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形象

2024-05-25

“多余人”形象(精选五篇)

“多余人”形象 篇1

关键词:太宰治,郁达夫,零余者,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中, 是带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文学人物形象。它是当时俄国社会中一部分青年贵族的缩影。而随着国际文化交流和俄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引进,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学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多余人”形象。无独有偶, 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日本, 类似的“多余人”形象也出现在日本文学中。中日两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类似, 都体现着“多余人”的特征, 与此同时, 他们又反映着各自的时代特征。而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 不同的创作者, 不同的民族文化又决定了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主要集中于他的小说集 《沉沦》 之中。他们瘦弱、面容憔悴, 拥有脆弱的身体和脆弱的神经。作为弱国的寄居者, 这些在日本的留学生苦闷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人生境遇, 还有无处排遣的性的渴望。他们被日本人所排挤、轻视, 弱小的祖国给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在异国他乡遭受着巨大的精神摧残。另外, 他们大都是下层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是被挤出社会的小人物, 虽然有才能, 却备受经济与政治的压迫从而无所作为。而太宰治不热衷于描写贫困的下层阶级, 他所关注的是同自己一样的贵族阶级出身、受过教育, 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家族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可以在社会中有一番作为。然而, 他们却沉迷于声色犬马, 不思进取, 最后只能成为拖累周围人的“多余人”。

沉溺于酒色和贫穷是小说集《沉沦》 中的以“他”为代表的“零余者”和太宰治作品中以大庭叶藏为代表的“多余人”的重合点。他们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时期都有着相同的境遇, 寻花访柳、酗酒, 然后引发贫穷, 然而这种相同的境遇其实有着更深层的根源。首先, 他们同是家庭的“多余人”。“他”三岁丧父, 家庭穷困不堪, 而他家里人却责怪他没有恒性, 不能安安生生的求学, 常常惹是生非, 而且被认为心思太活。而且在家中整日整夜的呆在书房里, 与书籍为友。而大庭叶藏因并非长子, 在封建式的大家庭中拥有的父爱十分有限, 同时, 压抑的家庭氛围让他与家庭产生了隔膜感, 最明显的是在用餐的时候, 大庭叶藏坐在有些昏暗的房间里的最末席上, 与父亲母亲相隔甚远。同时, 一成不变的用餐时间、井然有序的饭菜排列与死气沉沉的用餐氛围让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惧。以至于后来想到用餐的情景就会让他不寒而栗。而从小就缺少来自家庭的爱让他们感到孤独, 因而会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爱。这种从小缺爱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家庭的虚无感滋生了他们的内敛而敏感的性格。在家庭里感受不到爱且对家庭毫无贡献的他们注定是家庭里的“多余人”。

家庭中缺失的爱并没有在其他方面获得补偿。“他”和大庭叶藏在于同龄人的相处方面都遇到了问题。在中学时, “他”以为“他一人同别的学生不同”i。留学日本以后, 不仅仅认为全班的日本人都是他的仇敌, 而且到后来, 连中国同乡和兄长都被他放置到自己的对立面。身处于异国他乡的“他”真真切切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成为了多余的人。而大庭叶藏, 中学时期也背井离乡, 寄住在远亲家中。他将哗众取宠的本领发挥到极致, 惹得周围人笑声不断。但是这逗笑与滑稽无疑是一张面具, 藏在这面具背后的, 是大庭叶藏与周围人的无法排解的隔膜感。逗笑和滑稽, 只是他这个“异类”融入周围人所使用的手段, 进而减少他的多余感。即使后来, 中学时期的他与同学竹一交好, 也只不过是因为竹一看穿了他的把戏, 大庭叶藏害怕他的面具被当中撤下而采取的怀柔政策。除此之外, 学业上的无所建树也让他们看不到未来的曙光, 浑浑噩噩的生活让他们的步伐拘泥于今天和过去无法自拔。在社会中, 他们只能屈身于底层, 为了吃喝而挣扎, 生活的困顿更是加重了他们身上的多余感。

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和太宰治的“多余人”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核心, 在于这两种人物形象的多余感的来源。“零余者”的多余感是外界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家境的贫困不堪让他们早熟, 更早的接触到成人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利益纠葛, 使其拥有早熟而敏感的性格。而学生时代, 特立独行的性格又让他们“失群”, 无法在同龄人中寻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认为自己同其他人不同。身处异国他乡, 他因为祖国的弱小而自卑, 自己为自己打上了“他者”的烙印, 并因此而沉沦。例如 《沉沦》 中的“他”, 因为祖国的贫弱, 使得在日本生活的“他”受到当地人的歧视, 进而感到人生的苦闷, 发出感叹“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ii。但是“零余者”依然在寻找一个归属, 他们依然渴望被爱 (即使是酒馆中妓女的爱) 渴望被认同接受, 希望自己的空虚可以得到补偿与填充。

与之相对, 太宰治笔下的“多余人”的多余感则是原发性的。以 《人间失格》 的主人公大庭叶藏为例。太宰治在创作大庭叶藏这个人物时, 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非人”, 也就是对自身的否定。大庭叶藏自己承认“我丝毫捉摸不透‘人的生活’究竟是个怎么一副样子。”iii, 他不知道饥饿为何物, 这不是因为衣食无忧, 而是因为无法体会到饿肚子的感觉, 甚至认为“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在我听来, 不过是一句令人生厌的威胁。”iv而在 《人间失格》 这部小说中也可以发现, 无论是多么穷困的时刻, 大庭叶藏从未表达过饿, 也从未因为饿而吞咽过食物。除了饥饿感的缺失, 大庭叶藏对人的生活一直抱有怀疑, 他无法理解痛苦以及幸福的含义。而这种怀疑产生的不安与恐惧席卷他的全身, 同时, 与周围人的差异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这些也最终导致他无法与周围人真正的交谈。滑稽与逗笑, 成为他为人处世, 获得周围人认同的最后一种手段。“这是我对人最后的求爱。一方面, 我对人极度恐惧, 另一方面, 我又始终无法对人断念。最后, 我终于凭借着滑稽这一条线与人扯上了关系。表面上, 我强颜作笑;内心里, 却怀着某种也能够撞大运的千钧一发的紧张感———为了讨好他人, 我总是挤出一身黏汗。”v对自身的排斥和否定以及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 这二者互相矛盾, 形成了太宰笔下人物从内自外的排斥力, 他排斥世间的所有, 甚至包括了自己。最开始, 他总认为是自己是丑恶的, 然而通过与堀木正雄、“比目鱼”以及社会政治团体的接触, 他发现世间人人皆是如此,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开始怀疑、怨恨世界造就了自己, 但又因为强烈的自卑, 接受了世界与我皆是丑的这一观点。这样的内外交织所形成的斥力将他推到了整个世界的对立面。

此外, 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是对待性的态度有所不同。“他”从小受到中国封建传统教育, 缺乏性知识导致性的压抑, 这导致在青春期时, “他”对女人的渴望、思慕与自身的价值取向相冲突, 在渴望女性的同时也会因为自己对于性的想法自责和难过。“他”每每“犯罪”过后便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犯, 但是每次又经不住诱惑继续进行。而且由于性知识的缺失, 导致他有病乱投医, 在图书馆乱翻医书。虽然说最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到了开脱。“然而这不过是自家对自家的宽慰而已, 他的胸里, 总有一种非常的忧虑存在那里。”vi而叶藏从小有着相当惊人的美貌, 且会用滑稽的手段逗乐女人, 因此轻而易举地拥有众多女追求者, 从她们的身上可以获得好处。可事实上, 叶藏自小觉得女人复杂难懂, 认为女人的心思难以捉摸, 与她们相处如履薄冰。但是对于妓女却有着另一种态度, 他认为妓女既不能被当作人, 又不能够算作女人, 而是像是疯子或者白痴。因此他可以在妓女怀中安稳的熟睡。无论是妓女还是身边的女性, 大庭叶藏从未有过像“他”那样的焦虑, 在他眼中, 妓女是他逃脱对人类的恐怖后的避风港, 而其他身边的女性不过是他需要运用“滑稽”来取悦的对象。

最后, 我们还要认识到两种人物形象身上的罪意识的不同。郁达夫和太宰治笔下的人物形象虽然都带有一种强烈的罪意识, 但是由于这种罪意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因而有着很大不同。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的罪意识来源于他们在日本的放荡颓废的生活。他们想要救国, 但是却过着颓废的生活, 浪费青春和金钱。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自我放纵不知悔改的现实相互碰撞, 再加上与传统文化相背离的放荡的生活, 这两组矛盾产生出一种强烈的罪恶感。而太宰治笔下的多余人所带有的罪意识则是原发性的。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人间失格》、 《维庸之妻》 这一系列包含“多余人”形象的作品的创作时间是在二战日本战败之后。在二战之后, 日本国内原先鼓吹战争的文学大家都开始倒戈赞扬民主, 对军国主义口诛笔伐。太宰治无法接受前辈与同辈们的这种转变, “见过一次地狱的人, 对于一切事项都会觉得冷淡。”vii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 每一个日本人都是有罪的, 无论是否参与过战争, 都是有罪的。参与过是有罪的, 没有参与过但是对其视而不见也是助纣为虐, 也是有罪的。这样一种“原罪”意识也让他的“多余人”与“零余者”区分开来。

这种人物形象上的差异, 有着多方面的来源, 除了文本上的差异, 还有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个人经历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郁达夫在日本求学期间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创作是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与自传性。而太宰治的那些包含有“多余人”的作品, 例如 《人间失格》、 《东京八景》、 《他已非昨日之他》等等也被认为带有很强的个人自传色彩。那么在分析这两种人物形象, 寻找差异的根源的时候, 便无法忽视作家自身经历对于创作的影响。

郁达夫和太宰治的幼年生活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郁达夫的父亲早逝, 母亲操持家务无暇顾及他, 自己由仆人带大;太宰治作为大家族中的第六个男孩, 注定无法受到父母过多的关爱。因父亲事务繁多, 母亲体弱多病, 被姑母和保姆带大的太宰治同郁达夫一样缺少来自家庭的爱, 这种缺失导致他们内向、自卑而敏感的性格, 也成为影响他们后来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 这两位作家都处在动荡的年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饱受外敌侵略, 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沦为鱼肉任人宰割。郁达夫自己作为留学生, 带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想要拯救中国, 却因生活窘迫和苦闷而潦倒痛苦;太宰治成长在二战期间, 日本从妄图成为与轴心盟友一起瓜分世界的亚洲第一大国的美梦中惊醒, 直面战败的事实。帝国梦破灭, 贵族阶级消失, 幻灭的国民情绪笼罩整个国家, 知识分子尤其感伤颓废。数十年来的改革、自强之路, 沦为一场泡影, 民众觉得日本这个国家的未来已经没有任何希望, 整个日本的民族自信力崩溃。然而民族自信力的坍塌也导致了个人的自信摇摇欲坠。因此也造就了二人的作品中的颓废之气。

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 因为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 让二人作品在颓废之外带上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太宰治的笔触充满幻灭, 而郁达夫的作品虽然描写的是颓废的生活, 却透着强烈的想要复兴的思想感情。如果把太宰治的作品比作哀号, 那么郁达夫的作品好比易水之畔别离的歌声, 虽然哀婉, 但是又激人奋起。这之中的缘故是因为太宰治那时的人们刚刚经历战争和失败, 对于打击难以接受, 而在郁达夫所处的时期, 中国已经贫弱了相当一段时间, 人们对自身有了一定的反思和认识, 已经开始觉醒和抗争, 重新振奋的愿望取代了一部分失落, 而郁达夫本人其实也是如此。所以郁达夫作品中所要表达的除了和太宰治同样的对于国家民族落魄的失落, 还有对于国家落后之时, 自身无法奋起努力报效祖国的无力感, 以及对此的谴责。

对于郁达夫来说, 他的创作是一记重拳, 惊醒了还未彻底醒悟、感到迷茫的国内外的新青年;对于太宰治来说, 他的创作是一曲挽歌, 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审美感情的流露, 是对大和民族衰败的感慨和无奈。然而无论是“零余者”还是“多余人”, 无论是“他”还是大庭叶藏, 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他们是一面镜子, 映照出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 反映的是他们自身的心理历程。

参考文献

[1]郁达夫:《沉沦》[M],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第2版

[2]黄乔生:《郁达夫小说》[M], 现代出版社, 2015年版

[3]王自力、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M],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版

[4][日]太宰治著, 于婧译:《人间失格》[M], 重庆出版社, 2013年7月第1版

“多余人”形象 篇2

关键词:南高  鲁迅  多余人  小说  形象

一、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典型“多余人”

南高与鲁迅小说中最典型的知识人物大部分都是“多余人”形象。“多余人”人物形象是19世纪西方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坛上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但是南高与鲁迅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多余人”人物形象。

南高与鲁迅作品中的“多余人”人物原来大都是知识分子、文学家、教师等。他们都是满腹经纶却生不逢时之者。他们因此成为了一批孤独的、保守的、落后的人。他们身上有着高尚品格,抱着梦寐以求、畅想未来的夙愿,但被“柴米油盐”(南高所用的词语)所控。如果说19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多余人”大都适应着贵族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那么,南高与鲁迅小说中的“多余人”人物对当时社会现实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反抗。换句话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小说中的“多余人”人物对人生持着平衡心态、承认现实,南高与鲁迅小说中的“多余人”人物不肯承认“多余人生”而是坚决放弃、拒绝“多余人生”,但是最终也免不了染上“多余人生”的境遇。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是“多余人生”形象人物的代表、中心。孔乙己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生活在淘汰“儒学”,吸收“西学”的社会背景下:旧的已经被排斥,但是新的还没有来临。映衬着孔乙己形象的空间要素就是咸亨酒店。孔乙己只有出现在这样的酒店,才能完全地暴露出他身上的顽固落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整体“落后”。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出现也意味着“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1]这样的情节足以说明,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成为了茫茫人生中的孤零零的陌生者。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穿长衫”的孔乙己却站在酒柜台前,跟穿着短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的贫苦劳动人来酒店喝酒。因此可以说,“穿着长衫”这一情节说明了孔乙己已不可列入“穿着长衫”的阔绰顾客队伍了。

“穿着长衫”这一情节结合着孔乙己“之乎者也”的口头禅,更进一步阐明了孔乙己的确是当时旧社会的残余、渣滓。孔乙己是“之乎者也”的信徒,因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2]孔乙己之类的人物一直崇拜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观念。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出现的最后一次不是站在酒柜台前,而是“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3]孔乙己成为了咸亨酒店大家耻笑、轻视的对象,因为孔乙己真正变成“多余人”了,真正是旧社会所排斥的知识分子了,他身上的“多余”体现在在众人之中变得陌生、孤独。

与鲁迅相比,南高也集中刻画着越南1945八月革命前的“多余人”人物形象。南高《多余人生》(1943)小说中的“阿户”也是“多余人”的典型代表。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是个末代儒士,而南高的“阿户”是具有职业理想的文学家。孔乙己只能通过人家的评价、挖掘、轻蔑、耻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余人。”

阿户呢,没有人把他视为“多余人”,连阿户的妻子——每天都忍受着阿户的斥责、痛骂、无名气的阿慈也不这么认为,甚至把阿户当作自己的救星。阿户身上的“多余人”特质,他自己能够感受到,能够意识到,而孔乙己对身上的“多余人”特质完全相反。他是“多余人”,是当时社会已经绝对排斥、不可容纳的末代儒士。

阿户必须生活在“多余人生”的境遇中,因为他对艺术创造有着一种渴望,但是他也陷入了“柴米油盐”的绝望深渊。阿户的“多余人”体现在于此悲剧中无法逃脱出来,阿户自我痛斥,自我指责,像正在痛骂另外的一个“阿户”:“滚蛋!笨蛋的东西!因为他就是一个笨蛋!他是一个无良心之辈!”[4](越南语原文:Kh?n n?n! kh?n n?n thay cho h?n! B?i vì chính h?n là th?ng kh?n n?n! H?n là m?t k? b?t l??ng!)阿户对自己嘲笑道:“完了,现在就完蛋了,我现在无用了!”[5](越南语原文:Th?i th? là h?t! Ta ?? h?ng! Ta ?? h?ng ??t r?i!)。实际上,阿户对自己完全清醒,所以“阿户”身上的“多余人”充满着悲剧,而孔乙己的“多余人”不是带着悲剧,就是带着喜剧色彩。

作为一个充满着艺术创作热情的文学家,阿户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职、自己的渴望、自己的理想。他说:“文学创造不需要手巧的员工提供的模样框架,而文学仅容纳那些些会开掘、深造,会发挥史无前例的创造性的人。”[6](越南语原文:V?n ch??ng kh?ng c?n ??n nh?ng ng??i th? khéo tay làm theo m?t vài ki?u m?u ??a cho. V?n ch??ng ch? dung n?p nh?ng ng??i bi?t ?ào s?u, kh?i nh?ng ngu?n ch?a ai kh?i và sáng t?o nh?ng cái ch?a có…)阿户时刻渴望着攀到艺术创造的顶峰。“他头脑里时刻都瞒着夙愿、大怀抱……他顿时想到了有一天他的作品将会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所有著作,会使其他著作与其相比望尘莫及。”

虽然阿户的渴望那么美丽,他面对将来充满着憧憬,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加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环境使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因此他只好撒手不管、垂头丧气了。阿户对自己的“多余人”总带着大失所望、万分悲痛的感觉:“在任何工作中,马虎就等于无良心,但是文学创造中马虎就意味着卑鄙!天啊!他在写什么呢?他写了一些单调的、无聊的东西,他在写一些没有创造性的,对创造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在写一些空荡荡的、平庸的东西。他写不出新鲜的、笔杆都变硬了,文章内容都乏味了。那就意味着他是个无用之辈了、是个“多余人”了。”[7](越南语原文:S? c?u th? trong b?t c? ngh? gì c?ng là s? b?t l??ng r?i. Nh?ng s? c?u th? trong v?n ch??ng thì th?t là ?ê ti?n. Chao ?i! H?n ?? vi?t nh?ng gì? Toàn là nh?ng cái v? v?, nh?t nh?o, g?i nh?ng tình c?m r?t nh?, r?t n?ng, di?n m?t vài ? r?t th?ng th??ng qu?y lo?ng trong m?t th? v?n b?ng ph?ng và quá ? d? d?i. H?n ch?ng ?em m?t chút m?i l? gì ??n v?n ch??ng. Th? ngh?a là h?n là m?t k? v? ích, m?t ng??i th?a)。

南高与鲁迅在创作上的不约而同就在于尽力发掘小说中知识分子身上的“多余人”的悲剧。南高写于1942年的《明月》中的“阿田”代表着一批劳苦而艰忍的教师,他们都非常喜爱文学,都有文学创作的渴望,有时他们的渴望非常强:“阿田一直抱着希望成为一名文学家。阿田甘心情愿忍受着所有精神和物质上的折磨、损失。阿田常告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他甘心拒绝能赚数百月薪的工作,只要赚来几块钱写文章的稿费。”[8](越南语原文:?i?n nao n?c mu?n tr? nên m?t v?n s?. ?i?n nguy?n cam ch?u t?t c? nh?ng thi?u th?n, ?o? ?ày mà v?n nh?n n??c mình ph?i ch?u. ?i?n v?n th??ng b?o v?i m?t ng??i b?n cùng chí h??ng. ?i?n s?n lòng t? ch?i m?t m?t ch? làm ki?m n?i m?i tháng hàng tr?m b?c, n?u có th? ki?m ???c n?m ??ng v? v?n…)

阿田愿意承受物质上的贫穷,以追求让自己在文学创造上的梦想。但是由于生活中“柴米油盐”的束缚,阿田不可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阿田一分一秒都想到钱,头脑里装满着琐碎的担忧。每当想到以前的美梦,阿田总是长吁短叹。阿田自我安慰:有钱就写。但是他明知,他再也不能写下去了,因为一生赚来的不到几块钱啊!。”[9](越南语原文:Kh?ng m?t phút nào ?i?n kh?ng ph?i ngh? ??n ti?n, óc ?i?n ??y nh?ng lo l?ng nh? nhen. M?t ??i khi ch?t nh? l?i cái m?ng x?a, ?i?n l?i th? dài. ?i?n t? an ?i: Có ti?n r?i s? vi?t. Nh?ng ?i?n bi?t: Ch?ng bao gi? vi?t n?a b?i ch?c ch?n là su?t ??i ?i?n c?ng kh?ng có ti?n…)

一天月亮普照,阿田让心灵跟着风、跟着云放飞,但是他的妻子对孩子打骂吵闹的声音、孩子的哭声把他从朦胧浪漫之中拉了回来,回到了充满着痛苦的现实。阿田听到了妻子打骂孩子的声音:“开口!去你爸!去你死!你给我闭嘴,不然我打烂了你的嘴!”[10](越南语原文:“Há m?m ra”,“K? cha mày! Cho mày ch?t ?i!”,“Mày c?m ngay kh?ng tao tát cho v? m?t” ),之后是孩子的央求哭声:“娘!饶着我吧!我恳求你,饶着我吧!。”[11](越南语原文:Con l?y bu! Cay con l?m! Con l?y bu!…)阿田不能坦然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生活。“阿田要躲避现实,但怎么能躲避呢?阿田妻子受苦、孩子受苦、爹娘也受苦,连阿田也承受着苦累,许多人也跟阿田一样都受苦受累的。”[12]

第二天上午,阿田在孩子的哭声、妻子的唠叨声、村头债主要债的哄声中写文章,阿田当时的心情与鲁迅所发表的《一个幸福的家庭》里面的无名作家的心情相吻合。鲁迅让那个无名作家在小说中呈现大段内心独白。那位无名作家内心世界充满着空虚与胡思乱想,他想要给“一个幸福的家庭”找“乐土”。像阿田一样,无名作家想要沉浸在朦胧虚无之中,他想攀到艺术最顶尖的“玉塔”,去追求那些“仙女”的背影,想躲避世俗境界。但是一切都像泡沫一样无影无踪。现实生活不许他再度好高骛远了,把他从朦胧中拉了回来。

中国当时还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怎么会有“一个幸福家庭”生活的“乐土”呢?鲁迅的《幸福的家庭》具有独特的交叉艺术结构,那位无名作家内心世界同时存在着模糊、虚无的思想脉络以及现实要素。那种现实成为了无名作家的延宕的威胁。那种威胁时刻都“纠缠”着他,使无名作家无法摆脱出来。那也是文学家不可疏忽的现实生活急迫感、压力感的一面。

无名作家正在虚构一个完美家庭、充满着笑声的“幸福家庭”:“……他们两人正在用午餐,”他想,“桌上铺了雪白的布;厨子送上菜来,——中国菜”[13]等情节的时候,突然有了喊声“什么?二十五斤?”,还有无名作家妻子顿时发出了唠叨声音“柴!没了,全都没了!”[14]这不得不让无名文学家停止了虚构脉络,断了思路。之后帮妻子算钱交给了卖柴的人。还有,无名作家想象着“一个幸福家庭”中丈夫亲地邀请他妻子走进自己的文房:“亲爱的,你进来吧!”此时,无名作家顿时听到了“啪”一声,原来是他妻子给三岁小女孩打了个巴掌。

不顾一直哭下去的孩子,无名作家专注于自己的写作思路,引用伟人的佳话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一切都是为了加强毅力。此佳话来自马克思在孩子哭声中坦然编写了举世瞩目的《资本论》。但是那位无名作家不知道,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有这么超人的毅力,是因为他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文学家如果像马克思那样,就只是虚无、无聊、模糊、朦胧,甚至躲避现实而已。

二、结语

南高与鲁迅在小说中已为“多余人”创造了“空间世界”。从同样的角度讲,这些人物都是类似的,但是南高与鲁迅小说中的“多余人”各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不同的生命。这一点使两位作家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更为千姿百态。孔乙己是“多余人”,因为他是生不逢时的末代儒士,一定会被社会淘汰。陈世成也是“多余人”,因为他好高骛远,对钱财与名望之欲无穷。鲁迅的《一个幸福家庭》小说中的无名作家在很大程度上与南高的《多余人生》小说中的阿户相似。这两个人物都是“多余人”。那位无名作家沉浸在好高骛远之中,阿户却渴望追求艺术理想,渴望攀到艺术最高峰。

正像越南春妙诗人说过的“柴米油盐不可与诗人并论”[15],这两个“多余人”的梦想面对残酷人生时都像泡沫似的消失了。南高与鲁迅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的不同色彩证明了两位作家在创作艺术上的相似,体现了他们艺术上的精湛以及丰富的创造性。

“多余人”渴望自由又茫无目标。感到自由受环境压抑,寻求新的出路,但又缺乏理想。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就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他们幻想作为又脱离人民,渴望有所作为,实行过某些改良和变革,但是单枪匹马,遇到困难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他们与人民疏远,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其实,“多余人”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这一形象确实符合现实情况,所以,从其出现至今,一直有着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

只要有社会,就有游荡在其中的“多余人”,这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如某些学生也想好好学习,但往往只是想,在脑海中构思无数个学习的计划,幻想着自己的成功;但是他们难以坚持下去,总喜欢拖延,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后天。他们在学校过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只等毕业。他们永远是在渴望自由,渴望放假,但是在学习的时候也不认真,还是觉得受到束缚。这样的人,想要成功太难。

再来谈谈工作中的“多余人”,他们往往会不停地控诉、抱怨现实的不公、社会的黑暗。他们有着雄心抱负,虽然可能自己有过努力,但都受到了打击,他们因此变得心灰意懒,永远处于困境中。工作不如意,生活也难如意。他们渴望贵人相助,渴望机遇,渴望成功,但是当前途渺茫时,他们都会选择放弃。他们进不了成功人的行列,又不愿意被别人当作失败者。

“多余人”是贬义词,我们要想不成为“多余人”,就需要有实际行动,让自己变成有用的人。不要盲目地清高,盲目地与世隔绝,成功是不会青睐于无准备、不努力的“多余人”的。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越]南高:《多余人生》,《南高小说选集》(第二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5][越]南高:《多余人生》,《南高小说选集》(第二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6][越]南高:《多余人生》,《南高小说选集》(第二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7][越]南高:《多余人生》,《南高小说选集》(第二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8][越]南高:《明月》,《南高小说选集》(第一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9][越]南高:《明月》,《南高小说选集》(第一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

[10][越]南高:《明月》,《南高小说选集》(第一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215页。

[11][越]南高:《明月》,《南高小说选集》(第一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12][越]南高:《明月》,《南高小说选集》(第一册),河内: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1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越]春妙:《浪漫诗选集》,河内: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参考文献:

[1]金振胜.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J].天中学刊,2006,(4).

[2]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王得后.探索鲁迅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王吉鹏等.鲁迅作品新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6]陈庭释.鲁迅与南高知识分子题材[J].国家大学语言文学院学报,2008.

“多余人”形象 篇3

浪漫主义诞生于18世纪末期、19世纪初期, 它的最突出、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表现主观理想, 注重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在俄国中, 普希金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 并且他还是现实主义的奠基者。受普希金的影响, 屠格涅夫虽然是现实主义者, 但是, 他最开始创作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因此, 本文选取了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和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两个“多余人”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以便增加对这一时期“多余人”人物形象的了解。

一、普希金塑造的奥涅金“多余人”形象特点分析

奥涅金是普希金在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一个“多余人”形象, 它也是俄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是“多余人”的始祖。

1.奥涅金在生活中思索过

奥涅金生活在19世纪的20年代里, 当时俄国伟大的卫国战争已经开始打响, 解放运动开始高涨, 无形之中, 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被激发出来, 民族自豪感被释放出来, 且当时风风火火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正在震撼着整个俄国, 越来越多的俄国资产阶级意识到必须组织自己的团体, 并参与组织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活动。然而这次起义活动因为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宣告失败, 正是因为如此, 本次活动激发了民族的觉醒, 唤醒了大批有志贵族青年的思想。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就是在此时觉醒起来的。深处名门贵族的奥涅金从小就在贵族环境中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方式, 在成长的过程中, 他阅读过热情、充满足有的拜伦诗篇, 学会了法语和拉丁语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本领, 由此, 在上层社会中, 奥涅金成为了比较少有的博学青年中的一员。然而, 在上流社会中的环境因素决定了他仍然摆脱不了整天参加舞会、酒宴、剧场的应酬, 甚至是大部分的时间里还需要去谈恋爱。受进步思想以及革命浪潮的影响下, 奥涅金逐步厌倦了奢靡的上流生活形式, 失去了对形形色色社交生活的兴趣, 开始不满腐朽、堕落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 由此, 引发了他想要过新生活的强烈想法。奥涅金渴望离开奢华的上流社会去到偏远的乡村

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觉到一种心灵的碰撞, 一种追求自我的精神和这种精神下跳跃和扭动的内心。

从众多艺术流派的画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静物画的对象通常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实物, 这些东西平时看上去并不起眼, 艺术家通过自己个性的眼光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赋予静物画灵魂。在作画中挖掘自然的本质与人精神世界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再现, 就是自身存在的一种存在的再现, 通过静物的存在来表示事物之间、人类自身存在之间的一种关系, 以达到充分表现个人对存在里生活、工作、读书, 以此寻求解脱, 重新振作起来。

奥涅金受过卢梭的影响, 读过政治经济学, 他还企图用较轻的地租来改变沉重徭役, 甚至还与一些友人探讨过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客观来讲, 他传播了先进的文化思想, 将当时欧洲先进的思想引入到了俄国。然而, 作为奥涅金来说, 它的主观愿望是好的, 但是他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出生于豪门贵族的奥涅金, 虽然教育让他接收到了先进的思想, 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本领, 但是教育也给他带来了不工作的习惯, 每逢学习的时候, 他只想睡觉, 没有实干精神和实干能力, 更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正是因为如此, 让奥涅金在精神上始终处于忧郁、烦闷、怀疑和惆怅的危机之中, 导致他患上了忧郁症。在生活中的他整天无所事事, 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因此, 奥涅金甚至走上了自我否定之路, 这就是一个在生活中思索过的奥涅金。

2.奥涅金具有自私和唯我主义思想

跟上流贵族社会子弟不同的是, 奥涅金并不是玩世不恭, 淫乱放荡之辈。相反的是, 他非常曾恒上流贵族社会荒淫奢靡的生活状态, 但是, 面对具有金色梦幻的连斯基, 他在开枪的瞬间, 很明显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世俗的帮凶。根据他与达吉雅娜爱情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既想要追求全新又不想脱离当时社会的“多余人”形象特点。具有超凡思想和美丽容颜的达吉雅娜把奥涅金深深的吸引住,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拒绝了达吉雅娜的爱情, 但是他却又对后来成为“涅瓦女神”达吉雅娜进行狂热的追求, 从这一些列的举动充分的可以看出奥涅金作为贵族上层社会的那种自私的本性。作为达吉雅娜来说, 她具有着进步的思想, 虽然生活在平静的环境之中, 但是她却并不满足于现实的平静生活。当具有聪明才智, 愤世嫉俗的男主人公奥涅金的出现时, 这与达吉雅娜自身追求的生活状态比较接近, 有些相似之处, 因此, 达吉雅娜视奥涅金为自己的心中英雄, 大胆的表达出了自己爱慕之情。然而, 对生活已经厌倦、心灰意冷的奥涅金来说, 炙热的爱情根本不能够打动他冷却的心灵, 并且他不想用家庭束缚自己, 也不愿意为此承担做丈夫的基本责任, 这也提前预示了达吉雅娜本人在爱情方面的悲剧命运,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奥涅金自私的本性特点。

当奥涅金拒绝了达吉雅娜爱情的几年之后, 他们重逢在圣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时, 奥涅金再次爱上了并不断追求已经成了令人羡慕的贵夫人的达吉雅娜, 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奥涅金始终不能改变的贵族阶级的利己本性。就连自己最亲密的挚友连斯基, 奥涅金都利用达吉雅娜的妹妹来戏弄自己挚友的感情, 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可见, 奥涅金是多么的唯我主义。虽然他为此接受了挚友连斯基的挑战而感到自责和悔恨过, 但是为了个人名誉和尊严、为了不让社会所耻笑, 他还是决定去决斗, 就这样, 一位年

的一种欣赏。

所以, 静物画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静物本身, 更重要的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欣赏。那么, 静物画和其他画科一样, 需要艺术家在作画的过程中保持理性的状态, 用一颗虔诚之心去探寻静物画的真谛。画属于你的真情实感的东西, 没有什么是主流, 一切都基于人本身, 对于自身的一种思考, 对于人自身思考的一种表现。

轻有为的青年倒在了他的枪口之下, 这也将奥涅金的唯我主义思想暴露无遗。因此说, 奥涅金具有着自私和唯我主义思想。

3.出淤泥而必染的奥涅金

所处的环境和阶级地位决定了奥涅金出淤泥而必然的结果。从表面上来看, 奥涅金地位高贵, 衣食无忧, 但是他并不是掌握实权的统治阶级。他在思想意识方面更倾向于下层地位。所以, 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具有着革命性和反动性的双重性格特点。

对于那些掌握国家政权和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真正上层统治者来说, 奥涅金对他们是既敬畏又仇恨。同为上层贵族阶级, 由于不平等的利益分配和不平等的地位环境, 很容易使奥涅金这样的上层贵族对掌握国家大权的上层统治者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此同时, 他对社会底层的特权以及自身思想观念的局限导致他不可能适应底层人民的生活,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他们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巨大力量, 所以, 革命运动脱离了人民群众, 缺少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必然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最终失败。

奥涅金在思想上背叛了自己所在的上层阶级, 在生活上却又依赖自己所在的上层阶级, 换句话说, 他不可能站在统治阶级的一方, 同时也不可能站在人民群众的一方。奥涅金的这种思想意识让他走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境界之中, 这也让他的心态和他的行动上发生了特殊的变化, 这些变化一是奥涅金土生土长的环境中所熏陶感染的, 二是他本身骨子里就带有的, 他仍然流淌着贵族阶级身上的血液。同时, 再加上他还受到了西方其他国家思想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他呈现出脱离社会发展, 甚至出现奇异思想意识。但是, 作为奥涅金来说, 他终究不可能彻底摆脱封建阶级的制度, 不可能完全拔出贵族阶级泥潭, 因此, 他的那些奇特的思想都是苍白无力的, 他最终也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

在俄国19世纪20年代的生活中, 到处都可以看见像奥涅金这样的贵族青年代表, 可以说, 他是俄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时代变革的产物。生活在贵族社会的没落时期的奥涅金既不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立场, 不和他们同流合污, 但他又不能完全远离人民群众, 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所以, 这些都决定了奥涅金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正是俄国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奥涅金这样具有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特点, 这一人物形象准确地传达出了这些多余人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二、屠格涅夫塑造的罗亭“多余人”形象特点分析

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的典型代表——罗亭, 其在人物形象方面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 多才多艺的知识青年, 有头脑、有口才, 相当有理想有信念

在小说里面正是充分的体现了他的这一点, 一开始女主人公接待并且深情的款待了来自远方的客人, 那就是罗亭, 并且从这开始叙述了两人交往的爱情。小说中反复写到罗亭与来庄园游玩的另外的客人的交流, 正是这一系列的行为突显了罗亭的才华横溢。

1. 罗亭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

他出众的口才加上才华横溢的表演, 使他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说家。他的精彩表演瞬间点燃了其他人心中的希望。他与比加索夫的初次交流, 使得全场沸腾, 轰动全场, 受到大批人的瞩目, 各自围坐在罗亭的四周, 仰望着他, 那时的人们像是在倾听上帝的祷告一样, 目光全部集中在罗亭一人身上, 纷纷坐在他的周边, 细细的品味着他说的每一句话, 其中受到震撼最大的是巴西斯托夫和娜塔莉亚, 巴西斯托夫表情夸张, 张大嘴巴, 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番的激动;而娜塔莉亚专心致志的望着罗亭, 仿佛一切的事情都已经浑然不在了, 跟着罗亭的话语不断地变换着他的表情, 时而欢喜时而忧郁, 完全被罗亭所感染。巴西斯托夫夜不能寐, 他一晚上都在给他的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 而娜塔莉亚虽然躺在床上, 但是一直没有睡意, 他一直在回忆罗亭的演讲, 心情也是此起彼伏。毫无疑问, 罗亭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 他的演讲波及到了娜塔莉亚内心的各个角落, 也使得一位普通的家庭教师——巴西斯托夫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他视罗亭为自己的偶像, 把罗亭的话语作为导向标。这一切都是归功于罗亭的精彩演讲以及鉴定的信念, 他的演讲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 当然也正因为此从而也赢取了娜塔莉亚的爱慕之心, 由此证明他是一位成功的并且优秀的演说家。

2. 罗亭是一位上流社会的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热情青年

罗亭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曾经上过大学、又游览过外国名地, 他受过高等院校的良好的教育, 尤其是受到西方人文、自由、平等的哲学思想以及西方主要的学术思潮的影响, 造就了罗亭很高的艺术修养。他关切社会重点以及热点问题, 喜欢讨论并且经常与其他的知识青年一起探讨知识、话题。正是他在与别人探讨的时候让我们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到罗亭生动的演讲以及耐人寻味的话语, 他善于言辞, 能够把思想转变为现实, 并且在论据中占据主要地位以获取胜利。这部小说的开头就巧妙的设计了他的大学同学烈日涅夫的出现, 一个剖析罗亭的人物角色, 当罗亭在剖析现实以及剖析时代的同时, 烈日涅夫也在深刻的剖析着他。之后他还在林业、农业、教育业都有过奋斗, 但最后都是以失败结束, 在小说的尾声, 罗亭表现的已经很疲惫, 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以及太多的挫折, 所以导致了他心累, 当然烈日涅夫一直在激励他, 重拾自己的自信心。

(二)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1. 罗亭不接受娜塔莉亚的爱情

罗亭在知道娜塔莉亚对他产生爱慕之心时, 他向娜塔莉亚的父亲坦诚了自己的一切, 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自己的家境, 结果他的父亲不允许他们之间的交往, 但是娜塔莉亚毫不避讳, 决定抛弃家人也要和罗亭在一起, 但是软弱无能的罗亭却选择退出, 拒绝了娜塔莉亚的爱情。可怜的娜塔莉亚却最嫁给了爱他的沃伦采夫。数年后再见到罗亭回到农场的时候, 他一无是处, 孤寂一人。

2. 罗亭只顾思想上大做文章, 理论却不与实践相结合

在她离开娜塔莉亚之后, 就一直在外漂泊, 在他漂泊的这几年里, 做任何事情都不如意, 导致了他神情恍惚, 苍老了许多, 他在林业、农业、教育业中都遭遇了挫折, 但是这种失败他自身也知道是由于自己缺乏毅力, 并且不善于去建设、创作, 以至于没有这么年里没有精干于某一行。

罗亭的精彩绝伦的演讲与这种不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就造就了“多余人”的这种性格特征, 当然, 随着时代的进步, 罗亭与之前的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又不是相同的, 而罗亭又是新时代的“多余人”的代表。

总之, 不管是普希金塑造的奥涅金人物形象还是屠格涅夫塑造的罗亭人物形象, 他们在人生观、爱情观、事业观、个性品质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 但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都非常成功的刻画出了“多余人”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 他们并不是多余的, 相反还是进步的。

摘要:在十九世纪时, 俄罗斯文学中塑造出了一批“多余人”形象的作品, 它是世界文学坛史上是一种特有的现象, 它随着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而出现, 随着革命运动的终结而销声匿迹, 充分体现出了贵族革命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特点。本文拟通过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进而加深对其的了解。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多余人”,形象塑造,奥涅金,罗亭

参考文献

[1]徐美仙.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浅析《罗亭》中“多余人”的形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10.

[2]于春波.浅析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1.

[3]马媛媛.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形象[J].北方文学, 2011.9.

[4]赵雪华.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新思考[J].外国问题研究.2010.4.

“多余人”形象 篇4

关键词:多余人;人文主义

一、什么是“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条件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并不仅仅在俄国文学中才有,当时欧洲文学中那些“世纪病”患者形象,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中“迷惘一代”的形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人”形象。都是他们自己时代和环境的多余人。

二、奥涅金的个性

作为一部诗体小说,《奥涅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功,奥涅金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可以一展作为的地方,因此终日游荡,寻事,成为一个“多余的人”。他因现实的无聊而无聊.然而又无力改变现实和自己的命运,因而“多余”。他的遭遇,实际是他那一时代俄國贵族青年之命运的缩影。奥涅金的形象,似乎含有普希金很多的同情.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游手好闲、游戏爱情的花花公子,但在将他与所谓的“进步”青年连斯基作比较时,作者却流露出了自己的偏爱。连斯基从德国留学归来,生活认真、忠于爱情.但这样的青年实际上是思想的懒惰者,现实中的一切似乎都不会对他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这是一个时代的庸人;而奥涅金的“多余”,恰在于他因失望现实而仿惶,而绝望,他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抗议,而他的个性的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代表当时社会进步力量的十二月党人.出身贵族阶层的十二月党人,大多有过奥涅金式的绝望和求索。只不过,普希金来不及、也不可能在小说中完成奥涅金性格的充分发展。在奥涅金之后,俄国文学中又相继出现了毕巧林(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罗亭(屠格涅夫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等一批“多余的人”的形象。而奥涅金则是这一独特的人物画廊中的第一个。

三、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来源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世界文学的多余人中是塑造的最为深刻而完美的一个。由于多余人形象所具有的人类共性,它的影响也就超越了时空,正因如此,奥涅金这个外国文学中的人物至今仍然具有启迪意义,并打动读者的原因。

多余人奥涅金这个形象有其文学发展史上的来源。文艺复兴以后,世界文学开始强调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但丁、拉伯雷、薄伽丘、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使人和人性成为文学的主题。普希金继承和发扬了世界文学中的这一伟大的人文主义传统,并且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再作发展。他在多余人形象的塑造上更加深入而且具体地探索和表现了人性,揭示出人性固有的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尤其可贵的是,普希金还对奥涅金身上许多个人主义的东西提出批判,暗示出一种超越自我以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从而继承和发扬了世界人文主义文学传统的积极的内核。

四、多余人产生的历史根源

19世纪的俄国是欧洲最反动、最腐朽、最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封建主义处在缓慢、停滞甚至倒退的历史流程中,农奴制400年前在欧洲发达国家就已取消,而俄国到19世纪60年代才不得不宣布废除。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 并没有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但俄国资本主义却迅猛发展起来。19世纪前期,俄国还是个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到严重束缚,资产阶级不可能形成一支反封建的生力军,非常软弱。这时俄国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最落后的农奴制,另一个是最软弱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反封建本是他早期的历史使命,而俄国的资产阶级远没有西欧资产阶级早期反封建的革命气派和独立精神,直到19世纪后期也没有显露出这一特点。这样,俄国反对封建农奴制的常备军 是农民和平民,还有一个特殊的阶层,这就是贵族知识分子。他们中的极少数的优秀人物顺乎民意地主动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列宁称1825--1861年为贵族知识分子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贵族青年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这是由他们的贵族阶级本性决定的。十二月党人和非十二月党人的贵族青年都有这个特征。但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又不尽一致。其中觉醒了的一部分先进分子走上了十二月党人的道路,决心用暴力改变俄国现状,而大多数庸俗的贵族青年却仍然在上流社会里鬼混。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既不能像十二月党人那样立志改革,奋起战斗,也不像一般贵族青年那样自甘堕落。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他们想有所作为,却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而且也没有必要的毅力和能力,结果是一事无成。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等就是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多余人 形象。多余人 形象从诞生到淡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他们为推翻沙皇的专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却无法阻止历史走向另一个专制,他们既是一群可歌的人,又是一群可悲的人。

因此,俄国文学中多余人 形象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既是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沙皇专制统治和政治高压的必然结果。多余人 形象既是俄国新旧文化撞击交融的产物,又是当时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既然是从俄国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弄潮儿 ,又是俄国作家精神上的派生子 。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多余人 的形象在俄国文学中构成一个系列,从这个系列可以清晰地看到俄国贵族革命性消亡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智量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阅读普希金/刘文飞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2.

“多余人”形象 篇5

1 学生意识

什么是学生意识?学生意识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自觉关注。这堂课, 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学生意识。前面也有说到或许是受了“模拟上课”的限制, 但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论有无学生, 都应做到“有学生”、“无学生”一个样。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不应以牺牲学生为代价来“成就”自己的口才。

首先, 从教学程序上来说, 老师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做到“先生后师”。杨老师虽然有叫学生先自读, 但着重强调的是“了解一下诗的内容”。学生在不熟悉内容的情况下恐怕很难感受和体会到诗的语言美, 更别说加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了。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说“下面听老师范读”就难免有“先师后生”的嫌疑了。再则, 一个环节加以两项任务, 难免让学生有“应接不暇”之感。之后, 杨老师让学生再次自行朗读。本来是很好的一个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更深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可以再细细地去品味, 只是老师又加了一句“组长领着, 来试着读一下。”这样一来, 就由原来的将学生“捆绑”在自己身上改为“捆绑”在“组长”身上了, 并没有给学生以最大的自由。另外可以注意到的是, 老师在一开始并没有划分小组, 也没有规定小组长, 如此一来,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就会造成分组不明的混乱。

其次, 从教学对象上看, 因为这是一堂没有学生的课堂, 所以老师很难与“学生”做到良好的互动交流。杨老师虽强调说:“我们的课堂, 我们来主宰。”但纵观整堂课, 学生显然并没有获得课堂的“主宰权”, 而是一直被老师“捆绑”着、压抑着。可以注意到, 这堂课老师提问学生、叫学生起来回答的次数少之又少, 在个位数左右。

2 学科意识

现今语文课越来越存在“泛语文”甚至是“非语文”化的倾向, 归其一点, 就是学科意识不够强。

在正确把握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准确选择教学内容方面, 现如今的很多老师都是有所欠缺的。一开始的课程导入, 杨老师采用的是音乐导入法——采用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她说:“音乐, 可以叩开人的情感大门。今天, 在我们的讲课之前, 首先, 听一首歌。”一说“乡愁”就说“爱国情感”, 就好比一提《边城》就要学生概括理想社会的特点一样, 存在着“泛语文化”的倾向。笔者认为, 这里的音乐改为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会来得更为贴切和妥当一些。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堂课杨老师给出的学习目标有三个: (1) 诵读诗歌; (2) 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 (3) 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这难免让人感觉到这堂课主要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 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 又出现泛语文化的倾向了。笔者认为, 将第二点改为“赏析诗歌, 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来得更好, 直接凸显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语言形式表达的重要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堂课对语言的学习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力。26分55秒的时候, 老师让学生“学了方法就要用”, 听一听席慕容的《乡愁》, 听完之后用前面讲到的方法来赏析这首诗歌。在这里笔者有一点疑问, 老师只花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直接“灌输”学生以赏析的方法, 而没有很好地对余光中的《乡愁》从语言层面去好好体会, 下面又如此仓促地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 学生如何能做好呢?有主次颠倒的嫌疑。文章最后的总结, 并没有回顾全课、紧紧围绕课文展开, 而是一味地抓住“乡愁”这个字眼抒发“乡愁是什么”, 这难免存在“泛语文化”的倾向。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 宁愿先将“语”、“文”讲到位, 再去进行拓展, 再问学生:“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示?”应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挥、自由想象, 而不要强行设定一个主题。语文教材的文本不应只是一个由头。

3 技能意识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技能意识了。这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也能从中看出一名教师的语文修养和技巧能力。纵观整堂课, 杨老师上得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细细琢磨之下, 还是有一些小瑕疵。

从“说话”说起, 可以看出一开始的杨老师还是有些紧张, 她把“激情澎湃 (pài) ”读成了“激情澎‘bài’”。3分38秒的时候, 老师把成语都说错了, 她把“有的 (dì) 放矢 (sh) ”读成了“有的 (d) 放矢 (shì) ”, 误导学生啊!在自己朗诵诗歌的时候, 还把“坟 (fén) 墓”读成了“féi墓”, 普通话方面还有待加强。当然, 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像杨老师将“后来啊”的“啊”读成了“ya”, 这是正确的, 当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时, “啊”要读作“ya”, 体现了杨老师一定的汉语言文学修养。

其次, 板书方面, 这也是笔者不太满意的一个方面。先不说字不是很好看, 它既不是行书, 也不是楷书, 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板书的排布也不是很合理。老师自己也说到拿到一首诗歌, 首先要分析它的语言, 那么在罗列的要点中就应把“语言美”排在第一位, 而不是放在最下一位, 板书最好有顺序地、有逻辑地分布, 让学生一目了然, 而不是自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这样未免随意性太大了。

纵观整堂课, 杨老师还是很有激情的, 有很多可取之处, 也一直面带笑容。但是, 在这笑容的背后, 牺牲的却是学生的时间, 学生的“笑容”。“泛语文化”的倾向、学生时间的侵占等, 都是现下语文老师们值得深思的一些问题。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笔者在这里呼吁一声:“请把课堂还给学生吧, 不要让学生成为可怜的‘多余人’!”

摘要: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一堂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现在的很多课堂, 教师教的时间往往大大超出学生自己学的时间, “学生”部分的参与少得可怜, 几乎成了课堂的“多余人”。本文就以河津实验三中杨老师的初中语文教学视频——《乡愁》实录为例, 从学生意识、学科意识和技能意识三维度针对其教学做一个简单的评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多余人”形象】相关文章:

强素质树形象造就优秀理财人04-29

天下第一“无奈人”——浅议贾政形象的悲剧意义09-14

党员形象05-27

媒介形象04-09

精神形象05-01

老人形象05-06

沙僧形象05-07

孤独形象05-11

孔雀形象05-11

形象定位05-13

上一篇:用爱撑起教育的蓝天下一篇: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