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2024-05-18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精选十篇)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篇1

创业家在产业集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家的创业活动促进集聚区域不断发展和完善,而集聚区域的发展又为潜在创业家的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郑风田[14]通过对云南斗南花卉集聚区的研究发现,创业家是产业集群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产业集群从低级到高级阶段演进的关键是出现与集群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创业家,通过特定的产业创新和改进再造产业活力,并提出创业家是产业集群产生和演进的最根本动力因子。

本文旨在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回答:创业家是如何促进产业集聚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如何使潜在创业家成为活跃创业家等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总结建议。

本文的文献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内CSSCI期刊,通过CNKI进行检索,将关键词限定在创业家、创业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社会网络等,筛选出13篇文献;二是国外数据库science direct,将关键词限定在Entrepreneur、Entrepreneurship、Industrial clusters等,筛选出10 篇文献;三是间接查找,通过已有文献的引用文献,筛选出10篇文献。

1 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赵勇等[15]认为知识型人才的流动、研发合作、企业家创业等属于知识溢出的范畴。 本文采用赵勇等[15]对知识溢出的界定,在借鉴闫华飞等[16]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领先创业家示范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业家社会网络效应三个方面就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1.1 领先创业家的示范效应

产业集聚是创业家在空间上集聚的宏观涌现,自创业家示范效应提出以来,创业管理学者把注意力逐渐转向创业家的研究上。他们[11,16]认为,领先创业家在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吸引着大量创业家的模仿和追随,推动集聚区向前发展。

集聚区的起源,往往是个别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抓住机遇、创新等偶然因素的结果。个别创业家的偶然创新在获得商业模式上的成功之后,会产生较强的外部性[16],吸引着邻里朋友的学习和模仿。E.Laufente,Y.vaillant和J.Rialp[17]通过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大量的创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并不是物质上的差异引起了创业潮,而是创业环境中受到成功创业家即领先创业家的影响。崔丽丽等[18]在对浙江丽水市275位“淘宝村”商户的调查中发现,个体自发创新的“邻里示范”能够明显地促进“淘宝村”商户网络销售增长。

个体通过观察“行为榜样”的行动来实现其社会学习的过程,从而不断积累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19],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潜在创业家的创业行为。领先创业家的成功会引起大量创业家的模仿,大量创业家的创业行为,又为潜在创业家创业创造了机会,降低了他们的进入门槛和创业风险;随着创业家群体的扩大,逐步建立起自我支持的产业组织体系和产业声誉,吸引更多新创业家的加入,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扩大[20]。尤其在产业形成初期,这种创业家示范效应,带动了潜在创业家的创业行为,进而在该地区形成了创业家群体的集聚。李新春[21]认为,正是创业家的集聚引起了中小企业簇群的形成,也是个体创业家示范效应引发群体创业家模仿的结果。众多个体创业家活动最终形成合力改善创业环境,形成有利于创业的外部因素,这不仅有助于已创企业的生存、成长与发展,而且会降低集群内其他潜在创业者的创业门槛,促进产业集群的成熟,增强产业集群的黏性和吸引力[16]。产业集聚实为创业家集聚,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则是创业家群体竞合的过程,产业集聚的发展就是通过创业家不断模仿与创新实现“螺旋式上升”的[14]。

纵观以上学者基于领先创业家示范效应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可以看出他们普遍强调创业家对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性。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促进分为两个方面,首先,领先创业家的成功创业,会引起大量个体创业家的模仿创业,形成创业家簇群;其次,大量创业家的创业活动会改善区域环境,吸引更多的潜在创业家创业,随着创业家在该地区的集聚,创业家群体的集聚会逐渐演化为产业集聚。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很多学者强调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创业家对产业集聚作用的中间载体———创业家簇群的重要角色,虽有部分学者提出产业集聚实为创业家集聚,却未发现有关创业家簇群对产业集聚作用的详细论证,因而,也就无法更为详细的解释创业家是如何促进产业集聚的。

1.2 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是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知识溢出效应(knowledge spillovers)对创业家在集聚区创业有着重要影响。Best[22]认为,集群的生命力优势在于能吸引外部企业的加盟并孵化出大量的新企业,其中知识溢出效应发挥了主要驱动作用。赵勇等[15]从集聚、创新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知识型人才的流动、研发合作、企业家创业、贸易投资等实现的。知识溢出的存在促使经济活动出现空间集聚,空间集聚提高了经济活动主体(创业家)交换知识的可能性,尤其是降低了科学发现和科学商业化的成本[23]。李真等[24]基于复杂性理论,用计算实验的方法对知识溢出效应的产业集聚演化进行分析,认为在信息化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间空间距离降低时,促进知识交流和技术扩散,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增大;信息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企业创新绩效越高,产业发展越快,集聚规模也越大。

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促进产业集聚的。一是衍生创业,衍生创业是指在现有组织中工作的个人或团队,脱离原来的企业,凭借过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独立开展创业活动的创业行为[16]。当劳动力在原有部门获得一定知识积累使得成为创业家的收益超过其现有收益时,其将会选择建立新企业,产业集群中新企业的出现大多是从原有部门获得了大量知识外溢的人员建立起来的[25]。衍生创业通过直接复制母企业的模式或进行适当创新的方式进行创业,以原有商业资源为依托,降低了创业家的创业风险,使集聚区显现集聚效应。二是潜在创业家创业,获得知识溢出效应的潜在创业家创业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集群内潜在创业家创业,在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核心企业的技术外溢使得其在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区域的创新合作机制创造了潜在创业家创业的技术机会,并导致大量创业的诞生[26]。另一方面是集群外潜在创业家到集聚区创业,因为知识溢出存在区域局限性[23],集群区域外的潜在创业家可以获得显性知识,却较难获取隐形知识,受技术创新和获利动机的驱使,区域外的潜在创业家会到集聚区开办企业。

Antonia RosaGurrieri[27]认为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创业家的集聚,而创业家集聚又是知识溢出的外部性反应。创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产物[25],集聚区知识溢出效应降低了创业家的创业门槛和创业风险,衍生创业和潜在创业家创业是对现有企业技术的模仿和创新,大量创业家的集聚,使集聚区形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28],进而演化为某一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知识溢出效应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产业区的信息化水平,降低了潜在创业家的创业门槛和创业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商业化成本,为创业家创业铺平了道路;其次,受知识溢出效应的吸引,集聚区外的企业家会选择在集聚区内进行创业,以便于其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最后,知识溢出促进了创业家在集聚区创业,大量的创业家集聚经过集聚演化发展为产业集聚。然而,并未发现有学者将产业集聚区的知识溢出效应与非集聚区(不同行业创业家的集聚)进行对比,又由于很难对其进行量化,因此,过于强调产业集聚区知识溢出效应有失偏颇。另外,集聚区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和路径依赖的特点,不同集聚区的知识溢出方式和效应也不尽相同,如ZGC和东莞[29],这也是以往学者容易忽视的方面。

1.3 创业家社会网络效应

与知识溢出学者重点关注“知识”不同,社会网络学者主要从创业家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他们[11,16]将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理解为介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的组织之间特殊的组织形式,重点关注社会网络属性和创业家特性所产生的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如淘宝村的形成是一种基于熟人关系的非正式组织关系,而后期发展的网商联盟、协会组织等又是一种正式的组织关系[16]。刘杰等[11]通过对东风村的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能促进扁平化的创业组织形式,而这种组织形式又进一步促进创业家的形成。这种创业家社会网络不仅促进集聚区内的知识溢出[26],也为潜在创业家的模仿和学习提供了榜样。

创业家集聚是将“弱连接”的个人网络嵌入到“强连接”的群体网络中,形成耦合效应,使创业拼凑空间进一步拓展,潜在机会和经济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创业家个人及其集聚区域的创业活动更加活跃[30]。这不仅为集聚地区的发展带来“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还使该地区产生 “外部经济”效应[9]。

社会网络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网络的“强连接”性,吴义刚[30]认为创业活动具有拼凑的性质,即信息资源的拼凑和经营性资源的拼凑,在地理上临近的创业家由于分工、协作或者竞争关系会形成一种创业家群体网络。创业家社会网络能把商会、协会、政府等中间性辅助组织有效联系起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创业效率[16]。除此之外,社会网络还能从识别创业机会与动员资源两个方面帮助个人由潜在创业家转变为实际创业家[11],从而吸引创业家在该地区的集聚;二是社会网络的外部性,群体和私人网络的耦合效应使企业家集聚产生巨大的外部性[30],这种外部性会吸引集聚区外的潜在创业家到集聚区进行创业活动,这在云南斗南[14]集聚区的形成过程,东风村[11](淘宝村)集聚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得到印证;三是本地化惰性,Parwada[31]认为为了利用或拓宽个人网络,潜在创业家会在自己家附近建立企业,或在便于招工的地方建立新企业。集聚区不仅是创业家的集聚,也是要素、资源、人才的集聚,在这里知识溢出明显,受人才要素等资源的驱使,会使集聚区内、外的潜在创业家在集聚区创业。

Antonia RosaGurrieri[27]认为创业家社会网络促进集聚区内的知识溢出,而知识溢出效应吸引创业家在产业区集聚,创业家的集聚又进一步促进了创业家社会网络的构建,进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社会网络的“强连接”性、外部性以及本地化惰性等,为潜在创业家创业提供人才、资源、要素等有利条件,减少了创业的前期准备工作,拓宽了创业渠道,降低了创业风险,吸引了集聚区内、外潜在创业家到集聚区创业,形成创业家簇群,构建创业家网络,进而发展为具有外部竞争力的产业集聚。

纵观以上学者从创业家社会网络的视角对产业集聚的阐述,发现社会网络学者对产业集聚的认识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网络主要是发挥集聚区内创业家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创业家在空间上的集聚为创业家社会网络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正是由于社会网络的存在,为创业家动员资源进行创业提供了基础,创业家利用集聚区内的社会网络为创业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其次,无论是本地化惰性,还是社会网络的强连接性、外部性,都是受集聚区人才的吸引。创业家在空间上的集聚促进了集聚区的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又正反馈于社会网络,形成企业家集聚,进而演化为产业集聚。社会网络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只能在某一地区围绕某个行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实现的。然而,正是这种罕见性和很难实现性使得某一地区一旦形成产业集聚便会形成整个行业的竞争优势,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硅谷的发展就是创业家社会网络的形成的真实写照,而从许多国家对其模仿的热度和成功数量上可见其难度。

1.4 小结

创业家对产业集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创业家并非直接促进产业集聚,而是通过创业家簇群的形成间接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领先创业家的示范效应引起群体创业家的模仿,形成创业家簇群,进而发展演化为产业集聚。知识溢出效应和创业家社会网络对产业集聚形成也起着间接的促进作用,知识溢出效应降低了创业家的创业门槛和创业风险,促进潜在创业家在集聚区开展创业行为,形成创业家集群。创业家社会网络通过网络耦合以动员资源进行创业,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创业家网络为潜在创业家创业提供了资源要素,吸引着创业家到集聚区进行创业。创业家在空间上的集聚经过竞合演化之后,发展为产业集聚,展现出有明显竞争力的外部性。

2 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理论模型

在创业家促进产业集聚的模型中,以下三个模型在有关研究中引用频次较高,且能清晰地解释创业家在产业集聚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代表性。

2.1 生命周期模型

该模型是由郑风田[14]提出的(见图1),描述了产业集聚从初生期到创新产业区的发展路径,并展现了产业集聚各个阶段不同类型创业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各个阶段的成长过程。具体包括:①初生期:个别人的成功创业吸引了大量创业家的模仿与追随,与此同时,网络型创业家努力开拓外部市场并引进外部资源要素,使集群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②雏形期:改进型创业家对集聚区内生产工艺、产品、销售方式、产品服务体系等进行创新与升级,促使企业进行高度专业化分工;集群的完善又吸引外部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流入,吸引更多的创业家在集聚区创业。③发展成熟期:研发型创业家积极引进科研人才或与研究机构合作,使集群具备更多的鲁棒性和外部竞争优势,推动集聚向创新产业区发展。郑风田认为,产业集聚是创业家群体的集聚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个体引起创业家群体模仿的过程。创业家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产业集群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最根本动力因子。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制约其发展的不同障碍,这就需要创业家的创新行为突破产业集群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集群成长与升级。生命周期模型将不同类型的创业家与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在一起,较好的反映了集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可。但该模型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不同类型的创业家在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的作用,忽视了产业集群的阶段发展是由多种类型创业家合力的结果。

2.2 创业者驱动模型

该模型是由闫华飞[16]提出的(见图2),从四个基本方面展现了创业家对产业集聚发展的驱动作用,并对这四个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包括:①四大驱动因素,即创业模仿者和追随者、众多创业者、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者精神,这四大因素从创业家和集群环境两个层面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进行解释,构成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②两个基本效应,即示范效应与合力效应。示范效应引起创业家的模仿和追随,合力效应改善集聚环境,这两种效应相互促进,构成正反馈回路促进产业集聚发展;③四个文化组成因子,即创业家活动,企业家合作,员工跨组织流动,衍生创业,这四种因子是集群文化环境形成的主要方式,解释了创业家精神的区域效应。闫华飞认为:创业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领先创业家的示范带动下,引发创业家的模仿与追随,形成创业家集聚,众多创业家的创业活动,优化区域环境,环境改善进一步促进创业家集聚,形成正反馈效应。创业家社会网络和创业者精神是集聚区独特的文化环境,社会网络提高了创业效率,创业者精神促进了知识溢出,两者相互交错、相互促进,共同改善集聚区的质量。创业者驱动模型由于完整的反映了创业者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四种形式,以及不同形式在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并将创业者和由创业者构成的集群环境结合起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好评。但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强调模仿者和追随者的作用,忽略了领先创业者在集群发展各个阶段的作用,另外对创业者精神的界定也不甚清晰。

2.3 创业家集聚演化模型

该模型是由Feldman[32]提出的,讲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集聚区的发展过程,以及集聚区的自我完善机制。具体包括:①创业家自适应阶段:个体创业家通过自我学习和自适应机制改变自身规则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维持其企业生存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引发大量潜在创业家创业,并逐渐形成一个产业集聚雏形。②产业自组织阶段:创业家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构成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产业的发展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等要素到集聚区,这又进一步促进潜在创业家创业,以此形成逐渐增强的自组织机制,推动集聚区不断向前发展。③集群自我完善阶段:集聚区的逐渐完善,会吸引大量的资本进入和政府政策的倾斜,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要素资源又吸引着更多的创业家到集聚区创业,大量的创业家创业又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促进产业集聚走向成熟。Feldman认为:创业家是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其适应性构成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也是创业家适应环境的过程。创业家的适应性造就了集群环境的复杂性,这使得产业集聚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也是产业集聚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无法复制的原因。创业家集聚演化模型由于将创业家的自适应、自组织和自我完善等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融入到模型中,反映了产业集聚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和不可重复性,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但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创业家精神的作用,也缺乏对创业家簇群的思考。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本文就创业家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并对其主流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评述,得出如下结论:

1)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主要驱动因子之一,然而创业家并非直接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而是通过促进创业家集聚,进而形成产业集聚的。

2)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知识活动的空间集聚,降低了科学发现和科学商业化的成本,促进了集聚区内衍生创业和潜在创业家创业;社会网络的强连接性和外部性,为创业拼凑提供了可能,利于创业家发现机会和动员资源进行创业,吸引集聚区内、外的潜在创业家到集聚区进行创业;知识溢出效应和创业家社会网络都是通过降低潜在创业家的创业门槛和创业风险,使创业家享受知识溢出的益处和资源要素优势,促进潜在创业家创业,形成创业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进而演化为产业集聚的。

3)产业集聚的形成是逐渐发展演化的,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形成的独特块状经济形态。产业集聚有其特殊性,每个集聚区的发展都受当地文化、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其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复制并不能为当地带来新的产业集聚区。

综合众多学者对产业集聚的阐释,笔者认为创业家与产业集聚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众多创业家共同作用改善集群环境,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集聚区的优势又带给创业家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存方式。

基于以上论述的创业家与产业集聚的关系,我们认为后续研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创业家集聚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创业家在特定地区集聚的结果,然而创业家集聚并非都能产生产业集聚。在硅谷产业集聚产生明显外部效应以后,国内外许多地方开始模仿硅谷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随之而来的是创业家在产业区的集聚,然而其结果并非都让人满意,还有很大一部分产业区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从前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由于“领先创业家的示范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业家社会网络效应”等促进创业家簇群的形成,产业集聚实质上是创业家的集聚,而创业家集聚是如何影响产业集聚的?创业家集聚在产业集聚中扮演什么角色?创业家集聚是否都能引起产业集聚?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也未发现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创业家簇群对产业集聚形成的作用机理对我们理解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2)进行创业家与产业集聚演化研究。目前,就创业家与产业集聚的研究,学者们往往采用案例研究或实证研究的方法,这虽能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行解释,却不能很好的反映产业集聚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学者们提出的创业家与产业集聚演化模型的理论视角不尽相同,仅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忽视了产业集聚发展演化的整体性和过程性,仅从某一视角出发并不能涵盖产业集聚完整的发展规律。产业集聚是块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阶段就创业家与产业集聚演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对块状经济发展的指导也未能满足现实需求,因此,进行创业家与产业集聚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3)关注不同理论之间的交叉融合。在产业集聚现象受到关注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虽得出很多研究成果,其结论却大相径庭,这不禁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些原因是否都能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对产业集聚的促进是否是线性的?哪些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等。Ji-anwen Liao[33]通过对美国668个创业家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其创业过程是不可预测的,引发创业家创业的因素也是复杂的,非线性的。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是创业家与其他创业家、当地环境等不断交互的过程,也是创业家适应环境的过程。个体由潜在创业家到活跃创业家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某一方面,或某一理论视角对其分析不能完整的解释其本质原因。关注不同理论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更能反映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揭示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摘要: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将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归纳为示范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创业家社会网络效应三方面,然后就创业家对产业集聚的理论模型进行评述,最后,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论文 篇2

论文摘要:新兴产业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做一个综述,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兴产业,文献综述,政策建议

一、新兴产业的概念及起源

1新兴产业的概念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2新兴产业的研究的起源

研究新产业的成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间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分工理论。他写道:“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段话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斯密教条,斯密定理即由此而来。现代国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上。

3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

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我国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悦教授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讲话的第五讲《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中提到了,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但生产增长率高;第二,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工的科技水平高;第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第四,对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带动作用。

结合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技术的创新与新兴产业联系在一起,技术创新可以产生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伴随着最近二十年间发生的诸多技术革新,出现了信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其次,新兴产业作为社会新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的集合,是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加快社会分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原有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衰退、消亡,新的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形成、发展;第三,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供给力量,其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变动的新趋势。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推进和带动国民经济。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

1国外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后期,学者开始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典型的两大理论是:

(1)“TFP全要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索洛建立其模型,即经济增长中减去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后,即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称之为全要素贡献率(TFP)。TFP通过假设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化处理,主要包括:市场条件为完全竞争市场;技术进步是中性的;生产要素投入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且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等。由于此前提假设带来了TFP在使用上的局限性:首先,要求资本、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差别较大;其次,借助经济计量和数学推导,用总生产函数间接地测定“余值”作为技术进步的贡献。“余值”不仅包含了狭义的技术进步,还包括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的改善、自然灾害的减少、劳动质量的提高等。如果不能区分这些因素,将直接汁致技术进步贡献力的高估。虽然TFP理论存在弊端,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生存的重要条件。

(2)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讨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的技术变化。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劳动力的持续增长,经济未必保持持续增长。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可能是随机出现的,但技术的整体增长同投入的资源成正比;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

“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强调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而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两大理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国内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等问题,对新兴产业及扶持政策、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选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张胜荣、金高峰在《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中提出了新兴产业进行战略选择时的几条建议,首先要塑造产业结构,要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出发,和其他新兴产业一起寻求和制定游戏规则。其次,正确对待产业的外在性,在新兴阶段,企业自身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中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时间,进入过早或过晚都对企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认为,早期进入新兴产业是有利的。最后,掌握预测技巧,图景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黄南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中指出,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手段。他在分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后认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的集中和倾斜,这确实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关涛、张永岳在《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中讨论了新兴产业群出现的必然性,发展新兴产业群不应该盲目地模仿日本或者欧美的做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同时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并应该据此形成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特定学科范式。他们还提出了,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是我国新兴产业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伴随着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体制性障碍这一问题会进一步突出。

林文在《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一文中得出战略产业形成的重要结论:需求收入弹性大,关联效果强的产业易演化成新的战略产业。并且认为战略产业主要培育时期是产业发展的幼稚阶段和成长阶段。在幼稚阶段应该主要是确定研究与开发战略推动技术发展;在成长阶段应该主要培育产业和市场的规模。他将战略产业的转换机制分为两部分,第一步是由科学技术孕育战略产业,第二步是战略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总的来说,国内对于新兴产业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也没有提出像国外“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那样的发展理论,虽然已经有学者把上述理论运用与我国的现实相结合,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外的理论在我国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三、新兴产业发展与政府之间的的关系

现代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的影响因素上。

在分析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时,国外与国内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方面,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作用轻微,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的的是依靠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则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是直接干预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还是重大的。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完全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西兰学者TobyHarfield在《新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一文中主要研究了新兴产业对于追求利益的竞争和行业间合作关系的处理,并说明在新兴产业出现的过程中,相对于政府的鼓励措施,市场竞争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更为必要。

美国学者NicolePohl于4月发表《日本产业振兴一政府角色与市场的平衡》,探讨了日本产业振兴合作组织(IRCJ)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一个半公开组织的目标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产业振兴合作组织由于功能不是很明确,在产业的扩大再生产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该组织的目标只是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网络。

郭辉勤在《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认为,目前以演绎西方理论为主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同我国的现实脱节。要振兴我国的新兴产业仅仅依靠企业自发的能力修养无济于事,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政府干预不是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减免税收和扶持资助。具体来说,就是要吸收计划经济的优点由国家直接创建、掌握和控制一批新兴行业的国有企业,还要借鉴市场经济的优点,把研发、制造、服务等繁杂的环节通过竞标外包的形式甩给社会企业,籍以迅速形成一批由这些国有虚拟企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群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陈洪涛、施放等在《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导出了政府对新兴产业作用的模型,接着详细阐述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衡量因素及政府行为的作用程度评价指标,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产业激励政策、外部环境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的重要性。

四、写作思路

通过对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国内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我打算选取具体的某一个具体的新兴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要界定这一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运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学知识,从市场容量、创新条件与环境、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和政府政策、其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结合文献综述部分分析国内外关于扶植发展这一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发展历程;

第四,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

2 张胜荣、金高峰.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J].特区经济,,(5).

3 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8,(10).

4 关涛、张永岳.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

5 林文.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J].资源·产业,,(2).

6 郭辉勤.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J].经营与管理,,(7).

7 陈洪涛、施放.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7).

8 Nicole Pohl.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Japa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vs the Market. AsianBusiness&Management, 2005, 4, (45-65).

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篇3

摘 要: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产业集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研究大量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介绍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并对一些常用的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休闲农业产业中的运用进行实证分析和评述,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向,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欲望越发强烈,更希望通过休闲旅游,亲身参与各种旅游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丰富内涵,由此休闲农业的游客参与度高,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有一些学者意识到并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现象,但是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集中于休闲农业集聚的概念、测度方法、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但主要还是对其集聚现象的表面叙述,缺乏对具体地区集聚现状的深入探析。

1 产业集聚概念界定

对于产业集聚,在国外的理论成果中有多种界定。Kaldor(1970)将集聚定义为生产活动中相对集中的区域经济活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的并逐渐递增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Krugman[1]认为产业集聚是众多企业为得到更多利润空间而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聚集的现象。邢晓玉等[2-7]认为产业聚集是指主体经营产品或其他经营产品相同、相似或具有紧密联系的关联企业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高度聚合从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协作体,以实现聚集效益的一种现象。

4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休闲农业发展至今,集聚化是大势所趋,笔者总结了部分定量指标对集聚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其集聚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且结合各种测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选择合适测度方法的建议。虽然休闲农业产业正朝集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集聚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测度方法不专业等,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科学化、机制化、特色化的对策有利于各休闲农业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由点成块,成块连线,实现休闲农业集聚进程全面发展。

由于经验不足和数据缺失等方面原因,本文对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化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概述,笔者在之后的研究中将继续关注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象,并深入研究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休闲农业产业集聚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2] 邢晓玉.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及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研究综述[J].服务经济,2013(8):37-40.

[3] 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1(2):182-184.

[4] 黄曼慧,黄燕.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1):49-53.

[5] 孙慧,周好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9(6):449-451.

[6] 徐文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京津冀为例[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1-55.

[7] 关爱萍,陈锐.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4(12):150-155.

[8] 许艺娜,张隆平,林淋,等.产业集聚视角下的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1):17-21.

[9]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30(4):144-148.

[10] 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11(3):65-66.

[11] 陈宇峰.城市郊区休闲农业项目集聚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1-124.

[12] 宋博,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5(1):31-35.

[13] 王艳荣.农业产业集聚的效应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1-102.

[14] 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15] 曾辉.福州市休闲农业布局与发展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1-67.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综述 篇4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区域性现象,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能够改善甚至消除产业在区域内的分散现象, 进而达到规模经济, 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是一种集聚行为, 那么就存在一个集聚程度的问题, 即产业集聚度。产业集聚度能够反映产业的竞争力和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对于产业集聚度, 早期主要侧重于关于集聚理论的定性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 产业集聚程度定量研究成为了区域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创造和发展了多种产业集聚程度的测量方法。

二、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衍生出了多种用于评价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 并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更加具有实用性。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有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

下面将对各个测度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

1. 行业集中度指数

行业集中度是衡量某产业内各企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公式如下:

其中, Xi表示在X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 n表示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数目, N表示该产业所有企业的数目。CRn指数取值在0到1之间, 其值越接近1, 表明产业集中度越高;反之, 亦然。CRn指数的计算简便易行, 但也有它不足之处。因为CRn指数随着n的取值不同而不同, 结果不唯一, 而且它只计算了前n家规模最大的企业市场份额, 不能反映产业集聚的所有信息, 因此通常不单独使用。

2. 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由赫希曼率先提出, 后由赫芬达尔在1950年发表的《钢铁业的集中》一文中进一步阐释, 用来测量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也是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产业集聚测度指数之一。公式如下:

X表示产业总产值, Xi表示企业i的产值, zi表示企业i在整个产业内所占的比重, N表示该产业内企业个数。当某产业完全集中在某一地区时, 赫芬达尔指数H等于1, 当某产业呈均衡分布时, H等于1/n, 故而H的取值在1/n~1之间。

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 赫芬达尔指数能精确直观地反映产业集聚情况和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 计算简单且对产业内企业的动态变化反应灵敏。但是忽略了不同地理单元的面积差异, 没能全面考虑其他部门的空间分布, 在行业间没有可比性。

3. 熵指数

熵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熵指数是对每个企业的份额Ri赋予一个ln (1/Ri) 的权重。这里某产业的集聚程度的变化与熵指数的大小变化是反向的, 熵指数越小, 则产业集聚程度随之变得更高。熵指数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市场结构, 但由于计算熵指数所需的企业集中程度的信息很难获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

4. 区位商

区位商LQ主要用于判别产业集聚存在的可能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ij表示产业i在地区j的产出指标。表示第j个地区的全部产出指标, 表示产业i的全国总产出指标, 表示总产出指标。LQ>1, 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集聚能力超过区域平均水平, 具有比较优势, 即该产业在该地区集聚能力较强;如果LQ<1, 表明该地区该产业的集中能力低于区域平均水平, 处于比较劣势;LQ=1, 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 集聚能力不显著。

5. 空间基尼系数

1912年, 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根据反映收入分配的洛伦兹曲线 (图1) 提出了基尼系数, 用来度量国家或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相对程度。后来欧美学者设计了空间基尼系数来考察产业的空间分布情况。

空间基尼系数依据在地区j的产业i的空间洛伦兹曲线进行计算。以由小到大的两类对应变量值的累计百分比构成一个正方形。纵轴表示的是产业i在地区j所占的产值 (就业人数, 增加值) 百分比, 横轴表示的是产业i占全国产值 (就业人数, 增加值) 的百分比。二者构成了某产业的洛伦兹曲线, 图中对角线为绝对平均线, 表示产业i均衡地分布在全国各地。由图可知, 洛伦兹曲线是一条曲线, 呈下凸走势, 曲线下凸程度越大, 越远离绝对平均线, 表明该产业分布越集中;反之, 亦然。图中, A区域位于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之间, B区域是下三角形除去A的部分, 则有计算公式:

空间基尼系数取值范围为在0~1, 洛伦兹曲线凸度越小, 空间基尼系数越接近0, 说明该产业与所有产业的空间分布一致, 无特殊之处;洛伦兹曲线凸度越大, 其值越接近1, 说明该产业与所有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同, 该产业很有可能出现高度集聚的情况。因此, 产业的集聚水平是随着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大而更加明显的。

但是, 由于空间基尼系数只能表明某产业在某区域中的集中, 而忽略了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 所以空间基尼系数大零并不一定说明产业集聚的存在, 容易造成错判。

6. Ellison-Glaeser指数

Ellison-Glaeser指数又叫空间集聚指数, 由Ellision和Glaeser于1997年提出。基本假设条件是:某地区有M个地理单元, 该地区的某产业拥有N个企业, 则有EG指数:

其中qi表示地区i就业人数在全国的比重, G为空间基尼系数, H表示的是赫芬达尔指数, 计算方法与上文相同。通常, 若EG大于0.05, 表明该产业内企业发生高度集聚;若EG小于0.02, 则认为产业不存在地理集中, 表明产业内企业无相互接近, 分布是随机的。

EG指数弥补了基尼系数的不足之处, 是一种相对可行的测量指标, 但是由于EG指数对数据要求较高, 指数波动性较大, 其计算结果因行业和时间的差异性而不同。而且EG指数是以空间基尼系数为基础的, 并没有摆脱空间基尼系数的限制。另一方面, 在EG指数的公式中, 赫芬达尔指数与EG指数的变化是反向的, 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三、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度的实证研究

梁琦率先采用中国30个地区的24个工业行业和中国制造业中类的171个行业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并且计算了这些中类行业的主要分布区域的前四位省市的空间基尼系数, 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为了计算1997年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地区集中度, 选取行业集中度指数、标准差系数及自定义的η值这三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 这28个制造业行业有着明显的集聚现象。

选取了C门类制造业中的20制造业, 以省为行政单位, 运用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 直观地呈现出中国制造业2002年的集聚情况和集聚明显的地区。

利用EG指数和市场集中度, 对中国制造业的20个行业在1993-2003年这11年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地理空间和市场空间这两个角度来考察产业的集中程度。

总结了产业集群的度量指标和识别方法进行, 利用投入与产出表对我国产业集群进行识别, 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结构和功能。

运用EG指数来考察产业市场集中度, 用CRn来测度某地区某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所占的市场份额, 进而考察其空间分布状况, 并对1994-2003年这10年间的六个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在计算集聚水平时, 若选取的地区或产业的过大规模, 往往会出现计算结果过低, 不利于产业间集聚程度的对比分析, 容易如事实情况出现偏差。

但是此文并没有提出如何选择最优的地理区域以及产业水平。

从区位商指数的角度来计算产业集中水平。此文选取了中国纺织产业2003到2005年的数据, 以省为地理单位进行实证分析。将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进而对各省纺织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客观地判断, 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式。

将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和产业地理集中度三个指标相结合来综合评价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集中程度和集聚特点。以期对东北三省的产业发展状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给出合理的建议。

四、结语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日益加深, 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愈加深入, 同时伴随着测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新方法的涌现。但是这些方法大都内生和依附于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变, 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适用条件。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多种多样, 为学者们的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方法。但是在实证研究时为避免产生误用或滥用现象, 导致研究结果与实际不符, 要根据自己研究目标来选取合适的测度方法, 不要一味追求新方法;另外, 在应用计算出的指标得出结论后不应该马上就下定论, 我们采用数据只是总体中的样本, 还应该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 对产业集群进行绩效评估, 将初步结论与实际作对比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之后才得出最后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彭耿, 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2) :181-184.

[2]罗薇薇.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水平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1988—2003年的广东省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 22 (2) :50-54.

[3]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J].统计研究, 2003 (9) :21-25.

[4]徐康宁, 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03 (1) :37-42.

[5]吴学花, 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36-43.

[6]罗勇, 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5 (8) :106-115.

[7]朱英明.中国产业集群分析[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6.

[8]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3) :109-116.

[9]刘长全.溢出效应、边界选择与产业集聚测度[J].产业经济研究, 2007 (4) :1-9.

[10]宗成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J].软科学, 2008, 22 (3) :49-51.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篇5

题目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姓名张 川 湖学号094140238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职称/学历)陈天(讲师/硕士)

2012年10月2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

一、前言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是指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结合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具体特征,在保证金融机构自身最大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金融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快速发展和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其基础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最迫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农村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和最短缺的就是资金,资金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云南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其农业产业化起步于20世纪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云南省特色原料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快速增多,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也显现出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入的资本,资金问题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有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在云南发展缓慢。对于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对于我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很多学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主体

(一)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也积极跟进,自93年至今,先后经历了“单因素”研究、“多因素”研究以及现在的“系统性研究”三个阶段。从韩俊(2003)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只是对现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小修小补,必须从体制上改革,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此问题的研究进入了系统性的研究阶段。在研究方法上面经历了从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金融体系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阶段的推进先后适用了“农业补贴信贷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斯蒂格里茨不完全市场理论”三个理论。其中后一个理论都有对前一个理论进行吸纳和发展。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大都是“系统性”的,大都采纳“斯蒂格里茨不完全市场理论”即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培育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传统以金融支持为主体研究金融如何发挥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二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体研究农业产业化如何来吸引金融支持;三是综合前两个方面的研究,既研究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也研究农业产业化吸纳金融支持,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1,以金融支持为主体:于华(2008),张照新(2009),陈瑛(2010),张蕾(2010),何菁菁(2010),张光耀(2012),叶建慧(2012)等学者在各自研究的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论文中指出: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贷

款满足率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押物品单一等问题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于华、张蕾、何菁菁、张光耀还认为存在农业风险保障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问题。在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时,他们都表达了农业产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与金融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还认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业贷款和保险风险大以及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水平低等也是重要的原因。在提出解决方案时他们都认为应当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政府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2,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体:林宏程(2010)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中认为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董桂芳(2011)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缺失问题研究”中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金融发展缺乏经济支撑,农村实体经济不能形成对金融资源的有效吸纳。祝世京(2012)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广东茂名案例”中指出农业产业化水平直接影响金融服务介入的程度、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兼具工商业和农业的特点。他们都表达出了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发展是吸引金融支持的重要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企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以吸纳金融的支持,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构造载体。

3,综合两方面研究:赵俊英(2010)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证研究”中指出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王迅(2012)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中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对金融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他们综合研究金融如何发挥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同时研究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吸纳着金融支持,推动着金融体系的完善。

以上三个研究方面中,以金融支持为主体是目前研究的普遍方式,主要是在“不完全市场理论”下系统的研究金融如何通过和政府、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研究方式适合我国大部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而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研究方式则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地区,是更深一层次的研究如何利用发达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吸纳金融的支持。综合两方面的研究既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又提出了相互促进的措施,将是未来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的方向。对于云南省的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倾向于采用第一种方式。

(二)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农业产业化被称为农业一体化。西欧、美国的农业一体化发展始于二战之后,当时随着战争的结束,经济开始恢复,农业的发展也逐渐跟进。处于亚洲的日本韩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则晚于西方,当战争的创伤开始恢复的60年代日本农业也较快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势在必行;创造“汉江奇迹”的韩国在80年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萧条,新村运动开启了韩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序幕。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伴随的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也开始了,并逐渐增多。哈佛大学戴维斯和戈尔德伯格是最早的学者1957 年提出了“农业一体化”的概念。1958 年,盖尔·克拉默和克拉伦斯·詹森在其合著的《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Agribusiness》一书中对 “农业纵向一体化”、“垂直协作”、“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综合企业”进行了介绍。亚洲,日本千叶典、官立川雅司在1996 年10 月8 日的《日本农业新闻》上发表了题为《跨国农业综合企业与结构变化》的文章中提出了“全球农业进入产业化时代”的论断,对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费景汉和拉尼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威廉姆森等等。

三、总结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是金融机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着农业产业化的研究,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也必将越来越重视。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也会推动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支持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产业化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知识产权;产业化;制度;文献综述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对一国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但知识产权只是法律赋予智力成果创造者的一种排他性权利,并不直接代表权利人所拥有的竞争力,其蕴含的巨大潜在市场价值也只有通过产业化,付诸实践,才能显现出来。这样,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自然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

笔者通过参阅大量国内外学术论文和专著,归纳了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据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知识产权与产业化的概念

对于知识产权产业化的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相关概念,由于定义的立场与角度以及方法的不同,理论界目前仍存在争论。代表性的观点有:

郑成思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吴汉东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曹新明教授的观点学界认同度较高,他认为“产业化”是指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产业化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货币”作为主要媒介。社会中,“交换”是必然存在的,参与产业化过程中某个环节的人主要是为了获取工资。知识产权产业化,则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知识产权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逐步实现智慧创作物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二、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推进,特别是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在优势地区的带动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2年7月l6日,我国已总计授权100万件发明专利,成为实现这一目标历时最短国家。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更重要的是把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不过我国的知识产权转化率却非常低,不到知识产权总量的15%,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

曹新明教授认为,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领域主要集中在版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已成为知识产权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促进产业化链条的生产,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首先,缺乏战略考虑,没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综合权衡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成效和目的。其次,依靠知识产权起家的跨国大公司在我国尚未出现。

徐连蕴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上差距很大。原因有:(1)产业结构失衡;(2)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3)产业结构低技术含量使中国难以获取国际比较利益;(4)科技创新的水平不高,科技竞争力不强。

吴楣、倪艳在认为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有:(1)知识产权成果供求信息不对称;(2)知识产权成果交易市场不成熟;(3)政策资源引导培育不给力;(4)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机制发挥不通畅;(5)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经营行为不活跃。

万莎认为我国促进企业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政府采购规模相对偏小、税收政策存在诸多弊端。

总体来说,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存在问题为:与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不协调、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工作尚未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积极性,没有形成协调有序、优势互补的管理格局。

三、对策

曹新明教授认为可行的对策有:(1)建立政府扶持制度,具体包括政府采购政策(自主创新优惠采购和自主创新优先采购)、财政扶持政策、合理奖励政策;(2)建立融资支持制度,具体包括建立知识产权信托与证券化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出资和抵押贷款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制度;(3)创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模式;(4)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化园区。此外,还可以考虑建立知识产权产业化基金。

靳曉东认为,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对于有效防范知识产权交易风险、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制度。

万莎认为,促进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有:(1)增加政府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投入;(2)建立自主知识产品采购制度;(3)促进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税收激励政策。

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提出了解决专利产业化困境的方针:建立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多方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专利产业化基地和专利技术;出台有利于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优先发展产业和重点领域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研究,推动建立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审议制度。

笔者认为,解决知识产权产业化困境,可以发展多种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因地制宜进行选择和完善。只有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者三方之间的利益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证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现有研究局限及改进建议

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局限,并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学者对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探讨更多是从企业、政府以及立法者等主体的宏观角度。笔者认为,现阶段对于我国专利产业化的研究应开始关注微观层面的可行性操作,同时将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任务置于国家宏观产业化的大局当中进行把握。

其次,必须对现有的相关立法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应在法律规制下逐步建立起健全、良性循环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另外,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研究应重视对外国先进成果的借鉴。如美国拜杜法案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可以结合国情对其深入研究,分析其适用条件,为我国的相关工作提供经验。(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4-3-1.

[2]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法律出版社,2005-2-1.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4-2-1.

[4]曹新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制度模式[J].

[5]万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与借鉴[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25(8).

[6]万莎,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西部财会.2010.

[7]吴楣、倪艳,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问题解析——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3).

[8]徐连蕴,试论中国知识产权产业化经济的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07(39).

[9]曹新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制度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产业集聚测度,E-G指数

引言

产业集聚是指某些相似的企业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内生产某种产品, 以及与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的服务业高度地集聚在一起 (宋胜洲等, 2012) [1]。由于国际化不断的加快,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产业的空间集聚已成为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工业化过程当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产业集聚带来的经济效益, Mashall (1920) [2]指出产业集聚能提供专业技能的劳动市场, 促进更多的就业, 进而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集聚的溢出效应, 集群中的企业具有获得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同时Krugman (1991) [3], Poter (1998) [4], Hill and Brennan (2000) [5]等认为产业集群是国家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 产业集聚能够提升一国或一区域的经济实力;此外一些学者还指出, 产业聚集可以带来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优势, 并对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王子龙等, 2006) [6]。正因为产业的地区集中现象日益普遍和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有关产业集聚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并且涌现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产业集聚的热潮。国内对于产业空间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聚的性质、形成条件、以及效应等方面 (何雄浪等, 2007;陈建军, 胡晨光, 2008;胡晨光等, 2011) [7,8,9], 而在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特别是水平度量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面, 吴学花, 杨蕙馨 (2004) [10]选取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 (CR1、CR2、CR5) 、赫芬达尔指数等方法测度了中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的集聚水平, 得出了中国制造业已呈现出较强集聚性的结论;李扬 (2009) [11]选取了区位熵、行业集中度指数 (CR4) 与空间基尼系数这3个指标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水平在西部地区持续提高并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刘艳 (2013) [12]选取了制造业中的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使用E-G指数测定了这些行业2003~2010年的集聚程度, 研究发现我国的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水平还比较低, 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国内大量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文献回顾, 发现采用区位熵、行业集中度、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这些指标来研究产业集聚水平的文献居多, 但是这些方法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瑕疵与不足, 如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等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要求精确到企业级数据, 所以采用这些方法来研究产业的集聚程度时常常难以获得精确的数据或研究结果常常带有不实的成份。为了弥补以上测度方法的不足,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采用Ellison and Glaeser (1997) [13]所提出的E-G指数对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算, E-G指数可以有效的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 更为精确的测度了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 但由于该指数对数据的要求较高, 大部分学者只能采用调整后的E-G数对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 由于采用的调整方法不尽相同, 相关研究得出的同一产业的集聚度水平存也在一定差异。

因此, 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来对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算, 并指出这些方法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继而对这些方法的科学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1 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1.1 区位熵

区位熵 (LQ) 又称地方专门化率, 能够对地域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衡量, 用来判别产业是否存在集聚的可能性方法之一。常用的测定指标有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 就业人数、销售收入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Xij表示产业i在j地区的产出指标, 表示j地区所有产业的产出指标, 表示产业i在全国所有地区的产出指标, 表示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的产出指标。一般认为LQ的值越大, 该地区该产业的集聚水平越高, LQ>1, 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比较优势明显, 产业的地区集中程度较高;LQ=1, 说明此地区这种产业集聚水平不高;LQ<1, 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产业集聚相对较弱, 相对于全国水平来说处于比较劣势。李扬 (2009) 选用区位熵等指标衡量了西部39个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 发现大多数行业的集聚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且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戴钰 (2013) [14]利用区位熵对湖南省近年来文化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 研究发现2004~2007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区位熵小于1, 而2008年以后区位熵增长较快且始终大于1。然而, 尽管区位熵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并能较好地反映某一地区各产业的产业集聚水平, 但仍存在部分缺陷:LQ较大并不能一定说明存在产业集聚现象, 因为区位熵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 即假如一个地区在某一产业下只存在一个或者少量几个规模很大的企业, 并且该地区经济总量较小, 则就可能造成该地区在该产业上具有较大的区位熵指数, 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的出现。

1.2 产业集聚指数

产业集聚指数能动态地衡量一定时间段内某地区某产业的产业集聚和分散趋势, 并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可以测定特定时间段内某区域的产业集聚情形及其比较优势产业, 据此推断出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这种产业的集聚和分散的趋势。假定某一经济体有m个地区n个产业, 研究时间段为[0, t], 则Xij0和Xijt分别表示j地区i产业初期和末期的产值, 分别表示产业i在全国的初期和末期产值, 令:

因此在研究时限内, 产业i在j地区的产业集聚指数为:

产业集聚指数表示的是在研究时限内, 产业i在j地区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Sijt与产业i在全国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Sit的比值。若Sit≥0时, 说明在全国范围内i产业处于增长的状态, 同时当Aijt≥1, 表明j地区i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说明该地区的这种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产业i有向j地区集聚的趋势, 当0≤Aijt≤1时, 表明虽然j地区i产业仍然处于增长的态势, 但其平均增长速度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产业集聚态势不明显, 当Aijt<0时, 说明产业i在j地区出现萎缩, 产业呈扩散态势;若Sit<0时, 表明全国i产业已逐步衰退, 此时当Aijt<0, 表明与全国整体衰退情况相反, j地区i产业仍然保持增长状态, 该地区该产业的产业集聚态势有所增强。当Aijt>0, 表明i产业在j地区同样出现衰退, 产业集聚逐渐减弱。

产业集聚指数是从动态的角度衡量产业集聚态势, 便于预测产业发展的趋势状况, 同时利用产业集聚指数考察产业的集聚水平相当简便, 并且可以综合其他静态指标对集聚的存量和流量做一个深刻的分析研究。然而产业集聚指数忽略了企业的规模因素的影响, 如假设某区域内只有几家企业, 且在考察年限内发展较好, 则不论该产业在全国的发展趋势如何, 都会有最终的产业集聚指数值得出该地区产业集中度较高的结论, 而实际上该地区不存在产业集聚。

1.3 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中前n个规模最大的企业的相应指标占全国市场或者行业的份额。行业集中度指标从市场空间维度衡量了产业的集聚水平, 其公式为:

其中, Xi代表某产业中第i个企业的企业规模, 可用产值、产量、职工人数等表示, N代表该产业在全国的全部企业数, CRn用来表示该产业中前n个规模最大的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 它的指数越高表明其产业集中度越大。徐康宁、冯春虎 (2003) [15]采用CR5指标对中国28个制造业地区的集中度水平进行了测算, 研究表明中国产业集聚趋势非常显著并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制造业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省市, 并促成了其经济的发展。王子龙等 (2006) [16]使用行业集中度CRn指数与E-G指数对国内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考察, 研究发现从1994~2003年内大多数产业的集聚水平在逐渐提高, 高技术产业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行业集中度测度方法简便易行, 较好地反映了某一产业内企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以及某一产业的市场集中水平, 是衡量产业集聚水平常用的指标之一, 同时, 它对该产业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的份额的变化反应灵敏。但其指标也存在着诸多缺陷: (1) CRn指数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和企业总数对行业集中度的影响, 同时选取企业数n值不同可能会对行业集中水平的测算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2) CRn指数测度的是产业在市场空间维度上的集聚水平, 并没有较好的反映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情况, 也即较高的CRn值并不一定反映产业在该地区形成了集聚。

1.4 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 (H指数) 原是用来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指标, 但其后来被用来衡量产业的集聚水平。该指标最初由赫希曼提出, 此后由赫芬达尔进一步阐述。其公式为:

Xi表示某产业中第i个企业的市场规模, X表示该产业总的市场规模, N表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Zi即Xi/X表示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所以该指数衡量的是某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此方法实质是给每一个企业一个市场份额的权重, 并且企业越大所赋予的权重越大。H取值在1/n和1之间变动, 其中当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 即市场完全由该企业垄断时, H=1, 而当每个企业市场份额相同时, H=1/n, H值越大, 表明该产业内企业市场份额的分布越集中, 产业集聚现象越明显。例如雷鹏 (2011) [18]使用企业单位数和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两个指标估算了2002年、2005年、2008年我国20个制造业行业的H指数并以此计算了这些行业的E-G指数, 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的E-G指数在不断增加, 同时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移时, 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 作为研究产业集聚的方法之一, H指数具有以下优势: (1) H指数期初主要是用来考察行业或者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 其在衡量产业的地区集中程度时考虑了企业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影响因素,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CRn指数的缺陷。 (2) H指数可以反映产业的市场垄断和竞争变化的程度, 大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会显著的改变H值的大小, 而小企业的变化对H值的影响不大。 (3) H指数对产业内企业的变化反应灵敏, 如企业的分解与合并。同样, 赫芬达尔指数具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1) 该指数是从产业的市场空间分布来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 不能准确反映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水平。因此较高的H值不能说明一定存在产业的空间地理集中, 较低的H值同样也不能反映一定不存在产业空间集聚。 (2) H指数忽略了研究区域不同的地理单元的面积差异及其他行业的空间分布, 是一个绝对集中度指标, 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3) 直观性较差, 要求全面的相关企业的统计资料。

1.5 空间基尼系数

20世纪初, 洛伦茨在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间的分配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其后意大利学者科拉多·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基尼系数, 并使用其衡量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而克鲁格曼在1991年使用上述的研究曲线和方法来测算美国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时提出了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的指标———空间基尼系数, 其主要用于反映产业的空间分布均衡性, 其计算公式如下:

Si表示i地区某一行业的规模占全国该产业总规模的比重, Xi表示i地区全部所有行业的规模占全国所有行业规模的比重, 常用的规模指标一般为就业人数、工业产值或者增加值, G代表基尼系数, 并在[0, 1]之间取值, 基尼系数值越趋近于1, 表明该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 产业集聚现象愈加明显。梁琦 (2003) [19]使用基尼系数分析了1994~2000年中国24个行业包括4个采掘业和20个制造业的集聚程度的变化情况, 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产业分布的集中程度不断提升, 产业集聚的趋势日益明显。

空间基尼系数在衡量地区产业的集聚程度上具有如下优势:首先, 空间基尼系数改进了H指数的一些不足, 将某区域全部行业的规模与全国所有行业的总规模之比作为变量Xi, 即是考虑了不同地区地理单元面积大小的差异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同时, 基尼系数考虑了全部行业的地理分布, 这使得不同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最后, 能方便的将基尼系数转化为非常直观的图形———洛伦兹曲线。然而空间基尼系数在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还具有如下的缺陷: (1) 基尼系数没有考虑企业规模的差异, 因此基尼系数大于零不代表有集聚现象的存在; (2) 使用空间基尼系数比较不同的产业集聚水平时, 由于不同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区域差异容易造成跨产业比较上的误差。

1.6 E-G指数

为了克服上述空间基尼系数的不足, Ellision and Glaeser (1997) [13]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E-G指数, 用来测定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假设某一经济体被划分为m个区域, 且某一产业内的n个企业分布于m个区域中。因此该行业的E-G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 β表示空间集聚指数, 即E-G指数。qi为该区域所有行业总规模占整个经济体所有行业总规模的比重, 另外H指数为赫芬达尔指数。为了衡量E-G指数不同取值下产业集聚的水平, Ellision和Glaeser将其分为3个区间: (1) β<0.02, 表示该产业在该区域存在低度产业集聚现象; (2) 0.02≤β≤0.05, 表明该产业在该区域存在中度的产业集聚现象; (3) β>0.05, 表示该区域该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因此β取值越大, 产业集聚态势越明显。

E-G指数由于其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的居多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加以使用。E-G指数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和区域差异对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 使我们能进行跨产业、跨区域、跨时间比较 (王子龙等, 2006) [16]。同时E-G指数还区分了企业随机集中和企业间由于共享外部性或自然优势的集中, 地理意义十分明确。然而E-G指数仍然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 如在计算E-G指数时需要精确到企业级数据, 相关研究中路江涌, 陶志刚 (2006) [20]使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工业企业级数据考察了1998~2003年我国制造业的不同行政区域的集聚程度。然而由于国家统计局并未公布相关产业的企业级数据, 因此大部分研究无法完全按照Ellision and Glaeser的方法研究相关产业的集聚水平, 这成为了计算行业E-G指数的最主要障碍。为了解决此问题, 国内部分学者进而采用调整后的E-G指数进行相关研究, 如罗勇, 曹丽莉 (2005) [21]、吴松岭 (2011) [22]、雷鹏 (2011) [18]、吉亚辉, 李岩 (2011) [23]、张卉 (2007) [24]、杨洪焦等 (2008) [25]、刘艳 (2013) [12]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E-G指数进行了调整, 进而对相关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 他们指出虽然调整后的指数不可能像Ellision and Glaese那样精确, 但其是对产业集聚度的测量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产业集聚水平的测量对于区域经济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列举了上述6种国内外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主流方法, 由于这些指标的相关缺陷和不足, 国内外研究者发展了新的测度工具, 如哈莱—克依指数、熵指数、DO指数、K函数和L函数等,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 对测度指标的思考与建议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定量的探讨, 然而对产业集聚水平定量研究的首要前提便是选择合理的测度指标对相关行业进行测度。由于每一种测度指标均存在着其优点与缺陷, 并且不同的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产业集聚水平, 比如CRn指数和H指数从产业市场空间集聚的角度考察地区产业集聚水平, 而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则是从产业的地理空间集聚的角度来衡量产业集中水平。因此, 选择适当的测度方法对于精确测度产业集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经济集聚与产业关系的研究综述 篇8

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 2011年, 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关键发展阶段。牛文元 (1) (2012) 认为, 城市人口超过50%后, 城市化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可见, 城市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城市的形成是与经济活动的集中密不可分的。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对城市的调查, 大约75%的美国人居住在城市中, 而城市的面积只占美国最小的48个州陆地面积的2%。由此可见, 城市是集中了人口及经济活动的地理区域, 劳动和资本高度集中于城市, 同时各个产业也高度集中于城市。产业集中与城市集聚经济的关系研究已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得到了较大发展, 本文旨在总结这一发展进程及趋势, 展示重大的理论成果, 并揭示实证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城市集聚经济的含义

伯奇菲尔德等 (Burchfield et al., 2003年) 的研究显示, 美国在1992年只有1.9%的陆地面积是建设用地, 这对于美国广阔的土地面积来说是非常小的一个比例, 而且几乎所有的新开发项目与已开发地区间的距离都非常近, 间距小于1公里。这一现象使得人们开始考虑某种类型的聚集经济或地方总体收益递增, 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收益递增, 城市和贸易的存在将无法解释。 (2)

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最早提出集聚经济概念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A Weber, 1909) , 在其发表的《工业区位论》中, 他认为集聚经济的形成是因为各个工厂追求增加效益、节省成本而自发形成的。

经济集聚现象是很多城市经济学家与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城市经济学家建立了城市经济模型研究城市中的经济集聚问题, 城市经济模型是将城市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单位, 研究其生产、交换及城市经济的总量增长, 乃至城市的规模问题。城市经济模型以米尔斯 (Mills, 1967) 和苏利文 (Sullivan, 1983) 的单一城市模型、亨德森 (Henderson, 1988) 的城市系统模型、戈尔茨坦和格伦伯格 (1984) 的城市聚集经济模型为代表。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经济集聚现象的重点在于要解释人口与经济活动的集中现象, 其中包括制造业带和农业带的差别、城市的存在以及产业集群的作用。经济地理研究的对象主要还是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原因等问题, 因此, 在经济集聚的研究中主要起到划分地理范围的作用。 (3)

二、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探索

研究集聚经济的学者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找到集聚经济的来源, 即分析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亚当·斯密 (Smith, 1776) 被认为是第一个分析集聚经济利益的学者, 尽管他只是基于劳动分工进行了有限的论述。冯·杜能 (Von Thunen, 1826) 继续了斯密的工作并加以拓展, 他还基于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相互影响提出了一些原创性观点, 这与后面藤田 (Fujita, 2000) 研究的某些内容很接近。而马歇尔 (Marshall, 1920) 是早期分析集聚的学者中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 他对城市集聚经济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集聚经济的三个来源, 分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 (即投入共享) , 以及知识外溢。

具体来说, 集聚经济的3个来源分别为: (1) 劳动力共享。集聚使得雇主需求和工人技能更好地匹配, 并能降低二者的风险。 (2) 投入共享。企业内部的规模收益递增使投入品能够在各企业之间共享, 从而形成产业集聚。 (3) 知识溢出。当一个产业具有地方性特征时会出现知识溢出的现象, 工人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在马歇尔对集聚经济的来源进行划分的基础上, 陆续有一些学者作出相关的实证研究, 他们都是针对这3种来源中的某一种作分析, 只有少数学者对三种因素都进行了研究。如研究劳动力共享的学者有戴蒙德和西蒙 (1990) 、卡恩和科斯塔 (2001) , 研究投入共享的有霍姆斯 (1999) , 研究知识溢出的有贾菲、特拉腾博格和亨德森 (1993) 、劳赫 (1993) 、莫雷蒂 (2000) 等;杜迈斯、埃利森和格莱泽 (1997) 的实证研究曾给出了劳动力共享的强有力证据及知识溢出和投入共享的一些证据, 罗森塔尔和斯特兰奇 (2001) 的研究则对这3个因素都给出了有效的证据。

马歇尔 (1920) 对集聚经济来源的划分并不精确, 该划分只是马歇尔 (1890) 对集聚经济来源论述时列举的三个主要例子。杜兰顿和普加 (2004) 提出基于共享、匹配和学习机制的微观基础的集聚经济来源, 且近期还有学者提出了其他的来源, 包括本地市场效应 (需求集中可以鼓励集聚) 以及消费效应 (即城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喜欢娱乐) , 也有人提出了负面因素推动集聚的情况, 如集聚和寻租的关系。下面将简要介绍共享、匹配和学习机制的研究成果。

1. 共享

共享主要是指不可分商品和设施 (如公路、铁路) 的共享、来自多样性收益的共享、个人专业化收益的共享、风险共享等方面, 这些共享有利于同类企业的聚集, 并能够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效用或者称为外部经济。艾塞尔 (Ethier, 1982) 的研究推导了一个总量生产函数, 该函数由于投入共享而具有总体收益递增的性质, 是D-S模型 (1) (即Dixit-Stiglitz模型, 1977) 在生产方面的应用, 其中的总体收益递增来自于共享更为多样性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优势, 根据该模型还可以推导出均衡城市规模。

2. 匹配

匹配主要指雇主需求与工人技能更好地匹配, 因此学者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模型较多。萨洛普 (Salop, 1979) 匹配模型可以嵌入一个城市框架, 该模型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存在两个集聚经济的来源。第一个来源是赫尔斯利和斯特兰奇 (Helsleg and Steange, 1990) 最早指出的匹配外部性, 即匹配主体的数目增加提高了匹配的期望质量;将其分析框架加以拓展以考虑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引入了集聚经济的第二个来源, 即企业数量的增长比例小于劳动力数量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这有助于节约固定成本。

3. 学习

广义的学习包括了学习教育、培训、研究等活动, 无论从投入其中的资源还是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 学习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在很多情况下学习并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涉及和其他人的面对面的相互关系, 城市把大量人口集中在一起, 这有利于学习的进行。城市提供的学习计划能够为城市的存在提供充分的理由, 从这一点来说, 研究学习机制对于城市经济集聚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这可以从众多学者的研究看出来。马歇尔 (1890) 最早强调了城市是如何有助于创新和思想的扩散的;很多学者在雅各布斯 (Jacobs, 1969) 后都研究了城市提供的环境是如何有利于促进新思想的产生的;卢卡斯 (Lucas, 1988) 则全面地指出, 城市在学习方面的优势不只包括尖端技术, 也包括日益增进的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知识累积。

三、产业范围内的经济集聚

城市集聚经济问题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即范围问题。城市集聚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外部经济的产生, 外部性可以在三个维度上拓展, 而外部性影响的广度称为范围。一般来说, 集聚经济产生的范围包括产业、地理、时间三个维度。产业范围是第一个也是最为人熟知的, 某个产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产生的规模经济叫做地方性经济, 而所有经济活动的集中或城市规模自身形成的外部性被称为城市化经济, 这二者孰轻孰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马歇尔 (1920) 最早详细论述了来自地方化的集聚经济微观基础。

地理范围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 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 地理距离对于理解城市集聚经济是重要的, 城市形成中经济主体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是有利的, 集聚经济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地理范围的扩展研究则涉及到了空间经济学 (即克鲁格曼与藤田定义的新经济地理) , 空间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时间范围一般是指两个经济主体在过去某一时点的交往会对目前的生产率有持续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动态集聚经济, 这是对以前静态集聚经济的一大改进。

对于经济集聚范围的定量评估, 可以建立一个地理、产业和时间距离的函数, 即如 (1) 式所示:

(1) 式中A表示企业的环境特征, j与k分别代表两个企业, k对j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两个企业经济活动的规模, 还取决于两个企业间的距离。表达式q (xj, xk) 表示通过交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企业j与k的经济活动规模, 规模分别用其投入xj与xk表示, 一般认为交往的强度取决于企业的工人人数;表达式a (dGjk, dIjk, dTjk) 反映了随着企业间距离的增加而相互交往减弱, 距离要在地理、产业和时间三个不同的维度上进行度量, dGjk、dIjk、dTjk分别表示企业k与j之间的地理距离、产业距离 (即两个企业间的产业活动类型的差别大小, 若是同类产业则dIjk=0) 和时间距离。Aj表示企业j获得的全部聚集利益, K表示企业j与之交往而获益的企业集合, 其中k∈K。

同时, 可以建立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 即

(2) 式中yj是企业j的产出, xj表示j的传统投入 (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原材料等) , 如上所述表示企业j的环境特征。 (2) 式的估计可以用来衡量聚集的产业、空间和时间维度对生产率的影响。而在实证方面, 国外研究中多数经济集聚模型具有以上三个范围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 但从未有涉及到三个的, 这是因为集聚模型中想要获得所有的控制变量是非常困难的。

在研究本地化经济方面, 国外很多学者都曾对单个产业的经济集聚有过研究, 且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证实本地化效应是很强的。中村 (1985) 和亨德森 (1986) 同时考察了两位编码制造企业的本地化和城市化对生产率的相对影响, 中村研究日本, 亨德森研究美国和巴西。结合二者所作的研究可以发现, 相比城市化经济, 亨德森和中村更为相信本地化经济的存在。罗森塔尔和斯特兰奇 (2003) 的研究直接考虑了集聚经济的地理范围问题, 发现本地化的证据更明显。亨德森 (2003) 最近的研究也证实本地化效应是最强的。

事实上, 产业间差异的存在强有力地表明了应该为不同产业分别估计集聚经济。在实证研究方面,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本地市场效应、产业集聚与分散、区际差异等领域, 研究队伍在不断加强。国内从产业角度研究经济集聚问题的学者一般是有两个方向, 一是使用区位熵或区位基尼系数等比较成熟与完善的定量分析工具, 基于制造业数据计算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中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工业在改革开放后集中度整体上升, 而且制造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比西部地区集中度高的多。二是以单个制造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研究对象主要是第二产业,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钢铁汽车等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如张威 (2002) 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问题构建了定量的衡量指标体系, 揭示了装备制造业集聚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并指明了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唐跟年和徐维祥 (2004) 的研究是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了菱形状态的空间战略布局, 并揭示出我国高技术产业明显的集群发展态势。

后来有些学者的研究也将产业范围扩大到了第三产业。如王忠诚和李金莲 (2006) 研究了旅游业的经济集聚问题, 利用“中心-外围”理论构建出了长三角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研究金融业的国内学者较多, 丁艺、李林、李斌 (2009) , 张志元、季伟杰 (2009) , 任英华、徐玲、游万海 (2010) , 钱水土、金娇 (2010) 等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金融业和经济集聚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总结与展望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国外研究起步较早、较全面

国外自韦伯 (1909) 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起, 经济集聚方面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研究方面, 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集聚经济与城市经济学结合起来后理论更上一层楼, 理论的丰富推动了学者的实证研究, 而实证研究得出的不同结论又反过来在各个角度使得理论不断完善。在理论方面, 关于本地化还是城市化经济更重要的研究是较古老的问题;关于集聚经济的地理和时间范围的研究则较新, 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相对较近的研究。

2. 国内研究在不断完善, 理论研究较缺乏

国内在研究经济集聚问题方面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多, 这些研究多出现在2000年以后, 且大部分是在国外的经济集聚理论基础上研究中国的产业集聚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集聚理论提供了佐证。相对实证研究来说, 国内在理论层面研究经济集聚现象的成果很少, 这是未来国内相关学者努力的方向。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篇9

从20世纪8O年代开始, 产业集群现象逐渐成为国外理论界研究热点问题, 恰逢其时, 我国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迅速发展, 在这样背景下, 国内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开始了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本世纪以来, 有关产业集群研究的文献大量出现, 这些研究视角多样、领域广阔, 并且紧密结合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为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研究视角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梳理。

1 关于集群的内涵和分类的研究

由于产业集群本身形式的复杂性和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 导致了对产业集群 (以下简称集群) 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王缉慈 (1998) 在《环境与规划A》发表“北京新技术集聚体分析:它是正在形成的新产业区吗?”一文, 引起了国际有关学术界的重视。他对新产业区 (集群) 的定义是:新产业区是一种以地方企业集群为特征的区域, 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 并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 植根了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王缉慈, 2001) 。李小建 (1997) 评述了90年代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新产业区和经济活动全球化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从区域的形成时间、规模部门结构、联系程度和根植性等方面来判别新产业区。这些研究具有开先河之功效。魏江 (2003) 以地理聚集和产业特性作为标准界定集群, 所谓地理集聚所有成员企业和相关成员要素在地域上相互邻近, 而且共同“锁定”于一个区域;所谓产业特性该地域集聚的成员企业只从事某一产业和相关产业的的生产和服务。这是对我国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典型集群形态的一种概括。由于集群组织复杂性, 集群的概念在国内外理论中极不统一, 同时也存在多样的分类标准。金碚等 (2003) 提出三种分类方法。按集群的产业性质可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资本和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从产业组织结构角度可分为:大中小企业共生型、小企业群生型。从集群的功能出发, 可分为:传统的纯集聚型模式、产业综合体模式、社会网络 (俱乐部型) 模式。不同类型集群的结构、性质, 运行方式、形成机制都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是导致集群理论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 关于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

集群是同一产业中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现象, 为什么会形成集群?其生成条件是什么?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仇保兴 (1999) 根据我国沿海地区集群发展的现实, 分析了小企业集群的内在机制及外部条件。他认为集群内的每个小企业都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 小企业群集形成源于小企业为谋求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所结成的“结盟”, 并强调了人文之网的重要性。安虎森 (2001) 从信息角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机制。他认为空间距离提高了信息生产成本;信息量的多少, 与信息甄别能力、不确定性的降低是正相关的, 降低不确定性是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主要和本质内容。集群有横向和纵向分工两种基本形式, 其形成机制有所不同。叶建亮 (2001) 运用新增长理论分析了浙江省的企业集群现象, 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与此观点相近, 郭晓林等 (2006) 认为, 产业共性技术是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技术取得的困难性, 在学习和共同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 形成产业集群和向产业集群靠拢成为企业追寻产业技术的一个有效模式;在集群中, 企业可以容易地获得共性技术。他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横向分工的集群的形成机制。符正平 (2004) 从集群形成内外部条件出发分析了集群形成机制。他认为, 集群产生需要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同时强调了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陈雪梅 (2003) 研究了形成因素、形成方式和集群内部的互动机制。他认为产业集群形成受到多因素影响, 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 市场需求条件和生产要素条件, 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及配套体系, 宏观经济条件等。梁琦 (2004) 则根据克鲁格曼的理论, 研究一般的聚集现象。他把产业一般聚集的因素归结为两大类:基本因素和市场因素, 其中, 基本因素包括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和知识溢出;市场因素包括地方市场因素、产品差异性、市场垂直关联和贸易成本。戴卫明等 (2005) 用一个两企业两地区的博弈模型说明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 认为产业集群在某一区域的形成是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形成由产品运输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等因素决定, 当运输成本高于一定数值时, 聚集不能形成;当运输成本低于这一数值时, 则存在产业聚集现象;聚集很可能发生于有区域效应的地区, 但聚集效应足够大时, 聚集也可以发生于缺乏区域效应的地区。一些学者立足浙江、广东是我国两大产业集群集中区的现实, 总结了不同集群具体形成路径。刘世锦 (2003) 总结了两个地区的具体形成方式。在浙江, 基本是产业与市场互动的方式, 先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产品的集群生产, 即一村一品, 然后形成市场, 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广东, 产业集聚有多种机制, 主要有:加工贸易带动, 内源品牌企业带动, OEM、ODM产品带动多种方式。

3 关于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

集群竞争优势表现为多个方面, 其来源又极其复杂。盖文启、朱华晟 (2001) 从新产业区理论出发, 认为产业在空间范围内的柔性集聚, 通过三种主要的途径 (交易成本降低、外部经济获得、创新功能增强) , 实现了发展中的收益递增, 同时不断提升集聚区域的竞争力, 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魏守华、石碧华 (2002) 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 前者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4个方面;后者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张辉 (2003) 认为, 产业集群是在企业地理集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更高竞争力的区域内经济组织模式。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的衍生和最大限度地将区域内资源要素组织起来获取正面市场竞争力的, 此外又通过简化市场交易对象的办法, 即由原本千差万别的众多中小企业参与市场活动转化为在集群内部按网络关系 (非市场机制) 来完成各种交易和交流, 而在外部则由单纯的一个产业集群来直接面对市场, 杜绝了市场失灵或市场低效率, 由此从反面获取了市场竞争力。陈继祥 (2005) 等从复杂性科学和涌现性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基础, 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竞争力以及集群发展中的其他决定因素。他们认为, 集群的竞争力是以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为基础, 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 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集群的整体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耿帅 (2006) 基于共享性资源的角度分析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他认为, 集群企业不仅能够借助共享性资源与集群外部企业产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获取竞争优势, 而且集群企业自身也是共享性资源的缔造者;集群企业与共享性资源形成相互强化与促进的良性回路, 从而基于共享性资源以不断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正向作用。

4 集群创新研究

吴晓波等 (2003) 在分析企业集群含义的基础上,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了企业集群特有的技术创新环境和集群组织内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他们认为, 在微观层次上, 集群中的企业处于同一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 它们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内使竞争行为明显暴露, 集群内企业间互相看作竞争者, 使竞争激烈程度加大, 从根本上增加了企业向外部学习知识的动力;相近的文化背景不仅保证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同时也加快了组织内知识的流动能力, 大大减少知识转移的模糊性;另外相似的经验知识和长期形成的信誉与承诺提高了知识转移的开放型与诚实度, 因此发生在集群内的相互学习、竞争压力和持续比较构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动力。魏江等 (2004) 在对产业集群内部学习流程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集群学习机制的三层次分析框架, 并分别对这三层次流程的学习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 揭示了我国产业集群学习机制的具体特点。何明升等 (2007) 认为区域集群创新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 有着更为复杂的实现机制, 它不同于传统上创新主体限于单个机构或个人、创新过程以单一线性为主的模式;区域集群主体基于丰富的地理、社会和行业接近性所生成的互动网络是创新产生的基础, 它缓解了主体间知识转移的障碍, 使集群整体层呈现出协同进化特征, 而个体关系层面的竞争和合作催生了创新的“涨落”效应, 由此推动了创新的不断生成演进。一些学者不仅对集群学习和创新机制进行一般的理论分析, 而是对我国集群、分别是传统集群进行观察和思考, 从中提炼出这些集群的创新行为和特点。汪少华 (2003) 在对浙江集群成长模式和支撑其可持续成长的“三位一体”复合创新系统和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创新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并指出集群成长模式及其绩效既受制于集群参与主体的“创业文化”、“信用网络”、“商业环境”等人文条件, 又依赖于集群内部完整创新链 (研究开发——柔性专业化生产——市场开拓) 的形成, 并得出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具有地方性自然经济和人文经济特征的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的结论。苗长红 (2006) 以产业区理论、管制理论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 以学习创新为核心, 构建了一个融生产体系与社会生产体制、制度与协调机制、地方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网络“四位一体”的学习型产业区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 以河南许昌发制品产业集群为案例, 研究了全球——地方网络联结的方式、动态及其对技术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 通过全球与地方生产网络的建构和有机联结, 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学习是可以从“低端道路”迈向“高端道路”的, 发展学习型产业区应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一项重大战略和政策。

对集群的创新研究与对集群知识溢出、社会资本的研究是紧密相关的, 我国学者同样对集群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进行了考察分析。慕继丰等 (2001) 认为, 企业网络内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会产生某种形式的信任机制, 而信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由信任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维系组织生存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来降低交易成本;地理上的接近性使得交流的背景知识、使用语言、规则等趋同, 从而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效率。陈剑锋 (2003) 在对国外社会资本评价模型理论回顾基础上, 建立基于集群的社会资本价值模型, 分析社会背景、组织数量、组织关联、信息不对称程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的影响。

5 关于集群组织性质、演化和风险的研究

集群是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一些学者以交易费用理论等作为工具, 探讨了组织性质。吴德进 (2004) 认为集群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 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匹配, 决定了集群组织存在的效率边界。罗若愚等 (2005) 认为,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介于纯粹市场和完全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它是以产权为基础, 以正式制度实现内部约束力的组织 (企业) 向以契约为基础、以法律实现外部约束力的组织 (市场) 过渡阶段的组织形式;它利用区域组织内各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来实现核心能力的分享, 并借助于信任和承诺维系组织的存在从而推动组织自发展的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对集群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的研究是国外集群理论的重点之一, 由于我国集群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对其演化和风险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一些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和竞争特征, 具体反映为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竞争要素的不同, 张学华等 (2006) 通过在浙江台州地区的调查研究, 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王琨 (2000) 以广东省专业镇发展的实践为对象, 探讨了专业镇本身的专业化演进过程, 从而在概括现有的专业镇经济基本上只具有横向联系特证、而缺少分工专业化联系基础上, 提出了簇群经济由横向联系向纵向联系演进的理论假设。

集群具有特殊的风险。蔡丁等 (2003) 从企业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 剖析了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吴晓波等 (2003) 认为区域集群自身特性是集群的竞争优势, 同时也是区域集群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陈佳贵等 (2005) 从演进视角出发, 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锁定、社会资本锁定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 按照如何规避和摆脱锁定状态的思路, 提出推动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6 关于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研究

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集群成长模式在浙江等地区较为普遍存在。专业市场不但在降低交易费用、传递价格信号方面具有很高的有效性, 而且还在于这种开放的市场给周边企业带来的竞争活力与创新压力, 从而避免了技术轨道与制度环境的锁定 (汪少华等, 2003) 。因而, 对专业市场作用和功能的研究成为集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金祥荣、柯荣住 (1997) 建立一个市场交易方式演变的抽象模型, 分析我国专业市场的功能。他们认为专业市场集群不是通过内部化过程来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替代, 而是通过外部化过程来实现“前店后厂”式的市场对企业的“倒替代”, 形成一个可供共同享用的销售网络;进入专业市场的企业大多不通过或不靠自己的商标、品牌、厂牌来扩大企业知名度来拓展市场, 而是依靠专业市场的知名度, 通过专业市场搜索、集中和反馈各种信息增加交易量, 节省单位交易量的市场交易费用。石忆邵 (2002) 在概述市场群落的基本特点后, 揭示其形成和演化的动力机制。白小虎 (2004) 通过浙江省专业市场集群的一个案例, 来研究动态协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机制, 以此来解释专业化市场集群的整体发展。

7 结束语

本世纪以来, 国内学者对集群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研究视角多样, 探讨领域宽泛。除以上比较集中研究领域外, 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府的作用等也有较多研究。一些学者的研究紧密结合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及特点, 特别是对内源型传统产业集群生成环境、专业市场与集群发展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探索, 在理论上有其独创性。但总体看, 国内集群研究仍处于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和消化阶段, 主要表现为: (1) 多数研究者或者用国外理论解释现有集群现象;或者对某一个集群特点进行总结和案例分析, 但没有上升为解释力较强的一般性理论, 即缺乏重大的理论创新。 (2) 大规模集群现象在我国仅仅有20年的历史, 多数集群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其发展态势和规律还难以把握, 加上统计资料的缺乏, 对集群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 (3) 集群形成的初始条件、行业特征、演化过程讨论较少;对集群形成发展的环境条件、中国集群特有的风险问题、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开放和国际竞争条件下, 集群创新和升级也是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是今后集群理论研究的方向。这些研究对于弄清集群形成、发展、演变规律, 实施集群战略、为政府制定规划和促进性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4) 集群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参与, 但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似乎不够。

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篇10

1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概述

1997年, 在技术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和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意大利学者布雷斯齐 (Breschi) 和马勒尔巴 (Malerba) 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 (Sectoral System of Innovation) 的概念,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可被定义为开发、制造产业产品和产生、利用产业技术的公司活动的系统 (集合) ”。

需要注意的是, 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中, 这里的“产业”在英文中使用的是“sector”一词, 而非传统所使用的“industry”。这主要是因为产业创新系统不仅包括企业等生产和销售机构, 还包含了大量的非企业类机构。所以, 用sector一词来形容更加合理。

随后, 马勒尔巴又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做了完善和补充。知识、技术领域和产业边界, 参与者与网络, 机制三个方面, 马勒尔巴对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动态的, 不断变化的。同时, 他还将产业创新系统做了分解分解, 指出产业创新系统由企业、除企业外的其他参与者、网络、需求、知识基础、制度和系统运行进程与协同演进等七个基本要素组成。

此外, 曼弗里德 费希尔、伦德瓦尔、尼尔森等经济学家, 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均对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从经济竞争、区域发展等多个侧面阐述了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

2 国内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始于1999年, 与国外学者侧重于理论体系的构建相比, 国内学者对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更偏重于找出产业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 或者借鉴产业创新理论体系来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国内对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 实用性较强, 而理论性偏弱, 他们的研究虽自成体系, 但还是在马勒尔巴的总体理论框架下进行。总体来说, 我国国内关于产业创新系统方面的研究, 主要分为理论分析与探讨和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两大类。

2.1 理论分析与探讨

我国最早对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出自1999年张凤等所著的《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 当时是将产业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进行讨论的,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式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卸林 (2000) 从技术创新层面指出创新具有不同的系统层次, 在国家则是国家创新系统, 在区域则是区域创新系统, 在产业则是产业创新系统。产业统创新系运行的关键是建立合作创新的网络。

赵黎明、冷晓明 (2002) 对产业创新系统中创新行为的主体做了定义, 认为其行为主体有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并得出结论:产业创新系统的效率和功能除了取决于各主体自身的运行机制外, 还取决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方式。

张治河、胡树华等 (2006) 将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做了深化,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以市场需求为动力, 以政策调控为导向, 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 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 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同时构造了产业创新系统模型, 包括产业创新技术系统、产业创新政策系统、产业创新环境系统和产业创新评价系统等四个子系统。

李春艳、刘力臻 (2007) 介绍了产业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即产业创新系统式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创新系统的最高层次。他们还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条件, 探析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 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和模型。

王明明 (2009) 指出, 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应该包括系统目标和三个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制度子系统) 以及系统环境。其中, 技术子系统是核心, 组织子系统是主体, 制度子系统是保障。

李庆东 (2009) 将当今产业经济学两大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和模块化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 将产业创新系统分为四大模块, 即边界和需求模块、知识基础与技术模块、参与者与网络模块和制度环境模块, 并在模块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 探讨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块化结构特性:变化性、差异性、动态稳定性和相对性。

2.2 与特定产业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对国内研究人员而言, 对特定产业创新问题的实证研究是进行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另一途径。自我国20世纪90年代产业创新研究兴起以来, 主要就是从实证研究开始的, 近几年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大力发展, 更是为我国学者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出发, 提出特定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框架, 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台湾学者徐作圣等 (1999, 2000) 对台湾集成电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探讨了政府政策工具在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影响方式和成效, 并提出政府的政策目标在于强化产业创新系统的功能, 而产业创新系统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增加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产出。

董晓燕 (2007) 对汽车产业创新系统进行了讨论。提出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是指以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 在生产、扩散和利用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知识和技术上相互作用的一组独特机构所形成的网络, 并分析了其要素、结构和功能。

翁蕾蕾、陈东生 (2008) 讨论了中国服装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问题, 指出服装产业创新体系所包含的五大系统: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服装设计制造销售业、服装中介机构和金融、保险等部门, 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特点和之间的相互关联。

王明明、党志刚、钱坤 (2008) 分析了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结构, 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技术子系统是核心, 技术识别是关键;组织子系统是主体, 应建设巨型化、集中化的组织模式;制度子系统是保障。

刘露、杜志平 (2008) 对物流产业创新系统做了定义:以物流产业内市场需求为动力, 以物流企业集群为主导, 以创新性物流供给为核心, 通过物流产业内部及相关产业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引入物流体系, 推动物流业不断创新发展, 从而使物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机系统。并且构建了物流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框架, 分析了物流产业系统创新的要素构成。

欧雅捷、林迎星 (2010) 论述了构建我国战略性产业创新系统的两个重要基础:构造知识基础与建设技术体系;并提出构造知识基础应关注其与研究人员的匹配, 建设技术体系应包括发展选择与识别技术的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的市场应用能力、和政府强有力的扶持等四个方面的能力。

彭勃、雷家驌 (2011) 总结了我国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特点:政府扶持对研制和发展大飞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整合资源是发展大飞机产业的必由之路, 多学科交叉与多门类整合是大飞机研制过程的重要特点, 技术创新是大飞机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需求及客户关系攸关大飞机产业的生死存亡;并且构建了中国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框架。

修国义、刘倩 (2011) 以我国产业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为目的, 在研究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产业创新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发展的现状, 将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分为了三个子系统:技术开发系统、创新环境保障系统、创新绩效检测和反馈系统, 并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3 对目前研究的评价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产业创新理论, 无论是国内外, 研究的时间都还比较短, 毕竟直到20世纪70年代, 产业创新理论才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首次提出。而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作为产业创新研究的新阶段, 是继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后新兴的创新系统研究领域;自1997年被首次提出到截止到目前, 国内外产业创新系统领域研究基本上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尚未建立起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尚有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和研究。

3.1 对国内外目前研究的评价

国际上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建立在演化论的基础上的, 偏重于对于理论的分析, 为单纯经济学的范畴。而我国的经济学者和经济学研究者们, 将其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从经济和管理的双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一些学者对构建产业创新系统模型进行了尝试, 并对其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一些特定的产业, 对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该产业的发展做了定性研究。

但是, 纵观我国学术界对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 从我们掌握的文献来看, 我们对产业创新系统内涵本质、内在机理、内部运行和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在研究方法上, 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系统化、规范化、普遍化的定量分析尚不多见。在对特定产业的研究上, 我们的目光还仍然局限在某些特定的产业上, 并未对产业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而且, 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技术类型、产业特征、创新特点, 一个产业如何通过产业创新系统建设来从技术、管理、结构等层面实现升级仍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3.2 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我国“创新型”社会的不断建立, 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日益显著。伴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将逐渐成为产业创新研究和创新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望产业创新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 除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完善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机理外, 我们应该结合相关产业的实际情况, 阐明该产业中构成产业创新系统的几大要素的基本情况及相互关系, 建立起完备化、规范化的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框架, 通过模型分析, 指出其中影响产业创新、产业竞争力及整个系统顺畅运行的关键所在,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所发表的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文章的总结、分析、研究, 找出我国未来关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方向, 对该理论的研究予以完善和升华, 力图更好地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推进我国的产业创新、升级和发展工作。

关键词:产业创新系统,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BRESCHI S, MALERBA F.Sectoral innovation ystems:techno-logical regimes, Schumpeterian dynamics, and spatial boundaries[C]//Edquist.S-ystem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London:Printer, 1997.

[2]MALERBA F and Mani S.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9.

[3]柳卸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经济推动发展下一篇:机械制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