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2024-05-09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精选十篇)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林业生产

在林业生产中在一方面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要考虑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生态背景下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林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加大绿色产业的发展规模, 借助科学的力量发展科技型林业生产发展模式。

1 林业生态与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 其中包括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以及其气候资源, 是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体系中所有成分之间相互联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 也就是说当人类过多的砍伐树木之后, 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地表裸露, 植物死亡, 无法耕种。在我国过度砍伐现象仍然严重, 在福建低山丘陵区, 山区树木资源被无节制开发, 水土流失严重。虽然生态文化的提出符合时代的主题, 但是生态文化作为抽象的物质很难通过文字进行解释, 因此通过林业生产将生态文化物质化, 让人们了解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 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当今社会, 能源的消耗日益严重, 林业作为可再生资源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当下合理规划林业生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态的关键。在我国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问题仍然很严峻。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 砍伐严重, 而且质量不高。尽管加强了人工种植但是经营水平不高且树种过于单一。所以, 在林业生产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进行不合理砍伐, 要充分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林业的生产发展是以林业的生态为基础, 只有实现了林业生态有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的林业生产推进林业生态体系的完善, 可促进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共同发展。

2 基于林业生态考虑的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加强技术运用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是科技时代,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改革传统的林业模式, 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在林业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大科技的投入, 首先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关键, 没有专业的人才林业的生产就没有保障。只有通过专业指导学习掌握新技术才能使林业生产有新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培育出有经济价值的科技型产品, 调整树种结构, 引进优良苗种。林业的发展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 尤其是保证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林业生产过程中要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也需要人工参与。如林下幼苗的成长, 喜光植物的种植, 生长不良的劣质林木, 这些都需要人工参与确保最高的林木质量。另一方面, 科学的人工干预消灭防治害虫并且在不损害其他植物的生长的前提下, 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更要采用科学技术来增加其成活概率。虽然可以引进外来物种增加林业资源的丰富性, 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但对于引进物种要确保在不破坏原来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有些外来物种他们在当地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会疯狂快速成长, 这样会对其他的本地植物造成威胁, 养分水分都会形成竞争而不利于生长。科技科技人员要积极通过各种方式, 如技术承包, 技术转让, 联合开发等途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坚持科技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

2.2 优化林业生产结构,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产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结构系统, 也是技术经济结构的统一体。优化林业生产结构要加强林业生产结构和各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森林资源的种植属于农业性质, 增加退耕还林的力度, 一方面扩大了林业的面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有效的促进了环境保护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一定的森林资源基础要避免出现过度采伐, 有一定基础的森林资源才能发展森林工业, 如木材加工和林产品化学加工, 可用作食品、柴薪、建房、家具和文化产品的林产品的加工。优化林业生产结构还可以开发新品种, 发展花卉种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完善法律机制和评价机制, 强化林业管理

林业生产不仅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用同时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 推进社会进步,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的林业生产法律建设存在着很多不足, 缺少专门的法律制度, 容易使不法分子钻漏洞。另一方面保护森林的意识仍然薄弱, 相应的宣传措施不到位, 宣传力度也不够。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配备护林养护人员, 真正将护林工作做到实处, 增加对养林护林人员的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 将森林灾害如火灾, 还有违法开采等对各种危害行为减小到最少。

一些地方为实现经济效益而不惜牺牲环境资源, 过度砍伐, 为应对上级检查甚至会出现给荒山涂绿漆荒唐事情的发生。因此加大环境评价机制刻不容缓。设置最低林业底线, 保障基本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对于严重违规违法达不到要求的必须进行整改。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避免有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 牺牲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结语

林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林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林业生态的背景下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是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把握好林业生产和林业生态之间的紧密关系。林业生产必须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并融入相关的法律等因素,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县老.林业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探究[J].蓝色科技, 2013, 01 (05) :18-19.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论文 篇2

凡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一定贡献的付出相应代价的人,就应该得到一些相应的经济补偿,而受益人不可以免费使用改善的生态环境,要给予贡献者一定的补偿。

由于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这就决定了受益人要给予贡献者相应的补偿。

2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改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有的措施,要在不断探索中找出适合当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2.1有效的改善林业立法的思想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要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首先就要去改变林业立法的思想。

从实际的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部分规章制度的立法思路都还比较陈旧滞后,无法完全的发映出现代的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林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

并且,那些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规章制度,都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

为此,要发展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林业立法的思路,以“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树立“生态优先”的立法新思路。

2.2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制度

要促进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首先就要进行林权改革。

要严格的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以及流转顺畅”的要求,对林地的使用权以及林木的所有权要进一步的明确,有效实现“林有其主、主有其权、责有其利”的理念;另外,加大对商品林的使用权方式研究力度,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得以更加有效的发展。

2.3健全林业经济发展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

目前,伴随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已经越来越重视法律,也越来越依赖法律,当前的“依法治林”已经成为了林业部门的指导性的方针。

法律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也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地位。

为此,要促进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就要完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确保林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拥有着法律的保障。

此外,促进林业经济的有效发展,还要加大林业执法的力度,对非法采伐林业资源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同时给予相应的处罚,确保我国的林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当前,随着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已经大量的减少,导致了我国目前的林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容乐观的局面,致使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了困难,继续我国政府给出有效的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为此,政府提出,林业经济的发展要走可持续的发展路线,依靠当前的科技发展林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背景;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70-1

1 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林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它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林业产品的重要经济职能,但是在其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林业企业同时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使命。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林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源是森林,企业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森林作为我国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对于防风固沙、固土保水以及缓解温室效应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的林业生产能够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森林资源,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将有效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第三。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大量消耗着各种资源,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通过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将森林资源这种可再生资源有效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并使其得到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借助森林资源,来研究开发林业生物能源,高效率地运用可再生能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同构成我国的文明体系,生态文化建设在增强人们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林业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林业企业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对于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正确地树立生态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相关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遵循合理采伐原则

林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以保护林业生态为重要目标,遵循合理采伐原则。在利用森林资源之前,要综合考虑森林中的树木种类、数量等,通过合理采伐来降低林木密度,有效提高透光率,为幼苗和喜光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注意间伐劣质林木,提高林木的质量,有效借助自然枯损来增加适当的林隙,促进树木成长。

2.2 实施林业资源的分类管理

林木的分类管理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林业企业要以自然特征为基础,根据林木的经济效益、原料供给等不同的功能,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分区,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在实施分类管理中,要建设完善的林业计划体系,使其高效指导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林业的供给、生态及效益等的发展提供保障。

2.3 有效利用科学技术

林业生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借助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生态环境。林业企业应当高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机制,促进科技型林业生产模式的建立。相关人员要综合研究林业生态系统,完善生产监测管理工作,全面掌控林业生产的各项指标。通过多种形式来推广林业生产新技术,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来提高林木幼苗的培育水平,促进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2.4 重视自然保护

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保护,自然保护主要是对稀有树种的保护,通过自然保护的实施来实现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林业资源的平稳发展。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自然保护制度,强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此外,还要注重实施退耕还林,合理的退耕还林对于扩大林业面积、防止水土流失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周边农业的发展,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3 结语

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林业企业要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采用,加强企业的体制创新,优化林业生产结构,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动林业企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相互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确保实现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目标[J].中国产业,2010,(04):117-119.

[2] 付國荣,吕妍,石岩.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J].中国林业经济,2008,(01):123-125.

[3] 李永宁,孟宪宇,黄选瑞,王进茂.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01):211-213.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篇4

当前, 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这也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为了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够获得更优的资源分配、在征收碳关税的政策方面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寻求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迫在眉睫。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强调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 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经济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尤其是在区域发展不平衡, 人均资源不对等这样的背景下既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又要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实践的挑战。要对低碳技术的开发与转让、创新资金的运行机制、适应与减缓能力的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进一步促进减排政策措施的实施,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实质性的基础。

国内关于低碳经济模式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就:文献[1]用多元化指数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 认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导致国家从以高碳燃料为主转向以低碳为主。文献[2]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中国GDP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 结果表明, 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R2=0.9581) ;文献[3]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 并就中国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和措施以及如何开展国际合作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二氧化碳减排与GDP持续增加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减排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解决途径。

二、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

2007年, 我国碳排放量达到了63.44亿t, 是1953年的43.93倍, 而GDP则为1953年的60.51倍。1979~2002年, 碳排放增长率总体较为稳定, 平均碳排放增长率为4%, 其中1997和1998年的增长率为负;这期间我国实施了“计划为主, 市场为辅”的经济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7%。2003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加速上升, 增长率达到16.8%, 远高于同期我国实际GDP10%的增长率。2002~2007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达到10.56%, 由于我国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能源消费的高增长, 碳排放平均增长率为12.15%。

从1953~2007年中国的GDP、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趋势, 可以看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量与GDP的变动方向基本是一致的, GDP迅速增长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消费水平的迅速增长, 这必然导致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 也就间接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说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是由GDP的迅速增长导致的。同时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与GDP的增长之间有着的大幅度差异, 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相差约8.3%, 这说明我国能源利用率上的提高, 导致单位GDP的能耗 (能源强度) 和单位GDP的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降低。

三、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碳排放强度是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 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所以说碳排放强度是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衡量减排效果的最好指标。GDP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是复杂的, 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图1为1953~2007年我国阶段性碳排放强度比较, 从中可以发

现:改革开放之前 (1953~1978年) , 由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化程度相当低, 碳排放强度较高。计划经济形成初期 (1953年~1957年) ,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平均碳排放强度达到21.54tCO2/万元;而在计划经济运行阶段 (1958~1978) , 在“大跃进”计划的指示下重点发展重工业, 能源消耗量迅速增加, 使得使这一时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上升, 平均碳排放强度达到39.93tCO2/万元, 比计划经济形成阶段上升了85%。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1979~1984年) 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 由于该阶段改革尚未从农业领域全面开展, 国有企业仍处于“放权让利”时期, 这一时期的碳排放强度仍很高, 为37.05tCO2/万元, 但是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是明显的;在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 (1985~2007年) , 随着生产资料商品化的进一步推进, 市场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这一阶段的碳排放强度为19.94tCO2/万元, 与改革的初始阶段相比降低了46%, 显示了较高的碳排放效率;与计划经济的运行阶段相比, 单位排放量降低了50%。据测算, 1985~2007年, 假定经济增长速度不变,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共减少了11467851t。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碳排放强度越来越低。市场化是在开放的市场中,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 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制, 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这一机制使得市场的作用扩大化, 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市场化一方面推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另一方面也使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得到了缓减。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碳排放系数是指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 一般在使用过程中, 根据IPCC的假定, 可以认为某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是不变的。由表1可见, 在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化石能源中, 煤的碳排放系数最高, 石油次之, 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的60%。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等属于无碳能源。

煤炭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占整个能源消费结构的70%左右。1992年我国进行了煤炭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使得煤炭消费由于价格上升的因素而大幅度下降, 而其他能源的消费则有所增加。在2006年, 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70.7%下降到69.4%, 其他能源的比重由29.3%上升到30.6%, 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这类无碳能源的比重由3.4%提高到7.2%。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之比从1978年的2.5减少到了2006年的2.4, 碳排放强度也由1978年的44.2tCO2/万元下降到了2006年的13.81tCO2/万元, 说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的降低能显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见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不仅能提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碳的排放, 有利于减排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 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图2可以看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980年~1993年, 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0.2%下降到19.7%, 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1.6%上升到33.7%, 第二产业的份额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之后开始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的碳排放强度由1978年的40.14tCO2/万元下降到1993年的22.32tCO2/万元。1993年以后, 中国的经济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 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平缓, 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迅速增长, 到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1%、48.5%、40.4%, 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其碳排放强度已下降到13.36tCO2/万元, 这充分说明大力发展低能耗和低碳排量的第三产业可以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 二氧化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协调进行的关键在于市场化程度、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先发展、后减排;先高碳, 后低碳”的低碳经济道路不同的是,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采取既基于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途径, 采取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因而,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探索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与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道路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主张的低碳经济是建立在国家综合实力已经比较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富足的基础上的, 而且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是建立在工业化进程尚未过半、城市化水平显著偏低、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基础之上, 而且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具有其特殊性。因此, 我国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利用加入WTO的契机, 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 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 加快能源配置效率和能源技术效率的提高, 降低碳排放强度, 走出一条“以发展促减排、以减排促发展”的道路。

2.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大的主要原因, 优化一次能源供应结构, 全面实现用能技术的先进化, 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努力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 有利于尽快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 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首要任务。研究表明,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4%,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低了10个百分点。因此, 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能源利用和碳减排技术, 改进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对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做优第一产业, 做强第二产业, 做大第三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 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单位产出增加量会逐次减少。从各国产业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系数看, 第三产业普遍小于第二产业, 而第二产业又小于第一产业, 如英国分别为0.000235、0.010445、0.051490, 英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每增加1%, 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5.1%;第二产业每增加1%, 会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04%;而第三产业每增加1%, 只会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02%。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 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又能保证低碳排放甚至零排放。中国的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应具体分析我国的国情, 抓住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与步伐, 达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均衡, 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五、结论

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 我国必须从实际出发, 在扎实、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从GDP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出发, 深入分析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策, 开展试点工作, 进行战略规划,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规则的制定,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

摘要:低碳经济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经济模式。因此, 我们有必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文章从经济市场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着手, 深入分析了二氧化碳减排与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加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并探讨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 2003 (4)

[2].王中英, 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 2006 (5)

[3].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 2008 (2)

[4].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5].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6].邢继俊, 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0)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篇5

摘要: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政府的职责,实现各方面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合,对于加快农村水利改革进程,提升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主要探讨了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市场经济;政府;农村;策略

一、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1.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所谓水利,与水有关的对人类有利的事业,所谓水利设施,就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开发、治理、治理和利用的设施,它的目的在于免除洪涝灾害,并且利用水资源有效地帮助人类进行生产,满足有关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需求。而农村水利工程,就是指建设在农村地区的水利工作,对水利展开的建设、管理以及其他的问题。包括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等问题。它涉及到河流、站、闸以及河堤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从具体的规模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两个链接的层次,一个是越过村庄的范围,水资源需要从大江大河调动,这就被成为大水利,另一个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并不是特别大的基础设施,这就被称为小水利。水利工程是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的必备前提,也是农村和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地区的产量、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的稳定。

2.农村水利经济的特点

和一般的基础设施相比,水利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的连接比较明显,因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大业,而水利基础设施也是农民进行生产与经济活动的.保障,所以,农村水利经济有着较强的外部性。除此之外,水利基础设施本身对于居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外部性,例如水库建设工程最终的目的在于提供水资源,但是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变化,改变当地的气候。水利设施因为交易费用过高,且经济意义具有飞排他性,例如,水利工程的法定责任人为了防止别人偷沟渠里的水,会设置一些监督措施,但是对于一些偷水者,往往也难以责罚。事实上,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在法律上规定的产权者,他的产权也不一定是完整的,所以这种经济产权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水利设施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型产业,它在建设时,需要有较大的数额作为成本,这也被称为“沉淀成本”。当建设完成之后,需要接受的服务成本也很低,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增加了用户的规模,也会导致平均成本有所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低。这种效益主要会影响到更大规模的水生产,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从这些方面来看,水利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例如一些大型农业水利设施,通常在一个地区只会有一到几个,不会有太多。水利基础设施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投资的产品,它的投资回报主要与其生产的产品有关,因为它的最终产品是农产品,而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那么投资的效益也就会相对减少。并且,农村的水利投资收益还和当地的天气情况,气候息息相关,例如一些灌溉设施,如果投资期间有干旱,那么投资收益就会较大,不然收入就会较少,从这方面来看,它的投资收益和天气状况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总的来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收益较低、规模较大,投资风险高,这是它的基本投资属性。

二、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的经济体系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已不相容,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脚步,实现了对经济环境的改造。所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农村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必须和经济市场有效结合,实现大力的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打好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巩固水利工程经济必然要跟着社会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营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和农田有关的建设,这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产业,也是民生大计。所以,在这方面,这是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职能领域的地方。政府要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会管理与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下达指示,在尊重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现代化结果,努力提升农村的水利经济建设,是我国政府需要努力的重点问题。当前农村相当一部分水利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差,甚至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必须需要政府进行资源补助才能够生存下去。由政府出面,对农田水利经济进行管理和开发,加强资金的投入,鼓励一些地区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结合当地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方案。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一些基层机构,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调配职能,合理地将预算更好地应用在水利工程当中,开发多种方式,增强水利经济的发展动力,结合财政税收等内容,形成良好的市场盈利机制,安排农村地区的水利资源流向,确保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在摸清楚一条道路之后,采用投标、招标的方式,为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进行市场化融资。基层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去调动农村居民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发展问题。当下,我国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相距甚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不仅会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有所影响,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所以,积极实行农村经济战略,不能只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而进行资源的提供,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这才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出口。建立有关经济协调发展与水利系统的指标必须可以有效地反应出评价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对于当下水利组织和经济系统中的特点,同时对水利工程与经济两者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定性,确保指标的代表性。农村地区在水水利工程方面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资金缺少以及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避免出现设施的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覆盖范围,确保统一管理和分户管理的结合运行,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3.加快农村地区的改革进程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取得了某种成果,但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应该不断强化对本身的管理,契合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公共水利发展和经济管理不能很好地契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改革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的动力,只有进行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改革,才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农村水利经济是一件大事,但是,在当下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以及惠民性,导致其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效率偏低,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很难有效地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行业加快改革进程。首先,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设,形成和当下经济效益契合的管理体制,不仅拥有公益性还要具有效益型,增强体制的活力。其次,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要实现向股份所有制靠拢,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实现民众参股,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经营者的经营策划能力,提升办事效率。最后,农村水利经济经营改革,要将外向型经济作为改革的着眼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吸引外商,鼓励乡镇村民发展,实现集体经营,将水力发电、水利旅游作为开发的项目,规划和落实好相关的产业链。我国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但是落后的开发管理模式却限制了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所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经营者要切实有效地做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实现开源节流,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加快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稳步推行,实现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逐步靠拢。农村地区水利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也是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大事。改革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只有改革现行的运行和管理体制,才能够实现农村地区水利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坚,曹茜茜.农村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地区差异视角[J].管理现代化,(03):105-107.

[2]华坚,曹茜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水利经济,(05):58-62+78.

[3]贾自胜.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临汾市“三农”问题的水利思考[J].山西水利,(05):2-3+51.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篇6

关键词:新形势 能源经济 可持续发展 策略

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就是能源,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等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的约束。因此,促进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的发展观,强调人口、经济、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而能源资源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跟经济联系密切,所以能源经济广泛涉及能源的各类产业经济,包括能产生能量的物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因此,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还不能损害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可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态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提出的能源需求,还不能对后代人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能力产生消极影响,更不能构成危害。换言之,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对一次能源的开发、运输、加工、转化、分配、使用等,还需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视为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保证实现人口、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新形势下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于长时间追求单纯的产品数量增加及经济增长,导致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往往被忽视,形成效益低、投入高、消耗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且能耗高的产业一直占据较大比重,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下,阻碍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及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早形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如加快发展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即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传统的轻工、化工、建材、机械、冶金等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突出污染小、消耗低、效益高的产品的发展。同时还需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规模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其增长速度适中,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业的集中程度,并积极制定、实施对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有利的政策,合理限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对那些不破坏生态环境、能减少资源消耗的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的产业、产品等给予大力的扶持,有效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据的比重,为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坚持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市场经济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促进能源发展,具体表现为资源的配置与市场的调节、竞争等功能。而作为经济增长投入的一项重要要素,能源经济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实现优化配置,才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1]。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涵盖两层意义:产出的能源要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分配,要以合理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与生活部门;将能源配置到利用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地方。而对市场调节来说,能源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信息的传递。能源经济要想在新形势下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就需建立能充分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价格机制,通过良性市场竞争合理制定价格机制,促使相互独立的能源投资经营主体能跟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风险、利益高度对称的内在机制,从而通过市场的能源价格变动来引导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以便双向调节能源的供需关系,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坚持提高利用能源的效率。

(三)合理构建能源开发结构

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是促进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确保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的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在开发能源资源的过程中按照各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开发潜力,对当地未来的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城镇化格局、国土利用等进行综合考虑,明确哪些区域可以开发或要优化开发,哪些区域不能开发或要限制开发,依据主体功能定位来规范能源资源的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构建开发结构。一是能源资源的优化开发区域,即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弱,只有及时改变以大量消耗资源、占用土地、排放污染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将质量与效益摆在首位,才能提升区域的竞争层次,促使能源资源继续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龙头;二是能源资源的重点开发区域,即区域的人口聚集、经济等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投资环境,促进发展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区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承接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确保能源经济能慢慢成为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是能源资源的限制开发区域,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口条件欠佳、经济大规模集聚的区域,只有适度开发、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能源产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才能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功能较强的重要区域,增加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四)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指的就是通过评估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等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遏制措施,其核心在于分析经济政策及经济活动方案,宗旨在于找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方案,是有机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2]。所以在能源经济发展中应完善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机制,在实施能源经济重大发展项目时开展相应的环境影响论证、核查、审批等工作,同时依据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可持续性,通过分析、综合得出最佳的能源经济发展决策,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预防改进措施。针对那些确定性不明显、代价及风险较大的能源经济项目应彻底杜绝,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能源资源、环境等遭受严重的破坏、污染,严格控制能源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为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虽然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从未停止,只要人们能用智慧向自然界发起挑战,坚持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能源危机必将被成功化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肖新辉.如何实现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385

[2]徐静.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我国能源经济发展浅析[J]. 现代商业,2015(20):108—109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篇7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

(一) 经济与金融紧密结合相互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决定了金融的新常态。经济进入新常态, 就是经济增速放缓, 挤掉泡沫逐渐沉积, 同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逐渐转型, 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职业得到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金融结构在逐渐优化, 金融产业也在不断创新。金融的发展不再是虚无缥缈的高层建筑, 而是下沉到基层, 下沉到每一个普通人民群众身上。农民群体是中国最大的群体, 农村金融实现的深度、广度和便利度将推动农村金融新常态的发展。

(二) 新常态要提高农民资本性收入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让金融业不再单一关注指标与数量, 转而关注质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资本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科技和劳动, 广大农民的资本性收入过低, 是城乡二元制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民资金积累不易, 有了资本却不知道如何理财, 有了资本却没有认识到风险, 来得慢, 去得快, 这样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 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 让农民在金融体系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通过资本享受更多的回报, 不但要让农民更便捷的享受到更优质和多样的金融服务, 而且要提高农民的资本性收益, 缩小贫富差距。

(三)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农村金融

在经济新常态下, 最重要的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将推动农民合理利用自己手中的资金, 推动农业产业化, 为农业产业链中的小微企业以及村镇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扩大农村服务型需求, 化解过剩产能, 扶持新型产业, 为产业转型升级开拓新渠道新局面。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

(一) 准入门槛降低, 监管体系强化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调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更多雄厚的民营资本进入到农村金融行业中来。在农村, 除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之外, 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以及各类村镇银行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农村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也紧跟时代脚步, 强化了对农村金融秩序与风险的监督管控, 实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多元化与国际化, 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包容, 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 供求双方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从供给主体来看, 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由于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农民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增加, 近年来村镇银行蓬勃发展, 很多股份制银行也在抢占城市郊区的农村金融市场。除了银行类金融机构之外, 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农村金融互助机构以及一些非盈利金融机构甚至民间非正式借贷机构也在农村普遍出现。从需求主体看, 农民的金融需求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建房、购买农具等消费性贷款上, 也增加了很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如融资需求、担保需求等。按照原来的旧眼光, 僵化地看待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农民们的现实需求。

(三)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 中国经济已经彻底发掘了很多经济增长点。中国应该从原来的高速发展转变为夯实基础, 充实之前的经济泡沫, 新常态概念的提出, 就是要发掘新的没有泡沫的经济增长点, 防止经济危机的出现。农村经济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领域, 农民群体庞大, 消费需求和金融需求都应当被重视, 农村金融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围绕农村经济, 可以带动煤炭、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的发展, 缓解城市经济发展低迷、金融市场增长乏力的问题,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金融机构网点较少

金融服务行业是特殊行业, 对营业场所建设、分支机构的建立、网点的投入都有较严格的要求。金融机构关系到经济稳定, 目前国家对金融机构监管较为严格, 而农村由于场地和环境的限制, 难以充分满足国家较高的限制要求。大多数金融机构网点都布局在乡镇中心, 各个自然村地广人稀, 安排金融分支机构也不太现实。网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烈, 不仅能起到宣传作用,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村金融的各项需求, 发掘农民的经济金融潜力, 迎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二) 金融产品种类尚需扩大

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尚未被完全开拓的金融市场, 金融产品的种类尚需开发。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大多数人只知道存款、贷款, 对一些复合型、综合性产品并不了解。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 农村金融产品不应该仅仅只是贷款产品, 而且应该发展和推广保险保障类以及综合金融类产品。中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互助机构扎根农村, 贴近基层, 对农民的需求更加了解, 更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发新的产品种类。

(三) 金融服务供需矛盾较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集约式、规模化增长方式, 农民也由之前大部分单纯进行农作物种植转变为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开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多样化多层次经营。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然而,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是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 大型金融机构不屑于拓展农村市场, 而传统观念较重的农村又较难对新兴金融企业产生充分信任, 这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 加强政府宏观金融政策引导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 金融抑制是经济落后的根源, 政府应该通过促进金融的进步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掌握着金融机构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政府应该在农村金融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农村市场并不完善, 并非理性市场环境, 因此在市场的作用下, 资金必然从贫困劣势地区流向富裕优势地区, 这就造成了资金容易实现过度集中, 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 为农村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鼓励和扩大农村金融布局, 高效利用农村金融资源。

(二) 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与人才严重缺乏,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缓慢, 无法普及高效率的电子设备, 农民最基本的日常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银行网点和ATM机匮乏导致农民存取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而人才队伍状态得不到改善导致农民只知道存取款和贷款是金融服务, 对保险、理财、资金互助合作等金融服务并不了解甚至排斥, 难以对新型金融产品取得信任。因此应该加强农村金融信息宣传,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和资金监管。

(三) 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以各地各级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地村镇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 以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保险产品、农业综合信托理财机构以及民间金融为重要补充, 正在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我国要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和产品创新, 在国有大型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市场的同时, 积极引进吸收中小型金融机构补充服务空白, 切实满足农民需求, 加大支农信贷力度, 在经营管理的源头上重视农村金融市场。

(四)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担保

可持续发展下林业经济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 各国经济相关度相对较低, 其时, 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冷战格局, 从而使进口替代的保护政策和内源式的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应, 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研究经济问题, 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并一度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的显学。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以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范本进行的空洞说教和令人沮丧的结论相比, 发展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而不再以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为背景和依据, 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构想, 即使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需要, 至少也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在相当程度上,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既往通过进口替代“自力更生”维护经济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间经济相关度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依赖日益加大, 对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和危机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强, 而其本身在资本积累、市场环境、制度设施、技术构成等方面的总体劣势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现, 如何规避风险、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因噎废食, 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换言之, 如何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确保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当务之急,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波动促使这一历史课题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 面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却仍以民族国家为限, 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 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理路使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 由此导致其理论价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

当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时, 不可避免在实践中纷纷遭遇碰壁。一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曾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断。如缪尔达尔指出:只要这些理论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 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 但是, 用这些理论来研究诸如南亚等欠发达国家一一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 后果就严重了。总之,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致力于找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决定因素, 他们秉持内部结构决定论的观点,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经济不安全根源于其内部因素, 如资本匾乏、工业化滞后。

摘要: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刚性结构, 这种结构刚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 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 为了克服结构刚性, 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 受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 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定经济计划和推进工业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探析 篇9

1 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重大进步,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及改变生产方式,减少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通过开发低碳能源系统,研发低碳技术并建设低碳产业体系,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

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1 低碳农业规模化发展困难

目前制约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的小农分布。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已经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但基本生态生产单位仍是农户小农生产,制约了农业生产中碳生产的合理标准规划。例如农村地区仅只有一户或几户开展低碳农业生产,而大部分农户依旧仍采用粗放生产,碳生产无法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化,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等,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增加推广和开展低碳农业的成本。

2. 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基础设计健身不完善,例如水利设施出现设备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这是由于水利投资偏向于大型水利工程,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较小,资金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业节能、节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制约低碳农业的发展。

2. 3 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而技术创新是发展农业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业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缺乏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完善等,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技术在低碳农业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先进的技术,例如沼气的开发和使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但目前只适用于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生活,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大中型沼气池等技术还不完善,使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 4 农业生产方式还未完全转变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得到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等污染土壤的资源的依赖性依旧严重,导致农村污染仍在加剧,造成土壤结块、肥力下降等恶性循环。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 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3. 1 建立循环农业经济体系

西方国家低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例如阿根廷实行完善的免耕加秸秆还田的低碳农业技术,打破传统的额 “种地必须先耕” 的现状,有效的保护土壤面积; 巴西政府在2010 年实施低碳排放农业计划,运用生物固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实现农林牧一体化生产等。我国人口总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且农业生产效率低,耕地污染严重,因此应大力推广和使用农业固碳技术,减少高碳能源、化肥等资源的使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模式,降低资源消耗率。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情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3. 2 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首先要转变农业生产发展理念,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屏气原有的 “重农业产出,轻生态环境”理念,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坚持集约化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农村农民知识和技能的再教育,提高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其次,坚持资源的多层利用,实现资料良性循环,例如发展沼气利用模式、病虫草防治模式、产业链延长增殖模式等; 充分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农田平原、水体立体等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低消耗、高产能[3]。

3. 3 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促进我国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积极开发新技术,整合现有的先进技术,降低现有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成本,同时要注重技术服务体系的构建,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缓解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 增强安全意识,更好地发挥低碳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的推广,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

3. 4 提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加强树立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其次要走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再次还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最后,要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经济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逐渐转变生产理念,坚持低碳环保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加强对 《大气污染防治法》 《资源保护法》等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适当利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引导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扶持绿色低碳农业生产。

3. 5 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农业

农业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农业文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休闲观光作用逐渐显现。发展低碳休闲旅游农业模式既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还能够在农村形成品牌经济,带动品牌效应。要以农村现有的旅游资源为开发和发展基础,加强对低碳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力度,构建农家乐旅游的新形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模式,首先要保护农村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色,在此基础上开发农业高新技术,将农产品作为农业加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业务,将旅游业融入至低碳农业经济之中,带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发展农业生态种植园参观、农业主题公园、农家乐等旅游业务[4]。

4 结论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农业的发展,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低碳农业的发展应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加强开发和利用清洁资源,实现环境保护,从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强农业低碳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涵养、文化旅游等各项功能的融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蛟.从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看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宁夏休闲产业发展为例[J].农业经济,2010(10):38-39.

[2]胡新良.低碳导向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刘国斌,党美丽.低碳经济时代吉林省县域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1):114-120.

[4]张蓓.低碳经济视野的都市农业旅游:政府行为与市场边界[J].农业改革,2011(2):62-68.

[5]涂洪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构想与建议[J].中国市场,2015(16).

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经济发展探讨 篇10

一、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包括的类型非常多,如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但由于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到目前仍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二战时期就被人们视为低碳技术的成果。随着人们低碳意识的日渐增强,世界各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研究低碳技术,在这方面,美、欧、日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虽然有一定研究,但与这些国家仍存在不小差距。

低碳经济指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技术是其发展的内驱力。就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而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增长,这在人类历史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虽然经济的影响因素很多,低碳经济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低碳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

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低碳技术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途径,英国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明确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风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都是非常值得利用的新能源,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自由选择。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分析指出,2050年世界将在关键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届时全球排放量将回到现有水平。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强调: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在低碳经济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居于核心。由此可以肯定,低碳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对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世界主要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

1. 英国

英国是低碳经济的鼻祖。在2003年,英政府起草了一份《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其中详细规划了英国在能源方面的具体措施。2006年~2009年,英国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如《能源回顾一能源挑战》《气候变化法案》等,从立法层次上对低碳经济给予了支持和保障。英国是第一个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具体法律规定的国家,规定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提升26%~32%。2009年,英国前首相布朗将低碳经济发展有关的预算列入了政府财政之中,并一度追加预算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上种种,显示出英国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也为世界掀起低碳经济发展热潮奠定了基础。

2. 欧盟

欧盟是低碳经济的大力推行者,在欧盟大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其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自欧盟成立以来就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2007年欧盟建立了新能源研究体系,2008年、2009年两次召开气候变化与能源峰会,都是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会议。2008年欧盟陷入全球性经济危机,欧盟成员国经济复苏的第一项计划就是大力开发低碳项目。在能源结构方面,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十年里,低碳产业将成为欧盟的支柱产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欧盟正加快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美国

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对美国的气候变化问题十分重视,为了迎合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潮流,奥巴马政府推出了“绿色新政”的概念。奥巴马政府把重点放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绿色岗位。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系,美国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出的贡献影响全世界,所以美国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策

1.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中国发展的需要,尽快建立起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近、中、长期战略规划。当前,应抓紧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代表性的低碳经济试点区域,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这些区域主要有低碳产业园、低碳商业区等,利用这些试点区别来发展低碳技术,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实践基础。我国在东部发达地区有很多重要的能源基地,可以选定典型的城市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区”,从而启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低碳经济的开展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所以要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只有将低碳的观念植入人心,才能实现低碳生活。对企业提倡用低碳的理念生产和经营;对家庭提倡使用外排量汽车。

2. 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国家率先制定“低碳革命”计划,以通过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产业挽回经济萧条的局面。经过几年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产业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在此,中国应该未雨绸缪,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逐步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对高效能源利用方面的政策导向,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的国家。

3. 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低碳技术创新决策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技术包括清洁能源的利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据专家分析,如果能实现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将使人类减少30%的成本。如果上述技术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将这些技术综合起来,将有效缓解温室气候的排放。中国要加大对低碳产品的开发与投入,借鉴欧、美、英、日等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增强低碳技术的消化与二次创新。可以肯定的是,通过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中国的低碳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样可大大降低中国碳排放总量,也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4. 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在政策的制定方面,欧、美等国家都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比如欧盟引入气候变化税、碳税、能源税等经济政策;美国建立碳排放贸易制度,并辅以一定的激励手段。对中国而言,也应加大能源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其主要措施有:一是制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二是制定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建立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四是培育可持续的再生能源市场。

总之,近些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而中国在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平衡上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必须积极地面对低碳经济,建立起以低碳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低碳经济体系,最终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国家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为了确保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在政策、法规方面为低碳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大丰.低碳技术选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低碳技术路线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10(02).

[2]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04).

[3]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须澄清十大误区[N].中国财经报,2009(004).

上一篇:梦蝶下一篇:防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