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建筑

2024-05-10

西方传统建筑(精选十篇)

西方传统建筑 篇1

一、西方近代建筑的产生

(一) 形式和内容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带来了新的社会条件。一方面资产阶级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工业化又为它的建筑事业提供了新的材料、技术和设备等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可是, 当时把持在建筑领域中的却是古典主义的学院派, 他们过于热衷古典建筑造型中的几何比例和数字关系, 把它们看作金科玉律。追求古希腊、罗马建筑中所谓永恒的美, 走上形式主义道路。导致新兴资产阶级所修建的各种国会、议会大厦、学校和图书馆等仍采用古典建筑形式;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银行、交易所等常常被勉强地塞进古希腊神庙的外壳里。新的建筑要求、新的功能内容和新材料、新技术与古典的建筑形式之间产生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如1840~1865年兴建的规模宏大的英国国会大厦却沿用了封建时代的古老式样;德国的一个自来水厂, 被设计得好象一个古城堡;1847~1852年修建的巴黎车站, 建筑师还不熟悉新事物对建筑的要求, 甚至不承认火车站是建筑, 将新型的铸铁屋架罩上古老的外壳;1925~1929年兴建的英国爱丁堡高等学校, 模仿雅典卫城山门的外型, 柱廊遮住了光线, 墙不开窗子。

(二) 对功能的重视。旧形式和新内容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对建筑的要求和它所提供的技术条件, 促使一批又一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们去探索新路;又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的社会需求, 突破古典学院派的束缚, 许多近现代建筑师从建筑的功能、技术、艺术等各方面进行了许多探讨和实践, 形成了近现代建筑自己的体系。但是这个过程又是十分复杂和曲折的, 特别是有关建筑理论的问题, 如建筑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如何认识建筑功能和建筑结构技术在建筑的发展中所引起的作用问题……等等, 都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 近现代建筑的一些先驱者们曾先后掀起了“新建筑”运动和“现代建筑”的热潮, 在不断争论和实践中, 他们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德国建筑师格罗庇乌斯 (Walter Gropius) 呼吁说:“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古了, 建筑不是前进, 就是死亡, 建筑没有终结, 只有继续革命。”法国建筑师勒·柯比西耶 (Le Corbusier) 指出:“历史上的样式对我们来说已不复存在, 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样式已经兴起, 这是一次革命。”美国建筑师沙利文 (Louis Sulliivan) 提出:“形体总是追随功能。”愈来愈多的建筑师们认识到功能问题在建筑中的重要意义, 对功能的重视, 按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推动了近现代建筑的进步。

(三) 多样化建筑类型的出现。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 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使得一些建筑类型的规模日趋庞大。一些旧的类型如住宅、旅馆、学校、剧院等都在按照新的生活方式得到改造。新的建筑类型如医院、影院、展览馆、博物馆、车站、航空站等相继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大型的工业企业、超高层的办公楼、超级旅馆、市场、国际性的贸易中心、会议中心、综合性的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技术中心……等等不断出现, 取代了往昔的神庙和府邸, 成为今日资本主义建筑的代表。如1931~1939年兴建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摩天大楼;巴黎国际会议中心;澳大利亚的悉尼影剧院等等。另外, 1930年建造的德国柏林西门子单元式公寓, 比老式住宅节约用地, 同时, 注意合理解决建筑的朝向、通风、隔音等问题。住宅建设的变化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

(四) 新材料和新结构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十九世纪前, 建筑一直以砖、瓦、木、石作为主要材料, 几千年没有多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后, 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大量应用, 是近现代建筑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法国著名建筑师勒·柯比西耶 (Le Corbusier) , 于1923年对他新建筑的认识总结为五点:一是底层透空, 只设立柱, 绿化可引进底层;二是平屋顶可做屋顶花园;三是墙不承重, 可以灵活分割内部空间;四是柱子可以退到建筑屋内, 外墙开窗自由;五是外墙上可以开设连续水平带形窗。其每一点都是以采用框架结构为前提。他的这些设想一直被后人在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实现。可见新的材料和结构技术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西方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冲击

(一) 西方建筑对中国的影响。近现代西方建筑的进入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很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渐渐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各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入侵, 西方建筑也渐渐拥入中国。在上海、广州、厦门、北京、天津、哈尔滨、青岛等各城市中, 兴建了一批领事馆、洋行、教堂、海关大楼、银行等, 其中相当部分建筑都是由入侵国的建筑师设计的。这批西方建筑的兴起, 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同时,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引进和使用, 使中国传统建筑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突破旧的形制模式, 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学校、医院、图书馆、大旅社、邮政局、火车站等公共建筑和私人别墅、官邸等。这些新型建筑替代了中国的传统建筑, 成为近现代建筑的主体。从而, 打破了传统建筑如北方四合院, 南方天井式建筑形制和封闭式的空间。

(二)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演变。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演变, 可从近百年前上溯到六、七千年前的上古时期。其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 在世界建筑史中形成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在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殷墟遗址, 是商代后期的都城, 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遗址上有大量夯土的房屋台基, 上面有卵石柱础和木柱的遗址, 这是我国传统木构架的初步形成。而我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是世界上成熟较早的框架体系。公元前五世纪末的战国时期至清代末期, 是我国古代传统建筑逐渐成熟并不断发展的时期。秦汉时期, 我国古代建筑就有进一步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宫殿—阿房宫。现存的遗址为横阔一公里的大土台, 虽建筑已不复存在, 但能看出当时主体建筑之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589年) , 佛教广为流传。这时期的的寺庙、塔和石窟建筑得到很大发展, 产生了灿烂的佛教建筑艺术。如北魏 (公元523年) 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为十五层密檐式砖塔,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砖塔。唐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时期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也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并独具风格。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公元857年)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木构架之一。它的造型端庄浑厚, 反映出唐代木构架的形象特征。根据隋唐建筑的成就, 宋代编著了《营造法式》, 这是一部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建筑著作。九江现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林寺塔均为宋代建筑的优秀代表之作。辽、金、元时期的建筑, 基本上保持了唐代的传统建筑风貌。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 (1056年) 建, 为我国现存最古的木塔。历经950余年的风吹雨蚀及几次大地震, 迄今巍然屹立, 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达到了极高的技术水平。明清时期的建筑, 又一次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潮。北京故宫,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建于明永乐四至十八年 (1406~1420年) 。周围宫墙长约3公里, 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围绕。整个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的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座落在2500余平方米的工字形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 四周廊庑环绕, 气势磅礴, 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其中太和殿高35.05米, 宽63米, 由72根十几米高、一米多直径的贵重木料支架而成, 气势壮观,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殿宇。北京故宫规模宏伟, 布局严谨, 主次分明, 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而且, 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民居, 也是明清时期的经典之作。我国土地辽阔, 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地区、各民族的自然条件不同, 建筑材料不同, 生活习惯不同, 又有各自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艺术传统, 因此在建筑上表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如南方地区气候温暖, 墙较薄屋面较轻, 木材用料也比较细, 建筑外型显得轻巧玲珑。北方寒冷地区的墙较厚而屋面较重, 用料比例相应粗壮, 建筑外型也就显得浑厚稳重。又如少数民族内蒙古的蒙古包, 云南的白族, 傣族的竹楼, 广西壮族的吊脚楼, 陕西的窑洞等民居, 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及民族风格。中国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建造起来的,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当时的建筑, 在形制上受封建礼制的约束很严, 如建筑规模、房屋开间、梁架、用料、装饰和色彩等不能超越皇家的规定。建筑布局:南方多采用天井式以厅堂为主体的空间形式, 上为厅堂, 两边为厢房的建筑格局。北方尤其以北京为代表的用围墙和房屋围合形成四合院, 建成一个宁静、安全、舒适而又显得封闭、私密、阴暗的环境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新材料新结构的引进, 以及人类对居住条件提出新的要求。于是打破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形制, 引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使古民居不断更新和发展,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向现代化建筑的历史性大转折、大变革。

(三) 近现代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近现代建筑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 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废除, 社会体制的变革, 使得传统建筑艺术赖以存在的许多重要审美价值发生了根本动摇, 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有所改变, 要求创造出能体现新的审美价值, 适应新的社会功能的新形式;传统的审美心理与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功能产生了新的矛盾, 在新建筑中能否体现和怎样体现传统形式, 成为近现代建筑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在上述社会变革和建筑变革构成的复杂背景面前, 西方建筑的出现, 使中国近现代建筑表现出一些新的艺术特征:

1.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新风格。十九世纪中叶以后, 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园林大部分经过改建和重建, 它们共同的倾向是, 建筑的比重大大增加, 空间曲折多变, 装饰繁重细腻, 假山曲屈奇谲。建筑装饰普遍走向大面积满铺雕镂, 色彩绚丽, 用料名贵, 题材范围扩大, 手法非常细腻, 一些西方巴洛克、罗可可的手法引入其中。

2.突出建筑的类型风格。近现代建筑的新类型建筑开始大都是直接搬用西方同类建筑。而西方各类建筑又大都有一套基本定型的模式, 当时常见的有殖民地式、古典复兴式、哥特复兴式、折中式 (中西合璧) 等。从哈尔滨到香港, 从青岛到喀什, 举凡机关、银行、商场、会堂、公寓、住宅、学校等, 各自都以基本定型的形式标志出自己的内容, 而同类型的形式又大同小异, 及少显示出特有的地方民族特色。甚至出现了北方建筑用深拱廊百页窗 (殖民地式) , 南方建筑设壁炉 (古典复兴式) 的现象。

3.单体建筑重在表现外观造型。近现代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 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 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 这与输入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关联。如一些银行、海关多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 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性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 以显示传统文化;而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 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的西方建筑, 同时, 仍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等, 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 有些甚至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式样。

(四) 优秀传统建筑的保护、继承和发扬。无论从传统的木构架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还是从古民居到现代化住宅建筑, 皆是历史的飞跃, 质的变化。建筑趋同国际化亦是时代的主流。但这只是从技术方面来说;要是从文化方面和文物保护方面来说, 却是应有所区别。否则, 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一个样, 各民族各地区的建筑一个样, 到处都是一个面孔, 那将是建筑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是建筑领域中的一大悲哀!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的建筑物所产生的风格, 是由无数优秀的建筑物所组成的, 这些建筑物既有传统的特征, 同时又有时代的特点。因为, 脱离了时代特征的建筑物都必然走向复古或抄袭;而脱离了传统特征的建筑物, 要建造在自己的国土上就没有生命力。我们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好建筑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统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 而建筑又往往是这个渊源和传统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古民居, 它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生活、生产方式等息息相关, 具有优越的地域文化、民族风貌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建筑是一种物质构造, 也是一种文化形态, 从文化观念上来说, 建筑的实用功能只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客观需求, 而它的文化表现才是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我国的古民居文化内涵丰富, 需要很好的保护、挖掘和研究, 其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雕刻艺术、内部装修等, 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份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我国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 加上社会各领域对历史文化意义缺乏了解, 不少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被毁坏;特别是民居很多被强行拆除。实在令人心痛!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中国民居由于它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其学术地位也日益提高。来吧!让我们共同倡导:保护中国传统建筑, 使中华建筑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西方生日传统 篇2

在多数英语国家,人们在生日聚会上唱祝你生日快乐歌,祝福过生日的人。一般是在生日Party上有人捧出点燃生日蜡烛的生日蛋糕时大家齐声歌唱(一般要关灯,保持房间黑暗)。生日蛋糕一般是一种装饰的非常漂亮的蛋糕,而且在端上来的时候上面要插上与寿星年龄一样多的蜡烛。寿星要默默的许个愿望,然后吹灭蜡烛。如果是一口气就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那么愿望就可能实现。有种迷信说法认为如果把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寿星一般要切蛋糕的第一刀,除非是太小父母才可以代劳。

如果生日聚会在一家餐馆举行,那么也会唱生日歌。餐厅的服务生可能还会领唱接着就会送上餐后甜点(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蛋糕,可能免费也可能不免费)。这个餐后甜点可能用一些发光的东西代替蜡烛。餐厅的其他顾客一般会加入进来一起祝福,唱歌。在一些餐厅还会有特别的非传统生日歌去和舞蹈表演。

对于一些特别的生日或者因为蜡烛的数目会有引起火灾的风险,特殊的蜡烛可能会取代实际的多个小蜡烛。这些蜡烛做成数字的样子,例如5随生日可能在蛋糕上点一支象数字5的蜡烛,50岁生日点一支象数字50的蜡烛就行了。

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特别的日子,所以一般过生日的人都会受到朋友和家人的特别待遇。所以小孩子都对自己的生日十分的期待,甚至希望早点来,但是成年人则比较反感,因为又有人来祝贺自己老了一岁。除了聚会之外,在生日这一点还会有礼物送给过生日的人,一般来说会得到一大堆朋友和家人送的礼物。

孩子们的生日聚会一般比较有趣,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游戏例如老鹰抓小鸡Pin the Tail on the Donkey, 抢座位游戏,hitting piñatas等。成年人的生日聚会就比较正式了,一般是在一家餐厅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不管在什么年龄,这些聚会的目的都是让过生日的人感到非常的幸福快乐。有个笑话这样讲,生日有时被叫做一年内最美好的一天,生日后一天则是一年最糟糕的一天,因为到下一次生日还有一年呢!

中西方传统建筑屋顶的一些启发 篇3

关键词:祈年殿,圣彼得大教堂,屋顶,文化

一.祈年殿和圣彼得大教堂

1)祈年殿

祈年殿位于北京天坛建筑群北部祈谷坛,是其核心建筑,也天坛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它在我国古代皇室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改造为三重顶圆殿;清代定名“祈年殿”; 光绪时期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

2)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也是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登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

二.建筑屋顶对比

1)形式

a .祈年殿屋顶

我国古代建筑注重等级,等级高低不禁由规模体现,在屋顶的形式上也有很好的表达。总体而言,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可以排列如下: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其中前三项为皇家最高形制,显然,作为祭祀用的祈年殿运用了重檐攒尖顶,圆形的平面也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b.圣彼得中心圆顶

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明显的文艺复兴时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用大理石砌筑而成,圆顶中心有一个光洞,使光线从上部流下。

2)色彩与材质

a .祈年殿屋顶

明代改建后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乾隆年间由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红柱,绘以富丽华贵的彩绘。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材质和色彩均显示出皇家的奢华气派和祭祀活动的崇高地位。

b.圣彼得教堂中心圓顶

圆顶为双层结构,上部由双层砖壳构成,内壁是以彩色马赛克和壁画。其下四角穹隅亦用马赛克嵌成直径为8m的园饰。外表质朴肃穆,内部十分明亮而金碧辉煌,强烈烘托宗教的神圣气氛。

3)结构

a .祈年殿屋顶

祈年殿为砖木结构,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整座建筑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用枋桷相互衔接支撑着殿顶的重量。

b.圣彼得中心圆顶

中央大穹顶内径42m,由四个18.3m见方的大墩柱支持。穹顶以石肋支撑定塔。顶塔周围有平台,可远眺梵蒂冈及罗马市容。

三.”屋顶”看文化差异

总体而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于对自然和人工关系的认识上的不同。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象征性的不同

祈年殿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敬天礼神”。圆殿,象征天圆。殿内柱子的数目,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仔细的考量,象征季节、节气、风水等传统思想。可见皇帝 “一统天下”,以巩固皇权的手段是宣扬自然之道,人们以自然为尊,皇帝是天子。

圣彼得大教堂圆顶则以强烈的艺术性传递宗教的神圣感受。大量的壁画、雕塑,以及圆顶本身精炼的几何的形式,都强调出人工力量的强大。

2)砖石结构系统与木结构系统的不同内涵

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属于砖石结构系统。我国古典建筑则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对材料的选择除地域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衍生出的中国崇拜自然的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3)“人”形与拱形

从立面的图底关系的对比来看来看,有一种直观的感受。祈年殿屋顶呈现“人”字形,天空这个大背景和建筑之间相互渗透。而圣彼得大教堂圆顶则呈拱形,对天空背景有侵略性。试想一轮圆月挂在空中,祈年殿屋顶能与月亮契合,而教堂则很难与月亮产生内在关系。由此,中西方对自然与人工的关系处理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建筑史》, 作者: 刘敦桢 编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传统建筑 篇4

关键词:传统东方住宅,传统西方住宅,列柱廊,内部庭院

自带内部庭院的传统住宅在北纬20度到45度之间的欧亚和非洲地区更为流行。地中海盆地国家的建筑和中东的建筑,以及印度的建筑,这些地区建筑的发展相互联系。就像东方的建筑一样,中国是当时东方文化的中心,而且长时间保持孤立状态,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传统。文章旨在通过与其他国家住宅类型的比较分析,表现自带庭院的中国传统建筑住宅的地方,且在这些国家这种形式的住宅是主导地位。

自带庭院住宅的简要历史

庭院和住宅结构元素一样,起源于远古时代。普遍认为,庭院在炎热气候国家的住宅演变过程中通过在屋顶的烟囱壮大形成的。另一种庭院出现的可能方式:进化于游牧部落的聚集住宅周边,且他们是有篱笆围起来的。

第一批已知的自带内部庭院的房子在公元前六千年在伊朗地区出现。后来,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代,这种类型的住房成为主要形式。在乌尔城邦找到了很多建筑基座。这些房子是紧密的立方体,在其中间有庭院。古埃及和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中有用到内部庭院,大约距今三千年,特别是在攻关组合建筑和知识分子住宅中。在莫亨朱达罗这一地方(印度文明的发生地)的考古挖掘中,证实在印度文化的住宅里有关于庭院空间的使用。经发现,18世纪时在这里建盖带有庭院的较小平房。

在古代,自带内部庭院式住宅在地中海国家和西南亚国家得到普及。这些住宅在很多国家得到自己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传统住宅类型。然而在所有类型中可以找到和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的房子共同的特征,尤其是当所有的房屋类型都具有完整的规模,且包含靠近中心的矩形内部庭院。

在中国第一次提到带庭院住宅是在三千年之前。最早的材料证据是在宫殿考古发掘过程中找到的,地点是在陕西省靠近宝鸡的岐山县的凤雏村。这被确定为是1185年到1005年之间的,且属于西周早期文化(2)。

中国文明开端的中心地长时间在领土上和上述的早前世界上的地区分隔。也许,这一因素在中国住宅类型的独特发展上起了作用。可以肯定,这里是第二个出现自带内部庭院空间的传统住宅的地方(图1)。纵观全中国,在不同气候和社会条件的地区,住宅的庭院类型多种多样。风俗传统从中国传播到了东方国家和东南亚国家。

在西方最夺目的自带庭院式住宅例子出现在希腊和罗马建筑中(图2)。在希腊时代,古希腊的房屋是在更简单的房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房屋有清晰的布局结构。在结构中心是列柱廊——即被列柱围起来的内部庭院。庭院被装饰有喷泉、雕塑、花和绿植。房屋有1到2层,封锁4-6个街区,且面积大小为从15×18米到16×24米之间。

伊特鲁里亚类型房屋是罗马多慕斯的前身,从中它借用了一个中间有中庭空间的严密布局。后来它被附加上“希腊式的补充”——列柱廊,作为代替的后花园和建筑结构中心,它还是休息的地方,确保日晒和通风。多慕斯具有更先进的规划结构,且有很大的变化,它的尺寸比希腊式的房子大。在希腊房子和多慕斯的结构中采用柱体和墙体的系统。墙使用土坯砖制成,且已被粉刷。屋顶是瓦盖的,用木质柱子支撑,单坡或是双坡。

多层房屋结构是罗马帝国城邦中主要的住房类型。建筑是经过计划的方形或矩形的形式,且高度有六层。在其中心通常有开放的空间来作为内部庭院和光口。一排排俯瞰街道或者内部庭院的大窗户保证了房屋的照明。

在西亚和北非的中世纪时代伊斯兰教流传很广,也涉及到欧洲和南亚部分区域,而且对建筑产生强烈影响。这个时期在西方和南亚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富裕市民的住宅——达尔,内部庭院是这种住宅的必要组成。

在北非城市住房的基本原则也同样适用,但在地方传统和居住条件的影响下其也有自己的特色。通常房子有两层且布局紧密。在摩洛哥和突尼斯庭院被廊道包围,而在埃及通常是建造三面拱形拱廊连接一面庭院。平顶凉台是在拱门后面或者直接和庭院相连。通常建筑物有砖砌墙体和平面结构屋顶。

中国住宅类型属于东方传统之列(图2),四合院是其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四合院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北方城市,而他的变形几乎在中国的所有地方都可见。这种类型的住宅是由院子和四面的平房组成,平房与封闭庭院的外墙相连。这些部分可以组合起来,同时对住宅的整个大小来说,庭院、房屋的数量也在增加。四合院这一类型对于家庭成员彼此的住所分配具有严格的模式,是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分配的(6)。四合院计划上是对称的,传统的对称中心与南北方向重合。外墙由砖头砌成,而建筑组成结构是木制的,建筑采用的是传统的柱梁系统。四合院中的主要内部庭院趋向于侧面长8到10米甚至更多的方形。所有的或者几乎所有的房子窗户朝庭院里,还带有作为棚子和廊道的半开放空间。

窑洞是不寻常的宅院,它是乡村地区的洞穴住所(2)。窑洞分布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宅院的中心是大的方形或者矩形的内部宅院(一侧在5到15米之间),是沉积岩的矩形凹陷。这种庭院的独立房间都深入土壤内部,且有拱形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被用梁加固过。通常窑洞有一层不同的功能用途的房间:住宅,仓库, 生产房等等。

图片均由作者自绘.

图片均由作者自绘.

图片均由作者自绘.

图片均由作者自绘.

在中国东南部客家人创造了特殊的住宅类型(6),可以把五凤、土楼和边锋这几种类型列入最普遍的住宅类型里,且这几种住宅是集体住宅的类型。特别大的房子可容纳到300间房。规划的结构常使用正方形,矩形和圆形。五凤和土楼具有防御的性质特点,他们的楼层高达五层。在一楼有客厅、客房、书房、主厅,还有祖堂。在二楼是储存室,在三楼或是更高楼层有卧室。边锋这种类型组合通常只有一层,且在规划上更加开阔。其中四周都是卧室。在客家住房组合中运用周边土墙和中国传统的柱梁系统的木制内部组成相结合的方式。在房间的屋面上采用的是双坡瓦房顶。

差异及规律

可以把东西方自带庭院式住宅的一些共同规律和差异分为建筑计划方面和构造方面。(图3)

在双方传统上,住宅的体积外形求俄语气候条件和建筑条件。在较冷地区(大约在北纬35到45度之间),住宅构建主要在水平表面上发展起来。(希腊房子,多慕斯,四合院,窑洞)。

内部庭院有足够大的空间来保证日晒。在较有温暖潮湿气候且土地稀缺的地区的房子通常有较小的体积,有几层楼房高,且有不大的背阳的内部庭院来保证通风和创造适宜的局部气候(达尔,一颗印,海舟)。在所有类型住宅中,内部庭院执行相似的功能任务。

最明确的传统分离是在住宅类型的结构决策中。在东方这种分离事实上是相同的:传统的木质柱梁系统结合不同材质的外墙。(图4)在西方传统中构建决策不如此一致,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墙的承压系统和石头材料。在东方传统中,绝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是双坡人字屋顶,与此同时,这种形式在西方只有在欧洲南部才应用,而在其他地区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平面结构的屋顶占主导地位。

结论:

根据提供的构思,在全球意义上讲,带庭院式住宅起源的中心有两个。第一个中心在中东地区,是如今伊拉克和伊朗区域。从那里它传播到地中海、西亚和南亚的国家。第二个中心是在中华文明起源地区,且给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带来影响。住宅类型在东方和西方平行发展,而且传统习惯长时间没有交集。

西方情人节的传统由来 篇5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的情人节。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

公元270年——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此日被后人定为“情人节”。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此节日的来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后被定为“情人节”较为普通。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教徒。是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并得到典狱长女儿的照顾。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后来,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

情人节送什么花

玫瑰花

提到情人节,那么当之无愧的就是玫瑰花,玫瑰花既是爱情的象征,也是对女人的一种夸赞。手捧玫瑰花的女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而送女人玫瑰花的男人,也是世界上最浪漫的绅士。玫瑰花代表着真诚、炙热、独一无二的爱情,先给你最爱的她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蔷薇

蔷薇就好像是玫瑰的姐妹,两个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蔷薇似乎要比玫瑰更加霸道专制一些,代表着绝对的爱。蔷薇可以凸显出一个女人的高贵与独立,这也是男人对于女人最好的夸赞,因此赶紧让你的女朋友们因为你的那束蔷薇花变得开心起来吧。

卡萨布兰卡

这种花代表着伟大的默默奉献的爱,就算是送给不喜欢自己的人,那么这种伟大的承诺也是会将对方感动吧。

情人节什么礼物最好

巧克力

一盒巧克力被认为是给她最好的礼物之一,几乎每个女孩都喜欢吃巧克力,因此巧克力无疑是给她最好的礼物之一,因此,给她挑一盒最好的巧克力。

浪漫的晚餐

为你的伴侣准备一顿私人晚餐,在美丽的氛围中,放上大量的香薰蜡烛、气球、鲜花和轻柔的音乐。为你的伴侣订购最好的食物,然后尽情享受这一刻。

手写情书

手写情书,就像戒指见证婚姻一样,恋爱中不能没有它。如今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视频等方式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手写情书的时代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不能逝去的,是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海誓山盟、爱意缠绵,是人们永远都在追求的至纯至真的爱情。

愿望兑换券

东西方绘画传统特征略述 篇6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画种的中国画,其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必将也会随之逐渐提高,中国画收藏的春天也会随之来临。和西方文化的代表画种油画相比较,中国画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客观地、恰如其分地评说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以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东西方文化,面对中国画和油画,面对古今中外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思潮和艺术现象,避免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从而准确把握中国画的传统特征,在收藏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十分现实和有趣的课题。

一、“一脉相承”和“多元格局”中西绘画映射不同的文化传统

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是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东方绘画体系以中国为核心,包括印度、日本及西亚诸国,中国画是这一体系的代表画种。西方绘画萌芽于意大利半岛,涵及整个欧洲,近百年又影响到美、亚、非各大洲,这一体系的代表画种是油画。

无论是中国画也好,油画也罢,20世纪以前的绘画均称之为“古典绘画”。东西方皆把古典绘画视为传统绘画,而把20世纪以后的绘画,称为“现代绘画”。中国画和油画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主要诞生于黄河流域,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中国人,有基本相同的生活习性与心理特征,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凝聚力,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农业国家,有着统一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稳固的中原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美术在这一文化背景中发展,在整体面貌上始终有一脉相传的特点。欧洲文明是从狩猎到游牧生活中发生发展的,政治长期分裂,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多元的文化传统使得欧洲绘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迥然相异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因美国的强力主导,西方现当代绘画的面貌更是光怪陆离,以至走上反传统绘画的极端道路。从本质上说,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其实是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习惯、文化精神催生出不同的创作观念、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二、“写心”与“写生”中西绘画分别遵循不同的创作观念

在对文艺产生及艺术起源的认识和解释上,中国古代有“物感说”,《毛诗序》中就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代中国人认为艺术是由于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强调艺术要表现人对自然的感受和看法。欧洲古代则有“模仿说”,认为艺术是人对事物的模仿,对生活的再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都持这种观点,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基于以上不同的认识观点,中西绘画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创作观念。

由于受“物感说”的主导,中国画注重神似,注重意境,注重表现画家的思想感受,即“写心”。在创作过程中,中国画家往往突破时空限制,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景物可以出现在同一画面,这皆源于画家表现思想情感和意境的需要。花鸟画家常常把梅、兰、菊、竹画在一个画面之中,实际上,梅花、兰花、菊花的花期并不相同,只因它们身上具有让人羡慕的高贵品性,契合文人的心境,到画家笔下,便“君子一堂”了。至于山水画、人物画中,甲地的山、乙地的房,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会聚于同一个画面,也是非常常见,只要表现需要。中国画大抵在它的不很发达的时期,画家着眼点是画得像与不像,即绘画理论上的所谓“形似”。到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不以形似为满足,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把“传神写照”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从此,追求“神似”成为中国画家在创作观念上的最高准则。宋代的苏东坡甚至曾经说过:“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见中国画家对神韵、意境、思想和情感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人物画家要刻画出人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家要描写山川的神采气韵,花鸟画家要写出花木禽兽的郁勃生机。

中国画家认为,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是画家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验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把这种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于是画面上产生了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是意境。因为这种倾向,造成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异常发达,又因为画家要突出表现意境和情感,删繁就简的大写意绘画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画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能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怀,就像郑板桥画竹子,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此种例证在中国绘画中不胜枚举。像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荷花小鸟》,画面上孤石倒立,疏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翻着白眼的小鸟孤零零地蹲在石头顶上,充满悲凉的气氛、孤寂的意境。朱耷的画,是他同异族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武器,笔端流淌的其实是他满腔的国恨家仇,郑板桥在他的画上题道“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实在恰如其分。八大山人用他的作品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徐渭、倪云林、郑板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物感说”的主导,中国绘画“写心”的因素一直多于“写生”的因素,这是中国画和油画之间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由于“模仿说”的主宰,欧洲绘画的创作观念是将人摆在与所描绘的客观对象相对的位置上,是画家面对客观对象进行写生,定点观察、定点描绘,以色彩和明暗造型,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表现近大远小和色彩的空间变化,注重表现对象的形体、透视、质感、量感、空间感,因此,画面形象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西方古典绘画中大量的刻画精细的作品即是明证,相较而言,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写实绘画无论就数量、质量而言,均有所不及。因为“模仿说”的主导,西方传统绘画中“写生”的因素一直多于“写心”的因素,并且这种“写生”首重的是光与影、形与色。这种再现性的传统,直到后期印象派的塞尚、凡高、高更等人受到东方绘画观念的影响之后,才有了根本改变。

三、“表现”与“再现”——表现方法的差异

中国绘画深受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向往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加之中国绘画很早就从再现的阶段进入表现的阶段,因此,在观察和处理空间方面,中国画采用较为自由的散点透视(又称移动透视)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点观察和处理空间,只要表现需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去塑造画家心目中所向往的意境,这在中国画创作中是屡见不鲜的,甚至是极为平常的。如傅抱石、关山月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即是一个典范。《江山如此多娇》根据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创作而成,近景草木葱茏,一片江南春色,远景是冰山雪峰,在时序上跨越了春与冬,打破了时间界限,使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我们还可以看到,绵延不尽的崇山峻岭,莽莽无垠的肥沃原野,奔腾的长江、黄河,蜿蜒的万里长城,以及世界屋脊上的巍峨雪山,其视野纵横万里,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不寻常的构思、构图,皆因表现原词豪迈、壮阔的意境的需要。这种表现方法,是中国画家的大胆独创,且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

焦点透视则是西方传统绘画观察处理空间的方法,油画依据光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的原理,从固定的视点、固定的角度观察表现事物,精确细微地表现事物的形体结构和光色变化,最为典型的是西方绘画中的“写生”,画家从固定的位置描绘固定光线下的静止不动的物体,精确地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这与中国画中的“写生”要“写事物之生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截然不同,从中我们也可体味到西方社会崇尚科学的悠久传统。

因为工具的差异,因为毛笔的圆、长、尖的特点,在塑造物像时,中国画首重的艺术语言是笔墨;因为油画笔的扁与平,西画则注重体面与光色的变化。传统中国画强调用笔用墨,用线条和墨色变化塑造物像、渲染意境,表达画家的思想情趣,西洋古典绘画则是从画家的视角出发,精研物像的光色变幻之美,并在此前提下,表达画家的思想感受。

四、“人文滋养”和“科学支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古代中国社会重文轻理,故尔中国画与人文学科,诸如哲学、文学以及书法艺术等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并强调画家应当具备深厚的人文修养,这种趋势至今并未有多大改变,陆俨少先生就认为一个中国画家应当具备的功力应该是“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所以,不少有成就的中国画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诗人或书法家。中国画家在画完一幅画后,都要在画面上题款盖章,这件作品才算最后完成。题款包含诗文和书法两种艺术,诗、书、画、印都是独立的艺术品种,把它们综合起来,相互配合,深化主题,形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这是中国民族绘画形式上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以意境胜的特点,与它和相关人文学科的密切关联是分不开的,这注定了传统中国画内在因素超过外观形态的格局,同时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传统中国画外观形态的发展。

崇尚科学是西方社会的一贯传统,西方绘画一直与光学、色彩学、解剖学、化学等自然学科存在密切联系,所以西方画家中多自然科学家、发明家,这造就了西洋绘画的外观形态超过其内在因素的格局。西洋绘画往往伴随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进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西方绘画也随之流派纷呈,即是明证。

在把握中西绘画的差异时,我们还应注意中西绘画的共同之处,即都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强调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功能的结合,都是通过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画家的思想感受。同时,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出现在两大绘画体系间的取长补短、借石攻玉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画和油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曾给对方以有益的砥砺和启示,并促使對方产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

[3] 胡光华,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八大山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5.

[4] 周积寅.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桥[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5.

[5] 林浩基.中国现代名人传记系列丛书,齐白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9.

中西方传统自然观对建筑学的影响 篇7

自然观是客观自然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什么造成了中国人与欧洲人在主观影响上的差别呢?大约5万年前, 现代人的祖先, 智人, 从非洲大陆分别迁移到了欧洲和亚洲。当时中国与欧洲的自然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中部地区是由长江、黄河两条河流灌溉的平原, 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 适合农业耕种。定居中国的人类逐渐形成了农耕民族。只要尊崇季节气候的变化, 按时播种、收割, 他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中国人对这样的自然环境相当满足, 于是养成了他们崇拜自然, 臣服于自然的观念。在中国, 偶有天灾时, 人们首先想到是向神灵祈求, 而不是与天灾抗争。这里的神灵是人们心目中自然界的代表。由于中国总的来说是风调雨顺, 一场灾害通常很快就会过去, 这时候, 人们会以为是自己的祈求的到了回报, 这就更助长了这种自然观的形成。出于对自然的崇拜, 中国人才会在行为, 艺术, 建筑等方面处处模仿自然。

欧洲的自然环境要恶劣得多。首先, 欧洲少平原, 多山地。其次, 欧洲气候寒冷, 直到两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开始转暖, 欧洲大陆一直被冰雪覆盖着。在这样的环境下, 别说是农耕, 连畜牧都十分困难。因此, 定居欧洲的人类以狩猎民主为主。在他们心目中, 自然界很容易被具体到了每一只羊、鹿、狼或豹的身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吃和被吃的关系。想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与自然界战斗, 并取得胜利。任何向自然界的祈求都不会得到回报。这样不同的客观自然界也就造就了完全不同的自然观。在欧洲人的自然观里存在着一些矛盾的观念。一方面, 有对自然界的惧怕。这种观念是通过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徒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是人类永远无法改变的, 甚至无法认知。另一方面, 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在欧洲人心地植下了人与自然势不两立的观念, 养成了欧洲人好斗、好胜的欲望。既然自然界强大恐怖, 又与人类对立, 那么, 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改造都是无尚光荣的。这也正是欧洲园林、建筑刻意标榜人为因素的原因。

在中国, 本来自然条件就优越, 加之其善于顺应利用自然界, 中华文明发展的一直很顺利。而在欧洲, 自然条件恶劣, 人类与自然界的战争屡战屡败,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终于被宗教神权钻了空子上台执政。欧洲文明的发展为此停滞了一千多年。虽然中华文明长期领先, 但中国人的自然观还是有很多缺点的。主要是中国人过分高估了自然的力量, 低估了人的力量。

首先来看一下中国人的自然观对中国建筑学的影响。

古代中国有数不清的如四大发明这样为世界科技作出卓越贡献的成就。但是如果按学科来看, 古代中国的主要科学成就都集中在应用领域, 例如制造业、建筑业等;而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成就相对贫乏。我读过一本介绍数学发展历史的书。对数学贡献最大的是欧洲人, 同时, 书中也介绍了巴比伦、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数学成就, 却对中国的数学成就只字未提。想来也有一定道理, 古代中国鲜有数学成就, 能登大雅之堂的就更少了。还有一个例子, 汉代刘徽在修订《九章算术》时, 发现了其中的多处错误, 如计算弓形面积的公式、计算球体体积的公式等。这些公式被用来计算建筑用料已有100多年了, 期间应当有很多人发现过实际用料与预期不同, 却从来没人想过这些公式是对是错。盲目的崇拜权威及匮乏的数学天份正是受自然观影响的一个结果。由于中国人对现有的自然界颇为满足, 也就失去了改造自然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思维方式蔓延开来, 就造成了中国人普遍满足于问题在表面上得以解决, 而对于隐藏于表象之下的事物内因缺乏兴趣, 懒于对问题刨根追底。所以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界的研究始终都只停留在肤浅的客观观察阶段, 极少有人把观察结果抽象总结成理论, 更不要提用理论来指导改造自然了。所以古中国的建筑鲜有高大, 而欧洲建筑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一般张显个性;我们已经提到过中国人的自然观过于崇尚自然, 于是心甘情愿的臣服于自然。这种自卑, 带有奴性的思想也使得中国人很轻易的屈服于“权威”, 不敢有创新思想, 尤其是那种把自己放到与权贵平等地位上的思想。以写论文为例, 中国人喜欢拿古人的言行作论据, 而欧洲人更喜欢以“批判某某某”为题。而欧洲在文化上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上, 民主制度终于战胜专政制度;科技上, 完成了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近代科学形成了, 并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科学在越来越大的规律上应用于生产过程, 对自然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提出、电力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促进了钢铁、机器制造、化工等新兴产业部门的崛起手生产体系的全面更新, 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互动的全新面貌。欧洲国家还把其领土和人民扩张到了地球上每一块大陆, 在建筑形式上博众家所长, 去其所短, 并保留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内存品质上有新技术、新材料、先进的理论基础的保证, 增加了外观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民主制度由于保障了方向正确, 和调动了多数人的积极性, 其效率远不是专制制度可以同日而语的。

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其中很多著作, 如《社会契约论》等为日后的民主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而在中国, 说得出口的哲学思想都是先秦的, 两千年里不但没什么进步, 反而越来越差, 最后已经没什么哲学, 只剩下三纲五常之类专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思想了。没有民主的思想作指导, 自然也不会有民主的实践, 没有实践当然没有创新。

前文所论述的是两种自然观对欧洲和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都已经是历史了。我们学习自然辩证法是要为现在和将来服务的。了解不同自然观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更有利我们发展的自然观。

观察这两种自然观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可以看到一个事实, 就是人类的野心有多大, 成就就可以有多大。人类是能够战胜自然的。这也是典型欧洲人的自然观。随着欧洲文明的胜利和广泛输出, 我们中国人也普遍接受了欧洲的各种思想, 比如马列思想, 和我们正在学的自然辩证法, 都是欧洲人创立的。中国人的自然观也普遍发生转变。例如, 40年前, 人定胜天的观念在中国就很流行。

我觉得这种转变是使中国富强的一个很好的开端。虽然大跃进以失败告终, 但这不等于人定胜天不正确。“人定胜天”不是说人类谁便怎么样做都会战胜自然。战胜自然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并且可能还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下面用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作例:建筑与土地, 实用与外观相矛盾时应该牺牲哪一样?

建筑与园林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 是人类的爱和恨, 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他们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 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 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 神权高于一切, 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 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 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才有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和随后的巴洛克广场及园林设计, 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 机器成为万能的主宰, 因此, 才有了柯布西埃的快速城市模式, 城市为机器而设计, 并最终也变成了机器。

中西方刑罚制度传统比较 篇8

中世纪古典教会法是整个教会法发展史的最重要的阶段, 代表着教会法的最高成就, 并且对西方法律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期间教会法获得了形塑式样和成熟, 即在对西方刑罚制度的形成也起着相应的影响。纵观西方刑罚的尺度, 其形成的历程经历了从异常严酷残忍到屈从宽容理性, 在这一变化的特点异化下, 其中宗教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 社会思想与社会传统层面的变化, 曾经历过两次重大的革命———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 其中宗教改革几乎使西方社会逐渐摆脱教会世界的约束, 使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依偎走向世俗。但在长期的法制变迁中, 神权与王权是两把横在西方社会法律传统中的两把利剑, 西方社会的共同体是各种传统的象征, 即在传统形象和隐喻上首先体现的是宗教和法律, 所以在在教会占据社会主流的情况下, 各种刑罚制度的制定首先是用于排除异教徒的目的, 所以其刑罚的特征是将宗教教义进行高度的法律化, 使其成为社会行为的重要约束。

在西方刑罚中, 补赎制度是一重要的具体化刑罚制度, 即是一种广泛用于对各种犯罪行为进行惩处的具有实践性的行为体现, 补赎制度不仅是对宗教社会中宽容社会的体现, 也是在世俗王权社会中对相应行为进行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利益交换的体现。补赎的基本意思是满足一些因某些行为而产生的合理的要求, 从广义而言, 凡一切为赔补所犯的罪过或错误而做的事工总称为补赎。传统神学把因罪而赔补天主所做的善工或满全天主正义的要求称为“补赎”, 因此, 凡补赎藉其内在价值能完全弥补罪过的严重性且符合正义的要求, 皆称为义理补赎;而无法弥补此严重性, 又因对方 (如天主) 的宽恕而蒙接纳的补赎, 则称为情谊补赎;但从狭义而言, 传统神学的补赎是在告解圣事内, 给予忏悔者的赔补善行。正如伯尔曼所述:补赎制度是西方教会所采用的, 苦行赎罪规则与世俗法形成鲜明对比, 世俗法首要目标是抑制或防止在部落、地方、庄园内部的暴力冲突, 而教会补赎制度是维持信仰徒共同体的精神幸福, 在适用补赎制度时, 世俗法主要依靠名誉和命运, 教会救赎则主要依靠忏悔和宽恕。在刑罚对象上, 充分体现着“惩罚之苦等于行为之恶, 惩罚的对象是罪有应得的人”这就表明西方社会在刑罚对象上, 不在以宗教异教徒为主要的刑罚对象, 而是开始回归理性与现实, 使刑罚趋于惩治犯罪, 而非单纯只注重对象的异教徒较色, 使刑罚制度体现出“治理人类不应该用极端的方法, 我们对于自然给予的统帅人类的种种手段应该慎之又慎。如果我们考证一番致使人类放纵不羁的话, 便会看到, 都是因为对于刑罚行为不加惩处, 而非宽容的刑罚所致。”

在孟德斯鸠看来, 严酷的刑罚会导致刑罚功能的弱化, 因而主张刑罚的力度应当宽缓化, 要严格限制重刑的适用。具体的废除那些作为专制社会产物的那些严刑峻法, 例如株连、拷问、肉刑以及其他侮辱人格, 违反人类理性的不人道的刑罚。对此, 孟德斯鸠这样表述:“为了保存法纪, 反而破坏人性, 而人性就是法纪之源。”同时, 孟德斯鸠认为在适当之时可以适用豁免制度, 在刑罚上适用区别对待, 不能一视同仁, 以求产生教育罪犯的良好效果。西方刑罚制度在进化变迁的历程中, 充分体现着宗教化的宽容, 更有世俗社会的理性, 二者相得益彰, 使西方刑罚兼具着宗教和世俗特色。

二、中国刑罚制度的本土化色彩

对比西方刑罚制度的宗教与世俗相结合的特色, 中国的刑罚传统则更多的趋向于理性与功利。在刑罚对象上, “王子犯法, 庶民同罪”, 其特质要求法行无类;在刑罚起源上, 与宗教的关系不大, 而更多地表现出“刑始于兵, 礼源于祀”;在刑罚制度的影响因素上, 中国刑法传统更多地体现着本土化的要素, 受神权、宗教的影响微乎其微, 礼教更多的充当着门面的角色, 儒教伦理是其刑罚的表象性依据, 但其内核仍表现为封建法, 充分地体现利益化的倾向。在儒教地区, 它的生活中的法律尺度完全从属于非法律尺度, 法从属于礼。

在针对个人刑罚的限制上, 中国刑罚传统缺乏人性关怀, 刑罚变迁更多的是从社会需求及儒学伦理化的趋向性出发, 其所形成的刑罚体系严性有余, 而韧性不足。反观西方宗教社会, 宗教在刑罚形成及改革或自身刑罚性格的完善上, 均有宗教教义这一完美的社会均衡器, 它使社会法制体系更具理性结构和现实需求。以人为本的个人本位强调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人权保障处于其所保护价值中的首要核心地位“刑法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 以个人本位为理念的刑罚权限制思想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也是保障人权”。《尚书》有云:惟所以殷盛於民言, 礼教备衣食足士, 制百姓于刑之中, 以教祗徳·言伯夷道民典礼断之以法。所以说中国社会简单来说是一种礼教世俗社会, 以教祗德, 发挥礼教的理论基础, 漠视在刑罚中的宽容特色, 将减免刑罚的权力特权化而非长久的制度化。

摘要:中世纪古典教会法是整个教会法发展史的最重要的阶段, 代表着教会法的最高成就, 并且对西方法律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期间教会法获得了形塑式样和成熟, 即在对西方刑罚制度的形成也起着相应的影响。中国的刑罚传统则更多的趋向于理性与功利, 在刑罚对象上, “王子犯法, 庶民同罪”, 其特质要求法行无类;在刑罚起源上, 与宗教的关系不大, 而更多地表现出“刑始于兵, 礼源于祀”;在刑罚制度的影响因素上, 中国刑法传统更多地体现着本土化的要素。

关键词:教会法,刑罚制度传统,世俗价值,礼教伦理

参考文献

[1]苏彦新.中世纪古典教会法论析[J].环球法律评论, 2010 (4) .

[2]彭小瑜.历史语境中的宽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 .

[3]哈罗德﹒J﹒伯尔曼[美].法律与革命 (卷一) [M].贺卫方, 高鸿钧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

西方浪漫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 篇9

西方浪漫主义批评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理性主义是新古典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它强调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体系, 新古典主义立法者布瓦洛《诗的艺术》中理性被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说:“首先爱理性, 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理性和价值。”布瓦洛所倡导的“理性”就是让作家在作品的内容中歌颂王权, 赞美王公贵族的人性。这种人性是永恒的, 具有普遍的人性。作品内容要高雅, 形式要规范化, 使作品成为一个恰如其分的整体。与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贬低情感、要求情感服从理性有着极大不同的是:浪漫主义强调作家的主观创造性, 反对一切清规戒律, 强调艺术的无功利性和独立地位, 对古典主义的陈腐教条不屑一顾。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谈到“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对立, 华兹华斯主张, 诗的语言必须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是的语言必须是真是思想感情的流露。在诗歌体裁上, 华兹华斯以乡村的质朴对照宫廷的虚伪, 因而他提出:“诗歌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平凡生活的变故和际遇, 或者接近永恒的大自然生活, 或者朴素的乡村生活。”华兹华斯认为, 诗人唯有在乡村环境中才能保持其感情的直率与纯洁, 才能保持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华兹华斯的这种理论主张无疑是对古典主义僵死、虚实的僵死、虚实的语言模式的强有力的冲击。

艾布拉姆斯曾经把灯比喻成对镜子的替代, 表明了表现论文学观的确立, 即浪漫主义者不再把创作当做一种模仿的行为, 而是视为心灵之光对外在世界的照耀。华兹华斯的“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便是这种表现说的一种经典表述。表现论把文学看做主观心灵的表现和创造行为的产物, 强有力的颠覆了古典主义僵化的模仿成规, 为文学打开了情感与想象的闸门。

二、对文艺摹仿论的反拨:从模仿到表现

浪漫主义不仅表现在对古典主义理性主义的批判上, 而且还对从古希腊以来一直到新古典主义时期所出现文艺模仿论的强烈质疑。

古典主义主义强调遵循理性最根本的是模仿自然。《诗的艺术》多次强调亚里斯多德与贺拉斯“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 布瓦洛要求诗人作家模仿“自然”要服从性的指导。雨果极力批评古典主义“模仿古典”的原则, 他告诫别人:“不要模仿任何人不论是莎士比亚还是莫里哀, 不论是席勒还是高乃依。如果一个真有才能的人, 因模仿别人而丢失了自己的本色, 那就是放着天神不做, 去做下人。”雨果认为艺术并不存在统一、不变的法则, 每部作品必须根据主题的要求进行独立创造, 为了创造新的艺术, 必须推到“模仿古典艺术”这种僵死的教条, “他所力争的是艺术自由, 是发对体系、法典和规则的专制”。

表现说将情感的维度凸显出来。摹仿说强调客体, 认为文艺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 在柏拉图看来, 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 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 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 (本质) 。而华兹华斯的“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则突出强调了是对情感的表现。华兹华斯对情感的重视和情调, 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与古典主义以理性为准则, 漠视情感表现有着根本的区别。浪漫主义对摹仿说的突破对传统的撼动是极为强烈的。这种观念影响对以后的直觉主义、现代主义、意识流文学等文学流派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可以说‘现代派是对艺术模拟说的挑战’, 它是‘在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两个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同传统基础彻底决裂’。”

三、西方浪漫主义批评对读者态度的转变:从读者到作者

古典主义强调是要突出它的道德和教育作用, 即“实用说”, “实用说把艺术家和作品人物的目标指向欣赏者快感的本质、需求和源泉, 这是从贺拉斯到整个十八世纪绝大部分批评理论所具有的特征。因此, 就其持续时间或者支持者的人数而论, 实用主义观点大致上可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主要的审美态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到悲剧的“卡塔西斯”说。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人们的怜悯和恐惧的明显效果, 从而确立了它同欣赏者的关系。到了古罗马时期, 文论家贺拉斯提出文艺要“寓教于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文论家为了反对中世纪对文艺的攻击, 继承了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的文艺思想, 为文学的合法性辩得一席之地。启蒙主义时代, 一些启蒙运动中的思想者更是注重文学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以上这些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一致的, 都可以都归为“实用说”。

而浪漫主义作家则强调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在创造中的作用, 例如, 雨果在他的理论著作《<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文学自由创造的原则。他要求作家创作时, 要遵循文学自由主义原则, 符合艺术规律的自由, 每部作品务必根据主题的要求进行独立的创造。由此可见, 浪漫主义是强调作家自己的情感和个性的, 它企图通过高扬主观情感和个性创造来实现艺术家自身内在心理机制的平衡, 调节自我与外物的关系。

四、总结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序言中说:“贺拉斯的《诗艺》与约翰逊博士的批评之间固然存在诸多重大差异, 但是, 二者在前提、宗旨和方法上的连续性去依稀可辨。英国和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理论的出现打断了这种连续性:他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新, 其中, 有许多观点和具体做法都标志着在传统批评与包括一些自称是反浪漫主义的批评在内的现代批评之间, 有着种种本质上的区别。”

由此得出, 在以上论述了西方浪漫主义批评对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文艺模仿说及实用说的反拨后。当然不容置疑的是, 西方浪漫主义批评中也存在有对传统的复归。正如学者白璧德所言, 这仅仅是浪漫主义的边缘化特征, 不是中心特征。就西方浪漫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而论, 它是对文学传统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

摘要: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反对新古典主义而出现的文学思潮, 是对强调理性的新古典主义的一种否定, 它对理性主义, 模仿说、实用说的反驳与其他各国理论家作家的身上所表现的表现形态和理论主张是有所不同的。

关键词: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传统

参考文献

[1]布瓦洛.诗的艺术[M].任典,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9.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21, 236.

[3] [法]雨果.论文学[M].柳鸣九,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75.

[4]智量.比较文学三百篇[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

西方传统建筑 篇10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肇源于国际合作经济界所说的“合作社”。合作社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着比较明确的界定。1995年国际合作联盟成立100周年大会是这样定义合作社的:“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 通过其联合拥有和民主控制的组织, 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及理想的自治联合体。” (ICA, 1995) 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意思:自愿联合、民主管理、集体利益基础上的成员利益实现。

这样看来,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至少存在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它是农民自愿联合的组织, 农民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二是合作社组织由参加成员实行民主管理, 集体决定其发展方针和重大事项;三是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其成员利益服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北京大学消费合作社的成立, 迄今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晏阳初、梁漱溟、毛泽东等人曾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有过积极的探索。随着200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一种肇源于西方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历史上存在过三种主要的传统: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传统、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传统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思想传统。

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经济思想与实践

现代合作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托马斯·莫尔, 康帕内拉等人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傅立叶对合作社进行了具体的构想和设计, 欧文还进行了大胆的试验, 尽管遭遇失败, 但深刻影响了西方合作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 傅立叶的合作经济思想

傅立叶是一位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构想的理想社会叫做“和谐制度”, 以《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一书论述得最为系统和全面。傅立叶针对现行“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 他主张要组织新的理想的“和谐制度”。“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称为法朗吉。“法朗吉”源于希腊语“队伍”一词, 傅立叶借此来表示一种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生产消费合作社。法朗吉的财产是通过招股的办法来募集的, 投资者将资金、土地或其他财产交到法朗吉, 由法朗吉给予作股, 并由全体成员共同合作。法朗吉的规模由1600个-2000个劳动力组成, 理想的人数是1620人。在法朗吉范围内每个人都能找到和他性格相适应的素质的工作, 使“情欲”得到满足。在法朗吉中人人都要参加劳动, 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和谋生的手段, 而是对每个人都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需要。法朗吉由若干谢利叶即联组组成, 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谢利叶。在一个劳动日里, 劳动者可以在自己所属的小组中轮换工作。由于把劳动和个人爱好结合了起来, 劳动从痛苦变成了一种欢乐和享受。人们通过对集体利益的信赖克服贪财心理从而达到分配问题上的协调, “将各人的贪财心理并入每个谢利叶和整个法朗吉的集体利益中, 将每个谢叶利由于每个谢利叶成员的个人利益而形成的集体奢望并入许多别的谢利叶中。” (傅立叶, 1981) 同时, 由于人们的慷慨大方的情操从而形成分配问题上的反协调即间接协调, 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分配比例, 即在总的分配比例中资本占4/12, 劳动占5/12, 才能占3/12。傅立叶认为按这样的比例分配, 有利于筹集资金, 有利于普遍提高法朗吉成员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消除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友谊的关系, 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二) 欧文的合作经济思想

欧文关于合作社的设想随着不断地进行试验而逐渐丰富起来, 他在《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中对“合作公社”做了初步的阐述, 《致拉纳克郡报告》一书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在《新道德世界书》一书中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欧文在合作公社的思想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主要有:一是财产公有化。欧文认为合作公社是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 是根据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拥有财产和特权平均的原则上建立起来的。二是管理民主化。在“新和谐公社”组织法中规定, 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公社管理人员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 并组成理事会。理事会要定期向社员大会报告工作情况, 并接受社员的监督, 公社社员人人平等, 社员可以通过社员大会参与公社的管理活动, 并有权做出退社的决定。三是分配需要化。合作公社将实行按需分配, 这种按需分配只有在条件成熟、产品足够丰富的时候才能实现, 而在公社创办初期, 产品分配还只能实行按劳付酬的办法。四是劳动结合化。合作公社的生产既包括农业, 也包括工业, 每个公社都将形成一个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 公社根据各个成员的年龄和特长分配适当的工作, 使全体成员都能做到各尽所能。

欧文不仅提出了合作公社的设想, 而且还进行了大胆的试验。1824年, 欧文带领4个儿子和一些信徒远涉重洋, 来到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了3万亩土地, 创办了一个示范合作公社, 取名为“新和谐公社”, 试图通过实践来证明他的合作公社思想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但合作社试验于4年后的1828年被宣告失败。美国合作社试验的失败并没有使欧文倒下, 他回到英国后继续致力于合作公社试验, 但事与愿违, 这些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在欧文合作公社思想的影响下, 英国成为合作社运动最集中的地区, 先后成立了大约300多个合作组织, 广泛开展合作社运动。马克思曾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对这些伟大的社会试验的意义不论给予多么高的估价都是不算过分的”, “在英国, 合作制的种子是由罗伯特·欧文播下的”。 (马克思、恩格斯, 1972)

三、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1844年, 在英国北部的小城镇罗虚代尔, 由28个纺织工人以每周节省下来的两个便士为股金, 创办了名为“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日用品消费合作社, 该社以满足社员生活日用品的供应, 减轻和限制商业资本的中间盘剥, 以维护社员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为目的。合作社满足了社员的个人利益, 同时又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社原则, 因而得到了社员的支持和拥护, 成为了当时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合作社, 并被后人推崇为合作社的典范。它的办社原则有:首先, 入社自由。任何人只要承认合作社章程, 履行社员的义务、承担社员的责任就能自愿入社。不仅入社完全出于自觉自愿, 而且还有退社的完全自由。其次, 民主管理。合作社的管理形式是成员共同决策, 而不是个人专断, 社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关, 合作社的一切重大事项必须经社员大会讨论、表决后决定, 实行一人一票制, 基层合作社的社员无论股份多少, 都只有一票的权力、每人有同等的表决权。再次, 收益分享。合作社的收益应由全体成员分享。主要有:一是合作社股金可获得利息, 但不参与分红, 利息不得超过市面上的普通利率。二是提取适当的公积金和公益金。三是盈余返还。在年终时按社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业务交易量的比例返还给成员。四是重视教育。五是恪守中立, 不介入政治的或宗教的活动。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以其办社原则为西方及世界各种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基础, 意义深远。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后, 又将这些原则作为国际合作社联盟原则, 列入联盟章程 (洪远朋, 1996) 。

1895年, 国际合作社联盟在英国伦敦成立, 它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主要的国际性合作组织, 作为非官方的国际性组织, 它不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凡是承认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办社原则的合作经济组织都可以申请加入。此前已被国际上广泛承认的罗虚代尔原则在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时就被确认为联盟章程。此后, 随着时代的变化, 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国际合作社联盟又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做了多次修订。如1995年9月, 国际合作社联盟在英国曼彻斯特市举行成立100周年的第31届代表大会, 与会代表又进一步修订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一是自愿与开放的社员资格。合作社是自愿加入的组织, 不允许有任何性别、社会、种族、政治或宗教的歧视。二是民主控制。合作社是由社员控制的民主的组织, 社员有平等的投票权, 实行一人一票制。三是社员的经济参与。社员对合作社的资本做出公平的贡献并加以民主的控制, 资本至少有一部分通常是作为合作社的共同财产, 社员对其社员资格所认缴的资本中得到有限的回报。四是自治和独立。合作社是由其成员控制的自治和自助的组织, 它可以与其他组织 (包括政府) 达成协议或通过社外渠道筹措资本, 但合作社的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不应由此受到损害。五是教育、培训和信息。合作社为其社员、选出的代表、经理及雇员提供教育和培训, 以使他们能有效地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六是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合作社要最有效地为其社员服务, 并通过地方、国家、地区及国际的组织结构通力协作, 以加强合作运动。七是关心社区发展。合作社根据社员批准的政策来促进其所在社区的持续发展 (张晓山, 1999) 。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法兰西内战》、《巴枯宁<国家制度与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哥达纲领批判》及《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

(一) 强调生产领域的合作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合作社是生产领域的合作。关于生产领域的合作, 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就进行过细致的描绘, 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领域的合作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生产劳动必然是集体劳动、联合劳动, 而决不可能是分散的手工劳动, 于是生产合作社制度便产生了。“我们说的合作运动, 特别是由少数勇敢的‘手’独立创办起来的合作工厂, 对这些伟大的社会试验的意义不论给予多么高的估价都是不算过分的。……雇佣劳动, 也像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一样, 只是一种暂时的和低级的形式, 它注定要让位于带有兴奋愉快心情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1972) 马克思认为, 合作工厂所存在的雇佣劳动反映了工人阶级必须经历几个不同阶段, 最终通过建立在自由的联合的劳动基础上的合作生产组织形式, 摆脱自身在社会生产领域所遭受的奴役并获得解放。“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 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 1972) 马克思在给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代表指示中明确表示:“我们建议工人们与其从事合作贸易, 不如从事合作生产。前者只能触及现代经济制度的表面, 而后者却动摇它的基础, 建议一切合作社把自己总收入的一部分作为行动和言论两方面来宣传自己的原则的基金, 也就是说, 除了传播自己的学说, 还要促使建立新的生产合作社。” (马克思、恩格斯, 1964)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合作, 强调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 走向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 形成全国规模的大生产合作社, 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弊端。

(二) 合作社的实质:改造资本主义制度的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是围绕改造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核心来进行的, 改造原有的合作经济, 走生产合作化道路, 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即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要把社会生产变为一种广泛的、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制度即实行生产合作化制度, 必须实行全面的社会制度的基础性变革, 马克思指出, 工人阶级通过革命将国家政权从资本家和大地主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后才能实现。在马克思看来, 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合作劳动这是解放劳动群众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 1972) 。合作社被看作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的环节, 马克思指出:“如果合作制生产不是作为一句空话或一种骗局, 如果它要排除资本主义制度, 如果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 从而控制全国生产, 制止资本主义生产下不可避免的经常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的痉挛现象。那么, 请问诸位先生, 这不是共产主义, ‘可能的’共产主义吗?” (马克思、恩格斯, 1972) 恩格斯指出:“至于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 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 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马克思、恩格斯, 1974) 这一思想无疑给后来的前苏联的集体化运动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以深刻影响。

五、结束语

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傅立叶、欧文等人从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正现象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因而把早期的合作公社运动视为批判现存社会秩序、并改造和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由于把合作公社与现存社会对立、隔离起来而造成了自我孤立, 同时也与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主流观点相背离, 遭致政府的排斥和打压, 最终流于失败。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具有改良主义倾向。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和成功, 一方面在于有效将社员的个人利益与民主管理相结合, 在公平和效益之间取得了有效平衡;另一方面则是它“恪守中立”的办社原则, 宣称不参与任何政治和宗教活动, 以避免政府的干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合作经济理论的深化, 合作组织被主流的合作经济理论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合作能有效抑制资本主义的阴暗面, 成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效手段。另外, 随着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社会矛盾日渐尖锐, 政府也发现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并不如“工会”那样的组织可怕, 相反它能缓和阶级矛盾、改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竞争机制, 对社会起到一个良好的调节作用, 逐而转向支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这也与合作经济组织寻求政府帮助的愿望相切合。“在这种新形势下, 合作运动领导人感到有必要重新检验经典的合作社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他们认为合作社的自助原则并不一定与接受国家援助相对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家的帮助只会促进合作社的自力更生, 因而合作运动应积极从政府那里寻求最大限度的支持。” (张晓山、苑鹏, 1991)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围绕资本主义如何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这一核心问题, 认为合作制生产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态, 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向共产主义经济过渡的中间环节。马克思的这一合作经济思想传统经过前苏联和中国的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列宁在《论合作制》中谈到流通领域的合作社问题时, 指出:“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 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 通过我们从前鄙视为买卖机关, 并且现实在新经济政策下我们从某一方面也有理由加以鄙视的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列宁, 1972) 列宁认为, 合作社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 “实在说,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仅有’一件, 就是要使中国居民‘文明’到能够了解人人参加合作社的一切好处, 并把参加合作社的工作做好。‘仅有’这一件事情而已。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 目前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其他特别聪明的办法。” (列宁, 1972)

从西方合作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合作经济组织首先是民众自发自下而上组织发展起来的, 走过了从最初的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到独立发展, 视自身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到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的发展历程。而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态度由最初的敌视、限制到放任, 发展到最后的积极支持, 政府与合作经济组织之间构建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有效推动了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的论述与探索, 也为今天我们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合作经济的问题以及合理定位政府在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社的发展问题上的角色作用方面, 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6、36卷) [M].人民出版社, 1974.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4卷) [M].人民出版社, 1966.

[3]、列宁.列宁全集 (第28卷) [M].人民出版社, 1956.

[4]、列宁.列宁选集 (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72.

[5]、斯大林.斯大林全集 (第6、13卷) [M].人民出版社, 1956.

[6]、傅立叶.傅立叶选集 (第2卷) [M].商务印书馆, 1981.

[7]、毛泽东.毛泽东调查文集[M].人民出版社, 1982.

[8]、张晓山, 苑鹏.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1.

上一篇:混合型多电平变流器下一篇:气象灾害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