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艺

2024-05-08

营造技艺(精选五篇)

营造技艺 篇1

关键词:碉楼,空间,技术

班玛碉楼是存在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半农半牧地区的一种民居形式, 其主要分布于玛珂河河谷地带, 由于该地区地处偏远, 交通闭塞, 这种碉楼一直保持着其独特的营造技艺和建筑风貌。位于班玛县灯塔乡东北面3 km玛柯河北岸的第二台地上的加卜着藏族碉楼建筑群, 共21户, 距今历史均在百年以上, 是班玛碉楼的典型代表。

一、空间特征

不同于汉族的院落式民居, 大部分加卜着藏族碉楼没有院落空间, 仅以树篱围合出一定的场地作为内外部空间限定, 场地内地面不做修整, 也没有院门。只有较讲究的才以石材砌筑一道矮墙作为院墙, 留出入口或者设置院门。

加卜着藏族碉楼通常高三层, 一层为牲畜棚, 二层是主要的起居空间, 包括卧室、起居和储藏等, 起居室中央安置火灶, 实际上是和厨房合并的多功能空间, 日常做饭、做家务、会客甚至休息都在这里进行, 是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房间。碉楼的三层是经堂和储粮空间, 其前部有一个晒台。另外由于碉楼为平屋顶, 当地人常利用屋顶晾晒粮食, 并且在家中有男人的碉楼中, 屋顶还建造有煨桑炉, 定期举行煨桑仪式。这种空间功能的分布方式, 从下往上呈现出明显的“畜”→“人”→“神”的特点, 石硕先生认为碉楼民居这种空间布局形式蕴藏了藏地古老的宇宙观, 是同藏族古老苯教中的“三界”观念相对应的。

同其他藏族建筑相似, 碉楼以外围石墙与内部的梁柱系统共同承重, 形成了类似柱网结构的矩形平面形式。柱子数量根据跨度需要设置, 一般碉楼一层内部为4根柱子, 柱距较小, 仅为2~3 m, 不讲究等距或者空间的轴对称关系。在石墙体外侧还有一跨柱距, 形成一个以柳条或树枝做墙体的木构架辅助空间, 底层架空, 二三层为楼厕。这种类似柱网的平面形式具有灵活可变、适应性强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藏族的各种建筑之中, 通过改变内部柱子的数量, 即能满足不同面积的建造需要, 有些甚至可以达到上千平方米的空间, 这在传统汉族木结构建筑中是做不到的。

二、班玛碉楼的技术做法

加卜着藏族碉楼地基较浅, 通常只有几十厘米甚至十几厘米深, 要求平整坚实即可。沿地基一周挖深约50~80 cm的基槽, 在其中铺设大石块作为墙基, 之后在其上砌筑片石墙体。砌筑时要注意石板上下错缝搭接, 并且以泥浆灌缝, 提高石块之间的粘结性。由于这种石材自身具有类似晶体的结构, 砌筑前不需要进行加工打磨, 通过斧子砍削就能劈成大小不同的石板, 因此砌筑时仅需一把斧头和一个泥抹子, 以斧子砍削大石块使其达到需要的大小和形状之后即可砌筑。砌筑过程中要在石墙体中嵌入若干长横木, 一方面起到拉结墙体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能对墙体进行找平。石砌墙体通常做2%~3%的收分。由于解放前班玛地区部落割据, 部落间经常发生争斗, 因此早年建造的碉楼除在底层设一个大门外, 整个建筑外墙无窗, 只在墙体上开很小的洞口, 用来瞭望和射击。如今随着社会局势的日益稳定, 碉楼防御需求降低, 经过改造的碉楼增加了开窗面积和窗户数量。

同其他藏族建筑一样, 加卜着碉楼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 即一层墙体砌筑完后, 要先安装内部梁架, 并做好初步的楼面才能继续进行上面一层的施工。加卜着碉楼的梁柱体系包括梁、柱、檩三种构件, 构造做法简单。柱脚下面垫方形石板作为柱础, 柱头向下削出一个弧槽, 先将一长圆木置于柱头上, 再于圆木上搭梁。梁的上面密铺檩条, 檩上做土木结构的楼屋面。首先在檩条上密铺一层斧劈的粗木条, 其上覆盖一层稻草或树叶, 之后均匀铺上约10 cm的黄土层, 最后找平并闷水, 用工具拍打使之密实平整。屋顶的做法基本与楼面相同, 只是增加了防水、排水措施。如在屋顶四周以片石做批檐;在沿屋顶一圈以隆起的覆土做泛水等, 并且碉楼屋顶以垫土形成微小的坡度, 在低的一侧以木槽伸出外墙形成有组织排水。

加卜着碉楼大多以云杉做崩勒墙分隔内部空间。即以对剖的原木嵌入两根柱子之间形成墙体。一些碉楼改建后也将这种木结构应用于建筑三层的外墙面。据说这种建造方式是由四川传来, 是传统碉楼营造技艺与其他地区营造技艺的融合发展。

三、营造特点

加卜着藏族碉楼是当地人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创造出的独特民居形式, 是其营造智慧的充分体现。其营造技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特点。

1. 柱网结构的平顶建筑

以梁柱体系构成类似现代建筑中的柱网的做法普遍存在于藏族建筑之中, 通过调节柱子的数量即可以建造出不同面积的建筑, 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与这种柱网结构相适应的土木平顶, 具有建造简单, 用材量较少, 可以覆盖不同面积、形状的平面等优点。并且, 平屋顶还能作为活动空间使用。

2.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加卜着藏族碉楼的建造完全就地取材, 居民在建造基地的附近利用“楔劈法”开采岩石。木材也直接从附近的原始森林里砍伐, 先将原木截成2~3 m的段, 方便人力或牲畜背运。当遇到距离较远或木材较大等运输困难的情况, 也会借助江水的浮力运输木材。虽然如今当地经济条件、运输条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这种就地取材的建造方式仍因其大大降低建筑成本而被沿用。

3. 建造方式简洁

首先是材料加工简洁, 承重木构件通常挑选粗细合适的原木直接使用;砌墙片石不需打磨、切割, 直接根据其形态相互搭接咬合。其次, 木构件连接方式简单, 没有钉子、榫卯结构或斗拱体系, 只在搭接处通过挖槽或削平等方式使搭接稳定。再次, 建筑中几乎没有装饰, 材料保持其本色, 没有彩绘、木雕、石雕等装饰物;只在经堂和供奉佛像的地方做宗教性装饰。

如今这种碉楼营造技艺在班玛当地仍被广泛使用, 其中蕴含的丰富营造智慧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其建造成本低、难度小, 5、6人以简单的工具就可以施工。另一方面, 从建筑生态节能的角度来看, 就地取材的建造方式, 减少了建材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废弃建筑也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当前班玛地区正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游牧民定居项目, 如何保护、传承并借鉴这种营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木雅·曲吉建才.西藏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邵楠.青海南部地区碉式建筑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 (3) .

营造技艺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来,我国就已经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了申报。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位列其中,足以看出中国营造技艺遗产的重要性。就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言,它属于一种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营造技艺依靠木材和榫卯,结合模数制为尺度设计构建建筑。采用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可以反映出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代的人的生活习俗等,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缩影。虽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化,这种技艺正在逐渐走向衰落。为了避免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失传,有必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实施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的必要性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存在两种文化遗产形态,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1]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古代文明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主要侧重营造技艺和相关文化内容。而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则以建筑实体的形态、体量、材质为主。由此便可以清晰探知,虽然同属于营造技艺,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和在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还是有明显的侧重点的。前者注重技艺,由技艺探究建筑实体。后者与之相反。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涵盖的内容一定与其营造工艺、相关习俗和文化空间有关。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涵盖了五种内容,其具体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或者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2]而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来说,它从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中的传统手工艺一类。与此同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集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民俗性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一种技术活动形式。[3]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通俗些讲,就是设计、建造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不仅涉及建筑的一些基本内容(譬如建筑设计构造知识、工序和做法、材料选取与工具使用等),还涉及当时的风土人情(譬如与建造相关的仪式、禁忌和习俗等)。[4]从有形的文化遗产中窥探出无形的文化内容,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有益之处显而易见。通过保护传统营造技艺,可以深刻了解其中隐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项宝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物,其在不断地传承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而又被称为活态遗产。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就是这活态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非常有必要。

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窘境

2.1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机制过于落后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是保护该技艺的关键。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以苏州香山帮为例,从其传承方式上就可以探知整个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苏州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其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其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机制是我国传统技艺延续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机制有效地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来,让现今的人们看到了如此令人称颂的营造技艺。但是,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致使这种传承方式逐渐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也正是因为这样,香山帮也逐渐走向衰落。调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可以得知,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这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机制所暴露的一个弊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龄化严重对于之后的传承造成巨大的阻碍。以中国木拱桥营造核心技艺为例(如图1所示,中国侗族木拱桥),其传承人最年轻的已经有70多岁,因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堪忧。

虽然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含有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屈指可数。目前,拥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工匠越来越少,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针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也做得不到位,以至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寥寥无几。[5]

2.2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

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存在的价值存在争议。现如今,大家都推崇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这是新工业时代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6]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手工存在的意义逐渐被磨灭。以苏式彩画(如图3所示)为例,如若采用现代工艺,即印上图画,效果不佳,但是工期较短,施工限制不多;而采用传统手工技艺手绘的效果很好却施工局限大,工期较长。

除此之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在操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疏失。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营造技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七千年之久。[7]在这期间,这种技艺也被传播到其他国家,足以见得该技艺的优秀。但是,在面对经济社会时,该技艺的传承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部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在生活上得不到保证,难以吸引学徒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学艺的积极性严重打折,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社会化传承走得非常艰辛。另外,国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也是导致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逐渐走向消亡的一个原因。有部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和相关工作者,为了避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流失,想出了著书的形式。但是,收效甚微。同时,部分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难以采用此种形式保留技艺。上述这些问题都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3 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的几点建议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时代的变化过程中存留至今,受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其展现出历史价值和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随着国家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重视程度的加深,相应的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保护方式,包括名录式保护、传承人保护、资料性保护以及修缮性保护,这些保护措施对于保留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大有帮助。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这些保护措施仍不免遇到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此实施改进,更好的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3.1 实施整体性保护

对于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而言,首先需要从整体性方面实施保护。所谓的整体性保护,代表着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保护时,还要将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纳入到保护行列中。这二者是动态与静态、 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因此,不能仅仅只重视保护其中一方的内容。同时,与之相关的建筑营造技艺及其附属的其他技艺、 宗教信仰等也是整体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忘却。以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其技艺精湛,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选址相地、规划布局、功能设置、 体量尺度、 选材加工、 制作安装等方面,如若漏掉任何一项,将难以达到良好的统一。由此可见,要对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保护,对于这些相关内容也应该实施保护。这种整体性保护才符合保护标准。与此同时,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从整体性实施保护的第一要务是重视某项技艺本身的传承与保护。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结合中国建筑营造技艺的发展情况进行前瞻性保护。以上述提到了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来说,除了注重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本身的传承与保护之外,还要将其放到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整体中来进行分析,实施保护。

3.2 重视活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说是中国宝贵财富中的活化石,极具价值。因此,除了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之外,还应该重视积极的介入性保护。简而言之,就是重视活态性( 活化) 保护。从手工技艺本身来说,只有将其运用在具体的事物上,才能凸显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保存。另外,手工技艺本身也受到周围文化生态要素的影响,对其实施保护,应该让其适应当下的生存发展状况,才能让手工技艺得以发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将其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中,实施全面保护,这就是活态性保护的根本,必须有规划的创造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区域生态环境,再实施保护。这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的传承与保护非常有利。一般而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创造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与社区归属的文化空间价值远远超越技艺造就的建筑本身价值。从这一点上来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更应该重视活态性保护。

3.3 采用需求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这种传统手工艺形成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存在以及其产生的影响都离不开社会。有社会,就存在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需要传承,就得有传承技艺的手艺人,而手艺人要生存,就需要有市场需求。因此,采用需求性保护必不可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生存和发展,则必然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实现,其一,固守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创造出的既定的样式;其二,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整合,实现创新应用。这两种模式中,后一种模式更具发展价值。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涵盖的内容复杂,包括普通技艺与特殊技艺、辅助技艺与核心技艺。处理好这些技艺的关系是关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些非核心要素的创新上。以木材的处理技艺来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属于普通技艺。但是,现如今,可以用现代机械对其进行处理,以此取代普通技艺。如此,传统核心技术就能得以保留,而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提升效率正是现代社会对建筑建造提出的一项需求。

4 结语

在建筑营造技术体系中,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遇阻,则表明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正在遭受严峻的情势。针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保护,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有我国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永革,王俪颖.最后的工匠 故宫里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J].中国文化遗产,2013(03):24-33+8.

[2]张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J].中国文化遗产,2013(03):48-54.

[3]赵巧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89-94.

[4]熊璐.中国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法化数字模型探索——以广东竹筒屋和侗族鼓楼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12(02):60-65.

[5]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04):54-58.

[6]冯晓东,许建华.香山工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之路[A]. 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10.

[7]王颢霖.宋式营造技艺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8]马全宝.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探析[A].数字技术与建筑——2014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2014:4.

营造技艺 篇3

1 研究对象选择

乡土建筑是“传统”的, 这是它的一种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定气质, 而“传统”自身也是一种时间限定, 在本文中, 跨越历史长河来对赣东闽北地域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进行解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2010年进入同济大学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以来, 与课题组成员一道多次远赴江西抚州、福建南平、三明等地做了大量的乡土建筑田野工作、遗存测绘与大木工匠访谈工作, 综合现有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表明:乡土建筑遗存的最早年限———闽赣均不早于明中业, 闽地有个别宋代建筑。而从今上溯五六百年, 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并未在闽赣地域发生, 乡土建筑营造方式与特征一直得以延续, 因此本文将研究时间基准定位在“明清以降至新中国成立”, 研究对象则主要是“在此期间营建的乡土建筑”。乡土建筑拥有多重身份与特征:“本土建筑”“民间建筑”“自发建筑”等。一般而言, 乡土建筑存在于乡野环境中, 土生土长, 类型则包含民居、宗祠、庙宇、书院、作坊、牌坊等。

本文基于营造的视角, 研究对象认定为“乡土建筑营造技艺”, 这是一种实践的探索。近几年, 在营造技艺的研究方面, 学术界颇有建树, 如《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 (李浈, 2004) ;《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 (张十庆, 2004)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李浈, 2006) ;《福建传统大木匠师技艺研究》 (张玉瑜, 2010) ;《婺州民居营建技术》 (王仲奋, 2014) ;《匠心绳墨———南方部分地区乡土建筑营造用尺及其地盘、侧样研究》 (王斌, 2010) ;《扛梁与篙尺———武夷山下梅古村乡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探讨》 (张鸿飞, 2015) ;《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 (上) 》等。可谓成果颇丰, 概而言之, 有在宏观的较大区域范围作比较分析的, 亦有在特定区域范围作微观研究的, 有基于工匠本身的研究, 也有从工具入手进行探析的, 这些成果诠释了对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本质研究, 探析了大木工匠“如何想和如何作”的过程, 都是笔者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应用的。

2 研究范围、研究线路确定

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域, 赣东闽北的空间范围是在历史进程中慢慢沉淀并逐渐明晰的。狭义而言可泛指中国地理上的江西东部及福建北部。基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 该地域是历代南北交汇的移民要冲, 中原文化与闽赣文化在此频繁碰撞交流。文化的本质具有流动性, 从中心传播至边缘, 古今中外皆同此理。古代北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及文化随“北民南迁”经豫、皖、鄂传入赣地, 并经赣鄱大地传入闽越, 这样的文化技术传播拥有时空双重概念, 于时间纵向与横向地域上都有或明或暗的线索, 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源流及传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由赣入闽移民路线之分水关与杉关路线沿线的赣东闽北地域”作为研究范围, 是因为它是一条由北至南、由东向西的古代移民路线, 具有明显的线型特征。针对这种特殊情况, 研究方法应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思维, 故本文综合传播论、类型学和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三种理论和方法, 以动态的角度审视其发展与演变, 重新梳理该地域的相关研究, 以期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认识。

本文研究在空间范围上侧重于历史上由赣入闽移民路线的北部线路, 即分水关、杉关路线, 主要包括赣北九江市、赣中南昌市和赣东抚州市, 闽西北南平市、闽中三明市及闽东福州市, 周边邻近地区的乡土建筑技艺对其影响深远, 如江西鹰潭市、上饶市及福建宁德市、莆田市、龙岩市、泉州市等地, 也是需要加强研究的, 相关临近地域的研究有助于该地域研究的深入解析。

3 研究方法甄别

本文选择“由赣入闽移民路线之分水关兼杉关路线沿线的赣东闽北地域”作为研究范围与前面学者研究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 这是一条由北至南、由西向东的古代移民路线, 是一条线型文化路线。之所以选择沿古代移民路线形成的线型地域乡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 原因有三:1) 可以突破行政区划之局限, 对不同地域间的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作横向对比研究;2) 可以审视某一独特营造技艺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发展与变迁情况;3) 可以将乡土建筑营造技艺这一技术史的研究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及习俗等结合起来, 对该移民路线沿线的乡土建筑作整体性研究。在这一线型区域内, 考虑到古代移民迁徙的影响, 传播论理论与方法是研究这一特定的线型地域文化现象的较好选择;类型学方法则是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的基本方法, 能够探寻事物的本源, 但它必须要选择大量的样本进行比对分析与研究, 这就需要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来加以考量;而与大木工匠面对面访谈、进行实地测绘田野调查的人类学方法是基础, 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是对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较佳选择。

3.1 文化人类学之传播论与历史特殊论

文化人类学有两大主要学派:传播论及历史特殊论, 二者均认为“文化采借 (Culture Borrowing) ”的情况比发明要多得多, 重视特殊社会的研究, 重视文化的传播和迁徙过程, 强调开展全面细致的田野研究工作, 并从中收集可供科研用的大量实地考察资料, 认为“科学的结论, 只能得之于事实, 而不能得之于科学家的思想。[1]”

作为研究问题的两种理论方法, 传播论及历史特殊论不仅有益于古代建筑史的研究, 而且有益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深入探析。这是因为从传播论及历史特殊论的二维角度重新梳理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乡土建筑侧样与地盘类型等的产生与传变历程, 必定产生新的认知领悟与借鉴启迪。以往建筑学术界多以民系对传统建筑的影响来探讨其传变历程, 往往显得很片面, 缺乏从传播论及历史特殊论引发出的细节分析和整体概念。而实际上, 由于传统建筑业———“匠作”一直是对上层社会服务,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的发展, 在古代主流文化中显得可有可无, 长久以来“师徒传授”显然成为最直接、最可靠的一种传承方式;但在这种方式中, 本质上依靠一种非常重要的媒介———传统建筑自身。还有必须对传统建筑传播媒介进行深入分析, 除建筑语言、碑刻文字史料外, 图像传播和空间传变显得更为重要, 这在一些跨区域的远距离传变中可以找到例证:如课题组成员对中国乡土建筑的调查与工匠访谈中, 西南四川地域的很多做法跟江浙地域和徽州地域的做法一致就是例证。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连续性演进过程中, 随着中原人士南下的由赣入闽移民线路的兴衰, 南北方建筑文化及技术在时空中的接触与交融使中国建筑体系在连续性发展的同时, 伴随着变异性的演进过程, 进而可获得以移民线路上的建筑技术交流史观来重新审视赣东闽北建筑的异同, 有可能廓清一些较为重大的建筑历史遗留问题。

赣东闽北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演变与传播是连续、动态的过程, 它们所呈现出来的匠作技艺、风格与人类的迁徙息息相关, 尤其是大木工匠这一群体, 因为他们是建筑营造的主要“携带者”和“实施者”。在传播论方法下进行审视方能得到更透彻的理解, 有助于理清各地区、各流域建筑技艺与文化的原本状态及动态交流过程。在全面细致的田野调查资料基础上, 寻求时代上纵的历史传承, 探寻赣东闽北及周边地域间横的地理空间上的传播关系, 理清某些营造技艺的来龙去脉及传播路线, 对中国古代建筑史与赣东闽北乡土建筑营造技艺及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类型学

类型学是一种对事物表象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指出了事物的一种形态和做法, 表达了创作者的深层思想。德·昆西说“类型即某物的根源”, 认为类型中某些与过去联系的特征之永恒性是通过转变和发明创新加以表达的。“类型犹如语言, 语言总是存在于个人或团体语言能力之前, 作为系统的建筑总是先于个体建筑师或某个建筑历史阶段之前。[2]”类型学作为一种设计方式, 存在于前工业或古代社会中, 其生命力在于其拥有的永久更新和生长特性。当代西班牙建筑师R·莫内奥 (R.Moneo) 认为“类型本质上是内在结构的相似性和对象编组可能性的概念。”本质上, 类型学亦是乡土建筑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类型概念是对物体本质的一种识别, 这种本质是在对另一物体的再造可能性中获得的。但任何方法与理论都有局限性, 类型学亦不例外, 其局限性在于仅对已知和已存在的事物作归纳分析与总结, 并进行提炼, 而对未知的事物或须经创新得到的东西所起的作用则收效甚微。本文对赣东闽北区域乡土建筑地盘、侧样式样类型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其最本真的原型与转化方法, 并与周边区域的同一类型作比较、解读和分析, 试图理清其地域空间传变轨迹。

3.3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

如前所述, 前两种方法的使用均离不开大量样本的选择, 不能脱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社会学范畴, 定性分析方法“以切确的语词式样, 而非通过数字和度量式样来描述实物”。有的学者直接认为定性分析“是一种非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文化人类学学者则认为“定性分析指关于社会现象或事物之属性的分析”[7]。由此看来, 定性方法存在以下特征:1) 内容上, 是对事件或现象的主要特性的解释;2) 式样上是非量化的, 包括结构化或轻微结构化的访谈、参与式调查等, 当下被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

总体而言, 本文对赣东闽北区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是有大木工匠介入的、释读描述的、感性的、多方位的一些内容, 属于定性分析;在研究内容上则加入定量研究, 本文通过田野工作搜集了相关数据和图像, 以“史料”说话, 避免对其主要特性给出不合理的、有失公允的解析。美国人类学家S.Stevens说过:“人类学需要数学, 不但数学是富有魅力的, 而且它可以帮助人类学家们解决他们想解决的问题。[8]”因为定量分析和数学一样,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关切的问题, 往往非常有效, 如乡土建筑进深与面阔的数据, 统计综合分析后的成果如何不得而知, 因为具体的议案要按照整理数据的结果得出, 针对性很强, 凭数据说话。这样得出的结论理性科学, 是以客观为导向得出的结果, 能够接近符合科学探索的真谛。

4 结语

文章对赣东闽北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作了新一轮的再思考, 对由研究对象引申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本文的研究要擅长挖掘匠作技艺在古代“北民南迁”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出陈更新之处, 是由于技艺的传变是社会经济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 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通过整合每个单独的分子才能归纳分析得出整体的发展与演变, 才有可能得知我们要寻求的问题的真相。而我们面前并没有现成的路, 只能一边熟谙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和文化学等知识, 一边深入田野调研搜集第一手资料, 一边以问题为导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路径。这是一种态度, 更是方法, 是探求真相的最原初、最本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容观敻, 周大鸣.容观敻人类学民族学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2]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李浈.营造意为贵, 匠艺能者师——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整体性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J].建筑学报, 2016 (2) :22-23.

[4]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李久君.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初探[J].住宅科技, 2014 (7) :19-20.

[6]李久君.赣东闽北乡土建筑营造技艺探析[D].上海:同济大学, 2015.

[7]自卜卫.论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J].国际新闻界, 1996 (6) :29-30.

营造技艺 篇4

关键词:古建营造技艺,修复技术,传承,人才培养

笔者所在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古城和世界遗产城市,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生命与历史,苏州古城和古建筑,是构成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遗传基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也是古建营造技艺传承发展的见证。

数百年来,苏州工匠以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而远近闻名。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也出生在苏州的香山,史书上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从江南民间宅第、苏州古典园林到寺庙道观建筑、京城皇家宫殿,香山帮工匠营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作品。香山帮是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业的重要流派。香山帮的建筑技艺,在土木工程上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彩画见长。幸运的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我国一个传承千年的重要建筑流派,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苏州市为保护传承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打造苏州建筑业发展特色,进一步发挥传统建筑技艺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积极作用,苏州市也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保护传承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实施意见》,从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切实推动香山帮技艺传承与发展。

古建营造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需要用大批掌握着精湛技艺的工人,香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很重视传承,比如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名师工作室的陆耀祖,他不仅自己继承和掌握了香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各项要领,还为培养下一代香山传人而积极工作着。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着手对苏州地区古建筑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经他培训的工种有石雕工、砖细工、木雕工、木工、瓦工、假山工等,培训的技术等级为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总人数达数百人,已经成为目前香山古建行业的中坚力量。尽管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保护并致力传承古建营造传统工艺,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现代多元选择的新时期,古建营造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还是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工人队伍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一线,缺少古建理论知识与一定的古建筑的技术技能,同时古建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及收入的状况不平衡,导致现在古建筑专业人才短缺。主要可以归为两大问题:一是由于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劳作苦,苏州本地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匠人职业,家长也大多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这一行当,就如传统古建香山帮也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尴尬局面。香山帮工匠老龄化趋势严重,一般工匠年龄在40岁以上,能完全掌握原汁原味的传承人都在60岁以上。二是古建营造技艺面临走样的困境。由于古建营造技艺如香山帮的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口传心授,外加多年的经验累积,方能具有对古典建筑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能力,所以香山帮传统技艺的传承并非短时即能奏效。目前不少的仿古建筑只能临摹古建营造传统技艺的“形”而无“魂”,就如目前一些苏州古城区改造和古建修复施工项目中,工人不会传统营造技艺的现象占大多数。很多工程因为技术不过关常常需要返工或二次维修。甚至古建修复完仅仅两三年内又需要再次修缮,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笔者认为新常态下古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1)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培训未来古建营造技艺的机构进行补贴,同时对传承人的津贴需要常规化。2)进一步增加香山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扩大香山帮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年轻人的了解、关注和投入。提出在中小学开设古建营造技艺兴趣班,通过开设相关讲座,在相关媒体做系列报道,向游客和全社会宣传,增加互动体验区,以真人、实物、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展示苏州古建营造艺术这个建筑文化遗产,体现老苏州、新苏州和洋苏州的融合;3)为了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使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去,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抓住古建营造艺术和现代家居艺术两条主线,以传统技艺的继承创新和现代艺术的创意发展为手段,建设古建产业链文化创意集聚区和文化创意街区。4)加快整理研究,形成有形资料。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的“瓶颈”之一就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而能完全掌握香山帮技艺的匠人年事都很高,尽快将其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成为当务之急。5)契合现代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在保留传统古建技艺师傅带徒弟、口耳心传方式的同时,在职业技术院校或者大学中设置或融入相关的专业,条件成熟后设立专业的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将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列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双师(建筑工程师、建筑技师)型复合人才。

将传统古建营造技艺好古建修复培训模式融入到高职教育轨道,理论与实践并重,培育既有传统古建营造技艺,又掌握现代建筑系统理论的专业营造师。人才培养正是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具备古建营造技术专业知识,培训具备古建营造技能的专业人才及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具体培养思路如下:

(1)明确培养目标。构建面向苏州区域产业的古建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型,搭建“四个平台”,夯实校企合作办学基础,抓教育机制的转轨以及校企结合,培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性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大变革。(2)探索培养模式。制订适合于岗位或岗位群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3)完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设计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综合能力训练、顶岗实习为主的渐进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针对课程的特点,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拓展实训基地。立足地方特色,建设特色实训基地。(5)加强队伍建设。我院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针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师资结构。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锻炼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另外通过短期培训,达到营造技艺的传承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条件,获取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对规范行业操作标准和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为培养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以双主体的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古建营造工程技术专业,正是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具备古建营造技术及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具备古建营造技术技能及修复技能的专业人才,上岗即能进行工作、生产,或者仅需进行简单岗前培训即能发挥效用,大大减小企业用工成本,缩短新人培训时间。充分利用苏州本土优势,发扬地区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占峰.高职园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探讨——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园艺,2011(11).

[2]刘粉莲.高职园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s1).

[3]赵肖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14).

营造技艺 篇5

关键词:河湟,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优化

前言: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坐落于日月山下,平均海拔3100米,由老村与新村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300亩,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过调研了解到,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部分人家开始自发地新建或改建居住的房屋,而新建民居在应用现代化技术与材料的同时缺失了地域传统与社会文化内涵,有些村民开始盲目摒弃了传统庄廓形式加速其衰亡。在传统庄廓饱受冲击的情况下,亟需探索既可传承地域特点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民居更新模式。

1. 庄廓民居传统材料研究

1.1 土

河湟大部分地区土壤资源丰富,建房时主要应用方式有两种,即夯筑土墙和制作生土砖砌块。兔尔干村中传统庄廓院墙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支模板用夯锤夯筑成土墙。墙体有收分截面呈梯形,墙底厚约1m,墙头0.8m。夯土墙体使村落中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聚落景观(图1);土质墙体因其热工性能良好、取材造价低廉、施工技术相对简单等优点被大量使用。

生土砖是土的另一种重要应用方式,各地生土砖虽尺寸不同,但都具有取材方便、经济环保、蓄热性良好的特点。主要做法是将黄土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麦秸夯实压块晾干制成。传统加工方式制作的生土砌块有强度小、美观性差等缺点。

1.2 砖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建造技术的进步,民居建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传统夯土庄廓发展为砖木结构与混合结构形式,粘土砖当下成为当院墙与房屋墙体的主要材料之一。居民普遍认为粘土砖美观、现代,因此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自家宅院中。其特点是强度大、经久耐用,但能耗大、导热系数大、不够节能环保。

1.3 石

河湟地区石材资源丰富,河谷与山上的石料也成为当地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一般取尺寸适中且形状较为规整的石块用来砌筑基础与院墙的墙根,每层石块之间用黄土和泥作填充与粘结材料,砌筑高出地坪约0.8m-1m,其上夯筑土墙。该方法可有效地避免雨水的侵蚀,增强墙体耐久性。

2 传统营造技艺

2.1 承重结构体系

房屋基础:兔尔干村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地质情况较特殊,村中有纯黄土及卵石与黄土混合的两种土质,针对不同情况在带有卵石的基地内选择自然地质为地基,而黄土地质的区域地基则选用三七灰土地基。一般开挖深度与宽度为1m×1m,先铺20cm厚的石块层垫土10cm夯实,夯土上再置石块,如此往复约3层直至达到地坪高度而形成基础。

木结构承重体系:木材是房屋的结构部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同时也是重要的装饰材料。通常是将院墙砌筑或夯筑完成后开始建造木构架,请当地木工匠人进行现场设计、加工、组装。木结构存在防火性差、易开裂变形等问题。木结构承重体系导致庄廓开间固定、室内空间不够灵活,且纯木结构房屋对木料的需求较大,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2 维护结构体系

土墙维护结构:当地居民房屋的维护结构墙体采用土坯墙、砖砌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土坯墙热工性能良好,但由于强度低、易粉化、抗震性差等,多用于正房以外的其他房屋;由于砖墙的耐久性及美观性强而被多用于正房,但粘土砖存在造价高、能耗大等问题;另一种混合式墙体的物理性能介于由于二者之间,一般下部砌砖墙,上部土坯填充。

2.3 夯土施工工艺

当地传统的夯土墙的施工工艺是版筑式,通常先在墙体两侧竖立木桩,四面用木板支起形成的空心槽模板,木桩通过绳子绑扎,模板与木桩之间打入楔子固定。向槽内填充具有一定湿度的黄土,先经过人力初步踩实后用夯锤夯实。当夯实第一层后再将模板向上移动约30cm(一个模板的宽度距离),用同样的方法夯筑下一层,直至顶部,匠人根据经验在支模夯筑时向上做收分增加墙体稳固性。传统模具模板和夯土方式由于受到土质、气候、支模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墙体容易出现沉降、裂缝的问题。(图2)

3. 兔尔干村传统乡土民居更新

3.1 本土材料更新

土壤材料改性:针对当地传统土壤材料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土体改性方案,即采用常温下向土中加入改性材料(沙子、水泥和白灰),并施加一定的外力,通过土内发生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土粒胶结,改变原有结构和性质,达到增加土体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的目的。

主要改性技术有三种:一、密实技术,通过颗粒的合理的配比,使夯土的密实度最大,从而提高夯土的强度;二、掺入适当的骨料,增加夯土的骨架作用,提高强度;三、掺入活性掺合料,增加夯土内固相物质的重组,以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3.2 新型改良夯土墙材料配比

土墙夯筑:分别向生土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改性材料进行试验,即在一定量黄土里加入不同比例的水泥进行夯筑,获得具有差异化的夯筑效果与抗压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于建筑的不同部位。(图3)

夯土墙时还可加入其他材料改变其物理性能:如加入竹筋可提高夯土墙体的拉结性;加入钢丝网片后的土壤可以夯筑角部、窗户顶部和下部,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加入纤维可以减少局部小裂缝;加入固化剂以提高土墙的防水性,多用于外墙的夯筑。

4. 传统技艺提升

4.1 结构性能提升

房屋结构形式采用轻型钢架、夯土墙与生土砖混合结构体系。三种结构的结合点采用焊接钢筋插入夯土墙体和生土砖内部的拉结方式,房屋基础用80cm厚毛石砌筑基础。夯土墙内部加纤维和固化剂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加入竹筋和钢丝网片提高夯土墙的整体性,生土砖内部放置拉结筋增加强度。(图4)

4.2 多功能微孔轻质砼复合砌块、生土砖新型砌块

砌筑墙体采用多功能微孔轻质砼复合砌块与生土砖新型砌块,代替传统的土坯砖与烧结粘土砖。多功能微孔轻质砼复合砌块属于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满足现行节能65%的设计要求。砌块设计尺寸为390mm×240mm×190mm,经试验确定了强度等级3.5MPa的空心砌块的配比。生土砌块是将粉质粘土、粉土等多种土质,添加石灰、水泥等胶凝固化材料,通过静压砌块成型机制备生土砖,成为示范房墙体填充的主要材料。(图5)

4.3 新型改良夯土模板的应用

传统夯筑方式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通过研究针对模板与模具进提出改良设计。传统的夯土模版稳定性较差,体量偏大,在使用高层民房的夯筑时,不易安装。改良后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大幅度的提高,能够在多次的重复高压力下不变形而且便于携带和拆装。模板的组成由螺丝穿杆、圆盘螺母、木板和槽钢组合而成。(图6)模板的转角处使用锁扣链接,增强夯土墙的整体性和抗侧刚度,避免夯土墙在转角处形成竖缝,对提升夯筑墙体的耐久性起到积极作用。

5. 小结

庄廓民居的传统建造方式具有低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同时在耐久性、实用性及美观性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村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本土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应利用传统的自然资源与地域条件,从中发掘本土智慧与传统民居的建筑语言,对其提炼并加以改良应用到民居更新的营造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40.

[2]刘成奎,冯坚,李万琴.青海地区新型生土系列墙体材料的试验与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5,42(8):39-42.

[3]杨帆.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研究及在当代的运用[D].西安建筑科技学,2013.

[4]崔文河.青海河涅地区传统民居解析与更新研究[J].新建筑,2013,2:131-134

[5]崔文河,王军.游牧与农耕的交汇——青海庄廓民居[J].建筑与文化,2014.

上一篇:研究性学下一篇:生物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