就急着升入本科院校。据2005年《河南教育年鉴》收录的29所高等职业院校资料显示, 有11所院校在2004年提出了“专升本”的目标, 占年鉴收录高职院校总数的38%。这其中就包括了1所2001年才开始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民办院校[3] 。

这种脱离现实、想借助高职另谋升迁的做法, 不仅背离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 同时也给此类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带来相当大的困扰和负面影响。比如:在择业竞争中, 由于高职人才培养偏重理论而忽视应用与技能, 因此用人单位宁愿要本科生也不用高职生, 这也是高职生为何就业率低于本科生且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 由于高职生的理论水平不如本科生, 技能又不如中专生, 因此在择业竞争中, 不是被本科生挤掉就是被中专生挤掉, 人才市场中出现的“挤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高专生的择业竞争力下降而引发的。

(二) 培养目标定位偏差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培养目标是指学生经过一定的教育与培训最终达到的状态或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4] 。

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现实的发展进程和提出的培养目标来看, 由于多数院校是在“三改一补”过程中通过成人高校改制而成, 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在培养目标上出现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清的问题。例如:不能彻底摆脱普通高校的学科型办学方向, 教育计划、教学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 基本照搬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 既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 又不能很好地体现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规律和要求, 因而走入了人才培养的两种误区: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型和设计型人才;把学生培养成本科“压缩型”人才。

培养目标错位, 其直接结果是导致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减少。例如:某些高职院校担心设置工科专业可能投入大、收益低, 因此转而设置文科类与管理类专业, 虽然投资少了, 收益也高了, 但毕业生的结构性供求矛盾也凸显出来了。又比如, 有些高职院校在没有考察当地产业对各级各类人才实际需求的状况下, 就盲目进行专业布点, 其结果是产业需要的人才严重不足, 而产业不需要的人才却大量出炉。培养目标上的方向性迷失是许多高职院校就业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培养模式陈旧对高职就业率的影响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 在现代职教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人才培养方式, 它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专业设置、职业分析与课程设计、教学软硬环境的开发与教材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与改进、人才培养特色与途径、师资结构与队伍建设等要素。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 但具体到某一种模式, 必然有其独特的构架, 模式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并能与普通高等教育齐头并进, 就必须走产学结合的路子, 构建适应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至今仍旧按照传统的“三段论”安排组织教学, 三年教学时数安排高达3000学时以上;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 只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体外循环”。市场需求旺盛与高职生就业率偏低的反差, 揭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守旧的现实状况:高职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与本科生有落差, 在职业技能方面也没有明显优势, 结果导致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本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紧缺的一类人才, 却出现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

一位在法国读职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在谈到自己在国内接受高职教育的亲身体会时说, 她和其他同学在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考取各种流行的证书。在去法国前她就已经考取了诸如计算机二级证、法语证书等多种证件。但这些证件并没有消除她对择业的恐惧也不能确保她择业成功。她认为国内的高职教育“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践, 都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些与实践相距遥远的证书, 无法给她一个真实的图景, 也无法告诉她在真实的工作中, 会遇到什么、需要做些什么。试想一下, 我们的高职人才如果都以这种模式来培养, 又怎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又怎能切实提高就业率?

三、高职教育合理定位对就业有正面影响

(一) 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合理定位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合理定位办学层次, 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相对优势,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办学风格, 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竞争力的人才。

那么, 我国高职教育应如何准确定位呢?从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且亟需大量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而高职教育恰好能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弥补本科院校之不足, 因此, 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将高职教育定位为专科层次完全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也就是说, 短期内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但是, 这并不表明专科层次就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类型上的特异性, 只是培养规格不同而已, 因此, 从发展的眼光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将呈现多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多层次化, 是指高职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可以有本科和研究生层次, 但合理的定位应该是以专科层次为主, 同时兼顾本科和研究生的发展;多样化, 是指高职人才的类型定位, 除了应以技术技能型为主外, 还应实现每一层次高职人才类型的多样化, 即:生产一线既要有懂技术、会电脑和外语的人才, 还要有懂管理、会营销、熟悉国际通则和业务的人才。

(二) 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高等职业教育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市场、了解自身, 并对其培养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 就能使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 当我国处于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世界制造基地转变之时, 以及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之时, 某些高职院校及时启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与时俱进地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2003年教育部对全国347所高职院校 (不包括原有的老专科院校) 的19.4万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 当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了87.6%。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在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4倍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5] 。

高职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教育最紧密的结合点, 是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人职匹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毕业生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世界范围来看, 由于发达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 其培养出的拥有实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技术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如果说目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是基于现实的需要的话, 那么未来较合理的培养目标定位, 应该是主动与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接, 实现真正的“产销”链接和毕业生的“适销对路”;尽可能围绕当地产业办专业、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增设专业、围绕新兴产业调整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

(三) 培养模式的合理定位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潜能

培养模式的合理定位与调适, 应建立在有“破”有“立”的基础之上, 只有摒弃传统的、不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塑造并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是关于建构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 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理念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也不同于单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它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职业教育, 培养的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 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行业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上:一是要围绕地方 (区域经济) 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 培养当地社会、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二是要有一定的行业、职业发展的前瞻性, 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后续学习、自我择业的基础与潜能。所以, 高职教育要立足于地方经济, 并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导向来培养出大批“用得着、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

2.注重产学结合, 实行“订单式”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无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高职教育都可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 产学结合实行“订单式”培养。 通过产学合作, 高职学校可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 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优越的条件, 让学生与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 增加他们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的了解;还可以通过企业相应的反馈信息, 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调整人才培养方略;同时, 也可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调整师资结构, 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升学与就业:2005-2007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007.

[2]张大良, 李国志.基于教学质量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建构[J].江苏高教, 2008, (3) :61-64.

[3]河南省教育史志年鉴编纂委员会.2005河南教育年鉴[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373一424.

[4]张晓东.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先就业,后择业”职业定位要先行 篇5

不过,时间的流逝不是“无偿”的,三年后,那份“随便做做”的工作也许就成了职业发展道路上一道不会愈合的伤口:继续下去,让自己心痛;想转型,能力无法转移,且发展无望。

职场案例“先就业”不等于盲目选择

在学校,凯特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生于医学世家,学习药学这个专业是自然而然的事。毕业了,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家庭背景,凯特联系到一家有名的药业机构,看着别人慌慌张张找工作,他想:“先有份工作锻炼一下,等有了工作经验,路宽了再另做打算。”就这样,凯特是班上最早签下Offer的。

然而,不到一年,凯特就发觉这里的环境跟之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自己刚进去,只能做辅助性工作,很不开心,。很多时候凯特觉得自己被埋没了,心里很是忿忿不平,对工作开始敷衍了事。

没多久,凯特跳槽去了同行业另一家小一点的公司。岗位环境比之前有所改善,但是小公司人不多,工作量很大,凯特每天在实验室里做着几乎同样的工作,又开始厌烦不堪。每天一进大楼,看到实验室就开始叹气,抵触情绪爆发似乎就在下一秒。

但因为已经换了一次工作,家里人已经很不满意,凯特不得不在此安分地呆着,即使心里翻江倒海,表面上还是老老实实进实验室去工作。这一呆就是两年多,但心里的厌烦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少。直到有一天,他接连第三次没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被领导一顿猛批,他才终于发觉,自己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关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凯特开始寻觅其他方向,他想做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但碍于没有经验,所以至始至终没有找到合适机会。但是实验室的工作他无法忍受了,心中积压的负面情绪太多,易怒、失眠也成了家常便饭。凯特不顾家里反对递了辞呈。一场**后,他对父母说了压在心里很久的话:“我一点都不喜欢什么药学,做实验真的无聊透顶,就像坐牢一样。当初就是你们不停唠叨让我去!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进去浪费时间!”

专家分析:在错误的轨道上坚持,只会错得更离谱

凯特的经历绝非个案。“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被广泛传播多年,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能找到工作就是好的。然而长远来看,就业无发展,对个人影响极大,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本身就违背了职业发展的规律。盲目、无目标状态下的“就业”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偏离发展轨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型就会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艰难选择。

有小病时就要及时医治,等到病入膏肓时就已为时已晚。如果你当年也是“先就业,后择业”的情况,有必要尽快对个人职业发展进行一次回顾和梳理。那么,如何进行诊断呢?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提醒各位,务必注意职业发展中的三大问题:

1、职业发展毫无头绪

你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你能想象出今后自己在这个岗位取得的成就么?

对你自己而言,这份工作上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完善,并让你从中得到成长的?

我所做的一切跟我内心的愿景相符么?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清晰的答案,可以说你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毫无头绪,

如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后,你还将重演现在的悲剧。职场上的拼搏竞技,容不得得过且过,你骗它,它就折磨你。

2、融入不了当下的环境

不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每个阶段都在不断调整变动,这是在为企业下一阶段壮大打基础。若你在这个团队里总是觉得压力很大,工作任务拖拖拉拉,跟不上进度,还总是被老板训话,那么你对当前的工作真要好好反思一番,很有可能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如果是自己想做的工作,行动力和执行力可是100%的,不会如此消极。

3、严重缺乏工作动力

就业定位 篇6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人才市场细分定位就业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择业难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才交流市场上供需双方见面会的热闹景象让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感到了残酷竞争环境的压力。在这种压力面前,许多学生感到不安,以至于影响到毕业论文和毕业环节的正常进行。我想在此谈借助于营销意识,谈我的看法及应对措施,希望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以启发。

1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劳动与创业》节目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创业者的经历,那些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仔细思考其成功的创业历程,可以给我们的大学生择业和创业之路以很多思考。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西安人侯晓军,下岗后外出打工,先后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工作过,后来回到西安,决定自己创业。经历4级跳跃式发展,创出了业绩。

第一阶段,建立汽车美容中心。在深圳市了解了规范的汽车美容市场,回到西安后,考察市场状况,当时当地有300多家小店,很乱,预测有市场发展前景,细心思考选址,决定避开聚堆现象,树自己的良好形象。组织了4名下岗工人,经过20天装修开业——汽车美容店,24小时提供洗车服务。

第二阶段,做汽车装饰,扩大业务范围。

与西安汽车经销商合作,进入其价值链。侯晓军花了一星期的时间,蹲在当地一家销售状况较好的汽车经销商门口,了解汽车销售状况,看看每周有几辆新车开出,仔细盘算利润空间。之后进入,与第一家汽车经销商谈合作事宜,用诚心打动对方,按营业额分成,经销商很高兴,同意其加盟,装饰一条线。

第三阶段,汽车美容连锁经营。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相继建立了几家连锁店,生意越做越大。

其主要优势:保证所装饰的材料5年内免费更换;承诺优惠;优良的技术与服务。相比较其他竞争对手,他们的价格偏高,但由于质量好,加上服务到位,技术先进,所以顾客还是觉得物有所值。在顾客休息厅,设立茶社和咖啡厅;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装潢技术。

第四阶段,创办学校。

在经营业绩提高的同时,仍在考虑不断领先、创新,2003年10月创办了西安猴王汽车美容装饰学校,在广东举行新闻发布会,获得支持,面向全国培训专业美容技工和营销人员,市场广阔。

我们可以从侯晓军成功的经历中总结其经验.敏锐的职业敏感度帮助其捕捉商机,冷静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观察能力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勤奋和诚信以及营销的意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是其成功的保证。

应该承认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生感到就业压力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方面说明我国人口素质在提高,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有效供给的不足。既有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同时许多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冷静思考,才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营销最广义的解释: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对变化的环境做出积极反映的动态过程。因此无论企业、组织或者个人都面临营销的问题。大学生择业过程更是营销观念集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2将来的优势是比别人学习的更快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本科教育现在处于一种某种意义上的尴尬境地,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甚至出现一种现象,本科毕业后又到技校学习具体技术再就业。这种现象引起我们的思考,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本科教育的优势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改变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认为大学教育是基础理论系统学习的过程,更是学习与研究的方法逐步形成的过程。我认为,大学的学习成果,主要不在于我学会了那些理论和概念,而是通过理论和概念的学习,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经常启发我的学生思考综合素质与具体技能之间的关系。很多毕业生在实习报告中的感受是自己对社会了解太少,感受在短短两三周的实习中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大有否定四年学习必要性的味道。我不否认现在的大学教育存在缺憾,但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大学教育到底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经过严格规范的大学学习过程,我们能够引以为自豪的到底是什么?只有认真思考和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够找到学习的动力。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认为对大学生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重于具体技能的学习,你将来的唯一优势就是比别人学习的更快!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体技能固然重要,但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开始就只是注重实用的具体技能的学习,实用倒是实用,但是发展的潜力十分有限,如工匠和技工学校。高校培养的应该是就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就像小学、初中、高中一样,是~个更高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你对社会的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都应该有所不同。所以,每当我听到一些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完全否定的议论时,我都感到很着急也很遗憾,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大学教育既不同于中小学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也不应该是技术培训为主的具体技能教育,而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教育。这将为以后更快地适應工作岗位的要求做好准备,而且还为以后的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后劲。

3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建议

3.1改变观念,调整定位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不是精英教育的时代,日益凸显大众化趋势。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实用人才。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自己只是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学习能力,相信在经过实践的锻炼,一定会适应得更快,而不是拥有了高高在上的享受资本,理论要与实际结合,才能活起来,才能体现更多的价值,市场经济最讲现实,最相信实际表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是干出来的。观念改变了,定位调整好了,我相信依一个本科生的能力和条件,很快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3.2大学期间就应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应该看到,尽管就业难,但是还是会看有些同学就业是会有许多单位愿意要,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反思一下原因,抛开个别同学可能有一些特殊的社会条件以外,主要还是公认能力的差异。这一方面体现出理论功底的差异,另一方面就是实践能力的差异,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大学期间开设的课程都是为打好专业基础所必需的,认真听课还是首选。理论功底扎实了才便于接受新事物,才有能力突破,这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因为被许多大学生所忽视甚至否定,所以必须重提。当然另一方面也势必促注意改进和加强的,那就是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安排。这取决于学校相关教学环节的改进。当然更取决于学生的主动配合。

大学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上由课程中的实践和专门性实践两部分构成。课程中的实践以课程内容为主线,例如,案例教学等;专门性实践是指派出负责教师,统一安排时间,要求学生全面运用专业知识参与活动,根据效果评定成绩的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再就是各种创业大赛活动,沙盘模拟训练等等。

这些环节如果认真落实,积极投入精力,都会受到肯好的锻炼,是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接触社会的很好机会,是成本最小的实践活动。

3.3对自己进行SWOT分析首先要客观分析自己条件,找出优势(Strenth)和劣势(Weakness)。然后要客观分析就业环境,找出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frheat)。最后在博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

选择单位时经常听到学生问到哪个单位好,其实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首先单位的好与不好评价标准不一,再就是对个体而言,好不好关键看是否适合,适合了就是好的,不适合就不一定是好的。以公司规模和影响力来说,知名的大公司好不好?但那里人才济济,你一个本科生去了能干啥?还不是要从最基层做起?反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可能正处于创业阶段,急于用人,如果真的有实力,可能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成长更快。灵位,评价单位的是不适合,还要看每个人的注重点和期望值,如注重于工资待遇、提升机会、学习机会、做事机会等等,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应冷静分析,理性选择。

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就业定位探讨 篇7

1 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研究生更应重视临床实践的培养

护理学是一门专业,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无论是科研型或临床型都脱离不了临床实践。国际护理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主要培养方向是面向临床, 服务于临床培养各种专科的临床高级护理人才-临床护理专家 (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 , 他们对临床护理科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临床实践重点在于培养相应专科的护理能力包括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临床护理综合技能。美国护理硕士生在担任本科室护士们的在职教育学习和临床护生的带教任务的同时, 到门诊和病房实习是必需的, 当然, 因其具有教师的身份, 实习有一定的自主性, 是由自己做出一系列的实习计划。临床护理博士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DNP) 是美国护理实践中最高水平的教育, 主要是针对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 其培养类型类似于医学博士。韩国则在培养护理硕士实施护理程序的能力、与其他学科专家的协作能力、承担临床和教育岗位的教育能力、发挥护理专家的实践能力、运作与管理护理组织能力上突出重点。这有别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体系。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的培养, 高学历的护理人才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临床高级实践者的发展方向, 也是加快我国护理专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4]。

2 护理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实践

2.1 从事护理教学到临床护理的思想、行动转变是适应时代需要

研究显示[5], 高级临床实践护士对加快美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护理人才走上临床工作岗位, 从事高级临床护理实践活动将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护理事业的专业化进程;还将有利于护理事业的整体长远全面发展。

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是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就业不错的选择。因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相对缺乏临床实战经验, 操作技能有待提高。侯睿等[6]对北京大学护理学院1992年—2008年毕业的44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 68.2%的人毕业后希望从事护理教育工作;27.3%的人希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可见, 目前护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还是倾向以从事护理教育工作为主, 随着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护理硕士毕业生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希望将来可以能够为国家培养临床护理专家提供平台。调查显示[7]绝大多数医院均表示计划在10年内增加科研型和 (或) 临床型硕士学位护士的比例, 其计划的比例最少在1%, 最多可以达到30%, 这也意味着在临床一线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护士需求强烈。能够合理、高效地培养利用护理学硕士研究生, 使其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将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使病人满意;而且对于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而言, 也有助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护理教育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才能, 而护理研究生在临床上的突出表现和卓越业绩也能提高全社会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从而也推动了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

2.2 护理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

护理科研的灵感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断的经验总结;护理科研成果又服务于临床, 指导临床实践操作。护理研究生具备发展成为临床护理专家的潜力;高级实践护士培养可以为研究生的临床就业开辟新路。一般而言, 医学院的专职教师因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临床经验相对偏少;而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丰富, 但理论基础相对不够扎实。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可以为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提供广阔的空间发展, 使其享有更多的平台去发现自己, 去上级医疗单位、甚至出国进修机会。考虑我国的国情[8], 也可借鉴国外的经验, 促进学校和医院联合的学科建设, 同时通过远程教育或函授教育等途径加强对专科领域人员进行特殊培训, 完善专科领域护理专家的培养教育, 从而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临床护理教学、科研队伍。加强临床医疗卫生机构对护理研究生的重视程度, 我们相信医院领导会从根本上重视和支持护理学科的发展,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合理高效地使用, 使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继续深造和发展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追求知识、争取优秀, 永远是正确的大方向, 这是无须质疑的。护理博士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我国现行的护理学博士教育主要包括全日制统招和在职两种形式。有科研型和临床型之分, 一般是每个博导每年可以招收1个~2个名额 (可以包括在职) ;公费、自费、委培三种录取类型。根据每个学校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 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4年不等;期间必须发表与研究课题相关的SCI论著[9], 文章数量以及影响因子可由各个学校二级学科、教研室自行规定, 原则上不达要求不能毕业或是延迟毕业, 所谓“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 激励着博士生们的勇攀科研高峰, 也意味着护理博士毕业的难度相对有所提高。另外, 博士研究课题, 要从更宽、更广的角度去探索、去思考, 应该是有独创见解的科研问题, 将有别于硕士课题。

因此, 对于科研型应届护理学硕士是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何时攻读, 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也或许曾经是每个即将毕业的应届学生日夜思索的人生抉择。中国学生比较看重学历, 有时忽略学历和能力的关系, 学历和能力是不一定成正比的。没有一定的临床知识经验的积累, 开展临床课题有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讲, 只是纸上谈兵。从历年全国护理硕士招生来看, 科研型应届护理学硕士的招生来源不一定都是护理科班出身, 虽然顺利通过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 并顺利录取、毕业, 三年的硕士科研学习是否真的使其达到了应有的临床适应标准, 还有待商榷。毕竟每个学校的培养模式各不相同, 其并未经过专业的护理理论学习和系统的护理临床实践培训[10], 硕士期间短短几个月的临床实习, 是难以应付日后临床护理工作的。这不利于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另外, 年龄、家庭、个人问题, 也是需要考虑一下的。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从基层做起, 走好每一步, 收获每一步, 脚踏实地, 不断总结人生经验, 不断完善自我, 成长壮大。每一个人生重大决策的背后总是有太多的顾虑和牵挂, 特别是对于即将真正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 道路曲折, 但前途光明。

4 小结

我国急需一批能够在临床一线担当专家角色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护理学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艺术和最年轻的专业, 我们将是艺术和专业的完美结晶, 为这最年轻的专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就业是一种结果, 永远不应该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将承担起为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和增强护理的专业地位作出贡献的光荣使命。

摘要:科研型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护理学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就业何去何从, 关系着高等护理教育的成长壮大。我国当前不仅仅是需要高学历的护理教育专家, 更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的临床护理专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探讨我国科研型应届护理硕士就业定位及自身发展。

关键词:护理学,科研型护理硕士,就业

参考文献

[1]娄方丽, 韩世范.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地区差异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11A) :2823-2824.

[2]孙静, 张新宇, 陶巍巍.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8) :370-371.

[3]姜安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15年实践与发展思考[J].护理研究, 2007, 21 (3C) :733-735.

[4]徐娟, 商临萍, 王斌全, 等.构建与CNS接轨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09, 23 (4C) :1103-1105.

[5]邵欣, 李峥.美国护理专业化发展现状对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10) :30-32.

[6]侯睿, 朱秀, 陈华, 等.护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9) :38-39.

[7]孙宏玉, 路潜, 王志稳, 等.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2) :51-52.

[8]李春玉.中韩护理学研究生教育比较.中华护理杂志[J].2010, 45 (7) :638-640.

[9]马伟光, 刘华平.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中华护理杂志[J].2009, 46 (6) :541-543.

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 篇8

对即将完成学业跨入社会大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择业是他们初涉社会实现就业的第一步,更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检验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尝试,选择结果如何将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生活风格。初次定位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影响非常大。

二、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角色定位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采用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最新问卷抽样调查数据资料,首先对1000名普通劳动和10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样本进行分类;然后对比分析他们对不同选项的选择,从而可以看出这种偏差对就业的影响。

(一)首选单位差别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单位是外资企业。他们希望就业的单位是世界500强并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大学毕业生中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外语沟通能力较强。

从选择去民营企业的比例来看,社会普通劳动者比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意愿强烈,前者选择去民营企业的比例比后者增加了一倍。

(二)对企业录用条件预期

应届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普通劳动者认为企业用人最关心的条件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社会实践。

无论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社会普通劳动者均认为除了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外,社会实践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其实也就是要求具有工作经验或工作经历,工作经历使大学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使自己的就业定位更加接近社会。

对企业录用条件的关注程度进行排序,可以看到普通劳动者的前5名的选择与企业和管理层的选择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了社会普通劳动者在实践角色时符合社会的角色期望。

(三)期望薪酬影响

不同角色定位对期望薪酬影响较大。应届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普通劳动者的期望月薪都集中在3000~5000元。

三、初次定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在市场经济和不同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市场涉及三个主体———政府、雇主及大学毕业生本人。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的录用与否。他们往往更愿意雇用素质和技能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劳动者,特别是在市场成为买方市场之后,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排斥。要求求职人员有工作经验的情况在各种招聘中屡见不鲜。

(二)主观原因

经过多方面与大学毕业生的沟通,从中我们大致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岗位的流失原因实际上是对自身就业不能产生合理的预期与定位所造成的。其实,“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目标常常会出现不一致,关键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要善于调整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以达到心态平衡,也就是说,只有调整好自己的预期与定位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四、结论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加强大学毕业生初始定好位,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大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效益,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毕业生清楚自己所学与社会所需或所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正确定位的思考严碧峰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中的职能定位 篇9

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 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他们已成为当今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一方面为城镇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把做工赚得的收入消费于农村, 从而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 农民工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仍然是农民工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 最大限度地促使农民工就业已成为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之一。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 促进农民工就业,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民工就业中政府的职能责任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得到解放, 劳务输出已成为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 进城务工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勿庸置疑, 政府对此应担负引导、组织、协调、保障等作用, 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中应有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

现代经济社会同时也是政治社会, 脱离了政治体制制定的经济规则是无法运行的。为此, 我国政府必须为现代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基本政策和制度, 要为农民工就业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提供平台并制定规则, 确保市场调解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发挥, 以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和分布。要加以政策性指导和引导, 为农民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2、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可靠的权益保障

市场机制的建立为农民工就业机会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但它不等于解决了农民工的失业和贫困。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 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由于社会需求下降、缺乏技能、疾病或年老等原因而被迫徘徊于市场经济边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正义、秩序和稳定是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为此, 政府在政治上要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劳动法、工资法以及劳工补偿计划等来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可靠的权益保障。在经济上应当采取保护弱势群体抑制其他强势的措施, 从而保护农民工的利益。

3、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在我国, 农民工虽然数量庞大, 但却因其在政治参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经济生活、子女教育和业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被公认为是生活在城镇的弱势群体。当前, 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下, 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促进农民工就业, 减少贫困, 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和紧迫工作。

三、当前农民工就业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空间拓展、技能培训、制度支持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 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工就业。然而, 在当前形势下, 政府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中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错位

根据现代政府治理理论, 政府在促进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上应发挥政策供给、统筹协调、监管仲裁等职能。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对宏观职能进行了修正调整, 微观职能也随之转变, 但是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特别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上仍然处于中心控制地位, 未给予市场以更大空间, 其结果必然是制定的政策难以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无法按市场规律进行调解, 使农民工进城就业呈现盲目性和波动性。农民工是我国特定条件下社会发展的产物, 就业问题是生产力水平提高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社会矛盾。但当前, 由于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基本制度的建立严重滞后, 行政干预太多, 政策引导太少, 扶持与保障更少, 职能作用本末倒置, 进一步加重了农民工就业难的现象。

2、缺少长效的综合统筹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也应是政府对农民工就业进行管理的一项核心职能。政府通过行使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统一配置或整合, 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统筹协调农民工就业管理的综合性机构, 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教育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分别由政府的相关各部门实行多头管理, 而部门之间却缺乏相互联系、协调、合作的机制;二是缺少各参与主体的协调机制。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责任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农民工, 在这些责任主体中, 目前政府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有其他主体的积极回应和参与, 由此对各主体的共同利益达成共识。但是就目前看, 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这导致农民工不能及时享受政府为他们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公共服务, 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比较低。同时政府了解农民工现状及需求的渠道不够畅通。

3、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进入城镇, 成为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 但他们又没有城镇户口, 社会关系都在农村, 从这个角度上看, 他们成为了夹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这种边缘人的身份使他们既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 同时在农村本应享有的社会保障也丧失了。就目前而言, 面向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仍然近似空白, 部分地区虽然出台了与农民工有关的一些政策措施, 但由于农民工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 政策的可操作性受到诸多限制, 初步效果仍不理想。从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失业保险来看, 城镇居民有失业补助, 但农民工却没有;由于没有医疗保险, 昂贵的医药费使很多农民工生病后却看不起, 身心健康每况逾下, 遇到不得不看的病,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费用又微乎其微。从住房上看, 农民工无缘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情况下购买商品房, 一般都租住于城乡结合部或工棚里。从劳动强度上看, 他们大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重体力劳动, 而且劳动时间也较长。另外, 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建立都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造成农民工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完善农民工就业工作中对政府职能的政策建议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坚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认真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着力完善政策和管理措施,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 建立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 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制,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中央政府层面要有新举措

要促进农民工就业, 首先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各项制度改革, 不断完善自身职能。要从观念上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 重点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城乡隔离问题。一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格局, 消除劳动力城乡转移的人为障碍, 建立一种自由竞争的、平等的劳动力供求市场, 保障农民工拥有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合法权益。二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 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制。三要通过规范职业名称和工作内容, 建立和完善职业分类制度。通过划分职业技能等级, 确定任职资格, 创造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

2、劳务输出地政府层面要有新办法

劳务输出地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尽可能多地为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信息, 有效对农民工进行引导, 合理组织农民工进城。在劳务输出管理上, 要根据建立城乡统一劳务市场的要求, 构筑政府和社会共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合法利益保护的服务体系;在就业渠道拓展上, 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外出就业, 为农民工提供更快更全面的服务, 拓展就业机会。同时, 还要及时掌握本地区输出人员的动向, 并与用人单位沟通, 做好劳务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 要不断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 加强职业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提升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服务方面, 政府还应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派专人及时为农民工办理相关手续, 提供方便, 同时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提供安全保障, 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在就业吸收能力方面, 要促进当地乡镇龙头企业发展,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既能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成本和风险, 同时在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下能有效地避免农民大量涌入。为此,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调整城镇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就近转移到乡镇就业。

3、劳务输入地政府层面要有新作为

劳务输入地政府要加强对外来农民工的服务管理,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 积极稳妥地吸纳农民工就业。首先, 要从宏观上加强就业规划, 要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工就业, 使之在行业和素质分布上更为合理, 空间和地理分布上更为科学。其次, 要升级城镇规模,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以提升城镇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空间。这是今后持续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再次, 要明确政府的服务职能。当前政府仍较多注重如何管理和控制农民工, 而对他们的福利待遇和服务支持方面则较少关注。因此, 政府要突出服务职能, 切实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最后, 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农民工的劳动工作场所, 也是其可能受侵害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环节, 因此, 政府要从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入手, 要求用工单位都必须签订劳务合同, 并及时处理劳资纠纷。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参考文献

[1]苏保忠、张正河:公共管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译文版社, 2003.

[3]王亚南: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促进中的职能定位:问题与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 2007 (2) .

[4]苏保忠、张正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基于安徽省砀山县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8 (1) .

就业定位 篇10

当谈到他为什么这么“挑剔”时, 他说, 他们几个都没有自己发展得好, 论学习, 自己的成绩比他们几个都要好;论活动能力, 自己在大学中参加了不少的社团, 活动能量和活动能力都是有目共睹。与其他舍友相比, 张望感觉自己明显占有优势, 可是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单位呢?

通过张望的个案可以看到, 张望认不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真正的优势所在, 也不能客观地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而只是用盲目的攀比来定位自己的工作, 因而使张望的心理压力随着毕业期限的临近变得越来越紧张。

攀比心理的影响

在热热闹闹, 熙熙攘攘的各种招聘会现场, 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寻找就业单位时, 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 导致“心高、眼高、攀比热度高”, 这样就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 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 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的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 就彷徨放弃, 事后却又后悔不已。

当然,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攀比, 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和潜力, 尝试寻找更好的单位。但这里的前提是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忽略自己的个性, 对自己不能进行积极、正确、客观、公正地分析, 只是盲目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 不计后果, 舍其所长, 就其所短, 将会与合适的职业失之交臂, 迟迟无法于用人单位进行签约, 使自己生活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中。

择业中的心理调适

不仅是择业, 其实在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很特别, 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当面对现实时, 有的同学能及时进行调适, 发挥其特长, 避其不足, 很快与用人单位进行签约。而有的同学总是比来比去, 错失良机, 给自己造成极大的不安, 也错过一年一度寻找工作的黄金时间。为了提升择业的成功率, 希望择业的学生能加强心理调适, 找到自己不一定是最好而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认识自我 主动求职

在主动求职前, 必须先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就业倾向、就业态度, 分析自己的求职技能和技巧, 从内心寻找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客观分析自己的竞争力如何。要做到自己与自己竞争, 而不是一味与他人攀比。

一位经过多次求职失败后成功的学生讲, “也许我应该更主动一点。因为在求职的时候, 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而善于推销自己的学生便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她一直在思考一个将自己推销出去, 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办法。她说, 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地求职, 而应该认真考虑、比较, 哪些用人单位的哪些职位适合自己, 是自己想要做的, 也能够胜任的。然后, 有的放矢地投递简历, 并亲自上门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接触, 争取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

——规划生涯 发挥潜能

大学生就业是规划个人生涯的开始, 希望能在生涯的起点上就规划自己今后的生活, 做自己想做, 挑战自己的工作, 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挖掘和开发, 展示自己的才华, 体验成功的快乐。就大学生就业而言, 要把就业看成是职业生涯的起始环节, 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 而应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以发挥自己的潜能作为择业的重要参考指标。要规划好个人的职业生涯, 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认识自我 (2) 了解社会 (3) 确立目标 (4) 制定策略 (5) 及时调整 (6) 择业成功。

——认清形势 强化就业

据统计, 2003年,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为201万人, 比2002年同比增加了46%, 2004年为280万, 增幅为32%, 2005年为338万人, 增幅为20.7%, 2006年为413万, 增幅为22.2%, 2007年为495万, 增幅为20%。短短5年的时间里,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增长了290多万, 加之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欠完善的用人制度, 这些枯燥的数据深刻地表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因此, 希望毕业学生能意识到“就业难、难就业”是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 当务之急是先就业, 先一步赢得生存的空间和时间。如果不就业, 养活不了自己, 就很满足自己最基本的安全需要, 也就很难实现更远大的抱负。因此, 先生存后发展, 先就业后择业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策略。

——随机应变 加强承受力

在求职过程中, 大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职业种类及要求的变化越来越快。有的人在刚进大学时所学专业还是紧俏的, 但毕业时却已经饱和了, 以至就业困难。因此, 大学生在求职时, 不要抱定所谓的“专业”而错失机会, 要随机应变, 提高求职的命中率。因为人在工作岗位中仍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而善于学习, 是大学生自身的强项。

即使能随机应变, 但毕竟择业的现实是激烈的。也就是说, 在求职的过程, 可能会不断遭遇应聘不中的打击。面对失败, 有的同学心情烦躁, 精神不振, 甚至产生自卑感, 这显然是心理承受力不强的表现。真正的强者面对求职失败, 会认真反思, 吸取经验教训, 努力去争取新的机会。同时也需要从积极的角度认识自己, 即也可能说明这个岗位不合适自己, 合适自己的岗位仍在追求中。记住:在求职中, 没有失败, 只有学习。心理学研究发现, 失败也是一种学习。

——注意细节 展示情商

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栏目制片人詹未说, 在制作的几期大学生招聘节目中, 许多外企和大公司人力总监不仅看大学生的履历和成绩, 更引入了国外流行的新面试方式——E Q考察。一些大学生选手在节目里表现得从容不迫, 他们的语言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赢得了企业的信赖, 但也有不少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却在EQ测试上栽了跟头。奥的斯 (中国) 电梯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招聘经理毛萍举例说, 对于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 企业一开始很难看出他有多大潜力。企业会让他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 如果他都完成得很出色, 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和办事技巧, 这样, 这个学生的责任心和创新力就可以慢慢表现出来。

因此, 在求职过程中, 时间虽然短暂, 但细节却很重要, 情商的表现更为重要。所以, 大学生不能忽略细节, 包括制作简历、面谈时间、穿着打扮等, 都要得体。记住:让情商去很好地表现智商。

——祝贺他人 心态乐观

求职本身就存在着竞争, 一是与同龄人也包括自己周围同学的竞争, 二是与自己的竞争。由于每个人各有优势和特点, 因此可能会出现有的同学先签约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使自己有一个好心情, 就需要发自内心地祝贺他人找到了工作, 使自己保持乐观心态。如果心存嫉妒, 反而使自己暗受伤害, 心情郁闷, 进而可能会影响择业。请记住:他人择业, 并未阻挡自己的就业。条条大路都通向就业之路, 关键是看个人如何行走, 如何走得顺走得通畅。

——增强信心 不断寻求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次性应聘就中的人是幸运儿, 两次应聘能签约的人是幸福之人, 三次应聘找到工作的是拼搏之人, 但总会有相当多的人是在多次应聘之后才找到工作的努力之人。因此, 应聘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方试探并相识、相知、想互满意并最终签约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可能会遇到多次的波折, 这种波折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愈挫愈能, 是求职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因此, 需要增强信心, 乐此不彼地去寻求适合自己也满足企业要求的职业。

——获取信息 当机立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就业定位】相关文章:

论高校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功能定位01-19

精准定位 企业品牌定位从消费者出发05-19

新定位04-19

企业定位04-27

定位策略05-19

定位机构04-30

移动定位05-03

定位法05-03

教师定位05-03

定位机制05-05

上一篇:运维关键问题下一篇:国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