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目标

2024-05-05

生态保护目标(精选十篇)

生态保护目标 篇1

关键词:生态保护目标,黄河,河口湿地,生态需水

1 湿地生态保护目标

据Ramsar公约要求,“合理利用”湿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持湿地的主要生态特征,湿地合理保护目标的确定应该考虑生态的合理性、功能的完整性和湿地的适宜性,保护好典型湿地类型。特殊的生态保护目标由特定的利用、价值和威胁所决定[1,2]。

科学合理地确定湿地生态保护目标,是保障湿地生态用水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湿地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层次性,湿地内各种自然要素及相互关系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保护目标的确定和选取,需要对研究区内水生态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了解水生态系统历史演变、水文水质及关键水生生物等发生改变的过程,结合区域管理的重点、方向和需求,分阶段动态地确定保护目标。

本文提出的湿地生态保护目标即保护湿地的合理规模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归根到底,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所匹配的最佳生态需水。

2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湿地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目标,提出维持生态水文结构合理规模和维持栖息地生态功能两种方法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

2.1 基于维持生态水文结构合理规模的方法

保护湿地需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合理的湿地规模和范围,使得湿地的生态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结构和景观格局基本适宜,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以湿地生态水文结构为基础计算湿地生态需水的关键是确定湿地中心区和活动区的范围,即确定维持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的合理规模[3]。将湿地中心区和活动区面积作为边界条件,通过开展地表与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平衡计算得到生态需水量。

2.1.1 中心区范围的确定

天然情况下,在年内与年际之间,湿地的水面面积不断发生着变化,变化幅度随入流量和降水量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总有一部分水面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在枯水季节也能基本维持,这部分区域称为湿地的中心区。通过对湿地水循环规律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不同时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遥感照片,借助GIS为工具,结合不同水位、不同时期的湿地水面形状、面积和分布等性质,可以测算并确定面积减小率和水位之间的内在关系及湿地生存和水位之间的内在关系[3]。

(1)用湿地水面积、面积减小或分裂的速率与水文连接度的关系来确定突变点。此突变点即为湿地水文连接度变化的临界值,相应的湿地水面面积为中心区;

(2)用湿地水面面积及变化率与水位的关系,或湿地蓄水量及变化率与湿地水位的关系来确定突变点。此突变点即为湿地水面面积变化率的最大值,相应的水位为最小生态水位,相应的湿地水面面积为中心区。

2.1.2 活动区范围的确定

径流条件是影响生物场分布状况的关键要素,即每种生物所处的特定生境都与其对应的径流条件相适应。因此,湿地活动区的范围可以通过湿地生态演变过程经验分析方法加以推求。

(1)历史分析法:

湿地天然生态系统具备较为稳定的生态结构,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持续增加,可供生态系统使用的水量逐渐减少,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①生态结构稳定,生物量大;②生物量减小,生态结构稳定;③生态结构变化退化。生态结构及功能相对稳定至生态结构改变及功能逐步退化的临界时期,可视为生物完整性受到破坏的临界点,所需的水量是为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所需要的适宜生态需水。通过调查湿地生态结构、功能、生产力的演变历史,确定生态系统的临界时期,模拟临界时期的水位,确定活动区的适宜范围。

(2)现状分析法:

在实际操作情况下,由于湿地的历史演变资料和生物资料等较难获取,因此经常通过现状调查,将现状湿地的保护区面积视为湿地活动区的适宜范围,从而达到维持现状、阻止湿地进一步退化的目标。

2.2 基于维持栖息地生态功能的方法

维持湿地栖息地生态功能的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身生态特征所需要的水量,包括湿地土壤需水、植被蒸散发需水、野生生物栖息地需水等类型。

(1)植被需水量。

把植物需水量视为植物叶面蒸腾和棵间土壤蒸发的水量之和,定义为蒸散发量[1,4]。在对大流域或区域湿地植物进行需水量测算过程中,多数采用蒸散发量和湿地植被面积乘积的方法进行植物需水量计算,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dWp/dt=A(t)EΤm(t)

式中:dWp为植被需水量;A(t)为湿地植被面积;ETm为蒸散发量;t为时间。

(2)土壤需水量。

湿地的土壤需水量与植物生长状况及其需水量紧密相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含水量,但土壤含水量并不能反映土壤需水量,因此,土壤含水量仅可作为参照,而不能根本代表土壤需水量。不同的湿地土壤,含水量、持水量和持水特性各不相同,导致需水量也存在差异,一般根据调查研究需要,采用饱和持水量或田间持水量作为参数进行计算,公式为:

Qt=αΗtAt

式中:Qt为土壤需水量;α为田间持水量或饱和持水百分比,根据研究的土壤类型而定;Ht为土壤厚度;At为湿地土壤面积[5]。

(3)生物栖息地需水量。

根据湿地生态功能及湿地的不同类型,确定如鸟类或鱼类等关键物种,根据该区域正常年份鸟类或鱼类繁殖、栖息的范围计算其正常水量。只计算地表以上低洼地的蓄水量,即满足野生动物繁殖、栖息的水量,以避免与湿地土壤需水量重复计算[6]。因此,可根据水深和水面面积百分比等参数划分需水量级别进行测算,测算公式为:

Wq=AtBtΗt

式中:Wq为生物栖息地需水量;At为湿地面积;Bt水面面积百分比;Ht为水深。

3 黄河河口湿地的生态需水量

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划分为适宜和最小2个等级,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计算。

3.1 维持生态水文结构合理规模的生态需水

在GIS、RS、生态学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依据地面生态调查和渔洼以下1992-2003年遥感影像资料,分析关键物种(优势种)的生境适宜性,考虑黄河水力条件对湿地生态的影响以及关键物种的实际分布,参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范围,确定中心区面积为550 km2,考虑将来的应用和保护区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现状湿地保护区面积代替活动区适宜范围,即设定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1 530 km2为维持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的合理规模的活动区面积。

将湿地中心区和活动区面积作为边界条件,开展水量平衡计算。对多年平均情况而言,湿地蓄水变量之差趋近于零。简化考虑湿地明水面对地下水的垂向补给,无水面的沼泽地只具有维持自身需水的功能,补给时间按一年180 d计,黄河三角洲湿地地区渗透系数取0.005 m/d。对于中心区,常年保证相对稳定的水面,对于活动区,水面面积按70%计。计算得出,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1.4亿m3,活动区生态需水量(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2.4亿m3。

3.2 维持栖息地生态功能的生态需水

计算面积为保护区总面积1 530 km2。假设所计算的各类型需水量之间没有重复,研究地区湿地总的生态需水量应为各单项需水量之间的加和。

(1)植被需水量。

以湿地优势植物物种芦苇为代表划分需水量等级及进行河口湿地植被需水量计算,需水量等级划分见表1。

(2)土壤需水量。

黄河口湿地土壤类型主要为草甸沼泽土和盐土,以田间持水量、饱和持水量和土壤蓄水能力为依据,划定沼泽土壤的需水量级别见表2。

(3)生物栖息地需水量。

选择丹顶鹤为关键保护物种,以丹顶鹤栖息地水面面积和水深作为生物栖息地需水量的计算标准。黄河口湿地生物栖息地需水量级别划分见表3。

3.3 河口近海生态需水

不同季节黄河入海淡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海水的盐度,每年的4-6月份为鱼虾产卵、孵化的高峰季节,因此,黄河对河口及其附近海域鱼类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4-6月份黄河入海淡水量的多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河水利委员会依据国家水产部门的推算,4-6月份入海总水量约为24~40亿m3,基本可以满足鱼虾产卵和孵化所需海水盐度要求[7]。

4 结果汇总及利津站下泄流量推算

黄河三角洲现行河道和黄河故道、河口两侧的淡水湿地水面,主要是由降水、黄河漫滩和侧渗补给支撑的。黄河故道虽然已经不行水,但黄河故道水库及河道中的水资源仍然引取黄河水,所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受黄河水资源影响较大,湿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基本一致的生态需水特征,即,4-6月是鱼虾繁殖的高峰期,水生生物种类数量丰富;7-10月黄河水量充足,含沙量较高,三角洲湿地的生态用水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11-3月,黄河水量相对短缺,湿地生态系统水量也处于较少时段。根据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季节性特征,依据黄河三角洲湿地蒸散发的季节分配比例,把湿地需水量分配到4-6月、7-10月、11-3月3个时段,分季节确定河口湿地生态需水量,可为河口湿地生态用水安全管理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技术支持。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别见表4与表5。

除黄河外,三角洲还有数条过境河流,如小清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82亿m3,支脉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6亿m3,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12亿m3,但上述河流皆受到严重污染,

一般不能利用[8]。全区浅层地下水底界面埋深大于10 m的淡水区域面积约3 130 km2,地下浅层淡水净储量约为33亿m3。可利用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 459.6万m3,可供利用的矿化度小于2 g/L的地下水资源有限。目前三角洲的水资源开发主要是针对黄河客水和地下水资源。1981-2001年黄河年平均供水量为10.30亿m3[9]。忽略利津以下河道自身的蒸发和沿程损耗水量,考虑三角洲内工农业取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将表4-6中的结果换算成流量数据,即可推算出不同时段通过黄河利津断面进入河口地区的湿地生态水量要求,换算结果为,11-3月,生态流量应不低于59 m3/s;4-6月,生态流量应不低于387 m3/s;7-10月,若不考虑输沙用水,生态流量应不低于74 m3/s。

5 结 语

就最小生态需水量来说,基于维持生态水文结构合理规模的计算结果为35.40亿m3,基于维持栖息地生态功能的计算结果为40.69亿m3,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62.40亿m3和67.17亿m3。考虑到维持栖息地生态功能方法计算得出的生态需水量可能包括一部分湿地的静态储水量,与湿地的换水周期有关,容易产生重复计算使得结果偏大,所以认为维持生态水文结构合理规模的方法计算得出的生态需水量更具合理性。

河流的生态用水保护目标是保证汛前期和汛后枯水期生态需水阈值,而湿地的生态用水保护目标一般是湿地的规模或面积,二者的调控标准均可通过计算得到,在分别建立保障其自身生态用水安全调控规则的基础上,根据河流与湿地的连通方式,即补给关系,可以建立二者生态用水安全联合调控的方案,这也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英华.基于水文特征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2]崔保山,李英华,杨志峰,等.基于管理目标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量[J].生态学报,2005,25(3):606-614.

[3]陈敏建,王立群,丰华丽,等.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与分析[J].生态学报,2008,28(6):2887-2893.

[4]杨志峰,崔保山.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崔保山,杨志峰.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22(2):219-224.

[6]刘大庆.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沼泽湿地生态需水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7]崔树彬,宋世霞.黄河三门峡以下水环境保护研究[R].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02.

[8]东营市水利局.东营市水利志[Z].2003.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篇2

年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的基本保护责任书的要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的规定”,人民政府与签订本责任状。各县(市)区(局)、乡镇、农林场、村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当地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

一、各级政府或组织应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保证完成以下五项工作目标:

(一)耕地保有量:本年末,耕地面积不少于公顷。同时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

(二)基本农田保护:本年末,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公顷。建立并保管好基本农田标识,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图上、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五不准 ”规定。

(三)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四)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实施:切实落实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工作,按规定及时足额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费用,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工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五)补充耕地:经依法批准的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或基本农田后,应按规定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补划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

二、各乡镇、农林场、村对以下事项实行监督检查,如有违反,应当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和设施。禁止闲置、荒芜耕地,承包者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终止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不准以“以租代征”方式和以“休闲农业”等名使用农民集体所有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三、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四、本责任状年度执行日期为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

五、本责任书执行、保护目标不受领导变更,选举换届的影响,责任人变动时必须做好交接工作。本责任状一式三份,签订责任状双方和所辖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各执一份。

人民政府(章)(乡镇、农林场、村)(章)

负责人:负责人:

生态保护目标 篇3

(1.河北联合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 培训基地,河北 唐山 063009)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现代生态城市观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1]从概念上看,城市可以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共生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要实现“生态”的城市,就必须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机制,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以确保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自生态城市理论创建以来,国际上城市生态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世界上许多城市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国际经验,表现在:一是减物质化设计的运用;二是闭环制造的运用;三是向服务业转向的运用;四是向自然资本再投资的运用。[2]瑞典、美国、波兰等西方国家在以上的城市生态管理实践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中国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与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当前许多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生态模式主要有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文明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等。尽管取得了成绩,但中国城市生态还存在诸如环境、人口等许多现实问题。正如《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到21世纪,如不合理控制,我国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城市生态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2]

一、城市生态治理理论的提出

(一)城市治理

“治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这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治理理论对传统的以城市政府统治为主导的权力分配模式提出了挑战。城市权力分配模式由政府一元向社会多元的转变是对城市管理权力分配转型呼声的回应。源于“精英论和多元论”的城市管理模式争论,体现了现代城市治理内涵要求从行政统包的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合作促进的治理模式的转型。

在城市中,从统治到治理概念的转变往往被理解为资源分配、利益整合方式的转变,治理就是通过多个利益主体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实现利益关系双赢的利益调节机制和过程。[4]从广义角度讲,城市治理涉及到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主要是处理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狭义上的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到治理主体的组织形式、利益冲突、利益整合,着眼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本文对城市治理的理解选择狭义视角,基于城市治理的权力体系构成。

在全球化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化推动下,城市政府的权力已经突破了行政区域,发生了各种转移,包括向上、向下、向外、平移等多维分解,趋向于形成一种多元的城市权力体系,并将导致城市权力的新运行方式。这种新的城市权力多维体系的建构就是城市治理理论的本质内涵。西方治理概念涉及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权力多中心化,由此引发主体多元化、结构网络化、过程互动化和方式协调化。加拿大学者吉利斯帕奎特提出,“政府、工商界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5]联合国人居署和一些学者对城市治理概念的界定都支持了这种观点。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最终形成了当前普遍认同的“三因素”基本结构,即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

1.城市政府。城市政府作为传统城市管理的主体,在现代城市治理机制体系中承担着主导责任。它通过提供制度规范来协调各利益主体间合作协同关系的建立,以此为不同利益方规划共同的发展战略,规避传统治理模式下的各主体间各自为政、行动不统一、目标不明确的不足。城市政府拥有法律天然赋予的行政权力,能够克服诸多城市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现象,从而使得政府在整个城市治理体系中拥有比其他利益主体更大的权力,也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城市政府成为治理体系形成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具有其他行为主体难以替代的核心作用。

2.企业。企业是城市的基本经济细胞,城市间的竞争更直接表现为城市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提升城市品牌和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的活力决定着城市最终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是经济领域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状况决定着地方发展的速度甚至决定城市的兴衰。城市中的私营企业参与城市治理,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伦理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具体措施。现代城市中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的大企业集团对城市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跨国公司有时被看作是城市中的“私人政府”,城市治理既需要它们在经济方面的强劲推动,也需要它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总之,城市企业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另一主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市民组织政府与市场在经济领域中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城市治理理论认为解决政府与市场在利益分配中出现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整合二者之间利益差异的基础工作是培育良好的城市市民组织。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已经导致市民社会开始出现并在形成之中,由此而来的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利益主体的多元,对传统城市治理的政府一元模式提出了挑战。从根本上来讲,市民社会出现的意义在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功能的进步,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进程。因此,有学者提出“社区自治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的观点不无道理。

城市治理的要素构成决定了政府、市场和市民组织是城市治理行为的主体。政府通过强大的组织体系、政治规则来调整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其中权威是行动的准则;市场通过价格组织供求来调节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市民组织则通过价值、标准、信念和信任来调解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三类组织已经成为资源分配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无论哪一方均无法独立承担资源分配的任务,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它们之间必须通过相互交换信息和资源,从而达到利益分配的融通,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满足。

(二)城市治理的生态机理与内容

生态学的原理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们一般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所共同遵循的生态学的原理包括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瓶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生态发展原理和机巧原理。其中,“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贯穿于这些原理中的基本生态学思想。[6]运动与平衡的统一是生态系统及各因子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一种平衡被打破,经过运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是每个生态系统的基本发展规律。

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机制运作,即“多元互动”是治理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生态观的根本特征。这种机制特别强调治理主体用于分配权力、管理公共资源以及形成和执行政策的方法。城市的生态化形态本质地决定了对其治理手段的生态模式选择,城市生态治理机制强调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这三种治理力相互交织联系,组成治理力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城市政府处于权力体系的主导地位,企业与市民组织对城市政府的权力起到乘补、分化、替代等作用。三者之间通过不断的力量博弈运动,打破一种平衡,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三者始终寻求在城市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各自合适位置。对于城市的不同生态因子,生态治理系统的不同权力分别“对号入座”,自觉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在适位施权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从而真正实现了生态城市目标下的治理生态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生态城市目标是城市生态治理的必然选择

现代城市是一个具有生产、流通、居住、交通、水源、行政、文化、教育、管理、信息等内容的系统,这些系统下又有各自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了内部、外部各因素间的持续运动的庞大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是联系人、生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关系,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未来城市治理目标就是保障各因素、各子系统间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协作关系,达到各种力量的均衡和各内容结构的稳定,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稳定与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治理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生态承载能力的要求,旨在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很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体制、规章等渠道来协调城市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各类资源,最终达到公共利益的最优。总之,城市生态治理机制必须体现生态学的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7]

三、唐山市生态治理的实践

基于以上若干理论的探讨,本文选取了唐山市作为典型城市进行例证分析。唐山市是传统资源型城市,“十二五”伊始,被称为“钢城”、“煤都”的唐山,毅然选择了奋力突破发展过于依赖资源、能源的束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一)唐山城市生态治理的历史实践

唐山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采取了以下城市治理实践:[8]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从经济“统治”走向经济“治理”。这一时期,唐山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级架构,即市政府作为市级国有资产管理者;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控股公司或者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经授权后,作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所投资的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通过改革,1997年唐山市生产总值达到大幅提高,提前完成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为城市治理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1994年开始实行第四次税制改革,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成立了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以分设国税和地税。通过分税制,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独立的地方利益开始形成,城市政府的博弈能力进一步增强。

3.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社会管理。社会的转型对单位制为主体的二元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构成了巨大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唐山市自1987年开始试行企业职工退休费社会统筹,1988年3月颁布了《唐山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实施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机制。到1997年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达到78.4%。同时,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形成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

4.发挥城市社会中间组织作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1998年以来,进入城市管理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始,公众和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开始参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中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重视。1998年,唐山市开展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的权力进一步下放,确立了“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居)”的管理体制。

(二)唐山城市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生态治理实践,使得唐山在城市治理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城市政府剥离、转化了大量不应由自己负担的职能,形成了“双肩挑”的治理格局,即城市政府既要完成规定的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又要承担大量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城市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分级分权管理的改革思路使得管理重心下沉,市级管理机构得到精简,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实际效果有所加强;城市治理的机制从主要以政府政策为主转向不断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在整体上仍是以政策为基础,完善的城市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城市治理的手段日趋多元化,即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都在城市治理中加以实施,同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然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城市治理技术上因为具备了较先进的硬件,并采用了一定数量的软件,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但城市治理技术的整合有待提高;在对城市治理的投入方面正逐步增加。“十五”以后,唐山的城市管理投入比“九五”时期有所增加,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上的投入相比,缺口仍很大,不能满足需要。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唐山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第一,城市经营中政府的利益定位不准。对城市经营的片面理解把城市政府定位为政府经营、政府受益,而忽略了市政府同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代表和监督者。这样在缺乏对政府的有效约束条件下,城市经营必然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市政府会将自己掌握的城市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源,以谋求城市发展甚至是政府自身利益的满足。第二,城市经营容易诱发城市政府中的腐败现象。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执掌者,一旦像企业那样从事经营活动,由于不具备企业那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会存在更高的道德风险和机会成本。如一些政府机构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在城市经营中人为设租,从而导致各种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使政府违背了自身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定位,出现“执政道德”方面的问题。第三,城市经营过程中其他利益主体参与的缺失。强调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正是基于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从唐山城市管理体制上来看,存在明确的二级政府(市政府、区政府)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体制与各级责任都不很清晰的矛盾。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主体的缺位。

(三)唐山生态城市的目标与生态治理机制的完善

在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取得辉煌成就,并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唐山市政府编制了《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规划了“十二五”时期唐山市努力创建生态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实现突破;资源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9]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确立,与之对应的城市生态治理机制模式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表现在:第一,改革政府行为。唐山市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核心,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权力有了很大回缩,为城市其他利益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第二,加强企业地位。唐山市通过加强各种企业地位、提升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城市治理中地位的差别逐渐缩小。第三,发挥城市社会中间组织作用。城市社会中间组织的官办特征明显,实力较弱,缺乏统一的管理,在城市治理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亟待加强。

[1]陶飞.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指标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4,(12):62.

[2]高峰.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EB/OL]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fzzl/52634.html, 2011-12-18.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4]王佃利.城市管理转型与城市治理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5]【加拿大】吉利斯帕奎特.通过社会学习的治理[M].奥特瓦:奥特瓦大学出版社,1999:214.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

[7]王如松,李峰.论城市生态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2006,(4).

[8]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59-161.

[9]段彩芹,等.矿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接替主导产业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4).

黄河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 篇4

1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情况

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技术大致走过了3个阶段:第1阶段 (20世纪50年代) , 德国首先提出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的概念, 注重河道的综合治理, 强调植物、动物和生态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作用, 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应用于小河小溪的研究;第2阶段 (20世纪80年代) , 国际上的河流修复技术开始逐步应用在大型河流;第3阶段 (20世纪90年代) , 随着技术方法的全面成熟, 流域尺度下的河流生态修复工程逐渐增多, 进行河流流域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

目前采用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3类:一是物理方法, 即通过工程措施, 进行机械除藻、疏挖底泥、引水稀释等;二是化学方法, 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三是生物—生态方法, 如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等。

我国对污染河流的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多是对一些污染水体和河流进行研究修复,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注重水质改善, 缺乏生态系统的全局意识, 忽视了植被生态位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 以占全国水资源2%的水量, 支撑着全国15%的人口和7%的国民经济生产的安全用水;干流已建和在建的梯级水库30多座, 总库容达582亿m3, 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 750万k W, 开发利用率约60%, 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

目前黄河主要表现出的问题是:流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造成水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强度高, 水电工程多、河流片段化严重, 水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加之上游来水量减少, 河流输沙动力明显降低, 水沙关系更加不平衡。近年来, 国家在黄河流域批复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包括上游宁夏、甘肃等省 (区) 的经济区, 中游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晋陕宁蒙能源基地, 下游新增的千亿斤粮食核心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这些对黄河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2 结合我国实际进行黄河生态恢复

(1) 要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社会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首先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 但其对河流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应得到重视。应积极面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问题, 采取各种生物、工程和管理措施[2], 尽可能缓解河流生态系统的压力。及时补偿造成的生态系统胁迫, 最大程度地恢复河流原貌。简言之, 既不能因为保护生态而不发展, 也不能因为发展而放弃生态保护, 我们承认黄河存在的生态问题, 但绝不放弃对黄河的保护。

(2) 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 很难进行高标准的河流生态恢复建设。必须先进行经济分析、对投入产出进行计算, 从而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减轻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是工作的重点, 加大治污力度和污水排放控制, 保持最低生态需水量等。在此基础上再对河流恢复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建设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 主要是构筑生物栖息地和恢复河流自然形态, 以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3) 要处理好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河流生态的关系, 首先要从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着手,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 建设水利工程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 更应考虑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知识, 改变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 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学, 从而满足健康生态系统的需求问题[3]。

总之,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 黄河生态恢复的目标应立足于现状, 创造条件使其发挥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黄河生态修复的目标

黄河生态修复是随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不断变化的任务。因此, 目标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生态修复目标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就当前的黄河来说, 其合理的生态目标是:保证河流安全, 保持现有的生态功能不丧失, 维持现有的生态现状, 保证现有生物的生存环境不恶化, 提供良好的水质资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关键物种

保护黄河水生生态系统通过保护关键物种, 从而实现其生物多样性, 保证其应有的生态功能。识别关键物种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去除试验, 即把假定的关键物种从水域生态系统中去除, 然后测定系统内其他物种组合的反应。但目前不具备这样的试验条件, 可以根据生物种群的特性确定关键保护物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 发现鱼类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 因而用鱼类作为关键性的指示物种。

根据鱼类的生态意义、特有性、经济价值以及出现频率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在诸多鱼类中确定重点的保护对象。根据黄河各河段的生态、气候特性, 将黄河分为兰州 (刘家峡) 以上、兰州—花园口、花园口—河口3个河段。依据调查结果, 兰州以上河段关键性保护鱼类主要是拟鲶高原鳅、极扁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和花斑裸鲤;在中游河段的兰州—花园口主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鲤鱼和鲶鱼;在花园口—河口的下游河段主要是鲤鱼、鲻鱼和梭鱼。保护重点是恢复和保护关键物种的产卵场所、栖息场所以及洄游通道, 确保鱼类生存不受危害。

3.2 水资源

一定的环境流量是维护黄河健康的必须保证, 这样才能满足生物正常生存繁衍以及自净、输沙、塑槽等功能的需要, 也是黄河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实现的水流条件, 只有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数据才能确定此基数。利用Tennant法估算生态需水量, 以1956—1985年的实测资料作为生态基准数据, 按照在鱼类洄游产卵季节的4—6月取平均流量的40%, 即在鱼类洄游产卵的重要河段, 计算流量不应低于500 m3/s, 保证洄游鱼类正常的繁殖产卵和鱼苗的孵化。

在保证水量的同时, 水质也是维护黄河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黄河水质污染严重, 曾被列入我国五大污染河流之一, 对鱼类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随着国家对黄河水质的不断治理和保护, 目前黄河水质已基本能保证水生生物正常繁殖生长的需要。对黄河水质要求根据不同河段生态功能要求的不同而定, 黄河上游河段及其支流应达到地表1~2类水质标准, 黄河下游河段应达到渔业用水标准。

3.3 周边环境

河流是一个连续体, 周边的环境对河流有着极大的影响。上下游的湿地、植被都和河流的生态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物质交换、能量传递、功能结构上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黄河上游湿地是提供水源和一些鱼类栖息地的重要场所, 中游和下游的一些湿地是提供能量和物质的重要场所。因此, 要保证黄河现有湿地的各种功能, 保证黄河与周边环境生态功能的连续统一。

4 维护生态目标的措施

4.1 多途径增加黄河的可供水量

根据历年来黄河的供水能力, 合理配置平、枯水年份的水资源, 将历年来黄河平枯年份的平均天然径流量为水资源分配的基础, 并在各省、区用水总量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分配流域支流及地下水。

根据生态功能进行生态需水研究, 加强保护黄河源区的牧场、湿地、湖泊;科学论证可行的情况下, 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 补充黄河尤其是下游河段的水资源, 以保证生物的繁衍, 维护黄河生态平衡。

4.2 宣传普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提高民众保护水域环境的意识

规范流域内居民的用水方式, 加强流域上下游的配合, 探索和建立水污染信息共享和信息披露机制、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定期采样监测黄河各河段的水质状况, 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4]。

4.3 加强对稀有、濒危、特有鱼类资源的保护

根据不同河段的特点、鱼类的分布情况, 加强对鱼类资源的保护, 科学设立禁渔期 (鱼类产卵季节) 、禁渔区 (鱼类产卵、越冬、索饵场所) , 禁止在鱼类产卵季节进行捕捞作业, 严禁使用小网目渔具和破坏性电网等工具捕鱼。明令禁止在主要越冬、索饵、产卵场所以及稀有、濒危等保护鱼类的产卵季节下网捕捞。

4.4 开展基础性研究, 建立人工增殖放流站

加大对濒危、稀有及主要经济鱼类生态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实施人工放流。进行鱼类繁殖生物学、鱼类产卵场所生态环境及人工繁殖试验的研究;对鱼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而构建遗传基因库, 开展湿地对河流生态功能影响的研究, 进行保护区建设及其对河流生态功能修复作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4.5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渔业环境评估

水利工程建设应做详细的渔业环境评估, 对所涉及河段的1.3~1.5倍范围进行评估, 应包括水域理化性状、鱼类资源、饵料生物资源以及水利设施建设对鱼类繁殖场所、栖息环境、饵料资源等方面的影响等内容,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应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前3~5年, 实施开展涉及濒危、稀少、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生态学、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技术、人工放流等方面的研究, 以保证其繁衍。

参考文献

[1]黄锦辉, 史晓新, 张蔷.黄河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保护目标识别[J].中国水土保持, 2006 (12) :14-17.

[2]杨艇.从生态水工学角度考虑崇明岛水利建设中的生态问题[J].中国水运, 2008, 8 (3) :157-158.

[3]董哲仁.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J].中国水利, 2004 (10) :6-9.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的基本保护责任书的要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的规定”,人民政府与签订本责任状。各县(市)区(局)、乡镇、农林场、村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当地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

一、各级政府或组织应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保证完成以下五项工作目标:

(一)耕地保有量:本年末,耕地面积不少于公顷。同时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

(二)基本农田保护:本年末,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公顷。建立并保管好基本农田标识,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图上、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五不准 ”规定。

(三)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四)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实施:切实落实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工作,按规定及时足额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费用,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工作,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五)补充耕地:经依法批准的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或基本农田后,应按规定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补划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

二、各乡镇、农林场、村对以下事项实行监督检查,如有违反,应当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和设施。禁止闲置、荒芜耕地,承包者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终止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不准以“以租代征”方式和以“休闲农业”等名使用农民集体所有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三、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四、本责任状执行日期为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

五、本责任书执行、保护目标不受领导变更,选举换届的影响,责任人变动时必须做好交接工作。本责任状一式三份,签订责任状双方和所辖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各执一份。

人民政府(章)(乡镇、农林场、村)(章)

负责人:负责人:

生态保护目标 篇6

关键词:生态城镇 小城镇 目标价值

一、生态城镇的基本意蕴

生态,代表着生命,象征着活力,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营造生态城镇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的新里程碑。生态城镇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溶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促进城市文明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城镇复合系统。它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又反对自然中心主义,而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保持动态平衡为中心,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地双瀛式发展。具体来说,它蕴念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当代人在小城镇建设中不能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并应当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在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成本收益的公平负担和分配:

(2)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城镇生物圈的支配作用应在其承受的范围之内:

(3)可再生资源应可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不应超过寻求作为替代用品的可再生资源的速度:

(4)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趋向生态城镇

近年来,小城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观不协调的音符。离生态城镇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存在着欠缺

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奉行的是以经济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小城镇过分强调了经济建设,只顾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其他,一切为经济让道,一切为GDP服务,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种落后的发展观必然造成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小城镇规划滞后且执行不力

许多小城镇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即使有的小城镇制订了规划,但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规划难以付诸实施。因此,用地布局不合理、空间环境混乱、基础设施落后是许多小城镇的通病。

不同的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一些地方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互不衔接,导致规划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无法发挥: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三)小城镇管理方式落后

一些小城镇管理粗放,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投入少、力度小。许多小城镇的道路清扫保洁疏于管理,甚至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即使一些相对来说经济条件较好、小城镇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绝大多数的建制镇不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垃圾。

(四)污染不断加剧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目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而且我国的乡镇企业多是“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一小部分在乡镇驻地,极少数在县城,这种颁布格局对污染防治千万了很大困难许多乡镇企业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和粗放,环保设施不配套。特别是乡镇企业80%以上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水域,对水体、水系千万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城镇发展的生态城镇目标

发展生态小城镇,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发展小城镇的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增加经济效益,而且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生态化,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应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增强农产品增值升值的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注重增值促效,逐渐从粗放型经营转向内涵式经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份额。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核心内容。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农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生态小城镇的建设需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节能、节水、节地的有机、高效农业,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建立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基地,使生态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副产品中的比例高达80%以上:初步建立经生态食品新产业,并促进第一产业向工厂化、生态化和观光化发展。

(二)注重小城镇的生态规划

生态小城镇的创建目标应由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把小城镇置于生态系统之中,强调小城镇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子系统。小城镇的建设活动必然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所以,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把生态思想注入小城镇的整体规划之中。以小城镇生态的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小城镇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为小城镇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存环境。小城镇的生态规划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nlc202309051303

增强生态意识是基础。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小城镇对人们的益处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应把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小城镇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净化,按照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界限,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努力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做到天蓝、地绿、水清,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小城镇。

生态功能分区是首要任务。小城镇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侵蚀程度因技术、人类认识和历史成因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与小城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我们可把小城镇的生态功能区分为人文生态区和自然生态区,其中人文生态区包括小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小城镇人口网状区域、小城镇人口星状区域、小城镇人口核状区域四层结构。

加强公众参与是重要手段。小城镇规划决策程序应体现平等、公开、科学等原则,通过引入公众参与,使规划决策程序趋于规范,规划决策模式也由封闭走向公开。只有这样,小城镇的生态规划才能集思广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三)治理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小城镇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小城镇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来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首先,倡导生态文化,培育人们的生态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需要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因此,各小城镇应结合湖南省甚至本市、本县的实际情况,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对改善小城镇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成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民积极参与的局面。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开展生态环境的警示教育,宣传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培养和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我们必须对小城镇快速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规划:制定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建设和增强环境保护机构的能力:建立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制止小城镇的环境污染转移,严格审批工业项目,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环境管理。

再次,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是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生态补偿、人才激励、人口控制等政策,建立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小城镇环境管理的法规制度,加大现有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严禁破坏和无序开发各类自然资源,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环境保护专业机构和执法队伍,不断提高小城镇生态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

(四)合理布局小城镇工业结构

小城镇的工业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条件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地形条件和大气运动规律是形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许多城镇和工矿区地处河谷盆地、山间盆地、峡谷地带、一面临海三面背山的地形,周围山岭阻隔,中间地势低下,从而造成气流运动缓慢,有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风速小,湿度大,常出现浓雾和逆温层,污染不易扩散。

小城镇的工业布局应综合考虑不同性质的工业排污总量,主导污染物的构成与企业周围的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位置。按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观点,工业企业群可分为五类:一是散发大量有害烟尘的工业如钢铁、有色冶炼、火电厂、水泥厂、磷肥厂等:二是嫌忌大气污染的工业如精密仪表、电子、化纤、纺织、食品工业等:三是易燃易爆工业如炼油、化工、制氧、棉花加工等:四是释放毒气和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如氯碱厂、农药厂、硫酸厂、炼铝厂等:五是既不大量散发、也绝对嫌忌烟尘的工业如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工业等。因此,应尽可能把一、二、三类工业分别放在不同工业区里:四类工业应远离居民区与其他工业区,在远郊区布置:二、五类工业中无污染的、规模小的工业,可接近城区、居住区布置,有的还可以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布置:对于消耗能源和原料多的,排放“三废”量大的一、二、三类工业,在小城镇则不宜上马。

(五)土地集约利用

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把握,即宏观上以区域整体布局来发展城市,中观上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微观上引导和促进土地使用者高效利用土地。

宏观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体系的土地集约利用。其具体思路是区域整体发展城市,亦即城市建设在考虑城市个性的基础上。与周围城市和乡村组合成“形散实聚”的城市群或叫城市化地区(当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统一规划下的有机组合),从整体上确定各城市、城镇规模、功能定位和性质。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发展各具特色而又与区域整体城市相协调、相衔接的产业结构,避免趋同和相互排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也在区域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防止重复建设。

中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某一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其具体思路就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的比例结构,二是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市用地的比例结构,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看,第三产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其比例愈来愈大,其城市用地结构的比例结构也应表现同样的规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是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也就是商业、工业、住宅区等的分布与组合。

微观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其内涵就是城市内具体某一宗地,在规划许可范围内,按照边际收益原理加以利用。根据报酬递减规律,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经营者或开发商就不会再追加投入,因为新增加的投入得不偿失,达到这一临界点时的土地利用称之为集约利用。

nlc202309051303

(六)创新户籍管理体制

日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水平极不一致,有些镇的城镇人口不足千人,而有些镇已成相当规模。人的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前提,小城镇聚“人”能力较差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壁垒,限制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户籍制度改革成为现实时,非农户口的诸多特权已不再明显,城镇众多下岗职工的生存条件反而不如农民。结果是,小城镇起不到应有的聚集作用,“镇镇像农村”。因此,户籍管理体制创新是生态小城镇发展的前提。

一是在城镇全面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鼓励农民进镇落户,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完善服务体系,消除进镇城镇农民在就业、子女人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在适当时机使户籍和社会福利脱钩,区域内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一律不受居住地和职业的影响,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弱化户籍管理功能,使户籍仅成为政府管理人口的一种行政手段。

二是对于临近大中城市,与大中城市存在经济和产业依附的小城镇,可以考虑将小城镇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将小城镇居民(含城镇区划内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求,按照“两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功能格局,暮云组团、雨花大道两厢、星沙镇和望城坡四个新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型城市组团,根据长沙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可将星沙镇、暮云镇划入长沙市区划,小城镇户口全部归入长沙市户口。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大中城市提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小城镇接受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提供了条件。

三是在一些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与“非农”界限开始模糊的区域,可以逐步放开中小城镇的户籍管制(目前政策虽已到位,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大距离),在小城镇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界限,实现农村、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人口的自由迁移,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就近转移。如株洲市的马家河镇,随着株洲城市的拓展,镇居民无论从居住地域和所从事的职业来看,已没有明确的“农”与“非农”区分,因此,可以完全放开户籍管制,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四是为进镇农民提供发展空间,稳定城镇人口。农民进镇的目的是预期比较收益和更好的发展空间,如果小城镇的聚集作用不明显,必然会出现进镇农民回流的现象。因此,要有配套的就业制度,扩大城镇就业。要实行低门槛经济,让想进镇发展的乡镇企业和农民都能进来。农民城镇农民建,只有使农民愿意进镇落户,进镇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才能迅速膨胀小城镇人口,相对减少农业人口,才能发展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七)保护城镇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镇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小城镇生态绿化,应加强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恢复和重建城镇物种多样性。

第一,完善生态绿化网络。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镇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镇,满足人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我们应尽量保护城镇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生态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生态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镇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具体地说,完善生态绿化网络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

二是建造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镇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我国大多数城镇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镇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镇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镇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镇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城镇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镇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第二,保护绿地群落。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一病虫一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镇自然景观。

第三,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应强化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随着受特殊保护的区域面积的显著增长,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方面,应在各个保护区域之间建立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特殊区域及时对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作出分析、预防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应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促进物种在各区域保护区之间移动,以相对扩大生物的生存空间。此外,为了促进区域之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整体性和合作.建立对个人或社会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得到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机制,是十分有意义的。实际上,具有共同财产权性质的生物多样性是“公共地的悲剧”的另一种形式的具体体现,建立私人和政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济激励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苗丽娜.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兼论英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几点启示[11_小城镇建设,2003(12):23-25.

[2]董宪军.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4(5):38-40

[3]渠爱雪.苏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2(3):56-57.

名人名言

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

关注三维目标构建数学课堂和谐生态 篇7

《旅游费用》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活动。这个专题活动中设计了两个问题, 各用1课时, 第一个是购买门票问题, 解决的关键是了解每一种优惠方案的含义,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计算总钱数, 体会最优策略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教材先出示旅行社推出A、B两种优惠方案:

再出示两个情境图:第一幅情境图中是4个大人、1个小孩, 经计算可知A种方案需680元, B种方案只需500元, B种方案要省钱。第二幅情境图中是4个小孩、2个大人, 经计算可知A种方案只需480元, A种方案要省钱。

第一次教学前, 我对这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会利用已有的知识, 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这个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探究购票方案

(一) 两种方案的选择

1. 出示课本中的优惠方案, 让学生说说从以上两个方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 逐一出示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1) 如果去4个大人, 1个孩子, 怎样买票省钱?

(2) 如果去2个大人, 4个孩子, 怎样买票省钱?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再小组讨论怎样买票省钱。

(3) 学生思考讨论:观察大人和孩子人数的特点, 你发现什么?

3.试一试:

(1) 3个大人, 2个小孩怎样买票省钱?为什么?

(2) 1个大人, 7个小孩怎样买票省钱?为什么?

(二) 综合两种方案

出示P56练一练 (6个大人, 3个小孩, 怎样买票省钱?)

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解决策略,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 巩固练习:P57练一练。

课后, 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觉得从表面上看, 整个教学过程是按照教材的编写思路展示的, 似乎无可厚非, 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分析, 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一是对教材把握比较肤浅, 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不足, 导致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二是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和认知发展过程分析研究不够, 因此活动过程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为此, 我们形成以下看法:首先,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购买门票”的活动, 理解、掌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对比、分析中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其次, 通过计算总钱数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是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此时应重在让学生寻找最优策略的规律, 让学生“跳一跳, 才摘到果子吃”, 这样有挑战性的学习,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能力、情感和态度才能得到有效、和谐的发展。

于是, 我们对原教学行为进行改进。

1.把课本情景图中的“小孩每位40元”改为“小孩每位100元”;“团体5人以上 (包含5人) 每位100元”改为“团体5人以上 (包含5人) 每位125元”。这样更符合生活实际。

2. 选择方案, 建立模型。

把例题、练习题整理成表格, 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 理解“大人、小孩人数的不同, 选用不同的购票方案”, 初步建立知识的表象。但上面几道题目, 都是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能够独立解决——通过计算总钱数, 再进行比较, 从中选择方案。这只是这节课的基本目标, 只有进一步把学生推向质疑、互动的平台, 才能更好地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 进而建立数学模型。

在表格的后面添上4个大人、2个小孩, 让学生合作讨论。

经过讨论, 学生发现4个大人和其中1个小孩合起来买5张团体票, 另1个小孩买1张小孩票, 这样最省钱!此时, 懂得这种购票方案的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思考的成就感;而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哦, 原来还可以这样买票 (当大人人数接近购买团体票的人数时, 可以“拉”小孩来凑数, 其余的小孩购买小孩票)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初步建立了数学模型, 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3. 综合运用, 拓展延伸。

思考:只有4个大人, 怎样买票省钱?

学生经过一番紧张的思考, 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有4个人, 不够买团体票, 只能用A方案。”“可以和别人合买 (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 。”“反对, 如果刚好没有别人呢?”“可以多买一张空票!”“对, 这张票还可以低价卖给别人, 助人为乐!”“……”此时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这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 也是精彩部分。从学生的辩论中, 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空票”这个词学生用得多么的形象、贴切、而又有创意。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都有很大的提高。

生态保护目标 篇8

一、科学预设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明确、精准。

以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7 Unit 3的R的e教adi学ng为: T例he。E本ff课ect探s讨of了the因I特nte网rn使et用on给O人ur类L生iv活es带部分来的种种影响。文章由两篇辩论性的演讲稿组成,通过介绍正反两方观点,指出因特网使用的利弊。在授课前,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从学生的角度预设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网络相关词汇和表达的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把握辩论文体的结构特点。

2.语言技能目标:

1) 强化略读(Skimming)、细读(Detailed reading)等阅读技能的运用,训练通过寻找关键词(Key words)、主题句(Topic sentences)等方式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文脉思路和结构框架。

2) 继续运用基本的猜词(Guessing words)技巧了解文章中部分生词的意思。

3)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借助网络作品、图片、表格等非语言信息进行语言转换和信息生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情感意识目标:

1) 在课堂小组合作(Group work)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Self-study)的能力。

3) 指导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网络使用,自觉抵御其对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教学目标设计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细节理解题,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进行提问:

1) What are the speeches about? (Two different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

2) How many points does the first speakermake? (Two.)

3) What are the two points made by the secondspeaker? (Uncontrolled in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inthe way people spend their time.)

4) What kind of article is the text, a story or anargument? (An argument.)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基础一般的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热情。

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归纳正反双方的立场,进行分组辩论并发表个人看法,加深对文章内容和观点的理解。还有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扎实,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课堂上也应给予其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目的地分层训练,效果肯定会比单一的课堂要求更佳。因此,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决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二、竭力打造有效课堂生态

师生课堂互动不是人们通常片面认为的单一的师生之间的语言文流,而是指师生为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学习。在课堂组织、引导、合作和点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起着积极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目标设计要时刻体现民主和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开展讨论,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展现机会,挖掘其智慧潜能,提高其英语语言素质。与此同时,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从而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7 Unit 3的Read-ing部分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在课堂上完成一篇书面表达:

“近日,我班学生就网络的利弊进行了学习和讨论,请以《Should All the Internet Bars Be Closed?》为题,写一篇短文反映下面所列的讨论内容,并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支持关闭网吧的理由:1) 聊天、玩网络游戏;2) 浏览不健康网站;3) 沉迷网络有害于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学业的荒废;

反对关闭网吧的理由:1) 上网学习,查询学习资料;2) 了解最新信息,获取知识;3) 娱乐放松、与朋友或家人沟通;4)提高操作电脑的能力。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至少两点)。”

学生们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此项练习以作文为形式进行语言输出,既是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又指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充分展示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巩固语言学习,训练写作技能,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认识。

生态保护目标 篇9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 1992年发布并施行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有关条款都在儿童的权利保护方面作出了规定。但儿童权利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如观念问题、经济问题等不自觉地对儿童权利造成了侵害。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并作为治国方略写入了宪法修正案, 依法治教, 尊重学生权利,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2006年6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并于2006年9月1日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 在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突破, 尤其在中小学生权利保护方面, 作了详细而适用的规定,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如第一条即开宗明义, 直陈目的,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提高全民族素质,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 制定本法”。可见新《义务教育法》对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视程度。综观全法, 笔者认为, 它在学生权利保护的以下方面予以了强调。

一、生命安全权及受保护方面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权是人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 许多思想家作过精彩的阐述。孟子说过, 生, 我所欲也。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生存, 还是死亡, 这是个问题) 。然而, 一系列的意外伤害和校园安全事故令人痛心疾首, 2002年9月23日18时50分左右, 内蒙古乌盟丰镇二中的学生因楼梯间照明灯损坏而发生踩踏, 导致死亡21人、伤47人的惨剧[1]。2005年11月14日5时40分,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第二中学学生因为在公路上跑早操, 发生了特大车祸, 导致21条年轻生命顷刻间随风而逝[2]。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年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44万, 每天有近40名学生死于非命。来自多项研究的数据表明, 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 也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因素, 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2007年3月26日是全国第12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据教育部当日发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学生食物中毒和校园伤害等事故有所增多。事故和伤害, 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 给学生家长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痛苦, 使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受到影响。李岚清曾讲过一段话:“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 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疼。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 但人死不能复生, 亡羊补牢, 毕竟为时已晚, 人死了, 还谈什么教书育人?生命不保, 何谈教育!”

新《义务教育法》在这方面相当重视, 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 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 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以防止建筑和环境因素带来的危险。为了确保师生安全, 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 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规定了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有关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 学校不得聘用不适合从教的人担任工作人员。同时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并在第七章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自上而下, 从校舍到教师, 由外因到内因, 从事前预防到事后责任追究, 精心打造了一个安全保护网。

二、平等的受教育权方面

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 由古而今, 从中到外, 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 《乌托邦》还是《独立宣言》, 都有描述。受教育权平等是一种不懈的追求, 它的含义包括:以人为本;受教育机会平等, 包括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对待、平等的学业成功机会;差别性对待, 对不同的受教育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对待。我国义务教育虽然有了较大发展, 但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 具体到学生个体而言, 即受教育权实质上的不平等。新《义务教育法》的显著特点是保障学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努力消除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1. 明确规定学生具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承认, 许多国际人权文件和多国宪法、法律都予以保护。我国《宪法》 (1982) 和《教育法》均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新《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该条规定使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体化,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更重权利方面, 使权利保护更进一步体现了该法的权利本位, 以人为本的原则。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是“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五条) , 重义务轻权利, 体现了义务本位。受教育权是一种发展的权利, 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新《义务教育法》在第五章“教育教学”中, 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儿童和少年要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要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还规定了他们在学校里面进行文化娱乐等等。这表明我国不仅在法律上确认了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而且在质量上作了规定。

2. 明确规定国家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予以保障

通读新《义务教育法》, 会发现有关政府责任规定较多, 这是此法修订的亮点, 反映了国家对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国家义务性, 在一些国际人权条约中, 对于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均有规定, 其中对受教育权规定最全面且被我国批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 在义务教育方面规定国家承担的义务是:对一切人提供免费的、义务性的初等教育, 是一种结果实现的义务。联合国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在“第二项目标”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使全世界所有儿童, 尤其是女童、贫困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和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初等义务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国际公约精神一致, 它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二条) 。这是第一次以法律形式阐述义务教育的特征和性质, 阐述国家对受教育权保障的义务性。1986年义务教育法规定免收学费, 但实施细则又规定可收取杂费,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一直收取杂费。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提出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规定, 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 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此项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有利于确保“三个增长”, 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在经费上得到保障。新机制2006年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 2007年春季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在新机制中, 中央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承担了主要责任, 其中免学杂费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 西部地区为8∶2, 中部地区为6∶4;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 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 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分担。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明确, 投入总量增加, 并由工程性的专项资金转为用于学校事业性支出的经常性经费, 成为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保障水平提高。2007年, 全国各级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达到2235亿元, 比2006年增加了354亿元。农村学校拿到了政府按学生人数和标准拨付的公用经费, 新机制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3]。

新《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国务院领导, 省级政府统筹规划, 县级政府为主的新管理体制, 增强了管理的灵活性。为了落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责任和政府责任, “总则”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采取措施, 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县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总的来说就是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包括: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 按国家有关规定, 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 保证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 (班) , 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和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 对需要维修、改造的, 及时予以维修、改造;依法聘任学校校长;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 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组织和督促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帮助解决其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 采取措施防止其辍学, 为流动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保障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 并在第七章规定了法律责任。特别是第九条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规定, 能更好地鞭策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负责。

3. 明确规定学校应予以保障

学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机构, 其实施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新《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在义务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 学校要做到: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 以切实保障平等的受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应当按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得分重点班、非重点班, 不得开除学生。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 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要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对于残疾孩子, 新《义务教育法》以“全纳教育”理论为依据, 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残疾孩子平等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4. 明确规定教师应予以保障

此处教师特指义务教育学校、机构里的从业人员。教育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 在实施中教师难免会带有主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由于个人性格等原因, 在教学中有体罚、变相体罚现象, 甚至造成犯罪, 影响极坏, 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 不得歧视学生, 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 因材施教, 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学生享有在教育过程中被平等对待的权利, 以确保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积极性, 规定了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高级职务, 还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5. 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保障

由于传统观念的作怪, 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或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 影响了孩子们读书的机会, 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送适龄儿童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还规定了批评教育和责令限期改正的法律责任。

6. 明确规定社会应予以保障

社会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系统, 每个组织在这个大系统中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五条第四款规定,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人民教育, 人人有责。第十四条还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以法律形式堵住了辍学儿童的流失去向。

三、正当的消费权方面

在有些学校, 有向学生推销商品和服务的现象, 且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消费权, 也有损学校和教师的形象。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 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牟取利益, 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在校正当消费权。

长期以来, 我国的立法价值偏重于管理和秩序, 重集体轻个体, 重权力轻权利。我国1979至1989年的立法中, 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立法占总数的80%, 民主政治方面的立法只占4.3%, 其中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立法只占0.78%;1990至1996年立法中, 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立法占70%左右, 民主政治方面的立法只占8.1%, 其中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立法只占2.5%。[4]但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 一系列的教育维权案说明了这一点。在1986年《义务教育法》及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学生权利的保护均有提及, 但比较零散、不系统。新《义务教育法》使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体化, 规定了国家在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责任、学校管理的责任、教师的教育培养的责任, 在学生生命安全权、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权、正当的消费权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突出了其权利保护的目标价值, 使儿童的权利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 也使这部法律不仅有实施的价值, 而且在理念上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那就是以人为本、保障权利。新《义务教育法》吸收以往立法、理论、做法的积极成果, 为我国义务教育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模式、管理机制和制度支持, 它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和教育法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它的实施肯定会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卫江.尊重儿童的权利.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9.

生态保护目标 篇10

一、从生态概念走向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思维模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生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它克服了工业革命以来所确立的主客二分与对立的思维方式,整个世界被看成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关联、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如果自然的局部或整体被人为所裂变、解体,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秩序打乱,最终必然导致人的灭亡。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不是用人的意志去征服自然来实现,而是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在自然已有的自我调节功能内利用自然、人化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就社会内部来说,生态思维就表现为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依赖于其他个体和群体的存在,同样,群体或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个人和社会这种依存共生关系,并以此作为问题处理的方法,就是一种生态思维。

二、有效激发生态思维的路径

如何优化生态教学,有效激发小学生生态思维的建立?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精选挑战性内容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生活经验丰富的儿童需要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以便保持并挑战他们的兴趣。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更需要一个完整丰富的课程以便补偿这些缺陷。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精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有时候,教材并不能直接为我们提供这样精彩的内容。我们通过互联网也能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世界各国的环境事件发人深省,各种为青少年设计的环保游戏引人入胜,科学史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简便易行的室内种植与养殖,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的好题材。

2. 设计多样化形式促进理解。

生态思维教学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态系统成员、联系的认识,进而学习生态思维。

儿童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大多数小学生是行动发起型的,他们需要第一手的经验以收集资料和形成概念。因此,如果想要发展概念理解的话,科学课程必须根植于积极主动的经验性学习。只需要学生一动不动地坐着和听讲的课堂经验,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来说,对于学习科学都是不适宜的。一个科学课程如果忽视学习的经验层面并且主要依靠强调多方面信息积累的纸笔作业便会耗尽科学经验,它也会呈现歪曲科学本质的观点。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广泛的机会去直接经历并且用各种直接的媒介进行研究。生态考察、生态游戏、生态扮演、生态故事、生态电影都比单纯概念的学习要高效得多。

例如,食物链作为生态教育的基础概念,是生态教育的起点,究竟教什么、怎样教才是以食物链为起点的生态教育、能触及生态思维的教育呢?应该为学生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一个生态教育活动,它具备了所有优秀的元素:全视角、参与度高、刺激强烈。没有无生命物质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没有生命物质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不能从生态系统中剥离无生命物质,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让他们不仅意识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的联系,以此种形式展开学习,是将真实世界中潜在的隐形的联系有形显现。

3. 以有效提问引领思维建立。

缺少了思维参与的活动是没有张力、失去灵魂的学习。在各种经验和信息的供给中,不能忽视有效提问的价值,要用有效提问指引思维的方向,唤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生态网的编织活动中,就有这样几个问题:每种联系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场大火毁灭了所有的植物,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水被严重污染,又会发生什么情况?食物网中哪一个组成部分看上去最不重要?移走这部分会怎样?当食物变得简单一些后,会发生什么当食物网的组成部分变得更少时,会发生巨大变化吗?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兽医工作下一篇:感觉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