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语文的教学

2022-09-12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具有实用技术的初、中级人才,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 所以, 职校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探索新途径, 要加强学生运用能力的训练。况且, 职业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 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 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不断认识, 及时总结反思, 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改进课堂教学, 培养实践能力

好的教学首先应该给学生带来较多的选择性, 以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心理的距离。这种选择性常常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学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 改变以往呆板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如以学生为主角的讨论法、讲解法、演讲法、辩论法、表演法, 举办写作、文学常识、朗诵、默写比赛等。在教学内容上, 要立足课堂, 立足教材, 面向课外, 面向生活, 加强语文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使生活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语文教学之中, 从而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活力, 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语文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要淡化教师的表演欲, 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不断发现和探索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注意启发诱导, 提倡答题思路有新意, 学习方法有创意。教师对学生合乎情理的创见, 要多鼓励、表扬, 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班开设了语文阅读课, 每周一节, 在阅览室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书报杂志阅读, 但要求写读书笔记, 或记录看到的文章中的名词雅句, 或抒发内心所思所想等等。并且每个月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 交流阅读心得, 看谁读得多, 看谁读得透, 评出优秀小读者。这样, 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增长智慧, 培养自学的习惯,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多形式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 是推动能力发展的一种原动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它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推动他们自觉地努力探索, 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兴趣的缺失也正是目前职高语文教学困境最根本动因, 要改变这一状况, 教师在组织常规的教学时, 可开展多样的兴趣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作”意境。可以举行朗诵会, 让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可以举办演讲会, 让学生就人生、理想、时事热点议事说理;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表演情境。以表演为例, 通过各种具体场景的体验, 把学生的感情导入作品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 让他们自觉地去感受作品传达出来的那种情绪, 做到形真、情深、意远,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职高语文教材有两个戏剧单元, 其中都是经典剧目, 如《雷雨》《茶馆》等。在学习这些剧本时, 不妨让学生上台表演, 使他们在揣摩人物而进行表演的同时, 体会某种特定的情境。如教学《雷雨》时, 可以完全避开繁冗静止的讲授, 让学生充分预习后进行表演, 学生在选择角色、揣摩人物、制作道具过程中, 整个身心都沉浸到戏剧之中, 自然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并且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较深的认识, 并锻炼语言和表达能力。

由于职高学生基础较差, 要取得教学的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教与学的沟通。要做到沟通,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 才能因材施教, 才能做到既以教材为依据, 又不拘泥于教材, 不拘泥于《教学参考》。同时, 才可以按照大部分学生容易接受, 小部分学生感到有点困难的标准去备课、授课。要做到“知彼”, 必须课前多作调查、摸底, 课后多注意信息收集, 多和学生交流。做到“知彼”之后, 还要做到“知己”。包括自己对教材钻研、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的自我估价;备课中教案的设计、提问问题的设计, 力求适应学生的接受程度。职高生自制能力差, 思想很容易开小差, 针对这一情况, 有时我尽量用多媒体教学, 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 可利用幻灯片出示作者照片、简介以及月光下荷塘美景的画面, 让学生如临其境, 自然就会体味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领会文章的意境了。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知已”。做到了“知已知彼”才能因材施教, 施教自如。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还要在教材处理, 重点、难点的把握上注意尺度, 落在实处。让绝大部分学生能接受, 能理解, 能掌握。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确实能学懂、学好。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决定了它应该是愉快教学、有趣的教学、充满成功喜悦的教学, 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当中轻松地学到知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职高生自制力差, 千篇一律的教学他们很容易厌倦, 针对这一情况, 课堂上我常设计一些换角色和演角色的内容。如分析试卷时, 有些题目让学生上来讲解分析;如授阿Q正传, 我让学生分别演阿Q、赵太爷、假洋鬼子, 演一出短剧, 同学们认真准备, 彩排, 效果相当好。作为一个职教人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和光荣。我认为:教育培养好一个职高生与教育培养好一个普高生同样伟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义更深远。

三、引入多元智能理论, 培养自学能力

1、多元化的导入。

教学中, 设计精彩的导入语,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情趣, 产生一种探新觅胜的求知欲望, 而且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艺术境界, 还能挖掘学生潜能, 发展多元智能。例如, 在教学《我的母亲》时, 一开始上课就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音乐响起, 学生立即被歌曲中的妈妈伟大的人格和魅力所深深的吸引, 这就很自然地引入本课的主题。这样的导入, 不仅创设情镜, 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氛围中, 而且使他们的音乐智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2、多元化的课型。

“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方法是多样的, 我们的课型也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 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教学, 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多元的智能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在职业学校中, 我们关注的不是哪一个学生最聪明或比较聪明, 而是某位学生在哪些方面是聪明的, 在哪些智能领域更为突出。

上一篇: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下一篇:我国最高院巡回法庭制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