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女性创业的瓶颈

2024-05-19

突破女性创业的瓶颈(精选六篇)

突破女性创业的瓶颈 篇1

(一) 碎片化市场———传播对象复杂化

创业型小企业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消费时代, 温饱的需要基本满足, 消费者开始以消费价值来体现自己的社会阶层和心理趋同。消费主体80后和90后结束了中国的大众消费时代, 开始重新的分散和聚合, 高度细分的族群化、小众化和个性化消费的成为一大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传统的沟通方式在人们的信息获取中的比例逐步下降, 互联网信息分享方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人际交往纽带,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各种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创业型小企业作为市场细分的反映, 在经历了低成本竞争阶段之后, 差异化成为企业生存的有效途径。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市场产品, 弥补了众多的市场空缺, 给消费者的选择提供更多专业化强的服务类型。对那些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来说, 小众化时代的到来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小企业如何以区别于传统的方式去到达碎片的方式经过几年的摸索, 已经初步认识到网络及口碑的重大作用。但是用什么方式去传播, 怎么去传播曾为迫切问题。

(二) 服务类居多———传播目标精细化

创业型小企业往往聚集在服务行业, 不同于生产性企业的大规模前期投入, 服务性行业更多的是人工和智力的投入, 这就决定了创业型小企业必须更多的以个性化的服务和差异性的商品来立足市场。所谓“个性化”是指在生产中瞄准个性化的要求而进行的系列设计和安排, 而“差异性”则是指物品作为符号对社会地位的不同区分。[1]消费者在丰富而复杂的需求满足选择中需考虑更多、更复杂、更鲜活的因素, 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统计学特征, 消费符号、生活形态、价值观、消费取向等, 如何从更加精细的角度区隔消费者, 分析消费者追崇之消费文化, 抓住消费群体生活形态之精髓, 以有效而精准的方式定位产品和服务, 营销精细化、市场深度细分化必然带来传播的精细化。企业营销从牵引消费者需求到顺应消费需求, 并对与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所进行的创新, 这种创新又不可避免的包括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 与消费者关系建立的创新。

(三) 品牌知名度低———传播方式个性化

创业型小企业创立时间较短, 而且往往衍生于小众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整体而言品牌知名度较低。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质, 消费者更期待在体验中主动接受信息, 从被动的接受品牌的传播转变为主动获取品牌信息, 经历品牌体验, 进而转为自发的品牌传播, 是一个主动“拥抱”品牌的过程, 每一个消费者都有可能在体验中分享其品牌经验, 所以其传播

不能以企业的推荐和介绍等传统方式进行, 例如汽车改装企业, 每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需要和表征, 但是往往对于这种服务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 喜欢参与网络信息搜索和各种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形式的人际间交流。经过走访, 笔者发现对创业型小企业来说口碑传播是占起客户源的60%以上的品牌传播方式。所以如何建立口碑, 实际上就转化为如何打入消费者人际关系网络的问题。

二、创业型小企业口碑传播瓶颈分析

(一) 创业型小企业口碑传播的重要性

口碑不管是传统社会还是信息社会都是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传播方式, 而且由于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正在以更加深刻、更加扩散的趋势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种重要影响源。所谓口碑, 是指消费者之间针对某一产品、品牌、组织或者服务所进行的面对面的、非商业性的、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人们搜索和分享信息的方式不断改变, 口碑已突破传统的交流方式扩展到, 各种在线社交媒体。[2]

创业型小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的紧张, 产品及品牌的价值扩散往往因资金流由于资金缺乏受到限制和制约, 不能与大型企业想比拟, 相比服务质量, 创业型小企业在这方面更处于竞争弱势。但是小众需求人们相对于广告、促销、公关、商家推荐等传统方式的信息接受, , 更愿意相信在强关系人群中口碑传播的信息。因为这种信息的前提是附加了友情、亲情等标签的可信度值的, 牢固程度大大超过其他任何传播方式对品牌或者商品的推荐。这时候价位甚至有时候退居二线, 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意愿的重要指标。口碑的营造相对其他方式更适合创业型小企业的情况, 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 创业型小企业口碑传播瓶颈

1. 资金来源难。

创业型小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依赖企业资金流转, 但是用于生产规模扩大、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比例占据较高。没有足够的投入用于广告公关投入或者其他大规模的营销活动, 进一步造成市场占有率不高, 消费者群体无法扩大等困难, 尽管开展口碑传播是一种相对适合的低成本方法, 如何营造好的口碑也涉及到一定的资金投入, 关键在于如何尽可能节约投入, 扩大产品使用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使产品使用者向未使用者主动传播, 推动未使用者去购买微型企业产品, 取得好的效果。

2. 渠道选择难。

为了形成足够数量的顾客群体, 近年来很多创业型小企业尝试使用各种互联网方式, 希望到达受众群体。遗憾的是面对众多的电子平台和方式, 很难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的顾客群体, 进而达到他们。渠道过多意味着选择难度增加, 在从未谋面的消费者之间创造口碑的传播媒介, 选择具有聚集能力的平台, 方便其在平台上共享产品的经验和信息, 使得消费者具有口碑交流机会, 从而加速口碑传播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3. 顾客维系难。

传统生活方式中口碑的形成可信度最高, 所以已经具有消费经验的顾客群体是这部分口碑形成的重要来源。创业型小企业会遇到的问题往往就是如何到达潜在顾客———即口碑传播渠道;如何形成消费意向———即可信度形成:如何完成经验分享———即控制问题。这些都需要对已有消费经验的的维系, 建立完整的售后跟踪制度和相关的奖励制度, 并行之有效的执行与坚持。重视跟消费者关系的打造, 争取与消费创造共同价值的产生。

4. 人员专业化难。

创业型小企业人员往往简单并且单一, 专业性的传播人才和营销人才很难为其所用, 具有丰富经验的大型策划传播公司又往往收费较高, 尽管很多创业者都有网络传播的意识, 但是传播的具体操作层面没有具有操作知识的相关人才, 这也进一步制约了创业型小企业在相关人群中的知名度传播。如何利用现有渠道发现人才, 选择人才, 培养人才也是创业型小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三、创业型小企业口碑传播突破

(一) 特色化经营

产品或者服务是创业型小企业对抗激烈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武器, 同时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如何抓准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 近距离观察和分析什么对消费者来说是最有价值、最值得信赖的东西, 是企业针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的基础, 更是形成好口碑的根本原因,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将专业化做到极致, 把好质量关, 同时将特色作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不断强调在所有能与消费者接触的途径中。消费者能够在创业型小企业中获得的商品和服务往往也是大众消费不能满足的部分, 心理需求比例更大, 能更加贴近消费者心中最需要的就必然离打动消费者更近一步。

(二) 顾客满意最大化

对消费者来说, 分享和传播企业信息的最大动力在于消费过程带来的感受和满意, 对口碑信息接受者而言, 最

北方BEIFANGJINGMAO经贸

大的接受意愿来源于对人际关系的信任, 所以企业要在消费者接触企业的过程中可能的所有结点上, 设置顾客满意的甚至超越顾客需求的服务, 同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标准化服务流程。通过方便流行的方式建立顾客亲密的联系, 支持和鼓励已有消费者对自己的传播。企业也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新的信息技术中, 派专业人员学习信息搜集、分析、和反馈各种消费者的信息,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双重沟通实现消费者需要的识别、消费者关系的维护、消费者意见的反馈等影响口碑方向性质的信息工作, 重视消费者不满或者意见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发现各种潜在消费者可能存在的各种网络空间, 积极利用各层次可塑性强的意见领袖对普通受众的影响力, 培养和发展意见领袖对本企业提供服务的兴趣, 提供一些试用或者见面活动加强他们对本企业的亲近感, 提供给他们最满意的服务和产品, 代替公司发布高质量的信息

(三) 渗透多样性口碑传播平台

对于创业型小企业来说, 需要了解口碑传播的人情特点, 以及这种传播在人群和网络渠道中加速的推动力。特别是有关网站设计和口碑营销传播总策略。除了线下的积极服务产生更多的口碑传播消费者, 还要在线上营造多样性的口碑传播平台。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传播工具中想办法加强和推展本企业和品牌与各种消费者之间的链接, 特别是注意以敏感的嗅觉针对强关系的挖掘。规范化企业可控媒体的建设, 包括自建微博平台、微信平台、QQ群平台, 专人负责与客户的沟通及本企业相关信息的主动发布, 增加消费者的心理安全。

同时通过细分消费者需求, 识别消费者需求, 选取符合消费者价值取向的朋友圈、论坛热帖等既是信息传播渠道也是信息受众群体的重要媒介, 通过试用、优惠促销等方式感染更多个人产生兴趣, 影响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大部分是愿意主动而免费的将自己的满意体验与朋友分享的, 这种具有义务性质的行为不能仅仅处在零散而自发的状态, 企业应该主动渗透其中。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口碑对于具有多重困难的创业型小企业是一个成本低, 效果好的信息传播工具, 通过对这种工具的充分认识, 主动应对、重视思考、积极开展, 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社会变化中掌握主动, 配合其他的传播手段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顾客的满意度, 产生比较牢固的忠诚客户群体, 一旦形成满意口碑促进销售的良性循环, 企业必然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肖明超.中国消费进入“精众”时代[J].经济观察, 2013 (2) :16-17.

[2]庞璐, 李君轶.电子口碑对餐厅在线浏览量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 2014 (1) :115-116

[3]郑亚琴, 陈姚.网络口碑的传播特性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13 (6) :33-35.

大学生创业需突破三大瓶颈 篇2

第一大瓶颈——经验不足。

小李开了一家服装店,但是因为眼光不准,造成了库存压力。她的初期创业资金只有4万元,库存就压了2万元,弄得她苦不堪言。很多大学生创业都容易遭遇和小李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经验不足。建议大学生朋友们多看看市场,不能贸然行事。

第二大瓶颈——资金压力。

大学毕业生往往都是向父母借钱而得到的资金,金额一般不会太大,这样他们的资金压力和那些有一些经济基础的白领创业者是不同的。资金压力直接导致他们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决策容易发生错误,从而造成创业计划流产。

第三大瓶颈——人脉单薄。

大学生往往高估自身能力,不会处理和客户关系,事实上,自主创业者更需要众人拾柴,这样创业才容易成功。但是他们往往社会关系单薄,没有人脉,这给他们的创业造成很大干扰,影响效率,降低成功几率。

突破女性职业发展的瓶颈 篇3

但职场女性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往往陷入误区。或放弃进取,或放弃家庭和谐,最终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如何把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相结合,给职场女性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生?

哪些职位容易青睐女经理?

girl:哪些职位容易青睐女经理?女性如何才能获得晋升机会,是否可以提供一些成功经验?我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了,从工作上对直接领导还算满意(但是换了很多领导),也没有什么晋升机会,心态也有变化,是否自己不适宜晋升还是应该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呢?

汤雪梅:女性一般适合做副手,副经理、副总等。还适合做与沟通服务销售相关的职位经理。获得晋升机会一方面是用业绩说话,另一方面是表现自己。但是,前提是自己确实具备了管理者的能力。观察管理者的要点,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机会领导才会想到你。一般女性晋升都是要靠时间,所以,要有耐心,只要你有能力,就会有你的机会。

四十岁女性还能跳槽吗?

cascade:您认为40岁的女人还有跳槽成功的希望吗?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35岁以上的女人基本上被排除在可重新再找工作之外。这个年龄的女人,如果之前没有在职位、待遇方面上去的话,35岁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了,即使你有很好的能力也不太会有机会让你去发挥了,因为人太多了。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这种情况只是特殊情况吗?

汤雪梅:我想你说的情况应该比较常见。但还是要具体分析一下。如果女人在35岁以后还没有在待遇和职位方面令人比较满意的话,至少说明你在某些方面是有点问题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工作了十多年还没有得到承认,说明他在工作能力、心态或者为人等方面可能有欠缺。如果不是这些情况,而是其他特殊情况,那么另当别论。一般单位都会认为到了这个年龄段还没有职位的人也就是稳定过日子了,可塑性差、进取性差、期望值高,所以不太愿意要40岁以上的女人了。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也有她的优势,如果善加利用,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40岁的女人也有跳槽成功的希望。过了35岁的人相对于年轻人而言,成熟稳定、社会经验丰富、有责任感、技能熟练、考虑问题周到、有一定的人脉,如果在原来的行业内跳槽是有机会更进一步的。如果换行业,也应该换到对于这些特点比较看重的行业,比如销售、行政、人事、财务、编辑、理财、顾问咨询、护理、服务业。35岁以上的女性在服务业的管理职位上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就会有机会发挥。现在市场上人很多,但是资深的、熟练的、能独当一面的、技能强、经验丰富的还是稀缺。

喜欢工作

不喜欢上司怎么办?

dz2008:我是女生。我现在非常喜欢我的工作,但是我不喜欢我的上司——他做事的方式及其对待下属的方式,这种情绪常常影响到我的工作,请问应该怎样处理?

女性的职业瓶颈主要表现为无法突破自我观念。有些女性成功欲望不强,管理欲望不强;也有很多女性喜欢按照兴趣做事情,不是按照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环境选择工作;还有很多女性缺乏魄力,患得患失,或者得过且过。这些都制约着女性的职业发展。

汤雪梅:20岁的人看的是工作是否能够让你积累让你成长,30岁的人看的是公司是否有发展前景,40岁的人看的是公司老板还有上级是否是你喜欢的。你工作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未来增加价值,为自己的简历增加分量,而不是为了和你喜欢的人相处。多看看上司有没有可以学到的东西,多看看上司的优点,适应他的管理方式,这样于自己的心情和工作都有好处。如果实在做不到,只能忍受,直到他离开或者你换个部门。职场中遇到你不喜欢的人太正常不过了,换个地方也许还会有同样的问题。工作不是用喜欢不喜欢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来衡量的,应该用带有理性中性色彩的词来衡量。

做女商人

还是走高级白领路线?

Candy:我今年27岁,从事市场策划工作,现在准备重新择业。身边女性朋友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在500强企业的白领。我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有些模糊,不想经历创业的殚精竭虑,也怕成为女商人而失去生活的情致。当然我无意刻薄评价女商人,只是觉得大部分人一入商海就变得精明,利字当头。而现在有朋友给我创业的机会,所以我有些犹豫。另外,如果我选择打工,走高级白领的路线,职业又该怎样选择呢。

汤雪梅: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创业是一条不归路,而且非常辛苦。做白领是一条相对稳定的路,可以有平衡的人生。市场策划在大企业才有需要。建议你先选择一个外企或者上市公司,先进圈子,从头做起,在一个单位呆的时间长一些,至少3~5年,升职机会才有,才能做高级白领。

职业女性

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xinyu:我对女性职业生涯很感兴趣,我想问一下女性的职业瓶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女性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汤雪梅:女性的职业瓶颈主要表现为无法突破自我观念。有些女性成功欲望不强,管理欲望不强;也有很多女性喜欢按照兴趣做事情,不是按照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环境选择工作;还有很多女性缺乏魄力,患得患失,或者得过且过。这些都制约着女性的职业发展。女性要突破见识高度、心胸,还有战略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另外一个瓶颈是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也难以突破。女性比较合适在一个领域长期做下去,如果换的话,也不要太频繁,而且最好在相关性强的行业间转换。

职业女性,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一衣:爱情对于一个职业女性真的很重要吗?只是感觉到:鱼与熊掌好难兼得。

汤雪梅:爱情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女性而言。家庭事业兼得很难,但是,再难也要兼得。女性的成功一定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否则就不是成功。不过这种兼得不是时时刻刻兼得,而是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比如某一个阶段以爱情为主,另外一个阶段以事业为主。在鱼美味的年龄,可以多吃鱼。在熊掌有吸引力的年龄,多为熊掌奋斗。以我个人的理解,在30岁左右,要把自己嫁出去,快点生个孩子。而在20岁出头和30岁以后(孩子稍大了点的时候),应该多为事业投入些,这是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20岁是积累经验,30岁争取提升职位。

当然,凡事不能绝对,以事业为主的阶段,也要给家庭留些时间,以家庭为主的阶段,最好也不要把事业扔掉。这就要看个人的生活智慧了。不同的人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总体上更看重事业,有些人总体上更看重家庭。看重事业的人,牺牲一些家庭在所难免,得失要想开了。看重家庭的人,事业难以兼顾,也不要抱怨。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放爱一条生路:家庭与工作如何更好地平衡?我还很年轻很想做自己从没做过的事,但是又怕家庭的拖累,很烦恼。汤雪梅: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是困扰每个职业女性的问题,我想对于不同的人,答案是不同的。如果你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工作中你可以发挥价值感到快乐,对于家庭中的事情则没有太多兴趣,那么你就可以在工作中多投入一些,并争取找一个可以包容你的工作热情,对于你在家庭中的角色期望不是很高的丈夫,或者说服你的丈夫包容你,降低对于你在家庭中角色的期望。但是,也要适当照顾家庭,在家庭运转正常的基础上向工作倾斜。其实,就是要设定家庭的底线,什么事情你必须做到,哪些原则不能违背,只有大后方安全了才可以安心工作。

链接:

中华英才网“职场讲坛”:“职场讲坛”是中华英才网的一档强势在线栏目。它通过邀请专家就职场某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在线解答,为求职者提供一个“随时发疑问,即时解其惑”的交流平台。“职场讲坛”每周二、周四下午3点开播,每期直播一个小时。

2008年4月部分活动预告:

时间:2008年4月15日

主题: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困惑

在线专家:董尚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天慕众和企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咨询师

时间:2008年4月22日

主题:如何用中华英才网找工作

在线专家:陆学彬,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高级咨询师

如何突破词汇教学的瓶颈 篇4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牛津版英语教材的使用,以及江苏高考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词汇教学。他们在词汇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词汇教学已成为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效果如何呢?笔者一直对之表示怀疑,因为每每看学生在考试或练习中所生成的作文,都感到非常沮丧。不管什么作文,学生的用词似乎都是那么有限的几个。笔者不禁疑惑,课堂词汇教学究竟对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量究竟有多大?

笔者调查了高三学生的书面产出性词汇量,随机收集了其所在学校2010届高三某班25位学生在第二学期连续8次考试或随堂练习中所作的作文,共计198篇,把这198篇作文输入电脑,对其中的词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三学生在历次作文中主要使用初中词汇,在8次作文中使用初中教材中词汇的平均比例高达90.19%,其中初一教材中的比例为80.19%,而所用高中教材中词汇的比例仅为5.81%。

看到这些数据,笔者既觉得意料之中,又觉得意外。觉得意料之中是因为这个结果切实地证明了笔者这些年来对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较为悲观的预测;觉得意外是因为笔者确实没料到学生使用高中教材中的词汇是如此之少。想到高中教师在词汇教学上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这个数字真令人感到悲伤。但是,为什么付出和结果如此不一致?

一、原因分析

笔者仔细分析了高中的课堂词汇教学,觉得造成高中词

[2]Becker,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

[9]巴尔胡达罗夫,蔡毅,等译.语言与翻译[M].北京:中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课堂词汇教学的模式存在问题。

据笔者观察,大多数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是这样教授生词的:带领学生读生词表,在课文理解之后,挑选出部分单词,逐个讲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笔者认为这种词汇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脱离语境。学生可能只是暂时记住所授单词的中文释义,并不能切实理解其英文内涵,因而不能做到在不同的句子、语篇等语境内触景生“词”,就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在写作中产出了。(二)思维性不够。在上述模式中,学生常常不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例句记到笔记本上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词汇教学课堂完全没有思维性可言,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但本质上还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疲惫不堪,学生记得麻木无趣,因为学生没有思考、没有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产出所授词汇的机会,学习效果其实微乎其微。

第二,词汇的复现率低、可理解性输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输入就没有一定的产出。

有研究表明词汇复现的频率越高,词汇就越容易被提取。所谓频率高就是人们接触这些词的机会多。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想在使用外语的时候减少词汇上的困难,必须经常接触外语词汇。各种不同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要真正把握一个词,就需要接触该词5至16次。可是,据笔者自身的经验和对他人的观察,高中学生接触教材中词汇的机会远达不到这么多次,这主要和我们使用的教材有关。现在使用的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教材中的话题十分广泛,很多词在课本里的复现率就很低,可能一本教材里就出现过一次。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每册教材时,都有很多很少接触过或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词汇。

二、突破瓶颈的两点建议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突破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瓶颈、提高词汇教学效率,从而扩大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10]郭占燕,主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辅导教程[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11]刘鸿章,孔庆炎,陈永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10.

[12]濮建忠,卫乃兴.词汇与语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1-5.

[13]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结、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38-445.

[14]王立非,张岩.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语块使用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4):6-11.

[15]吴雯.词块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16]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24-27.

[17]袁卓喜.试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启示[J].外语世界,2009:84-88.

[18]郑冰寒,谭慧敏.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45-154.

大学英语中的视听说教学

刘晶晶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安徽合肥

摘要:本文从视听课的特点、作用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视听说课程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门新型课程,视听说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视听说交际教学法精听泛听

视听说是在传统的听力课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新课程,目的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它既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课。该课程除了使用英语听力教材之外,更主要的是在多媒体教室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向学生教授听力技巧和口语表达方式,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一、视听课的特点

1. 能力培养综合性

视听说不是培养学生单方面的技能,而是培养学生视、听和说三方面的综合能力。只有综合这三方面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2. 教材选择多样性

传统的听力课主要是播放听力磁带,而作为一门新型课程,再加上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这就决定了视听说教材选择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及实际情况选择教材。第一,听力材料的播放。在视听课上,教师可以选择纯粹的听力磁带的播放,比如英语初级、中级和高级听力或者Step by Step。第二,广播材料的播放。比如VOA,BBC或者CCTV-9等。第三,音像材料的播放。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一些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口语性等特点的影视材料,充分利用影视材料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第一,情景

量呢?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在课堂讲解词汇时,应避免过度使用“语法翻译法”,加强词汇的产出性训练,架起学生的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之间的桥梁。

比如,笔者前不久听了一堂词汇讲解课。该教师在课文中选择了release,arise,aim,aware,aggressive,overtake,consume,dismiss,apply和invitation十个词进行讲解,主要使用语法翻译法。该教师虽然讲得仔细,但是笔者感觉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这十个词,因为整个过程学生基本没有思考、也没有自主练习的机会,只是忙于记笔记,气氛非常沉闷。笔者认为如果该教师能够设置一些词汇的产出性练习,就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有效地促成从接受性词汇到产出性词汇的转变。词汇自由产出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切实使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给予了学生产出词汇的机会。

第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增加作文练习。

笔者在对其研究数据———高三学生在第二学期连续8次考试或练习中所生成的198篇作文———进行分析时注意到一个可喜的倾向:随着作文练习的推进,学生在作文中所使用的

教学。教师播放影视材料之后,设置相同的环境背景,让学生根据内容扮演角色、模拟采访等各种活动形式展开情景教学,让学生使用听到和学过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交互学习。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通过展开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所选材料进行分组,每位学生都必须扮演一个研讨的角色,各小组之间也可以分享角色,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视听课的作用

1.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比如出国留学。但是这种环境不是人人都能创造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传统的听力教学只是播放一些听力教材,学生只是盲目地听和写,从而忽略了口语的表达能力和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视听说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课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原版的影视材料,学生可以直接视听真实环境中的英语应用和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课下,学生通过模拟课堂上学到的交际情景进一步扩展学习环境和氛围。当然,视听说课程不仅仅提供了语言学习的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可视文化交流平台,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由此可见,视听说课程尊重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为英语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共同提高口语与听力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有两门基础课程———听力课和语音课,这两门课程只是单方面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发音。但是学习英语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旨在听力和口语共同学习。视听说课程综合训练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英语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教师在课上可以播放一部原版电影,指导学生听和看影片中人物的发音和表达方式,比较并

高中教材中的词群(word family)数目在不断增长。数据表明,学生在前四篇作文中所用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词群数目的平均值分别为39.25,21.25和6;而学生在后四篇作文中所用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词群的数目的平均值就分别达到49.25,32.75和11.25,分别增长了10、11.5和5.25。这说明连续的作文写作结合教师的及时讲评(这8次作文都是考试作文或随堂练习作文,每篇都得到教师的及时批阅和讲评)是扩大学生产出性词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结语

本文针对高三学生在限时作文中很少使用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的情况,指出了造成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效益低下的两个原因,并提出了两条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高中词汇教学的效率,扩大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笔者以为,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高三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定能有所突破。

摘要:本文针对高三学生在限时作文中很少使用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的情况,指出了造成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效率低下的两个原因,并提出了两条建议,希望有助于改善高中词汇教学的现状,扩大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

关键词:产出性词汇,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模式,单元话题作文

参考文献

突破高考历史常识答题的“瓶颈” 篇5

在2007~2010年全国高考中连续出现相关历史常识内容的命题, 如2007年全国卷I第12题从“谥号”入手考查古代帝王的生平事迹 (汉武帝) , 2008年全国第12题从一般常识上的“相邻山水”的关系考查“阴” (山之北, 水之南) , 还有2008年全国文综第13题选择题对“中国近代化”概念的考查。近年来, 历史常识考查的命题炙手可热。

有关历史常识命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每年数量虽然不多, 全国卷一般为一道选择题, 分值4分, 但这道题考生失分率在10%以上, 究其原因, 第一, 复习迎考教学中对历史常识重视不够, 与现实生活常识联系较少, 甚至脱节, 致使一些学生对此类常识掌握不完整甚至缺失;第二, 平时类似历史常识的习题训练太少, 学生在高考中有些束手无策;第三, 有的虽有历史常识的教学和练习, 但要么对历史常识讲解不清, 要么练习题过于单一、直白, 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总之, 历史常识答题失分率之高, 再加上它是文综卷中历史部分的第一道选择题, 很大一部分同学因万事开头难而较严重地影响了考试中的心理情绪和高考水平的正常发挥, 从而影响了文综考试分数。

二、突破“瓶颈”的举措

1. 教师应加强历史常识的研究, 尤其应加强对中国

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 (即名人名言) 、成语典故、日常生活习惯等的研究。只有对历史常识进行了分析、研究, 才能在历史教学中信手拈来、有备无患。

2. 加强历史常识的课堂教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课文内容牵涉到哪部分历史常识, 教师应适时联系, 把历史常识有机整合到历史教学中去, 如爱国诗人屈原, 与屈原“忧愤之死”的爱国精神、端午节的来历以及闹龙舟等纪念活动结合起来;又如有关“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教学, 就可以联系到“投笔从戎;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的历史典故, 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常识穿插其中, 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历史成绩。

3.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行历史常识的游戏会。

游戏会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一种是教师以猜灯谜、提问题等形式, 让学生回答;另一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学生事先查找资料, 然后在游戏会进行历史常识的讲故事比赛等。通过历史常识的游戏会, 活跃校园氛围,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累资料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4. 加强历史常识试题练习和测试, 培养学生利用常识解答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

历史常识试题练习和测试可以实行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分散是指把历史常识试题分散到课堂练习、章节测试和每月考试之中。集中是指对历史常识试题进行一两次专题练习,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从而突破历史常识试题的“瓶颈”。

5. 分段、分类归纳, 形成较完整的历史常识教学与练习的资料库。

对于内容丰富的历史常识资料, 必须进行有效的整理, 主要有两种整理方法。一是按历史阶段, 分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历史常识资料, 二是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历史常识资料。使学生对历史常识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在高考中就可以避免学生对历史常识试题毫无准备而束手无策, 更不至于因第一道历史选择题失分而造成学生的紧张心理, 影响后面考试的正常发挥。

三、突破“瓶颈”的原则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 加强对历史常识的研究、教学和练习,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 相关性原则。教学中教师所选取的历史常识资料必须与教学内容或高考考纲内容相关, 否则劳而无功, 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 针对性原则。教学中有关历史常识的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 是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进取精神, 还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等, 都应目的明确。

第三, 典型性原则。人类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常识也浩如烟海,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常识也为数不少。高三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 不可能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历史常识都提到, 所以, 所教、所学、所练的历史常识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 准确性原则。在历史常识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常识讲解的准确性、材料的真实感和现实感, 避免造成以讹传讹、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否则, 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突破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瓶颈 篇6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上扬, 学生的入学成绩却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普遍具有恐惧感, 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如何突破高等数学教的瓶颈, 使数学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近几年来,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一直在人们的探讨当中, 但却收效甚微。高职教学改革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简单的形式上的简单变化, 抑或将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删减。而应该在教材结构、形式到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出的全新改变。

一、重新构建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有不同于成人的数学世界, 学生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和思维模式, 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过滤和解释新知识、新信息, 以致同化它, 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不是为了研究数学本身, 主要是运用数学从事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创新。由于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一般都是沿袭了本科的教学体系, 过于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却忽视了高等数学的工具性。因此, 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 依据的不应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 而应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从高职高专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角度出发, 数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 重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同时加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应用性”的教学内容。舍弃掉那些与所学专业无关, 而有繁冗的数学内容。使学生在规定学时内, 通过数学的学习, 能够学到为他们今后工作需要所需要的数学素养, 以及自我更新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重新设定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结构

近两年来, 市场上高等数学教材似乎并不缺乏, 但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许多教材缺乏高职特色、体系不清、内容陈旧, 没有和先进技术接轨。教材选用和出版也存在随意性和趋利性。目前高职教材由相应本科教材经过适当删减而成, 或由原中专教材经过深化处理而来, 还有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校本教材, 也有的是由出版社出面, 组织几个学校的教师在一起经过几次会议和讨论联合编写的。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的增减变化, 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 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主要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知识及其学科基础注重综合性, 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 以必需、够用为度。

目前, 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认识有失偏颇, 片面的理解对数学的“必需、够用”要求的意义, 只是简单的压缩教学课时, 删减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数学大多也只是兴趣所致。

因此, 要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 首先要在教材上面有所突破。在深化改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根据重新构建的数学课程体系, 重新核定教学内容, 重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 高职数学课程不应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 而应强调其应用性。加强数学知识与各专业学科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的传授。如对于微分, 要强调它是增量的近似;对于导数, 要强调它是增量比值的极限, 同时结合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弹性等直观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导数产生的由来和实际应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将实践与理论内容融为一体, 互相渗透, 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材结构上, 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编写教材, 以任务引导课堂教学内容, 以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三、增设“数学试验”课程

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形式仍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 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这与现代形势很不相适应。而教学内容过于强调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 学生局限在抽象的理论包围之中,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信息交换不顺畅, 达不到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效果。

高职数学作为一门进行高职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 要注重数学工具的应用。引入数学实验, 以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 通过学生个性的学习方式, 达到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的目的。同时改变数学只有习题课, 没有实验课的状况,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包辅助教学, 让学生学会以此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与新途径。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贯穿整个数学教学始终。让学生学会对于实际问题, 如何做一些适当的假设, 舍去一些次要的因素, 把实际问题作出适当的简化, 抽象出数学模型, 找到相应的数值解法, 并可借助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 将所得到的数学答案用于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

在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中都引入数学的应用, 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求解有关数学问题, 从兴趣不大到逐步感兴趣。同时, 数学应用中所培养的洞察力、抽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相互交流能力等也使得与获取知识间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必将导致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上扬, 学生的入学成绩却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普遍具有恐惧感, 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如何突破高等数学教的瓶颈, 使数学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瓶颈

参考文献

[1]邱坤, 钱可强.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材[N].中国教育报, 2007-12-13.

[2]陈平, 邱为民.新教材建构思想探微[J].数学通报, 2003, (2) .

[3]嵇小怡, 张玲玲, 倪小敏.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 2005, (2) .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质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质高专评估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3.

上一篇:高中生焦虑现状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