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

2024-04-22

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通用8篇)

篇1: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

学会蹲下去

今年秋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学到28课是《自然之道》时,晚上,我留的家庭作业就是预习《自然之道》一课,由于学生们已经在中午读过这篇课文,在留作业之前,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问了一个问题:自然之道中的道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班内一个最爱说话的学生李杏虎就脱口而出:“道理”。当时我的反应愤怒极了,大声地喝斥道:“李杏虎,怎么又是你!不动脑筋就没有发言权,以后不要抢着发言了!”李杏虎听了我没头没脑的训斥,脸色难看极了,但慑于我的威严,又不敢争辩,只好很不服气地垂下了头。

当时之所以那么急躁地批评李杏虎,有两个原因,首先,作为老师,我备过这节课,深深地理解自然之道中道的含义----规律,自然之道即自然界的规律。这个意思已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至于这个字的其它含义,几乎全被我忽略了。当学生的回答与我的理解相悖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他答错了。其次,李杏虎这个学生平时课堂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插嘴,但往往又插不到点子上。我对他的印象本身就不好,可想而知,他的回答在我这里会得到什么评价!

但是,那天晚上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我想起了发生在课堂上的这件事,想起了李杏虎的回答——“道理”,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才发现:李杏虎的回答似乎也有道理。在他们小小的头脑中,“道”最常组的词就是“道理”,那么自然而然,他们就会认为:道即是道理。孩子们的阅读面毕竟有限,理解能力有限,更何况阅读面很窄的农村孩子!而我如此草率地把他们的思考结果给否定了,这样做合适吗?显然很不合适!就因为这一声喝斥,也许孩子的这次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被我打消了。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我们一直在倡导主导角色,但是,这个主导的度却没有把握好,至少这我的这节课中,没有把握好,做得太过了。我把我的理解强加给了学生。也许这是我们的通病。我们的课堂,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缺乏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缺乏学生个性的张扬。走进任何一所学校,步入任何一间教室,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情景:课桌椅整齐地呈几何图形排列着,学生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发言要先举手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教师站在前面的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在这当中更多地被“忽略不计”了,展现更多地是“教”。我们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没有真正地蹲下去,和学生平等交流,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我,也在重复着这种变味的主导。

思考再三,我决定向李杏虎同学道歉,那天在课堂上,我当着全班学生表达了我的歉意,那个一向开朗顽皮的男孩子一下子变得害羞起来,但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我庆幸,这个歉道得不算太晚,我唤回了李杏虎学习的积极性,找回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同时,这件事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的重大。

老师,要真正地蹲下去,与学生同一高度。在同等的水平线上,与他们交流;在同等的水平线上,理解他们的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然后再传道,授业,解惑。也许,做到这些,老师的教就会容易多了,学生的学,也会更轻松快乐!

篇2: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

前段时间我给孩子们上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五课《翠鸟》的第二课时,主要是复习前三段,继续完成4,5两段。

师:从最后两段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生:从第四段的第一句:“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正是因为作者喜欢翠鸟,所以想捉来饲养。

师:那我们可不可以捉来饲养呢?

生(齐):不可以。

师:为什么?

于是,孩子们讲了好多的理由,从翠鸟的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做了回答,当然也运用了课文中老渔翁的话。

但就在这是,一位学生站起来了,说:“老师,我认为翠鸟不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而是到这里来捉鱼的。”

师:看来,你和老渔翁的想法不同了。你的想法是很实际,但光实际还不够,还得看看它是否有创意。允许你保留自己的意见。”

生:老师,翠鸟也是来捉鱼的,老渔翁也是来捉鱼的,如果大家把翠鸟捉走了,那对于老渔翁来说是件好事啊,他就没有其他人和他竞争了,但是为什么老渔翁还要保护翠鸟,叫大家不要去捉呢?

生:我知道。这样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老渔翁也很喜欢翠鸟,而且体现了老渔翁的心灵很美。所以我们要保护翠鸟,和它做朋友,要向老渔翁学习。

师:(问第一位小朋友)你现在还认为翠鸟不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吗?

生:不是了,翠鸟是来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也更加喜欢翠鸟了。

师:是啊,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反思]其实这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两位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且说实话,非常的好,这两个问题,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已经把课文内容升华了。他们走进了文本,同时又从文本中跳了出来,提出了疑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最后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实际。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要求实现的,把语文学习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应该说,这堂课我自己的收获也是不少的,所以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份快乐!

作者邮箱: linger1003@163.com

篇3:走出“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误区

误区一:只着重“张开”, 不注意“收拢”

案例1:一位教师在上《船长》一课时, 要学生讨论并说出船长哈而威为什么和“诺曼底”号舰船一起沉入大海?

学生1:因为哈尔威驾驶“诺曼底”号出了事, 他认为自己要对这次事故负责, 因此选择与船同归于尽。

学生2:因为当时时间非常短暂, 只有20分钟, 而且船长还要指挥其他人逃生, 时间太短船长逃不了生。

学生3:这是一篇小说, 小说是可以虚构的, 不一定有哈而威船长这个人, 即使有作者也可以虚构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情节。

学生4:我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 上面的船长也选择与船同归于尽, 因为泰坦尼克号是他的全部心血。哈而威船长的情况可能跟那个船长的情况差不多。

学生5:哈尔威船长把“诺曼底”号看成了自己的儿女。既然儿女不在世了, 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选择死亡。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每个人的看法都很有道理, 希望大家以后就这样去感受、去体验……

评析:以上阅读对话, 学生的发言不能不说精彩, 体验不能不说很独特。老师觉得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理由很充足,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和“诺曼底”号舰船一起沉入大海, 课文中本来就没有确切的答案, 我为什么非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呢?那么, 学生的回答是值得推敲的, 难道真的没有更为合理的结论吗?回答是否定的, 哈尔威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是因为没能及时逃生。理由有三: (1) 当时时间紧迫, 他还要指挥别人逃生; (2) 当时救生的小艇很少。文章第28小节中有这样一句“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与‘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说明艇小艇少, 一次只能救少量的人, 必须要来回穿梭行驶; (3) 最后一小节有“面对死亡, 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一句, “又”字说明船长面临危险, 救人不止一次, 在死亡面前他没有选择, 没有道理这次选择。这位教师显然没有注意到文本中透露的信息, 在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法后, 并没有对此“收拢”便匆匆结束了, 因而没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毋庸置疑,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应是多元的, 但不能认定学生独特的体验与理解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例如学生5表达的就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有些文本, 学生可以存在不同体验, 但也有些文本学生存在共性的感受;有共性的, 就需要老师进行归并, 因为求同存异是阅读对话的本质。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教师在指导学生“存异”发展发散思维的同时, 也要重视学生“求同”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这样才能把“发展思维”落到实处。

误区二:只着重“表扬”, 不注意“评判”

案例2.《我也是普通一兵》赞扬了刘少奇同志为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当课文学完后, 老师要求谈一谈自己的独特体验。

学生1: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少奇同志工作忙碌, 夜以继日, 便他可能会因为救民船而耽误了国家大事, 我觉得他这样做决定前不慎重。

老师:你能联系上下文分析, 你的想法有新意。

学生2:当时刘少奇所坐的船上人员应该比民船上的要多, 物品比民船上的贵重, 而刘少奇同志当时坐的船自身难保, 再冒险去救民船, 万一有什么闪失, 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老师:你的问题很有创意, 刘少奇同志当时的确应该衡量一下, 太冒失了。

评析:上述师生的体验对话成了对刘少奇同志的批判大会了, 很显然, 这与文章本身的价值取向相悖。

语文新课程背景下, 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散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思维的解放, 也是语文的解放。但“离经叛道”不等于游离语文课的目标, 脱离语文课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对于语文课上种种大胆的体验与感受, 教师不能一概肯定。如果教师忽视文本价值取向, 对学生的错误体验不做评判、不加引导, 甚至表扬, 那么就会迁就学生、纵容学生, 无法让学生体验和探究语文自身的语言美和文字美, 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文道合一”的宗旨, 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

误区三:只着重“指点”, 不注意“辨析”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金蝉脱壳》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听叔叔们介绍蝉脱壳时“神奇有趣”的感受, 组织这样的教学:课件出示两句话: (1) 夜幕降临, 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地爬到树干上, 脱掉它身上的旧衣, 换上华丽的新装。 (2) 夜幕降临, 蝉虫就从土里出来, 爬到树上脱壳。

老师:同学们, 屏幕上的两句话, 你认为那句话更好?

学生1:老师, 我觉得第二句比第一句好, 因为第二句话比较简洁, 让人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

老师: (诧异) 真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吗?

学生2:老师, 我认为是第一句好, 因为这句话比较生动, 让人读起来感到有趣。

老师: (高兴) 是啊, 第一句是拟人句, 当然比第二句形象。

学生1很疑惑地坐下来……

评析:这位教师教学预设这两句话的目的是想通过比较, 让学生明白第一句形象生动,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觉得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学生一般都会说第一句生动, 当学生1说出“第二句比较简洁”这样的意外生成时, 教师没有做好准备, 所以感到诧异。为了不影响既定的教路, 只得再请学生2说之后再作出指点, 硬把学生拉回预定的轨道, 这样又可以按部就班, 教师就如释重负了。

如果就突破这课的教学重点而言, 教师的做法无可厚议, 但他恰恰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1的体验难道值得否定吗?第二句从通俗的方面来谈就是比第一句简单明了, 但从文学效果的角度审视, 第一句比第二句更能传神地表达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预设, 没能通过分析, 让学生1明白“其然”。至于第一句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教师还是没有进行引导辨析, 只是笼统地用“生动”“形象”来说明, 其实也没能让学生2知道“其所以然”。假使能在学生这种独特体验出现后, 顺势引导, 抓住“钻”“偷偷地”“脱”“换”“旧衣”与“新装”等词语, 带领学生去体会去感悟, 一定会让学生品味到文学语言的魅力。

反思:当前, 很多教师虽然非常注意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能够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畅谈感悟, 但是当学生真正发表独特的体验时, 教师并没有引起做够的重视, 要么在一定时间后收网, 把学生带回预设的教学流程, 要么任由学生说, 对学生一味表扬以示尊重, 甚至对孩子不适宜的言论听之任之。

“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 我们不禁要问, 老师为什么会走进这些误区?我以为有这样几种因素左右着老师:首先是教师的功利思想。在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上, 教师认为一定要有这样的教学安排, 才能突出“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这样的课才是优质课。至于学生说对说错, 说多说少, 显然并不重要。其次是教师对课标精神的曲解。既然师生平等对话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 不管学生说成啥样, 都要表扬鼓励, 不能批评, 否则就会打击孩子, 抹杀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再次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力, 有的没有细读文本, 有的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最后教师中仍遗有以“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当学生有了独特体验, 教师不是主动抓住精彩的生成去引导, 而是对此轻描淡写或是置之不理, 如果围绕体验展开下去, 势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 使课堂陷入一片混乱。

综上所述, 我们要想走出“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误区, 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 摒弃一些功利的教学思想, 领会课标, 钻研教材, 细读文本, 在教学中审时度势。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精彩的体验充溢我们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全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

[2]教师教育, 2006 (2) .

篇4:语文教学如何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当然,这一理念的实施,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操作层面来说,还是处于尝试与探索阶段,要想做到情遂己愿,实属难事。教学中,许多老师在借之革故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我们的语文教育会再次生发出迷茫复彷徨的无奈,这不得不令人深思。那么,新的问题是什么呢?又如何寻找转机呢?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及其他同仁的情况谈点粗浅的看法,也许是管中窥豹,也许是步人后尘,还望方家赐教。

文学是作家人生经历的结晶,也是他醇厚生命的再现。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学的感受也就是对作家的感受。从感受中,如果我们能挖掘出作家的人生内涵,就会多一份智慧,然后以这来锻造自我生命的厚度,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就会多一份魅力。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家,应视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种责任。

本来,感受作家也就是文学鉴赏中“知人论世”的一个方面,无须再去赘述。然而,综观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它已成为一叶远逝的孤帆,被师生们遗忘了。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把感受的焦点集聚在文本本身从字面上所折射出来的意蕴,而漠视了作家的存在。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时的情绪抑或他的人生信仰,在课堂上倍受冷落。殊不知,漠视了作家也就意味着漠视了一种文化与文明,一种精神与真理。因为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凝结了作家创造时的哲思与体验,它一般处于文本的最深层,而作家创造作品的时间对于我们解读作品的时间来说,不管二者相距多远多近,都是“过去式”。有时,单单凭借文本的字面意蕴去认清一个作家的过去,远比预测自己的未来还要困难得多。认不清作家的过去,就会模糊作品的真正价值,甚至还会有误解,这样,作品的魅力就会受到弱化。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有些读者以为它的主题是在宣扬雷锋精神,其实,只要我们切身感受一下彭老创作本文时的思想情绪,便知不能把它的意义仅囿于雷锋精神的范筹。本文写作的时间大概是“文革”时代刚刚过去。彭老七年的牢狱生活刚刚结束,“伤痕文学”渐起盛兴,许多作家纷纷以“文革”时期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创造,直接倾吐自己积压于心的苦闷,但彭老却把笔触伸向了抗战时期的云南边境生活。那时,虽说是战争年代,条件异常艰苦,但人们却能彼此关爱。而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生活条件大有改善,人性反而遇到了扭曲,生命反而遭到摧残。彭老深感悲哀,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写起了《驿路梨花》,我想,其目的是表达一个饱受“十年文革”苦难生活的作家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生命报以珍视的呼唤,而并非只在宣扬雷锋精神。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可等闲视之。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把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用嘴巴读一下,或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出来,然后便了然无事,不再问津,是不妥的。读出来的投影出来的只是一种信息,一种符号而已,对学生而言,充其量只是了解,根本谈不上感受。教师可提前布置学业生去搜集一些有关作家作品的材料。并且告诉他们要有取有舍,作家的出生日期、职业、著作情况等只要有个印象即可,不必作记录。待上课伊始,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成果相互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在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氛围中,学生之间彼此谈谈自己所搜集的材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与别人所搜集的有何不同,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也可针对别人所搜集的材料作点评价等等。对话的过程可能较短,但课堂效应却与白居易笔下琵琶女的那份“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经过如此的酝酿,学生再去感受文本,必然会别有天地。

现在,封建的桎梏已经砸碎,各种思想的禁锢也被冲破,精神自由的春天早已是莺歌燕舞。当今学生,青春不再有防线,精神也不再有枷锁,他们喜欢想我所爱想的,喜欢说我所爱说的,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权力。基于此,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尽情地表现自我,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和过去要求学生唯师是学的做法确实有着天壤之别,是一大进步。遗憾的是,如今我们有些教师对学生太过于“尊重”了。不管学生的表达是如何的狂乱,想象是如何的荒诞,都不加分辨,一概肯定,造成的局面异常尴尬。看来,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之时,也应慎重,切莫哗众取宠。把“尊重”当作了时尚而刻意求取。

首先,学生独特的感受离不开文本基本的意蕴。江水因为有了岸的约束,才会人东流;曲木因为有了绳的准量,才会成其直。世间万物皆有所规。感受文本也应同此理。它必须要遵循文本所提供的基本意蕴,否则都是无意义的。对于文本的基本意蕴,要么是学生并非真的不了解,只不过在我们一再强调“阅读要有个性,思维要有创新”的鼓励下,学生的头脑中涂抹上了盲从的色彩,使得他们好于“标新立异”,以获得一阵掌声,赢得一份青睐;要么是学生在初步阅读几次后,仍然很难把握准确,成了迷途的羔羊,于是带着一份真诚求知的心态说出自我的感受,期待教师的指点。若是出于盲从,我们教师要勇于端正学生的观念,用委婉又充满善意的话语让其返朴归真。若是出于求知,则要善于点拨。点拨的语言不宜直截了当,要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努力找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和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渗透其中,循序渐进地让他们质疑、释疑,从而为这些“迷途羔羊”找到来去的路。

其次,学生独特的感受要能为自己的成长给予丰富的滋养。勿庸讳言,当今社会,一些道德遭受了沦丧。一些信仰出现了危机,一些功利得到了崇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造成他们在感受某些文本时出现了偏差。本人在执教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时,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行道树因自己的奉献精神苦了自己,却幸福了他人。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有一个同学说:“行道树的付出是不值得的。它委屈自己,不但成不了参天古木,而且还得不到人类的回报,如果是我,早就不干了。”真是让人忧虑。如果我们还要去“尊重”的话,那“尊重”就成了纵容。当纵容的星火在教学中一旦蔓延成燎原之势

时,学生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便会随之滑入泯灭的边缘,尊重就由爱变成害了。遇此情况,我们的教师还得借助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赤心之子,他们为社会,为人民而甘愿燃烧青春,挥洒热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在精神文明的苑地中铸就了一座座丰碑。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出黑板报、收看电视新闻、编演小品等活动,向他们宣传,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洗清他们思想中的尘埃。

自从学生独特的感受受到尊重以来,语文课堂成了“多极化世界”,语文教师的“霸权主义”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有一个事实,无论你怎样看待,都必须承认,语文教师的“霸权主义”的逝去,并非说教师存在的意义也要一同被淹没。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离不开教师教的,而教艺永无止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笔者认为,记录学生感受,也许是探索中应该做到的一点。可惜我们都做的不够。由于不去记录,当记忆在岁月的浸泡中褪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学生的感受搁置在最深的角落以致遗忘。你可以遗忘每届学生的容颜。但不允许遗忘他们的感受。遗忘了他们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为此有了真正的珍视,你也会多了一份教学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今日学生的感受,对充实我们未来的人生,指导我们未来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诚如一位哲人所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推而言之,人间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人生感受的多样化。学生的人生感受之于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只要教师都能持有一颗耐心,课后把学生感受中的哲思小语记录下来,并时时翻阅,用心感受,它必定会一次次触动你的心弦,一次次启迪你的心智,让你发现,自己生命中原来也有平凡与渺小的存在,于是,你会去不断的努力,努力摒弃浮躁,淡泊名利,默守教坛,甘于奉献,从而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也会让你发现,自己原来对学生的认识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于是,你会不断地去反思,反思自己与学生交往中到底还有什么缺陷,又该用怎样的言行去缝合,从而进一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唱弹更加美妙的师生关系之歌;还会让你发现,自己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些问题的设置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你会不断地去改进,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力求使今后的问题设置最大限度地科学化,从而换来你教学技艺的新境界。总之,记录学生的感受,你会在从教路上日有所新,日有所获。

篇5: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七年级上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感悟 滦南县司各庄镇初级中学 宁玉红

(激情导入课文之后,学生自由放声有滋有味地朗读全文,也手捧课本,入情入境地诵读全文,营造师生同诵的读书氛围……)

师: 我们大家有感情地诵读了全文。读书要善于‚读到自己‛,‚读出问题‛。读到‚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把自己摆进去‛;读出‚问题‛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下面请同学忙畅所欲言,回答:

一、读了全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出切实的感受和体会。

二、读了全文,你还有哪些疑点要解开?

(学生静思,圈点勾画5分钟)

徐鹊:当我读到‚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这一片段时,我深有感触,才别离小学半年多,就学到这篇文章,无疑勾起我的回忆,想起了小学毕业时的情景——天,下着小雨,灰蒙蒙的,似乎老天也为我们哭泣,到了班里,静悄悄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杂乱,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默默地对视着,希望能把自己最后一丝美丽留给这已同窗六年的同学,大家期待着老师说些什么——没有。临别时,所有人深情地望了一眼教室,带着一丝留恋离去,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恐怕以后只能靠照片回忆……我的眼睛莫名的湿润了……

王雪艳:“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文中的情形在我身上也曾发生过,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眼看一定会迟到,干脆赖在床上,明知是逃学,但不去上学的念头却无法打消。记得犯错时父亲对我的责罚,当时心中甚至有一丝恨。回想起来,父亲对我的严厉,都是希望我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它深沉、含蓄,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

王逍:文中父亲对作者教育的几番话给我的感受最深——‚闯练,闯练‛。记得我第一次去取钱,那时感受至今难忘,去的时候,感到非常害怕,连字都写错了,但当我取到钱后,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人生处处都有第一次,只要把握第一次,就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画出了美丽的一笔。闯练,闯练,事事都要有第一次的闯练,用自己的本事与勇气来取得成功!

马文鹏:文中有一句话让我读了以后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这句话一点不错。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确是有这种矛盾心理。我们多么渴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家长、老师管束;长大了可以接触社会,接触许多新鲜事物;长大了可以把家长那没完没了的唠叨抛在脑后,也可以扔下沉重的书包。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啊!可我们也怕长大。长大以后要承担各方面的责任义务,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为工作劳累,为生计奔波。哎!真是的,人毕竟要长大嘛!

姚艳钊:开学之初,浏览课本时我不经意间注意到这个文章。起初是它的名字吸引了我——‚爸爸的花儿落了‛。这是一个很含蓄,很有内涵的题目,我知道文章一定如题目一般精彩、一样美好。我看了起来,那一个个像音符般美妙的文字,无不敲动我的心弦,那一串串故事是那样亲切。那首骊歌的每一个字眼深刻在我的心头,想着和英子一样,于是毕业时的情景再现,像一缕阳光射进森林,红烛、老师、同学、我┅┅哦,一切都在四周环绕,这是我永远记住的时间,不变不忘。

王雪瑶:初读这篇课文后,回荡在心间的是那浓浓的父爱和那美丽的夹竹桃。父亲爱花,更爱自己的女儿——‚我‛。生活中的处处琐事,父亲都教育‚我‛要独立的去完成——毕业典礼致词,爸爸要‚我‛硬着头皮去做;去银行将钱交给小日本,爸爸要‚我‛闯练闯练┅┅父亲就像是大楼那坚固的地基,支撑起我坚强的意志;父亲就像是那高大的树,为‚我‛支起一片蓝天;父亲就像‚我‛人生的加油站,让我鼓足了劲,早早地走向成熟,撑起了这个家。整篇课文似乎都能使人触摸到父亲那颗火热的对生活充满热爱,情义浓浓的心。夹竹桃等花儿穿插其中,更使人感到美而温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是啊,我们都会长大,都会支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

师:伴随着你们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我也深深感动。大家通过阅读课文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生命体验是最宝贵的。意犹未尽的同学可将心得、感悟写在练笔本上。除了切实的感受外,请同学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你们还有哪些疑点?提问可从文章重点部分入手,品析妙词佳句是难点,那些语言美、含义深、感情浓的语句往往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学生仔细默读课文,思考质疑,在文中作标记)

项子轩:为什课文结尾把‚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我已不 是小孩子‛分作两段来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郭旭洁:文章的题目为何叫‚爸爸的花儿落了‛? 陈可心:本文插叙居多,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王欣然:文中伏笔很多,几乎都有照应,为什么?为什么多次重复‚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贾芮宁: 文章37段为什么说‚我们既喜欢长大又害怕长大‛?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

师:大家读书很认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将这些问题梳理归类,展开讨论。文章内容方面,根据孙璐等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思考: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用‚一个_____的父亲‛句式说话,从文中找出依据。写作技巧方面,大家的问题最多,有人说,林海音的小说‚技巧完美‛,你能针对本文作一点美点欣赏与探究吗?可从题目、线索、结构、语言等角度探究。…………

篇6: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

【内容摘要】: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习体验”的条件,平等对话,设疑激趣;导引比较,拓展延伸;摒弃“灌输”,重视个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的价值的探讨,通过课堂教与学的载体,有机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提高学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体验 创造 尊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所以他们对事物、问题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有了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林黛玉”。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尤为重要了。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将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身的价值的探讨,通过课堂教与学的载体,有机的体现出来。

一、何谓“体验”?

“体验”——《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

“学习体验”就应该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也就是说,学习体验从学习实践中来,没有学习实践就无法达到目的,从而得到相关的体验。就像登山一样,只有亲身登临山的极顶,才能感受“一览众山小”,才能真正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那么,怎样的学习实践才能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或者是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呢?有句话说,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尝。要让学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不仅要最近距离地、从不同角度地观察事物,还要亲自深入事物,“品尝滋味”,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许他们的体验还幼稚,不是很确切,但他们的感受是真切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对学习过程的记忆也就深刻了。

所谓“语文学习体验”,就是通过课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人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和向往,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语文学习认知的对象,理解语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领悟其内在蕴涵的意义,从而逐步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二、创造“学习体验”的条件

朱绍禹先生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也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也就是说,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应该相互补充,相辅相承,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并提出富有一定思维含量,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而并非简单的“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

所以,创造和谐“学习体验”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倾注了热情,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是否获得的丰富的体验。

(一)、平等对话,设疑激趣。

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帮助师生之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得到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愉快的学习。在对话过程中,充满了学生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也伴随着教师的点拨、启发和引导。例如《华南虎》一文,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华南虎没有被关在笼子里,一旦从笼子里出来,它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只华南虎,面对‘戏谑’、‘呵斥’、‘劝诱’,你会怎么做?”问题始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启发他们对“虎性”、“人性”的思考,于是,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也就有学生进而提出华南虎最后有没有发出“石破天惊的咆哮”?华南虎的爪子为什么会是“血淋淋”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得到积极的参与,学生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对文章有了深刻的体验,从而学有所得。

(二)导引比较,拓展延伸。

“以此及彼,触类旁通”是问题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学生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他们都希望学习活动能使自己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取得成就,这就对学习活动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学习《荒岛余生》,教师让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且分别仿照《观舞记》和《安塞腰鼓》的句式来写一段赞美鲁滨逊的话。学生从自身的阅读实际出发:“假如我是太阳,我要用耀眼的光芒照亮鲁滨逊不屈的人格魅力;假如我是白云,我要用不停歇的脚步散播鲁滨逊的坚强;假如我是不幸,我一定会远远地离开,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战胜鲁滨逊乐观豁达的精神„„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能用自己稚嫩的文笔抒写对鲁滨逊的敬意,我只是一个读者,我只能用整个的身心去感受鲁滨逊倔强坚忍的人格魅力„„”“看!——一做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他告诉我们:拥有不屈的信念就拥有了战胜一切的力量;他告诉我们:勤劳的双手可以捧出灿烂的阳光;他告诉我们:只要心存希望,风雨之后会有彩虹„„好一个鲁滨逊!好一个不屈的汉子!„„

通过课外延伸与相关内容的比较学习,学生较为容易进入文本,产生接近于作者情感的体验,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自身体会去注释幸运与不幸、信念与生命的关系,所以比较学习中得到的体验,是学生在不断阅读与比较积累中获得的特殊感受,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再创造,也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究,从而得到新的发现,这样的学习体验比单单记住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三)、摒弃“灌输”,重视个体。

面向全体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我们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进步,有一个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只是一味重视知识的单向传授,忽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和情感价值观,在硬性而沉闷的书本知识的灌输下,学生机械地记忆教师认为能决定学生命运的语句、条文、规律,成为听话的“小秘书”“复读机”,学生求知的渴望、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在“你读我写”的过程中被抹杀,淡化,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创造和谐的“学习体验”条件,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力,激活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独特的体验,三、尊重独特的“学习体验”

所谓“独特体验”,是学生个体从自己独特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尊重”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有多个义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语境的意思应该是“重视,严肃对待”。它不等于赞同,而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关注与重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的这些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的认识程度,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掌握的学习技能、方法,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体验文本所赋予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独特的新的认识。《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儿时的经历,有没有自己的游戏不被家长所认可,努力去制止,而自己却按捺不住渴望,偷偷去玩的经历?而现在你长大了,再跟家长谈及这段经历,你和家长都有怎样的感受?“小弟全然忘却”是故意安慰哥哥,还是自己认为哥哥确实是为自己,而自己玩风筝本也是不太正当的行为,所以并不耿耿于怀?“不幸”到底是谁的不幸?教师调动学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感经历,让学生披文入情,把间接的文字符号成为真切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领悟、鉴赏就有了基础,阅读学习就有了乐趣。讲述《斑羚飞渡》,让“斑羚”和“猎人”“我”之间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学生走入故事设置的情境之中,“生命的意义”“种族的存亡”“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生命的抉择”“生存还是毁灭”“生命的震撼”等多个话题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安塞腰鼓》,有学生就将极具阳刚之美的腰鼓表演与《千手观音》、《两棵树》相比较,认为他们都是通过舞蹈宣泄情感,都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学生用他们的眼光和角度来审视世界,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逐渐达到语文教学追求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篇7:感受邮轮旅行的独特魅力

感受邮轮旅行的独特魅力

http:// 2011年03月13日 09:46 21世纪网

邮轮旅行最特别的魅力,是它的休闲性、自主性、便捷性和私密性都非常强,而这四者又是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的。具备邮轮气质的人,不但更能享受海上的旅行,他们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也会过得更愉悦一些。感受邮轮旅行的独特魅力

邮轮启蒙:科班出身与歪打正着

我和我的朋友C所接受的邮轮教育,有点殊途同归。

我一直戏称,在这个缺乏邮轮教育的国度,C简直可以算得上“科班出身”。她几乎是国内第一批接受正统培训的人,关于邮轮的历史、文化和礼仪,甚至包括如何更好地享受船上的各种设施及娱乐节目。那时各大邮轮公司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某著名邮轮品牌打算把她培养成未来中国市场的销售人员,于是邀请她到自己的旗舰船只上体验其最经典的航线。

C至今记得专业人士给她上的第一课。初上邮轮,她像平时入住酒店一样,习惯性地把箱子往行李架上一扔就去忙别的事。结果人家告诉她,上邮轮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安家”:把衣服一件件挂进衣橱,袜子、内衣及各色杂物放进抽屉,洗漱用品分门别类地在浴室里摆放好。然后把空箱子塞进床底,直到下船那天才取出来。这个行为本身有它的文化逻辑:在接下来十多天的旅程中,这个房间就是你的家,你要在这里过真正的生活,而不再是一个随时需要收拾行李奔波的匆匆旅人。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C并没有为邮轮公司工作。她却由于上述经历爱上邮轮这一旅行方式,成为了资深邮轮客。例如她前不久才从阿拉斯加回来,刚见面又怂恿我下次跟她一起坐邮轮去南太平洋岛屿。她甚至已经做好了功课,计划是用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去大溪地的帕皮提岛、社会群岛的波拉波拉岛、库克群岛的拉罗汤加岛、汤加的努库阿洛法岛、斐济的劳托卡岛。行程中还会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我听了她绘声绘色的描述不禁悠然神往,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应该带哪些衣服上船。

跟C相比,我接受的邮轮启蒙则可以用“歪打正着”来形容。引导我了解邮轮的,并不是业内人士,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挪威中年妇女。我甚至都不是在邮轮上遇到她的,而是从奥斯陆到哥本哈根的斯堪的纳维亚王冠号渡轮。

那是七年前,我在伦敦念书,寒假跟同学去北欧旅行。当时从挪威到丹麦选择坐船的原因,完全是出于理性的考虑:除了对交通工具多样性的体验,那艘夕发朝至的渡轮可以同时解决交通和住宿问题。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那艘大船简直无异于泰坦尼克号。惊讶于船上的生活节奏是如此地不同,我们在餐厅、咖啡厅、商场、电影院、酒吧、舞厅、俱乐部等地穿梭流连,快活得几乎没有时间回房睡觉。

我是快下船的时候在甲板上遇见那位挪威妇女的,不知怎地随意闲聊起来。她最吸引我的一点,是特别体现当地的传统价值观。例如她感叹奥斯陆的治安大不如从前了,过去他们需要外出的时候,即使家里空无一人也不锁房门——这样倘若他们的朋友经过附近,可以进屋自己煮杯咖啡。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坐船旅行,她耸耸肩:“我们坐船是为了享受愉悦。”她还半开玩笑地告诉我,有一种说法是旅行的层次从低到高按如下顺序排列:步行、坐车、坐飞机、坐船。她本人不同意步行是最低等的,挪威很多人喜欢徒步,但她认同坐船是最高境界的旅行方式。

多年以后,当我坐在钻石公主号上和别人讨论关于邮轮文化的话题,突然惊觉自己一再引用“愉悦”这个词,因为那位挪威妇女曾用它来概括航海旅行的精髓。是的,我们选择坐邮轮的原因,是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包括人与海、人与人、人与时间、人与各种休闲方式、人与所处的临时社区之间的愉悦感受。而且这种愉悦是如此独特,别的任何旅行方式都无法替代。它是一个邮轮客乐此不疲的真正原因,为了能再度拥有这种愉悦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上船,没有体验过它的人难以明了。

邮轮魅力:休闲+自主+便捷+私密

邮轮旅行最特别的魅力,是它的休闲性、自主性、便捷性和私密性都非常强,而这四者又是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的。

邮轮的节奏,通常是用一两天的时间在海上航行,接下来的一两天上岸观光,如此循环,因此行程中有大量的闲暇时光可供挥霍。另外在公海上手机经常一整天没有信号,通过卫星连接的互联网费用又相当昂贵。这样一种半封闭式的空间,半强制性地让你脱离常规的工作和生活轨道,从而有时间、精力和心情专注休闲。或者说,你终于可以有整块的时间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因为现在再也没有障碍、阻力以及形形色色的借口。

同时,邮轮的特质又使得真正个性化的旅行方式成为可能。这里不需要领队和导游,也不需要就每天的日程跟其他团友反复讨论彼此妥协。你是你自己的,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设计每一天的活动。今晚是愿意入住酒店体验当地的夜生活,还是回船上睡?喜欢慢慢悠悠地一天只做一两件事,还是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想尽量体验一把?是选择随意性强且品种丰富的自助餐,还是换上正式服装去高档西餐厅?想锻炼时是打高尔夫还是练瑜伽?晚上听音乐剧还是脱口秀……通常越是高档的邮轮,船上的娱乐设施和节目越丰富,水准也越高。有的时候,同一个时间有好几场演出可供选择,放弃哪个都觉得可惜。幸好有的演出只有一场,有的会一连上演两晚,所以碰到时间冲突的时候,简直需要运用时间管理的技能设计出两不相误的完美时间表。

而有那么一些时候,选择拒绝参与也会带来特别的意义。我的同事Bob曾分享过自己在林查班港的经历。船停靠后客人有去曼谷或者芭提雅两种选择,Bob之前已经去过好几次泰国,所以当天他选择哪里都不去,待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尽之后,体验船上前所未有的宁静。他告诉我:“那一天船上的人极少,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我可以真正地静下来思考,包括人生中若干我曾经回避了很久的问题。我就这样在甲板上坐了三个多小时,直到想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另外,邮轮生活所特有的便捷性让客人可以非常容易地到达目的地。你只需要走出房间,进电梯按一下相应的按钮:五楼看展览,六楼听音乐会,七楼上陶艺课,八楼购物,九楼游泳,十楼打高尔夫,十一楼看电影,十二楼喝下午茶,十三楼玩桥牌,十四楼健身,十五楼做SPA……

我的大学同学苏珊是邮轮上的积极分子,什么活动都想体验的那一种。我曾经调侃:“你是不是觉得少参加一样就亏了?!”苏珊的回答非常在理:“我平时在北京每天只能做一件事,剩下的时间,为了做这件事从城东跑到城西,再从城西跑回城东。可在邮轮上我一天简直能干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件事。这么说吧,我这两个星期所参加的活动,超过我在北京半年的总和。”

甚至还听说过有人是因为不愿意每天收拾行李而选择邮轮的。上次在某邮轮上认识了一个广州游客,他说自己实在受不了旅行团那种每天换一个酒店的仓促节奏,尤其是他太太总抱怨每晚都要花很长时间收拾一家三口的行李。后来他们约定每次旅行不能换超过三家酒店。两口子第一次上邮轮的最大感受,是终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这里不但不需要拉着行李箱满处跑,在船上大多数时候连挎包都没必要带,缺什么直接回房间拿就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邮轮生活的私密性非常强。有那么一类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跟团旅行的。因为不同的人对旅行有不同的需求,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让所有人满意。倘若再遇到若干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的团友,行程还没结束就已经相看两相厌了。只有在邮轮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夸张一点说,即便跟敌人一起上同一条邮轮我都可以无所谓,因为在一艘十多万吨重的大船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彼此能迎面撞上的几率都屈指可数。有一次我和某摄影师一起上的邮轮,除了工作需要外,我俩经常一整天也见不了一面。我看蔬果雕刻表演的时候,她正在参观杰奎琳?肯尼迪的首饰展;我参加品酒会的时候,她去打水上排球……想着晚上吃饭总该在一起吧,可我要吃寿司她想去地中海餐厅。

邮轮气质:温和友善 从容优雅

我喜欢邮轮生活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临时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好亲切。漫漫旅途,悠长假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同一条船上相聚。楼道里电梯中,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迎面遇上了,会习惯性地互相问好。又或者,在甲板上碰到,随意聊聊各自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有趣经历。过两天某个转角再见面时,已经俨然是熟人了,还可以相约着一起干点什么。跟不同国籍的人交往,事实上就是向不同文化学习的最自然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既不冷漠,也不过分亲热,是让人最舒服的那种距离,同道之交,好风如水。

船上的工作人员也大都是很温和友善的那一类,几天下来彼此便颇为熟络。他知道你喜欢坐在餐厅的什么位置,爱哪种面包,好哪种咖啡。他会一边给你上菜,一边告诉你他在老家有几个孩子,脸上还带着慈祥的微笑。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有一次我坐在从港口通往越南芽庄的车上,有个完全不认识的美国老头居然特意从后排跑上来问我:“咦,你的孩子在哪里?”我指着车辆的最前方说她非要跟她的小伙伴坐在一起——难道这个陌生人还担心我把娃给丢了?

或许,是因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容易回复简单纯粹。又或者,喜欢坐邮轮的人性格中友善温和的一面会更为突出。亦舒曾说:“世上确有气质这回事。”套用她的说法,真的是有“邮轮气质”这样一种东西。如果你近距离地观察一些欧美资深邮轮客,你会从他们的神情和举手投足中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一点。这种气质中包含了温和、友善、从容、优雅,让人显得彬彬有礼,举止高贵。

一位我非常尊重的旅游界前辈曾告诉我,让他觉得遗憾的是,邮轮上很多中国游客或多或少地都缺乏所谓的邮轮气质。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如今的邮轮市场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邮轮公司都在积极地开辟中国市场;但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邮轮文化,甚至有的人身在邮轮上却毫不尊重它的文化。”他尖锐地指出:“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如果一条顶级邮轮上的中国游客超过一定的数目,这艘邮轮的氛围便会完全不一样。”

不,别误会,他绝不是你所认为的崇洋媚外之徒。事实上,他是那种特爱国特有民族荣誉感的人,他只是不能忍受自己的某些同胞糟蹋他所热爱的邮轮文化。例如出发前收到的邮轮须知上明确要求装正式服装参加船长欢迎晚宴,愣是有人穿着牛仔裤混在一群身着晚礼服的客人中间,还大摇大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例如在自助餐厅对海鲜等贵重菜式一哄而上,恨不得把整盘菜都拨到自家人碟里,席罢桌上浪费大量食物。又例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禁烟区抽烟,进电梯时连“先下后上”的基本礼节都不遵守更不用提让女士先进……事实上这种种毛病并不只体现在邮轮上,某些同胞去任何地方旅行都是这样的做派。只不过在邮轮这样半封闭性的临时社区中,同船的客人朝夕相处,这些不得体的行为非常容易频繁凸显出跟主旋律极端不和谐的音符,因此也更容易让旁人侧目而视。

还有一些行为,虽然算不上是缺点,却也明显地体现了中国游客跟大部分欧美游客的区别。例如中国人在船上迎面遇见陌生人,很少会主动微笑致意或者打招呼。又例如相当多的中国游客在船上基本不消费,他们尤其不愿意在一天五顿用餐免费的前提下在餐厅里花钱。饮料需要另外付费,所以连杯可乐也舍不得点。老外则在用餐消费上更从容一些,他们愿意花二十美金的订位费去牛扒餐厅品尝上好的牛扒;他们吃正餐的时候少不了要开一瓶葡萄酒;他们愿意放弃免费的美式咖啡,掏钱点一杯自己想喝的Espresso或者Cappuccino……总而言之,绝不掏一个子的极端节俭在他们看来有违邮轮生活的愉悦主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某邮轮公司的调查显示,60%不打算近期上船的中国消费者是因为“怕无聊”。的确,目前大多数的中国旅客还是以观光游为主,他们尤其看重的是自己去过多少个国家。当习惯了十天游欧洲八国的行程,一下子需要改变旅行的节奏和方式,从早到晚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确实挺难适应的。有了大段大段的闲暇,整个生活形态骤然改变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和把握,那种感觉并不好受,有人会觉得这样闷在船上还不如回家蹲在马路边吃碗米粉痛快。

正因为如此,对旅游产业而言进行邮轮文化的教育变得如此重要和急迫。在学会尊重进而欣赏一种迥然不同的旅行方式之前,需要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逻辑。具备邮轮气质的人,不但更能享受海上的旅行,他们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也会过得更愉悦一些——因为他们更明白内心的需求,更有能力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更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际遇。而邮轮的意义,是让我们在学会旅行的同时,也学会生活。你想啊,一个人如果连好日子都过不好,那差日子能过得好吗?

攻略:那些邮轮须知里没有告诉你的事

临行前: 每个邮轮品牌都有自己的精准定位,同一个品牌旗下的不同船只配置也不一样。购买前先做足功课,选择符合自己层次的品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挑选其装备最先进的船只,而不是濒临淘汰的产品。了解所选邮轮的工作语言,例如文字和广播会不会有中文版本。有些中国游客较少的邮轮不提供这样的服务,邀约游伴时最好约个英文好的一起上船,以便帮助沟通。不过即便是那样的邮轮上,在餐厅等地也可以要求要会说中文的侍应生或者中文菜单。要不要带上孩子,是有幼儿的家庭在计划旅行前最常犹豫的一个问题。通常来说,只要孩子超过三岁,你完全应该带他(她)上邮轮。为了能让父母们轻松度假,邮轮上会有专业人士负责替你看管孩子及组织各种游戏,你可以把这项服务理解成邮轮上的免费幼儿园。邮轮上的着装要求比起其他旅游方式来说相对复杂。因为你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准备正式服装、半正式服装及休闲装。另外邮轮上组织的活动有时也会对服装有特定要求,例如上船以后你才被通知某晚的甲板party 为配合相应主题要求穿“白色或体现亚洲风情的装束”,所以多带点衣服备用非常必要。对行程中需要上岸观光的地点要提前做功课,了解其主要旅行路线及景点,以便上船后能有的放矢地及时购买相应的观光团票。上邮轮时护照会被收走,直到行程结束才交回客人手中。建议出发前带上自己的护照复印件,以备旅途过程中的不时之需。

上船后: 在享受托儿服务前需要先带孩子去儿童中心注册,了解相应的规定及注意事项。有的邮轮会要求注册时带上家长的护照复印件。客房里有针对每个观光日而设计的旅游路线资料,需要尽早阅读并及时预订自己所选择的团票。因为某些线路选择的人较多,如果报名晚了有可能名额已满。有的地方即使打算自助游,也需要购买相应的团票以解决交通问题。

每天晚上都会收到第二天的活动安排通告,可以提前阅读,做好计划。不同的餐厅对于用餐时段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餐厅还会安排分批就餐。餐厅又分为免费和须付订位费两种。选择餐厅之前需要了解具体情况。邮轮上的免税店及特色商店在行程中有特定的营销计划,例如有的邮轮为鼓励购物会在初上船的两天提供折扣,接下来不同的时间又会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进行促销。因此对于不急需的物品可以择机而购,没必要一次性匆忙买下。另外,通常客房里会备有导购小册子,里面附有关于各类消费的优惠卷可供使用。

篇8: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

一、发现言语内容和形式的意蕴

1. 发现“写什么”, 探寻文本“言”“意”的问题的基点

“写什么”即“言语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 写作也是对话。作者在写作的时候, 心中应当有读者, 应当有与读者对话的意识。也就是时时想着这样的问题:想对读者说什么?希望读者从文章中得到什么?从作者的角度出发, 阅读教学首先要读出文章“写什么”。“写什么”往往可以分为“言表之意” (即文字表面的意思) 、“言中之意” (即稍加理解可以获得的意思) 、“言外之意” (即文字背后的意义) 。教学《鞋匠的儿子》时, 许多学生对课文中林肯的一句话“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仅仅读出“感激”, 这其实只是文字表面的意思。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这一课时, 逐步引领学生读出“言内之意”———林肯的胸怀大度和言外之意———林肯的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追问中, 学生把课文读厚了, 吸吮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极其丰厚的语文营养。

发现文本“写什么”是发现“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点。阅读文本, 总会在大脑中形成感知, 获取言说内容方面的信息, 然后从已知经验出发, 形成学习的兴趣点和问题源。阅读《水》, 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不仅写了缺水给人们带来的苦涩, 而且还写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要写快乐呢?读了《音乐之都维也纳》, 要引导学生发现:维也纳音乐家很多, 为什么只提这五位呢?学习《九色鹿》, 要引导学生发现:一般地说, 打断别人的话是不礼貌的行为, 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是不礼貌的吗?这些都是基于“言语内容”的独特发现, 因此富有探究价值。

2. 发现“怎样写”, 向文本“言”“意”深处漫溯

阅读教学的弊端是一头扎进内容甚解的泥淖之中, 只见言语内容, 不见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即“怎样写”, 这是语文教学的焦点。因为“内容不可能离开形式而存在, 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

考究“言语形式”需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教学《夹竹桃》写其“韧性”的一段, 有的学生说, 从“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这句话读出了夹竹桃的顽强的生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阅读发现”只是浅层次的, 甚至是贴标签式的。要想深入感悟, 需要抓住关键词语。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有了新的发现, 这里连续用了两个“又”, 可以看出夹竹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学生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到此为止, 可以谈其他的句子了。为了避免“走马观花”, 教师继续挖掘:由夹竹桃开花, 你联想到哪些成语或名句?学生一口气说了很多:“生机勃勃”“默默无闻”“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始终如一”“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等等。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了, 但是仍然不满足, 再深入探究:季老为什么不用华丽的成语或名句而只用两句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呢?由此感悟季老“质朴而不失典雅, 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风格。这样, 经过理解、感悟、涵咏、比较, “文章是怎样写的”的道理才会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二、发现文本理解与运用的营养

1. 发现“为什么这样写”, 体悟文本“言”“意”的特色

面对文本, 应该多问“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假如让我写, 我会怎样写”。《广玉兰》主要写了四个内容, 即幽香、花瓣、形态、叶片, 这四个内容在课文中的写作顺序是“幽香—花瓣—形态—叶片”, 为什么不用“叶片—形态—花瓣—幽香”这样的顺序来写呢?原来前几个自然段与最后一段中总结的顺序是完全吻合的, 这就是文章通篇的构思。基于儿童的眼光, 可能认为课文中有些地方看似赘笔,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妙处。《我和祖父的园子》中有一段话:“祖父一天都在后花园里边, 我也跟着祖父在后花园里边。祖父戴着一个大草帽, 我戴着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 我就栽花;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这几句话看似很随意, 甚至有些嗦, 但是这样看似很“散漫”的着笔, 正反映出作者当年命运的不幸, 几乎没有令她快乐的事, 这样铺叙, 正是出自内心真情的流露。

2. 发现“怎样运用”, 内化文本“言”“意”的习得

发现文本“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仍然停留在理解层面, 还需着力于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即发现自己将“怎样运用”。仅仅理解并储存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 这些东西仍然是“别人的”;能够学会运用, 才能成为“自己的”。这就需要透过文本言语的背后, 发现怎样摄取营养, 怎样学以致用。良好的“发现意识”“发现能力”总要归根于“发现怎样运用”。

《水》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 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水窖”是可以“锁住”的, “渴望”怎么能“锁住”呢?但是“锁住”一词形象地表达出“完全打消了对水的渴望”的心态。这样的语言形式无须讲解“拈连”的修辞手法, 学生联系生活也能模仿着写出许多优美的句子:“妈妈关掉了电视, 也关掉了我对动画片的渴望。”“爸爸打碎了镜子, 也打碎了我们对美的梦想。”能够运用, 才能更好地体现“发现”的价值。

三、发现文本的缺憾和解读的不足

1. 发现解读的不足, 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

儿童视角阅读的“独特发现”, 是运用批判性思维, 把文本“当作自己的东西”反复推敲文本内容, 从而发现属于自己的解读。文本对学生而言是“训练场”“案件现场”, 培养发现目标的能力和发现蛛丝马迹的本领, 都要在“训练场”和“案件现场”中进行, 可供驰骋的空间广阔, 任凭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

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刘发建老师曾在《小学语文教师》发表卷首语《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教师》。文中谈到他在执教《尊严》一文时, 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尊严”问题:“哈默有尊严, 那些狼吞虎咽的逃难者有没有尊严?”刘老师没有照搬“教参”中倡导哈默的尊严的解读, 而是另辟蹊径, 让学生读懂“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发现文本的缺憾, 养成品味语言的习惯

选入课本的文章, 应该说是文质兼美的, 但是教师也要以怀疑的精神给文本找找茬, 引导学生以找茬的眼光觅寻文本表达方面的不足。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培养学生“不唯书”的精神, 也是“用足教材”“用好教材”的“最佳路径”。语言表达本身就是那么丰富多彩, 作家不可能把最好的表达全部囊括殆尽, 批评家总会找到作品的缺憾和不足。

教学《广玉兰》“有的刚刚绽放, 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 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这句话, 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描写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 你觉得满意吗?如果让你写, 你会怎样接下去呢?”有的学生说:“色彩鹅黄, 鲜艳夺目。”有的说:“像一支缠着丝线的纺锤。”有的说:“大概藏着说不尽的甜蜜。”学生从色彩、形态和香气等方面续写下去, 优美的词句层出不穷。解读文本, 不可迷信文本, 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 更能锤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篇:A类学生鉴定下一篇: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科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