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处理工作

2024-05-20

故障处理工作(精选十篇)

故障处理工作 篇1

目前, 我国的企业和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非常重要。然而, 电力系统非常复杂, 出现故障的情况在所难免, 所以需要继电器及时将电力系统存在的故障部位进行切断, 确保其他部位不受影响。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 它是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继电器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保护故障, 因此本文提出了目前几种常见的继电器保护故障,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常见的继电器保护故障类型及特点

1.1 继电器保护运行故障

在继电器保护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继电器的负荷长期过重, 或者继电器所处的温度过高等等, 都会引起继电器保护故障, 从而使得继电器保护失灵, 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 无法正常发挥继电器的保护作用。继电器保护运行故障在保护开关或者是二次电压回路中比较常见, 因为这是电力系统运行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但是这一地区的瘫痪会对电力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1.2 继电器保护的设备故障

继电器是由很多个元器件共同组成的, 但是如果其中某个元器件未能达到继电器的标准, 那么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 出现设备故障从而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就会对整个电力系统失去控制, 从而出现一些无法预估的问题, 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3 继电器保护开关设备的故障

电力系统在设计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差错, 从而使得继电器的保护开关处于长期高负荷的状态下运行, 从而影响保护开关设备的故障。如果继电器的保护开关出现故障, 在电力系统运行不稳定期间, 无法正常切断相关的部件, 从而造成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

2 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故障的处理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部件, 因此必须要使得继电器正常的工作, 从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作用。但是, 在继电器的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所以必须要对这些故障及时地处理, 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2.1 替换法

替换法是应对继电器故障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优势在于当继电器出现故障时, 能够及时地替换原有故障的继电器, 从而在短时间内恢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但是, 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 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提前准备好用于替换的继电器。

2.2 参照法

参照法主要是指, 根据继电器在正常工作下的各项参数, 从而发现出现故障后继电器工作的各项参数, 找出差异较大的参数, 从而根据参数能够大致判断继电器故障的出现位置或者是引起继电器故障的设备, 进而对其进行维修或替换, 从而解决继电器保护故障问题。但是, 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继电器维修人员拥有继电器正常工作下的参数, 同时继电器维修人员必须有着丰富的经验, 才能根据异常的参数判断继电器出现故障的位置。这种继电器保护故障的维修方法与替换法相比, 对维修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3 仪器测试法

仪器测试法主要对继电器中的各个部件的参数进行测量, 同时根据仪器的输出来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但是, 这种继电器故障的维修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不能根据某个测量仪器的非正常参数就判断故障点, 因为测量的仪器也有可能出现问题, 必须要经过反复确认后才能确定故障点, 并对其进行维修。而且继电器故障维修人员在完成维修后, 需要利用测量仪器再次进行测量, 如果继电器部件的参数恢复正常, 则证明维修的故障点是正确的, 否则如果仪器的参数不正常, 则可能存在多个故障点, 或者是故障点维修不正确, 则需要继续进行维修工作。

2.4 分段处理法

分段处理法是继电器保护故障维修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是因为: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担任的角色非常重要, 当继电器出现保护故障时, 可能会有多个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修, 那么分段处理法能够让维修人员分工合作, 从而更快地缩小继电器的故障范围, 能够及时地对继电器进行维修。同样, 分段处理法对于维修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他们必须要对继电器中各段的功能非常熟悉, 而且还能够准确判断出故障所在, 从而及时地进行维修工作。

2.5 故障分析和处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维修工作效率, 很多电力系统都在建设故障分析和处理系统, 该系统需要对工作中的电力系统或者是继电器进行实时监督, 获取继电器运行中的各项参数, 从而判断继电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继电器的某项参数超出指标时, 可以进行及时报警。同时, 故障分析和处理系统在继电器发生故障后, 能够对继电器中的参数进行记录, 从而可以自动分析出继电器的故障点, 让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地对继电器进行维修, 及时恢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3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继电器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能够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但是在继电器的实际工作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问题, 从而影响了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所以,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几种常见的继电器保护故障, 进而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进而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

摘要:继电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 因此必须要对继电器进行合理地保护, 当继电器出现故障时, 要及时地进行维修和处理, 从而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因此,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常见的继电器保护故障的类型和特点, 进而提出了如何排除这些故障的有效策略, 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继电器,继电器保护,继电器故障,故障分析和处理

参考文献

故障处理工作 篇2

根据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的要求,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加强对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要求,我司特别针对以上内容加以说明:

1、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有电梯操作证的电梯管理人员。且每台电梯需落实具体的责任人,配臵专业救助工具及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和监控设备运行正常。

2、当电梯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维保部门日立电梯,联系方式已张贴在轿厢控制板(热线:8008308333,手机:4008308333),也可由有资质的人员先行救助。

3、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电梯应急预案的演练(可通知维保单位日立提供相关的协助),并做好相关资料的取证;同时在轿厢内张贴宣传品及检验安全合格标志和注意事项,向民众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和应对紧急情况的知识。

4、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业主及使用、管理人员进行以下内容的宣传教育,有需要时维保单位日立电梯可提供必要的培训。

1)如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求救和自我保护的程序

(1)被困乘客应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根据电梯内的提示进行求援,如拍门叫喊,用鞋子敲打等;

(2)被困乘客应远离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口,不要在轿厢内吸烟,保持镇静,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3)被困乘客在解救人员到场前不可撬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可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

(4)如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险情况,应尽快告知值班人员,并互相帮助、救护及安慰;(5)如轿厢运行速度异常,应远离轿厢门,做“屈膝”动作,以减轻人体对“急停”的不适应。

2)如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的处理程序

(1)值班人员发现所管辖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于信号并确认后,应立即通知本单位具有电梯操作证的人员前往处理,同时致电维保单位日立电梯维保部门;(2)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臵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告知轿厢内的被困乘客:“不要恐慌、保持镇定,远离轿厢门,不可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安静的等待专业人员救援。”并不断安抚被困乘客。

(3)值班人员还应了解轿厢内的情况,如轿厢所停楼层的位臵,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情况,如有紧急情况立即与120等取得联系。

(4)使用管理单位具有电梯操作证的专业人员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须等电梯的维保单位人员到场后,协同实施救援。

3)如发生困人的解救程序

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首先要识别电梯所处的位臵实施救援,如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楼面超过0.5米时,应先执行盘车程序,再按实施下述程序实施救援;

(1)确定轿厢所在位臵;(2)关闭电梯总电源;

(3)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厅门、轿厢门;(4)安慰并协助乘客离开轿厢,小心摔倒或跌伤;(5)重新将外门关好;

(6)待维保人员查明原因,解除故障后,电梯才能恢复运行。4)盘车解救程序

(1)在执行困人盘车程序时必须按要求先行切断电梯机房的电源并挂牌上锁;(2)确定统一指挥、监护、操作人员,由有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具体操作;(3)确认厅门、轿门是否关妥;

(4)在进行机房紧急援救前必须与轿厢内乘客取得联系,稳定其情绪,告诉乘客准备采取急救措施,请配合;

(5)拆除主电机轴端盖(如有),安上旋柄座及旋柄;

(6)两个救援人员各把持旋柄的一端,另一个救援人员,手持掣动释放杆并监视平层标志;,轻轻撬开掣动,而应在撬开掣动的同时,把持紧旋柄,用力盘绞,使轿厢向正确的方向移动;

(7)轿厢移到平层处将刹车恢复到制动状态,(8)确认制动可靠后,放开盘车手轮; 5)善后处理(1)如有乘客受伤,应先进行救援和安抚的处理工作,并在通知电梯公司的同时将情况如实反映并应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

(2)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并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如属外部原因,力求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3)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督促电梯维护单位尽快地检查并修复;

(4)如现场有新闻媒体的参与,应尽量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汇报情况,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5)及时提交故障及事故汇报资料。

5、紧急状态时对电梯的处理

1)发生火灾时,应以立即终止电梯运行为原则。(1)及时与消防部门联系并报告有关领导。

(2)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告诫轿厢内乘客保持镇静按救援程序实施后,组织、疏导乘客离开轿厢,沿安全通道撤走,将电梯臵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3)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应即刻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进行灭火。(4)对于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区,或者交给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

(5)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而停电造成困人故障。2)发生淋(湿)水时(遇到台风、雷暴等恶劣天气或消防水管、居民水管出现异常)应实施预防性措施,加强电梯巡视检查,关好机房窗户和门。电梯机房主屋顶或门窗漏雨而进水;底坑因建筑防水层处理不好而渗水;上下水管道、消防栓、家庭用水等泄漏造成电梯淋(湿)水事故时,除对建筑设施采用堵漏措施外,还应马上通知维保单位日立电梯维保部门并采取应急措施:

当底坑内发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终止运行,断开总电源。(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轿厢进水。

(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 事故。

(3)发生淋(湿)水时,应迅速切断漏水源,设法使电气设备不进水或少进水。(4)对淋(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管线等方法。确认淋(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对微机控制电梯,更需仔细检查以免烧毁电路板。

(5)电梯恢复运行后,详细填写淋(湿)水检查报告,对淋(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工作 篇3

关键词:机车列供电试验台;故障分析;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73-2

0 引言

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需要机车不间断的向车厢提供电源,用于车辆空调、照明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的运转。而车厢电源来自于机车供电系统,如此一来,机车的列车供电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线上机车发生列供电故障,将无法向旅客车厢提供电源,会造成旅客的不满,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降低机车列供电试验台的故障因此显得非常重要。

机车列供电性能试验作为机车整备作业“五项专检”之一,是机车整备作业的必检项目。机车列供电试验台适应于各型具有列车供电功能的电力机车的试验台,通过电阻箱模拟车辆负载对列供电系统进行试验,以检验机车列供电功能是否正常。

1 主要技术参数

电源:AC 220V±15% 500VA;额定试验功率:DC 600V 400kW;最大试验功率:500kW;额定负荷电流:DC 670A;电压检测:DC 0-1000V;电流检测:DC 0-1000A;风机电流检测:AC 0-20A;冷却方式:恒速风冷;冷却风机:AC 380V 3kW×2;连续工作时间:小于120 min;超负荷试验时间:小于10 s;试验方式:手动(独立)、自动(独立)。

2 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列供电试验台主要由控制系统、负载电阻、通风散热系统及试验电缆组成。

2.1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西门子PLC S7-200及带网络口的工控机组成,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联网组成监视控制打印系统,如图1。

同时设置独立面板手动操作控制试验方式。设备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大功率高压型直流接触器,小心驱大,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设备硬、软件均设置了过流、过压,风机过欠流保护。

2.2 负载电阻及通风散热系统

负载电阻柜内采用温度系数小的铁铬铝合金电阻材料,其设计容量及散热条件充分考虑了中修机车试验工艺要求。通风散热采用3kW三相交流电机通风机,试验过程中将风机纳入时时监控,风机正常启动后才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风机才停机。

2.3 试验电缆

集控器试验连接线一套;KC20D插头及电缆连接线一套;接地线一套。

3 試验方式与步骤

①按要求连接各插头、插座、连接线等。②闭合控制电源开关,各仪表正常显示。③选择试验方式“手动”、“自动”;正常情况下选择“自动”模式进行试验,只有“自动”故障时,才选择“手动”进行应急试验。④自动负载试验:打开自动试验软件,输入试验机型、车号、操作者代码等相关参数后,待软件界面电压表检测到DC 600V电压时,点击“试验开始”按钮,进行相应的自动试验。⑤手动负载试验:把转换开关打至“手动”位,控制箱面板电压表检测到DC 600V电压时,按动“风机启动”按钮后,分别投入25%、50%、75%、100%负载按钮,进行负载试验。

4 常见故障案例

4.1 自动试验不动作,手动正常

自动试验是列供电试验台的主试验方式,一旦自动试验故障转入手动试验时,列供电试验将会变得烦琐,且过程不易掌控。由于手动试验时,各按钮的启动间隔时间是由操作者人为控制的。若长期进行手动试验,加之人的不可控因素,很有可能造成试验过程中各按钮启动间隔时间过短,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确保试验台自动试验尤为重要。

自动试验故障,手动正常时,分析电路图,并结合现场实践经验分析可得故障点多为转换开关、控制电源、PLC。转换开关和控制电源可用万用表直接测量通路,判断好坏。PLC可由观察法进行初步判断,工作时若PLC指示灯有红灯亮着,则PLC故障;观察法无法判断时可采用替代法进行判定。

4.2 电压表显示不正常,电流表显示报错(乱码)

电流表显示乱码,实践经验得出绝大多时候就是电压表显示不正常造成的,所以首先应检查与电压表有关的进线电压、电压传感器是否故障。

若进线电压、电压传感器都是好的,则测量电压表(XMA-ZV-5)分压电阻两端是否有直流3V电压(10脚正,9脚负)。有3V电压初步可以判定是电压传感器故障,可以采用替换法对电压表进行判定。根据故障数量统计,试验台出现过3次该故障现象,都是由于电压表故障造成的。

4.3 试验中跳负载或试验台不能加载

由于试验环境比较恶劣,试验时,电阻箱产生温度较高。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等原因造成该故障现象在实际试验中比较常见,发生频率也较高。根据现象,结合电路图可以初步判定保护回路是重点检查对象。

首先检查过流保护器(DELIXI JD-5 3-S-120 1-A-80)的外观是否有明显过热烧熔现象,然后再检查保护电流设定值是否被调小。如果通过外观检查不能判定过流保护器是否好坏,则可通过短接隔离过热保护器回路,进行空载试验,若试验正常则说明过流保护器故障。据不完全统计,试验中跳负载或试验台不能加载现象,都是由于过流保护器保护电流被调小或过流保护器故障引起的。

4.4 稳压保险管烧损,更换后通电继续烧损

根据这一故障现象,首先排除稳压器自身无故障后,初步可以判定稳压器后端电路有过流故障点。根据电路图分析,后端电路中最有可能故障的就是整流桥被击穿,拆下整流桥用万用表进行故障检测,发现整流桥(KBPC 1035)被击穿,更换后故障消除。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由于静电感应,造成电子元件吸附很多灰尘,定期清扫保养能够减少故障频率。

4.5 电压显示正常,电流显示少了25%

根据故障现象可以判定电流正好少了一路,说明有一组负载未接通。而电阻丝负载是靠JZ7型中间继电器来驱动控制CZ0型直流接触器实现通断的。中间继电器和直流接触器就成为重点检查对象,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试验转为手动试验,并控制柜和负载柜打开,一级一级地加载检查看中间继电器及直流接触器是否都产生了相应的动作。总结现场经验,一般而言直流接触器故障概率比较大,由于长时间有大电流通过,发热、过流等原因造成触点老化,线圈烧损,从而引起接触器损坏。

4.6 电压显示正常,电流值略为偏小

列供电试验台使用一定周期后(1-2年)出现试验过程均正常但电流值略为偏小的现象,分析原因最有可能是电阻箱内并联电阻丝有烧断造成总电阻值变大,从而导致电流偏小。通过解体电阻箱发现内部吸附有很多杂物(纸、塑料带等),同时也证实了电阻丝有烧断的。通过在风机与电阻箱连接间加装细钢丝网,阻止杂物从电机通风口被吸入至电阻箱对设备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检修或更换电阻丝的周期。

5 结束语

通过对列供电试验台原理的分析并结合现场经验,统计、分析了近二年来武昌南机务段列供电设备发生的故障,以上5种故障现象是最为常见和发生频率较高的,指出了设备易损零部件,为及时处理修复设备故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了维修效率,从而减少因列供电试验台故障造成机车晚点出库事情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故障处理工作 篇4

1故障处理

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的常见故障一般有:试剂出不来;蜡缸温度超过65度;机器不能按所设顺序抽排液等, 这些故障同行们都介绍过, 我们遇到的这一例故障比较特别, 现介绍在下。

1.1故障现象

机器刚开始进入工作程序时, 福尔马林液正常地抽入上面的反应缸内, 机器显示一切正常。可是第二天准备进行包埋时, 机器报警, 程序未能进行下去, 仍停留在福尔马林液浸泡这一步。按retry键, 机器重新开始排液, 再抽液, 可是福尔马林液Ⅰ (EX1) 还未排完, 显示屏上显示开始抽福尔马林液Ⅱ (EX2) 了, 抽了一会儿又开始报警。之后, 反复在EX1和EX2之间排液抽液, 无法进行下面的程序。而且, 打开机器下面的门, 发现机器底部有好多福尔马林液。

1.2原因分析

原因一:可能是连接反应缸和试剂瓶的管子松掉了, 机器把该排进试剂瓶的福尔马林液漏到了外面。

原因二:反应缸的密封圈老化, 影响试剂的抽排。

1.3故障检修

首先把密封圈和橡皮管换掉, 把EX1液重新换了新鲜的。此后, 机器正常运行了一次, 到第二次运行又出现了同样的故障。重新检查了机器内部的连接管子, 未发现异常。但对机器底部的福尔马林液产生了疑问。在仔细查看了装福尔马林液的塑料桶, 发现桶的侧面有一条细小的裂缝, 而且发现前天新加的液体少了很多, 这时我们才认为机器底部的液体是由于桶漏所致。原来盛装福尔马林液的瓶内的液面未达到需要的高度, 机器没法抽到所需的量, 就会出现上述反复排液再抽液的情况。于是换了新桶, 并加了液体, 再选了一个小标本运行程序, 没发现任何异常, 故障排除。

故障处理工作 篇5

一、安装工具

1、手电钻(带冲击、调速)2、250mm管钳一把 3、250mm活络扳手一把 4、12—14mm吊板手一把、22—24mm吊板手一把.5、尖嘴钳子一把,侧口钳子一把(或壁纸刀一把)

6、电笔

7、“+”字、“—”字螺丝刀各一把

8、φ6mm、φ8mm冲击钻头各一把 φ11—16开孔器一把 9、10Kg压力表一块

二、安装常用配件

1、生料带

2、防水胶布

3、φ8mm塑料胀堵塞 φ6mm膨胀螺旋栓 φ4mm自攻钉

4、手电筒

5、毛巾、手套、鞋套

三、纯水机各部位名称及作用

1、进水球阀,纯水机总进水阀门,打开进水球阀,自来水进入纯水机,安装位置位于进水三通侧口,便于安装和维修时关掉水源。2、5微米PP棉过滤器,孔径5微米,沉积式前过滤,除去尘土,铁锈,砂砾等大于5微米的物质。

3、低压开关,当水压达到1Kg/c㎡时,接通电源,使机器正常运行;当断水,或水压达不到1Kg/c㎡时,切断电源,使机器停止运行,防止高压泵空转。

4、进水电磁阀,当电源接通时,自来水经过进水电磁阀,使纯水机正常制水;当机器停止后切断水源,阻止水过去,通过浓缩水路排走。

5、颗粒活性碳过滤器,预过滤,除去臭味,甲烷,农药,化肥及其它物质。

6、第三级烧结活性炭1μm保安过滤,截留所有残余悬浮物,滤除余氯、异味、农药等。保护RO(反渗透)膜。

7、高压泵,给自来水加压达到5—8Kg/c㎡以满足R.O膜制水的压力及流量需求。

8、R.O膜,又叫反渗透膜,它是依靠机器对原水所施加的压力,使原水中水分透过RO膜,而把原水中细微杂质,过多的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细菌、病毒、农药、三氯甲烷废物等其它有害物质统统截留下来,并通过连续排放的浓水将这些水中有害异物及盐分排出,进而得到十分洁净的饮用水。它的孔径只有0.0001微米,它对水中最小粒径及最小无机盐离子的去除率在90—96%以上,对细菌、病毒等有害异物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理论上可以说是100%)。细菌(0.4—1微米)病毒(0.02—0.4微米)逆渗透膜孔径(约0.0001微米)

9、逆止阀,工程上也叫单向阀,纯水水满,压力达到3 Kg/c㎡时,防止高压纯水倒流与废水一起排走。

10、高压开关,自动控制纯水机工作,当纯净水的水压达到3 Kg/c㎡时,切断电源,使纯水机停机;纯净水排出系统(比如打开龙头放水),水压减小,减小到1.5 Kg/c㎡时自动接通电源,使机器进入正常制水状态。

11、压力储水桶,储存纯水,以供备水。

12、气嘴,给压力储水桶补气或放气。

13、压力桶上球阀,压力储水桶的进水或出水阀门。

14、后置活性碳,除去异味使水质甘醇甜美。

15、鹅劲龙头,取用纯净水的开关。

16、废水比例器,使浓缩水排走,经小孔限流憋压,保证R.O膜的工作压力。纯水与浓溶水比例1:3。它的作用就是控制流量、保证恒定的系统压力。

17、冲洗电磁阀,由机器(电脑板)自动控制,纯水机累计工作7.5小时,电源接通一次,对R.O膜进行高压大流量冲冼,冲洗时间1分30秒。

18、电脑板,就是程序控制器,重新分配电路

(1)、电脑板灯的顺序一般为(从左至右)①灯为制水指示、②为冲洗指示、③为自来水压力指示、④为满水指示、⑤为电源指示。

纯水机电源接通以后,首先亮①、②、④、⑤灯表示纯水机初始状态。20秒后,如果自来水无压力或压力小20秒后⑤灯亮。如果自来水有压力、纯水压力储水桶欠压,①、②、③、⑤灯亮。大概1分30秒后、自动冲洗完成后,②号灯冲洗指示灯灭。①、③、⑤灯亮,此时为正常制水状态,大约1.5小时左右,压力桶水满,③、④、⑤灯亮。正常制水累计工作7.5小时,①、②、③、⑤灯重亮一次,对R.O膜自动强冲洗一次,持续时间为1分30秒。电源每接通一次就要自动冲洗一次。

(2)、四个灯同时亮有一定时间,(2分钟以内),否则四个灯以上同时亮,电脑板肯定有故障。

(3)、自动冲洗R.O膜,累计工作7.5小时,自动冲洗R.O膜一次,时间为1分30秒左右,比废水比量大。

(4)、延时保护,高低压开关停止后高压泵停止运转,重新启动高压泵之前,延时得20秒钟。

四、电脑板指示工作状态。

a、制水灯对应高压泵运转,进水电磁阀打开进水,纯水机正常制水。b、冲洗灯对应冲洗电磁阀,对膜进行高压,大流量冲洗。c、满水灯,对应高压开关,压力桶水满,切断电源。d、电源灯。系统供电正常,电源指示灯常亮。电脑板插头共12条线: a、黄线二条接低开关; b、兰线二条接高压开关; c、黑线二条接进水电磁阀; d、红线二条接冲洗电磁阀; e、绿线二条接高压泵; f、粉线、白线接电源。

五、安装前注意事项

首先检查纯水机外包装标识,是否与需方要求机型相同;检查发货单位或销售发票与需方姓名电话等一致;要求做到外包装无纰漏、无破损;要求标识、机型与客户要求一致。其次,打开包装后检查分体箱配件、保修卡、说明书及合格证是否齐全,有无缺损。

2、对整机进行检查,先查水管,有无牢固,松动,所有水管都应牢固,颜色统一,不得有扭结,死弯、开裂等现像出现,其次检查电路,变压器接出接入有无裸露部分,电脑板接线是否正确,不得出现裸露或接错,检查扦簧是否接好,应接牢固,有无脱落,检查高低压开关有无破裂,高压开关调压螺丝是否脱落;检查进水、冲洗电磁阀有无线圈裸露的部分;再次检查其他配件,要求无破损,短缺的情况出现。

六、安装的注意事项:

1、注意服务态度,要谦虚、和善与用户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2、安装人员自备鞋套、手套及抹布。

3、安装位置的选择一方面要便于安装,还要便于维修与保养。因人而异、因户而异、因实际情况而异,提出我们的方案,并尊重用户的想法。

4、无论是位置摆放,还是装订水管,都要注意美观实用。

5、若需穿墙,或在台面,柜子等处打孔,要注意保持它的完整性,并要合理、美观、若情况无法控制,应先将可能出现的后果与损坏告知用户,并征得其同意。接进水三通时也一样。

6、安装机器时,先将放置机器空间擦洗干净,不得出现机器安装完时,周边环境肮脏不堪。

7、要先接通水源,机器进满后再接通电源。

8、安装结束后,要告知用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告知用户,提出紧急处理办法。

9、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调试,并做好基本情况的登记,确保一切正常后,离开现场。

七、装机

(一)选择合理安装位置,尽可能离水源、电源、排水口近一些,挂装、放在橱柜内均可。

(二)安装进水三通及球阀:

1、关闭并确认总阀门关闭(打开龙头不流水)

2、旧管道要注意极易损坏,要提醒用户,找有经验人员或牧业部门协助。

3、将龙头拆下,把进水三通及球阀装上缠好生料带、再将龙头装好。

4、安装后确认不漏水。

(三)组装机器

1、R.O膜,R.O膜方向,带二个小密封圈一端向里,用手旋转按压

到底(可以抹少许凡士林),不能用盖往里顶或砸。检查密封圈有无大缺陷,壳盖上的密封圈一定要放在膜壳上,并涂少许士凡林,用手拧紧。

2、装滤芯,先把滤壳缠上生料带,顺序为从右到左依次为5微米PP 棉,颗粒性碳,烧结活性炭。PP棉安装没有方向,颗粒活性碳、烧结活性炭带有胶垫一端对应机头方向,并去掉滤芯外热缩膜同时把胶垫放好,检查密封面、槽、密封圈有无太大缺陷,密封圈涂一些医用凡士林,用专用板手拧紧。

(四)安装储水上球阀:

将储水桶上端螺扣缠一些生料带,然后把储水桶阀上紧,要上正,不要损坏螺扣,也不要用

力过大,防止球阀拧裂。

(五)安装鹅颈龙头:

1、如果安装在水槽上,用电钻匀速开孔,孔径为11-16毫米,直接安装鹅颈龙头。

2、如果安装在墙上,固定吊片,(下面留出装管余量,10多公分距离)安装龙头,把装饰件上好,固定牢。

(六)、管线连接:

配件包括配备4~5米长的管子,分别用于4处,分别为自来水进水、压力桶接管、鹅颈龙头接管、废水排出管,安装人员一定要做到合理布局,便于检修。

① 塑料件:管口切平,套上螺母,上好管塞(增强管的强度),管口长出螺母2-3毫米。② 进水球阀与进水管安装,将管口切平,套上金属螺母,然后将塑料管插入进水球阀出水口一端,拧紧螺母,不要太用力,以免把管卡弄破

③ 连结鹅劲龙头:管口切平,套上金属螺母,泥龙套,管口长出螺母,管口长出螺母2-3毫米,塞入管塞,上紧,力度比进水球阀大一些。④ 废水连接管接入排污水管道,做好密封。⑤ 连接完后,理顺管道。

八、纯水机的调试

(一、)目的,对整机进行最后一次全面调整,检查,以防出现错误。(二、)方法和作用

1、打开进水球阀,找到鹅颈龙头,注满水后,接通电源;①、②、④、⑤灯亮,稍后①、②、③、⑤、灯亮,一分多钟以后①、③、⑤、灯亮,污水排水管水量由大变小,证明,冲洗电磁阀完好,有效。逆止阀过水通畅。

2、待机器正常制水后,(水流稳定,无气泡),关闭储水桶上球阀,关闭鹅颈龙头,稍后,纯水机停机,证明:高压开关的停机功能完好;稍后观察废水应逐渐停止,证明进水电磁阀完好,有效:高压泵不应该频繁运转,证明逆止阀关闭严实。

3、打开鹅劲龙头,水压逐渐减小,几秒钟以后,纯净机正常制水,证明高压开关开机功能完好,有效。正常制水过程中,纯废水量流速均匀,证明进水电磁阀良好。

4、以上工作重复2-3次。

5、关闭进水球阀,纯水机停机,打开进水球阀,几十秒钟后,纯水机开机,证明纯水机低压开关开机功能完好、有效,重复2-3次。

6、一切正常后,可将压力储水罐制满纯水,打开鹅劲龙头,让纯水冲洗后置活性碳,直到水质干净,关闭鹅劲龙头让机器正常制水。

九、纯水机故障判断与排除

(1)不制水

1、水、电正常。

2、高压泵转,有无废水,如果有废水,进水系统,排水系统,无问题,逆止阀卡死,龙头无纯水流出,膜是否提前报废,或已到使用命,过水不畅或不过水;其它地方有无堵死。

3、如果没有废水,检查进水电磁阀,是否打不开,水通不过去,另外检查滤芯是否已堵死,到更换期限。

4、泵不转,也没水,总是③、④、⑤灯亮,检查高压开关,(短路法)。

5、泵没有压力(泵也运转)。

6、电路不正常检查电路。

(二)、储水桶水满但不停机 检查高压开关,是否压力太高,如果太高,调整到2.8-3Kg/cm,(水压表选择,量程的1/3-2/3最准确,所测量程乘以2,0.6Ma。)压力不要大,压力太大,进水压力也相应增大,这样废水就会增加。间接反应增大,这样废水就会增加。间接反应高压泵的压力,达不到3Km/cm2a,高压泵压力不够,再者就是高压泵压力太低,正常应在6-8Kg/cm2。

(三)、无水不开机

④、⑤灯亮、短路法检查高压开关。③、⑤灯亮、断路法检查低压开关。

(四)停机后废水不停

进水电磁阀关闭不严,或装反。逆止阀返水不停,二种情况流走的废水不一样,前一种自来水,后一种是纯净水。水质不一样:水量不一样。前一种比较冲,后一种流量较小,由于逆止阀造成不停废水,可以关闭储水桶球阀,废水水流停止,可以判断。

(五)、机器频繁启动

逆止阀返水,高压开关压力高置太高。

(六)、根据各部件作用来判断它的故障。

1、高压开关:

水满不停机,压力桶缺水不开机。

2、逆止阀:

故障

一、废水不停,水质好;

故障

二、高压泵在没有纯水时运转;

故障

三、逆止阀阀芯卡死不过纯净水,纯水机运转正常,指示灯正常,但不制水。

3、进水电磁阀:

故障

一、关闭不严废水不停,水质差,流量大。

故障二,进水电磁阀打不开,不进水,造成不制纯净水,特点是电脑板显示正常,水泵运转正常,废水也没有。

4、低压开关:

故障之一,停水后不停机,电脑板是①、③、⑤灯亮,断路法。故障之二,有水后,水压正常,不开机,短路法。

5、冲洗电磁阀:

故障之一,不冲洗,电磁阀打不开。

故障之二,关闭不严,废水在流。废水流量大,压力会降低很多,严重时造成不制水。

6、高压泵:

压力不够,不能正常制水。不停机,达不到高压开关的停机压力,制水不正常水质也不好。

7、压力桶:

故障之一,不出水或出水少,一是水胆漏,气嘴出水,不可修复,换桶。故障之二,出黄水,PE衬破裂,造成水与钢桶直接触,生锈,面且变味。

8、R.O膜:

去除率低,低开90%,不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水量的增加、去除率、产水量逐渐减少。

9、滤芯:

故障之一,堵塞,第一级堵塞,电脑板只亮第五灯,(绿苔、细菌、泥沙堵塞)。显示停水,第二、三级堵塞,①、③、⑤灯都在亮,没有废水也制水,与进水电磁阀没打开一样,分段排除法。

故障之二,第五级堵塞,水满,不出纯净水,分段排除法。故障之三,滤芯失效,影响机器各部件寿命及效果。

10、电脑板,指示工作状态,重新分配电路。长时间四个灯或四个以上灯亮(超过2分钟),电脑板有问题:③、④、⑤灯亮,但水未满,排除高压开关的问题,电脑板出故障。①、③、④、⑤灯亮,电脑板本身出故障。附表:1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不制水 没有电 检修电源 高低压阀故障 修理或更换 加压泵损坏 修理或更换

冲洗开关在冲洗位置 关闭冲洗开关新型机(冲洗开关)停水或水压过低 恢复供水增压水泵与客户讲清楚 进水电磁阀损坏(不过水,打不开)更换电磁阀 前置过滤或RO膜堵塞 逐级检查清洗或更换 管路接错 对照流程图重新接

2、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制水量少 进水流量小 调大进水压力

前置或后置过滤芯堵塞 逐级检查并加以处理

增压泵压力小 用压力表测,如压力小则修理或更换(5-8Kg/cm2)冲洗开关没冲洗(新型机)打开冲洗开关 RO膜堵塞 清洗或更换RO膜

3、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机器启动频繁 逆止阀失灵 更换逆止阀 高压阀压差过小

(压差一般1KgF/cm2)更换高压阀

4、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罐内无水或满水后不出水 储水压力罐进水开关未打开 打开进水开关 罐内预设压力消失

5、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纯水有异味或口感差 前置活性碳失效 更换新的 后置活性碳失效 更换新的

储水压力罐内胆破漏 更换压力罐 RO膜堵塞 清洗或更换RO膜

6、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纯水TDS值高(纯水TDS值≤原水TDS值×10%)去除率≥90% 纯水TDS值高 前置滤芯未及时更换 逐级更换直至达标 后置活性碳失效 更换新的 RO膜失效 更换RO膜

RO膜在膜壳内放置密封不严 更新放置(主要是新机器)新装机器后置活性炭未冲洗干净 增加冲洗时间 储水压力罐内胆破漏 更换压力罐

7、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处理

储水罐存水少 高压阀压力过低(高压开关)用压力表测,如压力小则修理或更换 安装机器流程

一、进水三通和球阀。

二、装RO膜。

三、装5微米PP棉,颗粒活性炭、烧结活性炭。

四、机处和装鹅颈龙头处打孔。

五、装压力桶。

六、装鹅颈龙头。

七、机器、连接水管线路。

(1)5微米PP棉---进水三通球阀。(2)废水处---下水管道。

(3)压力桶---后置活性炭(右端)。(4)后置活性炭(左端)---鹅颈龙头。

八、列水管线路,保持水管线路走向一致。

输液常见故障及处理 篇6

门诊或临床上,在给病人输液过程中,虽然各个步骤都按输液常规做到位,但仍会出现液体不能正常滴注,而使病人感到不安,甚至担心再次穿刺而引起患者的不满。因此,了解输液常见故障并掌握其处理方法,对减轻病人痛苦,增强护患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液体不畅或不滴

在确认回血很好且穿刺部位无渗出的情况下,完全打开输液器开关,液体仍滴得很慢或完全不滴,首先轻轻用棉花垫高针柄少许,看是否因针尖斜面顶住血管壁所致,若滴注通畅说明排出故障成功。若无明显改变,看排气管是否通畅。如排气管扭曲、折叠或灌满液体,则因瓶内气压减小而使液体不畅,将排气管内的液体挤入瓶内,并保持排气管通畅,顶端向上即可。

2 液体从排气管内流出

液体从排气管内流出,易打湿床单被套,使病人反感,另外病人看到液体流出,担心液体浪费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也要尽快处理。将液体从架上取下,使瓶口端向上,用无菌注射器抽出10~20ml空气即可,主要是因为加药时没抽出等量空气,使瓶内压力过高引起。

3 莫非氏滴管内液体太少或无液体

在排气时或穿刺成功后,经常会出现莫非氏滴管内液体迅速下滑,有时还夹杂着空气。使病人极为不安,这时先关紧输液器的开关,将输液器的插入管完全插入液体中。主要是因为插入管没完全插入液体中,使流入莫非氏管内的液体太少所致。若插入管有较多在瓶塞外则会出现液体、空气混杂下滑的现象。这时,将插入管完全插入液体后,重新排气即可。

4 莫非氏管下端有空气段

随着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病人见莫非氏管下端有空气便色变,所以快速有效的排气法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如空气段长度≤1cm,将输液开关关小,用指弹至莫非氏管上方即可。如空气段长度>1cm,从空气段下端约20~40cm处,连续滚动式挤捏输液管,使管内液体向上填充空气段的位置,空气段便向上移动,直至进入莫非氏管液面的上方。若空气段位置在针头连接处附近,无法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将针头连接处叠紧,将输液管乳头与针头接头分开,将输液管开关打开,让空气段从输液管乳头部流出后,立即将针头接上,并向病人作好解释。

5 莫非氏管下段呈弥散性气泡

主要是因为莫非氏管内液体太少,少于莫非氏管容积的1/2,液体下滴时连同莫非氏管内的空气直接流进输液管的下端所致。只要折叠莫非氏管下端的输液管,轻轻挤捏莫非氏管,至莫非氏管内的液体有其容积的1/2~2/3即可。然后按4中所述排尽管中的气泡。

6 针头阻塞

各种原因使回血在针头里停留时间过久,发生凝固。从而阻塞针头,使液体无法滴注,切不可加压冲击针头内的凝血,防止小血栓进入血管后引起小动脉栓塞,尤其是脑动脉、肺动脉等的阻塞。这时应该拔出针头,更换针头后重新穿刺。

参考文献

[1] 李宝军,关小宏,张红,盛薇.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技巧 [J].现代护理,2006年06期

[2] 唐巍.静脉输液中的技巧在工作中的应用 [J].河北医学,2007年09期

[3] 吕艳. 浅静脉输液针头斜面向下固定法的探讨 [J].护理研究,2003年16期

[4] 张艳萍.护士输液过程中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 [J].护理研究,2003年08期

[5] 朱寿美.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效果的方法 [J].护理研究,2005年08期

故障处理工作 篇7

一、掌握正确的故障处理经验与故障处理技巧

要做好DX型中波发射机的故障处理工作, 必须要灵活应用故障处理的技巧和方法, 虽然检修工作可以对故障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但是发射机在运行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如电路中元件性能降低不能正常工作而损坏, 或插接件电缆接触不良在检修中未能察觉等造成发射机故障关机, 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足够具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明确故障处理的目的就是尽快恢复发射机安全可靠的稳定运行, 进行故障分析并使用正确的故障技巧和故障查找方法, 避免在故障处理时走弯路或将故障转移, 以缩短发射机停播或劣播时间。

然而在故障处理中如能灵活运用正确的故障查找方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减少不必要的故障处理时间。现在简单介绍下笔者认为的几种常用查找故障的方法。

(一) 对症下手法。

依据故障现象、故障指示灯所指示的故障等来查找和采取处理故障的方法。

(二) 替代使用法。

对在故障查找中, 如发现可疑的元件, 可用同类型的确定正常的器件通过替代可疑元件使用, 来查找故障, 即为替代使用法。如果使用替代使用法后, 故障现象消失, 说明故障出现在被替代部分, 然后再进一步检查被替代部分存在故障的原因。这就能很愉快缩小检查范围和确定元器件的好坏。

(三) 两机对照比较法。

当具备两机对照比较条件时, 可将发生故障的发射机与同型的正常运行的发射机进行比较对照, 比较两部发射机同状态下电路中的状态指示灯, TP点测试值等, 可较快的初步锁定故障部位和原因。

(四) 测量电压法。

在日常工作预先测量好发射机正常运行时与低压状态下的各电路板上TP点测试的正常电压值, 或各元件关键部位的电压值, 并作为历史数据收藏, 当发射机发生故障时, 可对可疑部分电路的TP点等值进行测试, 并以历史测试数据为参考, 得出故障部位。

(五) 测量电阻法。

电路板上的因元器件损坏, 或插接件和开关接触不良, 以及元器件虚焊等问题, 可导致各种故障发生。这些故障原因都可在设备断电的情况下, 用万用表的电阻挡进行检查和确定, 如保险管或电阻烧断等。

(六) 直觉法。

直觉法就是可在发射机发生故障时再人工重启一次发射机, 根据故障发生瞬间的指示或声响、状态等, 凭自己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对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判断的方法。

(七) 示波器观察法。

故障发生后如用电压测试TP点等直流电压未能找出故障, 可以用示波器捕捉电路中可疑测试点的瞬态信号或波形等判断, 尤其是针对那些只有在故障关机瞬间才会出现的故障信号, 而在关机后故障信号又消失, 不易查找的故障。使用示波器观察法则更能准确、可靠的找到故障。

(八) 改变电路现状法。

在查找处理故障时, 遇上一时难以处理的故障, 比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解决的故障, 或时有时无出现的不好查找的故障, 如甩开此类电路短时间内不影响发射机的正常运行, 此时我们就可以采取改变电路现状法, 通过应急短路处理等一些手段, 将故障部分的电路暂时甩开, 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行, 此类故障点如:故障检测电路部分故障等最有代表性。

(九) 分割测试法。

把可疑部分电路进行分段拆开测试, 即可甩开电路接中间部位的电缆连接线或插接件, 分别测试是否存在故障, 如测试正常, 则说明故障部位可能就在被断开另一段电路中。

在故障处理中, 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 确保思路清晰、动作准确, 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灵活地运用上述几种常用的查找故障的处理方法, 并遵循“先外后内, 先易后难, 先常见后罕见”的顺序原则。

现在, 笔者以一故障实例分析处理方式, 简单介绍如何灵活运用上述几种故障查找方法。

二、根据故障实例分析, 介绍故障处理方法的应用

下面以DX-600发射机单PB200单元模拟输入板电源故障为例 (如图1所示) , 简单介绍下故障处理方式的应用方法。

模拟输入板电源由控制板送到模拟输入板的直流电源有+18V、+8V和-18V, 每个电源都通过各自的2A保险, 经过U24、U22和U23稳压器, 分别被稳压成+15V、+5V和-15V。每只稳压器输出都接有一个指示灯, 稳压器工作正常时, 亮绿色。为了能够监测各稳压器工作情况, +18V电源和+8V电源分别通过两只二极管或在一起送到U29稳压器输入端, 输出+5VB电源。+5VB电源经过一串电阻分压网络, 用来作为比较器U15的反相或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 而每个电源的分压都连接相应的U15输入端。当三个电源输出正常时, 即U15同相输入端比反相输入端电压高时, 输出端为+5V, 这个电压加到U15-10反相输入端, U15-11同相输入端接+5VB电源分压的+2.5V, 此时U15-13输出端为0V, Q2 (NPN) 截止, J2-7为+5V (高电平) 。当其中有一个稳压器损坏或者输出电压降得很低, 相应的比较器输出端为低电平, 电源故障指示灯DS4亮红色, 使U15-13输出端为高电平, Q2饱和导通, J2-7为低电平, 送到控制器板J1-7上, 通过U25锁存器锁存, 一路送到U19 (PAL块) 故障门1块, 输出RF封锁信号将所有大台阶和二进制射频放大器关断;另一路送到LED板, 显示模拟输入板电源故障。

当模拟输入板电源故障发生时, LED板显示“ANALOG INPUT SUPPLY FAULT”、“RF MUTE”红灯亮 (如图2所示) 。

首先应采用对症下手法,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出故障点出在模拟输入板电源通路或故障检测通路上, 可排除控制板前端电源出现故障的可能 (因为A/D转换板未出现电源故障) , 所以用直接观察法检查模拟输入板电源状态。由此为切入点, 以DS4 (图1) 电源故障红灯是否亮为分割判断点。

(一) DS4电源故障指示红灯亮, 则检查前端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 若电源指示灯正常, 则可用测量电压法判断对应的TP点电压是否正常。

1.电压值都为正常, 则说明问题出在检测电路, 此时为减少查找时间, 可采用改变现状法, 改变线路的现有状态, 将控制的TP16与稳压管的CR22负端短路连接, 改变输入到控制板U25的故障信号状态, 使故障不再响应, 同时并将U15-13短接到地改变射频封锁信号电平, 阻止其切断直流信号。

2.测量的电压不正常, 可测量保险前后端电压是否正常, 来得出故障点, 如电压正常, 则判断为三端稳压块损坏或其它元件损坏, 一时难以更换, 可直接用正常的板替代掉故障板使用。

(二) DS4电源故障指示红灯不亮, 为不在查找故障上花费时间, 可直接应急短路控制板的TP16与CR22负端, 改变线路信号状态, 如故障仍在, 说明故障出现在控制板上, 如更换对应的U25, 与U9芯片仍不能排除故障, 因控制板控制线路复杂不易查找, 则可直接用正常的控制板替代使用, 排除故障, 待停机检查期间, 在查找实际准确的故障点所在。

因此在故障处理中, 可根据实际的故障情况, 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故障,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发射机在执行播出任务期间, 能做到快速安全的使发射机暂时脱离故障状态, 在故障处理中切记盲目遵循正常思维, 非要找出故障点, 并花费时间解决掉故障点, 方才罢休, 因而造成了播音时间的延误, 所以只要能保持设备稳定运行, 减少停播时间, 保证设备安全, 又保证了播出安全, 就是最佳的处理方法。

三、结语

DX中波发射机故障种类繁多,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去思考更多更好的处理方法, 尤其是针对那些难以短时间处理的故障, 尽量找出切实可行的简单的应急处理办法, 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故障处理工作。以上就是笔者对DX系列中波发射机故障处理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供同行们参考交流。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做好DX系列中波发射机的故障处理工作, 并用实例说明故障处理过程中的思路及方法, 对DX系列中波发射机的维护技术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DX系列中波发射机,故障处理工作,模拟输入板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发送与传输《维护手册》编委会.DX型大功率中波发射机 (三) ——DX—200型功放单元, 2000.

[2].广播电视发送与传输《维护手册》编委会.DX型大功率中波发射机 (四) ——功放单元线路板原理与维护, 2000.

机车盘形制动器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篇8

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牵引质量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高速客运及重载货运列车发展的同时对列车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制动器是列车安全行车的重要技术装备。

1 盘形制动器结构

盘形制动器是轮盘制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制动力, 并自动补偿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磨耗间隙, 使闸片间隙保持在设计范围。其结构主要由1-盖;2-螺盖;3-调整螺母;4-卡环螺母;5-定位卡环;6-导向螺母;7-弹簧套;8-调整丝杆;9-主压缩弹簧;10-套筒;11-鞲鞴;14-气缸体组成;15-引导弹簧;17-气缸底座18-轴承;19-推力球轴20-调整弹簧;D-锥形离合器;N-锥形离合器;Z-齿轮离合器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

2 盘形制动器工作原理

2.1 缓解位置

盘形制动器处于缓解状态时, 制动缸通大气, 鞲鞴在主压缩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缓解位置。齿轮离合器在引导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保持啮合, 同时调整丝杆在主压缩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缓解位置, 如图2所示。

2.2 无磨耗间隙制动

盘形制动器开始实施制动时, 鞲鞴组成、调整丝杆、调整螺母移动距离“A”, 制动闸片与制动盘、定位卡环与推力球轴承刚好接触, 没有输出制动力。鞲鞴组成、调整丝杆、引导螺母、调整螺母前移距离“E”, 引导螺母与定位卡环刚好接触, 锥形离合器脱开, 齿轮离合器脱开, 而锥形离合器啮合, 制动力开始传递。如图3所示。

2.3 有磨耗间隙制动

鞲鞴组成、调整丝杆、引导螺母、调整螺母移动距离“A”+“E”以后, 在制动缸的空气压力作用下, 勾贝、锥形离合器、调整螺母、调整丝杆向前运行一个磨耗量的行程“V”。当调整丝杆向前运动时, 导向螺母的上轴承与定位卡环相接触, 导向螺母开始旋转, 直到导向螺母相对于调整丝杆向后移动距离“V”。

3 故障与分析

由于制动器使用频繁以及工作环境的恶劣会使制动器零部件的磨损从而导致故障。下面介绍制动器常见的故障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3.1 无制动力输出

在机车制动时, 向气缸体通压缩空气, 由压缩空气推动鞲鞴从缓解位克服主压缩弹簧力移动。受鞲鞴支持的引导弹簧使引导机构通过伞齿螺母和间隙调整机构带动调整丝杆移动。调整丝杆通过夹钳机构放大, 再由制动闸片把制动力作用于制动盘上, 从而实现机车的制动。从制动器制动的过程发现, 制动器的每个传递力的机构都会使制动器产生无制动力输出故障。

由非自锁螺纹间隙调整机构故障导致无制动力输出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几个方面:

1) 防尘罩损坏, 导致非自锁螺纹间隙调整机构弄脏、锈蚀或冻结。

2) 堵塞的排气螺钉会导致防尘罩膨胀过度而破裂。

3) 调整丝杆螺纹、引导螺母或调整螺母损坏。

4) 引导螺母上的轴承损坏。

3.2 闸片间隙不正确

闸片与制动盘间隙过大, 导致制动空走时间增加, 相应的制动距离也增加。另外闸片间隙过大, 在冬天下雪的情况下, 容易在间隙中积雪, 使得闸瓦摩擦系数降低, 制动力下降。闸片与制动盘间隙过小, 使得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制动力, 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制动器的调整丝杆没有完全复位。也可能是工作行程太小或太大, 导致闸片间隙不正确[3]。

3.3 压缩空气逸出

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在制动缸的进气口处压缩空气不断逸出, 还有在制动实施过程中排气螺钉处压缩空气不断逸出, 这两种情况导致制动缸内压缩空气压力降低, 制动缸内的压力小, 作用在鞲鞴上的力也相应减小, 通过间隙调整机构以及调整丝杆复位机构上传递到夹钳机构, 最后作用在制动盘上的制动力减小。导致压缩空气逸出的原因是管接头泄漏或者皮碗有故障或气缸体中勾贝的表面有损坏。

3.4 制动后不缓解

1) 制动缸配合不好, 在缓解过程中出现卡滞现象, 制动缸无法正常缓解。造成因素有制动缸缓解弹簧两端面平行度差;制动缸导向槽磨耗, 与配合定位销配合不好;制动缸后盖通气出堵塞, 无法正常排气缓解。

2) 制动器主压缩弹簧断裂;制动缸内被灰尘或者铁屑弄脏;夹钳机构各个销套阻力过大导致相对运动不灵活, 闸片无法正常复位;制动缸内的压缩空气没有排尽, 使得制动器缓解时候力不够。

4 处理措施

通过以上几种常见故障及原因的分析, 本文对其提出了处理措施:

1) 由非自锁螺纹间隙调整机构故障导致无制动力输出的情况, 分解并清洗非自锁螺纹间隙调整机构, 更换所有损坏零件。

2) 在更换制动闸片后制动闸片没有间隙的情况, 将调整丝杆用板手拧回原位, 使闸片与制动盘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在反复实施制动后, 制动闸片的间隙不正确的情况采取以下步骤:修正制动器的工作行程, 松开盖上的喉箍并推回防尘罩, 调整工作行程完成调整后, 装好防尘罩。

3) 压缩空气逸出的情况, 用工具拧紧管接头或更换密封件。

4) 制动后不缓解的情况有以下措施:由于制动缸在制动缓解作用的过程中存在充、排气现象, 必然要同外界大气进行空气交换, 因而首先要改善制动缸工作环境, 避免车辆污水喷射到制动缸上;加强橡胶防护套的检查, 确保防护套作用良好, 避免污水通过制动缸螺杆部分进入内部导致油脂失效;在对制动缸进行检修时, 检查缓解弹簧两端面的平行度, 使两端面高度一致, 确保制动缸在缓解时不会因弹簧不平出现顶片卡滞现象。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JPXZ-1型盘形制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结合实际发生的制动器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给出几种处理措施, 力求为解决此类故障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故障处理工作 篇9

1 转载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1 装载机常见故障分析

1.1.1 溜槽磨损:

溜槽磨损是所有槽类输送机的通病, 分析认为转载机溜槽磨损主要由磨料磨损和粘着磨损引起[3,4]。磨料磨损是指运输机所运输的物料与溜槽表明接触并发生相对位移, 促使溜槽表面材料出现磨损的现象。粘着磨损是指牵引链和刮板等作用在溜槽上的压力较大, 当该压力超过溜槽表面材料屈服极限时便会出现塑性变形, 直至出现溜槽表面材料出现磨损破坏。资料显示, 溜槽磨损宏观表现在煤岩体对溜槽和牵引链对溜槽的直接磨损;微观磨损表现在因物料和牵引链对溜槽的作用导致溜槽表面材料晶粒出现滑动歪扭而引起溜槽表面材料破坏, 其机理是溜槽表面材料经犁沟作用产生塑性变形。

1.1.2 牵引链断裂:

牵引链断裂也是转载机在运行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分析认为牵引链断裂主要是由于转载机负荷过大或者牵引链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导致。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会因煤壁片帮、顶板冒漏产生大量的煤岩体, 这些煤岩体经转载机运输会增大转载机的运行负荷, 当牵引力超过牵引链的抗拉极限时便会导致断链发生。同时, 牵引链长与溜槽长时间的摩擦运行会导致牵引链局部磨损变形严重, 该磨损区域所受最大承载力会大幅度降低, 这样也会导致断链发生, 转载机超负荷运行往往也会导致牵引链在磨损点出现断链。

1.1.3 护轴板磨损:

转载机机头链轮处的护轴板是易磨损件, 护轴板带病使用会导致机头轴承链轮出现问题, 同时还会出现转载机拉底煤现象。护轴板磨损主要是由于牵引链和刮板在机头对护轴板进行冲击和摩擦导致, 解决护轴板磨损的主要途径是确保护轴板的材质合格、合理使用和经常对护轴板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护轴板。

1.1.4 开关频繁跳停:

在运输机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频繁的开关跳停现象, 分析认为主要由于运行负荷大、接线不良、单相运转等导致。根据转载机使用情况可知, 当转载机超负荷运行时会导致频繁的开关跳停, 这时转载机司机会根据转载机运输煤量进行频繁的点开转载机, 长时间的点开转载机会导致电机过热运行, 严重时会出现烧电机现象, 这时电机经常处于两相状态, 当转载机上稍有载荷变会出现开关跳停。

1.1.5 减速机运行异常:

在转载机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装载机减速机异响, 分析认为是由减速机啮合度不佳、轴承损坏和窜轴引起。另外, 减速机齿轮磨损过度, 联轴器安装不正, 减速机内有杂物也会导致减速机异响, 减速机带病运行一方面会降低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会导致转载机非正常停机, 且更换减速机费时费力, 对生产及其不利。

1.2 装载机常见故障处理

及时发现和消除转载机常见故障对于提高回采率和转载机使用效率、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处理转载机常见故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转载机溜槽磨损可以使用高强度、高耐磨性的材料制造槽体, 同时可以在槽体内表明通过耐磨焊条, 增加耐磨涂层、增加耐磨垫板等手段提高溜槽的耐磨性。应对转载机牵引链断裂除了增大转载机检修力度, 及时对磨损严重的链环进行更换外, 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牵引链的松紧程度, 避免转载机长期满负荷运行, 确保转载机牵引力在牵引链承载范围内。解决护轴板磨损问题首先应选择材质合格的护轴板, 安装护轴板要合理, 紧固螺栓要上紧上平, 避免护轴板凸出, 同时转载机司机和检修人员应实时掌握护轴板磨损程度, 对于磨损严重的护轴板及时进行更换。减速机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 应首先确保联轴器安装合理, 经常性的对油质进行检测, 避免杂质进入油体对转载机形成磨料磨损。开关的频繁跳停对转载机稳定、高效运行及其不利, 应避免转载机长时间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行, 同时应避免转载机频繁点开, 确保电机运行正常, 这样可很大程度的避免开关跳停。

2 转载机日常维护

考虑到桥式转载机是综采工作面运输系统中的关键中间设备, 加强转载机日常维护工作, 避免转载机带病运行, 降低转载机故障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面正常生产期间, 应制定转载机专项检修制度, 同时派遣专业机修人员对转载机进行日常检修, 尤其对于护轴板、链环、电机和减速机等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检修, 确保转载机用油油质合格。在停产等非正常生产期间, 应对转载机进行定时通电, 避免转载机电机、减速机等受潮。当转载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严禁转载机带电检修, 以防发生安全事故。在非出煤时, 应及时关闭转载机开关, 减少转载机空载运行时间, 降低转载机机器磨损。另外, 应注重转载机紧链装置的使用, 避免牵引链过紧或过松运行, 提高转载机机械和电气的协调性。

3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煤炭需求量也不断增大, 桥式转载机在采煤工作面的使用率和使用量也不断提高。在桥式转载机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其运行环境、结构参数对其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 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 还应加强转载机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 这对于提高转载机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对于提高煤炭回采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文斌.转载机故障与维修探析[J].机电信息, 2014 (18) :68-69.

[2]刘斌.浅析装载机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和维护[J].机电信息, 2014 (3) :26-27.

[3]裴中爱, 王荣杰.煤矿刮板输送机溜槽失效分析及改进[J].煤矿机械, 2007, 28 (3) :132-134.

故障处理工作 篇10

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是一种以电子器件为基础的保护装置, 能对电动机实现过负荷保护、断相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闭锁功能的保护装置。下面以JDB80型保护器为例分别介绍各保护的工作原理。JDB80型保护器采用了集成元件, 因而线路得以简化, 整个保护器为一整体, 可分为取样电路和控制板两部分。

1.1 取样电路工作原理:

取样器的用途是取得过载.短路和断相保护器的信号电压, 它是由电流互感器.信号变换电路和整定电路等部分组成。电流互感器 (L1-L3) 绕组输出的交流信号, 首先经过电阻R1、R2转变成交流电压信号, 然后经过二极管D1-D3和电容器C1-C3整流滤波, 最后在电阻R7、R8、.R9上形成所需的直流电压信号。此时电压不能使D11击穿, 所以各比较器正常工作, D4、D5、D6反向截止状态, 当负载发生短路和过载时, 互感器应电流大, 经整流滤波和直流信号电压大, 经过D7、D8、D9击穿D11得到过载和短路信号。当电动机的一相断线 (如L1感应这相) , 该相的电流互感器无信号输出但另外两相互感器仍有信号电压输出, 这时R7两端无直流信号电压, D4正向导通, 这时V3基极得到一断相信号电压。为了调节过载和短路整定动作电流, 在每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并联负载电阻, 并用波动开关K1进行换接, 以实现电流的粗调, 因为在交流信号电压幅值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 整定动作电流越小, 所以负载电阻并联时, 动作电流将加大一倍, 因此该保护器的动作电流粗调为四档, 为了实现细调, 信号输出点串联有11段电阻, 用转换开关K2进行调节, 在K2处输出的电流电压一定条件下, 接入的电阻段数越少, 动作电流越大。

1.2 控制板工作原理如下:

1.2.1 正常运行:

当电动机工作在额定的情况时, 电流互感器感应电压低于各比较器的门坎电压, 各比较器正常工作, 14脚1脚为高电位, D21、D20反向截止, 7脚输出低电位, 三极管V1截止, 电压24V经R57、D23反向击穿, 三极管V2饱和导通, 继电器J得电吸合, 闭合常开接点, 为接通起动器的控制电路做好准备, 允许起动器启动运行。

1.2.2 过载保护:

当电动机的负载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1.2倍时, 电流互感器感应电压经D7、D8、D9、D12、K2输出信号电压, 经R29、R3分压到比较器10脚, 10脚电位高于它的门坎电压, 因而8脚输出高电位, D15反向截止, 经过R32、D14对C4充电, 经过一段延时, 当C4上的电压升高到使13脚电压高于它的门槛电压时, 14端输出低电位, 这时24V电压经过R57、D19到14脚到比较器内部, D23截止, V2截止, 继电器J释放断开它的常开接点, 切断起动器的控制电路, 起动器跳闸, 实现过载保护。过载保护动作使电动机主电路断电后, 过载电压信号消失, C4通过R35等元件放电, 当C4两端电压降低到12脚的门槛电压值以下时, V2再次饱和导通, 继电器重新吸合, 为电动机再次启动做好准备。由此可知该保护器的过载保护动作后, 再经过一段延时, 才能自动复位, 从而可以给过载后的电动机一段冷却时间。

1.2.3 短路保护:

短路时只要短路电流达到或超过额定电流的8倍时, 电流互感器感应电压经过D7、D8、D9、R12、D11、R24、D12、D13、R26、R36对C5充电, 经过250ms, 使5脚电压超过它的门槛电压, 促使7脚输出高电位, 7脚高电位经过R56、D17加到三极管V1基极, V1饱和导通, V2截止, 继电器J释放, 实现短路保护。

1.2.4 断相保护:

当电动机主电路出现一相断线时, 取样器输出信号电压, 该信号电压将稳压管D11击穿, 通过R29.R31分压后加到10脚, 同时V 3低点位导通, 使9脚电压下降, 这时10脚电压高于9脚, 8脚输出高电位对C4充电延时, C4的充电电压使13脚的电压高于它的门槛电压, 14脚输出低电位V2截止继电器J释放实现断相保护。

1.2.5 漏电闭锁:

在磁力启动器启动之前, 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闭合, 检测单元经R47、R48、R51、D18、D19经33号端子对电动机绕组和负荷线路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 在电动机绕组和负荷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高于规定值时, 3脚电压高于门槛电压的信号电压, 因而1端输出高电位, V2饱和导通不影响电动机的正常启动, 一但电动机绕组和负荷线路对地绝缘电阻降低到规定的漏电闭锁动作电阻值时, 3脚电压将低于其门槛电压, 因而1脚输出低电位, 促使V2截止, 继电器J释放, 启动器不能启动, 实现漏电闭锁。

2 排除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故障的一般方法

(1) 电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它是通过仪表测量线路中的电流是否符合正常值, 以此判定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 (2) 电压表法:是利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档位测量电路中电压值的一种方法, 通常测量时测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测量时要注意仪表的档位, 选择合适的量程, 测量直流时要注意表笔的极性, 先高后低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3) 电阻法:是利用万用表来测量线路、继电器线圈、电子元件等器件的阻值是否正常, 以此来判断故障的方法。 (4) 直接检查法:对于那些知道故障现象或根据以往经常出现故障的几率, 再就是一些特殊故障可以直接检查。 (5) 调整参数法:有些元件无损坏, 线路接线良好, 只是由于某些物理量调整不适合尔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这时应根据保护器原理及参数进行调整。

上一篇:宣传海报下一篇:控制仪门