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内生动力

2024-05-11

官员的内生动力(精选九篇)

官员的内生动力 篇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 经过积累和引导逐步沉淀形成的集体人格和精神价值, 其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规范、诚信道德、社会责任及品牌内涵等。

它深深熔铸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不仅深刻影响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组织情感, 而且规范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方式和组织行为, 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源泉。因此, 可以说企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不管是企业的战略转型, 还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文化的不断优化和创新上来。

凡是能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并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文化弊病的企业, 往往能够兴旺发达, 甚至后来居上;凡是囿于固有经验和传统思维、价值观念不端正的企业, 往往难以持续繁荣和长远发展, 更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这一点从联想控股、青岛海尔、天津港、开滦集团、潍柴动力等一大批优秀企业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例如, 联想控股培育形成的以“说到做到、尽心尽力”为联想之道和以“管理三要素”为管理思想基础的企业文化, 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养锻炼人才队伍的灵魂工程;开滦集团在继承“特别能战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用“基业长青、员工幸福”凝聚力量, 以理念创新引领支撑企业走出了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新道路;潍柴动力在兼并收购了几十家企业之后, 着力培育以执行、激情、创新、感恩为内容, 以“包容、沟通、责任”为集团核心理念的“动力”文化体系, 点燃了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当前,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不少企业长期高速成长所依赖的基本条件正在改变, 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其内生动力不仅来源于资源保障和制度机制层面上的进步, 更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

企业在坚持良性或好的价值观时, 可能会在短期内失去一部分利润, 但从长期来看, 必定会赢得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尊重, 赢得长远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源性动力。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 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

所以, 越是面对复杂的发展环境, 越是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 企业就越要注重通过文化建设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发展思维、先进的价值观念, 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培育优秀品牌、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这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更是这个时代的迫切要求。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篇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XX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户XXX人。XXX至XXX年,共减少贫困人口XXX户XXX人,贫困村出列XXX个,贫困发生率XXX%。

脱贫攻坚虽然经历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贫困农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仍然是全县脱贫攻坚的短板。全县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共有XXX户XXX人,占总贫困人口的XXX%,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贫困户身体素质差、文化水平低、信息来源较少,缺乏发展思路;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三是受市场因素影响,随着物价的波动,部分农产品价格受挫,农户劳动所得不多,严重挫伤了劳动积极性;四是仍有不少贫困户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形成缺乏志气的懒鬼、赌鬼、酒鬼,陷入“因穷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存在“要穷穷到底,政府来兜底”、“靠着墙根

穷来说,贫困户精神贫穷更可怕,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推动贫困户转变思维方式,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引导贫困户树立谋发展、想发展的信心和信念,激发自身发展动力。一是持续推进脱贫攻坚“讲习所”的作用,注重讲、习并进,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斗志,充分发挥宣传动员作用,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交流谈心、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贫困群众的思想,帮助其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积极鼓励其树立脱贫致富的勇气、勤劳实干的精神、人穷志不穷的理念,不断增强其信心,树立自信,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调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村规民约的完善,大力倡导村风文明,加强道德教育,传播道德能量,遏制不良风气,让道德精神成为激励贫困群众自立自强、自信自坚、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三是抓典型示范。在脱贫攻坚中,先进典型是最鲜活的教材、最直观的导向,除了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外,深入挖掘脱贫攻坚中出现的典型人物,总结提炼工作特色和经验做法,开展向先进群体学习活动,树立榜样,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想脱贫、思脱贫、谋脱贫的氛围。深入开展有关主题教育,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伸手要”为“动手干”,并通过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能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积极补足贫困户“精神短板”,让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既要注重“引进来”现身说法,也要组织贫困群众“走出去”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眼界;既要授人以鱼,有的放矢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要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以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三是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尤其要加大村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领头羊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鼓励更多社会群体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引导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向贫困地区倾斜。

四、抓就业引导

一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如安排护寨、护路、护林员、村寨保洁员等岗位,统筹辖区内建设工程、矿区、企业等在用工上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既确保了贫困户的稳定收入来源,又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二是加大贫困户创办微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向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扶持。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企业入驻,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

五、抓群众主动性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是脱贫攻坚工作成败的关键。当前,还有很大一部分贫困户认为扶贫工作是乡村干部、帮扶干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有的甚至认为自己脱不了贫,干部就交不了差,这些充分体现了贫困群众主人翁的 等因素,导致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严重戳伤了农户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若要从根本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一是要求农户和产业规划者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把销售置于生产之前,先找着市场,再考虑投产;二是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依靠共同的品牌优势,建设稳固的直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加快冷链物流的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育,延长这些鲜活农产品的上市时间,有效缓解“难卖”“烂市”的情况。

七、抓基础设施建设

激发“创业国度”的内生动力 篇3

有创业者说过, 只要打开一扇窗, 屋子里就能洒满阳光。从“个体户”到“创业者”, 这一次创业热潮之所以更深刻、更普遍, 就是因为不断打开新的机会窗口。商事制度改革等带来的激励作用, 使2014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近46%。中央刚刚又出台了五项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新政, 从税收优惠、企业场所、创业担保等方面入手, 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全面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新机制, 无疑是点燃创业热情的最大内因。

喷薄而出的创业热情, 也给地方政府出了一道发展题目。我们为什么没有马云?腾讯为什么生长在深圳?企业家精神需要什么样的土壤?类似的话题人气都非常高。的确, 对大部分地方政府来说, 由于经济下行、土地财政受限、债务受控、融资渠道减少、优惠政策取消等一系列变化, 地方经济面临换个跑道拼发展的挑战。高增长的环境和要素都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 今后发展经济究竟要靠什么, 几乎每个地方都在苦苦思考和探索。

答案就在问题当中。以前可以按行政意愿规划和发展产业, 今后则需要就未来前景给企业铺路, 按创新需求为企业服务;以前比拼的是税收优惠、土地价格等“硬优惠”, 今后则更需要营造吸引创新、支持创业的“软环境”。政府应该做好的, 更多是服务和弥补市场的工作, 制定前瞻性的政策、规划, 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关注这个方向, 将政府的判断与市场判断结合起来, 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

有不少地方正在推进类似的改革实践。上海提出了“四新经济”, 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规定统计口径等, 坚持从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从单纯的技术导向转向创新导向。深圳正在谋划“未来型产业”, 重点是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海洋经济、机器人等, 引导企业加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4月25日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说, 当前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 也是释放人才红利与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契合点。

创新型的环境, 其实是一种“生态体系”。这个体系要有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土壤, 要有以市场方式整合金融资源、人才、公共服务等“阳光雨露”, 还要有可以吸引创新者的前瞻性规划。良好的“生态体系”, 需要市场来涵养, 必须摒弃直接插手企业的发展做法。良好的“生态体系”, 更需要用时间来呈现, 必须放弃“马上见效”的短视思路, 一届届政府连续做才会有效。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的不断落地, 中国的创业者们会迎来越来越好的条件。继《超级中国》之后, 最近韩国又有一部名为《明见万里》的纪录片收视火爆。节目演讲者特别提到, 海量的用户资源和国内市场, 成就了中国创业者的宏大视野, 在提到未来方向时, 几乎没有人提到韩国企业, 而是直接和世界巨头比拼。而全球创业者允许失败的次数也是中国人最多, 接近三次, 韩国人只有一次多一点。

农村消费论文内生动力论文 篇4

摘 要:农村消费的主体是农民,所以拉动农村消费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农民自身所拥有的能够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乐于消费、会消费的力量。了解农民消费的内生动力,是提升如何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消费;内生动力;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消费的内生动力的含义

动力即力量的源泉。内生动力即事物本身具有的力量源泉,它能够带动机体本身运动与发展。

农村消费的主体是农民,所以拉动农村消费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农民自身所拥有的能够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乐于消费、会消费的力量。了解农民消费的内生动力,是提升如何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的关键所在。农村消费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

2.1 没钱消费的原因

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是影响和左右农民消费趋势的重要因素,消费需求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从总的来说,农村还不富裕,特别是一些贫困弱势群体有着强大的消费欲望,但是没钱可花,只能维持较低的消费水平。这是农村消费内生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2.2 有钱不敢消费的原因

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钱是有一点,也有较强的消费愿望,但是不敢消费,未来养老、医疗及教育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其消费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为主,要将钱存在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而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

2.3 有钱不愿消费的原因

中国人,特别是在农村,喜欢用“会不会过日子”来评价一个人精打细算的能力,以节俭为美德,不能提前消费的观念在农民心里已经根深蒂固。这部分人即使有较高较稳定的收入,但是长期以来形成了省吃俭用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此消费观念的制约下,因循守旧,对所谓奢侈品消费持消极态度。这种观念抑制了农民消费热情。

2.4 有钱不会消费的原因

一部分农民还停留在过去“一件新衣穿三年”的生存型消费观念,对教育消费、发展型消费、健康型消费和热衷时尚、运动、旅游、社交等的享受型消费等知之甚少。消费结构不能及时更新,也影响了消费的提高。

2.5 消费不舒畅的原因

消费不舒畅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一是农民在消费时买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其二是因消费环境缺乏诚信和竞争无序化等问题日渐凸显,一些销售者和生产者采取虚假宣传、设计陷阱、偷换概念、隐瞒真情、混淆标准等手段,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消费者对现实消费的不良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即期消费;如最近对近万名农

村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村消费者对下乡家电产品质量认为一般和不够好的占15%。其三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及维修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所有这些造成农民在消费时存在顾虑,也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热情。提升农村消费的内生动力的对策

3.1 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有钱消费

解决没钱可花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解决着力点问题。我认为在原来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提升农民工工资等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重要的是着眼于长远,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收入的根本之策。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

从长期看,我国产业发展必然选择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部分农民工将面临失业,而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户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这项收入的缺失将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并且今后农业的发展也要向科技型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价值是长期解决农民收入提高的根本之策。

我认为:一是农民必须更新观念,实现自我升级。改变原来靠“出大力、流大汗”就能挣钱的思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市场用工适应能力。二是政府结合产业发展及企业用工需求,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同时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从基础做起,从整体上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素质。

3.2 提高农民生活保障,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使农民消费无后顾之忧

3.2.1 搞好惠民工程,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要解决有钱不敢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这有赖于医疗、养老、失业、住房、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此,要不断深入完善国家惠民工程,要尽快明确一些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改革措施,如提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层次、加快新农村住房建设改革、普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其他福利制度的改革,并着力提高水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改革的透明度和到位率,减少不确定性,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为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2.2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要做好培育农村市场这篇大文章,需要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强化服务“三农”的意识,推进组织制度和产品创新。从经营观念、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型。要深入农村调研,掌握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例如对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户,可适当发放住宅贷款;农民子女上学,可以推出教育助学贷款;还可以在农村推广农业机械和家电的消费贷款。尤其是农业机械消费贷款,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增加农业机械的销售量。如此,才能扩大农村消费,更好地

培育农村市场。

3.2.3 更新农民消费观念,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农民消费愿望

(1)更新农民消费观念,提高生活质量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应逐步改变,在提倡正当消费和文明消费的同时,也要“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行讲便当”,这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所以培育农村市场要加大科技与文化投入,更新农民消费观念,培养新型农民,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方面,使科技文化进村入户,不断满足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繁荣农村文化,使城市消费向乡村流动;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对农村、农民的辐射,逐渐提高农民的素质,且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传统的过分节衣缩食的消费习惯,使他们在提高收入的同时,逐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的消费,提升生活质量。

(2)及时更新消费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为适应农村未来消费需求的增加,急需发现和培养新的消费需求热点。

结合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推动住房消费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取消目前在部分城市出现的限制民工进城和就业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政策,为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竞争机会,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城市化过程中,发育农村资本市

场,促进农民以住房为主体的存量资产的流动,在流动中创造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宣传教育消费。随着社会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随着城乡居民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教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中经常的较长期的热点,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应进行合理引导,提供多种渠道,促进教育消费的健康增长。

倡导旅游消费。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越来越成为消费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旅游消费成为消费需求的热点,也是消费的必然趋势。

3.2.4 加强农村市场调研,保证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使农民舒畅消费

(1)提升农民消费,要解决农民需要的商品“买不到”和生产的商品在农村“卖出难”的矛盾。生产厂家必须转变轻视农村市场的观念,深入农村,搞好市场调研,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细分市场,研究农村需求,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质优价廉的产品适应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2)创建诚信消费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第一,从政府层面,完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二,加强行业监督。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搞好监督、检查,约束企业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拿出你符合国家要求的产品。第三,企业要严格自律。提高我们

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个企业的经营素质,保证产品质量。

(3)提供满意的销售服务是目前我国农村家电市场营销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农民不仅需要售前服务,也需要售后服务。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家电销售服务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均远远不足,使农民的购买利益基本上没有保障。因此可以预计,成功占领农村家电市场的企业将是那些为农民提供良好服务的企业。

综上所述,提升农村消费的内生动力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当务之急,应想尽一切办法搞好政策落实,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综合运输体系支撑经济内生动力 篇5

近日,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公路网规划 (2013年-2030年) 》 (下文简称《规划》) , 应该说是对原有公路规划的完善和补充, 扩大了全国公路网的覆盖。《规划》强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 统筹考虑主要通道运输能力配置, 注重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这对于发挥公路作为基础运输设施的作用以及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动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会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

改善运输干线合理布局

《规划》加大了全国公路网的覆盖力度, 这有利于我国公路运输网络体系的建设。《规划》还强调运输枢纽的链接和支撑作用, 加强了对干线节点的培育, 这也会促进多式联运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进而形成以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以及联接铁路、水路、公路等的网络体系。

首先, 新建的公路以及对原有线路的扩展、并线都将对现有公路运输干线进行补充, 从而缓解这些干线的运输压力, 突破运输网络的瓶颈。

其次是《规划》强调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 并统筹考虑通道的运力配置。此次《规划》是在相关的机构改革后, 对铁路、水路的一些规划已经做了完善调整后做出的, 有着统一连贯的布局思路。我认为, 这个思路还是比较可取的, 因为所有运输方式的衔接或者“最后一公里”的完成, 都依赖于公路运输, 公路在这个体系中起着穿针引线的衔接作用, 而且这一特性是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替代的。

需要指出的是, 从理论上讲, 公路运输相比铁路、水路运输方式的经济性是相对较低的, 耗油高、污染重。所以原则上公路运输应该定位于“最后一公里”, 或者是短线、支线, 一般来讲是300公里的有效经济运输半径。不过, 由于我国现阶段铁路、水路无法满足一些干线的长途运输需求, 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一部分长距离干线公路还是有竞争优势的。但从长远趋势来看, 这一情况有可能发生变化。因为长距离干线将会越来越多的依赖于铁路和水路, 而且国家也正在朝这一方面努力, 加大了对铁路和水路干线的建设力度。所以公路网的建设, 一定要关注铁路、水路干线格局的变化和进程, 不断地适应这种大趋势。

《规划》与以往不同的是还突出了国家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规划》里大量的调整、补充工作和完善工作, 都体现了这样一个意识。公路建设不仅仅是经济行为, 从货运的角度来讲, 它处于经济的基础建设地位, 但从客运角度来讲, 则不完全是个经济行为, 它是更多体现了公民的出行自由权, 体现了民权方面的要求, 所以在很多场合下并不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 强调的是公平优先。因而世界上很多这种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都要首先满足于国内老百姓享有基本的出行权平等, 其次才是考虑货运的经济效益。

建设与管理需并重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大难点, 即建设与管理步伐不一致, 建设快但管理跟不上。就现阶段公路运输的总体格局来讲, 资源并不算少, 包括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在全世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对比欧美发达国家, 我们的运营效率与网络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体制落后。比如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 乱收费、乱罚款等都是导致运营效率低的原因。再加之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体制是属地管理为主, 而车辆、道路的属地管理, 使得一体化的市场、网络以及市场秩序的规范都难以形成。

实际上, 运输公司对于高速公路收费并非不能接受。大家不能接受的是乱罚款、乱收费, 而且在许多情况下罚款远远超过正常收费,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更带来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可以说我国的运输管理体制是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的, 并已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要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 真正形成全国的大市场、大网络, 还要解决管理问题。

从具体措施来看,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如何限制权力滥用, 依法行政, 防止以权谋利, 并在行政管理上进行恰当的分工授权;另一个方面就是技术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进行公开监管、信息共享、接受监督。应该说公路运输中出现很多监管问题都可以用信息技术解决, 包括超载、超重、违规运输、乱罚款等, 而且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没有必要通过人工方式去进行罚款、收费, 这实际上增加了违规管理的途径。

此次相关部门在解释《规划》时表示, 未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以不收费的普通公路为基础, 占到97%以上, 收费的不会超过3%。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 也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普通不收费公路的修建速度要明显高于收费公路的增长速度, 为此要解决普通公路修建的财政资金, 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地方政府往往更倾向于回报高、能获得投资效益的项目, 如收费公路、房地产;第二是收费公路的严格监管。按说收费年限越收越少, 只要杜绝收费年限到期后, 转换经营主体重新计算收费年限, 或借口延长, 收费公路的比重降低是可以期待的。所以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收费规则, 做到监管透明。

同时, 正因为综合运输体系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建设可能更多的是受制于管理体制, 所以看这个问题应该跳出公路规划、公路建设的范围, 站在大交通的运输格局下去考虑。除了进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 甚至还要进行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改革。比如国家现阶段正在力推的甩挂运输, 原有的一些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求, 这就需要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公路运输也应不断创新

在交通运输不断变化发展的背景下,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 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注意服务产品的创新, 摆脱单一的价格竞争, 这也是公路运输市场的一个突破方向。当前, 大部分运输企业是通过规模化和价格竞争来实现企业的盈利, 其实这不能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调查显示, 只要运输企业能够提供好的服务产品, 客户是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来购买这样的服务的, 所以服务产品创新是有很多市场机会的。现在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问题就在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但是企业缺乏多元化的产品, 服务创新太慢。未来的市场发展, 服务创新的机会将多于市场规模扩张带来的机会。

而从整个运输行业来讲, 企业还要加快网络化的整合, 信息化提升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应该看到, 我国公路运输网络化整合正处在一个加速的过程之中, 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案例。过去的公路运输主要是专线运输, 甚至是个体户有几辆车就可以跑一两条线。但现在这种形式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 出现了一些大型的网络运输企业, 比如以德邦为代表的大型网络公司, 以传化为代表的通过利用基地、物流园区、信息化等非资产化整合公路资源的企业, 还有就是各种专线公司之间通过结盟探索网络化整合的形式。而且这一趋势, 还在不断加强, 在未来的几年之内, 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大型的公路网络体系, 这些网络体系对于我国公路市场以及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 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而言, 应该对这些网络体系给与关注, 加以支持。

总的来说, 交通运输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它为民众的出行、资源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未来一旦综合运输体系形成, 也会大大激发国内市场需求, 增加国家内生经济增长活力, 促使我国经济由出口外向型向内需增长转变, 这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新建的公路以及对原有线路的扩展、并线都将对现有公路运输干线进行补充, 从而缓解这些干线的运输压力, 突破运输网络的瓶颈。

官员的内生动力 篇6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知识外溢,内生经济增长

引言

当前, 产业集群己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区域经济现象, 如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群硅谷与128公路;意大利北部的纺织业、瓷砖业和食品业等传统产业群;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群和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群等。在我国, 则有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浙江、广东两省内有极强本地特色的专业乡镇产业等。我国制造业有着典型的产业集群特点, 体现在大量的工业园区和加工基地。这是由于我国还处在劳动和资本密集的加工制造业大国决定的, 形成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是我国的发展方向。

衡量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 但国内外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 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所以,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规律、演化动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普遍关注。我国是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制造大国, 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越来越壮大, 同时,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高度重视下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群出现了明显的集聚现象, 许多具有“弹性专精”的新产业区正迅速成长, 并己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各级政府正积极探索制定产业升级转型政策, 促进区域产业集群更好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而这些都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概述

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主要靠劳动力资源优势获得竞争力;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很多制造业开始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引进了世界一流装备, 使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现在, 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可以推动整个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进行升级。而制造业的提升和创新, 主要依托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衍生效应, 推动技术创新, 从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提升。

制造业的发展是其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又是制造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东强西弱”的特征十分明显, 并呈强化趋势。尽管地区制造业产业集中度高低不同, 但东部沿海地区在大多数产业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产业集群特点已十分明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胶州半岛已成为电子、家电、纺织等产业的全国性生产集聚中心。[1]而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一方面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 进一步拉大了东部与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可以看出, 制造业的集群式发展对整个经济都有着带动效应。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内生增长因素分析

1.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

(1) 空间接近带来的聚集经济。我国制造业各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有一定差异。钢铁、机械装备制造集群, 汽车制造集群和石油、化学加工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明显超越县域和市域, 电子、通讯制造集群的集聚范围在县域和市域尺度同时存在, 而棉毛纺织服装制造集群集聚范围主要在县域。[2]同时, 各集群的集聚程度也存在差异, 电子、通讯制造集群无论是产业内还是产业间集聚程度最高, 汽车制造集群集聚程度较低, 其他集群则为中等水平。这种大量相关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能够产生广泛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如使产业集群降低交易成本,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原材料、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最终带来收益递增;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扩散。

(2) 弹性专精。产业集群是伴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演化而诞生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技术复杂性的提高, 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生产技术, 而分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可以节省重复学习的费用。[3]同样, 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主体企业而言, 也不可能有效率地生产全部所需的产品, 一定程度上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浙江省大部分制造业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 从这些集群所属的产业看, 纺织、服装、塑料、五金、纸制品、玩具等传统产业占了绝大多数。其中, 温州市的皮鞋制造业集群企业数量最多, 达到1352家, 萧山区的羽毛 (绒) 制品业集群、东阳市的粉末冶金制品业集群、以及余姚市的其他日用电器制造业集群最少都达到100家。这些一定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这种特定的关系中隐含着纵向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现象, 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 实现弹性专精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引起的交易费用问题, 由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地理邻近性和集群内部形成、具有特色的本地文化网络特性, 能使交易费用大大减少, 从而使整个集群的交易效率上升。

(3) 学习和创新性。目前, 我国正大力发展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例如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受益于大量国际资本的持续进入。在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电器机械及设备制造业集群效益显著。除此之外,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 生产用于计算机硬盘驱动器集成的读写磁头, 其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计算机键盘产量占到16%。在这些产业集群内, 人们之间在经常的联系和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传播。根植于集群内共有的背景知识、圈内语言和交易规则, 具有可预见性和可靠性。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产生的信任, 理解和相互合作, 既能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 又促进知识的流通和扩散, 包括明晰的知识和大量的隐性知识。专业化聚集产业可以带来知识的溢出并且根植于集群内, 能营造出有效的经济运行环境和创新环境。

2.产业集群因素的内生增长动力分析

我国制造业集群呈现从低级到高级和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化趋势, 也存在从萌芽—产生—发展—成熟—衰弱的生命周期。产业集群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以及文化和创新环境的影响, 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 具有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力, 从而使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张, 竞争力持续增强, 形成一种“因果累积”的自我加强过程。[4]这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内生增长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内生增长过程见下图:

(1) 集群专业化的内生增长动力。专业化可产生资本的积累。产业集群具有的地理邻近和专业化特点, 可以使企业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交易费用, 共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共享。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演进, 各个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流愈加频繁, 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专业化, 能够起到生产资本积累的作用。产业集群能够形成是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有效流动性。产业群内同类企业的集聚, 意味着更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 从而带来专业人才的集聚, 企业为寻找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所付出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大为降低, 同时也节省了相关的培训成本。劳动力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 企业内部劳动力交流频率和流动比率的提高, 有关市场、技术、产品以及其他与竞争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区域内大量积累并迅速传递, 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可见, 产业集聚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共享, 能够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

(2) 集群内知识和技术外溢的内生增长动力。在集聚区有相对单一的核心产业, 人们有相似的工作经历和知识背景, 产业中的技术、市场成为人们乐于探讨的话题, 又具有便利的交流场所和时间,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形成区域内技术网络、交易网络和社会网络的有机结合, 从而为区域非正式交流的有效性创造环境。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群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集聚是相互促进的。科研机构人才集中, 知识储备丰富, 相关研究设备齐全, 容易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 并且承担着大量基础科学和核心技术的研发, 在创新活动、信息和技术的传播有重大作用, 并能够产生技术和知识的外溢。知识溢出是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知识溢出的深入研究中发现, 由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活动, 具有在空间地理上高度聚集的特征, 知识外溢和技术创新主要发生在产业和经济活动聚集的地区。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密度越高, 知识外溢的效应就越强。通过产业集群和知识外溢可以更明了内生增长的发生过程, 了解收益递增的源泉。对集群中知识外溢的研究是将知识外溢模型化, 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 “马歇尔-阿罗-罗默外部性”即MAR型外部性。MAR型外部性主要考察同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外溢, 认为同一个产业的企业聚集有益于企业之间知识外溢, 并由此带来产业的增长, 通过企业间劳动力的流动, 创新将很快被临近的企业吸收。马歇尔最早应用这种外部性分析城市经济, 他认为城市同一产业的集聚有利于知识溢出, 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阿罗把这种思想理论化, 并用外部性揭示了知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后, 罗默[5]用该外部性构建了内生增长模型, 并得出了具有影响力的理论。MAR型外部性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强调行业垄断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垄断的力量能够使知识生产者拥有创新的独占价值。然而, 行业垄断限制了知识的流动, 只有通过把外部性内部化, 即通过知识共享, 才能够实现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

第二类, “Porter型外部性”。波特[6]提出了一种类似MAR型外部性的理论, 同MAR型外部性一样, Porter型外部性认为, 专业化、地理上集中产业的知识外溢促进经济的增长。不同之处在于, 他认为是地方的竞争环境促进了创新的交流和吸收, 而不是垄断。垄断者缺乏市场压力, 企业管理者不愿意进行风险创新投资。外部效应只有在产业专业化, 且具有竞争性的聚集环境里才有可能实现最大化。

我国制造业的内生增长模型——基于产业集群因素

1.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

在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后的经济学家更加深入地研讨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根本问题, 本质的区别是假定技术A是内生的。主要有两大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 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 第二类观点重点集中于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罗默的增长研发模型理论, 他认为在经济增长中, 具有非竞争性的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模型中, 涉及四个变量:劳动 (L) 、资本 (K) 、技术 (A) 和产量 (Y) 。两个部门:研发部门和产品生产部门。研发部门使用了比例a L的劳动力和a K比例的资本, 其余的劳动力和资本用于产品生产部门。其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1) 式中, 在技术给定时资本和劳动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新知识的生产A (t) 取决于用于研发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以及技术水平:

(2) 式中未假定资本和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 因此, 完全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可能。

2. 基于产业集群的制造业内生增长模型

(1) 基本条件假设。产业集群, 指的是具有地理邻近和产业关联性的大量相似企业在某一区域的集聚。由前文对制造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可假设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以后, 就具有一种“集聚力”, 可以带来专业化、规模经济和知识外溢, 形成独特的社会资本, 促进创新活动, 最终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本模型包含4个变量, 即区域生产总值Y (t) , 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要素投入、资本K (t) 和劳动L (t) 、以及集聚力C (t) 。集聚力是一个综合作用力, 可以对两种要素资本K (t) 和劳动L (t) 的生产效应同时产生影响。

(2) 基于产业集群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结合内生增长模型和假设条件, 可以构建C-D函数形式的包含集聚力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

集聚力因素同时对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产生持久影响。由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性可知, 集聚力可以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自我强化, 并使要素边际报酬产生递增的效应 (α+β>1) , 使区域经济呈现内生化增长。即在资本和劳动投入同时扩大的时候, 由于集聚力因素C (t) 的作用, 要素报酬产生递增效应, 使得其带来的经济增量大于原来的倍数。同时定义集聚力模:

(4) 式中:SL (specialization level) 为专业化水平, KI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为知识与创新。专业化水平 (SL) 可定义为, 该地区中制造业各行业的就业规模在地区总体就业中所占份额与该行业在全国总体就业中所占份额之比。知识与创新可通过R&D支出和专利数量这两个指标来衡量。该模型认为, 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除了取决于传统上广泛认可的两种投入要素资本K (t) 、劳动侧L (t) 之外, 产业集群衍生的集聚力因素C (t) 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集聚力本身是一个包含多个子因素的综合作用力, 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技术进步因素A (t) , 已变成了集聚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结论

产业集群使得集群内企业相比集群外企业而言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从而能进一步吸引群外企业的加入。同时, 自身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累积强化, 又强化了弹性专精和技术知识的进步, 最终表现为经济的内生增长。因此, 建立和培养适应地区发展的产业集群, 有效发挥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和知识外溢的衍生效益, 即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集群, 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的一个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康宁, 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2]吕卫国, 陈雯.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其空间集聚特征.[J]经济地理, 2009 (10) .

[3]杨小凯, 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4]惠宁.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管理世界, 2010 (11) .

[5]ROMER 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S5) .

官员的内生动力 篇7

鉴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内生动力机制的理解

将物理学中的术语引入到本文中, 首先需要就它所具体指向的内容进行理解。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 而这种特征意味着它在业务创新上应面对当地的实体经济和投资群体。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 内生动力机制可以解构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

在商业银行组织资源范畴下来理解可知, 从事金融业务创新的专业人员构成了内生动力系统中的主体, 且他们成为了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要件。正因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 使得他们在开展业务创新时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判断。惟有这样, 才能使得金融产品能在特定区域范围内获得青睐。为此, 建立起专业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技能, 便成为了内生动力机制之一。

(二) 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

所谓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可以理解为, 金融产品本身为银行所带来收益的可能。作为增值业务来说, 其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建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优势, 以及促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都承担着格外重要的功能。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收益目标呢。当然, 还需要从区域性金融市场的需求方寻找答案。不难明白, 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建立, 同样需要关注区域消费主体的偏好与能力。

以上两个方面的理解, 就为内生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切入点。

二、理解基础上的机制构建

遵循上述逻辑, 内生动力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 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

上文已经指出, 应关注业务创新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技能。实践表明, 建立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重要环节还是在岗位意识上。实践表明, 中小商业银行对于员工的岗位技能一贯重视, 通过采取培训和传帮带的形式来推进。然而, 如何将区域植根性的价值取向置入专业人员的头脑中却是较为忽略的问题。从营销策略的选择角度来看, 区域性商业银行应较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上, 形成差异化和本土化趋势。而这就意味着, 岗位意识驱动下的市场调研活动则成为必然。

(二) 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

不可否认, 本文并未对特定区域的金融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交代。但建立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 则需要以当地产业结构和投资者个体的资金能力相联系了。为此, 这里以西部地区作为考察对象。在城乡统筹背景下, 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则成为当地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而对农业发展进行小额融资的金融机构一般是信用合作社。可见, 这就为本地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着力点。这样一来, 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之一也就构建形成了。

三、机制构建下的实施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机制构建下, 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 建立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组织环境

之所以强调组织环境, 可归因于组织文化的建立将为内生动力的激发提供长效机制。依照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原理, 首先它应形成顶层设计, 并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顺序递进中实现业务创新人员的岗位意识自觉。不难看出, 这在当前中小商业银行的运营中是被忽略的。在具体的实施中, 管理层应将本地的经济发展特征和规划以报告的形式传递给专业人员, 并在营销原理的帮助下激励员工走出去进行市场调研。

(二) 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实施路径

遵循上文的论点, 应增强员工岗位意识的培养。在组织环境营造的基础上, 还应在案例解构和市场需求导向上下工夫。针对前者来说, 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植根于本土实际情况的业务创新案例 (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 向专业人员建立起一种意识, 即惟有抓住了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投资者的消费心理, 才能在差异化战略中战胜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针对后者来说, 则主要建立起他们关注金融市场变化和参与市场调研的意识。

(三) 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实施路径

上文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阐述了,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小额贷款的业务创新活动。其实, 这只是创新活动之一, 但却是与西部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同理, 作为中部的资源指向型产业特征, 以及东部的高端制造业特征来说, 中小商业银行也应在业务设计上做到匹配性。

四、小结

本文认为, 中小商业银行具有区域植根性特征, 而这种特征意味着它在业务创新上应面对当地的实体经济和投资群体。为此, 其在主体性内生动力机制和客体性内生动力机制的构建上, 应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 并且还应在银行的组织环境上建立起相应的文化来。

参考文献

[1]王威.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 2012 (6) .[1]王威.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 2012 (6) .

[2]王海涛.浅谈“电子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方法”[J].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2 (7) .[2]王海涛.浅谈“电子银行区域化发展的科学决策方法”[J].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2 (7) .

官员的内生动力 篇8

Marshall[1]首次使用“集聚”概念以来,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对产业集聚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是从熊彼特主义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探讨产业集聚新体系问题(Lundvall,1992)。Krugman(1994)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解释[2]。Porter(1995)[3]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提出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认为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竞争,保持或增加其经济增长速度。Arthue(2001)[4]认为产业集聚是递增收益、历史积累或路径依赖和区位“锁定”时,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结果。国内研究产业集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文献较少,较有代表性的有罗勇等人利用基尼系数来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进行实证研究[5];梁琦(2003)[6]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工业24个行业和制造业3位数分类171个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及其地域分布进行了研究;王子龙、谭清美等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1994—2003年的水平进行测度,论证了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7]。

国际上一般采用技术密集度(R&D经费强度或R&D人力强度)作为确定高技术产业的基本依据。198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一次正式给出高技术产业的定义,用R&D经费强度(R&D经费占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指标。OECD按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2版(ISIC-Rev.2),并依据OECD比较典型的13个成员国80年代初的有关数据,将R&D经费强度明显较高的6类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确定为高技术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中知识和技术因素的急剧增长,1994年OECD重新计算了制造业的R&D经费强度。选用R&D总经费(直接R&D经费+间接R&D经费)占总产值的比重、直接R&D经费占总产值的比重和直接R&D经费占增加值的比重3个指标,根据10个更为典型的成员国1973—1992年的数据,将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品制造业等4类产业确定为高技术产业。中国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比较晚,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进展来看,内生增长理论正处于一个活跃发展的时期。在实证分析方面,尽管目前在估计方法、变量的调整、定性因素的量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内生增长理论在计量检验的研究,包括引入更多变量、对变量进行调整以具有现实性、定性因素的定量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根据生态学的观点,高技术产业集群可看作是一个有生命现象的有机体,其运行动力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运转、生长和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企业的内生动力,也可能是外部环境所赋予的。本文认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因素有知识溢出、科技创新及引进外资等,并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其内生动力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在弥补当前内生增长定性因素定量化研究的不足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因素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一般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产业集聚是创新因素的聚集和竞争动力的放大。国家科技部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作出概念界定,高技术产业集聚指高技术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形成结构完善、外围支持系统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所谓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是指高技术产业内部具有的对产业集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知识溢出和引进外资等因素。

1.1技术创新

对于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来说,技术创新是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是典型的互相促进关系,具有一种良性循环的正反馈效应。集聚区内企业的互惠共生带来规模收益递增。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中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就是典型的互惠共生体,后者为前者提供科研成果、创新信息及人才培养,前者则主要进行产品开发、工艺革新和市场开拓,二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是某些生产要素缺乏普遍的流动性和可分性,资产具有专用性,在大于其规模收益不变的临界点时才能获得最低的成本组合。高技术企业联合生产若干种产品,要比很多家企业分别生产各自的产品更节约成本。因此,由于技术进步,产出增长大于投入的增长,联合生产把相继的生产环节联系起来,以致在技术上节约成本,形成技术上的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为此,规模收益递增要求高技术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进一步的集聚。

1.2知识溢出

高技术企业间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递增可能导致集聚的产生和扩张,同时区域内产业的集聚也可能导致成本的提高、竞争的加剧、环境的恶化和集聚经济的消失。而集聚区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信息溢出,从中获得技术和知识,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型外部性的集聚经济效应包括直接的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人员的流动、“干中学”等。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知识溢出可以对其他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称之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集群溢出效应的一个前提假设是高技术企业间的信息是不相同的,这将导致信息的溢出效应随着高技术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信息的质量随着高技术企业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以致在同一个地区,随着高技术企业集聚的数量越来越多,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便越来越大。

1.3引进外资

招商引资是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升级则是通过政策、金融、资源等宏观调控措施及服务来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迅速壮大。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提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层次,同时通过对现有的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高新产业集群的培育,为嫁接外资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从而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引进外资的有效融合。例如,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自2000年10月8日正式封关以来,累计引进企业100多家,引进项目总投资16亿美元,注册资本8亿美元,良好的投资环境及高效便捷的通关速度,使出口加工区项目投资商从港、台地区拓展到美、日、韩等国家,仁宝电子、纬创资通、神达电脑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其中。2006年底,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准,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和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成为全国首批拓展功能的7个出口加工区之一。开展试点以后,已有1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加工区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光电、精密机械、现代物流等4大产业集群。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代表者,其进入作用于集群的人力资本素质、企业技术管理水平、集群外向开放程度等方面,全面提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引进外资能够通过对人力资本素质的提升、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等实现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集聚的资源优势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进一步吸引外资的进入。

2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其内生动力的相关性

2.1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及方法

国内外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的研究成果较多,已经较成熟的方法有:行业集中度、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哈莱—克依指数、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及空间集聚指数等。

国内量化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的文献尚不多见,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的研究成果相对更少。唐杰等运用指数对城市工业集聚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出天津市各主要工业部门的集聚效应,提出内部集聚经济(ISE)、布局集聚经济(LOC)和城市集聚经济(UBE)。魏后凯从产业集中度理论角度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在产业集中与经济发展之间倒“U”型理论假设基础上,利用521个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对产业集中度与利润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8]。徐康宁综合运用CRn指标、标准差系数Vση值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地区集中度[9]。梁琦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工业24个行业和制造业3位数分类171个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及其地域分布进行了研究。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空间集聚指数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带来的影响,弥补空间基尼系数的缺陷,使我们能够进行跨产业、跨时间、跨区域比较。

在测度各种产业集聚水平的方法中,行业集中度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计算指标,是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10]。行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规模最大的n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生产额、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CRn=i=1nXi/i=1ΝXi

其中,CRn代表X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i代表X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额、职工人数等,N代表X产业的全部企业数。行业集中度能够形象地反映产业市场集中水平,测度产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CRn对前几家市场占有率大的企业份额变化反应灵敏,测算方法简便易行。

2.2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依据统计部门使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94),选取江苏高技术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制造业(C27)、专用设备制造业(C36)、交通运输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40)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C41)等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研究时段确定为1998—2009年间。根据行业集中度CRn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江苏1998—2009年高技术产业市场集中水平CRn指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医药制造业(C27)和仪器仪表及交通运输制造业(C37)市场集中水平有所下降外,其余4类产业呈现明显集聚现象,总体上说,江苏1998—2009年高技术产业的CRn指标值呈现增大趋势,产业集群演化曲线呈现出上升轨迹。

2.3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其内生动力的实证分析

高技术产业集群是技术、人才、资本、高技术企业等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主体之间关联、互动和竞争合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高技术产业集聚内生动因主要有技术创新、知识溢出及引进外资,这些内生动力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究竟有多大的关联性,是下列实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2.3.1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首先建立反映内生动力因素对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的二元回归模型。考虑到知识溢出与科技创新两内生动力因素存在高度关联性的特征,为避免共线性现象的发生,选择研发投入资金量指标作为对两者进行综合反映的指标,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如下:

Yi=β0+β1X1i+β2X2i+μi

有关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1998—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

其中Yi为第i年江苏高技术产业的平均集聚水平,用每年的平均行业集中度来代表平均集聚水平;X1i代表第i年的研发投入资金量(亿元);X2i代表第i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μi是随机干扰项,表示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的其他因素。

2.3.2 OLS估计与统计检验

根据1998—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所提供的如表4所示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PSS15.0对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OLS估计,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得到反映内生动力因素对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式:

Yi=82.38(56.97)+0.134(15.47)X1i+0.038(3.568)X2i

判决系数R2=0.993,修正的判决系数R2=0.969,说明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很高,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变化的96.9%可由两个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F=349.15,给定显著水平α=0.05,查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F0.05(2,9)=4.26,显然F大于该临界值,表明方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回归方程高度显著。上述方程式括号中数值为参数的检验值,通过查表可得到t0.025(9)=2.262,显然X1iX2i的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都大于2.262,故在α=0.05显著水平下,知识溢出与外商直接投资两变量通过了t检验,说明内生动力因素变量对因变量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显著。D.W检验值近似等于2,说明不存在自相关性,两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研究认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内生动力作用程度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在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知识溢出及技术创新,将会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增长13.4%;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有3.8%的正向影响。

2.4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江苏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建立人均GDP与反映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总行业集中度的回归模型来刻画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表1计算的江苏高技术产业的总行业集中度,结合《江苏统计年鉴》1998—2009年提供的人均GDP数据,整理数据如表4所示。

利用SPSS15.0对样本数据进行OLS估计,得到一元回归方程。

Y=-31892+493.29X

判决系数R2=0.988,修正判决系数R2=0.982,说明拟合效果很好。F=598.27,Sig=0.000,说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t=28.326,Sig=0.000,说明回归系数高度显著。相关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每上升一个单位,将会使江苏人均GDP增长493.29元。

3结论

本文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1998—2009年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内生动力相关性的二元回归模型,统计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及引进外资等内生动力因素作用程度高度正相关。

建立人均GDP与平均行业集中度的回归模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说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江苏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lfred.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61:32-39.

[2]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经济评论2,003(3):117-121.

[3]Portor Michael E.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The FreePress,1999:165-168.

[4]Arthue J.External Trade in Developing Economies[J].NBER,Working Paper2,001(11):9-18.

[5]罗勇.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5.

[6]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3(9):21-25.

[7]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5):706-714.

[8]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利润率的关系[J].财经问题研究,2003(6):21-27.

[9]徐康宁,冯春虎.中国制造业地区性集中程度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37-42.

官员的内生动力 篇9

关键词:零售业,财务管理,着力点,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形势下零售业以财务管理主导着力点转换的基础性条件

我国零售业的蓬勃发展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资文化需要的极大增长而起的。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零售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外资零售业的进入和网购模式的兴起, 很多零售商的利润率在不断下降, 直接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些老牌零售商却被迫收缩, 如华润万家在河北关店、家乐福南通王府店关店等。据《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初报道, 由于电商冲击巨大, 2014年全国主要零售企业 (百货、超市) 共计关闭201家门店, 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 零售业更应该精打细算, 严格管理自身财务, 使得每一分钱发挥最大的收益, 从而改变传统的零售业经营管理模式, 发挥财务导向, 促进零售业着力点的转换, 实现新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

二、财务管理促进零售业管理着力点转换的因素分析

(一) 现金为王, 零售业虽然资金密集, 交易密集, 但相关人员却未能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零售企业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资金流入和流出, 并且零售业的网点众多, 资金面比较分散, 这本身要求企业要建立起精细化的资金管理方式。现实中, 零售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能力并不高, 管理方式粗放面。首先, 零售业的资金预测和分析能力较弱, 很多经营者也不愿意在资金需求预测方面下足功夫, 只是简单进行数据汇集。事实上, 严格的资金预算时建立在经营规划、融资规划、投资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但是在这方面, 本土的零售业的能力显然不足。其次, 本土的零售业的应收账款的周转期较长, 坏账率较高。部分零售企业为了扩大销售, 执行了不合理的信用政策, 而收款工作大多落实在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与具体的客户接触并不多, 在催款方面并非得心应手。

(二) 重经营轻管理, 财务核算存在脱节, 零售业态难以精细化

零售业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零碎的业务, 财务核算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这本身就要零售业应制定严格的核算流程和核算制度。但是, 现实中的财务核算情况却不尽人意, 核算的错误率较高, 经常造成财务与实务对账不一致,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差异较大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财务核算和业务管理相脱离, 例如财务信息系统与存货管理系统往往是不对接的, 财务信息和存货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另外, 目前很多零售企业对于进货成本的核算采用的售价法, 售价法在会计核算方面具有简单方便的优势, 但是从成本管理的角度, 企业更需要商品的准确成本, 以支持其作出成本决策, 显然售价法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 存货管理低效, 导致资源闲置或浪费

存货管理是零售业的生命线, 本土的零售商依然表现出存货积压的严重问题, 主要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首先, 本土的零售商只注重销售环节, 不太注重采购计划环节, 而采购环节决定着整个存货水平和资金占用情况, 结果导致采购水平和顾客需求严重不平衡。其次, 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薄弱, 采购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甚至一人兼任多岗, 这给予员工舞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 采购监督的力度不够, 采购环节过程中的贪污舞弊行为严重, 因为谋取私利, 而加重的采购的成本负担。再者, 本土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本土的零售业普遍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 这对于存货管理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四) 部分零售企业存在盲目扩张的情形, 缺乏科学的可研测算和论证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 本土的零售企业迅速发展, 不断扩充百货店和连锁店等, 这似乎表明了零售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但是, 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零售业的扩张增速明显放缓, 并且也出现了一波“关闭潮”, 无论是国外的零售巨头“沃尔玛”, 还是国内的诸如国美这样电器零售巨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零售业疯狂投资的不理性行为。目前零售业的市场相对饱和, 加之电商对于实体零售店的冲击, 零售业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 而零售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过慢, 反而继续在扩张, 过度投资的问题在零售业中是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另外, 本土的零售业往往采取粗放式的经营理念, 以规模求效益, 不注重精细化管理, 必然导致投资过度。

三、以科学的财务管理为内生动力, 促进零售业经营思路的转换

(一) 零售业的现金导向与资金预算为零售业日常经营划定了“红线”

精细化的资金管理就是要对资金使用建立起详细的规划。精细化管理要求零售企业建立起精确的资金预算制度, 资金预算的意义在于合理控制资金总量, 赢取资金使用效益。资金预算不是简单的数据汇总, 而是要经过全面的业务规划, 不但是部门上报的资金收入或支出计划, 还应包括资金的使用进度, 投资规划、筹资政策和战略规划的综合反映。针对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的问题, 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销售信用政策, 改善信用条件, 实现信用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收款的职责分工应做出调整, 收款的权限应该匹配与具体的业务人员, 这样能够提升收款效率和时间。而负债高的情况在零售业中非常普遍, 企业应保持警觉, 合理制定资本机构策略, 提升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减少对于供应商和银行的依赖。

(二) 严密的财务核算使零售业转换经营理念有了科学的决策基础

加强零售业的财务核算, 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特别是财务系统与存货管理系统、结算系统的无缝隙连接问题, 通过加强不同模块之间的信息共享, 提高财务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要要制定严格的核算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会计核算实现标准化的流程, 杜绝由于核算环节混乱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另外, 因为财务信息支持系统强大的功能, 成本的详细核算已经非常方便, 而以往的售价法不满足成本管理的需求, 企业应改变这种成本核算方法, 利用成本核算系统和诸如作业成本法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提供成本信息, 以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三) 优化物流、配送、仓储, 使存货管理费省效宏

目前, 大多零售商都建立起了货物采购中心, 实现了统一采购, 这为存货管理奠定了基础, 但是管理过程还需不断完善。第一步, 零售业要重视存货水平预测和采购计划, 采购中心在采购前要按照集团确定的预测方法确定采购水平, 制定采购计划, 强化采购内部控制和审批, 从而从根源上消除由于不合理的采购水平导致存货积压的问题。第二步, 采购中心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 合理确定采购机构和采购人员的分工, 划清职责, 提升采购效率。加强采购审计和采购监督, 严惩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贪污舞弊行为, 降低这种存货的舞弊成本。第三步, 零售企业应建立符合自身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强化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力, 提升两者的存货决策能力, 合理降低存货成本。例如, 2014年, 王府井集团开启了“共库管理”模式, 与供应商共同管理存货, 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对于王府井集团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四) 在科学财务论证的基础上做好多元化投资与多种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

目前, “关店潮”对于零售业具有警示意义。首先, 投资过度本质上反映了零售业对于市场的把握能力, 这要求企业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和投资分析, 提升投资决策的级别, 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积累, 一些大型的零售业的资金积累量非常大, 这非常容易助长过度投资, 因此, 企业的经营者在投资决策前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不要盲目投资。另外, 从这些年零售业的投资项目来看, 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这种投资策略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以往传统的百货商场已经不太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 并且电商的崛起对于销售方式变革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譬如,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零售业是考虑O2O、O2C、B2B、B2C模式, 还是其他电子商务模式, 还是与其他电商合作, 既需要严密的市场调查, 更需要严谨的财务测算。

四、结语:财务管理促进零售业竞争力既有现实性, 更有必要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通过财务管理做好零售业强化内功的重要抓手, 促进零售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思路, 拓展发展前景有其现实性, 更有其必要性。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 零售业在我国的实体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有重大意义。合以上分析, 零售业在资金管理、存货管理、财务核算和投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特别是当前的市场环境的威胁, 这些不足对于零售业的影响是比较大。未来, 零售业应积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提升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淑君.浅探零售业财务管理的创新途径与方法[J].经营管理者, 2014, (15)

上一篇:女性教育特色下一篇:LOFT主题西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