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2024-05-20

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共8篇)

篇1: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转型和前景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作 者:刘宏杰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529200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15)分类号:F3关键词:林业经济 发展前景 转型

篇2: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2010年7月9日,巅峰智业一行3人应伊春市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伊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等全国各大部委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为伊春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其中的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对于公司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基础支撑研究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伊春市,一个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典型林业资源城市,从很早就开始寻求转型发展之路,伊春市曾委托巅峰智业进行旅游业发展提升规划编制,从发展定位、空间结构、景区建设等多方面规划为伊市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 绿色伊春” “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等一系列响亮的称号,见证了伊春转型之路的取得的成就。

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先由伊春市市长王爱文介绍了伊春市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阐述了伊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寻求伊春高效转型的迫切心情。

随后由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支大林对于《伊春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报告》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和解读,提出了伊春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战略。

接下来各位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伊春经济产业转型要求,各抒已见,开展的卓有成效的讨论。

巅峰智业首席顾问专家有针对性的指出,伊春转型要以旅游业作为其主要的替代性产业之一,伊春的旅游业发展要走出红海,找到蓝海。要从资源上走出红海,明确伊春旅游业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其生态环境;要从思路上走出红海,要结合当前的环境需求、体验需求、消夏需求、健康需求,突出伊春旅游的主要卖点是养生环境、医药理疗、清凉漂流、生态标记、地方民俗等;要从形象上走出红海,确立“中国林都,康养天堂”的旅游形象。蓝海战略为伊春市的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篇3: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山西经济发展,发展路径

熵理论, 其核心是“熵理思维”和“熵理行为”, 熵理思维方式从熵增原理出发, 对人类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社会占有的不均衡性的指向, 并强烈指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熵理行为就是指在熵理思维指导下, 人类理性的使用技术方式和生活行为准则。反映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指向低碳经济不是回归到“原始的”生存状态, 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熵理论的实质是使低碳经济高增长, 并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适能力增强的一种价值观。

一、山西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经济“塌陷”的空间因素分析

由于社会的转型过于剧烈, 市场经济的大潮不仅冲垮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导致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社会失序等, 社会经济模式进入了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一体化与人们心理意识的多元化形成鲜明对比。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 代价特别巨大, “历史上的机遇”转化为“显示的资源环境压力”。靠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增长模式一去不复返了。山西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型, 而且到了不得不转的关键时刻, 这已经成为那社会各界的共识。抓住战略机遇期, 传统增长模式已经在经济层面表现为三个“难以为继”, 即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在社会层面表现为“三个未能同步”, 即工业化的同时未能同步推进城镇化、经济起飞的同时未能同步推进民生进步、做大蛋糕的同时未能同步切好蛋糕。从父发展空间看, 尽管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例如, 服务业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可释放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公共服务等投资空间, 并释放广大农存居民拉动内需的消费空间。山西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性经济省份, 因煤而兴。全省119个县 (市、区) 中, 85个县生产煤炭。在全省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处前5位的煤炭采选、炼焦、化工、黑色冶炼、电力工业增加值等占到了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但是, 由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 资源储量会越来越少。据省煤炭地质局专家估计, 全省可开采的资源储量为448亿吨。若按年产10亿吨计算, 仅可开采45年。保有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大体为6∶1。今后开采技术如果有新突破, 开采年限可能延长;如果开采量加大, 后续资源补充不上, 开采年限还会缩短。从全省各大产煤集团的情况看, 许多煤矿经过多年的挖掘已因资源枯竭接近报废。从大同市的情况看, 可开采储量仅有16亿吨, 老矿山普遍存在保有量不足, 后备资源难以接替的问题。阳泉市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煤炭采选和火力发电是全市的支撑产业, 煤炭和电力生产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0%。但是经过62年的开采, 部分矿井资源已经枯竭。据初步估计, 部分矿井在“十二五”期间会报废。南庄煤炭集团的储量只能开采6—8年, 盂县石店煤矿目前已无煤可采。在许多老矿井无煤可采的情况下, 阳煤集团的部分采煤企业已被迫向阳泉市区域以外的地方转移。因此, 为避免矿竭城衰的情况发生, 必须发展新型产业。尽快改变单一的煤炭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对山西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 能不能做到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能不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是关系到转型和结构调整能否成功的重大问题。因此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要围绕改善环境、保护资源来进行, 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坚决扭转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建设的倾向。

山西工业经济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全省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但是其结构水平在全国仍处在中下游位置, 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当低, 因此, 在“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应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发展支撑和动力来看, 建立在物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曾在到来, 将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与发达省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风起云涌, 山西作为实业大省, 产业转型对新技术有着强烈内在需求。“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在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推进自由全面发展, 并进一步推进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 为人民群众服务,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时, 主要是以人与物的关系作判断。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 “人”从属于“物”, “劳动者”从属于“资本”, “劳动力”从属于“剩余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出发, 落实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将那种被颠倒的关系正过来, 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展可以利用市场机制, 人是社会的主体, 而现在“以物为本”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难题, 如人的异化、贫富差距扩大、生态危机和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等已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物为本”也必然要被以人为本所超越。

三、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价值探讨:实现“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拓宽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视野、思路和途径。不仅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转型, 而且要注意社会发展以至政治发展的转型;不仅工业经济的发展要转型, 而且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要转型;不仅要注重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还要注重城乡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 而且要实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经济转型涉及面广, 特别要注重新上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作为宏观调控的政府部门, 要特别注重所上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绝对不能接纳已经在国际上淘汰的落后产业和高污染、高能耗产业。

作为综改试验区的山西, 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可选择项目是十分宽广的, 而且发展前景看好。根据省情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目前应重点选择以下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一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包括煤机装备制造、智能成套煤炭综采、洗选装备、高速重载列车轮对总成、高端液压产品及液压系统、智能成套重型矿山装备、煤化工成套装备, 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系统。二是汽车制造。包括重型汽车及新型能源汽车, 等等。三是新能源产业。包括煤矿瓦斯高效抽采与煤层气规模开发、煤基燃料及煤基多联产系统、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生物质发电, 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和关键部件等等。四是新型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 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 高性能稀土 (永) 磁性材料及其制品, 太阳能电池、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和新型电容器等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高性能氢燃料储存器等等。五是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包括先进节能技术和控制系统应用、污染控制及有线监测系统、城市和农村固体废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技术设备, 等等。加速对原煤和其他高碳燃料的替代转换。减少民用、交通和工业燃气的污染排放;加速民用和工业燃料能源的替代转换, 以低碳、高效能源替换原煤、焦炉煤等高污染燃料。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通过发展低碳技术, 抵制生活陋习和奢侈消费, 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目标。从日常生活的养成方面, 参与环保宣传等。使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低碳技术要求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就是要求用尽量少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 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方式就是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 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的生活方式, 社会是由许多子系统等组成的综合互动的系统工程, 每一子系统相互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 并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与制约。如果系统结构合理, 各系统间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适当而有效, 那么熵值就低, 系统的演进就协调而有序, 社会也就越接近低熵化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实质就是一种低熵化生存。

山西经济转型和低熵化生存方式息息相关, 低熵化生存包括社会运作方式的低熵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低熵化, 人们生活方式的低熵化是指人们主动降低自身的欲望, 积极与低熵技术提供的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 改变传统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摈弃任何导致熵值增加和反对商品过快地更新换代, 改变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低熵技术”看作是包括高新技术在内的“绿色技术”或“生态技术”的同义词, 传统机械论自然观对技术价值的判断往往只看到了技术对自然和社会的正面效应, 而忽视了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 因此在对技术进行价值判断时, 往往以技术的复杂程度、技术转变成人类需要的有效能量的能力大小为标准, 而这种技术价值的判断方法只考虑了技术对社会的单向作用, 对于技术在发挥作用时的输入、转化、输出的整体过程和效应已经忽略, 因为没有真正意识到人、自然、社会、技术看作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低碳经济不是回归到“原始的”生存状态, 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使低碳高增长, 是能够改善生态系统自我调适能力增强的经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 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 通过能源的高效利用, 追求绿色GDP问题, 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 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 使山西经济资源得到科学而合理地利用, 这样有利于促进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观。

参考文献

[1]邢利民.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内生增长研究[J], 2012.

[2]地毯金融主推与经济转型发展[M].中国金融家, 2010.

篇4: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针对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的标准。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的准确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不同的重大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

【关键词】国家经济;合理转型;经济创新

一、内外部我国经济现状

1.我国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濟总量大规模上升,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方式,存在着能源消耗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严重、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协调、难循环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不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仍然面临着人均收入水平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种问题。因此我国必须通过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先进以及效率又高的又好又快的更高级形式的经济发展方式。

2.外部环境

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外部经济环境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而且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将长期持续存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宏观调节手段和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健全,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来说过低,难以形成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势必遇到绿色标准、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世界性经济周期波动、各种危机等的影响,例如欧债危机、美国的债务危机。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粗放型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更高级的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性转变。

二、经济发展合理转变的意义

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性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适应性,即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生产的目的、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程度。第二,协调性,即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环境等之间协调的程度。第三,效益性,即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使经济整体的运行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性,而且这里的收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但是这样的发展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一定的物质技术等条件,低层次才会向高层次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如此,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次经过资源粗放型发展方式、资源集约型发展方式、结构优化型发展方式、制度改进型发展方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方式。

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到成熟阶段就自然而然转化为科技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阶段和知识经济结合在一起,大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成熟,就到了最高阶段的制度改进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阶段就要求改进政府职能,完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其实在每个阶段由于经济社会的一些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方式为主的多因素合力型发展方式,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使得经济发展方式越来合理化。

三、我国经济合理化转变的战略性建议

1.围绕形成自由贸易机制所进行的体制改革。(1)处理好政府管理与世界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政府与对外经济中行政管理与市场调节等方面的关系。建设和形成针对自由贸易区的开放的服务体系,比如会计和律师事务所、投资和贸易纠纷仲裁相关体制,使中国在自由投资贸易领域中不仅形成新型的服务业,也通过发育自己的国际通行承认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要形成“走出去”的体制和机制。(1)改革和明确对于“走出去”的企业行政管理的范围,从目前的情况看,商务部负责在境外开办企业审批,发改委负责投资项目和用汇额度审批,外汇管理局负责资金汇出审批。就改革事项讲,要鼓励走出去,清理审批事项,轻审批、重服务,重信息统计和监管,教育驻外企业要遵守当地法律,在塑造社会形象的同时维护其国外权益。形成“走出去”的配套体系。抓紧培育和建设国内为企业“走出去”服务的与世界规则接轨的民营金融体系。各外事和涉外部门应当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内容,将精力、物力和时间更多地用于了解相关国家市场需求、法律法规、经济政策,通报经济信息;了解驻外企业经营环境,帮助其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其投资和贸易服务;提供信息,通报情况,积极参与国内各部门走出去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协调;将政治外交、文化交流与促进经济往来、合作共赢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外交与经济的互动;维护我国企业在相关国家的经济利益,在相关国家政策变动、政局变化、事件突发时,为投资、贸易和经营者提供外交交涉、财产保护、人员撤离等帮助和服务。

3.需要改革税收体制,出台鼓励创新的财税政策。从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看,前期的研发投入即沉没成本相当大,现在的增值税抵扣制度规定,购买设备房地产可以抵扣增值税,但研发投入却不可以,这是不合理的。另外,45%的工资所得税率,再加税后工资45%左右的社保基金,使创新企业的高智能人力成本太高,对人才的薪酬激励程度下降。因此,应当对科技企业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实行增值税抵扣制度;工资边际所得税率应当降低到30%为宜,社保基金占工资的比例也应下调到30%为宜。

篇5: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张嘉勉(2010.6.16)

【摘要】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给中国企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企业低碳转型和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调整转型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转型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如何发现潜伏的黄金机遇加速发展?这些都取决于企业如何顺应低碳经济发展并作出相应调整的能力。更需要企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新梳理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转型发展

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为中国企业的节能、减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企业低碳转型和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大国应该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将为企业转型、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应对气候变化,企业调整转型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面对全球暖化的大危机,随着被誉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今年两会“低碳经济”关键词的热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使得“低碳”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为企业和全社会所广泛接受。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变暖,这不仅带来了沙尘,还造成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干旱、洪涝、海啸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高能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1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其中西南五省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这次西南旱灾,是我国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

有资料显示,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都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就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而在我国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高碳”特征。企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加速经济转型,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势在必行,不可逆转。因此,应对气候恶劣变化,全面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二、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转型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召开唤醒了人们环保与健康生活的意识,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全球各国共同的发展方向。我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这个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公布对于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这个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制订,我国将正式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进步、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企业要融入低碳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扩张期,GDP中很大比例是通过消耗大量能源而产生的。虽然我们可利用的传统能源在逐步减少,利用的质量尚不如发达国家,一些行业和企业能源消耗较高的势头还未能完全得到有效扼制。另外,低碳经济刚刚起步,我国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还不健全,对能源消耗大户、污染大户还缺乏有效管理和制裁的“杀手锏”,对新能源产业扶持和优惠的力度也不明显,而且市场对高碳消费品需求依然很大。特别是现在低碳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多数低碳产品还不具有强大竞争力,在低碳生产成本常常比产出还要大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和企业还没有看到低碳经济的优势,甚至还不愿转型等等。

困难和挑战来自诸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

1.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结构高碳化难以改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的支柱目前都是高能耗的产业,经济发展对高能耗资源依赖很高。“富煤、少气、缺油”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均以煤为主。2008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8.67%,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只占18.78%和3.77%。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高,由于中国对煤的依赖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加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碳捕捉

与封存技术(CCS)尽管有助于减少排放,但是要实现这项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广和扩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

2、.当前的产业结构,难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以机械制造、钢铁、建材、化工等为代表的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发展迅速,能源密集型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大致为1∶5∶4,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由于当前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这些企业难以及时关停并转,致使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全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间。

3、整体科技水平仍比较落后,在关键的低碳技术领域研发能力薄弱。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几项关键的低碳技术领域。因此,中国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快速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必要的。在全球气候谈判的框架下,目前已有一些促进低碳技术转移的国际机制,但是它们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同时,中国也制定立法和激励政策,鼓励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还需要付出包括建立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创新等方面的巨大努力。

4、建设低碳经济和社会,尚缺乏一些资金、政策和金融的支持。

建设低碳经济和社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资于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但是由于社会资金是有限的,用于低碳投资的资金会有机会成本。因此低碳投资需要同时考虑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益和关注人类发展。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技术研发、公共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既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淘汰落后产能,会引起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以缓解和消除这些社会成本。

另外,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资金、政策支持体系。尽管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励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捐款和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还不能完全到位,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5、“碳关税”将对外贸出口造成直接压力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碳排放生产线。出口产品也以高碳的居多,出口贸易就要付出昂贵的“碳关税”代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这些生产线就要面临停产、转产和技术改造的问题,如果发达国家不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中国的外贸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贸易环节,都将面临重重障碍,而且很可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裁也越来越隐蔽,如今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是高能耗类的,现在要更关注出口商品的转型,否则中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就无法解决,也将会越来越多受到“碳关税”之类的压力。

如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困难、挑战越大,往往机遇也越多。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同样也符合我国的利益和要求。并将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良机。

1、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并且也是企业顺应未来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大机遇。通过战略性地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企业运营管理的决策之中,企业能够减少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相关的气候风险、法规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且在降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同时,减少局部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安全压力,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低碳技术领域的投资加大,已经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低碳产品将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利好的财政政策纷纷出台。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不少激励性财政政策,包括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节能环保汽车、鼓励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用价格和税收政策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资中,国家安排了5800亿元绿色投资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技术改造等相关项目。一些金融机构开始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同时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和投资当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支柱。短短几年间,低碳经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支柱。据有关机构研究统计,我国低碳行业2008年收入大幅增长75%,其中上市企业营业总额达5340亿美元,超过航天与国防业5300亿美元的营业总额。预计到2020年,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低碳经济

未来10年,中国将踏上整体低碳转型之路,企业的命运与气候改变下的经济新格局休戚相关。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如何发现潜伏的黄金机遇加速发展?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企业如何顺应低碳经济发展并作出相应调整的能力。更需要企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新梳理自己的低碳发展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和意识。

一是,切实认识到低碳经济是经济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开创性的,是经济新的增长点。企业抓住了这个增长点,就给经济找到了腾飞的动力。未来经济的竞争,就是低碳经济的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观念意识,就将失去新的发展先机。因此,企业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一定要把它置于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上,今天,如果在这方面缺乏远见卓识,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观念和意识,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是,真正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据预测,如果还像现在这样使用能源,到2020年我国的传统能源将消耗殆尽,我国的生态环境将会更加恶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训也告诫我们,以高碳经济换来的G D P增长已经遭到“报应”,这条路再也不能走下去了。低碳经济是对高碳经济的纠正,不是经济发展形式的锦上添花。在全面部署低碳经济的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企业或设备做革命性的改造。我们不否认这要有相对大的投入,但从长远看,一定会取得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重视节能减排,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注意寻找替代能源,特别注重非碳能源的开发利用。这样我们既对传统能源做到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能源,也为发展低碳经济拓宽了道路.三是,抛弃等靠要的思想。低碳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笔直的大路可走,于是一些企业就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左顾右盼,徘徊不定。这只能丧失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机遇,丧失市场话语权。要知道,有关低碳经济的科学技术、投资模式、管理经验,也包括

政策法规等,都是通过探索和创新而产生的,每个企业都应当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创新者。

四是,勇于担当企业社会责任。如果现在还把企业社会责任狭隘地理解为创造就业岗位,给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而把发展低碳经济排除在企业社会责任之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今天,我们要把发展低碳经济做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企业的兴衰与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热情,促进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企业只有树立了这样一个社会责任意识,才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厚爱和回报。

五是,转变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经济深入发展。低碳经济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全面理解低碳经济。不仅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而且低碳经济在消费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也包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经济呼唤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倡导员工转变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企业要开展经常性的节约竞赛活动,从节省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一张纸,到关灯、关空调的管理节能,再到改换节能电器的技术节能,树立低碳生活的新风尚,以实际行动做发展低碳经济的表率。

建立全面的碳管理体系是企业低碳框架的基础与核心;节能减排、新能源的使用和先进的低碳技术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策略。

企业是推进社会文明、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组织,是国家经济转型战略的执行者,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实践者。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战后发展的时机,让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但是低碳战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起点,有些甚至已经处于领先的优势。低碳战略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任重道远。我们绝不能错过当前良机,要抓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遇和挑战,抢先占位,打造独特的低碳竞争力!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滕藤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

2、《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徐成刚、向云·《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低碳”竞争是压力更是动力》陈晓春·《光明日报》2010.年2月12日;

4、中科院2009年3月3日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5、《中国企业应抢先占位,打造独特的低碳竞争力》· 《 经理人》;

6、《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李慧凤· 《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5期。

参考资料:

篇6: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

宁海新闻网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的潮流,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我们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于宁海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县域来讲,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一、为什么要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两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两者的共促进、共融合、共转变。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目标取向上具有一致性。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尤其是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后,我县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益显现,土地资源和节能减排等压力不断增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人民群众也不会答应,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的方向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渗透着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实现途径上具有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但长期实践证明却越来越证明了“波特假说”,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了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突破贸易壁垒的国际市场空间。建设生态文明还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大对生态环境支撑工程、符合转型升级导向的产业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在成果体现上具有一致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上,这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得到了切实转变、社会发展取得了文明进步,必然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到什么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就会提高到什么层次,没有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与发展能够和谐统一而且必须统一的理念,决不能一讲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一讲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就必须放弃发展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相互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的生命生活质量的共同提升。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和利益,也要舍弃不环保和增加历史欠账的GDP,要有壮士断腕和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魄力。同时,要舍得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舍得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促进转型升级方面加大投入,切实增强长远发展后劲。三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特色与优势的关系。

宁海的特色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尤其是要着眼我县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发展定位和迎接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树立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就是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的理念,以提高宁海发展的“生态含金量”增强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真正使生态特色成为宁海发展的比较优势与核心优势。

二、深化举措、统筹推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重点是要在“六个互促共进”上下功夫:

(一)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转型升级的互促共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县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技术创新型、规模效益型的工业体系。一是要推进产业布局集聚化。我县产业集聚度与集中度不高,表现为“多而散、小而弱”的特点,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孵化搭建平台,同时切实增强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集群集聚发展能力。要加快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园区集中供热供气,完善废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建设。二是要推进产业层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选资促进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要求选择大而强、小而精的项目,来谋划我县新兴战略产业和新一轮产业发展布局;另一方面是抓结构调整促进存量的高端化,进一步提升和振兴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现代营销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上市和开展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同时要加强人才支撑,通过提供住房保障、优化生活环境等有效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要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要以低碳环保为依据,以减量化、再利用、能循环、无害化为原则,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制订相关标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企业和项目准入,逐步压缩高碳产业存量,着力扩大低碳产业增量,并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要统筹利用好县内、县外资源,深入抓好产业返乡工程,鼓励企业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配置好各种资源。

(二)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的互促共进。城镇化是大趋势、大战略、大平台,它有利于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城镇规模扩张,不重视产业支撑、功能培育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凸显生态特色,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宁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深入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城市六大节点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舒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理念,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山、水、海、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积极谋划和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文化传承,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配置,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承载集聚功能,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要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西店要抓住卫星城市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现代化工贸型滨海小城市;其他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要从各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强镇和生态美镇。

(三)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我县广大农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要立足这

一优势,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走强村富民之路。一是要做好生态优居文章。在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开展农村生态建设,巩固深化提升“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系列工程,加快建设千里绿色交通走廊、百里绿色清水河道。把农房“两改”作为推进人口集聚、土地集约、服务优化、民生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提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住房美观、设施配套、生态优良的农村新社区,努力完成3年新改建农村住房24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3700户和10年节余土地13000亩的目标任务。二是要做好生态富民文章。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和实施西部山区生态旅游、东部山海生态旅游一体化规划。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积极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络,通过农超、农餐、农旅、农展对接,真正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三是要做好生态育民文章。人可以改变环境,但环境也能改变人。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乡风建设。要通过全民保洁等机制的建立,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生态创建活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到2011年80%的乡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

(四)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业提升的互促共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发挥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等“十大产业”,积极搭建促进服务业集聚提升发展的“十大平台”。另一方面要在发展服务业中充分体现我县的生态特色和优势,提升宁海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重点是实现“五个在宁海”:一是休闲在宁海。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突出做旅游大产品的指导思想,以六大基地为支撑,加快形成“一心六带四区块”的旅游布局,进一步打响宁海温泉、宁海湾、前童古镇等旅游品牌。二是健身在宁海。以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和国家登山步道、徐霞客古道为依托,通过举办中国体育论坛、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宁海运动健身。三是养生在宁海。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大卖点,重点面向长三角市场,培育发展养生养老产业,近期要抓好强蛟、大佳何等地休闲养生项目的启动,发展旅游地产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项目。四是饮食在宁海。依托宁海丰富的绿色和优质农产品,加强策划包装和营销推广,进一步打响“宁海菜”品牌,同时要加快宁海餐饮走出去步伐,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推动产业化发展。五是会议在宁海。借助有利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规划建设以温泉为特色的温泉国际会议中心、以海洋为特色的宁海湾会议度假中心、以森林为特色的天河度假中心和以城郊为特色的溪南会议中心,积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会议基地。

(五)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抓紧解决好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一是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我县水资源相对丰富,饮用水质量总体上也是好的,但区域性用水紧张及水污染问题不能忽视。要继续加强大水网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水源工程、供水工程建设,让更多农村群众喝上网供优质水。同时要切实加大对重点流域和造纸、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垃圾处理网络,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二是要让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最关键的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要按照抓重点、控总量、强监管的要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加

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和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三是要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食品质量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安全的问题之一。要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以土林地银行为平台,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要加强放心市场和放心店建设,从生产、流通、消费、监管等多个环节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四是要让群众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结合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城市道路、绿化、环境、小区等方面的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停车行车难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快实施城区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进一步加强“六房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统筹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小区设施配套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宜居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绿色农村、蓝色海洋和森林宁海建设,并切实加强保护,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建设和维护好青山绿水、生态永存的良好环境。

(六)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促共进。生态建设要靠生态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来支撑。要注重挖掘和发扬宁海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一是要社会化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石,一个生态良好的地区,必然是一个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把生态保护作为自己应尽职责的地区。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的主旋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自觉行动。二是要品牌化提升特色文化。围绕生态文明主线,链接以潘天寿、方孝孺、柔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镇、古村、古戏台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产业化发展县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新兴朝阳产业。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扎实推进“十里红妆”等博物馆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积极谋划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前期工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提升;以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前童古镇保护开发等为平台,加快文化与工业、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和文化产业化进程,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总之,以上“六个互促共进”是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目的是要把我县创建成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城市,最终打造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围绕这个目标,重点是要启动实施三个“千百十”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施千里绿色长廊、百里清水河道、十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在省道、县道等道路两侧大力开展植树造绿活动,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在全县五大溪流全面实施以百里河道百里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并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实施千里休闲步道、百家休闲农居、十大文化品牌及产业工程。以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示范,打造千里休闲步道,并在沿线发展100家左右的休闲农居,把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同时整合提升沿线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名人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商业文化区为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实施千亿投资、百个亿元以上项目、十大发展平台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谋划实施百个亿元以上项目来形成千亿投资,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化平台、开放平台、城市化平台、城镇化平台、服务业平台、旅游业平台、农业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平台、西部地区统筹发展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设。

三、用好“两只手”,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机制

篇7:林业经济转型与发展前景探讨

一、阜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6.5亿吨,用60吨车厢装运可绕地球4圈半,它是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然而,英雄暮年,城市的资源逐渐走向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九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幅仅为2.1%,比当时的中国西部地区还低;市本级和七个县区全部靠省补贴过日子;下岗失业人员达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7%,居辽宁之首;城市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特困居民达18万人,占市区人口近1/4。城市出现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中国社科院曾经对阜新进行过一个社会调查,得出八个字:煤电之城,穷得出奇。

2001年12月,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开始了探索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的资源城市转型之路。

二、阜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伟大历程与阶段成果

(一)八年转型,八年拼搏,阜新取得了经济转型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1、国民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

国民经济结束了“九五”时期低速徘徊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曾连续三年居辽宁首位,总量由2001年的70.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33.9亿元,年均增长15.4%。

2、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新型能源产业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配套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工业经济结构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由2001年的12.7%上升到2009年的27%。

3、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1年的29.2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40.7亿元,八年累计完成566.9亿元,年均增长25.2%;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近700个,一大批事关阜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4、体制机制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七年累计完成各类国有企业转制326户。全市正常生产经营的国有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转制。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占全市经济的比重由2001年的27%上升到2009年的62.5%。2009年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创汇额分别是2002年转型初期的3倍和6.3倍。

5、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八年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9.6倍。通过经营城市,取得土地出让金3.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1.8倍。实现了乡乡通油路,79%的行政村通了油路。

6、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

八年累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超过“九五” 前全市所有林地面积的总和,森林覆被率由2001年的21.7%上升到2009年的32.1%,生态环境呈现出整体改善、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试点市。

7、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4327元增加到2009年的1011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123元增加到2009年的5030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1年的14.7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3.6平方米,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过的长新小区就是典型的示例。

(二)阜新的具体方法

1、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转型以来,阜新一直致力于改变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构筑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新型能源、煤化工“三大产业基地”和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配套、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北派服饰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全市正常生产经营的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转制,商贸流通、粮食及公用事业改革取得突破。阜新市坚持用市场机制运作转型,所有的转型项目都实行了新的机制。特别是以民营为主推进转型,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3、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抢抓国家退耕还林机遇,实施“林业二次创业”,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突出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海州矿和新邱矿区排土场复垦工程完工,矿区绿化面积达到5万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已增加到306天。在国家的支持下,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告别了沉陷区和棚户区,城市南部和新邱地区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把创造就业机会作为经济转型的优先目标,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阜新市始终高举创造就业机会旗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重点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一半以上棚户区“零就业家庭”实现双就业,就业矛盾有效缓解。紧紧抓住国家在辽宁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试点的机遇,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规模的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建立了低保大病救助和城市低保分类救助等制度,城乡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阜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启示

(一)推进经济转型,要把解放思想作为重要前提

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转型的进度。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观念更新带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才能有效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为转型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在转型中尽管需要国家的支持,但要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国家支持为辅。

(二)推进经济转型,要因地制宜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的过程。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比较优势,科学谋势,挖掘优势,打造优势,发挥优势,才能变单一产业结构为多元化经济结构,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接续替代产业。

(三)推进经济转型,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关键在于项目。只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用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推进经济转型,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促进转型振兴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五)推进经济转型,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安置就业放在优先位置,扎扎实实地搞好就业、社保、安居、就医等民生工程,让转型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转型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推进经济转型,要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改善生态环境是转型振兴的长远大计,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在转型中必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七)推进经济转型,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和农村的全面转型。只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抓好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城乡产业互动与融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增强转型振兴的后劲。

(八)推进经济转型,要注意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篇8: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英国政府文件《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 这个最早建立工业文明的国家又一次在全世界引导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低碳经济是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为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 以技术、制度、产业结构等的各种创新为手段, 提高能源利用率,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学燃料的消耗, 研究碳封存技术, 从而实现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长速度的目标, 获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据世界经济报告指出, 全球每年1%的GDP投入能够有效避免未来每年5%到20%的GDP损失, 也就是说, 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随着低碳经济这种新型发展模式的出现, 各种与低碳相关的词语随之增多, 比如低碳城市、低碳网络、低碳社区以及低碳超市等低碳新语日益涌现, 低碳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各业的宠儿。一股低碳之风在全球范围内“来势汹汹”, 难以抵挡。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在世界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国, 中国错过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机遇, 现代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 虽然发展速度较快, 但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资料显示, 中国的煤炭石油储量占全国已探明能源储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受这种能源资源结构的影响, 中国的能源利用格局以煤为主的特点长期存在。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发展十分不平衡。丰富的煤炭资源与科技水平较低造成的能源利用率低下与能源浪费又加剧了中国的现今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能源资源的的过度依赖。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但由于过于庞大人口基数, 已探明的人均能源资源可开采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GDP增速曾震惊了世界, 中国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 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资源能源的过度开采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对未来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巨大困难。为了为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资源, 我国从能源自给国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进口国家, 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埋下了隐患。

全球化的世界, 国际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全球产业分工, 由于中国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比较低的原因, 中国产业处于低端位置, 中国制造闻名世界。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很大一部分的高污染、高消耗的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与产业落户在中国, 这给我国的能源与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此, 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重要成员之一, 必须要在态度与行动上做出表率, 真正承担起应负的国际责任。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必须要抓住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模式转变的机遇。

三、潜在优势及发展策略

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阶段, 由于节能技术比较落后, 能源管理粗放, 中国的能源系统效率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与此相对, 在一定的时间内, 我国的减排空间仍然比较大、难度相对比较小、成本也比较低, 这些都为我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所具有的低碳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节能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为了规避风险迎接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扎实有序的推进, 科学的长远的发展策略必不可少, 盲目的发展只会适得其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在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在各方面条件比较合适的地区建立试点单位就是非常有效的做法。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就要“开源节流”。“节流”角度, 重视节能技术, 尽可能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更高效的利用每一吨碳、每一桶石油、每一立方天然气比开采更多的能源更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开源”就要注重新能源和可循环技术的开发研究。国家需要进行法律规范, 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业规则。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合作, 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四、结束语

历史上人类文明曾面临很多危机, 每一次的转危为安都离不开人类的团结协作,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更应如此。低碳经济出现在我国迫切需要改变的时间, 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摘要: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但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的人类文明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正常社会生活造成的重大危害等,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将温室气体的减少作为关注重点, 将健康稳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低碳经济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 对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一些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低碳经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范钰婷, 李明忠.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型[J].上海经济研究.2010 (2)

[2]王贵臣.试析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中国市场.2010 (7)

[3]付允, 马永欢, 刘怡君, 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3)

[4]金乐琴, 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0 (1)

上一篇:中二班结构游戏《飞机》教案下一篇:安慰单恋失恋的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