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设计

2024-05-06

课程内容设计(精选十篇)

课程内容设计 篇1

一动画前期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困境

动画前期设计是动画专业的主干课程, 主要开设在动画专业的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在进行动画创作之前, 需要在这一课程内完成由静态到动态的创作理念的过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动画前期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困境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课程开设的时间

动画前期设计开设的时间一直以来是困扰每一个教学团队的难题, 在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之前,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动画基础, 动画基础又分为专业基础与软件基础, 如果学生将所有涉及的基础课程学习完成, 至少需要花费两年半以上的学习时间, 动画前期设计只能开设在四年级,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现有的情况是, 为了尽快让学生进行动画片创作, 在学习完成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等平面静态课程后, 即安排了动画前期设计的课程,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虽然学生设计出一个个优秀的卡通角色, 却无法立即进行动画片的创作, 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2. 课程需要多少课时

刨除商业动画的考虑因素, 就动画教学而言, 在前期设计课程中, 重点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文字剧本写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稿绘制四大部分。其中, 文字剧本写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三部分属于基础课程, 教师在此阶段需要对学生的作品分别给予指导。分镜稿绘制是将文字以图像的形式具体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需要学生较强的分析能力与绘图能力,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镜头语言知识, 而镜头语言的知识又是一个庞大的教学内容体系, 仅能让学生在本课程内略有涉及。由此可看出, 学生需要在本课程内完成创作——理论学习——再创作的过程, 所涉及的内容过于繁杂, 目前64学时 (每周4学时, 一学期按16周计算) 是远远不够的。

二动画前期设计的教学改革措施

1. 前期课程的铺垫与配合

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 减少重复创作的时间。在近两个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 尝试在角色造型设计与场景设计这两门课程中添加部分动画前期设计的授课内容, 要求学生设计的角色与场景必须是依托一定的故事内容进行创作。不管学生是按照故事内容创作角色, 还是依据角色特性来编写故事, 都会不断地完善与丰富一个剧本的内容。同时, 学生依托剧本完成的原创动画形象, 会在后续课程中反复加工与修改, 让角色变得更加简练、更加富有生命力。场景设计中的概念场景绘制同样要与故事结合, 部分的场景设计稿还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动画创作。

通过相关课程的铺垫与配合, 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的验证, 几个课程配合到位, 至少可以为动画前期设计空置出30%以上的时间, 从而保证其他教学内容的授课进度。

2. 动画制作课程应以项目为驱动, 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创作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采用以学期为单位, 每周2节或4节的授课方式, 这样的授课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安排足够多的课程, 学生可以快速地完成通识性的知识积累。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课程中, 这样的授课方式很难保证教学进度。因为, 以实际项目为驱动的教学实践活动, 其本质与正常的项目制作没有任何区别, 工作内容都是分阶段完成。还是以动画制作为例, 其项目立项、剧本写作、概念设计、分镜剧本绘制等工作是不可能同时完成的, 只能采用分阶段、设定单位时间内工作目标的工作形式。

动画前期设计是动画制作必须完成的阶段性任务, 完成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才能开展后续的工作, 如果我们把动画前期设计的课程内容纳入以学期为单位的动画项目, 学生会真正从心态上发生转变, 即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 而是为了完成一个实际的动画作品而学习。站的高度高了, 看待具体课程的眼光也就不一样了。学生在实际动画项目的前期设计中, 会脚踏实地地结合自身的能力、现有的技术手段思索每一个细节, 反复推敲预期能达到的效果, 实现理论——实践的转换。

综上所述, 动画前期设计是一门综合类的应用课程, 也是动画制作的一个必然阶段。现有的教学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客观原因, 教学改革不能只从本课程入手, 而应该全面地审视本系列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因此, 授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不能将其割裂为一个独立的课程, 应该从实际动画创作的角度出发, 结合学生的基础, 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内容;又要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不同作品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意见;同时, 教师还应该了解现有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预期表现效果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学生在校期间制作出精致的动画影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分析了动画前期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点教学改革意见, 一是将课程内容分割, 部分内容穿插进其他相关课程;二是将课程纳入动画实际项目的创作当中, 结合学生基础、能力、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 篇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重点检查的内容1、1)

2)

3)

4)

5)

6)

7)

8)

2、装配图 设计方案与任务书、说明书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制图国标。线型、标题栏、边框等。所有尺寸标注是否齐全。配合、总体、特性、安装尺寸等。零件号是否写全,是否按顺序排列、是否与标题栏一致。(约40件)是否采用新标准。技术要求齐全正确。投影是否正确。螺纹联接、齿轮啮合等处画法是否正确。零件图

1)是否与装配图、任务书、说明书一致。

2)尺寸、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是否齐全、正确。

3)是否符合制图国标。线型、标题栏、边框等。

4)剖面、移出剖面是否正确。

5)技术要求是否齐全。圆角、倒角、热处理中心孔等。

6)标题栏内容、格式。

7)粗糙度的标注。

8)是否采用新标准。

3、1)

2)

3)

4)

5)设计计算说明书 封面、目录、任务书、正文、设计总结、参考文献是否齐全。25-30页。所有设计计算内容齿轮、轴、轴承、润滑等是否齐全。力分析图、当量弯矩图等是否正确。与装配图、零件图是否一致。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篇3

[关键词]课程内容模块化案例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07-02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舍弃了复杂的理论分析与计算,以理论够用为度,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熟悉机械加工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并且具备绿色制造与质量意识等基本理念,以期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听取并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建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把握的内容,集中讲解,攻克难点,实现课程的拉动型教学。

(三)实效性原则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使教学内容联系加工实际,贴近生产一线,强化综合运用,突出应用特色,了解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胜任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

二、教学内容的取向

(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把教学内容视为教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观点。许多人把教学内容看作学生应该习得的知识,而知识的传递以教材为依据。因此,工作的重心就落在了选择哪些学科知识编写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变成了把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讲给学生的“搬运工”,教学过程固化为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封闭状态。实际上,教师不应该只关注教材本身,而更应该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懂得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能力。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虽然编写了授课教材,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并非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是仅仅把教材作为辅助教材的工具。比如在讲授“六点定位原理”时,任何一本教材讲的都是六点定位的原理,即用六个点就可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然后讲授常用定位元件。而学习者实际进行定位方案设计时,最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工件本道工序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这在教材里边都没有讲述。所以,在讲授本节内容时,需要介绍大量的工件工序简图,根据本工序加工要求,分析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或理解六点定位原理,在定位方案设计时,才会运用六点定位原理,也才能很好地掌握完全定位、过定位和欠定位等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教材提供刺激学生的反应和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环境。教师用教材改变刺激环境,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情绪倾向。

(二)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教育最初是为了把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教给年青一代而出现的,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目前学校中的教学与社会群体的习惯与理想之间联系的纽带被伪装甚至掩盖,两者之间的联结变得松散,似乎毫无联系。最终,教学内容变成只为自己存在的僵化的知识。学生只需要去掌握它而不考虑其社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本质被歪曲误解。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关系,以机械和工装设计生产一线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导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后,运用所学的机械加工知识,针对现场实际,解决生产一线零件工艺编制及工装设计等问题。本课程以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的轴类、套筒类、箱体类、齿轮类、叉杆类零件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同时,教学内容还坚持与时俱进,及时向学生介绍工装设计、零件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保证学生了解目前机械加工和工装设计的前沿动态。

(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经验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经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意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维空间,舍去了复杂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内容层次清晰,循序渐进,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第二,关注学生的经验获取。经验包含着一个主动因素和一个被动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的形式相结合。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以典型零件的加工为研究对象,使学生获得常见零件加工顺序合理安排、工艺参数确定和典型夹具设计的经验和知识。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是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永远是“硬件”(生产条件)决定“软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以又要使得学生灵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为学生安排了充分的课程设计、实习环节,为学生主动尝试与试误中总结经验创设了丰富的环境。

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一)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借助了计算机科学的概念。计算机科学中的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各模块自成体系,能够解释或解决一类特定问题,另一方面各模块之间又有一定接口,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组合。

(二)设计原则

1.整体化原则

各教学内容模块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念为依托,反映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清晰的结构,整理出教学内容的主线,揭示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体系化原则

每个教学内容模块的构成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导入部分、核心部分和拓展部分。同时,每个教学内容模块自成体系,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从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建立概念到通过演绎或归纳得出方法,目的在于能够解释或解决这类问题,最后将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各模块简介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分成八个模块。模块一是绪论,讲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课程导读;模块二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基本知识;模块三是机床夹具设计;模块四是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模块五是齿轮加工工艺及精度分析;模块六是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模块七是活塞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模块八是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

四、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原则,动态组合教学内容。首先,各模块的内容深度可以相机调整,教学中只涉及该模块的基本内容,或深入到该模块的拓展部分,也可以根据针对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做出选择。其次,各模块的课时可以动态调整。教学中是以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为主还是以机床夹具设计为主,是以基本理论为重还是以实践应用为重,可根据学生已学课程和自身特点进行选择。

(二)教学内容的灵活导入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内容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模块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理论性强的模块,采用问题导入法;应用强的模块,采用案例导入法,案例都具有典型性,使学生有深入探究的意愿。

(三)教学内容的合理展开

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每个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采用现象或案例为引子,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在模块的导入部分,教师创设学习情境,选择案例,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模块的核心部分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寻求问题的解答,归纳出模块的关键概念和重要原理;最后,在模块的拓展部分,结合生产实际和典型案例,以学生为主导来解释或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咨询专家,互相探讨深化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过程,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不断思考中,如同剥笋一样层层展开,最后露出核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探索求解的方法。

(四)多样化的习题形式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根据各模块的不同特点,在习题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偏重于理论的模块,习题主要强调概念的记忆和原理的理解;偏重于应用的模块,习题则主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皇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吕达.杜威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白海清.典型零件工艺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碧瑶]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探索 篇4

关键词:课程内容设计,模块核心内容,核心知识体系

一、前言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非机械类专业大学生了解机械工程知识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全世界对机械工业的重新认识,该课程得到了全国范围内各大院校的重视。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面非常广,如有机械识图、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材料热处理、冷加工和热加工等内容,且受课程学时限制,课程内容设计比较难于让学生接受。经过相关的调研,该课程的内容设计存在的如下的不足:(1)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不够明显。该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内容繁多,目前的课程实施情况是没有对各个知识点内容进行有效的分解,结果给学生造成了课程内容繁杂和难以接受的现象,也就难以在42学时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例如课程包括的机械识图和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等,都没有进行有效的划分,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课程每块内容内部没有进行有效地梳理。例如工程材料部分内容知识,金属材料宏观、微观结构和铁碳相图等知识点更是相互交错,没有明显的主线;例如热处理部分内容知识,等温冷却转变曲线和过冷冷却转变曲线等,更是无法清晰的描述。因此,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地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3)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不够明确。没有对核心知识点的明确,就会给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引导,从而又会导致学生更加的抵制本课程。因此,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目前本课程内容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每个内容模块核心知识点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方案,通过近三年的实际教学应用,得到了大学分学生的认可。

二、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实施方案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方案,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演练和相关知识点视频相结合的形式,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为准绳,探索一套能提高学生机械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内容模块划分、模块内容内部知识点梳理、核心知识点明确和强化三部分。

1.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划分。

针对本课程内容囊括机械识图、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材料热处理、冷加工和热加工等诸多内容,可以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为机械制图模块、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模块和冷热加工模块。(1)绪论。该部分说明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机械识图与制图。该部分说明机械工程图纸的具体过程。(3)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该部分说明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及过程。(4)冷加工和热加工。该部分说明获得具体机械产品的方法及过程。

2. 课程模块内容内部的知识点梳理。

针对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具体44学时的课程模块内部内容的知识点梳理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机械工程学科知识的涉及范围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意义,共2学时;第二部分“机械识图和机械制图”,主要讲述机械结构零部件图纸的绘制基础知识,平面图纸的识图看图方法,12学时,CAD计算机制图基础知识,3学时,该部分共15学时;第三部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主要讲述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等微观结构3学时,金属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及结构3学时,铁碳相图6学时和奥氏体转变图6学时,共18学时;第四部分“冷加工和热加工”,主要讲述相关的压力成型加工方法及设备3学时,铸造方法及相关设备3学时、焊接方法及设备3学时,共9学时。

3. 课程核心知识点的明确和强化。

有了课程内容的具体梳理,课程内容核心知识点还必须有所突出,以保证学生对本课程的重点了解。(1)核心知识点一:机械识图。该知识点主要培养学生的看图和图纸设计表达能力,即便是对经济管理类等非机械类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它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工程识图及制图方面的知识面,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核心知识点二:三条曲线。该知识点由应力应变曲线、铁碳相图和热处理C曲线组成。这三条曲线覆盖了整个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内容,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面,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工程材料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实际应用,以本人承担的教学班级(80名学生)为例,实际得到的课程评价效果如下:(1)课程内容设计实施第一学期,课程教师的学生学评教成绩提高30%;第二学期以后,课程教师的学生学评教成绩稳定在学院前10%;(2) 64%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特别是机械识图和制图部分,对自己的今后发展是有用的;(3) 78%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认为课程是有意义的;(4) 52%的学生对机械工程专业有了新的认识;(5) 82%的学生会自发来上课。

本文提出了基于每个内容模块核心知识点的“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方案。该课程内容设计经过近三年的实际应用,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全小平, 潘玉良.机械工程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包海涛.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工程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 2008, 2:170-173.

[3]曹立文.谈谈如何在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中进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J].机械管理开发, 2011, 4:179-184;

《游子吟》主要内容与课程设计 篇5

简介:《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创作背景:《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写本课生字。

2. 从诗中受到启发,感受母亲的爱,学习关心自己的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放大的课文插图。

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教材简析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这份爱让儿女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我们用“舐犊之爱”来颂扬母爱,孟郊用《游子吟》来抒发自己对母爱的感叹。

看,油灯下,母亲将深情倾注在那细密的千针万线之中。此刻,母亲心里满是别愁,真是虽未分离,已盼归期。这份拳拳之情,犹如春阳对小草那样深厚,可是儿子如小草一样细微的孝心,又怎能报答博大的母爱呢?作者用简短的诗句抒写着游子对慈母火一样的热情,又表现了自己有心报母恩而深感难以兑现的无限惆怅的心理。反复诵读诗句,让我们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联系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去体会、揣摩诗句的意境,让诗人对母亲真诚的感激,激起我们心中对父母最诚挚的热爱和感恩。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激起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解题:游子,是指离家外出或久居他乡的人。

* 简洁直白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母亲怎能不让我们深情赞颂?

* 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抒发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联系生活细细想来,我们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体会。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相信这些表现母子之间“深深的爱”的经典名句一定会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 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以学生自识为主,通过多种游戏巩固检查。注意“迟”是翘舌音,“寸”是平舌音。

* 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并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 第二题通过唱一首爱妈妈的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程内容设计 篇6

关键词:中职 工科 校本课程 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98-01

中职工科专业数学校本课程,旨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1 中职学校校本课程的“能力本位”设计原则

能力本位教育的五大要素之一就是以能力为教学的基础。根据一定的能力观分析和确定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通常采用模块化课程。

能力本位课程的观点应该彻底的贯穿于职业教育课程中,形成一个课程结构,并使职业能力系统化。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课程中的每个要素要职业能力系统化。这其中的要素包括:课程观念,课程蓝图,课程事例,课程表现方式,课程内容,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等。所有的课程要素要围绕着职业能力来进行系统化的构建;其次,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是对课程整体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要求。课程系统化的设计要面向整个职业工作的全过程,在过程构建时要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旨。总之,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题架构,面向职业活动的课程体系。

2 中职数学校本课程内容模块及学时分配

笔者依据多年来中职工科数学教学的经验和近两年数学校本课程的实践,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将校本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具体编排、处理如下:

第一模块。基础数学,包括预备知识、集合与逻辑、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

第二模块。应用数学,包括专业数学与生活数学两部分。专业数学内容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初步、实用的测量、计算知识(用可编程的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计算中值、标准差,解释并确定测量的准确度,解释和换算度量单位等)。生活数学内容有函数、数列、资料分析、数学史、数学中美的欣赏等。

第三模块。发展的数学,包括解析几何初步、复数、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行列式与矩阵、微积分基础。

依据《中职数学教学大纲》,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完成。每周4学时,每学期为72学时(含复习考试环节),共144学时。笔者经过与数学组教师们的探讨,初步确定各模块学时安排如下:第一模块,30学时;第二模块,114学时,其中专业数学84学时,生活数学30学时。第三模块为发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继续学习的任意选学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时间短,任务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发展的目标适时、适当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比如对于立体几何的处理,尽量降低论证的难度,删掉大部分定理的推导和论证过程,采用借助模型,通过直接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式,按“感知—确认—理解—应用”的模式组织教材,重点放在画图、空间想像能力、利用结论进行计算和论证上。

3 中职数学校本课程内容的处理

3.1 抽选出专业学习中必需的数学知识

要想更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工具作用,必需明确专业学习中需要哪些数学知识,这就要求先要对工科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对照找出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点。

分析出掌握专业技能所需的知识,就可以分析出学习这些知识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例如,绘草图并解释图纸这一技能,需要在数学学习中掌握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工具的正确使用;基础的几何图形的画法以及立体图形的画法;三视图的知识;比例尺计算;简单的数学计算等。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非常差,这就要求在课程安排时,将中、小学课程中的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比例尺计算、三视图等必需的知识等补充到中职数学课程中来,在几何部分侧重安排图形的画法,以便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

3.2 根据专业课知识讲授的顺序调整数学课程内容顺序的设计

笔者认为,在设计数学课程内容顺序时,应充分充分考虑专业课知识分布的特点。如工科专业的学生一入学,就要开设《机械制图》这门专业课,而学生因为在初中时基础较差,即使曾经学习过关于主视图、俯视图的知识,现在也不能正确运用。所以,入学初的数学课应在《预备知识》一章首先讲解这部分内容,而本校采用的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由李广全主编的《数学》《预备知识》一章没有这部分内容。

例如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在数学课本中被安排在了高一下学期后期学习,而在专业学习中如钳工专业的计算、数控专业的计算中都要用到这部分知识,为了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建议将《三角函数》一章进行简化,提前到《预备知识》之后。

3.3 做好应用数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应用数学分为专业数学和生活数学两部分,在部分内容上穿插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在学习车工工艺中遇到了车削圆锥面,求解圆锥半角,需要三角函数的知识;在进行铁板的切割及焊接时,如何提高利用效率,需要会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

3.4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初中知识的复习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课程内容设计 篇7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高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要培养出深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充分调研市场对“网站设计与制作”这一岗位任职的要求后,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教学”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使教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加易学;使学生既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 又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 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但如何选取、优化《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对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选取

1.1 教学内容选取的指导思想

依据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网站建设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从计算机专业群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 统筹考虑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岗位任职要求, 参照网站设计与开发职业的资格标准, 不断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按照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 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2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 深入职业岗位调研, 掌握一手资料

要确保理实一体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课程组要广泛深入区域内典型的企业、校外合作实训基地, 对与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 从企业领导者、中层管理者、技术骨干及生产一线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解网站建设与开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 选取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贴近企业、紧跟行业发展,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以胜任岗位为目标, 有效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通过调研, 明确了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 能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工具 (Dreameweaver或FrontPage) , 掌握网页设计语言 (Html、ASP.NET或JavaScrip或VBscript) , 在网页中设置特效, 设置网页颜色、文本格式和列表, 熟练掌握网页中颜色值的配置和背景图案的设置方法, 熟练掌握字符、超链接颜色的设置方法;掌握在网页中添加CSS、插入动画、声音、多媒体信息的技术;熟练掌握表格的使用, 能熟练通过对表格设计来布局网页;熟练掌握Div标签与CSS样式结合, 进行页面布局; (增加) 掌握框架制作网页的方法, 能使用框架设计网页;掌握表单的制作方法, 通过表单制作交互式页面;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语法;能看懂Javascript特效网页源代码, 并掌握在HTML语言代码中插入网页特效代码;掌握网站管理、网站测试发布与维护等知识。从而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 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的针对性、适用性。

3) 教学内容选取流程

依据对相关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 并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选择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课程组有着严谨的教学内容选取流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如图1所示) 。

2 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

2.1 组织原则

以“网站开发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为主线”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 按照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 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将网站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成4个模块进行教学, 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对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了若干个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 (行动化的学习项目) ,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 同时项目主线中没有牵涉的内容,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补充讲解。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把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相结合, 使工作流程模块化、模块内容案例化, 课程考核过程化,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2 以四个模块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代企业建设网站项目的设计流程、网站建设流程, 按照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能力的要求, 教学模块顺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 整合教材内容, 使教学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连贯性、启发性、实用性。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形式上, 课程组坚持以网页制作技术需求层次为教学单元, 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知识模块:网站开发基础模块、网页制作模块、网页编程模块、网站管理模块, 以四个模块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在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思考, 不断地总结, 不断丰富理实一体教学的内涵。《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中, 不断深入市场调研分析, 了解网站建设与开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 选取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贴近企业、紧跟行业发展, 使学生既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 又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 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胜任岗位, 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冬.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网络课程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 (2) .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课程内容设计 篇8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 按照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已随之试用, 其中大学高等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下放到高中数学课程中来讲授, 这部分内容放下去之后势必会对大学高等数学课程产生影响, 那么大学高等数学对这部分内容该如何处理、怎样衔接,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被这种现状所困扰。高等数学课程如不做出相应地改革, 势必会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由此引发了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思考。

高等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函数, 高中教材中关于函数的定义过于经典, 有必要改变函数的定义方式, 运用“映射”来描述函数的内涵和外延, 这样可以将函数、极限、导数和积分的概念及其联系通过集合理论来表述, 使这些概念的表述更加规范, 使高等数学的内容与近代数学知识更好地衔接在一起。高等数学研究的方法是极限的思想, 高中数学虽涉及到了极限问题, 但只需直观认识即可。并未给出极限严格的形式化定义, 仅是概念上的描述。在整个内容的处理上基于“突出思想方法, 降低理论要求”的思想。如强调微积分中的“无限”、“逼近”和“以直代曲”的思想, 并没有理论证明。因此, 在高等数学中讲授第一章极限与连续时, 可以首先讲离散变量的极限, 它包括:a.以正整数为定义的函数——序列;b.无穷小量;c.序列的极限;d.无穷大量;e.夹逼定理;f.单调有界序列的收敛性;g.重要序列极限例举;h.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比较与阶;然后介绍连续变量的极限。在内容讲授上采用新思路、新讲法, 指出无穷小分析为微积分的思想与方法的核心, 让学生感到思维顺畅。

高等数学中讲授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是导数, 而导数内容已编入最新一轮的高中数学教材当中。高中数学对“导数”的要求是:原则是重点考查导数的简单计算问题以及借助变化率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如从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象的切线开始考察y=x2切线的斜率、判断函数的单调下降、上升和极值。但高中数学中只考察了幂函数、指数函数、正弦、余弦函数的导数, 并简单介绍了单调区间、极值及不等式的证明, 但不涉及理论探讨和严格的逻辑证明。在高等数学中则应强调概念的引入和相关的背景、公式的严格推导和定理的理论证明, 同时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真正领会教材内容的精髓。长期以来, 在教学上高中数学和大学高等数学“各自为政”, 教学内常出现两头不管的真空地带。如高中数学中反三角函数、极坐标知识的介绍轻描淡写, 使学生在求导、求积分及应用问题上感觉难度较大。因此, 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中应详细介绍反三角函数的图形及各种性质, 介绍极坐标的建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及适用范围等内容。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部分下到高中的“学生学过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既不能简单重复高中教材介绍的方法, 又不能武断地不讲。所以应在学生现有基础上和现有学时内, 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使得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精简和提升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 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思维过程。注重体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培养思维能力, 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 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高等数学教材中例题和课后作业题的设置, 应尝试以生产、生活、科学 (物理、电学、力学) 、经济、常识等容易让人产生兴趣的实际问题为主, 在解答过程中融入纯粹数学的计算、证明、解答。这样更容易让大学生们爱上数学、喜欢学数学, 并且了解数学的广泛用途, 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下面以一个极值应用案例来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应用能力。在讲授极值应用时, 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铁皮的四角上截去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的盒子, 问截去多大的小正方形, 才能使盒子的容积最大?”由于题设条件介绍的太具体、太直观, 从而抹杀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设计的能力。但如果将题目修改为“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怎样制作才能使得体积较大?”这样设计的问题就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可引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a.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b.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基本的操作步骤是什么?c.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应当怎样去表达?d.什么情况下无盖长方体的体积会较大?e.如果是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有盖的长方体, 怎样去制作?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可能是什么?

通过这个主题的研究, 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体会函数思想以及符号表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进而体验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从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克服现有的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新课程衔接不畅, 建立一个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主体, 重知识、重应用、重能力、重素质四位一体的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薛有才, 叶耀军.基于高中课改形式下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 2008.

[2]许春根.大学数学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性研究[J].数学爱好者, 2008 (1) .

[3]萧树铁.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J].数学通报, 2002 (9) .

现代知识观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影响 篇9

知识观的变革及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知识观与以下问题紧密相联:第一,在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上,认识者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认识者对客观对象是机械的镜式反应还是积极主动的建构?是理性起主导作用还是感性起主导作用?第二,在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上,知识是纯粹的理智经验判断的产物,还是主体在对话与交流中以其个体的经验、个性特征和兴趣进行理解和主动建构的结果?第三,在知识与认识结果的关系上,知识是绝对的客观的永恒真理,还是一种暂时的猜测性的解释?有待进一步检验的假设。第四,在知识的价值上,知识只是具有其外在的工具性的价值,学习知识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还是具有其内在的本体性价值?学习知识就是提升生活质量,关注当下的生存状态?就这四个问题,传统的知识观与现代知识观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并影响着课程内容及其设计。

1. 传统知识观影响下的课程内容设计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在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上,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镜式”的反映过程,人犹如“一面镜子”,客观世界是有待于被反映的事物,人的认识只有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才有意义,在整个认识中理性的思维占主导地位;在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上,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知识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实在,类似于埋藏于地下的矿物质,我们只能“发现”;在知识与认识结果的关系上,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正确反映,知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经获得便具有普适性,客观性;在知识的价值上,知识的获得不受时间、地域、文化、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是价值中立的,另外,强调知识的工具和手段功能,获得知识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因而,传统知识观具有客观性、确定性、价值中立性。

在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下,课程在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上,以理性知识、科学知识和制度性知识为主体,按学科结构逻辑系统来组织课程内容,教材就成了个门学科知识的“缩写本”。在课程实施上,教师以忠实执行为价值取向。这样,教材就是真理的载体,所以视教材为“圣经”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课程内容自然就是现成的绝对的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考试也就是考教材内容,教学也就是“教教材”。使得课程内容呈现出封闭性、单一性和永恒性的特征, 导致课程内容的“窄化”。所谓封闭性就是把教学内容限于科学世界的科学知识或理性知识,而很少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所谓单一性就是指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儿童的理性很少关心其非理性因素的发展,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个体知识;所谓永恒性指教学内容就是普遍的客观理,终极答案,规律等,学习可以一次完成,终身受益。这种知识观在先验经验及实证逻辑的庇护下强调了知识的客观与绝对性, 侧重于科学的实证的知识。它否认了学校课程的本质意义,只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被掩埋于一些枯燥的符号与命题之中,培养的是“颈部以上发展的人”。“学生在知识中看不到人类精神进化的印记,感受不到发现真理的快乐,不懂得捍卫真理的意义,更难以发展出真正对知识的兴趣。”

2.现代知识观影响下的课程内容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力学,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等。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等。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批判与反思传统的知识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知识观思想和观点。

现代知识观认为:在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上,知识是认识者与客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之间在对话和交往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原有知识与经验,将外部世界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上,知识并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机械地反映,而是认识者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情景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基础上来理解与主动建构认识对象的产物;在知识与认识结果的关系上,知识是主体对新问题、新现象、新事物和新信息的一种暂时性的解释、假设和预测,知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时空条件,处于不断的修正、生成和完善的状态之中,有待于进一步的证伪;在知识的价值上,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意义,因而不可避免地有他的价值观的烙印,强调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认识者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历等,强调知识内在的精神和本体价值,因为,知识中隐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情感等看不见的因子。因而,现代知识观具有建构性、不确定性和价值性。

在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在课程的知识选择与组织上,注重了缄默知识、个体知识、体验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在课程中的合法性地位,注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理性的、观念的、公共的、显性的知识的同时,还应关切感性知识、行为知识、本土知识、个人知识、隐性知识,做到理智与情感、结论与过程、显性与隐性、材料与方法、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兼顾,反对理性至上,教材至尊”。在课程的实施上,强调创生取向。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基本资料,因而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必要的,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学生的经验和个性特征、周围的环境,更关注教师的经验和精神状态等。强调教师“用教材教”的理念。这样使教学内容呈现出了开放、动态和生成的特征。开放性是指教学内容不再阈于科学知识,而是将理性与非理性知识、普适性知识与情境性知识、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整合了起来。教学中各种突发事件、外部环境影响等都有可能转化为教育契机,或形成一种课程资源,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为意义建构提供的素材,创设的情景,营造的氛围,搭建的舞台,设计的问题,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灵感等;动态性是指教学内容再不是绝对的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而是学生和教师对暂时的猜测、解释和假设的不断修正、完善而形成的新的认识,不是追求终极的意义和永恒的真理,而是强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中的精神和文化,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师生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使其理解知识中的生命意义,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等。课程内容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会不断生成新的内容;生成性是指课程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强调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在对话与交往中,不断建构意义,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利特”,随时扑捉和利用教学中的有育人价值的资源。总之,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适应与超越,它肯定了各类知识在育人方面的地位和潜在价值,对某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策略。

现代知识观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影响

1.现代知识观对课程内容设计的新要求

现代知识观下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有“弹性化”和“框架式”的特征,要摈弃传统的“线性设计”方式,将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地主动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课程内容设计应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教师“教”为辅助。

在传统知识观下,教学内容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在现代知识观下,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为主。一方面,应该强调为学生再生产知识,建构意义,培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正确的知识和方法, 另外也要注重学生通过顿悟、直觉、联想、体验等方式获得并感受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不能低估教师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共识的达成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对学生有效的学习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2)课程内容设计应以“文本”的多元的正确解读为中心。

在传统知识观下,教材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无非就是将课程内容转化成学生已接受的形式,灌进学生这个“容器”中。而现代知识观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成性、开放性,设计的弹性化。由于受原有的认知结构、价值观、意识形态、认识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会对“文本”做出误读和错解的现象。所以,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为学生与“文本”、同伴、教师、环境的会话搭建“支架”,为建构合理的意义提供“先行组织者”。

(3)课程内容设计应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

传统知识观倾向于终极性的结论,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受,这会造成学生知识天平的失衡,身心的片面发展。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既需要健全的人格、完备的知识、积极的态度等,也需要完整的过程、充实的生活、丰实的阅历等。因此,学生既需要过程性知识、个体性的知识、缄默知识等,也需要结果性知识、公共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所以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注重过程的完整、丰富、开放、动态等,也要注重结果的相对可信、相对普遍和相对准确。这样既让学生享受了过程,体验了生活,品味了人生,又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充实了生命;既培养了学生质疑、批判、反思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力。总之,学生就是在过程中建构意义,掌握方法,获得结果。

(4)课程内容设计总体应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传统知识观下,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专家学者的手里,教材就是圣经,这样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往往唯教材、教参侍从,设计也是流水线型的。现代知识观下,要求教学内容为学生的现实存在服务,关注学生的生命意义或生活世界,重视知识的不确定性,强调内容的生成,设计是动态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一个不断修正、补充、完善的动态化的过程,将预设与生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既要注重课前的教学内容预设,否则教学就失去了根基,变得盲目无序;又要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白”,否则教学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

2. 现代知识观影响下的课程内容设计新策略

现代知识观下教学内容设计是一个不断修正、补充、完善的动态化过程,这种设计有阶段性和过程性。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应分三个阶段完成,而且其设计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教学前的预设。

所谓预设就是备课,备课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知识,而是要让书本知识呈现到原来的鲜活状态。由于教材是静态的文本形式,所以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将课程内容“教学化”和“心理学化”,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将其组织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也就是教师要将知识中所隐含的意义、情感、思维方式、价值等因素激活。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将教材知识内化、活化、深化,并让其中的意蕴浮出“水面”。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对学年、学期和学段的课程内容做出整体规划,把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理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过程知识与结果知识结合起来。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首先,对多版本的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即删减、整合、补充、通俗化。删减,即学生自己知道或看得懂的,或通过生生之间交流和讨论能够解决的内容减少。整合,即为了帮助学生合理解读并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可以将学科交叉的知识整合并形成大教学单元、主题活动等,诸如设计一些像环境问题、全球化问题、安全教育问题等专题,让学生形成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体系。补充,即在课程内容当中增加体现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新信息和新创造等。通俗化,即将学术知识生活化、结论知识过程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其次,联系生活实际和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一个鲜活的生活世界中,他们周围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社区氛围、生活习惯以及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等因素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学生建构意义的重要基础。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某事毫无经验,我们绝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当然,这些经验有显性与隐性、积极与消极,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甄别、选择和组织。最后,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要以动态、开放、宽松为主,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出空隙。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享生命、共同探索新知识的生活过程。同时,教学过程也是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历程的表征。所以,教师要将探索知识的幸福与心酸活灵活现的展现给学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就是要重新恢复知识存在的境域,让知识变成一个‘妩媚动人’的对话者,它焕发出的召唤力,不知不觉地将学习者‘卷入’其中”。所以,在过程设计上,坚决反对程序化的冷冰冰设计,坚持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变化所衍生出的富有人情味的规划。这种规划据师生、学生之间互动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随时增删环节,据环境和进程的变化随时重新规划。

第二阶段:课堂中的生成。

课堂中内容的生成是在课前预设性内容的基础上的生成,而不是天马行空般的毫无意义的生成,课程内容的生成要与课堂教学有关,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是对预设性内容的升华。课堂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场所”,教师在变,学生在变,时间在变,氛围在变,进程在变,教学就是在此情景下,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来建构意义,创造知识。期间,存在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为课堂课程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变术。课程内容也就是在多极对话与互动中生成的。有人就说:“在教学之前不存在全面完善的教学内容,面对课堂教学的具体,现实的情境,即使是特级或优秀教师所设计的‘完美’的教学内容,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进而,教学过程也就不是忠实地执行课前预设性的内容,而是要不断地捕获更多的资源,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生成的路径有:

(1)教师学会倾听学生,不失时机地生成课程内容。

叶澜教授认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话语权,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讲自己的经历、感受,做小导师,开辩论会等, 另一方面也要依据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水平,及时地调整教学的进程和内容的难度水平,并加以梳理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教师要巧用自身资源。

教师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教学风格、教师的行为等都是课堂重要的内容,其以缄默知识的形态存在并“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和感化着学生。这些特有的教学行为及风格都会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问题的解决以及终生的发展产生导向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 塑造品行, 为人师表。

(3)教师要机智地利用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或突发事件。

教学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具有不可预测性,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传统的教学中,认为这些事件是课堂的“不速之客”,会对其以打压的方式控制和排斥它,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新课程下,这也是教学的有效资源,合理地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位老师在教《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一只蜜蜂冲入教室,课堂处于无序的状态……教师灵机一动……“我们来观察这个新朋友,然后把观察到的写下来”,有同学说:“每次写日记都没有内容写,今天就写这只蜜蜂,好不好?”,“很好,该怎么观察它呢?”有同学说:观察蜜蜂的外形、表情、动作……。

(4)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课堂环境和教学手段。

环境不仅影响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教室布置、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其功能在于感染人,感化人,塑造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情感的培养,获得体验性的知识。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对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教学后的反思和整合。

课程内容设计 篇10

目前,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 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科学的设置, 课堂教学过程缺乏设计。教师多媒体电子课件大部分来自网络, 由于资源有限及电子课件制作费时, 大多只是课本内容的堆砌, 缺乏基于专业特点的内容选择, 同时, 也普遍缺乏基于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授课内容逻辑关系、讲解次重点的设计。另一方面, 课堂教学形式有待创新。工程力学课程内容较多, 逻辑性、连贯性强, 课堂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 而课时相对较少, 需要采用更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保证课程系统性和教学效果。

一、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来讲, 仅仅培养操作型或应用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以应用型为基础设置的课程内容需要改革。创新的基础是丰富全面的知识储备, 这就需要我们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从专业方向型的内容选择向工程基础理论型转变。工程力学课程目前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方面的知识, 各本科院校理论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个部分, 课程内容主要是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汇交力系、力矩和力偶、平面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摩擦、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动静法 (达朗贝尔原理) 、虚位移原理、机械振动基础等方面。在实际的课程内容选择当中, 许多土建工程方向类专业工程力学没有将运动学、动力学部分课程知识体系, 认为与专业应用无关, 事实上刚体运动学、动力学的知识是虚位移原理的基础, 而虚位移原理又可以解决一些静力学的问题[2]。所以, 运动学、动力学部分的知识需要纳入土建工程方向工程力学的讲授内容, 一方面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应用, 另一方面, 有助于思维的拓展, 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工程力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制作教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工程实例来建立案例、课堂练习, 提取力学模型, 讲解基本方法及应用;二是突出思维方法、分析方法的训练, 教学当中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要重点分析讲解, 例如杆的拉压、圆轴的扭转、梁的弯曲构件横截面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变形的分析到应力的分布再到应力公式的得出, 要精心设计, 梳理课本内容, 制作思路清晰、表达明确的多媒体课件, 与学生一起完成分析模型、思路、方法及最后的结论的学习;三是要学会归纳问题的共性, 在分析讨论时将不同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 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3]。

二、工程力学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知识点杂、理论公式推导复杂。在学时不多的情况下,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思维的目的, 取得系统、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任课教师根据专业特点, 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 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 可以采用设问互动式教学方法。

1.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设问互动式教学方法设计。

基于工程力学的课程特点, 设问互动式教学方法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分为四个部分:设问、分析、求解、总结。设问就是提出问题, 问题的提出可以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4]。问题的提出不可随意, 应注意以下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所分析内容紧密联系;提出问题的时机要自然、前后逻辑联系紧密, 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 也是后续课程马上要学习的知识, 使学生学习的思路连贯;问题不可抽象, 应以学生普遍熟悉的实际应用为主;问题应难易适中, 让学生能积极回应。这样的设问应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设问, 提醒学生从已经学过的概念和原理来着手思考、回答问题之后是知识点问题的分析, 分析的过程实际是老师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 这个过程老师要根据学生前面学习掌握的知识, 根据知识点之间前后的逻辑关系, 循循善诱, 一步一步调整、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最后明确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之后就是求解, 求解的过程实际上是用分析确定的方法来建模、推导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关问题建模的方法, 求解的思路和过程, 对于过程较为简单的推导求解, 也可以指出建模和分析的思路, 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推导, 锻炼学生自学和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求解这两个步骤中, 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要贯穿其中,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也可以适当地设计小组讨论, 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四步是总结, 教师对相应的知识点分析的思路、求解过程建模的方法、过程中的重点及最后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 进一步理清思路, 强调重点。

2.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设问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设问互动式教学方法实施的目的是教授分析方法, 开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教师要掌控整个教学过程, 除了要对课堂讲授知识非常熟悉之外, 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表达和组织能力, 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授课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点前后逻辑关系。工程力学这门课程虽然概念多、知识点杂, 但是知识点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独立讲解知识点, 学生会觉得陌生、枯燥, 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点之前, 应将知识点的来历以及后续课程中的应用作一个概括的说明, 学生了解了知识点的来源和应用之后, 学习会更投入, 效果会更好。第二, 工程应用问题引导教学。在教新的知识点之前, 不直接切入知识点, 而是先就工程应用当中的实际问题设问, 让学生思考问题在哪里或如何解决, 再结合课本知识, 引出新的概念或知识点, 这样有的放矢, 学生的思维、情绪会随着问题调动起来。第三, 公式的推导逻辑要严密。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 杆的拉压、圆轴的扭转、梁的弯曲以及一点的应力状态分析这部分内容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公式的推导是必须要的课堂上重点讲解的, 这对学生深入、清晰了解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 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锻炼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部分课程的讲解要梳理课本内容, 制作思路清晰、表达明确的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展示分析的模型、思路、方法及最后的结论。讲解过程中结合设问、强调、板书等形式, 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效果。

三、结束语

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 课堂教学始终是重点, 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当然, 课堂教学不是全部, 要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 熟练运用, 同时掌握学习方法, 锻炼创新思维的目的, 工程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课程考核的形式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摘要:工程力学的学习, 课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适应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工程力学课程内容设置, 并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内容设置,课堂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新柱, 王冬, 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14, (1) .

[2]杨磊, 李艳聪, 等.《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机械, 2009, (8) .

[3]鲁中健, 杨汉嵩, 等.《工程力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1, (3) .

上一篇: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下一篇:影视广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