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审美问题

2024-05-07

中学语文审美问题(精选十篇)

中学语文审美问题 篇1

中学语文审美化阅读教学就是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 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之中, 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然而,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 缺乏了想象, 就弱化了审美教育的功能。要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得以发挥发展, 就必须要从学生尚已存在的想象思维入手, 仰视发现, 因势利导, 从培养想象能力着眼, 指引启迪, 递进引申, 方能激发灵感、拓展思维、培养能力、摄取知识之大成。

一、提供形象信息, 扩展想象空间

语文想象力是语文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语文能力中极富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 语文想象主要表现为审美想象, 它是通过对审美知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具有积极丰富的美的内容, 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 而且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可以说, 涵盖了众多美学因素的阅读教学是个具有很大创造空间的审美场。在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审美化教学, 是指通过想象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 就好像人在画中行, 身在景中游, 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 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因此, 笔者认为, 审美教育的过程, 就是通过审美活动, 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然后扩展想象的空间。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 风儿吹动的山面, 日落时的融雪。体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阅读这段文字,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济南冬天里, 与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也仿佛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 令人乐不忘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描绘, 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就以形感人。所以, 语文想象教学要求教学既要深入挖掘和科学揭示教学内容本身所蕴涵的美, 并使学生感受、体验到教学内容的美, 又要采用审美化的教学手段, 科学设计艺术化的教学形式, 组织审美化的教学过程, 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美”或“艺术”的形式中有效地接受“教”的影响, 使教学达到“立美于教”和“施教于美”的和谐统一。

同时, 想象可以在更长效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 首先是要扩大知识领域, 丰富表象贮存。想象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 以表象形式即头脑贮存的形象资料进行的, 是再现贮存的表象, 或根据贮存的表象再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如果头脑中没有丰富的形象贮存, 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没有丰富的知识, 想象往往不切实际。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料, 运用电影、录像、图片、照片等手段, 使其表象素材增加。例如教《飞红滴翠记黄山》, 在简介莲花峰, 写黄山怪石, 作者分写了鳌鱼峰、飞来峰、猴子观海, 讲了人们为石命名的原则, 较深入地探究了人们的审美心态。教学时运用电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山峰和石头所呈现出来的足以引发我们想象的物象也就不同了, 文章列举了这些石头的异称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观察自然与社会, 使其知识与表象丰富起来。其次是在教学辅导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我们要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儿童的想象。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和引导。在观察同一事物时, 教师要善于声情并茂地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 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 启迪他们的求异思维, 引导学生想象的奔驰。

二、发掘文中的语言美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 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杨朔的《荔枝蜜》、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朴实清新, 精美生动, 读来令人陶醉其中, 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春》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 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写地上的野花“像眼睛, 像星星”, 不但写出了满地的野花, 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绚丽色彩。“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写, 赋予春天以感情和生命, 把无形的春天写得具体、生动。可见, 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 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美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2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他认为美育的作用是陶冶情感。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朱光潜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则认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美育成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各界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由此可见,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而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则是对青少年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1986年12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审美教育列入语文教学目的。“大纲”虽然经过多次修改,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仍然没有变。可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仅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单纯工具,其自身的美学价值、审美光辉往往被忽视了。尽管最近几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之下,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改变那种把语文当作智育、德育的工具而忽视其美育功能的局面,但是,至今那种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急需具有创新人才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那一篇篇古今中外的散文、诗歌、戏剧、童话、寓言,都构筑了一个个精致、完整、丰富、生动的美好世界,那里有美丑的交锋,有优美的人性和风景,有崇高的人格和景观,有人生的悲和喜,也有世界的幽默和滑稽„„它们不仅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德性,而且自身就令人留连忘返,赏心悦目,情感激荡。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来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审美教育。

二、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敏锐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感知力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培养审美感知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使自己的感觉活动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的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感情认识、自身的倾向或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分析写景较为突出的散文和小说,要注意对自然景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景物美、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物美的篇目很多,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等。这些课文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虽然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自然,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自然美的某些特征。朱自清在《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中,抓住景物的主要物征,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写春花,突出花多、色艳、味甜,并由春花联想到秋实,开拓了更美的意境。写春风,从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写出了春风的柔和、芳香、悦耳等特点,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有感。写春雨,运用排比、比喻等修饰手法,突出了雨多、细、密、薄等特点。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景物的美分析透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心中贮存起丰富的间接表象,最终使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发展。

(二)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从本质上说,就是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形象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内在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形象的过程。而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唤起人们对事物的种种表象,它的形象不像现实美和图画那样具有直观性能,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浮现在人们的头脑中。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通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再现和丰富作品中的形象,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例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园脸,头戴一顶 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说话脱口而出,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而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年轻的杨二嫂被人们称为“豆腐西施”,脸上擦着白粉,终日坐着。中年时却变成颧骨很高,嘴唇很薄,站着像“细脚伶仃的圆规”,说话尖酸刻薄,自私、贪婪、势利的人。这些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对这些人物形象作认真的分析,学生就会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产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鲜活的“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作品中的形象来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审美情感的培养 “文章不是无情无物”,文学作品更是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进行披文入情的分析,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各种亲情、友情以及对敌的憎恶之情等等,使他们的情感领域得到扩大,内心世界得到丰富。例如,在分析《背影》一文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亲情。父亲在失去亲人和工作的情况下,还安慰家人:“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再三嘱咐”后仍不放心茶房送“我”,决定“自己送我去”,并在临别前不顾自己身体的肥胖,步履蹒跚地到月台上为“我”买桔子。这些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四)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对艺术作品中暗含特殊意味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故乡》时,不但要通过透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真正用意,即通过闰土、杨二嫂等命运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的萧条景象,揭示了中国农民落后的思想面貌。闰土要“香炉和烛台”,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不知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道理。这正是当时中国农民思想上的共性,是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主要根源之一。作者对闰土这个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用文艺来“改变精神”主张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样透过表层的深刻的分析,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五)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善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智能结构、情感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因此,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智能(知识与智能、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受教育者在合规律的形式(美的形式)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自由驾驭知识的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从而能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另外,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灵感触发,成了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把受教育主体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总之,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密切关系,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 篇3

关键词:中学 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人具有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人欣赏和创作美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活动。语文新课标提出:审美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一、演示与再现

审美教育既是一种美的形象教育,又是一种美的情感教育。它不同于知识的灌输、道德说教、行政命令和法律制裁,它的特点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美的形象、高尚的情感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内容,用生动、感人的语言描述趣味横生的事件或情境,或演示形象逼真的和教学密切相关的动作,来创造出审美意境。气氛的营造可以使审美主体的情趣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产生审美的欲望。

如在讲授《道士塔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给敦煌文物造成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用幻灯片的方式再现被掳的部分文物。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又能使他们更深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又如讲到《守财奴》时,当讲到“老头儿上身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句时,为了更好地展现主人公不顾一切的疯狂举动,体现“一纵”“一扑”这两个词中蕴含的是贪婪、灵敏、凶猛之意,教师在课堂上不妨稍做动作演示。

二、诵读与品味

对诗词和散文作品的赏析,经常会涉及到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意境一词概括了中国古代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审美规律。由于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较少,因此在指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意境时,注意避免使用那些太专业化的术语,应从较为简单的诵读入手,使学生在吟读和品味中渐入佳境。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首先要告诉学生诵读的过程是欣赏的过程,只有将心智和情感融入其中,求得情景的再现和心灵的沟通,才能领悟到作品所造意境的佳妙之处;其次,教师还应该通过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使学生对如何将静止的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产生直观的认识。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大弦嘈嘈如疾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边引导学生思考“疾雨”和“私语”分别是怎样的情形,并启发大家回忆音乐会上的琵琶演奏,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声色俱佳的境界,进而领悟诗中奇妙的意境。

三、想象与创造

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只是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而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使文学作品的形象丰富、充实起来。教师应该注意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把课本上的语言符号变成立体的画面,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如在学习《风景谈》中“高原归耕”图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代表性的意象,碧蓝的天空、柔和的月亮,山是黑的,谷子“从密挺立”,忽然山脊上“长出”了两只角,然后是“牛的全身”,还有扛着犁的“人形”,他们“蹒跚而下”,伴随着“粗朴的短歌”。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中所描绘的人、事、景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中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脍炙人口、极富表现力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审美训练。

参考文献:

[1]田连波.美学原理新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2]郑柳燕.中师课外阅读文选——教学的理想模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1).

[3]况周颐.惠凤词句(卷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的特点 篇4

一、情境性

在情境教学中, 既体现了教学的形象性, 又有情趣的激发, 更有师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师从学生审美心理出发, 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 借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完成形象的感染, 实现情感的体脸, 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教学情境, 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景观, 使教学贴近学生。具体说来, 教师用美的语言, 借助实物的演示, 音乐的渲染, 图画的再现, 角色的扮演, 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从而进入“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时, 学生由“近”感受到“真”, 由“真”感受到“亲”, 随着情感体验的加深和扩散, 并在认知活动中不断延伸、发展, 其审美情感、道德情感也随之受到良好的陶冶。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以“思”为中心, 在情感的熏陶中展开联想, 发挥想象, 活跃思维,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 “情境性”是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的突出特点。

二、互动与交流性

教材是审美客体, 教师和学生, 既是审美的主体, 也是被互为观照的审美客体, 它们的主客体地位是常变的, 但是在构成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时候, 必须通过教材这个审美中介。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 对教材形成一定的审美理解, 通过教学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而学生在独立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引导, 自身主动的学习, 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 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审美理解, 同时, 又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反作用于教师, 对教师施加影响。因而, 在审美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教和学生主动的学, 形成审美活动的互为交流与互为反馈。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教师主动, 学生受动变为师生互动的关系。语文审美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在理性和情感上进行的动态交流过程。课堂上, 教师在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用美的教学手段, 将内容传递给学生, 而学生又通过作业、讨论、回答问题、课外活动等方式, 将信息反馈给教师。这种交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的信息交际。师生在这种繁杂的交流中, 传递审美信息, 协调各自的行为, 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以发挥, 师生之间主客体的转化顺利进行, 教与学活动空前统一。

三、针对性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通过悄感熏陶, 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扉, 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辨别是非、美丑,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激情, 形成较为高尚、恒定的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质, 造就健康的个性, 促使青年一代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与小学阶段相比, 中学语文教材具有基础性和文学性特点。小学语文强调识字、写字、解词、造句、阅读、背诵等, 较偏重于识记;中学语文则强调正确领会词句含义, 理解文章脉络层次, 把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比较系统, 大大加重了抽象思维和艺术性, 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因此文学教学是语文审美教学的特殊性之所在。中学语文审美教学针对语文教材的这两大特点,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进行能力训练, 促进思维的发展, 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获得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激起热爱美、追求美的真挚情感, 使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这种功效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四、美育与德育、智育的互诊性

中学语文审美问题 篇5

摘要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它们以丰富多彩的意象、深邃优美的意境、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中的意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寓审美教育于古诗词教学之中,以美的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绪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在总结《诗经》的作用时说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对诗歌价值的这一界定,形成了我国诗歌教学的一大传统,对我们后来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一度边缘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也不断减少。但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人们也重新开始认识到了“诗教”的意义以及古诗词的美育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忠,必须落实其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诗词中的美,加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并且也身体力行地进行着古诗词的美育教学。然而,目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其美育效应也并未凸显出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师对美育功能认识的不足,目前中学语文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仍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重点放在背景介绍、句子翻译和写作特色上。轻视了学生的感性体验,普遍忽视了古诗词审美功能的实现,造成学生基本的审美和想象力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本文通过探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必要性以及论述中学[2][1]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美育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并在此基础上受到古诗词之美的感染和熏陶。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理论基础

(一)美育及其功能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与审美活动来激发与提高人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是丰富的情感、健全人格、提升人的境界的一种教育活动。”

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正如王国维所说:“美育者一方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方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美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美育中又包含着德育与智育,而且将智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和基础,美育是各育的内在动力,三者相互渗透。

但具体来说,美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从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情感世界的丰富出发。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精华,无论从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的好素材。[4]

[3]

(二)美育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到:“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还应通过对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些规定说明了美育任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越来越占据明显的位置,也明确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综合价值。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审美教育的规定,无论是出于低级阶段的初中生,还是心智趋于成熟的高中生,都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语文课肩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中的古诗词蕴含着大量的美育资源,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更具形象意境美、风格气韵美和语言音韵美,是给学生进行美育的珍贵资源。

[6]

[5]

(三)古诗词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

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这些审美因素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都有生动鲜明的反映和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无不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使人们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获得美的享受。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再到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些诗句无不给我们展示了劳动生产之美,劳动人民的淳朴之美,田园生活的和谐之美。中国古代诗词或为五言律诗,或为七言绝句,或为乐府歌行,或为长慢小令等,其格式结构都有相对固定的要求,无论是讲求音律追求对仗,还是参差错落寓于变化,都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之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词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自然流畅,无形中在舌齿音交切中传达出浓浓的吞愁忍恨的艰涩,同时又富有层次的展现了女词人“寻而不得”的绝望和战栗,在字字浓愁句句含泪中唤起读者无限的惆怅伤感之情。我国古诗词短小精悍,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节奏分明。同时又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是给学生展开审美教育的极佳教材。

二、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美育的必要性

(一)中学语文古诗词 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标的要求和美育功能的重新认识,使得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古诗词篇目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并没有充分的挖掘这些美育资源。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首先,从教师教的方法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只是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过于重视理性分析,而将诗歌的意境鉴赏却抛之不提;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

其次,从学生学的困境来看。一方面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疏远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大量网络信息和网络娱乐已经另他们应接不暇。中学生很难去品味古诗词的优美的文字,感受古诗词中深邃的意境,体会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中高考的压力,使得所学的古诗词不能学以致用,抑制了学生的审美追求。

这样一来,不仅是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且连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也是大大下降,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古诗词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中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它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开展中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指标,它包括审美鉴赏力与审美创造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因此在教学送要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力就是指审美主体调动多种因素,对审美对象展开全面而深刻品评与感悟的能力,这是一种融入多元素的综合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鉴赏中,要先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万千的诗歌语言着手,审美鉴赏的重点在于“披文以入情”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艺术形象,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力就是指审美主体在充分调动审美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手或口创造性地表现美、展示美的能力。古诗词以其高度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带给学生无限的审美遐想,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兴趣。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诵或对仿写,体验古诗词的审美情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古诗词教学可以完善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现在美育的功能非常明确地定位在完善人格上,“审美教育要求将审美的诸种价值的选择集中于人格塑造上来,以人格的丰富完善——不妨称其为审美的人格。”中学生正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中学语文所选的古诗词中充满着终极关怀,读这些诗词,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升华他们世俗的情感,完善其人格。在学习这些古诗词中,他们可以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获得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悟;可以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遇中释放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悲情;可以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中寻找一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慰藉。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在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豁达胸襟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是心灵变得圣洁而美好,精神自由而开阔,理想伟大而崇高。这样一种健全的人格,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三、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美育的内容及方法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乐之美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体裁,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是作者对现实感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都是用来反映和认识生活的。但由于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它又有着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古诗词在中国古代都是可以入乐的,因此又有很强的音乐性。正如朱光潜所说:“论性质,在诸艺术之中,诗与乐也是最近。它们都是时间艺术,与图画、雕刻只借空间见形象者不同。节奏在时间连绵中最易见出,所以在其他艺术中不如在诗与音乐中的重要。诗与乐所用的媒介有一部分是相同的。音乐只用声音,诗用语言,声音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成分。声音在音乐中借节奏与音调的‘和谐’而显其功用,在诗中也是如此。”诗歌艺术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具有韵律,也就是音乐中的节奏和音调。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反复吟咏,要求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更好地、直观地再现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比如《诗经》章法、句法和韵法变化多端,[8]音节低徊往复、一唱三叹,音乐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诗经》二首词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咏,把握其节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朗读时,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吟诵朗读,如示范朗读、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美读古诗词,做到字正腔圆、节奏切合、音调和谐、感情起伏以便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词内容,品味诗词意蕴,感受诗情之美,体会不同的诗词风格。如苏轼《定**》这首词中,上片表现出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过片“山头斜照却相迎”既为上片所写的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的人生感慨作铺垫,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反复美读才能把握词中的“风雨”一语双关,才能把握全词,词人所表现的那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二)在联想想象中赏析古诗词的画面美

古诗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的篇幅,并且诗词以它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幅神奇多彩的画面。有《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景图;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夏景图;有“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三峡秋景图;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江乡雪景图等等。每一首诗都是一副瑰丽的图画。诗人很多都是画家,他们能用平凡无奇字句却写出饱含诗情的诗句,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都寄寓在诗句之中,将看似毫无关联的景物用自己的情感为引线联系在一起。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景象却绘制出一副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画卷。

古诗词是诗人词人内心的真情流露,是情到深处的自然宣泄。所以,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必须发挥想象,读懂诗人的感情,才能看到那些美丽的画面。

在诗歌中绘制画面,在绘画中融入诗意,我们不得不提王维。“他通晓音乐,又擅长绘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在我们中学所选的《山居秋暝》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初秋的傍晚,空旷的的群山刚沐浴完一场新雨,皎皎的明月从松隙中洒下青光,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处响起浣纱归来的姑娘们的欢笑之声,莲叶轻轻摇荡,原来一条渔舟穿过。着景象是多么的静谧、优美!在教读这首诗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透过这优美的诗句去品味其生动鲜活的画面。

古诗词中大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古诗词中都描绘了形象生动的画面。教师作为指导者,在教古诗词时应遵循古诗词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从古诗词的画面着手,让学生走进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想象中与诗人进行心灵交流,感受其诗词中的表达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审美兴趣,完善学生的完美人格。

[9]

(三)在整体感之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作者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古诗词艺术存在的灵魂,是作者主观情致和客观景物的统一。“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10]作者截取一个或几个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因此,评定诗词是否出彩也应该从诗词的意境着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11]

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因此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古诗词的情深意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在分析古诗词时,要把握诗词中情感与景物的和谐统一。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洋溢着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情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描绘了恬静优美、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这些意境都表达了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悦之情。

对古诗词意境的把握,要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体验,引导他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进行补充和丰富。学生只有在用心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如临其境时才能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审美体验。

结论

综上所述,美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培养人的感知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的功能。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处在中学阶段的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其自我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语文的审美教育,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地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没有美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古诗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但是由于中高考的压力,中学生对古诗词兴趣的下降和语文老师对美育功能认识的局限,导致了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的价值挖掘不够。本文通过对古诗词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这三个因素的深入挖掘,旨在希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古诗词的审美因素着手进行教学,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美育渗透。这样才能使语文美育不至落空。

参考文献

中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刍议 篇6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要培养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大致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优美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当前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流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无穷的智慧。中学语文教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给学生展示了美的广阔天地,学生可以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

在文本的广阔天地里,留下了一批批优秀人物的印迹。这里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高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大义凛然、拍案而起的闻一多,身残志不残的海伦·凯勒,为科学奋斗终身的伽利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的保尔,等等。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学生能够体会他们为了人类解放事业、为了祖国富强而笑赴刑场、慷慨陈词、奋笔疾书的高尚情怀,从而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道德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喷发出为人类、为祖国献身的崇高情感。此外,文本还展示了一幅幅大自然赐予的秀丽画卷和人类杰作。它们或险峻奇绝,,或秀丽柔和,或激越壮阔,或娇小妩媚,或幽邃飘渺,或清新淡雅。从红叶漫山的香山之秋到晴暖温馨的济南之冬,从奔腾不息的长江三峡到恬静素雅的苗族风光,从飞红滴翠的黄山到山清水秀的杭州西子湖,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美。然而,更能给人以美感的却是巧夺天工的人间杰作。古朴典雅的故宫,壮丽华贵的凡尔赛宫,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的中山陵,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无不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迪。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二、以优美的教学语言,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教学语言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每个教师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铿锵有力,如洪钟般震撼学生的心灵;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但不论怎样,只要能使学生听得真切自然,都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都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开美的想象。

清新平实的语言,能体现语言内在的质朴美,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如,开始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一学生对鲁迅不甚了解,教师就应该一字一顿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使学生的记忆随着教师的讲解而加深,所学的内容也不大容易忘记。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讲课中,应以此突出文章的神来之之笔。如,《驿路梨花》中“忽然从梨花丛中闪出一群哈尼小姑娘”,一个“闪”字,哈尼小姑娘生动活泼的情调描写得十分逼真,使文章增加了迷人的风采。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调节学生的情绪,还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深沉的思索和丰富的想象。如,讲解“拜年”的“拜”字写法时,教师边写边说:“这个字由两兄弟组成,一个老三,一个老四,不妨称之为‘老三老四来拜年”。

三、以适度的教学节奏,奏出美的旋律

一堂好的语文课,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那美妙的旋律使学生久久难以忘怀,学生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在欣赏音乐。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既可以似紧锣密鼓,也可以如清泉滴漏;既可以具有《十里埋伏》那样的起伏冲荡,也可以蕴涵《春江花月夜》的舒缓清远。

快节奏的语文课,适宜于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得到激越的美的情感体验,享受到险峻之美;慢节奏的语文课,犹如一支清越的小夜曲,舒缓自如,怡然自得,让学生在静静的思绪中感受到优美的情调,多数文章、多数学生应采用这种节奏。如,教学《背影》,让学生品味出世态炎凉和父爱之深;教学《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在仔细理解课文后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模式的构建 篇7

(一) 一元话语体系取代个性审美

常常听学生抱怨语文课本。尤其是其中某些因时代久远或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的篇目, 他们已很难与学生在情感上相互沟通交流。而现行的教学法, 在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 也存在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过于强调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的问题, 如与中学语文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在实际教学中虽能发挥较大作用, 但其指导性、一元性过强。严重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这直接导致教师的思维被禁锢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内, 只把一元化的知识照搬到课堂上。而对学生来说, 更需要的是对审美客体 (即文学作品) 的感悟性阅读, 对审美客体内容的个性化审美, 而不是经过教师咀嚼“加工”甚至已曲解得七扭八歪的所谓知识。我们看到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元话语体系取代了学生的个性审美:一方面, 教师将教参、参考书中所谓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人物形象、协作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佳词妙句等等, 一股脑地塞给学生、灌给学生, 另一方面, 学生本已极小的自主理解空间已经被压缩殆尽, 个性审美就更无从谈起了。

中学语文教学, 其本质应是审美的, 理应以感性为主, 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 使其成为“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而切不可听任一元话语体系取代个性审美。

(二) 目前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分析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几大类。以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为例, 新闻类文章一单元, 说明性文章二单元, 抒情性作品一单元, 文言文及诗歌二单元。古诗文约占40%, 文学作品占60%。教材中不乏文质兼优、字字珠玑的佳作, 应该讲是教师引导学生强化审美情感, 充分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很好的渠道。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学生不愿意读篇幅较长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专门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学生却根本看不进去。与其说学生在上语文课, 听老师分析文章, 不如说是在上抄写课, 在拼命地抄笔记。于是乎, 在语文课堂上总可见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个不停, 学生埋头苦干、奋笔疾书的场景。学生自主感悟、个性审美的时间几近于零, 如此这般, 语文课何来乐趣, 何来审美?广大的语文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又学到了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而与此同时, 也有另一种情况出现。教师偶尔拿一篇文章给学生欣赏, 抛开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人物形象、写作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佳词妙句。学生的反映反而好了, 他们津津有味、苦思冥想, 然后头头是道, 娓娓道来。虽然分析略显稚嫩, 但是真正地走入了文章——可惜, 这样的时候, 在语文教学中实在不多。

二、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审美教育的构建

破坏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为了构建新型的美育的语文教学模式。在这里, 有必要说明一下,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决不是要用一种新的模式来代替旧的模式, 重新束缚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而是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本质出发, 树立起审美的观念, 在这种观念下去进行中学语文教学, 使美回归中学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素质, 挖掘美学的因素, 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创造美的意境, 让美重现语文教学中。

1、披文入情, 学会感受美。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遵四时以叹逝, 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很推崇这种“沉郁”的风格, 其实就是主张诗词应以情感人, 书写深沉、错落有致, 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一切美术之本质, 皆在使观听之人, 为之感到愉悦。”可见, 情感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作品, 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与作品、作家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学生投入足够的情感, 才能体味、感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情感。要构建新型的美育语文教学模式, 应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 披文入情, 尝试去感受美。在教学中从情感入手, 就能摆脱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 就能够步入审美教育的殿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先营造审美氛围, 强化审美主体 (即学生) 的审美欲望。学生由于经验、阅历、知识储备等方面还相对贫乏, 因此要顺利地进入审美状态, 也许存在着一些的困难。“在吝啬的自然剥夺了人的快乐的地方, 在奢侈的自然解除了人去努力的地方, 在迟钝的感官感觉不到需求的地方, 在强烈的情欲得不到满足的地方, 美的幼芽都不会萌发。”因此, 营造审美氛围, 强化审美欲望, 可以使学生对审美主体产生浓厚兴趣, 从而加强审美体验, 下一步的文学接受活动也更容易进行。如讲《荷花淀》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敌后的游击队、武工队的英雄事迹;教读《三峡》之前, 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话说长江》中三峡一节的有关内容;学习《水调歌头》时, 介绍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形成的微妙心境等等, 都能对营造审美氛围, 强化审美欲望起到良好的作用。

文字是文学大厦的坚实基石, 学生们自幼便通过“看图识字”来学习。书法家的笔下, 汉字更加能获得视觉上的美感, 甚至一笔一画都寄托着书者情思, 犹如人的品格;音韵是文学大厦的璀璨明珠。独立的音节, 在文字大师们的妙笔下, 发出美的节奏, 回荡起美的旋律:或刚柔, 或高低, 或缓急, 错落有致, 抑扬顿挫, 亦如同音乐般优美动人。

营造了审美氛围, 强化了审美欲望后。再让学生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引导他们透过语言和文字的表面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去自主地感受美。读出声响、气势、神韵。例如, 我在教读那些古代文章精品时, 让学生带着审美的感受去美读文章, 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联想想像, 学会鉴赏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给予答案。如什么是美?穿什么样的衣服美?梧桐树、白杨树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 同为洞庭水, 为何阴晴变化会使“迁客骚人”产生“以物喜, 以己悲”的览物之情?同是深秋景色, 为何在一个作者手中显得绚烂多姿, 而在另一个作者手下却又如此肃杀凄凉?诸如此类问题该如何理解。必须调动起学生充分的联想和想像。

所谓联想是由一物想到另一物, 两者之间有关联;所谓想象, 就是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 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 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刻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想像。为他们提供展开想像翅膀的巨大空间。教师没有理由只以自己的理解来限制学生, 而应报以更多的宽容, 主动让出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读, 自主地联想和想象, 自主地发表观点, 让学生培养起联想与想象的习惯。如《窗》一课的结尾戛然而止, 故事还可能怎样发展?那个经历波折来到窗口的病人看到的是什么?过去也尝试让学生去想象, 但最后自己的老毛病却又复发, 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殊不知,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也许他们的想象也还不那么完美, 而教师们要做的是鼓励、是肯定、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如果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象。

3、自主创新, 学会创造美。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也就拥有了创造美的金钥匙。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在审美主体 (也就是学生) 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主创造, 应是我们的最终的目的。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完全可以利用作文教学, 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比如我进行的一次续写练习, 作文题如下, 《当陌生人敲门》“妈妈上班去了, 临走前嘱咐我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可她刚走就传来了敲门声, 我出去一看……”要求发挥想象, 情节设计合理。大多数学生总体设想不合理, 有的严重失真。一学生写我出门一看, 是一个小偷, 然后自己就一溜烟去报警, 最后配合警察叔叔捉住了小偷。借助这些令人捧腹的文章, 我开始向学生讲明:有些同学自以为想象就是任意发挥, 就写出了天马行空, 求新猎奇的文章, 这是不行的。其实它离不开生活, 它是对生活的审美, 朴素事件, 本身就具有一种审美价值。不要追求情节的离奇, 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接下来重写时, 作文的质量就明显好多了。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那么, 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

我认为主要应从课堂入手, 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从心理结构来说, 它使受教育者主体在智能结构、情感和意识结构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因此, 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不但能提高智能 (知识与智力、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 的健康发展, 而且还促进非智力因素 (即情感意志因素) 的健康发展。同时, 由于受教育者在合规律的形式 (美的形式) 下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一定活动, 取得了一定自由驾驭知识的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 从而能形成更加明确的选择意向和目标。另外, 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 思维活跃, 灵感触发, 成为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 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 没有形象和情感, 也就没有审美教育。基于此, 笔者很注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披文”者, 即注重形象的再现也, 因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居统治地位。我在教学中第一步先突出美育的形象性。例如, 我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时, 为了让刘和珍的形象初步浮现在学生眼前, 形成一个总的印象, 一开始我就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教学方法, 先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个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 要求学生按照表格的具体要求阅读课文, 逐项解答,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重点字词一一写在黑板上, 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 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 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第二步, 引导学生激发感情, 进入意境。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 我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 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 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生活艰难”这四个字看来虽然平平常常, 可是一经插入刘和珍简历的介绍, 加上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 那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刘和珍生于1904年, 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师范学校, 那年她父亲病故, 家境贫寒, 不久她的祖母、一弟一妹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 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经过如此动情的渲染, 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 “生活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 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 把旧表象进行加工, 重新组合, 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 去体验、去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抓住这个契机, 我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 增强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这样, 学生不但看到了刘和珍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 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 态度温和”的乐观、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和黯然泣下的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而且看到了她之所以在对敌斗争中“欣然前往”,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猛士的思想基础, 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她的牺牲对“真的猛士, 将奋然而前行”的深远影响。第三步, 引导学生领会结构美, 以美启智。本文的结构网络是:有话———无话———有话———无话, 如此一咏三叹, 具有回环往复之美。由于有了以上美育的形象和情感性作基础, 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对派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慨和斥责, 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复杂心绪的自然流露。“披文入情”的讲授拨开了含蓄的语气文字的表层, 使学生融进了情感的海洋, 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篇9

1. 努力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美。

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是一座百花盛开的园地,这里处处有美,万紫千红,美不胜收。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因而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渗透着美育因素,都可以进行审美教育,像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都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和美丽的大自然图景,汇集了古今中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物典型。其作品的美也是多姿多彩的,且不说《沁园春·雪》等诗文具有激发学生情感,影响意志言行,催人奋进向上的崇高美;《药》《阿Q正传》等小说笔锋凌厉、嘲讽深刻的凄厉美;也不说《苏州园林》《故乡的榕树》等散文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的风景美;《英雄潇洒走苍穹》《喜看稻菽千层浪》等新闻报道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向往英雄的境界,遨游科学天地,传递向往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意念;就那些历史长河里沉积的瑰宝如《赤壁赋》《过秦论》等或繁星闪烁般的唐诗宋词,也往往蕴涵深刻哲理,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充沛的激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鼓动作用,使人或明理怡情,或动情而悟理,感受到一种气魄恢宏的壮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形象或崇高,或坚强,或豁达,或贫贱不能移,或富贵不能淫,或威武不能屈的美好品质和积极情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爱其所爱,悲其所悲;或者带领学生翱翔于诗人艺术家所描写的苍山雪海、青山碧水、奇花异草之间,返朴归真,流连忘返;或者启发学生感受作品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语言等。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受到情感的陶冶,提高精神境界。

2. 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好的文章,一般都是情文并茂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通过直观的形象、浓烈的情绪氛围,把文章负载的作者的情感真切地传送给学生,变为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欢欣、兴奋、激动的情绪,促使他们进入教学情景之中,在喜悦、积极的情感中获得知识。

(1) 视听结合,再现情景,悟神入境。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通过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把学生带入文章美的意境中,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因此,语文教学要达到审美的效果,宜采用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录音机、幻灯机、电脑多媒体等电化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与文章描写直接联系,进而悦目、悦耳、悦心,形成美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

(2) 品文析句,凭借情景,赏景悟情。教学中宜采用紧扣课文词句、篇段及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赏景悟情,很快地理解课文。

(3) 指导朗读,感受情景,深化情感。指导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毋庸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弘的感染力。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应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向上、愈演愈烈的气势。教师要加强指点、点拨、示范,让学生准确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4) 触发情感,激起共鸣,陶冶情操。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两声“啊”“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再使学生对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理解,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这样学生的美从心灵中铸造,美的行为也由此萌发。

3. 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联想、审美想象以及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能力。

(1) 培养审美联想及想象能力。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美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语文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等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简单的逻辑知识, 还应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对其进行艺术教育, 形成整体创造能力。

那么, 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给课堂注入生机,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愉快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素质, 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 提高审美素质, 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中学语文课文的体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 下面笔者便以实例来阐释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在小说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小说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编织故事情节、描绘环境来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载体, 洋溢着生命的美的活力。因此, 我们在教这些课文时, 不能只追求故事情节, 了解几个人物, 更重要的是通过作者所描写人物、情节、环境去理解作者的道德情感和探究作品的审美价值。如《祝福》一文中, 通过祥林嫂的遭遇来反映群众对于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的看法, 进而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人情世态。而这些情感就是我们所要探求的, 因为“情”是美学的“上帝”。在教学《阿Q正传》时, 上课之前, 教师先介绍几个类似阿Q事迹的真实故事, 然后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这样, 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审美经验的不足, 另一方面, 使学生产生了审美激情, 审美效果比起一般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这种潜藏着的“情”挖掘出来给学生, 就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二、在诗歌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真诚表露, 并且都有一定的韵律, 具有自身的音乐美。而要让学生体会音乐美, 在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反复吟诵, 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 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上音乐或者是画面, 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诗的美学价值, 进而陶冶情操, 提升人格。如李清照的《声声慢》里面选取了秋风、大雁、菊花、梧桐和细雨这些意象描绘一幅悲凉的景象, 再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 通过联想和想象, 一幅生动的画面就能出现在脑海中:在满地菊花的院子里, 一个清瘦的女人倚靠在窗前看着南飞的大雁, 她的神情是憔悴, 在等待她的爱人。她在想, 要是自己能像大雁那样就好了, 可以飞回故乡。这就是意境美。再例如古代最长的叙事《孔雀东南飞》, 作者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烘托的手法, 美化和歌颂了刘兰芝这个外表美和内心美相统一的古代劳动妇女。诗中还刻划了极端蛮横无理的以封建家长权威迫害兰芝的焦母的形象, 这个形象作为兰芝的对立面, 表现了生活中的丑。通过对兰芝和焦母两个人物形象的赏析, 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和丑, 树立正确的对美丑的褒贬态度, 提高鉴别美与丑的能力。诗歌的朗读教学也是渗透美的方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无声的语言文字按一定的思想和文法排列组合而成的群体结晶, 一经化为有声语言, 使之抑扬顿挫, 高低起伏, 就能扣人心弦。朗读可表现作品语言的抑扬顿挫, 体会其韵味, 领悟诗中的情和意, 获得美的享受。在课堂上, 教师可作示范朗读, 学生也可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在声音的运动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进入美的境界。如朗诵《桂林山水歌》的开头两组:

云中的/神啊, /零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 /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这两组诗每行分四个音节, 逻辑重音要落在“山”和“水”上, 在句调声音上, 每组第一句都要轻柔些, 第二句要凝重些,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玩味这诗的匀称美、音乐美和回环美。对课本中优美的诗歌, 教师可配乐朗诵, 或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 听听配乐朗诵, 会更增添诗歌散文对学生美的感染力。

三、在散文教学中进行渗透美育

美的形态之一便是美的景物, 这是因为人作为主体, 我们可通过实践与大自然建立起一定关系, 使自然成为人的对象, 实现“人化”, 从而产生自然美。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 实际上是一项对学生进行感知、理解、鉴赏乃至创造的综合思维训练。比如《荷塘月色》中写景的段落, 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光下的荷塘, 里面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意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这些意象, 然后理解、欣赏景物的特点。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然后学生用自己体会到的再读, 脑海中就能呈现这些画面。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试着去写这样的文章, 从而就做到创造美。

四、在作文写作中进行美育渗透。

当今的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 视野开阔, 见多识广, 电视、广播、街道新闻、同学交际等, 一切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在作文教学时, 教师应引入时代活水, 让学生有话可说, 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热爱美。学生作文时老是觉得素材不够, 或者写出来之后素材和文章的主题根本不匹配。我认为最好的素材是课文。各种文体的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因为它们都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 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比如学习完《背影》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 可以根据这个模式来写一篇文章, 里面自然就有了作者自己与家人的情感, 而那种情感就是美。除了书上的素材之外, 我们可以联系时代来写, 如当母亲节来临的时候, 让学生以《话说母爱》为题作文, 让学生体会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母亲把无私的爱给了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浓厚的爱的氛围中的独生子女们, 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给了母亲多少爱, 以怎样的行动去回报母亲的深爱, 并把对母亲的爱扩展到对他人和社会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如果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 引导、指点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 他们的笔下就会闪烁大自然的五光十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到工厂、农村参观, 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然后让他们拿起笔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美, 或许他们言之有“美”了。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热控系统下一篇:保护环境从幼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