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择业观

2024-04-30

不良择业观(精选三篇)

不良择业观 篇1

1.宁可不就业,也不降低期望值的“精英意识”。不少高校(尤其重点大学)毕业生仍将自己定位于“精英”的角色,以为自己读过大学,有优良的学业成绩,过硬的政治资本,响亮的学校牌子,因而具有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因此,他们往往是按精英的要求去择业,大多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和富裕地区,“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富裕地方去”是他们的心愿。虽然现实社会残酷的择业竞争对毕业生精英意识的冲击很大,使他们有所觉醒,但其精英意识并未完全消失。

2.经济优先,事业让位于经济的“实惠心态”。随着就业形势的好转,毕业生追求实惠的心态明显增强,他们大多从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收入、晋升等方面来考虑职业,所追求的目标是条件好、知名度高、报酬丰厚的地区和单位,这里虽有市场导向因素的存在,但更与他们择业价值取向转变而导致的择业心态变化密切相关,即经济优先,事业让位于经济的“实惠心态”所致。伴随着毕业生择业心态的转变,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下降了,追求事业的动力让位于追求经济的动力。

3.投机取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投机心理”。市场经济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的主体意识,受个人利益的强烈驱使,毕业生出现了投机取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投机心理”。一些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以一种投机的方式,采用的则是不诚信的方式,比如,篡改自己的资历、修改自己的学业成绩、毁灭对自己不利的资料等。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这些毕业生据此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后,其他的毕业生不是明确反对,而是马上去模仿,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毕业生不讲诚信的投机心理。

4.想赢怕输,害怕竞争的“懦弱心理”。基于个人实际利益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毕业生都渴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不应受指责的;但面对激烈竞争的择业环境,毕业生大多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承受不了竞争的巨大的压力。他们特别羡慕20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个人不用怎么努力也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而产生一种生不逢时的没落、懦弱心理。于是,他们在遇到挫折、失败时,往往会情绪波动,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自信心也变得不那么足了,甚至逃避择业的压力。

5.跟着感觉走,迷失自我的“从众心理”。在市场的导向下,导致不少毕业生缺少理性的思考,往往会在择业中迷失自我。他们只求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大考虑自己未来适合做什么工作,更未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具有未来工作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依赖、被动、从众心理较明显。一些大学生看见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就找该工作;别的学生采取什么方法找工作,自己也跟着这样做;一些毕业生干脆把择业看做家长、学校的事情,自己则无动于衷。

二、毕业生不良心态的成因

毕业生不良的择业心态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从外部因素来看,高校的自主择业无疑唤醒了毕业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比以往更关心个人的实际利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然而,毕业生主体意识的提升并不必然导致其不良择业心态的产生。事实上,高校毕业生不良择业心态的产生不仅有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更与他们自身主观因素有关,而关键则是高等教育的失误所致。

1.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及社会不良风气对毕业生价值观的冲击。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价值观影响、制约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怎么样的行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各种价值取向并存,无疑增加了毕业生行为抉择的难度。其中,西方的“自由、独立、平等、个人”等个人主义思潮对毕业生思想意识的冲击尤大,易导致他们个人利益看得过重。与此同时,不良的社会风气又加剧了这一趋势。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是不顾一切。比如,请客送礼、托人找关系,甚至不惜触犯法律、法规,目的就是要得到自己的一己之利。虽然毕业生对此不一定完全认同,但面临择业这一关系到自己未来生存、发展的大抉择,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心态很容易表现出来。

2.高校“精英”教育模式对毕业生心理的消极暗示。毕业生的“精英”意识源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评价,当然也源于毕业生的自我意识。高校“精英”式教育模式的直接后果是抬高了毕业生的心理“价位”,他们自认为自己就是社会上的“精英”,理应找到一份好工作。虽然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大学这座“象牙塔”推向了竞争的舞台,用人单位苛刻的招工条件对毕业生“精英”意识也有很大的冲击,但要彻底改变他们的精英意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于是,毕业生期望值的增高与目前社会低接纳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心态自然也会变得不那么平静。

3,现实环境的巨变带给毕业生极度的不适应。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步入大众化,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其地位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劳动者,这一地位从机制上已成为事实,但问题在于毕业生要完成心理上的这一转变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是在父母、学校、社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他们面临的困难,经受的磨难比较少,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都不足,因而其对择业希望一蹴而就,对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却认识不足。这样,当毕业生从一个和谐熟悉的校园环境步入到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自然感到恐惧,无所适从,心态也易发生变化。

4.毕业生核心择业能力的不强使其心里底气不足。毕业生不良择业心态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精英”意识支配下的高目标趋向与其自身核心择业能力不足之间的差距。总的来讲,毕业生的核心择业能力并不高,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及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等,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反差。因此,毕业生虽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但其核心择业能力又很难实现这一目标,一旦毕业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其产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就不足为奇了。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

1.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处理好择业中的三大关系。(1)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引导毕业生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摒弃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中“单纯利己”的道德标准,让他们做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毕业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他们学会关爱社会、关爱集体、关爱他人,抛弃个人主义。(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加强毕业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让毕业生了解国际形势,关心国家大事,认清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他们要肩负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2.注重毕业生的成人教育。从高校的现状来看,唯智主义倾向仍较明显,表现在对大学生的成才很重视,但对其成人却有所忽视,这就舍弃了高教的本质,实质上是不科学的。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正本清源,注重毕业生的成人教育,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合格的择业主体,目前,主要要突出以下三点:(1)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并对待择业压力。毕业生在择业中多少都会遇到择业压力,但择业压力对毕业生的影响未必都是负面的。一般地讲,适当的心理压力对毕业生的择业最为有利,假如一个毕业生无任何心理压力,对其择业反倒不利,俗话说“完全没有压力便是最大的压力”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应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并对待择业中的各种压力。(2)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来自社会诸多竞争、压力、诱惑等,不少毕业生感到困惑、苦恼、焦虑和担忧,导致他们心理素质滑坡,甚至人格扭曲。为此,我们要注重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重点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正确地对待择业中的挫折和失败。(3)提高毕业生的诚信意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作为我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其诚信意识的有无对民族精神和国家兴衰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他们讲求诚信,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弄虚作假,不讲诚信。

4.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应对毕业生择业形势新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拓宽视野,不断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1)心理咨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毕业生在择业等方面的心理不适应加剧,心理疾病也随之出现,客观上需要我们做好疏导工作,而不使问题激化。在这方面,心理咨询作为一项专门事业,越来越显示了它在帮助、指导大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挫折的忍受力、适应环境中的独特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发挥其在毕业生择业中的特殊作用。(2)社会实践。高校应强化毕业生的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使其了解、正视社会现实,抛弃幻想和浪漫,在客观认识社会和对待他人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劣,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不逃避社会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成功的因素,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悦纳,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失败。(3)职业生涯设计。理论与实践都证明,职业个性与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毕业生要想在职业生活中充分地施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实现自己的个性要求,获得最大的自由感、满足感和适应感,在择业前就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因而职业生涯设计的策划与指导工作理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择业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毕业生办实事,使其在择业中少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开设毕业生择业指导课,帮助他们端正择业观念,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解决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拓宽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来源渠道,为他们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提供法律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5.树立大思想政治工作观。毕业生的择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毕业生的自主择业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而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就高校谈高校,必须树立大思想政治工作观,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其中,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向全社会宣传“就业优先”的思想,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以为毕业生的择业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1)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区、行业界限,克服地区保护主义,给每一个毕业生以平等的就业机会。(2)加快市场秩序规则的建设,加强市场管理,为毕业生的择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3)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4)改变我国特有户籍管理制度,创设人才得以自由流动的基本社会条件。(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否则,只提供就业机会,而不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是不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的。

摘要:伴随着择业形势的好转,毕业生不良的择业心态也开始出现,由此对他们的择业造成了较大的消极影响。面对毕业生出现的这一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将毕业生不良心态的矫正作为自己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择业心态,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期望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汤舜.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心理不当及其调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2]沈国强.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调试[J].教育探索,2007,(3).

[3]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4]张敏强,等.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不良择业观 篇2

一、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分析

1.功利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过分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对个人发展前景的考虑。在择业时往往过分讲究实惠,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往大城市、大机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福利好、待遇高的单位挤,为了这些可以不顾专业对口与否。

2.攀比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受他人就业取向的影响,拿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目标,而不顾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总想挤进社会地位高、效益好、收入高的好单位,与同学一比高低,盲目攀比,结果往往落空。

3.依赖心理。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是主动出击、积极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把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家长和学校身上,希望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或由学校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消极被动地等待,坐等家长、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

4.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各方面表现均不错,但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过低认识与评价自己,认识不到自身的长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在择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往往缺乏勇气,临阵退缩;或表现得畏畏缩缩,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或供需双方见面时表现得神情紧张、心神不定、面红耳赤、举止拘谨、谈吐失常,从而错失良机,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傲心理。部分大学生一方面不能理智、冷静、客观地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受陈旧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多身价高,自视高人一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目空一切,盲目自信、乐观。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的劣势和就业困难估计不足,把择业目标定得过高,在择业过程中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屡屡受挫、错失良机,影响其正常择业。

6.挫折心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一帆风顺,很少遇到大的挫折,因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求职失败,往往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对求职失去信心与希望。

7.享受心理。有些大学生自视是“天之骄子”,看重安定舒适的生活,图享受,怕吃苦,专门挑那些稳定、轻闲、待遇高的职业,畏惧风险大、节奏快、负荷重、管理严、压力大的职业。

以上这些心态是大学生成功择业的绊脚石,要顺利就业必须加以摒弃。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功利心理、享受心理,要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择业活动。要教育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个人的主观愿望和社会的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自觉抵制不良的择业思潮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择业时除了考虑自己的意愿、兴趣等外,还要兼顾社会的需要,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正确地自我定位,合理设计成才之路,听从祖国的召唤,到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到中小企业、社区和农村基层去就业,为祖国建功立业。

2.确立适宜的择业目标。针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攀比心理、自负心理,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求职目标。要引导他们对自我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认识与评估,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适合干什么和不适合干什么,有何特长、兴趣、爱好,综合素质、能力如何,以及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社会需求总体状况、各专业的需求情况,等等。据此来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在求职中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此外,还要善于确立动态发展的择业观,要善于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择业目标,使之更加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求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3.激发独立与竞争意识。针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依赖心理,要培养、激发他们的独立与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竞争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竞争,社会就缺乏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就事业。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敢于竞争,主动出击,勇于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所以,要激发大学生的独立与竞争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勇于并善于推销自己,主动、独立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4.增强求职的信心。针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自卑心理,要指导他们客观认识自我,增强求职的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学习、事业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人们创新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求职的信心是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前提,求职时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就业目标,他才会充分展现自己,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要指导毕业生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尤其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优势、特长,以增强求职自信心。

不良择业观 篇3

关键词:归难侨大学子弟,择业观问题

一、广西归难侨的渊源

20世纪60—80年代, 东南亚一些国家排华造成大批归国华侨与难侨回到中国, 为解决上述归难侨的生产、生活问题, 中央人民政府陆续在桂、粤、闽等地设立了专门安置这些归难侨的场所———国营华侨农 (林) 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归侨与难侨集中安置地区之一, 依据国务院“集中安置, 面向农村, 面向山区”的接侨方针, 1960年2月起, 广西陆续在武鸣、桂林、来宾等地组建华侨农场作为安置归难侨的场所。设立了46个国营华侨农 (林) 场, 接收安置归难侨2.36万户共5.7万人。[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营华侨农 (林) 场体制改革、归难侨及其子弟安置、就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 是一项关系国营华侨农 (林) 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二、广西归难侨大学子弟择业问题

1、心理结构上

(1) 认知心理。一是产生自负心理。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 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 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 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工作, 给就业带来一定障碍。二是产生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归难侨大学生子弟过低地估计了自己, 总是自惭形秽, 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 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 缺乏勇气, 不敢竞争。

(2) 情绪心理。一是悲观情绪心理。悲观情绪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一些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在择业中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上时, 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反应, 这与就业的竞争机制是不相适应的。二是不满情绪心理。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及地区不满、对家庭成员不满、对周围同学不满等等。这种不满情绪心理视归难侨大学生子弟个人的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三是焦虑情绪心理。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 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毕业前, 绝大多数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

(3) 社会心理。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 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这种心理在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就业中表现为部分归难侨大学生子弟独立性不强, 容易接受暗示等。不能冷静的认识自我现状。二是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指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 与他人攀比的心理, 表现为主观性很强的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 理想成分居多的求职期望过高, 容易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 相互攀比, 舍其所长就其所短。

2. 就业观上

(1) 从择业意向上主要表现为归难侨大学生子弟择业时在地域和领域上的倾向。在地域的选择上,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集中选择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在择业领域的选择上, 外企、国企和政府机关仍是绝大多数归难侨大学生子弟的首选, 而作为容纳大学生就业很重要的民企、私企则受到归难侨大学生子弟相当冷落。在职业的选择上, 归难侨大学生子弟也比较倾向于管理层的工作, 排斥基层工作。另外,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归难侨大学生子弟自主创业, 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创业的观念也有所改善, 但选择自主创业的归难侨大学生子弟仍为少数。

(2) 从择业自我定位上看, 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归难侨大学生子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要么认为知识与能力等同, 成绩好则能力强, 成绩差则能力弱, 造成归难侨大学生子弟的择业期望过高或过低;要么不能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 盲目乐观或是一味地消极悲观。在个人定位时, 更多的是从个人角度出发, 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 而不注重国家和集体的需要。另外, 由于大多数归难侨大学生子弟没有职业规划这一概念, 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及发展不明确, 使得自己在就业中变得极为茫然, 更不利于顺利就业的进行。

(3) 从择业态度上看, 自从我国实行“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以来, 大多归难侨大学生子弟还是能够接受这一制度的, 但也存在部分学生不能积极面对它, 不思进取, 消极对待。还有的归难侨大学生子弟不能直面竞争, 缺乏竞争意识, 或是竞争意识太强而对竞争产生恐惧感, 严重影响到就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归难侨大学生子弟不能正确理解“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 不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盲目就业。而有的人至今还抱有“铁饭碗”的思想, 希望一次性就业。

(4) 从择业诚信上看, 择业诚信是指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在择业时遵守的诚信准则。当今归难侨大学生子弟在求职过程中越来越背离诚信的准则。伪造各式各样证书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已签约的情况下, 如果发现更好的单位, 更多的人倾向毁约以求更好的工作岗位。由此可知, 加强归难侨大学生子弟的就业诚信意识刻不容缓。

三、结语

解决归侨大学生子弟就业观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通过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地帮助归侨大学生子弟顺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要做好自身工作, 在充分考虑教育内部规模的同时, 特别注意教育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建立与市场、社会相联系的专业设置新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会给归侨大学生子弟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充满竞争气氛的求职空间, 使他们通过学校的窗口感悟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时代的发展要求归侨大学生子弟必须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

参考文献

[1]中国侨网:http://www.hsm.com.cn/node2/node116/node446/in-dex.html

[2]广西武鸣华侨农场总厂侨联:《华侨区安置难民情况汇报》 (2005年12月15日)

[3]来宾市侨联:《来宾华侨投资区华侨农场调查报告》

上一篇:学案下一篇:抓好幼儿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