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方法

2024-05-21

文本解读的方法(精选十篇)

文本解读的方法 篇1

一、了解文本解读的含义

所谓的“文本”,指的是一种通过书面形式来进行的语言表达。若是站在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文本,那么它就是一个系统的、有着完整体系的语言结构。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多个句子组成的段落,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文本解读”则指的是教师先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之后呈现出相关的文本,并在这个基础上来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文章内容一般情况下会是英语对话、短文、阅读等等,这些文本也就构成了小学英语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们应该做的就是考虑,针对这些教学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思路,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授《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分析教材的文本。下一步则是要挖掘出文本中的情感主线,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并且还要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表达出来。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对学生的提问:“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参与课堂的互动。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还对他们进行了情感上的教育,让英语课堂的品质得以改善和提升,可谓一箭双雕。

二、清楚文本解读的角度

毋庸置疑,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深入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把握,了解清楚教材的设计理念,并且更好地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

教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十分严苛,需要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以及功能、文本体裁等各方面,还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文本解读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然,同一个文本,即使在成年人眼中,也会有着不同的解读,进而对文本所产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更何况是理解能力还不算非常好的小学生。所以,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继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准确地进行文本解读,将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例如,Unit 4 Read and write的第四课时是一篇阅读文章。首先,教师需要透彻地了解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主题。在了解到教学主题为“When is Easter”之后,就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传统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等。具体来说,要清楚地知道并能准确表达自己所喜欢的节日的日期,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更好的阅读技巧,愿意主动学习,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能真正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

三、探索文本解读的方法

1. 定期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文本解读最好的方法就是巧妙地渗透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当中。然而,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一个能够很好地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方法。所以,定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这也是广大英语教师相互切磋、沟通交流的好机会。这样一个平台是绝佳的,每个人可以多看看其他教师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人施教

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需要针对全体的学生情况来制定,具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是因人发问。难度比较小的问题可以让那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回答,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则可以让他们来回答那些稍有难度的问题。这种方式不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自信,挖掘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能。

比如,教师在讲授《Unit 8 Birthdays》时,就可以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When is your birthday?”这类的问题,就可以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来回答,而“What can you do on your birthday?”这类的问题,就可以让英语水平较高一点的学生来自由发挥。拉开问题难度的层次和梯度,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他们会更有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得到肯定与满足的同时,提升自信心,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

文本解读的方法 篇2

历年来,文本类阅读是各地高考的宠儿,要么考查散文阅读,要么考查小说阅读。从近两年各地高考的形式来看,小说阅读越来越受到青睐,2010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有6套试题考到了小说阅读。新课标全国卷《保护人》、广东卷《面包》、山东卷《骆驼祥子》、辽宁卷《洗澡》、安徽卷《碑》、浙江卷《静流》等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小说的知识点。小说考查占据全卷最大值达16.7%,最低的也有10%,平均绝对分值为21.3分,占14.2%,具有较高的比例。2011年更是呈上升趋势,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有9套试题考到了文学类文本中的小说阅读。全国新课标卷林海音的《血的故事》、广东卷陈秉汉的《严冬海猎》、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山东卷《审丑》。安徽卷哥《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江西卷《晚秋》、辽宁卷《怪人》、浙江卷《第9车厢》都扣紧小说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尽管我省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把文本阅读列入了选考内容。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考小说人物阅读可能性很高。

小说是靠人物形象来说话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魅力之源,考小说阅读就离不开人物形象的赏析。2011年9篇小说中有8篇的命题涉及到了小说中的人物。具体考查情况如下:

1、(山东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2、(山东卷)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3、(安徽卷)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4、(江西卷)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5、(江西卷)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6、(全国课标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7、(辽宁卷)“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8、(广东卷)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9、(广东卷)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10、(江苏卷)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11、(江苏卷)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慰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而从题型设计上来看,小说形象的考查无非从三个方面设题:

一是直接分析人物形象,如: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概括出XXX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等;

二是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如: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等;

三是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如: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怎样?就其中一个观点加以探究等。

要想破解高考小说形象鉴赏密码,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就必须循着高考出题规律,结合小说人物形象的有关知识,有条不紊的作出回答。笔者认为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在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所以,分析小说的情节也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把钥匙。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素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情节的摇摆摇摆,很好的塑造出了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哑女素芭的形象。

二、从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中分析

1、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动作、所处环境及遭遇来进行折射。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他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⑥塑造次要人物(侧面描写):小说中有一个人物自始至终出现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见证者。

作用:①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发展。②对比反衬以突出主要人物。

2、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包括⑥)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肖像(外貌、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片段例子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举例:《林黛玉见贾府》王熙风——语言、外貌、动作、侧面(察言观色、机变逢迎);林黛玉——心理(寄人篱下的谨慎)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细节(为摆脱尴尬,要叶尔德林不断地帮他脱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见风使舵的变色龙性格)

三、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

如:《高老头》中把高老头放在巴黎生活、外省生活、私人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的环境中塑造一个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

四、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在阅读中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和社会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首先要高度概括故事情节(什么人什么事)。其次揣摩作者的态度:表现了什么,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赞扬什么还是批判什么,最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如《祝福》)

【赏析示例】

1、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只记得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得力量太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苏叔阳《理想的风筝》)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刘老师什么样的品质特征?

【参考答案】 肖像 语言 表现了刘老师直面人生的气度和幽默风趣的个性

2、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根据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阿Q的形象

【参考答案】 这是一段很深刻的心理描写,阿Q在死刑罪状上画了圆圈,眼见就要被砍头,但他仍旧不觉悟,不愤怒,不抗争,倒在想自己的圆圈画得不园,有失面子,是行状上的污点。但后来连这点的不痛快的感情也消失了,因为他又想到了孙子才画得很圆,他自己倒像个爷爷了,他又在幻想中取得了精神胜利。这段心理描写,可以说入木三分,突出地表现了阿Q麻木不仁和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

3、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出草屋去市井沽酒一段运用一系列动词来描写,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参考答案】 “盖炭火”“关门”“上锁”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严谨的性格,“修屋”“过冬”的想法等细节表现了他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思想,与后文被逼反抗形成密切的联系。

4、欧也妮﹒葛朗台(片断)巴尔扎克(选自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古式的坐椅,花绸面子上织着拉封丹的寓言,但不是博学之士,休想认出它们的内容:颜色褪尽,到处是补丁,人物已经看不清楚。四边壁角里放着三角形的酒橱,顶上有几格放零星小件的搁板,全是油腻。两扇窗子中间的板壁下面,有一张嵌木细工的旧牌桌,桌面上画着棋盘。牌桌后面的壁上挂一只椭圆形的晴雨表,黑框子四周有金漆的丝带形花边,苍蝇肆无忌惮地钉在上面张牙舞爪,恐怕不会有多少金漆留下的了。壁炉架对面的壁上,挂两幅水粉画的肖像,据说一个是葛朗台太太的外公,德拉贝特利耶老人,穿着王家卫队中尉的制服;一个是已故蒂耶太太,挽着一个古式的髻。窗帘用的是图尔红绸,两旁用系有大坠子的丝带吊起。这种奢华的装饰,跟葛朗台一家的习惯很不调和,原来是买进这所屋子的时候就有的,连镜框、座钟、全套软垫家具、红木酒橱等等都是。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请你调动阅读经验,说一说上述场景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是如何起到这个作用的。100字左右。

【答案要点】 上述场景主要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物质空间是人精神世界的反映和遗存(大意);葛朗台家的布置和陈设(物品本身的奢华和如今的破败凌乱等细节)反映“习惯”,从而刻画出葛朗台吝啬如命的性格特征。

在小说人物形象鉴赏中,除了要掌握一些关于小说形象的知识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答题规范性。先从各地高考题参考答案入手,解读答题模式。如:

(1)“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血的故事》全国新课标卷)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选自《审丑》,有删改。山东卷)

【参考答案】外貌丑陋;吃苦耐劳;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说假话维护孙子的形象;孙子不孝,晚景凄凉。(3)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孟弗之先生将叠得方整的手帕递给志愿应征的大学生擦脸上的雪水,而后又将成为湿布的手帕顶在头上,这些细节都表明孟先生对应征学生的欣赏、爱护、支持、赞扬,并且由衷地高兴。

【解析】人物的情感世界都是通过细节表达出来,在这里,学生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又与老师的态度不谋而合,这当然是一种由衷的喜悦,当然表现在人物的动作中。

(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这是你的战争》江苏卷)

【参考答案】“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着笼罩着的越来越近的外敌入侵的战火,三是象征应征入伍作翻译的消息,四是象征师生之间的亲疏关系。

“雪”与“腊梅林”:象征青年们志愿献身保卫祖国的纯洁无瑕、迎难而上的爱国情。

“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变化过程,喻示人物关系的和缓,更喻示着救国有望的情结。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情节,以情节为依托,寻求景物与情节的相似性,从“相似性”上去寻找景物的寓意,如此,便容易得多。这道题,追求答全即可,尽量不留后悔!

1.根据常见的问法,具体归纳如下:

(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个性特+身份特征

(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文章通过×××的描写(或手法),表现了×××的什么样的格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价)常见问法(1)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2)有人认为×××怎么样?你的看法是怎样?就其中一个点加

以探究

答题方法:明确观点+结合相关内容陈述理由(评价可多元化)

解读文本的几种方法 篇3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的很经典,不同的人阅读同样的文章感受是不同的,解读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不过,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通读了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后,通过归类,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解读方法:

一、抓题眼

本册教材中有的课文有着共同的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找春天》《北京亮起来了》《画风》《爱迪生救妈妈》。读了这些课题后,我们会产生疑问,究竟是哪个词语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呢?当看到《找春天》这个课题时,我们的脑海中肯定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要找?怎样找?找到了什么?还能找到什么?题目中的“找”这个词一下子激活了我们的思维,脑海中产生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决,引领我们一步步把文本解读好。同样,《北京亮起来了》中的“亮”,《画风》中的“画”,《爱迪生救妈妈》中的“救”,这几个词与“找”一样都是题目的题眼,我们在解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紧紧抓住题眼来解读。比如我们在解读《找春天》这一课时,由题眼“找”产生的疑问会促使我们一遍遍地读文本,在反复的读中,我们不仅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自己能获得更真切、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孩子们为什么找春天呢?书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里运用“反复”的手法传达出的是春天的到来带给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那种兴奋、激动、喜悦,因而他们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急切地寻找春天。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寻找春天的急切这样的情感,我们成年人一读文本便会有所感悟。但是仅限于感悟到是不够的,我们的情感体验越深,我们就会越有办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心入情地阅读,并通过他们的朗读传达出他们的内心体验。

孩子们是怎样找春天的呢?如果我们仅限于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这样的认识是浅的,这样的朗读是平淡的。我们应该由这句话抓一个点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脑海中能够浮现出动态的、活动的画面。“仔细地”一词恰恰就是理解、想像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或想像到的说说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呢?有的學生可能说:小草刚刚钻出一点点小芽,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呢;有的会说:树木的枝条光秃秃的,仔细看,柳树的枝条上发出了嫩嫩的小芽;还有的会说:春天刚刚来到,如果不仔细找,就会看不到春天的影子……在学生这种感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反复地读第3自然段,学生在读中就会加深自己的认识:这时候的春天不容易找,春天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愿让大家看到。但是找春天毕竟是自由的、快乐的事情,因此孩子们乐此不疲,不停地找啊,找啊。虽然找得辛苦,但孩子们仍旧快乐地、不停地,一直找下去。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内心是快乐的,不用老师多讲,他们会很动情地读好这一段。

二、抓重点语句

本册教材中,有的课文可以抓住重点的语句进行教学。如:《小鹿的玫瑰花》。这一课可以抓住鹿弟弟说的两句话:一句是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另一句是你的玫瑰没有白栽!两句话中都有“白栽”一词,这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是有难度的。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如:妈妈刚洗好的衣服掉到地上又弄脏了,这叫白洗。值日生刚整理好的教室又被孩子们弄乱了,这叫白干。通过举例,学生对这两句话中的“白”会有所理解。这时候,抓住鹿弟弟说的“这玫瑰你白栽了”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前3段,从中弄清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白栽了玫瑰呢?可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从“小鹿常常去松土、浇水。”想像小鹿种花的样子,感受小鹿的辛苦。2、想像小鹿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的样子。(如:一朵、两朵、三朵,哎,这儿有一朵,那儿还有一朵,小鹿和弟弟跑来跑去地数着。)在这样的场景中,学生会很自然地感受到小鹿和弟弟看到玫瑰长出花骨朵的快乐。3、就在花骨朵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跌伤了脚,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躺在床上会想些什么呢?在学生充分地思考后,可让一个学生说小鹿想到的,一个学生读小鹿能下床后实际看到的,这样轮番几次,想到的和实际看到的截然不同的反差很容易使人产生“花白栽了”的感觉。这时候,对鹿弟弟说的“这玫瑰你白栽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鹿弟弟为什么又说“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1、读出黄莺和微风的快乐,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2、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谁看到了小鹿家的玫瑰花,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呢?3、情境表演。让这些看到小鹿家玫瑰花的朋友和小鹿对话,并致以感谢。这样学生就比较真切地感受小鹿的内心,他也是快乐的。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也是快乐的,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此,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就迎刃而解了。

三、讲故事

教材中,有的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阅读没有理解上的障碍,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邮票齿孔的故事》《玲玲的画》。这两课都是通过一个故事,使学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玲玲的画》一课相对更简单一些。爸爸对玲玲最后说的话就是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样的故事学生一读就懂,这样的道理显而易见。《邮票齿孔的故事》内容很简单,道理暗含故事之中,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像这样的课文完全可以以读代讲,鼓励学生通过多读把故事讲下来。让学生讲故事,这样做有以下好处:1、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要想把故事讲下来,那就得反复读书,所以,他们会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读书。2、学生在反复的读书及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甚至还会有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3、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将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四、放手自学

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篇4

一、了解文本解读的含义

所谓的“文本”,指的是一种通过书面形式来进行的语言表达。若是我们站在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文本,那么它就是一个系统的、有着完整体系的语言结构。我们所说的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多个句子组成的段落,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文本解读”则指的是教师先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之后呈现出相关的文本,并在这个基础上来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文章内容一般情况下会是英语对话、短文、阅读等等,这些文本也就构成了小学英语文章的主体结构。最后,教师们应该做的就是考虑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应该运用何种教学思路,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举个例子,在学习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分析英语教材的主体结构,也就是先分析教材的文本,是讲解不同的交通方式,这一步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下一步则是要挖掘出每一个文本中的情感主线,教师需要把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充分理解,并且还要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表达出来。学习课文后,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对学生的提问“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参与进课堂的互动。这样学生不仅仅学习了英语知识,还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上的教育,让英语课堂的品质得以改善和提升,可谓一箭双雕。

二、清楚文本解读的角度

毋庸置疑,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第一步就是深入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把握,了解清楚教材的设计理念,并且更好地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

教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十分严苛,需要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知识以及功能、文本体裁等各方面,还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文本解读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然,同一个文本,即使在成年人眼中,也会有着不同的解读,进而对文本所产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更何况是理解能力还不算非常好的小学生。所以,通常情况下,教师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继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准确地进行文本解读,将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例如,Unit 4 Read and write的第四课时是一篇阅读文章,首先,教师需要透彻地了解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主题。在得到教学主题为“When is Easter”之后,就要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等。让学生对中西方的节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要有能够回答有关生日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要清楚地知道并能准确表达自己所喜欢的节日及日期,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更好的阅读技巧,愿意主动学习,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能真的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

三、探索文本解读的方法

说了这么多,究竟应该怎样提升教师对文本解读教学的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定期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文本解读最好的方法就是巧妙地渗透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当中,然而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很好地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方法。所以,定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这也是广大英语教师相互切磋、沟通交流的好机会,这样一个平台是绝佳的,每个人可以多看看其他教师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需要针对全体的学生情况来制定,具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是因人发问。难度比较小的问题可以让那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回答,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则可以让他们来回答那些稍有难度的问题,这种方式不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自信,挖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Unit 8 Birthdays这一部分时,就可以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可以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这类的问题就可以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来回答,而“What can you do on your birthday?”这类的问题就可以让英语水平较高一点的学生来自由发挥。拉开问题难度的层次和梯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他们会更有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得到肯定与满足的同时,提升自信心,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

总而言之,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英语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如果是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能够做到充分地理解教材文本内容,并且可以做到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这样就能真正意义上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喜欢学英语,爱上学英语。

参考文献

[1]张葛兰.小学四年级英语水平超过初中一年级[J].北京教育1994年12期

[2]孙力平.磁带定期作业──外语教学师生反馈的好办法[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3期

[3]英语乐园活动指导纲要[J].人民教育1994年Z1期

[4]王志如.小学英语学习激趣四法[J].湖北教育1994年03期

《花的勇气》文本解读 篇5

生命的意味

——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花的勇气》文本解读

撰稿人:戴述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就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其中,冯骥才的《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一、课文简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并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二、文本解读

(一)青春的魅力 细细咀嚼,在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中感受着小小的花带给人的震撼;慢慢品味,在小小的花傲风斗雨的风姿中领略着生命的意味。这篇文章被选入这一单元,正是由于花的迎难而上展现了生命的意义,但是,仅限于此吗?

我想,要解读好此文,还是得先翻开原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来读一读。

它的开头是这样的:“你一听到青春少女这几个字,是不是立刻想到纯洁、美丽、天真和朝气?如果是这样你就错了!你对青春的印象只是一种未做深入体验的大略的概念而已。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一个女孩子的十四岁、十六岁、十八岁——无论她外在的给人的感觉,还是内在的自我感觉,都决不相同;就象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画面。你能从自己对春天的记忆里找出三个画面吗?”

原来,这篇文章的主旨便是“青春是饱含着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而《花的勇气》仅只是其中一面。

冯骥才印象中最深刻的这三幅画面分别展现的是什么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幅,五月的维也纳:作者夜宿在一间的乡村木屋,转天醒来发现窗外一枝坠满花朵的红玫瑰,竟趁他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沾满露水,喷溢花香,光彩照人,悄无声息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这悄无声息进来的玫瑰,倾吐的正是青春的热情似火啊!

第二幅,三月的维也纳:多瑙河畔凉滋滋的风带来春的气息,几个姑娘站在岸边,她们正在一齐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噘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春天的风!姑娘们那么投入、倾心、陶醉、神圣,她们是在用心灵的吻迎接春天。五月和三月的画面,如此迷人,如此诗意,如此浪漫,如此令人震撼!亲吻着春风的姑娘们,展现的不正是青春充满希望的一面吗?

第三幅,便是课文中四月的维也纳:在维也纳四月的冷风冷雨中,大片的小花傲然挺立,迎风开放。这些无名的小花面对艰难的环境,冲破了重重障碍,展

2015年育才学校语文组文本解读大赛

示着生命的骄傲和尊严。使作者心头怦然一震,明白了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这些勇敢的小花,展现的正是青春那奋发向上的勇气。泰戈尔曾说:“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但是,在冷风冷雨里傲然绽放的春日之花,不更能诠释生命中那不屈的勇气吗?正是拥有了这股勇气,青春才更具魅力,正是拥有了这股勇气,生命才更充满希望!

这就是青春在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含义。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说:“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春天是短暂的,但只要珍藏了这三幅画面,便永远拥有了整个春天。同样,青春是短暂的,但只要拥有了热情、希望和勇气,便会永葆青春的魅力。

(二)文字的魅力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不但诠释了青春的魅力,还演绎了文字的魅力。冯骥才是一名著名的散文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他的文章能成为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语文的典范,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文字的魅力总能得到尽情的绽放。

就《花的勇气》而言,这篇课文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1、构思精巧别致

2、语言生动优美

1、构思精巧别致(1)文中有诗

本文虽然是节选出来的,但可以独立成篇,一点也不失其完整自然。“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情绪如此鲜明的落笔,任谁读了都会产生疑问,阅读兴趣大增,非探个究竟不可。循着作者的情感线索一口气读完此文,我们也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情感历程,最后在震撼中唏嘘、感叹──是呀,“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它们分明是在启示每一个人: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作者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的思想火花就这样自自然然地绽放于读者的眼前,读者的心中。

课文一波三折的情感体验如同小说伏笔和蓄势的手法,为最后的点睛之笔,即文章主题的揭示做足了铺垫,蓄足了心理期待之势。课文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写起,及至小吕领着见到满满一层花儿藏身于草下,作者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惊讶之情,而将这种情绪蕴含于对花儿的描写当中:“我用手拨开一看,原来青草下面藏着满满的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分明是在惊叹!此时此刻,这“满满一层小花”带来的欣喜与期待已经盈满了作者的心房吧。然而,天公不作美,连日里冷雨伴着凉风,使作者心中满满的期待渐渐变成了有点不甘的遗憾。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就是在这凉风冷雨里,“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面对眼前的情景,作者无法掩饰的惊喜之情便通过饱蘸情感的文字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最后,因为这经历,因为眼前的“全新的色彩”,念想之间,“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作者的心被有“如此气魄”的小小的花儿深深地震撼了。作为读者,在同样被震撼之余,还会有一份豁然─

2015年育才学校语文组文本解读大赛

─原来,作者如此真诚地叙说他的这次寻花经历,是想和我们分享他从中得到的感悟,让我们也明白──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作者立意之新奇,使得文章如一首匠心独运的小诗,令人叫绝。

(2)文中有画

冯骥才不但是一位散文家,还是一位画家。仔细阅读课文,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且不说作者所描绘的就是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之一,他用文字定格画面的功力或许与他的画家身份也有着紧密的关系。细细品味,《花的勇气》中的画面是有层次感的。

“我用手拨开一看,原来青草下面藏着满满的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这幅画面的背景是绿色连着绿色的大片大片的草地,主体是下边藏着的满满一层小花。花儿虽藏着,在大片大片绿色的衬托下是这么耀眼,这么鲜亮,也“这么辽阔”。

再看描写凉风冷雨中花儿全冒了出来的画面:“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画面中,远处朦胧的背景把脚下的小花衬托得更加鲜明夺目,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观其景。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而且诗画均有造诣,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同样两者皆有成就,就《花的勇气》这样的文字而言,说其“文中有画”,一点也不为过。

2、语言生动优美

如此巧妙自然的构思自然离不开练达的文字功底来支撑。冯骥才遣词造句的能力亦是令人佩服。《花的勇气》一文,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读者细细咀嚼品味。

(1)巧用拟人 开头,作者写道:“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明明是表现色泽的单调,作者却偏偏要用“寂寞”。“寂寞”一般是指人孤单冷清,作者将它用到草地身上,让人觉得仿佛小花不开,连草地也是万分失望的。

再比如这个句子:“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气魄”是有魄力、有气势的意思。作者再一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小花人的精神气质,来赞叹小小的花儿不惧冷风冷雨,傲然开放的勇气。

(2)用词丰富、精准 绿色到处泛滥……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

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

这些句子,这些词,不仅生动地描摹了作者的所见,还结合了所想象到的事

2015年育才学校语文组文本解读大赛

物,那么准确、那么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着他的文字,仿佛与他成了知心朋友,见他所见,感他所感。也许,在冯骥才的词典里,没有“词不达意”这种说法,他总能找到最精准的词语,来表达他的内心。

诠释青春,诠释生命;文中有诗,文中有画;构思巧妙,用词生动。这就是《花的勇气》这篇文本最大的特点。我们以课文为舟,带领学生徜徉语言的海洋,希望能将其中最美、最结实的那一页帆交给学生,让他们今后能自己驾舟遨游。

三、教学设计

“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提出,阅读教学要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训练的素材。

《花的勇气》有不少这样的素材,比如:

1、课文中用得特别贴切、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如“寂寞”、“泛滥”等词);

2、生动形象,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句子(如“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等句);

3、画龙点晴地揭示了课文中心,在思想升华上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如课文最后一句)。

这些句子,都是阅读时体会的重点。

同时,本文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所以,首先,我会请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一步,旨在让学生了解全文,对全文的线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然后,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并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反复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鼓励学生自由体会,自由表达,通过这样的品析过程,达到内化语言的目标。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等。教学时,我会相机让学生找出句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以达到增强语感,积累语言之目的。

当然,朗读也很重要,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读出不同的心境来。

最后,我会让学生拓展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并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这样,不但进行了阅读拓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他们深化了学习本文的感受,从而达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感受生命的美妙。

有人说,“好的文章最大的特征就是适合儿童独立阅读,阅读之后能为儿童的成长有益,能为儿童的精神打底,为人性奠基。”《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便

2015年育才学校语文组文本解读大赛

文本解读方法之我见 篇6

【关键词】文本解读 切入点 素养

十多年来,语文考试模式的影响使很多教师忽视“文本解读”,普遍存在着以做练习代替学语文的状况。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课,急功近利地想通过做练习来提高应试成绩。课程改革以来,有的人又试图以弘扬人文主义为借口,追求一种表面上热闹非凡的人文语文课,实质上是再一次抛开了文本价值,同样也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虽然我们语文教师手上都有较丰富的参考资料,但若不懂得解读文本的一些基本方法,照搬他人现成的教案,还是上不出一堂出彩的语文课,或者因为对文本缺少深刻解读,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被动局面。文本解读有其自身的规律。那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使学生轻松而又高效地学习语文?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实践,谈谈解读文本的一些方法。

一、读上下功夫

笔者在备课时做到两个层面的解读:一是做到正确地解读文本,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二是准确地解读,读懂作者为何写这篇课文?编者又是出于何种目的,与单元全题有什么联系?并参照课后练习,有助于了解编者编排的意图。尝试在不依靠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进行解读,你会有自己最初的想法。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读、想。当读到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到文章的妙处(哪怕是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一段话),当读到自己的惊喜时,才敢走进课堂。

在读上下功夫,这个对诗歌的理解很关键。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不同境界,形成对诗歌的个性解读。如《氓》,有的学生读出了女子的决绝;有的学生读出了氓的无情;有的同学说古来薄情的不仅仅是男子,女子也有不少,《氓》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等。通过这种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有效诵读,可以形成对文本的新的认识。

二、找准切入点

细细斟酌课文,你会发现很多课文都会有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切入点往往是文中关键的字词、语句、过渡段、文题等。

1.词句切入法

曾有一段时间,笔者根本不懂得从词句切入来解读文本,只是简单地认读一下文本中的生词,让学生朗读几遍后就进入了对文本的分析讲解。这样使词句与文本内容分离。词语脱离具体语境,而失去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解读文本如果能从词句切入,结合文章句子分析语境中词语的意思,分析物的特点。即把词句放入具体的文本环境中,熔词句与内容一炉,那么语文课自然可以上得厚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四次写到“背影”,父亲的背影令“我”如此难忘,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是怎么来刻画的?笔者把问题抛出后让一学生读第六段,后让学生谈各自印象最深的一点。

学生:父亲的外貌很有特点,它很胖,而且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教师: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学生: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教师抓住黑色这个词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

一学生: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

教师:你说得挺有道理,确实,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

另一学生:我觉得动词用的很好。如“蹒跚”、“攀”、“缩”等。

教师:“蹒跚”怎么解释?

学生:父亲那时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当学生说到“缩”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这么去思考:“缩”能不能改成“蹬”?如果用“蹬”字,表明下面有物体可以踩踏,而“缩”字则表明无处可踩,脚是悬空着的,全身的力量都在手上了,如果支撑不住,就会摔下去。“攀”需要用力支撑起身体,而此时此刻,做这个动作的不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而是上了年纪的父亲。可想而知,上了年纪、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是何等的艰难。这样就比较细地解读文本了。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教师和学生作为“观文者”披览文字,从文字的“波”追溯作者心中的“源”,慢慢进入到作品缩描绘的情境之中。

2.问题切入法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从问题切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浅层的内容层面,深入到作者情感深处。

如《风筝》,如果只读出兄弟之情,那极为肤浅。倘若谈出作者对弟弟从前精神的伤害的反省,就有了一定的深度;若能进一步读出作为一个思想启蒙主义者的鲁迅对儿童教育的深度忧虑,那就真正读懂了风筝的内涵。

一问:为什么“我”中年后,看了外国的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时,得知当年这一幕是对弟弟的精神虐杀,忽地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

表明鲁迅自省精神,儿时对弟弟的精神伤害深感内疚

二问:为什么“我”希望听到弟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的心从此就轻松了,可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我可是毫不怪你啊”说明那件事时隔多年,弟弟早已不放在心上,早已原谅哥哥了。况且哥管得没错,小孩子就应该好好读书、不应该放风筝而浪费学习时间。

“有过这样的事吗?”说明弟弟觉得根本没有这回事,况且他认为,哥哥管教弟弟不要玩风筝,应该好好读书是对的,并不认为这是精神伤害,自己成年后也是这样管教孩子的。如此看来,有过高等教育的中年弟弟还没有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难怪鲁迅只觉得“因而又明明是严冬,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样看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只是作自我反省的鲁迅,更多的是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主义者的鲁迅,他启发我们思考──再也不能这样去摧残我们的下一代了,还我们的孩子以自由、快乐!

三、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文本解读是一种通过语言媒介来理解文本、接受信息、体验感悟和获得美感的过程,林语堂这样昭示: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文本的解读是以理解和建构文本的意义为目的的。在解读中就必然使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的问答。”

由此看来,教师要真正进入文本,对文本认真解读,把握主旨,实现对文本的运筹帷幄,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读万卷书才能在教育道路上走万里路,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让自己强大起来,丰满起来。其实,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富越深刻,你读文本才会读得更深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是你自己美丽的倒影。教师只有走进文本,和作者的心灵撞击,才能引起共鸣,而教师体会到了,才能进行有效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方法探究 篇7

一、追本溯源, 立足教材实际

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源, 文本解读则是阅读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中要注重追本溯源, 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做好阅读指导工作。首先, 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高度总结单元主题。人教版高中语文的课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是以一定的主题为依托, 按类编排为单元的。如必修2 第三单元中的三篇课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均属于游记, 又同时暗含着对死亡、生命的探讨。教师在教学中, 如果能从教材编排的角度出发做好文本回归工作, 引导学生从课文之间的相同处、不同处来进行比较阅读, 这对于阅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其次, 教师要以课文的实际内容为基础,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为教学目标, 而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对具体文章的细致分析与探讨。当前一些语文课程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弊端, 不从课文出发就进行阅读方法的传授, 这不仅无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方法传授的效果也未必佳。因而, 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整改工作。最后, 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文本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与阅读要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 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的实质, 制定具体有效的阅读要求, 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二、抽丝剥茧, 做好细读工作

阅读是一个精细活, 学生只有真正静下心来, 走入课文阅读之中, 才能感受到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 从而提升自身分析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探究文本, 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做到这点, 主要包含三个环节:首先, 字词句的推敲。文章由段落、句、词、字等基本要素构成, 字词句的推敲也就是语文阅读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还能从侧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如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认知, 比如在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学生仔细揣摩这句话, 能够体会王熙凤察言观色, 善于逢迎的性格特征;其次, 写作技巧研究。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写作技巧是文本文学性的主要体现, 也是学生阅读环节中的主要分析对象之一。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时, 也要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写作技巧的习惯与能力, 这对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比如在必修三的《祝福》中有关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祥林嫂的绝望、心酸与悲惨, 是学生理解祥林嫂这一封建底层女性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此处文本引导学生做细致解读, 从而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再次, 感情体悟。文章的创作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 寄寓着创作者的个人情感, 因此, 文本的情感体悟也是学生细读环节中的重要内容。作者要引导学生主动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去感知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从而更好地理解与认知文本, 比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 笔者就鼓励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旁推侧引, 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要本着课堂主导者的身份, 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引工作。首先, 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课程导入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提问启示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法等。其次,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完成自主阅读, 但学生在阅读环节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阅读兴趣缺失、阅读效率低下、阅读方法失当等情形。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立个性化的学案, 来帮助学生攻克阅读过程中的难关。比如在学案中设置阶梯式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目的性阅读, 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最后, 教师还要发挥好自身的教学评价职能, 通过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展开点评, 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 指出其阅读环节中的缺陷与不足, 引导其主动更正, 从而逐步完善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技能。然而,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恶化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也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完善语文阅读教学, 而追本溯源、抽丝剥茧以及旁推侧引不失为一种选择。

摘要:文本解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然而, 当前的阅读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制约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文章立足于此, 就如何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包括追本溯源, 立足教材实际;抽丝剥茧, 做好细读工作;旁推侧引, 发挥主导作用, 希望对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指导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参考文献

文本解读的方法 篇8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秋》格高千古, 又脍炙人口, 雅俗共赏, 深受人们喜爱, 注释赏析研究的文字也相当多, 但其中“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一句字面歧义性很强, 引发后世注释工作中诸多争议, 比如, 起舞的人可能是嫦娥或者苏轼自己;如果是苏轼起舞, 则可能是在现场真实起舞, 也可能是想象在天上起舞;“清影”有三种歧义:清亮的影子、清冷的影子、月亮;“何似”也有四种歧义:比起来如何、哪里比得上、哪里象、何其象。

字面歧义对艺术作品的自由诠释不构成难题, 但对艺术理解造成困难。接受美学不重艺术理解问题, 而强调艺术欣赏中的自由诠释作用, 这可以解释艺术作品的歧义性不影响它们受到广泛喜爱。但高水平的艺术鉴赏不能任意诠释, 必须建立在必要的艺术理解基础之上。现代艺术诠释学虽然关注艺术鉴赏问题, 但关注的是超越字面意思的意义理解问题。字面歧义辨析中的艺术理解问题, 是处于艺术诠释学与语言分析学之间而与它们不同的一类问题。

本文明线是努力解决苏轼“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的字面歧义难题, 暗线是问题反思, 主旨是揭开一个新的问题领域, 初步探讨艺术理解用于排除艺术文本字面歧义的方法论。

1 相关文献中解析该字面歧义难题的方式方法

虽然对苏轼“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进行赏析注释的文字非常多, 但把其中的字面歧义问题提出来进行研究论辩的很少。然而, 鉴于科学论证的“猜想-反驳”方式, 排除歧义的方式应以驳论为本, 没有驳论的立论只是猜想而已。如果只有注释而无疑问、只有观点无驳证, 即使南宋傅干《注坡词》、近代龙渝生《东坡乐府笺》、当代李泽厚《美学三书》这些名著以及教科书中的相关论述, 都未免自由诠释与艺术理解不分, 这类观点止于非批判地体现歧义化解的一种逻辑可能性, 并不具有重要的论证参考价值, 所以都不必一一罗列。

周汝昌《苏轼词〈水调歌头·中秋〉浅讲》中虽然涉及了相关歧义问题:“应当注意的是:古代用‘何似’这个词语, 一般都是把两件事物拿来对比的意思, 而不要理解为‘哪里象’的意义”, 但这是权威的裁判口吻, 仍然缺乏驳论的论证, 而且, 即使承认其权威性, “一般都是”的说法也没有驳论效力。

通过知网和方正数据的文献检索与下载查看, 发现相关疑问驳证的论文只有5篇 (见参考文献) 。它们虽然体现了疑问驳证的态度, 但只是运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字面歧义问题, 解决疑问的驳证方法的可信度与正当性问题没有得到清醒的反思, 而是各自安然地自信其是。

因而本文的讨论不管立论成果如何, 都是首次在苏轼中秋词“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字面歧义问题的解决努力中进入到从艺术理解视角排除字面歧义的方法论层面。

2 字面歧义类型:语用歧义、有解歧义、过失歧义

字面歧义可以分为三类:故意双关等无需解决的语用歧义、根据上下文可以妥善解决的有解歧义、无法根据上下文妥善解决的过失歧义。

苏轼“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字面歧义问题不是故意双关之类的语用歧义问题, 它可能是有解歧义, 也可能是过失歧义。

3 排除非故意字面歧义应该采用艺术理解的方式

艺术文本的非故意字面歧义应当努力通过逻辑分析结合情理考察来达成艺术理解, 是有解歧义还是过失歧义, 要由是否能达成艺术理解来检验, 这时采用自由诠释的态度就缺乏正当性。而针对无字面歧义文本的意义诠释学既反对自由诠释也超越艺术理解, 所以, 艺术文本理解问题无需深入运用现代诠释学成果, 也无需介入意义诠释学前沿的纷纭论争。

4 排除非故意字面歧义要有是非标准

如果排除字面歧义只有方式方法, 而没有是非判断标准, 则任何方式方法都是正当的, 无论什么样的结论都无从被正当地否定, 这就意味着不论怎样都被允许, 但是, 不论怎样都正确也就意味着不论怎样都不正确。所以, 排除字面歧义必须有是非判断标准。

排除字面歧义的是非判断标准, 不同于优劣评判标准。排除字面歧义的结果只有两个:排除了或者没排除;这里不存在优劣问题, 只有是非问题。是非判断才是语义分析的审判方式, 优劣评判则是意义诠释的审判方式。

5 情理与逻辑都是艺术理解排除歧义的根本依据

理解艺术文本的依据包括:语词用法、上下文、逻辑、非文本语境与情理。正是基于语词用法不能达成确定的理解时, 才有了歧义问题。依据上下文与逻辑解决不了的歧义问题, 才需要情理介入, 这才意味着进入了艺术理解层面。

情理往往体现于文学艺术体裁的章法, 比如诗词艺术体裁里的感情基调的一致性, 情感表达的整体和谐性, 这些在排除非故意字面歧义中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5篇文献中的论据涉及到了语词用法、逻辑与情理, 只是还没有达到方法论的自觉。其中运用情理的地方有:袁冬华的“刚才还觉得人间的美好, 一下又跌入思亲的苦痛之中, 这实在是不可捉摸的跳跃”;马梦原的“如果这时候让一个‘欢饮达旦, 大醉’、仕途失意、不满现实的人说‘天上还是不如人间快乐’, 我们会觉得既不自然, 似乎也不合情理”;黄洋的“天宫寒冷孤寂, 人间欢聚大醉, 对比分明, 由幻想出世到忧虑担心转而留恋人间, 其思想情感的变化是连贯顺畅的。由‘何似在人间’过渡到下阕的对月怀人, 也是顺畅的……”

6 在“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歧义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现在借鉴5篇文献中运用词汇语用规则、逻辑与情理的成果, 根据以上确立的导向, 按逻辑贯通和情理和谐的原则, 对“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歧义问题进行辨析。

无论“何似”采用“比起来如何”、“哪里比得上”、“哪里象”、“何其象”中的哪个歧义, 其共性是都有对比的意味。与人间对比的只能是天上或明月上, 则“起舞弄清影”应是在天上或明月上, 至少是象在天上或明月上, 而不是简单的在人间或明月下。

天上怎样?“乘风”、“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弄清影”;人间怎样?“欢饮达旦”、“怀子由”、“无眠”、“千里共婵娟”;天上、人间都同样孤单, 天上清明但高寒, 人间悲离但有温情。若这样全面地对比, 结果就有同有反, “何似”就不能偏激地理解成“哪里比得上”, 而只是中性的“对比起来如何”的意思。若只取“起舞弄清影”与上阕结尾“人间”所引出的下阙“悲”、“离”相比, 则是相同相似性对比, “何似”应取“何其象”的意思。但也可理解“起舞弄清影”为虚拟天上“乘风”之感, “何似”相应取“哪里象”的意思。这三种可能, 逻辑上都说得通, 要进一步辨析还必须结合情理眼光。

考察“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中的谓词:“欲”、“又恐”、“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 其中“又恐”是转折关系, “不胜寒”是“又恐”的从句内容, “弄清影”与“在人间”是“何似”对比的左右边从句内容, 问题是, “弄清影”是“又恐”的从句内容还是又转折回去表达对天上的好感?或者说“不胜寒”是否也在“何似”对比的左边?这个问题不能根据语法与逻辑解决, 也不宜主观揣摩, 而只能寄望于情理和谐的原则来裁判。

若“弄清影”是“又恐”的从句内容, 或者说“不胜寒”也在“何似”对比的左边, 那么“何似”对比的左边对天上的情感总体上就是负面的, 则“何似”可能是表达天上“哪里比得上”或“何其象”人间的意思。但理解为“哪里比得上”与全词表达的天上与人间同样有美好也有不如意地方的基调是相冲突的, 这样的冲突不应出现在上阙结尾这种定调的地方。鉴于天上总体不如人间的选项已排除, 则“何似”只能理解为同样不好的意思, 而同样不好处是天上与人间都同样孤单。但如果只是同样孤单, 也就没什么好“恐”的, 所“恐”的应是天上不如人间的方面。因而“弄清影”不是“又恐”的从句内容, 而是又转折回去表达对天上的好感, 是月下起舞而神游天上的描写。“何似在人间”也就应该理解为“哪里象”身在人间的意思。“清影”是指月下“清朗的影子”还是“明月”的别称, 都不重要, 反正不是“清冷的影子”。

天上人间两不全, 又各有美好, 上阙基调是神往天上, 下阙基调是心系人间;神往天上而仍心系人间, 这正是苏轼出世情趣与入世情怀达观交融的精神写照;情理与章法相协调, 也是苏轼名词艺术水准的体现。

7 结语

逻辑贯通是根据上下文分析语义的必要, 情理和谐是艺术文本理解的特有法则, 逻辑贯通与情理和谐就是艺术理解排除歧义的是非标准。在字面歧义排除过程中, 逻辑上要避免急于倒向某一种分歧, 或者偏执于某一先有成见立场, 而应以共性为出发点, 情理上要结合对艺术文本章法的考察。

摘要:以人们对苏轼中秋词名句“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的解读为例, 指出了在艺术文本字面歧义排除上广泛存在的自由诠释与轻信自是的问题;区分了语用歧义、有解歧义、过失歧义;比较了意义诠释与艺术理解;论证了艺术理解是非标准的必要性;仍以“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解读为例, 揭示了逻辑贯通与情理和谐是艺术文本创作与理解共同的是非标准;指出字面歧义排除过程中, 逻辑上应该存异求同不偏执, 情理上应该注重艺术文本的章法。

关键词:字面歧义,艺术理解,逻辑,共性

参考文献

[1]王振泰.“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新释[J].鞍山师专学报, 1985 (1) :69-71, 77.

[2]袁冬华.假如苏轼复活了……——对“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的理解[J].语文建设, 2002 (7) :28-29.

[3]马梦原.名诗解疑三题[J].南平师专学报, 2004 (1) :70-72.

[4]黄洋.苏轼在何处“起舞”:再解《水调歌头》[J].语文教学与研究 (大众版) , 2011 (4) :72.

文本解读的学生视角 篇9

一、由“阅读初感”走向“意脉深处”

著名学者、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回顾自己的中学语文学习生活时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 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有朝一日, 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 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 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孙先生所说的“一望而知”其实就是学生的阅读初感, 这种初感的具体内容每个学生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有的可能是正确的, 有的可能是错误的;有的可能是深刻的, 有的可能是肤浅的;有的可能是全面的, 有的可能是片面的。但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这种阅读触感的层面, 学生就会感觉“十分厌恶”,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但是, 这种初感又是值得珍视的教学资源, 教学就应该沿着学生的初感, 寻找文本的意脉, 走向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 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 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层面。

譬如, 在上《桃花源记》的时候, 我让学生说说对“桃花源”的感受, 只用一个字来形容,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美!”这便是学生的阅读初感。我又问:“美在何处?”一部分同学说:“环境美。”我又追问:“还有吗?”这时学生沉默了, 我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 做圈点批注,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这时学生沿着“美”这一条意脉, 步步走向了深入, 全班交流时, 同学们相互补充, 得出了:美在自然环境;美在这里的安康和谐、安静自足的小农社会;美在远离战乱, 却毫无感觉;美在人与人之间, 没有任何利害的争夺;美在神秘不可寻……这样的教学思路就是基于学生对文本, 尤其是对“美”初步感知, 走向了他们以为是一望而知, 其实是一无所知的层面。

学习古诗, 教者一般都会安排朗读, 但是很多课堂的朗读, 也只是简单重复, 不能体现“一次次读得很好”。究其原因, 也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 也许通过串讲知道诗意, 但并没有进入“意脉”, 没有进入诗歌的情感内核, 所以依然读不出那种感觉。为了走出这一误区, 学习杜甫的《登高》, 在理解了诗意后, 就引导学生理解“意脉”上的起伏变化了。这首诗, 第一、二联气魄宏大, 第三、四联出现了些许变化, 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 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 而且直截了当地写了个人的“潦倒”, 浑厚深沉的宏大境界, 一下子缩小了, 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 而是有一点低沉了, 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 由开到合, 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 有微妙的跌宕。这样学生就感受了阅读初感中“一无所知”的内容, 对诗歌的理解更为深刻, 朗读时也就能读出了那种沉郁顿挫之感了。

二、由“好奇质疑”走向“沉潜含咏”

好奇心和兴趣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 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 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爱因斯坦说他四五岁的小时候, 父亲给他一个指南针, 他看了一下就有了强烈的兴趣, 发现这个针永远都往一个方向摆动, 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重要的原因, 他很想搞清楚, 这就是好奇心。文本解读也是要有“好奇”作为助力的。老师尤其要在文本解读中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重点。亚里士多德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若没有惊奇, 就没有兴趣, 没有兴趣自然就提不起上课的劲头, 更难以说有创造的追求了。那么语文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 激不起半点波澜。文本解读就是要让学生好奇勇敢地向文本发问, 甚至用“别样”的眼光看待文本。

譬如在九年级上册卢纶的古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中,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在大雪漫天飞舞的时候应该是冬季了吧, 这样的时节怎么会有大雁的呢, 大雁不是应该都已经飞往南方了吗?的确, 恐怕连诗人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吧。不过也从学生的这番质疑, 可以看出学生是有自己的思考力的, 能够站在常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品质, 我们要允许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见解, 肯定甚至鼓励学生向作者、书本、编者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努力做到以趣生疑、由疑问启迪思维, 使问题在疑问和辩驳之中得到解决。在上《鼎湖山听泉》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对文章及题目进行发问。其中有学生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学生说, 为什么是听泉呢, 而不是看泉呢?其中“山”和“泉”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话音刚落, 就有不少学生也纷纷点头, 表示赞同。这便是好奇心的表现, 因为好奇, 他们对文章产生了思考, 有了思考并开始质疑。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小心呵护, 并努力让它发芽开花。有学生对“听”有了进一步的深究, 并查出这个字的古体字形是“聽”, 利用这个字的字形给我们进行解说:古体字的“聽”很复杂, 但是能看出古人对“听”的理解已经十分讲究了。这个字里有一个长长的“耳”, 意思是要认真倾听, 右边还有一个横着的“目”, 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听, 还要能感知它的形, 最重要的是用“心”。所以, 学生得出一个结论, 听声、感形、用心悟神是“聽”的最高境界。学生的这个见解, 令其他学生大开眼界, 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欲望。

疑为学之始, 学习最佳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疑问, 这是学生视角的题中之意。循着学生的疑问, 领着学生沉潜到文本之中, 在文本的深处一次次的来回、穿行中对语言进行叩击、涵咏、把玩、回味, 只有在这个艰苦的却也有趣的过程中, 语言的秘密才能被发现, 语言的秘密一旦被发现, 整个文本幽暗的世界就会被照亮, 就会激发起学生心灵的惊异和渴望进一步探究的精神力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其创新思维很活跃, 他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回答, 甚至是妙语连珠。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 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 也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我们教师应当为学生竖好梯子, 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 对他们的做法给予赞赏和激励。

三、由“自我经验”走向“他人之境”

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跟他的生活经历、知识累积紧密相连的。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文本多是著名作家所写, 这些作家写作的内容来自他们的自身体验, 有的是中年时候的感悟, 有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有的则是对社会的观察, 这一切是阅历和心灵的融合。那么学生的“眼”会怎么看呢?

一位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 请学生评价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叔叔。有的学生说:菲利普夫妇很势利, 在于勒落魄的时候就很希望赶他走, 在他发达的时候就希望他赶快回来;有的学生则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有不得已之处, 他们身处的就是那样的社会, 如果不这样的话, 他们的女儿就嫁不出去, 由此学生的思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也就是他们单个家庭的命运其实是在整个社会之下, 也是无法自主的, 迫不得已的;也有的从于勒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到底应该怎样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个可怜之人是否有可恨之处……在这样的互相诘问互相补充中, 学生对文本的观察和思考一次次得到冲击并走向深化。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课堂教学结构。多年以来, 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解读文本时, 教师还是缺乏学生视角, 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人生初体验。怎样在这些文本解读中尊重“学生”的“初心”呢。教师应以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 就是在品读中让学生感悟文本所描述的世界, 在赏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文本所描绘的细节, 在师生相互交流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文本所揭示的现实主题。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了进一步研究, 他们从资料上得知书本中的课文和原文是有所不同的, 在被选入课本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学生经过多次阅读后咂摸出了不同的滋味, 于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我的叔叔于勒》删去开头和结尾是不妥当的”。学生认为删去开头和结尾, 使读者对若瑟夫·达佛朗司即“我”这一人物形象无法进行全面理解和解读, 因而许多评论文章对人物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 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不公正。

总的来说, 十五六岁的学生, 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以善为主”的, 他们也能感受到成人世界的迫不得已和矛盾之处。而事实上, 正是学生的这些初体验, 对人生的本能的美好纯真的认识, 印证了《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原本的写作意图, 作者是温情地回顾自己受到的感染, 那就是对一个苦命人无奈生活的同情。

学生虽没有太多生活阅历, 但凭借他们对人生的初始体验和内心的真善本色, 一次次叩问这小说中的人性世界, 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回答的相互碰撞下反思自我。老师的肯定、赞叹、启发、引导, 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 一起解读这篇经典文本。看来以学生的视角读文本, 教师就要能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而不是以找到所谓的“批判”、“揭露”为旨归, 总是以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者立场睥睨作品中的人物。有论者说:长此以往, 文学教育就会沦落为虚假的道德说教, 而虚假道德说教引导的只会是伪善, 就会失去文学作品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促进作用。有学者告诫说:“阅读小说, 首先不是去‘解释’, 而是把自己‘摆’进去, 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遭遇小说的世界, 遭遇小说里的人生。”通过文本细读, 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摆进去”, 在这样的阅读移情中, 产生灵魂自省, 才有可能真正的读懂人生、读懂社会、读懂自己, 才有可能发挥小说的陶冶和净化心灵的功能。

然而, 用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 并不是一味地想着迁就学生, 把文本的内涵无限制地扩大。当学生的理解和文本主旨发生偏差, 甚至矛盾时, 究竟如何处理呢?如果学生的理解虽和作者不一致, 但并不矛盾,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那就应该加以肯定;有创意的, 还应该充分表扬。但是如果学生理解背离了作品的本意, 但原因是受经验的限制, 是出于自己的感性认识, 那就应该补充学生的阅历, 加以启发;如果原因是读书不够仔细, 思考不够深入, 那就应该引导他们认真读书, 深入思考了……

《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 篇10

1. 结果前置, 魅力无穷。

文章学里讲, 倒叙能制造悬念, 吊起读者的胃口, 引发阅读兴趣。课文开篇就写道:“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读者展卷就知道结果———仅就写作手法讲, 算不得多新颖, 但这个结果却是非同一般, 是惊人的———“我”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这可是生物学家研究的大课题、大难题啊!那些学富五车的先生们, 费尽毕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这个发现, 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现了, 后面将会有怎样的故事等着演绎呢?

如果这个发现是从书上看来的, 是爸爸妈妈或老师告诉他的, 那还可以理解, 而“我”偏偏说:“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真的奇了。亲爱的读者, 你能相信吗?这一悬念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 快往后读, 快往后翻, 看看他是在骗我们, 还是真有其事。就是这个“结果前置”的写法, 像一位高明的导游, 引导着我们前行, 再前行, “无限风光在险峰”。

对照悬念来看, 课文中的“结果前置”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童年的发现”发现了什么?作家不卖任何关子, 一来就告诉我们。两相比较, 这是“迂回”中的直白, 仅那么一句话, 题就被点破了。

2. 师生对话, 求解疑问。

少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在梦中飞翔, 这样的经历每个孩子都会有。可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 一下把“我”那个惊人的发现和读者拉近许多。我们想, 作家的童年生活一点也不比自己奇特, 他曾经有过的梦我们也曾拥有。只是作家想到的, 我们却没有去想或深想。

有了疑问就须解。让我们从解读师生的对话入手:在儿童的眼里, 这个世界太奇妙了, 心有千千问, 于是对一个司空见惯的梦穷问不舍。“问题意识”原来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 可这篇课文却告诉我们, 孩子的问题意识要比我们强烈得多。他们有了问题, 不怕别人笑话, 去问小伙伴, 去问老师, 去问一切可以询问的人, 直到问出真理, 问出发现为止。还有那锲而不舍的追问精神也令人动容:“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老师都快招架不住了, 于是说:“等你们升入高年级, 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虚晃一枪, 开始撤退。可这撤退具有教学机智, 老师丢给“我”另一个问题:“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 后来是鱼, 是青蛙, 是猴子……”“我”的思想之火又被点燃了。

3. 绞尽脑汁, 惊人发现。

“人究竟是怎样来的?”正是问题的牵引, “我”才会一步步前进, 到达“发现”, 收获成果。既然老师那里给不出现成的答案, 那就自己去想, 自己去寻找吧。课文有两个词写尽了“我”寻找的用功和努力———“痴迷”、“绞尽脑汁”。“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 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 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这想够痴迷了吧;“想啊想啊, 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这想够绞尽脑汁了吧。思考本来是费力的, 特别是当问题找不出头绪时, 那更是痛苦的。可“我”不在乎, 在想的路上踽踽独行, 不怕吃苦, 甘愿吃苦, 在吃苦中得到乐趣和收获。

思考不是空想, 它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一个九岁的孩子, 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经验。他抓过水里的鱼儿, 他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生产, 他还知道地图是怎样制成的。就是这些生活经验帮了他的忙, 引发了他的联想, 他终于有了自己“伟大”的发现, 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他格外高兴, 像阿基米德在浴池里发现比重原理一样, 此时此刻, 他只想告诉别人, 或是到大街上去张扬和狂欢!

4. 遭遇挫折, 悟出哲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上了六年级, 可童年的发现并没有黯然, 仍鲜明地烙在心间, 这就有故事了。年轻的女老师讲人的起源, 讲进化论的观点, 一下触动了“我”的发现, “我”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老师怎会知道这位学生是想起他发现的胚胎发育规律, 还以为他是在想“坏”。这是课堂, 况且又是一位女老师执教的课堂, 她当然要进行坚决的阻止。“奥尔加·伊万诺夫娜, 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我”的申述越发加深了老师的怀疑, 越是引起她的生气:“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上一篇:越轨下一篇:等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