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2024-05-02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精选十篇)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篇1

一、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是单一的制度和机械的规定,它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内部控制的作用已经从传统的纠错防弊转到对企业的运转做出评价并提出管理建议上来。煤炭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加,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煤炭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在世界竞争的潮流中立于不败地位,是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难题。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尽快的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尽可能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二)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一方面,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对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能够保证各个部门和人员明确目标,履行职责,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高效进行。另一方面,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能防范企业的管理风险,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煤炭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保证财产物资的完整安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一方面,煤炭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采取各种方法对财产物资进行保管和使用,能够减少财产物资不必要的浪费,防止贪污、浪费以及不合理使用资产等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完善的内控制度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关的业务程序,会计信息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能够有效的防止弊端和错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四)实施内部控制,是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在公众心目中地位的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环保内部控制,有利于煤炭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降低质量成本,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给企业走向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煤炭企业近几年已经开始重视内部控制,但是在内部控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上看,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产权关系需进一步明晰,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并对企业经营者给予适当的控制。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中介机构有责任加大对企业经营的必要监督,以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增强社会责任感。当前,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还都由国家所有并管理,两权并没有真正做到分离,资产的所有权在实质上是虚拟的,或者缺位的,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同样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恶化,内部审计被忽视,会计信息舞弊行为泛滥。

(二)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观念落后,风险意识薄弱。煤炭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不够重视,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把内部控制等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将内部控制看做简单的企业日常管理;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惩罚,内部控制越近越好;对非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组织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面临很多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产生人员伤亡,重则矿毁人亡,产生巨大损失。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煤炭企业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没有建立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机制。很多煤炭企业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机遇,也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转嫁风险。

(三)内部控制程序混乱,内部控制方法落后。首先,煤炭企业在业务流程的控制中,资产的授权控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现行的业务流程在各个环节上缺乏相互的连贯性,缺乏对新经济业务流程的控制措施。其次,企业的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但是,无论哪一种授权方法,在煤炭企业都缺乏有效的牵制,尤其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授权方式一般都采用口令授权,口令一旦泄露,必须的授权批准过程就有可能被避开,引起授权的失控,进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再次,煤炭企业没有对内部控制区分一般控制和重点控制,重要方面和一般方面没有分清,内部控制的控制点没有把握好。另外,在确定企业组织结构时,没有遵循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缺乏相互的控制。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只是重视事后管理,等到发现问题之后在进行补救,忽视了事前和事中的控制,这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四)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薄弱。内部控制过程是通过大量制度和活动来完成的,要想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实的执行并且取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并坚决彻底地执行。现阶段,虽然有些煤炭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大都流于形式,没有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由于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问题,有些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还较为落后,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配备兼职或者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针对煤炭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一方面,内部控制能否成为管理者的内在需求,是内部控制建设成功的关键。只有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领导者才能主动实施内部控制。另一方面,改进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企业的管理方法、相关责任的授权和分配以及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等。

(二)强化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煤炭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时,应该遵循内部牵制原则,即在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不能单独完成一项业务,必须要有其他部门或者人员的参与。每一项业务都应该由授权、不相容工作的职责分工和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内部牵制包括企业相关部门之间的牵制、上下级之间的牵制等。采取工作轮换制,根据不同岗位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不同重要程度,对关键岗位实施频繁换岗。根据企业在轮换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一般来说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应该包括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要形成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共性的内容应该制定具体且详细的标准;对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履行法律法规的控制等,也应该制定规范的标准。同时,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企业应该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实施检查考核,对于没有按照规定实施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个人,应该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和处分,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应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中心,煤炭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担当起内部控制建设的重任,充分认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全突破了企业财务会计的范畴,超出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涉及到财务会计、金融、法律、信息以及生产等多方面的知识融合。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特殊形式。在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必须要有严密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权威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有责任心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另外,内部审计也能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提供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合理并且独立的前提下,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承担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探析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篇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触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炭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使得煤炭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求降低物耗、减少风险、提高质量、优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并将更多精力投注在内控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

关键词: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一、内部控制体系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能源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内部控制是整个企业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是具有煤炭企业操控特点的控制手段,它对于煤炭企业的制度建设和传统的管理理论而言,是渗透于煤炭企业采、掘、机、运、通、供应销售、市场调查等各环节具体过程的管理细节,它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职能和方法、步骤、措施、程序组成,集国家法制建设、企业内部规章、企业行为及各项措施、操控方法、执行过程和具体程序一体,是一个规范化、系统化、严密化的完整体系,依靠全员化、过程化的协调控制发生作用,使各项内部硕士论文发表/sslwfabiao/控制措施落到实处,最终确保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以及后勤保障等诸多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近几年,煤炭企业的管理和控制理念有所加强,不断完善法人公司治理结构,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煤炭制度内部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请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煤炭制度应有的一些机构设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机构形同虚设。部分煤炭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煤炭制度仅仅具有了现代煤炭制度的外壳,而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管理者的权限和责任,决策和经营机构权利交叉,责任不明,难以形成有效制衡。

二)内控机制不完善为了确保其指令被贯彻履行,煤炭企业大都制定了各种措施和程序,一般包含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适当的凭证、适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但在组织机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报告制度控制许多重要环节上, 还没有真正形成相互分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一些重大投资、资产处置等决策程序还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比如, 在长期投资方面, 盲目草率, 决策失误, 投而不管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实物资产方面, 疏于管理, 被盗被毁, 化公为私, 损失非常严重。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研究 篇3

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其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严重不足,会计执行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极为重要。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内容

(1)内部组织机构控制制度。煤炭企业应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它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首先是公司治理结构,公司下应设董事会及与董事会并列的监事会,主要监督检查董事会的决议执行情况,董事会下设经理层;其次是内部管理结构,经理层下设的管理部门应涉及供应、生产、销售、技术、人事、财务、监督等部门,各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均规定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2)会计信息控制制度。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3)资产控制制度。采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方法可避免错误的发生和弊端的出现。煤炭企业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和审核监督职务。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分离,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审核监督三职务都要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4)财产清查控制制度。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均应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账实外,还应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如现金出纳员除规定每日下班前应结账清点库存现金,遇有差错应及时报告外,会计主管人员还应经常检查出纳员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库存现金及金库管理情况。(5)会计人员行为控制制度。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的过程中要树立基本的道德意识,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等。同时,企业也要制定员工工作规范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如会计人员要坚持客观公正、不做假账,严守商业秘密,诚实守信、坚持原则,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等。

三、完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研究 篇4

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 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 及时揭示偏差, 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 发展有利差异, 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对企业来说, 成本控制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2 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局限性分析

目前煤炭企业普遍把成本的控制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并取得较大的成绩, 但是, 通过对部分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调查研究发现, 成本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成本控制的意识淡薄, 目前, 煤炭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成本控制, 但好多企业仅仅是“表面文章”或者是“权宜之计”:效益好时, 忽视成本控制管理;效益差时, 才想到抓成本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把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缺乏“竞争——成本控制的基准”观念。

2.2 点控与面控脱节, 煤炭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 往往过分强调财务部门的成本控制职能——“点控”, 而忽视一线生产技术部门成本控制职能——“面控”的作用, 致使财务部分“孤军奋战”, 造成部门间成本控制力度差异, 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

2.3 前馈控制少反馈控制多, 煤炭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事前的成本预算少, 事中的成本核算多;管理制度等形式措施多, 真正采取的技术措施少;常规成本控制多, 质量、安全等成本控制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 成本管理与技术脱节, 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脱节, 降低了成本核算资料的使用价值。

2.4 成本考核力度不够。目前, 大多数煤炭企业只注重生产一线的成本考核, 实现成本控制与一线人员的工资利益的挂钩, 而忽视了对职能管理部门的考核, 这样, 一方面形成了偷工减料多, 生产要素投入分析少、生产工艺的改革措施少, 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 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考核结果不公、奖惩不严, 从而影响了成本考核作用的发挥。

3 煤炭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分析

3.1 成本控制的切入点

建立市场化成本运营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模拟市场化的成本运营管理体系, 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处在竞争的环境中, 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培养员工“市场竞争就是成本竞争”、“成本就是效益”的观念。

3.2 降低成本的关键点

科技进步煤炭企业要想真正降低产品成本, 就必须在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考核体系的基础上, 引进高新技术, 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 提高效率, 促使成本降低。

3.3 成本控制的重点

提高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率煤炭产品是资源型产品, 所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资不会形成产品实体, 其实物形态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这就说明了煤炭企业生产中的材料物资具有可恢复利用性和替代性, 但其恢复利用与替代率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煤炭产品成本的高低。

4 加强成本控制的措施分析

4.1 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全过程的全面成本控制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基石, 行动是思想的表现, 因此, 有必要把成本控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逐步形成“成本控制人人有责”、“成本控制人人参与”、“成本控制人人管理”的全面成本控制管理, 培养员工的全面成本控制意识。

4.2 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煤炭企业要转变观念, 适应转型, 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 找准成本控制的切入点, 积极探索成本中心管理动作模式, 层层设置成本中心, 将成本控制延伸到企业的每一环节。

4.2.1 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

努力降低产品成本煤炭企业要增强成本意识, 把降低成本费用作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目标控制体系和成本责任中心, 精确分析成本构成的各种要素, 将成本中心细分成各成本点, 将企业富余的会计人员进行成本点的承包与控制, 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4.2.2 实行内部市场运营

健全成本责任制度煤炭企业要本着“成本分解、市场运作、定价结算、综合考核”的原则, 层层建立成本中心, 层层分解成本指标, 责任到人, 以市场为导向、以完成企业的成本目标为宗旨、以内部市场动作为手段, 健全成本责任制度, 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4.2.3 加强成本考核力度

完善成本考核的激励机制 (1) 成本考核指标是进行成本考核的依据, 是进行成本控制绩效考评的标准和尺度, 因此必须事前制定并完善成本考核的指标, 并公之于众, 使员工做到“心中有数”。 (2) 建立公平的成本考核制度, 才会有公平的成本考核结果, 才能使成本与绩效挂钩考核机制具有说服力。 (3)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和奖惩制度的规定, 及时兑现奖惩, 并在企业内部做到人人平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调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4.3 建立健全成本预警分析控制系统

按照层层分解落实的成本目标, 建立以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为一体的成本预警分析系统,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指标, 特别是对超警指标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

4.4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成本降低

煤炭企业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 加大科技投入, 不断改进落后生产工艺, 优化生产布局, 积极探索材料物资的低成本替代, 以提高材料物资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不断采取措施, 降低产品成本。

4.5 加大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力度降低成本费用开支

首先, 深入开展材料物资、配件的修旧利废, 回收复用等增收节支活动, 不断提高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效率;其次, 在企业内部推行材料物资、配件等的回复利用承包核算, 不断加大材料物资、配件等的回复利用管理, 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摘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 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很大程度上与成本控制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 产品越滞销, 越要抓成本控制与管理, 只有以成本控制为重点, 深挖内潜,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只有依靠技术、管理、制度集成式创新, 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成本的全面与战略控制, 使企业不断稳步增长, 同时, 还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制度体系。本文结合煤炭行业自身的特点, 在研究了煤炭企业把成本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极其局限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提出了加强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等。

关键词: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杨米惠.煤炭经济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11-10

[2]王平.财会与审计[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8

[3]陈与凡.会计论文集[C].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3

[4]刘青云.山东煤炭科技[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3:6

煤炭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 篇5

关键词:物流成本;控制;外包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108-03

Abstract: As the third source of profit, logistics has been valued b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market environ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facing in China,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logistics has an importance in coal enterprises and analyzes traits of coal enterprises logistics, and dissertates the existent questions of coal enterprises in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y of reducing and controlling enterprise logistics cost in order to improve market competence of coal enterprises in China.

Key words: logistics cost; control; epiboly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竞争格局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产业要应对跨国矿业集团的挑战,加快产业化的集团化建设进程,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过程中把物流业纳入发展的轨道,架构具有中国煤炭产业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将对推动中国煤炭产业规模经济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2003年我国煤炭总产量超过16亿吨。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国内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将达到20亿吨。一方面我国煤炭主要商品化产区集中在以山西为中心的北方产区,以山东、两淮为中心的华东产区,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产区以及东北产区和西北产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大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除了东北产区的煤炭自给自足外,其它产区的煤炭都要进行外运;另一方面进行煤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的供应量十分巨大,几乎任何一个煤炭集团企业每年的物资采购都要超过亿元甚至几十亿元。据统计仅我国煤炭的运输就占全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的40%左右。煤炭企业是能源开发企业,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公路“治超”,原煤成本一再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提高煤炭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煤炭物流的特点

煤炭行业的特殊性,使其与一般行业物流有着一定不同之处。就煤炭而言,其物流存在于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并运到用户手中的整个准备、生产和销售全过程之中,是生产煤炭产品以及组织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物料实体的运送搬运等动态流转过程,是一个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如图1所示。

煤炭生产过程实质上是物资的流动过程。煤炭物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工业企业物流系统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1物流的节点多。物流节点是指物料移动过程中的停顿点,一般指仓库。煤炭生产所需的物料一般要经过局总库、矿仓库、区队小仓库、井口仓库等多个节点才能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有多次停顿,物资储备量较大;煤炭产品也要经过井底煤仓、地面煤仓等多次停顿才能发往用户。

1.2物流线路长。煤炭企业多是按照矿井划分而设立,由若干个分布于一定范围的生产矿井所组成,而且普遍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要实现物料的移动,往往要经过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工具进行长距离运输。

1.3作业场所变动频繁。煤炭企业的井下作业场所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压力等威胁,物资流通环节多、难度大。采掘工作面及施工现场随着采掘的推进和施工进展经常变化,加之自然条件千变万化,形成了物流的多样性。物流方式、搬运工具都会随着采掘现场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1.4煤炭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均是辅助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材料供应过程从采购、运输、存储、发放、使用与回收物流紧密相连,而与其它物流子系统相对独立。

2煤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服务意识不强。部分职能部门及服务部门不能认真、积极地为基层生产服务,同时一些基层单位对到货物资不积极检查验收,为难对方,影响物流配送的继续。有关单位领导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物流重视不够,重生产轻管理,对现代物流在新经济时期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支撑作用及第三利润源泉的潜力缺少足够的认识。

2.2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不够完善或效能发挥不够充分。传统企业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用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导致配送成本高,利润空间低,物流管理停滞不前。

2.3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冰山说”指明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这些委托物流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真正的大头是潜藏在海水中的冰山主体,即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比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与配送、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装卸等费用都计入了原材料、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科目。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把物流成本明确地列出来,也没有正规的专门负责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和机构,计算方法不科学,因而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2.4物流技术管理落后。目前大多数企业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很多成熟的物流技术也未能广泛采用。

2.5物流管理人才紧缺。煤矿企业物流人才比较少,集中表现为物流管理型人才少、物流信息化人才少,而操作性工人较多,物流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存在结构性失调。由于煤炭行业地处艰苦地区,愿意来煤炭企业工作的物流人才更少。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主要面向社会物流。

3煤炭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策略

3.1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呈现整体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一体化,使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2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据统计,煤炭企业有80%以上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许多企业开始注重物流资源外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煤炭企业应改变原来“企业办社会”的经营模式,将所有与运输有关的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

3.3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实行物流成本管理。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降低物流成本。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是指在煤炭企业的物流系统中,物品在空间移动或时间占用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经过诸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在煤炭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并没有对物流成本单独核算,如供应物流费包含在材料成本、企业管理费等项目之中;生产物流费包含在生产成本中等。因而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物流成本的实际与全貌,也无法对物流合理化的过程与成果进行控制、考核、评价。因此,必须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即根据企业会计原则,从会计核算年度各个期间的损益费用中,抽出物流费用单独核算和单独管理。这样,才能使物流管理走上正常轨道。

3.4物资采购方面建立购销的审核制度,坚持“比质比价、货比三家”的原则,加强采购监督,严禁采购无生产许可证、无质量合格证、无防爆合格证、无煤矿安全标志的产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矿区。

3.5对企业供应链流程进行整合,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重新规范物流运作网络,将企业的采购物流和部分生产物流进行整合,使采购物流和生产物流的管理、计划、执行、监督活动统一集中,建立“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行模式,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通过二流有效结合,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

3.6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物流的管理效率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与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定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到“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细物流方式,实现物流信息化。

3.7进行科学的采购分析,加强库存控制。采购分析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包括所采购物料的成本分析、交货时间和地点、交易的付款期限等等在采购分析时,首先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通过参考过去“一定时间内”物料使用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确定未来的需求计划。其次需要考查供应商的历史供货情况,即“一定时间内”供货数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制定合理的储备量。物流部门要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计算出比较合理的交货周期和经济订购批量。

4结束语

针对目前煤炭市场饱和,供大于求,价格上涨无望、增支因素多等经营现状,尤其从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入手,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煤炭物流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升产品竞争力,才会使煤炭企业走出困境,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希峰,余静. 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 物流技术,2004(10):16-18.

[2] 王英杰. 煤炭企业集团发展物流产业模式探讨[J]. 煤,2004(2):59-61.

[3] 邹光瑞. 论煤炭企业集团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途径[J]. 经济师,2003(2):293.

现代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篇6

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分级、分层次的成本核算。 目前, 绝大多数煤炭企业构建了逐级考核与层层分解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利用目标利润及计划产量, 算出目标单位成本;其次,将目标成本指标层层地分解到每个基层生产单位;最后,按照每个基层生产单位作成本考核和控制考量。

(二)煤炭生产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入, 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限制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也成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同时, 科学技术进步、矿井开采年限、煤炭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影响着煤炭生产成本。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般来说, 煤炭企业集团对资金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法,但是事实上,煤炭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法人对资金占用相对分散, 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今大多数煤炭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之一。这主要表现在: 企业普遍开立多头账户,使得对资金的控制力度大大降低,许多资金未能有效控制;另外,煤炭企业集团内部一些企业存在大量闲置资金, 而另一些企业却需要通过大量融资来弥补资金短缺, 这无形中增加了财务费用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外,一些煤炭企业投资决策松弛,企业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盲目投资, 使得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更加严重, 资金使用状况更加突出。

二、煤炭企业成本构成

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一)材料费。 指煤炭开采所耗用的各种材料,具体包括:(1)木材:指用于煤炭生产并计入煤炭成本的坑木、其他木材等。 (2)支护用品:指井下木材支护以外的其他支护材料。(3)火工用品: 指用于煤炭生产并计入煤炭成本的火药、雷管和导火线等。 (4)大型材料: 指煤炭生产使用的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管铁管、钢轨、钢丝绳、电缆、输送皮带等。 (5)配件:指煤炭生产维修用各种配件,包括普机、综机配件、溜槽、 大链和各项设备在中小维修中更换的各种配件。 (6)专用工具:指煤炭生产专用的几种工具,包括风镐、电风钻、矿灯、磨具、量具、仪表等。(7)自用煤: 指用于煤炭开采并计入煤炭成本的生产消耗的自用煤。 (8)劳保用品。(9)建工材料: 指煤炭生产用于掘进、回采填充、密闭、锚喷、灭火和生产维修等方面消耗的砖、瓦、砂、石、水泥等。(10)油脂及乳化液:指煤炭生产使用并计入煤炭成本的各种润滑油、润滑脂等。(11)其他材料:指既不归属于以上几大材料类别也不归属于大型设备的辅助材料。由此可见,材料费在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 是煤炭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人工费。 煤炭企业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比重较大。 因为煤炭开采业在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服务年限短,职工各种补贴、津贴高,人工成本所占煤炭总成本的比例较高。

(三)电力。 电力也是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一项主要内容。 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综采、综掘机及大型设备的投入运转, 在提高了井下生产效率的同时, 也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电力支出。

(四)折旧及修理费。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大多煤炭企业都加大了安全投入,固定资产不断增加,折旧及修理费也随之增长。

(五)其他费用支出。 煤炭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遍布井上井下,部门繁多,地面辅助单位和职能科室的各项费用支出也影响了煤炭的单位成本。同时,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 煤炭的开采与加工对环境带来极大的负担, 而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工作, 煤炭企业在煤炭开采的同时又肩负着改善环境的社会职责,所以,环境支出成本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三、煤炭企业成本构成上的特殊性

煤炭生产各环节间既相对独立,在工艺技术上、材料上、动力上、信息上又具有相关性, 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 在成本构成上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影响煤炭成本。 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的厚度、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以及水、火、瓦斯等形成的自然灾害,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煤炭生产成本。 而自然条件对煤炭企业成本高低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用主观努力去克服。

(二)掘进工程影响煤炭成本。 采煤之前必须进行掘进工程, 掘进巷道设计是否科学、布局是否合理,采、掘关系的协调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煤炭成本的高低。

(三)巷道布置与支护方式等也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 随着生产作业的不断深入, 巷道也在不断的老化,同时,由于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巷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为此, 煤炭企业会采取有效的支护形式对巷道进行有效维护,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无疑中也加大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材料的回收复用和替代程度影响着煤炭成本。 煤炭生产中消耗的大量材料可以回收复用和替代, 这影响着煤炭成本的变化。同时,由于消耗的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 所以生产中消耗的材料品种和质量不会影响到煤炭产品的质量。

四、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转变经营理念, 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受传统经营理念和过去十年煤炭行业发展黄金期的影响, 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 过程控制不严不细、 经营意识不强、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的现象。煤炭企业应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积极主动地克服当前不利的市场形势, 推广先进单位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控制成本形成的关键环节, 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量化指标、细化落实、严格考核、奖罚兑现, 增强全员节支降耗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 不断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二)精心组织生产,以量补价,降低生产成本。 煤炭行业属于固定成本相对较高的行业, 产量高就意味着成本低。在生产组织上,要根据生产地区情况,抓正规循环,实现高产、高效开采,降低固定成本。 同时,优化生产组织,合理配采。 认真研究、分析制约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煤质,实现增产增收,降低煤炭生产成本。

(三)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工艺设计,降低开掘成本。不仅生产上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创新。 煤炭企业要积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并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优化采区设计, 合理、 集中布置生产地区。同时,煤炭企业要努力实现多工作面共用一条运输巷, 减少巷道的开掘工程量; 力求集中生产, 简化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投入。 另外,依靠科技进步,积极进行支护改革,优化巷道支护参数,降低支护成本;大力实施沿空留巷技术,降低巷道掘进费用。优化生产地区摆布,不断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降低万吨掘进率, 提高单进水平和采掘工效。加强水文地质构造探查,减少无效进尺等。

(四)精细管理,控制生产投入。 煤炭企业要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材料消耗定额,严格材料的计划、审批和领用程序,加强考核,努力降低材料成本。 同时,规范现场材料管理,加大材料回收复用力度。 加强开掘设备管理维修,实现正规操作,减少配件投入,降低设备事故率,提高设备效能。

( 五) 合理用工, 降低人工成本。煤炭企业要优化生产组织,合理压缩战线,有效控制用工总量,提高工效。强化劳动管理,杜绝无效用工,不断完善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努力提高全员工效。

(六)强化用电管理,降低电力支出。电力也是煤炭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所以,煤炭企业一定要优化供电设计,解决“大马拉小车”现象。 同时,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用电审批程序,加强专项督导检查,减少设备空运转。

(七)精打细算, 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深入开展节支降耗活动,牢固树立“度难关,过紧日子”的思想,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前提下, 从严从细控制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培训费、 公务用车等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杜绝一切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

(八)压缩资金占用规模, 降低资金成本。 煤炭企业要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统筹规划资金收支,压缩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压缩非生产性必须的项目投资, 减少资金占用。 实行煤矿采掘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减少设备投资支出。下大力气清理应收款项,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

总之, 在当前煤炭行业市场严峻的形势下,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效控制成本,实施“低成本”战略,增强企业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开拓前进,使企业顺利度过难关。

参考文献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篇7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煤炭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也逐渐得到了完善。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取得进步和完善的同时, 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尤其是在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上, 问题较为突出。

1、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待健全

长期以来, 我国的煤炭企业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 国有控股现象严重, 尽管大部分煤炭企业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设立了董事会, 聘任了管理班子, 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企业所设立的一些机构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部分机构形同虚设, 部分煤炭企业仅仅建设了现代企业的外壳, 而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 导致企业各职能部门缺乏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

2、煤炭企业的内部控机制有待完善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 为了确保贯彻执行的力度, 煤炭企业大都会制定各种程序, 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制定授权和批准的程序, 进行职责的划分等。从目前煤炭企业组织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分析来看, 很多煤炭企业在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以及报告制度控制等重要环节上, 还没能真正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当前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企业内部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不够完善, 造成了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3、煤炭企业管理层次过多, 职责不明确

目前, 在很多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中, 从煤炭企业的集团总公司到基层企业的最底层, 其管理层次多而复杂, 在这一环境下, 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出了问题, 对谁负责的职责无法明确, 出了问题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 互相指责, 无法追究责任。由于层次过多, 跨度太大, 所以容易失控, 给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加强煤炭生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它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改善。针对前面提到的关于煤炭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完善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加强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 首先要不断加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一方面, 不断加强煤炭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和控制意识;另一方面, 重视对煤炭企业员工的制度管理。对一个企业而言, 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是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决定因素, 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和控制意识则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 必须同时重视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2、开展良好的内部控制活动

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 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还要把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全面的置于对企业经济的监控之中, 同时还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和管理, 实现控制面与控制点的有机结合。总的来说,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点应该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是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 并进行严格控制, 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一个是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和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防止成本费用的舞弊行为;另外一个则是权利的使用, 加强对企业各经营环节和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一效监控, 防止权力乱用, 造成经济损失。

3、对煤炭企业进行全面有效的风险评估管理

在煤炭企业中进行全面有效的风险评估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所谓风险管理就是指按照煤炭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 发现企业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 降低企业的风险。首先,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 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 必须按照相关的职业安全体系的要求, 实现制度化、程序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其次,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 煤炭企业在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层面的竞争和风险。因此, 煤炭企业必须要建立有效的SWOT分析评估, 加强制度建设;同时, 善于转嫁企业经营风险, 加强风险评估, 提出应对措施, 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4、加强煤炭企业的内部监督

企业的内部控制依赖于企业的内部监督活动。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煤炭企业监督内部控制以及其它环节的重要工具。在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 内部审计部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提供有效的监督, 监督煤炭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及时的被执行, 是否及时的得到反馈等, 从而保证煤炭企业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内部控制目标, 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 在监控过程中, 内部审计部门还可以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 为企业组织顺利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

三、结束语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实现和完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内部控制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煤炭企业在加强企业改革的同时, 也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 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 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尤志坚.关于加强国有煤矿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引进与咨询, 2003, (11)

[2]刘伟.对我国企业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王宏.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对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 篇8

笔者拟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 在研究煤炭企业把成本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 分析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提出加强成本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内涵

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 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 及时揭示偏差, 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 发展有利差异, 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对于煤炭企业企业来说, 成本控制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对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局限性的分析

目前, 煤炭企业普遍把成本控制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 通过对部分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调查研究发现, 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目前, 煤炭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成本控制, 但好多企业仅仅是“表面文章”或者是“权宜之计”:效益好时, 忽视成本控制管理;效益差时, 才想到抓成本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把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缺乏“竞争——成本控制的基准”观念。

2. 点控与面控脱节

煤炭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 往往过分强调财务部门的成本控制职能——“点控”, 而忽视一线生产技术部门成本控制职能——“面控”的作用, 致使财务部门“孤军奋战”, 造成部门间成本控制力度差异, 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

3. 前馈控制少, 反馈控制多

煤炭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事前的成本预算少, 事中的成本核算多;管理制度等形式措施多, 真正采取的技术措施少;常规成本控制多, 质量、安全等成本控制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 成本管理与技术脱节, 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脱节, 降低了成本核算资料的使用价值。

4. 成本考核力度不够

目前, 大多数煤炭企业只注重生产一线的成本考核, 实现成本控制与一线人员的工资利益的挂钩, 而忽视了对职能管理部门的考核。这样, 一方面, 形成了偷工减料多, 生产要素投入分析少、生产工艺的改革措施少, 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 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考核结果不公、奖惩不严, 从而影响了成本考核作用的发挥。

三、煤炭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分析

1. 成本控制的切入点

建立市场化成本运营管理体系, 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模拟市场化的成本运营管理体系, 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处在竞争环境中, 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培养员工“市场竞争就是成本竞争”、“成本就是效益”的观念。

2. 降低成本的关键点

科技进步要求煤炭企业要想真正降低产品成本, 就必须在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考核体系的基础上, 引进高新技术, 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 提高效率, 促使生产成本降低。

3. 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切实提高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率

煤炭产品是资源型产品, 所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资不会形成产品实体, 其实物形态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就说明煤炭企业生产中的材料物资具有可恢复利用性和替代性, 但其恢复利用与替代率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煤炭产品成本的高低。

四、加强成本控制的措施分析

1. 转变观念, 树立全员、全过程的全面成本控制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基石, 行动是思想的表现。因此, 有必要把成本控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逐步形成“成本控制人人有责”、“成本控制人人参与”、“成本控制人人管理”的全面成本控制管理, 培养员工的全面成本控制意识。

2. 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煤炭企业要转变观念, 及时转型, 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 找准成本控制的切入点, 积极探索成本中心管理动作模式, 层层设置成本中心, 将成本控制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一是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 努力降低产品成本。煤炭企业要增强成本意识, 把降低成本费用作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目标控制体系和成本责任中心, 精确分析成本构成的各种要素, 将成本中心细分成各成本点, 将企业富余的会计人员进行成本点的承包与控制, 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二是实行内部市场运营, 健全成本责任制度。煤炭企业要本着“成本分解、市场运作、定价结算、综合考核”的原则, 层层建立成本中心, 层层分解成本指标, 责任到人, 以市场为导向、以完成企业的成本目标为宗旨、以内部市场动作为手段, 健全成本责任制度, 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成本考核力度, 完善成本考核的激励机制。 (1) 成本考核指标是进行成本考核的依据, 是进行成本控制绩效考评的标准和尺度。因此, 必须事前制定并完善成本考核指标, 并公之于众, 使员工做到“心中有数”; (2) 只有建立公平的成本考核制度, 才会有公平的成本考核结果, 才能使成本与绩效挂钩考核机制具有说服力; (3)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和奖惩制度的规定, 及时兑现奖惩, 并在企业内部做到人人平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调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3. 建立健全成本预警分析控制系统

按照层层分解落实的成本目标, 建立以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为一体的成本预警分析系统,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指标, 特别是对超警指标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4.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成本降低

煤炭企业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 加大科技投入, 不断改进落后生产工艺, 优化生产布局, 积极探索材料物资的低成本替代品, 以提高材料物资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不断采取措施, 降低产品成本。

5. 加大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力度, 降低成本费用开支

关于煤炭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篇9

随着煤炭企业资源整合, 以及大量进口煤涌入国内, 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而煤炭开采成本不断升高, 价格一路下跌, 让企业利润逐年减少。尽管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 还是没有让煤炭企业摆脱困境。因此, 充分重视并切实降低生产成本, 无论对煤矿企业, 还是对全省煤炭行业的转型跨越发展,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煤炭企业成本构成

煤炭企业地下开采成本结构简单, 分为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两种。主要以方便产品成本管理、控制和分析为目的。控制成本属于企业日常经营发生的费用, 是企业挖掘利润的重要途径。不可控成本是指受国家政策、有关财经法律法规限制的成本因素, 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提取的各种税费、基成本因素金等。将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对全年预算、目标考核、有效控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不可控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煤炭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以及生产质量投入的成本, 它是确保企业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 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会不断转移到煤炭产品中。固定成本占用资金较高, 使用年限较长,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税法有关规定每年提取的折旧金 (固定成本) 。

(1) 土地、房屋建筑物。煤矿企业建设和开采过程中使用大量土地, 土地出让价款作为无形资产每年的摊销计入成本。煤炭企业建设的办公场所、宿舍以及仓库等建筑物, 投入资金按照使用年限或者其他方法提取的折旧金, 属于企业固定成本。

(2) 矿井。矿井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很重要, 开采初设关系到煤矿企业投资总额, 也关系到煤炭企业的长远利益, 是决定企业经济技术和生产条件等硬性的指标,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 生产设备先进, 投入的资金增多, 煤炭产品成本的摊销费用提高。按照煤炭行业规定井巷折旧从维简费中列支, 井下设备折旧从成本中列支。

2、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各种费用。

从2006年至今煤矿企业除去正常的税费以外, 先后增加了煤矿安全生产费用, 煤矿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煤矿转产基金、煤矿可持续发展基金, 煤矿企业按照可采储量缴纳的资源价款等, 使煤炭企业增加近百元的成本。

(二) 可控成本 (变动成本) 。

可控成本是指通过一定方法、手段使其按照循序渐渐状态发展的成本。是管理者可以控制并影响的成本项目, 可控成本项目中变动的因素影响成本, 因此对影响因素进行区分评价, 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 从而进行控制。

可控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职工福利支出、电力、煤矿设备修理费、地面塌陷补偿以及其他支出。在这些费用中, 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比大。按照企业高层的理念, 年初指标下达后, 在各种指标完成的同时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为首要任务。为此, 采取了全面预算化成本管理模式, 对各基层单位的成本进行量化, 分解到班组甚至每个职工, 真正做到全矿人人头上有任务。

三、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不可控成本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安全生产和房屋建筑物存在的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 一些矿井开采时间较长, 部分设施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和利用, 造成闲置、损坏进而成为不良资产。其二, 一些矿井经过多年开采, 资源逐渐枯竭, 其产量不断下降, 导致大马拉小车, 闲置的生产措施和建筑房屋增加成为沉淀资产。第三,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 煤矿部分设备进行淘汰, 造成设备的频繁更换或者闲置。这样将造成不可控成本的持续增加。

(二) 可控成本存在的问题。

1、成本意识不强, 管理观念落后。

对于成本的重要性认识还主要停留在决策层, 管理层在行动中不能重视成本的管理, 基层队、班组对成本没有准确的概念。

2、成本控制体系不科学。

企业的成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施成本控制应制定科学规划, 多层次多角度推进。

3、成本核算不到位。

企业成本核算是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体系, 要全方位地开展。目前企业成本核算多停留在只重视材料、电力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分析, 没有重视其他成本构成项目的核算分析;只重视产量成本核算分析, 而没有重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的核算分析;适应外部会计要求核算的多, 围绕内部管理需要核算的少, 致使成本核算资料有用性很差, 不能很好地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四、加强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 控制不可控成本的建议。

制定并实施固定资产经理负责制度进行考核, 实现奖罚和考核成绩挂钩, 激发起经理控制和管理资产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明确、科学、合理的责权运行结构和资产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 完善管理手段。对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进行落实, 健全稽查管理和责任制。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活, 科学挖掘其自身潜能。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编码, 登记其价值、结构、型号等基本信息。

(二) 控制变化成本的建议。

根据变化成本的特点, 完善和建立变化成本管理体系, 将责任实行层层落实, 重视新设备、新技术的创新和改革, 增加产能进而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建立成熟的风险预警以及市场应变机制, 将资源进行优化重组, 降低成本。提高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个人素质以及安全意识, 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结束语

企业要从固定成本来影响和降低煤炭成本, 通过提高煤炭产量、加强管理来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控制, 实现科学生产并减少不必要浪费, 才能增加企业利润和凝聚力, 让企业得到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可.分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煤炭企业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12-12-18

[2]辛士勇.煤炭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15

对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060-02

2008年5月内控制度成文出台以后,我国大中型企业都纷纷学习,有许多企业已经建立并实施了内控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内部制度之所以重要在于其能够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的进行生产经营、使财务报告的数据更加真实完整,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以及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内控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的现状

新时期,煤炭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势在必然,但是,时至今日我国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比较迟后,缺少健全的内控制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投资决策不成功、资产流失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矿井安全管理和控制的不力不仅给煤炭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社会负面影响很大。这些都表明了目前煤炭企业内控制度与其实际要求不相符,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缺少科学的决策机制,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采取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决策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前提,也是提高其竞争能力的有力保障。现阶段,煤炭企业的防范风险的意识不强,决策机制不科学,对各种潜在的风险不能加以识别和控制。有些煤炭企业根本就没有风险管控机制,所以防控风险的能力比较差。比如:一些煤炭企业发生透水事故以及瓦斯爆炸等给企业造成损失很大,与企业的安全领域的风险防控的工作脱不了干系。有些煤炭企业在进行重大项目投资和战略性供销合作方面没有进行风险评估,造成投资失败或供、产、销链条断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完善的制衡机制。煤炭企业只有合理设置组织架构,正确划分且有效控制权限,才能使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而目前情况下,由于众多原因导致了煤炭企业存在着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权责不明、缺少有效地制衡机制等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发挥。当下仍有大量煤炭企业常以生产为重,而没有很好地对安全监督加以制衡;再比如当企业不考虑销量而盲目生产,导致产量远大于销量以至于库存增加影响生产,这时一般销售部门都会采用赊销等形式来降低库存、促进销售,进而又增加企业了的应收款风险。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现阶段煤炭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仍将大量精力放在查账和找错上,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核、评价以及监督等职能。

(三)企业组织架构不合理。国有煤炭企业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均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委派,且多由国有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考核,这就往往导致在监督及制衡方面易出现漏洞。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明确,角色难以合理定位,以致股东会无法按照市场要求制定和履行股东职责,这时经营者往往也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企业管理,监事会自然也就形同虚设。

(四)煤炭企业与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将制约内控制度的发挥。由于种种原因,煤炭企业运行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公司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等。而要妥善地协调好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建立合理的、完善的协调机制。

(五)企业对内控制度认知不够。我国大多企业的内控制度起步都比较晚,再加上对其没有明确的认识、学习,以至企业内部多数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内部牵制,是制定的手册和红头文件等等。而企业管理层也往往认为内部控制就只是单独的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或者只是对企业资产安全的控制等,企业上下整体都对内控体系认知不够。在加上目前盛行的官本主义,也偶有渗透到到国有煤炭企业领导人,导致领导层缺少民营企业家的风范,对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煤炭企业本质的认识错位。

二、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的方法

(一)提高认识,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控。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架构,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关系着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管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决定着企业其他内控要素的发挥,影响内控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决定着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煤炭企业应加大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企业相关人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为内部控制实施的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由单一的开采向电力、高科技产业以及期货市场等多元化的方向扩展,因此其所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而不再只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勘探不准确和出现安全事故等风险。目前企业不仅要面对安全治理、勘探及市场风险等,同时战略投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客观存在。而且煤炭企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风险防控系统,以应对这些风险,避免或降低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在安全领域、投融资领域以及日常经营管理中进行风险管控,才能有效地防止发生事故,保证职工以及企业财产安全,使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明确部门权限与责任,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经济要求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不合理、不规范的内部组织架构,引入7S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仍然按生产、安全、经营、后勤等部门科室平行管理模式管理,虽然日常经营管理也很稳定,也能解决一些专业化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和内部控制体系的相互抵触,难相适应。当内控制度涉及到具体控制环节的相互交叉地方时往往出现控制盲点,容易出现都想管或者都不想管的情况。目前企业虽然对不同的业务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相对分散,很难形成系统,实施过程中时常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生产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与安全系统有关规定时常存在冲突,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事端。因此,煤炭企业也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控制理论搭建内部控制框架,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明确部门权限与责任,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煤炭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组织内部的一種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外部监督,规范企业组织架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作为煤炭企业的股东(出资人),不但要监督企业经营者按照计划目标完成的经营情况,而且要对经营者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监督。

(五)建立利润分配机制,合理分配企业利益。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但和其他企业的企业管理人员一样需要高效率地利用各项资源进行经营管理,取得较大的收益,而且要比其他企业的经营者花费更多的精力以应对煤炭企业特有的安全治理。这是在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考评和利益分配时应当重要考虑一个因素。但在对其经营成果及利润分配上,就往往显得比较被动。常常觉得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进而引起经营管理者采用舞弊等手段转移企业的利润。作为煤炭企业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而且危险性很大,员工自然对企业的利润分配中的要求也较高,假使企业不能满足员工应得的利益要求,员工就会利用各种方式侵占企业利益。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将国家有关利益分配政策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合理制定企业利润分配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控制制度并认真执行,促使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综上所述,国有煤炭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经营管理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技术方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法建立完善内控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水平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煤炭企业长久稳定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裴旺.浅议煤炭企业内部控制[J].山西科技.2009,01.

[2]刘辉.国有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9,08.

上一篇:《桂枝香·金陵怀古》下一篇:专业课程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