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2024-05-14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精选十篇)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1

1. 加强重视, 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从思想上加强重视, 予以足够的关注, 就业创业不仅关系学生自身发展, 还关系到国家栋梁之才的培养, 尤其在经济知识时代, 人才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以, 各高校应当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作为教学的部分内容。

教育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国外教育虽然注重实践, 但未必符合我国教育现状, 所以国内高校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 尽量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课程体系。既考虑学科体系结构, 又要符合市场需求, 既注重学生人文素质, 又要考虑就业方向。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学科的互补性, 培养学生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就业择业观念, 同时引进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形成跨学科、综合性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 循序渐进, 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创业教育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循序渐进, 逐步引导学生成长。在制定就业创业教育计划之时, 就应重视层级性, 在不同阶段, 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有所改变和调整。一般而言, 在刚刚入学时, 学生对社会接触少, 了解也少, 可以先进行观察,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 其兴趣爱好和擅长领域通常都会慢慢体现。然后逐步引导, 让学生在保持个性的同时, 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 学习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标准开展教学活动, 既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学生兴趣, 又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3. 开拓平台, 完善创业教育

就业和创业其实是相通的, 比如说, 为满足就业要求, 学生需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 了解自己的擅长和个性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异, 还应时时关注专业就业动态, 能够大致把握将来的就业方向, 如此才能抓住更多机会。此外还要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 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创业就是把以上这些因素付诸实践, 并有所发展。比如学习理论知识时, 如果能够和企业需求联合起来, 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 这便是创业的过程。因此, 各高校应该完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该体系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 个性发展。每个人的能力和擅长领域都不同, 应当帮助学生发展个性, 比如开发职业生涯管理软件, 通过测试和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对自我作出比较科学的评价, 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完成每一步后做好总结工作, 将来可作为简历材料。

第二, 技能培训。创业除了具备专业技能提供创业方向, 创业者还需具备其他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合理组织一个项目, 管理好团队, 领导员工逐步完成项目。要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 能够应付各种书面交流。个人综合素质也应提升, 比如自信心、创新意识、责任心等。

第三, 实践训练。这是就业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因素, 学校教育应当走出课堂, 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或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工作, 积累工作经验。

4. 培训教师, 利用社会力量

在高校教育中, 教师的作用始终不能忽视,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落后之处, 教师大多时候代替学生成了课堂主体。而且, 传统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缺乏实践经验, 以至于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无法结合自身经验, 给学生指引明确的方向。因此, 要想提高就业创业教育水平, 除了对学生展开实训, 还应对教师展开专业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实践, 积累经验, 培养双师型教师。比如在寒暑假到当地企业了解情况, 参加相关项目活动, 也可以联合其他教师与社区合作, 在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就业经验。其实很多高校每年都会聘请社会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举办讲座, 指导学生就业创业, 也可以聘请类似的人才到学校兼职教师, 为学生分析就业状况和创业艰辛。

学校资源毕竟有限, 而且是以知识传授为主, 在实践实训方面较弱, 所以应该创新办学理念, 积极和企业合作,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比如政府应当给与政策上的支持, 并对其尽心科学引导;与金融机构合作, 可以获得投资, 用于各项建设。校企联合办学是当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新模式, 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和实践岗位, 如建设创业园等。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输出, 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上岗体验, 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 了解岗位要求及职责,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束语

就业创业教育在当前高校很受欢迎, 这也是教育改革、环节就业压力的需求。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的进步, 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 教学活动必须结合社会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开展, 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段向帅.以就业与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 2012, 22 (4) :222-223.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问卷 篇2

指导语:同学您好,我们是希望学院大三心理班的学生,我们正在做有关大学生适应能力的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基本情况,您的回答无所谓对错,只要能真正反映您的想法就达到我们这次调查目的。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完全保密。调查会耽误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您谅解。下面每题后都有“A、B、C”三个选项,请将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填写在每题后的括号里。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性别:年级: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I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

快()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

会出差错()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使自己

镇定下来()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现状与探讨 篇3

摘 要:本文就在校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相关认识和看法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在校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着力就目前高校在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适应能力 现状 探讨

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基本任务,是每个准备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青年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他们各项基本素质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决定了他们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稳定、高校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即将转为职业人的大学生来说,大学加强其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调查

职业适应教育和培养本应该贯穿于教育体系中各个阶段(自小学启蒙、中学了解自己以及职业定位、大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同时更应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起步较晚,缺少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上不太规范,使得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方面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具体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我对所在学校开展了相关内容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20份,一年级260份、二年级250份、三年级260份、四年级250份,共收回996份,通过整理有效调查问卷988份。调查共分为“职业规划”“适应能力”“学习能力”“道德意识”“交际能力” “心理状态”“对校评价”等方面内容,主要依据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判断作出回答,同时增加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的主观调查项。

通过对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足

在调查中,只有17%的同学自己认为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回答“进入大学后是否进行过职业规划”中,选择不清楚和否的比例接近55%,在“是否知道未来理想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持肯定的只有38%,而对自己兴趣和能力专长不清楚和不了解的同学达到60%。而作为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也只有25%的人明确了解职业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以及适合哪类职业的比例只有36%。通过以上的统计,可以明显地感到在校大学生在职业规划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高等学校须加强该方面的普及和培养。

2.能认识职业适应的重要性,但适应能力欠缺

通过适应能力相关调查,发现有66.15%的同学“能够随着对自己和环境认识的改变而修正原先的目标”,并且只有17.35%的同学在“能够不断地审视环境,从而不断地深化、改变对环境的认识”方面持否定意见。但是对当前的社会就业政策、职场的办事原则和规则以及可能从事的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行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不足,如对“能深刻领会和把握当前的社会就业政策”持肯定的只有20%;对“了解并能接受职场处事原则和职业规则”持肯定的只有38.46%;对“了解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相关行业背景”持肯定的也只有39.49%。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就业政策、职业背景和职业特点、职场规则等方面认识不足,就连毕业班的学生上述三项分别也只有47.22%、41.67%、41.66%,而非毕业班更明显,如一年级只有3.5%、31.58%、31.57%。

3.有自我完善意识,但学习能力不强

大部分学生有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意识,如在回答“是否善于关注他人对你行为的反馈,并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个问题持肯定的为64.1%,“是否知道学校生活和职场的差距,并能够为此积极调整心态和行为”持否定的为12.76%,这些也比较切合青年学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实际。但是在学习方法运用、途径选择等方面不令人满意,比如“在学习和工作处于低潮时,是否知道从哪里获得帮助”给予肯定回答的只有44.1%,“已着手参加参加各种与未来职业发展有关培训和实践活动”的只有26.67%,毕业班也有27.78%,自认为短时间内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容易的只有42.05%,有很强知识寻求热情和学习动力的只有47.18%。

4.职业责任自我评价较高,但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作为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是本次调查结果最值得欣慰的一项:“只要答应了的工作或任务,你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吗?”“你做大部分事情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激情吗?”“你是否敢于接受和尝试新知识、新技能,并应用于实践中?”以及“你是否善于和不同背景、个性、价值观者和谐共处,协作共事”肯定回答比例较高,分别达76.92%、57.95%、60%和55.9%,但是,“即使受到不公平待遇,你是否也能基本上保持工作激情?”“在学习和实践中,你是否能够做到先制订具体计划,然后认真执行?”这类问题给予肯定回答的也只有35.9%、35.38%。

5.有包容心,但人际沟通能力和条件较差

在回答“是否通常待人随和,并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能够容忍”用持肯定意见者达64.62%,并且在“到新的环境后,你是否需要很长时间才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对此持肯定的也只有27.69%。但是,“你能否清楚、准确地向别人展示自己(比如说:介绍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个性、能力、特长、职业发展方向等)?”持肯定意见者只有36.9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和交流?”持否定意见者只有38.97%,同时同学们对参加社会交流活动方面。如对“大学期间你是否有机会经常与社会上的各种人接触”

6.整体上有抱负,但面对就业心理脆弱

大多数同学肯定自己有抱负之心,可以有所作为,并认为求职会遇到挫折和波折,能够较快地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但是整体上对就业前景比较悲观,如:“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肯定的学生只有36.92%,在承受挫折能力方面也只有34.69%的同学对“估计自己在求职时,如果连续碰钉子是否会灰心丧气”持否定认识。endprint

二、学生对学校教育培养的评价分析

在针对学校开展职业适应能力培训方面的工作调查中,整体上学生对学校的肯定度比较低。虽然在毕业班对学校开展就业指导、社会适应培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培养和指导等方面肯定的分别达到38.89%、30.56%、33.33%、38.89%41.67%,但1~4年级整体上的“肯定”均不足30%。特别在社会适应方面只有22.56%。虽然该结果受学生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焦虑心态的影响,但也确实值得高校思考在教育培养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三、学校教育培养的问题分析

当前各高校均已启动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和研究,但是作为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只是强调大学生在毕业前寻找用人单位的能力和技巧方面的培养,而忽视或者没有注重从人生规划和在社会职场竞争中自我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和研究。

1.人才培养质量认识上不全面

虽然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概念,不宜用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规定和限定,但精英与大众、学术与职业、单一性与多样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它是以多样化和基本的质量要求为前提的。作为力求反映知识与能力类型差异的现当代高等教育质量观,无疑应该坚持“社会导向”的原则。高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更能为社会所接受应该成为人才培养质量观的重要导向。能够就业、充分就业虽然作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职业适应能力作为大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实现人职、人与组织、人与团体的匹配和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作的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保证,理应得到重视。只有加强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高校学子能“闻道于天下”的最高使命和理想的实现。

2.培养方案对职业适应能力重视不足

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良好职业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升对职业适应能力重要性认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巩固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从人才职业目标、能力与素质、课程体系、实训、课程考核等方面落实相关的内容及要求,保证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

3.教学上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一是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长期存在重视获得间接知识的方法,学生难以通过思考培养获得一手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次,学校重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而轻视培养智力和能力的方法。再次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手段。缺乏参与式的教学,不重视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自主求知的意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引导和开发,而智力和创新能力正是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必修课程的教学,轻视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多维的知识架构和知识结构的交叉优化。重视理论性课程的教学,轻视实践性课程,无法真正实现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是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阻碍。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职业适应能力的养成。另外,还普遍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轻视非课堂教学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发展。

4.第二课堂的针对性不强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具体培养目标、内容要求、评定程序和考核指标等,没有系统规划和科学组织,导致课外学生活动流于形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没有规定具体的要求,在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扁平化发展,产业结构与职业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带来对从业人员能力的新需求,尤其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大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实现人职、人与组织、人与团体的匹配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作的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更应将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切实从提升人才质量观,在完善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立生,庄雯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24~26.

[2]郭军,游文慧,肖云忠.社会学专业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77~81.

[3]邓碧会,邓维,李兢.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状况及相关对策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9~63.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4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以来,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总体国力的大踏步前进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同世界经济的接轨, 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 并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由此, 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培养、对人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已成为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国的教育体制一向主张教育培养要从小抓起, 中国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 经过层层考试的筛选, 一步一步靠近高校的大门, 再一步一步地走进大学, 进而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业, 最终被造就成为一个潜人才或者是人才。而今, 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情况, 面对中国日益扩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以及越来越多面对就业压力的高校毕业生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拷问着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我们仅仅是需要一种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吗?我们仅仅是需要一种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吗?我们仅仅是需要一种只会为书是尊而没有半点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的高职低能者吗?不, 我们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有自己思维方式的人, 我们需要有自己创新意识的人, 我们需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这才是中国现实的需要, 这是世界现实的需要,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此, 这对于我们高校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来讲, 我们所要抓紧的将是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这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当我们拥有更多的具有更高能力素质的人才时, 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到来, 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天的中国, 对于培养高能力素质的教育体系, 从上到下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从形势发展需要来看, 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适应当前的新形势,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这对教育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中国高校加强学生能力素质教育, 将成为中国迎接新时期的头等大事。

2 大学生能力素质教育现状

2.1 高的文化水平要求与低的文化现状矛盾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相关报告显示, 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华中五大区域的全国6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 近三分之二的用人需求来自第三产业以及生产设备操作工。而在其求职者中, 文化程度多以高中及高中以下为主, 约占69.1%, 大专及以上仅占30.2%, 其中初中及以下约占二成。这些低文化素质人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形势发展需要。

2.2 高新技术要求与低的劳动力素质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认为:入世后, 中国企业要加入国际竞争, 应当尽快实现从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复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渡, 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目前, 导致这种过渡和转移的困难就在于劳动者素质不高, 很难适应能力上的跨越。据了解, 我国技术工人仅占工人总数的一小部分。这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因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也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因此, 目前低素质劳动力的现状亟待改变。

2.3 技术培训与就业管理矛盾

我国每年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直接进入就业领域的初中毕业生有800多万, 高中毕业生近百万, 这一现象也将随着就业人口高峰的到来而持续走高。加之近年来进城务工的数千万农民工之中, 也有七成没有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 这一问题说明, 我们在就业管理制度上需要加快改革。

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人才能力素质的严重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如下:

首先, 单位用人和就业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技术职业工人的人才补充, 这些从职高和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中就不难看出。在高学历就会有高收入的观念影响下, 大量的学生选择进入普通高中学习, 而职高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其次,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看重学生学历证书的取得, 而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并不重视。这使得高校大学生为努力获得学历证书而整天埋头于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中, 对于提高自身技能的职业学习少之又少。而一些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也不曾经过任何职业培训, 这加大了个人和企业的就业压力以及风险。

最后,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学历要求过高。很多并不需要高学历的职业和部门在招聘时, 都将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凭作为条件之一, 这也成为加重就业压力的原因。这样的社会用工取向, 将会导致更多未来高级工程师的出现, 当然也会导致更多未来高级技师的流失。不切实际的用工要求, 会使高智商、低能力的学生越来越多。

由此我们看到:我国现阶段的能力素质教育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还处于不协调、不同步状态,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我国教育就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无法适应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也更无法与国外人才教育进行竞争。

3 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

根据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求职者文化素质偏低, 技能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不突出等问题, 我们看到:除了加快用人和就业制度改革及转变外, 还应当转变人们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就高校所担负的任务来说, 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上。

3.1 教育内容必须通过课程的革新, 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系

特别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生产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教育有可能真正为各产业部门, 培养在未来发展中急需的适应性强的人才。

3.2 教育内容必须通过创新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要求, 各个部门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特别是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大, 是人才需求新的增长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目前仍是吸纳新增人才资源的主体。因此, 人才市场的需求已为高校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3.3 教育内容必须通过改革, 向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级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众所周知, 大学课程设置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跟上社会步伐, 但又要保持学科的连贯性, 目前我国要参与国际竞争, 就应当尽快实现从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复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渡, 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我国来讲, 今后则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级复合型人才, 这就要求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适应相应的需求。因此, 培养更多适应入世后国家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 则是高校教育的关键和重点。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篇5

指导语: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下面这些问题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上A.B或C(其中:A.是

B.无法肯定C.不是)。感谢您的参与,现在就开始吧!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I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1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与静态课程相比,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体育教学过程需要教学双方进行有效互动,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小型的社会交往活动;体育具有明显的心理减压作用,许多人都将体育教学当作心理减压的一种手段;体育教学受社会制约性规律影响更大,社会物质、社会需要、社会文化条件等,都有可能给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带来影响。为了实现体育教学最终目标,高校通常要结合社会约束因素制定教学计划、进行体育场馆和体育教学队伍建设;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社会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为大学生认识自我、人际交流提供了平台。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今,在高等教育去精英化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意志力、体能、社会交际能力、心理品质的要求更高。高校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表现,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自身特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际与合作,也会涉及到相互间的竞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挫折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这对大学生和国家人才培养事业来讲,都是必须而有益的。

2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

2.1利用体育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体育锻炼为大学人际接触和人机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校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一方面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利用各种教学组织活动如合作学习、班级比赛、体育活动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了解人与集体、社会契合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师也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带有游戏、竞赛性质的体育教学和锻炼活动,利用各种集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度,以实现大学生拼搏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并重发展。如在高校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先将学生6-8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小组长选举、团队规范制定、体育活动组织等,明白团队构成和运行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利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

体育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都存在教学项目单一、知识教学比重过大、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所谓生活化教学指将教学活动融入到现实生活背景中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以生活主体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根据社会体育发展状况,不断修正体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微型社会情景,通过体育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的对接,促进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外锻炼小组,鼓励学生以俱乐部、课外锻炼小组的形式组织体育活动,进行课外锻炼。又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排球比赛事件进行技术和规范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解不同的社会情景对个体角色的不同要求,以提高大学生的理解和应变能力。

2.3利用生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改革大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拓宽体育教学外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养成敢于拼搏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注健身、竞技和知识教学的教学模式,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积极利用生存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生存教育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进行考察后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与合作,提高学生生存的本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生存锻炼的机会,开展各种以安全教育、自救教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活动,如定向越野、自救演习、野外自救锻炼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控、自救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4将就业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已趋于完善,但是,体育教学与就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是高校体育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宗旨。如今,我国大学生毕业待业率逐渐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也成为政府、学校关注的重点。但是,仅仅依靠市场需求供给变化是无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学规划时,要将大学生体育教学与就业教育结合起来,教导学生将体育锻炼和比赛当做工作训练,遵守集体规章制度,在集体项目中学会融入团队、与他人做好配合,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识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积极挖掘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教学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帮助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秋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D].

苏州大学,2013.

[2]陶冶,单羽.高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路径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v.22;No.8303:

123-128.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7

一、适应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1. 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影响, 大学生不同的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新动力等, 决定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当今时代,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 适应个性发展必然符合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 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 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

2. 个性发展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正在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 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 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 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知识创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高等教育注重个性发展, 就是注重知识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就是在推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 发展个性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人人有才, 人无全才, 张扬个性, 终成人才。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思想的能力, 思想的能力来自于个体学习的能力;而个性中包含了人们对某一方面比其他方面具有更强的知的能力或求知的主动性和欲望。所以, 创造力往往蕴涵在个性之中, 发展个性就为培养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没有个性, 就没有创造力;个性的充分发展, 可以有效地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创造能力。

二、当前制约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

钱学森先生曾指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当前, 多数大学之所以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关键因素是思维理念比较落后。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理念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尽管当前高校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但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体现不够, 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不够充分, 在学习生活中作为独立个体应得到尊重的程度还存在很大差距, 导致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二是学校不当发展方向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于高校引入市场竞争后, 实用主义和功利思想成了高校竞争市场地位的重要指导, 教育的目标更加注重传授单一实用知识和技能培养, 而忽略了人文和科技知识教育的融合, 使得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含金量不足。三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多年来应试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学习方法上忽视了个体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上的差异;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人的个性及人才多样性的发展, 进而遏制了个性的充分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综合素质与自我约束能力的欠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

根本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没能得到较好挖掘和培养, 核心因素就是大学生个性失衡和能力的欠缺。一是个性发展不均衡。大学时光给予大学生的时间是宽松的, 环境是自由的, 但大多数学生却不能利用这些优势锻炼自己, 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和主体性, 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控和调节能力严重不足, 经常出现如浮躁、冲动, 遇到困难、挫折绕道走或不愿挑战自己等现象;二是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由于成长环境、学习环境等原因养成了部分大学生较强的惰性, 独立处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明显缺乏, 没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 更谈不上创新意识, 从而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目标的实现。三是创新潜质受到遏制。当前,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接受式教育, 通过这种学习, 大学生可以学习和继承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 汲取部分经验, 但这种单一化学习方式, 阻隔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严重妨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校园创新氛围与创新机制的缺失。

当前, 大学生个性得不到较好发展, 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创新氛围不浓厚。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 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 找到新方法, 形成新理论, 但由于学校学习条件和教学设施的局限, 学生利用身边资源求新求变的意识得不到发挥, 往往形成不了较强的创新精神。二是创新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学校创新机构不健全、培训体系不完善、学生创新平台不具备、广泛交流意识不浓厚、创新奖励措施不到位等, 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 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适应个性发展

1. 着力强化“一个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个中心”就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育的国际化, 人才需求多样化, 学生个性的多元化, 都给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只有彻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 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理念, 才能顺应高校形势发展,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一要树牢大学生主体观, 突出大学生群体这个中心, 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从而唤起学生们的主体意识, 激发主体积极性。二要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重视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天赋等个性发展, 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 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 真正培养个性独特、富于创造、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 广泛推行“两个结合”的教育模式。

当前, 传统应试教育和狭窄专业教育的封闭模式已不适应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必须大胆突破, 深入推广“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方法。一方面, 要抓好“课内外结合”, 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造利用、教与学对象互动的激发调动, 更要注重突出第二课堂的计划实施, 广泛开设“创新课程”、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 全面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着力打牢学生创新素质基础。另一方面, 要抓好“校内外结合”, 突出抓好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 不仅要利用好本校科技创新比赛活动机会和校内开放型实验室、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等资源, 更要利用好校外各类创新设计竞赛等创新活动载体, 不断激发自主创新、积极创新的意识和热情, 丰富和发展创新创造的经验、方法。只有将两个“内外”结合好,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创新意识才能被激发, 创新能力才能被培养创造。

3. 努力完善“三个到位”的教育机制。

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利于个性发展的教育机制, 切实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尤其是当前倡导个性化教育的环境氛围下, 更要努力完善大学生创新的“三个到位”机制。首先, 培训要到位。组织前沿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讲座, 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思维培训。一方面专家学者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学生, 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及时准确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 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其次, 参与要到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开拓, 对相关前沿学术课题进行实践研究探索, 鼓励他们面对失败、永不放弃, 不断激发参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只有让大学生充分参与, 充分发展个性, 才会使他们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 真正培养创新精神。最后, 激励要到位。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 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和宣扬报道, 并作为学校选拔优异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级或省 (部) 级创新成果的学生, 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作出成绩的学生, 可申请免修相关课程等等, 通过类似这些激励措施, 切实增强学生“我爱创新、我能创新”的巨大热情。

参考文献

[1]陈电明.体现人文关怀,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个性[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 (2) .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8

增强适应社会的自信心, 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

所谓自信心, 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它是人自己所具有的、保证完成某项活动的主观条件, 是对自身力量的充分估计和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 也是一个人顺利成长和能够有所作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自信心表现为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养。

自信心在当代的意义及其价值功能, 表现在:第一, 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二, 自信心有助于克服困难;第三, 自信心有助于人际交往;第四, 自信心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第五, 自信心有助于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大学毕业生增强其自信心,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正确地评价自己

正确地评价自己是增强自信心的基础。正确地评价自己就是指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既不要对自己的长处沾沾自喜, 也不要盯住自己的短处而顾影自怜。应当学会承认自己的短处, 但不能就此全盘否定或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经常自我指责和抱怨, 对自己全盘否定, 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严重的自信心丧失会导致自我厌恶、自我放弃以至于自我毁灭。大学毕业生应认识到他人的态度只能为你认识自我提供参考, 而不能代替你认识、评价自我, 所以拼命去追求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 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2.积极地悦纳自我

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与他人相比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 可将外界的压力变成对自我的激励。但如果总是与他人相比, 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香港某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曾说过, 当一个人在与他人比较中尽获自信时, 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他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 他也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大学毕业生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优势, 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恰当地认同自己, 积极地悦纳自我, 并且大胆地向别人展示自己, 让别人了解你;勇敢地向他人宣传自己, 让大家熟悉并接纳你。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经常默念“我行”、“我能行”, 永远不要无缘无故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来越觉得自己所认定的“我真没用”完全“符合事实”, 这种负向的强化效应会使自卑者更加没有信心, 因此, 必须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默念时要果断, 要反复念, 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要如此。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会使大学毕业生逐渐树立信心、产生心理力量, 从而超越自卑, 增强自信。

4.磨练顽强的意志

在工作中, 有些大学毕业生一遇到困难, 若努力过没有解决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放弃。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感到恐惧, 没有信心, 逃避它。但如果你说服自己, 告诉自己可以解决这个困难, 你便能办到。相反,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 即使很容易克服的困难也不能解决。信仰就是力量。大学毕业生要不断强化意志, 不轻言放弃, 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 一定会逐步形成并巩固自信。

5.正确对待失败

每个人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 遭遇一时的挫折乃至失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人生逆境常十之八九, 要认识到在人的一生中, 许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将失败的原因更多地归于客观因素, 如条件不具备等, 而不是认为自己“无能”、“太差劲了”。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

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人, 作为大学毕业生, 当他的自信心很强时, 能够融入社会, 并为社会奉献了专业才智, 那他就是社会的重要元素, 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有用之人;反之, 没有自信心的人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 独立掌握知识、获取技能以及独立而顺利地应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 是驾驭知识、技能的真正武器, 是前进的原动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毕业生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不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能用上的不过10%左右, 为了胜任工作, 更为了未来的发展, 大学毕业生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身的素质。而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使学习富有成效。

大学毕业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虚心学习, 树立岗位意识

大学毕业生作为职业岗位上的新手, 必须充分地了解和熟悉工作环境的情况, 工作对象的特点和规律, 从而对新工作有个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因此, 应主动地关心和搜集有关信息, 比如本职业的传统和现状, 本单位的历史和前景等等。在工作之余, 应主动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交往, 了解情况;对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 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 这样才能做到学习时有的放矢。

2. 勤学勤问,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刚走上工作岗位, 眼前的一切比较生疏, 具体工作时经常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对此, 大学毕业生不必胆怯, 而要静下心来勇于接受这种挑战。一要加强实践锻炼, 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同事学习。大学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 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而已经工作几年的职工在理论上可能没有新概念, 但具体工作的程序、方法都已轻车熟路。大学毕业生通过向有实践经验的同事学习, 不懂就问, 加强实践锻炼, 才能弥补不足,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二要善于总结, 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大学毕业生上岗后, 最好经常随身带着笔和本子, 把日常工作中的操作、技术要点、工作创意及心得体会等及时记下, 一方面便于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查找答案,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写业务总结时有资料可查。三要挤出时间, 多学习专业、工作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当今社会是一个大量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社会, 掌握专业或工作以外的、应用较为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不但在岗位变换、调整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而且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 不断钻研, 在学习中创新

在工作中, 大学毕业生除了必要的苦干实干, 得到大家的认同外, 还必须多动脑子, 勤于思考, 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新的观点和措施, 还要能够结合实际, 制定或提出提高效益的改革或改造方案, 力争取得显著成绩, 在学习中进行创新, 这样不仅对单位有益, 而且可以树立自己的新形象。

强化团队精神的培养, 谋求共同发展

所谓团队, 是指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奉献的一群人。所谓团队精神, 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 在各自的工作中尽职尽责, 并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张扬个性, 动力是共同目标, 核心是协同协作、优势互补, 从而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 带来“1+1>2”的绩效。马云集团“阿里巴巴”的健康发展, 诠释了团队精神的非凡力量。

团队精神对大学毕业生适应现代的工作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团队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中, 分工越来越细、具体, 而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非常有限, 因此, 要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依靠整个团队的团结协作。没有团队精神, 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进行科研和生产活动的。其次, 培养团队精神可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在团队工作的综合素质。表现在有利于塑造其良好的个性人格, 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养成民主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其所在团队的发展。

大学毕业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

充分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通过积极参与团队的管理、决策工作, 使自己不但发挥体力, 还运用脑力和心力, 把团队的事视为自己的事, 尽职尽责地为团队服务。

2.学会接纳、尊重、悦纳他人

在团队中, 真正的合作意味着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 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悦纳别人, 才能使协作成功。

3. 努力培养谦逊、宽厚、大度、民主的风格

合作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见分歧, 而一个惟我独尊、盲目自大而又缺乏宽厚、大度品格的人是不能正确处理与别人的分歧的。因此, 要使合作真正成功和富有成效, 就必须注重集体的意见, 虚心听取建议, 主动与他人配合, 养成谦逊、宽厚、大度和民主的风格。

4. 学会与人沟通, 掌握合作技能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 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从而掌握合作技能, 提高团队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苹.大学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有效方法[J].当代经济, 2006, (7) :27—28.

[2]马晓春.论自信心的时代意义及其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16 (1) :76—78.

[3]王志峰.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与塑造[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3) :35—36.

[4]沈学玕.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 12 (2) :42—44.

[5]陈咏梅, 刘智国, 孙兴洋.适应角色转变, 实现就业发展[J].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6—8.

[6]周琦.创新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08, (34) :29—30.

[7]陈雯.对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若干思考[J].前沿, 2007, (10) :110—112.

[8]方正泉.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江苏高教, 2006, (5) :107—109.

[9]张华玲, 葛明贵.论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大学生合作学习[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21 (88) :672—675.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9

一、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2014年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29%。 工程教育为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工程教育大国[2]。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尚有明显的差距,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 适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要求,大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跃升是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的庄严使命。

1.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是适应国际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给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并将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 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前瞻布局。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也将制造业列为立国之本,希望利用成本优势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等还比较薄弱、 不能适应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的需要。 以《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指标可以看出,我国工程师的整体实力排名近年逐步提升, 从2008—2009年的52位提高到2014—2015年的43位, 其中个别年份超过了德国, 但从7年的发展来看,相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仍存在较大距离,如图1所示。

2.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是实施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迫切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特点是技术门槛高、资本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和产业控制力高,显著特征就是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业人员数量要求在降低,综合能力要求在提高。 制造业比以往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依靠人才优势助推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总的看来,我国制造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并形成一定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综合工程能力的高低和人员的数量规模。 我国虽然是工程教育的大国,但如果不能在加强大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方面实现大力度、 高层次、多领域的全面发展,将难以持续、有效的支撑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工程教育发展历史、脉络与特征

工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与时代前进、 科技进步、 教育变革息息相关,尤其是现代工程教育的初创更是在一些重要变革下产生的。

(一)近代主要国家工程教育的初创特征

1. 启蒙运动催生近代法国工程教育。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发生,在启蒙运动文化影响和时代潮流催生下诞生了法国近代工程教育。 1747年,第一所正规工程教育学校在法国建立, 即巴黎路桥学校,也就是今天著名的法国工程师大学校“国立高等路桥学校”[3]。

2. 工业革命催生近代英国工程教育。 在很大程度上,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工程师的创造性和企业家的首创精神驱动的。工程师的工业技术知识是通过在车间和建筑工地的劳动中实实在在地获得的,而年轻人则主要通过学徒成为工程师。 1827年成立的伦敦大学(现名称为伦敦大学学院)是英国第一所提供“正规”工程教育的院校[4]。 之后在曼彻斯特、谢菲尔德、 伯明翰等工业城市出现了若干所以平民教育为宗旨, 主要对学生提供实践技能知识, 大多与机械相关的 “红砖大学”。

3. 战争失利催生近代德国工程教育。 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败北,为了振兴工业,实现德国经济体系的重建,德国在发起洪堡教育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工程教育,1821年创办职业学校, 后升格和更名为 “工业专门学校”(1827年)、“工业学院”(1866年)和 “柏林工业大学”。 19世纪,在大公司的支持下首创了在大学利用实验室训练人才的方法。工程教育改革是德国在战后迅速崛起为工业大国的重要因素。

4. 连锁效应催生近代俄国工程教育。 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共同推动下,在近代俄国历次战争的影响下,俄国从国家需要出发,决定在莫斯科建立数学航海科学学校,之后陆续建设了一批工业学校。 俄罗斯工程教育为世界贡献了 “俄国方式”———莫斯科技工学校开办后施行了一整套前所未有的教学实习工厂制度与方法,开创了一种实际训练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工程师培养模式[5]。

5. 国家独立催生近代美国工程教育。 1776年美国独立后与英国的关系破裂,依靠屈指可数的外来工程师和少数自学成才的美国人,无法满足当时机器制造、公共工程和军事防御工程的人才需求。 1794年, 国会授权华盛顿总统在纽约州西点筹建了一所军校, 1802年7月4日西点军校(全称“美国军事学院”,又称“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宣布成立,成为美国最早的工科院校,开创了美国工程教育的先河[6]。

6. 洋务运动催生近代中国工程教育。 1895年,近代中国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海关道台盛宣怀奏准开办天津西学学堂,次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大学,也是中国工程教育的发端。

(二)现代工程教育的发展特征

梳理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呈现出两大特征:

1. 技术拥抱科学,推动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现代工程教育起步发展,当时十分注重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系统建构能力的培养,并不强调学科知识的教授。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原子弹和雷达的发明,使人们认识到了科学之于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逐渐形成了“所有技术工作都在方法、数学和科学上有一个共同基础”的共识[7]。 上世纪80年代,这一发展趋势达到了高峰,形成了理论优先、分析主导的模式。 但这一模式的发展,也逐步导致了重通识基础课程与学科大类基础课程,重视分析和数理基础,理论学时偏多,科学教育导向明显,实践操作和经验不足,工程实践训练逐步边缘化,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由软化、虚化、弱化而走向形式化等问题。

2. 教育拥抱工程,促进学生能力扎根成长。 以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使自动化程度更高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在德国提出“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工程领域的学科高度交叉融合成为趋势[8]。 因此,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 按照工程教育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待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或工业循环,包含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运行等互相关联的基本环节,在实现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飞跃。

三、工程训练整体发展的思考

工程训练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审慎思考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思考

1. 要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综合培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实施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平台,其首先承担的是教学职能。 为使大学生能够承担起未来国家发展的重任,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工程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学科专业教学内容的综合,特别是重视与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的综合,注重工程训练中心文化的营造,注重学生领导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通过这些变革,使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内化为综合工程素养,外化为实际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工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

2. 要以适应工程实际为目标, 突出规范训练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要始终重视对学生的基础规范训练,使之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使用电气设备的规范,使用转动设备的规范,遵守规章制度,等等。同时,工程人员,尤其是具有高等学历背景的工程人员,始终保持对解决工程问题的强烈欲望和执着追求也是工程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在加强基础规范训练的同时,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要注意传授有利于创新的能力方法,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 要注意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适当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知识和基础技能解决问题,为将来在工程实际中实现创新飞跃奠定基础。

3. 要以内涵发展为契机,突出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的综合发展。 工程训练中心要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契机,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注重发挥基础条件的支撑作用、师资队伍的关键作用、科学管理的保障作用,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特色发展之路。基础条件是实施工程训练教学的必要前提,否则工程训练教学就会变成“黑板上做实验”,教学质量将无从谈起。师资队伍是开展工程训练教学的关键,也是工程训练中心发展的关键,需要既注重自身队伍的培养,又注重从行业和企业引进高水平人才,既注重学科背景,又注重实际的制造企业工作经历。科学的制度和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管理理念的提升,管理方法的改进,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9]。

(二)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思考

1. 综合考虑工程训练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考虑工程训练教学的系统性,就是要处理好教学活动顺序与工程训练项目逻辑顺序、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顺序等教学相关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注重以工程学科体系为主导,契合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自然规律,统筹考虑相关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工程实际的时序性等各方面关系,使学生对工程实际知识的掌握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实现从对工程实际望而却步到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并对其产生兴趣的转变。同时,随着现代工程实际的不断发展,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从传统的机械学科,不断延伸扩展到包括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环境、经济、管理等在内的广阔学科门类,呈现出综合性趋势。 这就需要工程训练教学不断适应这种变化,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考核、师资队伍等环节不断改革, 使各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和能力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以特色学科为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最终演变为学生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2. 综合考虑工程训练教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关系,决定了工程训练教学必须尽可能快速、准确地传授工程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这就需要工程训练中心认真研究当前工程实际所必须具备的系统知识和能力,配备符合工程实际的仪器设备,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10]。 同时,工程实际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工程技术和管理等相关领域演变速度不断加快,需要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不仅要把当前工程实际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还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实际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适应能力教育 篇10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能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 并且可以很好的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 拥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竞争意识。对大学生来说,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 同时也是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作出的应对能力的体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就可以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 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也就更强。同时也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反, 如果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和生活, 不能很好地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 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而且也可能会影响到前途和命运。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2 篮球运动与社会适应能力

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篮球运动丰富多彩, 大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认识更多的人, 体会到个人能力以及个人与团队之间的意义,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1 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由于尚未成熟, 知识水平和阅历受限制, 心理上还不是很稳定, 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可能会表现出幼稚的行为, 还有可能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是一项充满竞争的运动, 胜利或者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比赛的失败, 大学生要总结经验教训, 找到失利的原因, 并且能够找到克服这种原因的对策和方法, 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取得胜利。因此, 大学生可以通过篮球教学活动正确看待荣辱得失, 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胜不骄败不馁, 提高自身承受挫折的能力。

2.2 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较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 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只有具有了归属感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在比赛时需要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大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训练和比赛来增强与队友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从而默契配合, 进而促进相互了解、信任、谅解、互助互爱、共同提高。个人的能力是否正常发挥以及协调配合能力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比赛成绩, 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个人之于团队的重要性, 增强自荣誉感。

2.3 篮球运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人的竞争和合作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性和合作性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特点。篮球运动不仅是身体各项素质的对抗, 还是战术策略的竞争, 各团队必须团结一致, 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竞争可以刺激学生发奋训练, 学习战术策略, 增强自身素质。合作可以激发学生增进队员之间的相互交往, 默契配合,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训练比赛过程中, 同伴们的相互鼓励和帮助, 教师、教练的诱导和鼓励, 以及对手的影响, 使这种竞争意识不断得到认同和得以强化。在取胜的过程中往往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阻碍, 在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中, 就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 勇于进取的精神。

2.4 篮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转换的能力

社会角色, 即有着特定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人。大学生要符合社会要求就必须要适应社会角色转换。篮球运动可以为学生适应社会角色转换提供便利条件。在场上, 各个队员分担的位置不同, 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体育教师或教练会根据队员的个人能力把其分为前锋、中锋、后卫等不同的角色。篮球运动可以让大学生懂得社会是与人们的某种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

3 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

基于上述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改善, 在篮球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点。

3.1 强化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让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 在课堂上还可以安排部分时间进行短时间的篮球比赛, 激发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篮球比赛中的合作可以让学生感到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能够谦虚的接受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另外, 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 同学之间的了解会得到加深, 从而使内向的学生可以消除害怕与他人接触的心理, 逐渐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强化对学生性格偏向的培养

性格能体现出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 并通过自己对待事物或他人的言行中体现出来, 因此, 大学生的性格偏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根据性格因素大概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类:外向型的学生和内向型的学生。学生的性格是偏向于外向型还是内向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外向型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 可以轻松的与他人进行沟通。这类学生可以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 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 乐于在同学和教师面前表现自己, 针对这类外向型的学生, 教师应该对其不足之处及时提出, 并严格批评他们犯的错误, 不能过多的给予表扬。在篮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让这类学生担任小组长, 充分发挥其性格优势, 通过提高对他们的要求, 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品德。内向型的学生往往不注重观察, 想象力也不够丰富, 思维具有方向性, 但是他们善于独立思考, 分析能力较强, 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类学生比较自我, 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但会在意其他同学和教师对自己的看法, 比较敏感。在教学中, 这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 但是他们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 又不善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在训练和比赛时自身能力的发挥会受到限制。对这类学生, 可通过身体活动相互产生亲近感, 组织他们多参加篮球游戏或比赛, 通过游戏和竞赛, 转变其性格爱好, 使他们由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转变为乐于关心集体。

3.3 强化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 在篮球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或在比赛时设置困难,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练, 以引导学生的意志向着正确方向发展。例如, 在设置篮球比赛时, 教师可以调整比赛规则和对抗强度, 并要求学生遵守比赛规则, 尊重对手和裁判,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同时, 激烈的比赛瞬息万变, 这就要求学生要及时准确的判断场上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加以应对, 培养学生果断的品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比如自身体力不支, 与竞争对手的实力相差悬殊或比分落后等, 这时就要求学生需要沉着应对, 团结一致的发挥出团队实力, 最终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勇敢拼搏、不服输的意志品质。此外, 在学生练习或比赛成绩较差时, 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促使其去坚持、去拼搏, 从而使其意志得到磨练。

3.4 强化对学生情感控制能力的培养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获得各种情感的体验, 如激烈的对抗会产生紧张感, 胜利会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 失败会产生懊丧、失落的情感等。对学生来说, 篮球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会诱发他们的情趣和爱好;运动环境 (教学比赛) 的复杂多变, 又能激发他们的应变能力。因此, 教师在篮球教学中, 应多安排教学比赛, 增强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助人为乐的情操, 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如何面对社会、面对现实, 进而以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困难, 提高自我情感控制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提高竞争能力, 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 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 在篮球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提高竞争与合作意识, 注重区分引导不同性格偏向的学生, 强化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杰凯, 郭亦农, 马艳红, 等.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8 (3) :1-5.

上一篇:军队公务卡结算管理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