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

2024-05-18

机械制图教学(精选十篇)

机械制图教学 篇1

一、《机械制图》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1) 教材的选取上偏难, 不适合职校生的基础。

(2)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 手段陈旧、单调, 单一的模型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

(4) 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而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少。

(5) 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

上述弊端直接影响了《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提高, 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 必须进行改革。

二、为了进行教学革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应从以下几点着眼

1. 明确培养目标, 制订教学计划

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好合适的教材。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 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 不符合企业需求的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生能力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我们学校就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学期初让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对口企业的需求大胆革新, 制订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计划。例如,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 以前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绘图方法已经用处不大, 所以授课时适当压缩了课时。而对于其他方面如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 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 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 因为这些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要系统讲解, 让学生全面掌握。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 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机器设备的测绘制图, 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 只有正确绘制出零部件的草图, 才能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图。因此, 对学生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另外, 我校开设了电工、钳工、车工和焊工专业, 因为它们的方向不同, 制图的教学计划也有很大差异, 如钳工班讲的比电工班要详细, 要求也高。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创造力的基本形式,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灵活变换教学方法, 以便充分调动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例如, 我在讲完平面作图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自己利用所学的作图知识设计一幅图案, 条件是必须用直尺圆规作图。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 兴趣极高, 纷纷动手动脑设计图案。结果学生的设计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他们画出了花篮、熊猫、灯塔、小鸡, 甚至宝马车的标志都画了出来。我从中选出了几幅在班里展出, 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 都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制图学好。通过这次设计,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还有在讲三视图的形成时, 我引导学生想象, 把一个物体摆放在教室里, 由前往后看物体, 就如同用一个手电筒由前往后照射物体, 物体的影子投在黑板上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想象从上往下照射在地面上、由左向右照射在墙面上的情景, 并让他们说出各自的设想的影子形状。课后, 我建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三维投影体系模型, 再找来简单物体及光源, 自己去研究物体的投影规律。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做事严谨的态度, 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合壁

首先, 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机械制图》是一门标准性很强的课程, 从各种图线的画法、字体的写法、尺寸的标注、图纸的规范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图与读图, 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因此在课堂讲解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努力做到板书工整、清晰, 线条、板图标准, 让学生看后产生信服, 由羡慕到效仿, 进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和学习动力, 从而使绘图质量和技巧的提高得到保证。

其次,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 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机械制图》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 在制作模型又很困难时, 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理论要与实际紧密联系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既要让学生看模型, 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 还应该带学生到车间现场进行参观了解, 增加对实际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 也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的练习, 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技能

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所以职校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一种绘图软件, 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制图的理论和计算机绘图最好同时进行, 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应该安排充足的时间上机教学和练习, 使制图的理论知识可以融合在上机的训练中, 以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增强动手能力的效果。这也对我们制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2

一、让学生了解基础性的知识,能够相当熟练的说出以下几个概念

1、三面投影体系的形成

2、三面投影体系中X,Y,Z轴的位置关系

3、三面投影体系中V、H、W面的概念

二、进入新课题的讲解

先从空间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开始讲授,并能够用到生活中的例子,如,讲台上教室的一角。再利用投影仪画出直观图和平面图形。

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点在空间投影后的图形。确定一条空间直线段,空间直线的投影一般也是直线。直线段投影的实质,就是线段两个端点的同面投影的连线;所以学习直线的投影,必须于点的投影联系起来。面的投影和点以及直线的投影也是需要联系起来学习。所以掌握了最基础的点的`投影,学习直线和面的投影就轻松了。

三、教师要对直线和面的投影进行总结,让学生轻松记住特点。

1、投影面平行线

总结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两平一斜。

对于投影面平行线的辨认:当直线的投影有两个平行于投影轴,第三投影与投影轴倾斜时,则该直线一定是投影面平行线,且一定平行于其投影为倾斜线的那个投影面。

2、投影面垂直线

总结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两线一点。

对于投影面垂直线的辨认:直线的投影中只要有一个投影积聚为一点,则该直线一定是投影面垂直线,且一定垂直于其投影积聚为一点的那个投影面。

3、一般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可归纳为:三条斜线

对于一般位置直线的辨认:直线的投影如果与三个投影轴都倾斜,则可判定该直线为一般位置直线。

四、小结

三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尤其注意:

1、两线一点是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2、两平一斜是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3、三斜线是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机械制图教学经验 篇3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生思维 空间想象力

近几年来,我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了“唤起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重视分层教学、加强合作探究”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机械制图课堂效率的最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略作整理,希望同行能共同探讨指正。

一、尊重、保护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

对于职中的学生来说,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这最为关键。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切不可认为一些简单的图样学生不懂、不理解就出口伤害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对于职校学生尤其应当真诚友善,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教育,逐渐培养并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实施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学生学得好,问题回答正确,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回答有误,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二、教学思路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的教学重点在这几方面下了很大的精力。

1.调整教学内容顺序

为了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后续课程,我先讲轴测图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介绍正投影、三视图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三视图时想象不清物体的形状时,可以直观的画出轴测图来辅助思考;三视图介绍后进行简单物体读图,我称为感性阶段。而对于第一章的制图基本知识,也没必要一节课全部介绍,而是穿插在后续课程当中。这样,把枯燥的常识性知识有针对性的具体化,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读图时,将拉伸法、形体凸凹结构设想法作为最基本的读图方法,在感性阶段读图时介绍,而形体分析法在组合体重点介绍。线面分析法适用于某一个复杂的表面,这个可以在后续遇到复杂的结构时适时的讲解。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立体思维

机械制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绘图、读图的能力。不管现代化设施多么先进,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什么方法直观用什么方法传授,这样我的教学也能事半功倍:许多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如在本课程教学时我尽量用模型和多媒体先让学生多看再去想,再发现投影作图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养成也很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思维拓展开,也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在授课时,不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针对有难度的知识点,如截交线、相贯线、补所缺视图等,要现场板书作图示范,并且充分结合实物模型讲解。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挂图和木制模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思维,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这是用任何形象生动的言语所无法替代的。同时我注意学习、吸收和运用,并自觉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

三、培养参与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引导质疑,讨论探究,发挥职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猎取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质疑,学生间相互探讨和研究,既扩大了知识面,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练习,让学生手脑并用

职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能够识读图形、看懂图纸。因此,学生要对平时重要的、常见的图形进行识记,这就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积极练习。为了防止学生练习时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我有意识地在讲授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分层递进,讲练结合是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侧重于对学生识图、读图能力的培养和绘图技巧的掌握。针对职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层次差异性,我采用了分层教学、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制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更注意教學对象的层次性。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很差需要采取笨办法,有一定的记忆基础才能用巧一些的教法。首先,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直观式”和“导入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讲一一练一一评一一再练”,学生的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都得到了提高。之后,在采用“互助式”的教学授课,让同学们随着我讲解的内容一边听、一边记、一边练,达到了互动的目的。

4、小组合作,协同学习是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

为了弥补职高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的缺口,提高他们学习制图的兴趣,我尝试用了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协同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采用小组合作,协同学习不失为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谈谈机械制图教学 篇4

一、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动力

做任何事情, 首先要明确目标是什么, 为达到此目标, 需要有哪些心理准备, 需要具体克服哪些困难, 采取哪些措施, 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 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努力完成预期的任务。

二、上好绪论课, 为全程课打好基础

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对于一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 是个全新的话题, 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要把他们引入这个世界, 使他们认识这个世界, 从而爱上这个世界, 第一次课非常关键。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安排好这第一次课———绪论课。

对于绪论课, 有人认为讲不讲无关大局, 因而三言两语或漫无目的地扯上一通或干脆不讲直接进入正题。笔者认为绪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起着武装学生思想, 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绪论的内容不仅是一门课程的介绍, 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启发。就像导游带着大家去旅游, 一个好的导游在开始游览之旅时, 首先介绍本次旅游的游览线路以及所要游览的主要景点。然后———我们到这些景点看什么、了解什么、又体会什么呢? 这时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接着逐一介绍各个景点的特点及风土人情, 到这时游客有了兴趣———急于去了解、急于去游览观光……同样, 通过绪论课我们可以采用企业生产中的鲜活实例, 幽默生动地讲授本学科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再对本学科主要内容逐一介绍, 并阐述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学习这门课充满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并期待着下次课的到来。这样短短一节课就为本学科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在备课中, 首先要结合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大纲深刻地研究教材, 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 吃透教材的基本思想和国家标准、基本概念, 对教材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典型例图进行仔细分析、揣摩、理解、内化并运用自如。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对学生绘图和识图能力的需求标准, 分离并补充每个章节及每节课的重点内容,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在校生的具体情况, 确立每次课的知识难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每次课的教学方法, 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 怎样才能教好。同时通过课间交谈、桌间巡视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 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每次课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 以便于对症下药, 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巧妙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将绘图和读图知识传授给学生。力图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庞杂的内容系列化, 枯燥的学科趣味化,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启发和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到基本体的投影作图时, 通过作业反馈, 我发现部分同学条理性较差, 对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掌握不够, 绘图出现尺寸和位置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上课时, 我先强调绘图和读图时三等定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及绘图比例, 再提问正确的三视图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引起同学思考、讨论, 最后总结衡量三视图正确与否的三个标准: 1每个图形的形状要正确; 2每个图形位置要正确; 3每个图形的尺寸要正确。这样使学生明确了标准, 理清了思路, 加深了印象, 巩固了绘图基础, 使其在以后的作业中做到规范、正确, 效果甚好。

及时恰当的课堂和课后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渠道, 因此教师应对每次课的练习进行精挑细选, 力求恰当实用。在批改作业的同时, 仔细分析研究, 对作业归类并对每次的练习情况作出详细记录, 以便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四、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

将企业生产的案例引入课堂, 有利于使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和企业形成初步了解, 明确将来的就业岗位自己应具备的绘图和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典型企业调研, 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制图基础知识,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方案与教学的难度与深度。坚持“紧密联系将来就业岗位”的原则, 在内容上以结构生产的识图、制图为根本, 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 考虑学校的具体状况, 在授课的方式方法及表达方式上,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通过大量生产结构图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加上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避免了枯燥灌输。打消学生学非所用、学无大用的错误观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到, 工人在对箱体支座等结构件进行拼箱时和对零件加工以及机器装配时, 首先碰到的是对图纸的识读问题, 如果在读图过程中出现问题, 组装出来的零件就是废品。读不懂图纸, 则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生产图纸中, 简单零件图、部装图比较常见, 同时常常也会遇到一些金属构件的简图表示及棒料、型材及断面的简化表示, 因此扎实的识图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例如, 截交线与相贯线是难点, 对此, 新国标已允许用简化画法和模糊画法。因此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删减以适当降低难度。又如, 焊接生产图纸中, 焊接方法、焊缝的表示及标注较多, 属焊接技能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而教材中此部分内容过于简单, 备课时可适当加以补充。

另外, 利用无授课的时段到校内实习车间观察学生岗位实习, 询问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对图纸的理解程度, 了解学生操作前读图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跟踪观察中等水平的学生从接受生产实习任务和生产图纸到读图并想象产品的结构形状, 理解图纸标注的符号和文字叙述等所代表的含义及对焊接产品的技术要求, 直到完成生产任务的整个过程, 从而发现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改进, 形成了以实用性为主, 以学以致用为原则的教学方法, 旨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要想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必须了解毕业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用人标准; 必须仔细研究教材、分析教材, 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必须研究学生, 从而确定最佳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在教学实践中, 应及时总结并不断摸索,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训练学生的绘图、读图本领,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具备画图和看图的过硬本领, 满足生产第一线的要求, 是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机械制图教学心得 篇5

《机械制图》是理工类大学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近年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作业做起来费时间,如何根据制图课的特点并结合新时期制图课出现的新问题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重视绪论课,从第一堂课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与中学所螳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性质不同,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且对课程内容知之甚少,也不知道学习这门课有什么样的意义。所以在绪论课上,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目的、内容、任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工程图的重要性,有动力去学习这门课。比如,以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的基本语言工具,来对比“图样是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进一步明确图样是设计、制造使用中重要技术资料,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设计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以最简单的车、钳工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学习这门课,终身受益。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利用实物、模型教学,增加感性认识。很多同学刚接触这门课程,空间想像力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模型、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介绍投影法时,教室的右墙面、地面、黑板所在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让学生容易理解三视图中为什么具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量关系,也理解了三视图中三个图的位置排列及每个图所反映的方位关系。任何复杂的组合体,都是在基本体上截割、叠加、挖孔逐步演化而来,先分解,再组合,就可轻松解题了。

2、利用挂图教学。针对制图每章节内容,用彩色机械制图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讲利用积聚性求作圆柱正交表面相贯线时,把挂图上立体图中表面交线上的特点一平面图中的特殊点互相对应起来,再去还应作一般点,接着再把直径不相等的圆柱正交模型拿出来进行对比回顾,他们会留下较深印象。

3、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如录音、录像、幻灯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能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表达制图课中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加深了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通过观看铸造、锻造、焊接、车削、铣削、磨削等加工操作录像,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既形象逼真,又生动有趣,能轻松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潜力很好地协同在一起参与学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必须在教学中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

1、课堂上精讲多练,内容重难点突出,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不必面面俱到。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

2、课后适当练习并及时评讲,对大多数同学都容易犯错的共性地方在课堂上统一评讲,薄弱环节重点讲解。

《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篇6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使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老师就必须上好第一堂课。一般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都是绪论,我们可以利用《机械制图》的“绪论”课,通过介绍工程图学的历史与发展,及其对社会变革产生的巨大作用,让学生了解机械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作为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明确方向,确定目标,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用二维平面图形来表达三维空间形体,以及由二维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因此,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方法是自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其形状紧密联系,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既要想象物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的能力。

技校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空間想象能力较弱,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有一定困难。因此,在讲课时要借助模型,或切割果蔬、捏橡皮泥、画轴测图、现场参观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完成由物到图的过程。如讲圆柱体的三视图,应对照实物讲解,让学生观察茶杯、水桶等圆柱形状物体的影子,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圆柱体的三视图是一个圆和两个矩形。变换圆柱体的空间位置,又可得到不同又有关联的三视图,继而进一步总结圆柱体三视图的特点。又如,讲平面切割圆锥时,事先准备好刀子和萝卜,进行现场切割,即可顺利得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腰三角形等各种截交平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近距离地观察了截平面图形,那么,画其三视图就容易多了。

三、勇于创新,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1.强化教师示范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画图演示,就是给学生作出示范,给学生以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师在进行演示画图时,必须周密细致,符合规范要求,处处体现出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课堂活跃度

在每次授课当中都增加一定的师生互动时间,通过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等各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东西,避免“塞”给学生一些教师的观点。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每次课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学与练相结合,方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课堂练习还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还能不断丰富识图经验,提高绘图能力。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学会发问,启发他们的好奇心、激情、创造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而教师则起主导作用,为学生指引方向,开发其思维,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道路。

四、善于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兴趣与成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因有学习兴趣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反过来好成绩会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使兴趣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如果对学习没兴趣,学习积极性肯定不高,学习效果也会很差,而差成绩又会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技校的学生大部分成绩不很理想,他们中小学阶段很少受到老师的赞许与鼓励。如果老师能像朋友一样与学生谈谈心,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这样,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大力表扬与鼓励,就会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笔者注意让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作业干净工整、图面整洁或积极回答问题等,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希望,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成绩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思考 篇7

1 《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1 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制图教学中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视图, 变得形象、具体、直观, 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掌握、记得牢。例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内容教学中, 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典型的基本形体, 如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 对照这些形体, 熟悉这些空间形休所对应的视图, 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换, 帮助学生将复杂视图分解成简单图形, 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直观教学, 学生更容易理解投影规律, 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 有效地培养空间思维想像力, 提高了读图能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有机结合, 运用到教学当中, 比传统方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逼真的三维立体画与抽象的二维工程图相对照, 一幕幕动画展示、显现着投影理论、图示方法、绘图技术等, 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 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优化了教学过程, 解决了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 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使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 用常规的教学方法, 很难让学生接受, 而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将.正投影”的投影原理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同时, 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也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1.3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包括思维参与和实践参与, 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 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思维参与也就是提问式讲课方式, 教师在讲课中可以采用自己提问和回答方式来叙述科学或技术发展的关键间题和转折点,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听课时能积极思考问题;另一种是教师提问, 请学生回答;第三种是学生提问, 教师自己或请同学回答。实践参与有角色扮演方法和情景模拟体验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情景模拟体验方法。例如, 在讲解基本体的截切问题, 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 并亲自动乎截切, 然后观察截交线的形状, 引导学生寻找截交线的求作方法。

2 《机械制图》教学原则

2.1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指的是讲课概念要清晰, 语言表达要准确, 引用论据要真实, 论证方法要正确。例如在几何作图时, 已知椭圆的长短轴, 一般采用四心法来画近似椭圆, 讲课时就要注意不要把“近似椭圆”讲成“椭圆”;又如两不等直径圆柱轴线正交, 其相贯线为一封闭的空间曲线, 但为了简化作图, 往往用圆弧代替, 但从概念上就不能说成其相贯线是一段圆弧。“思想性”指的是要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绪论时, 除了使学生了解课程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外, 可根据当前形势, 穿插进行社会发展、就业前景、行业机遇等方面的教育, 这样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奋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这一原则体现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安排和讲授,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正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实际出发,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教育, 将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 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的学习是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 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过程。为此, 落实这一原则, 首先要重视理论教学, 理论要联系实际。《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在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但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 是为了指导识图绘图实践, 为生产服务, 将来在生产一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必须紧密联系实际, 对实践性强而又反映实际知识的章节如零件测绘、装配体测绘等内容, 适当加强。

2.3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机械制图》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研究由空间物体转换为平面图形的规律, 即绘图;二是研究由平面图形) 转换为空间物体的规律, 即识图。而落实直观性原则, 即通过具体的实物、模型、挂图展示,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加上形象生动的语言,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 这是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阶梯。启发性原则, 具体来说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除了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外, 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 讲课时要循循诱导, 富有启发性, 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作为认识客观的主体, 应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 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逐步去发现和掌握规律, 在积极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同时, 融会贯通, 积极思考创新,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营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 要遵循一些教学原则,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上是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要达到更佳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尚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摘要: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实际情况,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 对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做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 2003.

[2]万学成.《机械制图》课多种教学方法探略[J].职教通讯, 2007, (9) :60-61.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 篇8

《机械制图》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学科。机械图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 常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因此, 从事机械生产技术工作的人员, 必须掌握这种语言, 也就是必须具备阅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而机械制图教学就担当这样的任务, 所以它是工科院校学生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是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 以便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改来保证教学效果, 完成任务。

要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效果, 完成绘图、读图教学任务, 必须了解《机械制图》课的特点: (1) 抽象的投影理论和实物的巨大视觉差。我们平常看到的物体是实物的多角度投影, 而正投影理论只从单一方向投影观看, 只反映了物体的一个侧面, 从而造成巨大的视觉差, 才使得投影理论抽象。我们必须运用模型实物在空间的反复投影演示, 深入浅出的讲说和训练, 互相配合才能看懂投影图。 (2) 立体想象力必须建立在见过各种立体的基础上, 否则想不出千奇百怪的零件。所以培养立体想象和空间想象力必须加以教具和实物辅助, 要多看各种模型和实物。 (3) 视图与实物的对应和转换要强行灌输, 利用模型实物换方位看实物对应画视图。阅读图纸, 要对应想象实物形状、大小。 (4) 制图标准和各种绘图标注规定必须牢记。 (5) 理论紧密结合实际, 要多画图, 并在画图中学会读图。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本课程既具有抽象难懂难学的理论特点, 又有浅显常见的实物零件, 如何把两者结合成为视图, 把常见实物用难学的图形表达出来, 又如何从难懂的视图想象出常见的实物呢?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应进行以下课改,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2 课改配套

2.1 增加教学课时

机械制图课有理论和抽象的想象, 更有实践和现实的图形绘制;有投影方法, 绘图步骤, 更有大量的标准和绘图规定;理论和实践训练都要加强, 所以必须保证足够的课时。特别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 基础差, 接受理解能力弱, 必须精讲、形象地讲;细讲、多练;没有一定的学时保证是不行的。我们学校从实际出发, 保证重点应用型学科的教学时间, 每周6课时, 总学时不少于102课时, 使我们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和深化。

2.2 增加习题课,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习题课, 做练习画大图, 现场教学, 测绘绘图等) 时间达到1:1

让学生多接触实物模型和各种零件, 多画图, 培养学生画三视图的能力, 增加学生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也加强制图标准和规定的记忆和运用。同时在画图中学会读图, 要求画8幅A3以上大图, 含零件图和装配图。

2.3 增加现场教学2到4次, 每次1课时

学生初次接触制图, 对图纸、零件、机床等都没有感性认识, 所以必须让他们接触了解图纸, 知道图纸的作用;了解零件如轴、轴套、盘盖、齿轮、螺纹、叉架圆钢、铸件是什么样子, 怎么加工出来;车间机床什么样子;什么叫倒角、退刀槽、键槽、台阶、凸台、钻孔等。有了基本认识和基本知识, 才能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 知道所学的东西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所以我们在前两周组织一次车间现场教学, 认识图纸、认识零件、认识机床、认识材料、认识刀具。讲到组合体时, 第二次现场教学, 认识零件的组成、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并测绘简单的组合体零件。第三次讲零件图时, 测绘一简单零件并注技术要求, 第四次讲标准件, 同样进行现场教学, 使学生印象深刻, 理解透彻, 特别是对技术条件, 加工方法和尺寸标注, 感到所学有用, 也能运用。现场教学课决不是随便看看做做样子, 必须有内容, 有准备, 特别是实物、零件、刀具、机床和必要的加工演示, 并留有习题, 记录等。

3 用模型、实物和自制教具教学, 变抽象课堂教学为立体直观教学

如讲三视图投影时, 用自制的空间教具体系, 放一个模型或零件, 让大家一起观看, 一起画正投影主视图, 再换个方位观看并画左视图, 再换到上方向下看, 画俯视图。这样既直观又好理解。当讲到基本体、组合体时, 每次都带模型或实物零件教学, 定基准, 画视图, 标注尺寸。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又变难为易, 变抽象为直观的形象教学。

4 利用多媒体先进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而青少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往往较差, 这就使得在制图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难点, 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往往无法讲得很清楚, 学生也往往听不明白。以往都是使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像能力, 但仍然不能很形象的表达, 模型的种类和数量也不能随着形体的不同, 无限制的增多。在分析几何形体的结构以及讲解机件的表达方法时, 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讲解组合体的读图时, 各种类型的组合体视图的分析过程, 以往教师都是利用徒手绘制轴测图的方法, 来展示视图所表达的形体的外形, 这对教师的徒手绘制轴测图的能力要求较高, 尤其是新教师很难把握, 影响教学效果。另外, 在讲解剖视图的时候, 对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的画法, 利用挂图也较难讲清楚。

制作课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积极组织者和指挥者, 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的结合。其次,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能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 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学习所需的知识概念体系。最后,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从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 能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5 从实践出发, 搞好测绘练习

测绘组合体和零件是活学活用制图知识的方法, 是巩固和深化所学制图知识的重要手段, 很多老师怕费事而不搞测绘, 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低下。其实只要准备好实物和简单的测量工具, 组织安排好学生是不难的。我们把测绘与学生习题课大作业结合起来搞, 先测绘画草图, 再画大作业正规图纸。如只让学生抄画习题集的三视图, 而拿到实物不会画三视图, 是不能提高学生投影能力和审视画三视图能力, 更不会画剖视图。所以必须用实物练习先画三视图, 再画剖视图, 再注尺寸和技术条件, 才能使学生贴近工厂、贴近实际, 感到掌握制图知识的实用和重要, 才有更大兴趣和用更大精力投入制图的学习和练习。

6 做好课后辅导和习题批改小结工作

机械制图课的习题作业较多, 厚厚的一本习题集, 谁见了都害怕, 当然不能全做, 可以选择性做。基本上2节课后都有1小时作业, 否则无法保证上课内容的消化吸收和绘图技能的掌握。如何做好习题呢?第一, 及时了解学生, 辅导学生, 每周至少下班辅导一个晚上, 回答学生的疑问, 辅导他们做好习题;第二, 每次上新内容结束留十分钟答疑, 消化重点难点;第三, 每周集中批改一次作业, 并做好每次作业的错误讲评, 纠正错误。使每个人知道什么是错, 什么是对, 加深对投影视图, 尺寸标注、剖视和各种标准的正确应用。第四, 有时间最好采用现场批阅作业, 即面批, 直接指出错误, 并要求及时订正, 这样效果会更好。

摘要:从分析机械制图这门学科对从事机械生产技术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出发, 讨论机械制图教学的特点, 研究多种教学法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模型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月罗.多媒体教学手段浅谈[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2, (1) .

[2]董国耀, 等.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党克, 张卫红.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适当应用[J].教育科学, 2005, (10)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 篇9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图样确切显示了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专业学科。学好这门课程,能够表达了人们的设计思想,培养了学生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机械制图》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分配

2.1 调整教材内容与之更符合教学需要

2.1.1 删减文本中重复内容

删减与同时开设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以及较难较深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符号、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号的含义和标注方法、轴测图章节中正二等测内容、点、线、面章节中换面法、线面相交、面面相交内容;基本体章节中圆环的投影内容;截交和相贯章节中圆柱偏交相贯内容等。

2.1.2 适当调节章节顺序

教材的章节顺序不是必须固定不变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作出适度的调整。比如我在上完绪论课之后,不一定非接着讲制图的基本规定,而可以接着讲正投影及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因为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如果讲制图的基本规定的话,内容都比较枯燥。死记硬背一些国家标准,学生很可能就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准备几张具有明显形状、位置特征的组合体图样,并配以实物,在介绍了图样知识及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图样找实物,或由实物找图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这时再让学生立即进入制图原理的学习,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此重点章节印象深刻,打下牢固的基础。

2.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1 加强学生对相关文化课的补习,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要想学好制图课,必须具备几何学的基础,比如在讲授平面几何作图之前,先熟悉几何中的特殊四边形及圆形的性质、圆的公切线特点等基本知识;在讲基本几何体投影之前,首先讲了数学中的长方体、圆、圆柱、圆锥等几何体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制图课的难度降低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

2.2.2 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驾驭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听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多媒体教学中。例如,在讲“三投影面体系”时,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三投影面的展开,‘三视图的形成。也让学生自己进行演示,教师从旁指导。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可激发学生参与多媒体教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也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更生动,从而得到更好的补充和完善。

2.2.3 穿插教学实习是学好《机械制图》的保障

机械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机械制图知识。在车工、钳工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图样中的内容加以消化吸收,使零件的结构形状、加工尺寸、技术要求等进一步确认。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把图与实物进行对照,学生的读图能力也会大大的提高。

2.3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

2.3.1 直观性教学法

直观教学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实物教学是在制图教学中学会运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2 立体转平面教学法

立体转平面教学法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与平面的实际体验转换的能力,必须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利用橡皮泥进行模型制作和实际训练,找到空间与平面相互转换的形体,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模型制作实际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制图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三视图用橡皮泥进行基本形体和各种模型的制作,并且借助模型制作进行正确的补图补线,有些图线能直接按投影规律补画,而有的图线却不那么容易直接补画其投影,还必须根据已知的不完整的视图想象出其立体的形状。

3 总结

总之,综上所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兴趣。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一门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同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分配,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突出课程与专业、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就一批具有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制图,理论与实践,激发兴趣,多种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宋华丽.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材改革探析.高校教育研究,2008,(7).

[2]程荣庭.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材改革刍议.科研处,2008,(10).

[3]李伟.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初探.考试周刊,2008,(47).

[4]谢丽君.谈《机械制图》的兴趣教学.教育现代化,2006,(6).

[5]俞兰.谈提高学生《机械制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科学时代,2009,(3).

《机械制图》的教学感受 篇10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技能。学好机械制图,是学生成为一名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关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入门难、越学越难是师生对制图课的普遍反映,怎样教好制图课成了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最大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一、讲好“绪论”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以动画和课件的方式组织“绪论”课的教学,这样可以传递比较多的信息。课堂上首先讲述图样的历史与发展,让同学们知道图形是人类最先认识自然,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工具。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图示也很多,如:道路交通指示图、家具组装图等。其次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用具体实例充分论述《机械制图》在科研生产、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介绍了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学生们通过这样生动的第一次课,消除了对新课程的陌生感及畏难情绪,并对制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坚定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二、突出标准化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标准化观念

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指出,图样是工程技术语言,在交流中必须严密、准确、唯一。字体、线型、图纸幅面、比例,图样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注写和明细栏、标题栏等各方面,都必须有科学、严谨、统一的规定,这就是制图的“法规”,这就是标准化。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三、指导学生使用绘图仪器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绘图仪器、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比如:图纸在图板上的安放,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的配合使用,圆规、分规的使用,铅笔的磨削等方面,均应向学生详细交代,作出示范。

四、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手段

1. 分组讨论教学

分组讨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着某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相互启发、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锻炼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如在“零件图”、“机件表达方法选择”和“装配图表达方案及零件的测绘”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分组讨论的优势,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小组成员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各小组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观点阐述,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作为倾听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他们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既能增强对问题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又能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多媒体教学

由于机械制图中很多概念、原理抽象空洞,若仅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挂图和模型,教学必然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若运用于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他们的多种感官功能,进而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

例如在“物体三面投影图的形成”、“投影基本规律”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及动画功能,将物体三个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及三个视图之间的关系动态地展示出来,这样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每条线、每个点的来龙去脉,既降低教学难度,又提高教学效率。在“剖视图的绘制”教学中,要求反映物体的内部结构,因而可利用计算机的立体造型功能让学生“走”进物体的内部,总结剖视图的投影规律,这样的教学活动,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直观—抽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螺纹”、“装配图”的教学中可通过放映录相,将螺纹的加工过程及从“零件—部件”的装配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又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

3. 体验式教学

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在制图教学中体验教学能克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缺陷,通过立体模型、展开模型的制作完成立体图与平面图的相互转换。如在“补第三视图、补缺线”的教学中可用橡皮泥制作立体,让学生找出“线”或“面”之间的关系。

如在上“直线的投影”这一课时,我首先用铅笔(代表空间直线)和课本(代表一个投影面)说明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共有三种关系:倾斜、平行与垂直。分析归纳其投影特性分别具有收缩性、真实性和积聚性。引出直线投影的画法:利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几何定理作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例图的作图过程并讲解作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课堂完成补视图的课堂练习。从感性认识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维,亲自动手模仿练习加深印象是传统教学手段的强项。

然后讲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的投影特性。其内容多而杂,我引入多媒体课件。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因对抽象复杂的视图无法展示,迫不得以叫学生尽量去“想象”,之后不了了之的缺点。中职学校一般都是在一年级开设机械制图,学生刚初中毕业,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头脑中的立体概念很少,因而在投影理论的学习中感到比较费劲,往往想不出形体的形状。现在我们利用课件演示其投影动画,既直观又形象。同时,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并掌握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最后,对本节的重点:画出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共六种直线的三视图的教学,第一步:让学生拿出课本模拟三投影面体系和笔(代表直线),摆出各直线的图形;第二步:从三个视图方向进行投影分析;第三步:将结果画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的辅助教学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可巡堂辅导,实现分层教学。学生做完课堂练习后,教师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练习的讲评,把备课时制作好的与练习有关的参考模型演示,引导学生自行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掌握绘制直线投影的方法。

在“零件图与零件”、“装配图”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讲练教学

本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加大学生的习题量,在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应采用“讲—练—评”的教学模式。对教材中不易理解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练习题选择应做到重、难点明确,每个练习题要“有所指”。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后,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及时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再练”,对习题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组合体的画法”中,由于该节是后继“零件图”学习的重要知识基础,因而在本章节的教学组织中应加强学生对组合体组合形式的认识,加强对不同表面连接关系的绘图训练,教学中精选习题反复练习,让学生利用“形体分析法”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绘图。通过讲练教学,可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内在的一种技能、技巧。

5.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更重视实践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死记硬背,更不能纸上谈兵,纯理论地推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环节,以着重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实际零件部件测绘为主线,加强零件图和装配图教学。

讲课中要采用实际使用的典型零件进行测绘,根据该零件的作用讲述其设计、工艺等方面的问题,画出零件图进行尺寸标注。要阐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最好做出几种尺寸标注方案,比较利弊,选择更为合理的标注方案。进行公差标注时,要分析该零件的使用要求,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法进行查阅有关标准,进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标注。在精度等级方面,学生没有实践,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感性的知识,所采用典型零件实例要少而精,分析深透。

机构中组成零件的各个表面的作用不同,必然使相互间的配合性质、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也不相同。如果将《机械制图》课与《机械基础》及《公差》课相关内容适度综合,就可以使学生较好地运用有关知识,还可以减少许多重复性教学。

五、教学评判和沟通

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作图读图等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绘图作业练习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上特别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批改作业—课堂点评作业—答疑、质疑,都是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课堂作业练习(制图作业大部分应在课堂内完成),学生可自行检查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上老师的巡回指导,主要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已形成。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制图标准的执行情况、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解题(表达)的正确性、合理性等,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其对与错,或者在一些图面质量上进行不必要的纠缠。教师一定要把握每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作业检查才有针对性和及时性。通过课堂点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确认解题的正确性和体会题解的多样性;通过答疑、质疑,可以很有效地解决每个学生特有的问题。

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告之这些作业就是今后的工程图样和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在作业(绘图和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站在工作职业的高度,一定要树立对自己所做之事(作业)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勤学苦练、肯动脑筋的钻研精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着计算机绘图知识的普及,中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应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为中心,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框架,拓宽、拓展教学思路,增强《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讲述时应该经常有意识地留下一些问题叫学生去思考。所留下的问题必须与讲课的内容有关系,最好是讲授内容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七、结语

上一篇:产业集聚文献综述下一篇:决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